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把握细节

2024-07-12

高中作文把握细节(精选15篇)

1.高中作文把握细节 篇一

把握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细节决定成功,点滴铸就辉煌。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百分之一的错误导致百分之一百的失败,一枚钉子丢一匹马,一匹马丢了国家,你听见遥远的朝风里的哀号了吗?细节决定兴衰!有一句著名的古英语歌谣:“少了一颗钉子,少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匹马,少了一匹马,少了一场战斗,少了一场战斗,少了一个国家。这是发生在英国查理三世的故事。查理准备与里士满决一死战。查理让一个马夫给他的马钉马蹄铁。铁匠钉第四个马蹄铁时,缺一个钉子。不久,查理和对方生了火。忽然,一只马蹄铁在战争中脱落,国王被推翻,王国易手。汪中求老师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中国不缺战略家,缺的是卓越的执行者;不缺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缺少的是规章制度的不妥协执行。“经常反思,是因为我们没有宏伟美好的理想,还是我们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不,我们只是缺乏从细到细的工作作风。我们做一件事,如果抓住每一个环节,完善每一个细节,那么最终结果的完美就随之而来。事实上,“细节决定成败”是一个非常简单易操作的道理,但是人们太容易忽略掉实践中一个又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影响全局的细节,使得预期的成功因为流程管理的细节有很多疏漏而失败。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一课。”一步不慎,满盘皆输”是对前人不遵循“细节决定成败”的规律而导致失败的生动总结。一艘远洋游轮在海上遇难。事后人们看航海日志,发现邮轮失事的原因原来是船员(包括船长)。在此之前,他们每个人都犯了一个“小”错误,看似无关紧要,但最终造成了致命的后果。

细节不是“细节”,而是用心、认真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所以大家要把握好细节。

2.高中作文把握细节 篇二

一、教材细节挖掘语文美质要素

小学语文教材为学生开启认知外部世界的大门, 其内容非常丰富, 还有很强的美学价值, 能够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和道德情操奠基。教师在解读教材时, 要注意抓住教材中的细微特质, 对教材进行深度剖析, 挖掘教材中的美质因子, 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创造有利条件。新版小学语文教材, 编者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所选文本体现丰富的自然美和社会美, 从不同维度对学生展开美学渗透, 促使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生成。

如, 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说说周瑜是什么样的人, 大多数学生说周瑜是一个阴险、狡诈、公报私仇的小人, 有学生却不赞同:“当时周瑜和诸葛亮是联合抗曹, 周瑜为什么一定要置诸葛亮于死地呢?这对东吴也没有什么好处。我认为周瑜没有这样坏, 顶多就是小肚鸡肠, 嫉妒诸葛亮的智谋而已。”这是学生通过教材细节得出的结论, 教师应该对其观点给予肯定。

二、教学细节开启学生多维想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关注教学环节的全面落实, 对教学细节要有足够的敏感性。教师施教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 还是对学生进行智力的培养和精神的塑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细微因素可能带来的细微变化, 要关注学生表情、态度、行为的反应程度,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用细节展开教学。

《将相和》的故事家喻户晓, 教师在教学起初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对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有了深刻的认知, 然后通过设计思考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 使学生很快对提出的问题获得满意答案。这时, 有一个学生在下边小声议论:蔺相如和廉颇这样厉害, 为什么赵国最后还是被秦国给灭了呢?教师立刻抓住这个话题, 要求学生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从问题本身来看, 这个问题与“将相和”没有多少直接关系, 但通过这个问题的谈论, 学生对历史和人物的理解会更深刻、更到位。这个学生的质疑纯属教学细节, 教师敏锐地抓住这个细节展开探讨, 形成难得的教学契机, 体现的是教师教学的洞察力, 教学效果也恰恰证明了抓细节的必要性。

三、学习细节激励学生个性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教与学“二元性”的和谐发展, 教师需要对两个维度因素进行全面探析。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特质, 教师在面对不同学生个体时, 需要针对其内质特征展开施教, 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同样的教学环境, 学生会呈现不同的表现,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分类研究, 找到共性问题, 也要找到个性问题。

如, 在探讨《刷子李》中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时, 教师要求学生从动作奇、声音奇、颜色奇等方面进行感知, 学生很快找到答案, 大多数学生都表示喜欢这个人, 唯独一名学生表示, 他的理想是做建筑设计师, 刷墙再好也是农民工。笔者对这种太“个性”的学生没有指责, 而是加以引导, 这对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追求高效, 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要抓住学生认知的关键因素, 对课堂教学细节进行分析解读, 这样才能适时把握课堂教学契机, 深度挖掘教材内涵, 整合教学自由, 启迪学生思维。“细节决定成败。”正如哲学家说的那样:细节差之毫厘, 结果谬以千里, 真理和谬论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3.把握细节开好订货会 篇三

订货会作为企业推广产品的一个平台和进行渠道拓展的的一种有效手段,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采用,订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可以让企业借助这种形式短期内建立有效地销售网络渠道也有助于企业的产品快速走向市场,但是在实际订货会工作中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现场气氛很热烈,到场的人很多,摩肩接踵一片繁荣,而一到该真枪实弹签订合同缴纳保证金时,只有了了几个客户,使订货会开成:

1、订货会开成参观会

主要表现在经销商人选不当或者邀请前来参加订货会的人员根本对企业的情况不了解或者前来参加订货会的人员在其经销部只是一个执行者无决定权力,对订货会只是抱着走马观花的态度来看看的人员,无法和企业的目标一致,最终使是企业的订货会最终开成一个产品的介绍会或参观会。

2、订货会开成沟通会

主要是负责开订货会的厂家人员或者经销商对订货会目的不明确,在开订货会时过多注重与客户与感情沟通,而到推介产品时拉不下面子或认为只要关系好客户肯定会要自己的产品,忽视、忘记了订货会的目标,使订货会成为了经销商与客户的沟通会。

3、订货会开成答谢会

订货会会前准备措施不足,通知客户开会前对客户库存情况和对客户资金情况了解不足,同时还会存在通知客户参加订货会表述不清,只是简单告诉客户我们要搞个活动,而对活动内容没有详细说明,客户没有准备,结果客户参加了订货会,但由于没有心理准备,结果使订货会成为答谢会。

4、订货会开成吃喝会

订货会厂家往往会准备丰盛的美食,让客户在品味美食的同时进行产品推介,但由企业在现场的控制不当,结果使客户喝的酩酊大醉,订货会现场一片斗酒声,货没订出多少,费用白花,订货会成了吃喝会。

最终使企业投入不小但结果甚微,不仅费时费人,浪费资源还浪费感情,那么如何使订货会能够开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笔者结合个人的经验和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认为订货会要从一下几点细节入手;

一、开好订货会会前准备的细节

“成功源于细节”订货会要取得成功注重于细节往往很重要,很多订货会从设计到流程安排非常顺畅,节目演出、产品展示、酒会洽谈等每个环节都很到位各个方面都做的不错,但是由于细节忽视,造成订货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因而对于订货,对于订货会前准备要注重的细节主要是在两点:

1、订货会的准备工作的细节:

细致扎实的会前准备是订货会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订货会的准备工作主要细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订货会的邀请对象,也就是俗话说的:要找对人,只有找对了人才能去办好事,否则只能是空欢喜一场,一般做为企业开订货邀请的对象主要是大的经销商,但是并非所有经销商都是你所需要的对象,比如你是作酒的企业找来的是作饮料的经销商由于其对酒行业不了解成功的可能性就很渺茫,或者您想要的是一个资金百万级的经销商而邀请的却是50万级经销商你的目的也不可能实现,因而确定好邀请对象是订货会成功的关键之一,细节之处是“要对人”,实现方法企业可以在开订货会前期通过全国市场有影响力的报纸广告来吸引经销商或者通过行业协会寻找经销商也可以采取业务员的重点市场走访寻找经销商,通过前期的沟通圈定核心经销。

(2)确定订货会的产品选择:做为企业产品品项往往不是单一的,因而采取哪款产品作为主推品种,就要对市场进行充分摸底,找出机会点最大的产品,而不是你所有的产品,可能你认为好的但客户却不这样认为,细节之处是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了解,清楚产品在市场上的利润前景、发展空间,避免主推的品项的偏差。

(3)制订合理的订货政策:即对订货产品采取什么样的促销政策才能合适,才能起到扩大订货量的目的,政策不到位也会影响订货会效果,这就要求企业对行业市场及竞品的充分了解,如果企业对市场预见力和把握市场的能力越高,对市场情况了解的越多了解越清楚,越能坚定经销商和企业合作的信心。机会也就越大,细节在于根据市场情况了解经销商的需要制定合理的订货政策。

(4)确定订货会的主题:销售产品需要一个理由,开订货会同样也需要一个由头,确定一个主题。否则平白无的搞开订货会会让客户产生防范心理。

(5)做好订货会事前造势,通过事前造势不仅可以让客户对企业和产品能有一个有正确认识,同时通过市场的造势宣传也给经销商预留了考察市场的时间和和心理和准备,是订货会有的放矢。

(6)做好场地的选择:主要根据邀请的人数,规模,选定订货会会址,对场地的选择要求,细节在于要至少做到交通便利,易于寻找这一点。

(7)做好时间安排和订货资料的准备,根据邀请对象发邀请函,注明订货会时间地点,同时也可将产品资料,价格表和促销活动通知送达知客户手中。细节在于产品资料要详实,避免夸大和掺杂虚假的东西

2、会场布景的细节:

定货会会场布置要突出订货会主题,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主席的正方悬挂模幅,模幅标明企业名称与产品品名如“厂订货会”。

(2)会场门口设置欢迎词板,最好写上商业客户名称,同时陈列样品,签到本。

(3)会场周围粘贴宣传画,会议桌放置宣传品。

(4)准备好开会所需用品如话筒,扩音设备,如有条件可准备幻灯机,投影仪。

(5)制订会议议程,并落实到人。

(6)做好人员分工,确保人尽其责,并可根据情况定。

但是对于订货会现场的布置要求把握两个细节:一是特色。这里的特色指容易辨认稳定的风格,能与其它企业或现场进行有效的区别,同时标识、标准色、整体布局和标语口号要相对的固定能展现企业的特色。二是醒目。首先是摊位要醒目,要有视觉冲击力,大的订货会,摊位成百上千如何吸引眼球展现企业实力尤为重要,其次是人要醒目。如统一服装、统一发式专门聘请形象宣传员都是人员醒目的好手段,也是让参加订货会经销商对企业认可的一种方式。

二、订货会现场要做好的细节

1、从居住、到饮食、到现场的引导要一视同仁照顾好现场的每一位客商,防止看人下菜。

2、在订货会现场讲解清楚优惠的订货政策,对提出的问题的客户要不厌其烦的回答报以最真诚的对待,必要时安排业务人员重点跟进。

3、订货会现场要制造兴奋点。如果能制造兴奋点,让媒体和客户津津乐道,那就棋高一着了。因为订货会功能不仅仅只有订货的功能同时还兼备产品宣传展示、产销联谊、口碑和媒体后延效应。可能在订货会结束之后,因为参加者的宣传和媒体的宣传,让没有参加会议的人,知道有关会议的情况,并且对于参会的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4、订货会要善于营造轻松的氛围来展示企业的最新产品和介绍产品,通过在订货会会中制造轻松宽松的气氛,一方面可以让客户积极参与其中,调动客户订货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消

除客户的防范心理,感染其它客户,同时采取活动的方式还可以让客户在轻松的化境下对产品有更多的了解,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做到:

(1)设置游戏,邀请客户参与游戏让客户放松。细节在于游戏的的设置要有趣味性和全员参与性。

(2)穿插娱乐节目,调动现场气氛。跃乐节目的设置要雅俗共赏。

(3)实行订货摸奖,调动客户订货积极性,针对订货量大与小的客户要同等对待。

(4)开设有奖问答,让客户了解产品,对所出的问题设置不要过于复杂,简单为主,达到宣传和让客户积极参与为目的。

(5)进行小型讲座,告诉客户产品特点及销售方法、技巧。

(6)面对面座谈,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客户所想,并有计划解答,增强互信。

3、注重细节做好订货会会后的跟进

订货会开完后,只是订货会成功的一半,如何落执行实订货会上的结果保证款项到帐是订货会最终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因而订货会开完后要注意以下几点细节。

首先,必须安排专人负责落实和跟进,比如对大经销商必须由老总来盯,中小客商交给客户服务部、销售部或者市场部就可以了,因为有时候大客户讲究一个名分或者面子,这个是订货会后期落实的关键,也是一个细节问题,切记不要让财务直接打电话,很多公司认为合同签订了,定金交了,经销商跑不了,因而认为将后面的工作交给财务去追款是名正言顺或者顺理成章。其实,经销商虽然和你签订了合同,交了保证金,但是经销商和你公司此时还没有和你建立正式的合作关系,还不是特别了解企业此时让不了解销售技巧的财务人员接手可能会事倍功半。

其次,要在货款到位后保质保量、按时按需、按订货会的要求将货会发送治订货客户的手中,此举不仅可以让客户感到企业的诚信和效率,也有助于使经销商保持经销产品的信心和工作动力。

4.自荐信,要把握好细节 篇四

哈佛人力资源研究所在1992年就有一份经典的测试报告,即一封 如果内容超过400个,则其效度只有25%,即阅读者只会留下对1/4内容的印象,因此写得简洁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标准。

二、不宜有文字上的错讹。

切忌有错字、别字、病句及文理欠通顺的现象发生。写完之后要通读几篇,精雕细琢,否则就可能使自荐信“黯然无光”。

三、不宜“翻版”履历。

许多求职者写出来的自荐信简直就是把履历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述,使人阅毕也不得要领。

5.高中叙事作文:细节之美 篇五

生活中有很多细节之美。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轻声柔和的问候,一弯甜美的笑……使美充满了我们的世界。

夏季的一个清晨,我漫步在公园里。公园的大草坪上满是青葱的小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口中念着古诗,呼吸着公园中新鲜的空气。这时,一个动人的画面吸引了我。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她可爱的孩子坐在草坪上。她正在教她的孩子学步,孩子在母亲的带领下,胆怯地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孩子已会走几步路了,突然母亲松开了手,孩子胖胖的小腿一软,瘫坐在草地上,不愿再爬起。孩子用他那水灵的眼睛望着母亲,希望她能跑来把她抱起,但母亲却一动也不动地站立在原地,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一秒,两秒,三秒……孩子终于屈服了,用两只白白的小手撑着地,屁股一撅,脚一蹬,又摇晃着向母亲走来,母亲的笑如花般绽放……

夏季的天空如善变的女孩,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现在突然乌云密布。“轰隆隆!”随着一声响雷,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路上行人匆匆赶路。我没有带伞,只得在路边避雨。呀,大街的一角,怎么有两位老人相靠着撑着一把伞?定睛仔细一瞧,鲜红的臂章系在他们的手臂上,原来是看自行车的管理员。再看看一旁,只依稀停着几辆自行车,车上还盖着两件雨衣。一阵风吹过,雨衣的一角被风掀了起来,两位老人蹒跚地走了过去……刹那间,我发现风雨中他们的身影好高大。我望着这一幕,脚不由自主地奔了过去,帮着他们遮自行车。雨来得迅速,停得也快,太阳又露出了笑脸,一道彩虹横跨天空,街上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我回想着刚才的那一段小插曲,心中觉得好快乐。原来,助人为乐才是最快乐的。

6.对新闻采访细节把握的认识 篇六

关键词:新闻采访,细节,提问

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周密的前期准备及精心的后期撰稿, 但其核心部分——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 而所有的新闻采访是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 提问技巧和风格的作用至为关键。对新闻记者来说, 一起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是记者要采访的主要对象, 同时也是新闻媒体面对的受众之一。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 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泰山不拒细壤, 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所以, 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善于捕捉细节、掌握了受众心理、形成了交往气氛, 被采访人可以敞开心扉与记者交谈了, 采访才能顺利展开, 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 还原真实的新闻事件。笔者认为, 在采访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细节:

一、重视提问的“首次印象”

对记者来说,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近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 并能与其进行深入采访, 这其中第一印象的运用格外重要。在1998年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 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被朱镕基总理点名提问, 而她能引起朱镕基的注意就是因为她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由此可见, 记者的服饰有时候也能起到让被采访者眼前一亮的“首次印象”, 但这一点也需运用得当才能收效。记者采访什么和穿什么服装应当是有讲究的, 应区分不同的场合、时间、人物以及环境氛围来作适当选取。而对大多数的记者来说, “首次印象”更多的则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素质来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好感和认同, 这里面既有礼仪、举止和语言等外在素质的得当运用, 更重要的则在于记者本身的学识、思想以及提问的技巧和深度等等。要使采访对象乐于提供信息, 从而获取有价值的新闻, 就必须在采访一开始就尽快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 让对方把记者视为自己人, 产生认同感。而要做到这一点, 一方面是记者必须通过自身的仪态表情、行为举止等方面和采访中恰当的问题选择、语气语态向对方传达友好亲切的第一印象。比如, 同农民接触, 如果记者说话居高临下, 对方必然毫无好感。如果记者举止大方, 对农民亲切热情, 对方自然愿意回答提问;同上层人物接触, 如果记者举止粗俗, 就难免被人小看。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提问, 最为关键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开场话题, 因为一个好的开场话题, 可以使主持人轻松顺利地展开访谈, 而一个糟糕的开场话题则会让你“乘兴而来, 败兴而归”。笔者曾采访过一位专门研究湿地的工程院院士, 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怎么理解湿地是地球的肾的?”问题一下子把这位院士带进兴奋状态, 接下来的采访自然就很顺利。

二、重视提问的对等性

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 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喜欢那些信任自己、能把心里话向自己倾诉的人。社会心理学把这种活动称为“对等吸引律”。这是指人际交往中, 因为双方评价对方态度对等、相互尊重和自我暴露对等从而产生互相吸引力。根据这一规律, 如果在采访中能主动向采访对象表示好感, 就比较容易与对方作感情上的交流。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曾说过, 采访中的“平视”就是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 你要给他压下去, 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给他扶一下。对待平民百姓的采访, 记者需要把握的是消除普通人的紧张心理和在镜头、话筒前的不自觉的掩饰心理, 尽量使普通人回复自然和平静, 以一种真实的面貌对待采访。对普通人的采访, 记者有时不能开门见山地说采访, 而需要借助于聊天、喝茶甚至一起吃饭等方式迂回进行。如笔者在拍摄一部记录片时, 为了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 同时也是制作节目的需要, 在受访老人金婚纪念日这天, 特意定购了一块大蛋糕赠送给受访者, 当受访者全家团圆一块庆祝时, 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 笔者也很快地融入到这一家人中, 采访自然水到渠成。

采访开始前往往要有点“跑题”的谈话。可以从采访对象的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 提出几个轻松的问题激发对方的回答兴趣, 从而通过几分钟的题外闲聊, 拉近双方的距离, 这样, 再进入正题就相当顺利了。事实上, 绝大多数被采访对象是可以接近和交往的, 情感上的冷漠、对立只是暂时的, 是可以转化的, 关键是记者能否主动地接近和接近是否得法。其中, 会称赞对方可以消除对方情感上的冷漠, 他会认为你对他是友善的, 从而积极接受你的采访, 并说出你想要了解的情况。如女人喜欢被夸奖漂亮、年轻, 采访前, 就要恰如其分地在这方面下功夫。对其他人, 一见面, 可称赞对方“你气色真好”、“你的这条领带很漂亮”等等。一夸对方, 对方心里高兴, 自然愿意接受你的采访了。可以闲聊与其熟悉并感兴趣的问题, 也可以闲扯某一段相同的经历, 或拉拉同乡、校友、亲友等各种关系, 那么, 双方之间沟通的桥梁便可以架设, 采访就可以顺利进行。“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可以仔细观察室内环境, 借此找出谈话的由头, 以此拉近距离。如观察桌上墙上有无对方的家庭照片、书法作品及其它摆设等。以刚才看到的某一实物为话题, 与对方闲聊, 如“这张照片的男孩儿是你儿子吧?现在几岁了?在哪儿上学?长得真机灵!”、“这幅书法很不错, 是谁的作品?”等等。这些话题, 即使情绪再紧张的被采访对象, 也会回答得比较轻松。回答的过程就是情绪调节、气氛转和的过程, 待对方心理活动平稳后, 记者就可进入正式的采访提问。记者只有尊重采访对象, 与之平等交流, 受访者才能对你产生好感并回报你以尊重。

三、重视提问的多向性

就人物采访而言, 被采访者和采访者大多是陌生的一对, 而被采访者又是千人千面, 各不相同。他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是不容易被挖掘出来的。如果采访单凭事先掌握的一些情况、单凭一连串的提问是很难让采访对象亮出自己的心底世界的。记者必须寻找多个切入点, 以工作、生活、家庭、孩子等多种话题来调动被采访者的兴致, 有时不知是哪一句话撞击出被采访者心灵的火花, 这时他会忘记面对的是记者、是陌生人, 而把你当成朋友, 一吐为快。这时, 必须不以采访者而以普通人的表情、语言、话题迅速切入, 也就是即兴切入。有一次, 笔者听说一位到宁夏支教的教师回到福建永春, 顿时兴奋不已, 深信能“挖”出很多感人的故事、找到让读者感动的细节。但那次采访的开头却出乎意料, 采访对象很拘谨, 问一句, 答一句。怎么办呢?后来, 笔者观察到一个细节, 他每答完一句话便望着课桌发呆。“你为什么老是看课桌呢?”听了这一问话, 他的眼里有些湿润。提到了课堂和学生, 他一改先前的沉闷, 打开了话匣子。谈到在宁夏支教通讯、交通、生活的艰难, 谈到学生与他建立的深厚情谊, 谈到自己甚至不愿离开那里的原因, 此时, 他的内心已经完全放松了, 满怀深情地说出了自己支教一年的真实感受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四、重视提问的灵活性

有些采访往往是当记者拉开采访的架势时, 却什么也采访不到, 当你收拾“家什”要走的时候, 被采访者却来了兴致, 你一言我一语, 争着抢着说。这时记者不要怕麻烦, 要抓住被采访者出现兴奋状态的有利时机, 边和他们谈话, 边把已收拾起来的“家什”准备好, 让他们在无意之中接受了你的采访。

一次, 笔者参与拍摄专题片《一家三代的婚事》, 这一片子要反映的是一家三代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婚时发生的趣事。当时要采访这家已经70多岁高龄的女主人时, 她就说:“不行, 我没读过书, 又是农村妇女, 一大把年纪了我可不会讲。”当时, 记者几乎放弃了采访她的念头, 只是采访了他们家的其他5位当事人。当记者收起摄像机准备走时, 又跟女主人随口聊起来。结果, 她说了一句“嫁鸡随鸡飞, 嫁狗随狗跑, 嫁乞丐背着家子兜”, 一下子就把她那个时代人们的婚姻观念表现出来, 记者赶紧架起摄像机, 开始了采访。这回她说得很好, 从表情、动作到语言形式都符合农村家庭主妇的身份, 很真实。被采访者之所以常常在记者要走时产生兴致, 一是因为精神放松了, 情绪稳定了, 把记者当成普通人了, 二是因为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 这些都是符合情理和思维规律的。

无论根据受访者的哪一种心理所采取的相应的采访技巧、提问方式都不是简单的、机械的, 记者必须灵活运用。有一句谚语说:“只要我们顺着河流走, 就能发现大海。”只要我们努力探索, 不断研究受访者的心理活动规律, 就能和他们交朋友, 写出他们“喜欢听、喜欢看、能受益”的报道来。

对记者来说,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近素不相识的采访对象, 并能与其进行深入采访, 这其中第一印象的运用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赵淑萍:《怎样进行观察采访》,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赵淑萍:《怎样进行观察采访》,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宋兆宽:《新闻采写研究》,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宋兆宽:《新闻采写研究》,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张仕勇:《从“连宋大陆行”报道看电视新闻细节的魅力》3、张仕勇:《从“连宋大陆行”报道看电视新闻细节的魅力》

7.高中作文:细节的力量 篇七

今年十八岁的张孟苏是武汉市东湖中学的高三应届毕业生,在学校里是有名的活跃分子,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长,经常为宣传海报等事情熬夜,担任校文学社社长,带领社员组稿、编辑、拉广告,出版文学刊物;发起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同学去老区体验生活。但在参加大学招生时,却碰了不少钉子,一个重要原因是她的分数只有四百四十五分(文科),在内地只能读个独立学院。高考结束后,张孟苏到武汉大学参加一场招生咨询会,不巧在中途下起暴雨,招生单位纷纷撤展。西南大学的一位女教师在拆雨篷时,因为个子矮小,显得十分吃力,张孟苏见状后,连忙过去帮忙,一直到最后。整个过程,被前来招生的一位新加坡老师看得一清二楚,正当她准备离开时,这位老师叫住了她,请她半小时后到酒店详谈。她如约向五位面试官推销自己: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全国网络英语综合技能三等奖、湖北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苛刻严谨的新加坡考官没想到她的综合素质如此之高,当即决定录取她为新加坡理工学院学生,并给她四年共二十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

罗比的成功,固然是缘于泰丽丝的帮助;张孟苏的录取,当然是沾了「破格」的光。但两人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共同点--细节的力量。罗比的细节是不经意间的让坐,而张孟苏则是不经意间帮助那位身材矮小的女老师拆雨篷。这个「让」和「拆」,不是刻意做秀,而是一个人最本质的秉性元素在血脉中的自然流淌。一个人的综合质量,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从言行举止,到为人处事,无所不包,而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与人格的,则是那些自己平时不经意间的小行为小举动,它来自于心灵深处,来自于内心的召唤,来自于天长日久的岁月累积与沉淀,它只能在不经意间自然显露。透过它,可以看见一个人的本质,所谓一叶知秋。

8.把握人生尺度高中作文 篇八

孩子,如果你要成为一名记者,那么你要在人性与新闻间把握好尺度,如果你同样面临一个从江中救起的溺水孩子时,我希望你能放下话筒,放下纸笔,抛开你的新闻,去救救那个孩子,不要被利益蒙敝双眼,你的心要永远向着人性奔跑。

孩子,如果你要成为一名专家,那么你要在学术与金钱间把握好尺度,你永远都不要发出“温室效应是自行车而不是汽车造成的”这种可笑的言论,更不是为那些伤害过无数人的伪劣奶粉、苏丹红辩解。金钱不是你生命的追求,你人生的尺度和底线更不能因为金钱而降低。我希望你能成为一名可以被无数人当成榜样,能为了大众而沉心于研究的专家。

孩子,如果你要成为一名官员,那么你要在别人和自己的利益间把握好尺度,我希望你能像书生而不是一个政客般,为了别人的利益而为官,一如现在环保局的局长,对上直言,对下负责。“为人民服务”,或许你会觉得这句话很老套,但请你把它作为你为民的尺度,衡量你的举止行动,向所有的先贤们迈进。

孩子,如果你要成为一个明星,那么你要在自己的努力与炒作间把握好尺度,努力可以让你一步步成名,长久地存在于人们的心里,炒作同样可以成名,但只能让你成为浪尖上的一朵浪花,只拥有瞬间的繁华。你要像周迅一样安静地走向辉煌,不事张扬。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把握好成名的尺度。

孩子,如果你要成为一名作家,那么你要在潜心创作与提升销售额之间把握好尺度,不要去在意任何的作家排行榜,那只是无聊之人的无聊之举,你可以像余秋雨一样去构造你充满文化的大散文,可以像史铁生一样写出你关于人生思考的.作品。我也愿意陪你和十几只狗一起生活在郊外,如郑渊浩一样发挥你的创造与想象,为孩子们构造美丽的世界。

孩子,你的未来如同白纸一样等待你去涂抹,但不管你会成为什么,如日月般伟大或如尘土般平凡,都一定要把握好你心中的尺度,小小的偏差都会让你在荒漠中为失方向,找不到绿洲。

9.浅析电视新闻报道中细节的把握 篇九

事例1与党和政府的基本政策相抵触的

在反映地震受灾群众生活的节目中, 整期节目欲通过对这户受灾群众的描写, 客观真实地反映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这期节目却在细节上暴露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节目中描述这户受灾群众带着他妻子做生意, 他的大女儿在帮他打理, 儿子在读书, 二女儿在家坚持开农家乐。屏幕上看, 他的三个儿女都是健康的。为什么他会有三个健康正常的孩子?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这里是怎样执行的?细心的观众难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虽然可能会有合理的解释, 但这期节目如果原样播出来, 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后来在有关人员的建议下, 对这户受灾群众有3个孩子一事作了淡化处理, 避免了节目播出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事例2有违党和政府有关做法初衷的

在农村推行政治民主、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大力推行的一种做法。但在前不久见了这样一期节目, 它在反映某山村的民主建设时提到了这样一个事例:该村要修建养猪场发展集体经济, 21名村民代表对养猪场选址问题进行表决, 结果20名同意, 1人反对, 做法很“民主”。但为什么有一名村民代表要反对呢?细看节目才知道:原来将要修建的养猪场离他家只有6米远!并且在会上也没有提到将对他家作任何补尝。这表决结果如果真的付诸实施了, 对这一家将意味着什么?他们将终日面对近在咫尺的养猪场!这看似“民主”的东西, 却似乎缺少了些人性与关怀。记者、编辑显然没有想到这点, 因此才以肯定的笔触描写了这一环节。可以肯定, 单从这件事情来说, 其“民主”做法是值得推敲的。这样的节目如果播出去, 对农村的民主建设势必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也有违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民主建设的初衷。该期节目后来对此作了修改。而后来获悉, 该村当初的这项表决结果也没有执行。

事例3可能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形象的

曾有这样一期采访某著名女演员的访谈类节目, 这位女演员在访谈中谈到, 她在5·12汶川大地震后不久, 曾到某地震灾区参与拍摄了一部反映抗震救灾的电影。当时在拍摄现场, 她从摄像机镜头里看到了—具身体某部份已被鸟啄空的遇难者遗骸, 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从而拍起戏来也就格外投入。我们不怀疑该女演员所说是真的, 也相信其内心确实受到了巨大震撼, 但是这段话如果仔细一思量, 问题就来了:这样一具近在人们眼皮底下的遇难者遗骸, 我们的搜救人员当时居然没有发现, 而使其一直暴露到拍电影之时, 虽然搜救工作难免有所遗漏, 但这段话如果照实播出去, 很有可能使人们对当初的整个搜救效果产生怀疑, 从而在社会上, 甚至在国际上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上述三个例子, 都是节目中的细节问题, 如果这样的细节问题不解决, 由此而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为什么有些节目会在细节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呢?分析起来, 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部份新闻从业人员对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方针、政策缺乏应有的理解, 如事例1。计划生育政策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 已经实施了很多年, 应该深入人心, 而我们的部份新闻从业人员对此显然缺乏了解, 因此, 在选用事例时就没有想到它会和国家的政策发生冲突。

第二、部份新闻从业人员对党和政府的施政理念、中心工作的精神实质、内涵理解不深, 认识不透。在农村推行基层民主建设是我们党和政府近年来花大力气抓的一件事, 这种做法的本意是要从制度上, 从法治层面维护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种做法的推行不能、也不应该损害、甚至严重损害部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三、部份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敏感度不够高, 对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缺少应有的警惕性, 如事例3。

第四、部份新闻从业人员对事物的多面性缺乏认识。他们只想利用这些事例来说明、突出、深化节目的主题, 却没有想到由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五、部份新闻从业人员不愿意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缺乏应有的工作责任心。他们只想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但对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却不甚了解, 不知道或者是不愿意对节目中涉及的细节问题多下功夫, 作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归结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部份新闻从业人员的“三个意识”树立得还不牢固, 政治、业务素质还没有达到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标准和要求。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认为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对全体新闻从业人员, 尤其是年轻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是最有效的办法。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组织新闻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不但要熟悉条文, 更要领会精神实质;不但要了解其外延, 更要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其内涵。

二、经常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形势教育, 提高其对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 尤其是年轻人员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使其逐渐做到即使是在细节问题上也能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媒体自身的形象。

三、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充分认识事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选取事例时, 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做全面深入的分析推敲, 从而提高其发现问题的敏感度。

四、召开各种形式的节目研讨会, 把一些有典型意义的节目拿到会上来解剖, 分析其利弊得失, 让年轻的新闻从业人员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范本, 从而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归根到底, 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全体新闻从业人员的“三个意识”、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0.高中作文把握细节 篇十

第一,分析用户行为对于网站优化的意义何在?

我们知道搜索引擎最终的目的是要将最有价值的信息,第一时间提供给所需用户,把优质的网站给予尽可能多的呈现机会,其实百度的初衷是希望把真实、民主、权威的网站呈现在互联网网民的面前。为了尽可能的达到这一目标,搜索引擎不断完善自己的搜索算法,搜索引擎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搜索结果可以由seoer去操控而扰乱互联网的良性的发展环境,希望所有的搜索结果都是依靠自己的技术手段来筛选出来的客观搜索结果。这就不得不提到用户行为对于搜索优化价值的意义。既然搜索引擎的初衷是为用户服务的,那用户对于网站的喜好和投票就是其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只有用户满意的网站才能被优先展示,而之前百度很多算法都是为用户服务的比如绿萝算法对于外链的打击,火星计划对于内容质量的提升无一不是在为用户着想,当下网站优化用户对于网站信息的反馈就成为了搜索引擎必须慎重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算法之一。

第二,用户对于网站优化有哪些显性的影响。

很简单,用户通过搜索主关键词看到首页的很多网站之后,会选择访问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网站,这样搜索引擎就会依据每一个网站的点击情况,访问时长和停留时间这些参数作为算法的参考依据,并对于网站排名间接的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网站粘度分析,质量比较好权重比较高的网站每天会有大量的访客活跃在网站之中,百度通过网站每天的ip和pv就能够分析出网站对于用户的价值所在,

比如一个用户非常活跃的论坛每天产生大量帖子,这说明这个论坛对于用户是有价值的,用户能够通过这个论坛找到所需,这种情况下百度会依据网站流量间接的提升网站的权重,长此以往搜索引擎就会不断的赋予该网站较高的权重。最好的例子就是一些大型的社区站点,例如站长网、站长网论坛、seowhy。这样的站点用户基数大,对于用户粘度高,互动性非常好,用户非常活跃无疑百度对于这样的站点是非常信任和青睐的。

第三,如何通过优化网站细节影响用户行为。

我们之前第一点和第二点已经明确和大家分析了用户行为的研究价值和用户行为对于网站的影响,第三点主要谈谈如何通过优化网站细节去改善我们网站用户行为,常见的有多分析百度首页的连接,这些连接不限于企业站点,比如一些问答、文库、图片、下载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的,为什么搜索一个关键词首页呈现的都是问答或者图片信息呢?这说明这些需求没有在网站中很好的被满足,用户需要的是直接的答案,我们在进行企业站优化的时候可不可以为网站增加问答模块呢?可不可以为网站增加一些下载类的模块呢?通过研究百度搜索结果页的不同类型的连接地址,分析这些标题所属的种类我们网站是否都能够一一满足了呢?分析竞争对手网站,了解对手网站新闻信息、产品信息在我们网站时候有遗漏或者瑕疵,对比才能分出优劣,分析别人每一个网站栏目、模块,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布局,你才能一分为二的看待自己的网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改变用户行为。

最后,笔者总结一下,百度算法的日臻完善,当下内容和外链的优化方式笔者认为很多时候已经被用户行为所取代,我们必须明白优化网站一切细节都要围绕用户来做,而不仅仅是内容和外链,网站本身的栏目、模块和用户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着网站价值,这个时候究竟要如何去分析和改善笔者认为是seoer要关注的重点,好,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分析道这边,本文由 蓝田玉 www.029lty.com/lantianyu/原创首发站长网,转载请注明笔者版权信息,谢谢合作。

★ 入侵网站的方法总结

★ 求职面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细节

★ 网站安全管理自查报告

★ 网站安全自检自查报告

★ 我输在了面试细节上

★ 做好网站优化细节 排名更有竞争力

★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知识

★ 高中读后感:感恩在细节

★ Java Web中的入侵检测及简单实现WEB安全

11.高中生细节作文800字 篇十一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过:你要幸福快乐的生活,就必须是自己成为一个为别人所喜欢的人。你只有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你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当你是一名客人时,我们的一切派对都是从社交开始谈起,我们与别人的谈话无时无刻不需要礼仪与尊重,在派对上大大方方的向在场的每一个人问好,当大家都不认识你时,他们会对你产生好奇,而我们许多同学会认为,自己年龄小,社交只是大人的事情,与我无关,那就大错特错,因为只要我们开口说第一句话时,我们就开始社交了。

尊重别人有许多方面,我们在与人谈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如果你的双眼望向别处,拿别人很有可能认为你心不在焉,不想与他聊天。

除了这一点我们还要知道,无论是参加生日聚会,还是其他活动,我们都应给主人带点礼物。《荷马史诗》中讲了俄底修斯的故事,有一次他到一个王宫做客,可是他当时很穷,身无分文,无法买礼物,于是他在酒席上说:“我是一位客人,可是我一无所有,那我拿什么作为礼物呢?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吧。”讲故事也算礼物,因为我们送礼物的目的就是向主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礼物不一定要贵重,但一定要表达一片心意。

说话的技巧。总是说一些大道理,万一没有做到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我们再讲一个小故事,俄底修斯在海上漂流时到了一个小国,这回他带了酒水,作为送给岛主的礼物,但他们在岛上没有遇到主人,他们看到一个山洞,里面有食物,因为太饿,就先吃了起来,吃了一半,俄底修斯想起这是违反礼仪的,他赶紧祭拜宙斯,以为拜过了就没事了,谁知主人回来后非常生气,因为主人是巨人,他还把山洞口堵住了,俄底修斯很害怕,但他大声告诉巨人:“我祭拜过宙斯了。”可巨人大笑起来:“宙斯算什么?我爸爸海神波塞冬比他厉害多了?”想想吧,俄底修斯把海神之子得罪了,他还能在海上航行吗?

可见礼仪是多么重要,有时还会带来生命危险。当然,平日里我们不注意礼仪只会给人留下坏影响,还是卢梭所说:“你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12.高中作文把握细节 篇十二

一、可看可学的亮点

1. 注重开课情境的创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堂课开课都能做到了声情并茂, 情景交融, 趣中悟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姜老师以“观‘荷花池’景, 赏荷叶, 说荷叶”引入, 引起孩子们注意;程老师以“观看卡通人物”引入,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杨老师以“听《生日歌》, 老师提问”导入, 引人思索;邓老师以“播放大白鲸的视频, 学生谈对白鲸的了解”引入, 直奔主题;陈老师开课时随着乐声展示一组胡杨图片, 伴随老师形象的介绍进入情境, 别有趣味;王老师以“观看《千手观音》视频, 学生谈感受”引入, 形象生动, 紧扣文本。

2. 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说写训练, 张扬个性。通过填空或补充进行语言训练 (如我喜欢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亮晶晶的星星、太阳、金子等;小水珠躺在荷叶上) ;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双重否定句、感叹句, 感悟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说胡杨的品质和像胡杨一样的人们,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阐述“我们要怎样做才称得上‘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培养学生理解力、求异思维能力。

(2) 理解词语, 量体裁衣。如, 做动作理解“眨”“蹲”;看图片理解“停机坪”“惨不忍睹”“弓腰驼背”;理解“歌台”用浅显的语言作表达;全班一起学“笑嘻嘻”。

(3) 朗读感悟, 形式不一。每堂课都注重了朗读指导, 注重了多样化朗读, 使学生不厌读, 读出语感, 读出味道。如自由读、领读、引读、个别读、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站着) 齐读、分组读。

3. 注重围绕文本拓展延伸, 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每堂课都能围绕文本拓展延伸, 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姜老师通过练习“_说:‘荷叶是我的_。’”拓宽学生视野, 拓展学生思维, 使其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陈老师朗诵的改编诗, 赢得学生的掌声;学生朗诵《赞胡杨》, 声情并茂。

4. 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每位老师都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情境, 引人入境, 观看图片视频, 生动、直观形象, 有助于理解;展示关键词句, 提高教学效率。

二、美中看不足

1. 分年级谈建议

一年级:课堂表演未真正落到实处, 应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相当熟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几名学生表演去感染全体学生, 然后分组分角色表演;二年级:三个提水表演者未能表现出文中妈妈辛苦的样子, 可准备三桶水让学生提, 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提水是辛苦的;三年级:出示文中的两幅图利用不充分, 可通过场景的对比提出问题, 引入所学内容;四年级:《白鲸》是一篇批读课文, 每段是总分结构, 学生容易读懂。因而我觉得可从写作方法上渗透, 即运用了哪些手法进行描写。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之后, 其他各段可分小组仿照第一段的学法自主选择学习, 然后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根据汇报点拨;五年级:一组教材有一个训练重点, 本单元象征手法的运用, 在本课教学中应该得以彰显, 可在板书“不畏艰险”时可揭示象征写法;六年级:可设计仿写环节, 让学生从老师或其他亲人的角度仿写来说明“我很重要”, 进一步感受自身价值, 树立自信, 珍爱生命。

2. 综合起来谈需要

(1) 课堂上需要准确的评价。每一堂课都应该注重评价, 评价也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准确恰当的评价, 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 要有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 使学生如沐春风, 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 要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 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一年级这堂课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到位, 其余几堂课在这方面显得有点薄弱。

(2) 课堂上需要激情。激情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炬, 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这几堂课上, 教师若更有激情一点, 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更高, 也会掀起一波波小高潮。

(3) 课件制作需要适用。在制作课件时要把字体调大一些, 可以先放一放、看一看, 调适到学生能看得清楚甚至听课教师能看得见。还有颜色搭配要合理, 不然会影响教学效果。

13.高中作文把握细节 篇十三

现有的生产管理技术已经相当完善,对于企业生产管理的技术支持应该不存在大的问题,比如生产计划制定、工艺流程管理、库存管理等等方面应用软件众多、功能完善,而且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订制,

生产管理的突破也不全在设备层面:

因为企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完全依赖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水平;设备要靠高素质的操作员工的控制,以及前后工序之间的有效衔接等。

生产管理的突破不全在员工素质层面:

因为生产车间早已突破完全依赖手工操作的阶段。

尽管如此,不排除企业可能在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设备引进、员工素质等等层面寻找到突破口的可能性,现实当中这样的例子也有,但是很难说其具有一般性,通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

生产管理的突破在细节层面:

因为细节决定成败,针对不同的企业,生产管理的突破点可能相差很大,但是不会脱离细节二字,

这涉及到如上几个方面的细节及执行能力。

1、在生产技术及生产管理技术方面,企业要注意做好行业生产基础技术的积累和创新工作,在细节方面认真做好每一步骤。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就更需要深入到细节中,因为生产管理本身就是细节的管理,需要注意每一数据的变化情况,在生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诸方面做到细致、细心、关注细节。

2、在生产设备层面,注重设备功能在细节方面的改进和优化,注重前后流程间相关设备的对接和协同一致,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设备维护和生产环境维护等工作。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3、在员工素质层面,要做到努力从点滴的操作规程、设备使用技巧、工艺技术等方面提高其工作能力,强化提升员工在市场中的细节意识,并明确其细节工作对于整个组织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培育注重细节的工作氛围和车间生产环境等。充分提高员工素质以提高工作效率。

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面比较多,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显著改进可能对整个系统发挥作用,但难以是突破性的。这正如“木桶原理”所揭示。

14.细节的魅力高中作文 篇十四

一点点微薄的凉意,迫使自己裹紧了身上的外衣,指尖的冰冷直抵人心。

“呐,给你泡的咖啡,喝下去暖暖身子,别冻着了。”父亲慈祥的面容映入我的眼帘,他手上还握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嗯。”我伸手接过杯子,双手捧着它,继续面对书桌上的作业。

在这时,我不禁突然记起多年前的一件事。

记不清是小学几年级的时候了,父亲在寒假里带我去老师家里补课,老师家很远,要乘公交车才能到达。

路边树上的枯叶一片一片跳着圆舞曲飘落下来,凛冽的寒风吹得四周房子的窗户“砰砰”响,街上的行人零零散散,公交站牌下只有我和父亲在等车。

“阿嚏——”大概是天气太冷了,我不禁打了个喷嚏。

父亲见状,似是有些担忧,思索了一下,转身带我进了一家便利店,我只是疑惑,却也没说什么。便利店里的暖气让我瞬间舒坦不少,这时,父亲对我说:“天气冷,你先在里面待着,过会儿车来了我会冲你招手的,到时候你再出来,别冻着了。”

说罢,便一把推开商店的门出去了,只留下我一个人语塞地站在原地。父亲推开门那一瞬间奔涌而来的寒意与便利商店里的暖气交织在一起,萦绕在我四周,久久不曾散去。

我站在商店巨大的落地玻璃前,看着父亲在寒风中单薄而又落寞的身影,直到呼出的气体将玻璃布满一层朦胧的水汽……

我转身来到柜台前,买了一杯热呼呼的奶茶,然后推门而出。

公交车恰好进站,于是我和父亲一起上了车,然后我将奶茶递给了父亲,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接过奶茶,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然后一直笑着。

想到这里,我将手中的咖啡一饮而尽,突然就笑了起来。

15.高中作文把握细节 篇十五

一、在学生设计的“预习单”中了解学情

“以学定教”强调“学在前,导在后”,即学生先学,教师根据学的情况组织教学。课前预习是最常用的了解学情的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对学生学前经验的猜测(一般这样的猜测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预习单,再批阅学生所做的“预习单”从而了解学生的学情。这样的做法有两点好处:一是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二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新知,以此为新课的学习作好知识、能力、心理上的准备。但仔细推敲下不难发现:学生的预习是一种“被预习”(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框框下被动地预习),而且预习单的设计更多的是教师先入为主的想法。那么,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预习单呢?

空想不如行动,下周一正好要学习新的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请先自学课本第62、63页的内容,再设计一份“预习单”。比一比谁的预习单设计地好,看一看谁的想法和黄老师的更接近。

孩子们夸张地张大了嘴巴,接受了这份“奇怪”的预习作业。第二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仔细地阅读了学生设计的预习单,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一份惊喜:学生设计的预习单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阅读性,都提到要“预习书本第62~63页内容”;二是填空性,即把书上的概念、分析过程,用填空的形式呈现。如“阅读完例1,请算一算路程与时间的比的比值是(),我们可以用式子表示上面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定),读“试一试”中的一段话,完成下面的填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一定(也就是())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由此可见,学生在预习时都关注到了例题中的所有知识点,如表格中数据、量的变化,正比例最本质的特点(两个量的比值一定),两个量之间关系的表述方式“”等等。这充分说明六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特别是经过近两年的预习作业练习(我市提出“学程导航”教学范式强调预习先行策略)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

学情分析:在惊喜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情况。首先,学生的预习更多地以阅读文本(教材)为主,其他预习方式偏少或没有(如自己再举些例子,从生活中找些素材验证等),学生还是把预习单的设计当成是一份作业,而没有视为真正研究数学、探索数学的过程。其次,学生的预习多在关注文字表面的意思(有一点咬文嚼字)。教材中给出的正比例意义是以定义的方式出现,因为定义的语句准确简洁、概括性强、重在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抽象凝练的数学语言孩子们是否都理解?是否都把握住了正比例的本质呢?从他们的预习单中很难看出来。

一点启示: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但预习方法单一、大部分留于表面的认识。因此,教师在设计预习单时可以把关注点从文本的阅读转移到对知识本质的设计上。比如这一课,我在设计预习单时不再拘泥于概念的表述方式,而是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判断,在辨别中再次把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导”向明晰处。

我设计的预习单:

1. 自学课本第62页例1,初步认识“正比例”的有关知识,重点的地方做上记号。

2. 自学完后请判断下面四张表格中给出的量,哪些成正比例关系,请在前面的括号里打“√”。

()表1:甲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表2:某地一种蟋蟀平均每分钟叫的次数与气温如下表

()表3:买一种铅笔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表4:小明和小红跳绳的个数如下表

3. 你认为两个量要成正比例关系必须满足哪些要求?

二、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捕捉学情

学习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只要学在进行,学情就在不断变化。那么怎样捕捉学生时刻变化的学情呢?这就要求教师有缜密的心思,高度关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有时从学生的一句答语、一个表情、一个肢体动作中就能捕捉到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在《正比例》一课教学中我捕捉到这么一个细节:

我提问:什么是相关联的量?

生:两个量的比值一定,这两个量是相关联的。

(大部分学生附和)

学生回答的一致性让我意识到他们把过多的注意点放在“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这句话上,而忽略了对“相关联的量”(教材中“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就是对相关联的解释)的理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教材中对正比例概念的定义采用了“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形式,“两个相关联的量”是“邻近的属概念”,“这两种量的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相当于“种差”。这种定义方式本身就很容易产生突出“种差”而忽略“属概念”的心理。所以我当机立断,下面的教学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关联的量,有必要提供各种各样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两种量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明白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并在比较辨析中准确把握相关联的两种量的特征。一句话,下面的教应为学生的“误”而设计。

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明量身高的故事。小明量身高,在一棵树上作下了记号。过了一年,当小明再在这棵树下量身高时,意外地发现,一年前做的记号比他的身高还高。请大家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是小明越长越矮了吗?

生:不是,小树也在长高,而且小树长得比小明快。

师:大家的意思是,在“小明量身高”的故事中,树的高度和小明的高度是两个变化的量。但是这两个变化的量之间没关联。

生:对。

(板书:两个变化的量、不相关联)

师:再请大家想象一只蚂蚁向前爬行,在爬行的过程中有变化的量吗?

生:小蚂蚁爬行的时间和路程。

师:那么小蚂蚁爬行的时间和路程这两个变化的量相关联吗?

生:相关联。因为时间多了走的路程也就多了。

生:我补充,如果时间短走的路程也短。

生:反过来也可了。路程长走的时间也得长一些。

师:这么说来是因为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发生变化,或者说路程变化,时间也随着发生变化。所以时间和路程是相关联的两个量。是吗?

(板书:相关联: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发生变化)

师(板书x÷y=4):看到这道除法算式,你想到什么?

生1:x是y的4倍。

生2:y与x的比是1比4。

生3:y变化,x会跟着变化。比如说y是1,x就是4,y是2,x就是8。

生4:x变化,y也会跟着变化。

师:也就是说x和y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相信此时学生对什么是“相关联的量”的理解是深刻的。最后学完正比例的意义后,我板书如下,相信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是全面的。

三、在课后的练习中洞悉学情

数学学习不夸张地说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做练习。新授课有巩固练习、变式练习,复习课中有题组练习、比较练习,更不用说以练习为主的练习课了。一般地,练习具有促进理解、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作用,其实只要我们老师稍加留心观察,还能从学生的练习中洞悉学生对某一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

学习《正比例》一课临近结束时,我请每个人写一组成正比例的两个量。形式是“______定,______和______成正比例。”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统计:90%的学生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入手写具有正比例的两个量,如: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成正比例;时速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水龙头每分钟浪费的水的量一定,时间和浪费的水的总量成正比例;空调叶片每分钟转的圈数一定,空调叶片转的时间和转的总圈数成正比例。只有10%的学生从数学学科中的知识寻找成正比例的量,如:圆柱高一定,底面积和体积成正比例;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正比例;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上述情况说明他们对正比例应该是理解了,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学生对常见数量关系比较熟悉,而对于数学中抽象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并不熟悉。针对这样的“学情”,我调整作业要求以弥补学生认识上的漏洞:

“请再写一组成正比例的量,尽量从数学中学到的量之间找,看谁写得更特别,是人家想不到的。”在这样明确的要求下,学生的作业变丰富多了:含盐率一定,盐和盐水的量成正比例;圆周率一定,车轮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分母一定,分子和分数值成正比例;利率一定,利息和本金成正比例;发芽率一定,种子总量和发芽粒数成正比例;商一定,被除数和除数成正比例……

两次作业看似一样,唯一的区别只是第二次在要求的细节上更具体更明确,但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细小的变化,使学生的思考有了明确的方向,思维得到了训练。究其原因,恰恰在于有了对第一次作业的敏锐观察,细心揣摩,才能洞悉学情,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练习。

上一篇:赣州市情介绍下一篇:加盟商会议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