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

2025-01-09

化学工程(共12篇)

1.化学工程 篇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就业前景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研究化工类生产过程以及过程技术的基本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建立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解决与生产、研究、设计和优化等有关问题的工程技术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它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材料、生物、能源、环境和资源等新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专业拥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治学治教严谨,学术思想活跃,国内外校际交流和科技合作广泛,具有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以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本专业以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求的高科技人才为目标,注重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的教学,注重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以满足拓宽择业面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高等数学、化学和物理等知识的基础上,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系统工程以及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专业课程知识,接受实验技能、计算机过程模拟与应用、信息获取、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宽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使毕业生可在化工、石化、精细与日用化工、环境、医药、能源及动力等过程技术或产业部门从事生产、研发、设计、教学以及管理等工作,并为其进一步多方向的拓展与深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1.培养目标

使毕业生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成为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2.基本要求

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特别是以下方面的知识:

(1)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与实验;

(2)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基础理论与实验;

(3)化工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运行管理;

(4)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初步能力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

(1)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具有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

(2)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3)具有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与交往能力以及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系统地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结合化工生产的社会经济目标,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生产与企业管理等工作;

(6)富有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

(7)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

(8)具备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化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方面的职业才能,同时,还开设包括数学、物理和生物在内的辅助性的课程。除了使学生掌握具体科学基础知识外,该专业还培养学生具有判断力的思维、试验技术、解释观察以及清晰表达思维等能力。

打算从事化学职业的学生将乐于独立工作。他们将有超出一般水平的科学和数学天赋,有用自己双手劳动,使用技术材料和操作实验的灵巧性。坚韧、耐心、好奇心、独立、创造力和关心细节是职业化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在双专业中,学生可能会选择生物与化学的结合。

就业机会:

分析化学师 生物化学师 化学工程师 化学调配师 化学技术员 化学工艺师 临床化学家 化学顾问牙医 环境学家 酶化学师 食品化学师 地理化学 地理学家 无机化学家、生产商销售代理 医药技术师 冶金学家 营养学家 职业安全与健康专家 有机化学家 物理化学家 物理学家 医师 质保专家 放射化学家 科学信息专家 教师/教授 技术作家 毒理学家 兽类科学家(一些职位可能需要额外教育和/或培训。)

潜在用人市场 : 化学工厂 学院,大学 政府社团 保健服务 中学 医院,工业实验室 图书馆 医药公司 私人企业 实验研究所

2.化学工程 篇二

1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

1.1 使用无毒害的化学原料

化学原料是生产化学产品的基础要素, 因此原料就直接决定了化学生产的流程和工艺的选择。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将不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原料为主, 从生产源头之上来控制化学污染问题, 同时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应该尽量使用自然可再生物质作为工程原料, 进而来保障化学工程的无污染。例如, 木屑、芦苇和树叶等, 另外甘蔗渣、麦秆等农副产品的废料也可以作为绿色化学工程的基础原料, 进而生产出醇、酮等化学产品。

1.2 强化化学反应的选择

烃类的选择性氧化具有较强的放热反应, 这类现象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经常出现, 但是由于生产化学物的稳定性不佳, 很容易被进一步的氧化, 进而产出CO2和H2O。在多种化学反应当中, 这类型的反应一般不会被选中, 主要是因为有时生成物当中还会存在分异结构, 进而不能得到最终的产物, 因此, 为了进一步的简化化学生产过程, 通常都会使用选择性较高的试剂来进行生产。因此, 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比如研究载氧能力高、选择强的新型催化剂, 进而让烃类反应产生不同的效果。

1.3 无毒无害化学催化剂的应用

近几年来, 工业化生产当中的化学反应越来越强烈, 而催化剂的使用更具有高速反应的效果, 因此开发高性能、高反应、无毒无害的催化剂就成为了当前绿色化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目前, 我国很多科研部门都在加快新型催化剂研究的脚步, 另外, 分子催化试剂也得到了更多技术人员的重视, 并在开发过程中得到逐步的完善。

2 化工生产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2.1 节能减排工作的迫切性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人类经济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因此自然环境所受到的破坏就随之加深, 目前, 工业生产中的“三废”问题逐渐成为了我们的热议话题, 上个世纪就存在的环保问题发展到现在以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2.2 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通常情况下, 大型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和一些化工原材料, 最终排放出大量的“三废”, 也只有通过不断循环市场经济, 才能够促进化工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 并取得一定的市场优势。而目前化工企业应该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加大化工污染这方面的技术、资金投入力度, 对污染问题进行全面的控制。

(2) 针对化工生产项目使用先进的节能减排生产工艺, 控制好化工原料, 进而从源头上对污染问题进行防控。

(3) 创建绿色的化工生产链条, 实现节能减排技术集中化处理。

(4) 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绿色减排意识, 从自身出发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化学工业节能中的应用点

3.1 科学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技术又被科研人员称为“绿色三无”的化工技术, 例如目前常见的脱硫和脱硝技术;城市垃圾无害处理技术;生活垃圾沼气制造技术;风能、太阳能技术的应用等, 上述几方面都属于清洁生产技术。另外, 清洁生产技术还有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能够应用于各方面的技术领域, 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2 结合生物技术, 开展复合型化工生产

生物技术领域重点研究自然生物的本质原理和自然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化工方面所起到的应用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化学仿生学和生物化工。目前的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就融入了部分生物技术, 进而让一些可再生资源成为了化工生产的原料。

综上所述,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必须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试剂、原料和催化剂等, 整个化工生产过程也必须低碳环保, 最终的废料排放处理必须融合清洁生产技术, 尽可能让整个化工生产过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促进人力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贺.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J].科技与企业, 2013 (5) :132.

[2]刘冠辰.浅析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34) :107-108.

[3]田胜龙.化学工程节能中绿色化学工程工艺的促进作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24) :233.

[4]高勃妍.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J].化工管理, 2015 (9) :207.

3.材料化学工程研究进展 篇三

关键词:材料化学;新材料;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Q02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93-1

化学工程基本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发展,分别是基础学科理论和分支学科理论。前者中主要包括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工艺手段,方式以传递为主;而在后者中,主要是指由基础学科理论延伸产生的新的分支学科和增长点,尤其是伴随着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的兴起,逐渐形成生物化学工程、环境化学工程和资源化学工程等科学分支,极大地扩展了传统化学工艺的发展空间。其中材料化学工程的发展最为迅速,已经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1 材料化学工程的概述

材料化学工程是由化学工程学科和材料学科交叉渗透所形成的一门分支学科, 其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新材料为基础,不断发展反应过程的反应技术,比如吸附过程、膜过程、催化过程等。该方向主要是通过材料的特征将其分离并进行反应,其目的是揭示材料微观结构中物质进行传递和反应机理,进而总结出适用于材料设计和反应过程优化的理论方法和工艺技术。二是在材料制备的过程中,用化学工程的理论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关键问题, 比如如何运用微结构的性能关系来实现对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控制, 从而完成从材料制备到定向制备的转化。

新材料的开发是材料化学工程发展的关键和先导,直接可以衡量出国家的材料化学发达与否,因此,开发新材料对于材料化学工程的发展至关重要。材料化学包括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磁性材料、化学传感材料、电子材料、超硬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催化和吸附材料和薄膜材料等,这些材料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材料化学工程的领域,对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 新材料的开发

我国在新材料的开发领域取得了很多亮点,这些新材料的开发成为分离和反应过程的重要基石。一些研究所和大学正在开发一种非晶态的金催化材料, 这种材料很有发展前途,因为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催化特性,而且其催化活性还具有特殊的选择性,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和特殊的选择性。对这种材料进行流程综合和技术集成,可以有助于我国新型石油化工技术的构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钛硅分子筛催化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定向氧化催化作用,可以实现“原子经济”,使“零排放”工艺成为可能,而且也具备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而在新材料的分離技术方面, 我国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南京工业大学发展了以陶瓷膜材料为原料的新单元技术, 同时加强了对集成单元技术的开发, 这些研究不仅使我国陶瓷技术更加趋于成熟,而且还形成了陶瓷膜新产业, 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材料化学工程技术的进展

材料化学主要是对产品微结构进行调控,其主要手段是在加工材料时,将化学方法引入进去,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宏观条件来调控产品的微观结构,从而为材料的加工和制备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因此,化学工程技术的改进将直接促进材料化学工程的发展。

我国在化学工程技术改进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清华大学在碳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引入了传统的流化床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使此生产技术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北京化工大学则用超重力场技术来放大纳米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形貌控制问题, 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超重力场的强度来调节和改变产品的粒径,。通过这种方法,我国已经成功制备出碳酸钡、碳酸、碳酸锂、氢氧化铝和碳酸锶等纳米粉体,并且形成了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 展望

材料化学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仅促进了材料工业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传统化学工程学科的内容,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我国材料化学工程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可喜的成就,很多成果在世界上都位于领先水平。但是,材料化学工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再接再厉,争取使材料化学工程的研究更加深入,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5 结语

材料化学工程在新材料的开发、材料技术的改进以及技术的工业化普及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有着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其研究前景十分广阔,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材料化学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新材料的开发和技术制备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取得的巨大进展和成就,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研究成果的出现,以促进我国材料化学的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彦.我国材料化学工程研究进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8).

[2] 汪敏娟.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型吸附材料研制方面取得重要科研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3,(08).

[3] 徐南平,时钧.我国材料化学工程研究进展[J].化工学报,2009,(04).

4.化学工程与工艺 篇四

无机化学

1.物质及其变化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热化学定律。

2.化学反应定律和化学平衡

熟悉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化学平衡表达式及计算。

3.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 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PH值计算、缓冲溶液计算。盐的水解有关计算和同离子效应及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

4.氧化和还原

原电池的组成、原电池符号的书写、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

5.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四个量子数的取值意义和合理组合、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层结构与元素所在周期、族、区的关系和元素性质关系。

6.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价键理论要点、共价键的特征、类型、sp杂化轨道类型及其与分子的空间构型关系;分子间力的三种存在方法,分子间力与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四大典型晶体特征、离子极化对化合物的影响。

7.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组成、命名

8.主族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碱性和溶解性、碱土金属盐类的通性。

9.主族金属元素

(二)铝 锡 铅 砷 锑 铋

铝的两性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表现、锡 铅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Pb(Ⅳ)Bi(Ⅴ)的强氧化性。

10.非金属元素

(一)氢 稀有气体 卤素

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在不同介质和不同温度下的歧化反应、卤化氢还原性和热稳定性的递变规律,卤化物键型和物理性质的递变情况;熟悉次氯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氯的其他含氧酸及溴和碘的含氧酸盐性质的一般规律,各种卤素含氧酸的命名方法。

11.非金属元素

(二)氧 硫 氮 磷 碳 硅 硼

氧的成键特征;臭氧的氧化特征及不稳定性,知道臭氧的成键情况掌握过氧化氢得热稳定性、若碱性以及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势;熟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亚硫酸和硫酸的性质,了解硫的其他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和命名方法;熟悉单质氮的稳定性、氨水的若碱性,铵盐的热分解性质,NO 和NO2的性质,亚硝酸和硝酸的性质,重点掌握硝酸和金属的反应的复杂性,及硝酸盐的热分解性质:掌握正磷酸盐、一代磷酸盐、二代磷酸盐的水解性质、碳的多种同素异形体;熟悉CO2的结构和性质,熟悉碳酸的性质,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的水解性和热稳定性硅酸的组成,硼酸缺电子特点。

12.过渡元素

(一)铜副族和锌副族

过渡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的特征,其原子半径,氧化值,金属活泼性,形成配合物的倾向;Cu(Ⅱ)、Cu(Ⅲ)相互转化的性质、铜和银的某些重要盐类和配合物的性质;了解重要盐的性质及其氢氧化物的两性性质、Hg(Ⅰ)、Hg(Ⅱ)

相互转化的性质。

13.过渡元素

(二)铬 锰 铁 钴 镍

Cr(Ⅲ)和 Cr(Ⅳ)相互转化的性质,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的转化条件 熟悉Mn(Ⅱ)、Mn(Ⅳ)、Mn(Ⅵ)和Mn(Ⅶ)相互转化的性质,熟悉Fe(Ⅱ)、Fe(Ⅲ)、Co(Ⅱ)、Co(Ⅲ)、Ni(Ⅱ)和 Ni(Ⅲ)重要盐类和配合物的性质。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

1.烷烃

饱和烃结构特点、机化学的碳架异构烷烃的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烃基的命名烷烃

物理性质递变的一般规律、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历程。

2.单烯烃

双键的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烯烃的命名、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烯烃的聚合性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熟练运用马氏规则、烯烃制法和来源。

3.炔烃

炔烃的结构及炔烃的命名炔烃的加成反应、C=C加成异同点、制备炔烃的方法。

4.二烯烃

了解共扼体系的形成条件、共扼类型(p-p、p-p、σ-p,σ-p)及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共轭加成反应。

5.脂环烃

单环脂环烃的命名及顺反异构现象脂环烃的性质、特别是小环烃的加成作用、解释环丙烷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原因、环已烷的构象及取代环已烷的优势现象。

6.对映异构

判断分子的对称因素,并能正确判断分子是否有手性;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概念手性碳原子概念;熟练地用R、S命名其构型,准确地用费歇尔投影式、纽曼式、楔透视式表达其构型。

7.芳 烃

芳烃的命名(单环、多环、稠环)、芳烃的重要亲电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傅克反应等包括反应条件、历程及应用)、芳烃侧链的氧化反应,苯环的氧化和加成反应、芳烃上的三类定位基;熟悉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和应用、熟练Huckel规则、熟练判断分子的芳香性,了解典型非苯芳烃。

8.卤代烃

卤代烃的命名掌握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及与金属的反应及合成中的应用

卤代烃的各种制法、各种类型的卤代烃的活泼性及鉴定它们的方法、理解烃的衍生物中官能团的互相影响、理解SN1、SN2历程;了解烃基、亲核试剂、离去基团、溶剂对历程的影响。

9.醇 酚 醚

醇、酚、醚的命名、氢键对这三类化合物沸点影响、醇中C—O或C—H断裂的各种反应,了解醇中OH中H原子的活泼程度;熟练掌握醇的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理解E1、E2历程,了解影响消去与取代竞争的因素酚的性质,醚的性质1°、2°、3°醇的各种制法。

10.醛与酮

醛酮的命名、>C=0的结构与极化亲核试剂对羰基的加成反应、羰基的各种还原方法、醛的易氧化性及其应用;醛的岐化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历程,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的差别、活泼的α—H引起的反应:互变异构、卤代、羟醛缩合,卤仿反应、悉醛酮制法α、β—不饱和醛酮的重要反应(共轭加成)。

11.羧酸及衍生物

羧酸及衍生物定义、分类、羧酸及衍生物命名、结构、性质及羧酸的酸性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理解诱导效应、共轭效应、酸碱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从羧酸制备各类羧酸衍生物的方法、羧酸、二元羧酸、取代羧酸的制备方法、羧酸、二元羧酸、取代羧酸的性质及其反应、有机化合物合成原理、方法及其合成路线的选择、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2.含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及染料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命名、结构特征)、相转移催化、烯胺基本概念及其在有机合成上应用、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偶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13.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和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命名)、呋喃、噻吩、吡咯、糠醛、吡啶、吲哚和喹啉的结构特征。

第三部分

化工原理课程

1.流体流动

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量与流速、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式、能量衡算式、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摩擦系数、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改变和换算、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安装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离心泵的类型与选型。化工生产中离心泵的应用.3.传热

传热的基本方式。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平壁热传导、圆筒壁热传导。能量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和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法。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套管式、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型式和设计计算、传热的强化途径。

4.蒸馏

相律和拉乌尔定律、相对挥发度、两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精馏原理和流程。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定、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况的影响、理论板层数的计算、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图解法、简捷法求理论板层数。吸收

气体的溶解度、亨利定律、吸收剂的选择。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气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液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扩散系数、对流传质、吸收过程的机理、吸收速率方程式。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决定、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升学考试

专业实践考核大纲(100分)

技能考试科目:无机化学技能操作、有机化学技能操作。

一、无机技能考核内容及要求

1.溶液配制:

(1)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HCl、H2SO4、HNO3、Na0H、NH3·H2O、CuSO4)

(2)配制100m1 0.01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

(3)用已知浓度2.00mol·l-1的醋酸溶液配制50ml 0.10mol·l-1的醋酸溶液。

要求: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学习吸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弄清楚质量分数和物质量浓度的关系。并能由固体试剂或者较浓准确浓度溶液配制准确浓度溶液。

2.食盐的提纯

要求:掌握提纯氯化钠的方法,会应用相关原理,依据所给定仪器解决提纯问题。

二、有机技能考核内容及要求

1.仪器组装:安装回流、分馏、常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等仪器装置组装。

2.熔点测定:进行用有机溶剂作溶剂的熔点操作。

5.化学工程与工艺论文 篇五

本学期学习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一课,透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自己将来期望做的事情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们的专业名称为“化学工程与工艺”,然而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是两个并不相同的概念。

化学工程就是把实验室的实验放大到工业生产个性是大规模的生产,生产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是装置的放大,以节省投资,降低消耗,减少占地,节约人力。但是,在大装置上所能到达的某些指标,通常低于小型试验结果,原因是随着装置的放大,物料的流动、传热、传质等物理过程的因素和条件发生了变化。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这些都在化学工程的研究范围之内。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效应,个性是在放大中的效应,以解决关于过程开发、装置设计和操作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它以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原理为基础,广泛应用各种实验手段,与化学工艺相配合,去解决工业生产问题。同时,化学工程的研究对象通常也是十分复杂的,主要表此刻:①过程本身的复杂性:既有化学的,又有物理的,并且两者时常同时发生,相互影响;②物系的复杂性:既有流体(气体和液体),又有固体,时常多相共存。流体性质可有大幅度变化,如低粘度和高粘度、牛顿型和非牛顿型等,有时,在过程进行中有物性显著改变,如聚合过程中反应物系从低粘度向高粘度的转变;③物系流动时边界的复杂性:由于设备(如塔板、搅拌桨、档板等)的几何形状是多变的,填充物(如催化剂、填料等)的外形也是多变的,使流动

边界复杂且难以确定和描述。化学工程的主要研究资料包括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工系统工程、过程动态学及控制等方面。化学工程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初期的主要方法是经验放大,透过多层次的、逐级扩大的试验,探索放大的规律,但这种经验方法耗资大、费时长、效果差;20世纪初,相当盛行的是相似论和因次分析,其特点是将影响过程的众多变量透过相似变换或因次分析归纳成为数较少的无因次数(无量纲)群形式,然后设计模型试验,求得这些数群的关系,但不可能在满足几何相似和物理量相似的同时满足化学相似条件;因此,人们在50年代后开始广泛应用数学模型法,这一方法的影响波及到化学工程的其他分支,使研究方法出现了一个革新。但各种化学工程研究方法的基础都是实验工作,基础数据要依靠实验测定,模型要透过实验得到鉴别,模型参数要由实验求取,模型可靠性要由实验验证。不论采用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应力求使实验工作有效、可靠和简易可行。各种理论、各种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应用,目的都是为使实验工作更能揭示事物的规律,更为节省时间、人力和费用。如今的化学工程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随着学科的成熟,不断向学科的深度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向新的领域渗透,研究和解决新领

域中的新问题。

而化学工艺即化工技术或化学生产技术,指将原料物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一转变的全部措施,它主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其过程一般地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步骤:①原料处理。为了使原料贴合进行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状态和规格,根据具体状况,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净化、提浓、混合、乳化或粉碎(对固体原料)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②化学反应。这是生产的关键步骤。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在必须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到达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反应类型是多样的,能够是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构化、聚合、焙烧等。透过化学反应,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③产品精制。将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除去副产物或杂质,以获得贴合组成规格的产品。以上每一步都需在特定的设备中,在必须的操作条件下完成所要求的化学的和物理的转变。化学生产技术通常是对必须的产品或原料提出的,它具有个别生产的特殊性;但其资料所涉及的方面一般有:原料和生产方法的选取,流程组织,所用设备(反应器、分离器、热交换器等)的作用,结构和操作,催化剂及其他物料的影响,操作条件的确定,生产控制,产品规格及副产品的分离和利用,以及安全技术和技术经济等问题。现代化学生产的

实现,应用了基础科学理论(化学和物理学等)、化学工程和原理和方法、以及其他有关的工程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现代化学生产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基础化学工业生产的大型化,原料和副产物的充分利用,新原料路线和新催化剂(包括新反应)的采用,能源消耗的降低,环境污染的防止,生产控制自动化,生产的最优化等。

虽然我所接触的只是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都只是一些皮毛而已,但这些知识的确让我明确了自己以后要做的东西,相对化学工艺来讲,我认为自己对化学工程更感兴趣一些,也期望以后能够做一些与此相关的东西。

6.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教育探讨 篇六

关键词: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培养机制

专业硕士是1991年以来开展的具有职业背景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 现已成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仍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发展, 以及如何保障专业型硕士生教育质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 培养目标

专业硕士研究生既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又有在职硕士的特色。因此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 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 借助案例分析, 注重专业实习, 保障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存在问题

截止目前, 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0%, 但随着专业硕士的发展, 高层次人才供需矛盾日益显现, 专业硕士的教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并暴露了其培养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1) 专业硕士教育所需教材严重滞后, 应用型教材短缺。专业硕士大多与学术型硕士共用教材, 理论内容过多、缺乏实际工程应用案例、缺乏实践应用模拟, 已不适应大规模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生的培养要求。因此, 专业硕士的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2) 培养方案不合理, 课程与学术型硕士趋同。专业硕士的教学方式单一, 同学术型硕士课程类似, 多采用固定的教学模板, 课程设置不能结合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专业特色, 没有针对专业硕士开设专门性理论及实践课程, 模板化严重, 难以真正满足社会需求。

(3) 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学制过短。多数学校专业硕士的学制为两年, 两年的时间里不但要完成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 而且要进行实习实践活动, 撰写实习报告, 完成学术论文与答辩, 造成了极大的课业压力, 论文写作的质量与实践活动的效果都无法保障。

(4) 导师的投入及指导不足。随着硕士研究生的增多, 原本带学术型硕士的导师也开始指导专业硕士, 培养思路没有转变, 培养模式依然是学术硕士的模式, 缺乏相应的培养经验, 导致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不成熟。与此同时, 导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

(5) 专业硕士生个人择业观定位不准。当前全日制专业硕士择业观呈现出就业期望值偏高的现象。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来讲, 企业是最好的职业选择, 理应回归国家的培养初衷, 更多地去企业创造人生价值, 然而, 现实中更多的是想“逃离”企业。

(6) 缺乏实习机会。全日制专业硕士应有一年的实习时间, 随着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 学校方面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 学生自身的校外实习机会也较少, 学生实践多留在学校进行, 不能了解当前企业的需求与现实情况。

3 健全措施

(1) 构建高校负责、企业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专业硕士教育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可通过组建校企合作的管理组织, 建议建立弹性机制, 制定开放性的管理政策和办法, 调动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 在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形成的过程中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 从而实现对专业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

(2) 落实双导师制度, 引进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大力落实双导师制度, 鼓励校内导师关注实践知识, 同时, 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来担任专业硕士的校外导师, 校内外双导师联合指导, 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全日制专硕, 使其成为合格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 编写高质量专门教材。针对专业硕士的课程特点及实践需要, 组织高校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硕士生导师编写适用于专业硕士的教科书, 规范课程内容。同时应编写具有地方特色及专业特色的专业硕士教育特色教材, 丰富专业硕士教材的多样性, 为各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地选择性教材。

(4) 区别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教育, 小班教学。建立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不同的培养模式, 凸显专业硕士教育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消除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同质化教学现象。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 研究生教学小班化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是专业硕士发展破除壁垒取得进步的关键一环。

(5) 为学生增加实习机会, 基地实习与自主实习并举。随着专业硕士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 能够保证专业硕士实习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实践基地, 为此教育部行政部门应鼓励支持高校积极探索新型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 实行校企合作培养方案, 建立起与企业、行业长期合作的多形式专业硕士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张亚菲, 刘文波: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六大问题[J].当代经济, 2013 (5) :86-88.

[2]高文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6) :59-61.

[3]阴天榜, 张建华, 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 1998, (4) :46-47.

[4]黄德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J].计算机教育, 2014 (6) :35-38.

7.化学工程 篇七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工业节能;作用

目前,我国正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不管是在工农业生产,还是在土木工程建设上,相关部门人员都在狠抓、紧抓节能工作,以期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化学工业中,仍然提倡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化学。尤其是在近几年,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在我国化工业界异军突起,并以其绿色、节能、生态、健康的发展理念成为化学工业界的宠儿。下面对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在化学工业节能中的作用加以论述。

1.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的开发必要性

1.1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的概念

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的开发,实际指其的形成和产生,但在分析其开发原因以及开发必要性之前,我们需要对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的概念作相关的了解。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其实质是一种化学技术和化学方法,主要指通过改进和改良现有的化学技术或化学方法,来达到减少,甚至完全消除化工原料、催化剂、溶剂、废物或化工产品等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的目的。简单来说,便是改进化学方法,减少化学工业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同时实现化学工业节能。

1.2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的开发必要性

自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化工产品以及化工生产、制造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废物、垃圾等给人类生活、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危害和污染。化学工业发展不仅要对自然资源进行汲取,还会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进行污染,这种既利用又污染的发展方式显然不符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因此各国领导者必然会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其进行制止。于是,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应运而生。

当“绿色”、“节能”理念渗入到化学工业中时,绿色化学的设想内容便有了相应的改变。在化学生产中,绿色化学提倡使用无毒、无害物质来进性化学生产,保证化学生产不再产生废物和垃圾,保证不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如此来看,绿色化学工程和工艺作为一种实现绿色化学的手段,其通过改良化学生产方法和改进化学生产技术,来实现减少化工产物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对化学工业节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我国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开发方法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应用开发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摒弃原有的被动、治标不治本的治理措施,从化工污染的源头、化学反应的始端入手,坚持零排放、零污染的清洁生产和加工原则,有效防止和控制化学污染的产生。下面对现阶段,我国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常用的几种节能方法加以介绍。

2.1无毒、无害化学原料的选用

从化学原料的选择入手,尽量选择无毒、无害,并且可进行再生利用的化学原料来进行化学产品的生产和制作。较为常见的无害化学原料有:野生植物、农作物等生物质。将诸如芦苇、木屑、树枝等野生纤维植物以及诸如蔗渣、麦秸、稻草等农副产品的废弃物作为原料加工为糠醛以及醇、酮、酸类化学品,用生物质气化产生氢气等,都是绿色原料应用的典型例子。

2.2提高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烃类选择性氧化是一类具有强放热性的反应,石油化工中经常会有这种反应,其目的产物不稳定,容易进一步氧化成H2O和CO2。在各类的催化反应中,此反应的选择性最低,有时有些产品还具有异构体形式,为了得到更多的终产物,需要使用那些选择性高的试剂。为了降低分离产品和纯化产品的难度,需要提高反应的选择性,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2.3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催化剂

目前,约90%以上的化学反应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必须采用,催化剂提高其反应速率。开发新型高效、无毒无害的催化剂是绿色化学工艺的方向之一。国内外都在研发新的烷基化固相催化剂。

3.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化学工业节能中的应用

基于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下的化工产品的大量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国的化学工业节能,就目前而言,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在国内已经得到应用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

3.1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

清洁生产技术也被称为无害、无毒、无废的绿色化技术,比如先进的脱硝和脱硫技术;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生活垃圾制沼气技术;高效清洁的煤气化技术;利用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发电技术等等,这些都利用了清洁生产的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这其中有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等;辐射加工技术,如离子束、射线和中子束等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引起一些需要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的反应;绿色催化技术,这里有多种催化剂,比如分子筛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等;超临界流体技术,这里有超临界H2O和超临界CO2,都能阻燃并且无毒。清洁生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其产品清洁无毒,不管是对环境还是对人体都是安全的。

3.2结合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领域包括有细胞、基因、微生物和酶等的技术范畴。它在化工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化学仿生学和生物化工。生物酶在生物体内作为一种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广泛参与到生物合成的各个过程。而在化学仿生学中主要是膜化学这一领域使用到生物技术。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部分采用了生物技术,使可再生资源合成化学品。早期的有机化合物原料多数直接来源于动植物,之后才发展到利用石油和煤炭作为原料。在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催化剂一般用的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酶或者是工业酶。酶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性质优良等优点。比如制备丙烯酰胺,使用的是丙烯腈,换用酶催化后,能耗大幅度降低,反应完全且无副产物。

3.3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

发展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其目的是生产出环境友好型产品。在生活中有许多实例,比如寻找替代品来替代氟利昂,这样可以保护大气的臭氧层;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无磷洗衣粉、清洁汽油等等。因为传统汽油柴油给大气带来了严重污染,近年来国内外流行使用的新汽油、低硫柴油或者是其他无污染燃料,大大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又如在山东推行的用二甲醚来做汽车用的燃料,二甲醚既经济又环保,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巴西在生物能源的开发上取得一定成就,如使用乙醇汽油,利用甘蔗产酒精,酒精燃料已经取代了接近一半的汽油消费。另外还有H2和CO2在太阳能和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乙醇这一新工艺,生产过程和产品均对环境友好。

4.结束语

总之,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采用无毒害的溶剂、原料、催化剂等,选择无污染、低耗、节能的化学工艺过程,应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实现生产与环境相容,产品和生态友好。开发和应用绿色化学工艺,已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军.低碳时代的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技术[J].科技和产业,2010,(06).

[2]纪红兵,佘远斌.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与研究[J].化工进展,2007,(05).

8.化学工程类求职简历 篇八

姓名:

性别:男

目标职位: 设计/广告类:设计工程师、化学工程类:工艺工程师、化学工程类:研发工程师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三个月以后

月薪要求: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上海

-07 ~ 2019-09: xx学院 | 项目经理

工作描述: 1.运用circulating particulate bed reactor进行金属电沉积的可行性探究

2.制定研究课题时间表并在10周内独立完成以上课题

3.自主安装实验装置,包括3d图绘画,模具制作及安全与密封测试

4.完成研究报告并将会与其他博士生报告共同发表

5.学习了大量专业知识,提高了数据分析、实验及演讲能力

英语: 优秀

日语: 良好

国语: 优秀

粤语: 优秀

语言及IT技能:

熟练掌握英语,掌握基本日语沟通能力

2019-09 2019-07: (国际)学校 | 国际部|大学预科

9.化学工程英文简历表格 篇九

化学工程英文简历表格

Personal Details 
Resume number: Updating date: no photo
Name:Miss. PNationality:China (Mainland)
Current Place:GuangzhouHeight/Weight:157cm 47kg
Marital Status:SingleAge: 
Career Objective and Work experience
Application type:Jobseeker
Preferred job title:Analysis chemical industry: Technician 、Fine/commodity chemical industr: Technician 、Polymer chemical industry: Technician
Working life: Title:Middle title
Job type:Full timeExpected Start date:In a day
Expected salary:¥2,000--¥3,500Preferred working place:Guangzhou Foshan Zhuhai
Work Experience :
Company“s name:Guangzhou Deco composite materials Co.,Ltd;Begin and end date:2007-10-2009-08
Enterprise nature:Private enterprisesIndustry: Chemistry & chemical industry/Biopharmaceutical
Job Title:Technician 
Job description:Responsible for setting new proposal for product analysis, including anticsolidify monomer series, resin for solid surface material, peroxide esters and other schedule business; 
Reasons for leaving:The company moved away from Guangzhou 
 
Company”s name:Guangzhou Jiesai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chemical Product Development Competition BranchBegin and end date:2005-08-2007-10
Enterprise nature: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Industry: Metals & mineral/metal products
Job Title:Technicians and assistant manager 
Job description:Responsible for ingredient content analysis, quality detection, and assist the manager for the daily stuff. 
Reasons for leaving:Personal reason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Name of School:Building Material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echnical School
Highest Degree:AssociateDate of Graduation: 
Name of Major1:Chemical analysis and quality inspectionName of Major2: 
Education experience:
Start dateEnd dateEducation organizationMajorsCertificateCertificate No
2002-092005-07Guangdong construction material technical school.Chemical analysis & Quality  detection,college 
Language Ability
Foreign Language:EnglishLevel:average
Chinese level:perfectCantonese Level:perfect
Relevant skills and abilities
 I have long been engaged in chemical laboratory work,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more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hemical; familiar with a variety of common laboratory analytical instruments to underst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the basic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ethods, proficiency in the use of gas chromatography Miriam [G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laser color tester, various models of spectrophotometer, Karl Fischer Moisture Analyzer • analytical instruments, etc.;Certificate.
Self-recommendation letter
 I have the greatest characteristic is friendly and optimistic, it has the experience in technology companies, served as a laboratory technician to work o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of this is fully competent. There are3years of working practice proper training,

10.化学工程 篇十

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地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建议

随着“WTO”的加入,意味着各种经济贸易秩序必须按照国际公认的游戏规则运作,我们过去习惯的与国际不通用方法必须做出重大的调整。作为一向由国家投资的铁路建设行业为了与国际接轨,以适应建设市场对外开放的形式,也不能例外要采用国际通行的计价方法,于是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就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一名铁路工程造价人员,工作中主要是运用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以及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但是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铁路沿线的地方建设如上跨、下穿立交桥涵等越来越多,铁路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人员在面对地方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时显得力不从心。地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推行较铁路工程早,发展较为成熟,为了更好的借鉴学习,笔者将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地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进行了比较,方便进一步理解以及通过差异进一步探讨寻求发展。

一、铁路与地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简介:

(一)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1.工程量清单

(1)项目编码:费用类别和新建、改建以英文字母编码:建筑工程费—J,安装工程费—A,其他费—Q,新建—X,改建—G。其余编码采用每2位阿拉伯数字为1组,前4位分别表示章号、节号,如:第一章第 1节为0101,第二章第2节为0202,依次类推。后面各组按主从属关系顺序编排。

(2)项目名称:根据07版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中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的项目名称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確定,分章节由11章29节组成。

(3)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应采用基本单位。

(4)子目划分特征:是指对清单子目的不同类型、结构、材质、规格等影响综合单价的特征的描述,是设置最低一级清单子目的依据。子目划分特征为“综合”的子目,即为编制工程量清单填写工程数量(计量单位为“元”的子目除外)的清单子目,也是投标报价和合同签定后工程实施中计量与支付的清单子目。

(5)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铁路工程工程量中工程量计量规则要求计算,为完成后实体工程净值。

(6)工程(工作)内容:参照清单计价指南,包含内容较多。

(7)单价:采用综合单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费用:

①人工费。

②材料费。

③施工机械使用费。

④填料费。指购买不作为材料对待的土方、石方、渗水料、矿物料等填筑用料所支出的费用。

⑤措施费。包括施工措施费和特殊施工增加费。

⑥间接费。包括施工企业管理费、规费和利润。

⑦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⑧一般风险费用。

2.施工合同内包含的其他清单

(1)暂列金额(总价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此款删除):指在签订协议书时尚未确定或不可预见的金额,费率或额度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明确。

(2)计日工(总价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此款删除):指完成招标人提出的,工程量暂估的零星工作所需的费用。计日工表应由招标人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详细估列出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和相应数量,并随工程量清单发至投标人。

(3)激励约束考核费:指为确保铁路工程建设质量、建设安全、建设工期和投资控制,建立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根据有关规定计列的激励考核费用。

(4)自购材料费:指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材料费。

(5)自购设备费:自购设备数量表由招标人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详细列出自购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技术条件和计量单位、数量等。

(6)总承包风险费(总价承包适用)。

3.招标文件中应载明的清单

(1)甲供材料费

(2)甲供设备费

(二)地方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13规范)

13规范将原08规范中的六个专业(建筑装饰、安装、市政、园林、矿山)重新进行了精细化调整,调整后分为九个专业。其中,将建筑与装饰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将仿古从园林专业中分开,拆解为一个新专业,同时新增了构筑物、城市轨道交通、爆破工程三个专业。工程量清单组成如下:

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1)项目编码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以五级编码设置,第一级表示专业工程代码(分二位):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为01、仿古建筑工程为02、通用安装工程为03、市政工程为04、园林绿化工程为05;矿山工程06;构筑物工程0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08;爆破工程09;第二级表示附录分类顺序码(分二位);第三级表示分部工程顺序码(分二位);第四级表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顺序码(分三位);第五级表示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分三位)。

(2)项目名称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名称应按计价规范附录的项目名称结合拟建工程的实际确定。

(3)项目特征

项目特征是构成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自身价值的本质特征。项目特征是对项目的准确描述,是确定一个清单项目综合单价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是区分清单项目的依据,是履行合同义务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应按“清单计价规范”附录中规定的项目特征,结合技术规范、标准图集、施工图纸、按照工程结构、使用材质及规格或安装位置等,予以详细而准确的表述和说明。

(4)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应采用基本单位。

(5)工程数量的计算

工程数量主要通过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得到。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指对清单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规定。除另有说明外,所有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应以实体工程量为准,并以完成后的净值计算;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应在单价中考虑施工中的各种损耗和需要增加的工程量。

(6)单价

单价采用综合单价,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管理费、利润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

2.措施项目清单

措施项目清单必须根据现行国家计量规范的规定编制,确因工程情况不同,出现计量规范附录中未列的措施项目,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措施项目清单作补充。措施项目清单分为两类:①不能计量工程量的项目,如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临时设施等,以“项”计价,称为“总价项目”。②可以计算工程量的项目,如脚手架、降水工程等,就以“量”计价。

3.其它项目清单

13规范提供了4项类容作为列项参考,分别是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不足部分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

4.规费项目清单

5.税金项目清单

二、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项目编码设置规则不同。“13规范”采用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铁路建设工程子目划分主要依据现行概预算编制办法按工程部位划分[4]最底层为工种,这就导致子目层次一层套一层的局面,无法将编码位数控制在12位以内,按现有规则编码最长可达19位数字或字母,不利于简化分类。

2.项目名称划分思路不同。地方建设工程最底层子目达到分项工程的具体规格或尺寸,铁路工程根据其工程的特殊性按章节进行划分,主要以各章节中形成的工程实体为名称,仅达到分项工程工种,某些子目甚至达不到分部工程细度,各项目内包含的作业内容较多。

3.清单组成不同。

铁路工程清单:(1)分章节说明清单,(2)暂列金额(总价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此款删除),(3)计日工(总价承包和工程总承包,此款删除),(4)激励约束考核费(5)甲供材料费,(6)设备费。

地方建设工程清单:(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2)措施项目清单,(3)其他项目清单,(4)规费项目清单,(5)税金项目清单。

4.项目特征的描述要求不同。

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对子目划分特征栏中项目特征描述无明确要求,13规范中项目特征描述做了具体要求,投标单位能够根据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报价,也便于实施期对应清单子目的施工和验工。

5.综合单价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综合单价包含了人、材、机、管理费、利润及一定风险,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中的综合单价除了包含上述内容外还包含了措施费、规费和税金。

(二)联系

1.項目清单数量都是以形成工程实体尺寸按规定的计量规则计算。

2.单位均采用基本单位。

三、对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建议

早在2003年建设部就发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并于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将其修订为08规范、13规范,而铁路建设工程由于我国铁路建设市场的特殊性,直到2007年原铁道部才发布实施《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土建部分)》铁建设[2007]108号文,2009年发布实施《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四电部分)》铁建设[2009]126号文,并一直沿用至今,因此在推行过程中有些问题越来越凸显,急待进一步修订完善,笔者通过近年来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以及向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较为成功的公路和建筑行业工程量清单的学习,提出建议如下:

1.项目编码过长,不利于使用者识别和记忆子目编码对应的项目类容,建议可参考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吴刘忠球先生的论文《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编码规则研究》[5]中提出的减位数字体系法进行编码。具体规则为: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第一级根据子目所属专业工程(节)确定统一编码,由两位数字01-99所构成,第二级根据单项工程确定统一编码,由一位数字1-9构成,后续层级根据子目所属工程内容按主从属关系顺序编码,各层级均由两位数字01-99构成(建筑、安装、新建、改建可编码可考虑也可不进行编码,如编码,可考虑采用新建建筑-1,新建安装-2,改建建筑-3,改建安装-4)图中虚线框代表根据子目所属层级决定是否设置。

2.工程量清单项目过于粗略,不利于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控制,需要进一步细化。

从我国现行的铁路工程量清单与相应的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来看,我国铁路工程量清单过于粗略,清单项目包含的子项目过多。如第一章征地拆迁中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清单号0101J0101020302),该工序的施工就包括:①.模板制安拆、②.混凝土浇筑、③.钢筋及预埋件制安、④.变形缝设置、⑤.路缘石制安、⑥.培路肩,由于清单项目所包含的子项过多,造成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时不能准确的确定其工程费用,同时也不利于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控制,如某维修基地工程征地拆迁章节中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清单项目,施工单位在进行投标报价时参照了招标预算报价,未进行价格分析,导致施工过程中双方就有无路缘石出现争议,最终还是设计院专业工程师解释设计确实没有考虑路缘石,后经双方协商按Ⅱ类变更进行处理,类似就清单内作业内容出现争议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建设单位将风险转移到施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3.针对铁路工程各章的特点编制具体的措施项目清单,与实体工程分列,如此将能清楚地体现出各项报价的高低,充分体现施工组织措施优劣对造价的影响。明确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计算规则,清单报价时将其单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如此将能保证安全文明施工费专款专用,保障安全文明生产。

4.实体工程项目清单中要求对项目特征进行梳理,针对材质、型号、尺寸、施工方式等对计价、质量有影响的因素进行详细和准确的描述,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争议。笔者经历的某房建工程,设计院编制的施工图预算有专用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但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无特征和工作内容描述,参见图纸和清单指南,但设计图纸没有标明专用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使用的位置,清单指南工作内容多,也不可能细化到对砂浆保护层进行描述,最终施工单位按照清单和图纸施工未抹专用聚合物砂浆保护层,但该项目为施工总承包,施工单位虽未按预算内容施工,业主也得按合同金额进行支付。

5.将综合单价中包含的措施费、规费和税金提出单独列为清单项目与地方要求保持一致,这样分章节的清单子目中只留下了形成工程实体的量和价,更能体现竞争者的水平。

6.铁路工程清单较粗略,对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的依赖层度较高,为了更好的进行投资控制,铁路工程施工项目要求施工图纸涉及到影响费用的地方必须进行细化并进行详细说明,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争议时无据可依。

7.铁路工程管理人员与计价人员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建设工程计价方式的确定,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投资方来讲,体现着所投入的资金是否得到充分运用,是否最大地发挥了投资效益,是否存在投资浪费的问题。从施工企业来讲,是关系着企业的运筹和能否得到回报,能否得到确认,是否有利润可赚的大问题。因此,作为造价从业人员必须对《计价规范》所规定的计价方式,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并熟练掌握。特别是我国工程造价专业起步较晚,大多数造价从业人员是从工程或经济专业转行而来,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知识水平与《計价规范》所要求的存在着明显差距。广大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应以推行《计价规范》为契机,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预测市场风险和建筑产品价格行情,重视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结合大量的工程实际,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技能,尽快提高自身素质,以胜任工程量清单。

四、结语

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与之对应的计价指南的实施牵涉面更广、影响因素更多,如何进行项目编码、如何对清单子目进一步细化、如何对项目特征进行描述等都是目前铁路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需要铁路工程建设、监理、施工、招标投标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广大计价人员通力合作,才能推进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计价(2013版,中国计划出版社,主编:柯洪)

[2]铁建设[2007]108号 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土建部分)》的通知.

[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4]铁建设[2006]113号 关于发布《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的通知

[5]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吴刘忠球先生的论文《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编码规则研究》

11.化学工程词汇的表达与翻译 篇十一

一、化工英语的特点分析

1、专业词汇长且复杂

化工词汇往往是由一些基本的科技英语词素组合而成, 所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英语词素, 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对我们快速记忆科技英语词汇及快速理解英语科技资料是非常有益的。例如, macromolecular表示的是大分子的, 高分子的意思;supersaturation表示过饱和;Thermoplastics表示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的意思, 因此, 遇到长而复杂的单词, 借以考察其构词也能猜明其词意。

2、大量采用缩写

科技英语新词大量采用缩略语, 其优点是可以缩略文章篇幅空间, 加快文本传输速度。且缩略词简练易记, 一目了然, 因而十分流行。首字母缩略词如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PVA (Polyvinyl Alcohol) 聚乙烯醇;EDTA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醋酸;再如, UNIQUAC (universa quasichemistry activity coefficient) 准化学活度系数;LAS (lineardodecylbenzene sulfonate) 线性十二烷基磺酸盐等, 因此, 需要对于原有两词进行裁减加工缩略, 可以借鉴当前流行的做法, 例如:knowbot (knowledge robot) 智能机器人, DBASE (Data Base) 数据库等。

3、存在一次多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新规律的发现, 各种新概念也应运而生。为此需要大量新词来表达。表达一个新概念不一定非创新词不可, 人们可以利用语言中现有的词汇材料, 赋予新含义。这是根据两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类似或联系在某种比喻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样就有了语义性新词。bond (结合物, 联结, 合同) , 这一意义同另一意义——“键” (如hydrogen bond氢键) 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都指某种“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物或方式”, 于是bond便被用来转指另一个意义——键。再如activity活动——活动性——活性;coordination配合, 协调——配位;reduction降低—— (化合价降低) ——还原;rectification纠正或校正——不断进行校正——精溜;surface tension表面紧张或拉紧——表面张力。

二、化工科技英语翻译原则

1、忠实原则

从翻译理论上讲, 各种翻译标准都是在实践中寻找等值成分, 如英汉对应的词语、句子、意义等, 就是在理论上要忠实于原作品的思想、观念和论证风格, 必须将原作品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等现象。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对化工科技英语的理解和表达就显得十分重要。理解是表达的前提, 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 就不可能进行确切的表达。在通常情况下, 理解和表达是相互联系、反复交替的统一过程, 不能截然分开。在对原文理解的时候, 就会考虑到表达;在表达时, 可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每个专业词汇都应反复推敲, 仔细研究。因为, 词无“定”译, 译无“定”法, 不是仅靠几本词典就可以解决问题。在翻译实践中, 经常会遇到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等现象, 这时就应透彻理解原文, 忠实地表达原文。例如, 常见化学品名称:teflon特氟隆;nylon尼龙;codeine可待因;quinine奎宁;aspirin阿司匹林;morphine吗啡;hormone荷尔蒙;nicotine尼古丁;procaine普鲁卡因;heroin海洛因等, 都有自己固有的意义, 翻译时候应该忠实的表达其意思。另外, 对英语科技文章大意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实现的。而在提炼文章中心思想的过程中, 主要又是根据各段落的中心思想来揣摩的。明了文章大意后, 就要深入微观层面, 对其段、句、词进行认真的分析, 反复的推敲, 然后再回到文章的宏观层面, 看翻译是否遵守了“忠实”。

2、通顺原则

中国学习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知识, 其主要途径是翻译书籍和晚清开始的科学教育。在译述与教学过程中, 名词术语的问题至关重要。有关近代科技名词的研究并不多, 而论及分析化学名词者则更鲜见。在翻译实践中, 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 符合现代语言的规范要求, 不要死译硬译, 导致文理不通, 结构混乱和逻辑不清等现象。因此, 文章中经常出现同义结构互相替换的现象。这在化工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当中也是都要十分注意的问题。

3、习惯性原则

科技名词还是应该向科学性靠拢,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例如, 《化学分原》是第一本翻译出版的分析化学教材, 其中的许多名词术语多为徐建寅和傅兰雅所创。在译书的过程中, 书中所涉及大部分科技词汇都没有汉译的先例供参考, 或借用汉字, 或用音译, 或新创译名, 受到当时和后代读者的欢迎。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化学名词术语在中国沿用至今的原因。

科技英语文章的一般特点是文体质朴、平铺直叙、结构严谨、语言浓缩以及逻辑性强。这种文章注重客观性, 描述平易、精确, 一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而且主次分明, 没有歧义。

三、结语

对于化学科技英语论文而言, 为了交流的目的, 就必须做到对于各种科技概念和过程的表述规范, 如标点符号、各种数字关系表达和写法等方面的问题使用不当造成文理不顺, 使人费解的情况屡见不鲜。如:在英语当中由于时态、语态、语气使用不当, 或由于介词、冠词、连词等虚词使用不当造成误解和歧义的情况大有存在。对于英语实词的使用则更见功夫。科技文章的文体, 如前所述相对正规, 对于实词的选择则更能体现出文章的正规性来, 更能体现出科技文章的严谨来。所以对于英语语言当中的实词的确切色彩和含义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苏.英语科技术语特点试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4 (13) .[1]姜苏.英语科技术语特点试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4 (13) .

[2]陈宝晶.浅析科技专业英语的特点与翻译方法[J].科技资讯, 2010 (35) .[2]陈宝晶.浅析科技专业英语的特点与翻译方法[J].科技资讯, 2010 (35) .

[3]张利新.科技英语特点及翻译方法的探讨[J].今日科苑, 2008 (18) .[3]张利新.科技英语特点及翻译方法的探讨[J].今日科苑, 2008 (18) .

[4]杨秋灵.科技英语文体词汇和语法特点浅析[J].内江科技, 2007 (07) .[4]杨秋灵.科技英语文体词汇和语法特点浅析[J].内江科技, 2007 (07) .

12.化学工程与技术进展总结 篇十二

课程总结报告

学生姓名 :

XXXXXXXX

号 :

XXXXXXXX

业 :

化 学 工 程

指导老师 : XXXXXXXXXXXX 日 期 : XXXXXXXXXXXXXX

刚开始选课时,听师兄师姐讲化学工程与技术进展这门课是以X老师带头,并联系各个课题组的领头人来讲授我化工学院各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使我对这门课充满兴趣,非常有幸能听到我院各领域的领军人物为我们讲授化工前沿内容。化学工程与技术进展是一门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各类过程工业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基本规律应用技术学科。它融合了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等工程和工艺学科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

本课程在X老师带领下,由各课题组的领头人以系列讲座的形式授课,各个老师把自己研究课题作为背景和研究对象,所讲内容与应用并重,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术,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过程设计、系统模拟与优化和操作控制等。第一节课由于X老师身体不舒服,暂让XXX老师先为我们讲课,XXX老师结合实例在《石油化工、煤化工进展》方面做了讲解;X老师就《高分子材料》给我们做了讲解,这使原本对高分子特别陌生的我拓展了知识面。X老师从高分子的定义、特点、结构、分类、用途等几个方面做了介绍,最主要的是给我们讲述了研究生学习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踏实能吃苦、能够钻进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弄懂学精;XXX老师从膜分离的角度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课,老师标准的英语发音 “鲲鹏一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引用让我感受到老师的优秀和大器,同时也是老师对于我们的期望。老师以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给我们讲述了膜分析在国内外的发展、膜技术的应用及膜的优点和缺点;XXX老师就《资源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进行了讲解;XX老师结合工程实例(周口的皮革厂、郑州市三个污水处理、宁夏银川永宁县启元药业、漯河银鸽集团)在《生物除臭技术研究进展》方面做了报告;XXX老师在《生物炼制》方面做了精彩的讲座;XXX老师对《超声波、微波辅助分离》做了认真的讲解。这一系列的讲座让我了解了各个研究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感受到了老师踏实的学习态度和渊博的知识,同时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激起了我对化工的学习兴趣,使我对化工的未来充满信心。最后由X老师为这门课作总结性讲述,X老师为我们讲授了 “化学化工相关概念及发展趋势”,是我对化工整体的发展趋势,使我对节能化工、绿色化工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我以后在化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对化工的前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X老师从低碳、绿色化学化工和化学化工发展的趋势给我们介绍了低碳生活、温室气体、汽车的“三纵”、“三横”、“三系统”及绿色化工等的知识,让我知道了化工的重要性: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洁能源的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转换,通过身边的具体例子倡导我们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能力,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授课浅显易懂,内容丰富;

各领域带头人老师们的讲座让我知道了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性,如果说本科是多读书增加知识,那么研究生则是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向更深更精的方向学习,各位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各个领域的带头人,是踏实学习、刻苦钻研、汲取国外之精华结合实际努力的结果。对于我自己来说,最感兴趣的是XXX老师的《资源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和XX老师的《生物除臭技术研究进展》。21世纪是什么的竞争?是资源的竞争!只有对资源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才能够对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我国的资源很多,但可利用的却很少,还有很多不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说:海洋能、矿产资源、空气等。X老师的幻灯片一目了然,对不同的资源给予了准确的定义。资源利用的全过程:资源—物理化学转化—分离/纯化—原料/中间体—成型调料—材料产品—加工/装配—用户产品;追求的目标:高效(原子经济、收率、高效)、低毒(原料、介质、产品)、最小(排放、副产物);生态工业建设途径和目标:循环机经济零排放的物流分析、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原则:3R原则、3U目标、3C方法。对于磷石膏来说,深加工和循环利用显得更为重要,目前我国的磷资源丰富,但是可利用的却很少且是底层加工,磷矿石的循环利用迫在眉急。

生物专业在我看来是冷门专业,用处很小,但经过XX老师的介绍,改变了我已有的偏见。在解决工程污染、污水处理、生物除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给工作者带来利润的同时也造福了人类。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生物除臭技术理应进行推广,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而环境科学这个专业确实就业并不太好,不仅引人深思。在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的同时,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也迫在眉睫。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生物除臭方面的知识,比如:杜鹃花、竹子的生长需要的是偏酸性的条件。了解了生物除臭的能力的条件,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生物除臭的方法,生物除臭主要包括:堆肥除臭法、土壤和岩棉除臭法、活性污泥除臭法等。

上一篇:医生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大厦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