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2024-07-04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13篇)

1.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7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背出7的乘法口诀,能应用7 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有关的乘法式题,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案例】:

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准备了七巧板(自己做的也可以)。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用七巧板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摆好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利用学生亲手制作的成品为本节课服务,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就感,渗透了做数学。新授的内容我就取了其中一个同学的作品“小鱼”,提问学生有几个图形拼成?有几个7?用乘法算式怎样书写?在乘法算式中每个数叫什么?怎样编制乘法口诀?(同时板书)1×7=7

7×1=7

一七得七 然后又取了另一个学生的作品“房子”,提问学生这两幅图一共用了多少个图形?怎样用乘法算式计算?怎样编制口诀?(指名完成各个环节)2×7=1 4

7×2=14

二七十四

在这两个基础上我直接提问学生,每个同学的拼图都是由7个图形拼成的,那么3个7、4个7、5个7、6个7、7个7的乘法口诀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同桌合作完成这个问题吧。利用同学们的极度表现欲,把问题全面抛向学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反思】:

1、唤起了学生的认知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学生亲手制作的拼图作为教学的起点,有效地唤起了学生的认知经验。由学生熟悉的七巧板拼图感知七的乘法口诀,淡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浓度,只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完成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抽象的数学过程

应该说,从“经验认知”到“数学抽象”的过程,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学习个体反复思考、不断提炼的过程,也是体现学生是否真正进行了数学学习的关键。本节内容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重心,经历从“经验”到“数学”的过程。突出学生的自我感悟,由浅入深有序地进行着认知,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3、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发展

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活动打破了以往以口诀为中心的教法,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总结出相应的成法口诀,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新的理念、新的心理表征”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构建。

2.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叫《江南》,一起来背一背。

(生背)

师:还有刚刚学过的《识字1》,也来背一背。

(生背)

师:刚才小朋友背诵的内容都和水乡有关,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水乡的诗歌。(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打开课文,静静地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读。请大家双手捧书,书外斜,双脚平放,与肩宽。(师范读课文)

师:有的小朋友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读起来了,看样子你们也很想读。下面就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读)

【点评:学生在吟诵中回味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致,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好,为学习课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自然地导入课文,这是其一;其二,教者通过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到课文的优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第三,教者尤为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倾听的习惯、拿书的习惯。】

二、分节诵读,体悟诗情

师:刚才小朋友们读得有滋有味,谁来读读第1小节?

(一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告诉我们水乡水多。

师:你从哪里看出水乡水多?

生: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

师:谁认识这个字?(出示:渠。生开火车读。)你认识渠吗?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大都没有见过渠。它是农民伯伯挖出的水道,用来灌溉庄稼。(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渠。

师:水乡的渠多不多?(出示:千条渠。指名读。)

师:水乡的渠真多啊!

师:除了有渠,有河,水乡还有什么?(出示:池塘。指名读。)

师:水乡的池塘可多了,它们———

生:(齐)一个连一个。

师:水乡的水不仅多,还很美呢?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生:清波。(指名读)

师: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生:这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说明和水有关。

师:池塘里的水被风一吹轻轻地飘荡。这就是———

生:荡清波。

师:哪个小朋友能连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这里池塘的水很清很清,一起读读“荡清波”。

(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水乡水多,让我们一起把水乡的水多读出来。

(生齐读第1小节)

【点评: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诵读,巧妙地融识字、理解、诵读为一体。如此教学,以读为主,发挥了读的功能,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句的优美,使得诗句的意象在学生的心中自然生成,诗歌的意境在学生的心田徐徐展开,给学生以情的陶冶,美的享受。】

师:水乡除了水多,还有什么多呢?谁来读读?(出示第2小节,生读。)

生:船多。

师:你来问,老师来答。

(师生合作朗读)

师:你从哪里感觉到船多?

生:千只船,万只驳 。

师:这里有一种特殊的船,谁来读读它的名字?

生:驳。

师:驳很特别,它要被前面的船拖着才能走,一般用来运货物。这里的驳特别多,谁来读好这个词?

生:万只驳。

师:除了驳,还有船,船上挂着———

生:白帆。

师:看课文插图,你们觉得白帆像什么?

生:白帆像云朵 。

师:哪里像云朵?

生1 :颜色很像 。

生2 :很多 。

师:看这个“飘”字,它是风字旁。被风轻轻一吹,小船就会怎样?

生:小船会动。

师:云朵被风轻轻一吹也会———

生:也会动 。

师:这一小节告诉我们水乡什么多?

生:船多。(师板书:船多。生齐读第2小节。)

【点评:唤醒想象,让诗歌意蕴在学生的头脑中立体起来,丰盈起来。这是诗歌教学的魅力所在。】

师:水乡人驾驶着这些船去干什么呢?

生1 :抓鱼 。

生2 :运货 。

师:看!(出示渔民收获图片)啊,收获真大啊!渔民们收获了这些鱼虾菱角,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拿去卖钱,改善自己的生活。看到这些收获就很高兴,高兴了就唱啊。(生读第3小节)

师:这一小节告诉我们水乡歌多,那从哪里能看出水乡的歌多呢?

生:千首曲,万首歌,唱咱水乡新生活。

师:这么开心,你来读读。(出示: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生读。)

师:“生活”前面加个“新”字,说明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水乡人很穷,日子可苦了。请你们仔细观察书上那幅长长的插图,看看从哪里能看出新生活。观察好了,同桌交流一下。

(生观察后同桌交流)

师:你观察到哪里是新生活了?

生:图上有了电线杆。

师:有了电线杆就能怎样了呢?

生:所有的电器就都可以用了。

师:还有吗?

生1:房子多了。

生2:房子都是一座座小楼房。

师: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水乡人的生活越变越好了,这就叫“新生活”。

师:水乡人能不高兴,能不歌唱吗?

(生齐读第3小节)

师:刚才我们说的是水乡什么多?

生:歌多。(师板书:歌多)

【点评: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是蕴含着丰富情韵的。这里,教者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水乡人生活的变化,感受“新生活”,理解“新生活”,从而让学生体悟到水乡人生活的幸福美好。如此教学,就使得凝练的语言具象化了,把含蓄的情韵变得悠远绵长了,给学生一种审美的体验。】

三、整体诵读,升华诗情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现在翻开书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双手捧书,书外斜,双脚平放,与肩宽。

(生配乐齐读)

师:这么美的景象,让我们把它印在脑海里吧。看着老师给出的提示,你能试着背一背吗?

(指两名学生分别背诵第1、 第2小节,生齐背第3小节。)

【点评:通过诵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水乡的迷人景致,如此反复吟诵,口诵心惟,内化语言,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使得诗歌的意象在学生头脑中丰盈起来,诗歌的情感在学生的心头荡漾起来,让诗歌的语言魅力能够充分地彰显出来,以给学生美的熏陶与感染。而这,恰是诗歌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

四、触类旁通,书写汉字

师:水乡人看我们小朋友背得这么好,给我们带来了一箩又一箩的好东西,里面装着什么呢?(出示:荡、箩、装。生齐读。)

师: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 。

师:怎么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不要急,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小助手,它会帮我们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它叫魔术小方块(用色块表示字的部件占位比例、布局形态)。前面两个字,它们的偏旁在上面。我们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上面要写得扁一点。“装”字的偏旁在下面,我们要上下写得一样。

师:打开《习字册》,把这三个生字分别描一个临一个。

(生练写)

师:老师看了一下,发现有些小朋友写“荡”字的时候,三点水太靠外了。“箩”字中间的部分要扁一点。(范写:荡、箩)

师:这里有一个我们新学的偏旁,叫衣字底。写衣字底时要注意:中间的横像小姑娘的腰,短一些。撇捺像小姑娘的裙子,写的时候舒展一点。(范写:装)

师:刚才写得不好的同学,可以在旁边再写一个,看看有没有进步。

(生写后展示,反馈点评。)

3.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本课所学的词语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课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的是塞北风光;第二组词语表现的是江南春色;第三组词语介绍海岛夏景;第四组词语表现的是高原景色。这些“词串”,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凭借图画,诵读“词串”,不仅可以认识本课生字,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重点识记并写好“塞”这个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课件。

2.学生用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中的“塞、骄、岛、骏、椰、牦”6个生字,会写“塞”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词串,并能凭借图画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师: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中国这么大,有的地方互相之间离得很远,气候也不一样。也许南端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北边却开始下雪了呢?

2.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祖国的不同地区欣赏一下那儿的景色?

(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欣赏。)

師配乐有感情地描述:看,祖国的江南,春雨绵绵,杏花正在朵朵开放。这儿是海岛,此时却是炎热的夏季,海边高大的椰子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接着我们来到祖国的北边,一群彪壮强悍的骏马迎着秋风驰骋在塞北的草原上。最后站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上,看到的是被喻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3.(揭题):这些风景美吗?不过我们这节课不是美术欣赏课,而是语文课。当这些美丽的图片变成文字时,会是怎样的呢?(出示识字6):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识字6。(师板书:识字6)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展示优美的图片、婉转的音乐,再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瞬间把学生带入到词串所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初识生字,理解生词大意

1.自由读文,出示朗读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两遍。

2.读词串,正音。

师:谁敢读?一人读一行,如果大家都认可你读准了,就可以自己在书上加一颗星。记住,每颗星都是你们在课堂上的收获。(易读错的字词,师带读两遍)

3.白板出示被五角星盖住的不带拼音的生字:认对一个,星星摘回家。再齐读生字。

4.师:调皮的生字宝宝看它难不倒你们,又跑回到文中,并请走了所有拼音,你们还能读对这些词吗?

选一个小组,一人读一行。(全读准确了,一人加一颗星。)

师相机强调读词时要连贯、干脆,词与词之间要稍作停顿。

5.师:这些词语都读懂了吗?其实很多词都能通过书中的插图来理解,是不是?请按词串的顺序找到插图中对应的事物。

师相机让学生理解“骏马”“骄阳”的意思,并借助地图理解“塞北、江南、海岛、高原”。

6.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读词串;师引读:塞北有……江南有……海岛有……高原有……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同时理解并积累了文中的词语。此环节利用白板功能让学生识字摘星星,同时通过让学生给自己加星的这种自评方式,调动学生识字读词的积极性。)

三、交流识字方法

1.师出示所有生字。

2.同桌交流好的识字方法,认为对方说得好的书上加一颗星,然后全班交流。

3.重点记“塞”: 师板书由甲骨文演变到楷体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其意思再组词。

4.在交流识字方法时,随机书空要写的三个生字。

(设计意图:大胆地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的方法,鼓励孩子的个性化思维,同时带领学生对汉字追本溯源,不仅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个字的字音、字形和字意,从而能够更好地使用它。)

四、字卡游戏巩固识字

1.发字卡,分组做游戏:一人出牌,另一人认读并按笔顺默空,对一个加一颗星。

2.检测游戏效果:全班一起默空三个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是喜欢做游戏的,用生字卡片来做游戏,达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目的,同时用游戏来检测学生的识字效果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五、学写生字

1.白板出示生字“塞”,了解结构。

2.生描红观察间架结构。

3.师一边范写一边强调写字要领:结构匀称;笔画紧凑;撇捺拉开;生临写一遍。

4.展示台展示,教师当场批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白板的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字,写得好的老师画红圈圈,发现问题的一起修正,力求写的字工整、美观。)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如能背诵就给自己加一颗星。

2.从文中任意挑选三个词语说句子,说对一个加一颗星。

(设计意图:作业中安排学生自评是激励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一个好方法,作业的设置也是为下节课的教学安排做好铺垫。)

教学效果及反思:快乐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活泼生动,更要体现在内涵上,让学生能在一节课中不停地跨过能够得着的障碍,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效能感,真正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学校是小班化教学,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让孩子全面参与,展示个性。电子白板的运用以及教学中自我激励的评价方式,也让学生一直处在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并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当然,有些环节的细节还需要改进,比如,理解词语意思那个部分,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进行实物与词语的连线,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指导写字的环节,教师还可以利用白板演示笔顺的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记住生字和笔顺。

4.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四

第一课时: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地分,通过动手作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分,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2. 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综合。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

二. 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6只桃子。

提问:这里有几只桃子?如果要把它们分成2堆,你会分吗?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指名演示。

(2)请同学们把6个分成3堆,指名演示。

(3)请学生们观察:通过刚才的分圆片,几种不同的分法的情况下,左边每份圆片的个数同样多吗?右边呢?

(4)指示:像右边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2.试一试。

(1)请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如何把8个桃平均分,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

(2)每四人一小组,学生们将自己分的过程,结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一下自己分的情况,并演示。

(4)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把8个桃平均分了呢?

(5)练习:课本第32页例题。

A.幻灯出示。学生分别说说图意

B.学生判断,并说明为什么是平均分。

C.小结: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称作“平均分”?

3.教学例2。

(1)出示幻灯。提问: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有几只小猴子,几只桃子?

教师边叙述,边出示题目。

提问:“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我们怎样分?几个几个地分?

(1) 教师演示:

A.把2只桃子分给一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再拿几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

B.再把2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怎么分?

C拿最后2只桃子分给第3只小猴。提问:结果分给了几只小猴?

(3)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想一想,老师刚才是怎样分的?

请学生自己一边分,一边说说分的过程。

(4)提问:请说说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分的?为什么?

4。试一试。

(1)教师示范操作分小棒: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

说明:每2根放一堆,就叫“每2根一份”。

提问: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几个几?这说明12里面有几个2?

(2)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

(3)学生填书。

(4)提问:刚刚在分小棒,分桃子时,我们都是几个几个的分的,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

(1)第一幅图是什么?

说明:把5块饼干作为一份,就把它们圈在一起。

请学生照样子把剩下的饼干每5块一份,圈一圈,再填一填。提问:这些饼干我们是怎样去分的?

(2)生独立完成第2幅图。

(3)提问“我们在分这些物品时是怎样分的?属不属于“平均分”?

2。操作练习。

(1)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2。

(2)把12根小棒,每6根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6。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请学生看图,了解意。

(2)请学生用小棒,或直接在图上圈圈,画画的方法来分一分。

(3)根据分的结果完成填空。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什么叫做平均分?几个几个地分属不属于平均分?

第二课时:分一分(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行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知道每份是多少。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

12根小棒,1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平均分的含义。

二。新授

1。教学课本第32页例题。

提问:树上结了几只桃子?要分给几只小猴子?要怎样去分?要求什么?

“平均分给2只小猴”是什么意思?

(2)教师示范分法,每只小猴1个。

提问“现在2只小猴手中桃子的个数是不是一样?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3)请学生们用8个圆片代替桃子,按老师分桃子的方法,先试着分一分。

(4)引导学生们看书例3的桃子图。

提问:我们刚才是几个几个去分桃子的?

请学生说说分桃的过程。

(5)小结:当我们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去分,直到分完,最后分完,最后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子的个数同样多。

2。教学课本第32页“试一试”。

(1)出示第(1)题。

A学生读题。

B提问:要怎样分?平均分成几堆?

C。学生动手分一分。

D。指名说说分的过程,填写括号。

(2)出示第(2)题。

A学生读题。

B。指名板演,学生分小棒,边分边说分的过程。

C。分完后看图,说一说:把几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每堆几根;也就是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3)出示第(3)题。

A。学生读题。

B。学生动手分一分,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图意。

(4)小结: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堆,要按堆数一根一根地分,分的结果是每堆几根,表示把1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33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要怎样分这堆胡萝卜?要分给几只小白免也就是要把它们分成几份?

(2)请学生用学具代替分一分,或用连线的方法连一连,圈一圈。

(3)填写括号。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小结。

当我们要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去分,直到分得每份个数同样多。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动手分一分,讨论,交流分的方法。

(2)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另一种分法,也就是要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最终分得发结果还是每份同样多。分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分,结果才与每份的个数相同。

第三课时:分一分(三)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为几份,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异,但分的结果每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使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教具准备

课本第34页教学情境图。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12枝铅笔,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2。操作练习。

(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10根小棒,每2根分成1份,分成了几份?

二。探索新知

1。教学课本第34页例题。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本第34页教学情境挂图。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所提的问题。

(2)自主探索。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想法,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典型的思考方法。

(3)全班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分法和想法。

2。小结。

让学生观察分法,议一议: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2~6题。

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共同核对。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4。“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先想一想合起来是多少本,再想一想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完成填空。

5。“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想想兔子和鸡是怎样分的,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四。总结。

2.除法

第一课时:除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融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可以用除法计算,对除法的实际含义有所体会。

2、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及除号的讲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平均分”

2、揭示课题。

当我们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最终每份还是同样多,因此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这节课我们将在“平均分”的基础,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授

1、教学课本第36页例题。

(1)出示挂图。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辆车只有坐几个小朋友?

(2)出示题目,请学生们读题。

(3)给予时间,请学生们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借助手边的学具来分一分。

(4)提问:每辆车坐2人,你是怎样理解的?

根据这个题意,这题应怎样来解答?

2、介绍除法。

说明:像刚才这样,把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看看要坐几辆车,实际上就是把6个小朋友每2个一份地分,看看能分成几份,这时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

3、介绍算式的写法和讲法。说明:这种分法的结果是每辆车的人数一样,也就是平均分,因此可以列成一道除法算式。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除法算式。算式中“÷”叫除号。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提问:根据这幅图意,想一想:除法算式中的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说明:有3个2人是6人,就说明要坐3辆车,因此这里的算式也就表示6里面有3个2。

请学生们说说算式的含义。

提问:算式6÷2表示什么?

5、小结。

通过这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可以用除法计算。

6、教学课本第36页“试一试”。

(1)出示小熊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提问:这里为什么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在算式中12表示什么意思?3呢?12÷3表示什么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下面的算式:

28÷4=79÷1=98÷2=4

2、数一数,分一分。(猫头鹰图)

四、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你还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请学生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和今天学到的知识,摆出一幅图,请学生们互相看图,并列出一道除法算式。

第二课时:除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并结合情境,从中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2、知道除法版式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习铺垫

请学生们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分一分。

1、学生们分完后提问:你是怎样分的?每份几根?

2、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根。

求每份几根,就是把8平均分成()份,求每份是()。

3、学生们齐读。

二、新授

1、教学课本第37页例题。

(1)情境引入。

有3个小朋友数学学得非常好,而且还在最近的一次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准备了6枝铅笔,如果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多少枝?

提出要求: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2)请学生装们用小棒分一分。

(3)提问:“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4)通过刚才分小棒,实际就是把6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3=2

提问:在算式中,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说明:这道算式结合这幅图,表示的意思就是: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指名学生说说算式含义。

2、教学除法算式里各部分名称。

边讲边把“被除数”“除数”“商”写在算式相应的数下。

练习: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

3、小结。

通过例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图,请学生们口述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5、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可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填空。

2、要求:用圆片摆一摆,并出示题目。

(1)学生们动手操作,指名板演。

提问:分好了之后说说几个几是10?

(2)学生填写算式,每填一个算式都说说算式的含义。

(3)比较:这两题分别要求我们怎么分的?得出的两道算式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在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小结:每几个一份,求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都用什么方法计算?想一想除法算式可以表示哪两种意思?

3、课本第38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结合今天的学习,说说题中各个算式的含义。

第三课时: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求异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说明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9~41页“练习四”第1~10题。

1、“练习四”第1题。

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进行操作和思考,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和得数,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2、“练习四”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3、“练习四”第3题。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后再列算式。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4、“练习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

5、“练习四”第5题。

可引导学生看图想一想分的过程,再完成填空。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如果部分学生列式有困难,也可以让他们用学具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6、“练习四”第6题。

要求学生根据抽象的数学语言写出除法算式。由于学生还不会计算除法,所以这里给出结果。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集体订正。

7、“练习四”第7题。

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空。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再组织讨论、体会什么情况下用乘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

8、“练习四”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9、“练习四”第9题。

这题是应用乘、除法的实际意义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说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情境图说出计算结果。

10、“练习四”第10题。

这里提供了三组索材,要引导学生先仔细看懂图意,再选择其中的一组或几组信息,分别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并结合图意说说这些算式的实际意义。练习时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三、总结

5.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五

今学期二年级共有学生40人,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太好,大多数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好做小动作,学习成绩比较差。这个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少,大都上进心差,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今学期要注意方法引导,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长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位置;会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景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学会用方快图表示统计的结果,会看看图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和判断,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方面

(1)使学生在认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辨别方向、观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3)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合作用。

(4)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简单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根据统计结果提出或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实际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丛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据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3)使学生在拼图形、测量长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物体以及简单的调查等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合作法。

(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并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口诀、观察和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确定物体位置方向,增强数学的好奇心。

(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测量估计物体的长度、描述物体简的位置关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任务保障;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知识发生更、发展的全过程,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有成功感。

2、优生方面:在教学中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与动机。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学习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创造与探索的空间,释放创造潜能。

3、差生培养:以学生以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大量的丰富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注意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别人交流让他们产生兴趣,自觉参入到学习中来,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欢乐。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智育目标:

期评及格率达到*﹪,优秀率达到*﹪,班平均达到*分。

二、数与代数:

(一)导入新课

1.通过探索两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写法和运算方法。在操作中探索使两个物体同样多的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2.经历1~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

1.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在折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三)实践活动

在“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等活动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

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1.单元考试7次。

2.作业批改:详批全部次,略批次,查次(详、略只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四)知识体系:

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乘法口诀、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并用口诀求积、求商。

②空间与图形——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线段,厘米和米。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六

1、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在我们班有一部份学生入班的时候字迹潦草,屡次催促,都不怎样见成效,因而我就低标准严要求,让他们天天进步一点点,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的表扬他们,一学期结束了我为他们几个的进步而感到兴奋,有一种成绩感,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2、公道的安排时间,对差生多关注,多辅导;

3、做到温故而知新;

4、对易错题,反复抓,反复练。四: 灵活批改作业 对作业进行二次批改、精简讲练,错处不打错,针对不同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讲评的方式及时补救。刚开学,作业批特优、优、良,后来为了转换学生的爱好,就把作业分为A,B,C三个等级。A:书写干净,没有错题;B:有一道错题,书写干净;C:有错题,书写不太干净。学生积极性很高,都争取把作业完成的更好。班级管理方面:

7.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七

1,下列各项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轩榭池沼镂空斟酌

B,潋滟抖擞自给自足虬干

C,嶙峋硕大老鸹蜿蜒

D,倏然愚氓喧嚣龟裂

2,下列各项中各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A,自出新裁

居高临下等闲视之

司空见惯(

)(

)

B,重峦叠障

称心满意史无前例

别具匠心(

)(

)

C,俯仰生姿依稀可辩潋滟绿波

毛骨悚然(

)(

)

D,活崩鲜灵

苍松翠柏神奇幽径

退避三舍(

)(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一项的是(

)(4分)

A,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B,是的,明天还封阳台吗?封了阳台,虽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这鸽子便没有了活动的场所。

C,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D,记得在50年代,我在故宫的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明代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翻云覆雨,可谓八面威风!

B,暑假之后,同学们来到学校,面对焕然一新的校园,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c,这个老汉衣衫褴褛,其家境可见一斑。

D,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可是在写检查的时候却轻描淡写,毫无悔意。

5,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删改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使上下联对仗工整。(2分)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6,下面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4分)

(1)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能否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

(2)通过台湾人这种经营旅游的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满足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7,综合性学习。(7分)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学完本单元,老师拟举行一次以“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假如你是班长。请帮老师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活动主题,制定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3分)

(2)根据活动主题,拟两条宣传标语。(4分)

8,请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段秋天夜景,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0分)

小鸟阿泰

周子诗

一个人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象,不自觉地又想起那只小鸟,想起它的背影。

还记得在阿勒泰,一个小朋友突然向我送上一只小鸟,从此我便开始了跟小鸟的一段缘分。当我接过小鸟,我看到它无助的样子,我的心立刻就酸了。一只没有了父母照顾的小鸟是多么可怜啊!

当我拿着小鸟的时候,它惊慌害怕的样子把我吓坏了。它的心脏跳得很快,仿佛就快要把性命断送于我手里的样子。那时我十分害怕,因为我感到它的性命就交托在我的身上。难道我有权控制它的性命吗?它的生与死就在于我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决定。这未免把生命看得太不重要了。生命是珍贵的,所以我做任何决定都要让小鸟能安全地生存下去。

人生往往都是活在迷惘的分岔路口,要面对不同的选择。当时我心里就是想着究竟应该让小鸟好好地活在那小孩子的家,还是让它回归大自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呢?要做出这个选择真的不容易,仿佛小乌以后的一生,生与死,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当我无意之中向天空一望的时候,我心里知道了答案。看到天上盘旋翱翔的大鹰,我就想到爱鸟应是放飞森林,保护环境,而不是用珍馐百味把它困在笼中养活。再想,生存而没有了自由,是何等痛苦,与其闷闷地在笼中过活,倒不如往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如果将来真的要面对死亡的话,那用死去换取自由也是生命的最高表现了。况且大自然本身就养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生、老、病、死,原本就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又何须为大自然那么忧累?大自然赋予我们一切的所需,我们应该对它有无比的信心才是。

第二天清早,我找了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把它放了,默默地看着它离开。当小鸟回到河边时。看到它疯狂一般地往草丛里跑,我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快地奔向未来的生命,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笔墨描绘的……于高兴之时,念头一起,就决定称小鸟为“阿泰”,即于阿勒泰地区认识的小鸟朋友。

究竟生命是脆弱的,还是顽强的?有时候人可以为了生存发挥最大的潜力,做出种种出人意料的事情;但有时候人又软弱得连呼吸都要靠机器来帮助。究竟小鸟的生命又是如何?它跌跌碰碰地走着,慢慢地背影就消失了。不知道它究竟是奔向光辉。还是苦命的未来?它走了,永远地走了……

9,“当小鸟回到河边时,看到它疯狂一般地往草丛里跑,我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快地奔向未来的生命,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笔墨描绘的……”“疯狂”一词写出了小鸟

,作者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陕地奔向未来的生命”是因为

。(4分)

10,下面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

)(2分)

A,生命是珍贵的,我们应善待动物,保护环境。

B,动物和人一样,生存而没有自由是痛苦的。

C,大自然有能力养活一切生物,人类无须操心。

D,生命是脆弱的,人应为了生存发挥最大的潜力。

11,仔细阅读本文第4自然段,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议论性的语句,文章也是通顺的,那么能将这几句议论l生的语句删掉吗?为什么?(2分)

12,想一想。如果人类不善待生命、保护环境,小鸟能有“光辉”的未来吗?读了本文,简单谈谈你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看法。(2分)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0分)

(1)彳艮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2)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3)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4)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5)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6)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7)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8)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9)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仍未改变。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10)冰心先生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11)世纪老人在陆续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12)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望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㈣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15)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13,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记叙的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故事。(2分)

季羡林先生:

冰心老人:

14,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老人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2分)

15,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请结合第15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中语句回答)(3分)

16,世纪老人冰心曾谆谆告诫:“青年人,珍重地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结合选文回答: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你打算怎样“着笔”?(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0分)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事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唯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阔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更贴近生活的本质,更能让人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己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地度过一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7,本文中“留点空白”的含义是什么?(2分)

18,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4分)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19,文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2分)

2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B,第②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

C,第@煅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个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4题。(10分)

【甲】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1),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2),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田登(宋朝人)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chf鞭打)。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放灯,吏揭榜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3)”,本此。

21,根据【甲】文内容填出(1)、(2)句。根据【乙】文内容及对俗语的了解,填出(3)句。(3分)

(1)

(2)

(3)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

23,简答题。(2分)

(1)【甲】文作者通过海瑞的事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乙】文中,百姓为什么“谓灯为火”?

24,同样为官,海瑞与田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官员?(3分)

三、写作(30分)

请以“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出卷人:江苏省宿迁市马陵初中张淑琴)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C

2,薪——心障——嶂辩——辨崩——蹦

3,B

4,B

5,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6,(1)删去“能否”(2)删去“通过”

7,(1)确定举行演讲会的时间、地点、参与者;推选主持人和评委,确定演讲次序,即兴演讲,老师点评,宣布比赛结果。(主持人总结)

(2),示例1: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示例2: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示例3:蓝天之下你我他优质空气靠大家

8,略

二、阅读理解(40分)

9,获得自由后的喜悦感受到了小鸟的喜悦,为小鸟重获自由而高兴,为自己的决定而高兴

10,A

11,不能。在作者的叙述之后加上这段议论,不但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放鸟归林的问题,而且能够深化文章主题。

12,没有。人不是环境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应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13,(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14,冰心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

15,先成为—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略(写出自己阅读后的人生感悟,观点明确,语言通顺即可)

17,每个人都要有爱心,对别人的感受体验要看得重一点,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每个人都要有平常心,对自己的名利得失要看得淡一些。多一点自律和苛求。(要求能从对他人和对自己两个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18,坦坦君子:指襟怀坦白、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戚戚小人:指心胸狭窄、报复心理很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19略(言之成理即可)

20,C

21,(1准来于荒村野水之间(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3)不许百姓点灯

22,(1)(海瑞)亲自发放钱粮,从不克扣一文一厘,而且跟随他的官吏们也没有横行勒索过一钱。(2)田登作郡守时,恼怒别人触犯他的名讳,违反了必然遭到鞭打,整个州都把“灯,叫做“火”。

23,(1)事必躬亲,方能成功。(2)回避田登名字中的“登”这个音,只好把“灯”说成“火”。

24,海瑞廉洁奉公,不辞辛苦,事必躬亲,为百姓办事,令人景仰;田登仗势欺人,目无百姓,遭人唾弃。百姓需要的是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好官。

三、写作(30分)

8.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八

学科:语 文年级:二年二班

语 文 学 科 课 程 标 准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 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 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 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 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9.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主要板书:识字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板书)2.引导自学。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2.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4.小结

(1).这“笔、尖、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2).我们怎样学的?小结学法。三.同法学“灶、歪、尾” 四.复习巩固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2.给生字找朋友。五.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3.反馈检查。

4.齐读儿歌,读通读顺。五.课堂练习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3).指导朗读。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指导背诵。自由背、看图背、指名背、同桌互背。二.教学生字,正音。1.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2.教学新偏旁。3.学生看笔顺、描红。

10.苏教版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十

1、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2人,男生28人,女生24人。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书写工整、卷面干净,成绩优秀。我班的平均分91分,优秀率89%,合格率98%。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求知欲在不断增强,已初步养成了拼、思、问、写、读、背、习等的良好习惯,具备了初步的观察、阅读和表达能力。

2、认知能力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拼音识字,能完成上学期要求的识字量。大部分学生喜欢写字并且书写很认真,能自己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数清笔画。学生们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并能借助拼音阅读较长的故事。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3、学习态度及习惯

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语文课,学习态度积极,能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课堂上发言积极,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书写规范、认真、整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个别学生听讲的习惯不好,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

4、培养目标

继续抓好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专心听讲、勇于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喜欢参加语文学习活动,与同伴交往,自己动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将是今后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通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认字、写字、学习课文等,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二、全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内容安排及特点: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全册教材共8个单元,其中第1、5两个单元是集中识字单元,其他6个单元是课文,每个单元3—5篇主体课文和一个单元练习。

(1)学习习惯:本册教材突出了两个习惯的培养:专心听讲、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这两个习惯的排列顺序和语言表述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2)识字教学:本册教材共安排生字483个,其中要求写的298个,只要求认识的185个。教材中的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集中识字(《识字1》——《识字8》),二是随课文识字。专门的识字课文共8课,介绍了三种识字方法;第1—2课、第5—6课词串识字,第3课、第7课看图会意识字,第4课、第8课转转盘识字。

(3)写字教学:无论是随课文出现的生字,还是“识字”课文中的生字,凡要求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里出现;只识不写的字则列在两条绿线内。为了打好小学生的写字基本功,所有要求书写的生字,都根据国家语委规定的标准,一一展示笔顺,以便小学生在描红、仿影、书写时有所遵循。

(4)课文阅读:本册共选编课文25篇,其中写景状物的6课,记事(含生活见闻、童话故事)为主的11课,写人为主的(包括人物故事)6课,古诗1课,“文包诗”l课。内容涉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受,对社会风情的了解体察,对优秀文化、高尚品德、科学精神的颂扬,对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注等。课文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浅显,语言规范,内涵丰富。

(5)单元练习: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练习,主要由“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这四大板块构成。

2、教材重难点:

本册教材仍然把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作为重点。难点是识字和写字。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借鉴随课文识字的做法,尽量让识字、写字、读课本中出现的歌谣同步推进,“以识促读”,“以读和写巩固、深化识字的成果”。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避免烦琐分析,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抓好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写字教学的基本步骤是①读帖。②看笔顺。③做坐姿操。④学生练写。教学中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注重熟读、精讲、多练,扎扎实实的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三、本年级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年段和本册教材,结合三个纬度拟定板块式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认真思考、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

(4)养成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能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3、识字写字。

(1)认读生字483个,其中会写的298个,会认识的185个。

(2)掌握多种识字方法。能通过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字和随课文识字等形式进行识字。

(3)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常用偏旁,培养写字前认真观察的习惯。

(4)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5)在“读贴”、“描红”、“仿影”以及“临写”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口语交际。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4)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明白保持正确姿势,养成良好习惯对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在阅读中,从多种角度,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

(7)通过阅读使学生懂得:刻苦努力,从小打好基础,是做人、成才的根本。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措施:

(一)、继续抓好良好习惯的培养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发现一年级学生手小力小,写字时往往握笔处离笔尖太近,结果因要看清笔尖的运行而导致眼睛距离本子太近,因此,保证“一寸”到位是“三个一”中的关键。我将继续从“三个一”入手,严格训练,确保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在平时写字时,我会特别注意这些学生的姿势,写字时做好示范、学生互相纠正,直到他们学会为止。结合本学期安排的“专心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铅笔字”这两个良好习惯的学习,我会充分发挥课本中图片的作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的同学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然后指导学生模仿一下,并且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怎样才算是专心倾听?然后我会让学生们明白学会倾听,包括听老师的讲解、提问和同学们的发言等;我还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反复进行训练。学生的领悟能力有高有低,技能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比如怎么握笔、怎么“写好铅笔字”等等,上学期我讲解、示范、纠正、强调了好多遍,有的学生还记不住,这学期,我还要继续不急不躁、因人而异、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反复抓,抓反复。另外,我还将发挥榜样的作用,在课堂上及时发现、表扬那些认真听讲、认真写好铅笔字的同学,给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我还会让同学间互相评点,评价谁的姿势最规范,谁写的字最规范,谁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质疑等等。我还会和家长们达成共识,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拿写字来说,学校与家庭就要齐心合力引导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

为了使他们能尽快地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设评比栏、评“好习惯小明星”等。这些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继续抓好识字的教学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我会继续抓好识字的教学,采取学生们喜欢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11.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篇十一

本班共有 70名学生,根据上学期学习情况和期末测试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但是成绩出众者不多,高分比较少,即使是达到优秀的同学在同年级中所占比例较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极少数学生考试成绩是一位数,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个别学生学习态度较差,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最佳潜能,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计算练习。一要求计算仔细,二是加强计算的基础练习,是引导学生使用简便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首先安排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方程和列方程的经验,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教科书把分数的计算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三个单元,重在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认识比”“认识百分数”两个单元与分数运算的教学穿插安排;本册教科书还安排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本册教科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物体的体积及其相应的计量单位,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统计与概率领域本册教科书让学生学习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习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来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科书中共安排三次。“表面积的变化”让学生利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已有认识,通过拼新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总结、归纳数学规律的能力;“大树有多高”结合学生对比的认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比的认识,体会比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算出它们的普及率”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调查活动,搜集整理获得的数据,进一步丰富对百分率的理解,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增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

力;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过程,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通过操作、试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体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经验。

3、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4、经历用应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

数学思考:

1、在认识倒数、比的意义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2、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百分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学会收集、整理、加工、描述数据的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百分数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替换(置换)、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时间与综合应用”等活动,了解数学的知识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四、具体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3、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4、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5、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的数学活动。

6、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8、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9、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10、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学有所得。

五、教学进度安排及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起讫时间 单元内容 教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9.1~ 9.10 第一单元

方程 7 重点: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找准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9.13~ 9.30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与正方体 14 重、难点: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探索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0.8~ 10.22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9 重点: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式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乘法计算方法,完善知识结构。10.25~ 11.5 第四单元

分数除法 8 重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式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除法计算方法。11.8~ 11.12 期中复习考试 5 根据上半学期的学习进行认真复习,反思和总结,为后半学期打好基础。11.15~ 11.23 第五单元

认识比 6 重点:认识比的意义,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难点: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11.24~ 12.3 第六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8 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12.6~ 12.10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4 重点:学会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灵活运用学过的解题策略,体会策略价值。12.13~ 12.16 第八单元

可能性 3 重点: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难点:设计公平游戏规则。12.17~ 12.31 第九单元

认识百分数 9 重、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与小数分数互化,掌握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关系。

XX.1.4~ 整理知识

1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 认识时分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面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 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时针、分针的计时原理,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形成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和时间进率,感受1分的时间长短。教学难点: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概念。教学准备:时钟、PPT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小猪一起去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出示并板书课题)

二、认识整时 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认识分针、时针。

(2)认识整时。

初步认识7时,让学生介绍7时钟面上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几?知道7时的写法。

(3)巩固训练。

认识8时、1时、5时,通过比较3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4)再次巩固认识整时。

“想想做做”第1题,说出几时,小朋友们平时在做什么呢?

(5)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在钟面上拨出3时,9时、12时。指名学生上前拨出整时并交流自己的想法(6)想想做做第3题“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吗?”

同桌交流补画时的注意点,自己尝试补画,展示学生作业,并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认识时、分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让学生动手数一数,认识大格、小格。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数一数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是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以及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

2.认识时针、分针各是怎样计时的。

初步建立时针走1个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3.实物拨钟,引导观察,感知1时=60分。

引:刚才通过观看动画演示我们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那如果分针走一圈,你知道这时时针有什么变化吗?

让学生分男生、女生分别观察分针、时针走之前、走之后的变化。交流反馈得出结论:(板书:1时=60分)

4.感受1分的长短。

1分钟倒计时,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第1组写字训练、1 分钟跳绳、1分钟拍球。

四、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

6、7两题。巩固1时=60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读题,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反馈。指名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五、自我总结,深化认识

1.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谁能说说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播放视频《你知道吗》,简单了解时钟由古到今的的变化。

1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计划 篇十三

单元主题 识字1、2、3、4,练习1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3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8个新偏旁。2.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规范、美观。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理解词语。

4.初步了解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及儿歌。

6.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

7.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8.学会祝贺。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共有四篇归类识字的课文。第一课通过“词串”,向我们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共分四组词语。第一组词语表现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了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第二课也是采用“词串”形式描绘了天安门广场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全课的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第三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第四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由5个偏旁“苗”组成5个形声字,再由这5个形声字分别组成词语,然后用一部分生字编人后面的儿歌。

这个单元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要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和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及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注意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还未掌握这四课中的40多个生字,朗读、造句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课文的基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未形成。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应能使学生正确书写与认读40个生字;能比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四篇课文及字词。单元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学用字词句、口语交际。单元教学重点

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成就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一定跟课内所学的东西有一定联系,形式要活泼多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

4、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的进行说话练习,激发兴趣,勾起话题,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注重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课时安排

识字1——两课时 识字2——两课时 识字3——两课时 识字4——两课时 练习1——三课时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1、秋游

2、再见了,北京!

3、英英学古诗

4、乡下孩子 练习2 单元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按照田字格书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图文结合,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进行语言训练,培养想象能力,启发思维能力。

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了解乡下孩子的幸福快乐,激发热爱农村、大自然的感

5、学会请求,能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写写秋天。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秋游》《再见了,北京!》《英英学古诗》《乡下孩子》四篇。第一篇课文是描写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抒情短文。第二篇课文《再见,北京!》生动描述了2008年8阅24日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鸟巢”举行的闭幕仪式。后两篇课文富有深刻寓意,你呢个给学生以思想上的熏陶与感染,能体现文道合一的文章理念。四篇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易显懂,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很为引人。单元学情分析

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前还未掌握这四课中的几十个生字,朗读能力还未达到应有的要求,造句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课文思想情感的挖掘能力还未形成。因此,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与认读汉字,能比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四篇课文,能使学生理解文中什么是景、什么是情、是怎么样交融的。单元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2、抓住重点段落和句子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单元教学重点

1、掌握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情感的熏陶。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1、在写字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对他们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帮助。

2、根据规律,及时听写。

3、要在初读感知阶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求达到正确、流利。结合初读,使全班学生读准字音,感知字型,初步理解字义。教师要关注那些不肯好好读书,总是溜号的学生,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4、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拨和精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言语内容。教师重点关注那些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培养他们和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5、在积累运用阶段,要结合熟读、背诵、复述,使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实现常用词语、句式等的转换迁移。教师多关注中等生的表现,根据他们的掌握情况,来找出哪些地方还需要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共15课时

《秋游》 3课时 《再见了,北京》 3课时 《英英学古诗》 3课时《乡下孩子》 3课时

练习2 2课时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6.一株紫丁香 7.有趣的发现 练习3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内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发展。

4本单元重在人道合一的育人观念。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关爱,什么是尊敬,什么是探索,从而在人生的开始就立下目标努力拼搏。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诗。全诗紧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充分展现了儿童美好的心灵世界。

课文《有趣的发现》记叙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对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昆虫的考察,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体现了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风。全文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按照事情的顺序从现象到本质,揭示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以后的科学研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株紫丁香》也是一首儿童诗,诗中用儿童的口吻说话,以一株紫丁香为依托,表达了少年儿童尊师爱师的真挚感情。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生字较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不但要会读,而且要会写,更要了解它的大致意义,对于学生很生疏的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应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其明白这种写法的意义所在。

本单元重在人道合一的育人观念。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关爱,什么是尊敬,什么是探索,从而在人生的开始就立下目标努力拼搏。单元教学难点

1.课文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的。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如何使学生关爱残疾人。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2.体会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3.使学生树立热爱与尊重他人的优良意识。4.认识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正确书写单元所学的生字,并能区别形近字,同音字以及多音字。能理解生字组成的简单的词语。课时安排

本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3课时 6《一株紫丁香》3课时

7《有趣的发现》3课时 练习三 3课时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8小鹰学飞 9青蛙看海 10狼和小羊 11狐狸和乌鸦 练习4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规范、美观,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凭借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4.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品析课文语言,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并以童话为凭借教育学生。6.了解童话的文学表现形式。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有四篇课文,它们分别是《小鹰学飞》、《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这几课以童话、寓言、故事等形式,告诉我们怎么学习做人,学会认识社会。从《小鹰学飞》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不能满足现状,要虚心不断攀登高峰。《青蛙看海》则描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狼和小羊》告诉我们在社会上,有像狼一样坏人为了干坏事总会找碴儿,它们的凶恶本性不会改变的,跟它们只有斗争。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狐狸和乌鸦》中乌鸦之所以会失去叼着的肉,因为它爱听奉承话,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耍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骗。课文通过三次对话,形象地表现了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轻信。对话时狐狸和乌鸦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它们的心理变化。

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要指导学生观察、想像。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篇课文都是学生从未见过的寓言或童话,老师要讲一讲这方面的知识。教学中要结合观察插图,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角色本质的理解。由于这几篇课文故事性较强,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三个活动。一是复述指导,二是写字指导。三是实践活动.童话故事对学生吸引力较强,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单元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使用了什么方法。2理解文中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现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3使同学们知道学习无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能正确分辨好恶;让学生懂得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4认识童话的写作形式。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成就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一定跟课内所学的东西有一定联系,形式要活泼多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

4、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的进行说话练习。课时安排

第8课小鹰学飞— 3课时 第9课青蛙看海— 3课时 第10课狼和小羊—3课时 11课狐狸和乌鸦—3课时 练习4—2课时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识字5、6、7、8,练习5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2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2.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规范、美观。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理解词语。

4.继续了解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及儿歌。6.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祖国辽阔的地域和丰富的物产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7.口语交际:我长大了做„„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编排了四篇以识字为内容的课文。《识字5》属于看图识字,是继“春天”、“夏天”、“秋天”归类识字之后,再一次将表示冬天特征的同类事物的词几种在一起让学生认读。本课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学生会写生字;第三部分是练习。《识字6》是让学生了解祖国辽阔的地域和丰富的物产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

《识字7》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看图会意识字,通过形象的图画提示构字特点;第二部分是一首小诗;第三部分是要求会写生字;第四部分为课后练习。《识字8》是形声类识字,分为课文、插图、课后练习三大部分。其中课文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组形声字分别组成的词语;第二部分是一首儿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还未掌握这四课中的20多个生字,朗读、造句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课文的基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未形成。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应能使学生正确书写与认读20多个生字;能比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四篇课文及字词。

单元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学用字词句、口语交际。

单元教学重点 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成就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一定跟课内所学的东西有一定联系,形式要活泼多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

4、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的进行说话练习,激发兴趣,勾起话题,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注重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课时安排

识字5——两课时 识字6——两课时 识字7——两课时

识字8——两课时 练习5——三课时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12.要好好学字 12.朱德的扁担 14.梅兰芳学艺 15.大禹治水 16.孔繁森 练习6 单元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3.本单元重在文道融合的育人观念,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达到胜利,为什么要好好学习,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做什么。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编排的五篇精读课文《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孔繁森》、《大禹治水》,都是很有意义的好文章。课文《要好好学字》记叙了在革命根据地延安,毛主席领导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字的故事,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描写,围绕“学字”这条线索,安排故事情节;《朱德的扁担》讲述了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展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梅兰芳学艺》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孔繁森》一文记叙了孔繁森收养三个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大禹治水》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国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生字较多,课前必须要求同学们认真地进行预习,不但要会读,更要会写,还要了解它的大致意义;对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很陌生,应深入浅出地让同学们明白这种写法的意义和好处,在今后的阅读中注意。本单元重在文道融合的育人观念,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达到胜利,为什么要好好学习,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做什么。本单元课文叙事性强,可让举行故事朗诵会来增强学习兴趣。单元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3、使同学们了解干革命需要文化知识,立志从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道理。

4、使同学们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要从小练就好的基本功,将来才能更好地从事工作。单元教学重点

1、课文中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的。

2、如何理解孔繁森助人为乐的思想与做法。

3、课文中的一些重要的偏旁。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学会本单元中的第一类字。使他们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要从小练

就好的基本功,将来才能更好地从事工作。课时安排

12《要好好学字》3课时 13《朱德的扁担》3课时

14《梅兰芳学艺》3课时 15《大禹治水》 3课时

16《孔繁森》 3课时 练习6 3课时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17.登鹳雀楼 18.青松 19.小动物过冬 20.美丽的丹顶鹤 练习7 单元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按照田字格书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知道丹顶鹤是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4、会使用“他、她、它”,能写几句问候的话。学习《二十四节气歌》,学会待客。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精读课文《登鹳雀楼》《青松》《小动物过冬》《美丽的丹顶鹤》四篇。前两篇都是诗歌,文章语言富有情感性、哲理性,写景抒情,融情于景,意境深远、博大;《小动物过冬》能让小朋友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使他们懂得去关心别人;《美丽的丹顶鹤》有地方风情,展示了秀丽的风光,给学生美德熏陶和感染。四篇课文情感丰富,事物生动,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单元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景物的描写是人的感情的集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围绕养成学习自主性学习习惯而采取情境教学、讨论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背诵能力。单元教学难点

1、描写景色的象征意义。

2、诗歌意境的理解与情感的体验。单元教学重点

1、掌握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情感的熏陶。

3、养成保护动物的意识和习惯。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1、在写字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对他们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帮助。

2、根据规律,及时听写。

3、要在初读感知阶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求达到正确、流利。结合初读,使全班学生读准字音,感知字型,初步理解字义。教师要关注那些不肯好好读书,总是溜号的学生,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4、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拨和精当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言语内容。教师重点关注那些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培养他们和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5、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朋友要关心。知道丹顶鹤是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共11课时

《登鹳雀楼》2课时 《青松》2课时

《小动物过冬》3课时 《美丽的丹顶鹤》3课时 《练习7》2课时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21《水乡歌》 22《云房子》 23《夕阳真美》 练习8 单元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规范、美观,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凭借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4.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品析课文语言,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水乡歌》《云房子》《夕阳真美》,这三篇课文是童话寓言,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感和哲理,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水乡歌》这篇课文,富有江苏地方风情,展示了此处的秀丽风光,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与感染;

课文《云房子》是一篇童话,讲述的是雨过天晴后一群小鸟在天空中造起美丽的云房子,小鸟们快乐地飞翔,一会儿风把云朵吹走了的故事,事物形象,刻画丰满动人;最后一篇渲染了热闹、欢快的气氛,使学生沉浸在幸福之中,引发学生对欢乐、幸福生活的向往。

本单元三篇课文,情感丰富,语言浅显易懂,描写的事物生动、引人。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篇课文与第四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类的寓言童话,教学中要结合观察插图,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体会大自然的美。由于这几篇课文故事性较强,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三个活动。一是复述指导,二是写字指导。三是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和音乐创造美的情境。童话故事对学生吸引力较强,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单元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在描写景物时使用了什么方法.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读出诗的韵律.单元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现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3激发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突破

1、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成就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一定跟课内所学的东西有一定联系,形式要活泼多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表现力。

4、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境的进行说话练习.课时安排

第21课《水乡歌》— 2课时

第22课《云房子》— 2课时

第23课夕阳真美—3课时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下一篇:消除学生厌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