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4-08-04

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8篇)

1.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一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文字闪烁动画

教学目标:认识gif动画软件及其界面组成。

技能目标: 学会启动与退出gif动画软件,掌握文字输入与编辑的方法,掌握闪烁动画效果的制作、预览和保存的方法。情感、太度和价值观目标: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会利用gif动画制作文字闪烁动画。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动物们准备召开运动会,森林大王老虎给小兔子布置任务:“告诉森林中的小动物们,森林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欢迎大家前来报名参加!你知道小兔子是怎样制作的呢?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1、gif软件的启动

双击桌面上的gif图标,就启动gif动画软件了。Gif动画软件工作界面如右图所示。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2、制作文字闪烁动画(1)、创建空白动画(2)、添加文字(3)、设置霓虹效果(4)、创建闪烁动画 3、动画保存 4、gif软件的退出

四、实践创新,展示交流

打开“闪烁动画“文件,选择第一帧,在文字“森林运动会”的下方,再添加文字“欢迎前来报名参加!”设置字体为“楷体”,字号为“20”,颜色为“红和蓝”,进行动画播放与预览,最后以“闪烁动画”为名,分别保存为uga文件和gif文件)。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计算机动画是用计算机生成一系列可连续播放画面的技术,将制作好的每一帧画面快速连续播放,就会产生动画效果。教后反思:

第二课 图像渐变动画

知识目标:认识画布和图像的添加方法。

技能目标:学会新建画布;掌握图像添加和调整方法;学会进行“两者之间”设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重难点

学会新建画布;掌握图像添加和调整方法;学会进行“两者之间”设置

突破: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方式交互使用。情景导入:

一、带领学生们走进动画世界。

(展示图像渐变动画),引起学生做图像渐变动画的兴趣。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制作图像渐变动画。新授过程

一、新建画布

师:同学们,请建立一个:宽度300像素、高度220像素的画布。画布外观为完全透明。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添加图像

讲授添加图像的两种法:

方法一: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添加图像”。(如图)方法二: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添加图像”按钮。(如图)学生练习。方法一:

三、制作渐变效果 讲解: 1.复制帧

2.设置透明度

3.进行“两者之间”设置。

学生练习。

四、保存动画

五、小结

六、教后反思:

方法二:

第三课奔跑动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动画向导的作用。

技能目标:熟练使用动画向导制作逐帧动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审美能力,增加热爱祖国的情感。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熟练使用动画向导制作逐帧动画。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方式交互使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出示p11情境图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制作动物奔跑的动画。新授过程

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1.打开“动画向导”。

2.设置画布尺寸。

3.添加图像。让学生说说怎样添加图像。4.调整图像顺序。5.设置帧的“延迟时间”。6.单击“完成”按钮。7.保存动画。学生独立练习。课堂总结:

1.教师总结。

2.学生谈收获。教后反思:

第四课 眨眼动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工具箱和对象面板。

技能目标:掌握工具箱中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在对象面板中复制对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绘图水平和审美水平。

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掌握工具箱中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在对象面板中复制对象。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方式交互使用。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出示眨眼动画,让学生欣赏。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制作眨眼的动画。新授过程

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1.打开一张图。

2.点添加帧,复制第一帧并粘贴到第二帧。(一定要添加帧,不然图会乱跳)

3.选择颜色选取工具,在上眼皮附近点一下选中眼影色。4.用画笔工具把第二帧的眼睛涂成一条线状。(此时最好把图放大,一定要细心,重点就在这里)

5.把第一帧设为30秒 第二帧为5秒----眼睛就可以眨起来了。

6.保存动画。学生独立练习。课堂总结: 教后反思:

第五课 动态效果套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视频F/X”菜单及条幅文本。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视频F/X”菜单;能够添加条幅文本套用动态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自身审美及评价能力。

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会使用“视频F/X”菜单;能够添加条幅文本套用动态效果。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方式交互使用。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几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动画的制作。课下很多同学问:能不能像word文字效果一样套用预先设定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今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新授课: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下面,同学们先新建一个:200X150的画布,并建立两帧,在不同的帧上添加不同的图像。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套用“视频F/X”菜单效果 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

①选中第一帧和第二帧;②单击“视频F/X”菜单“peel”子菜单中的“turn page-peel”命令;③设定效果,如下图:

学生独立练习。3.套用文本效果 教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第一步:添加条幅文本。

方法一:在帧上右击,选择“添加条幅文本”命令。方法二: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帧”选择“添加条幅文本”命令。法一 法二

4.保存并退出。课堂总结: 谈收获。教后反思: 第二步:设置条幅文本。

第二单元

第一课:生活中的信息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的信息网络和网络的构成要素;了解因特网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情感目标

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增强信息利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信息网络的含义与网络构成要素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学习阅读与思考,初步通过网状棋盘感知“网络”的含义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26-28 探究

一、生活中的信息网络 邮政网络 电话网络 广播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

二、网络的组成要素 节点

线路和设备协议资源

三、网络的类型

1、按结构分

2、按覆盖的地域分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你认为计算机网络能完全取代其他信息网络吗?

2、如果整个校园网电脑都无法上网了,考虑一下是网络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1、在书写信封时,中文书写格式和英文书写格式有什么不同?

2、探索校园网的信息系统 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教后反思:

第二课:因特网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因特网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情感目标

了解因特网的创建历程,体验科学家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突破:因特网的基础知识与因特网应用技能 教学过程 境创设激发兴趣

1958年,美国建立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吗?它又给世界带来了一种什么样的变革吗?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30-32 探究

1、因特网的历史与发展

1968年6月21日,DARPA的“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开始实施。1974年DARPA向全世界无条件免费提供TCP/IP协议。1991年,Gopher和万维网诞生。

1987年,CANET和因特网正式建立了E-mail连通。

2、因特网的核心与特点

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NCP改为TCP/IP协议 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 TCP/IP协议的含义与特点

3、因特网服务和客户端软件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如何在网上找到目的地?

2、URL的含义和一般格式。

说一说下面这些因特网服务的含E-mailTelnetBBSFTPMUDUsenetQQ 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1、区分下列URL中各部分的含义:

http://218.56.153.181/moodle/couse/view.php?id=f8 P32页练习题1、2 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明白了哪些问题?你收获到了什么? 教后反思:

第三课:因特网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常识。能力目标

义:

熟悉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情感目标

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地,增强信息利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因特网的基本应用技能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瑞典《国内邮报》在发行362年之后,在2006年12月30日后停止发行,改为在互联网向公众免费提供电子版服务,说明了什么呢?导入本课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1、自学课本P33-36 探究

2、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博客(blog)网络广播(podcasting)网络视频(youtube)社交网站

钓鱼攻击、游戏主机、网络虚拟人生等 3、如何用好因特网 曲别针换别墅的故事 网络空间的责任与安全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因特网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你想利用因特网做些什么?

2、因特网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你有什么新点子吗?

3、你上网时是否注意到自己也有维护网络纯净的责任呢? 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1、农民上网卖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你能找到他们网上卖菜的地方吗?

2、乐乐经常到网上搜索作文,并且喜欢拿来应付语文作业,你觉得乐乐这样做对吗?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在班里做个调查吧!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你知道因特网的用途了吗?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感测技术初步 第一课:生活中的感测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感测技术的概念,熟悉生活中常见的感测器;理解感测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能力目标

能够举例感测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使用常见的感测器。情感目标

感受无处不在的感测技术,理解感测技术对现代生活的重要影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感测技术的概念与感测器的使用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谈话导课,在宾馆或饭店经常见到自动门、自动干手机你知道它们的原理吗,你想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吗?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40-43 探究

1、人的感官与感测技术

眼、耳、口、鼻、舌、身分别是感知什么的? 感测技术的概念2、3、4、5、电的检测——测电笔 温度的检测——温度计 声音的检测——噪声检测器 气体的检测——燃气报警器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科学研究中运用感测技术获得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2、除了对燃气和酒精气体的检测外,在哪些地方还应安装气体感测器?

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1、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用测电笔测量下家里或(教室)里的插座或电路的带电情况?

2、调查你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感测器,它们应用于哪些领域?它们能实现哪些功能?

梳理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感测技术的高级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机器人传感器的种类及作用;简单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力目标

能够进简单的感谢测技术小实验。情感目标

感受感测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树立投身科学研究的

远大理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谈话:从气象卫星到神七的发射导入本课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44-47 探究

1、传感器技术

被测量——敏感元件——输出

变换电路 | 电源

2、机器人的“感觉”

机器人感知外部信息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来实验的 明暗、色彩、位置、形状、接触、压感、力感、接近感、滑觉 机器人传感器的分类

3、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含义遥感平台——卫星 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1、计算机上使用的麦克风是一种把--------信号转化为------信号的传感器,音箱是把---------信号转化为----------信号的装置,它与麦克风的信号转化过程是相反的。

2、探讨一下,机器人的“感觉”和人的感觉相比,有哪些优势与不不足。

3、如果你是遥感技术的专家,你想研究具有哪种功能的遥感

技术?谈一下你的设想?

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你知道感测技术的高级应用有哪些了吗?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通信技术初步 第一课:通信技术概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通信的概念;了解原始的通信方式。能力目标

掌握原始的通信方式;能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利用。情感目标

感受丰富多彩的原始通信方式,体会这些通信方式通信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各种通信技术的优劣有简单认识。教学重点难点: 通信的概念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课题:孔明灯的故事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50-53 探究

1、什么是通信技术 通信的概念 通信的产生与发展

2、传统通信方式 烽火台 击鼓鸣金 飞鸽传书

现代通信方式 电报 电话 广播 移动通信 计算机网络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1、2、1、2、通信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挑战? 人们最初的通信方式是()、()。号角延伸了人类()器官的功能,烽火信号延长了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人类()器官接收信息的距离。

比较一下烽火通信、击鼓通信和邮驿通信,各有什么优势与不足? 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说一说这节课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后反思:

第二课:通信技术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生活中裳的通信技术;了解现代通信及其发展趋势。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生活中的通信技术进行交流,能因地制宜地选取通信工具。情感目标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是每个人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理解通信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和基本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谈话导课:你有事要告诉远方的亲人或朋友,你一般采用什么方法? 自主探究交流 自学课本P54-57 探究1、1)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书信、广播、电视、网络来接受远程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 常用的紧急求救电话号码 2)

2、通信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 通信技术与智能机器人 网络销售、电视销售、电话销售 智能机器人的分类健康地使用通信技术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1、2、现代通信技术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如何才能负责地使用通信手机或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有哪些?如何防止利用手机或网络技术工具。进行的诈骗? 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1、A、2、常年在外的海员,你认为他们应该拾下列哪种通信工具? 小灵通B、普通蜂窝移动电话C、卫星移动手机

你在外地地姐姐想看一看你刚写的文章,你如何用最快的方式传递给她呢?

谈谈你见过或使用过的手机,它有哪些功能,你希望未来的手机具备哪些功能?

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你能能说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吧 教后反思:

第四单元:通信技术初步 第一课:控制技术概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控制、控制手段及控制技术的概念;理解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的区别。能力目标

能描述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能选择合理的控制方法;能运用控制思想解决生活问题。情感目标

体会控制对生活的作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控制及控制技术的概念 控制手段和方法的描述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从校有校规,家有家法说起,社会要想良性循环就必须有个规范,这个规范在我们课程中可以理解为控制,从而引出课题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60-63 探究

1、控制的手段、效果和对象 A、火车站入站口的控制

B、高压锅的压力控制 C、电冰箱的温度控制

2、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 人工控制 自动控制

3、控制在生活生中应用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军事、国防、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在宾馆的洗手间里,常有一种红个感应干手机,请分析它的控制对象、手段、控制目的是什么?

2、杂技运动员在表演走钢丝项目时通常都平举一根钢管,分析一下他们的控制对象、手段、控制目的是什么? 列出常见的自动控制与手工控制的案例。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根据你对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的理解,各举一些例子。

3、自动控制与人工控制相比,有哪些优势?

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能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吗? 教后反思:

第二课:控制系统与智能控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控制系统的构成,简单了解智能控制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简单了解智能机器人。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觉的控制系统组成要素;能解释常见的智能控制现象。情感目标

进一步体会控制技术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科学的技术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控制系统的构成

能够分析常见控制系统的组成要素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故事导入: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64-67 探究

4、控制系统的一般构成 自动门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 红外探测器、控制器、电动机、门 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及系统构成

5、智能控制技术与智能机器人 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领域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与自动控制门的工作相比,冰箱对外界信息的检测多了哪些环节?

2、根据智能控制技术的特点,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1、以“我与机器人”为主题,设想一下自己的未来生活,写一个演讲稿,讲给同学们听。

自动门不分好人坏人都让进,请改进一下自动门的功能,让它更安全一些。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2.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1.1教育游戏的教育性优势

教育性是教育游戏区别于其他游戏的本质特征。教育游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中的教育性优势主要表现在教育游戏的某些操作正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 教育游戏能够为学生的知识运用创设情景以及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常规的养成。

(1) 教育游戏的操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

教育游戏都具有实践操作的特征, 其某些操作本身就是基础性特征较强的小学信息技术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着的《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三课 小小鼠标作用大”一节的教学为例,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鼠标左键单击、双击和拖动的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火眼金睛》、《救救小兔子》和《打扮芭比娃娃》3个教育游戏, 不仅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更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内化知识, 锻炼技能。

(2) 教育游戏创设学生运用知识的情境

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和创新, 特别是对应用性特征明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游戏不仅以其华丽的呈现方式吸引学生, 更重要的是其具有的内容能够为学生的知识运用创设逼真、生动的情景。以《信息技术课》一年级上册“第七课 移动和复制图块”的教学为例, 在实现知识技能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会运用“任意形状裁剪”工具编辑图像以及区分其与“选定”工具异同的过程中, 与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方法相比, 让学生在画图软件中自己运用“任意裁剪”工具完成“青蛙垃圾桶”的拼图游戏就能更好地实现知识学习向教育游戏内容的巧妙转化, 教育游戏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生动的知识运用情景, 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游戏理念。

(3) 教育游戏促进学生良好常规的养成

低年级学生入校后, 需要较长一段时间进行阅读、倾听、作业等常规的养成。传统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 虽然能通过表扬优点、批评缺点的方式达到常规养成的目的, 但容易让学生产生精神疲倦, 甚至是厌烦和抵触情绪。充分发挥学生喜爱的教育游戏的教育性, 以游戏为载体训练学生认真阅读, 仔细倾听等常规, 然后将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拓展, 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常规的养成。例如, 在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常规时, 在学生开始《装配机器人》教育游戏之前, 不是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而是将游戏规则用简单的语言写入游戏帮助中, 并告诉学生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和认真阅读的需要, 否则在游戏任务的完成中就会遇到很大困难, 甚至会导致游戏任务的失败。出于完成游戏任务的强烈意愿, 学生就会自觉地认真阅读。那些因不认真阅读游戏规则而无法进行游戏的学生, 则更能体会到认真阅读的重要性。

1.2教育游戏的娱乐性优势

娱乐性是教育游戏外在形式的价值体现, 也是教育游戏与其他教学媒体最显着的区别。教育游戏的娱乐性优势主要表现在交互性强、健康娱乐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

与其他教学媒体相比, 交互性强是教育游戏的突出特性之一, 也是教育游戏最能体现学生参与主动性的优势之一。正是由于教育游戏对学生操作进行及时信息反馈所凸显的强大交互性, 深深吸引着学生, 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 教育游戏具有的健康性、科学性和教育针对性是使它具有游戏特性的同时获得教育性本质的砝码。学生在教育游戏中不会看到暴力和血腥, 不会遇到杀戮和色情, 但同样能够获得教育游戏带来的娱乐, 这就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从教育游戏中获得了更多的健康。

教育游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需要说明的是,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原本就带有浓厚的兴趣, 但这种兴趣更多的是出自于对计算机和互联网强大功能和丰富资源的好奇心, 而非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熟识计算机之后, 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会逐渐变淡, 而这正需要运用具有卡通形象、具有丰富色彩和强大交互能力的教育游戏来调动和提高。只有将知识融入到教育游戏的内容中或将游戏操作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接时,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游戏的价值, 才能真正实现“学得快乐, 导得轻松”。

2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建议

2.1提升驾驭力, 实现教育游戏应用最优化

首先, 教师要提醒学生学习的重点。教育游戏以其活泼的形式和趣味性吸引学生, 而学生出于自身的年龄特点, 其认知、自律和自学的能力还不足, 容易被游戏本身吸引而忽略对游戏承载和传递的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应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时, 更应当积极引导, 不时提醒学生学习的重点。

其次, 教师要对教育游戏的选择要慎重。教师在选择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游戏时, 首先要明确教育游戏也是一种教学媒体, 它的引入只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其次教师要根据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分析选择教育游戏, 并亲自进行试运行;最后要严格检查教育游戏知识的准确性、正确性和科学性。

最后, 教师要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实现教育游戏最优化。只有具备了将教育游戏看作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意识后,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紧扣各个教学环节, 做好应对教育游戏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准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不会因教育游戏而耽误教学进度和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 不会出现对教育游戏进度的无法控制, 才能做到教育游戏应用的收放自如, 学生心力学习的收放适当。

2.2寻求团队合作, 保证游戏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目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教育游戏多是教师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的免费资源。由于经验、资金和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原因, 小学教师团队尚无能力开发出连续性的、整体性的教育游戏资源供教学使用。但互联网上的游戏资源除了免费的优点外, 其教育的针对性、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的连续性等参差不齐, 不能够很好的发挥教育游戏本身的优势。因此, 积极寻求与研究教育游戏的公益组织、高校机构及其他团体开展团队合作, 才能较好的保证教育游戏价值的充分发挥。

2.3家校沟通, 转变教育观念

受游戏沉溺负面宣传的影响, 家长对学生接触游戏和对教师运用游戏进行教学, 多是有所担心的。虽然教育游戏具有不可抹杀的教育性, 但它毕竟是游戏的信念在家长心中挥之不去, 家长对孩子沉溺于游戏的担心更是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之间增强联系, 一方面向家长开放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育游戏, 传达正确的应用理念, 另一方面需要联合家长对学生课下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进行适当的监管和控制, 逐步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赵海兰, 祝智庭.关于教育游戏的定义与分类的探析[A].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 (GCCCE2006) 论文集[C], 2006.

3.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微课案例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信息技术逐渐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生活、工作。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如何高效处理一系列数据、信息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渐显现,需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与质量,确保一系列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微课概述

微课属于精短视频,是指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疑点,以视频的核心形式准确记录某一知识点,详细讲解全过程。通常情况下,视频播放时间在5~10分钟。也就是说时间短是微课的显著特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等,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微课内容单一,教师以某一知识点、技能目标等为基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这些视频,准确理解新的知识点,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微课资源容量并不大,师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观看,甚至可以下载观看,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逐渐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在微课作用下,课堂教学环节得以优化,能进一步延伸、补充课堂教学,确保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二、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应用实践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的好奇心、探索欲极强,对信息技术课程充满了好奇。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否则将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在小学三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章节内容,全方位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科学设计、制作并使用微课。以“认识键盘”为例,学生可以根据微课所提供的步骤自行操作,完成教师在微课中设置的作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协作者、引导者等角色,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讲解教学重点、难点,适当点拨学生,有效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准确把握新的知识点,使其能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理论知识,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在微课作用下,教师得以解放,而学生也置身在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中,有利于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手段

微课是一种针对性特别强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围绕信息技术课程特征,优化利用微课优势,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研究的重要平台,充分显现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以“文件与文件夹操作”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资料包中的微课自主学习相关知识——都是一些关于“文件与文件夹操作”的方法。学生需要一一观看这些视频,还要亲自进行操作,如果存在问题,需要再次观看对应的视频,重新操作,直到准确掌握新知识点为止,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这样可以增加师生、生生的互动,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好铺垫。对于发放任务单形式来说,体现了任务驱动理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探究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坚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设置的任务要有坡度,要符合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促使他们都能提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逐渐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手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优化利用多项功能,比如,快进、暂停,观看相关的视频片段,自主操作,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初识‘画图软件”为例,在学习相关章节内容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掌握情况,边看边画,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在微课作用下,教师要全方位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各方面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以

此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何丽珍.在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8):19-20.

4.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和退出Logo语言。

2、学会装载(调入)、运行Logo语言的外部过程(程序)。

3、掌握cs、bye命令的格式及其使用方法。

4、欣赏Logo语言作品,激发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Logo语言的兴趣;掌握清屏和退出命令的格式及其用法。

教学难点:学会装载(调入)、运行Logo语言的外部过程(程序)。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电脑绘画世界里有个神奇的绘画高手,它就是小海龟。小海龟能听懂Logo语言,只要给它语言命令,它就会非常听话地画出神奇的图形。你想见识它的魔力吗?

2、演示:通过命令指挥小海龟画出“钻石”、“五角星”、“螺旋线”等图形。

3、引出课题:第1课 认识Logo语言。

二、启动Logo语言系统,认识Logo界面

1、演示或播放Logo语言软件的安装过程。

2、演示启动Logo系统的步骤。

3、引导学生启动Logo语言系统。

4、展示Logo系统界面,引导学生认识Logo窗口界面:让学生观察,Logo窗口界面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结合前面的“画图”软件界面,讨论Logo窗口界面与“画图”软件界面的异同点。

5、小结。

三、打开存放的Logo程序文件,欣赏海龟作画

1、讲授:在Logo语言系统中,可以将别人编辑好的程序文件载入系统中进行运行,查看运行效果。

2、演示在Logo语言系统环境下,载入预存在电脑上的Logo语言程

序文件(LIZI.LGO)。

3、送LIZI.LGO到学生机。

4、引导学生加载LIZI.LGO文件,依次运行教材P4图1-6里的过程名,欣赏海龟画图。

5、提出问题:ZUANSHI 40、HUA 70、WJX 50中的数值,对图形有什么影响?

6、引导学生改变数值,再次执行过程,观察图形变化。

7、学生说一说观察到的结果。

8、小结:这三个过程名后面的数值不同,代表了不同大小的图形。

四、认识Logo命令:清屏、退出命令

1、引导探究学习清屏命令:如果画面的图形不想要了,可以使用清屏命令来清除屏幕中的图形。(1)出示清屏命令格式:cs(2)引导学生运行过程wjx 50,再使用cs命令,观察效果。(3)小结。

2、提问:要退出Logo语言系统,可以怎么操作?有几种方法?

3、请学生说一说。

4、演示讲授海龟退场方式:

方法1:直接单击窗口上的关闭按钮。方法2:在命令窗口中键入bye命令。方法3:使用窗口菜单命令。

5、引导学生做一做: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退出Logo系统。

五、自主探究,完成分层任务

1、展示分层任务:

(1)基础任务:加载LIZI.LGO文件,结合cs命令运行P5~6创新任务1,欣赏小海龟作图。

(2)加强任务:加载LIZI.LGO文件,结合cs命令完成P6创新任务2,观察结果,想一想。

2、引导学生选择任务并完成,教师参与学生探究活动中,适时给予指导。

六、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填写P6评价表。

2、总结本节课所学:

(1)调用过程,欣赏海龟作图。(2)清屏命令:cs(3)退出命令:bye

第2课 海龟画旗帜(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Logo命令的组成及参数的作用。

2、掌握前进、后退、左转、右转、隐龟、显龟命令的格式及其作用。

3、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命令画简单的图形。

4、让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指挥小海龟画正方形、长方形、旗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命令格式和用法。教学难点: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命令的综合应用。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解:通过上一课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海龟这位朋友,学会了两条命令。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两条命令吗?请同学们说一说。

2、引导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海龟除了会清屏、退出,它还会什么样的动作呢?

3、小结、揭题:小海龟会前进,也会后退,还会转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指挥海龟完成这些动作的命令,让海龟画旗帜。

二、使用前进与右转命令组合绘制“小旗”

1、讲授前进命令的格式。(1)出示前进命令格式:fd 步数(2)讲授

(3)引导学生联想“前进”的英语单词,记忆fd命令为前进命令。

2、演示前进命令操作。

3、引导学生做一做并观察结果:让海龟前进100步后再前进150步,你看到了什么?

4、请学生说一说:前进的步数太大了,海龟会怎么做? 5讲授、演示:海龟除了前进,还会转弯。(1)出示右转命令

(2)讲授

(3)引导学生联想“右转”的英语单词,记忆rt命令的意思。(4)演示右转命令,引导学生观察小海龟的动作。

6、引导学生进行“小海龟画斜线”活动:

(1)想一想:小海龟执行以下三条命令后,它会画出什么图形来? Cs rt 45 fd 80(2)引导自行操作,验证以上三条命令的执行结果。

7、引导学生进行“海龟画正方形”活动:

(1)玩一玩:请同学当小海龟,按老师所下的指令行动,其他学生看看他走得对不对,并猜一猜,他将走出什么样的图形?(2)做一做:指挥海龟画出边长为100步的正方形。(3)巡视指导。

8、引导学生进行“海龟画小旗”活动:(1)引导学生填一填:课本P10的内容。

(2)想一想:给画好的长方形加一根长度为50步的旗杆,使它成为一面小旗,还需添加什么命令?

(3)试一试输入所添加的命令,验证是否画出一面小旗?(4)巡视指导

三、用其他方法让海龟画小旗

1、提出问题:小海龟能前进、右转,那它能后退、能左转吗?

2、出示左转命令,引导学生说一说命令的作用

3、出示后退命令,引导学生认一认,记一记。

4、引导学生探究其他画小旗的方法

(1)小组讨论其他画小旗的方法及其他的命令序列。(2)操作验证后,交流操作心得体会。

(3)组内成员互学互助。

四、隐龟、显龟命令

1、创设情境引出隐龟、显龟命令。

2、讲授隐龟、显龟命令命令

(1)出示隐龟命令讲解(2)出示显龟命令讲解

3、做一做、说一说:输入下列命令,看到了什么? Cs htlt 45 hk 100

五、设计分层任务,巩固命令使用

1、出示分层任务内容:

(1)基本任务:继续探索其他方法画小旗。

(2)加强任务:从教材P12图2-7中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用Logo命令画出来,图形尺寸大小由自己设定。

2、引导学生开展分层任务:前面用其他方法画小旗实例未完成的学生,选择基本任务继续操作实践,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加强任务进行操作实践。

六、总结与评价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命令,交流命令使用心得。

2、引导学生填写活动评价。

3、总结

第3课 海龟画粮仓(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复命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

2、学会用重复命令画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及简单的有规律的图形。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重复命令的格式和使用方法,会用重复命令画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及简单的有规律的图形。

教学难点:用重复命令画简单的有规律的图形。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让海龟运动的许多命令,这些命令组合可以画出许多漂亮的图形,海龟还会用“重复命令”画出简单有规律的图形,使程序的编写更加简便、清晰、明了。

引导学生观看P13图3-1,你想试试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体验海龟画图的乐趣吧。揭题。

二、海龟画等边三角形

1、思考下:画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转变的角度)那么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度,所以画一条后需要转120度才能指向下一条边。

做一做:画边长为100步的等边三角形 cs fd 100 画第一条边 rt 120 fd 100 画第二条边 rt 120 fd 100 画第三条边

2、Logo语言允许将多条命令写在同一行上,不同命令间用空格隔开。以上命令可以写成:

cs fd 100 rt 120 fd 100 rt 120 fd 100

3、能不能把上面命令稍加修改画出P15图3-3的三角形?

生尝试画

三、海龟画粮仓

你们能不能把前面画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命令结合起来画个P15图3-4的粮仓? 学生练习,觉得有难度的同学可参照书本步骤。

四、海龟画有规律的图形

1、海龟画“十”字图

(1)引导学生找一种合适的画法,画出每条线段长度为80的“十”字图。

如:B→C→B→E→B→A→B→D→B(2)将上面的命令稍加修改,画出图3-6图形。

2、利用重复命令画有规律的图形

(1)观察正方形和“十”字图的画法步骤,发现:命令重复执行。

(2)引出重复命令:repeat 次数[需要重复执行的命令](3)试着用重复命令画“米”字图,正方形,等边三角形

五、利用重复命令画粮仓 cs repeat 5[fd 100 rt 90] lt 60 repeat 3[fd 100 rt 120]

六、创新活动

1、输入P18中的命令,观察图形窗口中显示的图形并思考海龟如何画这样的图形。

2、用重复命令画图3-11所示的两幅图形,图形的尺寸大小由自己设定。

七、总结评价

1、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评价表,看看能得几颗星。

第4课 海龟画冰箱(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海龟回家命令的使用方法;

2、了解抬笔命令、落笔命令的使用方法;

3、了解海龟画多边形的方法;

4、会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

5、会用重复命令及其他命令画一些简单图形。教学重点:了解海龟画多边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重复命令及其他命令画一些简单图形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上节课海龟画粮仓的方法。

2、海龟可以画我们数学中常见平面图形,同学们回忆一下它们的画法。

引言: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多边形,那能否利用海龟来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内容。

3、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补充。总结:其实这就要求海龟要画出不连续线。

4、课题:

二、新授

活动

一、利用重复命令、抬笔命令、落笔命令。

1、阅读课文p19/20页

2、学生自己画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行。

3、让学生弄清海龟转角与正多边形的关系。

4、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活动二:海龟画正多边形。

1、学生执行下面一组命令。Cs repeat3[fd 60 rt 120] repeat4[fd 60 rt 90] repeat5[fd 60 rt 72]

repeat6[fd 60 rt 60] repeat8[fd 60 rt 45] repeat9[fd 60 rt 40]

2、学生理解转角的度数。

3、学生操作。

4、看书第20页,理解转角=360度/正多边形的边数。

(二)、海龟画长方形

1、长方形相邻的两边长度不相等。但如果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切开,则可将长方形分解为结相同的两部分,这就可以用重复命令来画长方形。

2、出示命令; Cs Repeat2[fd 50 rt 90 fd 100 rt90]

3、学生练习并总结。

4、参照长方形画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海龟画平行线

1、学生运用 抬笔命令:pu 落笔命令: pd 回家命令:home

2、操作画平行线 Cs Rt 90 bk 100 fd 200 Lt 90 pu fd 50 Pd lt 90 fd 200 Pu home pd

(四)、海龟画“回”字图形 Cs repeat4[fd 100 rt 90] fd 25 rt 90 Pu

fd 25 lt 90 repeat4[fd 50 rt 90] 学生操作

(五)、海龟画冰箱

1、出示冰箱示意图。

2、出示命令: Cs Repeat2[fd 100 rt 90 fd 80 rt 90] fd 100 repeat2[fd 60 rt 90 fd 80 rt 90] fd 15 rt 90 pu fd 15 pd lt 90 fd 30 pu bk 60 pd bk 30

3、学生操作并了解,教师补充。

三、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第5课 海龟画太阳系(1课时)教学目标:

1.用画正多边形近似画圆的方法。2.了解椭圆命令的格式及用法。3.学会画圆和椭圆。

4.学会用LOGO命令画一些复杂的图形。

教学重点:掌握椭圆命令的格式及用法,会画圆和椭圆。教学难点:用LOGO命令画一些复杂的图形。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可以用画正多边形的方法来画近似圆。2.利用画正多边形的方法还可以画“圆弧”。3.还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二、新授

活动主题一:海龟画车轮 1.海龟画近似画圆

(1)出示一组画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正十边形的命令。(2)经常用画

正36边形来近似画圆。(3)(4)(5)1.(1)(2)(3)(4)(5)(6)让学生画正36边形的圆。你能画出如课本图所示的双圆吗?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海龟画车轮

画车轮时,车轮辐条的长度是圆的半径。

正36边形的边长≈0.175R 让学生画半径为80步的车轮。

让学生用正360边形来代替圆画出车轮。师讲评。当边数达到36或更多时,看起来就像一个圆,所以我们活动主题二:海龟画太阳系 1.海龟画年轮

(1)(2)(3)(4)步的年轮 图。(5)(6)2.(1)(2)(3)(4)出示椭圆命令,师讲解。理解水平轴长与垂直轴长。

利用椭圆命令能画出不同半径的同心圆。

让学生画起始圆半径为10步,其他圆半径为依次递增10学生动手操作。师讲解。海龟画太阳系。

出示椭圆命令2,师讲解。

这条命令是让海龟画一个规定轴长的实心椭圆或圆。师出示如课本图所示的一组命令进行讲解。师生互动。

三、巩固提高

输入课本30页的一组命令,观察图形窗口中显示的图形并思考海龟

如何画出这样的图形。1.2.3.4.5.学生动手操作,师讲解。

画出课本图示的两组图形,图形的尺寸大小由自己设定。学生动手操作。互相交流 师讲评。

四、归纳总结 1.识? 2.教师补充,归纳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新知第6课 海龟作动画(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setpc命令设置画笔颜色。

2、会用setbg命令设置背景颜色。

3、会用clean命令清除图形窗口中的内容显示。

4、会用wait命令让海龟等待若干单位时间。

5、会用pe命令将海龟的合画图状态转变为笔擦。

6、能运用Wait、clean命令组合及Wait、pe命令组合进行图形动画的绘制。

7、知道clean命令和pe命令在参与图形动画制作过程中作用的区别。教学重点:能运用wait、clean命令组合及wait、pe命令组合进行图形动画的制作。

教学难点:知道clean命令和pe命令在参与图形动画制作过程中作用的区别。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运行logo图形动画“边旋转边放大的风车”,引导学生观察:动画中风车运动变化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3、运动logo图形动画“交通信号灯”,引导学生观察:动画中的红、黄、绿信号灯是怎么变换的?

4、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5、出示课题:第6课 海龟作动画。

二、画笔及背景颜色的设置

1、讲授setpc及setbg命令格式:

设置画笔颜色:setpc 颜色代码

设置背景颜色:setbg 颜色代码

2、ppt出示颜色代码表,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分别改变背景及画笔颜色,并画一个自己会画的几何图形。

3、引导学生说一说教材P33图6—3中背景和五角星分别是什么颜色,颜色代码分别是多少。

4、布置任务:

(1)五角星的边长为40。

(2)尽量不看教材提供的命令,根据刚才的分析自主完成图6

—3图形的绘制。

(3)实在无法自主完成可参考教材提供的命令。

5、引导学生交流实践心得,适时评价及总结。

三、圆的运动动画

1、引导学生说一说draw、cs命令清除图形窗口显示内容时,海龟的位置及画图状态的改变情况,教师适时板书。

2、展示小圆运动动画(小球非常缓慢地从左向右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小圆运动动画可能是怎么实现的。

3、引导学生说一说:

(1)动画运行过程中,海龟画圆的起始位置的变化情况。(2)小圆动画可能是怎么实现的。

4、教师评价和总结:

(1)海龟画圆的起始位置沿同一水平线从左向右缓运动。(2)画完一个圆,经过短暂的停留清除该圆,并移动海龟到新的位置重新画圆如此循环。

5、提出问题:如何让海龟清除图形后仍留在原位不动以及如何让海龟暂停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clean和wait命令。

6、讲授clean命令格式。格式:clean 功能:清除图形窗口中的图形,但不改变海龟的方位和画图状态。

7、引导学生执行以下命令,观察图形窗口及海龟的变化情况。Draw rt 45 fd 50 Clean

8、引导学生得出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及总结。

9、引导学生执行P34小圆运动动画命令,观察小圆运动过程。

10、引导学生结合阅读P34第4自然段及再次观察小圆运动动画,分析第三行命令功能。

11、PPT出示第三行命令,并请学生分析各划线处命令的功能,适时评价。

12、讲授Wait命令格式: 格式:wait n

功能:暂停n个百分之一秒

13、PPT出示命令“draw fd 100 wait 100 pu fd 10 pd fd 100”,引导学生执行该命令并体验海龟的暂停。

1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提示修改小圆运动动画命令,再次体验海龟的暂停。

四、海龟画秒表

1、引导学生说一说前面已学过的两种画图状态,教师适时板书。Pu 抬笔,只移动事画线 Pd 落笔,用画笔颜色画线。

2、讲授擦除命令格式 格式:pe 功能:将海龟的画图状态转变为笔擦,海龟移动时,将它所经过的图线擦除。

3、引导学生执行命令,体验海龟笔擦的作用并说一说此时的背景色和画笔颜色分别是什么。

4、引导学生执行命令,再次观察当时背景色和画笔颜色分别是什么。

5、引导学生说一说海龟笔擦其实是用什么颜色来擦除所经过的图线,教师适时板书:

Pe 笔擦,用背景色覆盖海龟所经过的图线。

6、总结海龟三种画图状态的区别及应用场合。

7、运行“秒表”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秒针怎么动以及动画中秒针的整个运动过程如何。

8、引导学生交流对各行命令功能的理解,重点交流最后一行命令中哪些命令是指挥着秒针一秒移动一次的,老师适时评价。

五、创新活动

1、展示24秒计时钟运行效果。

2、引导学生交流动画制作思路,重点交流两条刻度之间所夹圆心角的大小以及海龟移动指针一次所需要的时间间隔,教师适时评价。

3、引导学生自主或是与同学合作完成命令的编写及调试。

4、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及命令,教材适时表扬及评价。

六、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交流本课所学知识

2、引导依据P36活动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老师。

第7课 海龟搭积木(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过程调用的意义,了解主过程调用子过程的方法。

2、了解logo过程名的命名规则。

3、学会定义带参数和不带参数logo过程。

4、能正确保存logo程序文件

能力目标:能利用过程调用的方法画出较为复杂的图形;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利用过程画图的动机和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会定义logo带参数和不带参数过程并在命令窗口中调用已定义过程。

教学难点:会定义logo带参数和不带参数过程并在命令窗口中调用已定义过程。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老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积木的图片。)学生1:„„ 学生2:„„

(教师趁机讲解积木的特点)

教师:积木具有独立性和可连接性,可以随意地搭出一些人物、建筑物等。(从而过渡到模块化的程序设计中)LOGO绘图就像搭积木一样,每块积木都不复杂,只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就可以用这些积木搭出不同的图案。

(教师演示风车的图片,要求学生分析它的组成)学生:„„

教师:我们发现风车是由六个半圆组成的,把六个半圆依次旋转60°、120°、180°、240°、300°,就可以得到我们的风车了。其实,我们的小海龟可以很快地画出这样一个漂亮的风车,它是怎么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出示课题:第7课 海龟搭积木

二、Logo命令的两种执行方式及过程的命名

1.引导学生谈对logo命令执行方式之命令方式的认识,教师适时评价及 总结。

2.运行过程fangzi(该过程能画出美丽的房子),引导学生思考

(1)老师运行的命令是logo内部命令么?

(2)图形“房子”的出现方式跟我们平时画这类复杂图形时有什么不一

样?

3.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决,教师适时评价总结:房子图形的绘制,logo命

令的执行方式执行的基本单位是过程。过程是冠以名字的一组logo命令的集合,它可被定义、编辑、保存,也可以被反复调用。4.讲授logo过程名的命令规则:

5.logo过程名是由字母、数字及一些特殊符号组成的字符串。6.名字内不允许插入运算符号、关系符号、括号与空格。7.不允许使用logo内部命令作为过程名

三、不带参数的logo过程的定义及调用

命令窗口搪行edit命令,打开编辑器,显示房子过程源代码,讲授不

带参数的logo过程定义要领:

(1)过程的第一行为过程头,以to 开头,后跟过程名(中间用空格间隔)

(2)中间部分为过程体,它由解决一个问题的具体命令成。(3)最后一行是过程尾,用end命令表示过程结束。

2、引导学生在命令窗口中执行edit,观察弹出的logo编辑器与刚才老师所展示的编辑器有何区别。

3、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

4、引导学生在打开编辑器中定义过程zfx,定义完后按f2保存。观察窗口的提示。

5、引导学生尝试命令窗口调用zfx,观察图形窗口出现的图形并注意海龟的方位。

6、PPT出示P40页图7-3,引导学生尝试对照着目标完成“俄罗斯方块”图形的绘制。

7、展示学生作品品,引导其讲明画图思路,教师适时评价。

四、带参数的logo过程的定义及调用

1、请大家看大屏幕,咱们一块来学习几个技巧:(老师边讲边演示)

带参数的过程的格式: TO 过程名:参数名 过程体 END 小结:

(1)、过程名与参数之间要用空格隔开;

(2)、参数名要以冒号“:”开头,它是参数的标志;(3)、过程头的参数名与过程体内的参数名要一致。好的,同学们看明白了吗?现在咱们分成几个组(根据位置以3人一组),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着来共同完成例子一的操作,每个组选出完成最快的作为组长,一会来大屏幕上演示并协助其他同学完成,希望大家争做小组长。

2、ppt出示P41图7-4说明“哑铃”中正多边形边长及长方形的长分别是多少步,引导学生分析画图思路,教师适时评价。

3、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其说明画图思路,教师适时评价。

4、讲授logo程序文件保存:

(1)、学生自学文件保存的操作步骤。(2)、发现logo程序文件与logo过程的区别。

五、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交流本课所学知识

2、并对P42活动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第8课 欣赏分形图(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Logo分形图形具有自相似特性。

2.知道在命令窗口执行命令SS可使海龟绘图状态转换成图文混合状态。

3.能用不同的参数调用同一带参数分形过程,体验分形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4.通过观察几个分形图形及对应的调用命令,初步感悟参数与递归

次数之间的规律,并尝试用所了解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参数画出给定的分形图形。

教学重点:Logo分形图的自相似特性;用不同的参数调用同一带参数分形过程,体验分形图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参数与递归次数之间的规律,选择合适的参数画出给定的分形图形。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3分钟)1.ppt出示几张自然界中的分形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是否有一些局部和官的整体十分相似? 2.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3.小结:在自然界中,许多景物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自相似性,即它们中的一个部分和它的整体或者其他部分十分相似。在数学界,有一门研究无限复杂但具有一定意义下的自相似的图形和结构的几何学——分形几何学。正是在分形几何研究成果的支撑下,海龟也能画出许许多多有意思的分形图形。4.出示课题:第8课欣赏分形图。

二、欣赏海龟分形图,体会自相似性(8分钟)1.ppt出示P44图8—2左上角的正五边形分形图。讲授:这是一个由正五边形围成的分形图,其中,五个最小的正五边形围成一个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轮廓。其实,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都是在海龟的抬笔状态下由五个最小的正五边形围成的。而五个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同样又围成了最大的正五边形,这个最大的正五边形也是在海龟的抬笔状态下围成的。从图形的轮廓上看,三种大小的正五边形都是“正五边形”轮廓。从图形的画法看,中等大小的正五边形和最大的正五边形都是调用一个个最小的正五边形而围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8—2的其他分形图,体会其自相似特性。3.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

4.小结分形图的重要特性:分形体的局部与整体是相似的。分形体内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整体的再现和缩

影。

三、体验用不同的参数值调用同一个带参数的过程(9分钟)1.将Logo程序文件“第8课.lgo”发送到学生电脑中,演示加载该文件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提示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教材P45图8—3中各图形的绘制并在图形下方的下划线上填上相应的数字,ppt出示操作提示:

(1)画完一个图形后,可用键盘输入命令SS并按回车键,让命令窗口重新出现。

(2)如果在画图的过程中,出现“重绘缓冲区已满,部分图形将被丢失”提示,只要单击“确定”按钮,海龟将继续画图。(3)如果把一个圆形中“粘着”三个比它小一级的圆形作为一个级别的话,观察每个图形的级别数与调用带参数过程命令中第二个参数数值之间的关系。

(4)思考调用带参数过程时第一个参数起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1)第一个参数能控制圆形的大小,数值越大,所画图形中最大的圆也越大。

(2)第二个参数的值也就是分形图形的级别数,参数值越大,分形图越复杂。

四、海龟画“风吹树”(13分钟)1.ppt出示教材P46图8—5,引导学生观察:

(1)从下而上,各棵树树枝的高度和粗细有什么变化趋势?(2)从左到右,“风吹树”的方向各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

3.引导学生加载程序文件“第8课.lgo”,并按P46提示画出图8—5各棵“风吹树”,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

(1)保持第一个参数值不变,改变第二个参数的值,观察“风吹树”图形的变化情况。

(2)保持第二个参数值不变,改变第一个参数的值,观察“风吹树”图形的变化情况。

4.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适时评价与小结:

“风吹树”过程“tree :b :f”是带有两个参数的带参数过程,其中,参数b代表着树枝的长度,同时又代表着树枝的宽度(是同级树枝长度的六分之一);参数f表示风的大小,f值为0时表示无风,f值为正数时表示刮西风,数值越大,代表风刮得越大,f值为负数时表示刮东风,数值越大,代表风刮得越大。

5.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46—47步骤1,2,3。ppt提示:请观察各图形最左侧树枝的条数,对比实现该图形的过程调用命令的第一个参数的数值,找出它们之间的数值关系。6.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适时评价及小结:

各图形最左侧的树枝的条数是过程调用时第一个参数值的六分之一。如图8—6,最左侧树枝有2条,调用时的第一个参数值为12。7.引导学生运用刚刚总结出来的规律完成P47图8—9各“风吹树”的绘制。

8.展示部分同学作品,引导其说说第二个参数数值选择的理由,教师适时评价。

五、创新活动(5分钟)1.发送Logo程序文件“分形.lgo”到学生电脑中。2.引导学生加载该程序文件,执行图8—2中每个图形下的调用带参数过程命令,体验分形之美。

六、总结与评价(2分钟)1.引导学生针对“分形图的特征”、“调用带参数过程时参数所起的作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评价。

2.引导学生依据P48活动评价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老师。

第9课 认识机器人(1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神奇的机器人。2.了解机器人的含义。3.了解机器人的主要特征。

4.通过观察机器人的外观形态,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撩开笼罩在机器人上的神秘面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机器人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了解机器人的应用情况及价值。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播放《福娃机器人》视频片断

2.提出问题:你知道刚才视频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吗?它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如此关注?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自己的看法。

4.教师总结:视频中出现的主人公是福娃机器人—晶晶。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福娃机器人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次亮相,就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究其原因,是福娃机器人不仅能歌善舞,会12门语言,承担机场候机楼出港入港、行李提取、问讯、引导等多项工作,而且还具有全方位视觉处理判断能力,能进行双向语音信息的交互传输;与人类相比,具有更强的耐力,可以做到24小时连续工作,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收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5.课题展示:第九课 认识机器人

二、感受神奇的机器人

1.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机器人?它们有什么功能?

2.展示课题:展示各种机器人图片或玩具模型,引导学生观察。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9的“学习任务”内容,观察“开阔视野”中的机器人图片,解读其中的文字说明。、4.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补充。5.教师总结: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追求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工作环境是否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机器人代替人们完成枯燥、危险、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是大势所趋,其优势也是日益显现。

(2)机器人的外观形态酷似人类,但也不尽然,其外观形态也呈现无穷变化的趋势,如教材中所描绘的,有狗、鱼、球、人、蛇等不同形态。

三、认识机器 【什么是机器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1~P52“什么是机器人”的内容。2.提出问题: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为什么越来越受人们的亲睐?

播放《什么是机器人》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机器人与专家介绍的机器人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对学生的问题予以必要、适当的补充。

4.教师总结:

(1)从机器人问世至今的几十年时间里,机器人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飞速发展,并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所渗透,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得到不断充实和创新。

(2)机器人是一种具有高强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它具备了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环境、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不仅机器人的形状日趋多样,其功能日臻完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也为了机器人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1.引言:尽管现在所研制、生产机器人形状多种多样,功能强弱不一,但都是以服务人类为宗旨:能帮助人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尽量消除劳动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能最大限度给人们带来愉悦,总之,机器人要能够承担人类的一部分工作。它能否胜任这项工作?又是如何完成的?其基本结构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组成机器人的各个部分有什么作用?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2~P53“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的内容。3.展示玩具机器人模型,播放《机器人基本结构》视频片段。4.引导学生将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与人体器官作类比,说一说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5.引导学生发表看法,适当点评。6.教师总结:

尽管每个人的体貌特征、智力水平、衣着情况有显著差异,但人体的结构总是相同的,都有大脑、四肢、躯体等,同样,无论是何种形状的机器人,其主要构架也是相同的,它通常包括三个部分:

(1)感觉器官:相当于人体的五官、皮肤等,它能获取外部环境的声音、光线、温度等信息。

(2)大脑(控制器):相当于人体的大脑,它是机器人核心部分,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决策。

(3)运动器官:相当于人体的四肢,它能完成行走、发音等动作。

四、创新实践

1、引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事例也必将越来越多,假如你是机器人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机器人?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畅谈各自在不同场合所见的机器人,各自构思自己所期望的机器人形状,想一想对机器人有什么期待。

3、出示活动主题任务:

(1)画一画想象中的机器人形状。(2)写一写这种机器人功能

(3)说一说这种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4、展示学生描绘的机器人形状,引导学生说一说这种机器人具有什么功能,畅谈机器人将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5、予以适当评价并进行必要补充。

五、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补充学生观点,并归纳本节课内容。

第10课 机器人发展过程(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三定律”;

2、了解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3、了解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现代机器人的三个发展阶段。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机器人”一词的出现是什么时候?(近几十年)

2、人们对于机器人的技术探寻有多长了?(3000多千)引言:“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

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有史以来,人们就一直幻想着制造出一种超脱于人的、能独立动作的机器,来帮助人类开创美好的生活。

展示学习任务:

1、了解“机器人三定律”;

2、了解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3、了解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过程。

二、新授

【活动一:机器人三大定律】

提出问题:机器人是否有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中“开阔视野”的内容,从中初步了解机器人的三大定律。

说一说机器人的三大定律内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总结:

“机器人三定律”——美国当代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为机器人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a、机器人不可伤害人,或眼看着人将遇害而袖手旁观; b.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有抵触时,不予服从;

c.机器人必须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情况下保护自己。【活动二: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引言:以“机器人”一词的出现为标志,我们把机器人分为古代机器人和现代机器人。

(一)古代机器人 1.幻灯展示,古代机器人。

指南车——木鸟——记里鼓车——机器鸭——自动机械人偶——地动仪——木牛流马„„

2.说说对古代机器人的了解,感受古人的智慧。

3.小结:古代机器人是现代机器人的雏形、“老祖先”,没有古代机器人,就没有现代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

(二)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1、机器人的转变:娱乐观赏——实用性 2、1959年,美国的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具有实用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3、引导学生读读课本P59内容,现代机器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示教再现型; 2.有感觉能力; 3.智能机器人。【活动三:创新活动】

1、列举神话故事或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说说它们扮演的角色。

2、到图书馆或上因特网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的发展过程。

三、归纳总结

1、学习完这课,你了解“机器人三定律”吗?知道多少古代典型的机器人?

2、了解现代机器人的三个发展阶段吗?

3、遇到困难时,你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第11课 认识传感器(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感器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2、懂得传感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不同作用。教学重点:传感器的各种功能与用途。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前面几节课里认识了机器人,他们的工作是靠传感器才能给人端茶,递物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感器吗?说说你知道的所谓的传感器。

二、新授

认识纳米技术,引导生观看纳米相关视频。活动一:认识传感器

1、引导学生看课本63页的内容,教师讲解电子温度计。

2、传感器:就是能够替代人的感觉器官来完成某些功能的装置。

活动二:传感器的分类

1、光电传感器

举例《绝色神偷》里的故事

2、测距传感器

举例: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3、角度传感器

4、温度传感器。举例大家都熟悉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

5、触动传感器

6、其他传感器 活动三:传感器的应用

1、普通小轿车(车速表,发动机转速表,油表,水温表等

2、全自动洗衣机

3、电饭煲

4、电磁炉

5、红外线夜视仪 活动四:想一想

让学生自己说说你都知道那些传感器。

第12课 机器人的“大脑”(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大脑”。

2、了解机器人的程序。

3、了解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4、通过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认识机器人大脑、程序的作用,感受人类在促进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大脑”及机器人的工作过程。教学难点:机器人工作过程。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言: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电脑”为“大脑”的智能机器人在计算、记忆等方面比人类有巨大优势,1997年进行的“人机大战”中,超级电脑“更深的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

2、播放《深蓝计算机》视频片断。

3、提出问题:超级电脑战胜国际象棋大师,是否意味着电脑具

有超出人类智商的超强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67~68“开阔视野”的内容。

5、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6、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予以补充并作出适当评价。

7、教师归纳总结:

简要介绍“更深的蓝”、卡斯帕罗夫的背景资料。

8、课件展示课题:第12课 机器人的“大脑”。

二、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一)机器人的大脑

1、引言:机器人之所以能够模仿人类的行为,是因为它也有一个类似于人的“大脑”。

2、提出问题:机器人大脑的作用是什么?它能像人脑一样真正思考吗?

3、播放《机器人大脑的作用》视频片断。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5、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予以适当评价。

6、教师归纳总结:

(1)电脑与机器人的关系:在电脑被发明以前,机器人可以说没有大脑,机器人只不过是机械手,根本谈不上是机器人,电脑的发明,终于使机械手进化成机器人,机器人的大脑就是一台灵巧的微电脑。

(2)机器人大脑的作用:机器人的大脑也就是机器人组件中的主控器,是机器人的控制中心,它能记忆知识、进行运算、逻辑判断,进行简单的联想预测,能控制、指挥机器人的行为。

(3)机器人大脑的特点:有超快的计算速度和超强的记忆能力;这是由机械和电子器件构成,它自己不能思考,不能和人脑一样随机应变。

(4)主控器上有各种按钮:主控器上有各种开关按钮、选择程序按钮、程序运行按钮;还有连接各种传感器的输入接口和连接运动器官的输出接口等。

(二)机器人的程序

1、引言:机器人的大脑相当于一台微电脑,它也是由机械和电子器件构成的它自己不能思考,必须按人们编制的程序来进行活动。

2、提出问题:机器人的程序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传输到主控器中的?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0“2.机器人的程序”的内容。

4、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予以适当评价。

5、教师归纳总结:

(1)机器人程序相当于机器人“大脑”中的思想,“大脑”通过对程序的执行,才能输出信息,发出指令,指挥和控制机器人的行动。

(2)按照自己的意图,编写特定的程序后,利用红外发射仪将程序从电脑下载到机器人的主控器中。

(三)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1、引言:机器人的“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通过“大脑”的分析、处理和判断,其决策的结果通过“运动器官”来完成。

2、提出问题: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4、展示机器人工作过程示意图。

5、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6、讲解机器人的基本工作过程。

三、创新实践

1、引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从社会生产领域向军事、医疗、服务等其他领域逐渐延伸的过程中,人类对机器人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有时,机器人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复杂、未知的,设计者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情况并编程控制它,这就要求机器人向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能认识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策略完成任务。

2、出示主题活动任务:

(1)你心目中未来的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将你所构思的机器人样子画出来。

(2)从因特网或其他途径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的工作

原理。

(3)搭建一个简易的机器人,检验它是否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进行工作。

3、引导学生活动,予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活动过程予以适当评价。

4、引导学生发言,或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对小组的汇报或作品适当评价,并引导学生从汇报成果中汲取知识,最后进行总结。

四、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补充学生的观点,并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3、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从因特网、图书馆或书店,进一步了解有关机器人的知识,或进一步完善机器人的构思,并将自己的经验或体会介绍给其他同学。

第13课 机器人的家族(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普及活动。

2、了解机器人家族的分类方法。

3、了解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

4、通过了解机器人的普及活动,认识机器人的分类方法和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体验机器人的应用价值,感受信息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分类及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教学难点: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言: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为适应各种行业的需求,机器人的形状和类型日益多样,结构日趋复杂,功能也愈发强大。

2、提出问题:你看到或听到过哪一类型的机器人,它在哪一领域得到应用?

3、组织学生针对上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教师补充并导入新课。

5、课件展示课题:第13课 机器人家族

二、了解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

1、引言:校园中每年一次的科技创新大赛后的成果展演,都会吸引许多人的眼球,其成果让人啧啧称奇。它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在校园中的集中展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也是其中的活动之一。

2、提出问题:开展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意义何在?宗旨是什么?活动内容涵盖哪几方面?

3、播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视频片断。

4、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5、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补充。

6、教师予以适当评价。

7、归纳总结。(1)活动的意义。(2)活动的宗旨。(3)活动的内容。

三、了解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及其功能

(一)机器人的分类方法

1、引言:

随着电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电脑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也在新的领域中不断涌现,从而使机器人的家族不断壮大,机器人的种类不断增加。

2、提出问题:智能机器人是怎么分类的?它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教师归纳总结。

(1)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类型越来越丰富,机器人可按用途、功能、应用环境等不同方法来分类。

(2)机器人按用途可分为:工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娱乐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农业机器人等。按应用环境可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两大类。

(二)不同类型机器人的功能

1、提出问题:机器人的用途、应用环境不同,其形状及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功能也有很大差别。想一想,机器人已在哪些领域中应用,它属于哪一类型机器人?这些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各具有什么功能?

2、展示各种类型机器人应用情境的图片。

3、播放《机器人在不同领域应用》视频片断。

4、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补充。

5、教师予以适当评价。

6、教师归纳总结。

三、创新实践

1、引言:为了满足特定领域的特殊需求,经过人们的努力,能适应这些需求的机器人应运而生。如救援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有什么作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类型的机器人?

2、出示主题活动任务:

(1)从熟悉的途径了解救援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各有什么功能?

(2)从因特网或其他途径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其他类型机器人及其功能。

(3)编写简单的音乐程序,设计一个会演奏的机器人。

3、引导学生活动,予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对活动过程予以适当评价。

4、引导学生发言,或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对小组的汇报或作品适当评价,并引导学生从汇报成果中汲取知识,最后进行总结。

四、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补充学生的发言,并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3、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从因特网、图书馆或书店,进一步了解其他类型机器人的功能,并将所获得的信息介绍给其他同学。

第14课 自动识别技术(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含义。

2、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方法。

3、感受自动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

4、通过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实例,感受自动识别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

教学难点:几种常用自动识别技术的特点。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演示:语音输入或鼠标写字软件进行手写输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属于哪种应用吗?

3、讲解: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4、出示课题:第14课 自动识别技术

二、了解身份证防伪技术

1、展示:第一代、第二代身份证的图片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9页,思考以下问题:

(1)大家知道第二代身份证在防伪技术上有什么重大改进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第二代身份证采用高度防伪的激光防伪技术,以及内置一

颗理论上无法复制的RFID芯片(俗称电子标签)。

(2)第二代身份证在防伪技术上还存在哪些弱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由于RFID卡内所有的数据理论上可以被身份证阅读器所捕获,而捕获者就可以将卡内的所有数据完全复制成另外一张卡。

(3)未来的身份证将采用哪种更加先进的防伪技术?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如人的指纹、虹膜来进行身份验证是一种方便、安全的保障手段,称为生物识别身份证。

总结: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更好的技术。

三、了解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

1、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

知识讲解:根据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具体特征,可以将自动识别技术分为条型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和磁识别技术等。

2、条型码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1页图14—

3、图14—4图片。(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0—81,思考以下问题: ①A条形码是由什么组成的? ②B条形码有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谈一谈生活中应用条形码识别技术科的具体事例,体会其应用价值。

3、射频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1页图14—

5、图14—6图片。

(2)知识讲解: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4、生物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2页图14—7图片

(2)知识讲解:生物识别技术是基于某人的物理特征或行为特征,用自动化方法予以辨别或认证的技术。

(3)实践操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

让学生使用语音输入软件或鼠标写字软件进行文字输入。

5、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1)展示教材83页图14—9图片。

(2)知识讲解: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可以把扫描出来的文字图像识别为字符。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思考以下问题: ①A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条形码有何用途? ②B说一说光学字符识别的工作过程?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识别汉字时,电脑将扫描的每一个字符与电脑中的字型特征库存放的标准汉字的字型信息进行比较,当字型特征匹配成功时,认为该字就是识别的结果。

(4)实践操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

教师演示如何利用扫描仪和光学字符识别软件(ORC)扫描、识别书本或报刊上面的文字。

四、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2、谈一谈学习后的收获。

第15课 机器智能翻译(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聊天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2、了解机器智能翻译的含义、分类方法及其工作过程。

3、了解虚拟主持人的工作过程。

4、通过了解机器智能翻译等应用实例,感受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重点:不同机器智能翻译软件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教学难点:机器智能翻译的工作过程。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展示在线翻译、金山全文翻译的实际操作窗口或图片。

2、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机器智能翻译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机器智能翻译就是利用电脑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它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一种应用。

3、出示课题:第15课 机器智能翻译

二、了解聊天机器人

1、展示与聊天机器人“Eliza”聊天的片段。

2、提问:同学们想知道“Eliza”是谁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其实“Eliza”并不是一位真实的人,它是网络中的聊天机器人,依靠程序来进行工作。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5~86,思考以下问题:(1)聊天机器人的起源?(2)聊天机器人的普及程度?(3)聊天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4)什么样的聊天机器人会更加受到大众的喜欢?

三、感受机器智能翻译的应用

1、机器智能翻译的工作过程。

知识讲解:要让电脑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电脑必须逐个识别这句话中的字词和语法结构,再分析其语意。

思考:为什么让电脑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十分困难?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要使电脑学会像人一样进行判断和理解,还需要解决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难题。

2、自动翻译软件的分类。

知识讲解:自动翻译软件种类繁多,根据翻译软件的特点,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词典翻译类、汉化翻译类和专业翻译类。

结合图片或实际操作窗口进行知识讲解:(1)词典翻译

词典翻译软件可以迅速查询外语单词或词组的词义,并提供单词的发音。

(2)汉化翻译

汉化翻译软件主要提供英文软件的汉化、网上在线翻译、全文翻译等功能,为不会外语或外语水平不高的人提供服务。

(3)专业翻译

专业翻译软件主要是为专业化用户提供专业电子词典,辅助专业用户完成翻译工作。

3、交流、讨论。

(1)你使用过哪些机器智能翻译软件?(2)使用的效果如何?

4、实践操作。

尝试在线翻译及使用免费的翻译软件,体验机器智能翻译的实际效果。

四、了解虚拟主持人

1、展示虚拟主持人——安娜诺娃的图片、视频。

2、提问:同学们知道“安娜诺娃”是谁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其实“安娜诺娃”是世界上第一位虚拟主持人,科学家把她的性格和外貌塑造得尽善尽美,看起来文静而很有智慧。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9~90,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虚拟主持人?(2)虚拟主持人是如何工作的?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虚拟主持人是指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制作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通信传媒与观众形成交互的仿真人形象。他们虽然有主持人的功能和作用,却没有真实主持人的现实生活体验,因此称为虚拟主持人。

虚拟主持人背后是一套高速运行的电脑系统,能够不断地把文字资料迅速转变成声音,从虚拟主持人口中读出来,并根据所播报新闻的不同来变换脸部表情。

五、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5.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2.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剪刀、直尺、一些容易剪开的圆柱形纸筒。

第1课时 复习

1、说出圆柱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感知情境,收集信息。

谈话:你想了解一下这种纸筒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下面我们一起到生产车间去参观一下。(多媒体播放纸筒的生产过程。)

2、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谈话:根据屏幕展示情境图右侧的圆柱形纸筒成品及其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纸筒包括哪几部分?做一个圆柱体纸筒需要多少纸板?„„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谈话:求“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纸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总结求需要多少纸板,就是求圆柱体纸筒的表面积。

2、动手操作

谈话:利用你们手中用纸围成的圆柱剪一剪,一个圆柱的展开图,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3、总结概念

谈话: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剪法和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的面积叫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谈话:圆柱体的底面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底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可能得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4、归纳方法

谈话:圆柱体侧面展开的不论是长方形,与圆柱体的底面和高有什么关系呢? 谈话:请各小组研究一下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些部分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想一想圆柱的侧面积应该如何计算。根据学生讨论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师:应用我们的发现,你能求出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吗?(只列式,不计算。)(1)底面周长4cm,高5cm。(2)底面直径2cm,高10cm。口头列式并说说怎么想的。

谈话: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呢?

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综合练习,深化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

师:请你先说说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列式计算。

2、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学生独立解答。

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布置作业,课后拓展

谈话:课下,请你选择一个圆柱形的盒子,测量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生学习了“转化法”。转化的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转化学生把圆柱体的表面积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面积的方法。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是一个同学做的圆柱体的纸盒,要计算使用了多少纸板,应该怎么样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提供数据,学生计算。

二、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基本练习自主练习3 学生读题,思考前轮压过一周的面积是指圆柱体的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并订正。自主练习4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学生说明计算的理由。

2、综合练习(自主练习5、6、8、9、10)自主练习5 选择哪些材料可以作成圆柱体的盒子,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前准备好材料,拼一拼,试一试。动手操作以后要引导学生分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做底面的圆相符。自主练习6 填表,注意找出已知数据与未知数据之间的关系。自主练习8、9 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拓展练习自主练习12 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演示(如:粉笔),明确截面的面积与底面积的关系,找出截的段数与增加的面数之间的关系。

三、课外延伸

6.华科大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 篇六

第三课电子地图游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电子地图进行浏览、地址信息查询等。

2.培养学生计算机使用、操作能力。体验数学地图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提高借助网络解决出行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上课兴趣都比较浓,不仅自己的操作比较熟练,还能经常帮老师辅助导其它学生,学生基本上有一定的自主性,网络的基础运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吸引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电子地图,利用地图进行浏览、信息查询。教学难点:

熟练、准确使用电子地图中的各种工具进行查询。教学过程 4.1教学活动

【导入】谈话导入

1、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自驾车出游不熟悉路怎么办?学生自由回答。师总结:网络地图在我们生活中用途很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网络地图中的一种:百度地图。坐在教室里我们就能游览全国各地。

【讲授】探索新知

探索一百度地图的地点搜索功能1.进入百度地图。现在我们就来进入百度地图。演示进入网站的方法。

(1)教师演示:在地图中找到我们的学校。(2)学生尝试找到自己的家,(3)找一找你家附近的地方。

2、查看地址详情和使用全景功能。

利用全景功能我们就能不花钱坐在教室游览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例如找北京故宫、杭州西湖等。

3.学生利用百度地图自由游览全国各地。师:刚才同学们在网上浏览了你喜欢的地方,如果有一天你能出发去你想去的美丽地方,怎样利用百度地图查找线路呢?

【活动】自主探究

探索二百度地图的线路查找功能1.出游计划(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查找线路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查找出游线路。汇报搜索结果。

【作业】课外延伸 做一份全家出游计划书

第十一课人工智能知多少

教学目标:

1、认识人工智能

2、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

3、体验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举例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了解人机国际象棋比赛的故事吗?最终计算机战胜了人类,计算机是一种机器,计算机在某些模仿人类的行为时,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人类的能力。

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就是有人工制造出来的“机器”能模仿或者是代替某些人的智能

三、我们可以上网理解有关人工智能的生活应用实例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

学生:我们走廊的感应灯,看课本第三页,你有碰过这些机器人的智能行为吗?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碰到过哪些人工智能的应用呢学校的铃声,手机

教师:很好!这些都是的。

四、体验人工智能

1、用手机的识别软件写一条短信

2、学用“金山快译软件”

3、完成互动评的表格

第十六课DV短片我制作采集视频

教学内容:采集视频 教学目标

1、了解视频制作过程、常用视频格式,初步学习从摄像机中采集保存视频的方法;

2、初步认识“会声会影”软件的功能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等途径,初步学习掌握视频制作及采集的

3、通过视频采集,提高学生应用高科技服务生活的能力,激发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利用软件采集视频教法、学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播放课间十分钟视频播放视频学生欣赏明确任务你知道这些视频是怎么到我们的电脑上来的吗?

2、提问学生思考、讨论自主学习视频制作与常用视频格式了解参与学习学生借助教材了解相关信息,并填写学习卡交流分享

3、汇报学习情况:提供交流平台交流学习收获自主尝试动与视频采集提供软件和视频资源学生自主或合作尝试启动并采集视频展示评价经验介绍参与活动,提醒注意事学生演示启动软件和采集视频的过程

4、探究学习:认识网络电视和高清电视,发现其特点和形式。(温馨提示:参照教材,别忘了给自己记哦)活动内容能准确填写学习了解常用视频格式知道不同格式的视频的优缺初识视频活动

5、自主活动:在网上或者使用专门软件看电视。(温馨提示:参照教材或者看光盘中相关的内容,别忘了给自己记哦)

活动内容:会启动软件并采集视频能向同学讲述操作过程会将采集的视频保存到指定的位能帮助别的同学将采集的食品进行处理信息采集视频我知道的视频制作视频制作过程:常见视频格式:

第十七课DV短片我制作——编辑视频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声会影软件并能尝试进行简单编辑——插入和剪辑视频。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基本掌握在会声会影软件中插入和剪辑视频的方法。

3、通过学习了解软件,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会声会影软件中视频的插入与剪辑。教学难点:

对视频进行合理剪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

1、播放视频,提问大家发现这两段视频有什么不同吗?

2、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提问情境导入,明确播放没有剪辑和经过剪辑的学生欣赏,比较、思考、交家发现这两段视频有务“区舞比赛”流什么不同吗?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自主探究,初学技认识会声会影编辑器,尝习“会声会影”软件。

二、自主探究,初学技能

1、出示目标,指导自学:认识会声会影软件并能尝试进行简单编辑,插入和剪辑视频,能试进行插入视频练习软件的项目,并尝试进行新建和插入视频练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基本掌握在会声会影软件中插入和剪辑视频的方法。

2、学习网站、辅助视频教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过程学生活动DV短片我制作——编辑视频上机实践操作。

3、会声会影软件中视频的插入与剪辑对视频进行合理剪辑

三、交流分享,切磋技艺

为学生交流搭建平台,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交流分享,切磋技术 介绍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为学生交流搭建平台别注意方法介绍,学生学会艺技能倾听综合应用,完成任务展示评价,共同提升教学后记剪辑视频素材教师提供视频素材,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尝试供学生操作,并巡查视导进行剪辑操作教师为学生展示提供学生汇报,观察、比较、分平台,同时参与学生析,提出建议展示评价活动展示学习成果

四、综合应用,完成任务

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尝试进行剪辑操作

五、展示评价,共同提升

学生汇报,观察、比较、分析,提出建议

第十八课DV短片我制作——添加文字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会声会影素材库,认识会声会影标题板。会添加素材到素材库或标题、字幕,会添加多种素材、字幕标题设置。

学情分析

DV短片的制作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的,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对视频编辑软件有一个初步认识。

重点难点会声会影软件中片头制作。教学过程 4.1教学活动

【导入】情境导入,明确任务。播放添加片头和和未经过处理的视(播放视频)提问大家发现这两段视频有什么不同吗?学生欣赏,比较、思考、交流。

【讲授】自主探究,初学技能。认识会声会影素材库、标题板,尝试进行在素材库添加素材添

加字幕或标题。(出示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记载卡)

【活动】教师提供视频素材,供学生操作。

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会声会影”软件,了解软件的素材库、标题板,并尝试进行素材添加练习交流分享,共同提升。介绍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为学生交流搭建平台。

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特别注意方法介绍,学生学会倾听,设计创新,个性发展,片头制作,参与学生设计活动,利用任务一中已完成的素材,尝试进行片头操作,展示评价,技能升华。学生设计制作的片头展示,教师为学生展示提供平台,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提出建议。

活动1探究学习:认识“会声会影”素材库和标题面板,并能在素材库中添加素材。活动内容:会添加素材到素材库或标题、字幕。能向同学讲述操作过程,会添加多种素材、字幕标题设置,能帮助同学完成任务,认识会声会影素材库,认识会声会影标题板。

活动2:自主活动:利用“会声会影”软件编辑视频。活动内容:会使用软件剪辑视频素材,能向同学讲述操作。【练习】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师生总结学习情况,提出新的设想,参与总结,提出“还有哪些办法能让我们的视频更吸引力呢”学生汇报学习收获和掌握的经验技巧,带着问题课后探索。

第十九课DV短片制作—添加效果

教学目标:

了解摄像艺术的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摄像操作技巧,通过欣赏优秀DV短片。让学生了解摄像艺术的美的真谛,丰富大家的课外生活,陶冶美的情操。通过创作课题的制作,让大家发现生活的美,体会温暖的情。

教学重点:DV摄像艺术的基本特点与技法 教学难点:DV摄像艺术的创作与制作。

教学工具:数码摄像机或数码照相机,多媒体,电脑,会声会影软件 授课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师生互动)大家想不想当演员?想不想当导演?随着现代社会媒体艺术的与时俱进,催生了电视电影等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成就了影视人才的推陈出新,百花齐放,追星已是现代社会的一道风景线,拍影视作品则是他们走出去的第一步,怀揣梦想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梦想与现实离得更近一些吧,我们今天一起来欣赏DV摄像艺术,并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亲身实践创作一番。摄像艺术涵盖的知识点

1、摄像艺术属于现代媒体艺术,现代媒体艺术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艺术而言,现代媒体艺术是运用影像设备(照相机、摄像机)与技法、计算机设备与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表达观点、思想和情感的新型视觉艺术形式,也被称为“新媒体艺术”。它有别于传统媒体,艺术界的划分是以1920年达达主义出现之前的艺术成为传统媒体艺术,包括报纸刊物、广播、电视;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和移动电脑高中开设的美术模块中,新媒体艺术包括摄影、摄像,电脑美术和电脑设计。DV短片的设计属于摄像内容模块。

2、知道了什么是新媒体艺术之后,还要了解摄像艺术都有哪些特征?情节性:既然是DV短片就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充斥整个动感影像的空间,是整个摄像艺术活动更有可欣赏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家都在用手中的照相机,摄像机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人们的快乐不忧伤。情节性是DV影像短片最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独创性:动感影像的设计不拍摄场景时,需要从不同角度和画面去体现其不众丌同之处,使之更有赏心悦目之感。要想在众多短片中脱颖而出,必须经过周密的构思体现其独特性。综合性:摄像艺术是融合美术,音乐,信息技术,文学等多学科的一门综合艺术,这也正体现了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科的相互融合是个多元化的趋势。目的性:摄像艺术是动态的影像艺术,既然是短片,就要有内涵,想表达什么样的内涵至关重要,目的性是摄像艺术的关键所在,也是集中表现其中心思想的精华所在。

二、视频的剪辑与后期处理技术简单学习。

这个需要大家在完成拍摄之后,在微机房里进行后期处理。用会声会影软件进行编辑可以加入自己设计的字幕、音乐、转场效果等,老师进行示范基本的操作规范不技巧。

三、创作实践:“温暖的家”为题,制作一段十五分钟的DV短片。学生六个人一组进行设计课题并商量如何进行拍摄,拍摄场景及台词的设计,中心思想的拟定。这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以“温暖的家”为题能让大家用动态影像的记录来加深同学们的“家”的温暖的体验,并更爱那个温馨的家。同时分组共同完成也能锻炼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培养更强烈的集体责任感。(一课时)学生课下搜集素材,整理资料,六个人合力完成此课题

四、微机房。同学们在微机房把设计好的稿件进行编辑整理,完成自己的DV短片。老师进行指导。

7.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七

经过几年的教学尝试和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的一起探索研究, 我归纳并总结出以下几类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一、鼠标练习类

1. 准确点击鼠标类。

无论从哪一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 开关机与鼠标键盘操作是最先要学习的内容。为此, 选择一些童趣十足的鼠标练习软件作为一年级学生最先接触的操作程序, 以吸引他们的兴趣。这些软件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等。并且由于这些软件都是一些小游戏类, 能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 容易让学生有成就感, 继而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同时, 学生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除了对电脑的恐惧感。通过这类软件的运用可完成以下教学内容: (1) 打开和关闭计算机; (2) 启动、退出应用程序; (3) 窗口大小的设定, 如最大化、最小化、还原以及随意改变窗口大小; (4) 鼠标的操作, 如:单击、双击、拖动等。

2. 图片添色类。

鼠标的熟练使用是学生接触电脑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并非通过几节课就能够解决问题, 而是需要不断地操练, 最后达到熟能生巧。对低年级学生而言, 要他们画出生动形象的绘画作品实在是太难了, 但他们对卡通画和鲜艳的色彩却是十分喜爱的。因此, 可以选择一些Flash的动画添色软件让学生练习。将它们放在一个指定的文件夹内, 可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练习, 互相交流后, 教师可适当演示, 直至学生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这类软件的运用可完成这样的教学内容: (1) 通过双击或右击打开“我的电脑”, 找到并打开指定的文件夹; (2) 打开添色软件 (最好放多个使用方法类似而其中的图画不同的添色软件, 以供学生选择) ; (3) 使用添色软件, 为图画添上色彩。

3. 字母连线类。

英文与电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让学生从学习电脑就开始接触英文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可选择一些有趣的字母连线软件。此类软件是按顺序点击英文字母连成一种小动物的英文名称, 连完后就会出现相对应的、可爱的小动物。

这类软件的运用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以下教学内容: (1) 软件的启动与退出; (2) 熟练掌握26个英文字母。

二、教学辅助类

在设计一、二年级教学内容时, 为了不和以后所学的教学内容重复, 选择教学辅助软件进行教学是最合适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 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电脑的认识与使用, 另一方面可以为他们学习其他内容提供练习的机会。在选择软件时, 必须以易懂、操作简单为原则。这一教学内容的课时设定由教学辅助软件的多少以及难易程度来决定, 但一般一个软件的教学时间不宜超过6课时, 当然也不能少于2课时。因为课时太多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厌倦心理, 而课时太少又会使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打字类

为了让学生熟悉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以及字母在键盘上的位置, 可采用飞镖、字母射击等打字类练习软件进行教学。

一般的打字练习软件都有打字水平级别。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尽快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教学中, 一开始可只要求学生进行低级别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 还可设计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 以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这一内容教学一般需4~6个课时。

8.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效率;教学

一、信息化支持下的汉语拼音教学

(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使字母学习变得形象化。一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所以具有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形象具体化等这些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收到好的效果。多媒体的运用正好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2)情景的创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探究精神。因此,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和变化的特点,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在适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中,有效的创设情境,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积极地导入,既有效的激发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营造出了快乐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投入度,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知识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

(3)运用多媒体的演示,更好的促进书写教学。传统的汉语拼音教学都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在下面看、模仿,然后自己动手书写,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弊端是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出的字母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速度的快慢难以把握,对于学生来说,后排的学生有一部分是看不清楚的,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看不清楚老师的书写笔顺,这就对汉语拼音教学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如果这时能够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这样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比如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的字母书写大小可以随着班级学生容量的多少而进行适当的调整,速度也可以适当放慢,也可以放快,所有的学生都能很清楚的看到字母的占格情况,不会有老师在书写过程中的阻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的需要多次反复进行播放,这样对汉语拼音的教学就会产生较大的帮助。

二、信息化支持下的汉字教学

(1)信息化的运用,可以使汉字变得形象化,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汉字有他自身的构造特点,它是音、形、意的结合。当我们了解到了汉字音、形、意之间的联系后,就会觉得汉字的学习是简单有趣的,这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的突出了。随着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能够将学生的视觉、听觉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发挥作用,也正好和汉字的构字特点相吻合。在学习象形字时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像“山、石、火、日、月、土”等这些象形字时,旁边依次出现大山、石头、太阳、月亮、泥土等形象的图画,再由图变化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易识易记,形象直观。

(2)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加强信息的传递,同时强化学生的识记意识。

三、信息多样化的阅读教学

(1)情境下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效率的提高要有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就在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高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行多种艺术加工,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创设美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形象演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如何准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的,而多媒体的运用,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的有效地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难以理解或重点语句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通过学生视觉听觉功能,发挥学生最大限度地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感知更多的信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更多的活动余地,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更多尝试成败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意识的体现;教师应注意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能力培养。这同时也要求教育者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方式、创造能力去感染和带动受教育者,即教育者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示范性,因为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型学生。

参考文献:

[1]李信.中小学课堂教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柳秀梅.决定一堂课的关键.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2022年小学教师入党申请书下一篇:大学生下乡支教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