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2024-08-15

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共15篇)(共15篇)

1.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篇一

论非语言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现代语义学认为,英语词具有三种属于不同范畴的意义:一是词汇意义,二是语法意义,三是社会文化意义.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因此,非语言因素诸如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英汉翻译的立场出发,阐述非语言因素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

作 者:赵桂华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5)分类号:A319.9关键词:非语言因素 跨文化交际 翻译

2.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篇二

近年来, 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 如果学生不能全面了解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风俗, 就不能较好地学习和理解英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过多于重视英语语言的教学, 而忽略了英语语言环境及文化差异的渗透, 导致学生不能较好地使用英语。因此,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渗透跨文化交际内容。

1. 跨文化交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主要是指拥有不用文化背景和语言的人们进行交流。由于语言双方生活的环境、宗教、文化背景、社会资源等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导致双方的语境或说话方式均不尽相同, 从而使不同语言的人们交流起来具有较大的障碍[1]。例如, 单词“please”, 用汉语翻译过来是“请”的意思, 表示对人的一种客气、恭敬, 但在英语语境中它却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场合, 如在招呼客人用餐时, 我们中国回会用“请多吃”、“请夹菜”等, 在英语语境中则通常用“Help yourself”。在这个国家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 拥有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 能有效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因此,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语言使用能力, 还应当不断渗透跨文化交际背景, 提升学生的跨文化适用能力。如何有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跨文化交际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2.1 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当前大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较传统, 在教学过程中, 通常是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作为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句式的解析、短语的搭配、词汇的释义等, 使高中英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枯燥性, 实用性不强[2]。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中英语老师应当意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转变教学观念, 认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内涵。同时, 要不断得扩展自我的外语知识面, 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 理解英语语境的合理使用, 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把握英语教学的目的, 使高中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灵活, 增强其实用性, 有助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 就必须摒弃原先单纯强调语言句式结构的教学理念, 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高中英语老师应当积极接受教学改革方法, 不断创新、总结新的教学方法, 并付诸实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进入到相应的模拟场景中, 让学生用英语进行现场交流互动。例如, 在高中英语“Healthy eating”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以与外国朋友在餐厅就餐的场景, 让两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 在用英语交流过程中, 学生可以对西方的饮食文化进行充分地了解, 如西方人都是各吃各的, 不会主动往相互的碗里夹菜, 也不会对客人劝酒、劝菜, 能吃多少吃多少, 且付账方式通常是AA制, 而这些习惯并不代表西方人不热情待客, 在此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学习到西方餐桌上的常用语“cheers-干杯””check-结账”等。此外, 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自由讨论也是一种不错的创新教学方法。课堂上, 教师针对西方文化、社会背景、生活习惯等问题, 制定讨论主题, 让学生们用英语自由交谈, 同时教授给学生西方文化常用的交流口语。这种互动式交流学习方法不仅能有效丰富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面, 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 使英语学习变得有趣而实用。

2.3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合理渗透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很大, 包括生活方式、家庭结构、饮食习惯、交流方式以及职业活动[3]。高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阶段, 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同时, 向学生传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指导学生不用环境的语用差异。首先是称呼方式的差异, 按照我们中国的用语习惯, 如: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等, 英语翻译是:Teacher Wang, Teacher Li, Teacher Zhang.实际上在英语习惯中, 通常在是用“Mr.Mrs.Miss.”等于姓氏连用来称呼教师的。其次, 中西方人们在交谈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 如年龄、婚姻、宗教、工资等都认为是个人的隐私, 在交谈中应尽量避免。此外, 拜访用语、词汇文化等方面中西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不断向学生传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让学生不断积累,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

总之,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跨文化交际的渗入有助于学生对充分了解西方文化、风土人情, 从而在学习中逐渐克服语言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 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使用英语交流, 拉近与英语国家的距离。在未来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如何进一步向学生渗透跨文化交际内容仍然是广大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平华.论英语语言教学艺术 (下)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2, 23 (11) :34-35.

[2]曾燕问.明确学习任务, 提高自学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3, 11 (12) :56-57.

3.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篇三

关键词:美学价值;语言艺术;学习动机;语言工具

一、英语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地位

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变化,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英语是当今文化交流的主要语言,尤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征是人类语言的宝贵财富。

英语与世界的融合主要是通过被三次语言入侵及后来两大英语国全方位的扩张形成的。三次文化入侵分别是公元6世纪末基督教会(Christian church)及拉丁语的传入——第一次文化入侵。第二次文化入侵:从公元793年开始,北欧的维京人(Viking)开始入侵不列颠岛,英语的词尾变化逐渐消失。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Normandy)公爵入侵不列颠岛,使得法语对英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这是英语受到的第三次文化入侵。

英语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其特征具有美学艺术(Aesthetics art)的魅力。其文学与艺术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古代、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新古典主义时期(Neoclassicism time)、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 time)、20世纪初期、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和现代及当代的文学与艺术。早在中世纪的杰弗瑞•乔叟(1340-1400;Geoffrey Chaucer)到文艺复兴的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时期,英语就已经奠定了其文艺和艺术语言(Art language)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与作用。所以,英语在近、现代社会完全扮演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语的角色和联合国主要的官方语言(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 and United Nation official language)。更为重要的是,英语语言文化的历史地位是在世界及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中吸取了其他先进语言的艺术精华而发展和确立的。这也使得它能够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通用语。

二、英语及语言艺术

英国人历来以绅士风度闻名于世。言行举止得体、温文尔雅,语言谈吐文明优雅而有感染力则为一名绅士所必备的条件。这要求人们在平时讲究语言谈吐和言行举止,注意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应用,包括言辞措词的修饰与表达,以增强语言的艺术表达及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在英语的艺术美中,修辞是一门生成的艺术,修辞是通过包括言语在内的符号传递,有意识地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影响他人决策与行为并打动他人取得预期效果的言语交际。这种能够引起共鸣的修辞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如高级英语中的一些句子就是很好的证明:(1)We shall fight him by land, we shall fight him by sea, we shall fight him in the air, until,with Gods help, we have rid the earth of his shadow and liberated its peoples from his yoke.这个句子的表现力非常强。三个排比句气势恢宏,显示了丘吉尔打败纳粹的坚强决心。而后面两个暗喻,将希特勒的影响比作阴影,纳粹的压迫比作牛轭,恰当而生动。(2)Ship in the Desert.“沙漠之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题目,船停泊在沙漠中是人们很少见过的景象,因此能够有效地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3) You pass from the heat and glare of a big, open square into a cool, dark cavern which extends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 losing itself in the shadow distance. 作者用heat, glare与cool, dark 形成对比写出了中东集市的特点,绘出了一种从外向内的动态美。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发现与挖掘语言的美学价值,甚至在各种艺术创作中也尝试并充斥着这种美学价值观念。英语的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也由此相应发展了起来。这正是英语语言美学艺术及其美学价值(Aesthetic value)的集中体现。而英国语言的全球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大英帝国之后又是美国的雄霸世界,随之而来的就是英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入侵及思想文化的加速传播,以至英语文化成了世界文化近几百年来沟通与交流最重要的主流文化。英语的语言艺术和语言美也体现在高级英语中的一些句子上面。

(1)Then as you penetrate deeper into the bazaar, the noise of the entrance fades away, and you come to the muted cloth-market.

句子中动词penetrate十分生动,包含了要刺破隔膜,即穿过人群才能走到市场深处的意思。

(2)The very act of stepping on this soil,in breathing this air of Hiroshima, was for me a far greater adventure than any trip reportorial assignment Id previously taken.

这个句子用词非常谨慎细致。Soil是个有情感味的单词,比country, land更能表达作者心中的感受。

(3)In what conceivable way dose our car concern you?

公爵夫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对Ogilvie进行尖锐地反击,加强了语气的同时更凸显了她的严厉及其对对方的厌恶。

(4)I knew more about retreating than the man that invented retreating.

这句话马克·吐温说得极为幽默,具有讽刺的意味。众说周知没人发明撤退,撤退是一军队用语,指畏惧对方或考虑到战略的需要而后腿,这里充分说明了当时马克·吐温所在的军队是一支纪律松懈和腐败的部队,所以马克·吐温选择了离开。

三、英语艺术语言和语言艺术对英语学习与文化交流的影响

由于英语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使得英语思想文化演变成了人类近现代和当代的主流思想及文化。人类只要还有对美的向往、愿望与追求,就永远不会失去对生活的追求与勇气。通过英语美学艺术语言及语言艺术的欣赏、学习与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营造英语学习的最佳环境,提高学习者的自身语言意识、语感与情感交流以及审美观(Aesthetic standard)、思想情操 (Thought sentiment)、道德观念(Morality),拉近各民族与国家间的距离,更使得我们在追求民族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在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竞争中能走在世界与时代的最前沿并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名真正的世界公民。这也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下边以一首中国古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英文对照来反映英语艺术语言的音美、形美、意美特征。

登高The Height Climbed

风急天高猿啸哀,The wind is swift, the sky is high, and gibbons sadly sigh;

渚清沙白鸟飞回。The isle is clear, the sand is white, and birds to and fro fly.

天边落木萧萧下,The boundless falling leaves are rustling down and down;

不尽长江滚滚来。The endless Youngtze waves are rolling on and on.

万里悲秋常作客,Many miles from dear ones grieve me oft in fall as stranger;

百年多病独登台。Many years of illness see me here a lonely climber.

艰难苦恨繁霜鬓,Hard and troubled times have made my temples frost white;

潦倒新停浊酒杯。A poor and anguished heart has stopped my drinking of wine.

这首诗语言简洁洗练、节拍紧凑、音韵和谐。译诗几乎都是选用单音节、快节奏的单词,构成两行七音步抑扬格的诗句。除句尾押韵外,还有行内的sky, high, white都和sigh, fly同的。此外,第一行的头的“s”(swift, sky, sadly, sigh)都能产生优美的音响效果。而且像wind和swift,sadly和sigh连用,以及fro和fly的连用本身就能传达出一种特别的语境效果,使人由声音产生联想,似乎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急速的风声,那哀叹的猿声。(郑诗鼎P185)在“poor”和“anguished”一起用来修饰“heart”的句子中,使人联想到精神上的痛苦和身体上的疾病导致了诗人心力交瘁。总之从诗中可以看出英语言的艺术美的特征。

故而,学习或是欣赏英语的语言文化,促进并提高、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这恰是思想开放与先进的表现。世上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强盛都是在开放思想与沟通交流中走向世界甚至引领世界的。英语如果没有被多次的文化入侵(Cultural invasion),并依托先进而强大的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为动力基础,在发展中实现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不会有今天的历史地位。

四、英语艺术语言及语言文化与学习动机的激发

由于英语的世界语言主导地位,导致全世界范围的英语学习热潮。连创建“疯狂英语”的李阳也不禁惊呼“整个亚洲都是英语学习的海洋!”但同时他也提醒英语学习者:“英语首先是一项技能(English is a skill.)。第二,英语只不过是一种工具(English is just a tool.)。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个工具去学习、交流、谈判、推销,我们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三,英语很简单,类似中国的拼音。(English is easy, just like Chinese pinyin.)第四,英语不是外语(English is no longer a foreign language.),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用来交流的国际语言。中国人应该把它当作第二母语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英语。第五,英语能让中国人更加聪明、更加有智慧和气质。

所以,英语学习无论是教还是学,关键是寓乐于教与学中。在学中享受对美与追求的快乐,在快乐中收获知识的乐趣。故而,教与学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严肃教学氛围,而是应该开放思想,大胆尝试,让学生去欣赏并享受艺术语言的快乐氛围与魅力。不必只为教而教,更不应该只教而不育;学生也不须只为学而学,而应乐在其(学)中,学而乐得其所。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已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它的艺术特征是语言学习中的宝贵财富,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艺术特点,指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从中获取语言隐含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赋宁,《英语史》[M].商务印书馆,1998.

2.杨育彬,艺术语言的美学功能[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3.莫塞,水天同译.《英语简史》[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4.论跨文化旅游交际 篇四

论跨文化旅游交际

当今世界旅游业可谓如日中天,全球各地的旅游群体不断膨胀,异域文化冲突在跨文化旅游交际中频繁凸显.异域文化影响旅游者,同时,旅游者也会触动异域文化.影响跨文化旅游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思维方式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也有风俗习惯的差异、行为规范差异等等.如何减少异域文化冲突,增大旅游者的满意度,并激发出旅游者重复访问的欲望,是当今全球化时代跨文化旅游交际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 者:林红梅 LIN Hong-mei  作者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刊 名:黑龙江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G0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旅游   文化冲突   异域性  

5.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篇五

试论跨文化交际中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及对策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过程,交际双方都应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并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跨文化交际实践与研究应树立平等意识,不应存在文化迁就倾向.我们在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应重视维护和研究如何用外语来推介自己的文化.

作 者:李娅琳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223001 刊 名: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0(1) 分类号:B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平等意识   文化迁就  

6.论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篇六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语言学家萨费尔指出:“语言有一个环, 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一个种族……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对语言的学习也就是对文化的学习, 而就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而言, 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由来已久。而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限制与束缚, 以及英语教师本身在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存在很多缺陷, 而在英语教学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活动, 必须以跨文化知识有意识地组织教学这两个问题上, 还远没达成一致的认识, 全然不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这种英语教学模式培训的结果常常是大多数学生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 尤其听不懂、讲不出, 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 即“哑巴”英语。这样的交际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对外交流的需要, 所以英语教师一定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包括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民族和国家之间差异的了解。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 即学会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环境中得体地使用语言。

一、文化与交际文化

文化,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 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 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 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 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 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语言和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历来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 也是语言教学家关注的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存在的标志符号, 没有语言, 便没有文化。因而人们就把语言称作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交际文化是指不同群体的人, 在交际当中, 由于对语言 (包括非语言) 交际所隐含的不同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而容易产生误会与偏差的这一部分文化, 也就是指暗含在语言内的文化因素。不了解交际文化就会直接影响交际, 因而它应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际文化确实是一个民族在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交际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精神和行为模式, 它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习俗观念、价值观念、人际心理、社交礼仪及思维倾向等。交际文化本身是个系统, 它包含的研究内容也十分丰富。在英语教学中, 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 进行有关目的语的交际文化内容的教学———叫它文化融入也好、文化导入也好, 渗透一些交际文化的内容是完全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

二、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在语言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 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尤其应当把相应的文化知识贯穿于课堂语言教学之中,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针对这一问题, 语言学家胡文仲推荐了以下方法: (1) 在教材里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 (2) 就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的区别,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 利用英语录像和电影进行教学, 然后组织讨论; (4) 鼓励学生与外国人进行交流; (5) 让学生读一些短篇故事或剧本, 同时要求他们记下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 (6) 让学生多读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书籍; (7) 举办有关文化习俗方面的讲座, 同时,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借鉴以上的方法, 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 在课前预习过程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做陈述 (Presentation) 的时候, 鼓励那些语言功底较差、性格比较内向而不敢发言的学生, 让他们做到有准备地发言, 从而克服羞于开口的缺点;通过收集资料可以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此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读英语报纸杂志, 增加阅读量。多阅读一些介绍英美国家风土人情、文化方面的材料, 既能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又能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 在有趣的阅读中学到相关的文化知识, 从而使学生对文化更加感兴趣, 更加容易地掌握这一知识。

2. 运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社会背景。

影视内容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可谓是包罗万象。通过观看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英文影片, 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相应的英语文化。此外, 在英文影视片里, 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英语习语来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锻炼英语听力, 学到一些现成的地道简洁的表达方式。

3. 充分发挥学生的客体作用, 训练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学生要懂得对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的了解是在跨文化实践中获得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动态的能力系统, 跨文化交际实践是推动这一能力系统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 学生要通过具体的实践, 如听、说、读、写等训练来学习和理解外国文化知识。此外, 学生也可以自己编排一些有关跨文化交际的场景, 通过亲自参与到相似的交际场景中, 在实践中体会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困难, 并通过化解, 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总之, 学生应该不断丰富扩大社会文化知识和积极参与跨文化实践活动, 从而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 营造学习外语的氛围, 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针对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是在母语国学习英语这一现实情况, 有必要营造学习英语即跨文化交际的学习氛围, 这样有助于学生转变长期形成的“英语+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 在多元文化交流和沟通中进行自觉的文化移情和文化认同。总而言之, 创造语境和情境能使学生在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 并直接感受到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使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5. 英语教师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改进教学方法。

英语教师要认识到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内容的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学方法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应试教育为主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为主;从以传统的基于课本的听、说、读、写为主转变为以能够从事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的听说、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从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转变为网络课件教学、外语课外活动、学生主动式学习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与外国人顺利交流, 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实用人才。

总之, 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 还应导入相应国家的文化,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 Brembeck说:“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 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英语, 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并且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Scollon, R.&S.Scollon.Interculture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Ltd, 1995.

[2]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外语教学及研究, 1998, (3) .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5]徐盛桓.常规关系和文化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6, (1) .

7.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篇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 英语口语教学

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发达的网络将世界连接到一起,让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因此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断的加深,因此也就产生了跨文化的现象。不同的文化在交际中会相互的碰撞,也会发生相互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說的跨文化。跨文化依然存在于语言的交流中,而在本文中主要指的是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所在的本国文化会和英语国家的主流文化之间产生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可以是冲突的关系,也可以是融合的关系。当今世界是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的意义,并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要清楚社会文化背景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要让交际处于社会文化背景下,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语言交际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那些理解的不符合语法规则的交际用语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去理解其适用之处。由此可知,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一些特定的、具体的环境中所拥有的交际能力。

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转变师生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需要老师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将课堂交给学生。在英语的课堂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老师应该及时有效的和学生沟通,我们要摒弃旧的教学模式,扔掉老师为主,老师就是权威的被动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融入到整个课堂中,并且把自己当主人,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大幅度的被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为主动的接受知识,为提高英语有效性教学做保障。

2、调整课程设置

许多老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往往比较注重单词和语法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跨交际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会考试,会背单词。我们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英语课文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学生的语言应运技能进行训练。语言学习环境本来就应该多样性,趣味性,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更加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的不同,从而进行不同方法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效的掌握课堂知识。

3、介绍文化差异,兼顾语言形式和交际原则

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客、道歉、关心、介绍、谈话体裁等方面。教师要将这些差异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举个例子,当处于跨文化交际的状况时,我们的中国学生往往感觉自己有一些语言缺陷,因此为了自己的意思表达的更明确,往往会说:I am telling you,或者是:I am telling you。其实,如果对英语语法熟悉的人都知道,此表达存在问题,而且一般只适合被运用在地位不平等的人谈话之间,比如: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比如,一位警官在对其下属进行批评和教育时,就会这样说到:You did not complete this task,when I give some advice,you don not care.I am not satisfied your attitude。Jack,I am warming you,this is not the way…。“I am warming you”用于该语境中非常的合适,可以表达出上级对下级的威严和教导。

4、加强文化对比,深化对母语文化的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进行对比,比如:(1)汉语国家和英语国家的宗教传统以及典故和传说,以及这些典故和传说中包含的文化内涵;(2)汉语国家和英语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知识。(3)对东西方的文化教学对比,这样关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就会加深。(5)名人以及其成就要加以了解,比如:艺术家、科学家以及文学家等。(6)对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加以了解。(7)对汉语国家和英语国家的行为举止以及待人接物方面的特点进行了解和观察。

教师则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英语交际文化的输入,这样学生才会很快的对文化语境进行识别。

举个例子,一位美国人邀请一位中国学生去影院,他们的对话如下:

A:W hat kind of movie do you like?

B:I don’t care.It’s up to you.

A:I can go to any movie I like at any time.But if you have any movie particular in your mind,1 will go with you .

B:I don’t mind. Any movie you like will be fine.

例子中的中国学生在对话时,存在明显的失误,其把中国人的话语习惯强加到英语语境中。中国人一般会和主人的意愿保持一致,这是为了不想给主人带来麻烦,因此一般会无条件的和邀请人保持一致,也就是入乡随俗。而美国人和中国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他希望听到这样的回答:“Any good suggestions ?”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跨文化教育的效果

学以致用,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国现在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话。学生可以在英语试卷上答满分,但是让他们去和别人交流就显得很困难,因此,我们要交学习和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不光可以让学生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可以让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这一方面上,老师可以尽量的把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运书本上的知识,让学生在寓乐于教的环境下提高对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种,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这些差异适时的做出教学调整,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也着重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一些意见,以期对同行业者有所参考。

参考文献:

[1]欧阳延莉.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23).

[2]彭云鹏.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5).

8.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篇八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这里从关注重点、烹调准则和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营养”和“美味”的关注重点不同

(一)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然也追求美味,但同时还坚持“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的做法是他们不赞成的。

不可否认,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他们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再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二)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老头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深受卡尔文教派影响的荷兰人连自己都说过“如果说法国人是为吃而活着,我们荷兰人则是为活着而吃”,这也就不难理解 “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是当烹饪变成一个精确而艰巨的实验时,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他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泾渭分明。所谓“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我们称夫妇成婚为“合卺”,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

[5]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6]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9.汉英交际中的文化迁移 篇九

文化迁移有文化信息的增殖等三种模式,在汉英交际中文化迁移存在着不适当的社会应酬语等三种现象,这种现象是由汉英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规约习俗所造成的.要十分注重汉英交际中的文化迁移,以减少语言交际中的障碍.

作 者:于爱平 作者单位:大连教育学院,人文科学部,辽宁,大连,116021 刊 名: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0(3) 分类号:G04 关键词:汉语   英语   文化迁移   交际障碍  

10.试论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篇十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

一、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

1.商务英语直观的理解就是商务场景下所应用到的英语,事实上它跟我们理解的英语口语、写作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

2.跨文化交际指的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也可以说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交际不是在真空地带进行,它总是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具体包括如,礼节的不同, 喜怒哀乐表达方式的差异,谦虚方式的差别,不一样的文化氛围造就的习惯及及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差异等。这些跨文化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商务交际必须面对跨文化的问题。因此,跨文化交际是商务英语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1.商务英语中处处体现着跨文化交际。

(1)思维层面上。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中国人常常习惯用辩证思维;而西方人偏好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通常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事物原因的归纳上有所不同: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和他人和环境的作用。在商务活动中,中国人一般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西方文化不同,他们喜欢直截了当,习惯从具体事物入手,认为细节才是问题的本质。

(2)价值观层面上。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同。西方国家时间观念很强,而中东和拉美文化的时间观念较弱,日本人的谈判只要能达到目的,时间可以相对次要,而中国人时间观念相对淡薄,在商务活动中,为了建立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会把大量时间用在建立友谊,增进感情上,为此,时间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就比较强。其次是平等观念不一样。西方国家的平等观念,是把买卖双方都置于平等地位,认为双方都要获得相应利润,因此在对于分配问题上相对更为公平。而东方人受等级意识的影响较深,卖方往往会尽可能顺从买方意愿,对利润的分配较有利于买方。再次是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差异。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提倡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应该置于国家和集体利益之下,注重个人利益就是自私的表现;而西方文化崇尚自我意识和个人奋斗,如果将国家、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会被视为人权的丧失。

(3)语言层面上。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存在于语言的表层特征,如语音、词汇、语法、语速等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因素。因此在进行商务交际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更要懂得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

(4)非言层面上。这主要是指身体语言。例如一个“OKey”手势,在美国表示很好,而在法国表示“零”或者“毫无意义”,因此在商务活动中,必须了解慎用。

2.商务英语受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交流方式不同影响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言交流通常可以通过语境来判断。中国的语言是一种高语境文化,而英语则属于一种低语境文化。中国人在表达中,出于面子或者是别的因素考虑,一般都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对于对方的要求也不会直接拒绝,而是通过间接委婉的方式,在尽量对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含蓄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交流的双方对于“言外之意”有更深的理解。而西方低语境文化则注重语言的直接性,少了中国人的含蓄、委宛。这样,在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必然会对语境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也必然会产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2)思维方式不同影响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中西方的不同文化,使双方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中国较为注重形象思维,而西方国家则注重抽象思维;中国文化注重综合思维,西方文化则注重分析思维;中国人认为世间万物之间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应注重事物的整体性。而西方国家则注重事物的个体性,讲究天人分离,他们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主体,而世界则是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下,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商务活动中使跨文化交际受到影响。

(3)道德法律观不同影响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认为打官司是有损形象的,能不打就尽量避免,即使是牺牲一定的利益。但是在西方文化观念中,通过诉求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是与道德水准无关的。正是这种道德及法律观念差异的存在,也影响到了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说,商务英语中道德标准以及法律意识的差异,都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

3.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在许多场合都起着交际桥梁的重要作用。在商务英语活动中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感和包容性,进而拉近双方距离,增进彼此的沟通效果,提高办事效率。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活动中必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1.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篇十一

首先, 什么是身份?第一, 从字面意思的角度看, 它表示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第二, 从它本身的意义上看, 它表示是谁, 什么样的人的意思, 换句话说, 它探讨的是我们是谁的问题。第三, 从它的社会意义角度看, 它表示一种社会认同感或某种程度上社会地位。对此, 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 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上都至少有一种身份。例如, 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 当他在家时, 他的身份是儿子或者女儿;当他在学校时, 他的身份是学生;而当他在比赛时, 他的身份是比赛选手。因此, 身份随着我们所处的情境不同而随之变化。在特定的情境下, 充分认清自己及交流对象的身份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这关系到二者是否能顺利地进行文化交流。总之, 对身份的认知和变换在跨文化交际中确实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其次, 讨论一下语言。我们都知道, 语言是人类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和载体。如果没有语言, 那么人类之间的交流将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碍和影响。语言的出现不仅大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而且也缩短人类之间的距离。因此, 语言在人类之间的交流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被否定的。例如, 你是中国人, Tom是美国人, 假如你一点不知道英语或者Tom一点不了解汉语, 那么你们两个交流起来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 也许你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简单大概地表达一下你的想法, 但是这也极有可能会产生误解, 因为同样的肢体语言或手势在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文化含义。比如, 在竖大拇指的手势, 几乎在世界公认表示好、高、妙、一切顺利、非常出色等类似的信息。但也有许多例外: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 竖大拇指通常用来表示搭车;在尼日利亚这种手势被认为是侮辱性手势;在德国则代表数字1;在日本表示数字5;在澳大利亚则表示骂人。在伊朗, 以及伊拉克等很多中东国家, 竖大拇指是一个挑衅的行为, 几乎和西方国家常用的竖中指一样。而希腊向上竖大拇指表示滚蛋的含义。因此充分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并掌握其语言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进行友好顺利的交流。

2 身份与语言在不同文化交际中的几种情况探析

当谈到身份和语言在跨文化交际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和共同发挥的作用时, 本文将其分为了四种情况:同种身份和语言;同种身份, 不同语言;不同身份, 同种语言;不同身份和语言。由于本文主要讨论跨文化交际, 所以后三种情况才属于本文讨论的内容。首先, 文章从第一种情况“同种身份, 不同语言”的角度展开探讨。例如, A是美国学生, 而B是中国学生, 虽然A和B的身份相同, 但是如果B一点不知道英语或者A一点不了解汉语, 那么A、B将很难顺利有效地进行对话交流。因此, 在第一种情况“同种身份, 不同语言”下, 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接着, 本文从第二种情况“不同身份, 同种语言”进行了分析。关于这种情况, 根据其性质, 本文又具体将此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同种文化体系下的交际;例如, A是医生, B是学生, 尽管A、B都来自中国, 都说汉语, 但是毕竟行业不同, 因此A、B很难在交流时发现很多共同话题, 这是因为A是医生, 属于某种特定的行业文化, 而B是学生, 也属于某种特定的文化, 可以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 所以对于A、B二人来说, 想要顺利地进行了跨文化交际是很困难的。此外, “generation gap”也是一个例证, 尤其是对于90后的孩子和60后的父母来说。尽管来自于同一个家庭, 但是他们之间在思想、行为、做事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同, 或者说他们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 所以交流起来存在很大的麻烦。二是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交际, 或者叫做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 (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例如, A是美国的医生, B是中国学生, 虽然A、B来自不同的国家, 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 但是A熟练掌握汉语或者B非常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 因此两者在交流中, 只要注意了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 他们会很顺畅地交流。

最后, 本文从第三种情况“不同身份和语言”进行了探讨。这种情况应该是在不同文化交际中遇到困难最大的一种情况。例如, A是美国医生, B是中国学生, 如果二者都不了解对方国家的语言, 那么他们俩之间进行交际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即使他们俩都互相了解一些对方的语言和社会文化, 但由于他们俩本身社会体系和行业文化的差异, 所以他们俩在交流上仍然会存在很多障碍, 这就是跨文化交际具体体现。因此, 要想在不同文化交际中取得“同种身份和语言”的效果, 交际双方都需要充分地了解彼此的身份和语言或者文化。

3 如何在不同文化交际中更好地发挥身份和语言的作用

语言和文化身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语言是透视文化身份的一面窗户, 是个体与某文化团体归属关系敏感而重要的标志, 在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维护中起重要作用。语言是个体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渗透到个体的每一次思维和整个世界观;文化身份是语言的管轨, 文化身份的差异形成了语言使用的差异。因此, 身份与语言在文化交际中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想在不同文化交际中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作用, 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 认清身份和语言的关系是前提。尽管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语言和文化身份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现实生活中文化身份的认同相当复杂, 语言并不是文化身份认同的唯一标志。所以在进行不同文化的交际的时候, 在定位好自己的身份前提下, 认清对方的文化身份将有效地避免很多文化冲突和障碍;同时, 在掌握对方语言的前提下, 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习俗也会住很大程度上促进不同文化的交际。

第二, 尽力朝“同种身份和语言”情况转变是关键。由于在同种身份和语言的条件下, 双方在交际中遇到的障碍最少, 因此另外三种情况下的交际双方都应该相互了解。例如, A是美国医生, B是中国学生, 二者在身份和语言上都不同, 但是如果B主动去学习A的语言以及和美国医生的相关方面的内容, 那么二者之间的交际效果将会大大改观。假如A再主动学习B的语言以及和中国学生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话, 二者之间的交际基本上就达到了“同种身份和语言”这种情况取得的效果, 从而保证了不同文化的交际顺利进行。

总之, 身份和语言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它们为社会的文明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作出了贡献。本文对身份、语言在文化交际中的含义以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进行了论述, 此外还重点探讨和分析了二者在不同文化交际下的几种情况和关系, 希望在未来, 身份和语言会在不同文化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发挥更大地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莉.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资治文摘·管理版, 2011 (3) .

[2]张静.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

12.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篇十二

汉英礼貌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浅析

礼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必须遵守和维护的准则,但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礼貌准则,这种文化差异性往往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礼貌准则的差异性, 分析英汉语礼貌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成因及避免对策.

作 者:杨琴 Yang Qin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外语系,安徽,六安,237012 刊 名:皖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 23(3) 分类号:G04 关键词:礼貌准则   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对策  

13.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篇十三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with quality educatio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family educa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social concern .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 For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different concepts of education and the ways of educating , resulted in the obvious difference when their children has grown up .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family education , and the causes of forming the differences . Besides , it provides a conducive family educational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Family education Ways of educating Values Differences

Introduction.

Family education indicates the 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ng between parents and a child . I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one among all the ways of education . In view of many differences in culture , economy , family background , educated ways , hence it results in the obvious difference in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 To recognize the fact correctly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 For Chinese families , what they focus on is “ order ” and “ obedience ” , while they pay attention to “ fairness ” and “ freedom ” in West .Chinese parents are dominators who control their children , thus what the children only do is to accept all the arranged things submissively . Parents always decide their childrens natural development . Consequently , they have deprived of free agency of children . However , in Western countries , parents often focus on childrens decision-making power .Under the permitted circumstances by society , children is allowed the problem they have met .

1.Chinese familys’ ways of educating .

1.1 On studying

Chinese parents pay a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ir children s achievement in learning . No matter what their children want , they will satisfy childrens all the needs only is children can get a perfect performance in examination . Therefore , in daily life ,children are demanded to reading , practice and learning . As a result , their genius are ignored . Parents limit childrens creativity .Consequently ,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o-called genius but snuff out a real genius . Besides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 the inculcated education which asks children to recite some experienced knowledge without any comprehension . Thus it leads to kill the children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children is lacking of operating by hand .

1.2 On life

At first , what most of Chinese parents is always thinking is how to protect their own child , when his child quarrels even fights with others .Even if they know their children have made a mistake , they still try to have their children got rid of the responsibility .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conflicts is often raise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parents . Besides , in China , it is the common fact that parents help their children wash clothes , make a bed ,etc . They even want to help their children resolve any problems that their children have faced . They dote their children and afraid them being suffered and tired . Finally , many parents will satisfy their children any economic needs , without hesitation and limits , even if the family is poor , let alone what the rich do . As a result , children have no awareness of saving money in life , because they think it can be acquired easily . Day by day , children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ir parents give them money forever and without any requirements . I had ever seen a news “ It is said that a son killed his mother , only because the mother didnt give him enough money to play net games .” What a astonished news ! We can see some educational problems from it that spoil will eventuall lead to bitter fruit .

1.3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parents

In china , parents always say something like these , “ You must … , You have to … , You should … ” . In their views , children is their private property . They can treat their children in any way what they want to take . Besides , children have few acces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arents . At the same time , as children afraid their parents , little by little , reverse psychology appeared . Thus may make children develop themselv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parting the normal orbit . Based on the two points I have mentioned , a gap have emerged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 Children arent willing to tell their true thought to their parents . Actually speaking , it is bad for childrens development .

2.Western families ways of educating.

2.1 On studying

In Western countries , parents focus on that children can “ realize ” knowledge by thinking . So they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find something new , to operate , to dare to bring forward questions . When foreign teachers have classes , they often say “ Questions ? Any questions ? I like questions ” In fact ,parents is also like teachers . They rouse childrens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ies . They allow their children query and challenge the knowledge in the book . So most of western children think actively , operate masterly.

2.2 On life

Western countries advocate a independent life , parents think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 and children are asked to make a decision by themselves without parent involving . Besides , parents give their children money regularly . In addition , they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do some part-time jobs .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rong quality of hard-working , children would rather be suffered rather than be coddled . Moreover , parents educate their children to donate and save money .

2.3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western families , children often call their parents name directly . They wouldnt be blamed because there is a democratic 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 Few parents compel their children to obey their thoughts . They wont ask their children to lead a life according to their way of life . What I have just mentioned is good for children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arents . Children and parents , think each other as friends .

3.Chinese families’ values of educating

In China , parents ask their children to go to school in order that their children can make a living . In parents opinion , degree is the most important . Children must be educated in a serious way and get a good performance .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get the degree , thereby obtaining a decent job . If their children do good in studying , parents will hold their head high and lift up their horn . Parents tell their children to combine their own interest with their familys interest . Therefore , for a child ,to go to school is not only for the sake of themselves , but also the whole familys . Children should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to get a decent job for familys face . Whats more ,in China , parents from different families always like comparing their children . Parents often take their own childrens advantages to compare other childrens disadvantages , thereby achieving to comfort themselves . Parents also chat about childrens grade . “ whose child is the first ? whose child is admitted to a famous university ? ” Parents will feel lose face if their children have poor learning performance.

4.Western families’ values of educating .

In Western countries , parents teach their children how to survive in the competitive society . Children learn knowledge ,without utilitarianism , and they just learn something that they are interested . In western parents views ,one persons 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all learning . They focus on that childrens comprehensive quality should be cultivated .Therefore , for a child , to occupy enough abilities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o learn knowledge . Whats more , in western

families ,individual interest is separated with the whole familys . They attach importance to individual freedom and power .

5.The cause of forming the difference .

5.1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economics.

For China ,on one hand, backward economics , pressured survival , a “ Degree of social ” whose the mobility of industry is not very good . As a result , Chinese often want to devote their whole life to the one job . On the other hand ,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in China is not perfect . Parents consider their children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pension . However , in western countries ,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 th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 developed economic , small pressure on the survival . Whats more , America is a “ Ability of social ” . It has sound employment mechanism , and the mobility of industry is good .Economic conditions are good ,sound endowment insurance ,parents do not think raising children is to support them . They have no worries , as long as the child is 18 years old , and became an person who has responsibility and compassion , the parents have fulfilled their obligations .

5.2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history culture.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which influence Chinese generations , especially the feudal consciousness in the feudal society . People is often conservative and they afraid of adventure . “ deference ” and “ obedience ” are the symbol of “ good child ” .It leads part of children to have contorted their thought . By contrast , western countries , like America , has a short history . Few old thought is kept ,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ulti-cultural , and ideological values , they can accept the new things quickly . In addition , they have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and innovation .

5.3 The different social system

China is a socialistic country which appeals to collectivism that should give up the individual interest and protect the collectivitys when the two sides raise a conflict .

If someone pay more attention himself and ignore the others , collectivity , he will be blamed for his selfishness . However , western countries belong to capitalistic society , which advocate individualism . Pursuing private interest and power i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 Western culture is based on an individual , emphasis on personal freedom and power , so parents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personality .

6.Recommendations on family education

At first , we should modernize the value of family education . Modern system of family educ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 . We also need to set up a system which can help family education . Secondly , parents should strength the awareness of democracy . It is necessary for par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own children as much as possible . And parents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respect the decisions of children . Thirdly , parents are also “ teachers ” who should often encourage their own “ students ” rather than scold them . Parents should try to lead their children in a positive way . Finally, parents should widen their thoughts on educating children and amplify the open awareness.

Conclusion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is very different from westerns . We should remove the dross and seize the essence , catch the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Education world ,each complementary and common development .

References

[1] 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 (9)

[2]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rter.(1)

[3] Davis.《中西文化之鉴》.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4.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篇十四

1.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的 培养 是大 学 英语 课 程 建 设 的 重要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地位,每一名大学英语教师都以身作则地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内容渗入大学英语课堂之中,以为社会提供更具全面性、综合性的人才为目标,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思路,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献计献策。

2.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的 培养 是 实施 素质 教育的 必 然 要 求

民族文化是民族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是民族语言的一种特殊载体。要学好一个民族的语言就要深刻地了解其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融入有关民族文化的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对于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排斥应试教育中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素质教育在英语方面的表现应当是以培养学生对国外文化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沟通性语言教学,使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时,避免因民族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误会,熟练地运用英语交流,使英语真正变成一门对学生日常生活有帮助的学科, 实现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文化教学内容

1.语 言 与 文 化 、语言 教学与 文 化 教学 之 间 的 关 系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记录形式, 是对一个民族长期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反应,也是一个民族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表达符号。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包括语言在内的,同时语言有对文化进行表达, 文化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一个民族只有拥有丰富的语言才能将自身的民族文化进行完美展现,只有一个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民族,才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语言与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在互相作用下使得一个民族更具影响力。

在教学方面,语言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民族文化加深了解,民族文化可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二者都是不可或缺又极重要的部分。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要将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传统教育分类与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交流习惯等方面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住英语的表达技巧且不会出现低级错误。

2.培养 学生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的 文 化 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课上为学生进行有关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交际规范和准则的教学。例如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面对别人的夸奖与赞扬时表示谦虚, 而与此不同的就是外国人往往听不懂中国人这种谦虚的用意。在日常生活中,当外国人发自内心地称赞你美丽的时候,中国人往往会不好意思接受而抛去“过奖了”的话语,这样的回答便会造成外国人的误解,认为你不赞同他的审美,使二人的交流出现误会。因此,了解一个国家的语言表达习惯是极重要的, 这不是一种高调的语言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对交流负责的方式。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对中西文化中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进行分辨。例如中国人在交流时喜欢遵循“中庸”的原则,喜欢保持观点中立,顾头顾尾,这样的表达往往是美国人所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中立观点等于没有观点,就是对事情没有自己的看法。在价值观的体现中表现为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使其在思考时更注重大局,愿意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但美国人往往以个人利益为重。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展开有关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文化教学, 使学生在与人交谈时表现得更得体。

词汇含义也是一个最容易使人产生误会的方面, 例如“狗”这个词汇 ,在中国文化里往往呈现出贬义的意思 ,让人不好接受,但在美国文化中“dog”这个词却是一种忠诚、友好的象征,美国人将狗也视为家庭成员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某些词汇的外延,不要只是使学生认识词汇本身,单纯使用词汇可能会造成理解不当的误会。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

1.语用 学 知识指导 教学

在运用英语交谈时, 其语法错误很容易被对方听出且纠正, 因此, 我们说语法错误是在口语交流中可以被谅解的错误。但语用失误则不同,当一个英语口语表达流畅的人发生语用失误时会使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 认为说话方的语用失误是故意的,会让人对此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关注语用学知识的运用, 为学生找出两个国家间语言文化后的深层内涵,注意在日常学习中发现、归纳学生易犯的语用错误,指出并帮助其改正。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把话说正确,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积 极 创 设 交 际 情 境

语言内涵丰富的特点一定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语言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交际训练活动开展的方式或者利用英语原著与原声材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上的情境练习, 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有关的社团活动或演讲比赛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领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和其中不好掌握的地方,从而能够想出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四、结语

全球化时代,全世界之间的交流逐渐密切,大学是学生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每个大学英语教师的责任。

摘要:本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教学应注意的内容,在方式方法上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望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15.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篇十五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跨文化交际 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进行联系,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是学习英语的主力军,他们在毕业后就要运用英语进行工作或者在相关行业工作,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要使大学生们不但能够用语言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能够理解该国的文化和习俗,不至于在交往中产生误解和纠纷。这就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提高学生在实际交往中的能力。

1 跨文化交际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本文中所论及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我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跨文化交际为重点。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很多人认为学习语言就是学习他们的语法单词,学习说好这门语言的规律,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这门外语的文化背景,是很难达到有效的交流这样一个学习语言的目的的。大学生在经过多年英语学习之后,掌握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交流所需的量,但真正能利用外语进行交流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不能只侧重笔试的成绩,而要以学生能否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为侧重点,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跨文化交际为重点。

2 提高高校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与方法

2.1 提高高校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

英语教师是进行跨文化交际教育的主体,除了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外,还应传播所教授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知识。因此,教师本人应该具备这些知识,并且掌握传播这些知识的工具和方法。但如今的大学英语课堂,还是以教师讲,学生记为主要教学方式,考试也是以记忆课本上的内容为主要方式,即使是考试得高分的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也经常出现错误或不知如何表达,而其实很多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很多人都只是以教材为依据进行相关文化的讲解。然而,可以说,在当前全球化经济贸易日趋广泛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要求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尤其是对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的了解,高校毕业生也是这些行业的骨干分子,因此提高高校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已经提上日程。

2.2 提高高校教师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方法

(1)引入跨文化教学,加强平时自我学习;(2)提高本土文化修养,理解多元文化现象;(3)发挥教师合作精神,实践跨文化交流。

3 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与方法

3.1 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必要性

学生从小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在学习英语时,重视音标、单词和语法的记忆,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语篇的理解。到语言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在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时,就会出现很多文化障碍,很多课本上没有学过的东西阻碍了成功的交际。很多人认为只要在交际中注意礼貌礼仪就不会出现麻烦,但礼貌礼仪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如果一味地用本国的常识和风俗去套用,就会出现套错的现象,出现交际障碍。在不同的场景下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要用不同的说法,仅仅学会单词语法,而不会灵活运用,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的。所以,必须要树立起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2 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方法

(1)在课堂上导入本土文化,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对应语都不是很熟悉,在与外国人的交际过程中只好使用音译法,从而产生误解。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是跨文化交际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都应该加大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力度。

(2)搜索相关中西方文化方面的电影和视频进行教学,可以以不同方法欣赏,边看边讨论或看完讨论或看完表演等,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情境下的相关用语,或同一场景下的各种不同的说法。这需要学校提供相关设施。

4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交际教育需要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要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教材的改革,教育理念的改革以及教师培训的改革等。教学主管部门应该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选择上进行改革和试点,逐步推进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推广;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出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以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以及语言文化的对比为资料的新型教材,来适应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大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教育理念、教学目的、评估手段和方法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能力教育,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求;增加教师培训、师资培养的计划,鼓励英语教师多参加培训,多进行海外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动下会逐步得到重视,这同时也是职业及社会的需求,希望这种需求会逐渐转化为整个外语教学界的改革,并不断使之进一步扩展。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96.

[2] 王海英.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61- 62.

[3] 吕吉瑛.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问题[J].Crazy English Teachers:27-30.

[4] 孙晓慧.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1(11):59-62.

上一篇:2011-2012上学期金厂小学科研总结下一篇:五年级下中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