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一学期数学组的工作计划

2024-06-30

小学第一学期数学组的工作计划(精选5篇)

1.小学第一学期数学组的工作计划 篇一

花城小学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教研活动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们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组织攻关教师和教研组长参加处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并参加处研究性学习培训。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校组织了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五环节的考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个: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3.校查——A.随机查:管理人员进课堂(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B.集中查: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

坚持教研活动,反馈情况,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抓紧抓实常规教学,将教学用字规范纳入教学管理常规。不讲普通话不能进课堂。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里抓单元验收的段段清,并跟踪五名好差生进行调查。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分了空间与图形旋转、实践与综合、统计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

二○一○年一月

2.小学第一学期数学组的工作计划 篇二

一、 《标准(2011年版)解读》和新教材的文本分析

1.《标准(2011年版)解读》的表述

《标准(2011年版)解读》[1]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时,认识和理解“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它表明,(从内容上)我们不仅要在几何内容教学中重视几何直观,在整个数学教育中都应该重视几何直观,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应该贯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始终。从学段上讲,是指第一、二、三学段中几何直观“都发挥重要作用”,甚至高中和大学。

2.小学第一学段新数学教材文本呈现

《标准(2011年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采用图片、游戏、卡通、表格、文字等多种方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因此,直观素材在教材中呈现出多种形式,并且作用也不一样。例如,在西师版[3]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中,通过捆一捆、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图1)来认识“数位”(即个位和十位)。在69页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设计蛙跳图文简易图(图2)让学生掌握9+8的加法计算。事实上,把问题设计成一个行程问题,第一次蛙跳了9格,第二次蛙跳了8格,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式,计算出9+8的得数。

图2

又如,在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通过捆一捆、摆一摆、看一看、写一写、议一议等活动,设计实物直观和竖式算的符号直观或图形直观相结合,了解、认识对位和进位加法,让学生明白进位加法的算理。

因此,对小学第一学段新数学教材的分析发现,几何直观不仅在这一学段出现,而且学生已经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借助图形描述,思考及分析简单的数学问题,具体涉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内容。

二、 专家、一线小学教师及教研员的观点

1.数学教育专家的观点

“几何直观”增设为《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概念后,很多数学教育专家都在关注并著文探讨。孔凡哲、史宁中认为,学生在解决行程问题时用的线路图,就是一种简约的、符号化的直观图示。[4]秦德生把几何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演示、图形直观操作和图形直观表示三种形式。其中,实物直观演示既可以是实际存在物,如球体、柱体、长方形、梯形、圆等,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投影仪等辅助性工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感受和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直观操作分动手操作和运动操作,动手操作主要是折纸、展开、折叠、拼摆、密铺等活动,运动操作包括平移、旋转、反射等运动[5]。

2.一线教师、教研员的认识和做法

蔡宏圣认为[6],对几何直观中图形的理解可以宽泛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表征数学关系,有些图也往往具有数学的模型性。比如,用语言文字表述“一把尺子6元,3把尺子18元”或“一个小组4人,3个小组12人”时,小学生理解比较费劲,而用几何直观的图形语言表示将更清晰(图3)。这样的图示可以用来表示其他具有3倍关系的两种量,具有数学模型价值,比起符号语言来,有形可视。

华旦玲认为[7],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他们的思维水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几何直观凭借其直观性特点,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一年级“排队问题”中,针对同学们排队的两类情况:(1)小红前面有4人,后面有5人;(2)从前面数小红排在第4个,从后数排在第5个。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如图4所示的图形来帮助理解。在图4中,用两种颜色圆圈区分了小红和其他同学,一目了然,而且准确地表达出“几”和“第几”的不同。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让一年级学生能“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

综上分析,专家认为小学生可以通过利用简约直观符号、直观图示(如线路图)来解决行程问题等。当前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不仅认为小学低段课标目标应该对几何直观有要求,而且他们正在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教学、解释比较难理解的算理原理、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思维能力。

三、 关于第一学段课程目标对几何直观要求的分析

对《标准(2011年版)》的分析不难发现,各学段对“几何直观”的目标要求是不同的。

《标准(2011年版)》中的总目标对三个学段作了笼统介绍,即对课程的要求是:“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学段目标阐述中,第一学段在“数学思考”中的目标要求是:“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第三学段是:“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从上述分析发现,总目标的“初步形成几何直观”是笼统的,可以理解为整个义务教育中最终(视为第三学段)初步形成的几何直观能力。从各学段目标的表述中发现,学段目标对“几何直观”的要求是:发展空间观念(第一学段)——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第二学段)——初步建立几何直观(第三学段)。《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要求这样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课程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符合“逐步提高、螺旋上升”的知识发展规律。但在第一学段是否对“几何直观”有要求?是否有必要提出要求?下面就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1.在第一学段课标已暗含几何直观的要求

在第一学段“数学思考”中的目标要求是:“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这句话对几何直观已经提出要求。一方面,“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是几何直观思维活动的基础,没有“几何图形”哪来“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因此,把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是小学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课程学习的目标之一。另一方面,从目标要求中可知,主要是“发展空间观念”。事实上,空间观念是几何直观发展的基础,他们共同构成“图形与几何”课程的主要目标。刘晓玫认为,“具备良好的空间观念对发展几何直观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恰当地运用图形分析描述问题,想象是很重要的,虽然其中还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对空间观念所反映的一些具体要求的有些表述中,会提到几何直观,或数形结合、代数问题的几何解释等。”[8]孔凡哲等也认为,“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有重叠的成分,诸如,‘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等。……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在几何活动中共同发挥作用。”[4]因此,基于上述分析,第一学段的课程目标对“几何直观”已经提出了要求。

2.进一步的讨论

从前面的分析中知道,在第一学段课程目标中已经对几何直观提出明确的要求。但从教材分析、专家认识和教师教学等可知,在小学第一学段不仅仅是学习掌握几何图形知识,而且已经大量出现了“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案例。针对这些事实,应该有对几何直观“初步感受”的要求。

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是“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关键动词是“感受”。在《标准(2011年版)》中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有“经历”“体验”“探索”等,在《标准(2011年版)》的附录1“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中解释“经历”的同类词是“感受”“尝试”。即“感受”等同于《标准(2011年版)》中的行为动词“经历”。在《标准(2011年版)》中对“经历”的解释是:“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从这个解释中发现,课程目标的“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要求是非常低的。在第一学段学生有“先验的直观物质基础”“先天直观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已经大量使用“实物直观”进行教学,学生能够使用几何直观把复杂问题变成直观形象,利用图形认识数学、描述和分析问题,利用几何直观理解数学等。尽管第一学段的学生几何直观思维能力还是低水平的,表现为实物化、可视化、单一化、规则化等特点,但是,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是没有问题的,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达到这个要求。换句话说,小学第一学段学生通过数学课程学习后能够达成“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的目标要求。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放心地按照教材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实施教学,不必担心小学第一学段数学课标没有明确对“几何直观”提出要求而害怕超纲、束缚我们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宋乃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3年级)[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孔凡哲,史宁中.关于几何直观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点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2(7).

[5] 秦德生.几何直观的内涵、表现形式及教育价值[J].福建教育,2012(12).

[6] 蔡宏圣.几何直观:小学数学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2(5).

[7] 华旦玲.几何直观在小学低年段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4(12A).

[8] 刘晓玫.再从“几何直观”谈起[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2(7-8).

3.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组的工作总结 篇三

一、认真学习教材专教法。

我们组一开学就认真学习了教材、大纲、教法,全面掌握本册教材的目标、重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做了全盘计划,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邀请县教研室同志到校指导教研活动,指导我们探索进行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几位教师平时能经常探讨教学工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因材施教。

三、开展计算竞赛活动。

为提高学生们的计算速度能力,本学期,我们学行了计算比赛,通过比赛,促进了学生对计算的重视,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提高了运算准确率,取得了一些成绩。

四、存在问题及方向。

1、成绩差

全级135名学生,平均分75分,合格率78%,优生率20%比镇平均相差分别分10.1分、13%、21%,相差太远。

2、计算能力不强,差生多。

学生普遍计算能力差,差生面大,全级29人不合格,10分以下8人。

3、今后努力方向:

(1)认真钻研教材和学习新标,吃透教材和课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小学第一学期数学组的工作计划 篇四

关庆波

一、组风建设:

我们数学组每位教师都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讲师德,图进取,有民主、竞争、团结、高效的组风。教学中遇到问题总是共同探讨,经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一起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交流经验,数学组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锐意进取的战斗集体。

我们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精心编制教案,对作业严格要求,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大家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教法切磋,学情分析,我们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 中的每一件事。查漏补缺,培优辅差。

二. 重视教学交流

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每个人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教学过程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更好地把握教材,同时便于我们更好的改进教学,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

三.做好教研活动。

具体方法:坚持每周进行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定内容、讲实效,首先提前一周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教研,研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然后分配编制任务,每次每个老师分配两个,要求提前一周出稿,在第二次教研时打出初稿,老师们共同讨论提出个人的观点,采用最好的,最后定稿,保证到学生手中的稿是成品。用完后在反思总结改进,在改进中不断完善。

三、抓好听课评课活动

组织示范课抓好评价工作,对公开课严格把关,要求每堂公开课后,全组的老师都要进行认真的评课,我们科组的老师对评课向来非常认真,从不走过场,不管你的多年轻,大家能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对有研究性的问题、有争议的问题都能畅所欲言,尽管有时争论的很激烈,但道理是越辩越明的,大家的确通过争议都很有收获,五、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阶段我们将加强学习,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2、提高习题质量,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提高训练的计划性。

3、提高周测题质量,做到:基础性、针对性、全面性、能力性相结合。

5.小学第一学期数学组的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在校长室、教务处领导下,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指导,以努力转变薄弱学科为不薄弱学科为目标,积极贯彻落实教务处工作计划。以教学管理常规落实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为目标。按照学校的要求,扎实做好常规工作,抓好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项目的落实。发挥教研组自身的创造性,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各年级学生活动,加强校本研训、积极推进集体备课,不断提升教师理论与教学水平。

二、工作要点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3、认真开展集体备课课和课题研究活动,加强教研组团队合作意识。

4、继续开展对青年教师的“老带新”活动,充分发挥本组老教师的带头作用,帮助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5、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

6、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

7、加强资料建设,资源共享。

三、具体措施与活动: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组织全体组员学习研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带动全体组员以本学期教学内容为媒介推动全体教师的教科研热情,促进自我素质的提高。

2、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业务学习,组织全组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讨论教材教法,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性论文、教学设计、优质教案等,整理收集优质教育资源成果资料并如实上报。

(二)严格管理教研组的常规,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1、针对学校提出的关于常规工作的月报政策,经常深入各个备课组,了解、检查本组的教学工作情况。对本组各教师的备课、听课、批改作业的情况进行每月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配合学校做好期中教学检查各项工作:各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及质量分析、作业抽查、教案检查、随堂听课、家长会等。

(三)切实开展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的教研质量

1、充分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全组教师开展一系列专题研讨、学习,听课后的评课等。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接受新的教学信息,发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把先进的教学理念用到教学之中。带领全组教师在活动中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力争每次活动有实效。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及时掌握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横向联系,学习、汲取兄弟学校教研工作的好方法,取长补短。

(四)继续开展辅优补差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各位教师要定期的、有计划的、组织好学习上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尽力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2、九年级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备课组教师要齐心协力,认真做好复习工作。回顾和总结上届九年级毕业班复习教学中的得失,根据新一届毕业班学生的现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复习计划;系统、全面地梳理初中数学知识,加强中考命题研究,积极收集中考信息,研究中考试题的特征,预测出题方向;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坚持每周做一套中考题。其他教师也要关注毕业班的教学,献技献策,争取使我校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3、做好七、八年级的教学研究与常规教学,任课教师要面向全体,抓两头带中间,单元测试要收到实效,知识梳理、试卷命题落实到人头。

总之,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一定会团结一致,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工作,改变单科落后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我们学校的争先进位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少队辅导员安全责任书下一篇:统计学留学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