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感想

2024-07-22

五四青年节感想(精选10篇)

1.五四青年节感想 篇一

忙完了一天的事务,新的一天的纷纷尘嚣,又尚未扬起之前,处在这中间的一段平静时光,在深宵的灯火之下,终于可以执笔为五四青年节写些什么了。

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幻一直在变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青年人的年龄上限已经提高到44岁。

但生活中,多少人过了28岁就叹惜青春不在、朱颜暗换。

其实,简单粗暴地用年龄来划线,根本无法呈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否年轻。

我的定义很简单,如果还喜欢摇滚的人,那么他一定是青年。

摇滚是流氓的青春加文艺气质的复合,它或许是年轻人最完美的状态,不那么粗俗,又充满荷尔蒙的清香。

真正摇滚的状态就是生理的状态,当青春的抛物线反转向下,摇滚会震的你烦躁,生理性的指标无法让你持续保持对它的感知,或只在偶尔酗酒、聚集的时候,才会让人摇摆和骚动几分钟。

当青春不再,非主流只会让人觉得厌憎,那时节只想拥有一个恬静的爱人,和一份家常的`清茶白饭。

青春需要猛烈的火力,难怪摇滚和青年总是被联系在一起。

人活到一定年纪,都会慢慢回归平静和主流。

因为那遵循了某种常识,这是经验主义在DNA中刻下的最省力和舒服的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有人用制度或道德或生活方式种种招数,让一个年轻人从热血青春就这么生活过来,那么,没经历过叛逆和独立思考的人生一定是不完整的。

其实,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愿意做那红尘笑骂中的正常人,我们警惕从海子到林嘉文这一类在青春激流泅渡中被席卷而去的悲剧,我们不会轻易地递交辞职信,给出的理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们看不惯左小祖咒的离经叛道和一副爱谁谁的样子……但如果,你曾在这个长者执鼎的古老世界中,以某种姿态对抗过可能的标本式结局,在对长者的依附状态中努力保持过应有的自尊,那么,日后,你大可以主流,大可以沉静,但你已经拥有了一个无限大的心灵,一个无限大的怀抱。

这就是青春穿过我们的身体留下的某种痕迹,谈起那些梦想,还有年少轻狂,回头望,青春的日记充满灼热阳光,照亮了每一页年轻的时光。

记得当年在北京生活时,有一次逛街看到北京的东方广场里一个商店,售卖的琉璃链坠中有一块名字叫“不会为你改变我的样子”,我觉得有过青春的人都该想想这个句子,是不是什么时候再混帐一下,对外面的功利潮流再说上一次。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般的烟火”——这是张国荣《我》里的一句歌词。

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

从哲学的意义上,我也许是一个个体,从时间的概念来看,我也许就是一朵烟花。

颜色不一样吗? 是的,不一样。

凛冽,轻盈,灿烂,生动饱满。

青春就是璀璨烟火的颜色,还记得少年时代的两岸烟火吗?那些明明灭灭的花儿,那些酸酸甜甜、真真切切的人间情意,毫无顾忌地一朵一朵绽放着,明艳着,衬托着流逝时光的苍绿味道。

环顾四周,中国的青年易老,沸腾的青春岁月并不一定能够创造沸腾的奇迹。

多少中国青年,从迷惘开始,中止于迷惘;从无知开始,暂停于无知;从热血开始,结束于热血。

一转眼,而立已至。

留在记忆里的,除了饭桌上的呼朋唤友,除了酒后的大放厥词,除了感情中的摸爬滚打,除了工作上的焦头烂额,除了对未来的手足无措,似乎别无他物。

但深情之人,未易言老。

深情之人,就算中一千支暗箭,与爱人的一次眼神相抚就足以恢复体力;深情之人,就算换一百个住所,心里住着乡关,处处皆是乡关。

什么是深情之人,就是活得真的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二十世纪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

一个“真”字廓清了几年来中国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指明了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

世界本身具有多元性,我们必须要顺应而为之;我们的学生具有多样性,我们必须要顺应而教之。

这本身就是一种求真。

本来,青年是最真的,因为他们坚持做最真的自己,但千校一面、整齐划一的教育之下,被功利又焦躁的时代履带碾过,在长者构筑的窠臼内被溶化,“真人”在这个时代当属凤毛麟角。

内心老去的青年,为当初的幼稚和鲁莽而懊悔,不能将一种轻快、纯真的无敌状态延续到社会当中。

随着年龄的增大,世界会带给他们越来越多的规则,谁还能保持旺盛的战斗能力,坚持做颜色不一般的烟火?

寻找自我,是一个时代的主题,也是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青春,本身就是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过程。

这种寻求,应该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境界,因为,人原本就是在星星上出生的,暂时居住在这颗叫做地球的星星上,渴望爱、精神自由以及像流星那样在燃烧中耗尽一生。

2.五四青年节感想 篇二

宜宾联通团委组织基层团支部的49名青年团员代表, 身着“沃派自成一派”宣传标语的T恤, 骑上插着“选4G, 就选WO”、“智慧城市, 未来在WO”彩旗的自行车, 带着放飞的心情和美好的祝福, 开始了“WO创业, WO快乐”骑行宣传活动。整个行程约20公里, 历时2个半小时。五四期间, 宜宾联通爱心俱乐部还组织了一次温馨难忘的慰问活动, 他们向“夕阳红”敬老院的全体老人及工作人员送上了亲切的问候和祝福。年轻的姑娘们为老人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 老人们打着拍子和台上的姑娘们一起哼唱, 欢声笑语回荡在敬老院的上空。

达州联通团委组织参加“马年健身春天行”活动, 40名青年团员环莲花湖绿色健康徒步行走12公里, 展现了青年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彰显了联通公司践行“为民、亲民、爱民”的企业态度和服务热情。 (下接9页)

南充联通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在人员流动量大、具有影响力的街道开展现场摆点促销活动。青年志愿者向广大群众派发各类业务宣传单, 细心为用户提供业务咨询和办理服务, 设置了爱心义卖区、业务咨询区、最ing软件下载区、i Phone体验区等, 吸引了市民的极大关注。

泸州联通团委组织团员青年们参加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泸州市经济形势发展报告会”主题活动。泸州市副市长曹勇勉励青年们, 要做一个富有理想、勤勉敬业、勇于创新和有担当的人, 抬眼看世界, 用心悟当下, 躬身求实践, 找准本职工作与建设泸州的结合点, 努力为社会作贡献。

雅安联通团委组织芦山县分公司团员青年在芦山县芦溪村开展了“帮扶促发展”主题活动。团员青年们深入灾后重建的农户家中拉家常、干农活, 宣传公司的新业务、新产品、新政策, 以实际行动展现志愿者的青春风采。

3.“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 篇三

促进当代青年的进一步觉醒是弘扬“五四”精神的根本要求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其精神的实质是启蒙精神,是青年主体的自觉和自醒。启蒙就是开启蒙昧,就是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是理性的自觉,用理性冲破愚昧,将人从“神”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创造自己的历史,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新青年》的创刊号上,陈独秀“敬告青年”要“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启蒙的内在思想内核。

考察青年的历史,无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中国,我们都能够发现,青年是群体自我觉醒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说,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历史上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青年概念。青年期所以被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一是由于青年期的社会期待价值和社会的作用不同于幼年和成年期;二是幼年向成年过渡往往是不顺利的,这是认识青年期本质的基础。在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中,是没有青年这一概念的,如果说欧洲的青年的出现同工业革命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的话,那么,在中国青年的出现则是新式教育的直接产儿。民国初年,形成了一个人数达几百万的青年学生群体,青年才正式出现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舞台上。“五四”运动则是中国在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青年的觉醒和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独特力量,与中国的社会改造和革命运动密切相联。

今天,青年仍然面临着自我觉醒的重要任务。当代青年主体的觉醒意味着青年人不能被动地等待社会去解决他们发展中的问题,更要重视自己的主体性,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优化环境,广泛地参与经济生活(如工作和发展),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如决策过程和权力分配),广泛地参与文化生活(如艺术、音乐、文化价值和表现),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如社区参与和同代群体活动)等,从而对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双重乐章的精美交汇

时代造就青年。人们说青年代表着未来,更多的是从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而言。虽然说青年在历史长河中总能发挥这样和那样的进步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作为社会中特殊体群的青年,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一般来说,青年能对历史发挥多大的作用,要看其所处的时代对青年特质(包括青年的长处,甚至是一部分“短处”)的需要程度,不同的时代对青年自身所具有的创新、前倾等特质的需要不同。相比较而言:在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在革命或改革的历史过程中,社会就特别需要青年的热情、青年的朝气、青年的敢想敢干、青年的敏感、青年的创造力、青年的反传统、甚至是青年的一点点冲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年会给一个变动的社会提供天然的动力源和群体基础。“五四”运动正是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青年人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生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是与“五四”特定的历史时代紧密相关的。今天的时代与旧中国的“五四”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社会内在矛盾运动和对青年作用的需要上有某些相似的特征: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矛盾空前激烈和凸现,呼唤变革,崇尚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二是社会思想领域空前活跃,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等層出不穷,社会整体形态呈现出革新跃动之势。三是青年群体处于社会矛盾旋涡之中,既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受改革开放中社会矛盾影响最大的人群。所有的这一切证明,当今时代是一个更需要青年发挥作用,需要青年参与的时代。

青年创造时代。时代造就了青年,而青年并不是被动地适应时代,而是主动地创造时代。人民创造了历史,而青年、中年、老年群体在不同时代所起的作用、所占据的社会地位却不尽相同。说青年创造时代,更多是指现时代文化传播的主色调,是指青年人正将时代赋予他们的种种特征和品质,以及他们正在发展的社会性,特别是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性,通过自身的努力辐射至整个社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社会群体,从而极大地促进历史的发展。这的确是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定现象,当一个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急速的社会文化变迁中,青年人往往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教化者,而成年人和老年人却在很多方面成了受教化者,这就是今天的特殊的“反向社会化”现象。“五四”运动是青年的运动,是思想解放的运动,是从几千年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的禁锢下解放出来的社会运动,恰恰是青年影响全社会的生动体现。当代青年经受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富有理想,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们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面对压力,勇于参与竞争,努力追求事业成功;他们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他们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意识更加自主,追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他们顺应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这些品质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与当代青年跨世纪的历史使命相对应、相一致的,这些品质通过青年人传播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必将对时代产生巨大的变革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新的时代正在青年的推动下孕育发展。

在继承中弘扬“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在“五四”运动中和“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新时期的爱国当以复兴中华为核心,同时随着中国

在国际社会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爱国主义更要增添热爱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和谐,珍存地球生态发展的内容。

进步是社会的要求,更是青年的特长。陈独秀在1915年9月《敬告青年》中歌颂了青年的进步性:“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他敬告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达了对青年推动社会进步的美好期待。今天,在进步的任务上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新精神,鼓励当代的青年积极顺应时代,适应民主、市场、法治、人权等进步要求,往进步的方向做事而放弃世俗和无为,放弃懦弱和退步,真正成为挑战旧文化的积极的创新力量。

民主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价值体系。“五四”运动之前,近代先进的思想家对种种封建思想观念做出批评、修正,进而宣传民主思想,但他们更主要是从民主、自由能救国、能使国家富强这一角度展开论述的。而在新文化运动的论述中,民主和人权本身即是一种基本的价值体系,进一步说,是比国家、民族更重要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时期,要弘扬民主精神,特别需要培养青年的民主意识,重在注重权力和义务的平衡,认识到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议事决策机制,这种机制主要表现为三个原则: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和少数原则。要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民主实践,从竞选、答辩、投票等环节入手,一点一滴地培养青年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习惯、民主思维方式,学会民主的运行规则,通过这些具体的民主实践,引导青年珍惜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4.五四青年节感想作文800字 篇四

由于中国巴黎外交失败,195月4日,北京展开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这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1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五四精神,青年声音响天堑

五四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青年人的重要力量之源。其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当今的我们应该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5.五四青年节感想 篇五

五四运动至今七十年了,台湾岛外的朋友,希望我谈谈五四。做为以思想家、历史家自居的我,也自信能够把这题目彻底的谈一谈,藉以纠正几十年来大家对五四的错误认识。

我父亲李鼎彝是五四运动后一年进北京大学的,他正赶上五四带来的排山倒海,在巨浪之中,他和当时的许多人一样,已经无法冷静观察这一运动,再予以评价。奇妙的是,晚他三十六年的我,却在大江东去,浪淘尽五四人物的边缘,得以冷静的观察了它。胡适、罗家伦,都是我认识的,五四时代,他们固一世之雄也,但在世乱飘荡之际,他们都局促海隅,无复当年了。这些雕谢了的身影,更是我观察五四的具体人证,使我在下笔时候,别有领悟。

胡适生前,我写过一篇「播种者胡适」,其中指出一九一九年「有件事情对胡适来说可能是不幸的,那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新文化运动本来该是针对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而做的非政治的革命,当时那些健将们都相信唯有思想革命成功,政治革命才有了真正的保障,才不会一垮再垮。半路杀出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当然有「广为流传」的贡献,但它也未尝不是新文化运动的「罪人」,因为它使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都纷纷忍不住了,纷纷忘了他们真正的深远的使命了,他们不怕「任重」,但却有点嫌「道远」了。最后,他们终于暴露了狂热的本质,选择了感情的求近功的反应方式,大家都不肯再静下心来研究问题了,大家都跑到十字街头,投身到党派的阵营里,高倡他们的主义去了。」

我这篇文章发表后,胡适写信给我,可是还没写完,他就死了。死后他的文件都被监管,不过据看过这封残信的台大校长钱思亮见告内容,并没否认我上面的论断。事实上,胡适是肯定我的看法的。早在他死前四年和我的一次谈话中,他就批评五四以后各路人马抢青年去搞政治的举动,他怪国民党、怪共产党、甚至还提到「梁任公(启超)他们也抢青年」,言下不胜惋惜。另一方面,我在「播种者胡适」中提到「只有胡适仍然守住不谈政治的诺言」,引起陈独秀在台湾故旧的不满,写文章质问我根据什么证据,『确知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的「相约」?难道是胡适亲口告诉你吗?』事实上,胡适所写他回国时「打定不谈政治的决心,要想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以外,有一封失传了的信,便是证据。在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就收有这封信。信是写给陈独秀的,中有「若要『新青年』改变内容,非恢复我们『不谈政治』的戒约,不能做到。」他建议由北京同人发表一新宣言,「注重学术思想艺文的改造,声明不谈政治。」可见大家讲好专心为中国做文化和思想的奠基工作,的确是经过相约。不幸的是,这批优秀的知识分子,最后终于在五四的排山倒海下,被政治席卷以去。

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只有在广义的说法里,它才包括一九一七和一九一八年的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才是五四运动的基础。新文化运动是孙中山所命名的词儿,他在南方,深思远虑的把眼光投射到北京,他肯定了「一二觉悟者」所引起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他写信给海外同志,告诉他们「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他极力赞美从北方起来的那个变化。可惜的是,所有的革命者都在思想变化过程中,就先政治挂帅了一切。于是,五四变成了一条岔路,「吾党」应五四而兴,五四却完了。

为什么五四是新文化运动的一条岔路呢?因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虽然是「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但是达成这些主流的基础,不是别的,乃是个人的解放。而个人的解放的前提,乃是思想的解放。五四运动以后十六年,胡适写「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回忆说:「民国六七年北京大学所提倡的新运动,无论形式上如何五花八门,意义上只是思想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蔡元培先生在民国元年就提出『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之公例,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的原则了。他后来办北京大学,主张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百家平等。在北京大学里,辜鸿铭、刘师培、黄侃和陈独秀、钱玄同等同时教书讲学。别人颇以为奇怪,蔡先生只说:「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这样的百家平等,最可以引起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但是,思想解放的达成,却又有赖于显示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的「健全的个人主义」。胡适回忆:「我们当日介绍易卜生(Ibsen)的著作,也正是因为易卜生的思想最可以代表那种健全的个人主义。这种思想有两个中心见解:第一是充分发展个人的才能,就是易卜生说的:「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像易卜生的「国民公敌」戏剧里的斯铎曼医生那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因为信仰「健全的个人主义」的人们深信:「一个新社会、新国家,总是一些爱自由爱真理的人造成的,绝不是一班奴才造成的。」而这种「健全的个人主义」,在十多年后,已由胡适印证为不是别的,「其实就是『自由主义』(Liberalism)。」

不幸的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吾党」,却丢开了「健全的个人主义」,而走上集体主义的路子。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罢,他们都「以俄为师」,输入了苏联式的党组织与党纪律,而这种老毛子的玩艺儿,却含有窒息思想解放的可怕祸害。胡适回忆:「苏俄输入的铁纪律含有绝大的『不容忍』(Intoleration)的态度、不容许异己的思想,这种态度是和我们在五四前后提倡的自由主义很相反的。」由此可见,不论是右派的国民党、还是左派的共产党,他们左右逢源的、「吾党所宗」的,其实非布尔什维克即法西斯,他们都走上集体主义的路子。而这种路子,对个人解放与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说来,却是令人痛苦的歧途。

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启蒙」,是思想的、文化的、洗自己心革自己面的;五四运动的主题是「救亡」,是政治的、进而拥党自肥的、洗别人心革别人面的。在救亡图存的紧迫感觉下,举国若狂,认为时不我与,而要中风疾走、结党营公,是我们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些各路英雄来救国,中国是不是会更糟呢?会一定等不及了呢?戊戌政变时,与康有为同为「救亡」人物的王照,在三十多年后回忆说:「戊戌年,余与老康讲论,即言「……..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的改变,再行一切新政。」老康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路如何来得及?」迄今三十二年矣。来得及,来不及,是不贴题的话。」照王照的意见,中国拖了三十多年还没亡,可是当年若不「救亡」而去救小孩子,第一代不去救国而去救第二代、第三代,则三十年后,民智大开,思想解放,个人解放,这些非奴才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国人,才是建设新中国的本钱。当然,王照这种迂腐之论,谁也不要听他的,大家都吵着说中国快亡了、缓不济急了。这种忧虑,最后使从事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也都投入五四运动所带来的政治挂帅里。结果,经过三十年的折腾,收回了台湾,可是丢掉了大台湾四十四倍的外蒙古,对俄引狼入室、对日以德报怨,满目疮痍之中,右派法西斯的国民党逃到台湾、左派布尔什维克的共产党得到大陆。中国人付了几十年「救亡」的代价,最后,中国站起来了,可是中国人却垮了。

中国站起来了,可是中国人却垮了。为什么?因为在几十年的浩劫下,中国人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已经面目全非、奇惨无比。从外在的压力看,中国人陷入集体主义的制度下,殊少个人的自由和显示个性主义的条件;从内在的突破看,中国人中的匹夫匹妇固然氓之蚩蚩多是混蛋;至于其它出类拔萃之士,在「冲决网罗」(谭嗣同语)方面,表现得也一塌糊涂。五四于今,七十年了,但是比起七十年前新文化运动的真正精神,又在那里?海峡东岸的出类拔萃之士,还在国民党老神在在下,曲学阿世又阿当道,不敢攻击三民主义,有的还妄想「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海峡西岸的出类拔萃之士,虽然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有勇敢的觉悟,但是因为几十年的教条污染,这种觉悟,还处处留下污染的痕迹而不自觉。一般说来,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他们跳来跳去,以为自己跳出来了,其实还在如来佛的掌心里。他们著书立说,处处不脱马克斯的心传与唯物的独断,虽然他们口口声声在争自由民主。海峡两岸的出类拔萃之士按说不该像匹夫匹妇那样混蛋,但是,他们又高明多少呢?

为什么中国人变成这样?根本的原因,是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基础太差。七十年前的新文化运动,还没生根发叶,就「根株浮沧海」了。当时优秀的知识分子,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变成了半吊子,本欲度人,结果尚不足以自救。天下不危,岂可得乎?

当时优秀的知识分子,从事新文化运动,在标榜的项目上,虽不周全,大致不差。但是由于他们本身也在摸索中前进,所以矛盾时出。以急先锋陈独秀为例,他气壮总胜于理直。他大刀阔斧论古典主义之当废,但却同时盛誉古典主义而不自知;他明白宣布「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但却误以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他说实验哲学和辩证法的唯物史观是近代两个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并希望两者能成为联合战线,其实是完全错误的。辩证法是达尔文演化论成立以前的玄学,实在不是什么科学,但是陈独秀却不知道,他的徒子徒孙也不知道。陈独秀后来带头替中国选择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是美丽的、伟大的、无懈可击的,并且是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一贯好梦。「礼记」中「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岂不正是共产主义的「各尽所能」吗?「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岂不正是共产主义的「各取所需」吗?但是,把这么伟大的圣人才能做到的境界,施之于匹夫匹妇,又如何可行?此难怪中国人读了两千年「礼记」,结果却只能读不能行。陈独秀不知国货的共产主义不可行,反引进洋货共产主义,他的徒子徒孙且以可用阶级斗争的方法,一蹴而几于先,再阶级专政于后,期得长治久安,殊不知此非深知马克斯者也。马克斯早在一八六五年就完成「资本论」初稿的最后两卷,但他不让恩格斯看,事实上,他在第三卷中,已经动摇了他在第一卷中劳动价值论的论据。他在一八七二年海牙大会的讲演中,也有「我们不否认有些国家如英国、美国,甚至荷兰的劳工们,可用和平方法达到目的」的石破天惊之言,可见马克斯本人,对马克斯主义,也不无疑义。恩格斯1890年写信给舒密特,提到马克斯曾自讽的说:「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不是一个马克斯主义者!」由此可见,此马来头大,固有自知之明者也。如今一个世纪下来,马克斯所预言的资本主义,依然逍遥健在,而共产主义亦不得不明暗之间,走资以求繁荣,可见教匹夫匹妇去做圣人,志士仁人实有力不从心之苦。七十年前陈独秀的带头误以唯物辩证法是科学,证明了他错认「赛先生」。新文化运动人物以「冲决网罗」的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为天下倡,但他们自己,却身陷新罗网而不自知,五四之为岔路,此为最大明证。

新文化运动时代的优秀知识分子,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变成了半吊子,又岂止陈独秀?他们之中,不论上层或下层,在为中国导向上面,都不难挑出毛病和笑话。例如鲁迅,在当时,他的思想竟是反对「自由平等之念,社会民主之思」的,他不但反自由民主,并且连代议制度都反,这是什么头脑?又如毛泽东,他在中共建党筹组湖南小组的前夜,还在长沙大公报上鼓吹「湖南独立」、主张中国应「实行「各省人民自决主义」,二十二行省、三特区、两藩地,合共二十七个地方,最好分为二十七个国。」而湖南本身,要建立「湖南共和国」,以免「湖南受中国之累」!这又是什么头脑?

这种由当时优秀知识分子给中国乱投医、乱带路的现象,在在都显示了他们的「目的热」,往往造成了「方法盲」,原因无他,他们自己在思想解放、个人解放上,火候不无可议,热情有余,沉潜不足。当时最理智的莫过于胡适。胡适看出主义不是万灵丹,因而劝人多谈问题少谈主义,其眼光锐利,确在他人之上。但胡适也有他的盲点,例如他在一九二六年宣称:「十八世纪的新宗教信条是自由、平等、博爱。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的新宗教信条是社会主义。」当时讲了许多话申述这个主张。可是二十七年后,他公开忏悔了,公开忏悔他「在那时与许多知识分子所同犯的错误;在当时,一班知识分子总以为社会主义这个潮流当然是将来的一个趋势」。他说三十多年来,「极左的与极右的社会主义,拿国家极大的权力来为社会主义作实验;而两种实验的结果都走到非奴役、集中营,非用政治犯、强迫劳工,非用极端的***,没有方法维持他的政权。因为这个三十多年的政治、经济的大实验,极左的极右的大实验的失败,给我们一个教训。」所以大家才有以觉悟。「在外国,如在美国,现在有好几个杂志,最著名的如「自由人」(Freeman)杂志,里面的作家中有许多都是当初做过共产党的,做过社会主义信徒的,现在回过头来提倡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这种在思想上根本的改变,我们不能不归功于三十多年来世界上这几个大的社会主义实验的失败,使我们引起觉悟??包括我个人,在今天这样的大会里当众忏悔。」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时代的大宗师胡适,在为中国导向方面,也未尝不一时错认「德先生」,而有以误入歧途。连胡适都如此,其它优秀知识分子更可知矣!

一个多世纪来,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为祖国带路,试验过君主立宪、试验过开明***、试验过保皇、试验过革命、试验过勤王复辟、试验过再造共和、试验过新华春梦、试验过金陵春梦、试验过北京红楼梦。什么都试验过,只忘了试验一件事,就是帝国主义统治香港那种调调儿。结果呢,一个多世纪的比赛下来,试验出来最成功的,竟是帝国主义下的香港!香港百分之七十都是中国人,但在洋鬼子的统治下,居然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赞叹的地区,在全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它还能维持生产总值每年百分之十的成长、还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金融中心,更重要的,在繁荣以外,它给了中国人充份的言论自由。结果比赛下来,他们的「殖民」待遇,都胜过我们的「大国民」水平。连起码的自由与繁荣都远胜于中国人自己的统治,这种国耻,比香港割给英国更丢人吧?有时候,我们觉得我们除了「以做中国人为荣」外,其它能引以为荣的,竟不堪枚举,除了「爱国」、「民族」、「光荣」、「大义」这些引以自慰的抽象外,简直没有多少可以自豪的实绩了,做为中国人,这不太可怜了吗?设想当年道光皇帝甘心亡国,岂止香港,连整个中国都割给英国,一个多世纪下来,中国人是不是也不错呢?我看至少至少,不会比国民党统治更坏吧?当然爱国者会说:这是什么话!我们不要做亡国奴!但是,另一种声音我们也不妨想想:许多时候,做了亡国奴的自由与繁荣,竟比做一个政权的家奴还象样,这又怎么说呢?富兰克林说:「那里有自由,那里便是我的祖国。」这种声音,岂不也值得我们比比吗?

五四运动以打倒帝国主义始,以被帝国主义打倒终。我们走了七十年的远路,如今自由无缘、繁荣没份,在上者专政,在下者浑沌,所谓思想解放、个人解放,都还瞠乎其后,不知何年何月才得登彼岸而迷津。抚今追昔,真令人不禁为五四忧。也许再过七十年,我们才能真正达到新文化运动所标榜的项目。不过,先决条件是不能再走错路了,再走错路,再来个七十年也没用。那时候,我们已是世界第一贫穷愚昧之国,连帝国主义都不要我们了!

梁实秋:我参加了五四运动

南方网讯我那时候在清华学校读书,学校在北京郊外,我们只能在周末进城一次。我记得第二天全体学生集合在操场上体育馆前面,站在体育馆阳台作主席的是陈长桐。我们这位老同学是天生的领袖人才,他说话有条理、办事有才能、为人有风度。清华的学生在服装上和城里的学生不一样,平时都是布衣一袭,但是列队外出则颇为整齐严肃,高等科的学生一律着兵操军服,中等科的学生一律着童子军装。我们列队进城受到盛大欢迎。天安门前集会,被军警包围,拘送北大法学院,清华的同学亦在其列。以后我们逐日派队进城参加游行,作街头演说鼓舞民众抗议政府。这时候有一辆汽车驶了过来,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打,我们一涌而上,用旗竿打破了汽车玻璃,汽车狼狈而逃,我们不知道汽车里坐的是什么人,我们觉得坐汽车的人大概挨打不算冤枉。

6.五四青年节感想 篇六

外婆是一名清洁工人,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我被困在老家,但每天都要打一通电话给外婆,在确保外婆无身体不适才会挂断电话。我们是小县城,还好工作不繁重,而那些大城市呢?每天都要消毒,“瑞雪兆丰年”,今年冬天下了好久的雪,这更加重了这些勤劳的人们的工作,可他们没有喊苦叫累,反而日复一日的工作着,在心里祈祷着疫情早点过去。

自从封城以来,警察叔叔也没有闲着,每天为出城进城的人量体温,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看着雪下在他们的衣服上,我都感觉到一阵阵寒风袭来。虽然他们戴着口罩,但我从他们的眼里读出了坚定。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内容是:一个要进城的人,警察叔叔拿着体温枪给他量体温,他顺势问道:“累吗?”警察叔叔的手微微一顿说道:“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抗‘疫’成功!累又怎么样?值!”就这一句话,温暖了多少人的心啊!

20的非典,源头也是野生动物,这无疑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而人类非常没有铭记反而越来越肆虐,03年砍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钟南山老先生也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84高龄的他再一次挂帅出征,而医护人员们也纷纷写下“请战书”,再抗“疫”一线,他们表现出的是人性的光辉,是高尚的品德,是信仰、是精神、是奉献,他们崇高的职业道德更让我肃然起敬,他们无所畏惧的奋斗在一线,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抢人。他们所做的一切,人民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

面对疫情,我们更不能恐慌!我们要承担起一份责任,一份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现在,我们只要宅在家里,就是奉献。若不得不出门,必须戴口罩,回来之后必须全方面消毒,勤洗手,多通风。疫情终会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7.五四青年节感想 篇七

关键词:《伤逝》,青年知识分子,困境

在《彷徨》中,除《伤逝》外,另有一篇写五四时期所谓“新”恋爱婚姻的小说,即《幸福的家庭》。《伤逝》(以下简称《伤》)与《幸福的家庭》(以下简称《幸》)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幸福的家庭》是鲁迅先生“模仿”许钦文《理想的伴侣》(以下简称《理》)的写法而创作的。或者如许钦文所说,《理》是鲁迅先生写《幸》的动机。在这里暂且不论《理》与《幸》在艺术高度上的差距,只是想结合《理》和《幸》来更深入地理解《伤》。

我认为《伤》所要表明的是青年知识分子之困境。而这个困境具有多重性。第一重,即恋爱婚姻之困境。这也是《伤》中表露得最明显的一重。《理》中颇具东方朔风的赵元元君曾说:“这样一个少年男子,竟不知道瞧瞧专谈妇女的杂志。”从中,可看出当时许多青年对恋爱婚姻主题的关注。而其后,赵元元君提出的所谓“理想的伴侣”的三个条件,虽然夸张,但还是可以看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讨老婆原是为娱乐,不会唱好听的歌,就是娱乐品的缺点。既是理想的娱乐品,难道可以有缺点?所以需会唱歌。”赵元元君的这一条件中,“伴侣”之概念已被换成了“娱乐品”。在《伤》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寂静”和“空虚”是《伤》的主题之一,也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爱情成了摆脱空虚、寂静的一件工具,也是一件娱乐品。这有其无奈处,也有其残忍处。当热恋逝去,爱情不再使人热血沸腾,生活堕至琐事之中时,空虚与寂静又回来了,爱情已然失去了其作为“娱乐品”的功用,这时,双方该何去何从呢?

《幸》与《伤》是鲁迅所设立的恋爱婚姻的两种结局,两种可能性。《幸》中“他”选择了不坦言爱的逝去,继续共同生活,结局是生活拮据,每日为柴米油盐而精打细算。什么浪漫情怀、远大抱负都消失殆尽了。而我们可以想象,若涓生不对子君坦白说出已经不爱,继续维持这段感情,最后子君也是要如《幸》中的“她”一样变得“阴凄凄”的。试看从子君和涓生开始同居到涓生向子君坦白之前这段时间,涓生眼中子君心情神态的变化:活泼——不快活、装作勉强的笑容——有点凄然——很见得凄然——很不高兴——颓唐、似乎常觉得凄苦和无聊——凄惨——凄惨+冰冷——忧疑——怨色。从这条线索来看,子君会变得“阴凄凄”是极有可能,甚而可说是无可避免的。鲁迅对这种无可避免有着清醒的认识。《幸》中“他”看到女儿通红的嘴唇与其母亲是这样相像,而后喃喃自语道:“嘴唇……恐怕将来也就是五五二十五,九九八十一……而且两只眼睛阴凄凄的……”因其无可避免,这“阴凄凄”的眼睛就更显绝望而令人恐惧。

在《伤》中涓生坦白了,以为“新的生路横在前面”,最后却只得到子君的死讯,徒留下一身的寂静、空虚和悔恨、悲哀。不坦诚痛苦,坦诚了还是痛苦。这两种选择却走向了同一个绝望的目的地,而且眼前似乎除这两条路外已无路可走。涓生因为内心的负疚感,甚至可说是更绝望。

在恋爱的失败中,起重要作用的除男性以外,便是那些“半解放女性”1了。赵元元君说:“(理想的伴侣)须完全是新式的,或者索性完全是旧式的,半新半旧的最难对付……”所谓“半新半旧的”女性即“半解放女性”。《幸》中“她听得他说决计反抗一切阻碍,为她牺牲的时候,也就是这样笑迷迷的挂着眼泪对他看”。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她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们似乎已经觉醒,要求冲破封建世俗的枷锁,但却并未真正解放。同居或结婚后,依然只是做个传统女人,“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为几只小油鸡和官太太斗。这固然是为生活所迫,然而不难看出她们身上已全无新女性的朝气、抱负、勇气。书架旁的A形白菜堆、书案上盛香油的瓶子和醋碟显得“他”的“醉了”与涓生的“狂喜”显得是如此可笑而悲哀。

不抗争痛苦,抗争了还是痛苦。这两段感情都是自由恋爱的结果,也都经过了一定的抗争,结局却都不尽如人意。我认为这恰恰与“娜拉出走”异曲同工。娜拉出走后只有两种结局,要么回来,要么堕落。这与婚姻的两种结局具有奇妙的对应性。《幸》与《伤》中的婚姻都是自由恋爱,都是对封建家庭的叛离和出走。而《幸》中的生活便相当于“堕落”,精神之庸庸碌碌,精神之“堕落”。而《伤》中子君最后还是回去了,即结束了叛离,这便相当于娜拉之“回去”。子君最后死去了,而我们也可以想象娜拉回去后的结局。鲁迅对婚姻和女子解放的看法在他的许多文本里都是相互贯通的。这些文章相互验证,互相补充。只有将《伤》与《幸》和与《伤》有关联的《理》放在一起看,并注意到主人公们都努力地抗争过才能理解鲁迅的强烈苦闷感,也才能真正地理解这一困境的强烈的悲剧性。

第二重,青年知识分子之清高与生存之艰难这对悖论所造成的困境。赵元元君说,理想的伴侣需有钱,“至于有钱,当然是要她的父亲有钱。嫁资田、压箱钱当然是要她的父亲给她的。可怜我们中国有钱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层恐怕非从督军、巡阅使的女儿们着想不可了。我并不是甘为军阀的女婿,只是要有钱的老婆,请你不要误会”。从这段话里,可看出青年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对金钱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当时许多青年知识分子都生活困顿,只能“卖文”为生。而卖文也是他们可以接受的清高的生活方式之一。然而卖文得来的钱总是少的,且不一定“每投必中”。“他”为生计所迫,绞尽脑汁欲做出篇文章来,鉴于当时青年大都关心恋爱、婚姻之类的话题,就欲写一篇名为《幸福的家庭》的文章。讽刺之处在于其所谓“幸福的家庭”恰是其现实家庭的反面。见白菜堆于书架旁,便想“幸福的家庭的房子要宽绰……”这种“画饼充饥”显得极具讽刺性。文章一开始“他”就说:“……做不做全由自己的便;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不像石火,用铁和石敲出来,这才是真艺术。那作者,也才是真的艺术家——而我……这算是什么……”这段话写出了无数文人的渴望和无奈。(许钦文先生曾作《卖文六十年志感》作为其小说选的序,其中便言及了卖文的许多辛酸和无奈。)

涓生原在局里工作,被辞退后也是欲卖文为生。而他的被解雇则是在他的意料之中,“这在会馆里时,我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到现在才发生效验,已经要是很晚的了。”已经知道自己这段恋爱于自己的工作有害,但涓生并未因此放弃它,足见其于流俗之不妥协。而若非清高,不屑与雪花膏之流相交,涓生应不至于被辞退。在被辞退后,涓生想:“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涓生此时的心态还是很乐观的,充满了抱负,并欲展翅高飞的。而与涓生相较,“他”显得更庸庸碌碌。

或贫穷或为“军阀之女婿或走狗”,那时的涓生还未意识到他将面临这个选择。然而,拜访旧友时,他“在骨髓中却觉得寒洌”。那个所谓的世交也冷落他,连门房都看不起他。他“被周围所排挤”。这个世界似乎将那些原本热血满怀的青年知识分子逼进了死胡同。最后,涓生还是放弃了他的清高、他的傲气,他迷失了,为着“新的生路”“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而我们是否可以说,涓生将会成为第二个“他”呢?而“他”以前是不是也恰如以前的涓生般清高,或许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第三重,心灵困境。涓生仗着子君逃出这寂静、空虚,可随着恋爱的失败,涓生重新陷入了空虚与寂静中。这寂静是“死的寂静”,因为没有“新的东西”的到来,因为没有希望可以期待。这是一个腐烂的社会、再无可期待的社会所带来的空虚、寂静。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安宁和幸福”短暂、经不起考验,且终究要幻灭。而我认为不仅涓生感到空虚、寂静,子君亦然。“半解放女性”虽说并未完全觉醒,但她们是听到过呼喊的。她们的眼睛还是半闭着的,但可以看见些许铁屋子的影子了。她们明白这个社会正风雨飘摇,在时代的浪潮中不她们知道要漂向何处。且子君背弃了家族,与涓生同居,作为一个女子,其内心的惶惑、不确定和空虚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子君养小油鸡、阿随是因为在迈出了同居这一步后,她已丧失了她的大部分勇气,她明白她已经无法把握住自己的人生了。她的人生掌握在涓生的手里,若涓生抛弃了她,她是绝不能在自己的家再安然生活的。她已经只能“随波”,只能“随他”了。而这也就是她为叭儿狗取名为“阿随”的原因。她已经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了,所以她希望自己至少还可以把握住其他的、与之相比要微不足道得多的东西来填补空虚、惶惑,如小油鸡、阿随。而当她发现自己连它们的命运都无法掌握时,她的空虚、不安到达了顶峰。而后加之涓生的“抛弃”,其死亡(很可能是自杀)已成为必然会奏响的哀歌。

《伤》和《幸》是鲁迅唯一的两篇有关恋爱婚姻的小说。《伤》更是先生最好的小说之一,并不长的一篇小说却精辟犀利地写出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困境,使人读了之后,在无奈、痛惜之余,更激发人们去思考,“这悲剧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难道就没有办法避免吗”,并因此想到是这个社会不容许“恋爱”、不容许“幸福”,接而欲奋起改造这社会。我想,这也就是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鲁迅著, 林贤治编注.鲁迅小说全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8.五四青年节感想 篇八

【关键词】五四运动;青年女性;男女社交公开;男女教育平等;女子经济独立

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五四运动是一场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中国民众普遍投身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当中。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女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和坚定地斗争勇气。

对绝大多数的青年女性来讲,猛促她们觉醒的是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爱国主义的传统在受到异族凌辱时就变得格外的有力量。因此当山东归属问题在巴黎和会上由于美英法等国操纵而划归日本,中国外交彻底失败的消息传来时,当北京学生在1919年5月4日齐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掀起惊心动魄的反帝爱国运动时,各地女学生便冲破了封建伦理纲常的羁绊,战胜了自轻自贱的心理障碍,昂首挺胸投入到群众运动的洪流,显示出新女性的战斗英姿。她们提出,“救国不能后人”、“爱国不分男女”的新口号,率先投入战斗。这些口号,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辛亥女知识分子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子岂能无责”的口号。不仅意味着女子同男子是平等的人,而且意味着女子要与男子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在反帝反封建精神的感召下,男性与女性的利益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将爱国主义精神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理想。这个政治口号的提出,不是某个人瞬间之际提出来的,而是有着艰辛的斗争历程和痛苦的认识过程,表明青年女性觉悟的进一步提高。

二、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特点

五四时期的青年女性爱国运动在妇女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的基本特点是: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紧密结合。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青年女性在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妇女要得到解放,首先必须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而不是同男子进行斗争。只有社会得到改造,被压迫妇女才能得到解放。向警予在领导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时就指出,在帝国主义和军阀主义压迫之下的旧中国,非将人权民权首先争回,女权不能有存在的把握,她为此写了十多篇文章,强调要将妇女运动和国民会议运动结合起来;她参加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也贯穿了这一思想。另一方面,在发动妇女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同时,又不能不顾妇女的特殊利益,因此又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革命任务,提出妇女自身解放的种种要求,打破封建宗法社会加在妇女身上的束缚和压迫,争取政治上、经济上、职业上、教育上、法律上、社会地位上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三、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方式

(一)各地女学界团体宣传爱国思想

北京女学生深感局势的紧迫,为了进一步壮大声势,5月7日,女师高发起、第一女中等十余所学校40多名代表成立了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后称北京女界联合会)。联合会通过了《告全国女界书》、《北京女校致巴黎和会代表电》等。其发起人杨玉洁女士慷慨陈词:“所翼我女界同胞,投袂而起,惠然肯来合群策群力,以济难关,向政府陈告力争,保全我领土,勿甘雌伏之讥,共奋雄飞之志。我二万万女同胞,果尚有心肝血气乎!”

在这种爱国精神的激励下,其他省份女学界都纷纷组织团体。

1919年5月25日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该会简章规定,“本会以提倡国货并唤起女界之爱国心为宗旨。”女界爱国同志会成立后,在演讲队长邓颖超的组织率领下,积极开展爱国宣传。青年女性起初只是划地宣讲,号召妇女群众去听,后来才到各公共场所、居民住户去宣传,宣传内容也从一般的爱国宣传发展到争取民族独立,争取妇女平等权利,保护女性、保护儿童等方面,是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更为鲜明充实。听众常被感动,如7月20日一次演讲,听众达上千人,有的被感动得落下泪来。但女学生出外演讲,也不是一帆风顺,如邓颖超后来回忆的那样,到个居民家庭演讲时“有的人家对我们很热情,有的人家就把大门一关,据我们于门外。但我们碰了一点钉子不灰心,还是挨家挨户访问。”

重庆女学生联络各女校成立了川东女子救国会,并致电政府“密约不废,青岛不还,国权丧失,万劫不复,吾等虽属女界,同为国民一份子,一致誓死否认。”在女学生的带领下,一批女教员、女职员乃至官吏家属也参加了游行集会及演讲活动。

(二)女学界组织群众抵制日货

在女学界的带动鼓舞下,妇女们纷纷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持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经济严重威胁到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这个口号在五四运动中深得人心。组织起来的各地女学生全力投入了这一次斗争。如上海民生女校学生组织了劝告团,到各商行进行登记,到5月底动员了30余店铺填写了不进日货的志愿书。女学生采取多样形式进行宣传,上海南洋女师编写了爱国歌,唱道:“救家先救国,国亡家也忘。汝如欲爱国,国耻不可忘……莫学无耻人,去买东洋帽……莫贪小便宜,去坐东洋船……纸伞也可撑,莫买东洋伞……老布也可着,莫买东洋布。”各地女学生还纷纷捐募钱款,筹集资金,或自己制作各种小日用品,开办爱国商行。

湖南《大公报》6月19日登了一条小消息:“女生四人,手提皮包,内储各种国货,肩上斜束白布手帕,上书某校国货贩卖团,在司门口一带发卖,并随地演讲提倡国货以救亡各情况,听者无不鼓掌。其货物较市面为廉,购着甚伙。”

女学生针对妇女装饰化妆品中以日货为多这一特点,深入到家庭宣传,讲明道理,启发妇女群众觉悟。天津妇女举行了抵制日货的游行示威,沿途散发“警醒”、“劝勉”两种传单,在商业区高呼“商界同胞快起救国”。除了宣传,各地女学生还参加对蓄藏、私卖日货的奸商的斗争。天津商学界3万余人在南开大学操场,将学生查出的日货当众焚烧。重庆二女师学生在追查日货中表现得机智勇敢,她们和男学生一起在太平门城墙洞里发现了不法商人藏得日货,全部烧毁,又将日商船偷运的日货全部卸下。

四、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对旧时期妇女解放的贡献

(一)争取男女社交公开

五四时期关于男女社交公开的讨论是十分热烈的,在具体实践“男女社交公开”方面,长沙的新民学会和天津的觉悟社,有比较突出的贡献。

新民会的会员都主张“会友的界限要打破,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他和宗旨相合,均可邀为会友”。陶毅、向警予、李思安、周敦祥、魏璧、等一批女同学志愿加入了以男性为主体的新民学会。新民学会实行男女公开社交,不仅对湖南,对各地青年都产生积极地影响。

天津觉悟社是在1919年9月,由周恩来、郭隆真等人倡议,集天津学联和女学爱国同志会骨干分子组成的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该社的新社员及社友均按1∶1的原则吸收。干部选举上页采取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女社员的作用。

五四时期青年女性的这种爱国运动形式对几千年“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观念,是一种大胆的否定。新民学会和觉悟社敢于破除封建陈规,在男女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助,互敬的关系,这确实是一种创举。它有力地冲击了“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鼓励青年男女冲出家门,到社会上经受锻炼,恢复妇女正当交际权利。男女社交公开初步实现,为妇女争取职业、教育权利扫清了思想与舆论的障碍,它不仅有利于妇女运动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妇女人才的培养,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因为它毕竟冲开了男女间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状态,势必对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当然,五四时期男女社交公开是极有限的,不管是在地域方面还是在人的阶层方面都是有限的。但封建藩篱一经冲开,封建礼教再也不可能恢复它无所不至的权威地位了。

(二)争取男女教育平等

五四时期争取男女教育平等是青年女性对妇女解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争取大学开放女禁。在这方面首先站出来呼喊的是甘肃籍女学生邓春兰。邓春兰在报上发表了一封《告全国女子中小学毕业生书》,提出征求同志,组织大学解除女禁的请愿书。这封信在京沪几家报纸上登载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重视。

1920年9名女生分别进入北大哲学系、国文系、英文系一年级旁听,成为中国国力大学第一批女大学生。女学生进入大学,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北大校内都引起了轰动。到1921年北京有7所公立大学招收女生。北大还正是规定入学不限男女名额。

五四时期青年女性在争取男女教育平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地成果,在一部分大城市突破了男女有别的传统势力,开了男女受平等教育的新风气,这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它不仅彻底否定了封建主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对“贤妻良母”的教育思想也给予了有力的冲击。这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然,学校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部门,历来被国家直接控制。封建传统势力也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男女教育平等在五四时期仅仅是拉开了序幕,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理想,还要经过相当艰巨曲折的斗争过程。

(三)争取女子经济独立

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发展造就了第一代女工,但在五四以前,社会其他职业向妇女开放的异常有限。在妇女参加社会工作,关键问题是在观念上是否承认妇女有权支配自己的行为,有权参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在法律上对妇女自谋职业的权利有严格的限制。1920年广州有几位女师毕业生曾自动发起,集资在广州繁华的惠爱马路上创办了女子竞业商店,经营杂货。这是女青年自谋职业的最早的尝试。

妇女参加社会经济生活,谋取社会职业,到20、30年代,职业妇女发展到一定规模,成为妇女界中一支中坚力量。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以人权平等为武器,抨击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争取男女就业平等起了促进作用。当然,五四时期关于妇女经济独立的讨论和实践只是局限于争取男女就业平等,对于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劳动保护等都尚未涉及。

【参考文献】

[1]向警予.今后中国妇女的国民革命运动(1923年)[A].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C].1921—1927:111.

[2]李静之.中国妇女运动研究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4]杨剑利.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5](日)须藤瑞代.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清末民初的人权和社会性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郑必俊,陶洁主编.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9.五四青年节感想 篇九

在“钟南山的英雄泪”中升华初心,争做敢担当的战“疫”先锋。84岁的您,临危受命,为国为民出征,挺身而出。提起武汉,这个与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国士,劝慰道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劲头上来了,就能够过关时眼中泛起了英雄的泪光。当前,战“疫”形势严峻复杂,大事难事看担当之时,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品味英雄泪,积极主动扛责任,争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敢担当、做表率的先锋。

在“逆行者的惜别泪”中升华初心,争做召必回的战“疫”先锋。除夕之夜,闻令出征,惜别之泪多次奔涌。“解放军来了!专家医疗队来了!”没有来得及拜年,没有来得及吃年夜饭,就逆行奔向最危险的战场,离别满是泪光,但更多是无私大爱的支持,更是召必回的生动体现。“出征!”“等你凯旋!”这是怎样的一次离别,“宝贝,你不要哭,妈妈很快回来!”这一幕,又一次突破了无数人的泪点。惜别之泪浇灌的是重逢的胜利喜悦,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品味惜别泪,积极主动听号令,争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召必回的先锋。

在“ICU的惊喜泪”中升华初心,争做敢战斗的战“疫”先锋。ICU病房,老专家拄着拐杖战斗疫情,每一个康复出院的病人,都流淌着惊喜的泪水。95后护士偷偷上前线,愿为科学研究作捐献,老专家拿起请战书,退休前的最后一战,只为惊喜的泪水。惊喜之泪创造的是人间的奇迹,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品味惊喜泪,保卫人民敢战斗,争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冲得上、靠得住、打得赢敢战斗的先锋。

在“火线的心疼泪”中升华初心,争做擅鏖战的战“疫”先锋。通宵达旦,时刻与病魔进行白刃争夺战,病人的安危是他们最牵挂的事,每天休息仅2个小时左右,他们累了困了,躺在座椅上的样子让我们每个看到的人都会留下心疼的泪水。战“疫”绝非易事,心疼之泪催化了我们的战斗力,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品味心疼泪,持续坚守,一战到底,争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擅长鏖战的先锋。

在“爆发地的感动泪”中升华初心,争做顾大局的战“疫”先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武汉!武汉!加油。众志成城,汇聚一起去抗争,不是喊口号,而是义无反顾地集结前行。四川省自贡市委书记,哽咽送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一句“328万盐都人民都期待你们”,感动之泪满面。一批一批,为爱接力,感动你我。战“疫”必灭源,感动之泪升华了团结的力量,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品味感动泪,提高政治站位,团结一心,争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顾大局的先锋。

在“渐冻病躯的震撼泪”中升华初心,争做勇坚守的战“疫”先锋。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身患绝症,妻子被感染,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我们都会为之流淌震撼的泪水。他们从医多年,始终保持初心,只要国家需要,就排除万难挺身而出。战“疫”如撼山,震撼之泪必会赐予我们巨大的力量,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品味震撼泪,克服任何困难险阻,争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勇坚守的先锋。

在“兄弟倒下的追思泪”中升华初心,争做不怕牺牲的战“疫”先锋。“同事倒下了,病人还要继续救”,追思好兄弟的泪水只有默默地滚落。对患者无时无刻都在精心呵护,轻伤”不下火线,顾不上追思好兄弟,病人那双微微抬起的手,在向你呼唤,你顾不上追思只有飞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战“疫”如与魔鬼殊死一搏,追思之泪必会激发我们巨大的潜能,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品味追思泪,就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争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先锋。

在“10天医院的赞叹泪”中升华初心,争做战必胜的战“疫”先锋。争分夺秒,10天造就火神山,建设者们夜以继日的奋战,一座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正式落成,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创造的又一个奇迹,更让无数人流下了赞叹的泪水。同时,让我们明白,祖国非常强大。战“疫”如救火,赞叹之泪必会鼓舞我们巨大的士气,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品味赞叹泪,就会克服恐慌,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屡创奇迹战必胜的先锋。

10.五四青年节感想 篇十

2020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学习心得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对疫情,有那么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冲在武汉防疫的最前端,最好地诠释了“为天地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该担负起的光荣使命。

他,连日来,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状态……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情况下,他建议公众“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却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到了武汉防疫的第一线。别人回家过年,而他却去武汉上班,他选择做一个逆行者。

他们,发出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豪言壮语。在病毒和疫情面前,医护人员仍奋斗在第一线,甚至出现了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的事件,面对危险,面对困难,白衣战士没有选择退缩,面对此次病毒,他们主动请缨与病魔搏斗,为的是研究、了解病毒,为的是治愈患者,为的是控制疫情,为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的是捍卫社会安宁。他们集中火力,奔赴一线,全力以赴,早日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他们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儿。

责任、担当是有分量的,也是有能量的,这种能量就是疫情发生时像钟南山院士、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的,他们彰显的是何为家国情怀,何为英雄本色,何为国家脊梁。疫情考验本色,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往直前,他们同样有青春的面庞,有牵挂的家人,但防控疫情就是使命,崇高的信仰使他们选择了逆行。和平年代,他们就是真正伟大的英雄。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我们平静地走过近乎平淡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人坚守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岗位上,他们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坚守,成为了国家的中流抵住。感谢您们,向您们致敬。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物。前进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有不惧艰险的那股劲,爱岗敬业,身体力行,要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拓荒精神”,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地奋斗进取,才有可能为人民和国家做出贡献。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就要时刻挺身而出。

他们崇高的理想信念,他们的爱岗敬业,他们肩上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团结一心,他们的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永远追随的足迹。

致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逆行者,您们永远是最可敬的人,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2020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学习心得2

武汉疫情爆发以来,一群群90后白衣天使们奔赴战场,不顾自身安危,以一己之力保护着全国百姓。有人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而我想说,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江山代有才人出,不负华夏顶天地!

中国很早就提出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的教育理念,对青少年培养教育的投资也可谓竭尽全力。从九年义务教育到营养午餐,从国家助学金到“双高双普”,一项项严格落实的教育政策都无一不体现了国家把青少年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的良苦用心。中国以这样的方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华夏母亲以这样的方式哺育子孙,在他们头顶撑起一片蓝天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

长大后,这些孩子们投身于各行各业,以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一步一步推动着国家的发展。接班者从前辈手中接过火炬,向前奔跑,又将它平安地送到他们的子孙后辈手中,这是报恩也是责任。乌鸦尚会反哺,以报父母养育之恩,而这些在“母亲”庇佑下长大的孩子们如今也正以自己的力量来报答国家。记得小时候我们常说“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也很早便明白,国家的未来需要我们。此次疫情让我们看到,很多人小时候的话不是说说而已,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国最坚实的力量。“使命”二字永远是中国人不会间断的传承。

危急时刻,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克难关。不论年龄,不分职业,只是凝聚所有人的力量,筑起一道永远不会倒的长城。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一方有难,自会八方支援。08年那场大地震,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帮助寻人,供给物资,治疗伤员,终于又将汶川重新建设起来。一次次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祖**亲给予百姓以庇护,而祖国儿女,则努力让母亲变得更加强大。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90后的孩子们从全国各地出发支援武汉。不畏艰苦,不惧病毒,从没有想过自己也只有20多岁的年纪,只是一心救治病人。除了战斗在治疗一线,他们还坚守在防控前线,用自己的汗水,为全中国的百姓筑起一道道屏障。明明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家里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但他们却还是奋不顾身的奔赴前线,明明他们也是父母掌心中的宝贝,却抛下一切,不计后果,只为了全那一份报答祖国的赤子之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共克时艰,方知少年意气!灾难面前,没有民族,也不分性别,更无年龄,每一个中国人都与这片大地生死相依。生于华夏,便得华夏庇护;长于华夏,便对华夏感恩。亿万人之心,凝聚一同,做华夏最忠诚的守护者!

2020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学习心得3

2020年是崭新的一年,也是充满危险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一切都充满了危险。

期待已久的新年快要到了,这意味着2019年已经结束。在新年来临之际,人们想往常一样准备过年,却不曾想到,危险正在慢慢靠近。当人们正在欢天喜地过着大年的时候,危险正在慢慢潜入我们的祖国。正在人们脸上堆满笑容的时候,危险以后悄然来到人们的身边。

武汉,是这次战役的重中之重。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牵索着全国人民的心潮。今年似乎很不平凡。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过去,新疆发生了地震,四川广无市青川县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四川成都5.1级。

2020年才刚刚开始,新型冠状病毒便如猛虎扑入人们的视眼,新疆发生了6.6级地震,似乎今年并不太平。

2020年,看似是不平常的一年,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共度难关。我们的白衣天使,正在奋斗在第一线,他们不畏病毒,勇往直前。只要我们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少出门,出门时戴口罩,就在为祖国做贡献。

2020年刚刚开始,瘟疫,禽流感,大火,地震,澳大利亚的火灾和山洪,好像全世界都在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就是为我们敲响的警钟!

2020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学习心得4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河水清又澈?英雄的汗水洒满了它;为什么长城永不倒?英雄的脊梁支撑着它。

二零二零年的开篇,新型冠状病毒悄然无声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现在的大街上空空如也,所有的人都待在家里不敢出门。但是却还是有一群“逆行者”在前线与病毒作斗争。他们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他们就是最美丽的“逆行者”——白衣天使们。

病毒的到来打得人们措手不及,可白衣天使们却不顾生命危险,冲锋在前线,用他们最坚实可靠的臂膀为我们挡住了“敌人”的进攻。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患者,他们丝毫不会说累,也不会喊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松懈可能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会一连几天不眠不休,但却只能帮助一两个患者,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依然努力地在前线奋斗着,因为他们心中有爱,对国家、对群众的大爱。

白衣天使们日夜不停地工作,防护服和口罩也是不会离身,而这也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几天在新闻上看到,白衣天使因长时间佩戴口罩,把口罩摘下来的时候,脸上留下了口罩的勒痕,这便是“敌人”为白衣天使留下的伤。他们脸上的伤痕已经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上,现在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就只有待在家里不添乱,但此刻,我只想对白衣天使们说:“白衣天使,加油!”

抗疫英雄不仅仅有白衣天使们,还有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老人——钟南山院士。还记得多年前的非典,是钟南山院士率领着科研团队抗击非典,而现在,他再次挺身而出,竭力救陷于水火的武汉人民们,他是一位英雄,一位勇敢的抗疫英雄。

英勇的事迹,来自于可歌可泣的平凡人;赞美的声音,送给冲锋在前线的白衣天使们;信任的颂歌,献给不平凡的抗疫英雄们;胜利的果实,因英雄们的爱而结果。他们就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们,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2020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事迹学习心得5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全世界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中国的中心城市“武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全国各族人民正全力为“疫”而战。然而,却有些不法分子假以“知情者”和“土专家”的身份在网上发表不实传言,散布谣言,跟党和人民唱反调。对此,我们应坚决抵制,疫情关系每一个人的生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人人有责,不得乱“谣”。

保持清晰头脑,不乱“谣”。最近在网上不断流出关于疫情原因、钟南山院士、应对疫情等诸多谣言,一定程度造成了民众恐慌,可谓是在全国人民的“伤口”上撒“盐”。党和人民坚决抵制各类谣言,谣言惑众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肃惩罚和人民的唾骂。越是这种危难时刻,我们越要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越是要明辨是非,要时刻与党和人民在一起,正确采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网上发表个人言论,谈心情,谈想法,无可厚非,但发表时需三思而后行,不道听途说,或只听只言片语,不编造和散布不实言论,切勿变“留言”成“流言”,“发言”变“谣言”,以致谣言惑众,扰乱军心,影响稳定。

理性看待问题,不信“谣”。如今的网络世界,是个“万花筒”。越是在这种非常时期,网络上更是鱼龙混杂,也是谣言满天飞的“温床”,有些为钓网民胃口,到处要求转发、传播,甚至转发转播还发新年红包的。殊不知稍不注意一点就成散布谣言的“罪人”,特别是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腾讯说说等社交网上,传播快,范围广,影响恶劣。对此,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理性看待网络上各种流言细语,做到心中有“数”。在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腾讯说说等社交网上的各种信息,心中要加一个“过滤器”,谨言慎语,决不能道听途说,或只听只言片语,不能不加辨别,不假思索而随意转发转播。

传播正能量,抵制“谣”。这场战“疫”是一场全民战争。“自古邪不压正”,要将谣言击垮,那就是让正能量“发声”,让主流声音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疫情就是命令,连日来,全国各地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抗击疫情。广大“白衣天使”和无数名专家学者逆向而行,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成为最勇敢的“逆行者”,也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我们微信朋友圈、抖音视频、腾讯说说等网络平台应为这些“逆行者”鼓劲加油,为他们的勇敢和付出“点赞”,让正能量和正向舆论成为抗击疫情一线战士的内心动力。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后方的广大人民群众,更是要团结协作,同舟共济,以实际行动,配合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抓落实,该为疫情出力的积极出力,该在家休息的应停止不必要的外出活动感染,该隔离的应配合做好隔离,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为抗战一线添“堵”,不为抗击疫情添“乱”。

上一篇:关于成立赵庙乡青年中心的请示下一篇:空白简历表格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