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复习(共9篇)(共9篇)
1.媒介融合复习 篇一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网络媒介传统媒介合作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四大驱动因素: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综合性媒体内容、主体性的地位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满足;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演变为合作;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由控制转为支持。
“媒介融合”的概念,其英文单词Convergenc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有两个意思[1]:(1)线条、运动物体会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2)(用于比喻义)两种事物相似或者相同。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3)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媒介。从2001年开始,虽然报纸、广播的广告经营额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总经营额的比重却变化不大。电视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增长,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1.87%和21.6%[8],可见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而网络媒介虽然起步晚,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点多,且正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媒介不想继续走下坡路,网络媒介也想更加快速发展,那么他们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受益。
2、传媒行业的合作趋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各有优劣势,在竞争中合作是他们进行优势互补、战略重组,占据新世纪主导地位的现实需要。
(1)传统媒介渴望与网络媒介共舞。1999年1月9日,在美国举行的“新闻业与互联网”专题研讨会上,美国在线董事长凯茨说:“如果你们观察一下美国在线,你们会发现,我们没有记者和消息来源。但是,每天从美国在线获得他们感兴趣新闻的人,比全美国11家顶尖报纸的读者总数还要多;在黄金时间,我们的读者和CNN或MTV的观众一样多。”[9]
有学者提出,在网络传播时代,要发展壮大,传统媒介必须具备:一流的新闻信息产品;一个影响面广、可靠的内容发布系统;一个迅猛增长的市场;与合适的网络媒体整合[10]。许多传统媒介已有品牌、资金和人力优势,但缺失因特网技术。网络传播时代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的传统媒介产品的营销,因此,与网络媒介整合则是其致胜之道。从现实层面看,传统媒介利用自身资源与电信、ISP等有网络资源的单位整合,能快速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重组,降低成本,聚集足够的能量抗衡更强的竞争对手。
(2)网络媒介只有与传统媒介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双赢。网络媒介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仍然有自己的缺陷。首先,正茁壮成长的网络媒介在不能自己采制新闻的情况下,需要汲取传统媒介的内容、人力资源等养分。原创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介的命根,网络事业飞速发展,却并不拥有能吸引大量眼球的内容。网络媒介从诞生起,就从传统媒介获得新闻源。其次,传统媒介长期形成的政治属性和政策优势、机构组织等方面的固有优势都是令网络媒介望尘莫及的,而这些因素对一个新闻媒介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一日千里的网络媒介看到传统媒介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与传统媒介的整合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四、政策法规的支持
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分割管理对传媒发展的阻碍,便纷纷调整政策思路,开始为媒体松绑。
1、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政府与联邦通信委员会先后制定了许多解除电信媒体管制的政策和法规。如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它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1998年1月1日,在新的电信传播法案获得通过后,引发出一场电讯、电子、媒体和文化企业的跨国、跨行业交叉兼并和产业重组浪潮,电讯拍电影、芯片放卫星、微机打电话、软件播新闻,业务的不断交叉,使美国的电讯、电视、微机、软件、互联网、卫星服务和媒体企业厮杀混战成一团。2003年9月,美国又制订了新的有关放宽广播电台经营的法令,如放宽一个企业经营的电台户数规模从占全国户数的35%放宽到45%等等[11]。
欧盟于1997年发布《迈向信息社会之路》,规定不同的网络平台都能一同传送电话信息、电视信息和电脑信息和数据,认为网络融合不仅是不同技术的融合,而且是不同业务(包括电信、电视、广播和电脑图像及文本数据业务,以及交互型多媒体业务)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让用户通过地面广播网、卫星网、电缆网和宽带电话线(如ADSL)享用各种宽带数字业务。
2004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允许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2、国内政策的松动
受到国际政策环境的影响,媒介领域的融合化和全球化大潮也波及到中国,对中国广电媒介、电信及互联网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在1998年曾提出过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合为一体的设想,但后来因中国电信拆分,导致该设想无疾而终。不过,三网融合始终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并被认为是行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在宏观政策层面点燃了新的希望火花。
目前看来,三网融合从技术上来讲不存在障碍,从现实必要性上来讲也不存在争议,在以IPTV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融合类业务的推动下,我国的三网融合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业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合作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报刊杂志与网络的融合,到如今的电视、网络和电话三个产业的融合,媒介融合正在从理论向实践跨越,并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表现。虽然“融合媒介”在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目前都还处于初始阶段,但今天媒介的融合趋势,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从长远看,媒介融合的洪流是无法阻挡的,不止于内容的融合,更应是从媒介形态、结构、技术、功能、乃至传播方式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加奇特,功能更加全面的新型媒介,但是他们始终是由媒介融合发展而来,传承着各种媒介的优势,同时又会具有某些新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陈浩文.再论“媒介融合”。
[3]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第12页
[5]数据来源:CTR市场研究
[6]根据CSM媒介研究全国127城市收视率调查2006年的数据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
[8]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9]《双赢》.[10]崔保国,李希光.新媒体老媒体:谁主沉浮[J].新闻传播,2005-5
[11]韩伟.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现状与课题[J].有线电视技术,2004,(13):95-96
2.媒介融合复习 篇二
接下来, 《媒介大融合》分析了三大诱因的作用机理就是对“规模化”和“差异化”的提供和对“规模化”和“差异化”的要求。最终, 模糊个体间的边际, 也模糊了不同媒介之间的边际, 最终既实现了规模化又保持了差异性。
然而, 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媒介的融合真的一定能够保证“差异化”吗?媒介最终的“规模化”对于人类社会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具体说来, 在差异化问题上, 人类的需求真的随着媒介融合分异了吗?媒介真的愿意提供差异化的内容吗?我们感到的差异化是不是拟态环境给我们带来的错觉?
在规模化的问题上, 我们要进一步思考, 失序的媒介融合会不会导致媒介垄断, 最终导致哈贝马斯所说的“双重封建化”?媒介融合的最终形态, 人们会不会面对的是通过无孔不入的媒介进行控制的集权社会?
作者提到, 媒介融合有它的动力系统。接下来就逐一分析:
一、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形态的规模化和差异化
这其实是人类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形态变化的延续, 我们可以理解这就是差异化——个人生产的差异化。然而, 生产的细化, 最终导致了剥削的隐蔽, 资本利益最大化的逻辑, 可能导致贫富的进一步悬殊。当然, 我们不能说, 分工是不道德的事情, 事实上, 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分工的结果, 但我们需要注意其中的分配问题。脑力劳动的核算更模糊, 更容易造成不合理的分配, 最终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同时, 规模化体现在, 生产单位社会化的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人类从小作坊时代跃升到大工厂时代, 这就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到了网络时代, 这种规模化不再体现在员工数量和厂房大小上。但他们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例如, 微信、支付宝都已有上亿用户。若企业道德自律, 遵守市场规律, 自然不必干涉, 但是历史上有太多嘴上说着“不作恶”, 事实上却帮助利益集团实现不正当利益的企业。
如果对于大型企业无法实现有效的合法的监管, 其破坏性和建设性实际上是一致的。
二、市场对内容的规模化和差异化需求
人类对文化的需求在增加, 在规模化上并无争议。但人类的文化需求真的如我们普遍认为的差异化增加了吗?
我们当然能够观察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长尾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亚文化群体有了安身立命的空间, 各种文化产品层出不穷, 似乎真的有了“百花齐放”的势头。可我们也应当注意, 近几年来, 政治思潮分极化现象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愈发明显, 这种分极化已有民间机构进行评测, 中国虽然缺少这样的评测, 但近年来左右两翼在诸多社会议题上交锋加剧, 也有可能是政治分极化的体现。这种政治机械而简单的分极化, 实际上就是文化匮乏的表现, 互联网看上去信息无限, 但人能够接触的面实则更小。
事实上, 如果没有互联网一个有求知欲望的人能接触的知识和有互联网一个有求知欲望的人能接触的知识, 有多大差别?这需要研究来解释, 但笔者认为, 互联网增加了知识的易获得性, 延展了人的感官, 但不一定增加了感官感受的深度。同时, 融合的媒介是不是给我们想要的蛋糕, 还是只是做了几种蛋糕, 然后骗我们 (或者我们自我欺骗) , 这就叫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在选择的范围上, 新的融合的媒体似乎具有更强大的欺骗性。事实上就是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更加逼真, 人类陷入了一个更加深不见底的洞穴之中。
三、产业政策的助力和行业竞争的压力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王菲在《媒介大融合》中大约举了66个媒介融合的案例, 十年之后, 成功的仅有20个案例, 成功率只有30%——这正验证了序二所说“不是我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快。”其实, 王菲举例说明的几个例子如《无极》的手机游戏, 清华同方、盛大网络、英特尔共同推出互动的娱乐平台 (EZPod) 等, 未进入市场便已经夭折。但是我们仔细研究, 其中在大陆以外发生的案例有36个, 成功率达到了50%, 大陆的案例, 实际上成功率不足7%。当然了, 王菲的案例选取不能作为科学抽样样本, 成功率没有实际参考价值, 但似乎也暗示了一个隐忧:中国内地的媒介融合政策并不那么科学。
一般认为有两种垄断:一种是自然形成的垄断。一种是行政干预造成的垄断。当然, 也有两种因素混合形成的垄断。也有经济学家认为, 自然垄断无害, 而行政干预造成的垄断, 最终扼杀了市场的活力, 实际上是造成了市场的不平衡, 是极其有害的。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 固然政策的扶持很重要, 但这样的扶持十分需要一个适当的度的考量。政策不应当干预市场, 转型应当尊重市场规律。
不当的补贴极易造成两种情况:一是, 为了获得补贴, 部分公司虚假立项, 在没有市场前景和技术支持的前提下盲目上马无用工程, 骗取国家补贴, 造成效率的极大浪费。二是, 大型企业垄断, 利用用户黏性, 对中小企业的创意进行简单复制, 最终获得利益。还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的网络环境并不开放, 因而一些简单学习国外媒介融合的项目和案例在中国能够发展, 但这种发展最终还是畸形的。
最后的问题是, 垄断了的媒介融合体, 还会愿意提供个性化的媒介产品吗?这是值得怀疑的。一方面, 为了巩固其垄断地位, 垄断实体选择与政府媾和, 其意识形态必定是保守的, 最终形成“双重封建化”, 扼杀创新和批判, 提供大量庸俗的文化内容, 因为这种庸俗文化是有利于消费和维持稳定的;一方面, 为了讨好受众, 制造出个性化假象, 实际则通过操纵大众文化, 制造所谓流行和所谓“亚文化”, 实现隐性控制。
但说到底, 我们不必悲观面对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本身并没有不妥之处, 它实际上是中性的, 只要我们趋利避害, 垄断或者其他什么问题都能很好规避。如何避免垄断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 法律不应当失位, 从政策方面, 严格限定, 坚决反垄断。其次, 政府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 不要过度干预市场。第三, 学界应当保持警惕, 对于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不良趋势, 要保持批判态度, 不应人云亦云。
摘要:王菲的《媒介大融合》在解释媒介融合的问题时, 巧妙结合了经济学和政治学视角, 赋予读者对媒介融合问题超出技术领域的更多思考。
3.媒介融合复习 篇三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融合;新闻专业主义;职业道德
如今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因而各种媒介技术也快速的发展。在以往的媒体中,广播、网络、电视各成一家,而今这种模式将慢慢被打破,向媒介融合的趋势发展。而作为传媒人的新闻记者面对这种趋势,也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成为媒体融合时代下一名合格的、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人才。因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应该重视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从而研究出更好的方法和对策来帮助新闻记者提高媒介素养。
1.记者的媒介素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媒介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众的媒介素养、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特别是对受众的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对于传播者的媒介素养研究尚没有深入。
其實,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担当着信息“把关人”的重要角色,其价值观和媒介素养水平成为直接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新闻记者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他们的报道日益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辨别真伪、表达观点的主渠道,记者的传播活动对受众有重要作用,在传媒人媒介素养缺失的情况下,受众通过媒介所感受到的就是被记者所歪曲和异化的价值观。因此,提高记者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记者的媒介素养进行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2.媒介融合对记者提出的新挑战
2.1信息传播环境改变
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环境的巨大改变,特别是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使不同媒介之间进行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交互性越来越强,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进行业务拓展,开发了与新媒体相融合的新的媒介形式,例如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等,随着3G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与手机媒体相结合的新媒体,例如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等。“全媒体”发展战略的提出适应了新的新闻信息传播环境的需要,是未来传媒业竞争和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传媒人特别是新闻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新闻传播模式改变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是这样一种流程:新闻事实由传播者通过新闻媒介传向受众。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受众更多的是出于被动的地位。但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单一的传播流程已被改变,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变得模糊,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性加强,新闻传播的主体由职业新闻记者独家垄断转变为记者与受众共同分享,新闻传播模式由单向线性转变为双向互动性传播,由媒介组织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
2.3新闻产品形态改变
媒介融合还带来了新闻产品形态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即基于受众层面,出现了“公民新闻”;基于新闻媒体层面,出现了“融合新闻”。随着Web2.0应用的不断普及和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受众选择、使用媒介的能力逐渐提高,从单纯的接收者向传者和受众的双重角色转变。在新闻事件现场,“公民记者”利用手机、个人博客、微博、SNS等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表达观点,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重要来源。这种“公民新闻”形式颠覆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并影响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这在突发新闻实践报道中表现尤为突出。
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记者媒介素养培养的对策
由上述可知,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传播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特点,例如,信息传播环境改变、新闻产品形态发生改变等等。这种种的改变势必会对新闻记者的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要针对这些改变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来适应这种新的时代。本文针对于新媒体时代下,提出了几点培养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的对策,旨在为新闻记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3.1强化专业知识
就目前我国在职的大部分新闻记者来说,他们所受的教育多传统的媒体教育,即为电视、广播等专门培养的单项人才。然而,媒体融合时代下,这种传统的、单项的媒体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闻记者的需求。所以,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新闻记者其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媒体传播上,对于媒体融合时代下各种新的知识、新的业务显然认识不够。因此,加强新闻记者的专业知识是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首要任务。
首先,新闻记者要熟悉现代新闻传播手段,提高对新媒体的认知,掌握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如新闻记者在采制新闻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媒介平台要求的不同,在提供素材和采写新闻方面有所区别,针对网站、报社、电视的不同受众,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稿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新闻记者不但要懂传统媒体而且对新媒体也要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媒介创造出风格不同的内容产品。其次,要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理论业务方面的学习,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同时对所采访领域要有了解和认识,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提高在纷杂环境下的信息鉴别和筛选能力。
3.2熟悉专业技能
媒介融合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新闻记者不再局限于为单一媒体服务,他们可能需要同时为报社、电视台、电台、网络、移动手机等多种平台,跨媒体服务,提供报道。这也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中“功能型”记者已不适合媒介融合的要求,他要成为集文字报道、摄影、摄像等为一体的“多面手”,能熟悉掌握多种新型传播技术,精通各种现代化采编录传设备,完成新闻信息采集及报道任务。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闻记者专业技能的再造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3.3强化“把关”意识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信息发布的个体从专业人员变为普通大众,这也造成了各种资讯的涌现和泛滥,面对海量的信息,新闻记者必须强化“把关”意识,在新闻报道中始终秉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删减、过滤、编辑和传播,强化主流的声音在社会舆论中形成正确的引导,发挥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记者的影响是严重而深远的。所以,作为新闻记者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不断的通过培养媒介素养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如若不然,只会被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甩在后面。同时,媒体领域的管理人士也应该认识到媒体融合时代对于新闻记者的影响,因而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加强对新闻记者媒介素养的培养,从而为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而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立芬.从媒体产业化与受众需求的关系看媒介素养问题[J].新闻世界,2011(07).
4.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宣传研究论文 篇四
[关键词]媒介融合论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一日千里,自媒体、流媒体等新兴传播媒介不时涌现,对传统信息传播提出了宏大的应战,传统新闻传播面对的外部生存环境和内在发展压力也不时增大。而且,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的呈现,新闻传播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单一传播方式,而愈加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激烈趋向,这就对高校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应战和更高请求。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施行,高校宣传工作的位置不时进步,成为对外树立形象、对内统一思想的重要载体和言论阵地。在媒介融合的视域下,高校宣传工作必需不时更新思想、改造传播方式、进步人员素质,深化研讨媒介融合的内涵和规律,不时丰厚高校宣传工作的载体战争台,推进高校宣传工作完成顺利转向和圆满重构。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和特征
“媒介融合”这一理论,是指随着信息媒介方式和品种的丰厚发展,诸多媒介最终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向,是信息传播媒介多元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是传统媒体与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
(一)传播技术融合媒介融合的一个明显标志性特征,就是传播技术的融合发展。应该讲,促进媒介融合最终完成的首要要素,还是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样,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成熟发展,为新型媒介提高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媒体融合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可能。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人们不再满足于守着电视,不再满足于阅读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介,更多地经过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来链接世界,这也就使媒介融合表现出鲜明的技术特征,呈现出多重传播技术的综合应用。
(二)传播文化融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媒介融合不只仅是技术的融合,还表现为多种文化、特别是平民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传统传播媒介背景下,传播活动更多地表现为精英文化和高端文化,传播活动的焦点也更多地停留在社会的精英层面和先进人物,草根文化并不遭到注重。但是,随着各类媒介逐渐融合,草根文化慢慢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普通人群亲密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都成了新闻信息降生的土壤,这使得媒介融合背景下,文化融合成为了一个显著特征。
(三)传播方式融合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也完成了融合发展。在传统媒介背景下,各大电视、纸媒是传播的主导,占领着主要阵地,对传播的内容、方式等具有决议性作用,受众处于完整被动和附属的位置,无法完成本人的个性化需求。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特别是随着大量自媒体的涌现,受众也能够经过微博、微信进行主动传播,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很多新闻事情就是经过受众的自发传播,逐步被人们所熟知和关注。
二、高校宣传工作面临的理想窘境
(一)高校管理者对宣传工作注重水平不够
当前,随着外部发展环境和内在发展任务的变化,高校本身发展也面临着宏大压力和竞争。固然,大多数高校管理者可以注重宣传工作,在一定水平上增强对宣传工作的投入和关注力度,但是,与倾注在教学科研和就业指导上的精神、物力、人力和财力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显得注重水平不够。此外,一些高校管理者固然对宣传工作高度注重,但就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搞好高校宣传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探究和理论剖析,以至不乏有极少数高校管理者以为,宣传工作就是办办院报和宣传栏而已,办得好不好无关痛痒,对高校本身发展意义非常有限。这些认知上的问题,招致一些高校宣传硬件设备跟不上宣传工作需求,无法满足高校宣传工作的客观需求。加之,高校正宣传工作缺乏明白、有效的政策支持,常招致宣传工作的发展缺乏耐久力,无法发挥其特效作用。
(二)高校宣传工作内容方式滞后
当前,高校宣传工作的思想认识大多还处在传统媒体时期,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向缺乏足够注重,对媒介融合的规律、特征及带来的机遇和应战研讨不够、剖析缺乏,招致高校宣传工作方式滞后、创新缺乏,缺乏应有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号召力。一些高校正新兴媒介微博、微信等固然完成了提高和应用,但是没有与宣传工作详细理论严密分离,宣传内容也与高校学华诞常生活学习相脱节,主动传播的痕迹过重,无法惹起高校在校生的关注和注重。一些高校的宣传工作对新媒介特性认识缺乏、注重不够,看到自媒体在学生中大量提高而无动于衷,没有深化地研讨如何有效应用新媒介去展开宣传工作。一些高校宣传工作固然也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和新型传播环境有了一定认识,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但对新兴媒体战争台的建立、打造不到位,管理跟不上,内容存在滞后现象,没有亲密关注高校学生的信息需求点,效果自然也不明显。
(三)高校宣传工作专业人才缺乏
5.媒介融合复习 篇五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发展和媒介融合
姓名: 刘天兴 学号: 200908020094
年级专业: 09级广播电视编导二班
指导老师:王超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发展和媒介融合
摘要: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进行了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尝试,早期的电视新闻直播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形式,只能是以零散、随意的方式播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管制阻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电视新闻节目才重新恢复。20世纪60年代,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是电视新闻节目可到长足的发展。70年代是西方国家的电视新闻从影片形式向磁带录相转化的时代。从此世界进入了电子新闻采集的时代。80年代卫星新闻采集方式出现了。新闻可同步向全球播放。90年代,丰富的电视频道资源和激烈的新闻竞争,电视新闻进入了新闻频道时代。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开始于美国的《60分钟》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的媒介融合。第一次是平面媒体与电视的融合,第二次是电视与网络的融合。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不仅获得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也深刻的改变着观众看新闻、参与新闻的方式。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诞生。15年来,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经历了高收视、高关注后,也出现了弊端和不足。
关键词: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 媒介融合 网络 《60分钟》 《东方时空》 《日界线》
新闻杂志型节目是“电视屏幕上的综合性新闻性节目。它在固定栏目时间内采用杂志综合编排方式,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播出„„这类节目由主持人把内容串联为有机整体,并对重要的新闻作简要的评述,有利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
创立与第一次融合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创立之初,就有着媒介融合的特点。中央电视台于1993年5月1日创办《东方时空》,成为全国影响特别大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是世界各大电视台的重要节目类型,它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类节目借鉴杂志的特点是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以《60分钟》为例,《60分钟》每期节目的开头部分是本期节目介绍,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晚将要播出的报道中的精彩段落展示出来,以声音和画面的最佳组合来吸引观众。随后《60分钟》的记者们一个个出现在黑色背景前自报家门,每位记者分别担任自己采访的节目的主持人。
节目在形式上是一本打开的杂志,以大号字标明报道的题目,中号字注明制片人,下有几行小号字,似乎是杂志中新闻故事的报道。三则新闻报道结束后,主持人出现在黑色的背景上,以几句简洁而有趣的话引出当晚的评论。最后,主持人会出现在一张堆满信件的工作台前,介绍前几期节目播出后观众发来的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意见。
整个节目由一只滴答走动的跑表来衔接各个小段落,它的出现既告诉观众还剩下多长时间的节目,又提醒观众30秒至1分钟的广告已经结束,报道即将开始。
这样的形式具有很突出的特点,整期节目用杂志的形式串联各环节,环节编排上极具杂志的特征,而正是这种“杂志式”结构,给予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紧凑而完整的特点,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思维连贯性。可以说,杂志与电视的融合,最初的表现就在于此。
从内容上看,它不仅是播报新近发生的事件或突发性新闻,更是围绕着当前社会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较广泛深入的报道。
新闻杂志型节目于普通的报道节目的最显著区别就是其报道内容的深刻性以及话题的针对性。善于对事物本质进行挖掘,揭露表层之下的实质问题。杂志不同于报刊,不及报刊的时效性.所以可以注重多收集近期的重大国内和国际新闻,然后对事情进行大胆深入地评析,评析要有很高的水平,要能够切入重点,有自己的见解,大胆剖析实事真相。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其中《百姓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用镜头记录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关注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是《东方时空》节目中最为接近大众媒体基本属性特点的,展示了普通人的生活,表达对每一个人的尊重,那种需要以平等和真切才能体现的尊重。这样的栏目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专访,而是新闻节目的一种深入报道的方式。看似不如其他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强,但从节目对普通人的深入挖掘中,依然能展现出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展现出的问题的深度,是一般时效性新闻做不到的。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诞生和发展初期经历的第一次媒介融合就是杂志与电视的融合,这种融合给予了电视节目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改变电视节目表现方式和内容深度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和人们看社会的视角和态度。
网络时代与第二次融合
21世纪,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娱乐业迅速发展,电视无疑要顺应这一潮流,因此,新闻杂志型节目在娱乐节目迅速崛起的时代面临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各电视新闻节目之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也迫使他们不得不对节目进行重组改革,力争在媒介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许多新闻杂志节目选择了与网络的媒介融合。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的普通人与媒体关系的巨大变革,民众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讯息,更是媒体的参与者。电视互动情景剧和真人秀节目的迅速崛起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媒体只有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才能在网络时代生存下去。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日界线》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该节目于2006年开辟了一个特别板块,其中有一叫“抓捕变态者”系列,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很大成功,收视率一路飙升。该节目组和一民间监察组织合作,其节目的初衷是旨在保护青少年免遭恋童癖者的性侵害。在这一节目中,由来自该组织的志愿者“扮演”未成年少年,在网上聊天室中与那些有恋童癖倾向的成人结识,然后,引诱他们某一时间到某处的一个房屋内与这些“儿童”会面。当这些“嫌疑犯”出现时,暗藏在屋内的摄像机就把整个场景都拍摄下来了。有人指出,这种行为使得《日界线》栏目记者充当的更多是执法人员的角色,而不是中立、客观的报道者。但正是这一引起巨大争议的节目内容激起了众多观众的兴趣。
“抓捕变态者”系列专题新闻节目包含新闻节目的元素,属于新闻节目的范畴,但与此同时利用网络,让普通人能参与到节目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节目的主角,这是新闻节目对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的一次大的利用。
网络的发达,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自然越来越高。作为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如何在资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获得生存的空间,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必须保持其对新闻和社会现象观察的深度,并且把它发挥到极致,然后通过网络把节目更好、更快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成为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必然选择。
2005年CBS新闻频道,宣布了自己的宽带网站计划。这对于试图网络化的电视频道,尤其是新闻频道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举动。而作为CBS的王牌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也是最早的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也在CBS电视台与网络的融合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该网站主要的服务,是通过提供众多的新闻报道视频选择,让浏览者有机会自己制作自己的网络新闻报道。这一举措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的编排不再是由编导说了算,普通观众在网络的一端,就能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编排自己需要的电视新闻杂志。这样的改变,不仅克服了电视节目单向传播与受众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更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提高了观众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效率。
电视节目与网络的融合,即给网络时代给电视带来的新的机遇,也给观众接收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提供了更加个性、高效的途径。
融合与影响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诞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这两次大的媒介融合。不仅让电视新闻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观众看世界的方式和习惯,在媒介融合不断加强,受众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应当还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发展也很迅速,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明星主持人”的匮乏、节目内容深度不够等等,在创办具有本国特色的新闻杂志型节目的路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
资料取材: 《中外电视史纲要》
《广播电视简明辞典》
6.媒介融合复习 篇六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具有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准精深的资讯整合力、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操作力的人才,就要走一条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培养相融合、新闻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相融合、新闻教育与媒介教育相融合的“融合型”创新路径。
以网络宽频、数字电视、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长期固守传播领域的格局,媒介间的融合已成为大势趋。中国传媒改革的推进,媒介融合不仅给活跃的传媒领域带来新的挑战,更为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种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新闻传播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新的新闻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由技术、市场和政策推动的媒介融合给传媒业界带来深刻变革,面向传媒业界的新闻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应做出合乎时代要求的变革和创新。
一、对媒介融合的认识
要谈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媒介融合。
关于现代社会的媒介融合,纽约时报公司的董事长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1951—)认为,纽约时报是什么?如果你只回答是报纸,那么你就不能得满分。因为今天的纽约时报除了是报纸还是网站、电视台、广播电台,它们都是纽约时报。甘乃特公司的报业总裁盖瑞?沃森(Gary Watson,1955—)同样认为,你要明白,我们从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意,我们从事的不是报纸生意而是信息生意,报纸只是我们用于传播信息的渠道和途径而已。中国新闻学学术界蔡雯教授最早将媒介融合研究引入中国,对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进行了一番梳理。她认为,媒介融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微观层面的媒介融合,中观层面的媒介融合和宏观层面的媒介融合。
从微观层面看,媒介融合是媒介产品的融合。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驱动,所有媒介都向数字化这一种形式靠拢,从而出现了融合文本、图片、视频、声音这些元素的多媒介产品。
从中观层面看,媒介融合是媒介组织的融合。中观层面的媒介融合涵盖了传媒技术融合,传媒产品融合,传媒运作系统融合和传媒组织机构融合等方面。英国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格汉姆多克斯认为传媒融合有三个主要方式:传媒文化形态的融合,传播系统的融合和传媒公司所有权的融合。①
从宏观层面看,媒介融合是媒介产业的融合。宏观层面的媒介融合,是从大传媒角度出发,涵盖传媒业、IT产业、电子产业等所有参与到媒介融合中来的产业。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它产业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②
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实务带来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再被媒介机构所垄断,广大受众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拥有了传播话语权。二是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变化,由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传播,由媒介机构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复合交叉式传播;三是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带来媒介组织方式和信息管理方式发生变化。
新闻传播实务的变化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思考的是,在媒介产品、媒介形态、传播方式不断创新、融合,受众日益多元化、分众化,职业传媒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换言之,在媒介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时代在呼唤什么样的传媒人呢?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的新闻传播实务的变化,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思考的是,在媒介日益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合格人才?
1、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市场不再以媒介形态来界定,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媒介品牌的媒介市场。受众不再以读者、听众、观众来划分,而日益成为某个品牌媒体的受众。媒介融合导致的媒介市场高度细化,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在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定位,生产开发服务于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消费者某种特定需求的多媒体产品。跨媒体的传播策划力要求传媒人能站在媒介品牌塑造的高度,对受众价值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挖掘,高屋建瓴地进行传播。
2、准、精、深的资讯整合力。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职业传媒人的核心竞争力不再表现在事件报道的第一落点上,而是表现在事件报道的第二落点和第三落点上。面对新媒体和媒介融合带来的公民记者和公民新闻报道的巨大冲击力,职业传媒人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准、精、深上。
何谓准?准就是对新闻事实核实得到位,对事实报道得准确、公正、客观、真实、平衡、全面。何谓精?精就是对受众需求把握到位,根据不同受众的基本信息需求、潜在信息需求和不同状态下的信息需求,将信息转换成不同媒介形式的资讯产品。何谓深?深就是对新闻资讯的深度报道和专业解读。
3、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操作力。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将不再为一个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如在美国“融合新闻”方面做得最成功的美国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Inc.),有位名叫Jackie Barron的女电视记者,曾用四周时间在安东尼奥采访一个重要的联邦案件。她每天的工作日程是:早晨6点给网站写一篇专栏文章,介绍案件的情况,然后到法院去采访当天的最新进展情况,上午10点通过电话给电视台发去最新报道;下午两点半到三点编制一个晚间电视节目传回去,然后再回到法院采访下午的进展情况,通常到晚上7点才结束采访;最后,还要给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写一篇新闻稿。③如此技能全面的记者,在今天的新闻传播业界确实是非常抢手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该也必须成为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型新闻教育之创新路径
针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和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举起“融合”的大旗,走一条“融合型新闻教育”的创新路径。具体来说:
1、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培养相融合。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新闻人才,不是高校单方面力量能够培养的,只能与媒介合作,共同培养。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融合有以下两种模式。
一种模式是“请进来”,即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来自一线的优秀媒体从业者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扎实的业务能力,对于在校的新闻学子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学习价值。在西方,具有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很高。国内近年来在这方面也有所发展。譬如,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社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通过跨媒体研究
所,在网络环境、媒介融合的传媒背景下,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了“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通过学校与报社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有新闻理想、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传媒人才。④
另外一种模式是“走出去”,即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参加跨媒体的采、写、编、评、策划与制作等业务,甚至参与到跨媒体的经营管理。这样,教师就可以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把媒介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以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最新动向、趋势带到课堂上。
2、新闻教育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相融合。新闻传媒人具备准、精、深的新闻资讯整合力的前提是,他必须成为一位新闻报道领域的专家,即专家型记者。专家型记者的培养,需要新闻教育与相关专业融合,而这种融合可以通过跨学院合作来实现。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一直在进行培养专家型记者的实验。2003年9月,该校新闻学院宣布创立一个新的为期一年的文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Arts.)项目。相关教学主要依靠其他学院的师资力量,从别的学院找最好的教授来给新闻学院的学生上课。学生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时,将有两名导师,其中一名来自于新闻学院教授新闻专业的老师,另一名来自于他们所选修专业方向的老师。⑤当然,培养具有跨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通过新闻专业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来进行,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来进行。
3、新闻教育与媒介教育相融合。新闻教育离不开媒介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加强新闻教育离不开加强媒介教育。学校是研究各媒体传播效果和学习各媒体基本技能的专门机构和重要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融合专业来培养全能型记者,也可以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一门传播技术,同时了解其他媒介技术。
鉴于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国内一些老牌新闻院校纷纷在自己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上进行了调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成为传统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实验田”。该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和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专业课程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融合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⑥
总的来说,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才能培养出有更加丰厚的知识底蕴、开阔的眼界以及多种技能,适应媒体变革的新闻人才。参考文献
①蔡雯、王学文,《 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87-90
②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③蔡雯,《专家型”记者和“融合型”编辑——浅谈美国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今传媒》,2005(10)
④郭立琼,《国家级特色专业重点实验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开课》,四川大学新闻网,http:///news/,2008年9月3日
⑤蔡雯,《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调研报告》,《国际新闻界》,2005(5)
7.媒介融合的“江苏模式” 篇七
一、“江苏模式”解析
(一) 树立媒体融合发展理念
江苏台对新媒体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造成的巨大挑战和传统媒体发展的困境有清醒的认识, 对传统媒体只有和新媒体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才有出路的媒体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把握, 也因此在全国比较早地树立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 确立了媒体融合发展目标, 在刘奇葆同志关于“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讲话之前, 就成立了“战略规划与媒体融合研究中心”, 专门研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和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思路, 制定规划, 布局谋篇;经过反复研究讨论, 确立了“云组团、多终端的新型传媒体系”的发展目标, 规划建设一个支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容生产、制作、发布、传播一体的云平台 (这个战略云简称“荔枝云”) , 初步计划投入新媒体相关项目经费4亿元。正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和目标的指引下, 江苏台明确以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传播规律为引导, 革新传统媒体传播思维, 积极转变媒体发展与传播理念, 实现了从频道频率向平台转变、从内容向产品转变、从观众听众向用户转变、从广播向交互转变。即由过去办频道频率是为了实现节目的编排播出, 转向创办内容服务平台, 为传统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多种业务提供内容;由过去制作的内容只是面向传统的单一媒体播出, 考核指标基本上是视听率, 转向多元化开发产品, 不但面向传统媒体也要面向新媒体, 既要面向节目播出又要面向版权、节目开发和运营等;由过去为观众听众提供服务转向为用户提供服务, 满足用户资讯、娱乐、社交、互动等多方面的需求;由过去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转向多元化、多向度、交互式传播方式, 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媒体消费方式, 吸引年轻一代受众。
▲江苏台新媒体平台集群。
(二) 打造适应媒体融合的技术平台
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重要基础, 实施媒体融合, 建设媒体融合平台, 拓展新媒体业务, 必须创新传播技术。江苏台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适应媒体融合的技术平台的打造, 他们根据媒体融合的目标, 要求技术系统坚持创新标杆, 秉持互联网精神和思路, 进行前瞻性研究, 并根据未来新业态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探索技术体系支撑节目制播的新方法和新模式,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尝试打造适应媒体融合的技术平台, 将技术与新媒体、新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蒸蒸日上。2010年, 江苏台就和江苏联通共同打造了江苏手机门户平台“无线江苏”。在技术上, “无线江苏”手机电视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H264流媒体编码、解码技术, 能够在缩小影片体积的同时, 提高画质的清晰度, 使用户获得更好画面体验的同时降低流量消耗。针对带宽较小的2.5G用户, “无线江苏”提供低码流节目, 保证节目清晰流畅。作为江苏省内唯一免流量费的手机电视, “无线江苏”一问世就受到了众多用户的青睐, 业务试推出后, 其丰富精彩的内容、清晰流畅的播放速度得到了众多用户的支持, 在App Store的下载量名列同类型客户端前茅。
目前, 江苏台正根据媒体融合的目标, 积极建设下一代全新的技术平台, 采用开放、高效、可扩展的多元化技术架构, 以大数据、云技术为基础, 建立“云平台”, 取代过去板块或岛式作业模式, 建立一个简洁、多样化、高适应性的生产流程, 使多种媒体业态在业务流程上融合贯通, 支持全媒体内容采制、全媒体业务融合、全媒体多终端适配等核心环节的融合。在2014年技术管理工作会议上, 江苏台进一步提出, 技术工作要紧紧围绕“四大项目”的建设, 即“全景化、全高清、全媒体新闻演播群建设”, “超高清、全媒体、多级联、跨界转播平台建设”, “高安全、高管控、智能化、景区化中波台建设”, “智能化、模块化、可运营、可管控无线全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建设”。
正是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投入, 江苏台6年7次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一等奖, 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的江苏广电城顺利落成启用, 它是全国技术最先进、功能最全面的省级广电大楼之一, 为江苏台的媒体融合、实现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打下了坚实的技术、硬件基础。
(三) 构建适合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队伍
2012年, 江苏台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搭建完成, 江苏台面向全台各事业部所有制片人、编导、记者、摄像招募首批全媒体记者, 要求熟悉互联网、热爱学习、有创意有激情, 具有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和视角, 了解新媒体受众及用户心理, 具有运用广播电视和网络手段进行采、写、摄、录、编、传输等综合工作能力。在待遇上, 对全媒体记者给予倾斜, 如上岗前原则上每人配发一部工作手机i Phone, 附带每月189元的电信资费套餐一份, 已有智能手机无需配备者, 补贴话费, 稿酬从优, 且放宽基本工作量考核;向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发送的所有稿件, 一经采用即有稿酬, 多劳多得, 上不封顶;参与年度“江苏广电优秀全媒体记者”评选, 参与“JSBC广播电视节目奖”相应奖项评选, 业绩出色者有相应奖励, 并在江苏台其他年度评优奖项中可优先考虑;台内各类业务培训或者外出学习机会优先考虑;涉及到江苏台新媒体发展的各种机遇优先考虑等等。最终招募120名记者组建江苏台首批全媒体记者队伍。
2013年8月30日, 随着全新开发的“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 又面向台内各部门、各频道、频率及下属各栏目等所有板块的一线采编人员和其他岗位有采编能力并有兴趣从事全媒体工作的员工招募全媒体记者。目前, 江苏台已组建了一个拥有500人的全媒体记者队伍, 初步建立起一支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队伍, 为江苏台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打下了基础。
江苏台还制定了相关奖励政策, 鼓励传统媒体人才向全媒体人才转型发展, 并计划在近期将全台一线记者全部转型为全媒体记者, 以顺应向全媒体传媒集团转型的发展需求。
江苏台非常重视员工的媒体融合意识培养和新媒体技术、业务培训。2013年以来, 江苏台人力资源部联合技术管理部面向全台举办广电新技术新业务培训, “JSBC大讲堂”举办“与未来面对面·赢在全媒体:广电新技术新业务巡回讲座”, 邀请政策专家、资深咨询顾问、行业投资专家、新媒体技术及运营相关的企业高管, 分别围绕互联网发展、媒体融合、新媒体技术等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互动交流培训, 既普及了新媒体技术及运营相关的专业共识, 又为江苏台今后的新技术应用、新媒体发展提供了行业智力参考, 启发了媒体融合思维, 确保全台职工在观念上由传统媒体转向媒体融合, 在业务上能适应由传统媒体转向全媒体的发展需要。
(四) 全力推进媒体融合互动
1. 建立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 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渠道, 强化与观众、听众以及网民的互动。
从2011年底开始, 江苏台就筹备搭建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 并将其作为2012年的重点项目。2012年上半年, 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搭建完成并开始启用, 并在台内组建了500人的全媒体记者队伍, 每人配备智能手机, 安装江苏台开发的“i拍拍新闻”客户端, 通过手机或PC端等各种方式向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发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将江苏台海外通讯员以及网友也召集在这个平台担当记者的角色, 总数达到几千人, 他们通过移动3G、4G技术, 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向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发稿, 丰富了江苏台的互联网新闻资讯, 特别是本地新闻资讯。
2. 重构新闻采编流程, 实现新媒体多终端多平台发布。
江苏台在广电新闻中心设立网络 (新媒体) 新闻部, 重构新闻采编流程, 采用大采大编的新闻生产模式, 并行生产电视、节目制作。
3. 建设全媒体演播室, 满足媒体融合传播格局的要求。
2012年江苏台投入近3500万元, 打造了融合多媒体应用、现场多元化大屏展示、网络视频实时抓取、受众多屏互动等功能的250平方米的全媒体演播室。此后又投入8000多万元和一家多次获得艾美奖的美国公司合作, 对原来600平方米的演播室进行“全媒体、全景化、全高清”的改造, 它融合了新媒体内容智能汇聚、全媒体多渠道内容分发、虚拟全景与实景相结合、智能化机器人等最新技术, 设了10个播报区, 2014年底完工。这是用新兴媒体的一些技术和呈现方式, 去改造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此外, 江苏台还在建设全媒体跨界演播室, 包括演播车、辅助车等, 建成后, 将实现信息采集、节目制作、播出等由传统广播电视化向全媒体化转型。
4. 开发社交电视等移动互联网APP, 强化台网联动。
江苏台自2012年底推出“乐享电视”社交互动平台后, 在这个平台上聚合了全台所有频道、栏目的直播信息和互动信息, 以及背后的资料信息。用户可以收看节目, 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发表评论, 参与活动, 通过信息服务来延伸产业链。
江苏台通过以上措施全力推进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互动, 吸引网民和年轻人群向传统电视回流;增加用户黏性, 提高节目收视率;打造从信息、娱乐到消费的业务环节, 有效延伸电视产业链;在全台网基础上, 完成全媒体内容服务平台建设;从媒体融合的内容生产、集成分发规律出发, 全方面整合, 实现了电视、IPTV、网络电视台生产内容的汇聚、管控和多业务分发,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 满足了新媒体各项业务的发展需求。
(五) 全面拓展全媒体业务
江苏台的全媒体业务主要包括:
1. 江苏网络电视台。
它以“视频+社区”为定位, 主要依靠江苏台现有新闻、栏目、影视剧等内容资源为支撑, 开展频道直播、栏节目点播, 提供江苏台各类节目的网上宣传、受众互动等服务。它积极提供自采内容。目前, 江苏网络电视台有90多人, 做内容的有40多人, 包括PC端的网页、荔枝新闻、江苏无线等, 自采的新闻节目达到30%左右。着力打造“荔枝城市社区”, 以城市社区门户为发展定位, 打造一个以本地信息推送和分享为主要功能的江苏省最具特色的网络社区。在经营方面, 有广告、品牌推广服务、线上线下活动、手机付费服务等。
2. 荔枝新闻。
2013年8月20日, 江苏台“荔枝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 它以“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为原则, 除了覆盖全球和国内热门资讯、快速推送重大新闻外, 重点开发“本地资讯和身边信息”, 自办了“荔枝派”、“荔枝锐评”等原创板块, 并上线活动频道, 实现与其他新闻客户端的差异化竞争。它不断进行版面优化和技术升级, 使用户可以选择看新闻、听新闻, 同时增加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定向推送功能, 为不同地区的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荔枝新闻很好地体现了江苏台媒体融合战略, 荔枝新闻传播的后面是江苏台的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的支撑, 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将台内所有做新闻的板块联结起来, 将新闻中心、电视频道、电台、网站的记者全部联合起来, 要求他们第一时间发稿到网络客户端, 使网络平台和荔枝新闻客户端在内容运营和市场运营平台方面有了几百名全媒体记者支撑。这个技术系统都是自主研发的, 经过一年的精心运营和产品不断升级, 给用户带来了丰富及时的资讯和良好的体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手机电视。
江苏台早在2008年就开始做手机电视, 当时收费用户40万, 免费用户250万, 手机台用户180万, 目前已先后与江苏三大运营商合作开展手机电视业务, 将传统的业务直接搬到移动互联网或互联网上, 拥有收费用户65万, 免费用户超过300万。
4. IPTV。
2012年江苏台IPTV正式上线, 目前向全省用户提供72路标清直播频道, 10路高清直播频道, 20路轮播频道, 拥有数十万小时节目库, 截至2014年7月, 新平台发展用户270万户, 加上原来的老用户一共有500多万。IPTV销售虽然只有1.8亿, 但净利润达1个亿, 效益非常好。
5. 移动电视。
2008年, 江苏台上线了“江苏动视”, 主要以南京市的公交、地铁为主, 现在100%覆盖南京的公交、地铁, 有1万多块终端, 日受众人数超过800多万人次;还通过参与投资和控股等方式先后成立了江苏广电移动新媒体公司, 收购了南京日报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与南京电视台成立了南京广电移动新媒体发展公司, 在省内拓展新的市场, 先后取得了苏州的地铁、无锡的公交和机场的广告经营权, 拥有2万多块终端显示屏。移动电视已成为江苏台新媒体、新产业拓展的重要领域。
6. 地面数字电视。
2010年11月, 江苏台江苏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应用示范项目通过了国家批准立项, 现在已完成第一期工程, 实现了全省13个地市的覆盖, 目前正在推进二期工程, 研发地面数字电视无线Wi Fi热点建设与跨网覆盖技术, 以实现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室内无缝覆盖以及移动终端的跨屏应用, 形成多终端平台。
江苏台还积极开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业务。各频道频率都设立了微博和微信, 微信公众号18个, 其中“江苏卫视”微信关注量超过400万, 《非诚勿扰》微博粉丝超420万;采用新技术, 开发了一个广播微运用矩阵, 把广播的64个微信号、180万粉丝、品牌主持人都集中在微运用矩阵的平台上, 将广播节目进行二次开发, 粉丝不受地域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收听, 目前微运用矩阵的节目已经在微矩阵平台被点播了650多万次, 7万多小时;通过这个平台发布新闻、收集新闻线索、开展活动、与粉丝互动等, 如利用微信的语音平台, 将出租车司机变为路况记者, 随时播报路况;与新浪网合作, 开发了广播的小运用, 新浪粉丝也可以通过新浪账号收听节目, 这些举措除了能及时转发江苏台的节目, 扩大影响外, 还为江苏台下一步产业开发打下了基础。
二、“江苏模式”的启示
(一) 明确目标, 坚定信心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传统媒体发展乏力, 疲态尽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是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发展的根本出路。由于路径依赖、惯性思维, 加之技术滞后、资金缺乏、风险大等原因, 一些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对发展新媒体, 实施媒体融合、媒体转型信心不足, 犹豫不决, 徘徊观望。但时不我待, 在互联网时代, 广播电视主流媒体要想生存和发展, 必须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将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确定为发展目标, 并以坚定的信心, 大力发展新媒体, 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大力促进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
(二) 精心谋划, 尽早布局
媒体融合、媒体转型在全世界都是个新事物, 虽然媒体融合、媒体转型是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这条路怎么走, 目前全世界的媒体都在尝试, 尚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 就国内来说, 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加之, 媒体融合、媒体转型是个以高科技为基础, 需要大投入的系统工程, 因此, 广播电视媒体在实施之前, 必须精心谋划, 慎重布局, 广泛考察, 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充分论证, 选择一条立足自身基础条件、自身特色优势, 符合新媒体发展规律、媒体融合发展规律的, 既科学合理, 又切实可行的路子。
(三) 筹措资金, 用好资金
媒体融合、媒体转型需要发展新媒体, 建设媒体融合平台, 需要技术创作, 业务拓展,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应想方设法, 采取多种措施筹措资金, 包括从政府方面获得支持、自有资金、社会融资。在新媒体发展、媒体融合平台建设方面舍得投入的同时, 要管好、用好资金。江苏台在媒体融合平台建设方面舍得投入, 不但将自身积累的资金大量投入, 而且向江苏省政府争取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 还采取入股并购的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建设好平台后, 对相关业务投入资金严格管理, 实行承担6.4%的利息和净利润指标的办法进行考核, 有力地促进了各方面业务的加速发展。
(四) 重视技术, 重视人才
媒体融合是技术的融合, 广播电视主流媒体转型后与新媒体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技术的竞争,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媒体提供给用户的体验和服务, 决定媒体的赢利能力、传播力, 因此, 一定要重视引入新的传播技术, 重视传播技术的创新。媒体融合还是内容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媒体融合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人才, 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具有媒体融合观念、懂得媒体融合技术、能从事媒体融合业务的人才队伍。这需要改革用人体制、人才考核体制、人才薪酬体制, 一方面鼓励现有人才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 对他们进行新媒体、全媒体技术、业务培训, 鼓励他们由传统媒体人才向新媒体、全媒体人才转型;另一方面, 从社会上吸纳既懂广播电视传播规律, 又懂新媒体、全媒体技术和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五) 稳扎稳打, 全力推进
8.电视如何面对媒介的融合 篇八
直播:技术创新下的真实
直播是电视最富表现力的方法。电视直播,一是零时差,也就是快捷和同时。二是信息的零损耗,也就是真实。三是传播过程中,记者与观众之间阅读新闻事件的零误差,也就是权威。
看过“9·11”事件的直播报道或者“海湾战争”现场报道的人,一定会记得在同一时刻目睹真实人类灾难的那种震撼。直播的、不可预知的现场走向越来越将事件置于报道之中,将记者的现场行为作为电视表达的手段,甚至是结构主要内容的框架元素,让观众产生了对节目真实性的认同,产生了悬念和期待。
随着互联网传输技术手段和设备的改善,对于网民来说,“我就是现场”甚至“我就是媒体”的局面已经初见端倪。而电视和互联网的联合,使很多电视节目同时放在网上直播,这不仅是媒体融合的一个趋势,更是电视理念的转变,对直播的重视。
窄播时代:电视专业化的路程
在“分众”时代,电视发展速度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像,正是面对电视频道不断增多的局面,才有了频道专业化的对策。从一定程度上讲,电视已经从过去的“广播时代“进入到“窄播时代”。
“窄播时代”即频道专业化,实质上就是对观众进行对位性细分。早期的综合电视台都是想把各类观众一网打尽,现在一些电视媒体仍然采取这种战略,但更多的电视系统宁愿找准部分观众的特殊需求。不过前提是需要较大的网络覆盖面,因为一套电视节目的效益,取决于覆盖面积与收视率,细分后观众比例小了,必须有一个相当可观的频道覆盖面才能让节目充分发挥影响,才能有较高的广告收入,保证像样的节目质量和良性循环。
专业化下的新闻频道
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受众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把电视作为获知新闻的第一选择,而这个时期正是便携式新闻采集设备(ENG)在中央电视台大规模使用的时期。
在我国电视台发展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央视终于建立了专业的新闻频道。但开办以后的节目,重点新闻和主要新闻的“动态递进”原则似乎更应被放大。这种递进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新闻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二是不断补充更多的背景和分析。
如今,新闻频道似乎成了谈话频道。虽然比较成功,但从一个专业新闻频道的角度看,真正能够建立权威吸引受众还是在于具有一手价值的硬新闻。需要电视记者对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的重要事件处理得当。
“新兴”电视:受众本位的产物,电视付费时代的标志
麦克卢汉把电视定义为“冷媒介”,即由于清晰度低而需要深度卷入积极参与,填补信息。许多传播学者都把电视接受的被动性看成电视媒介的一种致命缺陷。但现在一些新兴电视的互动机制,有助于树立起受众积极的收视状态。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免费往往意味着主动权的被剥夺。而崭新的电视传播形态——网络电视、数字电视、互动电视、移动电视,是一种全新的电视收视方式,赋予了受众更多的选择权和互动空间。作为付费电视,意味着质量和选择就是对受众本位时代的一种认可。
电视:“真实”的回归和窥视的出现
自从20世纪80年代,电视重新开始了回归真实的漫漫征程。其表现不仅仅是新闻频道新闻杂志探索和发现节目的迅速增加,更是过去的一些纯娱乐节目在走向真实,出现了“真人秀”,电视的这种现象是节目制作手段的本质回归,更是人们对真实的苛求。
《幸存者》面世之后,美国以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的电视里,出现了大批类似的节目,如荷兰人的《老大哥》,法国人的《阁楼》等,但这类游戏让参加者充分表现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和克服各种障碍的才智,观众津津有味地欣赏到他们近似隐私的生活细节。而在电视媒介中,这种让人窥视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新技术的发展给电视媒体的创新提供了很多硬件条件,而电视节目形态和形式也像先进的技术一样,需要灵活的改变,适应受众和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苗棣:《解读电视——苗棣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②席巧娟:《电视传媒与传播文化大趋势》,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
③王长潇:《当代中国电视文化传播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约翰·帕夫利克[美]著,周勇、张平锋、景刚译:《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⑤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3年。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9.媒介融合复习 篇九
编辑出版本科专业自1985年设立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随着编辑出版业界环境的飞速变化,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不断前行。虽颇见成效,但从一些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多年来的微变、实践教学的稀缺、考核主要看研究以及教学人员与编辑出版业界分离等现状可以看出,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还需明确,步伐还应加大。尤其是丰富多元的新媒体和媒介融合时代,对编辑出版有了新的界定,给编辑出版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发挥空间。在发展迅速的媒介环境下,对于实操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编辑出版来说,实践教学的突破与创新理应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与根本。
一、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定制实践环节
媒介融合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种挑战突出表现在实践型编辑出版人才的大量培育上。现实的矛盾是,一方面有不少大学生在求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归根结底,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社会所需没有完美衔接,学生动手能力差,从而反映出编辑出版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存在偏差。那么,实践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与效果?如何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塑造并培养学生的个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编辑出版行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采取以学生为本,层次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对教学资源、办学优势、学生主体特点等进行综合调研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多个培养方向,如出版经营管理方向、编校技能与人文素养方向、新媒体技术方向等,并进行专业性的“小众”实践教学。
以学生为本,个性化定制实践环节应成为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的有益尝试。可充分利用专业教师在新闻出版单位就职及其熟悉编辑出版业务的工作背景,结合专业教师的研究特长与优势,采用“工作室”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帮助不同的学生主体实现自身对专业发展的追求。根据个人的兴趣、特点、专长以及发展方向,学生可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加入工作室。工作室既是课堂教学的学习小组,也是学校与出版社、网站、新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合作项目的任务执行小组。每个学生可以加入多个工作室,以熟悉不同的媒体并参与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编辑实践能力培养的个性化定制。
同时,可在实践教学中实行竞赛制、招标制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自由组队参与与出版社、网站、新媒体等新闻出版单位合作项目的投标,参与校内外的版面设计大赛、编校大赛、数字多媒体制作大赛、网络编辑竞赛等行业相关赛事。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自我鞭策、相互比较和借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快速激发其创作力与实践能力,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实践反馈,也就是说,在学生练习和实践后,教师应答疑解惑,给学生展示不同的题解以及优选答案,让学生在“比较”与“对比”中不断进步,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在反复实践中不断缩小与编辑出版行业规范要求的差距。
当然,工作室式、竞赛制、招标制等实践教学方式还需有教学目标、组织管理、成绩评定等制度和规定与之配套。比如,在成绩评定方面,应丰富学业成绩考核办法,改变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确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传统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过程、创新成果给予持续性评估和综合性评价,保证实践教学改革对学生实践精神的强化与塑造。
二、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模式
很多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后感慨,上学时学的知识都忘了,在学校学的和实际工作是两码事。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应由学生买单。专业知识掌握不牢,知识和技能与工作实际脱节等情况更多反映的是實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应用型学科的务实性特点决定了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单纯地先理论后实践、课堂模拟实验的实践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下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新闻出版环境不断变化,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首先,应树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理念,完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管理制度,采用开放式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与手段不应拘泥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实践教学的时间、场所、方式等都应灵活安排。“鼓励个性化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成长与创新绝不是在被动与封闭的环境中激发出来的,而是在积极、主动、自觉、自学的开放状态中生发的。其次,“请进来、走出去”应成为实践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请进来”,一是指把编辑出版业界高级编辑、业务精英、经营管理高级人才请到学校来,请到课堂上来;二是指把编辑出版业务、项目请进学生的工作室。“走出去”,一是指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挂职锻炼,直接参与编辑出版实际工作;二是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编辑出版业务实践。这种实践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提高了实践教学供给端的教学质量、效率、创新性和活力,使其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丰富实践教学供给结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环境。近年来一些高校在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中尝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改革,但未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未完善“请进来、走出去”实践教学模式的制度与管理方式,“请进来”或“走出去”只是偶然、随机的尝试,未使之常态化,当然不能收到良好的、具有可持续性的教学效果;二是实践教学成了新闻出版机构的负担,输送的学生大多数不能做业务,有时甚至会添乱。二者之间若不是共享与共赢的关系,那么这种合作既不会持久,也不会产生良好收益。因此,唯有使“请进来、走出去”成为常态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的制度与管理方式,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使他们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实现课业成果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实踐教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课业成果以及编辑出版业界需求应是一致的,否则就会造成供需脱节的局面。学生的课业成果不应仅作为学习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指标,他们每次参与的教学实践、完成的课程作业以及毕业作品应成为其择业与就业的砝码与优势。一些专业教师将带学生参观出版社、报刊社、印刷厂、新媒体、互联网企业等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将撰写调研报告和课程论文作为课业考评的指标。这些做法虽然对学生了解、认识编辑出版业务及业界大有裨益,但真正掌握有用的理论和技能还需坐下来认真编、校、改、读、经营运作与思考,实实在在地深入编辑出版业务,否则,实践教学也就成了客串。
在此,吴培华教授的`做法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吴培华教授对自己的研究生就实践环节提出 “五个一工程”的要求,即完成100万字的初校、完成100万字的三校、责编一本书、参加一次图书订货会、下一次印刷厂。此外,浙江传媒学院的“四年一本书” 项目,也达到了较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分析上述两个较为成功的实践教学案例,可以看出,二者都将编辑出版的实际业务作为课业考评的内容,学生的课业成果几乎等同于编辑出版业务作品。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在择业时呈现自己的专业优势与成果,又有利于缩短他们就业时的适应期,让他们快速上手。
要实现课业成果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还需要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中的课程作业进行巧妙而有效的布置与考评。事实上,除了专业教师布置的模拟式课业如图书选题策划案、书刊创意设计等,全国各级编辑出版相关赛事也可以作为实践教学中的课业选题,如全国大学生出版创意大赛、全国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等。这些含金量高的项目和比赛会自然调动学生创作和实践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此外,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内容。一些高校仅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均作为学业考核的指标,甚至鼓励学生做毕业设计,从而全面且直观地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诚然,编辑出版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而又与时俱进的课题,仅靠上述的几项改革并不能产生特效。但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项目,注重实践创新过程,建构开放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型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一定是当下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所需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希望以上思考可以对正在进行或未来进行的全面、具体、创新且富有成效的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肖超. 我国编辑出版类本科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J]. 今传媒,(4).
【媒介融合复习】推荐阅读:
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07-11
媒介专员简历07-05
广告媒介实务07-08
媒介文化论文07-29
媒介词典08-11
媒介文化分析10-23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10-29
媒介策划专员笔试题10-06
媒介专员中文简历写作11-02
人大代表媒介素养论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