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2024-12-08

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共13篇)

1.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一

天津工业大学毕业生实习及就业状况证明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院校名称: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专业: 毕业时间: 年 月 生源地: 就业协议书号: 联系电话: QQ: Email:

二、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组织机构代码: 工作岗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三、该生在我单位为:(请按实际情况打勾或填写)

1、录用前试工()

2、接收录用()

3、其他情况:

单位名称:(盖 章)

年 月 日

2.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二

本研究对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我校08级药学专业的415名专科生进行焦虑的研究, 分析探讨引起焦虑的原因, 并针对原因相应的提出建议。这将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辅导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漯河医专药学专业08级三年制专科学生415名, 其中男生85名, 女生330名;城市户口70名, 农村户口345名;年龄介于19~2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20.8岁。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焦虑自评量表 (SA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由20个项目构成, 用于评定焦虑的主观感受, 各条目分四级评定。累计各条目得分为总粗分, 粗分×1.25得标准分。标准分≥50时, 判定有轻度焦虑;标准分≥60时判定有中重度焦虑。

1.2.2 调查方法

在实习前一个月, 以班级为单位, 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按指导语说明统一要求, 现场发放并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450份, 回收有效问卷415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

1.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415名不同性别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前焦虑阳性检出情况。见表1、2。

漯河医专药学专业学生的女生在实习前有焦虑情绪反应的人数比例为13.0%, 男生为4.7%, 女生焦虑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男生 (P=0.031, α=0.05) 。

漯河医专药学专业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实习前有焦虑情绪反应的人数比例为13.0%, 来自城镇的学生为2.9%, 农村学生焦虑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城镇学生 (P=0.012, α=0.05) 。

3 原因分析

3.1 个人性格因素

担心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差错、担心实习期间实际动手操作机会少、担心与医院职工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担心分配到比较差的医院等, 是造成即将实习的药学专业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

3.2 社会环境因素

有些医院常会在实习生中挑选比较优秀的学生留用, 这使得一部分学生将实习看的过重, 认为实习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自己的前途和未来, 这也是产生焦虑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性别观念差异

同男生相比, 女生更为胆怯、缺乏自信以及多思多虑, 心理承受能力差, 并且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在招收毕业生时仍有“重男轻女”的偏见, 这是女生焦虑程度高于男生的主要原因。

3.4 家庭经济条件压力

目前我校招收的药学专业学生多数来自多子女家庭, 较差的家境使他们比独生子女具有更大的就业压力, 从而导致较高的焦虑水平。

4 干预政策

4.1 做好实习前的准备

做好实习前的宣传动员工作、职业道德教育和针对实习的适应性教育, 对实习目的、要求、内容、注意事项等做透彻的讲解;提前公布实习单位。护生在临床实习前充分的思想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 有利于缩短实习适应期及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4.2做好实习前培训与接收单位做好沟通, 明确实习学生的工作范围,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端正学生的工作态度。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关于实习单位的详细介绍, 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紧张情绪, 知道有了问题该找谁、该如何处理。

4.3 建立和谐的外部环境

由于学生在实习的第一个月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 应尽量在实习第一个月不安排学生上晚、夜班, 而以熟悉药房管理工作和病房环境为主要任务。另外一些学生要去药厂, 深入到医药生产的第一线去工作, 也可能会因为害怕去药厂车间干一些重活而焦虑。因为辅导员在此之前与学生已有2年的相处时间, 对学生比较熟悉, 因此深入病房与临床教学组及带教老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起帮助学生度过临床学习适应期,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4 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积极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让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以及在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关心、理解他人, 搞好人际关系, 更好地适应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 可以让学生们体现自我价值, 激发进取精神, 有效缓解实习心理压力。

摘要:目的 了解实习前药学专业学生焦虑情绪的特点, 为做好实习前的焦虑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漯河医专即将进行临床实习的415名药学专业的专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所得数据用SPSS进行χ2检验。结果 漯河医专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前的焦虑情绪反应中, 女生情绪焦虑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情绪焦虑的比例显著高于城镇学生。结论 提出若干干预对策, 应对漯河医专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前焦虑状况。

关键词:药学专业,实习前,焦虑

参考文献

[1]黄健, 许小林.我院2003级药学专业实习情况调查与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 4:29.

3.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三

关键词:体育教育;毕业生;就业

前言

随着近几年来大学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性强,就业范围具有行业性,社会需求量较少等不利因素,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增大。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如何根据变化了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这些问题都是各体育院校履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加强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显得尤为紧迫。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2008届所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制定并发放《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200份,采取了集中填写和到学生宿舍分发相结合的方法,回收180份,回收率90% ,剔除无效问卷20份,问卷有效率为88.8 %,问卷重测信度皮尔逊相关系数r=0.97,高度相关P<0.O1。

1.2.2文献资料法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0.0对问卷各项指标进行统计检验,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样本的基本情况

2.1.1样本的学校分布

本次调查抽取的样本共计160人,其中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40人,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40人,吉首大学体育学院20人,衡阳师院体育系20人,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专科生40人。

2.1.2样本的性别构成

本次调查样本中,男生101人占总人数的63.1%,女生59人占总人数的36.8%。

2.1.3样本的地区分布

调查样本选取湖南中部和东、南、西、北各方位的具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

2.2就业意向

2.2.1毕业生的职业期望

为了了解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期望,本题列出了可供毕业生选择的9种职业,每个学生将自己期望从事的职业按期望高低做序号排列,用肯德尔等级相关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毕业生最想去的前5种单位分别为:高校、公安、部队系统的机构或学校,体育局,中小学,民办学校。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民办学校的大量兴起,使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时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由于灵活的用人机制和较高的工资待遇,民办学校被毕业生列为第5位最想去的单位,表明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不再以用人单位的所有制性质作为就业的界限。

2.2.2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工资及福利待遇、单位所在地、专业是否对口,单位的地位及声誉。

2.2.3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月薪水平

调查显示,选择“900-1000元”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0.7% ,另外43.1%的毕业生选择,"1000-1600元”,两项合计占总人数的83.8%,表明绝大部分毕业生的月薪期望值在," 900-1600元”之间。这个收入标准比较符合目前平均的工资水平。

2.2.4毕业生最容易接受的人的意见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最看重的人的意见分别是:自我、父母、恋人、亲戚以及朋友。有86.7%的学生选择“自我”,78.6%的学生选择“父母”。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父母选项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生比男生更看重父母的意见。

2.3就业行为

2.3.1毕业生对就业政策、法规的的认知情况

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形势”选择不太了解的占62.2%,选择完全不了解的1.4%,说明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形势不甚了解,在就业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盲目性,影响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总体情况说明,对就业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越高,就越能看清形势,正确定位自己,在求职时有的放矢,所以签约的机会也就越大。

2.3.2毕业生投递简历的情况

截止本次调查结束时,我省体育教育毕业生投递简历的情况是:选择递送6份以下的占总数的40%,选择递送6-12份占总数的36 %,选择12- 20份的占总数的18%,另有6%的学生对自己投递简历的数目说不清。

2.3.3毕业生的就业消费

调查显示,在“就业时的消费”上我省毕业生的回答比较分散。整体来看50%的学生就业消费低于600元,另有50%的学生花费超出600元。这说明随着大学生就业日益市场化,毕业生的就业消费也逐年增加。那么,就业消费与是否签约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笔者就此问题做了卡方检验,结果发现“就业消费”与“是否签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4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参加各种招聘会、亲戚以及朋友推荐、父母安排、老师推荐。

2.3.5毕业生考研究生的比例

近年来,由于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学历、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由于就业竞争加剧,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受此影响,我省体育教育毕业生中12.8%的学生选择了考研。为了了解我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考研的动机,笔者设计了“您考研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结果显示,严峻的就业压力把相当一部分学生“逼上梁山”,期望通过考研来获得理想职业的人在考研学生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在我省体育教育所有考研的学生中,有68%的学生选择是为了以后找到更理想的上作,23%的学生选择为了学业上的深造,另有9%的学生选择因为找不到上作。

2.4 就业矛盾

2.4.1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矛盾

就业时被毕业生列为前4位的主要矛盾分别是:所学专业社会需求太少,就业时存在的不正之风,不能留在大城市,就业信息缺乏和用人单位学历要求太高。在“用人单位性别歧视”一项上,男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更感受到性别歧视的存在。

2.4.2毕业生面试时的主要问题

当被问及“面试时,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被排在前4位的回答分别是:缺少面试技巧,心理紧张;计算机、外语水平欠缺;知识而狭窄;缺少实习锻炼,不知怎样上好体育课。有51.7%的学生选择缺少实习锻炼,不知道怎样上好体育课。

2.4.3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满意程度

在被问及“您对学校就业指导上作的满意程度”时,62%的学生选择不太满意,14%的学生选择很不满意,两项合计高达76%,选择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只占学生总数的24%。这表明我省绝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太满意。

3 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省体育教育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3.1调整课程结构,拓宽就业途径

面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必须抓住大众体育兴起带来的机遇,增设其他多种非师范类体育专业,并做好新增专业需求市场的培育、开发工作,从而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需求。既调整课程结构,拓宽毕业生知识面。又扩展专业培养目标,拓宽就业口径。

3.2强化择业的“投资意识”,拓宽就业信息渠道

印制、寄发求职材料,收集更多的需求信息,联系考察更多的用人单位,增加衣物装饰以美化个人形象等都不是纯粹的消费,而是一种积极的投资。这种增加个人的就业机会,改善毕业生资源配置状况的投资是有益的。在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不再受对口限制,可以自由择业的情况下,体育教育毕业生要积极改变就业观念,善于发现以前

不曾被大家注意到的工作机遇。如到健身娱乐场馆和社会健身场所担任体育指导教练,到有用人需求的小学、民办学校、幼儿园担任体育教师,可以应聘对专业没有限制的其他工作等。另外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抓住国家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机遇,走自主创业的道路。

3.3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政策

要改革与新的体制、新的制度不相适应的、旧的思维定势,不断地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观念的转变和改革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强调和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而且也要求政府、社会、学校和用人单位转变观念。另外政府要出台一些就业法规,完善就业市场,规范就业市场的管理体制,以便使“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真正得到全面的实现。

3.4做好高校就业指导,正确面对就业挑战

除了建立就业指导院系领导负责人制度,加强就业状况调研工作。从体育教育院系中抽出一个领导专门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考招生、入学教育同等重要,并从人员配备、经费运转、办公设备等方面予以保证。加强对学生的全程性就业指导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不能把它看作是毕业生教育的一个阶段,应该把它纳入高等教育整体当中,使就业指导课程贯彻高等教育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l.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l.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3] 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l.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大学毕业生实习状况的调查问卷 篇四

关于大学生实习法律问题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泰山医学院管理学院2011级的学生。实习已经越来越成为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泰安市五所大学学生对实习法律问题状况,为对其进一步地分析提供实证材料。本问卷的填答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在此调查中我们将不会涉及您的个人隐私,希望您放心填写并认真作答。真诚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健康快乐,事业有成!

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的年龄:

3、您的专业:

4、您现在就读的年级:

5、您的实习单位类别:

□ 国营企业□ 私营企业□ 外资企业□ 学校等事业单位□ 政府机关□ 其他_______

6、您认为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要参与实习?

□ 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职业□ 提高为人处世能力,为从学生向职场人士转变做准备□ 增强找工作时的竞争优势□ 学校要求

7、您实习前是否考虑专业对口?

□ 是的,并已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

□ 是的,但我并未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

□ 不考虑,只要能学到东西任何实习岗位都可以

8、您实习前是否对用人单位有薪水要求?

□ 是的,并已找到符合自己薪水标准的单位

□ 是的,但并未找到符合自己薪水标准的单位

□ 不考虑,任何薪水都可以

9、您如何获得现在的实习岗位?

□ 实地询问□ 校园招聘□ 网上申请□ 家人亲友帮助□ 学校提供信息1

□ 其他________

10、您在获得现在的实习岗位之前,是否拥有其他社会实践经历?

□ 有□ 没有

11、您实习的时间有多长?

□ 一个月至两个月□ 两个月至三个月□ 三个月至四个月□ 四个月以上

12、实习前你是否与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

□ 是□ 否,但在人事部门进行了登记□ 没有签协议也没有登记

□ 不知道实习协议

13、您对关于大学生实习的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

□ 非常了解□ 一般□ 不清楚

14、您主要从哪些渠道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 国家普通法宣传□ 自己看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了解□自身经历□ 其他

15、在工作中,如遇到实习单位违反实习协议的情况,您会:

□ 找政府部门解决□ 找单位领导协商解决□ 不予计较,以后再说□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其他

16、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您首先想到的是:

□ 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用武力解决□ 通过关系解决

□ 感觉很委屈,但认为也没有办法的事□ 根本不在意

13.“实习大学生”的实习期法律规定为多久?

□ 3个月□ 6个月□ 1年□ 不知道

12.你觉得实习大学生属于正式劳动者吗?

□是□ 不是□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

14.你认为“实习大学生”的工伤赔偿问题是否等同于企业正式员工的工伤赔偿问题? □ 等同□ 不等同□ 不清楚

15.你觉得最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此问题的途径是:

□ 依靠国家立法□ 依靠社会各界的监督□ 由学校就业部门解决

□ 出现问题后企业与“实习大学生”协商解决□ 按照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解决

16.你觉得这类问题的争议焦点在于:

□ “实习大学生”的身份界定□ 立法上的疏漏□ 企业内部制度问题□ 其他

5.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对策 篇五

【摘要】本文通过对荆门职业技术学院控制工程系近几年毕业生的调查,指出了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以我系在实际工作中所采取的就业指导、健全就业体系等工作方式对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毕业就业

0 引言

由于前几年高校扩招的影响,近几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听到了不少专科生连连抱怨找不到自己的“立锥之地”。因为研究生、本科生有自己相对明确的就业方向,他们的目标是白领和金领;技工类学生一般有一门好技术,可以朝蓝领的方向努力。就剩下夹在中间的专科生,到中小企业做普通工作觉得太委屈,而好一点的单位又根本不考虑专科生。难道专科生就业真的成了“夹缝一族”?就业之路究竟应该如何突破?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近年来对我院控制工程系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觉得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中普遍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自卑心理。许多同学面对不可回避的职业选择,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两手空空,萎靡不振,主要表现在职业选择中畏首畏尾,不敢与招聘单位代表洽谈;或是在“双向选择”中未被看中就情绪一落千丈,悲观失望;或是经受了几番择业的挫折后心灰意冷,埋怨家长没门路,埋怨所学专业不抢手,责怪没赶上好机会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为了逃避现实,给自己编织各种借口,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一直呆在家里。在今年年初我院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中,我就了解到本系05届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有几位同学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各种理由呆在家中,没有就业,且家境并不宽裕。

(2)择业定位盲目,期望值偏高。具体体现在同学们找工作时的盲目攀比现象,与同班同学攀比,比同学差的单位或差的岗位不想去。有的同学挑三捡四,没有达到自己理想就发牢骚,情绪低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集中反映出就业的期望值偏高。这种现象在我系近几年面临毕业的学生中表现比较普遍。

(3)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体现在工作中的浮躁心理。有些同学刚踏入社会,希望每天的工作都有点新意,或是在每天的工作中都能有所收获,而自己又不擅于思考,还

保留着在学校养成的被动学习的习惯。面对每天重复的工作,时间一长就表现出厌倦情绪,觉得这份工作没有前途,技术还没学到手,已经开始准备“跳槽”,其结果往往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在我们的走访中,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已流露出对本职工作的厌倦,有了“跳槽”或辞工的想法。

(4)集体主义思想的欠缺。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奉献精神比较淡薄。表现在工作中就是没有主动性,总怕自己吃亏或是别人讨好,没有团队精神。面对领导下派的任务,宁愿耗整夜的时间上网查资料,也不愿花一点时间在同事间交流。

(5)纪律观念淡薄。有些学生在校时动辄就以各种借口请事假、病假,老师不允假就“先斩后奏”或是旷课。参加工作后,以为社会和学校一样,因此旧病复发,出现个别学生被用人单位辞工的现象。开展形形色色的就业指导工作

我院根据学生的现状及就业市场的情况应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协调各方关系,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针对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成立了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机构由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学生处招生就业办---系党支部书记为主,系级领导全体参与---辅导员、班主任构成。各级机构任务清楚,职责明确,全力配合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有:开设就业指导课、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举办就业论文竞赛、举办就业知识讲座、建立就业辅导员制度、群体指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指导与业余辅导相结合、学生指导与企业指导相结合、技巧指导与观念指导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具体体现如下:

(1)以心理咨询、个别谈话的形式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自卑、浮躁等心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前面所提的我系05届自动化专业邓俊全等两位同学从自卑心理中走了出来,目前在广东中山天乙公司就业;在深圳柏特瑞电子有限公司工作的孔海融等几位06届毕业生也戒掉了浮躁心理,通过半年的努力,目前已完全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公司也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2)以讲座、培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强化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功能,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这些方式,解决了学生中择业定位盲目,期望值偏高的问题,使得近两年我系学生就业率平均达到了95%以上,其中05届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一次就业率95%,二次就业率达到98%;06届该专业一次就业率为97.1%。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素质。这

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课余活动要改变以往那种少部分学生“精英”热情高涨,大部分一般学生“被动”参与的现象,必须切实使得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投入进来,以提高集体的凝聚力。

(4)要求任课老师严格考勤制度,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学生纪律观念淡薄,除自身原因外,与现在部分教师不注重课堂考勤也有很大关系。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凡是认真做好考勤记载的老师,学生到堂率非常高,几乎可达100%,而对课堂考勤执行不严的老师,其学生到堂率就偏低,甚至只有50%。因此,我系近年来将教师执行课堂考勤的情况与该教师评优、评先挂钩,迫使各位老师严格考勤,以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在开展各类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为毕业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健全了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定期召开各种类型校园招聘洽谈会,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择业信息。校园招聘会是目前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我院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组织校园招聘会,充分发挥就业辅导员在校园招聘会中的作用,分专业、分类别、分层次、分班级的做好与相应行业、相应企业、相应岗位的有针对性地指导、推荐与服务,真正提高校园招聘会的效益。譬如,今年我系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有69人,被中国神马集团通过校园招聘一次性录用了16名。

(2)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开展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培训、素质拓展训练等。我院具体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以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保障,近几年学院陆续送教师出去参加教育部暑期高职培训班,并出台政策鼓励教师考证,到目前为止我系专任教师63%具备了“双师型”资格;二是在学生中实施“双证制”,广泛开展技能培训与考核,我系自动化专业05届毕业生(50人)职业技能证书获得率达100%,其中部分学生获得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06届毕业生(69人)职业技能证书获得率达100%。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6%以上。

(3)为学生多渠道、多元化主体就业提供方便。在毕业生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渠道的分流:对于有条件继读深造的同学鼓励其晋升本科提高学历;对于有望通过努力取得毕业证书的同学重点培养其顺利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书》准备就业;对于学习较吃力无望取得毕业证书的同学重点加强其技能的培养争取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先就业,然后边工作边加强继续进修,同时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方便。

(4)帮助毕业生办理人事档案代理、落户等手续。

(5)做好历届毕业生重新就业的后续及跟踪服务,加强毕业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我系每年4月都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工作,深入毕业生工作现场,听取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意见;深入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专业方向、专业名称,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结束语

6.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六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为例

毕业生就业率高低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工科院校中设立的经管类专业,它甚至决定了这类专业的发展前途.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通过毕业生就业调查,不断地扬长避短,总结经验,在就业工作中作出了新的有益尝试.

作 者:李雁冰 林良全 张式汶  作者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43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经济管理   就业调查   就业对策  

7.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七

2010年9月,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中明确提到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教创新、服务外包、商务会展、旅游以及文化创意等八大类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 对于全省的外贸政策, 规划明确指出:“着力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新路子, 推动销售市场转型, 加快产品结构升级, 由依靠国际市场为主转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内外销并举……实现广东内外需联动的开放型经济的战略转型。”【1】

这一政策的出台, 既有国际经济低迷、国际市场萎缩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 同时, 也与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不谋而合。然而, 外贸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不能一蹴而就, 处于过渡期的外贸产业在经历转型的过程中, 势必会对已有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作为外贸行业的主要从业者之一, 其所受到的冲击不言而喻。据调查, 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 无论从薪资待遇、工作环境, 还是就业机会等方面,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新形势下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培养外向型人才的重要基石, 为广东省“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一度成为“高薪白领”的代名词, 就业及生存状况令人羡慕, 英语或商务英语专业成为很多高校开设的“热门专业”。特别是前几年, 我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比较优势明显, 外语外贸类人才需求急剧上升。这些客观因素, 促使大量高校盲目开设商务英语专业, 报读本专业的学生人数成倍增加, 促进了商英专业表面上的“繁荣”。但是, 随着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发展放缓, 需求减弱, 导致外贸出口萎缩。另外, 国内原材料及生产制造成本的上升, 削弱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内外因素相互影响, 外贸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外语外贸从业者的就业及生存环境正遭受重大影响。

从整体情况来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近两年低就业率专业中, 虽无英语专业, 但与外贸相关的专业, 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贸易经济等都“榜上有名”。同时, 在分省排名中, 河北、山西、内蒙、吉林、浙江、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甘肃等10省区, 英语专业都被列为低就业率的专业, 被亮了“红牌”。【2】

就目前的情形来看, 外语外贸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普遍遭受一定影响, 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从个案来看, 以我校为例, 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机”。招生规模、就业率、薪酬待遇、专业对口率等几个方面的表现, 都呈下降趋势。

可见, 无论是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 还是以我校的个案为例,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进口”与“出口”危机并存,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招生规模及报到率连续三年下滑。对于招生规模的确定, 各学校都有严格的规定。以我校为例, 每年上报各专业招生指标之前, 各相关系部都会提交本专业上一年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以及本专业招生指标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等, 甚至要求提供开展订单班计划的招生人数, 以此来确定本年度各专业招生指标。从这一系列的举措可以看出, 招生指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市场的需求而定。因此, 招生规模的下滑, 是对市场需求的直接反映, 需求减少导致招生规模的下降。而入学报到率的下滑则显示出学生对专业本身信心及兴趣的下降。从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报到率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 虽受社会选择日趋多元、读书非唯一出路等论调的影响, 如一些名校也出现弃读现象, 同时, 也反映出学生对于报读本专业前景的担忧, 专业的认可度在下降, 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信心不足。

第二, 对口就业率有所下滑, 对口就业岗位数出现萎缩, 部分毕业生被迫“转型”。商务英语作为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的学科, 比起其他专业, 学生在学习上的精力投入往往更大。同时, 选择报读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要么是英语基础不错, 希望通过专业学习进一步强化自身水平, 继续深造, 要么对英语专业或外贸行业有较浓厚的兴趣, 打算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因此, 报读本专业的学生, 大部分都拥有较强烈的专业或者职业追求。毕业后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 是绝大多数学生报读本专业的初衷。但是, 当学生花费了大量精力进行专业学习后, 却发现“专业”不能为继, “职业”不能前行, 这无异于动摇了专业发展的根基, 会对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第三, 薪酬待遇降低, 工作环境较差, 优势不再。外贸岗位不再因为其“涉外”而显得“高人一等”, 薪酬待遇与其他文职岗位基本持平, 失去了吸引力与竞争力。以笔者所在的广州地区为例, 近三年来, 从事外贸工作的毕业生起薪基本维持在2200元/月——2500元/月, 并且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 实际收入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特别对于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应届毕业生而言, 生活压力巨大, 生存环境堪忧。从工作环境来看, 以广州地区我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 2014年毕业生在广州地区就业人数75人, 其中有56人在小型私企, 或者外国人设立的办事处工作, 公司规模在50人以下, 占到本地区总就业人数的74.7%。在这之中, 更有12名毕业生在规模1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工作。在这类型企业就业, 一是工作量大, 一个人要兼顾几份工作。同时, 由于外贸行业的特殊性, 工作时间不固定, 因为时差的关系往往要工作到很晚, 无形中增加了工作的压力。另外, 小公司制度不完善, 晋升机会也少, 再加上企业实力有限, 抗风险能力较差, 员工跳槽频繁, 工作不稳定。由此可见,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薪酬待遇及工作环境这两个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方面, 都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三、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成因

作为外贸从业者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 其就业状况出现整体下滑, 就业质量明显下降,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归纳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国内经济政策调整和国外市场萎缩影响人才需求

首先, 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 加大了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进而加大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广东作为中国出口的主要省份, 受到的影响最深。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CEPR) 的“世界贸易预警 (World Trade Alert) ”项目监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全球40%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针对中国。随着中国出口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 国外对中国新兴产业出口的限制明显增多。广东省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更为严峻。【3】其次, 面对国际经济下行的趋势, 外需持续低迷, 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接踵而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来成本上升, 进而推高了广东企业进出口的成本, 不利于广东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对广东外贸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受到国际经济外部形式的影响,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 进出口企业困难增多。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中央实施出动, 制定相应政策, “调结构, 稳增长”。作为外贸大省的广东, 制定了“以出口为导向”转向“内外并举”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 促进了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 客观上对外贸行业已有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处于转型期的外贸产业面临市场萎缩、需求下降的局面。

(二) 专业“同质化”挤压了学生就业空间, 加剧竞争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中国内地高校中开设商务英语类专业的院校达到1000所, 已经形成了从中职、高职高专、大学本科到研究生 (如应用语言学的商务英语方向等) 等各层次的学历教育体系, 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已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更加严重的是, 各类学校还开设了很多与商务英语类似的专业, 如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 其毕业生规模也不可小觑。再加上近年来英语学习得到空前重视, 很多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

如此种种,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商务英语专业迅速从一个“紧缺型”专业成长为“过剩型”的专业, 商务英语人才供需关系的天平逐渐偏向市场一方, 市场已然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人员供给。除了规模扩大, 在培养目标上的“趋同”现象更加严重。

以笔者先后任教的几所高职院校为例, 这些学校分别以“信息”、“理工”、“软件”等为特色, 却无一例外的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 但无论从人才培养, 还是课程设置, 再到实训、实践等环节, 几乎大同小异。专业开设的随意性很大, 再加上各学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 没有考虑自身特色, 造就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同质化”现象, 客观上加剧了无谓的竞争, 严重挤压了学生的就业空间。

(三)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降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商务英语专业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曾经颇具吸引力。但经过几年的发展,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却是每况愈下, 出现了不少问题,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目标定位过于高大, 尤其对高职学生来讲, 基本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学生由于其学习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英语水平更是弱中之弱, 培养目标定位过高, 其可能性与可行性都大打折扣。然而, 在实际培养过程中, 各学校为了达到所谓的“跨学科、复合型”等“高、大、上”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简单而又普遍的做法是, 将“国际商务”和“英语”两个专业的主干课融合在一起开设, 增加商务英语专业的课时量, 因此造成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局面, 理论学习时间比其他专业要长。学生要兼顾商务与英语两个专业方向的学习, 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 牺牲了较多的实践教学环节。

以我校为例,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总课时量要比其他专业多出近200学时, 周课时达到24学时。其中, 在第三学年, 平均课时仍然达到16学时/周。如果再加上一些考证、专升本课程, 学生基本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另外, 在培养目标上, 商务英语专业绝对不是商务和英语两个方向的叠加,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也绝对不是通过多开几门课程就能实现的。同时, 这种过于追求“复合型”、“全面”的人才培养观念,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接受能力, 不考虑市场实际需求, 最终也无法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提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就业竞争力是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包括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体系, 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就业质量为导向, 应该始终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一) 明晰培养目标, 培养现代“职业人”

在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上, 要回归到市场需求的层面上来, 商务英语专业, 特别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其培养目标应该“落地”, 不能拔高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而是着力培养一线劳动者, 即外贸从业人员。所以, 对于本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设定上, 要根据市场对这一类人才的能力要求来展开。通过统计与调查反馈, 一般而言, 外贸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包括, 基本的外语表达与写作能力, 即能利用外语进行简单的业务交流、进行外语信函的回复等, 同时, 还需具备基本的外贸单证操作能力, 即熟悉外贸业务流程、懂得主要外贸单据的制作等。【4】当然, 在网络时代, 还需要掌握基本的电商知识、网络平台的应用等。简而言之, 就是需要掌握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利用外语进市场开发与业务处理的能力。

当然, 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上, 专业技能固然重要, 但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不能成为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全部。从我校历年来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 除了岗位的能力要求之外, 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职业素养, 即是否具备诚实的品格、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这些素质的重要性甚至凌驾于专业能力之上。【5】有些企业甚至并不看重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如何, 是否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 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业务能力可以通过在职培训获得, 而职业素养却很难速成。因此, 在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上, 除了专业能力的培养外, 学生的品质、职业意识、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教育应该回归到“人”本身, 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职业人高于一切技能训练。

(二)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所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就是在培养体系上, 要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在学校层面, 要深入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的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方向;在院系层面, 要求专业群对接产业群, 专业建设与当地产业门类与规模相挂钩, 通过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引导专业群建设, 招生规模与产业需求挂钩, 同时注重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专业建设层面, 要求专业要根据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准入资格等实施专业建设, 将企业的用人标准具体化、规范化, 植入到专业建设与日常教学中去。【6】以我校为例, 地处广州市花都区, 区域经济优势明显, 有珠宝、皮革等成规模的产业群。在商务英语的培养模式方面, 我校积极拓展与两大产业的合作, 不仅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定期指派相应学生顶岗实习, 在专业建设层面, 还主动融入企业与行业特色。具体做法包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邀请相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面对面提出意见;在课程设置方面, 开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选修课程;在教学效果考核时, 邀请相应的企业人士作为评委全程参与;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利用一线企业人才, 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校企互动密切;在毕业生就业方面, 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毕业后进入当地企业发展, 融入本地经济的发展。

(三) 调整专业建设体系, 使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

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外贸经济深度调整的背景之下, 要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及生存状况, 在专业建设体系方面, 两大问题亟需解决:一是调整专业计划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转向”, 即控制规模, 注重质量。专业建设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热门”的专业, 要注重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当地经济的区域优势。同时, 对于规模大、发展良好的专业, 也需要规模控制、风险管控, 注重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专业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转型”, 即人才的培养要满足新形势下目标岗位的能力要求, 特别是要注重网络微时代对外贸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要深化与企业合作的程度, 将市场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直接反映在专业建设中, 专业建设要保持动态的调整。

五、结语

外贸产业的转型升级, 既有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 也是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必然调整。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培养外贸产业从业者的重要专业, 虽然在短期内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毕业生的就业与生存环境有所恶化, 但只要我们应对得当, 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定位准确, 积极改革, 以市场需求为本位引导人才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同时, 注重专业与行业的对接, 专业群建设对接产业群, 专业的发展积极服务本地经济, 人才的培养突出区域经济特色。对内做好自身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对外积极响应市场需求, 内外并举,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需求为本位, 才能形成本专业特有的竞争力,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政府印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的通知[EB/OL].[2010-10-10]http://www.gov.cn/gzdt/2010-10/10/content_1718533.htm.

[2]教育部公布就业率低专业名单, 15专业被亮红牌[EB/OL].[2014-10-14]http://gaokao.eol.cn/kuai_xun_3075/20141014/t20141014_1189130.shtml.

[3]陈万灵.广东外经贸蓝皮书:广东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研究报告 (2012-2013) [M].广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9.

[4]成传雄.ESP需求分析理论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4 (5) :55-59.

[5]蔡勤.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导向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导刊, 2011 (03) :69-71.

8.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八

关键词:高职;保险专业;就业

近年来,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发展前景大好。虽然我国很多高校以及高职院校都开设保险专业课程,但由于各种主管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保险专业人才缺失、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保险专业人才的缺失成为阻碍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保险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使毕业生摆脱就业困境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导致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以及摆脱就业困境的对策等方面做具体的分析研究。

一、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的数量还比较少,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依旧十分广阔,对保险人才的需求每年仍呈上涨趋势。我国高校以及高职院校开设保险专业的比例也逐渐上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每年保险专业毕业生的规模都在2000人至5000人,在每年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大军中,大专学历所占比例都比较高。在中国保险业的就业人员中,大专学历的人员高达43%,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保险专业毕业生是我国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保险行业的晋升模式和薪酬发放都比较特殊,对业绩要求较高,使得很多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放弃了在保险行业就业的打算,这就导致保险专业人才的流失。保险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需求,但保险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却出现种种问题。这样的矛盾存在必然是有原因的。下文将对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做具体的分析介绍。

二、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

(一)工资薪酬低、工作环境差。工资薪酬是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毕业生在社会生活中基本的物质保障,也是衡量毕业生能力与价值的物质天平。总之,工资薪酬是吸引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参考。从最近几年保险专业毕业生的薪酬情况来看,各个地区的保险专业毕业生的起薪都不太高,而且工资薪酬的增长空间较小,或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要达到工资薪酬增长的要求较难,这种低薪普遍存在的情况让很多想要从事保险行业的毕业生望而却步。

此外,保险行业的工作环境也比较差。工作薪酬可以作为毕业生就业考虑的直接因素,那工作环境就是毕业生就业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间接因素。工作环境包括工作时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工作的内容、性质。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大都是进入保险公司,工作条件较差且工作时间较长。对于刚就业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内容也比较没有技术含量,基本上都是做一些琐事。这样的长时间低效率的工作状况也影响了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

(二)工作稳定性差。工作的稳定性是衡量一份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对于刚刚就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就业选择时比较关注工作的稳定性,稳定的工作可以带给毕业生较大的安全感,这也符合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保险行业工作的不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保险公司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不稳定。劳动关系是确保就业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重要保障,保险行业的劳动关系保障不全面,导致保险行业的工作稳定性差,当然这也与很多保险公司的组成有关;第二,是保险行业员工的工作岗位不稳定。很多保险专业毕业生在保险公司从事的都是保险营销员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岗位比较灵活,导致工作时间、工作薪酬等方面的不稳定,这样的工作内容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相差较大。

(三)人岗匹配度差。人岗匹配度差就是指专业不对口,所谓的专业不对口不是指毕业生所学专业和公司的工作内容性质不对口,而是指毕业生与对口公司的工作岗位不对口。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都很难找到对口岗位。一个保险公司包括的工作岗位较多,如有营销人员、行政人员等。但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是在高职院校的保险专业方面招聘营销人员,这就导致毕业生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到学无可用。此外,人岗匹配度还指公司岗位的安排是否充分考虑了应聘者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是否充分尊重应聘者的主体地位。在相关方面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人岗匹配度较低。

(四)就业满意率低。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初次就业情况及以后发展前景的满意程度。毕业生衡量工作满意度时基本上都要考虑工资薪酬、工作环境以及未来工作的发展空间这三个要素。通过对近几年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就业满意度普遍较低并且逐年下降。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学生对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担忧,对于从事保险行业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很多学生对于从事保险营销员的积极性较低,认为保险营销员的工作即使不是保险专业毕业的人也能做,而且保险营销员的工作较为辛苦,需要具有较大的人脉圈子才能做好。这样的认知导致保险专业学生不愿从事保险营销员的工作。

三、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分析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在保险专业教学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以及产学结合不密切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毕业生自身找问题,目前大多数保险专业毕业生都存在专业素养水平低以及就业标准过高的问题。

(一)高职保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是以就业、市场以及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满足一线工作岗位需求、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且较为关注高职院校的数量而忽略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对于自身在日后工作中的定位模糊,影响毕业生就业。保险行业的岗位设定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管理为主要任务的管理人员,另一类是以销售为主要任务的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大都在公司内部,工资收入较高、薪酬稳定、工作环境好、压力较小。这就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设定保险专业的教学目标时都是以培养管理型的高级人才为主,完全忽略了高职院校建立的根本目标,授课内容仿照本科教学体系设立,过分追求知识面的广度却忽略了教授学生技能,导致保险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困难。

(二)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结合不紧密。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保险人才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发展变化,但目前高职院校保险专业的教育还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导致高职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这也违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影响了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校内或校外的实践课程,但由于训练内容脱离实际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等原因导致实践课程训练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很多保险专业的毕业生连基本的保险单都不会填写,胜任不了岗位,这样自然会导致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三)毕业生专业素养水平较低。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专业素养水平低不仅是指毕业生在保险专业方面的技能水平低,还包括毕业生怕吃苦以及爱面子等方面。首先,毕业生在保险专业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低主要是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以及培养过程中产学结合不紧密造成的,当然还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有关。其次,是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怕吃苦,选择的职业岗位大都是比较轻松的,这样的工作态度容易造成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变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最后,很多毕业生认为从事保险业的有些职位对自身形象影响不好,怕丢面子,缺少对保险行业的认可度,这样的想法导致一大部分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与保险业相关的职位时只愿做内勤管理工作,对外勤营销工作不屑一顾。

(四)毕业生就业标准过高。毕业生就业标准过高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工作的地域条件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是对工作的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大多数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地点时都会选择到大中城市或发展较好的沿海城市工作,不愿意到“小地方”工作。在这种城市里面就业竞争更为严酷,必然会给毕业生造成就业困境。而且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对物质条件的要求标准过高,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样不切合实际的过高期望必然造成更大的失望,这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一方面因素。

四、解决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分析了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以及导致就业困境的原因,我们就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高职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快速融入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方法的一线工作人员,所以在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就应以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线员工为核心,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努力完成培养目标,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一线营销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实现高职教育的价值。

(二)合理设置高职保险专业课程。高职保险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入社会和保险行业调研,设立合理的、与实际相连的专业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不要让实践课程成为空谈,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应用意义。

(三)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就是帮助毕业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客观的评价,在选择职业岗位时不要好高骛远。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性质,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职业精神,确保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应加强同业界的联系和合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机会。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的予以解答,避免造成毕业生就业的延误。此外,还要对各种招聘信息进行监督鉴定,确保招聘企业是正规的从事保险工作的机构。

总结:总之,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选择初次就业单位时应认真、谨慎考虑,衡量利弊。对于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困境,本文已对造成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和摆脱困境的策略做了详细分析,望有关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积极采取解决方案,帮助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摆脱就业困境。

参考文献:

[1] 张小惠.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与行业需求现状研究[J].商情,2012,(42):105,150.

9.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九

农村学校师资流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乡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摘 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对云南当 地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查阅相关权威可 靠资料的基础上对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 看法.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 社会发展 师资力量 教育体制

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全 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拉开序幕, 农村的义务教育即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地处大西南的云南省,正确认识和研 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 无疑 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 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从硬 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 有天壤之别,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电脑,也没有图书室,有也只是聊胜于 无.有些学校危改资金缺乏,潜在的安全危险仍然没有消除.以前分级办学,以 村为单位负责,区县为辅;改革后农村以区县为主,上面的资金不能到位,农村 的危房改造出现真空.比如说曲靖市沾益县 2008 年 11 所学校有危房,撤掉了 8 所,按照规定,应该把撤了的还建,8 所学校危房全部还建至少需要 30 万元,而 上面的经费只有 15 万,实际上落实到位的只有 3 万,基本上都没有还建.目前 在农村, 一方面由于生源减少, 主要来自于计划生育和外出打工, 学校进行合并, 有些学校没有学生,成了空的;另一方面,村里面因为普九的债务,又把学校固 定资产作为偿还债务的重要资本,学校合并并未形成资源整合,达到改善学校环 境的目的.很多学校的校舍年久失修,房屋漏水,卫生条件状况很差,现代化教育环境离他们还很遥远.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在文化素质,综合素 质和心态等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客观上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加深城乡之 间的隔阂,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 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 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 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 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主要还是在追求“应试教育”,片面追求 升学率阻碍着课程改革.同时,课程改革总是受到具有守旧思想的教师,学校和 家长的强烈反对,因此改革总是迟缓的.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 教育的模式,即除了不断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外,再没有其他的功能.农村与城市 采取相同的教材, 教法, 进度, 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由于在学校硬件, 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根本不可能都去上大学.(五)学生辍学较多,读书无用论出现回潮 一方面受传统愚昧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 一些贫困地区地理 位置僻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不 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之事,而送孩子

(尤其是女孩)上学是一大损失;另一方面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 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相对而言对 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 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者 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 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 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小学 都没有毕业.(六)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人员流动的加强, 农村的生源数量在不断下 降,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由于生源不断减少,人口分散, 有些地区非常偏僻,学校进行合并后,学校不能相对集中,无法达到规模效益.加上交通等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一师一校”或“复式教学班”屡见不鲜,使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2)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也处于尴尬的境地.据推 算,全国约有 200 万流动人口的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确保他们享受义务教育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然而, 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以及各项配套措施尚不完善, 又受到政策,经费管理困难等多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教育也常常是名存实无.二,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产生

(一)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 的.长期以来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叉”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 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制度性因素.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社会地位 低下,农村教育自然也处于弱势的地位.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稍微有头脑和能力的农民又都去打工,农村基本上是老 弱病残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村民留下来,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农村积贫积弱的恶 性循环.(二)农村教育目标错位,升学教育,离农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 现行农村教育的最大问题, 是教育目标的错位.长期以来, 农村教育 “克隆” 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 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农村大 学入学率,只有城市学生的十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 很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图()

(三)财政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

县,乡财政难以承担两次税费改革后的财政责任.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只负 担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村,农民自己负担.义务教育 投资体制改革后,60%左右的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农民的教育负担 仍然很重.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大部分教育集资,使得农村义务教育 经费大为缩减.在农村地区,教育费附加是补充教师工资不足部分的主要来源, 农村教育集资则是改善校舍和办学条件的主要经费来源.城乡之间同等教师工资 待遇差距一般是在一倍以上,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必然是使得好的资源流 向城市,陷入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图()

(四)社会,家庭,家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教育产业化改革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家庭收入的减少直接影 响农村学生的求学积极性.很多特困户,贫困户家庭辍学的原因就在于此.加上 农村很多地区观念陈旧,家长文化水平低,没有法制观念,认为孩子上不上学是 自己的私事,不知道送适龄子女读书是家长法定的义务.而某些家长只顾眼前利 益,不顾长远利益,让学生辍学早点赚钱,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图()

三,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是要发展经济.政府要转变解决“三农”问题的指 导思想,制定各项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

发展的制度.通过补农,助农,护 农, 让农民拥有财富, 享受不断提高的现代物质文化生活, 保持发展经济的活力.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民自身发展经济的能力.要改革城乡失衡的教育制 度,教育投入要多向农村倾斜.(二)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是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2003 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要推进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 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 育资源共享.二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在我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同农民群 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将长期存在.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 积极发展公办教育,同时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三是推进农村中 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办好农村学校,关键是要有好校长,好教师.要采取有效政 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西部任教,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通过定向招生等 方式培养乡村教师,切实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 师不稳定的问题.(三)要建立部分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

温家宝总理在很多场合强调了城市教育资源要为农村服务的问题.目前农村 经济还不发达,尤其是西部地区,因此还没有出现象沿海和国外高度重视农村教 育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需要政府加以政策的引导,需要先发展起来的城市 教育资源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更积极,更有效地为农村和农民 提供服务,特别是要向他们培养输送合格教师;要扩大城市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农 村的招生;发达地区城市应进一步做好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要广泛动员高校和科研所参与.对于农村的扶贫不能局限于项目和基础设施 的建设,要逐渐转移到知识和技术的扶贫上来,由高校出技术,由农民出劳力, 资金由几方共同投资解决,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参与农村教育改革, 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村的现代化.要 建立为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服务的科研体制,如建立农村教育研究所,农村科技 推广培训中心,农村教育学院等.借鉴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重视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和农村教育的经验,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政策,科技,信息等各方面的理 论.(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执法主体地位,预防辍学率的上升

10.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十

内容摘要

本报告通过对当前青浦农村青年基本状况的分析,在对农村青年的就业情况、学习生活情况、社会参与情况、价值观和信仰理念等方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青年在当前上海农村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对共青团组织如何围绕当前农村青年的特点,提高服务水平提出了工作对策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农村青年生存发展基本状况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本调查共发出问卷700份,收回690份,其中有效问卷667份。本报告中所用的统计数据均为有效数据,即去掉缺省值之后的数值。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5.7%,女性占54.3%,平均年龄为27.01岁。就文化程度而言,2.7%的调查对象是小学及以下,初中比率最高,占48.0%,高中或中专占37.3%,大专及以上占11.9%。调查对象中,有15.6%的人是共产党员,48.0%的人是共青团员,0.5%是民主党派人士,而没有参加任何政治组织的占41.2%。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是:未婚占31.1%、已婚占66.9%、离婚占2.0%。20.7%的调查对象目前居住在城镇,79.3%居住在农村。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农村青年的工作情况

1、从业状况

目前,青浦青年在企业里工作占49.5%,其后依次是种粮(11.4%),当干部(9.2%),在外面打短工(5.5%),做小生意(3.0%),养鱼(0.8%),种水果(0.3%),其它农活(0.3%),其它工作为12.3%。另外,无业者的比率也有7.7%。青浦区农村青年第一次工作时的平均年龄为18岁。在第一次工作的职业中,乡镇企业职工占35.4%,比率最大;其次是农民(20.2%)、外企员工(12.4%)、专业技术人员(6.0%)、个体户及私营企业主(6.0%),选择“其他”的比率为9.6%。第一次工作的获得以亲友介绍的比率最高(29.4%),其次是自荐应聘(20.8%)、毕业分配(19.3%)、人才市场介绍(9.3%)、直接回乡(8.9%)、组织调动(6.9%)。通过亲友关系介绍工作是农村青年的首要方式,这既与农村传统思想有关,又与现行就业体制的不健全相联系。

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年,最忙时每天平均需要6.14小时干农活,一年之中平均有3.11个月最忙,这一方面显示了农业劳动的季节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青浦区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目前,84.9%的调查对象家中的责任田仍然是自家耕种,15.1%的人将自家责任田转由他人承包。在自家种责任田的人中,选择主要由父母耕种的占74%,自己耕种的占17.9%。同时,绝大多数家庭承包土地是用来种粮食,其比率为92.5%;其后依次是:种蔬菜(20.9%)、种水果(4.5%)、养鱼(2.6%)、养花种草(0.9%),其它是3.2%。这与这些年由于粮食价格下调,单位面积成本较高有关。

从事非农工作的青年,一天的工作平均实际要花7.42个小时才能做完,包括加班在内的一天的工作时间平均为9.25小时。工作强度总体上一般,选择“强度一般”的人占55.6%,认为“工作很累”的占33.1%,只有11.4%认为“工作较轻松”。但大部分人(72.2%)感觉自己工作一天回家后特别想休息。奖励情况与工作强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得到了奖励”的人中有43.5%的人感觉“工作很累”,远高于“未得到奖励”人中“工作很累”的比率(25.7%)。奖励、提升及提高工资是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2、对工作的满意度

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村青年对当前工作还是满意者居多,42.7%的人满意当前的工作,44.5%对满意程度说不清,只有12.8%的人不满意当前的工作。49.0%的人愿意继续从事当前的工作,选择“现在讲不清”的人占41.1%,只有9.9%的人愿意继续从事当前工作。在企业工作和当干部的青浦农村青年对自己的工作更满意,从事这两种职业满意率都是47.5%,远大于从事其它职业的青年。做小生意的满意率是35.7%,种粮青年满意率是32.8%,都高于自己这一职业群体中选择“不满意”的比率。只有打短工的不满意率(23.5%)高于满意率(20.6%)。但是有相当多的青年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说不清”,这或许是农村青年安于现状追求生活稳定的观念的一点反映。

3、希望获得的就业支持

一是技术援助。大部分人(67.9%)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农业技术指导,另外32.1%的农村青年认为无所谓。但实际上只有13.0%的家庭经常得到镇或村里的农业技术指导,有38.8%的家庭偶尔得到过指导,其余48.2%的家庭则从来没有接受过指导。这显示了农民家庭在追求农业技术进步方面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有关方面应该适当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力度,以适应和满足农民的合理要求。

二是贷款支持。一般农村青年如果想自己创业(做小生意、加大农业投入等),资金筹措是一大难题。调查显示,只有9.6%的农村青年从银行或信用社贷过款,另外90.4%未曾得到过贷款。当问及“贷款是否容易”,56.7%的调查对象认为“一般老百姓很难贷款”,相信“只要按正常手续就能贷款”的比率为26.8%,认为“只要有抵押品就能贷款”,“只要有关系就能贷款”的比率分别是13.0%、3.5%。大部分人对自己能从银行或信用社贷款表现出不自信或怀疑的态度。

(二)农村青年的学习情况

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年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平均为2.04小时,标准差为1.74小时;去年一年用于学习与培训的花费平均为1570.76元,但标准差比较大,为2009.62元,花费金额从10元到15000元不等。大多数参加工作的农村青年认为知识或技术是做好工作的主要条件,大多数人(70.6%)在家自修学习,曾自费参加过各类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占44.6%。他们认为自己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是“有关自己工作的技术和业务知识”(21.8%),其次是外语、计算机等技能(16.8%),法律知识(11.9%),读书拿文凭(11.3%),科技知识(11.2%),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方法(7.3%),有关家庭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6.6%),政治理论和国家政策(5.3%)。

调查显示,青浦农村青年家里有电脑的比率仅为13.2%,大部分人没有电脑。曾有过上网经历的比率仅为16.9%,83.1%的人从未上过网。上网者中,最多的是查找学习中需要的资料(11.1%),其次是无具体目的的网上漫游(10.0%),然后是在网络上交友(8.7%),而“了解致富的最新途径”、“网络学习”的比例只有4.9%、4.3%。信息技术在农村如果能够适当运用,应该能为农民收入的提高,为缩短农村的现代化进程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是青浦农村的现实情况远远不能让人满意。

(三)农村青年的婚姻生活情况

调查显示,在已婚和有恋人者当中,与配偶或恋人的认识方式最多的是亲属介绍(38.1%),其次是自己认识(32.6%)、朋友或同学介绍(25.0%)、父母介绍的最少(4.3%)。通过别人介绍的比率比自己认识的比率要大得多,说明农村青年寻找配偶或恋人的选择面还不是太大。配偶或恋人的籍贯是本地农村的占71.1%,本地城镇占16.5%,外地农村占6.4%。大多数青浦农村青年还是在本地农村附近寻找对象。女性配偶在本地农村、本地城镇及上海市区的比率(58.2%、61.0%、62.5%)明显高于男性(41.8%、39.0%、37.5%),而男性青年到上海其它郊县、外地农村和外地城镇的比率分别是69.2%、71.9%、62.5%,又大大高于女性青年的比率(30.8%、28.1%、37.5%)。

除购房以外的结婚费用,27.7%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3万元左右,其他依次为:2万元左右(26.4%)、5万元左右(24.6%)、8万元左右(8.0%)、选择10万以上的比率不到5%。平均每人的结婚费用约4.5万。其中25岁以下的预期结婚费用主要集中在5万及以上(≥64.4%),25岁以上主要集中在5万元及以下(≥73.4%)。

在未婚者中,结婚后愿意与父母或公婆住在一起的比率是49.4%,认为无所谓的比率为36.2%,不愿意的占14.1%。愿意住在一起的原因依次为:“一家人何必分开”(33.7%),“可让父母帮助带孩子”(33.6%),“父母年纪大了要照顾”(24.1%),“父母无收入,需要在经济上赡养他们”(10.5%)。“住房紧张”和“收入低,父母可贴补”(6.9%)。在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条件下,大多数的年轻人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

(四)农村青年的人际交往和休闲方式

青浦农村青年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时主要从事的活动是聊天(58.5%),其后依次是:娱乐活动(22.7%),交流与切磋与工作有关的技艺(12.1%),共同学习(6.3%)。聊天是最普遍的交流方式,而交流技艺和共同学习所占的比重不大。在三种主要活动中,聊天比率最高的是打短工者(66.7%),娱乐活动比率最高的是干部(34.4%),交流切磋工作的则是以做小生意的比率最高(35.9%)。

农村青年每天用于闲暇活动的时间平均约为2.84小时,休息的时间平均为9.28小时。闲暇时间主要从事的活动依次为:看电视(30.0%)、读书与看报(19.0%)、听音乐(12.3%)、逛街(9.4%)、打麻将(8.9%)、棋牌活动(5.1%)。主要以室内的个人活动为主,与城镇青年相比,农村青年的业余生活较为枯燥。

另外在消费态度上,样式和品牌不是农村青年的购物首选。青浦青年在购买商品时,最为注重的是:质量(32.4%),价格(29.3%),样式(19.7%),品牌(14.1%),产地(4.3%)。农村青年他们在消费上还是比较理性的。

(五)农村青年的社会参与情况

1、社会参与意识不高

调查显示,大部分青浦农村青年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是太高。50.9%的人曾经参加过志愿性的公益活动,另外49.1%的人从未参加过志愿性的公益活动。对村里的事情,表示关心的比率只有33.9%,大部分人(55.9%)表示“说不清”。对于村里的干部选举,也只有40.4%的表示关心,选择“无所谓”的比率有52.0%,占大多数。在竞选村干部方面,表示“愿意”的比率是37.2%,“不知道”和“不愿意”的分别占36.0%和26.8%。有一部分青年虽然对村里的干部选举表示关心,但自己却不愿意亲自参加村干部的竞选。在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青年中,党团员最多(79.1%、59.2%);在愿意参加村干部竞选的青年中,以干部(61.7%)和做小生意(47.4%)的比率最高。

青浦农村青年对单位团组织工作的评价,满意占39.4%,说不清占45.4%,不满意占15.2%。目前共青团活动在农村青年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希望工程(34.6%)、青年志愿者活动(23.1%)、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评选(18.1%)以及青年岗位能手(5.1%),但仍然有十分之一以上青年对于团组织的活动不知道。因此,怎样根据当代青年的特点,发挥共青团的优势,组织好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的社会活动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农村青年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依次为:廉政建设(15.9%)、社会治安(14.1%)、就业问题(13.1%)、环境污染(10.8%)、职工下岗(10.7%)、贫富分化(10.2%)、教育问题(9.9%)、假冒伪劣产品(6.8%)、经济困难(5.0%)。可以看出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经济问题(就业、下岗和贫富差距)是青浦农村青年眼中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对本区各项改革,青浦农村青年最关心的依次为:减轻农民负担(21.9%)、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9%)、教育体制改革(14.3%)、农村产业结构改革(13.2%)、政府机构改革(7.4%)、农产品价格改革(7.2%)。

(六)农村青年的价值取向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仍然是农村青年主流价值观。在看待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有49.3%的人认为“集体代表普遍利益,个人应服从集体”,有38.1%的人认为“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应当突出个人利益”,只有12.6%的人认为“只有个人利益才是真实的,集体利益不过是个口号”,这说明传统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仍占主要地位,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开始注意个人利益。

对其他青年入党和入团的动机看法,55.7%认为“对个人发展有好处”,45.2%认为“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26.4%认为“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18.4%认为“为了承担某种道义和责任”,选择“环境的影响”、“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为11.3%、7.5%。自己的入党、入团动机主要是:“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占52.3%,“对个人的发展有好处”占20.9%,“为了承担某种道义”占10.3%。因此,在对他人和对自己入党入团动机的评价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是非观念和法制意识方面,在受到侵害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律师或有关法律机构解决”(42.0%),“找政府有关部门处理”(25.2%)和“找单位领导解决”(11.4%)。而其它“私了”或者“自认倒霉”等消极方法所占比例很低。说明现在青浦农村青年的法制和纪律观念很强,处理问题不是凭一时冲动解决或自认倒霉,而是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另外,对是否参加烧香拜佛、祭祖、做弥撒、算命、测字、请人看风水等迷信活动方面,“从没有参加”的占大多数,分别是66.0%、52.9%、97.0%、80.0%、95.6%、95.9%,这说明这些活动在青浦的农村青年中间没有太大发展空间。但也看到,对烧香拜佛和祭祖,偶尔参加比率为31.7%和37.8%,相对比较高,与历史遗传有关。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根据农村青年的职业特点开展工作

农村青年已经大部分不再从事农业劳动,同时相当多的青年不愿意从事农业劳动,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准备不足,自身素质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积极为无业青年就业创造条件

调查发现不少农村青年愿意到外地工作,要积极创造一些条件让有志青年到外地工作,尤其是在开发大西北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上海青年的聪明才智。

(三)丰富农村青年的业余生活

农村青年的业余生活比较枯燥的、较简单,与上海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共青团组织要将开展农村青年活动是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四)加强对农村青年的价值观引导

11.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十一

【摘 要】为了明确当前的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本次研究对261名顶岗实习期的高职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女生,来自农村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程度要低于来自城市的高职生。

【关键词】高职生 顶岗实习 心理健康

高职生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与本科生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更加侧重于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因此,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而顶岗实习则属于高职生实习中为期最长、对能力要求最高的一种,需要高职生在短时间内承担起岗位的所有职责,这对于高职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这一时期的高职生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为了弄明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人借助于兼职班主任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身份,对顶岗实习期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力图弄明当前顶岗实习期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顶岗实习期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宜昌三所学校顶岗实习期的高职生,共计261人。其中男性156人,女性105人,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128人,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133人,平均年龄21±1.21岁。

(二)调查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有90道题目组成,可以划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其他这10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的方式进行计分,“1~5分”分代表着从“没有”到“严重”,以调查对象得分的平均分作为衡量高职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标准。分数越高,则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很多研究都证实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高职生群体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各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2~0.86,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

(三)调查程序

将问卷进行打印后,装订成册,利用实习班级举办实习动员会的时间,在各个班级班主任的帮助下进行统一施测。问卷由本人或者班主任统一发放,回答时间为20分钟,回答完毕后,统一回收。

(四)统计分析

本研究使用excel2007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录入与整理,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顶岗实习期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为了明确顶岗实习期高职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本研究调查对象得分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全国正常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研究调查对象在量表上的得分的各个维度都要显著地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的分数,且这种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较高水平。因此,可以说明当前顶岗实习期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的确比较差,所以需要对顶岗实习期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

(二) 顶岗实习期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特点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性别顶岗实习期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在恐怖维度的得分上,男性与女性不具有差异性之外,在其他维度的得分上,男性的得分都要显著地高于女性。这说明了顶岗实习期的男生比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差。

(三)頂岗实习期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生源地特点

同样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不同生源地顶岗实习期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在其他维度上的得分,来自城市的高职生和来自农村的高职生之间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外,来自农村的高职生的得分都要显著地高于来自城市的高职生。这说明了在顶岗实习期间来自农村的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更差。

三、小结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顶岗实习期间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这有可能是由于顶岗实习期压力过大造成的。而且从顶岗实习期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特点来看,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要普遍低于女生,来自农村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普遍低于来自城市的高职生。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要注重顶岗实习期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其中,男生和来自农村的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应该给予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李慧英, 谢艳.高职生实习期心理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 (34): 47-48.

[2]向群英, 黄诚, 漆晓玲. 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 28(3): 12-15.

12.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十二

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 有些同学一直在喊大学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难, 难道真的是大学生就业出现过剩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 而当前的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结构性矛盾突出, 主要反映在就业的领域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均, 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并存, 通过走访企业调研, 认识到大学生就业的心态直接影响就业, 因此调整学生就业心态, 树立良好的就业观, 是高职院校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前提条件。

二、高职毕业生存在不良就业心态的主要原因

(一) 眼高手低

现今的高职毕业生存在对于企业的要求过高, 要求用人单位的工资高、福利好、有住房、工作环境一定是高档办公大楼、地理位置在市里, 一味要求企业的却忽视了自身能给企业创造多少价值, 同时也忽视了单位对于你的学识能否赏识, 这类大学生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一味求高, 一心想进大城市、大企业, 认为在基层干, 丢面子, 所以出现, 宁可待着而不去就业。

(二) 相互攀比

高职毕业生就业时, 往往与身边同学的就业情况来定位自己的就业。这种就业的心态将会影响到一旦有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的企业, 可能这个企业某些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单位, 便会自动选择放弃, 等在找单位发现还不如原来的, 后悔莫及, 甚至更有学生认为自身存在一定的优势, 认为用人单位一定会抢着要自己的, 所以对于用人单位便挑来挑去, 这山望着那山高, 结果哪座山也爬不山上去。

(三) 主观性差

有些同学在就业时, 对于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不能果断的进行签约, 二是过分的依赖于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如父母、同学等。在选择工作时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 而是人云亦云, 常为家长、同学所左右, 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 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四) 有业不就

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其主要原因是定位不准。往往这类毕业生是家庭条件较好, 顾虑较多, 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往往抱着一种驻足观望的心理, 对真正的就业缺乏诚意, 难以准确定位。

(五) 跳槽频繁

有些毕业生就业后在岗位上, 特别是试用期间, 不能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不能受苦, 盲目跟从, 感觉现实的企业与他们心目中想象的理想化的企业差别太大, 引发不断的换工作, 自己走不出虚幻的世界。频繁跳槽面临信任危机, 一旦用人单位看到求职者的履历上有经常跳槽的痕迹, 就会对这些频繁跳槽者心存芥蒂, 他们也只能始终被当作新手来被看待。

三、高职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的对策

(一) 诚信教育

要依靠诚信教育的主渠道, 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入手, 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通过广泛的诚信教育宣传, 大力灌输诚信观念, 倡导学生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情操;可耻;诚信得益, 失信受损”的良好校园氛围。在学校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引导学生确定新的人生目标,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不断地完善自我, 使自己的生理、心理、思维、意志、行为取向与社会发展基本相一致, 从而使之道德成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二) 就业观引导

在校期间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就业了解多少以及如何选择就业等, 通过学生反应的问题及现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开展就业引导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如就业要有方向不能盲目的跟从, 要准确的给自己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 不能出现频繁的跳槽现象。

(三) 树立团队意识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企业有些人认为所获得的一切, 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 因此荣誉应该归属于自己一个人。可是, 如果没有团队里其他人的支持, 你怎么可能获得所有你需要的资源?你怎么能完全发挥资源的价值?你又怎么能单独地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因此, 无论你在成功的过程中自己付出了多少, 这里面一定包含了其他人的支持。如果你是船, 团队就是承载你的水, 只有水涨, 船才会高。否则, 即使你再有能力, 也无法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成就。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 相互配合, 才能使工作更有利的开展。

(四) 提高求职技能

许多人自己并不清楚或者说看法不一致。但在面对就业时, 我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求职能力——尽快找到一个合适工作的能力。对大学生来说, 求职技能是一个转化剂, 是一种实现方式。如果把求职者比做企业, 就业技能就是研发和制造产品的能力, 而求职技能则是营销推广的能力。显然, 就业技能是基础, 而求职技能是关键。求职技能是开水烧到99℃的最后一度, 是足球场上射门的最后一击, 也是画完龙最后让龙飞起来的点睛之笔。因此提高自己的求职技能对于就业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13.高职毕业生实习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十三

1.1 散客旅游的概念

散客旅游(Full Independent Tour),简称F.I.T,也称“个别旅游”,其旅游日程、线路等由旅游者自己选定,然后再由旅行社作某些安排,如机票、旅馆等。因散客旅游灵活、自由,可选择性强,因此为很多旅游者喜爱。

1.2 散客旅游的特征(宁波召开的国际旅行商会“旅行社自由行机遇与挑战”)散客是区别与团队旅游而存在的,它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当国民的家庭收入提高到一定阶段,人们的旅游速度就会放慢,更倾向于自由、休闲、深度的旅游方式。权威统计显示,中国旅游团队游数量已由1989年的70%下降至目前的30%,而自由行,散客的比例迅速飙升。“散客时代”的来临,更是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散客旅游不断受到游客的青睐,它的特征表现在一下几点:

1.2.1 批量小。由于散客旅游多为旅游者本人外出或与其家人、朋友结伴而行,因此与团体旅游相比,其人数规模小得多。对旅行社而言,接待散客旅游的批量比接待团队旅游的批量小很多。

1.2.2批次多。散客要求旅行社提供的服务不是一次性的,有时同一散客多次要求旅行社为其提供服务,增加了旅行社的工作量。

1.2.3预定期短。由于散客旅游要求旅行社提供的不是全套旅游服务,因此要求旅行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提供有关的旅游服务。

1.2.4要求多。散客中有大量的公务和商务旅客,由于他们的旅行费用多有公司承担,所以

他们在旅游中的应酬及商务、公务活动,不仅要求水平高,且对服务的要求也较多、较高。

1.2.5变化多。散客往往由于旅游经验较欠缺,在出游前对其旅游计划缺乏周密安排,会出现很多临时变化情况。

2.南通散客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1三大散客接待中心

2.1.1南通旅游超市——欢乐之旅

南通旅游超市是目前南通市场上最大的散客旅游批发商,产品多针对现在的上班族,周末发班,满十人发班,发班线路适当,是南通游客周末旅游的一个好的选择。

2.1.2南通集散中心——城际通

“长三角旅游集散中心城际旅游直通车换乘中心”是城际通存在的现实支持,因为有了这个中心的存在,能够充分展现游客的个性化要求,集合长三角的游客,将有共同目的地的游客统一集合,实现“天天发班,一人发班”的目标。

2.1.3南通大世界

南通唯一只做市区客人的散客旅游接待社,因其不把县区客人考虑在内,虽在旅游人数上没有竞争力,但是避免了县区与市区之间的衔接不当的问题,减少了游客,导游以及旅行社的不便。

2.2南通旅游市场现状

南通市旅游业“十一五”成就报告 2006年到2010年期间,市政府先后制定了《南通市景点创A 和饭店评星奖励办法》、《加快推进市区高星级酒店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2010年南通市大型团队旅游奖励办法》等激励政策,大力推动了旅游业发展。2006年到2009年旅游业实现了营业总收入24.58%的年均增长率。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我市的旅游业仍然保持了营业总收入连年递增的趋势,国内旅游市场和入境旅游市场都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到2009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为25.66%,入境总旅游收入年均增长为23.58%,2009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3.3亿元,旅游外汇收入3.09亿美元。据初步测算,今年1-10月,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25.5亿元,同比增长35.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南通旅游业的发展呈持续上涨的趋势,而在这一趋势下的散客旅游,又是一个主流。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这一“散客流”的现状。

2.3南通散客接待程序

报名——同行操作——计调调配——出团——导游带团——回程

游客出游,在其通过自主决定,或是由旅行社推荐其旅行目的地后,就会进入散客报名阶段。

报名的一系列繁琐程序完成之后,如果该报名社就是组团社的话,那么游客信息一律由负责该线路的计调统一录入,如果组团社是同行社,那么就要将游客信息及时准确的报给组团社,双方以盖章的传真件为合同书,并存档。

每一个组团社都有一个总计调调控出团线路的一切事由,再由计调分配工作,共同完成所有工作,在其中,计调就要十分谨慎,确保调配得当。当一切收客工作结束之后,就要分配导游出团任务,通知出团客人。

导游按出团任务书走完所有行程,完成接待计划。

3散客接待中存在的问题

3.1报名中产生的问题

3.1.1 组团社与报名社信息表达不一致

导游带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游客只认报名社,而不认组团社。例如,在国定假期中,常州中华恐龙园是没有“亲子游”的政策的,但是因为报名社信息更新不及时,所以仍是按亲子报名,到了景区,儿童牵扯到购票的问题,有的游客就会拒绝购票,而这最终的结果其实就是补票,但是却给导游,甚至是组团社的信誉都产生了一定的损坏。并且,游客给钱也给的不情不愿,就影响了整个旅游的愉悦性。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报名社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景区政策是不停更改的,只有掌握好了信息才能给旅游者提供好的咨询服务。二是作为组团社对线路较为熟悉,所以对于准确的信息要即使反馈给报名社,若发现问题没有及时提出,才会产生这类问题。

3.1.2接待人员未与游客说明出团注意事项

门市接待人员在接待旅游散客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一系列的问题给之后导游出团会带来很多的麻烦,所以在此,必须针对这一问题重点提出。

首先,接待人员对于行程的介绍过于简略,只说了要去哪里,而对于行程的时间安排没有说明。只说了要收取多少的报名费,而没有说明这些费用包含了什么,哪些还是需要自费的。只说了包含保险的,却没有说那是旅行社责任险,而非旅游意外险,旅行意外险是要自行购买的。这些游客不问,不代表就可以不向他们说明,有的游客旅游经验较少,对这些可能要求不是很高,但是也有旅游经验丰富的,他有要求走严格的行程标准的意识。而门市接待人员的职责,是不跟他的旅游经验挂钩的。

其次,门市接待人员把自己负责的事做好,一来为自己赢来了客户,与此同时给出团导游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

3.1.3报名社向旅游者隐瞒组团社信息

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幕,游客来门市询问“有去**的团吗?”于是该名门市接待人员拿起电话就给组团社打电话,问“你好,是**旅行社吗?我这边是**,你们家这个礼拜有去**的团吗?”而此时游客就在旁边。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游客知道是哪家在发这线路,还会在该社报名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客人上门来咨询,肯定是对旅行社的一种信任,而当着客人的面讨论这个问题,客人肯定会有一种“被卖”的感觉,那他们为什么还要乖乖坐着等你把他“卖”了呢?

3.2散客接送中产生的问题

南通下辖如皋、海门、如东三市,海安,如东两县,与此同时,南通又由崇川区,通州区,港闸区和开发区组成。而在这些市县区中又有很多旅行社不从事散客接待工作的,所以

就会将散客集中至南通拼团。而这就无疑产生了接送的问题。

3.2.1接送时间及地点

南通的周末散客游,一般在早上六点半统一从集合地开往目的地。因此在六点半之前,所有的游客都要到达集合地点,旅行社所通知给县区客人的时间以及集合地点一定要准确,例如在如东,有新的文峰大世界和旧的文锋大世界,而旅行社通知的时候就一定要说清楚是新文峰,不然就可能会耽误时间。

为了避免接送耽误时间,旅行社通知的时候可以比预定时间稍早,因为游客不可能都是准时的,路上情况也会很多。

3.2.2接送人员及车辆安排

有县区接送就必定得安排接送车,接送车的选择也是要慎重的。

首先,接送车要能够装下所有的县区客人,有时,旅行社为了节省费用,会选择让客人挤一下,而有的私人包车为了赚钱也不在意超载的问题,而这对游客是很不负责任的。

其次,出团前一天,旅行社一定要把接送客人的准确信息发给接送人员,接送人员按照信息来确定客人及人数,万一有出入,及时和旅行社取得联系。

3.2.3接送衔接

接送衔接的问题本文主要提到的是南通青旅的散客接送。一般的县区接送除了通州和如东是一起接送之外,其他的都是单独接送的,而南通青旅的接送却不是这样的。他是安排一辆车去接各个地方的散客统一至南通,这中间就产生了时间的浪费以及会使游客产生疲惫感。

3.3散客座位安排中产生的问题

3.3.1先来后到。有的游客在报名的时候就会向旅行社索要自己的座位号,上车的时候按座位号入座,这也是导游上车工作的程序。但是,有的游客没有索要座位号,在导游还没有到达集合地点之前,他们就直接坐上了前面的位子,并认定那便是他的座位,等导游来调适座位的时候,便不肯移动了。

3.3.2座位号重复。组团社同行操作人员,在回复传真的时候,应游客的意见会给予相应的座位号,但是,因为有的旅行社会在系统上预留座位,而有的旅行社是打电话来问的,同行操作人员在回复电话询问的时候就会尽量把座位号往后给,给前面的座位留有余地,就这可能产生座位号的重复。

3.3.3少安排了座位。旺季的时候,同行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因为同行操作人员不可能只做同行工作,他们同时要做导游,或者忙的时候还要当门市接待。因此在疲劳

之际,出错是肯定会有的,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座位安排少了,如果这一问题发现早还能想办法解决,但是如果出现在发团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车子上有空位还可以另行安排,但是如果满座的话就会产生超载的问题,一旦超载,为了游客的安全,车子是不会动的,这就会影响整个的行程。

3.3.4晕车。现在游客晕车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车上有一半的游客都是晕车的,他们都要求坐在前排,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导游在通知客人的时候,一定要提醒游客自备晕车药,做好心理准备,实在严重的,可以适时的调动座位。

3.4带团导游的安排

3.4.1经验不足。散客对于导游的安排相较于团队对导游的要求可能不是太高,但是不代表说谁都可以带散客的。散客是由不同的家庭拼团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旅游需求,因此,导游首先要灵活,要有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其次,带团导游还要能压的住客人,团队会有一个凝聚力,但是散客很难形成凝聚力,每人说一句话就会让你无话可说,这就需要导游把魄力摆出来,让他们先听你的话,再由游客代表发言。

3.4.2不按服务标准办事。这个问题我相信,不只是在带散客班的导游上会有,在很多导游身上都会发现。导游的基本工资少的可怜,只有团费可以拿,但是又不可能每天都出团,因此收入有限,因此才会有出现导游加点,强制购物的现象,这是导致导游投诉的一大问题,同时,这种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游客对旅行社存在反感,不相信旅行社。针对现存问题的处理对策

上一篇:订货协议合同范本下一篇:备件采购员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