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管理总结2011.12

2024-06-27

规范化管理总结2011.12(精选8篇)

1.规范化管理总结2011.12 篇一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风建设月”活动总结

社会科学教研部

社科部积极贯彻、落实学院有关“教风建设月”工作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骨干院校建设”这一中心,在学院教风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组织下,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学生为本”的建设理念,按照质量工程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教风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积极动员,提高认识

在教风建设月活动开始之际,思想政治教研室利用周一教研活动的有利时机,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风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强调加强教风建设的的重要性。老师们对加强教风建设的有关事项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教师们了解了学院关于教风建设的制度内容,明确了老师在推进教风建设中的职责和重要作用。特别强调了教师除了充分备课,认真授课以外,对于课堂的管理。教师要加强对于迟到、早退等现象和对考勤、课堂纪律等环节的管理。

二、狠抓落实,确保教风建设工作有序实施

针对教风建设的各项活动和工作的开展,教研室继续深化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组织所有教师开好公开课,同时,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举行了说课比赛,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加强了交流,提高了业务水平,进一步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科研促教风

鼓励教师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并积极参加评奖。今年,我部毛加明主任申报了一项省级课题,汤洪俊、丁旭峰、黄晓兵老师申报了三项市级课题,刘刚老师等五人申报了五项院级课题;柴秀梅老师的一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柴秀梅、丁旭峰老师的两项省级课题通过中期检查,院级课题即将通过验收;毛加明主任、刘刚老师申报了省级教学成果创新奖一项,申请省级优秀论文评选两篇,谢仁凤、张立梅两位老师参加了院级教育案例成果评选,刘刚老师申报的教学成果获学院一等奖。今年我部共撰写并发表论文15篇,在课程建设上,出版了两部校本教材,争取明年公开出版并积极申报省级精品教材。

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师生良性互动 教风影响学风,学风影响教风,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两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尤为重要。我们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于我们课程建设和教师授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有力得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了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教风建设月”活动的开展,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教风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同时,教风建设具有长期性,特别是对于已经制定的制度规定应该严格执行。在本次教风建设月活动中,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相对于骨干院校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抓住骨干院校建设的有利契机,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加倍努力,为骨干院校的建设,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社科部 2011年12月

2.规范化管理总结2011.12 篇二

关键词:规范化,综合,管理

0 引言

“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善于摘选,学会优化是综合管理员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卓越的重要能力。综合科业务总体来看可以用五个字概括:“杂”、“繁”、“活”、“随”、“全”。“杂”指工作内容多事务性,多对口部门,涉及各个部门五花八门;“繁”指工作任务繁重,许多工作(如总结、计划等)都必须由综合口汇总把关,肩负责任重大;“活”指工作对象灵活多变,各级要求多样,有些工作可做、可不做,有些工作可以敷衍交差,也可以创新卓越;“随”指工作时间随机,对口部门出的新思路、新任务,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迎难而上;“全”指工作性质承上启下,起桥梁作用,同时综合科工作业绩优劣映射中心整体管理水平高低。

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做到综合业务管理形散而神不散、杂而有规呢?规范化管理是关键,规范化管理变无序为有序、变杂乱为系统、变零散为整体。让我们的工作日常化、规范化是减少随机、突击事件带来工作压力的重要手段。

规范化管理必须具备四个特征: (1) 系统的思考:贯彻整体统一、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相互制衡、和谐有序、中正有矩六大观念。 (2) 员工的参与: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来,以保证其理解、认同和支持。 (3) 体系的完整:有完整的思想理论,对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整合和协调。 (4) 制度的健全:有能构成企业组织运行游戏规则,健全组织成员行为激励诱导机制的管理制度。

1 分门别类、化繁为简;集中精力,精益求精

综合科就像中心的“桥梁”,既要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呈,综合业务上行传达、完成各级领导指示及各处室的工作安排;下行主要为单位各部门及个人;平行与各招商单位沟通、协商谈判。经粗略归纳综合科业务类型主要分为行政管理、党政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计划统计等六大模块,36项常规工作及一部分随机工作。如何摆脱多头领导,多对口管理庞杂、纷乱的工作局面呢?综合管理者需要学会石中拨玉、去繁就简、避虚就实、先紧后松。我想综合管理的重点在于先“理”而后“管”,即:先把工作分类别整理、整顿,理清出业务的轻重缓急,那些事属于常规、那些事属于偶然,然后再来有的放矢、分类而管,集中精力在最重要的事情,用有限的时间、精力来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1.1 给工作排序

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程度分为四个层次: (1) 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这类事情需要优先去做,合理高效地解决能够保证其他业务顺利进行; (2)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这类事情需要具备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帮助业绩优异化; (3)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依据事情的紧迫程度和时间空余合理安排完成标准,时间多则精细化提升管理形象,时间紧张则常规处理; (4) 不紧迫不重要的事情。可以放置在工作之余,用来提升自己工作处理能力。

1.2 简化问题

简化问题是简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接受任务先思考,问三个问题:“我曾经做过没有?”“与我手头工作有哪些关联?”“可以用什么简便方案来执行?”找到问题切入点再快速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1.3 细节管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你所做的工作是否长期有效稳定成长为业绩, 所以做好细节管理是让你能够快速及时找到要用的资料和工具。例一及时整理文件夹 (包括电子的) 和清理办公环境, 做到“物有其位”、标识清晰准确。例二合理利用记事本、备忘录, 及时归类整理一日、一周、一月工作情况, 做到每一项工作在时限完成, 不遗漏、不慌乱。

1.4 避免冗繁

冗繁是效率大忌,用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处理问题是高效前提。因此,汇报工作简单明了、直切主题,避免装饰修辞扰乱视听;制度规范注重可操作行、执行力,让员工明确控制自己的办公行为,自觉按规范执行;流程设计简练、实用,行一遍即可以指导他人行为。

1.5 突出重点

理清工作重点,放重要精力攻克重要工作,力求精益求精,特别是首次任务更要全心做到卓越,为以后同类工作提供范本和思路,利用这些工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优化工作,创品牌绩效、口碑效益,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 做个会利用时间的“巧媳妇”

达尔文说:“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时间是有限的,而同一时间的产出却可能是无限的。想要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就要学会管理时间。我们把可控环节规范化、常规化,节约问题处理的周转、思维时间;把可预计的工作提前计划、规划,提高工作效率和任务质量;把意外的工作条理化、归类化,参照规范模式,避免失误与遗漏。

2.1 学会时间集中化和分散化技术

提高实效的时间管理方法要根据事件特点决定聚焦时间还是分化时间,任务类似、思维顺势的活动任务安排在同一个集中时间点来完成,可以节约来回跑趟的时间和思维转换的时间;而另一类大型任务,在一个时间整点内完成很困难,也不符合综合业务特点,因此分散时间,在某个集中时间点完成相应的工作部分。

2.2 为自己预留时间空白

不能把时间安排的很满、很紧张,特别是领导交办的任务一定要预留时间用来修正和改进工作结果,否则你会产生疲于奔命的感觉,为完成工作不停地加班,这些都会造成压力和紧张感,从而影响身心健康。以办公用品发放为例,对2011年度办公用品的发放记录做了个简单统计,得出二个较明显趋势:一是中心科所领取频次高于各保险事务所;二是人数多的科所领取频次高于人数少的科所。简单归因领取频次取决于领取物品的方便程度和远近度。以平均每月20个工作日,一年240个工作日计算,平均每天至少需要3次发放办公用品,从综合科办公室到库房以极速完成发放一次20分钟计算,那么发放人员每天至少需要1个小时时间来做日常办公用品的发放,一个月则需要20个小时来做这项工作。从发放记录领取项目分析,办公文具的领取频次远远高于其他用品,一方面是文具属于易消耗品,另一方面分析领取人签字可以看出,文具领取基本呈现出单人服务趋势,即:个人领取个人所需(这一特点在中心科室较为明显)。如果我们改变这种随机的发放模式,采用计划配给统一发放模式将会大大减少发放用时,节约时间成本。例如:各科、所填写计划用量表,发放员依据表单每月定时统一发放一次办公用品,如果采用这种模式,发放员利用闲余时间按照表单计划先配给好各科、所所需办公用品,集中时间各科、所统一领取,估计领取时间不会超过2个小时,那么每个月将节约18个小时来完成其他工作项目。

2.3 计划会让工作事半功倍

时间管理是提高一个人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武器。一个人工作是否有效率,是否能圆满完成任务,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能合理计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在最少的时间做好最多的事。有计划的工作,有目的的分配时间是事半功倍的有效手段。计划是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出击,如何才能在纷繁的综合事务中提前计划好自己的工作呢?任何岗位都需要不断归纳总结工作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部门以及相关活动,找到领导安排工作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做到提前预知、提前准备。综合工作计划可以分为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大事件依据油田公司、矿服总体目标以及重大节日庆典活动等,把大事件细化在每一个月中,按计划表提示领导或挑自己空闲的时间来执行、实施。计划实施过程要不断反馈、记录事件进展、问题等,遇到受阻或时间冲突则推延或取消,但要有解释和后期建议(如是否以其他形式开展或者选择其他时间等)。小事件、领导临时安排工作则需要找空余时间,插空办理。这样不至于大事小情同时袭来而手忙脚乱、临阵应付。如此而来,在没有突击事件时,可以集中精力做好计划内事情,把工作做到完美、卓越,成为一年工作的亮点。

3 规范化综合管理细节,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规范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要追求效率和效益。综合管理规范化、常规化要求使管理体制系统化、常态化、流程化、标准化、专业化、数据化、表单化、信息化,把琐碎的综合业务变成一个个模板,为后面的工作提供便捷的工作思路和操作范本。细化管理规范就是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细、量化,有利于落实到行动中。综合业务庞杂繁琐,需要用细心、恒心把每一项工作归类细化并标准化,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更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3.1 对应于圆满地做好工作的标准条件和资源条件,是组织架构设计管理的规范化。

这也就是通过明确地确定每一个岗位角色所要承担工作的内容、质量要求,以及所能支配的资源,使之按照既定要求和标准,对所授予获得支配、使用权的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选择,行使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决策的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3.2 对应于圆满地做好工作的方法程序条件,是业务流程管理的规范化。

流程管理的最大好处在于系统分析了企业运行的所有事务工作,对企业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衔接做出了非常具体的界定,让管理者不再茫然无序,让员工不再不知所措。事件流程化、标准化不仅可以让主持操作事件人员更快的进入事件发展流程,还可以让事件应对人员很快的接受事件规范并做好准备。减少事件进程中解释、重复、纠错的成本。

3.3 对应于零碎的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规范化。

“习惯成自然”,把高效而又标准的作业方式变成工作习惯,即通过自主进行企业文化模式的选择和设计、构建,创造一个认同的企业文化,以推动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员工自觉维护、自主成长。

管理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综合工作随机性强,主控力差,然而我们坚守“甘于平凡,拒绝平庸;积极心态,朴素做事;立足岗位,创造卓越”,把每一件小事做到细致入微,把每一次服务做到周到贴心。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创新、改进,让综合工作如常青之树,春生秋实,年年有新意,日日展新颜。

参考文献

[1]张浩.新编办公室事务管理执行标准.蓝天出版社, 2008, 1.

[2]张学民.没有平凡的岗位, 只有平庸的员工.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1.

[3]吕晓滨, 孟丹.要有一颗进取心[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10.

[4]郭海平.时间是管理出来的.金城出版社, 2008, 7.

3.规范化管理总结2011.12 篇三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上寨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现有19个教学班,教职工58人,学生710人。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主动性上狠下功夫,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把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合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的育人理念,建立健全了德育组织机构,规范了学校的德育运作机制,学校以“团结文明、求实创新”为校训,基本形成了“团结守纪、创新奋进、钻研更新、严格提高”的校风,“认真刻苦、勤恳争优、全面发展”的学风,“博学严谨、创新负责”的教风。

一、理清思路,强化目标

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关键阶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德育工作重在实效,德育的实效性在于树立“以生为本、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育才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法制安全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归宿,把实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把学生管理由“他律”向“自律”转变,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和永恒追求,更是我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着力点之一。我校坚持将德育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实践、经验总结,我们确定了工作思路是:将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经常性宣传教育、定期阵地性教育活动、实践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能歌善舞、体质健康、真才实学、文明诚信、团结合作”为总目标,以培养“五有”(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有一身文明习惯,有一项特殊才艺,有一份进步的成绩单)学生为具体育人目标,用本地德育资源和德育实践活动串联德育主题教育。

二、研究方法,探索途径(一)立足常规,突出德育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学生的品德素质的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五爱”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注重培育民族精神。我校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教育。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节庆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时机,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

2、狠抓学生养成教育。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积极构建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我校针对如何抓好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了认真探索,集思广益,组织了一系列相关活动。每学期第一周都要组织学生开展法规纪律教育,进行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强化训练。另一方面,要求每位教师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德育,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低起点,严要求,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学生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学校还十分注重发挥先进人物事迹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向身边的优秀学生学习活动,注重榜样的作用,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的形成。如:设立“学习进步奖”,“学习勤奋奖”,评选“文明班”,“文明寝室”,“优秀学生”等。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加强德育工作。我校举行了“做文明人 行文明路”演讲比赛、期中九年级一班苏艳丽同学参加了由教育局、交警大队联合主办的全县学生演讲比赛,并获得三等奖。“庆国庆诗歌朗诵会”、“纪念一二.九运动”歌咏比赛。“庆元旦文艺节目汇演”“各年级篮球比赛”、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及光盘、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安全知识讲座、法制宣传活动、知识竞赛等。同时“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说诚信话”活动常抓不懈。在学生中,基本形成了人人知诚信、个个讲诚信的良好风气。

4、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学校非常重视网络建设管理工作,成立了学校网络管理领导小组,旨在教育广大师生员工遵守网络道德、绿色上网等。

学生上网热,给家长、教师带来了很大烦恼,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学校首先对教职工开展了这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明确这样一个概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不会上网者必然跟不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堵”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必须从思想上加强疏导才会更有成效,疏导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其次,提高教师的上网能力和网络道德素质,对上互联网的课程加强教育和巡视,绝不允许学生课内上网玩游戏或做与上课无关事情。第三,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不传播无意浏览到的不良信息,不故意破坏网络设施,不在网上制造“垃圾信息”。

5、关爱“留守儿童”。每年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摸底,建立“留守学生”档案,着重摸准他们父母外出打工的联系方式,了解他们在家是否有临时临护人,并一一取得联系,并且将各班的“留守”学生名单分发给班级每一个科任老师,让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心态。根据班情开展以“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亲情,培养了良好的情操和品德。

6、加强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校重视法制建设工作,力求做到预防为主,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开展法制教育活动,例如:举行消防、交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治安管理处罚等法制知识讲座;举行交通、禁毒挂图宣讲活动;举行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每次活动后学生都写出了心得体会。并聘请法制副校长主讲法律知识课,不断增强在校师生的法制意识,把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继续作为综治工作的重点来抓,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强化依法治校意识,完成普法工作任务。

学校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同普法工作及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同一轨道,与学校精神文明工作紧密结合,成为学校工作不可分割的部分。

7、安全教育,预防为主。为保障各项设施的安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教职工组成,并组织教职工及学生学习有关法制、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实地训练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以确保师生员工的安全,“珍视生活,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不断增强。我校每年进行多次安全大检查,对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运动器械等进行综治、消防、安全、治安、周边环境、设施牢固、卫生安全等方面的大检查,尽量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8、开展心理健康和品质教育。我们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成长进步的密切关系,开展“心理辅导”和“女生青春期知识”讲座,注重做好疏导亚心理健康师生的工作。引导任课教师在各学科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品质,使他们愉快地成长。

(二)优化环境,以境育人

环境育人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思想道德无不受环境的影响。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进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为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耳濡目染,接受环境的熏陶。学生文明行为,良好的思想品德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我们还利用校园内的橱窗进行各种主题宣传。教室、寝室、食堂、楼道等处都张贴有学生作品、名家作品、科普知识、礼仪常识、名言警句、光荣榜等等,让名人名家、名师名生的高尚的品德,呕心沥血的求索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奋发向上。

(三)家校携手,构筑保障

学校完善了家长学校的运作机制,定期开展家校互动式的交流、学习。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联系,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充分调动家长、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学校德育的积极性,使学校德育向校外延伸,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格局。

1、不定期开展部分学生家长会。学校不定期为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专题教育,针对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效疏导家长与学生存在的沟通障碍,透彻分析并纠正家长教育子女所陷入的误区。

2、开好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共同探讨教育的成功经验。

3、积极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学校将学业、家庭、品行有困难的学生作为教育的重点,多渠道、多方面进行教育。帮助这些学生找原因、想对策,共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感受学校、家庭、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树立信心。通过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形成了有效的帮教机制,学困生、品困生转化效果明显。

4.规范化管理总结2011.12 篇四

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

为加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环境,落实岗位职责,确保正常供水,更好的服务县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按照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经公司研究制定了具体措施和实施意见,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为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由经理任组长,主管经理和各科室负责人任副组长和成员,健全完善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节假日、夜间值班制度,落实单位内部保安工作目标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切实使这项工作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的深入开展。

二、制定措施、落实职责。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由公司经理总体负责,主管领导分级负责,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结合公司实际,由公司经理对主管经理,主管经理对科室、水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现场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处理安全生产隐患,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定期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和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遵守

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这项工作有检查、有落实。杜绝因违章操作和责任不落实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三、深入检查、突出重点。按照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组织人员针对各水厂、水源地、办公区域、管网路线、水表井、阀门井等供水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活动,各科室、厂根据要求,认真对照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和易发生责任事故的重点场所进行重点排查,主要检查划分水源区水源地有无污染或人为破坏等安全问题,供水设施有没有跑、冒、滴、漏等漏失现象,主管网阀门是否经常进行保养和维检修,发生漏水事故能否安全及时关闭阀门,运行主管网管道压力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管网有无占压等安全隐患现象,通过认真仔细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供水管网安全运行,杜绝重大责任事故发生。每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温塘水厂夜间值班隐患,原店水厂安全制度上墙隐患和公司办公楼门卫值班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改正,并按时将隐患排查整改情况上报局办公室。

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安全生产大检查这项活动,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并在检查和整改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心,切实使安全生产体现在每个职工身上,体现在每项工作中。

5.规范化管理总结2011.12 篇五

一、深刻理解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公务活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必然要求, 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能和主要工作, 我们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二、充分认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 首先必须完善各种制度建设, 规范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强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与实物管理的有机结合, 才能全面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是缺乏认识, 机构不强。我们财政内部领导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思想, 不知道资产管理出效益, 不重视资产管理这一重要环节, 单位未经审批自行处置资产, 随意出租出借, 长期无偿将资产借给个人使用, 严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职能弱化, 管理混乱。在我们财政领导中还没有完全履行已经明确属于我们的工作职能, 没有形成和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一盘棋”的体制和机制, 对外的工作体制一直没有理顺, 使资产管理处 (科) 变成了一个综合协调部门,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没有实施统一管理, 根本形成不了“合力”。

三、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6.规范化管理总结2011.12 篇六

一、我国医院风险档案管理现状

我国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与医院的其他档案管理相比, 具有明显的随机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医院风险管理档案根据其内容的不同被分散保管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部门采取不同的方式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管理, 例如有的部门采用专人对档案进行保管, 有的部门则采取岗位轮换制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管理。部门人员由于还承担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导致无法分散出大量的精力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整理, 不能及时的记录风险档案内容。而采取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岗位轮换制, 由于不同时期的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档案记录的方式不同, 导致记录内容的不规范, 有时由于交接工作的不完整, 致使风险管理档案记录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和遗漏现象。

二、如何规范化管理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档案组织。医院内部要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 医院院长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任, 主持风险管理委员会内的各项事宜;委员为院内的各科室员工。风险管理委员会承担医院风险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 定期对委员会内的管理工作进行评定。管理与风险管理档案相关的一切事宜。委员会要定期召开风险估测会议, 及时的对院内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关调查。主任及各委员要及时的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查看, 分析问题的来源, 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与改善措施。

医院的质量控制部门对医院内部的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处理有关风险管理的大小事宜。质量控制部要依照风险管理条例制订报告表和评审记录, 做到及时向风险管理组织进行汇报。医院各科室及部门要明确自己的风险管理内容, 及时规范的上交风险管理档案资料。

(二) 明确医院风险管理档案内容。院内的风险管理档案的记录人员要明确风险管理档案的记录内容, 及时、详细的对医院风险档案进行记录。风险管理档案记录内容要以院内的不良事故管理作为记录基础, 并对以下内容做出详尽的记录。一是要对医院内部的风险管理性文件做出明确记录, 包括质量控制部门上报的报告表和调查表, 医院风险管理条例和风险管理目标制定的参考文件等, 提升风险管理档案的利用价值。二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执行性文件。包括院内风险资料收集、风险指标档案、风险评审档案、评审风险管理具有有效性的档案等。三是有关风险管理组织的各项重要文件。

(三) 明确风险管理档案记录及管理要求。医院的风险管理档案的文字书写必须要采用专业档案用纸, 书写时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对档案内容进行书写, 必须采用黑色碳素笔或者钢笔。对不良事故进行记录时, 与其相关的书面材料必须为原件或者复印件。对复印件的要求是, 文字内容必须清楚, 不能出现字迹模糊的现象, 不能缺页或漏页。风险管理资料不仅要有纸质资料进行管理, 而且还要在计算机上进行电子备份, 防止纸质档案由于保管不当等原因, 造成档案损坏或字迹不清的现象的发生。风险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及时的归档工作。

医院对风险管理档案要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医院的各科室要对自己部门的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组卷, 再按照事故分类进行二次组卷。各科室可以采取不同的颜色对档案进行标记。这样有利于分清事件发生的严重性。应对医院的风险管理档案进行明确的编号处理。对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顺序规则则是风险管理的文字资料应在图表和声像资料之前。

三、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重要意义

医院的风险管理档案记录了从医院建立之初到如今院内的各种医疗事故、院内医生业务情况以及医疗器械的使用状况, 是医院管理的宝贵资源。医院风险管理档案对医院的整体运行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 促进整个医院工作效率的提高。医院风险管理档案在医院处理医疗事故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 当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时, 医院风险管理档案因详细记录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经过, 在确定医院有无过错方面, 成为医疗事故中的关键证据。

四、结语

医院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重视对医院风险档案的管理工作。各部门对风险管理档案进行管理时, 要找到具有一定档案管理知识的工作人员对风险档案进行管理。要使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做到科学规范化。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管理人员要明确风险管理档案的记录内容, 严格执行记录要求和管理要求, 做到及时对档案进行归档。风险管理档案人员必须做好风险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 为院内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丽萍.医院风险管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及应用[J].中国医院, 2014 (09) .

[2]潘立军.规范化管理在医院风险管理档案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14) .

7.规范化管理总结2011.12 篇七

关键词:公共管理视角,地质档案管理,规范化

在地质档案逐步由封闭转向开放的发展过程中, 其使用价值和服务效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实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地质档案规范化管理, 不仅有利于提高地质档案的管理效率, 还能够促进地质档案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提升, 对于促进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 我们有必要对地质档案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地质档案的实际效用。

一、当前地质档案管理规范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档案管理公共责任理念缺失, 管理水平较低

在地质档案的管理方面, 不少地区和个人都缺乏公共责任理念, 导致其对地质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 也就影响到对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在这种情况下, 地质档案管理投入资金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影响, 有的地区甚至没有单独的档案资源管理室, 或者虽有相应的设备却没有足够的软硬件建设, 这些问题共同导致当前的地质档案管理水平还不够规范, 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 档案管理全面发展意识欠缺, 档案利用较弱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由于工作人员以及主管人员缺乏全面开展地质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识, 导致现阶段地质勘探单位对地质档案的利用能力很弱。还有的单位将地质档案列为内部资料, 或因自身利益而对档案进行封存, 这都限制了地质档案使用效率的提高, 不利于对地质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三) 档案管理公平服务观念淡薄, 价值观念模糊

不少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就认为将日常工作中的文件进行归档保存即为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对于现代化的声像文件的保存和管理却不甚重视, 对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没有足够的认识。正是由于其没有对地质档案的正确价值观念, 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展现代化的地质档案管理工作, 阻碍了地质档案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进行地质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一) 优化档案管理过程, 提高管理水平

针对地质档案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 地质勘探单位应该从档案管理过程的优化方面着手。首先, 地勘单位应大力促进地质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这是实现规范化的地质档案管理的第一步;其次, 其要注重对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进行提高, 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在工作中具有实效性, 有利于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尽早规范;最后, 地勘单位还应该不断加强收集科技档案的工作力度, 这是进行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基本, 对于实现规范化的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地质档案管理过程进行优化, 地质勘探单位才能够不断实现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二) 做好档案资源共享, 提高工作效率

为有效提高地质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地勘单位应该注意做好档案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工作, 这是因为地质档案的价值主要就是在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中所体现的, 只有将最新获取的地质数据与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才获得综合的地质研究成果,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地勘单位实际效益的提高。因而, 地勘单位应该大力提倡档案资源的共享, 创造进行档案资源二次开发的机制和条件, 在各部门同时促进地质档案二次开发工作的开展, 共同提高地勘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和开发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三) 正确对待档案价值, 促进公平服务

在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全新的发展形式下, 地勘单位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纸张形式的档案资源模式, 一方面要摆正对于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以及网络技术的认识和观念, 要正确认识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的价值, 实现档案管理的公平服务, 对文字、图像以及声音等多形式信息都要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 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足够丰富的地质档案信息库。另一方面, 地勘单位还应该大力促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这样才能够存储大量的地质信息, 也能够方便用户的查询和使用, 对于新时期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针对公共视角下地质档案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效率低、利用水平差、价值观念模糊等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优化其管理过程、做好资源共享、正确对待其价值等几个方面着手, 结合地勘单位的具体情况,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档案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 同时致力于提高地勘单位的网络现代化建设, 这样才能促进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和开发的水平与效率, 为地勘单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倪云英.论新时期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J].上海地质, 2010 (S1) :290—292.

8.高校食堂规范化管理研究 篇八

1 高校食堂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高校食堂的规范化管理是指高校餐饮组织依据企业管理的运营框架或流程,用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表单化和数据化的方式对高校食堂的日常管理进行改革,实现管理过程的井然有序和组织配合的协调高效[1]。高校食堂规范化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规范化运作,在学生食堂的成本核算、食品制作、人力资源和组织架构等方面形成统一的,以责、权、利对等为基础的,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以实现低价位、高品质和优质服务。

高校食堂规范化管理的出发点是学生的需求。与其他以盈利为目标的餐饮企业不同,高校食堂追求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价值目标的最大化,即通过餐饮服务体现社会关怀以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关爱,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为创造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他们的健康状况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富有营养的美味餐饮是高校食堂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餐饮组织的最大经营目标。高校食堂的顾客群体是一个由18~28岁青年人构成的消费群体。这一年轻群体拥有高智商,高学历,又生长在改革开放后期宽松、富足的环境里,维权意识强,对食堂菜肴的花色品种、口感外形以及就餐环境、服务水平等都比较挑剔。在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主要靠家庭供养或奖(助)学金生活,除少数家境特别富裕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每月可支配现金极少,其他需求(如服装、电子产品、社交等)又很旺盛,因此,他们对食堂菜品的价格十分敏感,稍有涨价,就会引发学生的不满,严重者则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高校食堂要在保护健康、保证营养的前提下适应这一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同时又必须满足他们对低价菜品和高水平服务的需求。然而,成本的逐年上升使得高校食堂低价位、高品质和优质服务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今年上半年,食品消费价格指数领先于CPI指数(106.5)达到了114.8。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 2011年8月份,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2%。其中, 食品价格上涨13.4%。市场物价的持续高位运行使得“咬着牙亏损”成为众多高校食堂的经营常态。而用人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使得高校食堂的亏本运行更加雪上加霜。虽然近年来政府对高校食堂有一定的补贴政策,但面对高企的物价和用工成本,这些补贴仍显得杯水车薪,抵挡不住学生食堂的亏损趋势。高校食堂如何在成本上升的条件下保持相对低价并提高餐饮服务水平已成为学校餐饮组织和高校领导关心的重要问题。

高校食堂服务对象同质化、菜品价格低廉化、投资收益微利化、绩效评估价值化的特点使得学校餐饮组织不可能象其他餐饮企业一样采用阶梯式菜单,以低端菜品吸引人气,以高端菜品赢得利润的盈利模式。高校食堂必须以低端菜品为主,通过提高菜肴的性价比吸引顾客。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低端菜品的盈利空间极小,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亏损,再加上学生食堂以大锅菜为主,造成成品浪费的概率更大。高校食堂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价格、水电气能源消耗、员工工资、管理费用等显性成本,也包括人浮于事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剩饭剩菜造成的原材料浪费等隐性成本。通过规范化管理,用程序化、标准化方案对学生食堂的各项管理要素进行设计,可以形成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削减仓储成本、能源消耗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浪费、原材料浪费等隐性成本,实现高效、优质、低耗的管理目标。

2 高校食堂规范化管理的流程

高校食堂规范化是按照食堂的运营流程对餐饮组织体系进行重组的过程。其整个流程从设置岗位职责开始,通过编制工作流程、过程控制、检查评价、信息反馈和过程控制改进完成一次循环。(参见下图)

2.1 岗位职责设定

通过明确每一个岗位角色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质量要求,帮助员工按照既定要求和标准行使工作权力,并承担相应决策的责任。定立岗位职责必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员工做好工作的意志动因条件、能力素质条件和热情耐心条件, 通过意志管理使岗位角色形成做好工作的意志意愿;通过能力管理保证每一个岗位角色都具备与其岗位工作职责相适应的能力素质;通过情感管理和情绪管理,不断提升岗位角色的信心和责任感,形成其做好工作的稳定意志意愿和热情耐心。

2.2 工作流程编制

根据专业化和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目标确定高校食堂管理流程。该管理流程应当覆盖食堂运作的主要环节:采购、验收、贮存、发料、定价、厨政管理、销售、餐盘回收、成本核算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采购管理。高校食堂的采购管理包括定期采购计划(如米、面、油、饮料等的采购)和非定期采购任务计划(如生鲜食品的采购)。由于高校食堂顾客的同质性和低消费,食堂在制定采购标准时必须考虑学生对价格的承受能力,根据市场供应情况和学生的消费能力确定菜品的理论价位和菜谱,根据菜谱和理论价位倒推菜品的成本,再依据菜品的成本价格制定采购方案。

2.3 日常工作的过程控制

高校食堂规范化管理的过程控制包括:建立员工业绩档案、为员工确立岗位绩效目标、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诊断与提高等内容。规范化运作流程的每一次循环为一个绩效周期。在每一个绩效周期的开始,食堂管理人员都必须和员工一起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的绩效目标,并与员工保持积极的双向沟通,给予员工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提供必备的资源,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能力,使绩效目标朝预定的方向前进。当规定的绩效目标截止日期过去以后,管理人员应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的绩效表现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应予以及时兑现,使绩效考核真正起到激励先进和鞭策后进的作用。

2.4 检查评价和过程控制的改进

通过编制高校食堂各项工作的管理表格,如客户评分表、食品采购监督表、厨师业务水平考核表、服务人员培训考核表、学生监督考核表等,对食堂的各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作出客观评价。根据检查评价的结果和运行状况的反馈,对过程控制进行改进,如修订岗位职责,修订菜谱,优化食堂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3 高校食堂规范化管理中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食堂规范化管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降低餐饮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因此,高校食堂规范化管理的创新应当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从各大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看,实施标准菜谱、批量定制和销售预测制度可以帮助高校食堂解决优质和低耗的矛盾。

3.1 标准菜谱制度

标准菜谱是指列明某一菜肴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料名称及其数量、操作方法、每份分量以及剩余原料的处理方式等必要信息的表单[2]。标准菜谱制度由投料成本卡、每套客饭标准成本表、烹调损失测试表等资料构成。由于使用标准菜谱,各种菜肴的主料、辅料和调料的配比都有明确的规定,厨师严格按规则操作,可避免滥用辅料和调料所造成的浪费,还可以预先确定菜肴的供餐份数,减少生产过剩或不足的问题,降低销售损失等。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标准菜谱分析评价食堂是否能实现盈亏平衡或者获利?还可以评价食堂在客户服务方面是否已达到了目的?菜肴能否满足就餐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食堂才能留得住学生,才能保持学生食堂客流的稳定性。

标准菜谱制度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调查研究。如向相关厨师了解菜肴烹调方法和制作过程,通过现场观察记录烹调方法和操作顺序。 (2) 计算标准成本。管理人员可根据投料成本卡计算每份菜肴的标准成本,并对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价。 (3) 测试和修订。经过多次测试和修订,形成符合预先确定的要求标准菜谱。 (4) 推广实施。通过培训,向员工说明使用标准菜谱的意义,帮助其掌握使用方法,并监督其实行。由于食品的原料既要受季节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市场供应的限制。所以在筹划标准菜谱时应充分了解市场的食品原料供应情况、种类、规格质量和价格情况,记录存档,以备查阅。

3.2 批量定制制度

餐饮批量定制是指将“福特主义”的工业化生产线的原理应用到厨房,将烹调解析成细部,剔除厨师技艺特殊化的影响,以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3]。麦当劳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这一模式把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化原理具体化了。工业批量生产的规模效益曾引起过工业品价格的大幅下降。而个性化产品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之间不断拉大的差距则又促进了对这类标准化产品的需求。目前,许多高校食堂都有3~5个分部,各自为政,产品的同质性、劳动的重复性和资源分散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如果能借鉴麦当劳式的批量定制概念,由学校或者某一大学园区的中央厨房对所需原料进行集中采购、集中管理并进行初步处理,然后运送到各分厨房进行最后的烹调,则可以节省大量的前期制作成本。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将中央厨房分为调汁组、烧腊组、熏酱组和调馅组等车间,食堂必需的饺子馅、菜品的粗加工、熟食等都由中央厨房供应,则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力成本,在实现标准化的同时保留各个食堂的特色。

3.3 建立高校食堂管理信息系统

与一般餐饮企业相比,高校食堂的客流量一般比较稳定。学生就餐时刷卡消费,消费信息自动进入管理信息系统,资料收集相对容易。但目前高校食堂的POS(刷卡)系统缺乏细化的单个产品信息和消费信息,不利于用来计算食品的适销指数和销售量。建立高校食堂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管理者通过对市场信息(如原料供应品种、价格、供应商情况)和顾客消费信息(如消费品种偏好、消费价位偏好、消费时间偏好)的掌控,对餐饮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目前,高校食堂的POS(刷卡)收银系统已经具备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雏形,稍加完善就可以作为食堂管理信息系统使用。高校食堂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涵盖的信息包括餐饮组织内部的财务信息、生产信息、员工信息、学生就餐信息等,也包括所在地区的市场供应信息、原料价格变化信息等。这些信息是餐饮组织的宝贵资源,是管理者高效组织餐饮生产活动的保证,也是管理者决策的依据。高校食堂MIS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学校餐饮组织管理的目标,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餐饮组织管理要求,适应高校食堂特点的应用软件系统,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以满足高校食堂为学生提供低价位、高品质食品和优质服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焦一伟.企业规范化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 2008 (6) .

[2]万光玲.餐饮成本的控制[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在职研究生论文导师评语下一篇:上半年度工作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