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共10篇)
1.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 篇一
1.茯苓香菇饭(《实用防癌保健及食疗方》)
组成:茯苓10克,大米700克,干香菇10朵,油豆腐3块,青豌豆约半碗,酒、酱油、盐各适量。
功效:补脾益气,安神壮体,防癌。
制法:共煮饭。
服法:可当主食。
主治:预防癌症或肿瘤患者偏气虚者。
2.猴头菌汤
用料:猴头菌30克,香附子9克,食盐少许。
做法:香附子加水煎汤;之后用该汤煮猴头菌。煮开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疏肝和胃,理气化痰,对消化道癌症有预防作用。
3.莲子人参汤(《李时珍述药菜谱》)
组成:白莲100克,人参20克,冰糖60克,纯碱5克
功效:大补元气,补中养神。
制法:锅置火上加清水,放入干白莲煮三分钟,加纯碱继煮30分钟,边煮边搅动,以摩擦莲子外皮,莲子皮脱,倒在盆内效清水淋洗两次,把碱水去掉,以免莲子发红涩口,再效手循环搓揉4~5次,揉1次淋水1次。这样莲子的外皮自动脱落,直到去掉。锅置小火上,待温热,放莲子煮得水沸,煮至莲子芯松甲后,捞起滤干水分。再用火柴粗的竹签通过莲子芯,放到沸水锅内稍煮,起锅滤水。白人参效清水洗净后,与去芯白莲一起,放在汤碗内,加开水适量泡发,再加冰糖,上笼屉蒸炖1小时左右,烂时出笼。
服法:吃莲喝汤,剩余人参与莲子连炖3次,最后一并吃掉。
主治:预防癌症或癌症患者体虚,消瘦,疲倦,自汗
4.山楂菊花茶
组成:山楂10克,白菊花9克
功效:防癌,抑癌
制法:沸水冲泡代茶。
服法:当茶饮,日1次
主治:防癌或用于癌症患者。
5.人参萝卜汤
用料:人参30克,青萝卜200克,鸡、鸭鲜汤适量。
做法:人参加水煎汤,之后用该汤煮萝卜;萝卜将烂的时候加入鸡 、鸭鲜汤和调料即可。
功效:消食下气,能预防肿瘤的形成。
6.马兰根兔子肉
用料:马兰根50克、兔子1只、葱、姜、盐、味精等适量。
做法:兔子清理干净后,将马兰根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将兔子放入,然后用文火煮熟;将纱布取出,放入调料,再用文火将汤汁稍稍收一下,即可吃肉喝汤。
功效:补中,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防治肝癌、膀胱癌以及胆道癌症。
7.薏米莲子粥(《疾病的食疗与验方》)
组成:薏米100克,粳米100克,莲子20~30克,冰糖或白糖少许
制法:先将莲子泡开剥皮去心与薏米、粳米同煮为粥,放入冰糖或白糖。
服法:早晚食之。
功效:健脾补肺,清热利湿,补虚益损,抗病毒,防癌。
主治:癌症预防或各种肿瘤患者
8.人参鸡粥(《中华食物疗法大全》)
组成:高丽参(参须亦可)3克,淮山药6克,大米50克,鸡1只,鸡肝150克
功效:滋补五脏,强壮身体,补益气血。
制法:鸡肝效开水烫过后待效;将鸡煮熟,鸡肉撕成丝状;人参切片,和米一同放入鸡汤内煮粥,将熟时加入淮山药片,粥成则加入切成薄片的鸡肝和鸡丝,并加盐调味。
服法:随意食之。
主治:预防癌症或肿瘤患者体质虚弱者。
使效注意:有内热者慎用。
2.中医药膳让你吃出苗条 篇二
中医药膳让你吃出苗条
怪味海带
材料
海带、红小豆、山楂、萝卜、甜叶菊甙粉各适量。
做法
将海带用水泡24小时(中间换两次水),洗净后切丝沥干,将红小豆、萝卜、山楂加水及甜叶菊甙粉烧煮30分钟,捞走豆、萝卜、山楂,放入海带焖至汁干,海带酥烂,起锅晾干食用。
古法糯米饭
材料
红小豆、薏苡仁、糯米、科瓜籽、黄瓜丁各适量。
做法
将红小豆及薏苡仁用水淘洗干净后并放入锅内先蒸20分钟,然后放入少许糯米及科瓜籽加水蒸熟,起锅后撒上黄瓜丁即 可食用。
章鱼绿豆煲酿莲藕
材料
章鱼干1两、去皮绿豆约3两、莲藕一斤半、猪骨两小块、盐油适量。
做法
1、将莲藕洗净去皮,将去皮绿豆稍微浸泡一下,之后把章鱼干浸60~90分钟,去衣。猪骨稍微煮一下,滤水备用
2、将莲藕的一端切开,把去皮绿豆塞进莲藕孔中,然后再把切开的一端,拼回原位,用牙签固定,防止绿豆流失;
3、把之前处理过的原料放在一起,煲煮60~80分钟即可。煲好再下盐、味精调味。
功效
润肺止咳,开胃消食,能清除肠道污物,刺激肠壁蠕动,具有减肥功效。
3.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 篇三
存在于世界上的气,有两种状态:一种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由于细小分散,加之不停地运动,用肉眼难以看到,故称之为“无形”;另一种以凝聚在状态存在,细小而分散的气,集中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实体,称之为“形质”。习惯上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把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故有“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
(二)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通过气的运动,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气化。
气的运动和气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即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产生气化,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气化也就停止了。
气构成整个世界,气的运动,进而产生变化,引起了世界的运动和变化。
(三)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每一物体都是相对独立的,物体和物体之间似乎没有联系,其实物体与物体之间充满着气。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成为他们相互之间的中介。
(四)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4.中医基础理论辅导:小肠的病机 篇四
小肠的病机,即是小肠的功能失调,主要在于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而致清浊不分,转输障碍。故小肠病变,多由脾胃病变下传;或心火循经下移小肠所致。
小肠病临床常见的症状有泄泻,尿赤灼痛等症。其发生机理分析如下:
5.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 篇五
主,有主持、管理之意。血,指血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脉,指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路,中医又称为“血府”。所谓心主血脉,即指心脏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生理功能。
心脏位于胸中,有经脉与之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系统。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动,通过经脉把血液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触及到脉搏的跳动。例如在颈侧部(人迎脉)、腕部(寸口脉)、足背部(趺阳脉)均可触及脉跳。中医通过触摸这些部位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称之为“诊脉”。
心脏的搏动,还可以在左乳下触及,中医将此部位称之为“虚里”。触摸虚里跳动,有助于对心病的诊断。
人体面部的气血比较丰富,心脏气血的盛衰亦常通过面部的颜色与光泽显现于外,故称心“其华在面”。望色,亦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中医学认为,心脏之所以能够正常搏动以推动气血的运行,均依赖于心气的作用。
在生理情况下,人的心气强健,推动血液运行的生理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的生理机能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
如果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即可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心气不足:即心的精气虚少,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低。可见心慌心跳,面色无华,脉虚无力等。
2. 心血瘀阻:若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可导致心脏血液瘀阻。可见心悸,心前区憋闷疼痛,面色灰暗,口唇青紫,脉搏节律不整等。
3. 心血亏虚: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以心气强健、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网站收集如果心血虚少,脉道不充,则可见心悸、面色口唇苍白,脉细无力等。
心主神志
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
1. 神的概念: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常指事理的玄妙、神奇。如谓“阴阳不测之谓神”、“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在中医学中,神的基本含义有二,即广义的神和狭义的神。
2. 心主神志的理论依据: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中医学把神志活动归属于心,其理论依据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神志活动分属于五脏。
二是认为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场所。
三是血液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6.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 篇六
元 气 宗 气 营 气 卫 气 其 他
概念: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中医学认为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组成与分布:元气来源于肾。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而化生。《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即明确地指出了元气根于肾之“命门”。人的肾中精气,以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为基础,又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而壮大。故《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可见,元气亦是由先天之精所化,又依赖水谷精气之补充而旺盛,而且后天之精气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故《景岳全书·论脾》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可以看出,元气的盛衰,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之禀赋,亦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之功能强弱,密切相关。
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内至五脏六腑,外达于肌肤腠理,皆都以三焦为通道而作用于机体的各个部分。故《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
功能: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激发和温煦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元气不仅有“与谷气并而充身”的作用,而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机体的素质就强健而少病。故《金匮要略》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反之,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失调,或因久病耗损,则可致元气生成不足或损耗太过,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脏腑机能低下,而产生种种病变。因此,元气是否充沛,乃是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保证。现代实验资料证实,益气助阳药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加速免疫力形成的作用。因此,有人提出“元气可能是机体免疫能力形成的物质基础”的论断。
此外,人体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概念:宗气,又称“大气”。宗,有本始之意。故在《灵枢·五味》中称之为“大气”。《医门法律·大气论》亦说:“大气,即宗气之别名。宗者,尊也,主也,十二经脉奉之为尊主也。”所以,宗气是积于胸中的后天宗始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故《灵枢·五味》又说:“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组成与分布:宗气,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旺盛与衰少。
宗气的分布,是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下则“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相当于腹股沟部位)而下行于足。”(《类经·针刺类·解结推引》)故《灵枢·刺节真邪》又说:“宗气留于海(指胸中“气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功能:《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故清·周学海在《读书随笔》中指出:“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骨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概念:营,是营养、营运之意。营气,是与血共同运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故又称为“荣气”。营气与血液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又常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
组成与分布:营气,主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
功能: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
概念:卫,有卫护、保卫之意。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卫气亦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又称之为“卫阳”。
组成与分布:卫气,主要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源于中焦脾胃,开发于上焦。卫气的特性是“慓疾滑利”,即是说卫气的活动能力特别强,流动很迅速。所以其分布则是卫气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故《素问·痹论》说:“卫者,……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功能:卫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
应当指出,营气和卫气,虽都以水谷之精气为其主要的生成来源,但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灵枢·营卫生会》);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卫而属于阳,两者之间的运行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方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正常的体温、正常的“昼精而夜寐”,以及正常的防御外邪的能力;反之,若营卫失和,则可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多汗,“昼不精而夜不寐”(《灵枢·营卫生会》),以及抗御外邪能力的低下等等。
此外,人体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7.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 篇七
肺与肝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之升降方面。
在生理上,肺位于膈上,主肃降应秋气,其气以下降为顺;肝位于下焦,主升发,应春气,其气以上升为顺。肝升肺降,相反相成,维持人体气机的调畅,是谓“肝升于左,肺降于右”。如《医碥・五脏生克》说:“气有降则有升,无降则无升,纯降则无升。网站收集何则?浊阴从肺右降,则胸中旷若太虚,无有窒塞。清阳则以从肝左升,是谓有降有升。”
在病理上,若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升太过,气火上逆,均可循经上行,灼伤肺津,导致肺清肃失常,出现胁痛易怒,干咳或痰中带血,此谓“木火刑金”,或曰“肝火犯肺”。反之,肺失清肃,燥热下行,亦可影响至肝,导致肝失条达,疏泄不利。而在咳嗽的同时,可兼见胸胁胀满引痛、眩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8.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 篇八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音义同‘饲’)人以五气,地食(音义同‘饲’)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但是,由于“气”本身是极其微小的物质,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人的感官,通过人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而觉察其存在,故《仁斋直指方》指出:“人以气为主,……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转运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升降者,亦此气也。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因而进一步说明,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且由于气具有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特性,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温煦等作用,所以,中医学即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
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先天之精气,依赖于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从饮食物中正常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方能吸入。因此,从气的来源或气的生成来看,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均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肾、脾胃和肺等生理功能正常并保持平衡,人体之气方能充沛;反之,肾、脾胃或肺等生理功能任何环节发生异常或失去协调平衡,则均能影响及气的生成,或影响气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从而形成气虚等病理变化。
9.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 篇九
心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临床以心肾、心脾等病变相互影响为多见。
1. 心火亢盛,可引动命门相火,使肾阴受损。阴虚阳亢,相火妄动,从而扰乱精室,扰动心神,导致心肾不交,可见性机能亢奋,或遗精早泄、心悸、健忘、虚烦不眠等症。
2. 心阳心气虚损,则脾运化受碍,气血生化无源,则可导致心脾血虚,可见食少、倦怠、怔忡、面色萎黄等症。
3. 心血虚亏,则肝藏血不足,血不养肝目,则视物不明、眩晕头痛;血不养筋,则肌肉 动。
4. 心肝火旺,上炎灼肺,则津亏肺燥。灼伤肺络,络破血溢,则咳嗽痰血。
5. 心与小肠经脉相连,心火偏亢,热移于小肠,则小便短赤、灼热疼痛或尿血。
肺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临床以肺肾、肺脾、肺与大肠同病或相互影响较为多见。
1. 肺气虚,影响及脾,可致中气不足,脾失健运,是为肺虚及脾,可见气短、体倦、食后腹胀等症。
2. 肺虚不能下输精微于肾,久则必致肾虚,而成肺肾两虚之证,可见气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
3. 肺与大肠经脉相连,肺病可下移大肠。如肺蕴实热,气逆不降,则大肠传导不行,可见大便干结。
4. 温热病邪犯肺,逆传心包,热扰心神,则可见神昏谵语等症。
5. 肺虚肝逆,或肝火上炎灼肺伤津,则可见胸闷、喘急、口苦、面红耳赤、咳嗽咯血等症。
脾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临床以脾胃、脾肺、脾肾、心脾、肝脾等病变相互影响为多见。
1. 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为胃行其津液,脾病可影响及胃,使胃气呆滞,进而宿食、水湿内聚,而见纳化、呆滞、脘闷,或食后腹胀等症。
2. 脾病则后天水谷精微转输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气虚血亏,久必导致肾虚,可见精神困倦,少气懒言,腰膝痠痛,便溏泄泻等症。脾肾阳虚,蒸腾气化无力,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则水湿不化,泛溢于肌腠,而为水肿。
3. 脾病,水湿运化失职,水湿凝聚而成痰饮,痰浊上犯阻肺,肺失宣肃,则可见咳嗽痰多、脘腹胀闷。脾虚及肺,脾肺两虚,则可见气短、喘促、倦怠乏力、纳呆食少、便溏等症。
4. 脾病则中焦失运,肝气疏泄受碍,肝脾不和,则可见胁胀脘闷、腹胀纳呆。中焦湿热壅盛,阻遏胆汁排泄,胆液逆流入血,泛于肌肤,则可发为黄疸。
5. 心脾血虚,见前。
肾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肾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肾病可影响及其他四脏,使其功能失调。而其他脏腑病变,久之亦多影响及肾。
1. 肾阳虚,命门火衰,则心阳不足,或肾虚水泛凌心,则可见心悸,气短,水肿等症。
2. 肾阴虚,不能上济心阴,心阴不足,心阳独亢,则心肾不交,水火失济,可见虚烦不寐,舌赤口干等症。
3. 肾虚及肺或肺虚及肾,可致肺肾两虚,见前。
4. 肾阳虚,则脾失温煦,运化失职,可见完谷不化,泄泻,或水肿。脾肾为后先天之本,脾肾两虚则全身机能衰弱。
5. 肾阴虚不能滋养肝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虚阳上扰,则可见眩晕耳鸣、腰痠膝软、血压升高等症。
10.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 篇十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人体以心为主宰,由脏、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结构严密、分工有序的整体,有条不紊地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即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预测病情的演变。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亦从整出发,察外知内,这是中医诊病的思想之一。
中医治疗疾病亦从整体观念出发,既注意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意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
中医养生,也十分注意整体观念。
2.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中,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以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
(1)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中医历来十分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的联系,对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对人体的影响,论述尤多。
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
昼夜晨昏自然界阴阳的消长,人体亦与之相应。
在不同地区,由地气候、土质和水质不同,因而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人与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
中医学在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领域中,都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地区的不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不小的影响。可见地域不同,人的体质不同。所患疾病亦不同,所以中医诊断、治疗疾病,以及养生,都十分注意因地制宜的原则。
(2)人和社会关系密切: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动对人也发生影响。其中,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治或乱,以及人的社会地位变动,对人体的影响更大。
首先,社会的进不,无疑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不少好处。
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也非常大。
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势必带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变化,这对健康也造成影响。
【中医药膳的基础理论】推荐阅读:
药膳食疗10-14
有什么药膳是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12-07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06-18
中医临床基础10-04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09-02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10-11
中医基础经络学06-26
中医健康基础知识06-12
中医基础知识要点06-26
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培训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