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标

2024-08-26

有目标(共15篇)

1.有目标 篇一

有人说动力来自压力;有人说动力来自希望……但是我认为,动力来自目标。

请看,世界上事物都有自己的目标:河流的目标是奔入大海,树苗的目标是成为大树,包括那微不足道的昆虫也有目标,那就是繁衍后代……由此可见,作为人,我们也应当有自己的目标,并以此为支持自己工作、生活以及生存的动力的来源。

一个可行的目标可以支持人们工作。即使你觉得值得你为之奋斗的目标实在太多。请放心,不论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朝着目标,努力工作就是了。不是吗?司马迁在狱中依旧坚持写《史记》;闻一多先生“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方才整理出《唐诗杂论》与《楚辞校补》;季羡林这“世纪老人”,过世前每天还坚持写几千字的文章;再说鲁迅,去世前夜仍旧伏案写作。他们如此辛勤工作,又是为了什么呢?无疑是他们为国家,为人类无私奉献的伟大目标为动力驱使他们完成了这一切。古今中外,又有哪一位伟人不是这样的呢?

同样,一个可行的目标也可以支持人们工作。不同于工作,生活的目标无非就是要“活得好,活得快乐”。这个目标便是支持人们生活的动力来源。有了它,人们对于一天的起居饮食都会投入地度过,有了它,人们可以精力充沛,心灵充实。相反,人若失掉了目标,便没有生活的动力。如果你关心新闻的话,你会经常看到一些“中老年退休人员得抑郁症”的报告。这便是因为退休使他们失掉了生活的目标,无事可做,故而郁郁寡欢,许多中年人短寿,并不是“积劳成疾”,而是失去目标的抑郁啊。社会上许多走上犯罪道路或成为醉生梦死的吸毒者的人,也正是因为没有生活的目标,得过且过,以至于不能自拔,这样的例子又向我们说明了什么呢?

支持生存的动力也来自于目标。然而生存不等于生活,生存仅是活着,生存是一种对生命及存活的本能。记得5·12大地震时,无数人失去了生命;无数人被埋废墟中,但只要是被救出的人,就都有自己的生存目标。不论是为自己,为家人,或是为朋友……的确,在令人窒息的废墟中,四周那些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朋友一个个逝去,在那样的环境下放弃生命是很容易的事,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凭着生命的动力坚持着,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及重建家园的信心咬着牙坚持着。还记得郎铮吗?还记得薛枭吗?记得在废墟底下埋了几十上百个小时才被救出的坚强人们吗?这惊人的意志力难道与他们生存的目标无关么?如果说动力是支持生命的泉水,那目标就是泉眼,只有泉水从泉眼中喷出,才能形成一泓生机盎然的活水。

朋友,请记住,动力来自目标。确定你的目标,并为了它的实现努力吧!

2.有目标 篇二

一、学生的学习目标

对于学习目标, 初一的20个优秀新生的回答是:考上高中。考上高中后呢?我继续问。答: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呢? 我再问。学生脸上显现出迷茫。不知道,或者是不好意思说?

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呢? 我们太看重眼前的,而忽略了孩子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大多数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总是在忙碌地应付考试,始终没弄明白自己读书的目的。或许有些孩子听家长说过读书的一些目标,只是羞于启齿。比如找个好工作,买房,娶妻之类。

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拔尖人才?

拔尖人才的前期培养,归根结底得靠学校教育。学生在受完主流基础教育之后, 学习的目标只是为了考大学,他们的发展就不容乐观,成为拔尖人才也可能性不大。一个人的目标越是高远,他就越具有一往无前、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心中只有眼前利益的人,很难设想他会攀上科学探索的制高点,很难设想他会成为心系人类命运、代表整个人类最卓越的人才。卓越人才心里的“人”不能仅仅是自己,还该有亲人、国人、人类。有了高远的目标,在经过多年的学习之后,才会逐渐超越“无心无意”、“三心二意”的阶段,达到“德才兼备”、“一心一意”、“无私忘我”的境界,成为心系人类命运的卓越人才。所以,培养不出卓越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学校教育没能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 没有在他们心田种下一颗追求卓越的种子。只有学生从小立志让自己德才兼备,以便将来有能力奉献社会和人类, 才可能成长成卓越的人才。

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素质不高, 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大学前他们根本就没有思考过,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突然面对大学生活时就有了多种选择:走向更高,原地徘徊或者堕落。如果大学再办得不够好,在物欲横流、斯文扫地的背景下,大学生会成什么样子, 不难设想。升学竞争的胜利者,面对独立生存和社会责任,往往会成为逃兵,这是教育的失败。

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尽早知道学习目标。

二、学生的学科兴趣

对于喜欢的学科,他们的回答是:都喜欢。

我再问:你们有没有最爱的学科?回答:都爱学。

什么学科都爱的人很难成为一个专家, 就像什么都爱吃的人成不了美食家一样。我留下了成绩最好的一位同学 (他的文化课考试几乎门门满分),问他有什么理想,他的回答很干脆:一直当个好学生。

我得出一个大致印象: 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的所谓“好学生”,只有每门学科考试的优秀,而没有一种明显的学科爱好。“好学生”们,实际上还没找到让他们产生无比浓厚兴趣的学科, 更谈不上找到自小树立愿意为之付出一生努力追求最高端的学科。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卓越的人才的另一个原因, 或许是基础教育一直没有让学生看到指向高远、指向苍穹的手指。

从受教育开始到成人成家, 一直没有想过成为某一领域最优秀的拔尖人才,他们可能做到卓越吗?答案是:不可能。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和学科意识呢? 1.倾听学生的各种胡思乱想,让学生始终对外界保持好奇心,在对自然的探索上,别轻易告诉学生对与错。好奇心是学生求知路上最珍贵的法宝。2.别打断学生对一种事物的痴迷。对某一事物的专注程度, 实际上能开拓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3.给学生空间,让他静静地思考。放手与思考的独立是能让学生卓越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4.提供给学生优良的课外读物。没有前人优秀的科研成果的奠基,任何人也攀不上学识的峰巅。5.允许学生在平凡中成长, 不平凡的人不一定有不平凡的童年,平凡的童年也可能孕育不平凡的伟人。我们要有耐心守望花开。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振聋发聩,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的确应该深入地思考并作出自己的回答。

3.鲍慧虹:有目标才有动力 篇三

选择,有挑战性的生活

走进鲍慧虹的办公室,优雅的设计,温馨的布置,处处流露出主人的身份和个性。这位26岁就创办公司的成功女企业家,讲述了自己创业背后的故事。

鲍慧虹的幼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城区度过的。那时的她,生活学习的轨迹和许多县城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上学读书,考大学,等待分配。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她现在可能是个老师,但因为喜欢挑战性的生活,鲍慧虹踏入了服装业。

1992年,鲍慧虹从杭州大学外语系毕业。“我们毕业那年,正好是大学生包分配工作的最后一届,也是自己可以找工作的第一届。”她说,当时宁波外国语学校正在筹备中,她很幸运地得到了去这所学校的分配名额,条件也相当优厚:出国进修,待遇不菲。这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但出人意料的是,鲍慧虹放弃了这个机会,进入了一家当时叫厦门东方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的国营企业,做起了五金机电的外贸工作。谈起这个选择,鲍慧虹说,可能是她个性中喜欢挑战的因子在起作用吧,她不喜欢教师那种有点模式化的生活方式。

从事贸易工作,鲍慧虹得到了参加各种展销会的机会,也正是有这种经历,目光敏锐的她一眼就看上了服装这个领域。“当时宁波的服装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成了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对外贸易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当年的广交会,鲍慧虹除了带上五金机电样品之外,还有意识地带上了几件服装样衣,没想到,就是这几件样衣,却引起了国外客户的浓厚兴趣。有了广交会经历打底,鲍慧虹更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进军服装业。

创业,马不停蹄的奋斗

1993年,鲍慧虹从原单位辞职,开始正式涉足服装外贸。1994年,通过对国外市场的考察,鲍慧虹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刚开始,她找了宁波一家国营进出口公司作为挂靠单位,跑业务、做单子,频繁地参加服装交易会。因所学的专业和过人的交流能力,鲍慧虹很快获得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单枪匹马地跑业务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她的生意需求。1996年,她在宁波成立了第一家公司——金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随着贸易量越来越大,鲍慧虹意识到,没有自己稳定可控的货源是不行的。于是,1999年,她选择在家乡奉化创办了第一家针织服装厂——佳虹服饰有限公司。拥有了自己的服装企业和贸易企业,给鲍慧虹的创业之路开了一个好头。

创业成功的背后是鲍慧虹马不停蹄的奋斗。为了适应与国外客户的时差,她每天几乎都要工作到凌晨,一天的工作时长在12小时以上,这样的工作状态,从1994年到2003年,鲍慧虹整整坚持了10年。是什么动力支持着她如此辛苦的打拼?鲍慧虹说:“是对目标的执着。”

前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之际,鲍慧虹将目标逐渐定位在品牌化经营上。由于经营模式等问题,当时排名世界第四的意大利著名童装品牌波姆斯一直没有打开中国市场。2003年1月,鲍慧虹与波姆斯签订了协议,取得了该品牌童装在中国内地的独家销售权,并成立了宁波波姆斯公司。

就在公司运作走上正轨时,意大利方面却以种种原因,突然百般挑剔刁难宁波波姆斯公司。此后,宁波波姆斯公司与意方进行了多次协商,但在关键问题上一直未能达成协议。

被逼之下,鲍慧虹将意大利公司告上了法庭。尽管最后官司不了了之,但波姆斯最终退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而鲍慧虹也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鲍慧虹并非一无所获,她将全国60家服装销售店铺有选择地保留,着力培育自己的品牌。同时,通过这个销售网络,培养了一支专业的企业营销队伍,为今后的产品销路拓展了渠道。

邂逅,打造中西合璧的企业王国

从涉足外贸行业开始,鲍慧虹就有一个美丽的英文名字Rosa。2001年,鲍慧虹和往常一样参加广交会,在会上,她与一位叫Janil Dada的法国服装设计师邂逅。

这次邂逅让Dada先生对这位美丽的中国姑娘产生了好感。经过两年的恋爱之后,两人喜结连理。从此,他们携手打造中西合璧式的企业王国。

2003年,Dada和鲍慧虹一起,在中国成立了DADA&CO.品牌公司,将达达可女装品牌和达达可童装品牌引入中国,并将宁波作为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基地。“选择宁波的原因很多,首先宁波是国内服装行业的领军城市,其次有便捷的物流优势,另外,回家乡创业的想法也有一定因素。”鲍慧虹说。

如今,DADA公司已成为涉及进出口贸易、服装生产、仓储物流、零售业四大产业的企业集团。近期,鲍慧虹又将目标瞄向了时尚餐饮业,宁波达达聚集点时尚有限公司(Dada Meeting Point)和比萨·比诺意大利餐饮(宁波)有限公司(Pizza Pino)正在筹办之中,中国的首家店将选在“宁波的香榭里舍”——和义大道。

虽然,鲍慧虹和Dada先生中西合璧的企业王国已具相当规模,但鲍慧虹并没有就此满足,她给自己的企业定下了明确的愿景:到2015年,DADA&CO.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宁波佳虹进出口有限公司成为全国外贸服装出口行业第一名;北京达达可时装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童装零售行业第一名;宁波佳虹实业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服装生产行业前20名她说:“有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助学,心寄桑梓情怀

尽管每年要在欧洲、北京、宁波等地辗转奔波忙碌,但鲍慧虹都会抽出时间回奉化几趟。鲍慧虹说:“在奉化的青少年时期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记忆。奉化这两年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服装业也是全国闻名的,如果继续坚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相信奉化的服装业会更有发展前景。”

4.目标有导向作用 篇四

3%目标清晰且有长期目标的人(25年后成为各界顶级创业行业的精英)

10%有清晰且短期目标的人(成为社会中、上层专业人士)

60%目标模糊的人(成为社会中下层没有成绩的人)

27%没有目标的人(是社会最低层,生活不如意,抱怨社会,抱怨别人)

设立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

• 不能没有目标不能同时有很多目标不能总去改变目标方向目标要分层次、分阶段、由远及近近期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行、要量化、可操作目标需要定时评价

人的伟大是因为目标的伟大。现在,我们来为自己做一份大学生涯目标规划

人生目标金字塔:人生终极目标

总体目标人生高级

远期目标10年实现

中期目标3---5年实现

近期目标 1—3年实现

日常目标(学期 月、周、日)

大学三年目标规划需注意: • 设定目标要从高级向低级一步步分解,而实现目标要从低级向高级一步步去前进。目标的内容和性质,可以涉及生活的任一方面,如财富、专业、学习、健康、交友等

• 每个目标都要从积极的角度认真去评判

(1)这真是我的目标吗?我真热切希望得到吗?

(2)它与其他目标有矛盾冲突吗?

(3)我是否乐意全身心投入?

(4)能否想象达成这个目标的情形?

大学生涯规划施工图:

一、希望向哪一条路线发展(主要考虑自己的价值、理想、成就动机,确定自己的目

标取向)

二、适合向哪一条路线发展(主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特长、经历、学历等客观条件,确

定自己的能力取向)

三、能够向哪一条路线发展(找对差距、思想观念差距、知识差距、心理素质差距、能

力差距)

究自身的优势、劣势

实现目标的公式

目标施工图:

大学生涯规划实现的途径

大一年级训练基础能力,提高适应性和抗挫性

大二年级训练业务能力,提高综合能力

5.成功源于有目标美文 篇五

哈佛大学曾用25年的时间,进行过一项跟踪调查,被调查者是一批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大致相当的年轻人,通过他们来判断目标对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

结果表明,3%的被调查者有着十分清晰且长远的目标,10%的被调查者有着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60%的被调查者目标模糊,27%的.被调查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人生目标与长远规划。

25年之后,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再次找到这些被调查者,结果发现:在25年的时间里,仅有3%的被调查者几乎都不曾更改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一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奋斗。25年后,他们几乎个个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

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60%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

另外那27%没有目标的被调查者,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经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经常都在抱怨别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世界,而从未想过要努力奋斗,出人头地。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所以最终走向了成功。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所以成功相对来说也打了折扣。这项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6.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 篇六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看懂图,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激发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了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教学准备

苍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1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同学们一起读课题。生质疑

二、激情引趣

1、声看动画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

2、师: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传播种子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本 课的生字,认准它。

3、学生汇报认识的字。

4、小组内交流认字。

三、读中感悟。

1、出示第一节

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问句。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把它读出来。生读汇报(理解准备了)。(出示)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指导朗读,体会“轻轻”,感悟“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的场面。齐读。

3、你还喜欢哪位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生1 生2 示图2 对照图读第三小节,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师生共同解题(铠甲一词)指导朗读。

苍耳靠什么传播种子?

师:谁喜欢豌豆妈妈的办法?小组内自学第四小节。想想豌豆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小组内自学。生汇报。

指导朗读“啪”、“蹦着跳着”。

四、齐读最后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

五、扩展练习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都有自己传播种子的方法。请同学们把课前搜集的植物拿出 来,小组内说说它传播种子的方法。生汇报。

六、总结

相信同学们会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7.有目标 篇七

(一) 医护工作的特点

医护工作不同于其他行业, 它是以诊治疾病、照顾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活动, 工作的对象是病人, 而不是机器, 不是石块。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 无时无刻不处于生理与病理、健康与疾病的斗争之中。医护工作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 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幸福。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理工作的对象, 不是冰冷冷的石块、木头和纸片, 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因此, 所有的医护工作者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坚持以医疗工作为中心, 贯彻一切为了病人的思想。

(二) 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期望

1. 扎实专业的医学水准

医疗行为并不是纯商业行为, 医护人员的行为是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患者身负疾病的物理与心理双重折磨, 医护人员的失误也会让病人承受更加巨大的折磨。医护人员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和立场考虑, 努力寻找自身不足, 认识和解决问题, 不断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 用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病痛。并且, 医护人员要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真正为病人着想, 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 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身最高追求。

2. 善心善德

医学是一种爱人之学, 人道之学, 从它诞生时起就一直同生命打交道, 以“解除病痛, 维持功能, 恢复健康, 保护生命”为己任。因此, 医务人员理应具备敬畏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应对患者有一颗赤诚济世、仁爱救人之心, 无论何时何地, 做到体贴和爱护患者, 想患者所想, 急患者所急, 满腔热情地解除患者病痛。当受到误解时, 医务人员也要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理智、冷静地面对。

(三) 医学教育的特殊性

医学是保护和促进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医院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的重任。教育和医疗是中国老百姓最为关注和最为不满的领域, 而我们的高等医学教育涉及这两个方面, 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如何发展尤为重要。

二、医学领域目前的现状

(一) 医德医风沦丧现象屡屡发生

由于医患关系不断呈现经济化趋势, 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不断渗透入医患关系中, 一些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追名逐利, 对待患者冷、硬、推、顶, 收“红包”, 拿“回扣”, 在岗不敬业, 坑蒙患者, 治疗中出现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不合理特殊治疗, 给患者开大处方, 做不必要的检查从中谋利。甚至有的医生为了搞自己的研究项目, 爱病不爱人。这些都严重扭曲了医患关系。

(二) 医务人员价值观现状

一方面, 由于部分医疗事故、商业贿赂、服务态度等行业不正之风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另一方面, 一些患者的不理智行为等也导致了医生价值取向的改变, 医务人员职业不安全感不断增强, 医生在看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自己。一些医生怕承担责任, 对待分科界限不清的疾病或复合性疾病患者, 相互推诿, 以致延误治疗。还有一些医生为了尽量避免承担风险, 不愿意做出一些创新性的, 但又存在风险的诊疗。这些都严重挫伤了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

(三) 医学难题不断出现

高度现代化的社会, 带给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懒惰的生活方式, 这是疾病产生的土壤。疾病是困扰人类健康几千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古到今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人类健康的研究和探索, 医疗技术越来越高了, 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了, 大大小小的医院也越来越多了, 但是, 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却越来越多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进步副产品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疾病相继出现, 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不断地更新专业课知识, 以更快的速度来攻克这些难题。

三、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

在医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上, 1995年, 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教学目标, 即“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 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 较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 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总体上反映了目前我国对高等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变化, 我们的目标并没有充分体现出这种变化与发展, 使我们的医学人才在科学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人文精神方面欠缺, 道德素质、公平竞争、团结互助、协调人际关系能力方面不足。

为了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合格医护人员, 我们应该从医学院校培养目标上入手, 在注重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 加大对学生心理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 让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不仅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 而且是充满爱心、责任心的好人, 即“有能力的好人”。

(一) 专业技术目标

俗话说:“良医救人, 庸医杀人。”作为医学生———未来的医生, 一个要和人生命打交道的特殊职业,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术是未来职业必备的技能。因此, 只有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 才能够有能力帮助病人走出疾病的痛苦。在整个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专业技术知识就好比是一座坚实房子的地基一样, 只有地基也同样坚固, 这座房子才能屹立不倒。

(二) 心理素养目标

医学, 是一个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而生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从孕育成长到衰老死亡, 全程都离不开医生。但是, 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 医生几乎每天都要和死神打交道, 良好的心理素养是必备的。它包括对自身的心理调适和对患者的基本心理分析。因此, 加强和改进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养, 应该作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 医德目标

古人云:“医无德者, 不堪为医。”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医生是掌握病人生死命脉的特殊群体。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自古以来对从医者就有特殊的职业伦理道德要求。再加上, 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水平也出现了下滑, 这些问题给医学教育敲响了警钟。医学院校作为培养优秀医务工作的基地, 在对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 加强医德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捃, 梁永梅.以人为本共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华医师导报, 2007 (7) :53.

[2]黄党发.讨论医患关系中嫌隙的有效综合.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 (5) :36—38.

[3]杨伯芝, 徐军.论新形势下医患关系的改善.卫生经济研究, 2002 (10) :18.

[4]陈素琴, 施玲玲.正确处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系.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 :151.

[5]白剑锋, 赵安平.共同创建和谐医患关系.人民日报, 2004—10—2.

[6]张超英.关怀和沟通是医德行为的核心内容.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 (17) :5.

8.有目标自主学学会学 篇八

【关键词】PETS公共英语;综合实践课程;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68-02

【作者简介】陈岳庆,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导处副主任,一级教师,江苏省课程教材改革先进个人,常熟市学科带头人。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思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总目标。综合语用能力又被分解成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在平时英语教学课堂,由于受时间、学情和考试要求等实际情况的限制,仍存在着重教不重学、重答题技能不重语用等现象。在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括,更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课堂在构建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对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更高的要求。

PETS公共英语综合实践课程是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初中生多元智能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一个部分,是为了因材施教,更好地促进有语言智能特长的学生形成语言能力优势而开设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它是以社团活动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以课堂教学展示为表现特点,以网络微课和在线练习为手段,以教育部PETS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为检测方式的校本特色课程;通过有别于一般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和目标,探索在信息时代,提高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

PETS公共英语综合实践课程是在多元智能理论和分层教学理论指导下,对部分具备良好语言智能优势的学生,补充、调整教学方案所进行的特色课程实践探索,主要解决学生“吃不饱”的问题。课程主要开设对象是初一、初二年级语言智能有特长,学习能力超出现有教材的学生。

二、课程特色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由于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性质,PETS综合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为考试而教、而学的问题,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素养。在课程设计中,注重“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四大要素的创设。

1.资源提供,促使学生自学和探究。

在学习资料的选取中,每一级的公共英语学习材料都包括教材、学习指导用书、词汇必备、语法必备、口语必备五本相关材料。教材不但有配套的录音,还有多媒体互动学习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暂停、回看。实现了借助阅读材料点读、读后理解提问、回答录音判分等自学功能。

我们还利用Moodle系统,在学校网站开设了PETS公共英语在线练习平台,并针对课文内容、单元语法编写了题库。学生凭姓名和学号就可以登录进行练习,练习之后不但可以当场显示答案,而且还有详细的解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强调组织学习者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PETS公共英语综合实践课程的课程学习包括课堂教学、课后自学,涵盖了校内外的多种学习时空。由于参加实践课程的学生是从同一年级的16个班级中选拔出来的,为了方便协作,我们组建了学习QQ群。不但学生、教师甚至家长都可以参与学习的过程。如词汇学习,一级词汇900多个,二级词汇2300多个,所有的词汇检测卷都是由学生协作完成,不但有缺词填空,还有选择题,检测结果分页录入后再由学生自己汇总,每次的词汇检测都这样完成。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相互检测,不断挑战自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3.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PETS实践课程的课堂和普通的英语课堂最大的不同就是进行大量会话、复述和观点陈述。为了达到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非常注重课前的预习,规定了一划词句、二看解析、三跟读模仿、四完成提问、五练习巩固的“预习五环节”。课前检查评比预习情况,并计入小组成绩。我们认为,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而且,由于公共英语一级是国家标准初中毕业水平,这个难度对这些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来说是有挑战的。PETS实践课程基本做到了输入材料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但又不是完全做不到。

在充分预习基础上的课堂重点是展示和内化。由于基础知识的前置,课堂上对基本词义不再安排时间解释,而是用各种联系学生生活的、有感染力的、有趣味的问题进行检测。通过小组积分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积极发言、合作汇报,小组成员对小组竞赛的积极参与保证了课堂上学习的专注和投入。

三、实践与反思

1.科学选员,目标激励。

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通过统一测试,在学生中选取具备良好语言智能优势和较好英语基础的进行语言智能强化培训。同时,我们精心设计课程第一课,既解析课程要求,明确目标,确定进度安排,又介绍成功榜样,排除畏难情绪,更重要的是详细示范课本预习、软件互动和在线检测的自学方法。我们发现,只要将课程目标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线,并获得及时的成果,我们的课程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负担,反而会成为他们快乐和自信的源泉。

2.明确内容,固定培养时间。

参加语言智能课程(英语)的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习兴趣和能力。我们采用难度和要求略高于同龄学生的全国公共英语一级(PETS1)教材作为培训内容,围绕语言智能的倾听、阅读、书写和演讲四项主要技能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在训练中,我们积极尝试听力理解、导图复述、看图提问等不同于普通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培训时间也固定在周四下午第七、八两节课的时间。我们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语言智能的优先发展和英语学科素养的养成。

3.科学学习,小有成就。

2016年3月,课程学员自愿参加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共有41名学生获得公共英语二级、一级证书。2016年9月,我校又有112名学生报名参加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其中有9名学生将冲刺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的公共英语三级。我们通过用权威的测试系统检验培训成绩,为该课程后期的发展找准了改进的方向。

4.教学试验田,师生成长的舞台。

在PETS综合实践课程有所收获的不但是参加考级的学生,任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也非常明显。我们发现在有限的时间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出路。因此,我们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无论是QQ群组建、课堂小组竞赛、在线检测等,都着眼于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和自我强化,提高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自信的成长。当然,在完善在线微课、丰富在线题库、加强专用教室建设等方面还有更多有意义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韩炳华,夏新宇.聚焦核心素养让学习真正发生——兼评“杏坛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J].江苏教育:中学教育,2015(7-8).

9.你有清晰的目标吗? 篇九

你有清晰的目标吗? - SSLD工作坊第五期活动总结

题记: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这看似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有关明确二字,我想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目标清晰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需要和需求之间的区别. 这个案例来自本周的SSLD工作坊,探讨邀请别人出去玩的问题.综合之前遇到的一些类似场景,大致可以总结为: 男:晚上有空吗? 女:有啊,怎么了? 男:哦我这里有两张歌剧的票,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女:是什么歌剧啊? 男:是XXX,我朋友说挺好看的,也挺精彩的 女:哦,里面讲的什么啊? 男:讲的是一个XXX的故事,而且是XXX剧团的演出,他们很有名 女:是吗?什么时间啊? 男:7点开始,2个小时而已,怎么样有兴趣吗? 女:哦...我看看吧,因为之后可能还有事情/明天还需要早起/今天有点累 这个场景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一开始女生说有空,到了最后却又搬出一些空洞的理由来拒绝.究其原因,可能是女生对歌剧根本就不感兴趣,但是男生在邀请的过程中将选择死死的限制在这两张票上面,女生如果不去,对于男生来说会浪费钱或者opportunity cost,如果去又可能自己玩的不开心.面对这种困境,女生的内心反应可能就是纠结,不舒服,有压力,而摆脱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拒绝掉对方,因为比起别人的牺牲,自己的感受可能更重要些.这段对话如果继续,我们不难想象男生拿出更多的事实来说明歌剧的艺术价值,权威性,受欢迎程度等等问题,可是这一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对你的邀请是否感到舒适,自然. 需要(needs)和需求(wants)的区别是SSLD理论中的重要概念.We want things to fulfill our needs.我们的需要包括亲密关系,性满足,对食物和水的需要,人身安全,快乐,自信,成就感,积极的情绪等等.而我们对某些东西的需求帮助我们满足需要.在这个场景里面,男方需要的是建立亲密关系,需求的是一同看歌剧.这种需求固然可以帮助男方达到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此时需要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下 -SSLD工作坊第五期活动总结 TITLE=你有清晰的目标吗?- 但是男方把需求(看歌剧)混淆为了需要(建立亲密关系),所以一味的推销自己的建议,反而因此失去了满足需要的可能性.我们甚至可以推论,就算女方勉强答应了,也有可能因为自己感到压力从而对男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样的结果就适得其反了.在SSLD工作坊里面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大家明确自己的目标(articulate the goals),也就是学会分辨需要和需求.如果男方能够懂得他的需要是建立亲密关系,那么他看问题的方式可能就会比以前灵活很多,也就不会拘泥于对话剧的推销,而是根据对方的喜好选择对关系建立有益的活动. 在这个具体案例面,明确了需要和需求的关系,就应该知道一切行为都是以建立亲密关系为目标的,因此在提出邀请的时候,就应该尽可能多拓宽选择面,通过对对方的咨询选择出最有益于两个人关系的活动.对歌剧不熟悉,没有关系,告诉我你喜欢做什么,想要做什么,我只要确保我可以获得我们单独相处的时间,或者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彼此,或者可以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就可以满足我的需要. -SSLD工作坊第五期活动总结 TITLE=你有清晰的目标吗?-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当中,明确自己的需要,都是非常好的一种拓宽思路,提高人际效能的方法.我们把自己困在一个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里,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而没有想到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目标也就越来越清晰.按照这样的思路去邀请,只要对方不是对你恨之入骨或者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我想任何MM都会愿意有人陪着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吧.

10.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 篇十

班会题目:远离香烟班级:高一10班

班会时间:班会地点:教室

班会过程:

1. 合理的安排时间

高中三年不能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要就紧抓每一学年的重点,每一学年都很重要,高一时打好基础最好的时候,高二开始冲刺,高三迎战高考。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肯挤,就一定有。一周的时间巧分配,把握好双休日,把自习时间利用起来,运用高效时间整理战术,提高学习效率。

2.发挥时间的最高效益

给没课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段,建立自己的生物钟,各科功课交错学习,要利用好各种零散时间,也要有规律的学习。每天的主次任务要分清,主动确定学习任务,学会在学习与娱乐之间找平衡点,今日是,今日毕。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之奋斗。意志要坚定,不要轻易被外物所干扰。要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压力,有了压力才有动力。任何时候都不要说自己已经努力了,因为眼前的的努力远远不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人都有惰性,只不过表现程度不同罢了,他并不可怕,要敢于战胜它,人最大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3.预习

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通过预习陪养自学能力,学会自我学习。学习要因地制宜,加深预习的印象,用卡片提高学习效率,不懂就要问,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选择好的参考书。4听课

学习态度很重要,学习要专注,认真,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上课认真很重要,要抓住老师上课的思路和方法,上课是有选择地记笔记,把听课与思考结合起来,积极参加课堂提问和讨论.5.复习

课后要及时复习,每天的功课要按时回顾,(运用过电影复习法),复习时要注重基础,要有针对性,善于总结那边,使知识条理化,利用符号提高效率,复习时要以课本为根本,高效使用参考书不,让笔记为复习提速,考前按照实际制定学习计划

6.做题

重视做题的质量,题目不在多,而在精。提高运算的准确率,不要提前看答案,时刻关注做题的过程,重视基础题目,从错题中总结规律,主动寻求解题思路,关注普通解题法,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寻早多种解题方法

学习小结:A=X+Y+ZX代表艰难苦劳,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从高一起树立高考意识,高二文理分科,现在要逐步确定自己选文科还是理科(偏科一定要补。最好不偏科)数学,英语最容易拉分,上课很重要,预习是关键。日日清,单元结。善于总结错题,不怀疑自己的智力比别人低。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拥有好态度,失败不容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构建知识网咯,抓住重点和难点。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智能素质。

7.黄金时间来记忆

同学们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11.教学目标:为有源头活水来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三级目标體系;脑科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6-0046-03

区教研员带着一位外校年轻的陶老师来试教,希望我们团队能够促其更上一层楼。坐在教室,看着孩子们不温不火的神情,善乏可陈的参与,听着老师密集的提问喷薄而出,课件呈现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笔者在听课本上随手写下:冷热之间,问题何在?

听课结束后,回到办公室,陶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的设计意图:“活动1:好书推荐,是为了让孩子们喜欢阅读;活动2:读书好方法,是希望他们能够掌握读书的好方法;活动3:走进书之家,是希望他们能够知晓借书流程、判断正确的阅读行为。”小姑娘参加工作第二年,愿意在品德学科投入如此的热情,我们自当给予肯定与鼓励。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议课能够实现双赢:在帮助她厘清教学思路的同时,我们也能更加明晰备课的思考流程,进而能够形成我们的思维方式。

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对话1:教学目标从哪儿来?

“这个问题有意义吗?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有配套的教师用书,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赫然在目,咱们只要做搬运工即可。”

我们坦言:我们也曾经这样做过。

习惯成自然的事就一定经得起推敲吗?大家都在做的、习以为常的举动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以前这样做,我们现在也应该继续这样做下去吗?

就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说——

陶教师执教的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最爱读的书》。教师用书中印制的教学目标这样写道:“情感与态度:培养读书的兴趣,激发爱读书的热情,体会到读书有益;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乐于读书,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知识与技能:通过读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掌握读书的技能和方法;过程与方法: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主要通过读书活动的过程来获得。通过各种活动,乐于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体验读书的乐趣。”陶老师的设计意图正是源自教师用书所云。

“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用书,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换句话说,课程标准是我们应该抵达的终点,教材、教师用书则是指引我们走向终点的路径、协助我们前行的拐杖而已,比较而言,哪一个更为重要?”

聪慧的陶老师立即领悟:“课程标准是重中之重。”

那好,让我们一起翻开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经过一番逐字逐句的搜寻,在课程目标中没有发现与读书有关的蛛丝马迹,内容标准亦没有。那么,本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究竟是什么?集思广益之后,大家认为,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热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固然是本课所要达成的目标,但经由读书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才是更为上位的目标。因此,课程内容之中“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列“遵守规则”与此课最为契合。于是,“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爱护公物”就成为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我们开展品德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与灵魂。毫不夸张地说,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教学目标应从哪儿来?毋庸置疑,一定是课程标准。因为教学目标是对内容标准的落实,简而言之,它就是课程标准得以扎根的载体。课程标准是纲,教学目标是目;课程标准是源,教学目标是流;课程标准是起着指引、规范作用的航标灯,而教学目标则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巨轮。

对话2:教学目标能调整吗?

对于陶老师的这一疑问,我们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因“生”施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课程标准的简单移植,我们就会忽视课程标准所隐含的对学生水平的假设,形成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异质性关系和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因生而异,将其转化为适合具体班级和儿童的目标,建立多层次目标体系。

备课时,究竟应该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我们引入了关系结构图表(见图1)。

不难看出,对于班级中不同学力的儿童,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因“生”施教。由此可见,在解读课程标准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地“备学生”,充分把握他们的生物特性、社会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学业成就以及学习偏好等。

结合这节课,我们来具体地谈:

对儿童生物性学习特征的了解能帮助我们准确解读课堂行为,而这主要针对班级中的特殊儿童。在此不赘述。

社会影响对道德概念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来自于施教区,而学校所在社区资源非常丰富,短短一条太平北路上就有三所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和玄武区少儿图书馆)。学生家长整体素质比较高,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不少孩子刚入学就表现出了对阅读强烈的热爱。学校也非常重视儿童阅读,除每周各班都有借书时间外,每天还专辟了30分钟的“持续默读时间”;每学期各种阅读活动更是层出不穷。

《我最爱读的书》一课共两页,其中“好书推荐”占了半壁江山。鉴于学情的具体分析,我们并未在教学目标中提及这一点,而是仅仅抓住了教材中的一幅图:孩子们在公共图书馆借阅。这看似寻常的一张照片,却包含了太多的德育内容。因此,在明确对应的课程标准后,结合学情,我们确定了本课三个层级的教学目标(见下表)。

表 1 《我爱读的书》三级教学目标一览表

高级目标学会借助《中小学图书馆分类建议详表》快速找寻自己需要的图书。

中级目标能够排队借书,安静阅览,爱护从公共图书馆、同学处借来的图书。

初级目标喜欢阅读,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

三级教学目标指向不同:初级目标是人人必须达成的;中级目标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大部分同学应该习得的;高级目标则是本课的难点,是为班级中已经达成前两级目标的儿童所设立的。因此,教学环节也就应运而生,从实现初级目标开始,逐级上升,让班级中每一个儿童受益,让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对话3:教学目标真的很重要?

笔者打开自己的听课笔记(见下表):

表 2 《我愛读的书》听课笔记略表

序号活动内容活动设计用时

1好书来推荐4人小组交流《好书推荐卡》,指名汇报,畅谈收获20分钟

2读书好方法4人小组讨论:阅读时遇到4种情况怎么办?13分钟

3走进书之家观看书的发展历程

走进图书馆,梳理借书流程

辨析阅读行为7分钟

毋须多言,陶老师立刻发现了问题所在:“没想到自己的教学时间分配是这样的。现在我知道孩子们上课为什么那么无精打采,我为什么会上得那么累了。孩子们已经知晓的、已经感受的内容我竟用了20分钟,而真正需要他们掌握、学习的却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通过大家刚才的交流,对照现在确定的三级目标,我原先的教学设计就要全盘推翻,重新构建。”

年轻的陶老师非常谦虚,她主动提出要重新备课。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向着教学目标前进吧(见表3)。

教学设计表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效期和低沉期。这是基于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制定的。[1]

脑科学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大脑在开始和结束这两个时间段处于相对高效的学习期,中间20分钟其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必须采用活动、探究、动手操作等方式引入多重感官。[2]鉴于此,我们将较为抽象的“图书馆与我们的关系”放在第1高效期,将教学难点放在第2高效期,通过小组活动、现场演练、讨论交流,在低沉期突出教学重点。如此安排教学流程,目标达成度就高了许多。

“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应以课程标准为源,注入生活、生命这两大活水,以三级目标加以呈现,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如此,品德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就有了根基,我们的品德教学就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而这不正是品德教学的理想境界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梅迪纳.让大脑自由[M]杨光,冯立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96.

[2]李金钊.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7.

(作者单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江苏南京)

12.有目标 篇十二

课前课后,我时常在思考,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地理?是概念,是教条,是求证,是反思?这些都不是,地理应该是一种基本技能,一种思维习惯,一种于世事浮云表象之外的本质的洞察力、 理解力与内心的感悟。何谓感悟?“黄山归来不看山”,那风、那水、 那松、那雾,是其心中已有了山的气势、水的婉转,心中早就酝酿出一幅酣畅淋漓的泼墨山水。学好地理的人,会更加懂得进退、包容、 和谐、生活,更懂得人生一如曲折而奔腾向前的河流。少年时的天真,青年时的激越,中年便一如山涧的溪水,冲出了山涧、峡谷,进入到宽阔而平稳的河段,不奢望,不幻想,不彷徨,不止步,坚定向前;到了睿智而宽厚的老年,反思自己的人生轨迹。学好地理的人, 会更加自觉尊重自然客观规律,懂得抉择、取舍、求真。

在这种理念的导向下,再去反思以前的教学设计,我觉得汗颜,以前的地理教学设计中有两个不太理想的倾向需要纠偏。一是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重“形”轻“质”,课时目标设置随意性倾向较严重。我以前的课堂教学设计,“传统”仍是主流,备知识、教知识仍是我教学设计关注的“重心”所在。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按部就班的多,独特处理的少;知识落实考虑的较多,学生活动设计的较少,尤其是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鲜有所见。同时,对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重视,有的教学设计中无目标可寻,有的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有的教学目标还出现严重的“偏离”。二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重“教”轻“学”,学生活动与作业设计针对性不强。我以前的课堂上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化”较多,“思维型”较少,不少活动的实施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思考时间和思考深度有所欠缺,造成学生因地理思维的缺失而不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另外,我校使用的学生作业大多以市场上的教辅用书为主,相对缺乏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精确定位教学目标基础上的优化教学设计策略

基于上述教学反思,我明白了自己以前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 教学设计的“不到位”是影响我课堂实效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这归根于我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到位”,所以以后努力的方向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精确定位教学目标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从教学目标出发并以目标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的整个流程大致如下:

虽然看似流程复杂,笔者认为重要的是解决好三个问题“教什么(教学目标)?怎么教(教学活动及过程)?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学评价)?”

1.紧扣“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的理念。教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其全部运作都是围绕目标展开并逐步逼近目标的过程,因此,科学设计并精确陈述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四大功能:(1)导向功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2)激励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目标和指南;(3)调控功能。教学活动是一个开放性过程,教学目标起调控作用;(4)反馈功能。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调整和修正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案。

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等,并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明确学习任务或学习活动。其次要以某一知识内容为主线,将与其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三维”目标融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构思与设计。其关系如右图所示:A点表示知识和技能目标(学生学会了什么);B点表示过程和方法目标(用某种地理方法会学了);C点表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兴趣,学生乐学);D点表示目标整合;O点表示教学目标:人的发展;OD垂线是学生在教学中发展的轴心;ABC是三维目标的整合,都要不偏不倚地朝着人的发展挺进。图中的每个顶点,都是与其他各点发生联系的。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何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教学金字塔。所以这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整体,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 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最后,结合学生实际和地理学科的特点,设置合适的行为条件或活动情景,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并用规范的语句清楚地陈述出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方法主要有行为目标陈述法、格伦兰内外结合目标陈述法、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1)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是马杰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刺激─反应模式”提出的。他认为教学目标陈述应该具备三个要素:行为。说明通过教学学生能做什么(或说什么);条件。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即要求目标陈述提供什么样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行为(反应);标准。规定符合要求的作此标准,指明学生达到什么条件才叫合格。例如,传统式陈述“使学生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行为目标陈述“给出三圈环流图,学生能说出图中三个环流圈的名称、 标出气流运动方向、说明其成因”。

(2)格伦兰内外结合目标陈述法

“内”为心理活动,“外”为外显行为。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内在心理的变化。而行为目标只强调行为结果而忽视了行为主体的内在心理过程。格兰伦主张将描述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来陈述目标。也就是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概括性教学目标,然后用可观察的行为作例子使这个目标具体化。 如,与“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有融合的“热力环流”部分概括性教学目标是“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具体化教学目标则是“画出热力环流图,阐明气压与密度、气压气温、气压与海拔、气压与空气水平运动的关系,并能在等压线(等压面)图上判断气压关系,且列举1个实例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表现性目标主要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向的目标,它有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但不能精确规定每个学生应从活动中习得什么。因为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短时间教学活动是难以了解其变化的。这就是艾思纳的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法。通过活动性目标,把行为条件、心理活动动词与行为动作结合起来陈述,可以使目标具可操作性。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可以设计一个观测实验(具体方案在后面的教学活动设计(二)中)让学生去观测、记录、参与、交流与汇报等。

在上述三大目标陈述法的导向下,针对“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这一地理教学内容,我对其教学目标进行了以下思考。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课程标准总目标确认。

①掌握哪些知识(学会)?———热力环流原理、风的形成原理、 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②会用什么技能、方法(会学)?———热力环流示意图(包括实例)的绘制、空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绘制、等压线图判读方法、地理比较方法等。

③形成什么观念(乐学)?———地理问题探究需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具体行为目标确认。

①对于给出的同一水平面上气温不同的两点,能画出它们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能指图说出高低压分布状况和气流的运动方向,至少能列举1个实例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②在理想水平等压线分布图中,能标出在三种情况下各个力的方向及风向。

③在三圈环流图中,能说出图中三个环流圈的名称、标出气流运动方向、说明其成因

这是一种非三维划分的整体性教学目标设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实际是以公民(学生)学习为中心对课标内容做了细化和分解,形成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较强,也容易进行效果的检测。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使用的是内容标准,没有套用三维目标的格式。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比较清晰、可测,“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渗透在具体的行为目标之中。

2.学生积极参与并体验的“活动化”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积极参与并体验的“活动化”教学过程设计: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及其子目标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进程与环节,明确各环节的教学内容或主题,并对各环节教学时间等进行预设;二是根据教学目标及子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的活动进行具体设计,如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引起注意,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选用和呈现学习材料,以及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测量与评价等。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特性,建立卓有成效的目标和过程模式,不仅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应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质量。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环节,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更多的应该考虑“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学习障碍?” 同样,我们有时候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这样的教学也不过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活动设计(一):大气水平运动

讲述: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存在差异时,必然会有一个力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而这个力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板书: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影响,风向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板图展示)

板书:2.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思考:风一旦形成必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将如何呢?

实验演示:将一小球抛向旋转的圆盘中心,观察变化。

小结:由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所以在地转偏向力的加入下,风向不断发生偏转变化, 直到影响风向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风向不再偏转,而这时风向会如何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转折:但这种风只存在于高空,因为在近地面,风向还会受到另一个力的影响,就是摩擦力的影响。在三个力的影响下,风向如何变化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第35页活动。

这是我早期的一个教学设计,现在回头反思,这是一个较为 “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设计,它与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设计是背道而驰的:

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牢牢地掌控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教师预设的相关学习任务。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有意识地关注着学生的“活动”,但这些学生活动是被动的,缺乏足够的思维含量。类似上述的教学活动设计有与没有无关紧要。作为一个“成熟”的地理教师,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早就了然于心,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种“形式上”的教学设计上。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应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重视“过程与方法” 的设计,重视教师的“教”,但更应重视学生的“学”,体现教与学的 “双主体”。教师应把主要精力用于思考“怎样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怎样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地理问题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剖析?”等关键性问题上。同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应在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思考时间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暴露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形成两条线索:学生的 “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系等)和教师的“教”(质疑、交流、 争鸣、释疑、归纳等)。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

教学活动设计(二):热力环流

(1)知识铺垫:房间里装制冷空调应装在房间的上部还是下部?制暖空调呢?

(2)活动设计

这是我听取了两位名师的课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的一个教学设计。一个高质量的地理教学活动设计,仅考虑学生获得的结果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化”的教学过程中“学会—会学—乐学”。考虑过程,要思考设计的教学对策是否能提升学生参与的投入度,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能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含量。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地理的学习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3.精确定位教学目标基础上的教学评价设计

本文所说的教学评价仅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即学习评价。也就是我们重点思考一节课后学生学得怎么样, 即重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性诊断。而过去我对这一环节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这一教学环节上, “减量提质”大有潜力可挖。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些既对应教学目标, 又具备层次性的诊断性问题,就能从学生的回答中观察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与学习能力相关的行为表现,并能及时把握学生的信息反馈并在后续的教与学中加以改进。例如,针对“热力环流”的主要教学目标,“在理想水平等压线分布图中,能标出在三种情况下各个力的方向及风向”。我尝试着从“学会”“会学”及“乐学”三个层次上设计诊断性试题。

表中诊断性试题突出了目标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内,要求100%的学生掌握100%的教学目标显然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诊断性试题预设要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层次上的差异。通过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 , 如果学生能达成预设的诊断目标,则对这堂课的效果评价应是满意的。反之,教师就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问题追因和教学再设计。

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及效果的影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而我国传统的教学设计侧重研究教学步骤、方法和技术,很少研究教学目标对教学步骤、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的制约作用。因此,在目标导向下的优化教学设计中,通过精确定位教学目标设计、活动化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的策略,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要会用地理学科方法去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乐学的观念,力求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3.抗震设防有哪些目标和方法? 篇十三

1、总目标:

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减轻经济损失,要求建筑物在使用期间,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具体通过“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和“两阶段”的抗震设计方法实现。

2.“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14.关于要有目标的名言 篇十四

2) 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3) 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4)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谢觉哉

5)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美国

6) 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卡耐基

7) 对于一只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英国

8)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9) 不要订微不足道的计划,因为它没有使人热血沸腾的魅力。——美国

10)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11) 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于社会就更有效果。——苏联

12) 目标要远大,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波·杰克逊

13)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14)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15)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16)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17)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

18) 有人活着却没有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如同河中的一棵小草随波逐流。——塞涅卡

19) 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麽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

15.企业目标及企业战略目标 篇十五

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南、设定要达到的目的。企业目标是企业之灵魂。企业没有灵魂, 也就失去了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力。企业目标应该根据企业能力来确立生产经营范围, 以及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经营理念就是在客户需要的时候恰好拥有客户需要的产品。客户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产品薄利多销, 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利润。企业越是与企业员工分享企业利润, 企业员工就越是会尽心竭力为企业做贡献, 企业就会获得更多利润, 赢利可以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企业缺乏企业目标或者企业目标不明确, 企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 长此以往, 问题成堆, 顾此失彼, 疲于奔命, 危机四伏。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战略决策者, 决不会等到问题成堆, 甚至出现危机时, 方才仓促应对危机, 而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最成功阶段就应该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看, 成功之时也就是危机之时, 要保证企业持续科学发展, 就必须在企业蓬勃发展阶段重新审视和调整企业目标, 来适应企业内外部变化。

1. 企业目标的内涵

企业目标的内容可有三个主要因素:企业生存基础、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形象。

(1) 企业生存基础

企业生存基础是满足客户需求, 企业生产的产品被客户认同并购买, 用获得的收益来维持再生产或者扩大再生产。只有客户购买企业的产品, 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从维持企业生存角度来看, 企业必须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才能兴旺发达。客户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客户所购买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或服务, 是一种产品或服务给客户带来的满足程度。客户需求关系到企业存亡。为了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 企业要对潜在客户群进行分类, 分析不同类别客户群的个性和共性、价值取向和消费习惯、分布特点和所在区域、购买动机和需求、现实购买能力和未来购买能力。企业还应该分析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 未来市场结构变化, 未来资源获得途径。

为满足客户需求, 位于顺德容桂镇的家族企业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生产经营方面制定的企业目标是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 作为企业生存基础。格兰仕通过降低微波炉销售价格, 赢得客户认同并纷纷购买, 获得微波炉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格兰仕微波炉连续多年低价销售运营下, 海尔、三星等家电品牌2005年前后纷纷选择了退出微波炉市场, 就连最强硬的对手LG也决定退出微波炉低端市场。这无疑是给格兰仕让出了巨大的微波炉生存空间。企业生存基础坚不可摧, 企业才有能力谋求发展。

(2) 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

如果企业经营理念是以人为本, 那么企业就会关爱企业员工。这种关爱可以体现在为企业员工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关心企业员工个人生活, 甚至关心企业员工家庭生活, 及时解决企业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困难, 对有心理亚健康倾向的企业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 使企业员工没有后顾之忧, 以企业为家, 一心一意为企业作出奉献。

如果企业经营理念是诚信, 那么企业就会诚实守信, 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货真价实, 不会以次充好、欺骗客户, 企业信誉就会建立起来, 企业员工也会对企业忠诚。

如果企业经营理念是不讲诚信, 弄虚作假, 欺你没商量, 抱着骗一个够本, 骗俩赚一个的心态, 企业员工也同样会想方设法欺骗企业。这样的企业必定是短命的。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1956年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业合作社, 发展到品牌价值近1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鹿用了整整50年时间。然而, 从一个年销售收入亿元的企业走向破产, 三鹿却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中国搞市场经济的时间短, 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复杂多变, 决策稍有不慎, 就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 甚至生存。”2006年, 三鹿集团成立50周年之际, 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如是说。没想到两年后, 企业竟然真的遭遇生与死的挑战。

2007年12月以来, 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 反映有部分婴幼儿食用该集团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后尿液中出现红色沉淀物等症状。

2007年8月1日下午5时, 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获得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检测结果, 其产品16批次奶粉样品中, 15批次检出了三聚氰胺。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 膀胱、肾部结石, 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董事长田文华在召开的经营班子扩大会上, 要求产品中含三聚氰胺之事对外界严格保密, 不能泄露出去, 甚至要求部分内容不记入会议记录。

据三鹿集团网站介绍, 自1993年起,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 在短短几年内, 先后与北京、河北、天津、河南、甘肃、广东、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市的30多家企业进行控股、合资、合作。2006年6月15日, 三鹿集团与全球最大的乳品制造商之一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合资公司正式运营。2007年, 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 同比增长15.3%。

几年间, 三鹿加快了全国布局的步伐, 进行乳品项目建设和相关企业并购。由于其产品具有价格优势, 其奶粉在二线城市市场以及农村市场拥有很强竞争力。2007年奶粉市场三鹿继续领先于其他品牌, 市场占有率达到18.26%, 比位居二、三的其他品牌分别高出5.68%和9.43%。

扩张的冲动导致了对产品质量的忽视。三鹿集团面临产品质量危机问题之时, 不是以诚实守信的企业经营理念去处理产品质量危机, 而是想方设法欺骗公众。从三鹿集团接到消费者投诉到向社会公众不得不公布其产品含有三聚氰胺竟然时隔9个多月, 承认2008年8月7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已经流入市场大约有700吨。在这9个多月的时间里, 三鹿集团一直隐瞒事实, 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推诿转移公众视线, 这期间又有多少婴幼儿身受其害, 又有多少家庭备受煎熬。三鹿集团未能恪守诚实守信的企业经营理念, 咎由自取, 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黯然谢幕, 破产成为三鹿集团的最终结局。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的基石、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经营理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工的言谈举止, 逐渐成为企业员工行动准则, 成为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

(3)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被社会公众识别的具体形态和姿态。社会公众识别一家企业主要有三个方面: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理念识别。

企业的名称、标志、商标图文、产品包装和工作服都是企业的视觉识别。企业的视觉识别应该给社会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 健康、向上、简洁、明快的元素融入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会为企业增添光彩, 吸引社会公众目光, 令人过目不忘。

企业的承诺、践行, 企业员工的言行都是企业的行为识别。企业的行为识别会给社会公众真实的感受。企业承诺并且忠实践行自己的承诺, 企业员工真心实意对待客户, 企业就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社会公众的口口相传比花费巨额广告更加能够有实效。企业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会提升企业整体效率, 有别于其他企业, 成就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行为识别。

2. 制定企业目标的基本原则

制定企业目标的基本原则有四点:

第一是长期性。制定企业目标必须明确制定出企业未来的经营大政方针, 规划中长期企业发展框架,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保持企业目标长久持续稳定实施, 集中精力做一项事, 更容易把事情办好, 持之以恒, 事业才能有成。企业目标朝令夕改, 飘忽不定, 企业就不能够在某一领域做大做强。

企业目标缺乏长期性后果是严重的。格兰仕集团在微波炉生产经营的企业目标是采用降低微波炉销售价格, 占领微波炉低端市场, 在刚刚获得微波炉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久, 就改变了企业目标——向微波炉高端市场高歌猛进, 放弃部分微波炉低端市场。这给竞争对手美的集团获得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美的微波炉市场份额急速攀升, 一举摆脱了此前亏损的局面。凭借这一突如其来的好运, 美的集团如今已经成为格兰仕集团一个巨大的威胁, 其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直追格兰仕。有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 2007年格兰仕微波炉的市场份额已从53%下降至46%, 而美的则上升为40%。

格兰仕集团由于忽视了企业目标长期性对企业的重要性, 丧失了微波炉的市场份额, 教训是深刻的。

第二是指导性。制定企业目标应能够指导企业有计划、有步骤逐步实施企业目标。将企业总目标分解成为企业各个子目标, 企业各个子目标以企业总目标为宗旨。

第三是激励性。制定企业目标应对企业员工具有激励。企业目标的实现要使企业员工受益, 制定的企业目标越与企业员工利益息息相关, 企业员工越会竭尽全力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将激励转化为企业员工内在的动力。

第四是关联性。当制定的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密切相关而且正相关时, 个人在争先恐后地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 企业目标也会自然而然的实现。因此, 在制定企业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并且巧妙地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结合, 达到企业与个人共赢。

企业目标表述应该简单明确, 切实可行, 具有感召力, 能够引起企业员工共鸣。

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目标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并设定要达到的目的。企业战略目标依据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等因素, 兼顾企业全局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制定企业能力的准备和运用并设定要达到全局性的谋划目标。

制定企业战略的基本原则:

1.宏观性。

企业战略目标是一种宏观的企业目标, 是对企业全局的长远谋划。企业战略目标是从宏观角度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全局性的谋划并设定宏观目标, 规划企业整体发展总要求和总任务, 制定高度概括的企业整体发展的根本方向。

2.长期性。

企业战略目标是一种企业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够实现的目标。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要有前瞻性,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先进性, 长期指导企业发展方向和进程。

企业战略目标缺乏前瞻性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上涨, 我国石油供应不足, 希望煤化工逐步开始替代油化工, 减少对石油依赖, 新型煤化工品种中主要包括甲醚、二甲醚、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国内新型煤化工企业纷纷成立, 企业战略目标是煤化工逐步取代油化工。全国一哄而上投资的新型煤化工企业导致产能过剩, 开工率不足, 效益低下。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煤化工被列入需要重点加强指导的行业。这是国家第一次将煤化工列入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行列。

据亚化咨询上海公司统计, 2009年上半年, 国内甲醇产量493万吨, 净进口340万吨, 而截至上半年, 国内甲醇实际产能有1357万吨, 即国内甲醇开工率仅36%。二甲醚开工率估计也仅两三成。

煤制甲醇、二甲醚技术成熟, 产能大增, 下游需求严重不足, 导致开工率不足。

需求不足, 使醇醚价格暴跌。市场行情方面, 2008年6月份, 甲醇价格最高达4900元/吨, 二甲醚最高时价格达6750元/吨。2009年8月甲醇价格跌至2100元/吨左右, 二甲醚价格跌至2800元/吨左右。

开工不足, 利润微薄, 前几年争上醇醚项目的上市公司。尝到了投资热的苦果。比如, 天茂集团40万吨二甲醚上半年完成计划投资的94%。公司在半年报中表示,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54.49万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28.79%, 实现净利润为2417.52万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45.15%。其中, 占主营收入67%的化工 (二甲醚为主) 毛利率11.27%, 同比下降33.54%。由于市场需求不足, 公司二甲醚产能利用率为15.46%。又如, 远兴能源拥有国内最大甲醇项目, 据公司半年报, 占总营业收入65%的甲醇上半年毛利率是-8.15%, 公司上半年每股亏损0.21元。企业战略目标不能长期指导企业发展方向和进程, 将使企业面临危局。

3.稳定性。

企业战略目标的长期性就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的稳定性。稳定性的企业战略目标利于企业组织资源调配, 按照既定的长期目标组织攻坚, 逐步实施企业战略目标, 减少盲目性、随意性。

4. 全面性。

企业战略目标是一种整体性要求, 虽然是着眼于未来, 但却不能忽视现实。企业战略目标应该从局部出发, 统领全局。科学的企业战略目标, 应该将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5. 可分性。

由于企业战略目标具有宏观性、全面性的特点, 所以企业战略目标具有可分性。企业战略目标作为一种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 总是可以分解成若干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具体要求。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既可以在空间上把总目标分解成一个方面又一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又可以在时间上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只有把企业战略目标分解, 才能使其成为可操作的方案。

6. 可接受性。

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和评价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人员和外部公众来实现。因此, 企业战略目标必须被企业员工理解并符合企业员工的利益, 才能够顺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目标表述必须明确, 容易理解, 能够得到企业员工的接受。融合企业员工长远利益的企业战略目标必然能够得到企业员工响应和认同。

7. 可检验性。

企业战略目标应该能够在未来企业经营活动中得到客观的检验。企业战略目标必须明确, 具体地说明将在何时达到何种结果。企业战略目标的定量化是使企业战略目标具有可检验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 有许多目标难以数量化, 时间跨度越长、战略层次越高的目标越具有模糊性。对此, 应当用定性化的术语来表达其达到的程度, 要求一方面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 另一方面须详细说明工作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苏东.格兰仕夭折的转型.中国企业家.2008.12.12.

[2].三鹿集团破产全过程调查:究竟“鹿”死谁手?.中国青年报.2009.1.7.

[3].三鹿4年前曾进“黑名单”经企业公关撤下.东方网.2008.09.12.

[4].阮晓琴.争上项目酿苦果醇醚需求不足价格暴跌.上海证券报.2009.8.28.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题下一篇:资金审批权限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