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称的分类

2024-07-20

工程类职称的分类(精选12篇)

1.工程类职称的分类 篇一

工程师职称专业分类

一、建筑类 1.基础

建筑、建筑学、建筑工程、建筑管理、建筑管理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安全管理、给排水、建筑施工管理、工程管理、施工管理、建筑设计、建设设计、工民建、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建筑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物业管理、建筑给排水。土木工程、土木建筑、土建结构工程、土建工程、土建监理 2.结构

结构、建筑结构、结构工程、结构设计、钢结构 3.装饰装修

装饰装修、建筑安装、水电安装、消防水电、建筑水电安装

二、市政

市政道路、市政工程、市政给排水、城市规划、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三、园林景观

园林绿化、风景园林、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建筑、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园林工程、古建筑园林、四、路桥

道路与桥梁、市政桥梁

五、测量

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建筑工程测量、测绘、测绘工程、规划测绘

六、地质勘测

地质勘测、岩土工程、土石方、地下工程与隧道、地下工程

七、机械工程

机械、机械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设备管理与维修、机械设计、建筑设备机械、机械加工、建筑机械、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及制造、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机械制造、轻工机械制造、农业机械制造、水利机械、热能动力机械与装置、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汽车维修

八、机电

机电设备、机电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机电一体化、机电安装

九、电子

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科学、电子仪器与测量、电子仪表、电子材料、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维修、电子工程、电子信息

十、化工

化工工艺、化工分析、化工机械、化工仪表、化学工程、无机化工、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化工设备机械

十一、环境 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环境艺术设计

十二、暖通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暖通空调、空调设备、暖通工程、制冷与空调维护

十三、电气

建筑电气、建筑电器、电气工程、工业电气自动化、电气技术、电气自动化

十四、自动化

自动化工程、自动化、自动化控制、数控技术

十五、船舶

船舶工程、船舶技术、船舶制造、船舶焊接、船舶建造、船体建造

十六、通信

通信工程、广播电视工程

十七、材料 建筑材料、材料学

十八、概预算

概算预算、建筑预算、工程预算、工程预概算

十九、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水文工程地质、水利水电、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水利水电工程机械、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水文、水资源和水电管理

二十、冶金工程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冶金机械、金属加工、采矿、采矿工程、热处理 二

十一、电力 电力安装、电力工程

2.工程类职称的分类 篇二

海洋环境监测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角色。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三个清楚”,即污染源状况要清楚、海洋环境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要清楚、潜在海洋环境风险要清楚。海洋环境监测可为国家制定有关控制海洋活动污染的政策法规、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科学数据和支撑。由于各类海洋工程均有其各自的特点,为了客观、准确地掌握各类海洋工程的污染状况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检验环保设施的效果,本研究对围填海、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海底管道等造地和运输类海洋工程监测体系进行了分类研究。

1 围填海工程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些沿海地区相继提出围海造地计划,围填海活动呈现出速度快、面积大、范围广的发展态势。围填海的好处是把原有的海域转变为陆地,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有效方法,缓减了土地供应压力。但是,围填海工程使得海域使用类型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这一行为会造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6,7,8]。

1.1产污分析

1.1.1建设期

围填海工程施工内容一般包括防波堤建设、挖泥吹填造陆、地基处理等,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挖泥与溢流两个产污环节。挖泥作业中的主要污染物悬浮泥沙以及吹填过程中溢出和渗出的泥浆,会对水环境、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等产生影响。同时,船只和机械设备作业期间排出的含油污水和污油、作业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固体废物也会对水质等产生影响[9,10]。

1.1.2 运营期

围海造陆建成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海区的水文动力,破坏岸滩 和深槽动 态平衡,改变潮流场[11,12,13,14]。

1.2 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主要体现在防波堤施工、疏浚及陆域吹填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挖泥作业中,由于机械的搅动作用,使得泥沙悬浮,造成水体混浊水质下降,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疏浚物吹填至吹填区覆盖原有底质,对底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浮游生物产生影响。工程建设期间,应加强对工程附近滩涂湿地的保护,改善湿地环境,减少人为干扰,为水禽繁殖和旅鸟停歇创造良好的湿地环境。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水深和潮流的改变。

1.3 环保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必要的环保措施,施工机械含油污水送码头已建的油水分离设施经隔油处理后,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送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和生产垃圾等废物应按照《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83)》的要求予以排放。在进行疏浚物吹填作业时,注意疏浚物排放点的位置,尽量避免悬浮物溢出拟建工程的掩护范围,造成吹填物损失或影响吹填区以外海域[15]。

1.4 监测区域

以工程可能影响到的范围为主,根据污染物类型和特性的不同,确定监测区域。围填海工程污染物(主要为悬浮泥沙)扩散、漂移一般不超过距排放点5km的范围,因此通常以所占海域的边界向外5~10km范围内海域为监测区域。

1.5 监测频率及内容

1.5.1 建设期

在工程建设期进行跟踪监测,一般每月监测1次,监测频率可随施工进度和污染状况进行调整,直至施工结束。其中,施工前期可增加监测频率,监测结果若显示污染程度较小,则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水质监测包括悬 浮物 (悬浮泥沙)、石油类(含油污水)、化学需氧量(生活污水)等。水质各项监测因子的采集与分析均按照《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2007)》进行。

生态环境监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等。浮游植物样品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自海底至水面垂直拖网取得,可用碘液固定保存。浮游动物样品用浅水Ⅰ或Ⅱ 型浮游生物网自海底至水面垂直拖网取得,可用5%的甲醛固定保存。底栖生物样品可用0.1 m2或0.05 m2采泥器采集,生物标本浸于75%的酒精溶液中固定保存[16]。

1.5.2 运营期

围海造陆建成后,应再连续进行3~5年监测,一般每年监测1次。由于围海造陆工程所占据水域的范围通常较大,会对周围区域的环境质量和水文动力等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运营期主要考察水深、潮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等的改变情况。

2 跨海桥梁工程

跨海桥梁是指 横跨海峡、海 湾等海上 的桥梁,这类桥梁的跨度一般都比较长,短则几千米,长则数十千米[17],所以对技术要求较高,是顶尖桥梁技术的体现。同时这样投资巨大、超大型和长周期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2.1产污分析

2.1.1施工期

施工期的主要内容为预制场围填海工程、建材运输、挖填土方、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桩基及承台)、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桥面吊装拼接、混凝土搅拌、沥青炼制、互通桥涵施工、路基和路面施工等,产污环节主要为桥梁上部和下部结构的施工过程,以及施工预制场所需围填海工程[18]。

悬浮泥沙主要产生于水上施工平台搭建、钻孔桩施工、打桩船施打钢管桩、承台围堰设立时的吊箱沉放、围堰抽水、水上平台拆迁、预制场围填施工等过程。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船舶含油污水、施工车辆设备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混凝土搅拌站和预制场等施工场地排放生产废水、箱 梁浇筑过 程中的冷 却水和养 护废水等[19]。主要噪声源是各种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包括钻机、打桩锤、钢筋切割机械、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起吊设备、工程船、施工与运输车辆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2.1.2 运营期

运营期的主要内容为大桥通车、车辆管理与收费服务、路面维护保养等。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为 水污染、噪声 污染以及 事故污染。水污染的产生环节主要体现在桥面雨水冲刷、收费服务区工作人员排放生活污水等。噪声污染的产生环节体现在通行于大桥上的各类车辆排放的噪声以及引起大桥的振动。事故污染的产生环节体现在运输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泄漏等。

2.2 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过程中打桩等行为可使局部范围海水混浊度增加,对鱼类、浮游生物产生不利影响;施工临时预制场所的围海填方工程,改变了海水原来的使用功能,由海变为陆地,势必对海洋生态、水产养殖等造成很大影响。运营期桥址附近流场及河床冲刷规律发生变化,可能对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海床和岸线的稳定产生影响,对通航也会造成一定障碍[20,21,22,23]。

2.3 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先筑围堤、设置倒滤层、吹填疏浚的施工顺序进行。钻孔桩应采用钢护筒施工,这样能把产生的泥沙与钻渣控制在护筒范围内,保证钻孔污染物不直接进入海洋中。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及其他施工材料等不得堆放在海域附近,并设围栏防止雨水冲刷入海。施工机械设备(尤其是施工船舶)及其维修产生的含油废水、机械设备使用后的废油等,必须采取严格的控制管理措施,施工船舶污染物最终应按《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83)》的有关规定执行。桥梁钻渣集中收集、运输,若采取抛海处置,应先向当地海洋管理部门申请,抛海地点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的规定。当工程结束时,应清理施工现场、拌和场等临时工程用地,防止施工废料、垃圾等被雨水冲刷入海,造成海水污染。

2.4 监测区域

建设期的监测范围可以设置在施工场所附近海域,应重点关注工程区附近的环境敏感区;运营期的监测站位主要布设在大桥附近海域及环境敏感区内。

2.5 监测频率及内容

2.5.1 建设期

可在桩基、承台和桥墩施工高峰期间安排监测工作,一般为施工期间的每年5月、8月和10月进行监测。其中水质监测应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各1次,监测内容包括悬浮物、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生态环境监测应在大潮和小潮各1次,监测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噪声等[24]。

2.5.2 运营期

运营期一般每年监测1次。水质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石油类、pH和海洋垃圾等。海洋生态监测内容应重点关注跨海桥梁工程是 否阻断了 珍稀鱼类 等生物的 洄游路线。

3 海底隧道工程

海底隧道是为了解决横跨海峡、海湾之间的交通,而又在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建造在海底之下供人员及车辆通行的海底建筑物。海底隧道不占地,不妨碍航行,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全天候海峡通道。

3.1 产污分析

通常使用巨型掘岩钻机从两端同时掘进的方法,对海底隧道进行开凿,采用激光导向以保证两端掘进走向的正确。掘岩机的铲头坚硬而锋利,无坚不摧,钻孔直径与隧道设计直径相当,每掘进数十厘米,立即加工隧道内壁,一气呵成。在海底地质复杂、无法掘进的情况下,亦可采用预制钢筋水泥隧道,沉埋固定在海底的方法进行铺设[25,26]。海底隧道工程污染源分析如表1所示。

3.2 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隧道作业中产生的涌水、洒水降尘后含有石灰质和泥沙的废水、施工材料(如,水泥、砂石、油料、沥青等)被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等排放,会对海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地下爆破会对一定范围内的海底生物产生影响[26,27]。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汽车尾气和噪声[28]。

3.3 环保措施

距市政管网较近的地段,可采用分流制将污水分别汇入排水泵房集水池中,然后提升至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经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海;距市政管网较远的地段,可建专用的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

3.4 监测区域

建设期主要针对施工区域进行监测。运营期若有溢油 等风险事 故发生,可以根据 事故性质、影响大小等视具体情况制订监测计划,重点监测事故发生区域附近的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等。

3.5 监测频率及内容

一般施工期的每年5月、8月和10月进行监测。水质监测应 在丰水期、平 水期和枯 水期各1次,监测内容包括悬浮物、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生态环境监测应在大潮和小潮各1次,监测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等。

正常情况下,运营期间几乎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4 海底管道工程

海底管道是指在海底连续输送大量石油(或天然气)的密闭管道,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最快捷、最安全和经济可靠的海上油气运输方式。海底管道按输送介质可 划分为海 底输油管 道、海底输气 管道、海底油气混输管道和海底输水管道等。其优点是可以连续输送,输油效率高,运油能力大,几乎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不会因海上储油设施容量限制或穿梭油轮的接送不及时而迫使油田减产或停产。其缺点是管道处于海底,多数又需要埋设于海底土中一定深度,检查和维修困难,某些处于潮差或波浪破碎带的管段,受风浪、潮流等影响较大,亦可能会 受海中漂 浮物和船 舶撞击、抛锚等影响,遭受破坏。

4.1产污分析

4.1.1建设期

海底管道的铺设方法主要有拖管法、S型铺管法、J型铺管法、卷管式铺管法等[29,30,31]。主要特征污染物包括挖沟埋设过程中掀起的海底沉积物,近岸段和陆上炸礁过程中产生的碎石和悬浮泥沙,同时伴有爆破冲击波和噪声产生,参加作业的船舶和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机舱含油污水,以及少量的生产垃圾和发动机废气等[32]。

4.1.2 运营期

正常生产作业期间,生产物流在海底管道内均为密闭式输送,没有污染物产生。但长输管线存在因材料缺陷、腐蚀、第三方破坏等因素导致泄漏的可能性,因而非正常情况下会有潜在的溢油或跑气等事故发生[33,34]。

4.2 主要环境影响

铺设海底管道对海水水质的影响主要包括悬浮泥沙浓度增大和降低海水透光度,影响的范围和时间与海底管道铺设长度成正比。另外,铺管搅起的悬浮泥沙和炸礁作业对渔业和底栖生物等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4.3 环保措施

应严格采取污 染防治措 施,使污染物 的排放、处置等符合国家或地方法规和标准要求,同时防止泄漏产生。主要包括海上施工船舶不得向海洋投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物质;不得向压载舱投放污油杂物等,确保压载舱排出水为无污染海水;定期检查船体、管线的密封性能,保证无污泥外泄污染水体;铺管、炸礁等水下施工尽量避开鱼类洄游产卵季节;加强运营期对海底管道的腐蚀检测,防止腐蚀穿孔造成物流泄漏;定期进行清管作业,减少沉积物对管道的影响[35,36]。

4.4 监测区域

建设期主要对作业场所附近海域进行监测。运营期若有溢油或跑气等事故发生,可根据事故性质和影响的大小等,视具体情况确定监测海域。

4.5 监测频率及内容

4.5.1 建设期

施工前进行1次监测,挖泥作业开始后每月监测1次,陆域形成后每季监测1次,直至工程完工1个月后再监测1次。抛泥区每次作业均需监测。

水质监测内容包括悬浮物、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生态环境监测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和渔业资源等。

4.5.2 运营期

工程运营期间几乎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若有溢油或跑气等事件发生,要对其发生区域附近的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等进行监测。

5 小结

本研究对围填海、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海底管道等造地和运输类海洋工程进行了施工工艺分析,明确了各类海洋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的产污环节、特征污染物、主要环境影响等,重点监测内容汇总于表2,可见造地和运输类海洋工程在施工建设期均体现在悬浮泥沙、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噪声等对水质和海洋生物等影响,其主要监测内容基本相同;运营期由于各类海洋工程的使用功能不同,导致重点监测内容差别较大。对海洋工程监测体系的分类研究,能够为海洋管理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和对各类海洋工程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监测提供支撑。

3.电气工程类职称论文 篇三

关键词:电梯电气故障

电梯的故障可以分为机械系统故障和电气系统故障。其中电气系统故障是指由于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元件发生异常,导致电梯不能正常工作或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感,甚至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事故的现象。据最新行业数据表明,在电梯故障中,电气系统故障所占的比率达到85%~90%,成为电梯最主要的故障类型。因此很有必要对电梯电气故障进行分析探讨,以利于安装维护和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以下是笔者在电梯检验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体会。

一、电气系统故障的查找思路:

(一)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比较复杂,遇到故障首先不要紧张,排查时应坚持先易后难、先外后内、综合考虑、有所联想的原则。

(二)电梯运行中比较多的故障是开关触点接触不良引起的,所以判断时应根据故障及控制柜内指示灯的显示,先对外部线路和电源部分进行检查,即检查门触点、安全回路、电源箱等。只要熟悉电路,顺藤摸瓜很快就能发现故障点。

(三)现代电梯主要采用微机控制,有些情况不像继电器故障那么简单直观。微机控制的许多保护环节都是隐含在它的软硬件系统中,其故障的表现和原因是严格对应的,查找故障时应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联想,逐一排除疑点直至找到故障源。

二、控制电路故障的查找方法

电梯控制电路发生故障,排查时应首先了解故障发生前是否有异常现象,认真察看故障发生后控制电路的情况。然后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查找故障。

(一)运用电梯工作原理查找:分析电梯故障时应明确,不论何种品牌何种驱动方式、什么样的控制系统,都遵循一样的工作原理,即电梯工作步骤包括选层、定向、关门、启动、运行、换速、平层、开门等,每个步骤称作一个工作环节,要实现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控制电路。只要能确定故障出在哪个控制环节上,就有办法排除故障。

(二)运用静态电阻测量法查找:静态电阻法就是在断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路的阻值是否正常。因为任何电子元件都是由PN结构组成的,都有一定的阻值,而且正反向电阻值是不同的。故障电子元件的线路或开关,电阻值不是等于零就是无穷大。因此看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就可以判断电路哪里出了故障。

(三)运用电位测量法查找:通过上述方法无法确定故障部位时,可在通电情况下测量各个电气元件两端的电位。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电流闭环电路上各点电位是一定的。电流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顺着电流方向去测量,电气元件上的电位大小应符合这个规律。通过万用表测量控制电路上有关点的电位,就可判断故障所在点,然后再判断电位值变化的原因,比如电源电压不正确,或者电路有断路,还是元件损坏,从而查找出故障所在。

(四)运用短路法查找:由于控制环节电路都是由开关、继电器或接触器触点组合而成,判断某个触点可能有故障时,可以用导线把该触点短接,若故障消失,则证明判断正确,该电气元件已坏。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试验后应立即拆除短接线,不能用短接线代替开关或触点。

(五)运用断路法查找:对于一些控制电路特殊故障,如电梯在没有内选或外呼指示时就停层等,说明电路中某些触点被短接了,查找这类故障的最好办法是断路法。断路法就是把怀疑产生故障的触点断开,如果故障消失,说明判断正确。

(六)运用替代法查找:怀疑故障出在某个元件或某块电路板,此时可把该元件或电路板取下,用确认无故障的元件或电路板代替进行测试,如果故障消失则说明判断正确。

(七)判断接触不良的方法:1.在控制柜电源进线板上,通常接有电压表,观察运行中的电压,若某项电压偏低且波动较大,该项可能就有虚接部位。2.用点温计测试每个连接处的温度,找出发热部位,打磨接触面,拧紧螺丝钉。3.将总电源断开,再将进入控制柜的电源进线断开,装一套电流发生器,用10mm2铜芯电线临时搭接在接触面的两端,调压器慢慢升压,短路电流达到50A时,记录输入电压值。按上述方法对每一个连接处都测一次,记录每个接点电压值,哪一处电压高,就是接触不良。

三、电梯电气系统故障的主要类型及其原因

(一)门机构及门联锁电气元件的故障。由于关好所有厅门和轿门是电梯运行的首要条件,所以门系统一旦出现故障,电梯就不能运行。这类故障多是由包括门锁在内的各种门电气元件的触点接触不良或调整不当造成的。

(二)电气元件绝缘失效引起的故障。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气元件绝缘层总会因老化、失效、受潮等原因导致绝缘击穿,造成电气系统短路。

(三)控制柜继电器、接触器等元件触点断路或短路引起的故障。由继电器、接触器构成的控制电路中,其故障多发生在其电气触点上。如触点被大电流或电弧烧蚀,继而导致触点粘连就会造成短路;触点被尘埃阻断或触点的簧片失去弹性,就会造成断路。触点的断路或短路都会使电梯的控制环节失效而导致故障。

4.2011上海市工程类职称评定 篇四

沪人考„2011‟38号

关于印发《2011上海市工程系列生物与医药、化工与材料、电子与信息技术、机械与自动化、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2011上海市工程系列生物与医药、化工与材料、电子与信息技术、机械与自动化、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按本通知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参加。

本通知可在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网站()查询。

特此通知。

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2011上海市工程系列生物与医药、化工与材料、电子与信息技术、机械与自动化、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为做好2011上海市工程系列生物与医药、化工与材料、电子与信息技术、机械与自动化、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根据《上海市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相分离的暂行办法》(沪人[1999]52号)等文件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政策依据

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以《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

[1986]78号)为依据。

二、评委会设置

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受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托下设五个专业评委会,申报人可根据所从事专业工作选择以下评委会进行申报:

1.上海市工程系列生物与医药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

2.上海市工程系列化工与材料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

3.上海市工程系列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

4.上海市工程系列机械与自动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

5.上海市工程系列建筑与施工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

三、申报对象

本市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上述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外省市户籍在本市工作的人员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一年,并在有效期内。事业单位申报人员应根据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情况,按岗位缺额进行推荐申报。

申报人员所属系统中有相应专业评审委员会的,向相应评审委员会申报。

四、申报条件

申报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学历和资历条件:

(1)获得理工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

(2)获得理工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后,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二年以上;

(3)获得理工类相关专业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学历后,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

(4)获得理工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

(5)对于毕业后未参加初级评聘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所需学历、资历条件达到评审要求时,可以直接申报工程师资格评审,即理工类

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满五年,理工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满七年可以直接申报。

任职资历计算到2011年12月31日。

2.职称外语和职称计算机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

3.继续教育要求,按相关规定取得知识产权公需科目继续教育证书。

根据市人保局、市科委《关于开展创新知识公需科目继续教育的通知》(沪人社专【2011】399号)文件精神,自2011年起,申报者还需通过创新知识公需科目继续教育的培训和考核。申报中级资格人员需参加基础培训初级班,培训1天,获得2学分。

4.论文(著作)要求,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独立撰写由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生产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的技术工作总结一篇以上,在总结中必须阐明项目水平及本人在项目中的作用及贡献;

(2)参与编写过与本人所从事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教材或著作,其中本人撰写的字数不少于两万字;

(3)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撰写过与本人所从事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论文一篇以上。

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在校期间论文以及专业学位论文不能作为职称申报论文,中级职称的申报论文不要求发表。如论文发表,则申报人必须作为独立或第一作者撰写,并上传封面、目录、期刊号、内容等。

5.上一评审未通过的人员,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以外,不予受理:

(1)申报当年取得突出业绩和重大贡献(在专业领域取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等政府奖项,有个人证书);

(2)申报当年在公开发行的相关专业刊物(有书刊号)独立发表论文一篇及以上。

五、申报办法

2011上海市工程系列生物与医药、化工与材料、电子与信息技术、机械与自动化、建筑设计与施工等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实行网上申报。

即日起至2011年8月31日,申报人可登录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网站(),进入“上海市职称服务系统”进行网上申报,按要求将书面申报材料递交至网上所选受理点。(上网申报注意事项见上海市职称服务系统网上申报操作手册简版)

六、申报材料报送要求

(一)申报人员需要递交的材料:

1.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书面材料目录1份(贴于自备材料袋外);

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3份(纸型16开); 其中申报表中的工作业绩要求,详细阐述所参与项目过程,突出个人所起作用,遇到何种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应用的技术手段以及所涉及的理论原理。

3.受理凭证、二寸照片2张(贴于受理凭证正下方空白处)。

(二)需要原件查验的材料包括:

1.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继续教育合格证书等证书和其他相关书面证明材料原件;

2.如发表的送审论文或著作,需提供原件当场查验后,交还给申报人。

3.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一年的外省市专业技术人员,还须提供:

(1)上海市居住证;

(2)在外省市单位工作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须提供该单位出具的证明(1份)。

(三)申报人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对申报人填写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申报表》内容进行核实,并在“业绩、论文、论著等情况的核实意见”栏内对申报者作为评审的各项主要业绩方面明确写上核实意见后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报人的档案保管机构应在“学历、经历等情况核实意见”栏内填写核实意见并盖章。

七、书面材料报送时间、地点、联系电话

1.报送时间:2011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16日,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O-11:00,下午1:30-4:3O,节假日除外)。

2.报送地点:按照网上所选受理点递交申报材料(具体地址见附件)。

3.联系电话:32511553、64171641。

4.收费:每人6OO元(网上付费方式),付费确认后不再办理退款。

5.工程类职称的分类 篇五

本人自2008年7月参加工作,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份在广东XX暖通设备销售有限公司任职,2013年至今在广东XX有限公司任职,四年来在各个工作岗位及工程项目的锻炼下,已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技术支持及销售人员,在工作当中,各位导师孜孜不倦的指导,把十几年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各位领导亲切的关怀,使我有过多少感动和欣慰。这将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温馨的回忆。以下是本人的工作小结:

一、虚心好学,勤于思考

中央空调设计及安装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不断接触新项目的过程中也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技术问题,遇到问题习惯性地通过自己思考钻研,再向有经验的同事和现场施工师傅虚心请教,在实践中迅速成长为一名技术全面的技术支持及销售人员。

二、认真倾听,全面分析

在中央空调设计的工作中,需要“谋定而后动”,而要谋定则必须要认真跟甲方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方等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沟通,深刻地理解他们需求,通过认真分析前期与甲方沟通了解到的信息后才开始动手设计方案,这样做方案才真正能满足甲方的需求,才真正打动甲方以最终促成合作的关键因素。

在项目方案设计前期,必须进行实地勘察及查看项目中的相关资料,并且认真记录好笔记,将有疑惑的地方及时向甲方相关部门提出来咨询清楚,避免存在没有真正了解甲方实际需求而导致在方案设计时南辕北辙,不符合甲方的要求。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保持与己方的销售人员及甲方的相关人员密切联系,了解项目现场变化的最新情况,以便根据最新动态修改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及方案整体造价的竞争性,协助公司赢得项目,最后要做好相关的工程记录并且归档分析,在抽象的数据里提取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日后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

举例:

在阳江XX商厦项目中,各品牌的竞争非常激烈,我方通过认真与甲方进行深入的沟通后,认真分析甲方的需求及商场中央空调的使用特点,做出与其他所有品牌有别的方案,我方采用“一台大螺杆搭配一台小螺杆”方案在满足商场各时段的制冷需求的同时考虑到了设备的高运行效率及低费用,因此得到甲方的认可赢得项目。

三、奋发有为,努力才会有收获。

“态度决定一切”,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但能使别人对你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能促使自己不断努力,积极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去研究、去分析、去解决。我们年轻人有的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那就应该时刻保持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努力,才能有收获。在前方的工作经历使我理解了成“厚积薄发”的内涵,没有长时间的磨炼和积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在前线工作,就是把自己放到基层,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经验,充实人生;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沉淀知识,融汇贯通;更是一个提高能力的过程,增长才干,日渐成熟。我无比珍惜前四年的时间,将继续努力工作,并将牢牢把握自我,争取超越自我,从而走向成功。

签 名:

6.工程类职称的分类 篇六

分类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它对由属性集描述的实例指定最适合的类标签, 一般这个目标是通过构造分类器实现的。有许多方法和技术用于建立分类器模型, 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K-最近邻、贝叶斯方法、支持向量机等。

如果假设贝叶斯分类器中, 各类协方差矩阵相等并且是单位矩阵, 则贝叶斯分类器就转化成最小距离分类器[1,2,3,4,5]。最小距离分类器 (MDC) 易于实现, 常被用在有实时要求的系统中。最小距离分类器的缺陷是, 当训练样本集在特征空间没有良好聚类时, 其分类性能较差。

最小距离分类器中, 将各类模式的统计平均值作为该类模式的基准模板, 对未知样本识别时, 计算其与每类均值的最小距离, 由计算的距离值确定未知样本的类别, 因此, 在最小距离分类器中, 距离度量极大地影响了分类效果。在距离度量中, 特征向量分量对分类的作用不同, 为了充分发挥分量的优势, 取得更好的分类效果, 对特征向量的每个分量给定一个权值, 衡量它们在分类中各自的重要程度。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本文采用UCI标准数据集中的部分数据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与最小距离分类器相比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1 最小距离分类器

i个模式类⌟i的第s个训练样本。第i个模式⌟i类的样本均值向量为mi (mi=1niXis)

对于待识别样本X, 计算它到第i个模式类的均值向量mi的距离, 即:

di (X) =‖X-mii=1, 2, …, c (1)

常用的最小距离分类器就是根据式 (1) 定义的距离di (X) , 对X进行分类决策。决策规则如下:

e (X) =arg[min1icdi (X) ] (2)

e (X) 即为X所属的类别。

在最小距离分类器中, 距离度量对分类结果有极大的影响。式 (1) 给出的欧氏距离中, 样本各分量同等对待。事实上, 样本各分量代表的样本可分信息各不相同, 为了充分发挥每个样本分量的优势, 使分类效果达到更好, 在欧氏距离中, 对每个特征向量分量对应的项加权, 权值刻画样本分量对分类的贡献, 基于以上考虑, 提出了一种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

2 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

2.1 类内类间离散度的定义和权重的训练

设权重为W=[w1, w2, …, wd]TRd (d为特征向量维数) 。总体样本均值向量为m (m=1ci=1cmi)

定义类内离散度矩阵Si为:

Si=xi (x-mi) (x-mi) Τi=1, 2, , c (3)

定义总类内离散度Sw为:

设有c个模式类⌟1, ⌟2, …, ⌟c, 第i个模式类⌟的训练样本数为ni, Xis (s=1, 2, …, n) 表示第

Sw=i=1cSi (4)

定义类间离散度矩阵Sb为:

Sb=i=1c (mi-m) (mi-m) Τ (5)

在分类时, 希望同类样本尽可能紧凑, 不同样本尽可能分散, 即希望类内离散度越小越好, 类间离散度越大越好。因此, 定义准则函数为:

J (W) =argmaxwWΤSbWWΤSwW (6)

本文求使J (W) 取极大值时的W*, (6) 式是广义Rayleigh商, 可用Lagrange乘子法[6]求解, 定义Lagrange函数为:

L (W, λ) =WTSbW-λ (WTSwW-c) (7)

将 (7) 式对W求偏导:

(L (W, λ) ) W=SbW-λSwW (8)

令偏导等于0, 得到:

SbW=λSwW (9)

求解式 (9) 中的W, 即为求一般矩阵的本征值问题, 根据Lagrange乘子法求得:

W*=SW-1i=1c (mi-m) (10)

这样, 通过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 可得到一组最优权重, 在分类时, 应用最优权重求解待识别样本到每个模式类样本均值向量的距离。

2.2 分类方法

对于待识别样本X, 计算它到第i个模式类的均值向量mi的距离, 定义距离度量为:

di (X) = (W*) T (X-mi) (X-mi) TW*

i=1, 2, …, c (11)

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就是根据式 (11) 定义的距离di (x) , 对X进行分类决策, 决策如下:

e (X) =arg[min1icdi (X) ] (12)

3 实验比较

3.1 实验数据

本文在UCI标准数据集[7]上进行了测试, 选用了6个数据集, 分别为zoo, iris, wine, wave, Segment, GlassData, 本文选用的6个数据集中, 即有多类别大样本数据集, 又有多类别小样本数据集, 表1列出了实验使用的每个数据集的实例个数、类个数、属性个数等数据信息。

3.2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 将每个训练集随机分成5组, 每次用其中2组作为测试集, 其余的3组作为训练集, 实验是5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本文采用了5倍交叉验证技术, 因此, 每组样本都可以作为测试集。

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将本文所提到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与最小距离分类器进行了比较。并在表2和表3的最后一行列出了2个分类器在6个数据集上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给出了各个数据集在训练样本上的识别结果, 表3给出了各个数据集在测试样本上的识别结果。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 对于这些数据集, 无论在训练集或测试集上, 本文提出的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与最小距离分类器相比, 在识别率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训练样本上, 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的平均分类准确率比最小距离分类器提高约6.82, 在测试样本上, 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的平均分类准确率比最小距离分类器提高约6.18,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最小距离分类器比最小距离分类器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另外本文所提到的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分类器设计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它的距离分类器, 将本文提到的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分类器设计方法在K-近邻分类器上进行了实验比较, 实验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给出了各个数据集在训练样本上的识别结果, 表5给出了各个数据集在测试样本上的识别结果。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 本文所提到的方法在K-近邻分类器上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在训练样本上, 本文所提到基于类内类间离散的的分类器设计方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比K-近邻分类器提高约2.56, 在测试样本上, 本文所提到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分类器设计方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比K-近邻分类器提高约5.19。

两个实验结果表明, 无论在训练集或测试集上, 基于类内类间的分类器设计与传统的分类器相比, 都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最小距离分类器中有关距离度量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类内类间离散度的分类器设计方法。所提方法利用训练样本定义类内类间离散度矩阵, 根据对离散度矩阵的分析, 建立目标函数, 求解目标函数, 得到一组最优解。在分类时, 应用最优解进行加权定义, 从而获得更好的识别结果。在UCI标准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提高分类效果。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本文的分析是在最小距离分类器的基础上完成的, 但并非局限于此, 本文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它的距离分类器。

参考文献

[1]JAIN AK, ROBERTP W DUIN, MAO J.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A Review[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Machine Intelligence, 2000, 22 (1) :4-37.

[2]TOTHD, AACHT.Improved minimum distance classification withGaussian outlier detection for industrial inspection[C]//Italy,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Palermo, 2001:584-588.

[3]桑农, 张荣, 张天序.一类改进的最小距离分类器的增量学习算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07, 3:56-59.

[4]D.Toth A.Condurache T.Aach.A two-stage-classifier for defectclassification in optical media inspection[C]//Proceedings of 16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2002:373-376.

[5]金连文, 梁宇杰.一种新的距离分类方法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 1999, 25 (8) :30-32.

[6]赫孝良, 葛照强.最优化与最优控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2) :89-101.

7.关于专业技术职称分类 篇七

从字面上讲,职称的意思是职务的名称。在职称改革前,职称这个词涵盖了专业技术资格与专业技术职务双重含义。一个人评上了职称,就意味着他即受聘了相应的职务,可以享受相应职务的待遇。因此,职称成了千军万马争相通过的独木桥,成了享受待遇的最硬的条件。人事部门为了控制职称的膨胀,不得不采取指标控制的办法,于是职称的数量指标也成了职称管理部门权力的象征之一和部分单位人事部门最关心、最难平衡的大问题。职改后,原来意义上的职称不存在了。通过考试获得的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以及通过考评和评审得到的副高、正高级资格统称为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有该层次职务所要求的水平与能力,是对其专业水平与能力的认可与评价,是受聘担任相应职务的必备条件,但不与任何待遇挂钩。专业技术职务是指专业技术岗位。岗位数量是用人单位根据岗位结构比例原则,结合本单位工作需要确定的。受聘担任某一岗位职务的人,即享受相应的待遇。换言之,职务与待遇相关,资格只是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标志。职称改革后,资格的获得不再受指标控制,获得资格的人员会超过职务(岗位)数量,这样就可以使具备条件的人公平、合理、及时地获得社会认可(获得相应资格)。加之所获资格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这就更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和人才价值的实现。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就是说你必须有国家人事部认可的技术职称证书才可以计算机类包括:初级助理工程师(程序员,网络管理员之类的)。中级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是你计算机类的在校学生想要获得技术职称,那你必须参加的就是: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和资格考试来获取技术职称~~我想你是计算机专业的在校学生应该听说过这个证书。这个证书是由信息产业部和人事部联合颁发的所以具有职称能力~~你要想取得中级技术职称就要考取网络工程师或者软件设计师之类的,具体你们当地的考试你可以去你们当地的人事厅的职称改革办公室咨询一下~~你会得到满意的答复的希望你能取得中级职称~

8.化工类职称论文 篇八

摘要:

化学工程其实就是指一系列的化学生产活动,在现代的环保减排理念之下,化学工程的整个过程应该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也正是随着这些理念的出现,一系列新型的化学工艺以及加工生产技术逐渐走进化学工程当中。综合生产效益和生产效率的两个点,化工生产应该在环保化的基础之上促进高效化发展。将对化学工程中的化工生产工艺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对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启发。

关键词:化学工程;化工生产工艺;化工技术

目前,化学生产工艺在化学生产中的发展一直处于开发阶段,而化学工艺的研发在近几年却变得逐渐火热起来,其护腰原因还是因为化工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随着节能环保和低碳生活理念的持续火热,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重,因此,化工生产就应该及时做出改变。在过去,化工生产的污染排放问题一直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化工废料污染的排放,给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1我国化工生产的现状

机械工业、煤矿工业和化学工业是我国三大工业主体。之所以化学工业能够成为三大工业中的一部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化学工业能够生产出大量我们生活所需的物件,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进而推动了我国农业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肥料是支撑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要素,在很多程度上维持这我国的经济水平稳定。但是,在化学生产过重,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废料并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范围的污染,尤其是化工企业所排放出来的“三废”。

1.1化工生产效率较低

我国三大工业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整体生产效率较低。而在化学工业这方面,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生产环境较为恶劣,再加上化工生产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例如,在生产化学肥料时,反应器皿往往不能达到正常化学反应所需的温度,进而导致化学反应不充分,最终导致废气问题出现。另外,如果化学反应不充分,那么最终形成的化学产品合格率就比较低,难以满足人们生活的使用需求。

1.2对自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化工生产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尤其是重金属和化学废料的污染。从化工厂附近的水源当中抽取检测发现,水中的污染物严重超标,进而导致水源受到污染,间接影响到周围的土质,导致范围内的环境出现失衡问题。另外,化工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违反国家的环保法律,直接将一些化工废料排入到自然环境当中,进而造成大范围严重的化工污染。而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生产的连续性较低,进而导致整个化学工程反应迟缓,工程的进度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导致整个生产环节出现脱节现象,这就会导致化工生产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导致脱节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应该化工生产工艺不合格所导致的。简单来说,我国的化工生产主要存在生产效率低、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差“、三废”处理不科学和化工生产技术低下等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化工生产的发展。

2降低我国化工生产污染的措施

从分析我国化工生产现状发现,我国的化工生产技术和环境还不是很完善,各个工作环节都还存在缺陷。而针对这些问题的特点,我们就应该对化工工艺进行改进,而从化工工艺角度来看,我们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起呢?笔者经过实践工作总结了解,要想降低化工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2.1优化反应环境,强化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是化工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为了达到最高效的化工反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料的出现量,反应条件就必须做到最好。所以,提升化工生产质量的关键点就在于提高化工生产中的反应条件。所使用的催化剂必须在一定反应时间之后才能够使用,进而保障生产过程中的高效性,降低化学废料的产出量。

2.2做好废料环保处理工作

目前,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化工生产中产生的重度污染物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另外,还有我们常见的废气,这些化工生产废料都应该在经过处理之后才能够进行排放。化工生产废水的排放必须采用化学综合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处理。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化学反应的原理,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通过沉淀的方式过滤出来,进而降低废水的污染度。

2.3从化工生产技术入手

只有从化工生产技术入手,才能够从化工生产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例如,生产氧气的方式有很多,那么哪一种生产方式才是最有效和最环保的呢?因此,我们应该针对生产环境的不同,选择科学的生产方式,对于原料的选择更是应该灵活应对。

3结论

化工生产中的工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更多的技术点还有待进一步的强化,自然和化工生产之间的平衡点我们还未找到,因此,则应该更加努力的加强研究,对传统化工工艺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李积云.化学工程中化工生产的工艺解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22.

[2]王杲,吴晶.关于化学工程中化工生产的工艺的分析[J].化工管理,(18):167.

[3]刘伟,李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煤化工特色建设浅谈[J].河南化工,(5):61-63.

9.工程类职称的分类 篇九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学术型教育以及技术应用型教育两种基本类型构成。在教学层次上, 学术型教育基本都是本科及以上的教学机构进行, 技术应用型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则主要是专科层次。根据人的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显得势在必行。教育分类以及人才分类的理论、建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完整学历体系都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对于推进高职院校的升本以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1 高职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的理论基础

目前最新的教育理论成果认为人才的不同类型的定义是建立在从事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过程的基础上的。合理的人才分类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中需要的人才分为两个大类, 一类就是学术型人才, 其主要的工作是发现和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另一类就是讲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实现社会进步谋求利益的人才, 一般称为应用型人才, 进一步细化可以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三个基本类型。

为了能够实现不同类型的人才的培养, 高等教育有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分别实现对应类型的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 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数量以及要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用型人才原本定义在专科的教学层次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先进的教学理论成果表明, 高职院校进行本科层次的教育势在必行, 部分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 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主要是学历层次上的提升, 而不能变为人才培养类型方面的转变。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是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提升的需求, 是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也是应用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绝对不能够改变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方向, 将学校转换为学术型的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育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及高职院校本身的优势。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计、办学理念等方面的经历以及经验对于进行技术型本科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方面的优势等都为技术型本科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定位一定要能够坚持进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发挥自身的优势, 有效提升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效益。

3 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的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的就业, 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在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后仍然要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为企业以及行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在校企合作的方式以及领域方面,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能够在产学研方面与企业展开全面的合作。要能够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 不断加深校企合作的深度。学校要与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课题申报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层次的全面合作。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较好的校企合作的基础, 在智力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而企业具有良好的实践条件以及生产力转化的条件,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4 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具备较为深刻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教学能力。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进步、产业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内在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 适应升格以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需要。教师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访问工程师制度实施,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实现, 同时学校以及教育管理部门也要有计划组织相关的培训, 多种方式并举, 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其次就是教师学历的提升,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 因此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 一般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都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 教师学历的提升可以通过在职攻读、定向培养等方式进行;最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也要能够实现有效地提升, 同属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本科的教学层次的教学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不同, 因此在高职院校升格后, 要能够转换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以及教学的实际效果。

5 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制度的转换

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后, 因为人才培养的层次发生了较大的提升, 因此相应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制度都需要切实的转换。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等方面都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校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的要求进行管理理念的转变, 并制定与之适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制定要能够符合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学院的实际情况, 管理的理念要能够充分体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服务, 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服务。

6 结论

高职院校以及本科院校都属于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属于同一层次中不同的教学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本身的发展, 技术型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升, 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师资需求等方面都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准确的定位, 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摘要:学术型教育以及技术应用型教育都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不断变化。目前技术型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职责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人才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行业技术进步的需要。文中阐述了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论基础及办学定位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振元.素质结构与人才和教育分类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6.27 (19) .

[2]鞠全勇, 陈健.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8 (5) .

[3]朱正亮, 鄢烈洲, 李晓波.关于我国高等院校类型划分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 2006.24 (3) .

[4]严雪怡.再论人才分类与教育分类[J].职业技术教育, 2002.24 (1) .

10.对事业单位类体育场馆分类的思考 篇十

1.1 研究背景

2011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按照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公益服务类和生产经营类单位。2013年11月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指出国家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大型体育场馆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功能设计更加合理,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挖掘体育产业潜力。这无疑向事业单位体育场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厘清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分类出现的问题,对体育场馆进行准确的分类,是提高场馆的运营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前提。

1.2 研究目的

本文拟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我国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分类改革相关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对一类场馆和二类场馆归类的变化、二类场馆和企业场馆归类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体育场馆的良性运营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等途径,整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文章,为研究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查阅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性文件,为研究的进行提供了政策性依据。

2.2 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武汉体育中心、襄阳市体育中心、荆门市体育中心、五台山体育中心等进行实地调研,获得体育场馆分类改革的一手材料。

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面谈、邮件、电话等方式对政府主管部门、事业类型大型体育场馆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学者进行访谈,掌握事业单位大型体育场馆分类改革的相关信息。

2.4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严格设计了针对事业类型场馆负责人的调查问卷,充分理解各利益相关者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框架下公共体育场馆改革方向的意愿和需求,问卷调查对象为东、中、西相关省市体育局及场馆负责人,选择抽样调查。

3 事业单位分类的现状

3.1 事业单位分类概述

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本质上就是改革公共服务体制,调整国家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和地位。《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有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面对事业单位体制分类改革的新形势,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在体制改革、管理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公共服务的完善。因此,体育事业单位的公共体育场馆从业机构必然也面临着分类改革的紧迫时刻。

3.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3.2.1 改革的目标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的目标选择在于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精简高效、结构合理的现代事业组织体制。对事业单位类场馆进行分类改革,有利于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2.2 改革的原则

3.2.2. 1 政事分开,明确政府职责和事业单位职能

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改变国家包办统揽事业,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3.2.2. 2 依托改革背景,设计制度保障和政策取向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政府转型要从一个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必然会涉及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问题。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全面系统的改革,我们在着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制度设计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

3.3 公益类事业单位分类

国家坚持“甩掉两头留下中间”,改革突出的主导理念就是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将公益类事业单位划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结合目前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应该担的社会职能,提出改革思路按照社会功能划分,推进事业单位大型体育场馆事分类改革,让真正承担公共体育服务的体育场馆沉淀下来,从事生产经营的场馆转为企业。

4 对事业单位大型体育场馆分类的思考

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纳入国家战略的高度,公共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必然要承担重大的责任。场馆一方面要承担着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要“以体为主”,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进行免低收费对群众开放,保证群众的体育权利。但是,场馆难以兼顾企业的“盈利需求”和服务全民健身的公益诉求,所以必须对公共场馆进行合理分类,明确其“公益性”。但是,不同场馆的分类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并且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相差较大,在进行分类改革中,还应注意区分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

4.1 事业单位大型体育场馆分类的主要模式

4.1.1 公益类场馆

4.1.1. 1 公益一类场馆

主要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和公共体育产品。其改革思路是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由政府全额拨款,确保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和公共体育产品的有效供给服务。此类场馆主要由政府买单,免费开放,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场馆所在地的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是影响体育场馆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部分地区场馆建设年份久远,功能老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部分会迁居新城,旧城多剩老弱者,其体育消费能力较差,因此国家免低收费开放的任务较重,这种情况下,此类场馆只能归为一类场馆,依靠国家全额拨款,保证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但是一类场馆的定额也不能过多,否则会加重国家负担。

4.1.1. 2 公益二类场馆

主要以提供一般公共体育服务,此类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应该由政府、社会和市场多元化提供。其改革思路是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由政府差额拨款。由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半市场的性质,所以必须坚持公益属性,兼顾经营属性。在实施过程中,此类育场馆由财政直接拨款转变为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加有限的财政补助获得。

随着全民健身融入人们的生活,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所需要的体育服务不尽相同,构成了不同规模的体育消费市场。那么就需要发挥二类场馆半市场的功能,在提供基本的体育服务前提下,提供不同层次的体育服务,满足群众的需求。二类场馆应以体为主,探索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场馆的造血功能,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对其向社会提供经营服务取得的收入,继续用于公益事业发展。

4.1.2 经营性场馆

生产经营性体育场馆主要提供非公共服务,此类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应该由市场来提供,逐步转为企业。根据产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建立符合企业运营规律的市场关系。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履行对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服务的职能,同时又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与企业平等互利的关系。

4.2 公益类事业单位场馆转换可能出现的问题

4.2.1 公益一类场馆与公益二类场馆的转换

4.2.1. 1 财政管理制度差异

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将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对公益一类场馆,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进行全额拨款。因此,相关单位通常只管事业投入,不管产出和效果。国家对公益二类场馆,根据财务收支状况等,国家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公益二类场馆在进行自主经营时,若其效益可观,则可进一步发展;若其经营不善甚至亏损,国家将进行补助,其本身并不用承担经济风险。此时,是否再归为公益一类场馆进行管理,继续享受国家全额拨款的形式。并且,很多公益二类场馆日常收支管理主要是根据预算指标控制支出总量,以不超预算为主要目的,而不是进行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4.2.1. 2 公益性与商业性冲突

公益一类场馆,尽可能低价甚至免费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身服务,通过提供大量的户外设施,把公共体育场馆打造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和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基地。但是,公益二类场馆可能会出现以“以体为主”的名义过度进行商业化开发的现象,缩短群众健身时间,减少健身场地,热衷于通过政府资源创收,侵蚀公益性服务的供给。公益二类场馆使用的耗损维修管理费用仍由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买单,财务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在管理上脱节,造成账实不符,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二类场馆面临着如何实现社会目标和运行效率的平衡。

4.2.1. 3 一类场馆骨干人才流失

从目前正在实施的绩效工资情况来看,一类场馆留住人才和培训人才更加困难。一方面,公益二类场馆的绩效工资水平一般比公益一类要高,在经济回报方面,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性的活动,其工资相对较低,容易引发人才的流失。二类场馆通过购买服务和国家补贴,资金来源更广泛,但是一类场馆既没有独立的经费来源,也无自主支配事业经费的使用权,严重抑制了事业单位的积极性。

4.2.2 公益类场馆与企业类场馆的转换

4.2.2. 1 职工安置困难

当公益二类体育场馆在确保满足群众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创收,当其收入远远大过其成本,甚至超过同规模的企业时,是否仍归为公益二类场馆。若公益二类场馆转为企业之后,若较高的运营成本不能由经营收入弥补,可能导致大量编外人员失业,国家仍然要向场馆投入资金,这种情况下是继续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营,或是还原到公益二类,仍然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经营,可能再次面临着制度更替。如深圳市转制后普遍感觉压力大、困难多,市体育局曾向政府申请,使改制后的场馆重新回到事业单位。

4.2.2. 2 资产浪费

公共体育场馆主要承担高水平竞技训练,服务于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作为训练基地、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社区文化体育中心等,但是,公益二类场馆转为企业之后提供的服务可能会出现重视追求短期的经济指标的现象,忽视体育场馆的公益性,导致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承担正常训练比赛的基本功能丧失,造成国有资产的巨大浪费。有的场馆部分设备陈旧,转制后,还存在设备改造换新的需求。

4.2.2. 3 分配制度不合理

在事业单位场馆转为企业场馆的过渡期间国家仍采取财政辅助拨款,虽逐年减少,但是工资分配水平和事业单位基本一致,造成了职工对财政的依赖,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从经费保障方式看,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费由同级财政资金保障;企业需要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难以接受养老金减少的变化,因而顾虑重重,也不愿意转制为企业。

5 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分类改革的建议

5.1 完善分类标准,权衡改革相关者利益

什么是最有利于自身的类别选择,成为利益相关者讨论的首要话题,猜测、担忧等种种心理皆而有之。改革的压力使人们开始担忧自身的职业安全、收入分配等现实问题。所以,要预计改革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疏导、补救等措施解除人们对改革的误解。要采取渐进式分类改革战略,初步实现机制转换,最终实现机构改制。

5.2 分类改革配套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虽然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众对公共体育服务改革的呼声也较高,但中间的各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却不想改和不愿改。主要原因是部分改革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许多单位未建立医疗、养老等保险制度,这给分类改革中人员的安置带来相当大的问题,被改革者基本利益没有得到充分考虑,改革缺乏动力。部分经营者还未适应场馆转制新形势的需要。因此要完善改革的配套制度,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从而减轻改革的顾虑。

5.3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公益二类的体育场馆和生产经营类场馆在原则上要转制成企业。转制过程中,既要对国有资产做出正确的评估,不能让国有资产流失,又缺乏司法保护、监督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因此,要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制度,接受职工和群众的监督,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摘要:公共体育场馆是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用于运动训练比赛或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体育活动,是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保障。随着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体育场馆在经济运作、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事业单位类体育场馆要积极探索最优的发展模式。本文拟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其分类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存在公益二类场馆经营不善,勉强完成公共体育服务任务的情况下是否回归为公益一类场馆;在企业类场馆在经营不善,甚至破产情况下是否转回公益一类或二类场馆等问题,并提出完善分类标准等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分类,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Z].2012,4.

[2]易国庆.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7.

[3]黄恒学.分类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4.

[4]王健,徐文强,陈元欣.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2.

[5]范恒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探索[上、中、下卷][M].人民出版社,2010,11.

[6]庄序莹.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5.

[7]李强.地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M]南京大学.2012.

[8]谭建湘.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企业化改革的基本特征和制度设想[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12).

[9]周良君、谭建湘.深圳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11.工程类职称的分类 篇十一

1.我中心为已经开具报到证、档案存放满一年的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并得到全国各地人事人才机构的互认,它将是毕业生考入公务员队伍或进入事业单位核定工资标准的主要依据;

2.是办理异地调动手续的必备条件。一年期满后,由我中心根据人事人才的有关政策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各地人事主管部门将根据转正定级的时间办理调动,否则不予办理人事调动手续。

3.办理后才是具备了干部身份,档案材料齐全了。

二、职称的定义、作用和评审条件

1.职称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与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等级称号,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对个人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

2.职称的范围对象有哪些?

在私营企业、港澳台侨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和在我中心存档的,均可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职称的分类及其正常申报条件

①初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②中级职称:取得初级职称四年以上,研究生(硕士)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可直接认定。

4.职称的专业方向有哪些?

1.工程建筑类(工民建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建设设计工程师、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师、建设艺术设计工程师、建设装饰工程师、建筑施工工程师、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地质勘测工程师、建筑预算工程师、建筑管理工程师、道路与桥梁工程师、土木工程工程师、市政工程师、公路工程师、土建结构工程师、暖通空调安装工程师、建筑监理工程师、路桥工程师)

2.机械电气工程类(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电气设备工程师、机电设备工程师、电子仪表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铸造设计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冷冻工程师、机电一体化工程师)

3.计算机类(计算机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工程师、光电子技术工程师、计算机及应用工程师、电子技术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师)

4.水利能源类(水利水电工程师、农艺师、园艺师、园林设计工程师)

5.教育类(讲师)

6.经济类(造价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劳动工资、农业经济、运输经济、财税金融)

12.工程类职称的分类 篇十二

随着文本信息量的快速增长, 文本分类已成为信息检索、知识挖掘和管理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文本分类的精确程度取决于特征提取的科学性和分类算法的科学性。现有的文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支持向量机 (SVM) 、K最近邻 (KNN) 、决策树、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 (LLSF) 和贝叶斯分类算法 (Bayes) 等。相关研究证明, KNN算法是VSM (向量空间模型) 下最好的分类算法之一。KNN方法是一种非参数的分类技术, 在基于统计的模式识别中非常有效, 对于未知和非正态分布可以取得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具有健壮性、概念清晰等诸多优点。

1 训练集文档的优化

1.1 中心文档初始化算法

对于文档初始化方法的改进, 目前基于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多次迭代聚类。比如, 多次随机地选取样本点作为初始中心点进行聚类, 以最好的结果作聚类的最终结果或是将聚类输出作为下一次聚类的输入。这样反复进行多次, 消除初始值对聚类结果的影响。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计算量大;二是单独初始化算法, 尽可能得到比较好的初始值, 然后用得到的结果进行聚类。这方面在聚类初始化研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包括基于距离的方法和基于密度的方法;三是对初始值不十分敏感的聚类算法。

设文档数为N, 文档训练集合表示为:D=D (T1, W1;T2, W2;…;TN, WN) , 利用文中基于语义的文本相似度定义, 记文本Ti和Tj的相似度为Sim (Ti, Tj) , 则文档训练集的相似矩阵定义为:

显然相似度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

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在相似度矩阵找出相似度和最大的那行, 该行号对应的文档可以作为聚类中心的初始文档。这是因为从文档集中最密集处的文档也是与所有其它文档间的相似度和最大的文档, 然后再找一个与前面聚类中心的初始文档离散度较大的文档, 即找出和这个中心文档间的相似度最小的文档。

算法1初始化聚类中心文档改进算法如下:

输入:文档集合D=D (T1, W1;T2, W2;…;TN, WN) , 簇数K, 相似度矩阵Distance

输出:K个聚类初始中心文档

(6) end for∥利用相似度矩阵中相似和最大的行号, 以确定中心文档Tp

(11) end if

(12) end for//相似度最小的列号对应的文档号

(13) 在D中选择和文档Tq相似度较大的前N/K个文档, 利用公式 (1) 构造新的N/K阶相似度矩阵

(14) 重复 (1) 到 (6) , 取相似度和最大的行号所对应的文档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初始文档C1

(15) 利用 (7) 到 (12) , 找出与C1相似度最小的文档Tq, 在剩余的文档中重复步骤 (13) 到 (14) , 得到第二个聚类中心初始文档C2

(16) 对于剩余的文档利用 (13) 到 (14) 分别计算和C1, C2间最大相似度的值, 从而可得到下一个聚类中心初始文档C2

(17) 重复步骤 (16) , 直到选出K个聚类中心初始文档

1.2 训练集文档的聚类算法

由于聚类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分类过程, 所不同的是其类别信息是未知的。本文在训练集的聚类中使用K近邻算法, 并进行了改进。在K近邻算法进行的聚类过程中, 至少有两个参数需要设置, 一个是要聚成的类的个数K, 对于这个参数聚类系统比较难以确定, 一般是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来指定;另一个参数是每次迭代过程中使用的K近邻算法中的近邻数L。因为如果该参数太小, 就不能找到足够多的邻近文档来正确归类, 反之若太大, 很可能在较远的簇中的找到多个近邻, 以至于会将文档错分到较远的簇中。算法2是K近邻算法的改进算法, 是基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相似度阂值的方法, 对于每次迭代中找到的每个近邻, 要求它必须满足两者间的相似度大于我们设定的阈值, 这样找到的每个近邻都会足够相近, 不会选取噪声或孤立点;二是在每次迭代中动态的调整L的值, 因为每次迭代都会造成簇成员的变化, 有的簇中的文档数会减少, 有的会越来越多。这是因为K近邻的算法有趋强弃弱的缺点, 在成员多的簇中找到较多的近邻而在成员少的簇中只能找到较少的近邻, 从而会造成越来越多的文档被分到成员多的簇中。在每次迭代开始前我们设定参数, 这样近邻算法一般就不会出现在较大较远的簇找到的近邻数较近较小的簇中文档数多的现象, 从而将文档分到正确的簇中。

算法2训练集文档的聚类算法

输入:簇数K, 初始相似度阈值T, 文档集D

//T初始值取相似度矩阵元素的均值

输出:K个簇类

(1) 利用算法1, 选取D中K个聚类中心初始化文档C1, C2, ..., CK

(2) for i=1 to N

(3) 对于任意Ti□D

(4) for j=1 to K

(5) 计算相似度的最大值Sim (Ti, Tj0)

(6) end for

(7) 将Ti归类到以Cj0为中心文档的簇类中

(8) end for

(9) T=T*K/ (K+1) 或T=T* (K+1) /K∥前者降低或值, 后者升高或值, T取何值由K的大小确定

(10) while文档类别有变化

(11) for i=1 to N

(12) 近邻数{以Ci为中心的簇类文档总数}+1

(13) 计算Ti与以Cj为簇类中心各文档的相似度, 进行排序, 并找出前L (可能≤L) 个相似度 (≥T) 最大的文档

(14) Ti归类到文档数目最多的簇类中

(15) end for

(16) end while

该算法是K近邻聚类算法的改进。在该算法中, 只要初始点选得好, 就能够很好地抑制偏远的孤立点和噪声, 这一点K-means算法是无法做到的。

1.3 训练集文档的优化

算法3训练集文档的优化算法

输入:文档训练集D、簇数K、初始相似度度阈值T、文档合并相似度阈值M

//当两个文档的阈值≥M, 就进行合并

输出:中心文档集D1

(1) 利用算法1, 找出K个聚类初始中心文档

(2) 利用算法2, 得到K个簇类{D1, D2, ···, DK}

(3) for i=1 to K

(4) 对任意的Ti1, Ti2□D

(5) if Sim (Ti1, Ti2) [8]≥M

(6) 合并成一个新文档

(7) end if

(8) 重复执行 (4) 到 (7) , 直到没有再使 (5) 成立的Ti1, Ti2

(9) end for

(10) 输出最后的中心文档集

2 试验及评价

本文采用评估文本分类的主要三个指标:查准率P、查全率R和测试值F1, 公式分别为:

实验中数据集采用复旦大学国际数据库中心自然语言处理小组整理的大型分类语料库, 训练子集和测试子集各占一半。本文取训练子集的规模为4050篇文档, 共9个簇类, 每个簇类450篇训练文档。从测试子集较大的9个类中各抽取前450篇文档共4050篇文档构成测试集。为训练集中每个簇类的每9篇文档合并为一个新文档, 即构造了50个新文档。算法由Visual Basic 6.0实现, 数据库使用微软的MS SQL Server2000。在内存为2.0GB, 主频为酷睿双核2.0GHz, 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的方正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由于本文使用的测试集比较大且和训练集同等规模, 因此分类效果在82%到85%之间, 如图1所示, 基本上满足实用的要求。

使用本文算法后, 分类效果的查准率、查全率和测试值都有1%-2%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KNN分类算法是基于样本实例的算法, 样本越多, 其分类准确率越高, 而实验中的新文档数量比较少, 相当于原文档样本数的1/9, 就是说可用的样本实例减少了8/9。KNN可查找到的具有类别区分度的样本实例大大减少了, 所以分类效果肯定会有明显的降低。但是使用该算法后, 分类时间大大减少:原来对测试集分类总计耗时26分钟28秒, 使用该算法后分类时间总共只有2分钟23秒, 大大提高了分类速度。

3 结束语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减少文档”的算法会对分类的准确率有影响, 特别是生成的新文档的个数比较少甚至小于KNN算法中的参数K时, 很可能会造成KNN算法搜索到的相似文档数不够多, 也有可能在最后的前K个结果中出现属于错误类别的文档数比正确类别的文档数稍多, 因而导致该文档被分到这个稍占多数的错误类别中, 最终导致分类准确率的下降。所以, 不能设置太少的新文档数量, 否则会造成分类准确率的大幅度下降。通过多次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将新文档个数设置为原来文档数量的1/9, 算法KNN的分类速度提高了10倍左右, 而分类的准确率仅仅下降了不到2%。由于速度提升的幅度很大, 而准确率影响很小, 因此在准确率降幅很小可以接受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尽量设置较少的新文档个数, 来大幅度提高KNN分类速度。

摘要:将前期工作进行了改进并将训练集各簇中语义相似度大的文档进行合并, 减少了训练集容量, 实验表明该算法大大提高了KNN算法的效率。

关键词:文本分类,语义,KNN算法

参考文献

[1]Yang Yiming.An Evaluation of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Text Cate-gorization.Information Retrieval, 1997 (1) .

[2]Kjersti Aas and Line EiKvil.Text Categorisation:A Survey.Norway:Norwegian Computing Center, June, 1999.

[3]李荣陆, 王建会, 陈晓云, 等.使用最大熵模型进行中文文本分类[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5 (1) .

[4]李荣陆, 胡运发.文本分类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5.

[5]赵恒.数据挖掘中聚类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

[6]Moth'd Belal Al-Daoud.A New Algorithm for Cluster Initialization.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Computing and Technology, 2005, 4:74-76.

[7]PatricK Pantel and DeKang Lin.Document Clustering with Commit-tees.Proceedings of SIGIR02, Tampere, Finland, 2002:199-206.

[8]刘金岭.一种基于语义的中文短信文本高质量聚类算法[J].计算机工程, 2009 (10) .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作文下一篇:李白写爱情的诗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