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24-06-22

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16篇)

1.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一

文章标题:创建生态文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材料

大力创建生态文明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县地处西江中游北岸,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共有1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75个行政村,1751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35.5万人,农村人口28.3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80。我县从2003年起启动创建生态

文明村活动。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全县人民不懈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全县共投入资金3070万元,完成改厕8942户,改水4325户,改造破旧危房2.5万平方米,铺设硬底化村巷道26.28万平方米,迁建猪牛舍3173间,建垃圾屋297间,修筑排污渠12.56万米,整治公共场所19.95万平方米,群众义务投工25.8万工,同时建设了文化广场77个、篮球场91个、农民小公园176个、宣传栏307个,成功创建了312个生态文明村,其中有33个为“广东省卫生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有效途径,积累宝贵经验。2005年,到我县参观学习的省内外参观团60多批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充分肯定我县的创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现就我县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做法、成效、体会和今后工作思路做一个汇报。[文章-http:///找范文,到]

一、创建生态文明村的主要做法

我县认真落实省、市的工作部署,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创建活动作为顺应群众需求、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作为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奔康工程”,作为营造农村良好投资创业环境的“形象工程”,作为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变革生活方式的“素质工程”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民造福的“德政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创建工作。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建。

我县从三个方面保证领导力量到位、挂钩帮扶到位、督促检查到位,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一是建立健全层级领导体制。县成立了创建指挥部,由县委书记担任总指挥,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担任执行指挥,宣传、卫生、妇联、团委、农业、规划、建设、交通、财政等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并从成员单位抽调10多名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干部组成专责工作小组,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全县创建工作的开展。同时,还抽调17名县直副科以上干部驻镇负责督导工作。各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健全挂钩帮扶制度。县五套班子领导成员全部挂点各乡镇,县直150多个单位挂钩到各创建村,并明确将创建任务分解到镇及县直挂钩单位,把创建成效作为各镇和县直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建立健全检查督促考核机制。县委建立健全了督促检查、汇报通报、考核评比工作机制。县专责工作小组和驻镇工作组长期深入各村督促检查,以简报、通报形式,推广先进,督促后进。为防止搞形式走过场,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机关的领导和干部组成的调研组对全县创建村进行全面的考核验收,以考核最终结果为依据,对创建成效明显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创建工作落伍的单位进行通报,限期改进。

(二)抓好示范,以点带面。

由于我县农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条件、工作基础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阶段实施、分层次推进和务求实效的原则,运用典型引路的办法,在全县筛选了56个自然村作为示范点,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以实干聚民心、以实效促发展,影响、带动、辐射、延伸其它村。56个示范点出现的新气象,产生了巨大感召力,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群众中蕴藏着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三)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生态文明村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举办各镇分管领导和各创建村的村长培训班,使他们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明确创建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原则、方法。组织创建村的干部群众实地参观示范点,让他们亲身感受改水改厕、人畜分离和整治“脏乱差”带来的好处,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把告别愚昧、走向文明变成自觉行动。一些原来暂未列入当年创建任务的村也纷纷要求提前创建,如高良镇的双乌村、播植镇的长英村等的干部和村民主动写信“上访”要求政府帮助和指导创建生态文明村。

(四)多方筹措,落实资

2.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全体国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积极营造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良好氛围。这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目前, 我国农村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土壤肥力减退以及水资源紧张等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要改变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就必须从改变农民的思想认识开始, 普及环境保护常识, 宣传生态文明思想, 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 促使全民动员,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

所谓生态文明, 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一种文明理念, 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类在进行物质和精神生产的过程中, 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1]。”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是人类文明形态及文明发展理念的巨大进步, 同时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思想。

1.1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逃避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逐渐推进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愿望,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的地位, 形成“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在新农村建设中, 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才能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发展道路。因此, 大力宣扬生态文明思想, 引导农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 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大举措。

1.2 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需要

要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关键在于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唯一的生产资料即土地的限制。改革开放后,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的不断恶化,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于只重视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加上粗放低效的经营方式, 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2]。”现实惨痛的教训了我们, 使我们懂得了: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中,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转变村民落后的生态文明观念,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形成良好的村容村貌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要求“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即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健康向上的乡村风貌。村容整洁, 即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 创造优美的生存生活环境。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 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只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环境保护, 使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如:一些农民企业家只关注经济利益, 随意排放废水废气;一些村民对公共环境卫生毫无概念, 随意堆放生活垃圾……诸如此类的现象, 在农村随处可见。这些不良行为严重破坏了村容村貌建设, 并将影响到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 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的新思想,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对形成良好的村容村貌至关重要。

2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任重道远。因此, 要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建立生态行为奖惩机制, 培养村民生态文明意识。

2.1 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但受文化水平的制约, 农民的生态意识淡薄。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 向广大农民宣传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法治的内容, 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促进农民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生态思想的形成。可以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现状, 编写相适应的环保手册, 免费发放给农民, 普及环保常识;可以利用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手段, 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可以把生态文明教育与文艺宣传工作相结合, 以小品、相声、歌曲等形式宣传生态文明思想, 使农民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教育;还可以建立乡村图书馆, 组织农民在农闲时学习农业技术和生态农业知识, 拓展视野, 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营造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 使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懂得保护环境, 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积极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和义务。

2.2 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作为村民的带头人和农村的政治核心, 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对提高整个村民的生态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他们是否树立了生态文明意识, 对能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对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 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组织基层干部学习党的十八精神, 学习生态保护法和环境保护知识, 强化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树立起“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以保护保发展, 以发展促保护”的观念, 形成发展和保护良性互动的科学生态文明思想。同时, 要对基层干部必须具备的生态文明和环保知识作出具体规定, 并以此作为考评和使用干部的标准之一。对此, 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上指出:“干部考核需改进方式方法, 既要看到发展又充分考虑基础, 既要看到显绩也充分考虑潜绩, 把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和社会进步等列为重要考核内容, 改变过去单纯的以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办法。”可见, 生态因素已成为影响干部升迁的重要因素, 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将是大势所趋。

2.3 建立生态行为奖惩机制, 培养村民生态文明意识

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 要充分发挥生态行为奖励机制的作用, 鼓励农民自觉树立环保观念。当农民的生产生活行为违反了生态文明理念, 而说服教育又无效时, 就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通过惩罚, 一方面是为了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继续发展, 教育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主体;另一方面, 还可以在村民中起到警示作用, 预防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再次发生。同样的, 对具有良好生态行为的农民及时给予奖励, 进一步调动其践行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 并通过树立典型,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影响其他村民的思想和行为, 巩固和扩大教育效果。同时, 要巧妙的利用村规民约在村民中的重要影响, 把有关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写入村规民约, 以规范村民的生态行为, 约束部分农民受经济利益诱惑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不良行为, 引导农民走生态发展之路,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 结语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促使他们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相信,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于玲.关于大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1 (15) :39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 :251.

3.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三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5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思想。为此,我国各领域的发展工作都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三农问题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的新农村建设也必须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将重点放在开拓新的发展路径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创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新农村。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目前,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缺少统一的标准,学者各持己见,但是不管学者们从何种角度进行界定,都是围绕生态文明的实质展开的,即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于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一种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惊醒于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进而重新反思自己的行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价值而形成的一种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统一的高级文明形态。”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包含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如果新农村建设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那么新农村各项建设最终都将受制于生态的破坏。各种生态问题也将会成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严重影响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想通过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来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此,我们大力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借新农村建设这一发展机遇,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大为改善。

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态困境

如火如荼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在经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由于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重形式发展轻内涵提升,而陷入了严重的发展困境。

(一)农民生态意识相对偏低直接影响了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

农民素质是影响农村内涵式发展的直接因素。农村长期发展落后造成了农民生态意识相对偏低,现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民仍然缺少生态环保知识,封建落后思想仍残存于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必然导致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所以农村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也就在所难免。

农村毁林开荒、伐林放木,使森林覆被率下降,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草场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土壤沙化;农村矿业只重开发不重保护致使“青山绿水”变成“荒山黑水”;乡镇企业“三废”排放物污染了大气、水源和土壤,使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二)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直接影响了农业资源的保护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农村中根深蒂固。在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农民还未彻底地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技术也不能全面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致使农业发展遭遇了资源“瓶颈”,给自然生态施加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北方农业生产中,依然采用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形式,既浪费水资源又会导致土壤盐分上升,最终导致土壤盐碱化;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农民过度的依赖农药、化肥等,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了土壤污染,土壤有机质下降;为了扩大耕地,肆意毁林开垦,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水土流失等等。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剧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危机,给人们敲响了生态环保的警钟。

(三)农村基础设施缺乏直接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的“名片”。虽然经过一段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有所完善,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的基础设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尤其是环保设施更为缺乏。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没有专门处理垃圾的中转站,对农村中的垃圾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破坏农村环境;农村的卫生设施也亟待完善,很多农村缺少干净卫生的厕所,加重农村环境污染;农村牲畜比较多,而且大都分散经营,蓄养设施的缺乏,使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改善。所以,农村环保设施缺乏的问题亟待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优化农村生产方式,发展生态产业,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提供经济支撑

培育新型生态农业。生态游农业,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将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规划设计、合理开发,而形成的一种集生产经营、休闲观光、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例如:“农家乐”、“农村山庄”等;基地种养业,是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种养基地,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依靠农业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进行产业化经营的高效种养业。它改变了原来单一分散、生产链过短的经营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调节自身的生产活动,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生产链,实现多种功能集成发展,走规模化之路。例如“村集体家禽养殖业”、“合作式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等。

发展绿色生态工业。首先,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知识补习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发展生态工业提供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产业劳动力和生态工业技术推广人才。其次,加强农村工业生产的管理。坚决拒绝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产业项目;坚决禁止城市三污企业向农村转移;坚决查处违规经营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中小企业,“小型造纸厂”“小型印刷厂”等。第三,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对已经从事生产活动的乡镇企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鼓励其采用污染处理技术、资源再生技术,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生态文化,为实现“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目标创造文化氛围

培育农民的生态意识。对于普通民众,一方面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开办生态知识讲习所、开展生态知识竞赛、农村环保活动等进行生态教育,培育农民的生态德性。对于基层干部,一方面应该帮助其树立绿色GDP的政绩观,转变经济至上的发展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另一方面基层干部应该积极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带动广大村民开展生态环保工作,进行农村环境大改善活动,组织村民集体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等,在促进生态新农村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1.树立农村的文明风尚

首先,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我们必须通过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例如,农村文化站、农业技术咨询室等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教育;通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其次,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其一,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出行、绿色交易等。其二,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农民必须以村庄主人翁的精神开展农村环境保卫工作,加大治理整顿,清扫街道、圈养牲畜、建污水池、植树造林,实现村村道路平坦化,环境绿色化、生活现代化的美丽新农村。

2.完善农村的生态制度

农村生态制度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政治保障。村中事物必须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全体村民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由村民代表集体商议,结合本地区的生态现状,科学的制定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农村发展规划和制度政策,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以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生态困境,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农村,为实现“村容整洁”目标提供物质载体

1.完善农村设施是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衡量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善农村生活设施,包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设施如:建立干净卫生的农村公厕,打安全放心的吃水井,设立垃圾处理厂等;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农村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农业的补贴,引进先进的灌溉系统,播种秋收机械,同时还应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疏通淤塞沟渠,维护农田设施,采用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还可以通过乡镇企业出资和农民集资等方式,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建立灾害预防系统,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效益。

2.加强环境治理是关键

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严重,究其根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村民日常生活污染;一是乡镇企业生产污染。所以加强这两种污染源的治理成为建设生态村庄的关键。首先,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必须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农村环境治理活动,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如开展全村大扫除活动,清理垃圾,清扫街道,清除路障等;开展文明卫生家庭评选活动,激发农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将环境保护行为内化为日常行为。其次,致力于改善工业污染。加大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转变企业为经济至上的发展理念;对采取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吸收国外农村环境治理的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有选择地借鉴应用。

总之,当前新农村建设要想寻求新的突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因素,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以获取更大的生态效益为考量新农村健康发展的指标。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才能寻求新的突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N].人民日报,2005-10-12.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4]陈晓波.发展田园经济,提升农业效益[N].人民日报,2013-03-23.

[5]石红梅.重视培育生态文化[N].人民日报,2013-03-18

4.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四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步入21世纪,城市化向农村地区的进程逐渐加快,导致农村地区的污染源大幅度增加。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农村产业占农村经济总额的比例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一些依赖廉价劳动力或者占地面积广的工厂和企业,逐渐向农村地区转移聚集。这些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工厂和乡镇企业,大多工艺陈旧、技术落后,并且消耗的能源和资源较多,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不仅污染水源和土壤,还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固体废物,占用和损毁大面积的农田。其次,农民们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功能,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这些化肥和农药,一部分残留在粮食蔬果中,通过食用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另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不仅破坏原有的土质,还会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总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日不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难以推行。

(2)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损害,我们不能为了杜绝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不去发展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的条件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好坏。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村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新型生态经济具有促进、优化、保障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2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

(1)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美丽家园,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条件是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制度,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依法惩治,建立关于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推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此外,相关部门应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政府要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或者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早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备建设比较落后,甚至近乎空白,造成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随地倾倒,卫生较为混乱的现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条件,也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系统的排污设施,统一收集生活污水和牲畜的粪水;建立垃圾池,规范生活垃圾的倾倒。村委可以发动农村居民定期清理村道,整治村里的排水沟,还村子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从而建设一个新型的农村社区。

5.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五

通古淖尔地区特莫图嘎查申报先进党支部材料

特莫图嘎查位于原通古淖尔苏木西南50公里处,占地总面积680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2亩。是一个纯牧业嘎查,随着国家“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嘎查有54户182人,其中:党员12人。人均承包耕地2.6亩。目前,牲畜总头数8065头(只),有7眼机井,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138元。嘎查办公室建于1998年6月,面积70平方米。

近年来,特别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党支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镇的总体思路,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支部为龙头,铸造核心,凝聚力量,不断推进嘎查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自2010年开始, 在镇党委、政府的周密部署下,在旗直部门倾情帮扶下,投资80万元建设移民新村20户,解决了嘎查的住房困难问题,并配套修建了一座52.7平方米的旱厕,投资73848元。嘎查两委本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通过项目申请,由镇政府分别投资31714元和101937.3元,修建了一条长930米,宽6米的砂石路和一条长1300 米,宽6米的曹勇砂石路。方便了嘎查村民的出行,也打通了嘎查各项事业纵向发展的“致富路”。为扩大嘎查舍饲养殖的规模,政府投资40万元,新建了20座100平方米的圈舍。规模的扩大,提升了嘎查村民养殖致富的积极性。投资126484.5元完成了灌溉给水网工程,给水管道采用¢200pvc、承插式管道,全长1300米。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的问题,并为温棚灌溉用水奠定了基础。引380V供电电网,全长1200米,投资32160元。投资506491元平整了场地,投资32160元修建了全长990米的围墙,为嘎查内的牧家游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一系列的为民服务工程,充分的反应了特莫图嘎查向纵深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我们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村有活动室、有科普宣传栏、有报刊宣传栏,文化市场秩序井然。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以上;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达90%以上;认真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和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成立有应急分队,制定了应急预案。大力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倡导见义勇为、扶贫济困、抗震救灾。

二、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 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地方化和个人化,一些农牧民特别是青年农牧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我们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着力从解决广大农牧民的精神动力入手,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农牧民进市场,奔小康;积极引导市场业户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提高了农牧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三、常抓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我们一直把对农牧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我们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治保、调解、治安防控小队、治安联防人员工作职责。形成一个以公安为主体,嘎查治保联防,调解力量为基础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加强领导班子的队伍建设。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我们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一些农牧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依法治嘎查,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我们坚持依法治村、以德治村的理念,建立“村务公开栏”,开展警示教育,打击邪 教组织,禁毒宣传;建立各种机制,开展普法活动;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四、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嘎查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农牧民,因此,在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我们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农牧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盘,出谋划策,真正当好农牧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6.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六

摘要: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的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的建成小康社会是必然要求。在农村达成生态文明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展现的七中一种意识形态,它以维护和尊重大自然为前提条件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为宗旨,抱着以上宗旨。我们可以通过实际行动去做出规划各改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为内容,以指引人们走上和谐、持久、可再生的发展方式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我们可以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特别是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和文明形态、模式和道路的重大进步。

结合生态文明的内容涵意,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变换过去粗放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提升农村相关主体文明水平的同时,也不断优化农村的人居环境,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循环发展为前提条件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村、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不断满足农民需要,达成农民愿望,使农民生存居住环境整体完善整洁,并积极引导动员和组织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生产方式,促进农村四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以生态文明观念的眼光看待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

根据中国国家环保部在今年贰月二十号公布的国内第一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的要点,国内老百姓的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着以下几点,公众对于生态文明的观念根本上有很大程度来源于政府的行为,也可以说,它对政府有着比较强的依赖性。这在大多数地方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很多群众和干部实际上对于生态文明的意义并没有产生很正确的清晰认识,他们在生活中没有办法实际的做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要求,用实际的行动保护周围环境。

2、规划水平不足

目前根据新农村建设活动出发,其最紧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规划建设,很多地方政府进行的分组规划建设并不符合科学的规律,规划的内容非常肤浅,难以真正的满足实际发展需求,设计内容也不够深化。

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

对于国内绝大部分的乡村建设项目而言,其最为常见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整合力度不足。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的,但是有些地方的地方财政投入比较有限。与此同时,由于老百姓的本身收入水平不高,这也造成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足,也就促使一些示范点的建设水平都非常之有限,与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具体的实地建设标准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资金上不足的问题,经常会导致整个生产项目计划难以落到实地,加长了预期建设的整个周期。

4、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化肥原本是提高农作物收成的重要手段,我们都知道农药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有着效果好、见效快的优点,不仅节约费用还可以大大降低劳作强度。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的逐渐增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然而使用中的不当、利用率偏低是农村环境污染中急待解决的言中问题。农药、化肥等产品的使用不当会留下大量残留在农作物和周边土壤中,会造成土地固化;而且也会损坏周围水资源,造成水体的富养化,甚至威胁周边农村的饮用水安全。中国目前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已近美国的三倍之多,不仅对农产品安全构成危害,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还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由于乡镇企业在社会中异军突起,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过剩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出路,同时也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促进工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然而,乡镇企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以许多乡镇企业中,煤炭仍是重要的能源消耗方式,一些生产企业直接将工业的废气废水全部排出,造成了农村空气及其严重的污染,还有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河道,造成了农村的水资源的严重被污染。对此问题政府和老百姓如都不加以重视,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新兴农村建设的形象和进程。

6、能源循环利用率低,生态损坏严重

在我国农村,煤炭仍然被作为主要的能源。沼气、液化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低。大量秸秆被作为燃料随意焚烧,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1、从生态文明出发从而合理规划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其规划和布局应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筹划。第一,根据当地农村硬件基础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乡村产业区、农民居住区,促使农村资源能源有效循环。第二,根据当地农村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切勿过度引进与本地乡村发展不相关联产业。第三,2、完善各个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体系

农村生态建设一定少不了有效保护监督、管理和长期的治理,构建严谨保护监督管理和治理体系是保证农村生态建设的基石。第一,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在各类政策、措施、办法制定过程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必须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扩大监管范围,加大监测检查频率,强化监管队伍的执法力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三,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只有合力地解决过去普遍存在的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的问题,才能为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的建设打至关重要的基础。

3、大力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环境维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一。第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应不断增加各地政府资金投入,用加强监管,让政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扩宽融资途径,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吸纳农村当地的厂矿企业资金进入其中。第三,地方政府应给予农村环境维护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措施和优惠政策,同时对于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动修建废气处理、污水处理、各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农村集体、农村自营企业等,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给予一定补偿或有偿转让等方法来实现规划建设。

4、发展农业新科技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发展农业新科技。第一,农业科技部门应主动适应各地农民需求发展农业新科技,长期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推动农业科技下乡下田,让农民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提升农业灌溉率。第二,农业科技人员应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过科技人员讲解和田间试验让农民接受并发展生态农业,真正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结论

最如今蓬勃发展的中国。我们所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应抱着严谨的态度去思考辩证。从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投射出的问题也从正面正面了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全人类历史上壮丽却艰巨战略任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达成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把祖国建设成优美环境、生态良好、经济发达。繁荣昌盛的美丽家园,既是我国亿万人民 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7.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点论述了生态文明, 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提出必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林业居于基础地位,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动力和主体, 是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而农村是林业发展的基地, 我国土地的绝大部分布局在农村,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进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因此, 必须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而现今农村林业发展已摆脱了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主、林业产业为主导的地位, 在指导思想上是以生态效益优先,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发展的新的发展思路, 因此研究农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出发点的林业发展对策成为—个重要的课题。 笔者在基层林业部门从事工作20余年, 现以聊城农村为例, 从农村生态文明的角度就林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路径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以期相互借鉴, 与各位同仁共勉。

2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 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境界。而当前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趋紧和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多样化遭到破坏、PM2.5不断超标等严重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重大课题。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人口的2/3都在农村,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天然的自然生态条件,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更具有优势, 但从目前来看, 却出现相反的趋势, 其根本原因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 农村村庄建设的不合理, 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 特别是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向农村的转移, 使得农村的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只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

3聊城林业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聊城市地处山东西北部, 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区, 有丰富的物种资源, 生态系统多样, 适合多种经济树种和速生用材树种的生长, 是欧美杨、毛白杨、泡桐等速生树种的最佳适生区域, 也是枣、苹果、梨、桃、杏、李等重要经济树种的主要栽培区。林业作为聊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 对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林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环境基础

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森林是“地球之肺”, 湿地是“地球之肾”, 森林和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上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 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发挥着中枢作用[2]。发达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调节气候, 有效的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农村社区生产生活、保障农业增效和粮食高产, 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聊城市通过近年来启动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林业重点工程, 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3%提高到25%以上, 彻底改变了过去缺林少绿的状况, 形成了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小气候环境。

3.2林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

首先, 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为农村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提供着丰厚的物质基础。作为地球最大的绿色经济体, 林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木材、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药材等10多万种林产品。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和合理开发, 进行多功能的加工利用, 可以满足人们对林副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2]。其次, 发展林业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目前, 聊城市的木本粮油、 果品、木材加工、用材林培育等传统林业产业和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浆造纸、苗木花卉等林业新兴产业都蓬勃发展, 呈现猛烈发展势头, 如冠县的万亩梨园、茌平的圆陵大枣、高唐泉林纸业30万t木浆项目、东阿的黄河森林公园等, 已经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3.3林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保障, 是美丽乡村构建的核心元素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森林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林业生态文化, 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保障。而“美丽乡村”首先指的是一种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 通过发展庭院林业, 加强农田林网建设, 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存条件, 建设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农村生态环境, 促进了乡风文明。

4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发展的路径

在全市林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 主要表现在:缺乏合理规划, 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强;林业基础设施薄弱, 森林资源保护能力不强;林种单一, 易发生病虫害;林业科技含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没有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配套改革相对滞后。基于林业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也由于上述的一些问题, 聊城林业发展应从多路径推进。

4.1林业发展要整体规划, 统筹设计

林业发展是农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必须要有乡村规划, 林业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 有些地方需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有些地方需要改善生活环境等。发展林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 科学地统筹规划。在规划之前要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 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需求, 要让农民广泛参与。所做规划要实现以下目的:1实现林业结构的多样性, 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 确保林业科学发展;2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生产潜能;3实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科学建立、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切实改善自然环境以及人居环境, 造福当地百姓; 4实现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 确保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5实现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凸显林业发展的人文底蕴。

4.2林业发展要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在城镇化、工业化也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森林资源管理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有些地方的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林地非常严重;以建设公园、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等为名, 任意改变林地用途;对树木任意采挖移植, 毁林毁地;对林业资源长期的过度开发使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因此应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 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 严格依据规划审查建设项目使用林地, 控制用地规模, 坚守林地红线[3]。其中首要的是建立全市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检查监督体系,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同时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立法和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的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要创新管理机制, 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方式, 让社会组织承担起林木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林业资源保护等任务。

4.3林业发展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林业发展需要有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 对于没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民来说, 在发展林业事业时, 同样需要现代的科学技术, 林业专业户还需要常常接受培训, 以推广新科技成果的应用。要实现林业科研与生产的高效结合, 充分发挥林业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 要依靠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技术, 选择适宜的地点, 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去感染、激励和引导林农, 将林业新科技和新信息及时传授给广大林农。要进一步加强卫星遥感、红外监测、飞机化学灭火等高新技术在森林预测、监测、控制和病虫火害防治、荒漠化防治、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要加快“3S” (卫星遥感、全球定位和地理信息) 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林业在农村林业中的应用[4]。林业的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创新为动力, 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加快建设智慧林业, 加强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林业资源动态监测平台、林业金融服务平台和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5]。

4.4林业发展要提高农民生态意识, 调动林农参与积极性

目前, 大气污染, 环境治理压力较大, 只有全民形成绿色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绿色消费自觉意识, 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人文林业的发展理念, 从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才能促进林业发展。因此要让农户充分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要性和对自身的极其有益性, 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农村人口众多, 土地辽阔, 农田、山地既是维持一个区域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 又是一个易受人们不当行为影响的污染源。根据调查城市市民的生态意识明显高于农村村民, 因此应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 引导村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 从而促进林业的发展。

4.5林业发展要创新, 培育特色林业

我国农村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各不相同, 不同村庄有不同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形成不同的文化现象, 在多元文化下人们的习俗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因此对于一些有特色的农村, 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的农村, 结合乡村风光、乡村文化, 着重开发观光林业、休闲林业、旅游林业。这既可为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同时也成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渠道,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 沟通人们思想, 弘扬并传承人们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 形成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

4.6林业发展要实现生态与产业互利共生

林业具有生态和经济双层功能, 我国新农村要实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不能走先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 再治理环境而制约经济的路线, 应当走产业和生态同步建设, 互利共生的道路。林农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 以林产品市场需求为指南, 建立林业工业原料基地, 使得林农与林产品加工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形成资源链、价值链、生态链的良性循环系统[6]。

4.7林业发展要加强林业投融资渠道

要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家庭林场, 培养新型职业林农, 引导农民采取股份制、转包、租、互换等形式, 推进林地、林权的依法转让。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广大林农提供金融服务。扩大森林保险范围和品种, 使林业生产经营者收益有所保障。应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探索排污交易权、 资源使用权等补偿模式。加快建立林业碳汇交易市场机制, 鼓励开展碳汇造林活动。

摘要:指出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的作用, 林业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主战场, 是促进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 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环境基础、物质基础, 是美丽乡村的核心元素, 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发展的路径, 以期为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治邦.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J].人民论坛, 2008 (3) :4~6.

[2]罗贤宇, 郑珠仙, 曾丽萍.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3]吴园军.构建“四个林业”, 推进“五个转变”, 山东林业谋划“十三五”[J].联合日报, 2015, (12) .

[4]孙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搞好新农村的林业建设[J].资治文摘 (管理版) , 2009, (5) .

[5]曹庭珠.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9) .

[6]张智光.实现产业与生态互利共生的林业绿色供应链模式研究[J].2012, 36 (2) .

[7]佟福锁.新农村建设中基于生态理念的林业发展[J], 南京林业大学报, 2008 (2) .

8.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八

关键词: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科学发展观 “美丽中国”

我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 什么是生态文明

从广义上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更直接的指向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即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从盲目追求经济目标到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了,即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生态文明观。这种生态文明观就需要人类坚持三个基本准则,第一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必须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逾越自然规律,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下,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第二是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开发创造必须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强调以实用节约为原则,在不影响人自身生存的前提下,注重实用性,减少对自然不合理的需求。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基本生存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先在性,人类社会和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从自然界中逐渐派生出来的。通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我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要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实际出发,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为目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最高宗旨。从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场的作用来看,马克思看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统一的客观要求,改造自然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目前与长远生活需求而对自然界进行适时的控制行为,认识自然则是该控制行为中的获取外界信心、完成从目标信息到控制信息的信息加工变换、反馈等活动。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改造自然必须在深刻、正确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而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改造自然的實践,又反过来大大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界在人类生存中的作用,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要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本质就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的,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辨证统一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发展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类摆脱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拯救自然、拯救生态、拯救地球,最终拯救人类自己。

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首先需要加强生态教育,使全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其次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同时,为了保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能够实现,就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制,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环境系统,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武器,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断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是一份更加完备的新的行动纲领。我们要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王维平,庄三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刘伟,付文佳.浅析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立足于社会考察自然[N].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6).

9.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九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指的是农村文化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也有别于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其本质是推进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道德境界。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6-0078-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改变自身落后面貌而确立的一种奋斗目标,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乡风文明,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它要求的是达到精神层面的境界。乡风文明在新农村总目标中所处的地位表明,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崭新的时代内容。

一、乡风文明概念界说

(一)乡风。乡风指的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和文化习性长期积淀而成的精神风貌,字面含义是风气、风俗、风尚,就是民风民俗。它既包括观念形态的信仰、观念、意识、操守,知识形态的关于社会和自然各方面的知识,也包括物质形态的生产生活中物质对象的形制和功能特点,还包括制度形态的礼制、习惯、规约、道德规范等行为规范,属于文化的范畴,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乡风是由自然条件的不同或社会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特定乡村社区内人们的观念、爱好、礼节、风俗、习惯、传统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被人们仿效、传播和流行。文明的乡风应以人为本,反映时代精神,顺应历史发展,并体现人文精神、时代精神、历史演进三者相一致、相协调。乡风不能用标尺来定位,也无法用金钱来度量,但当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展示出纯洁、表达出诚意、折射出高尚时,乡风就成为一种无形的财富。因此,无论从词义本身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乡风其实是一种依赖于特定农村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所形成的一种地域性乡村文化,即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概念。

(二)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的一种区域文化,乡风文明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社会关系最外在的表现形式。乡风文明有以下特征:一是乡风文明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演进过程。乡风文明反映了人们自身的现代化的要求,是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体现,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乡风文明反映了时代的精神特征,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二是乡风文明是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是特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作用的产物。三是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建设的各个层面。

(三)乡风文明的主体及培育。既然文明乡风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时代精神并顺应历史发展,那么,乡风文明本质上体现的应该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农村或者农村社区范围内,居民之间、邻里之间及生产生活中所体现出的文明、祥和、和谐的社会关系。因此,乡风文明的主体是人,是农村居民或者农村社区居民,当然包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也涉及到城镇、城郊村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1]。

乡风文明主体培育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适应当代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趋势,着力提高农民(或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综合素质的一项社会化的管理、教育和服务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实际上就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它是农村文化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有别于城市文化,也有别于以往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文化。其本质是推进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实现农民“人”的全面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道德境界,是农村新生活、新文化、新风尚、新农民的综合体现。它具体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方式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摒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因素,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有所创新,形成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内涵、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乡风文明的总体要求,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重建农村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乡风文明的核心应该是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乡风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在农村营造生气勃勃、富于创造、勇于进取的思想文化环境,营造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好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2]。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就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形成文化娱乐设施齐备、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民风民俗淳朴健康的精神风貌;形成乡规民约健全、遵纪守法观念深入、村间邻里和睦、治安措施保障有力的和谐生活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观念、新风尚要依靠乡风文明建设来传播,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创业精神要依靠乡风文明建设来培育,所需要的舆论氛围、社会环境要依靠乡风文明建设来营造。乡风文明,第一次被党的文件提到了如此的高度,更加说明了它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处的至关重要的位置。乡风文明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演进过程,它反映了人们自身现代化的要求,是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体现,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乡风文明反映了时代的精神特征,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它是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是特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作用的产物。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本质是推进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它应具有如下质的规定性:

一是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精神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坚持突出科学发展观,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确保新农村文化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是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一种具有先进品格的文化。“三个面向”要求农村乡风文明必须打破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形成的封闭、落后的惰性状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形成更加开放、更有活力、具备较为完善的自新机制和较强的自新能力的文化,革除文化积累中的糟粕,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导入现代文明因素,不同于城市文化而又与城市文化相对接、相兼容,具有鲜明特色和现代品格的文化内涵。

三是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是一种村庄文化。这种村庄文化,应积极适应并充分反映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主要纽带连接成共同体的传统村庄文化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以产业为核心,以业缘关系为主干,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两翼,多条纽带连接成的文化共同体,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和谐。

四是新农村乡风文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目标相适应。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乡风文明既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对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又受农村政治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的制约,因此,乡风文明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目标相适应、相协调[3]。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既有物质层面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又有精神文明方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有政治文明范畴的(管理民主),而且这三个方面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个历史性的进程,它要求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顾此失彼”,而要尊重农民意愿,统筹兼顾,全面落实好“二十字”目标。

“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三种文明相比,则处于更为突出的地位和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由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它所具有的文化功能所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风文明,既有承传古朴民风的一面,也有创建现代文明风尚的一面,它的实质和核心是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通过建设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就是要在农村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崭新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0.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中国 篇十

飞龙银杏()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新品种选育,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芬兰实行造林良种化,使森林工业总值、林业出口总值、纸和纸板的出口量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5%、10%、15%,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不难看出,居于农、林、牧、渔等生产链条源头的种子,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种业竞争已逐渐演变为国际综合实力的竞争。它的技术突破和生产力影响,不仅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林等作物种业发展,将其作为突破资源性约束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升国际综合实力的重要选择。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这是国家对林木种苗发展空前重视的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全面提升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良种化水平已经列入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

众所周知,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承担着负载林木遗传基因、森林世代繁衍和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快林木种苗发展是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毛竹基因工程的突破,为全人类食物安全和能源安全加上了一道防护网;抗逆植物种质的培育,突破了林业生态建设的边界约束;油茶良种的培育,突破了粮

1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新学派 生态危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 世纪7 0 年代初以来形成的一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支学派,是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理论表达,他们从生态危机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革命”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结合点,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威廉·莱易斯和加拿大的本·阿格尔。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派别较多,但就其基本观点来说,还是比较一致的。他们认为,首先,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突出的问题,应强调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使他强调内部社会关系而不是强调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来论述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在当今生态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应当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社会理论的两个基本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外,补充第三个同样重要的范畴——生产条件。

其次,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消费”是人性的扭曲,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他们主张应予批判,进而提出“劳动闲暇一元论”。当代资本主义为克服经济危机,力图歪曲满足人们需要的本质。这种“异化消费”导致刺激“异化生产”。因此,他们认为首先消灭“异化消费”才能消灭“异化劳动”,进而有效地制止生态危机。

再次,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一种“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所谓“稳态”,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状态。这样既可防止不合理的过度生产和消费,又能防止异化和分裂人的存在的社会状态,克服“异化消费”。

第四,提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取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不能像过去那样依靠“暴力革命”,应当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他们的生态危机理论去发动人民批判资本主义的那种集中化、官僚化的违反自然和人性的倾向,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创造条件,解决所有制问题,最终把生产过程的分散化、民主化、工人管理这三者结合起来,以建立实行“稳态”经济的社会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高生产、高消费所导致的生态危机、人的异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透过生态环境问题,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和自然的严重损害,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倡导生态保护,主张人类和平,着眼人类的未来,把人类的希望寄托于社会主义,在诸如维护和平,提倡男女平等和政治民主,建立国际新秩序等方面的国际活动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绿色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西方思潮一样,在理论上也存在着复杂的成分,既有科学的一面,又有其局限性。

(一)在基本理论的构建方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贯穿其理论的始终,存在不少理论自相矛盾的地方。它把生态问题作为理论构建的核心,通过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关系来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这样必然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用“生态危机”代替“经济危机”,其结果是必然导致否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进而取消社会变革,转移了人们反对资本主义的视线和方向。

(二)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理解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暴露出片面性和局限性。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的集中化、官僚化和技术统治论本来是正确的,但是把这些都归结于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进而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构成整个工业文明基础的现在科技体系是有失公允的。又如,它主张的稳态经济是以企图追求产品质量和经济的零增长为前提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的。这在当今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对经济总量形成严重压力的情况下是不切实际的,必然导致新的供应不足。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并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科学选择发展路径,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

(一)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宣传生态文化,培育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亲和型产业发展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其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农业品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管理和市场准入体系。其二、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控制污染物的总量。其三、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加快生态旅游开发,积极发展绿色商贸、绿色物流,发展金融保险、科技咨询、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二)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抓好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严格控制并逐渐减少各个领域的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总量。

(三)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第一、建立综合决策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用行政手段维护好生态环境。第二、出台相关政策,综合利用价格、税收、信贷、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调动各地各个行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第三、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相应的法律法规,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从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杰,张红.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

12.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十二

敦化市领导班子认为, 敦化市新农村建设须以“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社会文明”为指导思想, 他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市重点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在战略上, 保证了新农村建设的突出地位;工作中狠抓落实, 细致到位, 出台了《敦化市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和谐文明新农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2006—2007年以来, 敦化市共建设112个新农村试点, 占到了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7.5%, 大豆、食用菌、中药材、黄牛、烟叶五大主导产业规模已超过全市产业总量的80%以上。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82个;农村学校网点布局改造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普及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村村通有线电视。

13.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十三

2011-10-26 中国环境报

首先,北京密云生态县的创建工作很有成效。可以概括为3句话: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领导重视主要体现在密云把创建生态县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在创建过程中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共建的工作局面。成立了创建总指挥部,由书记、县长任总指挥,下设7个分指挥部。全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组织体系,层层分解和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纳入重大事项督察范围,列入各乡镇、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从而保证了创建工作各项指标的完成和不断深化。

措施得力主要体现在密云县在创建工作中加大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编制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布实施,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在水资源保护、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二是自2005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每年都研究出台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对当年的创建工作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三是加大投入,设立生态县专项资金,制定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奖励政策,每年县政府拿出县财政收入的10%以上用于农村环境建设,鼓励广大农民投资、投劳,调动了各方面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四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以治理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改水工程,解决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工程,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荒山绿化造林,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五是宣传发动全社会参与创建工作,培育生态文化,这些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密云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生态经济不断壮大,一产向三产转化,不断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休闲旅游业为龙头,整体带动了三产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6550元提高到2007年的8489元。二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7.8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6.46平方米,这两项指标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表水达到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空气质量在北京市名列前茅。三是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近两年来,密云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园林县城3个与环境有关的荣誉称号,18个镇中有17个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标准,全县334个行政村中有259个村通过北京市文明生态村验收,这些都为密云打造了良好的生态品牌,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第二,密云的创建工作为北京市、北方和全国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对首批6个国家生态市、生态区、生态县进行了命名和表彰,在全国反响很大。这6个市(区、县)分别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江阴市,上海市闵行区,浙江省安吉县,尽管创建模式不同,但他们在地理位置上都处在南方。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多年的实践证明,生态省(市、县)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目前,北京市部分区县在创建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已经开展了生态县(区)创建工作,密云生态县创建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为北京市的创建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也为北方地区,特别是北方山区的生态县(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第三,希望密云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创建工作。

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把这项工作任务真正做成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做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让群众完全认可,我认为要树立起生态县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观念,要不断完善生态县建设工作的机制和目标,继续保持生态县创建工作中好的做法和思路,不断深化创建工作。

一是生态县建设要不断创新,形成特色。在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密云自身特点,在一些优势指标上达到更高的标准;在生态县创建的机制、体制上不断创新,一些好的做法可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生态县创建工作的连续性。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文化等方面继续扩大建设规模,深化内涵,多做探索。最近,环境保护部和中央文明办、中宣部正在商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密云可在生态县创建工作基础上研究制订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争取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二要严格环境准入,率先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节能减排工作是国家的重点工作,密云的这两项指标虽然不高,但作为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也要自我加压,确保节能减排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到位,措施落实。要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循环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

三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重点解决好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要继续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维护首都北京的生态安全。

四要提高创建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以科技和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加强科教兴县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层面,努力提高绿色科技的含量,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安全预警、预报系统,不断提高生态县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

14.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十四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和使命感,全力完成创建申报各项工作

该同志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申报工作期间,既负责自然生态保护科/土壤生态环境科的全面工作,同时负责我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面对人员紧缺、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的情况,该同志在局党组的带领下,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坚决服从大局,勇于担当,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克服了各种困难,高质量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申报工作。

做好统筹部署

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机制保障

组织编制《肇庆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30年)》《肇庆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及各工作方案。将创建任务与指标分解并压实至各地各部门,明确时间节点,制定了保障措施,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夯实工作基础

使绿色细胞工程有力助推示范市创建

近年来,该同志通过提前谋划,分解任务,定期督导督办,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村创建等绿色细胞工程。2016年,省下达我市“十三五”期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共248条行政村,通过定期督导检查,及时反馈和跟进整治过程中的问题。

截至2020年,全市已完成313条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前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同时,截至2019年,累计创建市级生态村558条,既有效推动农村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又有力助推我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积极沟通协调

及时推动创建难题

在示范市创建期间,面对薄弱指标,该同志每周调度创建指标工作进度,及时做好汇报工作,积极会同技术单位与各指标牵头部门会商,既得到了各指标牵头部门的理解支持,也使相关指标的薄弱环节从技术层面得到解决。

同时,该同志主动与上级部门保持沟通对接,全力协调解决创建申报的有关问题,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省环境厅的技术审核过程中,及时会同技术单位解答有关问题,并做好与对口部门的沟通协调,使上级部门对我市的工作实际有了准确、全面的了解。

15.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分析 篇十五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问题,措施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 也是中国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做出的积极回应。目前,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 包括体制、机制、经济、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 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 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1 生态文明及农村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概括地说,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良性循环, 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 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 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 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 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 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农村生态文明存在诸多问题。

2.1 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制度缺失

虽然我国已颁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但很不完善, 有不少条文和规定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况。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 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各基层政府把工作重点都放在经济建设上, 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关注较少。

2.2 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

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 忽视了对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薄弱, 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落后。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塑料薄膜, 随意放牧, 生活垃圾露天堆放,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使得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

2.3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近年来, 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及不完善, 缺乏面向农村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科技支持。农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 大多都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

3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3.1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投入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政府应合理投入, 加大力度广度, 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逐步建立农村生态。建立环境保护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体系、生态补偿、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同时, 政府应将财政支持的重点, 从用于治理污染改变为支持使用农家肥、低排放的有机小农, 支持循环农业, 以恢复农业有机生产的外部激励机制, 发挥传统有机小农的成本优势和生态优势。

3.2 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农民自己是否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首先, 基层政府要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 普及农业知识, 让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 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和技术指导。其次,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 倡导绿色消费。最后, 搞好环保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 对乡村干部、群众进行环保知识宣传, 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环境。

3.3 推广生态技术应用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现代生态技术的缺失。近年来, 农民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些农民已具备应用现代技术的经济基础。但是, 一些先进生态技术在农村推广和和应用力度远远不够。比如农村的燃料, 许多地方仍然以农作物的焚烧、煤球、煤气等的应用为主导, 应该在农村引进现代沼气技术, 既利用了农村的一些资源, 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想要更好地发展农村生态文明, 就要积极推动农村科技创新, 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水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4 结语

总之,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的重要一环, 是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的必经之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 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 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 努力使农村向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提升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单行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6.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十六

摘 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唯物论,辩证法,两个层面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并试图从人与自然对立的角度中发掘出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角度来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探索解决生态危机之道仍然具有重大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应该成为当代人寻求解决生态问题之道的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态文明;对立统一;根源

一、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恩格思认为,自然界的存在是唯一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不但以自然界作为自己存在的物质基础,而且把自然界作为实践的对象;人类的历史是受人对自然界的支配程度制约的。不但人类的历史是发展的,自然界也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改变的,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唯物论层面

自然界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在人类产生之前已经有了自然界,而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发展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在这些原生生物中有一些渐次分化为最初的植物,另一些渐次分化为最初的动物。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得到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显然,随着自然界的发展,人由原生生物发展而来,经历了一个及其漫长的过程。恩格斯指出人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经过多少万年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和猿区别开来,于是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头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就奠定了。这就使得人和猿之间的鸿沟从此成为不可逾越的了。”自然界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人之后,人类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属动物方面来说,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阳光、雨露、氧气等等都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区别于动物,就人的社会属性而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进行的生产与再生产也是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基础的,我们直接或间接的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从人的社会属性而言,即使科学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没有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

(二)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法层面

“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欲望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马克思的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和动植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对象的存在物,人类像动植物一样失去了自然界提供给我们的阳光、雨、空气的时候会失去生面。一样要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地震、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这也正是各种宗教产生的源泉,来自于对自然的畏惧和不了解,于是把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当做神来敬畏,从某些方面来讲,在尊重自然规律方面古人做的比我们更好,这一方面就是人对自然的手动性。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认识自然界并发现自然界的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以上在分析人对自然关系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时候,“劳动”已经呼之欲出,正是劳动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能动性。直立行走使手获得了自由,手的自由就意味着可以自由劳动,创造工具进行生产,这就是人和猿的最大区别。这也就直接证明了“劳动创造人本身”这一命题。这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提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创造人本身的观点有本质区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人也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于是自然就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变成了随着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变化发展的自然,而以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受动性与能动性也就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即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二、 从对立的角度分析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馬克思的自然观是对立统一的自然观,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对立性即斗争性造成了生态问题的产生。自从人类产生以来以及人类运用工具改造自然以来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时期,生态问题也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的能力而加剧,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伴随着这种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异化,自然变成了人类的奴隶,人类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要求无休止的从自然界索取生产资料而不惜破坏自然界,而自然界也对人类进行了无情的报复,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而变成了尖锐的对立。针对当时人们为了眼前利益乱砍乱伐造成的生态失衡现象,恩格斯警告说:“我们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正是由于人类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共生,而是意味的强调人对自然的索取,工业社会以来主张“向自然开战”“控制自然”,人与自然的对立尖锐化,斗争性占了上风,这也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 生态问题解决的途径以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资产阶级贪得无厌的本质造成了人与自然尖锐的对立,自然界界的异化,于是产生严重的生态问题。要想从根源上消除生态问题就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掠夺与惩罚的对立关系而是变成了合理的调节人类的需要,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关系。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马克思认为人类只有科学的认识自然,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才能用新技术来防止和消除旧技术的负面效应,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已经有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基础,近些年来我们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重视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应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不注重保护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经济增长方式。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是明确的提出了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党的十七大中将这一思想写入党的纲领,这就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明确化、制度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以及全中国人民的努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上一篇:实训基地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下一篇:孝敬亲人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