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

2024-08-17

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精选9篇)

1.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 篇一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本节的不少问题又是悬而未决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开始,适当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在研究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时,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事物的异同点;在探寻人类祖先的踪迹时,地质考察、寻找古人类化石和遗物证据等方法特别重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积极思考“地壳剧烈运动使地球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古人类化石以及石器,反映出古人类在运动方式和使用工具上有哪些特点”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本节文字的篇幅不大,但内容相当丰富。第4页的第二段课文,主要阐述环境的变化和森林古猿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朝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运动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必然促进取食方式的改变,前肢的逐渐解放使“露西”时代的古人类有可能使用自然工具;随着古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开始制造工具。第三段课文主要说明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与人脑功能的完善及语言的产生是相互促进发展的。该段课文还概述了人类在生物圈中地位的变化,提出人类应当怎样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总之,教师要在明确课文要点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本节的技能训练不是简单地陈述一种技能,而是围绕着本节资料分析中所需要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设计的,并叙述了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几种观点,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中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基因比较研究)促进了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4.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的相似性,了解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通过分析资料了解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了解人类是在与环境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认同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方案一】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现代类人猿和人的图片,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

()你认识图A中的动物吗?它们与人有哪些相似之处?()通过观察上面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1)图A中的动物是一种类人猿,它们与人在外部形态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的四肢具有五指(五趾),能够用前肢抓握物体,面部表情与人相似,也具有喜、怒、哀、乐等表情。

(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人类的祖先可能与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等。(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展示出许多不同的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对学生的观点是否科学不作评价,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学生的生活常识入手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为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在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争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儿跳跃,这世界按说也点缀得相当美丽了,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烦,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做“人”„„

女娲

教师指导学生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思考:人类真是女娲创造的吗?如果不是,人类是怎样起源与发展的呢?(使学生带着疑问和极大的好奇心进入新课)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关于“人类起源”的几种观点 教师展示资料并指导学生分析。

资料1:神创论认为,地球及万物是上帝在大约6 000年以前,即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00创造出来的。自从被上帝创造出来以后,地球上的生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神创论也叫特创论。神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以及天体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世界上的万物一经形成,就不再发生任何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只能在该物种的范围内发生变化,是绝对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的。神创论还认为,各种生物之间都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资料2: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通过分析上面两则资料,你同意哪种观点? 学生分析后回答:同意达尔文的观点。

教师进一步强调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心和唯物观点的斗争。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题。资料1:下面是几种类人猿的图片。

图1

图2

图3 资料2:类人猿是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的总称,也叫做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因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相似,亲缘关系与人最为接近,故称类人猿,类人猿是灵长目中除了人以外最为高等的动物。如具有复杂的大脑,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盲肠、蚓突、胸廓、血型、怀孕期7~9个月,寿命可达几十年等,均与人相近。而且,无尾、无颊囊和臀疣(长臂猿例外),其中,黑猩猩与人类99%的基因是相同的。但类人猿的前肢较后肢长,因此,只能半直立行走及臂行,这又与人类有显著区别。现在生存的类人猿叫做现代类人猿,古猿则指化石类人猿。

1你认识资料1中的类人猿吗?

2通过上面的两则资料,你认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并在班级内展示。(1)资料1中的类人猿是长臂猿和黑猩猩。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具有盲肠、蚓突以及扁平的胸骨。此外,类人猿在牙齿的数目与结构、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以及怀孕时间和寿命长短等方面与人类也十分相近。但是,类人猿和人有着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类人猿的前肢长于后肢,只能半直立行走以及臂行。而人则是直立行走。

教师指导学生对展示的观点进行适当的补充并进一步强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在形态和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是因为两者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存在不同之处是因为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人类和类人猿的形态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那么,森林古猿在进化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过程中,环境是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

学习目标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1.人猿相揖别的原因

教师引导:现代类人猿与其祖先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森林古猿的一支,却由于特殊的原因,走上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猿不同的特征,并且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人猿相揖别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请阅读教材,并尝试完成下面的思考题。

1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在东非大裂谷地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早期人类化石?

3从图中可以看出,露西的骨骼具有哪些特点?她的运动方式可能是怎样的? 4从石器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哪些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1)东非地区大量的森林变成稀树草原,大量的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为了适应地面生活,森林古猿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2)下到地面上生活的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发展成早期的人类。所以,在东非大裂谷地带会有那么多的早期人类化石。

(3)从露西的化石图可以看出露西的骨骼化石具有以下特点:上肢比较细,下肢比较粗长,骨盆的髋骨比较宽阔,和现代人类比较相似。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4)图中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古人类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学生代表对展示情况作补充和评价。

小组内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大量森林变成稀树草原,东非大裂谷地带的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这部分古猿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为了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他们利用前肢使用树枝、石块等简单工具,这样,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逐渐地他们不仅能够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标志着人和猿有了本质的区别,所以,部分森林古猿能够进化为人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的改变。

2.人类的发展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和观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

1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2人是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如何处理好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1)环境发生变化,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上来生活,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由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逐渐发展到能够制造简单的工具,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在劳动的过程中,大脑也越来越复杂,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能够想出更多的办法解决困难,制造复杂而精巧的工具。工具越发达,人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越强,逐渐发展成生物圈中的最强者。

(2)目前,生物圈是人类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早期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比较差,需要同环境进行激烈的斗争才能获得生存的可能。在人类逐渐进化的过程中人脑的结构逐渐变得复杂,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能够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制造的工具也日渐复杂,提高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人类的活动也使生物圈满目疮痍,例如河流污染、草原退化、环境恶化等。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圈中的资源,并保护好生物(包括人类)唯一的家园——生物圈。

教师、学生分组对本部分内容进行归纳,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环境的变化使森林古猿分成两支,一支下到地面生活,为了适应陆地环境,能够直立行走,并利用前肢使用和制造工具,以获得食物和逃避敌害,逐渐进化成人类。另一支继续生活在森林中,利用四肢在树上攀缘获得食物等,进行树栖生活,逐渐进化成现代类人猿。

教师指导学生对展示结果进行补充和纠正,并进行适当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给予及时的鼓励。

学习目标三:区分事实和观点 事实就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观点是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是根据事实进行的分析和推断。科学家的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的。请你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尝试说明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学生分析讨论后达成共识:(1)和(3)是事实,(2)(4)和(5)是观点。

教师强调:事实是确实存在的,观点有正误之分,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清楚事实和观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阐述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什么? 2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逐渐地他们不仅能够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

教师强调: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但是人和现代类人猿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年代,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

板书设计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人类起源的几种观点:达尔文认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主要区别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1.人猿相揖别的主要原因 2.人类的发展

典例精析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B.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C.人类起源于古代的猴子

D.人类起源于黑猩猩 答案:B 详解:在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人是由万能的神创造的。19世纪时,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后,发现人和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结构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

2.下列关于人类和类人猿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类人猿的生活方式为树栖,而人在陆地上生活

B.类人猿的运动方式主要是在树上攀缘,而人的运动方式为直立行走 C.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而类人猿不会制造工具 D.人和类人猿都能直立行走 答案:D 详解:人类和类人猿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类人猿长期进行树栖生活,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攀缘,而人生活在陆地上,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

3.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答案:C 详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根据古人类的化石,即古人类的遗体、遗物和生活痕迹,能够了解古人类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方式和使用的工具等,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

4.下图表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________生活为主转变到________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可以看出,人的体形一代代向着________的方向发展,这样使________得到解放,促进了________的发育,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人类________的工具越来越精细、复杂。

(3)黑猩猩利用树枝取食洞穴中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是否相同?为什么?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会超过其他任何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树栖 陆地 森林大面积消失以及其他环境的变化(2)直立行走 前肢 大脑 制造

(3)不相同,因为大猩猩使用树枝不具有创造性

(4)这是因为人类大脑比较发达,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比较强,所以,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强

教材习题答案详解

1.(1)×(2)√(3)√ 2.A 3.1千万~2千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适应了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

4.提示:分组收集资料,将收集的信息在小组内归纳整理,也可以在班级内展示。5.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人类的近亲——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

活动设计

活动题目:收集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资料 活动目的:(1)通过收集并分析资料,了解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过程。(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活动过程:(1)学生分组通过上网浏览、查找相关的书籍等途径收集关于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资料。(2)小组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3)分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4)将收集的资料和分析的结果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筛选,对有重要价值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活动结果: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人类起源的相关信息。教学反思

本节是一节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本节课中也有一些悬而未决的知识,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究热情。教师适时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中分组进行探究,不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知识归纳整合的能力。例如:“关于人类起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了一些关于人类起源的几种观点的资料,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在探究人类起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具有勇于质疑的精神。另外,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指导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教材是学习知识的坚实阵地。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广泛收集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期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 篇二

重庆2013级的高中生是首届使用新课标进行学习的学生, 各位老师都是在摸索中教学。虽然中学老师也针对新课标的教学召开过交流讨论会, 但是没有针对选修三的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或策略。就生物而言, 大多数中学教师对选修课的内容是不熟悉的, 老师也是边学边教。因为新课标的有些知识是在大学才学的, 特别是选修三的内容, 都是现代生物科技的一些前沿领域的相关内容。我们在实习的时候恰好实习的班级正在上《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我们也和老师们一起备课, 一起讨论对一些知识的处理。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 没有经验, 都是在慢慢摸索, 有些问题也需要向大学的老师教授请教, 所以在文中谈到的只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和有经验的老师相互交流, 也希望能给第一次上课的老师一些启发。

选修三教材的编写相对于必修课本来说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内容较深, 技术细节较多。例如, “基因工程”的内容较深, “胚胎工程”的内容技术细节较多。二是章节之间的知识难度差异较大, “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相比, 知识难度有很大的差别。三是涉及较多的讨论和辩论活动, 与必修教材和本教材的其他专题明显不同。四是部分内容与必修教材内容的表述不一致, 甚至看起来前后有些矛盾[1]。

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本模块的教学建议:“本模块的教学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进展迅速, 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练习撰写专题报告, 并组织开展口头交流、辩论等活动[5]。”这些建议体现了本模块的内容特色, 也指明了本模块的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的分析, 结合人教版选修三教材, 为更好地开展本模块的教学, 特提出以下的具体教学建议。

一、应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选修课的内容特点是知识小点很多, 前后的联系又不紧密, 需要记忆的多, 所以应用比较法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

比如, 基因工程的工具中,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相比较, 就很好记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使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而DNA连接酶是在DNA片段之间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在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时候, 受体细胞不同, 导入的方法也不相同。导入植物细胞采用的是农杆菌转化法, 导入动物细胞时使用的是显微注射法, 导入微生物细胞则是用感受态细胞法。对于植物细胞来说, 受体细胞可以是体细胞, 也可以是受精卵;对于动物细胞来说, 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

二、与必修内容相联系

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学习过的一些知识与本模块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 基因工程中涉及的DNA重组技术、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等内容与DNA的结构及复制特点相关;蛋白质工程与基因的表达相关;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关。这些相关内容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形成的已有概念,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概念拓展和建构新的概念, 避免死记硬背相关的知识要点。

例如, 基因工程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复制过程的DNA解旋酶作用可以相互比较。他们都是作用于DNA分子中的化学键, 而两者的作用部位不同, 前者作用于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而后者作用于两个碱基之间的氢键。DNA连接酶则可以和DNA聚合酶的作用相比较, 他们的相同点是催化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他们的不同点有: (1)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 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不是在单个核苷酸与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2) DNA聚合酶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 将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链;而DNA连接酶是将DNA双链上的两个缺口同时连接起来。因此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

PCR技术可以和DNA复制的过程相比较。他们的区别有: (1) 解旋方式不同, DNA复制是解旋酶的催化下解旋;而PCR技术中DNA是在高温作用下使DNA分子变性解旋。 (2) 它们的场所也不相同, PCR技术是在细胞外;而DNA复制是发生在细胞内的。 (3) 他们所需要的酶也有所不同, 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普通的DNA聚合酶;而PCR技术需要的是耐热的DNA聚合酶。 (4) 他们需要的温度条件也不同, DNA复制是在细胞内的温和条件下进行的;而PCR技术需要控制温度, 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5) 他们虽然都是DNA的扩增, 但合成的对象是不同的, DNA复制合成的是DNA分子, PCR技术合成的是DNA片段或基因。

蛋白质工程和中心法则相联系。蛋白质工程是中心法则的一个逆推过程, 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RNA) →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 (DNA) 。只要掌握了中心法则, 蛋白质工程也就好掌握了。

三、应用问题串法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有层次、有逻辑的问题设置可以将课本上零散的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层层递进的问题也可以加强学生的思考, 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进行, 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教学常见的教学方法是讲解, 若教师只是讲得很认真、很详细, 教授者的思维与学习者的思维不能很好地切合, 就会常常导致学生课上听懂课下遗忘的奇怪现象, 其根源在于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 即没有时间思考, 没有内化于心。在讲完动物细胞融合后, 我们会讲到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 从而引出动物细胞融合最大的用途就是制备单克隆抗体, 那什么是单克隆抗体呢?在讲之前,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 并回答以下问题:

(1) 抗体是由何种细胞产生的?

(2) 一个B淋巴细胞能产生多种抗体吗?

(3) 动物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只有一种吗?

(4) 简述获得抗体的传统途径, 这种方法获得的抗体有什么缺陷?

在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 就说科学家设想克隆单一的B淋巴细胞, 形成细胞群, 产生大量高纯度的抗体。但是有一些困难:动物细胞是不可以无限增殖的。让学生思考:

(1) 哪种细胞可无限增殖?

(2) 怎样才能得到既能产生单一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B淋巴细胞?

接着, 我们就讲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在讲之前, 给出以下几个探究问题, 让学生自己先设计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案。

(1) 怎样让动物产生特异性针对某种抗原的B淋巴细胞?

(2) 培养液中会有几种细胞, 如何处理?

(3) 提取B淋巴细胞时, 能否确保其单一性?

(4) 杂交的细胞是否都是符合要求的?

在学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再补充讲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这样以问题串的形式来讲, 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主动去思考, 去寻找解决方法, 而不是老师讲学生听, 被动地接收。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关键就是老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合理, 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 又不能过于简单, 还要在问题中将新旧知识相联系, 让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这样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兴趣也会更高。

四、应用竞答法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这一专题的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 课程内容丰富多彩, 上课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 生物武器的相关内容, 学生们经常在电影和杂志上看到相关的知识, 像电影《生化危机》是他们非常熟悉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二战时期日本使用过的细菌武器, 他们也经常在电视和电影上看到。在上《禁止生物武器》这一节内容时, 先让学生阅读十分钟的课本, 然后相互交流与生物武器有关的信息。在交流完后, 以小组为单位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有课内的, 也有课外的, 还有以前学过的。比如:

(1) 炭疽杆菌的结构特点? (两个一分)

(2) 与生物武器有关的电影? (两个一分)

(3) 哪些病原体能充当生物武器? (两个一分)

(4) 生物武器的种类? (答全给分)

(5) 生物武器的特点? (两个一分)

(6) 肉毒杆菌毒素的致病原理?

(7) 接种天花病毒疫苗后还会不会感染天花病毒, 为什么?

(8) 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 (两个一分)

(9) 天花病毒的结构特点? (两个一分)

(10)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是哪年签署, 有哪些国家?

(11) 生物武器的局限性? (两个一分)

(12) 我国何时加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3) 生物武器具有局限性的原因? (两个一分)

(14) 中美联合声明对生物武器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全给分)

(15) 与生物武器有关的战争? (两个一分)

(16)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有哪些? (两个一分)

(17) 基因重组的全新致病菌有什么好处? (两个一分)

(18) 如何防护生物武器? (两个一分)

活动进行的效果非常好, 学生对这些问题都很感兴趣, 都很积极地起来回答问题。如果有答错或答不上来的地方, 就给出答案, 不要在一个问题上浪费太多时间。在抢答完后, 一般还剩几分钟时间, 这时可以对本节课内容做一个小结。

五、应用辩论赛法锻炼学生的能力

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以“论坛”和“热点问题讨论”的形式来编排教材, 这种编排有利于明确限定讨论和辩论的主题。“论坛”的形式十分鲜明地呈现了赞成的理由和反对的理由之间的对比;“热点问题讨论”也十分明显地呈现了“争论焦点”, 这样做的优点是避免主题大而多、问题杂乱而无法展开理性的讨论和辩论。

教学中是不是必须按照教材的设计逐个对论坛进行辩论呢?这样做当然是可以的, 但由于有限的时间和相对较多的学生, 无法做到有序辩论, 而且这部分内容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会有新的认识。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为例, 我们上课时可以就“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进行辩论, 而“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和“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则略讲。为了课堂上辩论赛的顺利进行, 在课前要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首先, 确定正方和反方, 每一方都要有一个同学陈述本方的观点。确定好人员分配后, 就要学生下去收集资料。只有充分的准备才会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辩。

从我们在几个班级开展辩论赛的情况来看, 如果同学们准备很充分, 辩论时也是针锋相对, 课堂气氛很激烈。相反, 如果准备不充分的话, 课堂上就会出现冷场, 只有老师一个人在那里调动, 尽管如此, 学生还是没什么话可说。

当然, 辩论只是形式,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具备相应的思辩能力是本质。因此, 需要反对那种追求气氛、追求辩论技巧而毫无个人观点的辩论。科学辩论的本质在于理性思考, 用事实说话, 但也存在合理的假设和推理, 而这正是需要让学生理解和铭记的。

六、应用情景创设法提高学习兴趣

有些专题讨论的问题虽然也和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和现在学生们的生活没有太多关联, 而是和他们日后的工作、婚姻、生活密切联系。这时候, 我们可以创设相应的情景或者以演小品的形式来上课。

比如,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中讲到克隆人, 就可以让他们想象如果班上有一位同学是某个明星或者某个科学家的克隆人, 他们会怎样对待这些克隆人。如果是他们自己, 愿意被科学家克隆吗?他们就会去思考克隆人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利与弊。在讲设计试管婴儿时, 就让他们假设自己已经当爸爸妈妈了, 如果孩子患病了, 他们会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再生一个设计试管婴儿吗?讲到基因“身份证”时, 可事先让学生排练小品《我有一张基因“身份证”》, 小品的内容是主人公拿着基因“身份证”悲喜交加的人生, 他因为有了基因“身份证”, 提前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 但也因为它, 在婚姻和找工作时屡屡受挫。这样, 比枯燥地去讲各种问题的利与弊要生动有趣得多, 而且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

当然, 各位老师肯定还有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 有的想法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实施起来效果也有所不同。笔者在此抛砖引玉, 希望能和有经验的老师交流, 为自己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陈世宏.《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的教学建议.网络导报 (在线教育) , 2011.

[2]陈世宏.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探讨.科学导报, 2012 (3) .

[3]吴成军.人教版《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修教材的分析及教学建议.生物学教学, 2010 (11) .

[4]赵克霞, 雕玲.“基因工程”的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中学生物教学, 2010 (9) .

3.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特点分析 篇三

关键词: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特点;分析研究

教材是上课时必不可少的教学材料,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重要工具。所以,教材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我國教育发展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教材的编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初中生物教材也有所改变,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特点展开的分析讨论,并且对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一、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特点

1、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是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改编的,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具有很大的新意,它积极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并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生物教材中,其内容都是一些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理论,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是新编人教版生物教材改变了这一现象,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教学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表现形式很独特,图文并茂,并且附上了很多的颜色,这一特点很吸引学生的眼球。在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一些内容学生不能理解的时候,就可以参照书上的图文进行理解,这样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比如在学习一种昆虫的时候,教师对昆虫的结构描述很模糊,学生很难理解,那么就可以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昆虫结构圖进行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此节内容的理解。另外,生物教材中的内容都是跟我们的生活相关的,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探究性学习。教材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所以设计了多个模块,通过多种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锻炼。在教材中,有“观察与思考”模块,设计此模块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还设计了“资料分析”模块,这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对教材进行初步的了解,等到学生对教材的内容看完以后,教师再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理解的程度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学习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编初中生物教材特点对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突破重难点。在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学生学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另外,新编教材也具有很大的特点,和传统的教材相比较来说也具有很大的优势。虽然有些内容变得比较难理解,但是图文并茂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教材插入的一些图片,都是通过编者深思熟虑过后得来的,并不是随意编写的,因此,教师要对图片的意图进行深入了解,理解编者的用意,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举例来说,对“营养合理”这一节进行学习的时候,首先教师应该通过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面包是否可以代替正餐食用?营养是否合理?这个问题是比较符合生活实际的,学生在来不及吃饭的情况下,都会把面包当作代替品填饱肚子,那么学生就会有很大的兴趣去了解这个问题。

2、灵活使用案例教学。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案例教学法是目前为止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并且使用这种方法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案例的选择和使用,首先要选择和所讲内容相符合的案例,然后再考虑这种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首先,教师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在为学生揭晓问题答案的时候,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列举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所学知识。举例来说,在学习“生物链”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对生态系统进行了解:水稻→稻螟虫→青蛙→ 蛇,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生物链,这样将形成生物链的具体生物列举出来,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三、结语

教材是上课时必不可少的教学材料,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重要工具。所以,教材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特点是值得我们进行分析探讨的,生物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很好的掌握与理解,才能够更好的利用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是对新编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特点以及对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进行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提高生物教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玉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J].文教资料,2007(8):186-187.

[2] 孔爱华.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探微[J].生物学通报,2002(11):48-49.

[3] 丁湘宁.研究性学习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整合研究[J].网络科技时代,2007(8):62-63.

[4] 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

3、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比较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异同。2、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基因简并性保持生物性状稳定性的意义,以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积极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事物发展的两面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

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包含了两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基于前面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学生们对于基因重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应注重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集中于基因突变这个知识点,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深对基因突变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类比推理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图片“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生物的遗传问题:知道性状为什么会遗传以及性状在向后代遗传时所遵循的规律。知道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性状的表现除了与遗传物质有关外,还与外界环境有关。而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

归纳小结: 不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不同引起,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可遗传的变异: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其后代将继承这种改变。

其中可遗传的变异三种来源: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⑴、展示资料:简单介绍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⑵、比较正常血细胞和镰刀型血细胞肽段上的差异,提出疑问。

⑶、讨论课本思考讨论问题,通过填图,寻找产生镰刀型血细胞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①引导学生发现,DNA上的碱基对与转录产生的mRNA上的碱基以及翻译出的蛋白质上的氨基酸三者之间的连带关系。

红细胞    圆饼状      镰刀型  蛋白质     正  常       异  常  氨基酸    谷氨酸     缬氨酸  mRNA      GAA         GUA   DNA      CTT  突变   CAT

GAA         GTA

②分析产生镰刀型血细胞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得出基因突变的一种类型,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1.基因突变的概念: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而引起基因的结

构的改变。

多媒体展示基因突变的类型,让学生观看,并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2、结合前边学过的知识分析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基因突变原因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并列举生活中可能引发基因突变危害健康的例子,比如经常吃腌制的菜和剩菜,咸菜等腌制食品必须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如果含量过高,可能会致癌。长期从事放射性的工作,夏天不注意防晒等等。进行归纳总结: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

内因 : 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改变,从而改变遗传信息。

讨论:基因突变都可以遗传吗?

归纳总结:①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一般不能遗传。

③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传递。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成癌细胞。

三、基因突变的特点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找出突变的五个特点: ①普遍性②随机性③低频性④有害性⑤ 不定向性

四、基因突变的意义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归纳总结基因突变的意义

1、基因突变能否产生新基因?

2、这些新基因的新性状对生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3、自然环境会选择哪些个体生存下来?

4、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有什么意义?

课堂巩固

五、基因重组

引导学生回顾基因重组的概念和类型

①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基因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换,等位基因交叉互换。

课堂巩固

课堂小结

再次简单复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加强学生记忆。

作业布置 :一轮复习资料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重组

一、变异

二、基因突变:

三、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的概念:

5.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细胞的分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3.掌握细胞全能性实例。

教学重难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考:1、一般多细胞生物体发育起点是什么?

2、受精卵进行分裂的方式是什么?

3、有丝分裂后,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

近年来,关于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的研究,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的重要课题。这是因为:细胞分化和生物发育有关;细胞癌变与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癌症有关;细胞衰老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寿命有关

大家都是从一个受精卵生长发育而来,为何一个细胞能发育为这么多种不同的细胞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探讨”的“讨论”,教师提示。

提示1.健康人会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补充到血液中去。

2.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一、细胞分化: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P117,总结出分化的概念。

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有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详见课件图片展示

成年人全身细胞总数约1014个,细胞种类有200多种,这么多种类细胞均来自一个受精卵。

2、细胞分化的特点:

1.细胞分化的持久性:发生于整个生命进程中。

2.细胞分化的差异性:高等生物比低等生物分化显著;动物比植物分化显著。

3.细胞分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问:多细胞生物体在胚胎早期随着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数目迅速增加。这些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吗?(复习有丝分裂特点)从理论上讲具有同样的遗传性的体细胞就应该表现出相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P118第三段得到答案。

3、结果:增加细胞的类型,产生出不同形态、结构、功能的细胞,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4、分化的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同一生物个体不同部位细胞、DNA、基因、tRNA相同,但mRNA、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5、分化的意义:是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学生活动:通过总结比较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异同,完成课件中的表格

思考:既然细胞分化具有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那么已经发生高度分化的细胞,还能像早期胚胎细胞那样,再分化成其它细胞吗?

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一棵完整的植株。实验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即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详见课件

3、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限制,细胞分化潜能变窄,这是指整体细胞而言。可是细胞核则不同,它含有保持本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基因,并且并没有因细胞分化而失去基因,因此,高度分化的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这可以从细胞核移植实验以及其他的实验证据中得到证实。详见课件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

B、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期D、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的细胞中DNA、mRNA、蛋白质的

种类和数量互不相同

B.红细胞的形成与基因表达有关而与细胞分化无关

C.胡萝卜叶肉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具全能性

D.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志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4、花药离体培养是指把分裂旺盛的花药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培育成植株。这成果利用了细胞的()

6.七年级人教版生物教案 篇六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

3. 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了解鼻、咽、喉的作用。

5.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6.意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7.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呼吸系统的模型。

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引言

通过思考生活常识,弄清婴儿第一声啼哭的科学道理。

2.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生活常识,通过生活经验(婴儿啼哭)引出每一个人自生下来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地呼吸。

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1通过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成统的组成。

3.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3通过阅读课文和分析资料,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4.进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呼吸道的作用。

5.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与讨论。

6.思考分析,鼻的作用及其内部结构是有限的等问题。

通过提示每段资料的内容,引导特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

学生从中找出相关信息。

6.1提问:鼻具有什么作用及内部结构特点,找到解释问题的突破。

6.2训练思维能力。通过生活常识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体验,了解到到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7.交流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8.呼吸道的作用 咽的作用

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进行角色扮演,说出自身的体会,通过身的体会,意识到边吃边说的危险

自我教育,逐渐养成“食不言”的好习惯。演示幻灯。

8.观察会厌软骨模型,

9.喉的作用

提出问题:嘴巴是不是发声器官,

了解喉是发声器官,知道应当注意保 引导学生思考喉的作用。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咽和喉的作用;了解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

总结本节教学内容。

引发学生关注环境,加深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7.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 篇七

鉴于目前没有明确的高中生生涯教育的概念界定, 笔者认为, 高中生生涯教育是围绕生涯准备而进行的所有正规的教育, 是一种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主规划人生的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探索自我职业需求, 掌握了解职业世界信息的方法, 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一、生涯教育思想学科渗透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发达国家, 如美国、日本、英国等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涯教育, 美国联邦教育署提出的生涯教育模式中,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已接受初步就业教育 (career awareness) , 美国高中的生涯教育课程由专业教师授课, 并作为必修课程每周拥有固定课时。[2]

北森测评技术公司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是57.8%非常不满意, 仅8.4%非常满意;“高考生对所学专业与学校的了解程度”是10%的考生完全不了解, 35.5%的考生不大了解。这些数据反映出来的正是我们对生涯教育的忽视, 学生对内不了解自身兴趣和能力, 对外不了解职业信息, 加之社会宣传媒介的引导, 导致高考生盲目追捧“热门”专业, 追求“名校”光环, 有些学生一旦进入大学或者走上工作岗位, 才发现自己对专业缺乏兴趣或不具备相关的能力。2013年某省高考状元被港大录取学习国学, 后发现自己最想学的还是北大的国学, 于是弃港大返回高中重读, 虽然2014年再夺状元桂冠, 但失去的却是宝贵的一年青春时光, 这与我们生涯教育的缺席难道没有关系?难怪有研究者说:“素质教育提早到了零岁, 职业意识到18岁竟然还没有形成, 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现实!”[3]

目前我国在高中生涯教育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 且都还处在尝试和摸索阶段, 因为还没有出台权威性的课程纲要指导, 所以缺乏专业性、系统性。随着学生实际需求的凸显和学校育人理念的提升, 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课程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在现阶段, 绝大多数普通高中一方面不具备开发校本化生涯规划课程的师资力量, 另一方面, 课时安排上恐怕难以给生涯规划课程留一席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思想, 可以让目前看来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生涯教育“接地气”。生涯教育目标的实现, 离不开学科育人这一主阵地的作用。

高中各科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 不仅涉及相关学科的核心知识、学生未来职业必需的基础知识, 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生物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在生物学科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思想, 就是指任课老师站在学科育人的高度, 在日常的学科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挖掘生物学科领域中丰富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 融入生涯教育理念, 向学生提供与本学科相关的一些职业信息, 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与当下学科学习的联系, 从而具备一定的视野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 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将高中生学业的压力转化成主动获取知识的内驱力, 乃至作为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物学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 明确指出: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 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作准备。[4]

二、教材中生涯教育资源的挖掘

1.利用教材“边角料”, 帮助学生了解和获取职业信息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 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其迅速。生物技术的应用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攻克疑难杂症、解决粮食问题、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等, 与生物相关的产业蓬勃发展, 这样在生物学科领域或与之相关的领域就涌现出很多就业机会, 有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或间接从事与生物学相关的工作。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中, 介绍了育种工作者, 医院里的检验师, 生物技术的研发人员, 化石标本的制作, 神经外科医生, 植保员, 林业工程师, 景观设计师这些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 有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就业单位、主要任务、工作方式、学历要求、需具备的素质、职业乐趣, 是非常值得一读的生涯教育资源。教师在介绍这些职业时, 应当告诉学生:在这些职业中, 一部分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生物学知识, 学生只需要学习该行业的相关知识、取得学士学位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分需要通过正规的国家资格考试;还有些要求专业知识非常扎实, 具有较高层次科研能力的专业人员, 学生需要取得硕士以上学位才能够从事这些工作。由于课堂时间十分有限, 教师可以指导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通过网络搜索来寻求更多的职业信息, 如: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的身体条件、学历条件、专业背景, 国内外哪些高校开设相关专业乃至历年来的录取分数线, 当学生成为某种职业人才后将获得怎样的薪酬, 享受怎样的待遇等。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取职业信息, 应该是每一个高中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只有通过平时的训练, 积累搜索的技巧, 方能在需要时从容不迫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虽然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但书中列举的职业数量仍然偏少, 且略显陈旧, 这与生物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不相称的, 从2004年到2009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陆续公布了12批新职业, 这些新职业很多都与生物学相关, 如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宠物健康护理员、公共营养师、酿酒师、生殖健康咨询师等。[5]通过对外部职业世界的了解, 高中生对未来的“幻想”逐渐转化为明确的“理想”, 进一步转化成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教材“科学前沿”栏目中, 介绍了组装细胞、通道蛋白研究、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生物信息学等, 通过介绍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学科, 知晓21世纪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全人类的贡献, 从而增强学科自豪感, 并为学生在将来选择专业, 进行理性决策打好基础。如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 将极大地提高肝病的治疗和预防水平, 降低医疗费用……”这说明从事生物学相关研究能够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从而造福全人类。在“生物信息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介绍中, 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生物学的发展需要十分综合的基础学科素养, 生物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相互渗透是生物信息学诞生的背景, 所以在高中阶段的学习, 不能够功利性地只认真学习高考科目, 而忽视了非高考科目或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学科的学习。

2.学习科学史, 了解生涯人物的成功之路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 生涯人物访谈活动是了解外部职业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简单地说, 就是找一个职场人士, 对其进行面对面的访问。笔者认为, 这一活动可以移植到课堂教学中来, 并进行实践。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不少生物学科学史的介绍, 每一段科学史的介绍就是一次对生物学科领域的生涯人物跨越时空的“访谈”。通过学习科学史, 学生能够间接体验当时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 了解成功的科学发现背后需要怎样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从而激发一部分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内在兴趣。如学习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领会科学研究需要合作能力,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 沃森和克里克因为都痴迷于DNA的结构而走到了一起 (即与什么人合作) , 克里克能够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原理, 而沃森可以帮助克里克理解生物学内容 (即如何取得合作的机会) , 在这段科学史中, 学生还能够了解到从事科研工作, 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 但成功贵在坚持。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中, 还用到了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对DNA衍射图谱的分析建立在复杂的数学演算的基础上, 由此可见, 进行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兴趣的支持, 更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 而高中阶段正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教材中的科学史, 更多的还是侧重知识的描述或是为某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但老师如果去查一些资料, 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研究背景甚至科学家的故事等资料, 不仅可以让科学史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三、其他与生物学科有关的生涯教育资源开发

在大多数普通高中, 生涯教育的理念尚未得到传播, 更不用说丰富的生涯教育资源。作为教师, 要拥有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情怀, 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发身边的生涯教育资源。

建立与学科有关的学生社团来帮助学生发展与之相关的能力, 如花卉养殖协会、微景观制作社团、环保志愿者协会等,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 一些同学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高中阶段提高相关的职业技能, 挖掘自己的职业潜能。一个人生活的好坏、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从事的职业以及在职业岗位上的贡献决定的。如果一个人选择了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 就会发挥自己身上所蕴藏的潜能, 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自我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反之, 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自己毫无兴趣的职业, 就会失去工作的激情与动力, 阻碍其潜能的发挥, 使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此外, 与生物学科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接触社会、进行职业体验、直接了解职业的重要途径。比如, 学生在学习“降低化学反映活化能的酶”这部分内容时, 我组织学生参观了当地的啤酒厂, 他们亲眼目睹了在现代化的工业设备中自动完成的一系列发酵过程, 我们虽然看不见酶的存在, 但它却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他们也切身体验到了生物学科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随后学生听取了啤酒厂领导的介绍, 知道了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 都需要从业人员了解生物学的知识, 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个部门都需要生物学的专门人才, 仅研发部门的某一领域才需要很专业的微生物相关知识, 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会择优考虑对口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学生在这些体验活动中, 往往会一时兴奋而对某种职业非常向往,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 自己向往的职业需要丰富的知识作为支撑,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觉的生涯准备。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经济改革的重心变化必然牵动行业调整结构和布局, 我们的学生即将面临不是无可选择而是选择太多的困惑。作为学科教师, 有责任通过生涯教育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帮助他们了解自我兴趣和能力, 掌握外部职业世界的信息, 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做好理性的决策。目前最重要的在于教师能否有生涯意识, 能否认识到生涯教育与自己学科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投身于学科育人的实践中去。[6]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 (Marland) 博士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职业生涯教育。我们教育家所应努力的, 便是让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 能成为适当有用的受雇者, 或继续接受更进一步的深造。适当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 需要新的教育整合, 它必须破除教育系统与社会隔离的障碍。”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韦立君.国际视域中我国高中生涯教育的课程设置.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 .

[3][美]高燕定.人生设计在童年.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2007年增补本)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8.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 篇八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改进

高中生物教学的半壁江山便是实验,而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又是生物实验有效开展的保证。就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来看,实验均是对生命运动规律或生命现象的探究。对于生物实验中的用具、材料以及方法步骤,都存在不唯一性,也就是说实验是可以优化改变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创新,不要拘囿于教材实验的条条框框,寻找出优于教材的实验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笔

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两个重要实验进行改进。

一、《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改进

该实验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实验。在教材实验中把抽象的实验直观化,对生物体的生长、细胞构成和细胞分裂等进行了验证。就实际来看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取材精准—解离透彻—染色适宜—制片到位”。那么本实验的改进点就落在解离、染色、制片等环节。现就该三环节的改进,进行详细的阐述。

1.改进解离的时间

在教材中制片过程是这样描述的: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在解离的操作中需要剪取洋葱根尖的2~3毫米,随后立即放入解离液中,并且解离的时间要控制在室温下3~5分钟。笔者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多次实验发现,这样实验的效果不是很好,细胞仍有较多处于不分散的状态。于是我在实验中适当把解离的时间延长,改为了8~10分钟,这样一来,洋葱根尖变得非常酥软,往下再依照教材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压片,细胞组织立刻分散成单层细胞,实验效果明显,且成功率很高。

2.改进染色的时间和方法

在教材中染色过程是这样描述的:用盛有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盛放解离、漂洗好的洋葱根尖,且染色时间控制在3~5分钟。笔者在实际实验中发现此举存在弊端,主要是:(1)进行染色操作之后,被染材料很难找到,需要花费较多时间;(2)染色时间上的问题。如果染色时间长,在染色液中观察不到实验材料的染色程度,造成染色过深,实验失败。具体的改进措施是:直接把解离、漂洗好的洋葱根尖放到载玻片中央,并在根尖上滴一滴染色液,染色时间控制在45~60秒。随后用装有清水的滴管小心地将多余的染色液洗去,并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因为在解离环节的改进中,洋葱根尖已处于非常酥软的状态,染色非常容易,所以缩短了染色时间,并且直接滴少量的染色液于材料上,可以便于肉眼观察,有效地控制了染色的程度。

3.改进制片的方法

在教材中制片方法是这样描述的:盖上盖玻片,并在盖玻片上加上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进行按压,这样可以使得细胞分散开来。从实际的实验效果来看,该步骤操作的成功率比较低,主要问题是:(1)在取加盖在盖玻片上的载玻片时,发现两者相互黏合,发生一同取下的问题;(2)材料样本发生移动,造成细胞散乱,分生区不便于找到。其实在进行这一步骤操作时,可以先放2层吸水纸在盖玻片上,再加盖一片载玻片,进而用拇指轻轻按压,多次重复操作,使得材料标本成为云雾状,对于教材实验步骤中出现的问题可进行有效规避。

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改进

1.改进画滤液细线的工具

在本实验的操作中四种色素的理想分离,关键在于“画滤液细线”,要求滤液细线“细而直”。在教材中,画线工具采用了“毛细吸管”,但由于实际操作中手用力不均匀,往往出现滤液细线“粗而弯”。因此笔者建议:用“刮胡刀片”替代“毛细吸管”,实际实验效果较好。这种改进的优点是:(1)用“刮胡刀片”画滤液细线,可以很好地保证滤液细线“细而直”,进而保障了实验需求;(2)画线工具源于生活,且简单耐用,节省了实验成本。

2.改进层析液

在教材中层析液是苯、石油醚、丙酮的混合物,层析液也可以用93号汽油代替。不过这两种层析液均带有毒性,且易于挥发。因此关于实验中的层析液,笔者仍建议使用95%的酒精,其同样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且材料价格低廉,是绿色安全的实验材料。

3.改进层析用具

在教材中层析法采用了滤纸条纸层析法。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最大不足,就是所得到的分離色素带不是很清晰,尤其是胡萝卜素,因其色素的含量较低,很难在滤纸条上清晰看到。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采用教学用的“白粉笔”,其实验效果很好。具体方法是:(1)对完整的一支白色粉笔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在白粉笔粗的一端重复进行“画色素滤液细线”的相应操作,务必做到滤液细线“细而直”;(2)在层析的时候将白粉笔有滤液细线的一端轻轻插入层析液中,同样注意滤液细线不要碰触到层析液面,稍等片刻之后我们就可以观察到清晰的色素分离带,实验效果很好。

科学而有效的实验操作是获取实验价值和意义的关键,本文重点分析了高中教材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两个实验,并就实验的操作方法,提出了改进与建议,为优化实验操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信息。

参考文献:

[1]张连季.对高中生物实验的几处改进和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2).

[2]翟天智.苏科版初中生物实验的几点改进与创新[J].中学生物学,2011(07).

9.通用高二生物教案人教版模板 篇九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通用高二生物教案人教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用高二生物教案人教版模板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使学生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其吸收的光谱;初步学习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滤纸上的分布。

3、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总反应式、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及光合作用的意义。

4、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了解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二、能力方面:

1、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2、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氧来源,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具体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意义的理解,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通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产量”这一问题,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因为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和其中的色素(并且安排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学生实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以及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的实验;讲述叶绿体和其中的色素、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一、教材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人类研究光合作用这种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理过程的艰苦历程,同时介绍了在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几个实验。

如: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实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的实验;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并从叶绿体放氧的实验;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的实验。介绍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实验是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创新精神。

二、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本节的重点,实验是本节的难点。

学生必须在搞清楚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吸收光谱,基粒片层结构的垛叠形式、色素在片层上的分布、基粒和基质的关系基础上,才有可能深刻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在介绍叶绿体中的色素时,设计了一个学生实验,即《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使学生易于对叶绿体色素有一个感性认识。本实验可以在讲授完叶绿体色素后作为验证实验处理,也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探究实验;另外教材中叶绿体中各色素的吸收光谱也可作为课上学生讨论叶绿体色素生理作用的探究课题处理。

三、教材中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的难点。

1、其中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即:

概括出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及氧气的来源,但是,该反应式不足以表示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因此,教材以图解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光合作用的两个重要过程,即光反应和暗反应。

2、光反应阶段:

教材中光反应阶段可概括为光反应场所和光反应过程两个方面。

(1)光反应场所: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类囊体)上进行。

(2)光反应过程:光反应的本质是由可见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可分为两方面内容:

①水的光解反应:通过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在其中部分光能作用下把水分解为氢和氧,氧原子结合形成氧气释放出去,氢与NADP结合形成NADPH,用[H]表示,叫做还原性氢,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

②ATP的合成反应:另一部分光能由光合色素吸收、传递的光能转移给ADP,结合一个磷酸形成ATP,也就将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上。

3、暗反应阶段:

教材中暗反应阶段也可概括为暗反应场所和暗合应过程两个方面。

(1)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2)暗反应过程:暗反应实际上是一个由多种酶的催化才能完成的酶促反应,光对暗反应没有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与一个五碳化合物分子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分子,这个反应的作用在于使反应活性不高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

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在有关酶的催化下,一些三碳化合物接受光反应产生的ATP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并被光反应产生的[H]还原,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糖类,一部分氨基酸和脂肪也是由光合作用直接产生的。

③五碳化合物的再生:另一些三碳化合物则经复杂的变化,又重新生成五碳化合物,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

4、教材中光合作用的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有机物的来源;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来源;光合作用可调节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光合作用在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即:使无氧呼吸进化为有氧呼吸成为可能,同时为水生生物进化到陆生生物创造了条件。

教材在最后总结道:“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能量和物质代谢”,充分概括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5、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是教材的选学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理念,这部分内容易于调动起学生的讨论热情。

通用高二生物教案人教版模板2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能够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1.知识方面: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科学价值观方面: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

2.布置调查任务:

①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

②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

③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

④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

⑤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⑦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⑧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3.每组选两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

设计意图:

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下一课时的调查内容也纳入本节课,每个小组选做其中两项内容,负担不会太重,再通过堂上的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里将课外阅读也纳入查阅范围,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引入:

通过大屏幕展示组图:

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密集的厂房—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

教师: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先请出我们第一组的代表来发言。

学生堂上展示阶段:

学习活动:由每组选派发言人x人,用ppt展示资料收集结果。

第1组汇报: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第2组汇报: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第3组汇报: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第4组汇报:结合xxx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收集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师生互动: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生生互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提问。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学生课前资料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也是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学生学生将课外查找到的资料,以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汇报,在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组内可以分工,每人交流一个方面,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堂上教师要提醒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学生在汇报的同时,其他小组也要认真聆听,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质疑或提问,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内容点出,引起学生的关注,或者将被学生忽略的内容加以补充。

无论是学生的展示环节,还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环节,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引导着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调查问题、收集资料、准备发言的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和信息,达到了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师生讨论阶段:

讨论内容: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学生:各抒己见,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或感想

教师: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作起。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敞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完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学生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结束:

表扬各小组成员作业完成得很好,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下次做得更好!

播放“地球之歌”的MTV,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通用高二生物教案人教版模板3

知识目标

理解由各种化合元素组成的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核酸等各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特点,在细胞和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初步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是体内各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和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

能力目标

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化合物的学习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各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学习,认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通过各种化合物的功能的学习,认识生物体的物质性和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基础的观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重点分析

1.组成生物体的六大类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该六大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和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组成生物体的六大类化合物虽然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但组成的各类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组成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各种化合物的组成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其功能;另一方面该部分的知识又是学习以后知识,如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作为重点指导学生学好、学扎实。

2.四类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

四类有机物是生物体特有的化合物,了解这四种化合物的结构和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特别是四种化合物在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的侧重点,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糖类物质主要作为生命活动的供能物质,脂类物质主要作为生命活动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而核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核酸对生命活动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四种化合物的功能进行区分。

难点分析

1.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特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功能特点的相互关系。

蛋白质的结构单位以及蛋白质的化学结构特点及空间结构特点等,是有机化学的知识,由于学生还没有开始学习有机化学,因此是学习上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化学知识进行讲解,讲清楚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通过氨基酸的缩合反应引出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并直观演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的相互关系。

2.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结构特点,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上一篇:我是追梦青年2014.5.1下一篇:春节送礼习俗与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