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4-08-27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共11篇)

1.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一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现状及对策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农业旅游等。

发展农业旅游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观光,旅游、度假活动增加,外出旅游者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一些传统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人声噪杂。旅游农业的出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2)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等目标。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可以农业旅游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3)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旅游为招徕游客,除了在景点范围内营造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景观场所外,必须绿化、美化周围地区的田园和道路,维护农业与农村自然景观,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农业旅游的特点

开发农业旅游,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寻找并创造出城市旅游点无法与之媲美的农业旅游景观特色。根据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在农业旅游系统中建立不同门类的子系统,从而建设各具特色、内容多样、轻松愉快的不同农业旅游模式,我们就要研究农业旅游的基本特点。一般认为农业旅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农业特性 旅游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旅游农业的引人入胜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发旅游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仍是旅游农业的主要方面,所以要防止旅游农业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2)生态特性。

旅游农业的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调整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农业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因此,在开发建设旅游农业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娱乐特性。

旅游农业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综观目前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根据农业旅游的性质、定位、经营等方面的特点,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1)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如法国农

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买酒不一样。而日本兴起了务农旅游,东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秋天的收割为契机,组织都市人去农村体验农民的生活,在沿海地区还组织游客参加捕捞虹鳟鱼和海带的采集及加工等活动,使都市人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2)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新加坡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在公园里不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的观赏,名贵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同时也相应建有娱乐场所,养鱼池由纵横交错的水道组成,并配有循环处理系统。菜园由新颖别致的栽培池组成,由计算机控制养分,游人漫步其中不仅可以心旷神怡,还可以大饱口福,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

(3)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如澳大利亚人则常于周末或假日,自己驾车,带上小孩,选一个离家不远的牧场小住几天,大人可以放松一下身心,而孩子们则可了解都市里无法见识的牧场生活。而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揽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的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水果随便吃,累了可以在树下草地休息,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享受到一个别致的假期。

农业旅游开发分析、现状

我国各地的农业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农业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农业旅游开发类型农业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农业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Farm Tourism(农庄旅游)、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 Area Tourism(外围区域的旅游)等。

综合国内农业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农业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农业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农业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农业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农业旅游。

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业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部分学者将农业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agrotourism)注,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农业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农业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农业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农业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农业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农业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各自为政

在农业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农业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农业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农业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缺乏规划和策划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农业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农业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农业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农业旅游的特色。

(4)人才匮乏

由于农业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农业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农业旅游操作中,许多农业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农业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农业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农业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农业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5)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目前国内农业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农业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我国还存在农业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6)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我国农业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区域多在近大、中城市的外围,甚至就在城市中开辟农业旅游项目,农业旅游在振兴偏远地区农村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

此外目前我国的农业旅游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高科技农艺园、多功能花卉园、休闲渔场等,与其它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旅游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农业旅游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农业旅游有较大的区别。

农业旅游的开发程序

农业旅游开发是运用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对乡村的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公共投资、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旅游产业要素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者可以利用的旅游吸引物,并因此产生经济价值及其它多种价值,或对已被部分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加强,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的过程。农业旅游开发是在特定的农村环境中进行的,开发过程及开发后的经营都将对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而农业旅

游的开发始终要与农村居民最直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要使当地农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

旅游开发项目构思拙劣或项目匆匆上马,都可能导致开发失败(McKercher,2001)。缺少专门机构指导旅游开发会带来滥用建设资金的问题(Prideaux,2002)。目前我国农村以家庭为生产经营主体,农村的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组织和社会管理组织在不断地弱化,如果不进行广泛的动员则无法自行组织起来。因此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旅游开发需要建立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其职能主要是对整个开发行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沟通。这一组织一般由村里有号召力并热心旅游事业的干部组成,并能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是广大村民利益的代表者。结合国内外农业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开发农业旅游按以下七个步骤进行。农业旅游的开发程序

社区利益→第一步:拟议旅游开发项目

第二步:项目影响因子的识别←-

↓ 开发指导委员会与社区居民双向沟通

第三步:社区咨询以获得支持――

第四步:项目可行性研究 ←专家就目标市场、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第五步:项目修订 ←评估专家报告

第六步:筹集开发资金 ←投资机构项目权衡

第七步:项目实施

建立以上农业旅游开发程序是因为:

首先,农业旅游开发要充分考虑社区利益,并在“资源+市场”开发导向下拟议旅游项目,既立足于资源优势,同时又考虑到旅游市场的需求。对现有的农业旅游资源的赋存情况、文化内涵以及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拟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

开发农业旅游项目通常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使当地居民受益,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开发农业旅游会直接和间接引起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开发项目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为定性定量地预测和解释影响的程度提供基础数据,目的是提出增进有益影响的建议,制定消除与缓解有害或负面影响的对策。这些影响因子包括人口影响因子、社区内和机构内的各种关系因子、个人和家庭层次上的影响因子、社区基础设施需求因子、经济条件变化因子等。各种因子又可细分为不同的内容,要根据农业旅游资源状况、农业旅游项目和乡村所处的区位条件等内容进行调整。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因子

人口影响因子 人口自然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流出;季节性旅游者变化;农村家庭的迁入迁出;年龄、性别、民族组成的变化

社区内和机构内的各种关系因子 形成对拟议开发的态度;村民受益差异;行政联系的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方面的不公平;改变就业机会;社会治安状况个人和家庭层次上的影响因子 扰乱日常生产生活的方式;邻里联系的变化;造成民族习俗、观念、宗教活动的差异;家庭结构的变化

社区基础设施需求因子 引起社区基础设施变化;土地的获取和支配条件变化;社区公共服务条件的变化;对已有资源的影响;休闲和文体活动变化

经济条件变化因子 就业人数、类型、收入的季节性变化;部分地块价值变化;个人和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地方财政收支;拟议开发旅游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新增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其二,农业旅游开发是一个双向信息反馈的过程,主要通过农业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将旅游的影响告知社区居民,并作出解释,将其意见和建议综合考虑,尽量扩大有益的影响,消除或减少负面影响。人口影响因子、社区内和机构内的各种关系因子、社区基础设施需求因子的变化影响地方农村财政收支和经济发展,最终结果是导致当地的居民的生活质量发生变化。因此应把各因子变化对社区居民的的综合影响信息传递给社区居民,以获得公众对项目开发的理解和支持。

其三,基本保证农业旅游开发项目满足社区公众的需求和符合社区居民的利益,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聘请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专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拟议旅游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建设方案预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比较论证,从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这一步中对旅游市场和对经济的分析非常重要,以保证待开发的旅游项目在经济上可行,在市场上有需求,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其四,结合专家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进行修订。通过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评审,参加评审对象扩大到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成员,以及与旅游项目实施相关的社区代表。这样既能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又能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以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

最后,多渠道筹集开发资金,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谁投资、谁受益”的方针,鼓励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村民可采用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也可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对于所在村的上级行政部门,则可采用旅游扶贫,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为旅游业初期发展注入资金,以奠定农业旅游开发的基础。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都可以作为筹资方式。在现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优化投资环境,给予投资者一定优惠政策以调动外来投资者的积极性。顺利筹集到资金后,即可以实施旅游项目开发。

总的来讲,本开发模式能比较充分地体现“社区事务,社区参与”的思想,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保证项目的科学性。从项目的筹划到实施的各阶段社区居民均有参与的机会,这有利于获得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开发工作中的阻力。农业旅游的开发措施

(一)增强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农业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农业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农业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农业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农业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农业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

对农业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农业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农业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农业旅游的魅力。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农业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农业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1.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农业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据估算我国农村目前大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至少新增劳动力6350万人左右。从中短期看,我国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开发农业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2001年我国的小城镇已突破2万个,城镇化率达37.66%,最近10年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约800个,10年中有1亿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农业旅游开发可能牵涉到移民问题,小城镇是比较理想的接纳场所。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

4.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在农业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国家要对农业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农业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农业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农业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农业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六)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

农业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农业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农业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农业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总之发展农业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农业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二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陆域资源被不断地开发和利用,然而陆上资源的日益短缺和过度开发使得各国越来越重视寻求新空间以及开发新资源。因此,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有必要在海洋区域去寻找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以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的开发海洋旅游资源,开辟各种形式的海洋旅游项目,建设各具特色的海洋旅游基地及设施,使得海洋旅游业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海洋旅游为各国的旅游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活力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海洋旅游已经成为人类旅游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周国忠(2005)和贾跃千(2006)等有类似观点,认为海洋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依托海洋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原则,所展开的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海洋游览、娱乐、度假、体育、教育、探险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2]。贾跃千(2006)等认为海洋旅游资源是人类海洋旅游活动的对象,凡是人类海洋活动所指向的目的物或吸引物;黎东梅(2009)则将海洋旅游资源定义为在海洋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人类的规划开发和管理,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要,从而引起旅游者旅游的冬季,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海洋资源[3]。国内主要的海滨城市和地区都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开发经验并且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大力开发海洋旅游资源,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海洋旅游资源的分类、特征及开发价值

2.1 海洋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海洋旅游资源是指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近海、中海、远海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综合,包括未开发的资源和已开发资源,因此,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可以对海洋旅游资源进行不同的分类。从广义上看,也可以说是从基本成因和基本属性上看,可以将海洋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海洋旅游资源和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其中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包括了海岸带旅游资源系统和远洋及深海旅游资源系统,而后者则更多侧重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海洋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和主题文化旅游资源系统,这三大系统中包含了古代文化遗址、海洋文化景准,以及海洋旅游资源的自身属性及特点,可以将海洋旅游资源分为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前者可以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和天象与气候景观四个主类,综合自然旅游地、河口与海面等十个亚类,砂砾石地型旅游地、岛区、冰川等33个基本类型;后者包括海洋宗教文化、名俗文化、饮食文化等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关的产物。

随着人类文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将会越来越深入,海洋旅游资源的范围和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并且在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各种海洋旅游资源的分类中,可以将海洋旅游资源主要提炼为两种大类,一是自然海洋旅游资源,二是人文海洋旅游资源,这两类海洋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各有特征。一方面,自然海洋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变动性、参与性、脆弱性等特征。丰富性可以从其多种的资源分类中体现出来;其中海洋景观类的资源由于受地点、季节、时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得其可预见性和固定性较弱;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开发的深入,游艇、潜海等体验性、趣味性的海洋旅游产品也越来越多从而增加了海洋旅游资源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另外,不同于陆上旅游,海洋旅游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海啸等自然灾害加大了海洋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波动性。另一方面,人文海洋旅游资源多半具有爱国主义特色,同时具有节庆性和延续性的特点。海洋旅游资源中大量的人文素材都是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如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旅游文化项目;随着人文活动的丰富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活动都借助于海洋旅游资源,如沙滩健身、沙滩长跑等旅游节庆活动;功能的丰富性、发展的全方位和交流的多国性使海洋旅游资源在各层次、各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延用。

2.2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

众多国家和地区都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在蓝色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合理整合现有的海洋旅游资源,优化开发特色的海洋旅游产品,尽力形成全面的海洋旅游产业是世界各国正在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之一。21世纪下的海洋经济,使得海洋与民族兴旺、国家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相互沟通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向海洋进军,通过这一方式进行各民族、各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发展海洋旅游的本质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汲取世界优秀海洋资源文化的同时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现代化的潮流[5]。因此,从战略高度认识、开发和利用海洋旅游资源对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充分发挥海洋旅游资源的人文意义和经济意义是未来发展海洋旅游经济的重点和关键。中国是海洋大国,其海域宽广,能够利用的海洋资源丰富,而且潜力巨大。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发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洋经济增长目标将占GDP的20%以上,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会更高,同时支出要加大政府引导性投人,重点投向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中国拥有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海洋资源丰富,同时,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发展海洋经济的社会条件也日趋完善。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粗放管理、产业结构性矛盾、海洋科技投入不足、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等等问题,但是在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科技兴海、重点投入支柱产业等原则和方法下,海洋经济仍然是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海洋旅游的兴起也是人类物质生活文明和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体现。在人类文明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海洋旅游资源对人类的吸引程度不断增加、海洋旅游需求日益丰富、海洋旅游产品不断开发等这些都体现了海洋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这充分体现出海洋旅游成为现代人类热衷的旅游活动,标志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的同时,合理全面的开发利用其在海洋旅游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对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另外,海洋资源空间的高负荷区域程度,正好与陆上资源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效应,因此,发展海洋旅游资源对陆上旅游经济有不可替代的推动和促进作用[6]。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个相对完善、全面、合理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体系可以强化海洋意识、繁荣和丰富海洋文化,同时成为海洋经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达到共同发展。

3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应对策略

3.1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

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对人类宝贵财富的一种挖掘,这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优化对海洋旅游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更要以长远、全面、综合性的思路作为指导,以此来保证海洋旅游资源安全性的同时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现今对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存在许多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1)海洋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体系不合理,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在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一套综合全面的开发规划,使得各个部门可以相互协调,合理分配和开发海洋旅游资源,形成相辅相成的资源共同体,促进各方面的平衡发展[7]。然而,现阶段由于很多海洋部门对海洋旅游资源缺乏综合管理意识,没有形成总体规划,信息交流不足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甚至是破坏。

(2)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多受限于传统的海洋旅游项目。海洋旅游产品一般可以分为海洋观光旅游、海洋度假旅游、水上游乐活动、探险等特色旅游等,但是就目前来说,海洋旅游项目的还相对单调,大部分集中于观光、游泳、沙滩活动等简单活动。因此,海洋旅游迫切需要产品创新以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海洋旅游需求。

(3)海洋旅游资源的污染严重。对海洋旅游资源的污染主要分为对海洋自然旅游资源、海洋历史遗迹、海洋文化资源三大类污染损害,这些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染、农业污染、服务业污染遗迹生活污染等方面,其中工业污水、工业废气、油田溢油、农药化肥污染等传统污染源的影响作用较大[7]。生活垃圾等污染也日益成为主要的海洋旅游资源污染源。分析污染原因可知有部分因素是归结于风暴、海啸等自然灾害,然而更大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管理、过度开发等人为因素。

(4)对海洋旅游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结合不足,缺乏高端海洋旅游人才。要形成有生命力的海洋旅游业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海洋旅游资源以及其他实际因素,才能保证其合理发展、有序开发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海洋旅游人才的不足也造成了对海洋旅游的研究和规划不够、海洋旅游的服务水平不足等等问题。

(5)有关海洋旅游资源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综合性的海洋资源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得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很容易进入一种无序、混乱的局面,不但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也对海洋旅游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6)海洋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不协调。海上资源的开发离不开陆上产业的支持,而与陆上资源的对接不充分,不能利用陆上资源的现有优势,也限制了海上资源的辐射效应,也阻碍了海陆协调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思路。

3.2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海洋旅游业是旅游业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要发展好海洋旅游业要求走一条可持续性的道路,要严肃认真的对待海洋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认识到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关系到海洋旅游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海洋生存环境,因此,针对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在今后的开发中更要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应对方案。

(1)制定合理、完整、全面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形成完善的开发原则和指导思路。不论是对何种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指导思路,对海洋旅游资源这类一旦开发就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难以重整或修复的重要资源来说更要在一个思路清晰、合理经济、综合全面的规划下进行有序合理的开发和利用[8]。对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发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即在开发中坚持以保护为主;二是市场导向原则,即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测对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三是综合整体开发原则,即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量满足体验者各类需求;四是突出特色原则,即各地区的开发要结合各地实际,形成有特色的风格和形象。

(2)充分与陆上产业相互合作,重视海洋旅游产业的开拓。坚持海陆一体化的原则,加强与陆域产业的互动联系,利用陆域资源优势,形成综合平衡发展。同时,重视实施旅游管理业的集团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转变,不断开拓和发展海洋旅游景区、交通产业、海洋旅游旅行社、海洋旅游餐饮业等海洋旅游核心产业,以及加强与社会服务、金融保险等关联产业的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海洋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海洋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3)提高海洋知识体系教育,强化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意识,培养各类高端海洋人才。将各种海洋知识纳入群众的基础教育中去,宣传海洋旅游开发知识,加强海洋旅游开发的意识。不同阶段的专业教育,加大培养各类海洋人才的力度,提高与世界优秀海洋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4)加快海洋资源的立法进程,完善海洋资源法律体系。建立完整的海洋资源法律体系有利用海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有利于提高海洋资源管理的效率,有利于形成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处理海洋旅游资源与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旅游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更好的构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体系。

4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

4.1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虽然,海洋旅游经济可以作为旅游经济的一部分,但是中国旅游经济本身是一个问世不久的崭新经济领域,不算很成熟,加上受海洋经济要素的影响使国内的海洋旅游经济还属于一个涉足不深的研究领域。国际上,对与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早在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就提出了可持续旅游的想法和概念,认为可持续旅游应该提高接待旅游者一方公共生活质量,同时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享受经历,并且能够维护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供给者双方依存的环境质量。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组织又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这两个纲领性文件,这意味着旅游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己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中国要发展海洋旅游业必须要进一步突出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实施海洋旅游精品战略,注重发展海滨度假旅游、海上观光旅游和特色专项旅游,加大对海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投入[9]。实现可持续性的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就要注重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的统筹规划和发展,在尊重海洋生态环境和保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避免在开发和建设海洋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的政绩化、功利化、随意化和低层次化现象。

可持续性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就是要不损害现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必须做到不破坏具有开发价值的海洋旅游资源,提倡开发数量和质量并重,在利用海洋旅游资源发展海洋旅游的同时,要保护海洋旅游资源,不恶化海洋的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来说,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模式应该是兼顾海洋旅游者、当地居民、后代人的不同需求以及海洋自身的环境承载能力之上,充分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各个方面、各个产业的利益均衡和协同发展。

4.2 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实践

中国广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使得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拥有足够的优势和独特的机会,为了利用好现有优势以及开发新增长点,在认识到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可持续性发展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下,很多地区以及城市都依据各地实际提出相应的开发规划和具体的开发方案,积极利用当地优势,开拓各具特色的海洋旅游资源。

以中国渤海海滨的昌黎、乐亭两县为例,此地虽拥有旅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整合这两地的旅游资源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10]。在结合当地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整合理论的基础之上,把握两地在海洋旅游资源整合上的三大优势,两地政府提出打造整体品牌和实现旅游产品的多层次整合来探索“无障碍旅游”方式。辽宁的丹东邻近黄海,地处辽东半岛东端,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海洋休闲特色旅游开发、滨海观光渔业旅游开发、海岛旅游开发和滨海湿地旅游开发方面不断努力,试图突破海洋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的瓶颈,改变海洋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海洋文化底蕴不够的现状,以顺应海洋旅游发展的趋势。同样靠近黄海的青岛作为国内外海洋旅游的热门城市,在与韩国釜山和日本黑潮牧场的海洋旅游优劣势的比较和联系中可以得出要继续深化发展海洋旅游就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发青岛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模式,弘扬当地海洋文化。另外,在比较和借鉴国外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中,山东省充分发挥其三千多公里的海岸线上丰富的自然海洋旅游资源和人文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在其开拓海洋旅游市场的过程中,发掘沿海地区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特色,开展各种节庆活动,如青岛啤酒节、海洋节等等,安排好节庆活动的举办时间和地点,协调海洋旅游淡季和旺季之间的差异[11]。

海洋文化的开发是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热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海洋文化作为一种软优势,一旦得到正确合理的开发和挖掘,所带来的认知效应和品牌效应是其他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所不能比拟的[12]。濒临东海的福建省有丰富的海洋文化,鼓浪屿、漳州、泉州等地在开发海洋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重点发挥海洋文化特色。同时,利用自然地域、历史联系等基础,与台湾共建区域旅游合作区,在两地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提出“海峡旅游区”概念,实现闽台海洋旅游互动,打造世界一级的特色海峡旅游区。中国广西省是中国唯一既靠近边界又靠近海岸的少数名族自治区,广西省政府提出在海洋旅游资源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广西少数名族的海洋旅游文化与东南亚各地的各类海洋名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开辟环北部湾名族文化与海滨风光旅游圈、北海至台湾高雄的粤闽台文化与沿海风光之旅、环南海的南洋文化与海洋风光旅游圈及北海至加尔各答太平洋连接印度洋的多文化之旅四个方面,不断发展广西与周边国家的海路名族文化旅游,包括体验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之旅以及沿途的多文化为主的城市和村落之旅,感受不同文化下的节日庆典、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将北部湾建成为中国与东南亚连接进而走向世界的海上旅游通道。

在地理优势和政府政策等的支持下,浙江省的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脚步一直位于国内前沿位置,从杭州西湖到舟山普陀,在打造优秀人文景观,发展海洋旅游方面不断创造辉煌。在继续发展海洋旅游业的过程中,浙江省应该更加注重显示海洋生态环境自身特点的多样化、更加符合国际旅游管理规范、更加坚持景点综合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3]。舟山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唯一的海岛城市,在目前海洋旅游业和旅游房地产市势挖掘海洋旅游房产景观的潜力,试图对海洋旅游资源进行纵向的深度开发。根据将舟山建设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海上花园城市的定位,舟山市政府切实划分出以旅游功能为基础的区域布局,积极招商引资,提升生态环境和打造品牌文化,不断向“海上千岛名市、休闲度假胜地、养生居住天堂”的目标前进。宁波市根据海洋资源的自身特点,同时利用海港航道资源、渔业资源和浅海资源优势合理规划海域和海岸带的开发,注重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模式,不断优化以舟山-宁波为主的海洋旅游总体格局。

5 结束语

3.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旅游业;电子商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218-01

一、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现状

我国的旅游业将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段,届时电子商务和网络产业也将趋于成熟,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5亿人,年度增长率为20.3%。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33.9%,已经超过了30%的世界平均普及率。网上消费市场商机无限。在这种背景下,旅游、电子商务、互联网络的迅速融合将不可避免,并创造出难以估量的价值,网络旅游将推动IT领域内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将為旅游业界带来新的生机。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

(一)旅游商务网站太少,旅游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4.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正作为一项“朝阳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旅游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旅游业的发展,甚至也在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下面主要对我国旅游环境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做简单的探讨。

中国的旅游环境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旅游环境的污染造成生态失衡;旅游旺季过度游客的进入对景区的造成的拥挤;混乱,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人口停留超过环境容量等。总结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旅游资源开发阶段造成的环境问题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游客的吸引力,作为完善游客吃、住、行、购、游、娱各项活动的初级手段之一,其开发建成的成功与否一方面直接决定了该地区的旅游经济效益,一方面也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部分地区和政府往往只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效益。在缺乏对当地旅游资源以及旅游环境影响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的,过度的进行开发,最终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部分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土壤侵蚀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政府政策引导不合理,造成景区开发商重开发,轻保护,是严重的对环境对后代不负责任的行为。

任何一个地方的风景名胜都希望有人去,提高当地经济。但要去就要涉及到修路修房,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修建的时候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哪怕绕点路都行。然而西岳华山,为了在自然景观中点缀人文景观,炸毁绝壁,填埋溪流泉水,把6000米长的山道山的数目全部砍光,有些千年古树也被砍伐,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再如,云南的大理,作为我国的历史古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曾因片面的考虑到石板地面不利于旅游车辆的行驶而改为柏油路,导致路面与古城的风景格格不入,大大破坏了古城的特色,影响了旅游的美感。又如,无论大小山曾一度掀起的“索道热”,严重的损害了旅游地景观的完整性。张家界武陵源的天梯也一度引发争议。此外,河北省滦河上游的自然保护区由于盲目、过多的建设各种旅游服务设施明显的改变了原有的旅游自然和人文景观,使景区面临严重的旅游压力,近年来新建的“木兰围场狩猎场”“木兰围场滑雪场”等旅游场所,破坏了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对自然保护区的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其吃、住、行、购、游、娱等活动都依赖于当地的资源,必然对当地的环境产生新的影响。下面做如下分类:

1.旅游者“吃”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者乘坐交通工具到达景区游玩,大部分远途旅游者选择跟团的方式,但短距离旅游者比如,选择北京一日游,天津一日游的部分散客越来越多,这些散客以及当地游客到景区游玩考虑到出行自由或费用等往往不跟随旅行团,因此旅行团不为他们安排饮食的地方,游客可能由于景区就餐费用高或不方便等选择自备食品。游客不在固定的地方用餐,没有服务员等对产生的食物残渣,以及垃圾袋等进行清理往往很容易造成污染。部分景区由于景区内产生垃圾多,清理不及时,导致垃圾随风转移,随处可见的垃圾,严重影响游客的游兴,对景区则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加大了清理的成本。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景区,如,颐和园,单单昆明湖上一个水域,每天都要随时对其水面上的漂浮物进行清理,园内寿山等大面积的景区固体废弃物更是需要随时进行清理。

2.旅游者“住”产生水体污染

旅游者多数会选择在当地住宿,这不可避免的使当地的生活用水量增加。旅游者人数增加,不仅使旅游目的地水的消耗量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水体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某些宾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变直接排放,造成当地地表水污染。某些景区接待游客过度直接排放污水易造成景区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严重超标,悬浮物,飘飘浮物,油迹污染严重...这些都严重污染了当地景区的原始旅游风貌。

例如,1990年及1998年的太湖几乎所有的景点水体都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太湖岸边几岛洼里积聚了油漆状蓝藻。太湖蓝藻大爆发,一方面是由于工业用水的排放,另一方面是由于太湖周边风景区过度接待开展旅游活动引起的生活污水过多、无序、无处理排放造成的。

另外,游客乱仍的垃圾会导致病原体微生物进入到水体繁殖,污染水源。比如,十年前的黄浦江江水清澈,今年来水质越加浑浊。周庄景区伴随大量游客的到来,使得周庄的环境得不到保障,水体污染逐渐严重。

3.“行”造成的大气污染

5.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五

随州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

及工商部门对策建议

随州市工商局

黄甫国 乔问斌

近年来,随州市工商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旅游强市”的奋斗目标,立足工商职能,充分发挥服务、监管和维权作用,努力激活随州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全力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

一、随州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随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随州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正在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增长极。2009年全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达483万人次和2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增长80%以上。随州旅游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随州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风景名胜众多,拥有“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以及世界最大的古银杏群落之一的洛阳千年银杏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桐柏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徐家河、省级地质公园琵琶湖等著名旅 1 游景点,还有以尚市桃花、万和兰花、三里岗香菇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景观。

二是旅游发展氛围渐浓。省委、省政府确定将炎帝神农文化作为“湖北第一文化品牌”加以扶持推介。通过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有效聚集了人气、提升了名气,随州在世界华人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突破性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旅游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四大家”领导联系旅游重点项目制度,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企业主体、行业主管、部门配合”的旅游工作格局。

三是旅游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随州举全市之力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旅游交通、旅游咨询、旅游标识、旅游厕所、旅游信息覆盖”等五大旅游工程。特色餐饮、休闲购物、文化娱乐专业街区进一步提档升级,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日益完善。炎帝故里风景区跻身2010年全省青年最喜爱的十大鄂西旅游景区之列;玉龙温泉在中南地区首屈一指,成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在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中,随州市工商部门从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入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一是抓专项整治,促游者满意。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户外广告、节假日旅游市场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饮食放心、购 2 物称心、环境舒心。二是重旅游监管,促市场规范。通过加强重点景区监管、重点行业监管和12315申投诉调处,加大了旅游市场监管力度,规范了旅游商品交易市场经营行为。三是建合同机制,促旅游发展。与旅游部门协作,大力推行旅游合同示范文本,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加大对违规合同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查处旅游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随州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主体发展不足。现有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缺乏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影响的骨干企业,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旅游业市场主体。由于旅游开发项目普遍投入小、块头小、运作能力低,一些景区因自身无力开发,又找不到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只好允许小业主、小商人低水平开发,或出让土地给某些部门、单位建招待所。大部分景区在旅游开发投入机制上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强。有的景点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产权不清,不利于市场化运作;有的景区思想不够解放,缺乏资源整合、市场合作理念,开发经营方式单一,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

(二)旅游市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多年来,对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相对有限,许多景区的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未跟上,食、住、娱、行、购、游的配套水平较低,可进入性较差,导致旅游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过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现象突出。旅游业规模不大,吸引游客较少,3 而且游客的消费额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缺乏有效衔接,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建立。大部分风景区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功能上,对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创新不够,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少,附加值低。

(三)旅游市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各风景区仍然存在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现象,一些经营户没有在经营场所明显处悬挂营业执照和当地工商部门的举报电话,销售商品不明码标价,存在商品不合格或食品不安全隐患。有的旅行社夸大宣传或发布虚假广告,诱导游客消费。

(四)旅游产业宣传促销仍不到位。旅游资源是基础,但再好的资源如果不推介出去,让更多的游客知道,就不会转化为旅游经济。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宣传、推介旅游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市旅游宣传促销仍显乏力,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旅游产业知名度较低,依旧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等客上门”的粗放型经营阶段。

(五)旅游品牌档次不高。我市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但生态文化资源挖掘不够,缺乏品位高、吸引能力强的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商标、服务商标注册滞后,更无高知名度的旅游商标。地方特色产品、特色小吃也未能形成品牌效应。

三、加快发展随州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对策

(一)加大服务力度,促旅游市场主体增量。一是围绕项目 4 建设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优化旅游市场主体准入,改善旅游市场主体服务,按照“准入门槛能降则降、审批权限能放则放、办事手续能简则简、办理速度能快则快、指导服务能优则优、服务效能能高则高”的原则,大力支持社会各方投资兴办旅游项目。二是围绕资源整合培育市场主体。按照主体整合、线路整合和空间层次整合的思路,引导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旅游产品企业、旅游运输公司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旅游集团,推进旅游景区集团化、旅游饭店连锁化、旅游运输联合化和导游服务网络化。三是围绕旅游与文化“联姻”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加快娱乐场所建设步伐,开发富有乡土特色、游客喜闻乐见、参与性较强的旅游节目,丰富游客娱乐内容。四是围绕特色餐饮及高档餐饮行业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对“农家乐”的提档升级、星级评定,开展“旅游餐饮名店”的推荐和“寻根节”定点接待酒店授牌活动,并在景区和市区合理规划品牌连锁餐饮。

(二)加大监管力度,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一是实施旅游活动明白工程。继续推广使用示范合同文本,引导各旅行社与旅游者签订由省工商局和省旅游局联合制订的《湖北省国内旅游合同》,使旅游者能够愉快旅游、明白消费。二是实施广告覆盖工程。对各市场主体在公交车、出租车设臵车身广告,在汉

十、随岳高速公路旁设臵大型立柱广告,在各风景区设臵各类广告加强引导服务,确保广告宣传规范、真实、合法,有效展示和提升随州旅 5 游形象。三是实施主体规范工程。在各风景区加大清理无照经营工作力度,确保经营者主体合法、经营规范,持照、亮照率达到100%。

(三)加大维权力度,促旅游消费环境和谐。一是及时调处旅游消费纠纷。各级工商部门和消费者委员会要及时受理旅游消费者申投诉,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对旅游者法律法规和旅游知识宣传,引导其理性、科学消费,防止上当受骗。二是重拳打击旅游市场乱象。要从旅游申投诉入手,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欺客宰客行为;加大对旅行社拒绝履行合同、降低服务标准、欺诈经营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旅游经营者推荐评选活动,打造旅游服务品牌;加强旅游宾馆酒店监管,规范旅游购物点经营行为。三是着力搭建诚信旅游平台。以落实《旅行社条例》及《实施细则》为契机,加强对旅行社管理,建立扶强扶优、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在旅游服务质量的规范与提升上实现新突破。会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旅行社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建立旅游企业信用信息库,推动诚信旅游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促旅游产业知名。旅游业是知名度经济,宣传促销尤为重要。要引导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对旅游市场的拓展能力。要重点围绕“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做文章,加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公益广告宣传,打造随州旅游整体形 6 象。针对不同旅游市场、不同客源,搞好分类形象策划和广告宣传。要成立专门的宣传促销队伍,强化市场分析和宣传促销。拓展宣传媒介,完善随州旅游信息网,开展旅游电子商务活动,依托和联合省内、国内甚至国外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开拓市场。通过大宣传、大促销,形成大影响,吸引大人流,产生大效益。

6.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六

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征信通常是指以了解企业资信和消费者个人信用为目的的调查,包括一些对交易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核实和依法传播的操作全过程。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得以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也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征信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目前业务活跃的征信机构已达300多家,征信市场已初具规模,征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由于征信立法滞后,监管缺位,市场秩序混乱,征信服务不规范,我国征信业依然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性征信机构。我国亟需借鉴国外经验,使我国征信业规范发展。

一、征信体系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

就征信制度而言,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模式: 即市场主导型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和会员制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市场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以美国、英国、加拿大及北欧部分国家为代表。在该体系模式下, 征信机构采用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政府只负责对征信业进行必要、有限的监管。

(二)、政府主导型征信体系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 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征信体系, 该体系以德国和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为代表。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公共征信机构, 具有基础性地位, 但并不排斥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

(三)、会员制模式

日本采用的是以行业协会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的会员制模式, 为协会会员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息互换平台, 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征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依靠法律和行规运作, 只有会员才能享受到信息机构提供的信息。

二、我国征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发展迅速,成就斐然。目前我国已经构建起一个覆盖面广泛、结构基本齐备、以公共征信为主导的多层次征信体系。第一层是拥有大量基础信息的公共信用数据库和若干个专业信用数据库,该层次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管理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代表;第二层次是掌握特定经济信用信息的政府职能部门、投资金融机构、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该层次以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第三层次是

对信用信息进行搜集、调查、加工并提供信用产品的专业征信机构,既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征信机构,也包括国内民营征信机构及在我国设立办事机构的外资征信机构。我国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但是, 我国的征信体系和信用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征信法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且层次较低

1、缺乏系统的征信法律法规。我国的征信法律立法基本还属空白,尽管关于规范征信的相关制度散见于一系列法律法规之中,但是与规范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严重缺失。

2、立法分散,法律效力层次较低。当前规范征信领域专门的法律规范分散地分布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办法和地方各级政府主导下的征信管理办法之中,但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层次较低,缺乏具有较强法律约束刚性的全国性法律。

3、立法规范的范围较窄。现有的直接规范征信活动的法律规范,其规定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一个侧面,在信息有效公开共享与隐私保护的权衡方面、失信惩戒方面无保障可言。

(二)、政府信用存在问题

政府信用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前提,是建立真正的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以及金融信用等的前提条件。无信的政府必然造成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对立和紧张。信任与制度规范的共同作用,应该是政府信用塑造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我国一些政府部门政策多变、从各自狭隘利益出发,助长不规范的征信行为,失信于社会,使政府威望大打折扣,明显削弱了政府对征信行为和市场的监管力度。

(三)、征信机构市场竞争力较弱,协作机制缺失

我国征信机构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各地方、各行业征信系统、中资征信机构、中外合资征信机构和外资征信机构中国办事处并存和竞争的发展局面。活跃在我国市场上的300 多家征信机构,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当有限。以我国最大的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数据库为例,2010 年末也只有1691万户客户信息。而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动态存储着来自世界各国5700万家企业的信用档案。但我国征信产品在世界上的公信力还有待提升。同时,因我国本土评级机构实力与资力不足,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安全。此外,由于我国公共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定位不明晰和严重缺乏协作机制,信用信息形成了严重的条块分割。

(四)、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

1、征信市场监管缺乏组织保证。根据信用发达国家经验,征信体系的建设需要全国性的统一协调指导机构和建设规划。而在我国还没有成立专门指导和管

理征信体系建设的机构。

2、没有成立行业协会对征信业进行自律监管。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征信业协会,所以我国各征信机构之间还存在着征信产品和服务公信力差、恶意竞争、提供虚假信用报告等不良现象。

3、缺乏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这不仅降低了守信者的积极性,也削弱了对失信者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五)、信用文化建设和征信教育宣传滞后

在信用发达国家,信用报告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而在我国,人们虽知道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在在长期信用文化缺失的困境下,社会信用环境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征信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具有系统化征信知识的高学历、高水平信用管理人才更加有限。公众信用知识普及水平远远不够。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必须加快征信业的立法进程

征信立法对征信业发展影响深远,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法规是推动征信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确立征信管理的规则、征信机构的定位和运作规则、强化个人隐私权和知情权的保护;确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辅助的发展模式,形成以人民银行为监管主体、中国征信中心和征信机构为信息收集加工主体、金融机构为信息提供主体的征信管理组织体系。

(二)、逐步实现征信机构的专业化

应建立专业化的征信机构,逐步规范其业务运作。

1、征信机构必须要守信。征信机构是规范社会信用行为的专业机构,只有提供了守信的产品,才能起到规范社会信用行为的作用。

2、应保证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征信机构的信用产品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信用档案,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和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害得失,不客观不完整的信用信息必然会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应提供信用信息快速传导渠道,及时更新数据库系统。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征信机构只有及时获取这些变化的信息,才能保证征信产品的完整性。

(三)、做好征信宣传工作

必须要及时开展全社会实施《征信管理条例》的广泛宣传工作,公安、司法、税务、工商、医保、社保、电信、金融、建设等部门的信息必须要按照规定进行有序的整合,由同业征信向联合征信方向发展。这是一项极为细致而繁重的任务。

(四)、打造守信政府

要有效地推进征信体系建设,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以身作则,打造守信政府。

在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中,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强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做到取信于民。建立良好的征信体系建设的客观环境。

(五)、做好征信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首先,要提高征信资料的广泛性、权威性、系统性,广泛拓展信息采集范围。其次,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征信数据质量。再次,必须要加强征信资料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征信系统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征信系统作用的认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信用报告查询和使用工作,有效发挥征信系统支持信贷决策的作用

(六)、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建立诚信社会,除了需要加强立法和管理以外,还要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非制度性因素,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通过社会信用文化建设,让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形象意识,强化信用观念和意识,积极创建和弘扬以信用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同时使个人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将信用自觉化成每个经济主体的行动,从而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诺金,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需要明确的六个问题[F],2010

【2】唐明琴,比较视野下论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问题[F],2010

7.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篇七

关键词:旅游业,现状,问题,对策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法定节假日的增加, 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观念在发生转变, 需求在不断扩大。旅游业在不断进入成熟阶段的过程中, 促使相关产业为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设施, 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自身竞争力。2014年我国旅游总收入达33800亿元, 比2013年提高14.8%。但与世界比较, 不论是占第三产业比重还是占G D P的比重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所以,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与潜力, 所以有必要找出发展较慢的原因, 提出对策。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因范围的模糊性和统计测量的困难性, 导致旅游业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取的定义为: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游览服务的行业。广义上这个行业中除了直接从事旅游业的部门外, 还包括那些与其相关的各行各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保持良好, 下面结合表1分析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现状。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网, 部门数据, 经各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整理得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一) 从入境总人数看

不论是入境总人数, 还是港澳台同胞来内地旅游, 总人数都有增加的趋势, 虽然在2013年由某些原因来内地旅游的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 但是总的来说, 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

(二) 国内旅游总人数在不断增加

其中农村居民旅游总人数较为稳定在10亿人次左右, 主要是城镇居民的旅游总人数的增加。

(三) 从星级饭店看

国内旅游星级饭店的总数在降低, 但是其营业额在逐年增加。说明国家在规范整治星级酒店数量上有一定成效, 星级饭店营业额的增加, 有一部分也是随着旅游人数增加而带来的。

(四) 从旅行社规模来看

目前我国的旅行社数量依然在保持着快速增长, 一方面显示出我国旅游业发展态势火热, 另一方面, 也透露出各旅行社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由此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旅行社规模的不断扩大, 其整体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不仅加大政府规范管理难度, 也让部分旅行社为了追求利益, 开始打擦边球, 引发社会矛盾。

(五) 从旅游教育培训看

高等院校开设旅游专业教育先有增长的趋势, 但目前又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表明, 我国对旅游的教育正在趋于专业性, 让那些旅游教育还比较弱的院校取消旅游这门课程, 集中到旅游教育水平较高的院校。从在职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总次数看, 也在逐年增加, 说明, 不断加强在职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巩固专业知识、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让所有旅游业的从业人员, 能为游客提高更加高品质的服务。

此外, 中国旅游业为迎合国际发展潮流, 也不断的在传统自然景观上创新, 加入丰富的民俗文化, 让游客参与其中。

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目前国内旅游业发展情况看, 旅游业依然稳定保持着7%的年均增长率, 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更加趋于专业化, 趋于成熟、理性阶段。相关主体的服务项目在不断的创新, 更加到位更加专业。这主要表现在:第一, 旅游者需求多元化:目前不仅限于对纯自然景观的需求, 更多的是转向更具有知识性、人文性、休闲娱乐性转变。旅游消费者分散化:去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 年龄跨度增大, 职业种类增多, 连选择出游的时间也更加多样, 游客会避免假日高峰, 分散错峰出行。第二, 旅游目的地选择个性化:由之前热衷于A级风景区转向可能不知名的小镇, 体验独特的趣味。

正因为旅游业的较高增速, 以及带来的较高的经济收入, 使得有的地区也竞相打着旅游开发的旗号, 大张旗鼓发展旅游业, 甚至有的已经脱离了它自身实际情况, 造成资源浪费, 环境破坏。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出现几点不利因素:

(一) 部分旅游资源未做到科学开发, 盲目追求利益, 造成资源浪费;

(二) 部分旅游区内交通不便利, 不适合老年人、儿童的游览观光, 景区内环保、电力、消防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三) 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提供的专业导游服务水平有差异, 前不久还出现云南女导游骂游客事件, 凸显出具有多语种、高技能且能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才匮乏;

(四) 法律法规不健全, 旅行社因数量众多, 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下, 开始打价格战, 进而影响到品牌形象。降价吸引更多的游客报他们旅行社, 但是因为过低的跟团价格, 减少了导游从旅行社获得的提成, 从而影响到导游为游客只提供简单的服务, 进而影响到广大游客的利益。

三、发展我国旅游业的几点对策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对G D P的贡献还不到5%, 相对其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较低。但正因为, 我国旅游业以它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有必要去解决现阶段影响发展的因素, 使其稳定、高效、可持续的贡献于国民经济。

针对旅游发展现状中提到的制约旅游业快速发展出现的几点问题, 进行如下几点建议。首先各旅游区政府一定要职能转变, 减少政府对其的操作程度, 加大市场自身资源配置的职能, 让市场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结合地区实际情况, 实行旅游开发, 旅游创新, 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 盲目开发、过度开发, 进而造成了资源浪费, 环境破坏。然后要规范市场运作机制, 避免出现过低的团购价格, 规范旅行社的定价, 避免低价竞争印发市场混乱。同时, 加大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考核。让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 更加优质的服务, 产生良性循环。为了让旅游业为G D P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不断健全政策扶持, 不断规范市场操作, 不断完善各种设施的同时, 最主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

在政策上, 将旅游资源较好的地区, 大力支持使其成为支柱产业, 品牌象征;对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 要做到科学结合实际, 不盲目开发;对旅游效益减弱的地区, 努力扶持, 进行创新, 增加项目种类, 加大形象宣传力度, 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行参观游玩, 重新激活当地旅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红杰, 李均立.海南省旅游收入对GDP贡献的线性回归分析[J].管理观察, 2009, (4) :168-169.

[2]袁率夫.假日经济对GDP的贡献研究[J].企业研究, 2013, (18) :191-192.

8.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生态旅游;西部;交通;绿色;可达性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213-01

1生态旅游与环境变迁

1.1旅游与环境发展

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人既是环境的治理者,又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自然生态要素对人居环境和城市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自城市出现以来,对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平衡追求便成为人类自我完善的一部分,当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时,生态旅游便在旅游业中迅速崛起。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要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强调把旅游带给资源和环境的负效应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并提倡在能量消耗中坚持耗费最小、效益最大的原则。旅游与环境也因此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相互关系,使两者更加紧密,表明了良好的环境是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发展也必须以良好的环境作为支持。

1.2旅游与环境污染

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一直处于矛盾之中,这些客观矛盾需要正确面对并改善。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反对为了短期利益,不惜以破坏环境和资源浪费为代价的开发,盲目掠夺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一些著名景区,在旅游经营过程中,随着游客的无限制进入,排放大量废气、废渣等,这些垃圾又难以在景区内进行环保处理,往往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污染了纯净的河水和空气。游客的倍增将致使景区超出其实际接待量的承载力,此时旅游和环境则表现为一种被动关系,最终导致旅游环境遭到自然性的生态破坏。

2西部旅游现状

2.1旅游资源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3.7%,民族地区一般具有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等特点。西部不仅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地貌类型,而且各种旅游地貌发育都较为典型,其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较占优势,旅游资源特征明显、组合较好。如贵州的织金洞、梵净山(世界人与生物保护圈)、黄果树瀑布、喀斯特地貌、苗族侗族民族风情等,许多旅游资源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瞩目。西部旅游资源虽兼具奇特新颖、种类繁多等优势,但仍将遇到一些现实存在的制约因素,如资源开发历程短,资金严重不足,地形复杂且造价高,基础设施几乎靠新建,需耗费大量资金来完善等。随着大量游客涌入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生命周期已现雏形,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也越来越被重视。

2.2开发瓶颈

旅游业对经济的关联拉动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上。西部旅游地区往往距客源市场较远,在交通的选择和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成本、时间等诸因素方面都受到一定制约,这将导致旅游者对此进而远之。从整体上看,西部旅游最主要的瓶颈还是交通基础设施不便,如:许多国际旅游者进出西部地区都必须经东部沿海地区换乘进入。交通因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等影响,与区域外部联系较少,区域内部现有通道又不健全,可见现有的硬件条件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影响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若能在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上加强认识提升,通过改变潜在的软件条件即服务,则能试图缓解并解决目前交通不便的现状。

3西部旅游交通与环境

3.1旅游交通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的发展必然会带动餐饮、住宿、建筑、商业等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的改善。从总体上看,旅游发展应兼具超前意识,结合各时期的目标进行统筹规划。西部应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加强对游客环保意识的宣传,增加旅游线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通过旅游需求增加的拉动,逐步推动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3.2旅游交通污染

3.2.1尾气排放

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除了大量燃烧煤以外形成酸雨的又一重要原因。我国西南地区酸雾较多,如峨眉金顶雾中PH值平均为4.6(最低3.9)。国外由于汽车排放大量废气,因此酸雾PH值比中国更低。如日本广岛的PH值低于3。酸雨将毁坏植被、腐蚀文物建筑、造成土地和水质污染等。据估计,我国受酸雨危害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0%,旅游资源的质量遭到严重损坏。

3.2.2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的影响范围往往是跨区域的,这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仅危害了人类健康,还威胁着旅游业的发展。据估计,按目前的废气排放速度,到21 世纪30年代,全球气温将上升1.5℃~4.5℃,导致海平面上升25~140cm,我国沿海许多旅游城市或景区将从此沉没于海底。

3.2.3大气运动

随大气运动广为传播的烟尘,较小的颗粒悬浮笼罩在景区上空,严重影响了旅游视觉享受,这些粉尘的污染将使得旅游资源质量退化。

3.2.4交通噪音

交通噪声的危害性一直被低估,据统计有70%的城市环境噪声来自于交通工具,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会使人得各种慢性病,如神经衰弱、冠心病等。

3.3旅游环境容量

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受到人们青睐,它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具有人数少、线路新等优势,而往往经营者对旅游产品的关注不在于质量而是短期收益。对于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来说,它要求旅游者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自觉行为,因为任何一个景区都存在一定的承载力。一个旅游地在其生态资源免遭破坏的条件下容纳旅游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一直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目前很多知名度较高的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在环境容量这个最高限度的临界以下,增加额外的消费人数不会引发问题,一旦超过临界之后,由于存在着外部负效益,增加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将减少全体消费者的总效用,呈现负值。因此,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随着人流的增多,当地居民从好奇、热情到厌倦、排斥,在心理上也就逐渐呈现出他们对游客的不欢迎。

4解决措施及建议

4.1纵观循环发展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渐认同,在经历了长期巨大的环境压力后,发达国家正在把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循环型社会是基于循环经济而言的,它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在社会生产、消费等各環节中循环利用资源,发展“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环境不退化并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得到合理利用,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

4.2倡导绿色生活

时代已要求我们向一种新的、绿色的生活方式过渡。它是人类在环境友好和个性自由的基础上建立的生产与生活模式,其内涵是科技人文化和生产环保化,人们保障个性自由和美的享受,接受绿色产品和服务,保护和善待自然,最终达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4.3享受绿色汽车

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是尽量降低汽车尾气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而绿色汽车的提出无疑是一个变革。它是一种在运行中无排放、无噪音,可回收再生,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汽车。基于可回收利用、动力源改进、环境污染小这三大特征,目前,世界上的绿色汽车主要有燃气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汽车这五类。(详见下表)

种类特点

燃气汽车CO排放量比燃油汽车减少90%以上,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70%以上,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35%以上,目前全世界已有700万辆投入使用。

纯电动汽车动力源主要是蓄电池,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

燃料电动汽车动力源主要是燃料电池

混合电动汽车动力源主要是内燃机和蓄电池,综合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动汽车的不足。

太阳能汽车使用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成电能,推动汽车的电动机。若由太阳能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每辆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43%至54%。

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事业,世界各国有关汽车环保的法规也逐渐出台,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绿色汽车越来越多地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4.4建设环保交通

许多发达国家都强调加强公共交通的管理,尤其提倡使用自行车等环保交通。如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修建一系列高速公路的计划被取消,市政当局着手兴建大量公共汽车车道和网络密布全市的自行车车道,据统计,该市上班族中乘坐轿车、公汽以及骑自行车的人各占1/3,这样的环保交通系统无疑为节能减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5合理布局交通

交通是各区域间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使用者来说,他们所追求的即是“快速、便宜、舒适”,如果都能满足,则会感到便利。对于一些旅游景区,建议禁止车辆进入,区内设置绿色汽车,一来使人们更好的体验自然,真正实现保护生态的目的;二来降低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公共投资的间接费用;第三可以减少游客由于拥挤所产生的烦躁和焦虑,使他们在使用交通系统时产生舒适感。交通使这些分散的空间加强相互联系而成为有机整体,未来的城市交通也应朝着满足这些要求而发展。

5结语

20世纪末,人类共同面临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两大可持续发展障碍。目前,旅游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赢利最丰的产业之一,同時也是给环境带来污染最大的产业之一。在旅游规划之前,首要解决的还是交通问题。交通系统本性决定了各旅游景点的空间可达性,它表现在出行费用和时间两方面,当空间可达性提高时,区位联系的倾向随之增长,提供给游客和旅游产业部门的赢利机会也将随之增加。在获利的同时纵观长远,应把保护自然资源放在首位,将生态旅游收益中的一部分投入到当地的生态保护中去,特别是对于贫困和环境问题兼有的地区而言尤为重要。生态旅游的提出给传统旅游注入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游人要把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的朋友,在游览过程中与其作心灵上的交流,与自然万物“直接对话”,游人所到之处“留下的只是欢笑,带走的只是照片”,从而建立一种融洽、友好的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由此生态旅游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并在不久的未来将成为旅游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1).

[2]郑本法.西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3]张忠国.城市成长管理的空间策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1).

[4]沙安文,沈春丽,邹恒甫.中国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6,8(1).

[5](日)未来预测研究会.都市将变成这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0(1).

[6]王洪滨.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8(1).

[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7-2008).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1).

[8]殷京生.绿色城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1).

[9]董向峰.城市交通可达性的一些思考.江苏城市规划,2007,8.

作者简介

9.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九

发布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本站原创 提交日期:2007-2-9 20:21:49 阅读次数:18542

摘要: 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但目前物流配送中心在基础设施、设备、规模经营、规模效益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关键词: 物流配送中心;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27/YC-(2006)02-0035-0

3一、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 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还计划兴建100个物流中心,以及7个主要交易中心,由此看来,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二、现阶段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主要问题

1.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我国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尽管近几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仓储设施仍较陈旧落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仓库还有较多仍在使用,而且仓储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应当加快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投资物流行业,国家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

2.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

从我国现有商业零售企业来看,除了一些中大型、知名的商业企业以外,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多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这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连锁”分店,但实际上商店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这使得部分商业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显得有名无实!而在其他已经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实现商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配送中心的效用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这进而影响到了连锁企业综合采购成本优势的发挥,导致配送中心配送的比率非常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

3.物流的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低,还表现在物流配送企业的小和散,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在物流配送的各环节上衔接配套差,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储运企业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仍然存在。物流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覆盖面较广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

4.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例如目前采用较多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产品识别条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分拣系统(ASS)、柔性物流系统(AGV)、全球定位系统(GPS)、仓库管理系统(WMS)等。从国际国内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来看,美国的连锁商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的整合作业模式,例如电动叉车、传送带、装卸搬运、吊车等机械设施配合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员成本。美国立体化的商业物流中心很多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入库、移动、配装等都通过计算机控制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进行。日本采用的计算机机器人进行物流作业的模式已经广泛存在。相比而言,我国商业物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就相对落后了。据零点研究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实行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物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企业中,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例如配送中心内部基本上是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到货分拣、商品组配、商品盘点等无专业电子扫描装臵;计算机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的事务性管理(例如商品进、销、存、配、送信息的记录与存档等);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为主,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基本对策

1、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物流配送能力 国家实施“八五”、“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始得到显著的发展,例如政府对铁路、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各地物流园区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中重型卡车产销量的上升;现代化物流营运设备的逐渐采用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物流配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相对于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要求来说,目前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显得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例如我国当前进行西部大开发,这对于我国以及外资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都是一大发展契机,而西部地区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不能满足连锁企业在当地的物流配送,因此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的角度出发,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主要是西部地区以及其它物流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提高城市内部交通的通畅性,减少交通“堵塞”现象;同时加快开发和引进高科技的物流设备,例如集装箱、散装专用船、各种装卸器具、移动运输器具等的进口或生产等,提高商业企业本身物流现代化管理水平,进而从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营硬件方面为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

2、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多集中在百货公司、超级市场、大型卖场、折扣店等业态领域。每个商业连锁企业由于各自的主营业态差异较大,因此他们建设配送中心的思路也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百货公司由于自营商品比重较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较大;超级市场以企业经销或代销商品为主,因此它们选择自建配送中心的可能性较大;当然其它不同业态的物流配送模式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但不管是何种零售业态,随着企业门店的不断增加,他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还是与其它零售企业共建配送中心?在进行配送中心规划决策中,企业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的连锁门店数量较少,如果自建配送中心投资成本太大,资金流量出现困难;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也并非一种特别有效的战略,而且会分流企业的利润。从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共建配送中心便是一种既经济能实现利润共享的选择思路!共同配送中心不仅能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强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3.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网络化程度。

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配送的规模化效益。二是提高物流网络化、组织化程度,通过适当方式将物流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物流企业更要注意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三是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配送设施资源,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4、更新传统观念,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0.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十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09:39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40期)作者:万道琴

【摘要】我国目前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大,增长逐年提高,营造出了有利于更多资金投向“三农”的金融环境。但目前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支农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主体较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把财政和金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融资效率,并建立信贷担保基金。

【关键词】财政支农 金融支农 农村公共财政体系 资源整合 信贷担保基金

中共中央在1982~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2009年又连续六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特别是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对农业加强财政金融补贴等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了中央加强对农业财政金融支持的决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财政金融对农业支持的现状。

财政金融支农现状

财政支农现状。

一、财政支农规模较大,增长逐年提高。近几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以及财政支持是以往的数倍,财政支出涨幅一直大于20%。其中在2008年更是一度达到了37.9%的高额度,总支出达到了5955.5亿元,包括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这几项,增幅达到了107.7%。

二、财政支农增加了直接补贴的额度。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中央财政今年下拨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这些直接补贴的措施可以减少不法分子或地方政府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农民可以放心、安全使用政府提供的各种农资,避免盲目乱用、滥用,还可以进一步融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强化政府为农服务的意识,打造服务型政府。

三、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前几年,我国财政主要把农业作为支农的重点领域,而对农村社会领域的关注不够,这导致我国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欠账较多。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重点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逐年增加的基础上,资金结构不断优化,资金投入的针对性得到提高。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重视改善民生,逐步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纳入保障范围。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245.2亿元,比2007年增长96.5%。

金融支农现状。为适应“三农”发展的实际形势和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各地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充分发挥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不断增加支农信贷投放,提高支农服务效率和水平,为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提供了强大助力。

一、搭建政策平台,营造有利于更多资金投向“三农”的良好环境。中央人民银行坚持有利于“三农”发展、有利于强农惠农的政策取向,有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信贷政策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三农”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大幅增长,年末余额达到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4.8%。

二、推动创新业务,满足“三农”发展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际需求。金融机构根据“三农”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了方式灵活、手段多样的支农金融创新业务。中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部分县(市)开展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有力助推了全国范围内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关注民生,改善对农村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将改善民生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开展针对农村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

四、加强体系建设,提高不断改善支农金融服务的保障能力。各地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为不断改善支农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各地通过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区,全方位提升对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和开展金融服务的吸引力,促进了当地支农金融服务工作的开展。二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31个省(区、市)所辖的2682个县中,已有2372个县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三是金融服务不断向基层乡镇延伸。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已由2009年6月末的2945个减少到2792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由708个减少到342个。

财政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投入资金缺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虽然越来越多,但是投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我国财政的整体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对财政支农仍然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财政支农的重要性。

二、财政支农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由于农业的收益见效比较慢,体现出的政绩也不太高,所以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只有少部分被投入到有长远意义、见效慢的农业项目中来,而大部分的资金都被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农业项目中来。这种情况导致农业项目发展不平衡,反过来又严重阻挠了整个农业的发展。

三、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政策工具缺乏灵活性。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农业补贴过多地用于流通环节。1996~2000年,每年用于粮、棉、油、糖流通的补贴在300~800亿元,占农业支持总量的30%左右,占国家政策性补贴支出的70%左右,年均增幅为27.16%。然而,如此巨额的补贴主要都是补在流通环节,补在价格上。

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主体较少,服务性较差。大的、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往往选择那些风险性小的、收益高的项目,而对农村的这种收益低、风险大的项目不感兴趣,因此都纷纷撤出农村金融领域。依然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并没有创造出适合农村需要的金融融资方式,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较差,对支农的贡献较小。

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新农村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各项资金需求也逐渐显示出了刚性增长态势,与这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和资金支持却呈现出了空缺的状况,而且农村金融资金供给发展机制也呈现出与预期相反的发展趋势,即对贷款的支持力度有限,部分地区贷款增幅几乎为零甚至一度显示为负增长,而存款数额却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另外,由于大量资金并没有应用到农村市场的发展当中,农村资金出现了供求失衡的状态,这就限制了农村经济的积极发展。

三、信贷管理机制不畅,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由于当前农村信贷管理机制的限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及联保贷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本来很多曾经筹划上马的业务也呈现出了萎缩甚至停滞的状态,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农村资金供需矛盾这一根源问题。

四、农村保险业务萎缩,影响金融支农力度。在我国,农业一直是高投入、低收益、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农村的保险业务发展较慢。一方面,保险公司鉴于农业的特点往往开出比较苛刻的条件,使农民自身并没有进行较大投保的勇气。另一方面,农村的整体状况较差,农民自身也确实拿不出担保还款的财产物品。这两种因素使得农村的保险业务发展较慢,影响了金融支农的力度。

解决途径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一是通过农村公共财政直接投资以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和对一些经济行为给予补助。二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包括居民生活补助和救助、基础的生产生活设施和文化教育支出,还包括对农户个体生产及合作组织的补助。

把财政和金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融资效率。财政和金融两者相互补充、支持、促进,形成合力,就可以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极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通过财政直拨或其他渠道下拨的支农资金千头万绪,要通过市场建设和融资推动的方法加以整合,改变长期以来支农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下的局面,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资金一旦整合,就能发挥集合效应,提高支农效果,产生“一个平台、一个信用、一个账户”多种功能的贷款模式。

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可以由地方政府牵头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一个信贷担保基金,剩下的部分由当地企业共同出资募集,形成一个以工补农的良性机制。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农民贷款时缺少担保人这个老大难问题。

整合商业性金融承担的政策性职能,将之全部移交至政策性银行。除了继续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以外,还要继续加强政策性金融支农的发展与完善,如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使其逐步发展为政策性银行;研究制定诸如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各项惠农支农的业务;中央财政也应该加大对这类银行以及这部分业务的财政补偿与支持。

11.我国农业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农业旅游;发展问题;对策

农业旅游又称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或乡村旅游, 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农业, 是以乡村独特的景观和农业活动为吸引物, 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 以满足旅游者观光、娱乐、求知、体验农事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农业旅游作为一种以农业和旅游业交叉产生的新兴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本文主要从农业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两方面进行论述。

1、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旅游资源分散

农业旅游资源包括了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从有形资源,即景点的开发上,许多地区还没有统一的规划,行政区域的限制也使得景点规划中各自为阵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每个景点的竞争力都十分薄弱,体现不出规模效应。在一些地区,不仅农村景点的地理位置分散,且相互之间没有专门的旅游路线连接,这些对旅游品牌的提升都是十分不利的。从无形资源的角度看,文化的缺失和信息的不集中也是目前农业旅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景点是文化和信息的载体,文化和信息是一个景点的灵魂,因此一个成功的开发必须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同时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传达给观光者。

(2) 农业旅游景点景区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在我国大部分农业旅游区, 由于受到资金的约束, 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详细的总体发展规划, 从而造成近年来农业旅游发展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布局不合理, 形式品种不多, 难以发挥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3) 农业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

大多旅游产品特色化不明显, 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内涵。在加工、包装、设计上精细化程度不高, 同时由于销售网点较少、营销手段缺乏, 造成市场规模不大, 市场化程度不高。另外由于技术、资金和人才的缺乏, 造成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因而难以树立自己的品牌, 致使旅游产品大众化, 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4)农业旅游需求季节性波动大

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其淡旺季较之传统景点有更明显的差别,因为在出游的高峰时段,许多游客会避免人潮而放弃传统名胜选择农业旅游,而在旅游淡季时,人们会优先选择知名的景点游玩,这就导致了农业旅游在行业淡季时比传统景点更为冷清,从而产生了资源的闲置浪费。

(5)推广营销力度不够

目前农业旅游的推广主要依赖口碑传播或一些自助游网站,很少有针对当地旅游特色量身定制的营销计划,没有通过营销手段进行需求旺季分流,加大了农业旅游需求季节性波动,不能使农村的服务能力在一年中得到更均匀的发挥。

2 、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分析

(1)加强宏观引导

在进行农业旅游开发的同时, 要建立科学规划、整体设计的理念, 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分布和需求的特点, 因地制宜, 立足于当地农业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潜力, 确定功能和主题, 实行项目准入制, 精心选择开发项目, 合理布局, 高标准、高层次建设农业旅游景点和景区。政府要加强对农业旅游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来保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 为本地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提供政策和(下转第27页)(上接第25页)制度保障。另外,要鼓励农民建立行业协会, 合理规范农业旅游的经营与管理。

(2) 整合资源,统筹规划

对旅游景点,要统一部署开发,做到“少开发,多利用”,避免重复开发带来的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在旅游项目上,不仅仅要有农业节庆,还应该建成旅游专业村、农业主题公园、旅游农业商品等;在资源整合上,不仅仅把农业景点进行整合,还要结合地区特色景点、地域文化进行多方位整合,形成几条有特色的旅游路线来吸引游客;从旅游内容上,可以将科技示范(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农业观光(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如观光果园) 、生态农业(利用农业和自然生态资源,提供回归自然体验) 、农村民俗(如农家乐) 等基本类型根据

当地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特色开发, 强化服务意识, 树立旅游市场形象

一个好的旅游产品的开发, 需要有很强吸引力。从国际农业旅游发展的趋势看, 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 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独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 是开展农业及乡村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这些地区不但拥有丰富的开发资源, 而且能形成一系列的旅游带动模式, 如绿色旅游带动农业旅游、红色旅游带动农业旅游等等。旅游管理部门必须切实履行管理职能, 对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立项、建设和经营进行全程监管,保证其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旅游管理部门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对从事农业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企业或个人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落实旅游行业管理规范, 确保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塑造良好的农业旅游市场形象。

(4)加大营销宣传

在农业旅游市场的开拓过程中, 要借鉴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组建专门的农业旅游营销组织和营销网络, 积极采用多种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进行宣传和推介, 包括品牌营销策略、区域联合营销策略、特定目标市场专向营销策略等.营销渠道要多样化,通过固定的渠道稳定客源,通过灵活的渠道扩大客源,以提高服务质量带来“回头客”。通过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巡回促销、体验旅行等形成多元化营销方式,其中体验旅行是近些年来比较时兴的一种,就是要求主要客户,尤其是旅行商到当地来作体验旅行,通过这种旅行使他们得到深度的体验,之后才会大力宣传促销。

农业旅游是在满足都市休闲群体回归自然、向往田园风光、体验田园生活等物质精神需要的基础上兴起的, 它应当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 而不能总是停留在低层次的以满足游客物质需求的观光和采摘的表象繁荣上, 必须走多层次开发的道路, 通过营造独特的田园生态环境氛围,挖掘深厚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内涵, 融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才能开发出能满足游客物质、精神和科技文化需求、参与性强、适应面广、个性突出、科技含量高、产品生命周期长的农业旅游项目, 使我国的农业旅游真正朝着高起点、规范化和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上一篇:小学环境保护知识讲座讲稿下一篇:口腔疱疹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