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

2024-08-08

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16篇)

1.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 篇一

班级:** 学号:**姓名:**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风采大赛”2012年5月27日星期天晚七点,由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的迎接新生欢送大四的晚会:“班级风采大赛”在艺术楼报告厅准时拉开了帷幕。本次晚会得到了校各级领导及此院系同学的大力支持,同时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顶级的视觉盛宴。

此次晚会的一大亮点在于院各文艺组织对于节目的支持和帮助。无论是从气势恢宏的开场还是主持人穿着帅气的西服、动漫社团的服饰和各类道具,都为晚会的现场氛围以及艺术水准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合唱节目将气氛推向了高潮,现场气氛十分轻松、活泼。晚会后,有同学赞叹道:“这是来到安财后又一个狂欢之夜!衷心感谢院团委、院学生会尤其是院文艺部的师兄师姐们筹划此次晚会,虽然我们演出排练很累很辛苦,但是能为同学们带来欢乐我觉得超值得,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上台表演,感谢学校能给我们这样一次表演的机会我们会永远记住今晚的!”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晚会——“班级风采大赛”圆满结束,标志着他们大一即将步入大二的殿堂,欢送大四的学姐学长们进入新的环境,他们的学习生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层。相信注入新鲜血液的90后他们,认真学习,以饱满的精神全力以赴,在学业上更进一步必将使我们激情的鲜花开满在安财这片良心育人的土地上。

2012年5月28日

2.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 篇二

2014年11月10日,以“舞动广西,乐享健康”为主题的2014年舒华杯“舞动广西”全区民族健身舞(操)大赛决赛在广西体育馆举行。经过三个多月的预赛比拼,全区28支队伍汇聚南宁,进行最终角逐。

比赛现场,每支队伍身着不同的少数民族服装亮相,壮族、彝族、苗族等精美的服饰让人眼前一亮。各参赛队伍队员们身着本民族服饰翩翩起舞,整齐的舞步、流畅的舞姿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经过激烈的比拼,最终民族健身舞、健身操规定套路以及民族健身舞、健身操的自选套路等四个项目,各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舒华赞助“舞动广西”全民健身舞(操)大赛,通过精彩赛事向广西自治区群众传播科学健身理念,有效地推动广西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同时舒华也借助赛事的传播进一步提升了舒华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3.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 篇三

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坚强有力

学校先后成立了第八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活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召开专门的会议并进行动员,強调德育工作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的重大意义,强调“文明风采”大赛对德育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学生处与团委根据大赛通知的要求,对任务进行了统筹与分解,各系由系主任负责,成立了专门的大赛指导小组,对大赛的组织与协调进行积极布置,使大赛活动始终保持科学有序,扎实推进。

深入宣传,广泛发动,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以学校“文明风采”大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先后成立为标志,第八届“文明风采”大赛活动全面启动。工作小组分阶段检查督促各个项目校级竞赛的开展情况,学生处组织班主任学习研究历届“文明风采”大赛获奖作品,鼓励班级学生参与“文明风采”大赛。各班团支部成立了“文明风采”大赛活动小组,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演讲等多种形式宣传“文明风采”大赛的意义和做法。许多老师、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投入到“文明风采”大赛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积极指导,科学评审,确保参赛作品的数量与质量

经过广泛地宣传与发动,学校共收到了5项11类参赛作品800多件,大大越过了预期,学生处、团委组织语文教研组、艺术教研组的教师对参赛作品进行了集中评审。他们克服了平时工作的繁忙,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严格对参与作品的筛选与评审,确保了参赛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最终学校上报241件作品参加省级复赛。

职校学生,文明风采,彰显本色

1.参与大赛活动,有效激励了学生的自信心

中职学生渴望成功、成才,但要成功、成才,首先要让他们走出中考失败的阴影,唤起他们成功的自信。参加“文明风采”大赛,可以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2.参与大赛活动,搭建了师生心灵沟通平台,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

文明风采大赛,增进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为师生心灵的沟通搭建平台。在指导比赛的过程中,许多辅导老师的办公室里出现了门庭若市的现象,对整个学校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3.参与大赛活动,实现了学校各方面力量的整合,为创新管理提供了新途径

“文明风采”大赛活动为德育课、文化课、专业课老师和分管教育、教学以及其它工作的干部,提供了从不同角度介入德育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全员德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在这项活动中,校长室牵头,各部门协同配合,班主任、任课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全员上阵,同心协力,为了一个目标,拧成了一股劲,像这种能够汇聚各方面力量,让每个师生和管理者在其中都能大有作为的集体活动,为整合全校的各方面力量、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提供了新的平台与契机。

4.班级风采大赛 篇四

女:敬爱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

合:晚上好

女:非常感谢艺术团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他们

男:欢歌笑语,追逐梦想,楚天神韵在这里激情飞扬。

女:喜悦盛开,欢聚一堂,时代风采在这里熠熠闪光。

男: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希望今天每位同学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女: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今晚到场的嘉宾评委,他们是————

男: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男:今晚激情张扬,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年轻的我们正跃跃欲试,整装待发 女:今晚青春澎湃,这个美丽的季节,是我们共同期待传奇的时刻

男:东方学院2011年班级风采大赛

合:现在开始

男:合唱感恩的心09计应1班

女:朗诵红色火焰10广告

男:歌曲一剪梅10电子

女:话剧大学那点事10会计4班

男:歌曲艺术团(嘉宾)

女:舞蹈快乐的跳吧10导游2班

男:合唱

女:话剧

男:朗诵

女:合唱红旗飘飘10摄影爱在红色的岁月衫翎剧社(嘉宾)我和我的祖国10服装我的未来不是梦10平艺

火棍 溜溜09汽车 男:轮滑,棍术

女:舞蹈映山红SHOW舞蹈工作室

结尾:

5.礼仪风采大赛 篇五

大学生礼仪风采大赛

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赞助单位:xx院团委 xxx团委礼仪部x x

一、活动背景

荀子曰:“人无礼无以立,事无礼无以成,国无礼无以宁。”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和风貌的展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的必修课。响应毕节市“两创一建”口号,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传播礼仪知识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二、活动主题

魅礼飞扬,美仪人生

三、活动时间

初赛11月1日,决赛暂定11月8日

四、活动地点

初赛暂定大礼堂,决赛暂定演播厅。

五、活动目的

给大学生提供展示真我风采,秀出个人魅力的舞台,展现大学生生活的绚丽多彩,让校园充满青春气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礼仪风尚,响应学校评估,两创一建号召,力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六、参赛对象

由各系选拔六人代表系上组成一个团队参加比赛(男女比例不限)

七、活动流程

(一)初赛阶段

1、由主持人介绍本次比赛到场的嘉宾,评委和参赛选手及评分标准,宣布比赛开始;

2、参赛队按顺序上场;

3,初赛第一环节: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从中心球场出发在规定的比赛时间一个半小时内找出学校发生的不文明现象,找出一项则加一分,最终分数累积加到总分。

4,初赛第二环节:参赛队首先做基本礼仪姿态展示(站姿,走姿,坐姿);限时三分钟,队形不限制(80分);

5、初赛第三环节:主持人分别问每个队一个基本礼仪知识(问题事先由本部准备)(10分);

6、主持人宣布礼仪风采大赛初赛结束;注意:初赛每组选手的得分现场公布,得分高的6支参赛队参加决赛

(二)决赛阶段

1、决赛第一环节,礼仪部成员开场秀表演。

2、决赛第二环节:参赛队做基本礼仪姿态展示(站姿,走姿,坐姿);限时三分钟,队形不限制

3、决赛第三环节:礼仪场景模拟短剧:各队根据比赛前抽到的场景,表演一个有关的情景短剧,限时五分钟。

4、决赛第四环节大屏幕选题,由每对选手对大屏幕上的题目选答,每队选一题。

5、决赛第五环节,参赛者找出播放视屏里的不文明现象,找出一项则加五分,最后算出总成绩。

6、决赛第六环节:主持人宣布决赛结果,并进行颁奖仪式。xxx

学院团委会礼仪部

6.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 篇六

《传播史》一书系著名新闻学学者,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老先生所著。本书出版于2008年4月1日, 洋洋洒洒五十万字, 是向“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献著, 为“中央民族大学‘211’建设项目”立功, 给民族院校学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者、少数民族子弟指路, 令和谐教育添彩。

谈及和谐, 我们应该想到每个少数民族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模式, 而不同的文化模式就决定了对文化不同理解。我们高等新闻教育主要以汉族为教育对象, 忽略对其他少数民族教育对象的探寻。如果一个少数民族新闻学子或是工作者, 持有通过书本教材获取知识就能获得成功的信念, 他们将会采用各种方法去战胜由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种障碍。另一方面, 如果他们坚持认为当前新闻教育制度仅仅是剥夺他们自己的文化特征, 消解他们的民族认同, 而不可能给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带来更多的机会, 他们就会消极地对待这种教育。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从起步至今才短短三十年时间, 我们不知道以往的新闻学教材对这部分特殊的学生群体是否合适, 也不知道会对深入到中国边陲工作的新闻从业者是否有宜。

而《传播史》的创作是民族作者集体劳动的结晶, 他们来自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十多个民族, 行走于少数民族地区挖掘第一手史料。当我打开书前各章作者名单那一页悉心翻看时, 阅读情绪被它感染了, 每一节, 只要它与某个少数民族有紧密关系, 便有一名或几名本民族专业领域学者参与创作。书中第三章第四节“我国最早的维吾尔文报刊”即为白老先生和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著名维族学者阿斯买·尼牙孜合作所写, 详细论述了新疆地区第一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伊利白话报》创办始末, 另配有此报清晰图片, 可谓图文并茂。在书中其他章节, 亦可见到阿斯买·尼牙孜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学者身影。

一本新闻学教材好不好不只在于其创作团队, 最重要的是它对读者的新闻专业素养是否大有裨益。

《传播史》为读者建立良好阅读框架, 书分四编:“蹒跚学步” (远古—20世纪20年代) ;“峥嵘岁月” (20世纪—40年代末) ;“火红年代” (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 ;“满园春色” (20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末) 。以第二编“峥嵘岁月”为例, 分为:“少数民族现代报刊萌芽与雏形”, 以新闻事业为属性将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业、少数民族文字期刊等分类;“少数民族传播初步发展阶段”, 又从区域上记述少数民族新闻史, 使读者可以清晰看到新疆现代报业、甘南地区藏文报业、海外所创办的藏文报刊……如此框架可见作者从少数民族主题出发, 令读者一看就明白了书中要讲什么, 之后再细看时便能品出味道, 留下较深的烙印。

本书最大闪亮之处在于对少数民族新闻历史事实细致解读。这本教材站在客观的基础上阐述历史, 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去剖析和解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 使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理解。在书中第八章第一节, 详实可信的数字体现成绩、说明问题, 用横向和纵向的对比阐明优势、指出不足, 介绍各类报纸规模, 通过举例子、列数据等方式结合历史对照现实, 向我们展示了文革结束后新时期少数民族报业空前繁荣发展盛景。如此书写就让读者感到很踏实, 觉到有抓手。另外, 本书作者还将书本镜头对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事业, 对于少数民族新闻教育自身历史和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史料。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新疆地区新闻教育背靠当地宣传部, 吸收国内和国外先进新闻办学模式, 并安排学习者深入到各省的少数民族新闻单位实习参观, 将业务知识与民族地区工作实践紧密挂钩, 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在阅毕本书的同时, 虽对本书极为欣赏, 在我个人看来书中不足之处尚存。像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这种在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的事件, 从事件中对信息传播过程挖掘不够深刻, 只是对事件中存在文化信息交流一带而过。从另一面想来也未免有些惋惜, 这些事件离我们确实太遥远了, 资料可能在历史长河中只剩下只字片语。

7.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 篇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的,想象力不仅是小学生飞翔的翅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飞翔的翅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阅读教学中又具体要求,“展开想象”“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写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想象”一词在《课程标准》中反复出现,这充分说明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老师,我们有理由、也应该充分关注想象力的培养,使“想象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飞翔的翅膀!本次活动要求围绕“想象力”展开。

主办单位: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语文世界》杂志社

《小学教学》编辑部(河南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承办单位:

《语文世界》杂志社

协办单位:

广东顺德嘉信西山小学

评选内容和奖项设置:

1.优秀课件评选:设全国优秀小学语文教师教研能手一、二、三等奖。

2.优秀课例评选:设全国优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手一、二、三等奖。

3.全能教师评选:设全国优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全能一、二、三等奖。

评选规则:

1.大赛将成立由专家、学者和一线权威教师、教研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

2.教研能手和教学能手为单项奖。

3.凡同获“教研能手”和“教学能手”奖者,将参考教研部门、单位和个人自荐材料颁发最高奖项“全国优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全能奖”。

参赛办法:

1.参赛资格:需任教五年以上(含五年),年龄在40岁以下(需提交个人简历),获得县市级以上荣誉(需提交获奖复印件)的青年语文教师。教研部门、单位推荐和个人自荐均可。

2.参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和小学高年级组。

3.参赛须知:

(1)优秀课件评选范围: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沪教版、语文版等各种新课标教材均可。论文范围:课程标准及其语文教学理论,对话教学及其理论;课标教材的建构及其教学,课改实验报告;探究、合作式学习研究,研究性学习;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研究等。论文字数:3000~4000字,必须独立完成,单独署名(请标明下列内容:姓名/性别/组别/年龄/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话/E-mail),评审费:50.00元/篇。

(2)优秀课例评选需提交一节课堂教学实录VCD光盘,评审费:100.00元/盘。

(3)根据课堂教学实录光盘、论文评选和教研部门的推荐,评出优秀选手参加语文课堂教学能力展示大赛,在颁奖盛会上做公开课;据现场评委意见决出各等级奖项。

(4)论文、优秀课例评选截止日期:2008年10月31日。

参评费及论文、光盘请寄: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世界》杂志社周小鹰收,邮政编码:100010。电话:010-65245658,语文世界网站:www.ywsj.com,电子邮件:yuwenshijie@163.com。因编辑部稿件多,务请在稿件信封左上方注明“风采杯”字样,以免贻误。

8.导游风采大赛 篇八

一:活动目的1、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大学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加强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学生导游技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2、为更好的宣传苏州市旅游,为苏州旅游业的发展发掘、贮备优秀的导游人才。

3、以更好的平台彰显我校风采,以实践演练的模式展示我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导游专业

4、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

二:比赛模式

选手在规定的景点中选取,并根据不同游客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5分钟讲解;

景点讲解范围为苏州景点:苏州概况,周庄,同里,水上游,拙政园,寒山寺,虎丘;参赛选手可从上述景点中自行选取一个景点进行准备

现场讲解时抽签决定下列讲解对象之一:中学生修学团、中老年观光团、亲子度假团、商务考察团。讲解时间为5分钟,超过或不足规定时间均扣分。

参赛选手自备多媒体不得加其它文字和背景音乐。`

综合知识问答

应为由选手现场回答有关导游业务和导游基础知识方面的问答题各一题,每题5分。导游业务包括导游服务规范和应变能力,并涵盖旅行社业务常识和相关领队业务知识。

仪容仪表:应符合导游职业规范。

关于才艺展示

参赛选手可结合导游职业特点,展示个人才艺,如舞蹈、唱歌、书画表演、乐器演奏、朗诵、魔术杂技、相声等。才艺展示自备器具,在导游工作中不便于携带的乐器不得使用。才艺展示时间为3分钟,到时停止表演。

三:比赛时间

本次大赛下学期3月举办,本学期1月5号之前报名,寒假时间给你准备,分两组进行,一组是中文导游讲解,一组是英文导游讲解。

9.风采大赛主持词 篇九

孙:尊敬的各位首长 徐:亲爱的战友们 合:大家下午好!

孙:欢迎光临理学院“创新杯”青年风采大赛现场

徐: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莅临本次比赛的各

位首长:他们是学院刘昱旻院长、叶水舟副政委

孙:担任这次比赛的评委是:社科部教员:上官

绪智、王越霞、陈雷;基础部教员:邓光伟、陈维祥、王杰、王艳霞

徐:“创新杯”青年风采大赛是学院“火红的青春”

系列文化活动的第六项,也是最后一项。孙:“火红的青春”文化活动开展以来,全院人员

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弘扬先进文化,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各单位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我院的校园生活推向了新的高峰。

徐:学院“火红的青春”文化活动得到了各级首

长的关心和战友们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孙: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人才辈出的世纪。拥有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徐:新世纪的青年人才应该具有展示自我的能力、驾驭知识的能力,丰富的创造力,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

孙:这次大赛共分五个环节,它全面地展示参赛

选手在这五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究竟谁是青年才俊,谁是五项全能,我们拭目以待!徐:下面比赛正式开始,首先进入第一环节:英

姿飒爽。本环节由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均展示完毕后,评委为该选

手综合打分。自我介绍请选手结合使命感教育这一主题,阐述个人在军校成长的历程、心得、责任与理想等。才艺展示不受形式限制,吹拉谈唱均可,两部分的总时间为4分

钟。

孙:选手们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下面请一号参赛选手上场。

徐:请评委为一号选手亮分:下面请二号选手上场。(1、3、5、7、、9号)

孙:请评委为二号选手亮分:下面请三号选手上场。(2、4、6、8、10号)

孙:请评委为十号选手亮分。第一环节过后,让我们看一看选手们本轮的得分情况。

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新世纪的青

年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接下来进入第二环节:英才睿智。

孙:英才睿智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内容涉

及十六大报告精神、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经济、国防、法律等,考察选手的知识面、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首先进行必答题部分:主持人读题完毕,宣布“开始”后,选手回答。每人5道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每道题答题时间为30秒,超时算错。

徐:从一号选手开始答题:第一题:请听下一题:

(1-5号)

孙:六号选手请听题:(6-10号)

徐:必答题过后就是紧张的抢答题部分了。主持

人读题完毕,宣布开始后,选手开始抢答,提前抢答者失去该题答题资格。共5道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扣10分,答题时间为30秒,超时答对不加分也不扣分。规则都听清楚了,好,请听抢答题的第一题:x号选手

孙:紧张的抢答题已告一段落,让我们再来看看

选手们的分数情况:瞬间的灵感可以照亮整个人类的历史。一个创想,往往出

人意料,出奇制胜。下面的英杰创想环节将检验每位选手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请各位选手根据画面创作一则公益广告,并解释创意。构思和题板答题时间2分钟,2分钟后,由选手依次宣读自己的答案,并介绍创作意图,每人1分钟。

下面是自由辩论,先由反方开始:最后是总结陈词,先由反方开始:感谢两位选手的辩论,先回到各自的座位上。(2、4组)孙:紧张的角逐结束了。选手们在比赛中表现的自信、机敏、博学、稳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10位选手答题完毕后,下面请评委打分:徐:这不禁让人感慨:我们理学院真是人才济济,学习英语在我国早已蔚然成风,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英语交流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不知道选手们的英语水平如何。下面进入第四环节:英语流畅。选手根据屏幕显示,用英语描绘某一事物或景物。时间为1分半钟。下面有请基础部李小芬教员担任本环节的英语主持,有请。

孙:请评委为一号选手打分(1-10)。徐: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李晓芬教员。孙:遥想当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之景,那真是羽

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辩论,古往今来,都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选手们最终谁能横刀立马,独占鳌头,还要看他们在这第五环节上的表现如何。请看英华雄辩!

徐:在本环节比赛中,两个选手为一组,5组同

一辩题。赛前由抽签决定正反方。立论陈词由正方先发言,双方各一分钟。自由辩论由反方先发言,双方发言时间各自累计不得超过一分半钟。总结陈词,由反方先发言,正反方各45秒。

孙:我们今天的辩论题目是:正方观点为:反方观点为:下面请第一组选手上场,其他选手请暂时离开比赛场地。首先请正方先开始立论陈词:反方:下面是自由辩论,先由反方开始:最后是总结陈词,先由反方开始:感谢两位选手的辩论,先回到各自的座位上。(1、3、5组)

徐:下面请第二组选手上场:首先还是请正方先

开始立论陈词:反方开始你的立论陈词:

精英辈出啊!

孙:到底谁是才子中的才子,佳人中的佳人呢?稍后将在闭幕式中为大家揭晓。

徐:选手们的分数正在紧张的整理核对当中,下面,有请基础部人文教研室王艳霞教员为我们演唱一首歌曲《》。

徐:近段时期,全院人员在院党委的带领下,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共抗非典。力量在危难时刻更加凝聚,精神在非常时期尤为突显。抗击非典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准备,更需要坚强乐观的精神,需要高尚的文化,来陶冶情操、鼓舞士气、振奋精神。

孙: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轻舞飞扬,激情迸射!合:让青春燃烧、灿烂火红!

徐:下面进行学院“火红的青春”文化活动闭幕式

主持:储主任

一、学院“火红的青春”文化活动闭幕式现在开始

二、宣布学院“火红的青春”文化活动各项竞赛成绩

三、请叶副政委致闭幕词

四、请刘院长宣布学院“火红的青春”文化活动闭幕

刘院长:

我宣布:学院“火红的青春”文化活动闭

幕!

10.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 篇十

关键词:中文新闻网站;倾向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129-02

新疆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多,人口分布不均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也大不相同。这样的状况就决定了网络发展水平也不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疆中文新闻网站中的少数民族报道的倾向性。不可否认,随着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日益走进寻常百姓家,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无疑在宣传政府工作报告、党的方针政策、交流民族工作经验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调查,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中90%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其中30岁以下的少数民族中,约40%的人在接触报纸、广播、电视的同时,还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1]。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网络对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教育、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新疆中文新闻网站少数民族报道的倾向性研究对探索民族新闻学理论实践,对少数民族实际生活和政治经济生活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疆中文新闻网站少数民族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地处祖国大西北,由于历史和环境等各种因素,新疆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教育状况也在逐步改善。这就势必造成了信息化建设的脚步要慢一些的现状。作为主流媒体的中文新闻网站中少数民族报道也成为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在形式方面,新疆中文新闻网站有维文版、俄文版、哈文版等,但是还是有部分人口较少的民族并不熟悉这些文字,也没有他们本民族的文字的网站,这样一方面是信息已经传播出去,另一方面作为少部分的部分少数民族受众却无从接收。

在内容方面,新疆的中文新闻网站可以说是个庞杂的大家庭,这里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容。在传播的总体思路上,容纳了多种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教育、工作、学习等内容。但大多是以部分主要少数民族为内容的,还是忽略了一些人口较少、经济不太发达的民族的生活内容。

从传播效果上来说,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等等元素,通过网络也在影响着部分地处偏远、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网络生活正在走进多民族地区的各个地方,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甚至影响着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服饰、婚嫁等价值观念。

传播中凡是有关政治、经济等重要内容的,无论是党报党刊性质的网站还是都市生活类的,几乎和党报党刊如出一辙,给人的感觉很有统一口径的意思。而没有任何鲜明的特点和实际的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内容。更多的是一种宣传,而不是对方针政策所产生影响的实际传播。例如在新疆的阿克苏等少数民族地区,上学、医疗基本都是免费,政府提供的如此优厚的政策,外界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在天天宣传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新疆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也是媒体工作者缺位造成的结果。以上论述中所存在的问题,就与报道中的倾向性密不可分。

二、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中倾向性的具体表现

(一)新闻工作者的倾向性

新疆中文网站少数民族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中,新闻工作者的倾向性不可忽略。虽然新疆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但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等多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个体的文化背景、文化传承的习惯使大多数工作者更倾向于在工作中表现自己比较熟悉的生活内容及场景,这就造成了一些新闻内容的遗漏。

在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中,关于民族文化、婚嫁、丧葬、生活习俗的内容比较多,但多是注重反映群体生活的内容。从普遍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都在文化传承过程中起着主体的作用。但从对文化活动的投入程度和作用大小上说,每一个民族都有一批专注本民族文化收集、研究、传承、传播、创新,并在文化发展中起着与众不同的重要作用的优秀分子,他们就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2]。在对少数民族的报道中应该多层次多侧面的报道有特色有特点的民族生活内容及先进的个人事迹,用活生生的例子起到示范作用。这样,对于先进个人的本民族同胞来说,更易于从感情上接受及学习,对地方的安定团结及生产生活更容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新闻的真实性因素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报道所应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其实,新疆中文新闻网站中关于少数民族报道的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与作者文中的倾向性并不是对立的概念,不可否认,新闻事实的选择是用来为新闻工作者的主要观点服务的。报道中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是否能够完全符合事实的原貌,是由新闻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是广大读者的要求,也是报纸等新闻媒体取信于民的生命所在。用事实说话的新闻生命力才能长久,使受众从内心产生信任感及认同感。

三、可行的对策

首先应当承认新疆中文新闻网站中少数民族报道中有倾向性存在,各民族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如不同的新闻报道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一样。如何均衡报道,使之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教育、交流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对媒体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各族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可忽略的现实因素。笔者认为,目前的状况可行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一些少数民族媒体工作者,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素养

这应该是一个媒体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追求,媒体工作者素养的提高对更客观的报道新闻事实有益,知识素养的提高也能使媒体工作者发掘更多更鲜活的生活内容激起人们探索的兴趣。在报道有关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生活的内容时,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扩大知识领域,尽量避免重复和单调的宣传,从普通群众中采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比单调的政策宣传对寻常百姓更有意义。

同时,可以选拔一些年轻的媒体工作者下基层去踏踏实实的和少数民族同胞一起工作生活,学习一些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从一个媒体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文化传承和生活习俗,社会在进步,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也在发生历史上最大的变化,这样深入的了解应该比从教科书中得到的知识对少数民族报道更有帮助。

(二)注重對现代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报道内容

新疆的多民族聚居以及境内外非法势力的觊觎,使得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成为新疆各族人民重要的政治学习内容。如何加强舆论引导,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报道深入人心,在思想领域展现健康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也是媒体工作者要做的必修课。

(三)准确把握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3]。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实,不同的民族历史,不同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使得各民族在有共性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把一个民族的生活内容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展现给受众的同时,这种文化与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如何缩小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在一个区域内部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把握住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尽量遵循新闻事实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也是我们媒体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之一。

新疆中文新闻网站起步就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晚。这是弱势的同时,也具备独特的优势,就是可塑性更强,有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发掘和传播,这也意味着,新疆中文新闻网站中关于少数民族的报道一定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章波,多措.试论少数民族新闻的时代特征[J].青海民族研究,2008(7).

[2]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3]白凯文.中国民族新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1999(2).

[4]陈峻俊.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民族特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4).

[5]益西拉姆.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M].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11.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 篇十一

如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这个问题也深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在党的十八大上就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调要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注重协同创新;同时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战略意义重大。

2013“中国知网杯”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创新发展与服务网络大赛就是充分响应党和中央的号召, 以“创新发展”为大赛主题点, 旨在让创新意识深根植入各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之中, 在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并进一步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在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上的深度融合。

本次大赛不仅是在大赛主题上倡导创新, 在大赛的开展方式上也同样采取了创新的形式——网络。大赛引入的网络赛事概念, 采取网络参赛形式进行, 可以说在石油化工行业赛事中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与高度。中国知网作为本次赛事开展的主要网络平台, 为参赛选手和企业全程提供技术支持以及服务保障。

针对参赛企业和选手的相应需求, 不断对大赛官网进行更新、改版, 如官网专设的“学习专区”, 可以教选手如何查阅资料、选择论文主题、写论文;项目课题研究中如何选题定题、申请流程;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了解学习科研方法等等。

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文库”就是为了帮助石油化工企业响应党和中央号召, 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设置的专题浏览板块。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如何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该文库有着重要的参考、学习和借鉴价值。

官网还设有《石油石化科技创新与知识服务平台》展示。该平台包含石油化工企业所需要的科技、管理、经济及相关中外文信息资源, 并提炼整合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勘探技术、采油技术、催化裂化技术、石化设备等方面信息资源, 为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管理、行业竞争研究、经营决策提供全面的知识管理与增值服务。广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参赛人员可以利用平台进行科学研究、项目申报、科技查新、竞争情报跟踪等, 还可以进行一框式检索、指数分析功能、文献分析及在线实时浏览以及CNKI的特色知网节功能, 使用简单, 便于检索, 强化助力提高参赛者的自主创新水平。

12.技能大赛展风采 篇十二

雷鸣的掌声、热闹的场面、紧张的竞技――――――日前由总办指导、房务部主办、财务部和行政人事部协办的“2012年首届客房部铺床比赛”,于2012年6月23日在国际宴会8号厅落下了帷幕。

本次比赛共设仪容仪表展示、中式铺床两个环节,共有来自不同楼层的10名选手参赛。比赛以“提升技能、展示风采”为宗旨,通过仪容仪表展示、技能比拼,充分展现了客房部员工奋发有为的英姿风采,进一步增强了部门品质服务意识、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提升部门整体服务水平。

竞赛伊始,酒店常务副总经理李光学先生作了精采致辞,并为选手们打气、鼓励!裁判长房务总监郑薇女土作了精采开场致词,并为此次比赛宣读规则和标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比赛中,邢爱香同事凭借其优美的仪容仪表展示、快捷地速度、规范地操作、完美的作品,喜获第一名,**奎和董淑云同事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

近期以来,房务部致力于打造有文化、有朝气的团队,部门以做好“酒店六常法”为管理利器,部门管理层多次前往小榄人家、皇冠假日酒店、颐和君利酒店、喜来登酒店、灯都时代酒店参观学习,2012年5月10日惠州店房务部管理层人员来我中山店参观交流,对我们所做的六常管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12年4月8日和5月4日,房务部两次组织员工进行“勇攀高峰、展现自我”华佗山登山比赛;2012年4月2日和4月4日房务部组织部长级以上人员到泉林山庄、横门水库捕鱼„„

由于客房部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再加上整个服务行业都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因此,为提高服务质量,房务部从提高员工素质开始做起,始终遵循入职时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提升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几个环节对员工进行培养和培训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服务质量,为客人提供专业化、人性化、亲情化、精细化服务,务必让每一位客人都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并把这些服务理念深深植入员工脑海,使员工完善自身技能,保持服务热情,专注于提高服务质量。

13.寝室风采大赛方案 篇十三

一、活动目的:为加强学生公寓卫生管理工作,使学生有一个整洁卫生、安全舒适、文明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习惯、卫生意识,进一步推动学生公寓精神文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特举办此次寝室风采大赛。

二、活动对象:11级、12级、13级在校学生。

三、主办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舍务处。

四、承办单位:舍务管理委员会。

五、协办单位:各系分团委学生会。

六、活动时间:2013年11月11日至2013年11月30日

七、活动方案:

1、各系分团学生会根据本次寝室风采大赛的总体要求,根据自己系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初评方案或评比细则;

2、各系学生党员或预备党员必须参加;

3、评比项目:“党员示范寝室”、“文明寝室”,“党员示范寝室”只针对党员或预备党员参评,“文明寝室”只针对非党员寝室参评;

4、各系分团委学生会组织本系学生进行“党员示范寝室”和“文明寝室”初评,各系内部经评比后,共推荐出60个“党员示范寝室”和60个“文明寝室”,最终参选本次寝室风采大赛;

5、各系推荐“党员示范寝室”名额:会计系12个;金融系12个;工商系10个;国经系8个;信息工程系7个;经济系5个;法学系3个;外语系3个;

6、各系推荐“文明寝室”名额:同上。

八、活动细则:

1、寝室整体布置:室内生活用品按规范化要求定点摆放,力求美观大方,格调健康高雅。

2、墙面:墙面布置要统一、美观、健康。

3、床铺内务:起床后将被子叠放整齐,统一放置床头,床面不堆放杂物。

4、桌面及书架:书本、物品摆放整齐,桌面保持干净、整洁。

5、地面:保持地面清洁,果皮纸屑等应放在垃圾桶内,不随手乱扔。地面上不乱堆放脸盆、鞋子、衣物及其它杂物。

6、门窗:保持干净、明亮。门镜按规定贴好寝室名单。

7、其它:

(1)寝室内禁止使用吊床,以免跌倒发生意外。

(2)寝室内禁止将折叠桌悬挂在高档床沿上,以免坍塌造成伤害。

(3)寝室内禁止私接电线及使用各种违章用电,以免发生火灾。

(4)寝室内禁止饲养各种动物,以免滋生细菌影响健康。

注:各系于2013年11月25日前将本系推荐的寝室名单以电子版形式发给舍务处。2013年11月25日至2013年11月29日,我院将根据各系推荐的寝室,最终评比出本届寝室风采大赛的优秀寝室。

关于加强学生公寓(寝室)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通知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的对公寓(寝室)卫生、安全隐患、日常管理等工作加大管理力度,力争创建一个文明、安全、和谐的学生公寓。

一、公寓卫生方面:

1、公共区卫生:禁止在公寓公共区乱推、乱倒垃圾;禁止从窗户向外抛掷任何物品(含各种液体);禁止在公共区内放置任何个人物品;禁止乱贴广告、传单等纸张。

2、寝室卫生:(1)每天由寝室长(每个寝室1号床位学生为寝室长,如1号床空,依次顺延)督促寝室内学生自觉清理寝室卫生;

(2)床铺干净,叠被(被子叠好后放在靠寝室窗户方向);(3)地面干净,无污垢;(4)窗台无杂物;(5)个人物品摆放整齐;(6)空气无异味;(7)室内不准堆放垃圾及废旧物品;(8)室内不准搭建床铺、地铺;(9)不准在床铺护栏上搭建电脑桌;(10)不准安装吊床;(11)衣物要放入柜中,柜门尽可能上锁;(12)鞋、脸盆等物品统一放置、摆放整齐(可自备鞋架、脸盆架);(13)各别床铺有挡帘习惯的同学,白天时间统一拉开放置靠柜门方向;(14)每人只允许有一把座椅,多余的座椅自行处理;(15)饮水机统一放置窗台中间位置;(16)室内不用的草垫子请放置室外,由学院统一处理。

二、安全纪律方面:

1、用电安全:(1)禁止使用违章电器及明火物品;(2)禁止私

接电线;(3)禁止床铺无人时将电源(插排)放在床铺上。

2、吸烟安全:(1)禁止在寝室、防火通道内吸烟;(2)由于楼内不设吸烟室,有吸烟习惯的学生可到卫生间吸烟,将烟蒂熄灭后不要乱扔。

3、寝室内禁止打麻将及其他有关赌博性活动,禁止饲养任何宠物,禁止在寝室内饮酒。

三、夜间封闭管理:

1、夜间封闭时间:每天22:30开始,不分节假日。

2、封闭期间出入管理办法:(1)公寓封闭之后,学生必须持有效证件登记后方可出入,如学生无有效证件,可由辅导员电话告知门卫并登记或由同学持有效证件担保并登记,无法证明学生身份者一律不得出入;(2)学生无特殊情况,公寓封闭之后不可外出。

四、其他事项:

1、此《通知》未尽的工作事项将按《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执行;

2、此《通知》未尽的处罚办法将按《学生违纪处分规定》执行;

3、此《通知》的工作内容在学生未触及学院颁布的《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学生工作人员将以督促、教育等方式方法进行管理;

4、将对多次出现问题的寝室、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学生工作人员将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坚决执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5、此《通知》的工作内容同样适用于2010级在校学生。

各系党总支、学生处、舍务处

14.体育图片新闻中的狭隘民族情结 篇十四

狭隘民族情结, 是指民族情结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 通常它是民族情结中情绪化、非理性化因素泛滥的产物。如果把民族情结作为一种武器, 它的这种非理性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 阻碍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体育图片新闻是表达民族情结的载体。安德森认为, 印刷工业和媒体的发展将人们聚集起来, 使他们通过获得共同的信息而产生一种群体的认同感, 同时, 由于使用同一种书面语言, 人们会对过去产生一种共同的迷思, 这也是形成民族国家所必需的。 (1) 民族情结与媒体往往处于一种相互触发的关系之中, 尤其是图片把真实的民族意象具体化, 通过具体的形象冲击受众的眼球和心灵, 在向广大受众传播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体育赛事现如今已经不仅仅是体育界的盛事, 而是世界人民的盛事, 它被赋予了太多的民族希望, 激发承载着太多的民族情结。

图片报道有着深厚的政治和经济背景, 因此, 体育新闻图片报道也蕴涵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2) 图片新闻直接反映体育赛场内外的情况, 它虽然受编辑和记者主观思想的制约, 但对图片的选择更多的是受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及其种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和思想氛围的制约。体育赛事是表达民族情结的一个窗口, 而图片传播则是民族情结的外化表现, 民族情结借助图片报道来传播, 图片报道强化了这种情感。

曼德拉曾说:“体育, 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作为超越国界的共同语言, 是人类自然能量和本能的宣泄, 它不仅蕴涵着健美、竞技等因素, 也包含着民族的自豪感、世界的融合与团结, 大型体育赛事也成为世界上最吸引眼球、最具传播力的平台。体育图片新闻本应是客观、公正的,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介入, 体育图片新闻在本着理性民族情结的报道特色的同时, 个别图片报道也出现了非理性的、排外的民族情结, 编辑和记者在编辑行为过程中, 其潜意识里的非理性民族情感渗透到图片报道之中。

通过体育图片新闻所传递的狭隘民族情结已造成了一些消极、负面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容易被狭隘民族主义者所利用, 影响中国作为“体育大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声誉。从国际评价看, 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在不断增长。2007年,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 (IMD) 发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 中国大陆的竞争力排名上升了3位, 从去年的第18位升至第15位。如今, 中国处在一个敏感的成长期, 世界以复杂的心态和目光注视着我们。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中, 一旦出现狭隘的民族情结, 就很容易被狭隘民族主义者所利用, 传递出的信息就是中国不是一个包容的民族, 还不能以健康理性的心态看待和接纳其他国家和民族, 从而影响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不利于大众正确地看待我国体育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盲目排外。随着时代的进步, 中国体育也随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 中国体育界喜事不断, 悉尼大捷、申奥成功、世界大运会辉煌谢幕、雅典大捷、刘翔的胜利、世乒赛大捷……这些成功, 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但是, 我们在高兴和自豪的同时, 也需要理性地看到我们的体育发展在很多项目上同西方某些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而且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各个国家的体育都在迅速发展。在这样一种状况下, 我们必须接受其他国家运动员取胜的事实, 并从中寻找差距和学习经验, 总结教训。但是狭隘的民族情结会把我们引向相反的甚至是错误的道路, 一味地敌视其他民族, 进而形成盲目排外情绪, 这样做的结果是封闭了中国、孤立了自己, 错失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影响新闻媒体的客观公正性。现代媒体的品牌和公信力的树立, 在于在新闻采写和传播中不仅坚持平衡, 还应不断地逼近客观, 才能逐步达到社会和公众对媒体所要求的真相和公正。但是体育图片新闻中的狭隘民族情结, 却恰恰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 违背了新闻的内在规律, 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公正性。

不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心态。文化是开放的, 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民族正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 改造自身的民族, 也是在同外部不断交往的基础上认同他者、吸取他者文化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民族。强调自我为中心和排斥他者的狭隘民族情结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并不能带来有益的动力, 相反只会成为民族进步的障碍, 特别是观念上的障碍更是致命的, 因为它直接决定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具体行动。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提出君子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和而不同”。 (3) 这是孔子对多元价值尊重的重要表现。这说明, 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就充分认识到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多样化的统一。从这种意义上讲, 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尊重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从另一个角度看, 民族文化自身的无限丰富性与包容性乃是民族自身富有生命活力的根本标志, 也是它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民族情结应该以尊重他者为前提, 对自身民族的尊重与爱护, 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民族的轻视与排斥。警惕体育图片报道中的狭隘民族情结, 使用体育新闻图片时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国际性和民族性之间把握平衡, 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促进世界各国、各民族间的理解和交流。

参考文献

①王昱:《政治传播·媒体管理·民族主义》, 《国际新闻界》, 2001 (4) 。

②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年版。

15.民族风采大赛新闻稿 篇十五

关键词:三网三屏;民族高校;传媒新格局

一、传统媒体与校园新闻宣传的起源、作用与发展

1.何为校园新闻、校园新闻宣传的必要性

校园新闻是新闻大系里的一个小小分支,与别的新闻一样同样具有重要性、客观性、时效性等基本新闻特征。针对校园新闻的概念有着多种解释,但综合起来不外乎这么几点:一是,在校园内发生的热点和有一定影响的最新事件;二是,与校园有关的外部事件;三是,学校整体形象对外的宣传。发生于校园内部的热点和事件,一般有学校规章制度、作息时间、人事等调整或变更所引起的广大师生的关注和议论,对违规违纪师生作出的通报,学校重大项目、基地的启动或设立,师生取得巨大的学术成果或规格较高的荣誉和表彰、学校更名或迁移新址。与校园有关的外部事件,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对学校的影响,学校领导或师生参加的有一定影响力和意义的活动、学校领导和师生在校外的发生对本校造成加大影响的事件。此外,校园新闻还具有将学校的整体形象展示给外界的功能,尤其在每年的招生宣传上。

特别说明的是,未经过证实的各种绯闻、八卦、议论等不具有客观性,属于校园新闻的范畴。

校园新闻作为学校同外界沟通、交流和展示自我形象的窗口和平台,宣传和告知校内广大师生重大事件或事项的重要渠道以及教学创新、学术创新、正能量传播等方面的主要基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校园新闻不仅能及时有效地将重大的消息和事件告知广大师生,以及宣传教学创新、学术创新、宣传正能量的作用;还能将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整体形象等展示给外界。

2.校园新闻的起源及传统媒体在校园中所起的作用

校园新闻可以追溯到古代,可以说自从有了私塾就有了校园新闻。古代最典型的校园新闻宣传当属孔子边教学边向门徒宣传当时的时局,以此来鼓励门徒齐家治国平天下。近代具有代表的校园新闻,一是梁启超、康有为在自己创办的万木草堂里边传授西方先进思想边宣讲戊戌变法,欲求政治革新、救亡图存;二是,五四运动的首发地——北京大学,中国在巴黎外交失败的消息经巴黎的记者传回国内后在北京大学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高潮,这场由青年爱国学生发起的救亡图存运动史称五四运动。到了现代,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崛起各类学校在全国各地迅速成长起来,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新闻也就变得不胜枚举。

传统媒体时代,校园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和载体主要是报纸刊物、广播电视、海报三种。报纸刊物具有周期性、计划性,灵活性较广播电视、海报逊色,但容量大、传递信息量广,更具保存性。广播电视灵活性、即时性较强,必要时还可以时时、全天候广播,但不具保存性。海报当属校园新闻宣传和信息传达最为流行的方式,它制作简易、便于操作,内容言简意赅、主题鲜明,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最为理想的宣传效果。总之,不论报纸刊物还是广播电视、海报,传统媒体都在校园新闻的宣传和消息的传播上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3.校园新闻的发展历程

无纸时代,大到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小到街头巷尾小道消息的传播大多靠口口相传,仅少部分靠竹简、皮革、布帛书写成文字的形式传播,作为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门徒之间、私塾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不列外。口头相传的最大弊端,是容易导致信息失真,甚至有的从源头到源尾时到风牛马不相及的地步。纸发明并被广泛运用后,比较重要的政策法规、制度条例都得以与比较正规或官文的形式来传播,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及客观性,但要做到即时性还是比较困难。古代最得力的交通工具就是马,速度和行程都有限,加上有的地方路途遥远,新闻事件传到时都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以后。在这样的环境下,私塾和学堂的新闻宣传也只能做到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很难做到及时性和有效性。到了近代,随着报纸刊物、电报、传真、广播电视的应用发展及交通工具速度和运输能力的提升,信息传播在保证真实性、客观性的同时,信息的及时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着信息传媒高频快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形成了时时性和同步性。但互联网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形成了信息的泛滥和垃圾信息的侵扰。而受垃圾信息侵扰最严重的当属占低头族最大比重的学生族。

4.校园新闻的时代烙印和具有代表性的符号

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件物都有一定的历史一样,每个新闻片段也都有着时代的烙印和代表符号。在古代,私塾和学堂新闻宣传最具时代烙印和符号的残存的竹简、布帛、天然的石板,树枝以及可书写的地面,笔墨纸砚、大字报,血书、系在头上的布条等;近现代是报纸、海报、横幅、宣传栏信息栏、广播电视;到了今天,逐步简化到手机和LED屏。

二、对新兴媒体及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探讨

1.新兴媒体产生与发展

新媒体是20世纪后期在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总的来说新媒体就是为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的新兴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使得人们使用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

新媒体集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于一体,融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同时发送和传递,具有高速、高质、超量、多样化、超时空、超文本的特征,既可同步传输,也可异步传输,突破了大众传媒使受众被动接受收信的局限,实现了受众驱动式传播,网民将在信息传播系统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网络多媒体必须千方百计地围绕网民的需求,给予网民前所未有的主动权。

今天,新媒体的众多形式已经几乎涵盖了人群的生活和工作的所有环节,如有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宽带电视IPTV、动画、网络游戏、博客、户外新媒体等等。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广告人的创意开发,新媒体产品形式还将层出不穷地不断发展。

2.设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

2015年8月3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设立新闻发言人,发言人根据授权发布信息、阐述立场,名单及工作机构联系方式要定期向社会公布。

随着新媒体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入和发展,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它对于促进高校的民主政治和信息公开,营造“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对教育系统主动做好新闻发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作出的全面系统部署,有利于高校积极回应热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澄清事实、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尤其在突发事件的宣传回应方面。

三、当前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在高校新闻宣传中的作用

1.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冲击及传统媒体的出路

当前,传媒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通信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媒介、方式、手段和传播格局的多元化。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优势使得新兴媒体的日新月异,不断挤压传统媒体生存的空间,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纸媒。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众多传媒巨头都在日趋严峻的形式下,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得不向由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支撑的新兴媒体转型,走向融合发展之路道。

2.传统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媒体在融合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经历了传统媒体办电子版、报(台)网互动、推出多媒体(官方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媒体发挥了引领作用。新华社成立新媒体中心,以“集成服务”为理念,打造国内最大的党政客户端集群;《人民日报》创新传播形态,推出带二维码的多媒体报道;中央电视台以“央视新闻”为试点,在新闻中心建立网络编辑部,新媒体人员直接介入新闻生产环节;《光明日报》携手微软共建媒体云,推出云端读报、光明云媒等。各省主要媒体也做了大胆探索,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探路,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3.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后在校园宣传中运用的调查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07月23日在京发布的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笔者走访云南昆明十余所高校,随机访问学生近千人,手机拥有率达100%,利用手机上网率100%;拜访负责学校新闻宣传的老师和学生近百人,每个学校的校报和学术刊物都有了电子阅读和浏览、查找方式,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学校事项和重要消息,一般通过官方网站、QQ、微信等网络化和数字化形式发布,学生和老师了解学校的各种消息和信息也主要通过手机QQ、微信等便捷方式,逐步过渡到无纸化时代。

4.综述调查研究的情况和建议

新闻宣传工作是为教育事业营造良好氛围的工作,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以电子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猛趋势与发展,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有效结合,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教育的功效,增强师生的理论修养水平,扩大师生视野,做到“外树形象、内聚人心、赢得声誉、促进发展”。

四、“三网三屏”融合发展与构建我校新闻宣传新格局

1.“三网三屏”融合发展

“三网”,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互联网;“三屏”,指电脑屏、电视屏和手机屏。“三网”融合促进了现代数字传媒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传媒开辟了新格局;而“三屏”融合,又使现有的平台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了视屏资讯推送和传播的互补。目前,对“三网三屏”与新闻传媒的运用研究随着新兴传媒的迅速发展,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特别是新媒体运用对高校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舆情监督、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便捷的同时也形成了严峻挑战。另外,我校作为民族高校,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总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具有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此,如何加强“三网三屏”融合发展,建设新闻传媒新格局,发挥新媒体在我校新闻传播、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对“三网三屏”和新媒体运用研究现状

国内在“三网三屏”和新媒体运用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献有:①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在其《新媒体研究前沿》一书中对近年来一系列重要的新媒体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和研究,论题涉及新媒体发展的理论和历史演进、产业实践、研究方法、使用与效果等,实证性与批判性兼顾。②邱林川、陈韬文两位学者在合著《新媒体事件研究》一书中探从而了解讨了新媒体传播内容、话语权、媒体系统内部互动等一些反映出社会变迁新趋势多种问题,剖析了新媒体传播过程与社会变迁的深层次特征,揭示新现象背后的新趋势、新议题。③彭兰编著的论文集《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沿》一书是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一扇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让我们看到今天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在新媒体研究方面的多元性,以及在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方面的不断拓展。④邹祥勇在其《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策略》一文中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来探寻合发展策略。⑤丁柏铨在其《略论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兼及它与新闻传播规律的关系 》一文中从新闻记者的角来探寻新闻传播内在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国外在“三网三屏”和新媒体运用和研究方面比国内早,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献有也远远比国内多。下面仅列举两步,一是英]国学者安德鲁·查德威克在《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中研究了新传播技术对政党与选举、压力集团、社会运动、地方民主、公共机构和全球治理的影响;二是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在《新新媒介》一书中从新新媒介的特点、传播规律、影响、商机及未来走向诠释了“媒体进化”的过程,对下一代“超级版”的媒介作了设想与描述。

尽管国内外在“三网三屏”与新兴媒体的运用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较为宏观的运用与发展上,在微观方面的涉及到则相对较少,现有的研究成果所涉及到的范围也有待进一步扩展与深入。

3.“三网三屏”融合发展产生的影响

随着“三网三屏”的融合发展,新闻宣传不在像过去那样遵行采集、加工、处理、传播(或投放)的传统既定模式和流程,而是进入到人人是采集者、加工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新兴传媒时代。新闻传播由单一的传播形式转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形式,信息越来越呈现出明显的秒传性和爆炸性。“三屏”的融合在手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手机不再只是通讯的工具,而是“三屏”的结合体,加之“三网”的融合,手机发展到无可匹敌的时代。如今的微信、QQ、社区等都是“三网三屏”融合发展在手机上的具体体现。

“三网三屏”的融合发展,不仅改变着传统的传媒方式,也改变着人们对信息的需取方式。“三网三屏”融合发展所带来的海量信息,不但让受众有了充足的选择余地,而且人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信息,人们已从传统媒体时代下对信息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新兴传媒下的主动接受、参与、加工和传播。“三网三屏”融合发展使信息来源更为广泛、渠道更为多样,传播方式更为灵活多样,信息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也越来越显著,对促进信息的透明、公开及互动参与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同时也给信息的监管带来了全新的难度和挑战,所产生的问题。比如个人隐私窃取和保护问题,越来越泛滥的信息诈骗问题,不良信息、社会舆论的传播、扩散问题等都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4.“三网三屏”融合发展与我校构建新闻宣传新格局的必要性

我校既是一所民族类综合高校,也是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新闻宣传工在宣传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增强师生凝聚力、塑造学校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还要起到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个民族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宣传的使命。我校作为民族高校,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具有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我们在充分利用“三网三屏”所带来的便于的基础上,加快传统媒体方式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打造“掌上”新传媒。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我校新闻传播、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促进信息的透明、公开,扩大信息的互动参与,更好地满足校内师生和校外群体对我校信息的需求。同时,加强对信息的监督管理,坚决抵制和打击不良信息的影响,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促进和谐校园、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此外,“三网三屏”融合发展构建我校新闻宣传新格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供给侧改革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我校新闻宣传内容、方式的改进和提升,方便快捷地为广大师生服务;有利于我校对外宣传和形象的提升;有利于学校管理及构建安定、团结、和谐的民族团结示范高校。

五、构建我校新闻宣传新格局的具体措施

新闻宣传工作是为教育事业营造良好氛围的工作,是促进教育事业顺利开展的工作。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我校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策略,促进传要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有效结合,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教育的功效,增强师生的理论修养水平,扩大师生视野,做到“外树形象、内聚人心、赢得声誉、促进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抓好新闻队伍建设,营造立体宣传网络

新闻宣传的基石在于拥有一支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队伍。新闻宣传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工作者的政治思想水平、文字写作能力、新闻敏感性、艺术修养等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选拔、培养高素质的宣传人才应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好。学校可以通过开办新闻写作学习班、专题业务知识讲座、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新闻宣传人员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具备新闻敏感度、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2.完善宣传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大学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养成中的育人功能,各高校要从文化育人、和谐的高度,加强制度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推动宣传文化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建设和运行。新闻宣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适应新媒体的需求,学校新闻宣传部门需要对新闻的上网加强审查与管理,出台专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需要对新闻信息的审批、报送、发布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实行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负责制,所有上网信息必须经主办单位负责人审查,校宣传部门负责人审核,重要信息需要经过主管领导签字后方能上传,确保新闻报道不出现负面影响新闻,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同时,通过建立新闻宣传工作运行机制、奖励机制、检查整改机制等,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健康发展。

3.加大新闻宣传奖励力度,激发新闻创作热情

为激发新闻宣传工作者发现新闻、挖掘新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拥有了精干的新闻宣传队伍后,还需要激励政策的支持。对于在对内或对外媒体上采用的质量高的稿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每年开展校网、校报投稿录用率的排名和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表彰“十佳记者”,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同时,重视珍惜学生呕心沥血、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每年都可以将学生在公开刊物发表的新闻作品、文学作品汇聚成册,作品的编辑既是总结,也是传承,更是激励。通过这种物质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形式激发新闻创作者的热情。

4.精心策划新闻宣传,凸显新闻教育价值

高校是党的重要育人阵地,高校新闻宣传的价值和境界就是要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凸显教育功能,以“文”化人,以“宣”感人。为此我们可以启动“策划式”新闻宣传,精心组织好活动,注重对重大事件内涵的挖掘,注重对典型人物、热点人物的挖掘,贴近学校实际、贴近校园生活,整合社会资源,努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安德鲁·查德威克[英]·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华夏出版社,2010。

[2]保罗·莱文森[美]·新新媒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陈先红·新媒体与公共关系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5]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彭兰·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熊澄宇·新媒体研究前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9]雷霞·新媒体时代抗议性谣言传播及其善治策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14年5月。

16.风采大赛活动总结 篇十六

活动之一:寝室文化月活动

活动由经济管理学院第十二届团学会主办,学生分会生活部承办,学院团委宣传部协办。

寝室文化月活动从3月初开始,四月初结束。在“寝室文化月”活动前,生活部作了大量的宣传,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活动月中所有活动的规则,生活部在2月底组织召开了寝室长会议,学院团委宣传部也积极配合,稳抓宣传工作。在这次活动中,我院三百四十余间寝室报名参与了活动。此次活动涵盖“优秀标兵寝室评选”“优良学风寝室评选”“优秀寝室长评比”三部分。最终学院135个寝室脱颖而出。其中“优秀标兵寝室”90个,“优良学风寝室”30个,“优秀寝室长”15名。

活动之二:学风建设评比活动

活动由经济管理学院第十二届团学会主办,学院团委组织部承办。

学风建设评比活动从3月上旬开始,4月上旬圆满结束,主要评比项目包括班级优秀率、及格率、班级活动举办情况、班级四六级过级率(11级不予考虑该项)、班级内学生干部人数五方面。评比活动前期,组织部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并制定一系列评比细则,准备充足。

活动过程中,组织部积极做好班团交流工作,主动收集各班学风建设情况,并统一进行统计整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学院20xx、20xx级班级全员参与此次评比活动,20xx级班级参与率达60%。各班积极配合,活动于4月上旬圆满结束。活动之三:趣味体育活动

活动由经济管理学院第十二届团学会主办,学院团委体育部承办。

3月初到4月中旬,学院团委体育部经一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宣传工作、评分细则制定工作等),于3月17、18日成功举办经济管理学院首届趣味体育运动会,学院09、10、11级班级均积极主动参与。

活动之四:班级风采大赛决赛―――――达人秀晚会

活动由经济管理学院第十二届团学会主办,学院团委办公室、组织部承办,由团学会其他部门协办。

经过一个多月的角逐,通过寝室文化月活动、学风建设评比活动、趣味体育运动三项累计得分,市场营销092班等10个班级成功晋级班级风采大赛前十强。决赛包括班级节目表演、班级PPT展示两个环节,各班已于4月初着手准备,4月下旬成功举办达人秀晚会。

二、活动自我评估

总体来说,此次班级风采大赛各个阶段的活动都十分成功,成功的原因我们总结为以下几点:

1、准备较充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各项活动开始前各部门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各部门密切配合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团学会各部门相互协助,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3、分工具体,安排较合理活动开始之前,各部门已做好具体分工安排,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赢得师生一致好评。

4、活动全面深入。从初期活动内容的确定到联系相关部门,宣传组织同学进行分工,后期总结讨论,深入到了方方面面。

然而,在成功的背后也存在不足。

1、安排上存在些许不足。主要体现在活动中个别部门成员不够积极,对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2、赛前计划不周密。班级风采大赛决赛时间场地多次变动,增加了通知难度。

三、活动结果及意义

此次班级风采大赛于4月下旬圆满结束,增强了学院各班凝聚力,促进了学院各班的交流。在寝室文化月活动中,寝室环境

得到改善,使整个校园环境充满了和谐、温馨。尽管在创建活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个别班级、个别寝室认识不足,创建意识不强。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此次活动将在广大同学中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首届趣味体育运动会的举办让同学们对体育精神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让同学们更深层次了解体育活动的意义,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展现同学们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当代大学生的活力,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凝聚力,融洽同学之间的感情。而学风建设评比活动的举办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激情,有利于在整个学院内形成良好学风。达人秀晚会的举办更是培养了班级内同学的团结协作精神,展示了不同班级的独特精神风貌,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

四、活动日程安排

上一篇:留恋的作文欣赏下一篇:09年德育工作总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