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

2024-10-02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精选11篇)

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 篇一

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自觉践行“三个代表” ——学习周国知先进事迹体会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6年1月17日10时00分

近日,许多新闻媒体都报道了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优秀民政干部周国知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我对他的生平有了一定的了解:周国知同志是一位普通的基层民政干部,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光辉篇章,他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甘当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在他身上生动地体现了党的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集中展示了民政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时代风采。在深入学习“国知精神”的同时,我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学习周国知同志的先进事迹,就要深入探讨“国知精神”的成因与特点,深刻认识“国知精神”的价值与意义。

一、自觉的公仆意识。毛同志说过: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周国知同志在他的工作经历中,先后有过4次职务变动,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赢得了群众的爱戴。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有着一种自觉的公仆意识。在他的心目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履行公仆职责的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工作岗位可以有不同,但公仆的性质却是一样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觉的公仆意识,他才做到了20年如一日,舍小家、顾大家,舍自己,为他人。

二、神圣的责任意识。邓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一代共产党人都有着自己的神圣使命,有着党所规定的奋斗目标,这种目标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只有当我们全党一心,每个人都出色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时,党在每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正如胡同志所精辟概括的,“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周国知时时处处以兴国富民为目标。当乡长,他带领全乡人民发展经济,解决了乡亲们多年来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改任计生办主任,他把计划生育这个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难”的事情,料理得上下都满意,年年达标,让育龄夫妇心情舒畅地接受节育措施;改任民政办主任后,他又以自己的出色业绩被人们称为“贴心民政”。

三、严格的自律意识。正是由于常怀律己之心,周国知才能做到20年如一日永葆革命本色。他常说,自己是大山的儿子,是农民的后代,他决不能愧对生育自己的父老乡亲,决不能愧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热土。这种念念不忘的为民情结,为他的自律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坚定的奋斗意识。每一次的职务变动,不仅是对周国知政治、思想素质的考验,同时也是工作能力的挑战。面对每一次新的挑战,他都交出了一份令组织、同事和乡亲们非常满意的答卷,这就是奋斗。因为他并不是没有困难和苦衷,癌症早在他病逝两年前就侵入了他的肌体,他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病痛折磨,而且还要承受高寒山区艰苦工作环境的压力,在如此严峻的双重磨难下,没有奋斗意识能行吗? “国知精神”的价值与意义“国知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这就是,只有求真务实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周国知深处高寒山区,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然而,他牢记求真务实的神圣职责,立足大山,情系于民,每到一个岗位都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为我们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好榜样。“国知精神”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周国知的事迹再一次证明,谁真正能做到情系于民,谁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对于共产党人来说,除了群众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要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国知精神”为我们揭示了一种境界,这就是,只有乐于奉献才能“求真务实”,只有乐于奉献,才有“晴系于民”。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做到求真务实和情系于民。同时,求真务实、情系于民的过程又不断提升着我们的奉献境界。周国知的事迹再一次证明,当一个人真正遵从求真务实、情系于民的工作准则时,他的精神将会进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奉献精神。

2.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 篇二

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突显,要使这些社会矛盾得到缓解,群众文化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文化需求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欣赏专业文艺作品;二是自娱、自乐、自我表现,自我满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无论是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还是组织、引导群众自娱自乐,都需要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但能陶冶性情,愉悦身心,锻炼身体,而且还会让生活更加充实,更有艺术和文化品位。群众自编自演、自我欣赏和开展文化活动,能使人们感到人生充满阳光,感受生活的充实、快乐、幸福,并且能促进亲情、友情、爱情,促进社会的和谐。

群众文化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工作公益性、事业性,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的理念。做群众文化工作,就是做为群众、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应当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的基本权利,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发展群众文化,特别是在农村推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最基本的是要有活动阵地、活动队伍和辅导力量。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需要各种活动设施和活动器材,如文艺演出需要的灯光、音响、舞美制作专用道具,如举办各类展览、展示也需要展室、展带、作品等,这些必须设备都应该由各级政府或基层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购置。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建起来了,要有活动队伍,才有人去使用这些活动阵地和活动设施,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群众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起来了,活动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得到提高,那些盲目的冲动、野蛮的举动、不良的心理燥动和不良行为将会大大减少消失,代之以高尚的情操、开朗的性格、远大的理想,构建和谐社会,致富奔小康的蓝图将会早日实现。

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有责任担负起广大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和培训任务,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好不好,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大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才能搞好农村文化工作,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条: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并阔步向小康迈进的时候,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什么样的精神产品来满足这一需求,是农村文化建设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如果农村文化建设跟不上,那些封建迷信、邪教组织、赌博偷盗的丑恶社会现象就会占领农村阵地。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正是有组织地用健康文明的活动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因此各级、各部门都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领导,把开展文化活动作为改进和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提高认识,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引导鼓舞群众。

二、加强管理,创新内容。

在开展文化活动时,要注重加强对队伍的管理,对活动的组织方式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和活动的规模、质量,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娱乐和健身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不断增强法制意识,这对提高群众整体素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大投入,更新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为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活动阵地狭小,活动器材紧缺,活动经费拮据,活动质量低下,影响力小,人们的参与性不大,极大地限制了文化活动在农村普及和推广,没有场地和设施,文化活动何谈吸引力。

3.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 篇三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牢固树立生命安全意识。

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是重。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祥和,保护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1996年国家教委、劳动部、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XX年3月30日是全国中小学生第十四个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XX年汶川地震的灾难让我们再次明白,生命的脆弱竟有如一只芦苇,稍不注意,它便会从你手中悄悄溜走。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讲述过这样一则交通安全事故: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由于他骑得太快了,差一点儿就撞上了斑马路上的行人。行人劝他不要骑得那么快,可他毫不在意,继续骑他的“飞车”,在一个拐弯的地方,“飞车”男孩,倒在血泊中……

其实我们要树立的生命安全意识并非只有交通安全,它还包括很多方面,如课间活动的安全、食品安全、交友安全、网络安全,等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可见,关爱生命,创建和谐校园,最重要的是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

为此,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一直把安全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组织了“安全谨记心中”征文比赛,“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春季传染病预防”、“健康饮食”专题知识讲座,和每一位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安全教育活动,各班级也在德育处的布置下积极组织了一系列安全主题教育班会。这个星期(3-30到4月3日)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制作安全教育展板,组织师生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向社区发放“生命可贵,安全任重”宣传文稿,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现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全校师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班主任要站在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高度,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会、主题班会时间,始终将学生的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做到经常教育,及时教育,教育到位,教育全面,对安全工作不能存有丝毫麻痹侥幸的心理。第二,要时刻牢记“隐患就是事故”,“安全工作无小事”。要求各班对本班教室里的桌椅、门窗、电脑电视等用电设备定期进行专门检查,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防患于未然;课间上下楼梯不要拥挤,靠右慢走。体育课上,按要求动作,注意自身安全保护。此外,像学生伤害、斗殴、敲诈等恶性事件,网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与警惕。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师生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观念。防微杜渐,将一切不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安全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增长能力。

4.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 篇四

汝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廷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强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次载入党的历史性文献,充分表明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高度重视,说明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既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特征,又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及其与和谐社会根本特征的内在一致性,更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过程,贯穿于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特征

在人类社会的法治进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法治理念。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具先进性的法治理念。这种先进性,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规定的,而且是由其自身属性所决定的。表现在:一是法律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意识、道德观念,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过程中,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借鉴西方法治文明合理因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包含超越时空的对法治建设一般规律的认识,因而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只有把握了这种规律性,我们才能增强法治建设的能动性,避免或少走弯路。二是政治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反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法治理念。它是我们党政治理想、政治原则、政治路线在法治领域的具体化,绝不是一般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知识问题,而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属于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讲政治,强调政治,突出政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属性。三是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确认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法治效果的根本标准,始终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不是为法治而法治,而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服从服务于党、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大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忠实体现了党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法为民”要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四是实践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司法制度的日臻完善,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施,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或空泛的学术概念,而是有着很强可操作性,可以践之于行的思想、观念,对法治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个需要付出不懈努力、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过程。五是科学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我国的法律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要求,吸收了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一种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理论。而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融入鲜明时代精神的理论体系,有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其科学性是其它法治理念所无法比拟的。

具有上述先进品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很好地解决了坚持什么、澄清什么、反对什么、更新什么的问题,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统一执法思想、永葆政法队伍的政治本色,对于牢牢掌握政法工作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坚定不移地坚持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对于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须深刻认识党中央作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重大决策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深刻理解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作用,不断增强学习、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理念。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是为了解决矛盾、化解矛盾、预防矛盾,使社会归于平和,实现社会和谐。维护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终极价值所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要求我们全面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确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贯彻落实,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处于严格依法办事的状态,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良好的秩序保障。公平正义,要求我们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强有力地制裁邪恶、克服偏私、弘扬正气;要求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依法确定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全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要求筑好筑牢司法这条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要求我们依法制裁违约、侵权、诈欺等民事行为,依法严厉打击诈骗、渎职、侮辱、诽谤等刑事犯罪行为,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社会行为,引导在全社会建立诚实信用、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充满活力,要求我们创设相关的法律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要求依法确认和维护劳动者的创业动力、经济利益和创造成果,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竞争、鼓励创造、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安定有序,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稳定观,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依法打击和预防犯罪,加强以对“社会人”、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为重点的社会管理,认真落实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措施,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确保社会秩序良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加大对自然环境和物质资源的法律保护力度,依法保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的政法工作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二者统一于全局与局部、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互动之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执法办案和从事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社会稳定,更要着眼于社会和谐,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把工作标准定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善于把各种消极因素转化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为社会营造更多的和谐因素。因此,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来研究,提升到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次、更高的水平上来探索追求。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民政部门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民政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民政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民政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自觉性。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体化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自觉性。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组织民政干部队伍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赋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性。要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把握新形势下开展集中学习教育的新规律,积极创新教育形式,搞活教育载体,增强学习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吸引力,采用多种形式,把大道理讲实、讲透,真正把概念上升到理念,转化为执法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民政机关内部局域网作用,建设新的学习的平台;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与把握。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反腐倡廉教育、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化学习教育效果。在抓好普遍教育的同时,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基层工作人员和年轻工作人员的教育。通过深入扎实有效的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民政领导干部真正把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衡量民政工作的重要标准,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民政工作的始终,不断强化服务和谐、促进和谐、保障和谐的意识和自觉性。

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标准着力提高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履行好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使命,必须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公正执法的能力。要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执法环节,围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密切、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健全完善执法责任体系,提高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坚持从严从高要求,抓好经常性的查摆整改,认真解决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特别是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最现实的执法问题,确保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干部培训的要求,以提高实战能力和执法水平为目标,抓好经常性教育培训,着力培育和谐民政文化,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实现政治性、纪律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提高民政机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5.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党课 篇五

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至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树立“四个意识”是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政治意识强调政治方向,要求坚定信仰不迷失;大局意识强调认识高度,要求登高望远不短视;核心意识强调力量聚合,要求集中统一不离散;看齐意识强调步调一致,要求整齐划一不掉队。“四个意识”的提出,是我们党95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昭示,是我们党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总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不渝聚焦奋斗目标、担当历史使命、汇聚磅礴力量,关键在于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四个意识”。

对党忠诚,强化政治意识。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坚定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作为水利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水利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根本的政治任务和工作重心,坚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实干兴水;坚持为了党和人民的水利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图名、不图利,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做好水利民生实事工作;坚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谱写好浑源水利新篇章。

脚踏实地,强化大局意识。强化大局意识就是认真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把水利工作放到全县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贯彻落实好上级党委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和安排,努力解决好当前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主动作为,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求实效,保障水利工作有起色,为全县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从严从实,强化核心意识。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执行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决定更坚决,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雷厉风行、政令畅通、知行合一、狠抓落实、表里如一。在农村水利建设一线、防汛防旱一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奋力作为,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落在实处。

6.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 篇六

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稿

XX公司XX分公司党支部(2016年5月16日)

根据党委《关于基层党支部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和统一部署,我代表张家川公司党支部现对照检查如下: 基本认识和基本情况

1.1 对“两学一做”的认识

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即“两学一做”,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既然是经常性的教育,又是面向全体党员的教育,我作为党员就应该必须成为“两学一做”的终身实践者。下来我就对“两学一做”谈谈我的认识。

(1)做“两学一做”的终身实践者,首先要爱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带着感情学,学起来才不会枯燥无味,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作为党员,就是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党,爱的情感,就会刻骨铭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全心全意钻进去,深入下去,做到爱不释手,学有体会,学到精髓。爱学,方能长久;爱学,方能“安专迷”;爱学,才不会心生抵触而厌倦;爱学,就要一切清零,放下姿态,字斟句酌,从头再来。“两学一做”,是指导全体党员身体力行的总纲领,我们只有通过深入学习,不断学习,才不会迷失方向而前行有力;

(2)做“两学一做”的终身实践者,还要善学。善学就是要带着问题学。毛泽东同志曾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事物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产生出来,就要去解决。不解决问题,工作就会迟滞不前。只有解决了问题,一切才能得以发展前进。问题解决不了,就要去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方法,找到依据,找到动力,找到支撑点。这样,学习才不会盲目迷茫,学习才会有的放矢。有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学习,就会成为一种战胜困难的武器。这样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3)做“两学一做”的终身实践者,关键在做。学习是为了行为实践。做合格党员,合格二字,力有千钧。党员区分与普通群众,就是要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比普通群众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合格其实也就是另外一种意义的优秀。党员必须让自己优秀起来,才会让普通群众服气和信任,也才会去很好地服务普通群众、引领普通群众。学习是为了提高,提高就是不断地修正自身的缺点和不 足。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党员的提高,就是要去至臻完美,用更好的作风,更好的精神风貌,更好的行为举止,更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去会作为,好作为,善作为。

终身实践“两学一做”,应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为。只有我们党员都去终身学习,终身实践,从自我做起,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才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1.2 “支部能力提升”活动自开展以来自己所做的主要工作 1.3 “党员固定活动日”的活动开展情况及自己所做的主要工作 1.4 在抓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实际、自我加压,增加的“自选动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在理论学习、党内生活、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等方面

2.1.1 理论学习方面

对理论的学习欠缺,今后一定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能力,不断改善完善自己的人身观和价值观。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1)注重学习深造,将学习作为终身的追求、爱好和生活方式,依靠学习洞察事物的发展规律,依靠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靠学习摆脱各种社会诱惑,依靠学习最大程度地提升自我能力;

(2)注重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尽量做到独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经验,为实现“中国梦”和“三新珠晖”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2.1.2 党内生活规范方面

党内生活的规范性不够,尤其是在“坚持”和“创新”方面做的不好,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坚持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党内生活锻炼,创新党内生活方法,进一步推动党内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党内生活的规范化建设:

(1)以加强党内生活锻炼、提高党内生活质量为根本,推动党内生活制度化。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每一位党员都要有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和诚恳帮助同志、维护党内团结、振兴党的事业的高度觉悟;

(2)以创新党内生活方式为动力,推动党内生活常态化。根据党内生活的规律要求,积极适应新情况和运用新手段,认真研究设计党内生活的内容、形式 和方法,并与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相结合,与各项工作和党员群众的需求相结合,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促进党的建设;从党的实际建设工作出发,深刻认识和总结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自身建设的成功经验,总结党内生活常态化规律,使党内生活始终体现出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2.1.3 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方面

党支部内部一些党员存在软弱涣散的状况,我们要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保证党支部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机制;我们要把党支部建设成为能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富有战斗力的坚强堡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建设:

(1)着力抓好党支部的学习工作。组织广大党员和支部一班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知识,通过学习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拓宽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2)把党支部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所谓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文件所强调的,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积、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

(3)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当前党的建设重点,自然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基层党组织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执政能力:一是提高领导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更好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三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四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2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方面

2.2.1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

习总书记说:纪律是成文的规矩,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守纪律,讲规矩是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支部一些党员在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以及规范从事经营活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忠诚度不高。有的党员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缺失,坚持“不管群众是否满意,只要上级领导注意”的偏向;有的党员干部政治言辞偏激,在 公共场合口无遮拦,热衷于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和小道消息;

(2)思想上纯洁性不够。有的党员在做人方面存在“两面人”的现象,阳奉阴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台上说的和台下做的截然不同,台上讲的是任人唯贤,台下做的是任人唯亲;台上大讲廉政建设,台下大搞权钱交易;

(3)组织上原则性不强。有的党员干部信奉“老好人”的规则,对不良现象不敢大胆抵制,明哲保身,信奉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仇人多一堵墙,因此积极的党内思想斗争开展不起来,组织功能弱化。

2.2.2 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方面

抓纪律教育不够经常;管党治党责任没有层层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学习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在政治敏感性不强,执行落实“两个责任”中存在不到位的地方;

(2)在落实组织管理责任,执行、遵守组织纪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管理上需要更加严格。

2.2.3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方面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 “牛鼻子”,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成败。实践中,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责任意识淡薄。有的领导干部仍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具体业务,对“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满足于开个会、讲个话和签个责任状,认为这样就履行了第一责任,很少直接过问、具体研究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具体指导和检查落实不够;

(2)履行责任方式单一。领导班子成员不知道如何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无论是年中开展的“责任制巡查”,还是年底开展的的“责任制考核”,常用方式的也就是听汇报、民意测评、个别谈话;

(3)责任追究不力。虽然建立了“一案双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但问责追究尚显刚性不足,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处理一般干部多,倒查领导干部责任少;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理多,追究纪律责任的少。在实施责任追究时,没有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结果公开制度,难以保证责任追究公平公正。产生问题的根源分析

3.1 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1)不注重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 会有革命的运动。”一些党员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导致马克思主义和日益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脱离,成为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和某些人点缀门面或者谋生的工具。归根到底就是学习不够,不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更不能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禁不起干扰诱惑。人性作为社会存在的属性,有善良、高尚、无私、勇敢等积极的一面,也有凶狠、低俗、自私、狭隘等消极的一面。党性是人性政治化的升华和原则性的规范,是对人性积极因素的张扬和对人性消极因素的摒弃。可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不重视党性锻炼,放松主观世界改造,不注意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面对负面因素的干扰和诱惑,缺乏定力,立场动摇,人性中的消极一面占据上风,对权势、金钱、美女、享乐的追求充斥头脑,把崇高理想、党性原则抛到脑后,导致个别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被丧失和背弃。

3.2 加强党性修养方面

(1)价值观念异化,理想信念动摇。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多元冲击和影响,少数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异化,宗旨意识淡薄,党性意识不强,没有树立严格自律的观念,不能自觉履行勤俭节约、勤政廉政的行为;

(2)学习意识不浓,观念更新较慢。没有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用于应酬的时间多,用于学习的时间少,静不下来,钻不进去。不能及时更新文化知识储备,文化底蕴单薄。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思想观念陈旧落后;

(3)教育手段不丰富,教育效果欠佳。目前对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廉政勤政教育仍然存在教育形式缺少创意、枯燥无味、不能入脑入心,教育内容缺乏长远规则、科学安排;教育的重点不突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4)制度和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制约不够有效。邓小平曾说,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就解决不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现实生活相比,一些制度和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需要进一步改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4.1 努力方向

针对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本人决心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按照党员领导干部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实实在在替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谋全局之事。

4.2 改进措施

4.2.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三个自信”(1)突出“三个重点”。始终坚持把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等作为理论学习的三个重点,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坚持“三个带头”。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自觉做到“三个带头”:带头挤出时间刻苦自学,不能陷于事务;带头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带头加强对履行领导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的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

(3)做到“三个转变”。真正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位的任务,从应付性学习转变为主动钻研学习、从主要着眼于改造客观世界转变为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结合、从为了工作的“要我学”转变为提升自己理论素养的“我要学”;

(4)坚定“三个自信”。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高思想素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筑牢思想防线,更新观念,勇于创新。

4.2.2 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转变作风

(1)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真诚地帮助扶贫对象,把他们的难处当作自己的难处,始终把他们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他们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一流的业绩做好扶贫外资工作。

(2)努力做到“三为”。坚持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助推全省“三大战略”、实现“两个跨越”做出应有的贡献;

(3)认真办好“三事”。牢记扶贫对象利益无小事,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诚心诚意、脚踏实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争取坚持一年在扶贫对象家里住上一个晚上,带头树立好外资中心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4)尊重首创精神。发自内心拜扶贫对象为师,在他们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与他们一起想问题、谋对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在他们中发现、挖掘和总结经验,推动扶贫外资工作创新发展。

4.2.3 健全规章制度,权力关进笼子

(1)健全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并贯彻执行党规党纪、法纪政纪,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心的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好民主集中制,充分听取和尊重各方意见,绝不搞“一言堂”、个人说了算,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正确对待得失。坚持把“甘做扶贫人、终事扶贫业”的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 价钱、不图虚名,谦虚谨慎、不事张扬,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做好各项扶贫外资工作;

(3)切实做到“五不”。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坚决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走的不走、不该动的不动,明明白白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力求做到防微杜渐,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4)自觉接受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堂堂正正地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

4.2.4 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1)努力钻研业务。在学好政治理论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和自己实际,坚持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领导和管理能力。积极思考全省扶贫移民特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进一步做好传帮带;

(2)提高工作效率。一勤天下无难事,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地做好中心各项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完成好局里安排的相关工作;

(3)发挥集体智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充分尊重和听取中心领导班子一班人和全体职工的意见,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坚决克服偏激方式,全力推动中心的各项工作。

(4)筑牢思想防线。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责任,以进取之心对待从事的事业,以真诚之心对待扶贫对象,认真履职,以身作则,牢固树立起长期抵制“四风”的思想防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班子一道团结和带领干部职工为中心的发展、为扶贫开发事业做出贡献。

(5)提高“六个能力”。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六个能力”:提高了解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能力,提高激发贫困群众内在活力的能力,提高引导教育贫困群众觉醒的能力,提高服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提高协调关系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7.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发言稿 篇七

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全党向中央看齐,保持高度团结统一,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鲜明提出了“看齐”思想,他说:“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随着“十二五”规划全面完成,我国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我们前进的道路仍然很艰辛。面对严峻的执政考验和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只有树立看齐意识,主动向中央看齐,做到层层立标杆、作示范,才能有效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上下一心、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树立看齐意识,保持理论自觉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注重理论学习,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和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看齐”,最重要的是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注重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深刻把握鲜明立场,准确理解基本观点,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又要注重用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运用重要讲话精神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干部群众。

树立看齐意识,严守党的纪律是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我们党历来有讲政治、讲规矩的优良传统,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保持强大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保障。向中央看齐,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党的纪律作为修身做人、为官用权、谋事创业的基本依据和重要保证。这就要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历史使命的自觉认同,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上来,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唯有如此,在大是大非面前就能头脑清醒、旗帜鲜明,敢于斗争、敢于亮剑,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

8.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六种意识 篇八

连日来,龙高镇的“三查三进三解”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全镇党员干部通过认真学习,深入剖析,达成六种意识,促进了活动的深入开展,也促进的2012年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树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存有忧患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要面对困难不退缩,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愈挺愈坚。经过失败和挫折的磨练,不但积累了工作经验,也磨练了自己的毅力。实践证明,优势总是在抢抓机遇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心存忧患,深思熟虑,才能在奋进的大潮中抓住机遇,抢先发展。

二是要克服懒散,树立雷厉风行的奋进意识。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也固化人的思维模式,对于一些工作,完全有把握将它完成的更好,但由于惰性,对自己说“再等一会”,“等一等”,时间就在等的过程中流逝,等意识到时,由于时间紧迫,仓促上阵,结果却不尽人意。在工作中一定要克服懒散的思想,养成雷厉风行,遇事不拖的抢先争优的良好习惯,每日早起几分钟,每天少玩一小会,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工作坚决不拖拉。

三是树立细而又细,精益求精的细节意识。思想决定未来,细节决定成败,要胸存大局,着手细节,不能顾此失

彼,因小失大。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前车之鉴,刻骨铭心,痛定思痛,亡羊补牢。工作的成败在于严谨,要树立细而又细,实而有实,精益求精的思想,强化精品意识。按照县委李书记在龙高调研时要求,龙高镇各项工作要争一流,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际的工作之中,用科学缜密的的方法,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个细小环节上的工作,确保任何环节不出现纰漏和差错,从而确保本职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是树立与时俱进,永不止步的创新意识。要把本职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就要强化学习,发扬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立足现状,从那些不合时宜,陈旧的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努力捕捉新信息,新机遇,创新工作方法,谋求新的,更大的发展,充分运用自身有利的条件,自力更生,团结群众,群策群力,共克时艰,在平淡中寻求一线生机,实现新突破。

五是树立舍我其谁,迎难而上的责任意识。一流的责任心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一个人如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就必然能做到办法总比困难多,迸发出自身最大的潜能,奋斗出一片新天地。只有具有了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就不会避实就虚,避重就轻,舍远求近,才能从最基本做起,做好本职工作。

六是树立饮水思源,感恩回报的感恩意识。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共产党员,要常怀感恩之心,虚心接受来自

各方面的批评和建议,悉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要严要求,高标准。心胸要宽广,感谢来自各方面的帮助,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

9.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 篇九

一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力,坚决不做违反政治纪律的事。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持续增强政治理论修养,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成熟度,让思想理论更加成熟,信念信仰更加坚定,努力成长为一名忠诚可靠、政治过硬的青年干部。

二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始终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刻以大局为重来检验工作得失。要认清大局,自觉做到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始终以是否有利于大局来衡量大局意识是否牢固、言行是否得当、工作是否到位,不断提高用大局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青年干部不但要认清大局、服从大局,更要时刻想着如何维护大局。要坚持从岗位职责出发,勤勤恳恳提升本领,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实实在在的成绩维护大局,推动发展。

三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青年干部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既要勇于面对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也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提升能力素质,切实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青年干部的使命职责。要勤于学习。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责任,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要善于思考,事前多问几个为什么、事中多想几个是什么、事过多记几个明白了,在不断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增长见识、提升本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年干部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不足,推动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四要牢固树立务实意识。“青年干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脚踏实地,务求实效,不断取得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工作业绩。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事业,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自觉将自己摆进工作全局中来谋事、从成就事业的发展大局中来做事,以过硬的本领、过硬的作风取得过硬的成绩。

10.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 篇十

讲奉献有作为学习心得——牢固树立使命意识 使命意识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境界。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成就伟大的事业,关键就在于广大党员始终怀有强烈的使命意识。这种使命意识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支柱,使广大党员能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敢于创造、勇于牺牲、甘于奉献。今天,我们党成功转换角色,“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划定了未来中国的前行航线。

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包含着对方向的坚定自信、对问题的深刻洞察、对大势的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了中国经验,拓展了中国道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前后相续,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最终把脚印连成了道路,用石头建筑起桥梁。“四个全面”串起中国发展的总纲,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从严治党呈现新气象,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勾绘出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构成了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统筹全局的战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性。从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到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两个转变”;从以互利共赢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到一系列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政策的调整,这些“中国方案”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的经验,中国道路不仅通向中国的未来,也鲜明指出了整个世界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高瞻远瞩的思考,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每个党员要时刻不忘“我是党员”,不管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时时处处按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履行历史、时代、人民赋予自己的伟大使命。作为共产党员,就要讲奉献,就要有作为,每个党员都要跟上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每个党员都要切实增强提高能力水平的紧迫感,努力成为学习型的党员,把时代的挑战和压力变为提高能力水平的动力和自觉行动。

1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自觉提升服务水平 篇十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也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和可靠保证。如果一个党员,在党不言党,无视纪律和规矩,只耍任性和脾气,讲玩乐享受没有戒惧,那么敢肯定的是这个人已“变质”,不能担当社会建设的重任。

从建党到建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我们广大党员牢记党的使命,恪守党的纪律,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正因为有铁的纪律,才有钢铁一样的队伍,使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从严治党是兴党兴国之举,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党兴则事业兴,党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党拥有8600万名党员,在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只有管党治党一刻不松懈,才能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纪律是党的生命,纪律建设就是治本之策。我们党是肩负着历史使命的政治组织,必须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遵守政治规矩,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

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靠自觉。我们党决不容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要强化对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抓紧修改党风廉政建设党规党纪和相关法律,保证党内监督权威、有效。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手中握有权利的父母官,心中有党、信念坚定才能坚守阵地,这是不走岔、不走偏的前提。

党员干部面对是非能坚定立场,面对风浪能站稳脚跟,为党分忧、为国干事,只有做好了职工群众心目中的“明白人”,职工群众才一定会接纳你、拥护你。

上一篇:双重预防体系题库大全下一篇:三八节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