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精选13篇)
1.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 篇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设计
单位:邢塘街道中心学校
姓名: 宋佩佩
时间:2016年9月26日
eq avs4al(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是宇宙空间的一颗普通的行星,是人类之家。
(2)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
(3)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知道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能力目标: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借助地球仪,使用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列表比较法等了解经纬线的含义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情感目标: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eq avs4al(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运用图表分析纬线的特点和纬度的划分
eq avs4al(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合作探究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地球仪、地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多大?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人类的家园。
[板书]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讲授新课
1.先通过动画,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有个了解,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画图,表示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同时表明教师的观点:“我画出我想象的示意图,同学们看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使学生在对地理产生兴趣的同时,不再只是崇拜教师的权威,培养创新的意识。
[讲解] 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取地球的平均半径,即6371千米。
2.地球仪
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地轴运动的,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斜着“身子”绕地轴转动。地轴与地球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在摆放地球仪时,将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大家摆一摆,互相评判一下。(注意教室的方向)
(学生观看:地轴、两极的空间位置)
[设计意图] 观察地球仪时,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然后着重讲解地轴的位置作用,如对地轴作用的认识设计了篮球与地球仪运动的比较,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地球绕地轴运动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轴在地球仪中的位置,设计动画演示,使学生既有实践的应用,又有直观地观察;为了将实际的方向与地球仪表示的方向一致,特让学生摆放地球仪,将地轴指向北(冲北极星)方,并且互相评判。这一部分主要是将地球的空间方位纳入到学生头脑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另外地轴的指向在将来学习地球公转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打好基础。
[讲解] 地球仪是按地球形状缩小而成的(实际是一个特殊的立体地图),因为它比地球缩小很多倍,所以地球仪都做成正球体。
[提问] 地球仪上有什么地理事物?
合作探究
在地球仪上有纵横交错的网——经纬网,通过它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当然在真正的地球上没有,它是人为画出来的。下面我们学习经线和纬线的知识。
2.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 篇二
一、地球公民的含义
(一)公民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具有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两个方面。公民的自然属性,反映出公民首先是基于自然生理规律出生和存在的生命体。公民的法律属性,是指公民作为一个法律概念,以一个国家的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应由国家法律加以规定。公民的存在,离不开自然属性,而公民的本质,则反映了其法律属性。
(二)意识
意识在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应形式。意识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是每个具体事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新、自律的主体性质和能力。
(三)地球公民意识
在茫茫的宇宙当中,有一颗蓝色的包含着无数生命的星球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遨游,这就是我们的地球。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人类都是地球公民,地球公民资格不需要任何法律的承认,只要我们属于人类的一员,我们就是地球公民。
地球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地球上的人们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于地球的社会政治系统以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
地球公民的责任感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超越意识形态,不带任何政治见解的人类共同的责任意识,是人类共同的经济价值观和生存价值观的体现。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地球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濡以沫,有难共担,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一国的灾难有可能变成多国的灾难,甚至世界的灾难,只有团结互助,方能有效地遏制灾难的蔓延。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无疑成为滋生“地球公民”意识的土壤。但其内在的动力和底蕴则源自于公民良好的道德素质,即从心灵深处所萌发的对人类的灾难、对灾祸的受害者的爱心、善心、同情心、恻隐和怜悯之心。可以这么说,“地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催生”出来的是一大批具有人性道德的好人。
二、地球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公民素质培养在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在基本观念或核心概念上主要包括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正义、尊严、宽容、怜悯、至真、至善、至美、个人权利、公共利益、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等;在价值取向上分为义务论、权利论和道德中心论。地球公民意识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球整体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二是对地球环境问题了解并具有经验;三是具有价值观及关心地球的情感;四是具有辨认和解决地球问题的技能;五是参与各阶层解决地球问题的工作。
三、地理教学与地球公民意识
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发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这是地理学就自身使命、职责等问题向全世界发表的隆重宣言。序言中说“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须”。宪章高屋建瓴,明确提出了地理教育的宏观发展方向。
培养具有责任心和世界观念的公民,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教育新理念,在这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应建立新型的现代教育理念,平时多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动向,拓宽学科知识视野,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向。新的地理教育观认为,接受地理知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因此,地理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
1996年8月召开的国际地理学大会指出:“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地理学是了解关于自然界对人类的供给能力和限制性的最佳课程。”地理教材中涉及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基础知识,不论是从系统性,还是从丰富程度都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可比拟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整体出发,综合各种因素,坚持“着眼全球,从区域着手”的原则,只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落实到一定的地理区域中,才能得到合理解决,这也正是地理学科的结构和思路。因此,每一位地理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认真对待当今的地理教学,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当今和未来的世界培养负责的公民。
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殊功能,决定了21世纪的地理教育,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地球公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地球公民意识不会天生或自然而然地形成。培育地球公民意识的种子,必须从生活的点滴开始,从学生阶段开始。学校历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地球公民意识的主渠道,通过地球公民意识教育,使学生实现从“百姓”向“公民”的转化。
(一)培养学生地球公民意识的途径
1.结合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壮丽、成就巨大等优越的一面,又讲自然条件不利的因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的优缺点,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奋斗目标,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环境意识,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2.结合地理教材,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编写有三个核心,即社会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地理教材涉及天文、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生物、资源和能源、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诸多因素,这些内容无一不和地球相联系。因此,在讲授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挖掘教材内容是进行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3.结合乡土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不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还可以讲一些学生身边发生的破坏环境的事例,教育他们认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地球公民意识。
4.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地球公民意识
通过教学环节、教育内容固然重要,是主渠道,但依据学生的实际,地球公民意识的渗透还要体现在学生的在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因为活动和实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也是实施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5.联系地球的有关纪念日,培养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一年中有关地球的纪念日几乎每个月都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纪念日,普及地球知识,培强学生的地球公民意识。
(二)培养学生地球公民意识的方法
在实施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上,传统的知识传授或智力训练不是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方法,真正的公民知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基础上,它要求以师生“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为主导,如讨论、辩论、竞答游戏、小型专题报告、作文、角色扮演、冲突情境、社会问题方案设计、集体完成创造性工作等。
1.侧重教育方法的隐蔽性和渗透性
隐性教育方法,指用隐蔽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的方法。它强调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于文、于游等,这种方法的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潜隐性使地球公民识意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隐性教育也主张“模糊战略”,将鲜明的阶级性隐藏起来,悄悄地渗透到各种人文社会科学当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它接受统治阶级所主张的意识形态。隐性教育方法不受课时和教室的限制,能延伸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避免直接说教,使学生在愉悦、激奋、庄严、悲痛等不同情感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从效果上看,地球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强有力的渗透性。地理实践课可以利用学生对它的认同感和浓郁的兴趣,来把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寓于其中,以隐蔽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之中,化为人们的行动。
2.实现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在地球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防止一般化、表面化、形式化,增强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地球公民意识教育在注重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把做“一个好公民”始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重视社会规范和社会责任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理想的升华具有牢固的基点。地球公民教育内容要有层次性,方法要有多样性,要确定适应的自由度,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形成大众化的核心和基础层面,并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理”,提出地球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层次。这就是指在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同时,也要把理想落回到现实人的生活中,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人们树立爱国心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负责。
3.注重行为的参与性和知识的生成性
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注重提高教育对象的参与能力、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使每个公民教育对象都真正具备较高的公民素质。因此,有严密而完备的法规,法律和各种管理制度与之配套,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旅游、参观、志愿服务、体育比赛等。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判断,解决问题。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不仅会掌握学到的知识和规范,而且具有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
4.实施情感渗透和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提倡了高尚的人文精神,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教育人性化就是让教育这个严肃的工作,充满了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教育这项艰难的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而是让人备感亲切、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的神圣事业。
地球公民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对人类应尽的义务,忠实履行自己对地球、对全人类的义务,做一个负责任的地球公民。只有我们每一个地球公民都关心人类的命运,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关注身边的小事,从点点滴滴做起,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地球公民,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地球才能被我们全人类所拯救,成为我们更加美好的家园。
摘要:地球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地球上的人们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从地球公民意识的含义入手,进而阐明地理教学与地球公民意识的关系,并对培养内容及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球公民,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丛日云.中国公民读本[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4).
[3]张鲁宁.世界公民观念与世界公民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9,(20).
[4]卓凡.要有世界公民意识[N].江西日报,2011 -02-12.
[5]姜煜.地理教学中的公民教育[J].地理教育, 2004,(4).
[6]付轶男.现代化、全球化与公民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6,(1).
[7]臧宏.公民意识的蕴涵及思想教育策略[J].教育评论,2009,(1).
3.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 篇三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策略
1.前言
“地球运动”这一知识点是高中地理的入门内容,也是高中地理的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和高考热点。由于这一部分内容较为宏观且抽象,因此成为一大学习难点,成为高中地理学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面临的“老大难”。从这一角度讲,正视这一部分内容面临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体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系统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提升学习兴趣极具现实意义。
2.学生在“地理运动”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运动”这一知识点是高中地理的入门知识,在地理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深入分析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为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问题可表述如下:
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足。由于这一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切身实际联系较远,且知识体系较为抽象,因此学生很难对诸如“赤道平面”、“黄道平面”、“太阳直射点”等相关概念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有关规律形成深入细致的了解。从心态上讲,这一部分内容作为高中地理入门知识,学生对此重视不足。一方面这一部分知识与初中地理知识又些许重合之处,这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此放松了警惕,另一方面部分知识点难度较大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存在较多问题,以此也影响了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3.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的教学策略探析
通过上述学生在“地球运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以此为切入点探析对这一知识点的复习策略,以期使得学生能扎实、高效的完成对该部分内容的系统掌握。
3.1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内容庞杂且较为抽象,高考重点、难点也较多的分布在这一部分。有鉴于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要使学生针对本部分内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此对知识脉络实现有序理清。
在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地球自转和公转为切入点,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掌握相关的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此为逻辑体系形成相应的知识脉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动态的眼光分析相关的运动规律和原理,抓住“地球运动”的“动”这一关键点,直观且熟练地掌握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不仅熟记两分两至日直射点的位置,还要掌握折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的运动状态,该图具体示意如下:
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不可局限于教材,而是要在学生可接受的理解水平之下,适当地增加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在拓展自身知识面的基础上能通过新知识的引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比如教师可适当引入晨昏圈的概念,使得连接晨昏圈位置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知识,从而使得学生深入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3.2强抓基础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绘图能力
“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原则使用任何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紧紧抓牢“地理运动”相关知识的学习,就基本规律而言,学生要牢牢掌握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就基本运动关系而言,学生要扎实牢记晨昏圈与太阳光线、直射点的关系,与晨昏圈相切纬线的纬度和直射点纬度的关系。学生只有对“地理运动”的基本知识形成全面而细致的把握,才能在做题时通过提取有效信息与基本知识的连接点,从而顺畅地完成题目的解答。
除此之外,教师在督促学生紧抓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作图能力及意识的构建。就目前而言,现在的地理图形已不再是简单的侧视图、俯视图、半球图,难度逐级加大到以两三根线的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学生的作图训练,使之形成思维敏感点和构图意识,通过知识整合和图形转换,使之能根据局部的图形画出相应的俯视图和侧视图,从而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打开思路。
3.3提升学生的“地理运动”知识的复习兴趣,克服恐惧心理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入门知识,教师在基本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扮演好“引路人”形象,通过使用多媒体网络以视频、图片的形式使得学生直观地感知地球运动变化的状态和基本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比单纯地“开门见山”式的知识灌输要更高效的多,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突破“地理运动”学习与复习的“老大难”问题。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关注不同学习层次群体的复习状态,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放手,充分给予其学习的主动权,使得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对于程度中等甚至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特别关注,帮助他们克服学习恐惧和压力,使之充实复习热情。
4.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运动”知识作为高中地理的重要知识点和高考难点,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复习过程中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予以充分关注。教师要通过提升学生的复习热情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地理运动”的知识体系并提升自身的作图能力从而高效、有序地引导学生完成基本的地理复习,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其他地理知识的复习提供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永.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复习教学策略探析[J].学科研究,2011,(11):56-58.
[2]徐芳.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浅谈[J].学苑教育,2011,(31):100-103.
[3]刘倩.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学生地理知识素养的培养作用及教材使用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78-79.
4.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篇四
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大小
?二、认识地球仪:缩小的地球模型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基础课)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它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不仅如此,地球仪上还配备了一些特殊的“装置”,方便我们利用它们来学习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等。
?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展示地球仪教具,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探究地球仪的兴趣。
一、认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过渡: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特殊的“装置”是什么吗?它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见识见识吧。?
活动:同学们仔细观察地球仪,看看你们能看出哪些特殊的“装备”?它们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讨论等(略)
学生:发言、说明自己看到和讨论的结论等等。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可以确定在地球仪上的这些最明显的点和线:北极点、南极点、地轴、经线和纬线等,如教材P5页图1.4“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所示。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查找、记录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讨论它们是如何被确定的等等。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结论等。
学生:发言、回答提问等。
设问:实际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球表面也没有画出经线和纬线,那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是如何确定上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看看这个问题。
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表面点和线,讨论、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地轴、北极和南极?
2.什么是经线和纬线?
3.这些点和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学生:分小组活动、讨论、分析等。
学生发言:结合自己的活动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发言(略)。
小结: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地轴北面的是北极,位于南面的是南极。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经线。
?二、认识纬线
?承转:在这些点和线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经纬线了,老师这里有个有小窍门,可以帮助大家区分一下。
?教师引导:同学想一想“经”和“纬”这两个字的拼音是什么?如果把“经”拼音首字母“J”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把“纬”的拼音首字母“W”拉直了看看什么形状
?学生:听讲、思考,分组继续观察、讨论问题。
?师生互动:教师巡视,提示学生观察、找出经纬线和南北极点的关系,总结自己的结论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领悟“经”对应的是竖的直线。“纬”对应的是横的直线(在平面简图中适用)。
讲述:刚才的小窍门仅适用于我们在平面简图中绘制成直线的经线和纬线,实际的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又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区分呢?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认识一下。
活动:要求学生: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每组分发一根绳子,绳子的长短稍长于地球仪周长,自己准备直尺,量算比较长度。
3.老师要求观察地球仪时才能动,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体展示问题:
1.纬线的定义,用自己的话提炼出要点。
2.纬线的形状?
3.纬线长度及变化?
4.地球仪上有多少条纬线?纬线指示的方向?
讲述:请大家停止讨论,就这几个问题来分享讨论结果。
提炼要点:一边听同学们的回答,一边完善附表(板书。)
? 定义 形状 长度及变化 指示方向 纬线 垂地轴,环地球 圆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东西 ? ? ? ? ? 难点提示:如何演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呢?可以假想我们只沿着地球仪上的赤道,向前(后)某一个方向移动,因为始终在赤道上移动,没有向上(北方),也没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动的方向只是在东西方向上变化,说明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过渡:同样的学习方法,我们来看看经线的有关特点。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猜测地球仪和绳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教材P6,思考讨论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这里纬线长度的比较需要用到老师提供的绳子和自己的直尺
师生互动:老师可巡视,指导学生如何用绳子和直尺对比量算纬线长度。
学生回答:
1.纬线定义(看书得出的结论):和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
2.纬线是圆的。
3.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变短。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学生:(体会感悟)沿着赤道移动,在往东或者往西走,所以纬线应该指示东西方向。
三、认识纬度
?教师承转:现在我们初步认识了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基本特点,那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仪上的纬线有多少条吗?
?学生: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实际上,地球仪上的纬线是数不清的,有无数条,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这些不同的纬线呢?下面,我们还是通过活动来认识这个问题。
活动:观察地球仪,认识纬度在地球上的划分。?
1.每四个人为一个活动小组,每组派一位女生领一个地球仪并负责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写在地球仪的包装盒上。
2.按老师要求共同观察地球仪,其余时间地球仪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纬线上标注的纬度度数,看看纬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纬度的标注)。
学生:活动、讨论等。
学生:发言等。
提问: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球仪上的纬度起点也是从0°开始排列的,那么,0°纬线在哪里?它是一条怎样的特殊纬线呢?
学生:发言等。
归纳总结:0°纬线位于地球仪的中部,就是我们熟悉的赤道线,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它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由于这一特殊的属性,赤道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一些有赤道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常常建一些所谓的“赤道纪念碑”来一起人们的关注,如,教材P6页图1.7“基多赤道纪念碑”。
活动:确定了赤道是0°纬线,那么,其它的纬线度数又是如何标定的?纬度是如何变化的?最大的纬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让我们继续观察地球仪,找出这些规律吧。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得出有关纬度的分布规律:1.纬线的度数范围是0?-90?,赤道为0°,南北极点是90°;2.纬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点。
提问:从纬度的分布中我们发现,除了赤道外,其余的纬度都有两个数值,又该如何来区分呢?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等等。
归纳总结:赤道以南称为南纬,赤道以北称为北纬,人们还利用英文“南”“北”的单词首字母“N”和“S”作为代号,分别表示北纬(度)和南纬(度)。
练习:
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纬40度,用数字和字母该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画出最长的纬线——赤道,大家观察地球仪上纬线的分布规律,然后补充几条纬线:南北纬23.5?,南北纬66.5?,标出南北极点的度数90?。
?学生:听讲,记录等
?过渡: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人们利用不同的纬度来区分这些纬线,通过纬度的大小来认识纬线在地球上的位置,那么,人们是如何来区分地球仪上的经线的呢?
三、认识经线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仪上这些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大圆弧线吧,看看它们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
活动:
5.初一地理地球训练题 篇五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说明了
A.大陆漂移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
C.地球是一个球体D.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2.读图1-1-11,甲点的位置是()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3.一架飞机从济南起飞,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可以()
A.到达北极点B.到达南极点
C.回到济南D.不能回到济南
4.地球自转产生了()
A.极昼极夜现象B.五带的产生
C.昼夜交替D.季节的变化
读南极我国两个考察站分布图1-1-12,回答5~6题。
5.a、b是我国的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b站在a站的什么方向()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6.a、b两考察站所在的半球,叙述正确的.是()
A.a站在西半球,b站在东半球B.a站在东半球,b站在西半球
C.两考察站都在西半球D.两考察站都在东半球
7.下列四幅图,哪一幅图中的P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并且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最吻合()
8.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我国正处在()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9.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A.北极圈B.回归线C.南极圈D.赤道
10.北京市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时间是()
6.高中地理 《数字地球》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运用相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过程与方法> 在获取和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锻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提取、整理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的整体认识,形成全球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数字地球的定义,特点 理解数字城市的意义 [教学难点] 明确3S技术的概念和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 [教具] 课本,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节3S技术吗?
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取某区域全面资料的技术。
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能为无人区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侯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
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能对获得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的技术。
<新课> 认识“数字地球”
有了以上的回顾,我们来认识一下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的提出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的。
他指出:数字地球是指一个以地理坐标为依据的、具有高分辨率和海量数据、立体显示地球信息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
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需要很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数字地球的特点
(1)、数字地球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这三者的融合统一,是数字地球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根本标志。(2)、数字地球可以迅速充实和联网。(3)、数字地球是一种开放式的数据平台,它采用动态、仿真和虚拟等先进的技术,具有立体和动态显示数据的能力。(4)、数字地球以图像、图形、图表、文本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局部或全球范围的数据、信息、知识方面的服务,其中提供信息服务是最主要的任务。(5)、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覆盖整个社会层面。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思考,说出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
主要有:预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保持生物多样性、解决政治或经济危机、增加农业产出等。
未来城市-----“数字城市” 了解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数字城市的内容
城市设施的数字化,城市的网络第(包括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光纤网、广域网、局域网等),城市的智能化(包括网上商务、网上金融、网上教育、网上医院、网上政务等)。
数字城市的好处:
能够为人类创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舒适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数字城市的发展现状
美国:全国约有60个城市正在进行数字化建设。现已建成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的示范工程;卫生医疗行业建立的“健康网络”,“计算机医生”通过Internet向病人提供会诊和保健咨询;许多学校已开始转向多媒体教学;大多数银行通过电视、计算机和自动出纳机开展业务,并逐步转变成为“虚拟银行”;集成化的全国性各种电子化系统,为公众和政府间的互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目前,联邦政府、州已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建有自己的站点,并在2003年实现政府管理电子化。中国:一些城市也在积极投入数字城市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例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智能济南”等。其中,北京市明确提出“数字北京”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宽带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首都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系统,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构建起秘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化软环境;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设信息化社区。建立“数字城市”的意义
(1)、城市发展:建立数字城市,实现城市信息化,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增强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信息化还将带动全球化,是城市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必要条件。(2)、区域发展:城市信息化给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上的支撑,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信息化、现代化和全球化。
(3)、日常生活:城市信息化使得智能化交通、智能化住宅小区、数字化企业、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娱乐等成为可能,还带动了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建设,为居民生产、生活和学习创造更方便、舒适、高效和安全的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未来校园------“数字校园”
1、数字校园的概念
数字校园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会的一个超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教育资源。
2、数字校园的内容
在数字校园中,将建成属于自己的校园网络。通过网络,教师不论在校内还是家中,都能进行电子备课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操作,如进行视频点播,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看到学生的作业和答卷,并进行评阅工作。
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参加教学活动。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信息,学生可以自己调出学习课件,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由计算机进行辅导,借助计算机巩固课堂已学会的知识。遇到特殊情况时,学生在自己的家中借助互联网接受远程教育,并通过实时的考查系统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时,只需在计算机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学号以及所需图书名称,计算机屏幕上就会立刻显示该书在图书馆的位置和编号,管理人员能很容易找出,并办理借阅手续。
3、想象未来的地理课
(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未来,借助于数字校园技术,上地理课时将与现在截然不同。学生只要戴上显示头盔,就能看见太空中的地球,如果采用越来越高的分辨率,将看见大陆,然后是乡村、城市,最后是住房、树木和其他天然的、人工的地表事物。利用声音识别系统,学生能够请求得到关于陆地覆盖、动植物物种分布、实时天气、道路、行政区范围以及人口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能被天衣无缝地融入到数字地图之中。通过“数据手套”,单击一下链接按钮,就能够看见更多信息。
<小结> “数字地球”是继信息高速公路之后,美国推出的又一项引起广泛关注的全球战略计划。它是一个三维的地球信息模型,涉及3S技术,是信息技术与地理科学的融合,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掌握地球表面信息最好的方式。
<版书设计>
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
认识“数字地球” 提出 核心思想 特点 应用领域
数字城市 简介 内容 好处 发展现状 意义 数字校园 概念 内容
7.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 篇七
关键词: 珠心算 虚拟地球 添加图层 地理教学
在新课程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地理教学中要积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由此催化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出现。本文利用珠心算的虚拟算盘原理,转植于高校地理教学中,在实际中实践“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以尽快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造就较专业的地理学者。
一、珠心算的原理及人的全脑认知机制
珠心算又称珠算式心算,是运用珠算原理进行心算的一种方法。它是以珠算为基础,先期通过实际拨珠训练,形成具有“本能特性”的珠算技术,中期在大脑中虚拟形成算盘,后期进行模拟拨珠,在大脑中利用珠像运动进行直观计算的一种计算技能[1],具有珠算的直观的特点,兼有心算的快速特点。所以,自珠心算自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以来,已经在国内许多地区得到推广,并且也推广到其他一些国家。
有研究表明,人的全脑认知机制多为图像图形操作法[2]。珠心算教学时,听心算、看心算都是左脑先把看到的数字及时传输到右脑,右脑迅速把数字转化成脑像,按照珠心算的拨珠要领进行心算,再将结果传输给左脑,转化为数字。珠心算的运算过程需要左右脑相互协作。有研究表明,人体的右脑的主要功能即在于图像的记忆和运算[3]。只有左右脑有效开发、积极配合、相互作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才会成倍地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促使左右脑均衡发展[4]。
二、高校地理教学的特点
地理学的要义之一即描述各种地理要素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地理实践能力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属于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范畴,这体现在各国的地理学教学设计中[5]。而与之相关的各个进程,如地理观察、动手绘制地理图表、操作使用地理仪器测试,进行地理实地观测、野外考察、环境调查、社会访问,地理信息的搜集与诠释,地理環境条件分因子的分析与预测,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获取地理知识,进行地理科学研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等,要做到“心中有图,胸有成竹”,均可以通过虚拟地球的方法加以实现。
三、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在高校地理教学上的应用
以上二者具有明显的联系,在理论上可以用这种虚拟地球+图层的不断叠加,逐渐丰富地理学知识和结构。首先在大脑中形成银河系的行星模型,其次在大脑中形成地球,建立虚拟地球,叠加经纬度图层,叠加气候带图层、大洲大洋图层,建立土壤地理学分布图层,建立植物区划图层……通过不断叠加更加细致的图层,实现立体的、动态的地球,经年累月地叠加各个图层,学生的地理素养会逐年提高,最终成为地理学专家。
1.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是所有智力的起点,没有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种智力因素都无法体现,因此,注意力是一切的开始。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虚拟地球,并不断加以叠加新的图层,从静止的地球上升到动态的气候、地理地球,能化静为动、突破难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聪明大脑的“眼睛”,观察力的强弱决定学生学习的成败,这在地理学这门来源于观察、成长于总结的学科来说,体现得尤为突出。要想形成动态的地球,学生必须学会主动去看、去听、去摸,便会由观察地理要素产生兴趣,在兴趣中思索,在思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观察中可以汲取知识,在观察中活跃知识。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的话,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经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长期训练的学生就可以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3.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地理学的要义之一就在于各种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经过不断地添加图层,就会把教师的抽象讲解,通过建—叠—动,在其脑中便出现了一个有着各种空间要素的动态的地球,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虚拟地球添加图层的过程就是在大脑里面“建立动态的有各种地理要素的活动的地球”,长期训练、刺激,可以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增强。
4.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力。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活动水平的高低。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都离不开思维力,反过来它们也促进思维力的发展。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是形象直观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运算方式,它有利于脑映像的形成,并能促进抽象能力的发展。学生在不断叠加图层的训练中,手、脑、眼、耳和口同时运用,促使思维得到有效锻炼,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智力水平得到提高。在叠加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图层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无论是做大范围的图层叠加,如气候带的定位,还是做更细微环境要素的细致叠加,学生均多角度、多尺度地思考同一问题,形成“一颗善于思考的心”,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空间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得思维多样化。
5.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虚拟地球形成的脑图像,能够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学“地球植被的分区分布”时,如果讲解教师不注意组织自己的语言和逻辑,其杂乱的描述就难以让学生理解,如果利用在头脑中形成的已经具有经纬度的虚拟地球,配合添加的土壤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图层,就会清晰、直观,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这非常有助于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采用不断往在头脑中形成的虚拟地球的添加图层的方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进而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四、展望
我国调整后的教育理念,应体现为从小培养地理学家,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万张图[6]。如有可能,应组织相应的学者,采取“虚拟地球添加图层法”巡回于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乃至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地理启蒙课堂,以期尽早选育出对地理感兴趣的各阶段人才,在各个层面促成“炼成地理学家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许晓华,司继伟,汪飞.珠心算的认知机制及其与认知能力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19-123.
[2]李永欣.珠心算训练对儿童大脑可塑性的影响以及大脑结构随训练时间的变化[D].浙江大学,博士,2013.
[3]田宝茹.珠算式心算与小学生智力开发[C].中国珠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2004.
[4]赵宽余,杨岚.开展珠心算教学促进儿童全脑均衡发展[J].珠算与珠心算,2010(3):11-15.
[5]褚劲风,徐皎,日本高校地理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地理教学[J].世界地理研究,2000(1):100-104+112.
[6]范锦丽.欲成名师,先成明师——谈地理教师专业成长[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27-228.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SDJGY2013-27)
8.《地球表面形态》高中地理教案 篇八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授课内容:
一: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三大岩类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③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④两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此;⑤板块移动发生张裂地区,形成裂谷或海洋;⑥板块相撞挤压处,形成山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两个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山脉。
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2.实践意义
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三、本次课后作业:
相关练习附后
四、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9.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教案 篇九
(一)清华中学地理组 闫晓霞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弄清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等基本概念。
2、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
3、理解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以及时区的划分,能够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地方时和经度,以及区时的简单计算
4、理解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的原因和偏移规律;并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惯性十字坐标和球面曲线坐标差异图,探究得出沿地表水平方向运动物体发生偏移的原因及规律
2、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认识晨线、昏线,并尝试画出地球侧视图与基地俯视图中的晨昏线。在此过程中,学生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读昼、夜半球图,得出地球自转形成经度时差并用此图说明相关问题,从而初步掌握用图形辅助空间思维的方法和步骤。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读图、析图、绘图,结合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感受探索自然规律的乐趣。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二、教学重点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和区时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以及对地理事物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特点与判断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演示,让学生来理解昼与夜的形成、昼夜交替以及地方时的产生。
2、充分运用课本插图、板图,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来引导学生掌握晨昏线的特点、时区的划分以及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3、用综合分析、归纳推导,将课文前后知识有机地联系。
五、课型 新课
六、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
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 为什么2004年暑假雅典奥运会期间我们得知刘翔等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都是在深夜或是凌晨? 几年前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巴塞罗那举行,我们要看比赛为什么都在下半夜? 为什么途经我国东部海域的台风中心,其气流旋转总是呈逆时针方向? 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板书)
一、昼夜交替(板书)
1、昼夜的形成(板书)[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让地球仪不动,不自转也不公转,让学生想象,学生如果是太阳,他们能看到的地球的一半,因为眼光无法穿透地球仪,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
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的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这的半球叫昼半球,暗的半球为夜半球。
[提问]昼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的概念。)
2、晨昏线(板书)[演示]让学生扮演太阳,正面看过来后,确定下来晨昏线,可以用有色笔或红绳做好记号。将夜半球用黑笔划上阴影,然后可以把这个昼夜凝固的瞬间从各个方位展示给学生看。
可以分别从侧面、南北极上空看,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与学生共同分析分析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的特点(板书)
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不同的图上,分析晨线和昏线的交点的地方)始终平分赤道
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
[讲解]再次明确晨昏线的概念: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它是晨线与昏线的合称。[提问] 如何判断晨昏线呢?(2)晨昏线的判断(板书)
自转法:可以在晨昏线线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的箭头),如果箭头指向昼半球,则该线为晨线,如果箭头指向夜半球,即为昏线。
方位法:夜半球东侧或昼半球西侧为晨线,夜半球西侧或昼半球东侧为昏线 [训练]在前面画的示意图上,利用晨昏线的判断方法来判断三个图中的晨线和昏线。[补充]选取一条经线,介绍昼弧和夜弧的概念。(3)昼弧和夜弧(板书)
让学生观察前面画的图,理解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纬线分成两段,在昼半球的一段为昼弧,在夜半球的一段为夜弧,它们可以表示昼和夜的长短。
[承转]处于黑夜状态的夜半球是看不到太阳的,在昼半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看到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太阳高度的问题。
3、昼夜的表现形式——太阳高度(板书)[举例引导]什么是太阳高度呢?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比如,早上太阳刚出来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则太阳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说明太阳高度为0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慢慢的爬升,太阳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也逐渐增大,太阳高度也逐渐变大。(可以画图表示)
[承转]刚才我们是在假设地球不运动的前提下来考虑问题的。实际上,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用地球仪演示)。
4、昼夜交替(板书)
[演示、提问]地球仪上标一个点,表示一个人,这个人看到的昼和夜是怎么变化的?(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地球的自转)
[思考]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会不会有昼夜交替? 学生讨论回答:一年一个昼夜变化
[提问]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时间呢? 学生回答: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
[思考]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刚学过“恒星日”,为什么在地球自转运动中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日期呢?请大家思考。
(学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解释)由于参照物不同,便产生了两种时间长短不同的日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这叫做一个恒星日。它是以天空中除太阳以外的某一颗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即天空中的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地球某地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教师可用地球仪演示说明),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但是,地球毕竟是太阳系中的成员,地球上昼夜的形成以及昼夜的不断变化(交替),均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作公转运动,一个太阳日,地球要转过360°多一点,所以时间上比恒星日多3分56秒。
同学们听说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话吗?(学生回答)略
[教师解释]在钟表出现以前,古代劳动人民完全是靠太阳(夜晚靠星星、月亮)来安排一天的起居作息、生产劳动,因而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通过前面第2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月球是一颗同步卫星,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约为一个月,而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天,这样就使整个地表面的昼夜温差减小,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我们地球的一大优越性。[举例过渡]我一邻居的疑惑:一天傍晚,她和一个新疆亲戚讲电话,偶然说这里快天黑,可是四川那头的老乡却说天黑还早着呢?她就很奇怪,都在中国,怎么连天黑时间都不一样呢?(让学生先来分析)
[讲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的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二、地方时(板书)
1、地方时的产生(板书)(教师演示地球仪,按照以下思路、线索边板书边讲解)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补充)因天空只有一个太阳,某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时刻是不一样的,即各地有各地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根据以上的分析、推导可得出: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下面我们来换算一下:
地理经度(度、分、秒)地方时(时、分、秒)15°
1小时 15′
1分钟 15″
1秒钟
[引导计算]地球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下的计算法则:
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 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
[举例] 已知北京(东经116度28分)的地方时是12时56分,此时某地的地方时是8点10分,那么某地的地理经度是多少?(东经44度57分)
已知北京(东经116度28分)奥运会开幕的时间是2008年8月8日8点,那么伦敦(西经0度7分)、纽约(西经74度)、东京(139度43分36秒)的时间。
伦敦:与北京经度相差116度35分,则时间相差7小时46分2秒,所以伦敦此时的时间为0时13分58秒
纽约:与北京经度相差190度28分,则时间相差12小时41分52秒,所以纽约此时的时间为8月7日19时18分8秒 东京:与北京经度相差116度35分,则时间相差7小时46分2秒,所以伦敦此时的时间为0时13分58秒 规律:1)同经度地方时相等
2)东早西迟(计算地方时时东加西减)
3)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4)南北极点是所有经线交汇点,不能计算地方时
5)地方时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1度
[补充]由于东早西晚,所以往东边去就会越来越早,往西边去就越来越晚。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欧洲人向北美洲大批移民,他们逐步向西扩展,一直到达太平洋沿岸,这里面有大量的英国人。十八世纪末,俄国人也从白令海峡经阿拉斯加来到这里。英国人和俄国人一见面就出现了矛盾:英国人说今天是星期日。俄国人却说那是昨天,今天已经星期一了,两国的人谁也不让谁。现在我们能够解释这个现象了。往东每跨越经度15度就应该早一个小时,往西跨越经度15度就应该晚一个小时。往东去的人与往西去的人相见,就正好跨越了地球一周360度,时间就相差了24小时。也就是说往东边去的人时间就会比往西边去的人的时间早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如果某人一直往西边走,回到原地就会发现时间晚了一天,如果某人一直往东走,回到原地就会发现时间早了一天。例如:麦哲伦船队1522年9月6日周六环球航行回来,而当地人认为时间是9月7日周日。为了避免这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将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总比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早24小时(1天),即东西12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如图,国际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偏离180经线,主要是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而尽量避免通过陆地)
[承转]所以,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给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带来许多麻烦,所以国际上在1884年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
2、时区和区时(板书)0
0
o(1)时区的划分(板书)
时区的划分可使用下列图式(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或使用多媒体投影演示)讲解: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从0度开始,0度两侧各取7.5度,这15度为零时区,中央经线为0度,然后向东、向西各有12个时区,注意,东12区和西12区为一个时区,12区的中央经线为180度。
(解释)中央经线、区时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统一的时间,这个时间叫区时。采用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区时。例如北京在东八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则东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就是采用东经120度的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所在的东经116度的地方时。(2)区时的计算(板书)
有了时区,世界各地的时间换算就简化为加减几个小时。加减时差先要统一一个原则:东时区变为正数,西时区变为负数,零时区为0。换算方法就是看得到的数字大小,大多少就加几个小时,小多少就减几个小时。
区时的计算法则: ① 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举例计算] 假如北京时间是7:30,那么此时开罗(东2区)、纽约(西5区)、悉尼(东10区)分别是什么时候。(各个城市的时区号可在图册上找到)开罗:7:30—(8—2)=1:30 纽约:7:30—[8—(-5)]=前一天的18:30 悉尼:7:30+(10—8)=9:30(注意:当时间不够减时,应往前借一天,借一天24小时)②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板书)世界很大,各国有各国的具体情况,一些国家根据实际需要使用某个区的区时为标准时间,也有采用半区时,本国东部时区的时间。
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在我国新疆和西藏的学生,为什么上午10点才去上学?(让学生稍作思考后再解答)这是由于我国的领土东西跨经度较广,从东到西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全国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目前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经线上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是我国使用的标准时间。新疆和西藏的大部分位于东六区,那里的时间一般要比北京晚2个小时,所以在当地就出现了上午10点才上学的现象。
[承转]地球不停地自转,不仅使昼夜不断地交替,产生了地方时,而且还产生了一种地转偏向力。受这种力的影响,凡是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要发生一定的偏转。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板书)(引导)物体在前进中怎样发生偏移呢?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来解释说明: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沿地表做水平方向运动的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注意:一定是顺着物体前进方向。这就如同我们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一定要靠右行(北半球)。
规律:北右南左赤道无
这种偏转现象对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气流和水流表现得最为明显。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1.25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情况。(让学生思考分析或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归纳。)思考题:
①为什么长江三角洲河口的河道向南偏移?长江大堤加固时,你认为应重点加固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长江三角洲河道右偏,北岸淤塞说明了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和影响)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舰队攻打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役时,舰上的炮手都打不中目标,恰巧舰长的朋友某位地理学家路过该地,给他们做了几分钟的讲话。此后他们的炮弹几乎百发百中。请你简略地说出地理学家对他们讲话的大致内容。
(地理学家主要告知沿水平方向运行的物体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半球向左偏。所以炮手瞄准时注意向目标右侧留一个矫正角度)
③有人说在我国新疆有条河流,它上游两岸的土质相同,但左岸比右岸陡,下游右侧沙滩中有丰富的沙金。你认为他的说法可信吗?
[课堂总结] 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以及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现象,重难点较多,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板书设计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一、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太阳光
2、晨昏线
(1)晨昏线的特点
大圆
平分赤道
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
(2)晨昏线的判断
自转法
方位法
(3)昼弧与夜弧
3、昼夜的表现形式——太阳高度
昼半球
h﹥0
夜半球
h﹤0 晨昏线上 h =0
4、昼夜交替
原因:地球自转
周期:24小时,一个太阳日
二、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 规律:1)同经度地方时相等
2)东早西迟(计算地方时时东加西减)
3)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
4)南北极点是所有经线交汇点,不能计算地方时
5)地方时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1度
2、时区与区时(1)时区的划分(2)区时的计算
① 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
②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
3、各国实际使用的时间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0.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 篇十
一、关于“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概念理解
“数字地球”这个概念在最近几年被广泛的提起,最早是由美国的前副总统戈尔在二十世纪末,在加里福尼亚科学研究中心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高瞻远瞩,认识到,未来对于地球的观测和了解,将会是海量的信息,立体的观测,将会把地球简化成数字信息来进行观察。尽管早在近二十年前就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关于“数字地球”的定义被大家广泛的认可。
其实作为高中生,我的想法很简单,认为“数字地球”就是一个对地球数字化模型的表述,我们可以将地球的数据全部数据化,然后转化为我们日常所习惯的了解和观测方式。最简单的“数字地球”的模型就是我们给地球建立一个简单的三维坐标系,然后就会使得每个地点都有一个相对唯一的坐标点来表示,就像我们所讲的经纬度一样。但是“数字地球”要比经纬度更为高级,所表达的内容更加广泛,利用的技术也会更加多样和先进。
二、“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中技术的应用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3s技术。
RS技术,这个技术主要是为了在段时间内,获取到某个具体区域里的详细的地理位置。
GPS技术,这是这两年发展迅速,我们了解比较多的一门技术,它和RS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它最大的不同点是定位空间信息,可以为人迹罕至的无人区提供各项地形信息与位置信息。
GIS技术,它是最近两年才被广泛提出的,它主要是对于各项地理信息的管理,包括收集、调用、分析等等,相当于是一个数据库。
三、“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的特点
(1)“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是一个整体性、空间性和数字性的信息体系,它相对完整,具有一定的体系系统,所表达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面内容,而是一种三维体系,所表达的也不是复杂的文字内容,而是简洁明了的数字信息,这些都符合它高效有序的要求。
(2)它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是它的一个重大进步。通过它的开放,体系可以接纳和运行更多的程序和软件,这样会使得许多功能更加方便。譬如,我们在了解某个位置的地形时,我们可以接入Matlab软件,将所测的数字化数据输入其中,从而画出地形图像,这样相比于再次转化等其他方式,方便快捷又准确。
(3)“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这个系统具有实时性,我们可以将系统与观测系统连接,把数据随时传回更新,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它的数据随时更新,并且通过联网可以使得信息做到共享。
(4)“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群体广泛,使用者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从而导致了它的数据的多样性,可以通过文本报告、表格、图像等多种形式出现,所以它的接受范围极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的应用,最常用的就是我们车上的导航系统,我们手机里的地图软件,还有天气预报里的卫星图,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的。四、“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应用领域
该技术和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国家的建设中,它的作用和思想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对于我们现在的一些进步,“数字地球”功不可没。它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许多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掘,它还有更多的作用正在开发中。以下是現在应用相对成熟的几种应用:
(1)地形的勘探:这是对于地球的最基本的了解,也是“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系统的最基本应用。
(2)灾害的监测:由于“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它可以保证对于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24小时的监测,不仅如此,数字化的大范围监测还具有范围广、精度高的特点。
(3)气候的预测:对于气候的预测,我们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有所应用,但是“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系统可以对天气的预测有更高的精度,它耗费的人力也相对来讲更少。
(4)其他作用:除了那些主要作用,“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系统还会在很多方面起到辅助作用,如: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对于农业也有很大的帮助、社会的政治经济方面也有作用。
五、“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意义
“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系统对于国家和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可能我们还不得而知,或者感知没有那么深入,但是不可否认,这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我们对地球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也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人类社会和自然的距离,可以使我们对于自然现象有预测和预防的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给安全和更舒适的保障。对于“数字地球”,我们将地球数字化,也便于我们将数据保存和处理,对于地球有迹可循,这对于后世来讲,将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人文地理的发展也有历史性的意义。
可能那些作用和意义对于我们来讲有些遥远,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身边生活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并制订了相应的计划目标,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等几个示范性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字化的推进下,我们的生活便捷了许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长足性进步。就以北京为例,北京的目标就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宽带网络等基础平台,将公共平台信息化,来为广大市民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同步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社区和信息平台。这样有利于我们城市化的进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信息的共享,增加了城市民众的凝聚力,提高了城市的综合实力。这样的人性化的进步,信息化的城市将会带动全体全球化,将会使城市以更好的姿态融入世界。
结语:“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将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发展,并将会给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就要好好学习“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并学习它所代表的信息化思想。我们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步伐,全面提升自我。
11.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篇十一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第2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
【教学目标】
1.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2.应用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重难点】
1、时区的划分、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内容】
一、课堂自主学习检查
根据自学内容,完成下列计算 1.推算116°E所在的时区;
2.已知东八区的时间为9:20,推算东三区和西五区的区时;
3.已知东十二区的时间是9月2日19:00,推算西十二区的时间;
二、构建知识框架,剖析典型概念
产生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晚。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1、地方时:
(1)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2)计算:
a、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b、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太阳直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晨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 与昏线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c、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即所求地方时的 点位于已知地方时的点的东方,取“+”;反之,则取“-”)。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的标准划分了24个时区,并制定了区时,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2、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
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径7.º5到东经7.º5(经度间隔为15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º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
(2)区时:
a、概念: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即区时。
b、计算: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每往西1个时区,区时晚1小时。
计算公式:
a、)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已知经度数÷15°,如果所得余数小于7.5°,相除所得整数为时区数;如果所得余数大于7.5°,时区数为所得整数+1;
b、)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其中东加西减,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 时区差的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即位于中时区同一侧的时区差取两时区号的差值,若位于中时区的异侧趣两时区号的和。)
可以发现东西十二区的区时相同,只是日期相差一天,因此制定了日期变更线。
3、日期变更线:(1)、概念: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变更,都从这条线开始。(2)、过日界线的计算方法:
a、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日期相差整1天,时、分、秒则相同; b、从东十二区向东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1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上一天,即:东东减,西西加;
c、隔日界线计算相隔时区数的方法是:
相隔时区数=(12-东某区)+(12-西某区)
注意:时间计算公式中的东西和空间方位的东西相同。地球上的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是无限方向,两点间的东西方向一般是沿着劣弧判断。而时间计算中,东西方位只能按如下规定判断:两点经度均为东经度(西经度),则经度数大的点在东(经度数小的点在东),经度数小的点在西(经度数大的点在西);两点经度一为东经度,一为西经度,则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实际上,各国所执行的计时办法并不完全与区时相同。有的国家采取了特殊及时法。
4、特殊计时法:(1)东部区时:
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
(2)半区时:
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东5.5区。
(3)统一区时:
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在地的东8区的区时(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注意:不是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三、自主研究问题
1、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是否相同?
2、生活中使用地方时是否方便?
为统一起见,国际上按照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将一定范围的地方时统一为相同的区时,为生活和计算带来方便。根据一昼夜24小时,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区时。3.读课本图1-2-4,回答:(1)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2)中时区以东和以西,依次分为哪几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哪条经线?有何规律?试给出公式
(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4)伦敦0°、开罗31°E、北京116°E、纽约74°W分别在哪个时区?如何计算?
(5)已知东八区9点,此时西八区几点?已知西三区2点,此时东五区几点?
四、小组讨论质疑
例1.若北京时间为9月5日14:00,求下列各地区时 ①132°E(东九区 9月5日15:00)②142°W(西九区 9月4日21:00)
例2.见右图若A点此时区时为6月2日15:00,问A、B、C三点的地方时分别是多少? A:6月2日 14:00 B:6月2日 15:00或6月1日 15:00 C:6月1日 15:20
五、师生合作研讨
例3:见右下图若116°E为子线,地方时为6月1日24:00或6月2日0:00,问图中A、B、C三点的地方时、区时分别是多少? A、B、C三点的区时为6月2日0:16(都在东八区)A点地方时:6月1日 23:52 B点地方时:6月1日24:00或6月2日0:00 C点地方时:6月2日0:08
例4:下图中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1)NA的经度为___________;NB的经度为__________;(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答案:(1)60°E;180°(2)22;4
六、总结提升
1.地方时计算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即所求地方时的点位于已知地方时的点的东方,取“+”;反之,则取“-”)。2.时区
计算公式:
(1)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已知经度数÷15°,如果所得余数小于7.5°,相除所得整数为时区数;如果所得余数大于7.5°,时区数为所得整数+1;(2)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其中东加西减,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 时区差的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即位于中时区同一侧的时区差取两时区号的差值,若位于中时区的异侧取两时区号的和。)
【教学反思】 【课时训练】
1.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B)
2.下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哪岸连接在一起(B)A、M岸 B、N岸
C、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 D、不能确定
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晚8时至24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分赛场有:青岛、秦皇岛、香港、天津、上海、沈阳。根据材料,回答3-4题。
3.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侨李博士想收看开幕式盛况,最好应选择当地什么时间(区时)打开电视机?(B)A.8月8日16时 B.8月8日4时 C.8月7日16时 D.8月9日12时 4.开幕式开始时,全球日期(C)
A.7日和8日各占一半
B.8日和9日各占一半 C.都是8日
D.都是9日 5.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B)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B.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C.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D.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晚
6、当北京时间为19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D)A.8点 B.12点 C.13点 D.6点 7.读“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是。(2)中时区的经度范围是7.5°W─7.5°E,东十区的经度范围。西六区的经度范围。
(3)纽约所在的时区是,莫斯科所在的时区是,两地的时差是 小时。(4)从北京出发去东京旅行的游客,在达到目的地时.将手表的时针 小时才能使手表显示的时间与目的地的时间一致。
12.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 篇十二
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制作成地球的模型,称为地球仪。地球仪可以方便的我们学习地球的地貌,了解地球表面地理事物分布,并且能够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状况、昼夜长短和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地轴:
在地球仪上,人们假想的穿过地球中心的,地球旋转的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做两极。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不变,南极与北极星位置相反。南北极分别代表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
·
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与地轴垂直,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极
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长度
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4万千米),赤道向两极递减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等长
度数起点线
赤道(厄瓜多尔基多市)
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
度数的划分
以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度
以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
代号
南纬(S)北纬(N)
东经(E)西经(W)
半球划分
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
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
特殊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20°W160°E、180°经线
·
·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的变化规律:以赤道为分界线,越靠近两极的地方,纬度越大,相对应的是,靠近北极是北纬(N),靠近南极的是南纬(S)
2.经度的变化规律:以本初子午线(0°)为起点,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无论向西向东,都以180°为终点。
·
经纬网的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
·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布设精密工程控制网,用于城市和矿区油田地面沉降监测、大坝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隧道贯通测量等精密工程。加密测图控制点,应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简称RTK)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用于施工放样。
在航空摄影测量方面,我国测绘工作者也应用GPS技术进行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航摄飞行导航、机载GPS航测等航测成图的各个阶段。
1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 篇十三
[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能经常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地理问题,比如说:
(1)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吗?一天之内,它什么时候最长(短)?
(2)放暑假和寒假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
要知道这些地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板书] 1.3.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教师讲解] 在前面的课堂里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都知道,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的具体体现,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大家把课本打开到18页,找一下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反映了什么?
好,现在我们首先来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板书]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师讲解] 之前我们学了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那么晨昏线将所经过的纬线分成两部分,在昼半球部分称为昼弧,在夜半球部分称为夜弧。
请大家看图,从图中我们看到P点所在的纬线昼弧的长度大于夜弧的长度,说明P点所在的纬线上各地是昼长夜短。如果 昼弧小于夜弧 则昼短夜长;如果 昼弧等于夜弧 则昼夜等长。
我们是通过比较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来比较昼夜的长短。
我们观察课本19页的三幅图:
[问]看完后,请大家思考一下,图a、b、c中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全球昼夜有什么分布规律?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
[问]请大家仔细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互余的关系。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总结出:
①纬度分布规律:
a.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地球上的大圆要平分赤道)
b.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c.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相反。
在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不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昼夜的长短是如何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化的?我们以北半球为例:
[边演示边讲解] 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春分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将往北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并且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随着直射点的北移极昼的范围越来越大,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随后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仍然昼长夜短,但是,昼渐短,夜渐长,极昼范围逐渐减小。到了秋分日,太阳再一次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极昼现象消失。
[讲解]好,我们接着来看一下,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再从冬至日到第二年的春分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极昼极夜的情况。
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并且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随着直射点的移动,极夜的范围越来越大,到了冬至日,太阳直射北纬23度26分,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内均出现极夜现象。
从冬至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北半球此时仍然昼短夜长,但是昼渐长、夜渐短,极夜范围逐渐减小。到了第二年春分日,北极圈内极夜消失,全球又昼夜等长。
这是北半球的情况,南半球正好相反。
②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教师讲解]那昼长和夜长该如何计算呢?
我们在学习“地方时”时讲到,经度每相隔15度,时间就相差1小时,那么经度每相隔1度,时间相差多长呢?
4分钟
很好!那么昼长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计算
A、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数*4分钟
B、夜长=夜弧所跨的经度数*4分钟 或 夜长=24小时—昼长
C、赤道上,昼长=夜长=12小时
[过渡]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下面我们来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板书]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①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角等于0°,即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小于0°,即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
②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内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时(当地正午)太阳最高。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注意: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时太阳高度相同)首先我们来看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规律
[讲解] 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又随季节变化,就拿武汉为例吧!武汉位于北半球,靠近北纬30°附近。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于直射点离武汉最近,武汉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于直射点离武汉最远,武汉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距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这就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那正午太阳高度该如何计算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度—该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来计算一下
计算夏至日北纬30度、南纬30度、南纬71度处的正午太阳高度。
首先要弄清楚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我们来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日常生活中正午太阳高度的用途。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假设你是某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经理,需要建几栋楼房,为了使你的房子在将来能卖个好价钱,你就必须得让最低一层在全年均有阳光照射,那么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应该是多远呢?
注意要想全年都要有阳光,还要满足什么条件?
我们位于武汉,武汉是在北纬30度附近,如果冬至日这一天有阳光,那么一年中就都有阳光照射。
[老师过渡]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使地球表面发生的能量分布不均和变化,最终的地理意义是产生四季变化和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三、四季和五带
1、四季的划分
我们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划分的四季。这种划分称为天文四季,与各地实际气候的递变不一定符合,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符合,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这称为气候四季。
我国传统四季: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2、五带的划分
五带的划分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由于有太阳的直射,称为热带。北极圈和南极圈内,由于有极昼极夜现象,称为北寒带和南寒带。在极圈和回归线之间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称为北温带、南温带。这种分类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地表分异的基础。
[问]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相等,回归线的纬度与极圈的纬度是互余关系。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黄赤交角增大,五带的范围怎么变化?黄赤交角减小呢?
提示: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增大,而极圈的纬度数减小。因此,热、寒带范围变大,只有温带的范围减小。
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范围变小,只有温带的范围变大。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推荐阅读:
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教学设计10-18
初中地理地球试题06-30
初一地理下册教学计划10-06
黑地球初一作文07-06
初一地理期中考10-30
初一地理常识点总结09-10
初一年级地理知识点07-03
初一地理上册期中期末知识点09-23
初一地理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说课稿10-03
初二地理降水和干湿地区教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