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督导员岗位职责

2024-09-06

工程督导员岗位职责(精选15篇)

1.工程督导员岗位职责 篇一

新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的师者角色, 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去适应社会的需要, 而且要重视非智能素质的培养与干预, 逐步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并帮助他们养成适应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走出校门的时候能够对自身情况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判断, 进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合理的规划。对于大学生而言, 道德品质、心理适应能力及职业规划能力是在未来职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要素, 这些重要素养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丝毫不逊色于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近年来, 教育管理部门也十分清楚地意识到了非智能素质的重要性, 并在高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逐步充实与提高相关岗位的师资水平。在这一背景之下, “专职辅导员”作为一个常设的职位被纳入了高校的教师编制序列, 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 辅导员需要结合自己所带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年龄和心理特征, 澄清这个岗位上最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 并以此指导工作目标的制定和执行,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 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本文以医药类大学为例, 针对专职辅导员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简要的剖析, 希望能够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相关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医药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

医药类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建制具有“单一范畴、精细划分”的特点。首先, 学科划分类别相对于综合大学较为单一, 主要集中在医学或药学的特定领域;其次, 在医药类主干学科以下设置精确、系统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 专业建制相比综合类大学的医药专业更加全面和系统。这两个特点使得医药类院校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群体独特性。首先, 由于专业划分较为精细, 由不同分支学科组成的课程体系较为庞杂, 并且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学生需要在学业期间主修的科目很多, 课程也排得很紧, 由此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学业压力, 而医药专业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又非常高, 在读期间除了要修完所必需的课程外, 还要参加必要的专业见习和实习任务。此时如果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调节和疏导, 就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其次, 上述专业特点使得医药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可选择的就业面相对较窄, 但由于相近专业的毕业生较多, 同时又要面临激烈的竞争, 这就迫使他们从一入校就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到了高年级以后, 学生需要明确生涯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并具体实施职业选择和职业实践, 此时却往往备感茫然, 选择职业时不知如何决策, 最后总是犹豫不决或随波逐流。如果在这个阶段缺乏合理的引导和系统的支持, 则很容易在职业规划、就业心理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 并不同程度地影响未来的发展。

二、医药类大学专职辅导员的职位描述

针对医药类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 专职辅导员应清晰而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 并且能够针对岗位要求对具体的工作细则进行操作化的描述, 最终建立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工作框架, 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职业选择等内容纳入其中。

首先, 专职辅导员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期及不同年级的课程安排, 并结合专业课教师的讲授内容, 制定具体的学习辅导计划, 其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总结、基本科研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时间管理技能的培养与实践等。此外, 还可以组建“同伴帮扶小组”和“课题小组”, 针对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这两块内容展开团体学习与训练, 以此巩固与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学术素养, 并借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其次, 根据医学院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压力源特点, 系统开展心理辅导。这部分内容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 也是难点。对于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压力而言, 要做到有针对的辅导和调节, 并实现改善与提升的目标, 就必须事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压力源有一个清晰与准确的认识,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了客观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辅导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集体访谈、自评报告、他评报告等方式来获取以上几方面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心理辅导可以形式多样, 比如宣传画、展板、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电话咨询等。但要围绕核心目标展开。在制定心理辅导计划时既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 包括自我调节能力, 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与群体交往的能力等, 又要放眼于学生毕业以后的长远发展, 切实地提高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最后, 在辅导员的职位描述中还应包括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方面的指导计划。职业指导不一定只针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 实际上, 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相关工作更有意义。生涯规划指导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生在深入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基础上, 有根据地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并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培训计划, 在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具体实施计划, 最终达到既定目标。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充当辅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可以通过邀请职业规划方面的专家进行定期讲座的方式, 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生涯规划框架, 还可以邀请已经毕业的学长回到学校, 并建立经常性的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平台。

三、医药类大学专职辅导员的核心能力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 医学院专职辅导员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至少还要在辅助学生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根据辅导员岗位的特点及其岗位职责, 我们可以梳理出胜任此岗位所需的几个核心职业能力。

所谓的核心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上, 具体层面上的能力包括思想政治水平、教学管理能力、心理咨询技能及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技能。作为医药类高校的专职辅导员, 首先, 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一个清晰正确的理解, 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 要对所在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并能够以此为根据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规划和时间管理计划。再次, 辅导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 而且要掌握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应用技能, 这样才能胜任“学生心理辅导”的职位要求。最后, 辅导员还应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要对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保持清醒的认识, 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从抽象层面来看, 专职辅导员作为大学校园里和学生接触最为广泛和紧密的一个岗位, 其工作中既有行政管理的成分, 又有教育教学的成分, 其绩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和校园和谐气氛。这就给专职辅导员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应该具备细致敏锐的认知技能、亲和友善的性格特征, 具备耐心、严谨、宜人的心理品质, 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摘要:近年来, 医药类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就业压力正日益增强, 这促使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岗位职责、职业核心能力两方面阐述了医药类院校专职辅导员应完成的工作内容, 以及这些工作所要求的相关专业技能与心理、性格品质, 旨在更好地阐释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和技能要求, 为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相关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医药类院校,专职辅导员,岗位职责,核心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银焕.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06) .

[2]张锅红.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及队伍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3]杨继平, 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

[4]陈立永.专业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7, (04) .

[5]梅寒.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36) .

2.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标准研究 篇二

一、制订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标准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而辅导员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所以研究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标准,对于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顺利发展,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是指要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来对待。制订辅导员岗位工作标准的目的在于对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工作范围和内涵、工作目标和发展前景等进行具体地界定和规划,形成与辅导员职业相对应的、统一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辅导员角色的科学定位,为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指出明确的方向。

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工作标准的制订为学校选聘配备辅导员划定了基本的准入条件,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有利于高校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辅导员岗位工作标准科学而合理地规范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质量要求,可操作性强,为主管领导公正、客观地评定辅导员的任职资格和工作绩效提供了客观标准,有助于建立科学的辅导员业绩考核体系,使目前对辅导员的考核评估缺乏定量考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得到改善,也能为辅导员的晋升提供科学依据。

二、制订高校辅导员工作标准的原则

工作标准是对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质量要求所作的规定。其内涵包括: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每项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及信息传递方式,考核办法及奖惩要求等。

从工作标准的定义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标准是为了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率。对辅导员岗位的职责与权限、任职条件、工作内容要求与工作方法工作质量要求、检查考核等所应达到的规定要求都要用标准的形式确定下来,用以衡量辅导员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

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订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化原则。制订高校辅导员岗位工作标准应从系统论出发,将岗位工作标准放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标准化系统之中,使其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和相关性;每项工作都应写明其适应范围,注意使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检查考核相对应,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应系统协调。工作标准的制订还应体现优化原则,以高校的总体办学理念为目标,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辅导员工作牵涉面较广,编写工作标准时要有意识地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文字应简明扼要,质量要求要具体明晰,这样才能使工作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3全面发展原则。制订工作标准时要体现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等各项要求。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使辅导员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三、辅导员岗位工作标准的构成要素

1岗位描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是对辅导员岗位的基本描述,高校必须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根据各高校的实际对辅导员岗位的性质、意义和工作环境进行描述。

2任职条件。主要是对辅导员的思想品德、学历状况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其中,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要求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在校学生,其目的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工作目标决定了对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高要求,所以在工作标准的制订中,辅导员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工作能力方面,辅导员应具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应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备理解他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以及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3工作职责与权限。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如果职责与权限界定不清,有职无权或责权脱节都不能有效地发挥辅导员的工作效能。所以在制订工作标准时,应注意合理界定辅导员岗位的职责与权限,明确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关系,才能使所编写的工作标准起到规范辅导员的行为、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4工作内容要求与工作方法。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包括: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思想品德、职业指导课程,指导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工作,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奖贷助勤工作,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及心理咨询等工作。

对于上述每一项工作,若分析总结,就会发现许多重复的特征,要总结出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法与流程,制成某项工作的程序文件,通过定期的审核、修改整合、持续改进,使之成为合理规范的工作方法。程序文件编写应力求简明,用词要准确,避免赘述。要清楚地规定整个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和环节以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及其义务。程序文件编写要用“5W1H分析法”来规定该项活动(Why)为什么做、(What)做什么、(Who)谁来做、在何时(When)做、何地(Where)做。如何(How)做,包括采用什么设备、工具、文件以及如何控制、记录等等。对于某项活动所涉及到的文件应注明文件名称。

5工作质量要求。这是对辅导员工作程序的每个步骤应达到的质量要求的规定。既要有定性要求,又要有定量指标,能定量的尽量要使之达到数值化,尽量用数据说话,使工作质量指标化、数据化,还应明确时间要求。对于不能量化的内容,也应考虑制订标准后的可考核性。在标准条文中,要使辅导员明确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标准。标准内容不能出现空话套话,要使制订的标准有利于贯彻、执行和考核。

3.工程督导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是什么 篇三

1、协助完成本部门标准化工作执行情况检查;

3、协助编制项目的督导管控方案;

4、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对项目设计、施工各阶段某专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风险识别;

5、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对项目施工管理、施工图设计及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情况进行督察;

6、协助对公司项目的某专业材料采购和价格进行把控,审核项目材料(样品),监管工作流程;

7、参与对公司重大招投标项目进行分析,对设计、施工及供货单位评估、考核;

4.浅析高校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篇四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工作职责和任务,面对的是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的年轻大学生。他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热情奔放、聪慧敏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教育和管理好他们,顺利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任,必须具有相当的素质和能力。辅导员的具体职责,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学习督促、事务处理和活动开展。这五个方面是具体职责,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根本,五个方面必须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核心来开展。这几个方面具体探讨如下:

1.1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辅导员最核心和基础的工作,其他工作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的。从传统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帮助学生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水平,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二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信念,包括“三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三是解决学生一般的思想问题,包括各种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并且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注意:观点要科学正确,选材要有针对性,方法途径要做到多样性和趣味性,另外还要注意到经常性和反复性。

1.2 学生班级建设

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高等学校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和基本单位,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高等学校做好班级建设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辅导员开展学生班级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党团组织的建设;班委会的建设和学生社团、学风班风、学生干部队伍、精神文明、班级工作制度等建设。学生班级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从基础抓起,强化目的性和针对性;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要注意联系专业特点、积极做到建设内容的细、新和深。

1.3 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

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二,其主要内容是党团活动,以及文体活动;社团和第二课堂活动;创先进班级、先进个人和“三好”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学生活动是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辅导员要处理好活动与教育、活动与学习的关系,一方面避免活动流于形式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避免本末倒置耽误正常的学业。同时在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时,应努力做到面向多数、群众性和广泛性;并努力做到多样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时代性、动态性和目的性结合,密切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努力为学生的成才和就业创造条件。

1.4 事务处理

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三。辅导员工作与学生事务处理是无法分离的,根据学生事务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特别事务和一般事务。特别事务指的是学生突发性事件,如疾病、意外伤害以及斗殴等;一般事务指已有明确规范、可以按程序来操作的事情,如学生奖励与评优、学生资助、学籍管理、组织发展、就业工作以及信息管理、检查等日常事务。辅导员做好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深刻认识服务工作的政策性强,利害关系突出的特点;努力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把合情、合理、合法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热情细致周到,又要坚持原则性和政策性。

1.5 大学生行为的规范化管理

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的作息制度管理,以及请销假、教寝室卫生;上课等考勤;学生档案材料;评优评先、学年小结、奖贷勤补免等经费;大学生的文明行为要求;安全保卫、奖惩等管理。管理工作要做到一视同仁,从严要求,按章办事,要做到量化、数据化,耐心细致,严肃认真;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要从头做起,持之以恒。

由此,我们可以清醒的知道,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动态的,具有时代性、青年性、高校性和思想政治性等特点。辅导员要尽力通过自己的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发挥规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对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发挥激励作用;对大学校园秩序的稳定发挥维护作用,对大学生的班团组织发挥领导作用。辅导员的工作是全校学生工作乃至全部工作的基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如何履行辅导员的职责

2.1 具备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的灵魂和基石,它决定着辅导员职业活动的方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首要的职责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要“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辅导员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他们向大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学生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中做出正确选择,并且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维护着校园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辅导员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只有这样当学生在面对当前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想、复杂现象,不能明辨是非时,才能站在坚定的立场上,给以正面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容易陷入呆板枯燥的说教,难以让学生口服心服。

2.2 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素质

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它具有理论性、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性,必然要求从业者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作支撑。一般认为,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应该由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两方面构成。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辅导员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组成;经验知识则重点是学生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是中国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基础理论,辅导员有了这个思想高度,就能够坚定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学生提高政治素质,在各种思潮面前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稳定大局。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是从事辅导员工作必须掌握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核心知识,人文科学知识是辅导员知识体系的有益补充,学生管理实践知识则是辅导员工作的经验总结。另外辅导员还要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为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从事“两课”、党课、团课、就业指导等打下基础。辅导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素质,才能摆脱经验管理的落后模式,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

2.3 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素质

职业能力是辅导员顺利完成职业各项活动的本领,它对辅导员工作绩效具有决定作用。辅导员职业是一项复杂而烦琐的工作,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到学生的学习思想,从学生走进校园到学生踏入社会,时时处处要引导、管理和服务,这就要求辅导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根据辅导员职业特性和工作要求,可以把辅导员职业能力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管理能力,辅导员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辅导员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工作的绩效;二是沟通能力,辅导员面对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工作对象,没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很难做好工作;三是决断能力,坚决、果断、干练的处事风格有利于辅导员建立自己的威信,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影响力;四是创新能力,辅导员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辅导员应该博览群书,勤于钻研,与时俱进,勇于探索。

2.4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辅导员的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它是辅导员完成职业各项活动的基本条件。从辅导员职业活动现状看,辅导员身心素质需要达到两点要求:一是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高校辅导员活跃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每天事无巨细,处处都要跟进,件件都要落实,工作十分繁杂艰巨,没有健康的身体难以完成工作;二是要心理健康,能承受各种压力。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常常会因为自己内心的烦恼或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而感到不顺心,这时应沉着冷静,理智地对待学生,以诚恳的态度向学生提出要求,而不能失去理智,更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转移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实施。由于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最基层,他们既是工作的完成者,也是问题责任的承担者,因此,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乐观的心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3 总结

辅导员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改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他们的一言一行构筑着学生成长的背景、环境,对青年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他们的判断、抉择提供着学生价值的参考、导向,负有教育学生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则和良知做人的责任。因此辅导员应以对国家和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每天看似平凡却又意义重大的工作当中,应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行为典范。辅导员还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用自己正确的思想,优良的品德,良好的行为,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辅导员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践和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去,并从中自我学习、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造,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自我的认识能力,最终使自己的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班级建设、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事物处理和学生行为的规范化管理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肩负着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辅导员需要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蔡莉.新形势下专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9,(21).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

[3]周济.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06,4.

5.工程督导员岗位职责 篇五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责定位;队伍建设

一、当前辅导员的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学生管理的难度加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高校学生数目还在不停的增加,大学生的组成结构也变得不可预测,同时他們的思想行为观念也同以往大不相同,所以就导致了学校对学生管理的难度大大提升。

2.辅导员提升思想观念

辅导员的思想观念提升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许多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难以把握,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辅导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改变旧的观念,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以推动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

二、辅导员的职责定位

1.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首要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分三个方面。一是要提升学生在政治方面的思想觉悟,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三是解决学生的一般思想问题,诸如生活中的疑问、学习中的困惑、身心发展中的问题,等等。

2.生活指导

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也是辅导员应密切关注的问题。辅导员应当多了解学生的情况,高效地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困难,让学生行为有规范,生活有规律。辅导员应该有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主动与学生沟通思想,指导他们在生活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身心健康发展。

3.学习督促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为辅导员,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一般来讲,辅导员对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督促包括: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意识。

4.开展活动

针对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活动可以分为思想教育类和文体类。在各类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获得发展。作为辅导员,举办好各类学生活动,并积极带领学生参加是非常有意义的。

辅导员可以将活动任务分配给学生会干部去完成,让学生会干部成为组织者,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辅导员则起指导和帮助的作用。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外更大级别的活动,让学生与更大的舞台接触,充分锻炼能力。开展学生活动不能只注重数量,还应该保证活动的质量,不能忽视活动本身的意义。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1.高校辅导员的选聘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选拔出的人才优秀与否,关乎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败,所以高校要不断优化完善辅导员的选聘机制。在选聘辅导员的时候,应当既有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也有外校优秀的毕业生,因为二者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这对于保证辅导员队伍的质量非常重要。

2.加强在岗的培训教育,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水平

在岗培训共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思想教育和工作能力。只有德才兼备的辅导员才能胜任新时期大学生的工作的需要,为大学生的发展增砖添瓦。

想要使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取得巨大成效,就要对每一个人入手有针对性地培养。正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培训工作开展的基础,要根据具体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培训的方式不能仅限于听几场报告、阅读一些文件,而是应该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让受训者明确应当怎么做,如何去做,以提高受训者的积极性。

3.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规范管理

高校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学校应当制订一系列的措施完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积极工作的辅导员要进行表彰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消极怠慢、不负责任的辅导员,应采取批评甚至是调离工作岗位等的惩罚措施。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辅导员对于大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明确辅导员的定位和工作职责,对于加快推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及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娜.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角色差距及定位[J].西部皮革,2016(12).

[2]李志强.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分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2).

6.工程督导员岗位职责 篇六

发布时间:2009-04-08浏览次数:

一、电子信息工程系辅导员助理选拔条件

1.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含预备党员)优先。

2.我系优秀的05、06年级学生,热爱学生工作,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愿意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具有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3.专业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学校奖学金,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者优先,起模范带头作用,能引导新生正确、高效地进行专业学习。

4.担任学生会、团总支、社团或班级主要干部,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业绩,熟悉学生身心特点,能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助工作。

5.坚决执行学院和系部布置的各项任务,主动、及时掌握新生动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沟通,并能及时与辅导员做好联系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能积极引导新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二、辅导员助理的工作职责

辅导员助理的基本职责是协助辅导员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习顾问工作和集体活动的组织工作,协助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一)开学初期基本工作:

1、新生报到期间:

1)注册前协助辅导员做好准备工作,随时了解本班同学提前来校情况,并做出妥善安排。

2)注册当天负责接待家长与新生,并且要主动向他们介绍校园、院系及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

3)按照系要求向新生介绍入学后各项基本活动安排。督促新生按照学校以及系的统一安排行动。

4)及时掌握新生的基本信息,建立有效、畅通的联系办法。及时将新生的各种问题向辅导员反映。

2、新生入学教育期间:

1)统一按照学院以及系安排组织学生按时参加各项活动,做好活动中的组织工作。

2)积极主动地走访新生宿舍,了解有关思想动态,解决一些生活与思想上的问题。主动了解新生的特长和爱好,尽快了解新生的特点。

3)组织班级活动,增进新生之间的了解及班级的团结,并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

4)与学院及系的入学教育相配合,协助辅导员做好班级的入学教育工作。

5)配合辅导员选配临时班干部,并组织临时班干部做好初期的班级建设工作。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3、新生军训期间:

协助辅导员参与军训各项工作,做好新生思想工作、后勤工作、伤病探视等,保证军训顺利进行。

(二)常规学习期间工作

1.及时了解所在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综合情况,协助辅导员做好入党启蒙教育,并将信息反馈给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老师。

2.与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掌握学校、系重要工作精神和具体部署,以便及时贯彻实施。

3.鼓励所在班级同学积极参加本系学生自治组织,丰富大学生活。

4.指导班级同学积极参加院、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帮助学生干部拓宽视野,指导学生组织开展有特色的班级活动。

5.协助辅导员指导班干部开展班级工作,参与班级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指导学生建立好班、团组织;在此过程中,要做到公正严明,主要起指导和协调作用。

6.在期中、期末考试前,组织开展考前教育活动。

7、做好班级早操、晚自习、宿舍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8、协助辅导员对班级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专业思想等方面的引导,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学风。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切实开展学习顾问工作。

9、依据工作职责,对所开展工作认真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后作为考核的依据。

三辅导员助理工作的考核与管理

1.辅导员助理工作考核为学期总评、学年总评和不定期考核。

2.辅导员助理学期总评由所带班级学生评价(班内每个同学打分)、辅导员评价几部分组成。

3.不定期检查由系领导和学生工作专职老师负责,对在不定期考核中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助理辅导员,系内部提出批评教育;情节严重或是教育无效者予以解聘。

4.按照学期班级总评得分前30%者授予“优秀辅导员助理”称号,由系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综合测评和评奖评优中予以适当加分。

5.经各项考核合格的辅导员助理,作为党员发展、培养考察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6.辅导员助理接受所在班辅导员的直接领导,其工作接受全系师生的监督。

本办法从下发日执行,解释权归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7.督导员职责 篇七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有相应的文字能力。深入一线,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

岗位职责

1、在公司办公室领导下,负责公司所辖范围工作的巡视督察。

2、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后勤督导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3、组织督导人员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4、根据公司的工作计划和总体目标做好督导工作安排,定期召开督导会议。

5、巡视督察公司所辖范围的工作状况,对公司员工的服务及服务态度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重大事件同时书面报告公司领导。

5、负责对发现问题的情况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6、负责督察工作的落实情况。

7、负责督导日志。负责起草后勤服务通报。

8.工程督导员岗位职责 篇八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 角色转换 心理危机 防范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06-02

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高考生读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大。然而,在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过程中,面对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由于高考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加上心理成长还不够成熟,一些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休学、退学,甚至出现凶杀、自杀等恶性伤害性事件。

一、大学生角色转换心理危机分析

对于新进入高校大门的大学生来说,还无法很快地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导致很多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在大学年年扩招的大背景下,每年都有一大批高中学子踏入他们理想中的高校大门,然而,从高中生转换成大学生角色,需要适应许多方面的变化。

(一)环境的变化

在家庭环境方面,中学阶段,家庭往往为了支持孩子专注于学习,尽量避免孩子操持家务,生活起居大多由父母或祖辈代劳,造成很多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阶段,学生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学校园,开始独立生活,生活的一切都需要亲力亲为,要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要掌握一些有效心理调节技能。

在学校环境方面,中学阶段,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想方设法营造学习氛围,校园环境比较单纯,一切活动围绕着学习开展,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能力锻炼平台。大学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学校除了安排必要的教学任务,还提供大量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教育平台,校园生活环境变得“丰富多彩”,学生除了安排学习时间,还需要积极主动参加一些校级、院级、班级及社团活动,需要掌握合理的时间支配技能。

在人际交流环境方面,中学阶段,同班级固定场所学习,生源地比较统一,人际交流以学习为主,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比较缺乏。大学阶段,身边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思维方式,学习场所不再固定,教学班级往往以专业为单元,校园还有各种各类的社团以及一些商业场所,在这里,可能每天都会认识新的校友。可以说,在大学这个环境当中,学生所要面对的人际关系与之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掌握基本的人际交流技能。

在社会环境方面,中学阶段,由于校园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接受社会信息的渠道有限,学生学习目标单一,社会对中学生期待也比较单一,学生受社会环境影响相对不大。大学阶段,由于校园一般采用开放式管理,接受社会信息的渠道增多,学生的目标比较多,需要开始考虑就业问题。而且,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冲击,导致不少大学生心理冲突加剧。

(二)目标的变化

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大学生之前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或保持良好成绩,以便高考考取好成绩,顺利进入高校大门。因此,中学阶段的学生目标往往比较单一,初中生目标为考取当地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目标定位为考取一所理想的高校,“考上大学”就成为了高中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内在动力。

进入高校大门后,大部分学生的家庭对孩子的管理逐步放开,认为孩子到了独立阶段,同时也没有继续赋予明确的目标,只要求毕业后孩子能找份理想的工作,但是具体找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努力达成就业目标,都无法明确。因此,高考成功进入大学后,原有的学习目标已经达成,新的学习目标未建立,对新学校、专业学习还缺乏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缺失,丢失了高考时的学习劲头,缺乏学习动力,甚至自我放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学习方式的变化

中学阶段的教育属于通识教育,为帮助学生高考取得良好成绩,老师每天安排“填鸭式”的应试训练,学生完全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学习,自我掌控的时间非常有限。大学阶段的教育以专业学习为主,学校提倡自主学习、开放式学习,老师不再围着学生转,甚至师生交流学习时间非常有限,由于没有了家长或老师的监督,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突然增多,对专业学习又不适应,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学习习惯被打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对于新跨入高校大门的大学生,突然离开家庭的庇护,面对突如其来的学校环境和学习方式变化,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就业环境复杂化的大背景下,加上缺乏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心理成长还不够成熟,此阶段,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旷课、沉迷于网络等,若不能及时发现干预,便逐渐产生各类心理危机。

二、基于辅导员岗位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模型的构建思路

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其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工作中的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并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筛查;其次,根据制定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机制,及时识别问题;再次,开展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并总结凝练实践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模型是为了更有效地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高校辅导员属于一线工作人员,能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动态信息,因此,整个防范模型的建立需要围绕着辅导员工作岗位进行。

(一)系统开展教育,营造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1.新生入学教育。对于新跨入高校大门的大学生来说,生活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及学习目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为了有效帮助新生快速融入到新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里,学校可安排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其中,辅导员承担重要的新生心理辅导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大学、接受大学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树立合理的生活学习目标,避免新生因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融入到新的环境里,然而,大部分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变化,心理难免会出现一些显性或隐性的心理问题。为了从专业的角度上帮助他们客观认识、分析及解决心理问题,辅导员应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承担起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一起分享如何面对、分析及解决心理问题。

3.主题班会交流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普遍性问题开展的教育。但是不同班级具有不同的特点,辅导员可根据所带班级的文化特点,针对一些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与学生一起讨论分享,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

4.约谈式交流教育。通过以上系统的集体交流教育课程或活动,能引导大部分学生生活在积极健康的环境里,对于部分适应能力不够强或者生活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辅导员需要根据这些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交流教育,比如通过面对面交流、网络交流等,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地生活学习,同时观察收集他们的动态信息。

(二)建立动态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信息识别平台

1.建立宿舍一级学生动态信息收集反馈平台。以学生宿舍为单位,建立心理自助与助人的一级学生动态信息收集反馈平台,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宿舍舍长负责收集整理本宿舍所有同学的动态信息,定期向班级或辅导员反馈,发现心理危机信号时,要及时向辅导员直接反馈。

2.建立班级一级学生动态信息收集反馈平台。以学生班级为单位,建立心理自助与助人的一级学生动态信息收集反馈平台,招募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委员与各宿舍长共同组成一级网络平台,定期向辅导员反馈信息,发现心理危机信号时,要及时向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反馈。

3.建立辅导员二级学生动态信息收集反馈平台。辅导员需要全方位地掌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各类动态信息,除了定期召开班级动态信息交流会,还可通过成绩分析表、大型活动观察、下课堂观察、下宿舍观察等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信息,发现学生的心理危机信号时,要及时向上一级领导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反馈,并做好干预准备工作。

4.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级学生心理危机信息管理平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职能及教学部门,主导负责全校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为方便快速、科学地处理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一方面,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辅导员和心理委员,收集管理各类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另一方面,要建立各系、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平台,全方位提高信息收集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又有助于维护大学校园的和谐稳定,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健健全人格,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石,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正苑.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夏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3]赵文杰.大学生心理卫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工程督导员岗位职责 篇九

一、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内涵

胜任特征模型来源于胜任力的概念, 当前, 广泛接受的胜任特征定义是:能将某一工作 (或组织、文化) 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 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 它是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 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据此, 胜任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 它是一种个人独特的特质;第二, 它是可验证性, 是个人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衡量的部分行为;第三, 它是员工高绩效的基础性。

对于某个岗位而言, 与绩效一般员工相比, 绩效优秀的员工应当表现多方面的胜任特征, 而不是某一项, 为此理论界提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 它是指针对组织中的某岗位为完成岗位职责目标所具备的系列差异化的胜任特征的集合。一般而言, 岗位胜任特征包括胜任力名称、定义及具体的行为测评等级指标。

二、辅导员岗位职责及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

(一) 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界定教育部于2006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主要职责如下: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 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 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 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班级为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 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 高校辅导员岗位胜任特征的识别

1.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辅导员的核心工作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这要求高校辅导员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模范遵守国家的宪法、各项法律、法规。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

2.人格品质。

高校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能够超脱狭隘的利害关系而坚持一定的道德准则, 它表现为不拘私情、襟怀坦荡、正直公平、严于律己等行为特征。增加对辅导员“廉”的考评, 有助于增强其廉洁自律意识, 使其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3.服务及管理能力。

这里主要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主要是指辅导员在处理事情时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收集、决策判断、权限意识及应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指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敢于创新, 采取个性化及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计划组织能力是指能对工作进行周密性计划, 有效分工, 分配到个人, 并且在事后能够总结;沟通协调能力是指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处理人际冲突时具有相当的沟通技巧, 获得对方的认可。

4.自我开发的能力。

当今社会外在社会环境变化迅速, 学生的思想也变化极快, 导致高校辅导员的外在工作环境复杂多变, 为此高校辅导员应当时刻学习, 与时代保持同步, 对各种外在环境的变化能够从本质上加以认识。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自我学习与开发的能力, 促使自身能够紧跟时代的变化。

5.身体与心理素质。

高校辅导员必须能够经常加班, 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以良好的状态到现场处理问题。同时, 高校辅导员有心理素质方面也必须保持乐观开朗,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以坚韧的个性去处理问题, 并且在大事大非问题上自我调节。

(三) 高校辅导员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

胜任特征模型不是岗位胜任特征的简单相加, 高校辅导员岗位胜任特征只是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的起点, 给出了胜任特征模型中的胜任特征的项目。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对每项岗位胜任特征进行具体的定义并进行具体的行为测评等级。在对每项岗位胜任特征详细描述与界定的基础上, 将岗位胜任特征归类形成胜任特征模型。

三、辅导员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

(一) 建立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 做好高校辅导员选聘工作

基于胜任力的辅导员选聘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各高校根据其性质的不同, 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也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 在辅导员选拔上应建立适应高校自身性质特点的模型。

参照麦克利兰 (Mc Clelland) 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开发的, 以行为事件访谈为基础的胜任力模型开发程序, 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首先需要对目前辅导员岗位进行工作分析, 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讨论, 按照高校自身性质特点以及对辅导员的能力要求拟定辅导员工作绩效标准。这些标准应有可量化的指标, 如学生考试通过率、获奖励情况等, 也应有行为态度指标, 如工作态度、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价等;再以此绩效标准为依据, 鉴定出绩效优秀的辅导员, 选取分析样本,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多方位评价法等, 对样本的特征数据进行归类、验证, 建立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二) 以胜任特征为基础, 做好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

以胜任特征为基础的培养, 是根据辅导员的能力与其目前或未来的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作为基础的, 辅导员尚不具备或有所欠缺的能力, 是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升的。

目前辅导员工作面临很多困境, 辅导员的选拔越来越难。即使是优秀的人才担任了辅导员, 由于不熟悉辅导员的工作, 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因此, 辅导员的上岗培训和上岗后持续的培养, 对于辅导员表现是否优秀有非常大的影响。要根据各学校、各院系辅导员所需的胜任素质与要求, 针对辅导员的具体情况, 组织适当的培训, 在具体工作中给予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 从而促进辅导员的进步。

(三) 根据胜任力特征模型, 建立有效公平的高校辅导员考评机制

10.教学督导员工作职责 篇十

一、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事业的发展,热心督导工作,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以身作则,严格遵守督导工作规章制度和纪律,深入教学一线,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二、监督全校教学运行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三、检查并发现各教学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四、负责上课期间任课教师的考勤,作好检查登记。

五、协助有关部门调查、核实、认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学责任事故。

六、负责《教学日志》的发放与回收。

七、总结教学督导工作经验,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11.督导岗位职责 篇十一

1、负责加盟店店铺数据信息上传公司APP的准确性、及时性。

2、开业前公司礼品的发放。

3、负责提供店内所有开业资料和展架、宣传页电子版的设计。

4、开业前对店铺地址的核实,确认符合加盟店店面标准,上报公司。

5、负责加盟店开业前装修及店内布置的指导工作。

6、店铺督导通过巡店,对店员要进行(服务,形象,陈列技巧,VIP的每月达成率)协助店家指定相关考核制度,评选优秀店员,收集整理产品资讯,定期给店员进行产品培训及培训考核。

7、对外协商,沟通工作:店铺督导应做好店铺与公司的桥梁工作,及时的汇报店铺情况并安排好公司下达的指令,店铺督导应独立处理店铺投诉工作或店铺的现场突发事件,当职权范围不能解决时应及时通报部门领导或公司高层。

8、负责对各门店内所有员工的训练、工作考核、薪资考核和工作热忱等事宜的指导工作,帮助各门店内新产品推出。

9、到店检查相关工作,随时了解店铺情况。

12.工程督导员岗位职责 篇十二

一、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1. 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

如果对学校工作有意见需要反映, 首先会选择哪种途径?有40%的大学生选择向辅导员、班主任反映, 另一个重要渠道是通过校园BBS发帖, 占20%, 其他方式比例均较低。

调查表明, 大学生主要还是通过辅导员参与学校事务, 有意见和建议愿意向辅导员反映, 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辅导员是值得大学生信任的, 而在心理咨询中, 能够取得来访者的信任是建立持久稳定咨访关系的必要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也遵循着同样的前提。因此, 作为辅导员有条件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这种条件就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亲近性。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行性从另一个角度看,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属适应和发展性问题, 如学习与就业压力、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真正属于心理疾病并需要专业咨询与治疗的问题所占比例很小, 而这些严重的问题可以及时转介给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解决。因此, 通过加强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与基本咨询技能的培训, 加上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锻炼, 辅导员完全可以做好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然性

另有一项是对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所起的作用的调查, 结果显示, 40%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作用较大, 认为很大的占17%。

整体来看, 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而且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对自己的成长影响较大。这种影响除了言行身教的表率和为人师表的教诲, 也包括对学生成长烦恼的化解和受伤心灵的抚慰。目前,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 有超过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 倘若不及时得到有效的心理救助, 则容易诱发严重的危机事件, 甚至出现自杀或谋杀的现象。从马加爵案到复旦的投毒事件, 类似的悲剧有增无减, 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刻不容缓。近年来,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高校对心理问题的重视, 大多数的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关注,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意识强烈而迫切[1]。这意味着, 作为辅导员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心理辅导必然成为辅导员工作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

1. 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评价较高, 并关注其心理辅导能力特质

在一项对本校辅导员工作的评价中, 选择满意 (包括比较满意) 的占93%, 相比本校其他工作的总体评价, 如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 满意度较高。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繁多琐碎, 几乎负责有关大学生的所有事务, 与大学生联系紧密, 因此, 由大学生来评价辅导员工作, 相对来说更加客观和准确。对于辅导员最应该具备哪种品质, 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具备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亲和力, 其次是善于发现问题、科研水平、思想觉悟等。

大学生关注的辅导员应该具有的品质中, 都是与心理辅导能力特质相关的。从理论层面来讲,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属于特殊的专业能力, 由沟通情景意识能力、观察与诊断能力、沟通能力、辅导关系构建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五个特殊能力维度构成[2]。比照本研究所采用的测查指标, 亲和力基本上等同于辅导关系构建能力, 善于发现问题基本上等同于观察与诊断能力。所以, 沟通能力、亲和力、善于发现问题都属于心理辅导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特质。心理辅导中需要坚持的共情、倾听等原则, 都要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而辅导员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为创造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可能, 大学生更容易倾诉自己的真实想法, 实现自我暴露。当确立了平等关系之后, 辅导员的任务就落在了如何去发现并诊断来访学生的问题, 而形成准确的判断是采取有效干预策略的前提。

2. 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较强, 对辅导员心理教育的职能不够重视

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亲和力及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并不意味着就会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心理援助。调查显示, 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调适能力较强 (或以上) , 占到63%, 说明多数大学生面临心理压力的时候, 凭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有效应对的。当感觉自己有心理压力, 需要寻求社会支持时, 有39%的大学生选择向亲戚、朋友、同学倾诉, 还有20%的大学生选择查询相关知识, 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也占到14%, 而向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求助的仅为4%, 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调适策略偏向于运用理性的情感释放和接受专业性的心理辅导, 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求助并不具备优先选择的倾向。因此, 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辅导缺少信赖的受众, 使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能在实际上长期处于空置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职能不够重视, 缺乏有效认知。与此同时, 甚至有部分学生从不知道辅导员兼有心理辅导的职责, 更不用说向其寻求帮助了。

三、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的重新定位

1. 与高校心理咨询相区别, 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

基于大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期望较高及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较强等特点, 辅导员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应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潜能开发与自我实现。它既指向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也包括促进一切学生的发展。以往的辅导员心理辅导模式以问题为导向, 只针对个别学生进行障碍性咨询或辅导, 忽略了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不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在三级心理健康网络中, 辅导员与高校心理咨询属于不同的层级, 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任务则更多地偏向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是有针对性地矫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二者虽然单纯从专业分工上较易区分, 但综合事件影响、工作配合等考虑, 就凸显出问题的复杂性[3]。不过, 正确区分辅导员心理辅导和高校心理咨询的功能和职责上的不同, 明确辅导员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职责定位, 还是有重要作用的, 其表现在:一是避免严重心理问题的治疗延误。超出一般性心理问题的界限就要及时转介到高校心理健康中心, 实施专业心理援助。二是满足大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通过自我调整是容易解决的, 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开发心理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发展性心理教育恰恰适应了这种需求。三是保证三级心理健康网络的顺利实施。

2. 实行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双轨制

有些学者认为, 心理辅导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种有力补充, 其立足点依然是思想品德的教化和思想政治的宣传, 而非将其根植于涤除心灵痛楚的伟大事业之中, 虽然也承认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但最终将二者混为一谈。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教职员工, 特别是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科学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 也要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的辅导员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制教育, 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区分心理问题和道德品质问题, 勿将心理问题品德化或品德问题心理化。心理辅导如同心理咨询一样需要遵循某些原则, 如价值中立原则、无条件尊重原则等;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没有这些要求的约束, 甚至需要反其道而行之, 打破这些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传播特定的价值信仰, 灌输政治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多是以权威身份介入教学与管理, 师生界限分明。无论是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 都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手段, 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 实行双轨制教育, 这样便能够对症下药, 有效避免心理问题简单被上升为思想问题和思想问题被等同于心理问题的错误归因以及所产生的消极后果。

四、发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的有效途径

1. 提高大学生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包括两方面:一是大学生要清楚辅导员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二是辅导员自身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自觉性。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知道辅导员有心理辅导的职责, 遇到自己调节不了的心理问题并不会首先想到要向辅导员求助, 这种情况制约了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辅导员常常只将自己视为学生事务工作的处理者, 忽略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忽视了其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因此, 辅导员要有自觉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观需求, 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 主动自觉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 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4]。学校领导要积极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重要性的教育, 使他们均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自觉性。

2. 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 提高辅导员个人心理素质

近年来,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教育模式从补救性模式向发展性模式转变, “发展性为主, 治疗性为辅”的心理辅导取向已逐渐成为共识。但是, 在确立辅导员应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应对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的运用, 整体而言, 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呈现中等偏下的水平[5]。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的要素包括掌握心理学基本学科知识的能力、开展心理健康课教学的能力、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能力、鉴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6]。着力培养以上四项核心能力, 全面提高辅导员灵活处理问题的水平, 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在现实工作中要以这四项能力为依托, 时时参考比照, 弥补不足, 扬长避短, 发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最大的作用。

辅导员的个人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的能力和效果息息相关。辅导员应该有关爱之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关爱生命、同情弱者, 接纳多元的文化和价值倾向,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学生和这样的教师接触, 才能够感觉到教师是在用心和他交流, 才愿意敞开心扉;辅导员应该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 他们热爱生活的乐观心态能够感染学生, 使心灰意懒的学生重新唤起生活的勇气;辅导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弹性, 保证辅导员能够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 磨炼好自己的耐性和受挫力, 理智地化解所遇到的困扰;辅导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平衡的能力, 具备自我反思意识, 能够时时审视自我, 并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建立清晰的自我统一性, 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的薄弱之处对工作和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 开展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评价与考核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辅导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考核纳入对辅导员考核的范畴。辅导员考评工作的制定能有效调动辅导员对心理辅导工作的热情度, 有效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效率。运用心理学、管理学、人才测评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研究制定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可以把辅导员之间互评、辅导员自评、学生评价、学院教师评价等纳入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业绩考核的范畴组织或聘请有关专业人员组成考评小组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素质进行定期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评优评先和晋升职称职务的重要依据[7]。不得不说, 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工队伍第一线, 所背负的职能众多, 所承担的责任重大, 这都是有目共睹的。高校应竭力保证责任与待遇相符合, 绩效与薪酬相挂钩, 使辅导员能够安心工作, 全心全意投入到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之中。

摘要: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 或以探讨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胜任力等为主题, 多是从政策层面和辅导员自身出发, 给出一种高屋建瓴式的理论瞭望, 而较少有以大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辅导员的职责定位及心理辅导能力问题。此项调查研究, 目的便是期望从大学生的立场出发, 重新探讨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依据, 分析大学生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现状, 明确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定位, 并论述如何发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责,能力

参考文献

[1][5]陈虹, 叶建辉.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 34 (1) :38-40.

[2]崔诣晨, 杨振华.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结构分析[J].农业教育研究, 2012, (3) :34-36.

[3]徐学, 曾天德, 曹佳佳.心理咨询督导: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新途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 :128-132.

[4]刘科荣, 罗品超.论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 :37-40.

[6]罗品超.试论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 (5) :54-55.

13.陈列督导岗位职责 篇十三

1、全面督查陈列员对卖场内的产品(服装、鞋子及饰品)在各区域、模特及橱窗的陈列和展示工作;

2、公司各卖场整体形象的指导、维护工作,确保店铺形象及陈列的统一及规范控制;

3、相关市场活动陈列形象的跟进、支持、执行与维护;

4、新店开业全程协助,负责开业前的装修及后续终端统一形象的跟进工作 ;

5、负责终端形象橱窗的规划与实施。根据陈列需要对店铺形象进行空间布置、装饰布置等,如运用灯光、场景、道具等对服装进行陈列(橱窗出样)等,并能指导设计人员操作完成;

6、配合季节主题、品牌形象、销售策略、节日等要求,进行店铺橱窗、展示点及店内的商品陈列执行与维护;

7、制定每周主推商品的陈列方案,跟进店铺主推商品的陈列位置;

8、定期巡查店铺,现场指导与监督;

9、陈列辅料的订货与开发;

10、做好各店陈列员及店长的培训工作及考核;

11、协助商品部完成其他商品的推广工作及上级交代的其它工作。

陈列督导工作流程

每周:

1、上周工作总结与本周工作计划 2、1店陈列指导 3、2店陈列指导

4、每周2次市场调查

5、出差到利川或咸丰,现场督导与考核

6、检查各店货品陈列图片上传情况

7、与货品部沟通各店货品配置情况,合理配货与

调货

8、各店市场调查综合与分析

9、学做ppt,以ppt形式对比分析各店陈列图片

及市调图片

10、每周学习商品销售分析 每月:

1、月度总结及下月计划

2、为单店《陈列维护评估表》打分,公布结果

并颁发相应锦旗

14.机械工程学院兼职辅导员工作职责 篇十四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特制订我院学生兼职辅导员工作职责:

一、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协助团总支辅导员处理好各种异常情况,防止恶性事故发生。

二、每周深入班级、学生寝室,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作好记录,并针对其思想特点和关心的特点、焦点问题,协助团总支辅导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使学生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做好稳定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尤其是在特殊时期要及时搜集、传递信息。按时参加值班工作,及时到位并按学院的要求切实发挥相应作用,做好相应记录。

四、要积极地去了解本年级学生的思想动态,搜集本年级的学生信息,并及时反映给本年级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维护学生权益,为学生排忧解难。

五、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合理、规范、有序;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协助辅导员老师切实做好学生工作;寓教育于管理之中,充分发挥管理管理工作的经教育作用。

六、坚持公开、公正、公正的原则,协助团总支辅导员做好各项综合测评、奖学金评优、奖助学金评定、优秀学生干部评优、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奖惩、下编级、休学、退学、就业指导、学生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

议并协助辅导员作好记录。

七、认真学习,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经常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院的最新动态,积极配合团总支辅导员老师完成日常工作。

八、每两周召开一次团总支辅导员与学生兼职辅导员的工作例会。做到信息沟通,并及时了解工作计划。进而更好的使兼职辅导员做好工作计划,配合团总支和辅导员老师开展工作。

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

15.工程督导员岗位职责 篇十五

一、辅导员谈心的原则

1. 平等原则。

因为辅导员与学生是师生关系,所以学生在辅导员面前必然会拘谨。只有平等地交流,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2. 耐心、热情、真诚原则。

耐心有助于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热情有助于取得学生的信任,真诚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只有坚持该原则,才能为谈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3. 激励原则。

所谓激励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潜能,使其行为符合组织所期望的目标。激励的原则是辅导员与学生在谈话过程中应遵循的一条总的原则。

二、谈心对象的心理分析

辅导员的谈心是有针对性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了解学生对于谈心所持有的心态对谈心方案的制定、谈心技巧的运用有重要作用。所谓“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和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谈心,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1. 了解谈话的对象———学生。

在和学生谈话之前,辅导员需事先了解这个学生的资料,比如,学生的姓名,所在班级、宿舍,学习情况,家庭情况,是否是单亲家庭,家庭是否贫困,学生的性格如何,等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走近学生,才能和学生互相尊重,才能和学生沟通。

2. 了解学生对于谈话的心理。

(1)防御心理。很多学生,特别是存在问题的学生,对于辅导员谈心是很容易产生戒备心理和紧张情绪的,甚至会反感。

(2)不安心理。当辅导员找学生谈心时,学生会猜测辅导员为什么会找我谈心,在谈心时观察辅导员的表情,以猜测谈心的目的。

(3)不满心理。当辅导员对学生的批评过于严厉或是学生对于辅导员处理事情的方式有不同看法时,往往会产生抵触、不满情绪。

(4)喜悦心理。当辅导员对学生提出表扬和赞许时,学生会感到高兴,甚至会有沾沾自喜的情绪。

(5)忧伤心理。当辅导员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提出或是纠正时,有些内向或是忧郁的学生就会有忧伤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家庭发生变故或是个人生活中有了不幸,也容易让他们有忧伤的心理。

(6)期盼心理。这样的心理往往是处于“两极”的学生,犯了重大过失的学生或是取得了成功的学生,希望知道辅导员对自己的评价或处理结果。这样的学生在谈心过程中往往会高度紧张,过于注意谈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

除了上述几种在谈心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外,还有其他的心理,并且心理反应往往不单一出现。这就要求辅导员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态,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辅导员的谈心技巧

人是感情动物,人的情绪会被很多事情左右。在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时,可能一个眼神、一声叹息都会让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因此,在谈心时运用一定的技巧,可以更好地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1. 找准情感切入点

(1)因人切入。大学生因为各自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同,所以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下,思想情感、道德观念、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他们在看待同一问题时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因此,谈心要因人施教。

(2)因事切入。从新生的心理断乳期到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学生谈心要注意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事情寻找情感的切入点,以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

(3)因地切入。谈心的效果常常因地点、环境、气氛的不同而受到影响,所以谈心要善于创造融洽的氛围,结合不同环境寻找情感切入点。

2. 寻求情感共鸣点。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谈心应该从他们所关心的热点入手,寻找“共鸣点”,满足他们倾听、诉说、参与的欲望,让学生成为谈心的主角。首先,要善于倾听。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从而洞察他们对问题的共鸣程度,真诚地倾听学生提出的想法和见解,避免中途打断或下结论,对方阐述完毕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获取信息。其次,要对症下药。辅导员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症结,对症下药才能引起共鸣。最后,要“以身作则”。辅导员在谈话中要寻找自己与学生的共同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言传身教中使学生心服口服。

3. 化解情感冲突点。

在谈心过程中,应该倾注爱心,坦诚相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化解学生内心的冲突。

(1)倾注爱心,化解师生之间的地位冲突,使其愿意说出心里话,表露内心真实的世界。

(2)晓之以理,化解学生内心的思想冲突。针对学生对社会、人生、就业等问题的矛盾认识和错误观点进行化解和引导。

4. 填补情感空白点。

现在的大学生崇尚自我,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但组织纪律、道德修养、艰苦奋斗等观念淡薄,存在“空白点”,因此谈心应该善于发现和填充学生心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分析、解决问题。

(1)引导优秀学生填补超越自我的意识。对优秀生谈话应该用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保持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2)引导普通学生树立克服自卑的意识。对普通生谈话要注意激发他们心中的自信,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努力奋斗,争取成为优秀学生。

(3)引导犯错学生填补改过自新的意识。对犯错学生的谈话要有耐心,多安慰和鼓励,肯定他们在现阶段表现中的点滴进步,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人格,相信他们会觉悟,激起他们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4)引导弱势学生填补自立自强的意识。对弱势学生的谈心要把握分寸,稳定他们的思想情绪,引导他们勇敢面对现实、自强不息。

5. 把握情感临界点。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因而谈心要把握批评与表扬的情感尺度。其一,把握好情感方向。谈心的情感运用必须坚持以正确的观点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二,把握好情感深度。谈心要注意恰到好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分析,开展自我教育,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

6. 激发情感兴奋点。

与学生谈心的情感运用贯穿于谈心全过程,目的是唤醒、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兴奋点”。

(1)以表扬激发学生。谈心要针对学生的表现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不断自我实现。

(2)以批评激发学生。对于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恰当指出,帮助其正确归因,起到咨询、激励的作用。

(3)以榜样激发学生。恰当弘扬先进典型,激发他们心灵深处的积极情感。

一位好的辅导员可以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一次普通的谈心可能左右一个学生的一生。青年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摸索总结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青年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的工程中应多积累、多总结,让谈心成为一门艺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帮助学生成长,在这个神圣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助人成才,成就自己的事业。

摘要:在高校学生工作中, 谈话是辅导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交流沟通情感、处理学生问题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的主要手段。作者通过分析谈话对象的心理, 总结出谈心技巧, 并结合工作实践和心理咨询方法, 将普通随意的谈心系统化、规范化。

上一篇:思念雨作文下一篇:医学文献检索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