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2024-08-22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共12篇)(共12篇)

1.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一

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探究

发布日期:2009-07-20 来源:

摘要:[摘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给该地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摘 要]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给该地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农村的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当前广西北 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存在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外流严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创新机制,加大投入,营造农村实用 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北部湾沿岸的中心位置,主要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4.25 万平方公里,占广西土地面积的17.9%,2008年末总人口1242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区生产总值2219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 31%。考虑到区域发展需要,在交通、物流的规划建设中,把处在两翼的玉林和崇左两市也包含进来,形成“4+2”的格局。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沿海地区将作为一个经济区来统筹开放开发,并将其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意味着,继上海浦东新 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之后,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再添新亮点。按照规划,到2020年,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 占广西的比重提高到45%左右。在这千载难逢的时刻,拥有1000多万农民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的发展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而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对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各国人才汇集,使美国这个原来的英国殖民地在二十世纪一跃成为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各地人才汇集,使深圳这个原来的小渔村很快崛起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得人才者兴旺发达,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城市如此,一个区域亦如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是关键。

(一)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实践证明,新经济区的开发战略,本质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贯通东盟与中国东南沿海和 西南地区的“黄金纽带”,有着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这两种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开发了近20年,优势的“第一桶金”基本掘 光。目前,经济区正面临要过人均GDP1500-3000美元的坎,因而在未来发展中,不能再依靠这两种资源优势,必须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优势,实施人才 战略。人才战略解决了,就会对经济区新一轮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特别应该看到,在不同的时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不断变化的:在农业社会,土地是 最核心的资源;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核心的资源;到了知识经济社会,智力是最核心的资源。过去20年,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建设,主要围绕“资本”这一核心 资源进行开发,引进了大量外资,推动了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今后10-15年,必须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人才”这一核心资源上,进行大胆开发和创 新,才能推动经济区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历来重视农村的发展,在政策上特别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中央的农村政策,并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保障农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三)促进广西北部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农民增收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劳务输出以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但制约广西北部湾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只有通过提高 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资本,农村劳动力才能真正转移出去,农民才能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从农民收入要素分析,农民收入增加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经营管理。从土地要素看,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严重不足,耕地增收潜力必须依靠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而这两种 生产方式都必须有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作支撑。另外,对大多数农民而言,资本性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份额很小,劳动力和经营管理才是与农村人力资本紧密相关 的要素。从这个角度看,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无论是其工资性收入还是经营性收入都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积极发展农 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提升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正是从农村基层实际出发,多渠道、全方位的提高广大基层干部 群众的素质,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基层干部群众队伍,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是适应新形势、完成各 项新任务的迫切要求;是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的必然选择。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发展目标,强调:到2010年,水稻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 持种植面积稳定;到2010年,畜牧业产区生猪出栏1000万头,家禽出栏

1.5亿只,肉牛出栏50万头,奶牛存栏10万头,2020年生猪出栏1500 万头,家禽出栏2亿只,肉牛出栏80万头,奶牛存栏15万头;到2010年,甘蔗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6.3万公顷,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 到2010年,桉树种植面积60万公顷,2020年扩大到90万公顷。要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必须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来保障。但在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存量大,整体素质偏低

广西北 部湾是广西的一个区域,可通过《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广西的数据来折射:广西农村人口总数为304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3.76%,是一个农村 人口众多的省份。与全国相比,广西农村人口的绝对数排第11位,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贵州的71.76%,西藏的71.70%,甘肃的68.41%,云南的68.40%,河南的65.66%和四川的64.40%。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广西农业、农村和农民 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上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文化素 质看,文盲半文盲的人口多。2008年广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7年,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为84.32,其 中,文盲半文盲人数为1.86,小学文化程度人数为24.02,初中文化程度人数为58.44。从技术素质看,农村劳动力技能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 不多。从思想素质看,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

(二)客观环境条件差,人才外流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广西北部 湾经济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人才培养与发展在财政投入上各有不同,同时地形比较复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差,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交通不便利,信息网 设施建设不畅,宣传渠道不畅,影响农村人才发展与交流。另外,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还未形成规模,政府基层组织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创业渠道,加大 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等方面还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目前,广大农村人才外流现象比较普遍,大量青壮年人才外出打工或上 学,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对发展农村事业缺乏热情和能力;留下来的,则素质偏低,缺乏基本技能,工作缺乏活力,不能完全胜任农村建设 的需要。这给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带来了主体结构性缺失等问题。

(三)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根据 2007年广西农村统计资料,在农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人数从1991年的1618.29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1503.06万人,但从业人数仍是 三次产业中份额最大的,约占66%。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最主要的产业。近几年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以及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流向工 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等二三产业,但是由于这些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准入门槛较高,需要就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技术水平,因此,许多农村人口因为文化程 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等原因而不能涉足其中。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必将加速流向第二三产业。

(四)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存在偏差,政府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许多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只有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才能快出政绩,忽视了农业的基础作用;认为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 略处于工业发展从属地位,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工业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农村自然就发展好 了,不需要单独建设;认为农村当前的最主要任务是将农村经济搞上去,外出打工赚钱回来更实惠;有的持有较为严重的“等、靠”思想,一切指望、依靠国家和政 府扶持,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广西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从 1980年的23.6%下降到2007年的9.11%,而其中的大部分又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少之又少。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

落实党 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和政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农业和工业项目一样起到 关键作用,不应偏废。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继续解放思想,加强业务指导,切实把广大干部、党员和各类人才培养好,使用好;深刻领会农村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根据广西北 部湾教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总体上应继续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为重心,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一个学历教育 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补和衔接的社会化终生教育体系。一是加大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转 变农村居民的教育意识,提高义务教育的入学率,降低中途辍学率;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中等职业教育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 主渠道,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层次的职业培训,使未升学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三是积极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短、平、快”的短期技能培训深受农民欢迎,鼓励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偿培训,拓宽就业渠道,解除农村居民培训后依然无业可就 的顾虑。

(三)创新机制,突出重点

一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各级政府要指定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设立农村人才服务窗口,定期组织为农 村吸引各类人才的专题服务活动。对那些在农业生产、科技推广一线,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学、科技等人员,在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评聘方面制定好优惠政策。比如,明确在农村从事教育、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等工作的人员,除国家有特别规定外,不受身份、学历、户籍、所学专业限制,可自主参加社会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专业职称评审。二是创新外出务工回乡人员机制。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不可小觑,人 员外出务工对新农村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观念等有利因素,也是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吃喝玩乐、得过且过等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 传播与推导者,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有足够的智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影响。当前,虽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但还未形成规模,政府应该加大交通、网络 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开拓创业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

(四)加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广 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严重过剩,质量上十分低下,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吸引显然非常困难,相比之下,对智力要求最低、吸收劳动力最快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最合适的;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容量;三是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尽快把紧缺岗 位信息尽快提供给农民,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加大投入,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要加大对农业 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稳定农业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积累率,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

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工作力度,对于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对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 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优秀 农村实用人才热爱农业、扎根农村,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典型事迹,弘扬农村实用人才甘于吃苦、勤于耕耘、勇于创业、敢于实践的精神,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 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发广 大农民成长兴业、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摘自:当代经济,作者: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蒋爱先)

2.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二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资源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信息化”概念, 1996年在第一次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上才明确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 农村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开发, 中国农村信息化工作得到了较大的进展。

在“软”设施方面,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我国依托现有的信息资源优势, 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 研制和开发了一批涉农数据库, 包括农业信息库, 农业技术资料库, 农业招商库, 农业资料数据库等, 农业信息资源总量不断丰富, 农业信息网站发展迅速。同时, 各县级建立了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 信息收集、加工、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这对农村信息资源的传播, 农产品市场效率的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硬”设施方面, 我国先后实施了“村村通”“金农工程”“信息入乡工程”等信息化建设项目, 电视、手机的普及率显著提升, 调查显示, 62.47%的农村居民备有手机, 0.79%的农村居民家中拥有固定电话, 通讯问题基本解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射频识别系统等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预警水平稳步提升。此外, 结合网络的远程视频教育在部分地区加以应用, 农业信息资源的传播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资源获取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使信息资源的利用超过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相对缓慢, 信息资源的开发, 利用, 管理等方面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 农民信息素养不高, 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农民信息素养一词是由信息素养的概念引申而来, 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把信息素养定义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而信息素养本身又与农民自身的素质和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今社会, 大量的信息资源都基于互联网存在, 并大多以文本内容和英语形式表现出来,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较难接受Web界面上的信息, 这严重影响着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阻碍中国农村信息化的进程。

在调查的农民群众中, 初中以下文化占49.2%, 初中文化占32.4%, 而高中及以上文化仅占18.4%。较低的农民素质直接影响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农民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的市场行情信息和价格信息, 仅仅依据媒体宣传, 甚至亲朋邻里的“小道消息”进行农业生产的决策, 不确定的信息来源导致风险的增加。近期国内的“羊毛大战”“水果大战”“油料大战”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农民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农民自身也逐渐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信息饥渴”的状况越来越突出。

2. 农民信息技能培训力度不大

在我国, 对农民培训方面, 主要局限农业相关的新技术和新品种的传播上, 对农产品供求价格信息传播不够, 且直接、结果性信息多, 预测、指导性信息少, 涉及本地特征的农业信息也十分匮乏, 调查过程中还发现, 地方政府对农民培训零散, 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采取的方式大多是干部下乡或村里大会加小会的宣传, 由于干部自身对农业相关信息不太精通, 宣传也是“蜻蜒点水”, 效果不佳。调查显示, 84.1%的农民表示当地政府没有组织过有关农业方面知识的培训, 2.8%的农民表示不知道, 只有13.1%的农民表示组织过。这对于农民获取农业信息资源, 调整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障碍。

3. 基层行政组织农村信息化的供给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的职能由过去单纯的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过渡。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仍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的特征, 未把乡村公共物品供给纳入国家财政资金的预算轨道之中, 易受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和行政主管执政的影响, 出现信息资源以行政、地域、行业等条块分割的现状, 大量涉农信息资源重复建设, 利用率低, 且成本较高, 这些都导致了农村信息资源供给总量不足。此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 渴望通过信息降低生产成本, 这也造成信息供给相对不足。

4. 农村信息资源分散, 缺乏有效整合和共享

虽然最近我国涉农信息资源数据库较多, 发展较快, 但大都自定标准, 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 互联性较差, 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 不适应当代网络时代资源共享的需要, 且大多网站有的专业性不高, 有的信息发布不及时, 提供的信息资源可用性较低, 大部分市县互联网的信息平台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绝大多数的乡镇、村庄与互联网无缘, 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农民用户之间形成了“梗塞”的不利现象。

5. 农村信息资源传播设施不健全

我国农村主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农业生产也呈现地域性强, 组织松散, 信息闭塞特征, 信息传输主要途径仍是广播、电视。传统媒体都是单向传播, 只能把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 却无法把农民的需求反馈回来, 这导致信息供需对接失衡, 此外, 目前国内网络使用成本较高, 相对于生产规模较小, 生产效益不高的农业生产者来说, 难以支付较高的费用, 也难以快速有效的获得农业方面的信息。报告显示, 我国城市网民约有9168.6万人, 普及率为16.9%;而同期乡村网民约有1931.4万人, 普及率仅为2.6%, 普及率差异较大, 并且还成上升的趋势。农村基层普遍缺少系统的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机制, 导致农村信息化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三、充分合理利用农村信息资源的措施

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前行离不开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合理开发利用农村信息资源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

1. 发挥政府作用, 提高农民信息素养

首先,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系统培训, 由于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 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短期, 无定期”的培训得不到较好的效果, “长期, 频繁”的培训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 这需要当地政府将农民素质的培育纳入长期发展的政策中进行考虑。

其次, 要做好信息培训前的调研, 培训中的指导和培训后的反馈收集工作。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的差异和需求不同, 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民的信息需求, 与农民充分交互, “对症下药”, 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使农民思想更开阔, 使其有欲望, 有能力去了解外面世界, 从而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形成“良性循环”。

2. 将信息服务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中, 提高信息供给能力

目前我国的农村信息化还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 农民“搭便车”的思想还未完全转换过来, 依赖政府免费提供相关农业方面的信息的状况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将信息服务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 可以防止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地区、行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政府的参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失灵, 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 减少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消耗, 提高信息供给能力。

3. 形成统一标准体系, 整合信息资源, 形成有效共享

目前我国农业有关部门拥有各自的农业信息资源, 但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的管理体制, 致使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政府部门必须发挥好调控农业信息资源的主导作用, 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 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纳入到统一的规范之中, 防止“各管一摊, 各搞一套, 重复投资”局面的产生, 将各地区的信息资源有效融合一起, 形成共享。

4. 整合多元信息媒体, 开创新型服务模式

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收入水平和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农村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实现电子计算机网络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随着农村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深入进展, 电视、手机的普及率显著提升, 将现代信息网络和传统的媒体相结合, 推行农业短信服务业务, 开辟农业知识电视专栏, 建立语音服务系统等多元信息服务模式, 可以更加便利有效的提供信息咨询, 帮助农民获取丰富的农业实用信息和市场信息, 从而达到信息富农, 农民增收的目标。

5. 加大政府投资, 培育农村信息人才

要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 人才是关键因素。一方面要在农业信息人才培育上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农业信息人才自身的管理, 技术能力, 使其适应农村信息化发展需要, 进而带动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另一方面, 提高农村待遇, 吸引大量优秀信息人才, 使整个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上一个台阶, 这对保证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信息资源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阐述新农村建设中信息资源的发展状况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资源,新农村,农村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马成文.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 2006 (11) :4-9.

[2]樊琼蔚.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7) :14-16.

[3]王嵘.浅析信息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论坛, 2007 (3) :163-165.

3.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三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 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并且大多数劳动力资源都在我国农村。农村人力资源的价值在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诠释,如何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利用好农村人力资源,将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巨大作用。

“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民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促使农民一部分转变为产业工人,而另外一些就成为新型的农民,这样才能够真正有效的推进新农村建设。

1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意义

1.1 催生新农村建设发展新面貌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几个目标,最需要的不是政府以及外界的支持,而是农民自身建设新农村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我们就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他们有高层次的文化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来适应现代化农业;他们通过学习,增强了管理企业的能力。通过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使他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优化,调动一切劳动或者非劳动的人力资源,有力推动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2 和谐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农村人力资源

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只有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才有可能更好的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只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是所有资本中的最重要的资本,凌驾于其他资本之上。通过对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他们的陈旧思想,接收新的观念以及新的生产技术,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建设新农村这项工程中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

1.3 有效推进和谐新农村的构建

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口大部分都在农村,要建设和谐农村离不开农民的努力创造,就是要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资源,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并通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虽然建设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已经提出很久,许多地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仍然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作用,许多闲置的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2 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都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从优化人力资源分布结构、健全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完善农民众多权益保障制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各方面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长足的发展。

2.1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主力军——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

2.1.1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的对象就是地区的农民,要把他们充分的利用起来,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我们在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需要吸引一些有较高能力的农民留下来建设自己的新农村;另一方面,对能够调动的一切人力资源进行分化,找出他们的能力所在,最大化的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2.1.2 塑造农村人力资源新观念。自古以来,农民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存在一定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思想。如果要通过他们来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先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多种渠道慢慢除去他们的传统思想,树立科学的、现代的新观念,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创新建设新农村的思路与方法,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才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人,从而更加积极的去建设。

2.1.3 健全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体系,让培训体系能够更加灵活的面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这个体系可以由农村人力资源培训联合会,培训中介组织,培训学校,教育行政机关等多种教育主体、教育形式组合而成,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型:①综合文化素质培训:对农民进行思想建设,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理念,进一步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②农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国家建设的农机站,技术工作人员下乡面授指导,让他们在掌握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后,能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③就业技能培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统一培训,通过多种手段,结合培训对象自身的特长和爱好以及市场的需求,分门别类的培训。④专业农民创业培训:这类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年纪比较轻、有一定的文化底子、敢于创新的新一代骨干农民。

2.2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奠定人力资源开发的智力基础

2.2.1 增加政府经费投入,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可积极探索多元筹资渠道,特别是建立义务教育捐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和物投入到农村的义务教育事业中去。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规范化、系统化助学制度体系,鼓励并帮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2.2.2 规范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加强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真正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向外引进高素质人才,逐渐改变教师队伍的低学历、低教学质量的现状;以及在考核教师学历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其教学水平。

2.2.3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大力改变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新型培养方法,争取做到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正是市场上所急需的。不仅能优化人才资源体系,也减轻了就业带给人们的压力。

2.3 强化政府职能,完善农民社会权益保障,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各级基层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担负起社会管理职责,为乡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2.3.1 增强政府就业服务职能,保障农民就业权益。政府应加快完善农民的就业权益,将被闲置的劳动力有效利用起来,整合人力资源,实施“阳光工程”,让农民能得到很好的再教育、再培训,增强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农民进城务工方面,政府应该积极消除一些不必要的阻力,促使农民工顺利就业。

2.3.2 完善农民子女受教育的保障体系。政府应切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民子女的人力资本价值,为后继人力资源的开发减轻压力;让下一代农村人力资源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为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做好辅助。不仅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后备军的教育和培养,也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更加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3 推进农民权益保障,为人力资源开发扫除障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应当切实保障农民的政治权益和民主参与权利,维护农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在一个公平竞争的世界里,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样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3 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我们最终可以有方向性的培育出以下几种新型农民:

3.1 人才型农民

通过注重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极大的壮大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他们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在实现个人增收致富的同时,也辐射带动了其他人,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3.2 市场型农民

通过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经验交流、组织参观等形式,培育出他们具有先进的理念、宽阔的视野、较强的致富能力,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经营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利用经济手段追求高额利润。尤其是在网络信息相当发达的当代,让农民及时掌握最新市场信息,从而找准致富的路子是关键。

3.3 文明型农民

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再教育,大大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把他们从传统思想里解救出来,让他们树立科学文明的新观念,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可以很好的实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中的乡风文明。为建设和谐社会、稳定社会秩序做出了很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新《义务教育法》在西部农村实施现状的调查——以中江县为例,王传毅,王颖,《硅谷》.2008-05-08,100.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延安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张燕(导师:郭俊华)-《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8-06-30.

4.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四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建国后的50—60年代初是我国农村体育第一次繁荣期,当时开展农村体育的基本思路是:“服从生产,坚持业余、自愿原则,开展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00多万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约占当时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5%。我国农村体育的第二次繁荣期开始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农村体育更是取得了全面发展。

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级的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占县总数的95%以上,许多乡镇也成立了领导或协调机构”(《大力繁荣农村体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张发强,全国农民体协工作会议,1999年1月26日 北京);

二、是体育场地设施有所改善,“全民健身工程”和“雪炭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贫困地区体育场地设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是“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特别是1990年2月开展的以乡镇为基本单位进行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对于广大农村居民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道德品质,远离“黄、赌、毒”恶习,产生了良好作用,而每两年评比表彰一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使先进分布在全国广大农村,为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很好的示范、激励和推动作用。“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不仅减少了疾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体育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四、是体育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组织网络正在形成,“农村县城镇体育指导站增幅显著,由1995年的10292个增至99531个,增加了8.7倍”(《大力繁荣农村体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张发强);

五、是农村体育竞争和激励机制更趋完善,为表彰和鼓励农村基层开展群体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从中央到基层运用竞争激励机制并逐步成为制度,形成一套表彰体系。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为20世纪末农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客观评价农村体育,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总体上看农村体育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文化需求,体育在增强农村居民体质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还有待加强,我国农村体育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不尽如人意。

所谓低水平,就是现阶段我国农村无论是人均体育场地,还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以及组织化程度,与城市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从体育场地设施来看,我国现有60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场地设施的这一分布结果导致“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陈至立,200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从城乡体育人口结构来看,调查表明,我国城镇中有51.23%的人口在1996年参加过体育活动,农村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者仅占28.97%,而农村人口远高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1%。农村居民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随年龄增长,差距不断加大。

所谓不全面,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和农村体育短缺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尚未解决,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卫生、体育等社会发展事业相对滞后”(陈至立,200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摆脱了贫困,农民逐渐过上了富裕生活,但是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体育和健身的观念相对滞后”(陈至立,200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导致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落后于城市。

所谓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全民健

身工作发展不够平衡,特别是体育意识、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较为突出”(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汇报工作)。这种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也为建设小康体育增加了难度。发展农村体育面临哪些制约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仍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消除城乡体育差别任重道远

城乡二元结构,既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国情。现阶段,城乡差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三是社会福利保障的差异和文化生活的差异;四是政府的公共资源支出的差异。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从正在执行的财政分配体制来看,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要素的不平等流动使得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落后于城市。

(二)解决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短缺问题,将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

从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70万个,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存在着巨大的城乡体育资源差别鸿沟。

农村体育事业不够发达,也就是说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由于实现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所以,由城市化发展滞后带来的城乡体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的解决,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启而难动

农村进入了建设小康生活的新阶段。农民收入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01年人均农民生活消费支出1741.1元,比1989年提高了1205.7元,增长了2.3倍;恩格尔系数也进一步下降为47.8%,比1989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2001年,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人均193元,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5.2倍。尽管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收入和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01年对2万农户实施的调查表明,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落后了整整十年。另据国家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由1996年的9%持续下降到2000年的1.9%,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7%左右。从1997年到2003年这7年时间中,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形势比较严峻。这7年中,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4%。但同一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过去有所扩大。就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体育健身消费水平的提高将是一个渐进过程。

(四)农村老年人比率高,平均预期带病期较长,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给我们以新的警示: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城镇,农村为7.35%,城镇为6.30%。这就是说,原来那种对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的认识,已经变得不合时宜。1.3亿60岁以人口中的约29.8%的居住在城镇,70.2%的居住在农村,我国农村老年人平均预期带病期:男性为9年,占余寿的57.1%,女性为11.46年,占余寿的62.4%。也就是说我国农村老年人60岁以后的寿命中有3/4的时间生存在带有慢性疾病的状况之中。这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农村体育工作

我们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以正确的政绩观更新发展观念,2

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体育需求。体育部门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为发展,为造福人民而创造政绩,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认真研究制定城乡统筹兼顾的体育发展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建设。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第一要务,抓住场地、组织和活动三个关键环节,坚持活动和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改善农村居民开展健身活动的环境。

(二)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并首先以县城及中心镇为切入点实现突破

在这里我提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并首先以县城及中心镇为切入点实现突破”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三方面的思考与认识:一是对农村发展战略调整的认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这无论在农村体育的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二是对乡镇功能特点的认识。乡镇社区是构成农村社会的基础,只有乡镇社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农村才能真正进入现代化。迅速发展的小城镇创造了全国大约1/4的国内生产总值,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是基于其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本身所具有的聚集、吸纳和扩散功能所决定的。

(三)把引导和扶持农村基层文体专业户,作为新时期推进农村基层体育建设的一项任务给予重视

农村文体专业户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由农村居民自发兴起的由个人出资自办或联办,为满足农民文化体育需求,解决政府相关供给不足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农村文体专业户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村委会拿出房产作为文体活动室,无偿提供给文体专业户管理。文体专业户为文体室购置文化科技图书和体育器材等,为村民免费提供科技、体育信息等。作为补偿,文体专业户可用村委会提供的房产进行农资、小商品经营,其收入归文体专业户所有。二是农民自己投资兴建体育设施。即农民利用居住地距离城区较近的优势,独资或合资建设体育活动设施,吸引城镇居民锻炼娱乐,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推动了体育活动。

(四)利用农村学校场地设施开展健身活动,是缓解场地短缺的有效举措

5.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篇五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均衡, 农村教育总体上薄弱, 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选择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道路并由此带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 发现国内学者大都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从宏观上论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对策, 理论研究比较贫乏, 描述性研究居多, 定量和实证研究少, 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等专题研究也很少。也有文章谈及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可匙续发展内涵,简要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提及了农村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但均未展开论述。为此,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引入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新概念, 着重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在传统开发的基础上如何可持续发展, 并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进行探讨。

一、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概念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或称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是指以农村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为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医疗保障措施, 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 适度控制农村人口数量,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公平、永续地开发利用和持续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发展, 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和培训, 发展的内容包括农村人口的医疗与保健、教育与培训、劳动力的流动与配置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而且更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公平、公正和永续利用。因此,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 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它丰富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并拓展了其外延, 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化、合理化和成熟化。

二、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把提高农村人口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重心, 优先发展和保证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福利改善的发展内容, 努力克服农村发展以自然资源开发和物质资本投资为中心, 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的思想倾向, 并通过追求农村综合发展而非单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手段, 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

2.协调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PRED 协调, 即人口(P)、资源(R)、环境(E)与发展(D)的协调。当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配置与流动等符合PRED 协调的要求时, 人力资源对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反之则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如一个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恰好达到地区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需求, 人力资源的质量刚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正好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相吻合, 那么, 农村人力资源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具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就是要促进农村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将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逐渐向适应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化。

3.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和公正是可持续发展永恒的追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客观要求缩小农村不同人群之间的人力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福利公平, 人人公平地享受教育权利和社会福利待遇。农村居民应与城市居民一样, 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也应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一样, 人人均等化地享受基础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权利是不应取决于其支付能力的。

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必要性

1.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劳动年龄, 这是20 世纪60 年代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所造成的必然后果。然而, 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 特别是大量素质偏低的劳动适龄农村人口, 已经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压力。只有通过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途径来提高农村人口的质量, 将众多的劳动适龄人口由沉重的包袱变成宝贵的财富, 才能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2.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反之, 人的发展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的增加,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的增加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在研究中发现, 国民收入增长大于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质量提高, 即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他指出, 美国从20 世纪初到50 年代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不是土地、人口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 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 他认为改造传统农业是投资问题, 其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舒尔茨还采用收益率法具体测算出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年~1957 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 舒尔茨对1900 年~1957 年间美国资本收益和人力资本收益情况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 1957 年, 美国物质资本投资增加了4.5 倍, 物质资本收益增加了3.5 倍;同期, 人力资本投资额增加了3.5 倍, 但是收益却惊人地增加了17.5 倍。由此,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除了教育投资和劳动力再培训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有强大的推动力以外, 保健性投资也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 是一国经济发展与增长有无后劲的关键性因素。

3.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协调人口与自然资源关系的重要措施。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过快, 人均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在不断下降, 自然资源危机日益加重, 这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一。而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则是解决自然资源危机, 协调农村人口与自然资源关系的重要措施。这是因为, 高质量的农村人力资源可以减少消耗自然资源, 缓解自然资源的短缺, 可以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 开发出更好的新资源以弥补原有资源的不足。此外,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可改变旧的资源观, 树立新的资源观。原因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能使自身正确和深入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树立自然资源有限、有价的新的自然资源观, 从而为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打下思想基础。

四、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1.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概念和类型。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指根据一定时期某个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趋势, 制定指导和调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计划, 使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配置等都能与该区域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一致。它包括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的预测、教育培训、合理配置、社会保障、使用调控、人地协调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诸环节的内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从规划所涉及的范围大小看,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从规划所涉及的时间长短看,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分为近期、中期、长期规划。一般来说,近期规划实际上就是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划, 中期规划一般是五年规划, 长期规划是十年及其以上的规划。从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可分为农村区域人力资源教育培养规划、农村区域人力资源配置使用规划、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规划、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等。从规划所涉及的目的和性质看, 可分为农村区域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门性规划, 前者是为地区农村人力资源持续发展总体要求服务的, 后者主要是总体发展规划的进一步细化。

2.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意义。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意义可概括为3 方面: 一是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落实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二是制定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实现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三是制定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是实现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整体效益的需要。

3.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方法和程序。(1)确定规划的指导思想。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除了要明确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服务的基本指导思想外, 还应结合规划所具体服务的农村区域以及具体服务的对象特点、要求, 有针对性地确立具体的指导思想, 以保证规划工作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使制定出来的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在确定指导思想时, 一定要分清主次, 掌握好轻重缓急。要提出十分明确而又简洁明了的总的指导思想, 并以此作为自始至终贯穿整个规划的思想路线。规划中每个章节可确定相对具体的指导思想, 但必须与总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2)确定规划的目标。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目标体系, 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子目标包括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模性目标、层次性目标、结构性目标、配置布局性目标等。各目标的提出均建立在前期科学的农村区域人力资源预测结果基础之上, 并结合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可能达到的程度, 分别确定出相应的近期、中期或长期目标。在确定目标时, 要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 以使日后进行必要的调整;要对于社会的常规速度发展和可能出现的加速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的、前瞻性的考虑和衡量, 并在目标中考虑必要的超前量, 以使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划目标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3)分析基本现状。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目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包括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分布、配置、社会保障等)进行分类统计、描述;二是通过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现状作定性和定量分析, 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述两方面在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要做到工作深入扎实, “把脉”准确。这是提出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目标及其对策措施的基础。(4)提出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措施。由于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有效指导今后的工作, 因此, 在确定规划的总体框架时, 这一部分是农村区域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 是实现规划目标的行动措施。要把规划的重点放在加强对今后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可操作性措施方面: 一方面要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近期目标的对策措施;另一方面是要就规划的中远期目标提出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未来发展的超前的战略和措施。规划的对策措施应包括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法规、运行机制、组织体制、经费投资等, 这些均应全面体现在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全过程的诸环节中。

6.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六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新农村

--市农村能源工作推进会议上的发言

我们乡位于市区近郊,总覆盖面积80多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4,336亩,果树面积5,250亩。现有农户4,045户、农业人口15,569口人,共有8个行政村。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乡,我们按照改善村屯卫生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的发展思路,把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项目列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国债项目资金,申请到了2006年沼气国债建设项目,今年完成8立方米沼气池“一池三改”任务980个。目前,沼气池建设项目已全面展开,各项配套工作也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把我们的工作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一、广泛宣传、加强引导,增强农民对沼气项目建设的了解和认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能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使沼气池建设真正能为老百姓解决最实际的问题,我们加大了抓好这项工作的力度,做了精心细致的安排和部署。一是成立了沼气项目建设组织机构、制定了沼气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由乡长亲自抓,副乡长具体负责,农业各部门人员和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制定并下发了《红星乡沼气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下设沼气建设办公室,实行了专人专管。同时沼气项目建设的完成情况,与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年末工资紧密结合,极大激发了村两委班子沼气建设的热情。西太村主任张殿礼率先建造标准化沼气池,为村民示范、参观、学习,在全乡堪称典范。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发动。各村利用村屯有线广播,开设了新农村建设沼气项目建设专题节目,每天定时播放。制作了10多幅宣传条幅悬挂在村屯显要位置,印制了500多份宣传单发放到各村民手中。通过深入实地细致的宣传动员,使广大农民群众认清了沼气项目建设在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农民对沼气项目建设认识。三是参观考察学习,积累了宝贵经验。乡政府新年伊始组织带领农技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和各村主任、书记,专程到市健鑫科技有限公司、西郊乡,参观考察沼气建设和使用情况。通过到现场参观学习,让他们亲眼目睹到了实效,感受到沼气池真正能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农民对沼气池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结合实际、循环利用,把沼气建设项目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紧密结合发展农村能源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使农民能够用上高效、清洁的能源――沼气,实现“家庭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据测算,一个8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可满足一家3至4口人生活燃料的需要,相当于使用10~12瓶液化气,仅此一项,每户每年便可节约生活能源开支近千元。我们积极发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年初乡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署了沼气建设任务,要求各村在沼气池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资金投入能力,不搞硬性摊派,不搞强制命令和一刀切,耐心细致地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努力引导好村民,使得他们主动投入沼气池建设当中。二是坚持沼气池建设与“一池三改”有机结合的原则。户用沼气池建设与改厨、改圈、改厕同步设计,分步施工。我乡建设的沼气池按照国债项目要求为户用8立方米标准。农民每年养3-5头猪即可解决沼气池的原料问题,而且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是种植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优质肥料。我乡无公害青玉米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大量的沼渣作为有机肥为生产无公害甜粘玉米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坚持沼气池建设与净化农民的生活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沼气池的建设,对人畜粪便实行了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杜绝了养殖户粪便随意堆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是一项有利于老百姓的好事,我们一定把它办好。

三、典型示范、整体推进,掀起农民沼气池建设新高潮

近年来,我乡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农业和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但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们从实际出发,3月初,分别在养殖业发展基础较好的红太、西太、红星三个村新建三处“寒地太阳能辅助增温”沼气池进行示范。建成使用后,农民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前来参观、咨询建设沼气的有关事宜,踊跃报名要求建设沼气池。为了大规模推广沼气项目建设。5月中旬,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先后在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朝阳村、红星村分别建成了“沼气综合利用示范一条街”,使红星乡广大农民足不出乡就能看到清洁沼气能源的综合利用,感受到沼气能源在促进农业增产,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中的巨大作用。截止到8月29日,全乡已建成寒地增温沼气池400个,其余的正在陆续施工中,到10月末即可全面完成。

四、科学设

计、跟踪问效,严把沼气池建设质量关

沼气从建设管理到维护使用,涉及到种植、养殖、厌氧发酵产物的综合利用等多项技术,综合性、技术性比较强。为了做到建一个、成一个、使用一个,达效一个,在建设之初,我们首先聘请了沼气池建设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我们制定的《红星乡“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沼气建设标准》、《红星乡沼气建设检查验收标准

》等具体办法实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乡农技综合服务中心专人负责监督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施工单位合同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的跟踪检查、验收,保证了沼气建设的质量。其次为了便于管理,我们以户为单位,建立了沼气用户档案。对每个沼气池进行了编号,建立永久性的标志,并将给每个沼气用户配备了《沼气安全使用手册及挂图》、《沼气池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手册》等。第三是搞好跟踪服务。项目完工后,我们将开通沼气池服务、技术咨询热线电话,沼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随时可以咨询,技术人员随叫随到,及时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由于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周到的服务,使广大沼气用户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增强,为更好地完成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7.浅析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政策研究 篇七

1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政策的现状

1.1 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拥有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金融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来说, 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 如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明确的法律条例规范;相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来看, 宏观政策的实施没有完全落实;农村的再教育问题、医疗、保险、法律条例等相对来说没有实行到位, 农村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需要改革与完善, 切实投入到村民的生活需要上。

1.2 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不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定位问题, 也存在着不明确其结构覆盖的范围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意识上也需要完善。目前, 与农村相关的银行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 但是面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业务需求、不同的发展途径与对象等问题时, 还是没有深层次的认识与完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目前的现状, 农业发展银行对于乡镇地区的网点还没设立, 农业银行在乡镇中的普及范围也比较狭窄, 所以农村的金融机构还是比较单一的, 邮政银行主要是吸收存款, 而在贷款方面的涉及层面功能较弱。随着当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资金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大, 因此农村的金融机构在存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都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 过于单一的金融服务产品意识需改制。

1.3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

新时期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农村储蓄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各类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开拓并完善农村金融储蓄市场,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商业保险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农村商品配送体系与农村社会服务意识方面都是值得金融机构关注与完善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村金融的服务体系质量势必要求增强, 根据其发展对象来看可分为农户需求、农村企业需求、政府需求;根据其性质来看, 可分为建设性需求、消费性需求等。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遇上资金缺乏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的支持是其强有力的后盾, 目前由于财政问题,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完成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2 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措施

2.1 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想要完善农村的金融环境, 首先得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改善, 加快农村的市场化与社会化的进程;加强农村的金融法制体系建设, 保障农民与政府的活动都有法可依;加强监管人员的监督职责, 提高管理手段与方法, 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制定有效可行的宏观政策, 落实政府的基层建设实施;加强农村再教育的投入, 增强农村社会保险的力度, 规范农村正规金融, 严格把守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农村金融市场以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2.2 促进农村金融多元化

农村金融体系单一化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进度缓慢, 甚至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要想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 离不开农村金融多元化体制的改革, 在农村金融市场切实可行的情况下, 开放扩大金融领域, 促进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发展以更好地为农村金融服务, 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更新, 满足对农村金融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及不同业务的需求。

2.3 协调发展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进程

金融体制的改革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其存在的缺陷性与落后性需要后期的弥补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其结构的变化关系到农村金融的改革,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是现阶段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农村金融服务的地域性、特殊性等的影响, 其经营管理的难度更大, 很多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因此而不敢投资农村金融, 这也会拉大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发展的差距。因此, 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与城市金融协调统筹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向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方向迈进。完善农村金融环境, 改革农村金融体制, 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的监督管理, 将农村金融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进, 这都是加快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统筹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发展, 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但是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农村经济发展与其金融政策仍有待提高, 本文根据农村经济的金融政策现状提出自己的拙见, 并对如何完善其体系提出了解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政策,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周霆, 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M].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5 (06) .

[2]彭艺, 彭紫云.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中部地区为例[J].理论探讨, 2010 (04) .

[3]池小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 2006 (06) .

8.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八

关键词:中国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前景分析

一、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演变与机构组成

(一)制度演变

自1979年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农村金融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基本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93年)。以中国农业银行的恢复为标志,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以农村其他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2.第二个阶段(1994~1995年)。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设立为标志,形成了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与合作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根据国务院1994年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计划在1994年基本完成县联社的组建工作,1995年大量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不过,实际进度大大落后于这一阶段所设计的目标。另外一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就是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改由县联社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督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

3.第三个阶段(1996年至今)。以199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决定》为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机构组成

经过近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1.正规金融机构

可以把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者活动称为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重建,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也是四大行中分支机构数量最多的一个银行,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中国所有的乡镇。和其它国有商业银行一样,从80年代起中国农业银行就一直进行着商业化改革。但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立之前,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兼具商业性和政策性,此后一部分政策性贷款业务,例如主要农副产品收购贷款、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政策性贷款被划转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1994年成立的一家政策性银行,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农发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3)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

2.非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包括所有处于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市场当局监管之外发生的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行为。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初期,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得到了经济管理当局的默许甚至支持。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转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大了对非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管制力度,并在1999年解散农村合作基金会,结束了非正规金融的有组织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农村合作基金会是80年代中期兴起的准正规金融组织,其经营资本主要依赖于农户的资金注入,其经营活动归农业部而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管辖。到1996年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存款规模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1/9。由于农村合作基金会不受货币当局的利率管制,因此其贷款利率较农村信用合作社更为灵活,贷款的平均收益也更高。为了消除来自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竞争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所造成的冲击,1997年,当局做出了清理整顿、关闭合并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决定。

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农业保险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由于邮政储蓄具有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只提供储蓄服务;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及其农业发展银行。在2002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贷 款余额约占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的78%。由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和资金使用的控制、高额的运营成本以及缺乏赢利的激励等,农村信用社长期陷入困境,据估计,农村信用社积累的历史坏账达数千亿之多,不良资产率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数在50%以上,在某些经济不发达省份甚至高达90%以上。尽管农村信用社一直被官方认为是合作社,然而在1980年到1996年间农村信用社受到农业银行的控制,其后由人民银行管理,社员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没有决定权,故农村信用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

(二)农村金融环境恶化

1.农村金融功能弱化

近几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的变更,以及农村信用社体制的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一是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随着粮棉流通领域政策性空间的缩小,农发行粮棉收购贷款大幅下降,而农业开发、科技兴农、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二是商业银行金融支农力度减弱。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向大中城市转移战略,另一方面县及县以下机构贷款权上收,这种情况直接减少了国有商业银行对“三农”资金的投放。三是农村金融历史包袱沉重,经济效益欠佳,支农后劲不足,难以在支农的广度和深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农村融资信用环节薄弱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信用危机的问题,主要特点有四:(1)自有资金积累不足,融资能力低下,缺乏还贷保障。(2)由于农村经济实体在管理制度上存在问题,使贷款的使用和归还存在随意性,潜在的风险大。(3)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风险大、效益低,导致农户维持贷款信用的经济基础薄弱。(4)由于信用意识薄弱,逃废债务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农村融资的道德风险。上述种种破坏了农村融资环境,严重阻碍了金融业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三)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

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投资与融资。以这点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很长时期内,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完全是失效的。随着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也在加剧。自1978年,为了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一直采取重工轻农,重视城市发展轻视农村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农业和农村中提取金融资源作为工业和城市发展的资本。同时,我国一直将金融看成是经济的附属,强制性地使农村金融服从于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使农村金融事实上成为工业和城市向农业和农村剥夺经济剩余的工具。另外,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极不对称。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受到政府限制,始终处于“黑市”状态,从而造成农村金融业务的“非农化”,导致农村金融资源进一步外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仅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而且事实上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

三、中國农村金融发展前景和策略

(一)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

1.小额信贷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自2004年以来,连续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三农”问题,提出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业务和小额信贷组织。从完全依靠国际捐助和软贷款到政府资金介入,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到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国内的小额信贷发展迅速。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覆盖全面加速

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并提出要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从2007年3月全国第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第一家贷款公司成立以来,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3.多种方式分担小额农户贷款风险

为了解决由于“担保难”“抵押难”造成的贷款难问题,一系列农村金融小额贷款抵押创新如农户联保,林权抵押,渔权抵押,农业创业基金担保、行业联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应运而生。

4.外资银行进驻农村金融市场

近年来,不少外资银行纷纷表现出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厚兴趣,其先进的管理技术及丰富的农村银行业经验对于农村地区现有金融机构是很大的挑战,但对于本来严重“缺血”的农村金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且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将有助于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

近两年来,民间资本开始复兴,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相继把触角伸向农村,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向农村靠拢,新兴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合作基金开始落地生根,外国金融机构也看准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在发发展空间,汇丰、渣打、花旗银行制订了在农村扩展业务的谋略。由此可见,各类金融机构会聚农村,未来的农村金融将会出现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二)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策略

1.改进农村金融资源配置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综合发挥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扶持作用,尤其应该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下大力气。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农村金融资源必须优先用于三农。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要优化农村金融资源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可以考虑, 1.设置满足农户不同需求的贷款品种,如畜牧业贷款、农机设备贷款、房屋建设贷款、农村创业贷款, 根据不同需求特点设置不同的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2.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开办信托业务, 授理外来资金。3.发展租赁业务, 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某些项目初期投入不足的问题。4.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农村信用社实行与商业银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 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缓解其资金紧张状况。

2.鼓励民间金融发展

依法对民间金融进行合理引导和管理,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坚持农村信用社支持和服务“三农”的制度特征。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管。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备,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情况下,开展小额信贷成为当下丰富农村金融体系多层次格局的需求。

3.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1)充分发挥“窗口指导”和工具引导作用,构建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服务体系。基层人民银行应协同银监部门做好央行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农村信贷产品创新,丰富农村金融产品。

(2)加快农村资金流通,构建面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服务体系,直接吸收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将农村金融机构纳入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确保同城清算资金及时到账,推行支付结算代理制。

(3)建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保障补偿机制。要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一旦农村金融机构发生风险,经批准可以动用其存款准备金。要积极探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根据我国国情,在现行金融体系中,应设立由人民银行主导,财政部、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和其他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主体共同出资的存款保险机构。应培育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机构要依据各自的定位,增加开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中长期贷款业务。要组建各类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满足农村借贷主体差异化融资业务需求,对健全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形成全方位支持,在符合农村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原则下,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飞,《农村金融学》,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

[2]章奇,《中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 2007年12月10日

[3]林毅夫,《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4]贺军,《民间金融的大机遇》,《新证券》,2002 年9 月23 日

9.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浅析 篇九

责任编辑:孟蕾︱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9-4-

21德国不仅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而且也是一个农业强国。德国农村地区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2%,农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9%。德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主要农产品自给率超过90%,是欧盟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产品生产国。多年来,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框架指导下,德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极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农村改革发展战略。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早在1984年,德国政府就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德国已成为世界上生态农场最多、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德国把重点放在培训农民有关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掌握上,目前,在德国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生态农场和村镇已发展到8000多个,许多大学和研究部门还设置了生态农业专业。德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模式

鼓励农地合并,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德国农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土地政策。早在1955年,德国政府就制定了《农业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出租,鼓励农地合并。此后不久,政府又开始实施《土地整治法》,调整零星小块土地,使之连片成方,全国农场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在法规引导的同时,德国政府还利用信贷、补贴等经济手段来调整土地结构。上世纪60年代政府规定,凡出售土地的农民可获得奖金或贷款,以帮助他们转向非农产业;凡土地出租超过12年的,每公顷租地可获奖金500马克。这些措施促进了土地的自由流动,扩大了农场规模。灵活的产权制度,加之政府信贷、补贴等经济手段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德国零星地块的调整和整合,农场规模得以迅速扩大。而土地的规模化对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经营,以及对提高农地的集约化水平,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组织的合作化模式

德国政府多年来动员和组织农民踊跃参加各类农业合作社。政府还规定,农民参加合作社可以在资金融通方面免除债息过高的风险,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共同享受增值,在共同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和设施方面可以互通有无,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内部分工,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如良种供应、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机械维修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近十年来,德国的大多数农业合作社为了扩大影响力,还纷纷走上联合发展之路。许多合作社都加入了地区性合作社联盟、专业性合作社联盟和全国性合作社联盟,这些联盟在互通情报、控制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德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呈现出层次化、互补性的特点。农场主投资开办的合作企业是合作化的第一层次,地区联盟或专业性联盟开办的企业属于第二层次,而全国联盟或跨国联盟则是最高级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结合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德国农业经济结构和技术管理水平,是德国农业合作事业全面发展的结果。社会保障的体系化模式

随着德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条件的变化,德国政府专门制定了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等方面,整个德国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995年1月,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重点是为农民的妻子提供社会保障以及在原东德实行农民退休养老金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保制度,从而使农民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目前德国政府预算中,每年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已达到100多亿马克。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模式

在德国,大多数人仍然居住在农村和小城镇。德国政府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实施一项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村庄更新计划,这项计划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多年的发展中,德国的村庄更新计划已经从最初的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逐渐转向保持活力和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方向发展。近年来,在全球重视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德国更是将大力

10.挖掘农村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十

挖掘农村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对我国农村资源和生态状况的.分析,提出我国农村必须协调好经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促进边远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的能源建设及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作 者:李惠兰  作者单位:平农校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2003 13(1) 分类号:F32 关键词:农村资源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11.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十一

1.1耕地资源流失问题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耕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某些施工责任方违法或违规,使得施工主体工程滥占和分割土地,由此增加了填挖土方工程量,造成对耕地资源和施工场地地质地貌的破坏;第二,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其表现政绩的所谓“形象工程”,在当地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不顾环保因素和经济因素,盲目追求建设的高标准。在规划和设计公路时往往废弃旧道,甚至有些施工者,为减少土石方、减少用工、节省资金投入而多占良田沃土,增加临时用地,导致不必要的耕地浪费。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引发其它经济发展环节的连锁反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额外的压力。因此,必须采取可行措施,确保耕地资源不流失少流失。

1.2水土资源保持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逐步凸显的环境资源问题也正在破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公路建设对水土资源的破坏表现为:违反水土保持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使有害物质进入土中,干扰地表水、地下水流向,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导致水流与数量的变化;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承包商或施工方在设计规划、资金筹措或不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等因素,不顾及路域地形地貌,任意挖砂、采石、取土,使得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遭到破坏,极易形成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加之对水土流失疏于防护,流失的弃渣、砾石、弃土、废水等又对路域耕地造成侵蚀。

1.3动植物资源保护问题

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还可能导致周边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多样化物种的生存环境,打破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的丧失。

因此,在山区地带的开辟新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特别应保护珍贵树木和古木。在山区公路建设工程中,应结合当地实情,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我国《森林法》对于森林保护也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建设过程中需采伐林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数量进行采伐。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对动植物资源的负面影响,应纳入我们制定对策的范围,以有效扭转当前农村公路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2.应对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

2.1科学规划并制定环保评价制度

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农村公路与环境保护脱节的现状,就要把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去。公路建设应实施规划环境评价,把环境目标作为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和项目决策要素之一加以考虑,从建设伊始就对当地农村交通发展决策和布局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因公路建设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评价细则应包括:生态工程评价、土地资源评价、矿物资源评价和科学管理评价等指标体系,抓好公路建设事前评价和营运期事后评价,建立全程动态评价系统。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设立,应做到理解和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使他们能够在环保评价体系制定、施工过程监管和环保资金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2落实环保资金确保技术支持到位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入、地方政府配套、社会捐助及群众集资等,而实际情况是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其余渠道资金数量难以保证,造成修建环保型公路标准难以达到。基于此,应从资金规划阶段着手,使环保用资金专款专用,并要求各级财政拨出资金设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同时注重完善环保资金使用监管流程。其次,应从保证公路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的技术支持角度着手,确保农村公路施工的技术水平。注重引进公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逐步提升环保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能力。

2.3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制定当地实施条例

目前,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使环境资源保护有法可依,对公民和法人造成环境损害必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给以明确的规定。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其主要原因即是对环保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环保意识淡薄。因此,相关交通部门及责任者应提高宣传意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目前道路交通部门应特别加强对《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法律义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4加大对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执法力度

为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的规范和有序发展,有必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第一,严格环保目标考核,确立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度。要将环保目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聘用的依据。其次,严格公路建设项目审批。审批机关要严格把关,把环保和资源节约作为“前置”条件,认真履行职责。对批准建设的项目,要加强个过程监管,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第三,严格环境违法处罚。对以新农村建设为名盲目圈占、违法批地以及重大公路建设环保违法行为,要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追究责任,严厉打击,不徇私情。县及乡镇人大要加强环保执法的监督和检查,按照“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原则,完善县、乡、村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以更好地开展环保执法工作。

12.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 篇十二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各国人才汇集, 使美国这个原来的英国殖民地在二十世纪一跃成为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各地人才汇集, 使深圳这个原来的小渔村很快崛起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得人才者兴旺发达, 一个国家如此, 一个城市如此, 一个区域亦如此, 区域经济的发展, 人才是关键。

1、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实践证明, 新经济区的开发战略, 本质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贯通东盟与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黄金纽带”, 有着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 这两种优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已经开发了近20年, 优势的“第一桶金”基本掘光。目前, 经济区正面临要过人均GDP1500-3000美元的坎, 因而在未来发展中, 不能再依靠这两种资源优势, 必须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优势, 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解决了, 就会对经济区新一轮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特别应该看到, 在不同的时代,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不断变化的:在农业社会, 土地是最核心的资源;在工业社会, 资本是最核心的资源;到了知识经济社会, 智力是最核心的资源。过去20年, 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建设, 主要围绕“资本”这一核心资源进行开发, 引进了大量外资, 推动了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今后10-15年, 必须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人才”这一核心资源上, 进行大胆开发和创新, 才能推动经济区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

2、实践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历来重视农村的发展, 在政策上特别强调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贯彻党中央的农村政策, 并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保障农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3、促进广西北部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农民增收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实施劳务输出以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但制约广西北部湾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将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资本, 农村劳动力才能真正转移出去, 农民才能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从农民收入要素分析, 农民收入增加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经营管理。从土地要素看, 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严重不足, 耕地增收潜力必须依靠资本集约和技术集约, 而这两种生产方式都必须有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作支撑。另外, 对大多数农民而言, 资本性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份额很小, 劳动力和经营管理才是与农村人力资本紧密相关的要素。从这个角度看, 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无论是其工资性收入还是经营性收入都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 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 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不断提升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 正是从农村基层实际出发, 多渠道、全方位的提高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素质, 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基层干部群众队伍, 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是适应新形势、完成各项新任务的迫切要求;是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的必然选择。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发展目标, 强调:到2010年, 水稻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公顷, 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到2010年, 畜牧业产区生猪出栏1000万头, 家禽出栏1.5亿只, 肉牛出栏50万头, 奶牛存栏10万头, 2020年生猪出栏1500万头, 家禽出栏2亿只, 肉牛出栏80万头, 奶牛存栏l5万头;到2010年, 甘蔗主产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6.3万公顷, 2020年继续保持种植面积稳定;到2010年, 桉树种植面积60万公顷, 2020年扩大到90万公顷。要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 必须通过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来保障。但在目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存量大, 整体素质偏低

广西北部湾是广西的一个区域, 可通过《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广西的数据来折射:广西农村人口总数为3040万人, 占全区总人口的63.76%, 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省份。与全国相比, 广西农村人口的绝对数排第11位, 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比例居全国第6位, 仅次于贵州的71.76%, 西藏的71.70%, 甘肃的68.41%, 云南的68.40%, 河南的65.66%和四川的64.40%。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广西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沉重包袱, 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农村劳动力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上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文化素质看, 文盲半文盲的人口多。2008年广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 2007年, 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为84.32, 其中, 文盲半文盲人数为1.86, 小学文化程度人数为24.02, 初中文化程度人数为58.44。从技术素质看, 农村劳动力技能低,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不多。从思想素质看,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

2、客观环境条件差, 人才外流现象比较突出

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人才培养与发展在财政投入上各有不同, 同时地形比较复杂,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差, 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合理, 交通不便利, 信息网设施建设不畅, 宣传渠道不畅, 影响农村人才发展与交流。另外, 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还未形成规模, 政府基层组织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创业渠道, 加大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 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等方面还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目前, 广大农村人才外流现象比较普遍, 大量青壮年人才外出打工或上学, 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他们对发展农村事业缺乏热情和能力;留下来的, 则素质偏低, 缺乏基本技能, 工作缺乏活力, 不能完全胜任农村建设的需要。这给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带来了主体结构性缺失等问题。

3、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 结构不合理

根据2007年广西农村统计资料, 在农村从业人员中, 农林牧渔业人数从1991年的1618.29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1503.06万人, 但从业人数仍是三次产业中份额最大的, 约占66%。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最主要的产业。近几年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以及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 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流向工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等二三产业, 但是由于这些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准入门槛较高, 需要就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技术水平, 因此, 许多农村人口因为文化程度较低, 缺乏一技之长等原因而不能涉足其中。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加速, 农村人力资源必将加速流向第二三产业。

4、政府管理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存在偏差, 政府投入不足

具体表现在, 许多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认为, 只有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才能快出政绩, 忽视了农业的基础作用;认为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处于工业发展从属地位, 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工业经济建设搞上去了, 农村自然就发展好了, 不需要单独建设;认为农村当前的最主要任务是将农村经济搞上去, 外出打工赚钱回来更实惠;有的持有较为严重的“等、靠”思想, 一切指望、依靠国家和政府扶持, 对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广西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 从1980年的23.6%下降到2007年的9.11%, 而其中的大部分又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少之又少。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和政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农业和工业项目一样起到关键作用, 不应偏废。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继续解放思想, 加强业务指导, 切实把广大干部、党员和各类人才培养好, 使用好;深刻领会农村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为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根据广西北部湾教育、经济发展的现状,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总体上应继续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为重心,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构建一个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重,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补和衔接的社会化终生教育体系。一是加大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转变农村居民的教育意识, 提高义务教育的入学率, 降低中途辍学率;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将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 在有条件的地区, 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积极开展多种层次的职业培训, 使未升学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 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特别是“短、平、快”的短期技能培训深受农民欢迎, 鼓励企业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偿培训, 拓宽就业渠道, 解除农村居民培训后依然无业可就的顾虑。

3、创新机制, 突出重点

一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各级政府要指定专门的人才服务机构设立农村人才服务窗口, 定期组织为农村吸引各类人才的专题服务活动。对那些在农业生产、科技推广一线, 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教学、科技等人员, 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评聘方面制定好优惠政策。比如, 明确在农村从事教育、卫生、农业、水利、林业等工作的人员, 除国家有特别规定外, 不受身份、学历、户籍、所学专业限制, 可自主参加社会化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专业职称评审。二是创新外出务工回乡人员机制。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不可小觑, 人员外出务工对新农村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既为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观念等有利因素, 也是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吃喝玩乐、得过且过等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传播与推导者, 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有足够的智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影响。当前, 虽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但还未形成规模, 政府应该加大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开拓创业渠道, 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

4、加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劳动力在数量上严重过剩, 质量上十分低下,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吸引显然非常困难, 相比之下, 对智力要求最低、吸收劳动力最快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无疑是最合适的;二是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就业容量;三是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通过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 尽快把紧缺岗位信息尽快提供给农民, 并加以正确引导,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5、加大投入, 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 稳定农业政策, 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的收入积累率, 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 要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的激励机制,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奖励制度, 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表彰工作力度, 对于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对本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 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 广泛开展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宣传活动, 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热爱农业、扎根农村, 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典型事迹, 弘扬农村实用人才甘于吃苦、勤于耕耘、勇于创业、敢于实践的精神, 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增强其荣誉感。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村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激发广大农民成长兴业、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韩绍林:新农村实用人才瓶颈的破解对策[J].河南农业, 2008 (3) .

[2]李志勋: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开发研究, 2007 (1) .

[3]曹广俊:农村实用型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 2008 (5) .

[4]李红贤: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需求分析[J].职业时空, 2008 (10) .

上一篇:自觉践行“五个坚持”下一篇:分子生物学词汇(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