板桥村基层民主听证制度

2024-11-14

板桥村基层民主听证制度(精选3篇)

1.板桥村基层民主听证制度 篇一

村务民主听证会制度

为了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不断提高决策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凡是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如村集体土地的承包和租赁、集体企业改制、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种植结构调整、村干部报酬、村公益事业经费筹集方案和建设承包方案等,都要实行民主决策。对于上述事项,如果有本村十分之一村民或者五分之一村民代表提出,就其中一项或几项要求举行听证的,必须按规定召开村务民主听证会。

二、听证会由村党支部或村民委员会主持,并组成听证委员会。听证委员会由两委成员和邀请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组成。

三、听证会召开前,听证委员会应就听证议题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收集有关资料和证据,做好开会准备。

四、参加听证会人员,一般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群众代表、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技术人员等。

五、举行听证会的程序:

(一)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研究确定听证会的议题、内容和参加会议的人员;

(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听证会的议题、内容;

(三)向村民公布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议题和规则;

(四)书面通知参加听证会的人员;

(五)村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主持听证会,介绍举行听证会的议题和听证的内容;

(六)参加听证的人员就议题提出意见或质询;听证委员会就有关问题作出解释或答复;

(七)主持人对听证议题进行小结,如需对听证议题进行表决的,要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八)做好记录并归档保存;

(九)听证会结束后,听证委员会向村民公开听证会结果。

本制度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

2.板桥村基层民主听证制度 篇二

一、萧山党员民主听证制度实践与发展

中国的党员民主听证肇始于浙江萧山。2004年初, 萧山地方政府将传化集团的“党员早知道”制度提炼为非公企业党员民主听证会, 规定党员民主听证会的目的、范围、程序和实施细则, 并首先选择当时萧山基础较好的传化集团、杭萧钢构、荣盛集团、翔盛集团、富可达集团等5家非公企业作为试点。萧山党员民主听证会从2003年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八年, 发展成为一项非公企业民主听证制度, 典型企业有传化集团、荣盛控股集团、华东钢业集团和三弘集团。截至2009年2月底, 萧山共有577家非公企业开展了党员民主听证会, 累计举行听证会1 251次, 提出听证意见2 400多条, 其中80%以上被企业决策层采纳, 发展成为萧山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3]。

二、制度功能分析

1. 劳资互动沟通, 建立企业信任。

党员民主听证会是企业主与职工互动沟通, 建立信任, 缓解矛盾和冲突的机制。我们的调查发现, 老板和职工之间的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 双方可以通过沟通建立互信, 90.1%的听证代表认为职工和老板之间能就诸如企业发展、职工福利等问题达成妥协。在听证会上, 老板与听证代表面对面坦诚讨论和辩论企业的重大决策问题, 职工了解到老板的困难, 而老板也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职工的意见、想法和困难, 双方更容易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建立互信, 共同面对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 三弘集团的一次党员民主听证会, 老板提出内销的思想。由于三弘集团本身是做外贸的, 产品销往国外, 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是老板还是坚持他的想法, 并从公司发展前景给予论证。虽然争议很大, 大家最后还是认同了老板的主张。但是, 2007年三弘老板提出秒针管理, 即计件管理方法, 认为生产车间, 工人要实行一秒一秒地计件的管理方式。下层企业很多人都不赞同秒针管理。看到很多人不赞同, 老板仔细听了下面企业人员的分析后, 听证会上说:“行, 我同意你们。现在不推行秒针管理。”老板在这个问题上妥协了。这里, 三弘老板一方面会坚持从企业战略发展看有道理的主张, 但是也会从职工角度考虑问题。反过来职工也是一样。三弘集团专职党委副书记楼永奎说:“我们的力量就是通过这种党员民主听证会形式来达到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显然, 萧山非公企业通过党员民主听证会职工和企业主实现了互动沟通, 建立了信任。

2. 实现企业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首先, 听证会是个决策信息的民主交流机制。党员民主听证会上老板不但是支持者, 他自己也是个参与者, 听证会上的辩论者。参加的时候, 老板只是一个代表, 不能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所有代表 (包括非党职工代表) 都可以发言, 都有8分钟~10分钟的发言时间。我们调查发现, 当问到“如果党员民主听证会能让非党员职工参加, 能否让给予他们发言机会?”时96.1%的听证参加者回答“能”。在这样的民主平等的讨论气氛下, 职工主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坦诚大胆地建言献策, 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其次, 听证会是个决策信息的科学收集机制。党员民主听证会必须针对重大企业问题, 提供最终听证意见, 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事前得由党组织、决策层或职工通过一定方式提出听证议题, 听证议题确定了, 会前, 听证代表要走访职工, 走访党员, 那么从员工当中了解情况, 收集职工意见, 会上听证代表辩论和讨论, 交换信息, 提供建议, 会后意见执行和反馈, 对听证代表听证会议上提出的一些意见有时候还得进一步调查民意, 确定是否可行并及时答复听证代表, 这样经过严密过程的民意收集和过滤, 党员民主听证会整合了企业党员、党组、职工和各个部门的智慧, 给决策提供的最终听证意见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确保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

3. 创造企业经济效益。

党员民主听证会通过整合党员智慧和力量, 降低企业决策风险, 可以创造企业效益。问卷表明94.6的听证代表对自己企业举行的党员民主听证会感到满意, 92.4%的听证代表认为党员民主听证会的听证结果得到企业采纳, 90%的听证代表认为党员民主听证会能给企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点子;81.7%的听证代表认为党员民主听证会有助于金融危机下企业就业和产品销售等问题的解决。

4. 保障职工权益。

党员听证会反映了劳资之间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关系。从听证结构来看, 萧山很多非公企业, 如华东钢业集团的党员民主听证会本身就有1/3的听证代表不是党员, 是优秀的职工代表, 可以直接代表非公党员职工的利益。还有, 不管非党员工是否参加听证会, 党员本身不是光代表自己, 而是代表整个广大职工的利益, 反映群众意见的。通过党员民主听证会参与企业发展决策, 企业得到了发展就更有利于整个企业职工福利和待遇的提高。

三、功能优化

1. 契合企业各群体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

利益表达是社会各种利益集团表示自身的要求[4], 表现为各个社会利益群体在其具体利益的基础上提出要求的过程[5]。而利益整合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在他们的具体利益及其利益表达的基础上, 通过相互之间的利益妥协达成政策选择方案并上升为决策, 达到有限意见沟通的过程[6]。阿尔蒙德说:“利益整合的过程是由把各种要求汇合进政策选择并动员支持这些政策选择的资源的过程所组成的”[4]。有效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各个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的需要, 达到各个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平衡。萧山非公企业党员民主听证会得到利益相关各方的认同,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 是因为符合了各方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的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通过党员民主听证会实现党建目标, 并且调动企业经济性,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目标。地方官员通过党员民主听证会确保非公企业老板和职工对政府权威的认同和规章制度的服从和执行。

2. 专门化听证。

萧山非公企业党员民主听证会将企业发展和职工福利作为党员民主听证的两大主题, 把握住了关系非公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自然刺激企业主、企业党组织、党员和职工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党员民主听证会总趋势是要加强对企业发展的关注, 而不只是分配企业利润。如果党员民主听证不能集中党员和职工智慧和力量, 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这个总蛋糕的增大, 而仅仅是如何分蛋糕, 无疑重复了同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一样的事情, 其价值和地位就无法凸显, 也不会得到企业主的支持。所以, 党员民主听证参与生产经营决策, 从职工福利听证分离出来。

3. 整合运用职代会和工会体制化资源。

党员民主听证会制度仅仅是非公企业意见、建议整合的一种方式, 还有其他的职工意见聚合方式。根据现行法律, 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是建制性的机构, 一直是成熟的企业基层民主管理的制度安排。但是党员民主听证会是个制度创新, 很多地方实践了, 并且效果也体现出来了, 无论是党建部门还是企业老板和职工都认可了, 但是就是没有在法规上形成统一的体制性制度机制。有的地方还对党员民主听证会心存怀疑, 认为党员民主听证会是党组织内部的事情, 不是全体职工的事情;或者虽然发现了党员也是代表职工的, 不存在代表性上的冲突, 但是认为这是一种刚刚试行的制度, 具有临时性, 随时可以取消的。那么, 如何将党员民主听证与职代会和工会整合运用呢?第一, 设立职工代表大会对党员听证结果的表决制度。除了关涉企业机密不适合拿到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外, 听证结果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样将党员民主听证会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功能和作用衔接起来, 塑造体制合法性, 从制度上体现其代表全体职工意志和要求, 参与企业决策。第二, 听证结果执行和监督工会动员制度。听证结果职代会通过后, 由工会动员职工自觉执行和监督。这样党员民主听证会的地位会得到提高, 同时也符合现在的建制要求, 获得更多的体制内资源的支持。

摘要:非公企业党员民主听证是非公经济发展的产物, 其在建设企业信任, 降低决策风险, 决策民主化, 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具有显著功能。今后党员民主听证会的功能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第一, 契合企业各方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的需要, 第二, 专门化听证, 侧重参与企业发展决策。第三, 整合运用职代会、工会体制化资源。

关键词:党员,民主听证会,萧山,制度功能,优化

参考文献

[1]全哲洙.民企在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EL/OL].新浪财经网,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00123/09347297835.shtml.

[2]王黎明.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是一致的[EL/OL].新浪财经网,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00123/14397298422.shtml.

[3]施迎利.着力发挥党建优势全力助推企业发展[EL/OL].萧山党建网, http://www.xsdj.gov.cn/view.asp?id=2315, 2009-02-24.

[4][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 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5]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43.

3.板桥村基层民主听证制度 篇三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思想建党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基础,制度治党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保障,高校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统一。要强化思想引领,奠定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实效性;健全体制机制,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长效化。

思想建党;制度治党;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

完善的法制和高度的民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素。推进依法治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建党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基础,制度治党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保障。因此,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新时期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有机统一。

(一)思想建党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基础。思想是“总开关”,“总开关”出现问题,对党员来说就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基础。思想建党,就是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党性教育的方式对党员进行柔性引导,只有全体党员从思想上认识到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才能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只有思想建党做好了,党员思想才能外化为制度,自觉参与到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中来。

(二)制度治党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保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党的制度是党的建设各项成果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有效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新篇章,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概念,而党内法规体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因此,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完善基层党组织民主的制度体系,以党内法规规范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各项行为以及对党组织、党员的管理,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这也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

(三)将两者紧密结合是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客观要求。目前,在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民主的价值理念和根本价值取向尚未内化;民主创新偏重形式,与党员多样化需求、注重实效还有差距;缺乏制度配套,长效机制建设仍需探索等问题。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要通过思想建党,坚定广大师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提高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激发推动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激情和动力,增强制度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制度治党,规范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规则,约束党员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两者一柔一刚,只有刚柔相济,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提高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使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一)思想建党既要突出加强党性教育,又要强化民主意识。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教育和强化民主意识。当前,各高校采取多种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党性教育;同时,紧紧围绕本单位的中心任务,结合党员的思想实际,通过党员组织生活、专题讲座等形式,强化党员的民主意识。因此,高校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高党性修养;要强化党员的民主意识,使党内学习教育真正成为党员“充电”的课堂,使全体党员深刻理解民主的内涵,凝聚民主共识,将民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统一,自觉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

(二)制度治党既要突出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又要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制度之权威,在务实管用;制度之关键,在精在细;制度之有效,在落实与执行。许多高校针对党内民主不够等问题,积极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在民主选举方面,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实行了直接选举制度;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执行重大问题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透明,民主推荐、提名考察、讨论票决、任前公示,试用期、民主测评等制度已经全面推行;不仅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实行基层党组织向党员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等制度,有效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还不断完善党组织联系群众、联系党外知识分子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营造了良好的民主氛围。因此,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制度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指导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形成内容系统、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软皮筋”。

(三)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贯穿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始终。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没有思想教育,达不到共识,没有制度,也没有依法推进的规范,离开正确的思想引领,制度治党就会迷失方向,难有成效;离开制度的保障,思想建党也会偏离正确轨道,两者必须紧密结合。目前,不少高校在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根据中央和上海市委的有关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紧密结合实际,将基层党内民主的内容纳入本单位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并针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并对实施意见和方案进行广泛宣传,凝练思想共识,在推进的过程中,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因此,要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贯穿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始终。一是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来进行,抓住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把推进过程中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固化为制度,巩固教育成果,推动长效化常态化建设;二是贯彻执行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制度要坚持教育先行,广泛宣传,使制度获得广泛认同,增强制度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强化思想引领,奠定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强化思想引领,通过认真开展各类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党员对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精神实质和具体内涵的全面理解,不断强化民主意识。在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党内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紧密贴近党员的日常工作实际,贴近党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促使党内学习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要定期开展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建立和完善新任党组织书记上岗培训、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工作交流和研讨制度,加强教育引导,坚定理想信念,引导他们积极发挥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优势和自身的表率作用开展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工作。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组织活动的主体,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主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也要积极转变观念,不能只片面强调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要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强调党员应尽义务的同时,保障党员的应有权利;在强调民主监督党员的同时,不断重视党员有一律平等的参与党内管理的权利;在强调党员贯彻落实党的决议的同时,注重党员以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党的决策的权利;在强调党员参与党内活动的同时,鼓励党员独立思考,尊重党员的创造能力,提高党员参与党内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实现从“组织本位”向“党员本位”转变。

(二)立足需求导向,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实效性。高校基层党组织不能满足于常规的民主形式,更不能为了民主而民主,要着力转变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工作的着力点要从“重管理,动员师生尽义务”转变到“重服务,努力回应师生需求”上来,把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和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与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结合起来,将民主理念内化为更好地服务师生实际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党员行使权力、履行权利、发挥作用的有机统一,在关心、服务党员的基础上,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体现组织要求、党员追求和群众需求的统一。

高校推进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要把创新的着力点放在师生群众需求的挖掘和服务能力的有效融合上,着重突出“实效”。要定期深入开展对师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的调研,找准工作的空白点、矛盾的集中点,充分听取师生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上,要创新各种方法和途径让广大师生群众参与到组织的民主管理中来。在民主内容的创新上,要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党务公开、民主选举等一般民主建设的基础上,要增加党员参与党内讨论和策划党内活动的次数,提高党员权利的实现程度,尊重和支持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不违反党章前提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的权利,调动党员的想象力和智慧;在民主形式创新上,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党员群体特点,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动党务公开和畅通党内合理诉求表达渠道,拓宽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打造“互联网+党内民主”的形式。要着重对在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诸如创新载体偏重形式、实效性不强等难点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对内容设计好、形式较新颖、预期效果明显的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推动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不断深入。

(三)健全体制机制,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长效化。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必须加强以民主导向的制度设计,建立一套科学长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实现民主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基层组织和师生机制,认真倾听师生员工心声,及时帮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师生解决实际问题。拓宽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要坚持通过领导接待日、面对面座谈、“建言献策”活动等平台,形成点对点、点对面的多种信息流,进一步建设党内双向沟通、互动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师生员工参与学校发展中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建立高校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党支部书记参加学校党政重要会议的制度,拓宽基层党员、干部了解学校中心工作的渠道,提高参与民主管理自觉性和主动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形成面向一线、面向基层选人的机制,选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要改进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积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促使党员和群众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对涉及提级在试用期满后,由党员、群众评议,不适合的要通过组织手段予以调整;对当选者实行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结合党员、群众民主评议,对其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凡任期内工作实绩与任期目标差距较大,或群众公认程度低、不胜任的要引入“退出”机制进一步激活基层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

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进一步完善涉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方面的制度规定,强化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和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询意见制度,拓宽党员对党内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的渠道;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拓宽党员参与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反映制度,拓宽党员向党组织反映情况和意见的渠道;并通过走访交流、督导检查和专题调研等形式,了解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开展情况,将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内容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基层党组织向党员报告工作的述职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推动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上一篇:隐名股东协议范本下一篇:教师怎样与学生有效沟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