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共18篇)
1.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一
民族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社会教育是民族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民族博物馆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创设良好条件,成为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大课堂,并促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为民族文化传承事业注入蓬勃生机。
社会教育是民族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在一些博物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理论的理想课堂之一,许多人都把它视为自己的“终身学校”、“生动的百科全书”。博物馆在教育上的贡献和作用在于它是正式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是社会的表达,是文化连续性的保证者。[5]民族博物馆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的载体,凝聚着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叙述着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展示着民族文明与智慧,具有独特的教育资源优势。特别是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还不够深入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博物馆作为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发挥其特有功能,创造良好条件,为日渐式微的民族文化传承事业注入蓬勃生机,并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文化传承上的有效衔接。
宁德俗称闽东,是全国最主要的畲族聚居地。闽东畲族文物馆坐落于宁德市蕉城区中华畲族宫内。中华畲族宫是宁德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为全国唯一畲族朝圣地,现已成为宁德市知名旅游景点。闽东畲族文物馆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馆藏畲族文物1000余件(套),全面展现畲族历史进程、经济发展、革命斗争史、文化艺术等民族历史文化和独特风情。,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中华民族博物馆列为“畲族分馆”。,被福建省委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命名为“民族工作理论宁德研究基地”。,被福建省民宗厅和体育局命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被宁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命名为“宁德华侨文化交流基地”。自20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各界人士50余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儿童约占参观人数的30%。闽东畲族文物馆作为畲族专题博物馆,开馆以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教育条件,在畲族文化传承教育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一、突出主题教育,确立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理念
《文物保护法》第40条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应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作用,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活动,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宣传教育。”民族博物馆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和文化知识资源,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极佳场所,也是培养青少年高尚情操,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的重要教育基地。我馆在文物陈列内容的安排上,精心策划、科学陈列、生动展示,力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闽东畲族文物馆在建馆之初,为全面展示畲族悠久的历史进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各类畲族文物,充分展现了畲族文化丰富性、独特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一是展示畲族悠久的发展历史,促进各民族间相互了解和紧密团结;二是展示畲族传统文化和独特风情,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展示畲族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事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四是展示畲族经济、文化等发展成就,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讴歌英才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系统有序的畲族文物成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民族文化符号。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系统在少数民族中代代相传的过程,亦即下一代对其民族特定符号了解、识别、认同、记忆与应用的过程,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2]
二、开展丰富活动,形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浓厚氛围
开展文化活动是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既有助于扩大民族影响力,同时也能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近年来,闽东畲族文物馆通过各种形式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如,9月,举办“畲歌颂祖国──畲族人民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畲族歌会;8月,举办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活动;月,举办畲族风情油画展;2011月,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歌会;年12月,举行畲族祭祖大典;10月,举办畲族书法家雷雅群榜书艺术展;204月,举行福建省第四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分会场畲族民俗表演活动。实践证明,通过举办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对群众加深理解畲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有着显著效果。
三、加强馆校合作,参与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和教学
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具有精确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具有系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3]而学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设置校本课程进行民族文化教育。闽东畲族文物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参与审稿、编写教材和教学协助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一是参与编审校本教材。近年来,参与编写和审稿的校本教材有宁德市民族中学的《畲族文化简说》、《畲族文化读本》、《畲族文化常识》,宁德蕉城金涵亭坪民族希望小学的《畲寨风情》,宁德蕉城民族中学的《畲族文化》,宁德蕉城民族实验小学的《畲族文化读本》。二是安排工作人员进入课堂进行畲族文化授课。自2013年起,每周二下午,我馆安排2名工作人员分别到宁德市蕉城区民族中学和民族实验小学授课。授课人员对博物馆自身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设计制作的教材,图片精美、版式活泼,比较适应学生的求知特点,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四、设立非遗传习中心,培养畲族传统技艺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以宁德为例,2015年12月全市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有6项,省级有12项,市级有25项,内容包含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技艺等。相应的传承人,国家级有4人,省级有15人和市级有31人。闽东畲族文物馆高度重视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保护和研究工作,通过设立传习中心进行各项传统技艺的传承教育。一是设立畲族传统武术训练基地。充分发挥省级训练基地的辐射作用,长期开展畲族传统武术的训练、交流和比赛活动。近年来,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畲族武术运动员,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民运会,取得佳绩。二是设立畲歌传习所。传习所邀请畲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授课,已培养了数十位畲族小歌手。三设立畲族民俗展示中心。20,我馆建成占地多平方米的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中心,日常供畲族群众对歌及各项非遗技艺的训练。扣人心弦的畲族民俗表演活动“起洪楼”、“上刀山”和“过火海”曾多次在展示中心演出,吸引了大量市区民众和外来游客。
五、结语
如果人类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只是静态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博物馆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联系时,其只能称为遗产,不能成为资源,只有当它们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及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后,才能被称为资源。[4]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大众可利用的学习资源,是民族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文化学家认为,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而且更是一个教育过程。[4]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开展的长期工作。目前,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上尚未形成有效机制,特别是传承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由于课程设置、升学压力等,未能有效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教学。民族博物馆作为民族地区单一或多个少数民族的专题博物馆,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影响力,决定着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应发挥起“排头兵”的作用。
2.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二
学校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始终注重民族精神教育,充分发掘和利用本校、本地区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营造浸润式的育人环境,努力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结合本校资源优势和办学特点,营造体现民族精神教育的校园人文景观
学校遵循“个性化、生态化、人文化”的准则,采用“彰显历史、融合特色、寓教于形、人文浸润”的策略,致力于建设生态校园,展现百年办学厚蕴,构建彰显人与自然环境、人与校园历史人文景观相融和的校园“文化场”。同时,学校积极创设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载体,彰显“秀外慧中”的优秀品质,使校园环境成为陶冶师生情操、愉悦师生心灵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这些教育景观资源,与校园的现代风貌相得益彰,共同营造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文化氛围,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创新
学校结合上海二期课改的要求,根据办学特色和本地区的文化优势,先后编写了《一剪美》《今古拾贝话民俗》《民俗体育丛话》等民俗文化专题教育校本教材,还组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主题网站,开发与这些校本教材相配套的专题网站。同时,学校还在拓展型课程中开设民俗文化专题教育课,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学校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与校本课程进行融合,开发了“菁菁校园我的家”“颛小鼓娃”等学科拓展和校外活动教材。学校不断发掘一些地方特色与现代文化可以相融合的优秀元素。例如,“颛小鼓娃”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安塞民间腰鼓的表现形式,此外,在学习方式上,从传统的师徒相传、伙伴仿学,发展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在价值发掘上,把纯粹的民俗活动发展成为增强学生幸福感、成就感、自信心,激扬学生生命活力、激发学生主体精神与团队意识的一种德育载体。
三、重视以科研引领推进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
学校作为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试点学校,以研究性实践为契机,针对当今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缺乏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民俗文化熏陶与浸润的客观现实,进一步完善本校的民族精神教育体系。
2003年,学校以市级课题“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形成了近百万字的研究资料,积极探索和努力构建教师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自2013年起,学校又以市规划课题“创新校本研修机制,培养‘智慧教师’群体的实践研究”和区重点课题“以微课题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为着力点,结合时代的新要求,确立了新的研究起点,培育了一批优秀教师。
四、重视对社区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学校所在的颛桥镇有着400多年的集市历史,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其中,有剪艺、鼓艺、灯艺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涌现出一批具有特殊技艺的民间文化人士,推动地区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建立了师生校外学习活动基地;聘请了有特殊技能的民间艺人组成兼职指导队伍;积极参加社会、社区民俗文化活动,与社区联动,努力形成民族精神教育合力,引导师生积极参加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教委《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颁布后,学校及时制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例如,今年的端午节,学校精心编制了活动方案,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三
对于民族博物馆来说,进行社会教育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理想课堂之一,有许多的人都将博物馆视为自己进行终身学习的学校。可以说,民族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因为其不仅是对正式教育的一种补充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其是确保相应的民族文化能够得以传承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博物馆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的载体,其所记载的不仅是我国民族发展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其凝聚着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将其得以有效地保存并传承给下一代的青少年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基于此,民族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并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文化传承上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确保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教育是当代博物馆功能的核心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博物馆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观。为使博物馆所收藏、研究、展示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得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不但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策略在不断调整,甚至博物馆资源与目的等博物馆本质性问题的讨论也引起人们的热议,有人甚至认为:“如果收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
博物馆毫无疑问是重要的收藏机构,更为重要的是,博物馆是一个向所有人开放的文化机构,博物馆必须开展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去体验、发现、欣赏、深化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认识甚至价值观会发生某种改变,最终转化为他们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这也是博物馆教育的核心职能。博物馆的“收藏、研究、诠释、展示”不仅最终契合于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而且强调了博物馆是“向所有的人开放”的文化机构。“所有的人”,即包括了人口统计学意义所有人、使用博物馆方式上的所有人、使用博物馆目的上的所有人,以及对博物馆不同需求的所有人。
三、博物馆教育与民族素质提高的必然联系
我们提倡提高民族素质,民族素质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反映一个民族精神的国民性,即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精神面貌、稳定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本之一。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关涉民族繁荣昌盛的大问题,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国计民生的根本大业。博物馆作为社会中一种独特、典型的文化信息记忆方式和储存方式,含有大量的优秀文化传统能量,是社会中重要的文化源,这一文化源又因与时代的发展俱进而获得了巨大的、潜在的文化渗透功能,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积极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博物馆应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这一作用。首先,博物馆本身便是一种文化积累。博物馆是重要的文化宝库,是文明中华和史实的积淀,它搜集、保存有各种珍贵文物和重要的自然标本。这些文物标本是人类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例证,标志着历代文化和社会文明达到的程度。其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藏品的概念不断扩大,收藏已日新月异、包罗万象,它收集和保存了人类智慧的诸多精华杰作,这些古代文化遗产和当代文化精髓构成了文化财富的宝库,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四、民族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的作用
1、突出主题教育,确立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理念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40条规定,民族博物馆在收藏文物的同时,需要将其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一般来说,对于所收藏的文物除了可以供人们进行参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多进行一些科研教学方面的活动,从而确保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得以发扬光大。由于民族博物馆具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样使得了其成为了学生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场所。通过民族博物馆历史文物的熏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高尚的情操,同时还能使得当地的民族更加具有自豪感,从而不断增强其民族之间的团结力。
2、教会青少年学会欣赏
参观民族博物馆要学会欣赏,使欣赏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在博物馆或者其他地方欣赏文物艺术品,一把石斧,一把刀剑,一幅名画,人与物静静地交流沟通,从中感受古人,发现文明,理解艺术的真谛。欣赏说到底既是发现的过程,也是主动参与的创造过程。同时我们还要把这种文物艺术品的欣赏推而广之,欣赏自然的美景、人文的创造以及身边的一切事物,你会突然发现你身边竟有这么多曾经被你忽略或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美好。用欣赏的眼光和用批判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事物,你的感觉会大不一样。如果我们总是以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就会心不平,气不顺,怀才不遇,牢骚满腹,这样会导致整个人生异常糟糕。如果我们调整人生态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那么美好,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那么友善,生活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感念亲情、友情和爱情,会使得整个人生大放光彩。所以,我们需要调整人生态度,真诚的去赞美、去欣赏,这样你会感到天更蓝,心情更加的美好,对整个人生更加充满希望。
学会欣赏要从娃娃抓起,从参观民族博物馆开始。我曾到匈牙利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当时看到有很多的中小学生在老师及馆方的带领下欣赏名画。馆方告诉我,为了从小就教会人们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欣赏,该民族博物馆每一年都会允许当地的中小学生免费进行参观和学习,并且馆方有专业的人员来讲解民族博物馆内的优秀作品,从而来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欣赏能力,这对于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当地的民族博物馆,需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教会青少年更好地学会欣赏身边的事物。中国的孩子不是不会欣赏,而是没时间静下心来欣赏。中小学生被课业负担、被层层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哪有心境去欣赏,久了连欣赏的兴趣也没有了,这实在是童年的悲哀。所以,民族博物馆在教会青少年们学会欣赏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能够让他们用心去感受艺术、贴近艺术、融入艺术,从而在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传承的同时,能够不断升华自身的境界。
3、加强馆校合作,参与校本课程教材编写和教学
在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时候,虽然民族博物馆所起到的作用意义重大,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学校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在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时候,不仅更加的系统,同时还具有极高的权威性,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不过相比较于民族博物馆来说,学校教育往往只有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事物或者是事迹联系起来,这样往往不利于学生们进行记忆和传承。因此,作为当地的民族博物馆,需要将自身多具有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一是对于学校进行教育的教材,要强大相应的编审力度,从而确保书本上知识的绝对准确性。其二,学校可以要求民族博物馆内的专业人员前往学校进行授课,由于馆内的人员对于这些民族文物有更加清晰地了解,这样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民族文化图片的展示或者是对其所进行的深度挖掘,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最终能够促使其进行更好地学习。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经过与民族博物馆内相关人员进行协商,学校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内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确保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4、设立非遗传习中心,培养传统技艺传承人
在我国,民族的文化遗传除了物质性的文化遗传外,还有很多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以海南为例,每年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传都有非常多项,其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有民间文学和音乐,同时还包括有民间的舞蹈以及传统技艺等。对于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由相应的人员进行继承。因此,作为当地的民族博物馆,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将这些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给下一代的人们,从而确保其能够更加的源远流长。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来说,其所拥有的优秀民族文化是非藏繁多的,作为民族文化得以有效传承的重要保障,民族博物馆所起到的作用意义非凡。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民族博物馆在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保存的同时,还需要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进行相应的教育,这样能够保证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得以有效地传承,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的发展。因此,作为相关的人员,对于民族博物馆所具有的教育作用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要将民族博物馆的教育工作发挥到极致,从而确保民族博物馆的价值能够最大化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孟娟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博物馆发展之路——连云港民俗博物馆创建侧记[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1,(10):32-34.
[2]郭琤.陈列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的影响——兼谈博物馆陈列展示的人性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12):112-113.
[3]曹能秀.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
[4]徐智慧.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中如何提高其艺术形象[J].华章,2012,(1):330.
[5]张诗亚.言说西南——西部开发与民族教育(上)[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1).
4.传承民族文化 篇四
创意单位:秦布地小学
活动范围:秦布地小学全体学生
一、活动目标:
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道德的场所。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体现“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重要措施。思想道德的教育途径很多,有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在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以《新童谣》、《唐诗三百首》和《三字经》为载体,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班队活动课为平台,大造声势、大力推广,然后以美文诵读、课本剧、读后感的形式,展示学习的成果、体验学习的乐趣,最后评出爱家乡、爱祖国、读书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星级少年,并号召全体学生像榜样学习。在读读、写写、说说的过程中,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升华了学生的人格、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充实了学生的思想,达到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目的。
二、因材施教,务实见效
1、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所以我们安排低年级学生学习《新童谣》,童谣的历史渊源流长,古代称“小儿歌”、“孺子歌”,童谣的形式自由、活泼,句式、句节不拘一格,童谣的语感朗朗上口,容易识记。童谣是儿童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字形式,它对培养儿童的情感、陶冶儿童的情操、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想像力,特别是在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当代童谣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其内容融进了新的时代气息。对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感情的培养,行为习
惯的养成,语言美感的熏陶,乃至于向上的性格的塑造都起到了潜移默化、无可代替的作用。
我们安排学生利用习字课,活动课,诵读《新童谣》,还利用班队课,红领巾广播进行新童谣竞赛。再结合他们学以至用的情况,评出文明少年。
2、古诗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形成的折射,古诗开启了中国文化的长河,记录了深厚的文化韵味,抒发了作者千姿百态的喜怒哀乐。
我们安排中年级同学学习古诗,不但出于务实,更重要的是相对低年级来说,中年级同学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了古诗的意境和语言美。
以杜牧的《山行》为例,诗中山中的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形象美、视觉美、且又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起到了化龙点睛的神韵美。
学生读完此诗,细细体会,用鲜艳的彩笔画下了山中的美景,把自己对诗歌的体会融入到笔下的画境之中。
又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该诗描绘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污浊的“方塘”。学生通过阅读,通过对注释的理解,明白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方塘,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明白了知识只有不断复新,不断注入新的理解,才能进入新的意境,有着新的体验。
再如于谦的《咏石灰》以托物言志的方式,描写了石灰的独特个性,结合诗歌中对作者的介绍,学生读懂了这是一个有情操、有抱负,不怕各种打击,宁愿粉身碎骨也要留取清白在人间的清官,对自己的自律,对黑暗社会的抨击。
通过对《古诗三百首》的阅读,学生的语感流畅了,想象丰富了。仿佛走过时光隧道与古人对话,对古诗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视觉美,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而后通过古诗擂台赛评出擂主,为古诗作画,评出我最喜欢的古诗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活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
3、《三字经》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三字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就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而言,是没有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比的,是中国古代留下的教学教材中,流传最广、时间最长、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三字经》其美感体现在外在形式,如精炼齐整的建筑美,韵律和谐的音乐美,辞雅对工的绘画美,史事丰富的意韵美,如兰似松的品行美。
我们安排高年级学生学习《三字经》,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让学生明白和谐社会是一个大概念,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小家庭、小集体构成的。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无论在家庭还是在集体,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结合独生子女重索取轻付出;重自己轻他人;重享受轻劳动;重成功轻失败的种种现状,着重指导学生学习“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感恩、谦让、勤奋、进取”的思想品德教育,并结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璀璨的民族文化如细雨滋润心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三、总结、提升
通过道德教育的实践,我们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我校每学期都让学生为老人擦桌、捶背、打扫„„把孝心从家庭扩大到社会。还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爱心义卖活动”,所得款项捐助了本镇多名贫困生,为特殊贫困的学生,学校还为其交了校服费、保险费,买了书包和学习用品。
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误区和心理健康的困惑,我校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校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老师人人懂点心理健康知识,让教师人人明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员参加的“大合唱”。结合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等学科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性地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解决心理障碍。抓好学生的日常心理疏导,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全的人格。
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影响更能影响人的一生,作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所以学校要及时、全面的地监守这块阵地。进行道德教育,高谈阔论是收效甚微的,道德教育如春雨滋润,如小溪流淌,是需要途径需要过程,需要载体的。我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主题和以《新童谣》、《唐诗三百首》、《三字经》为蓝本的教育措施,既切合实际,又务实见效。
5.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篇五
——贵州省文化厅黎盛翔副厅长一行到梭戛乡进行调研
2014年9月2日,以贵州省文化厅黎盛翔副厅长为组长,由省文化厅、省民委、省教育科学院、省委政研室有关领导组成的调研组,到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及民族教育进行调研,黎盛翔副厅长一行先参观了梭戛生态博省文化厅黎盛翔副厅长一行在博物馆参观
物馆,紧接着在乡政府召开了研讨大会,出席本次大会的有:省调研组、六盘水市委宣传部杨宏远部长、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局、市民委、市委政研室、六枝特区文体广电局、特区教育局、特区民宗局、梭戛乡政府、梭戛生态博物馆等
六盘水市委宣传部杨宏远部长主持大会
单位。六盘水市委宣传部杨宏远部长主持了本次大会。
研讨会上,各单位发言积极,争论激烈,对如何传承、发扬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发表各自见解,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黎厅长在大会上提出了本次调研的目的,贵州省民
族民间文化特色鲜明,我们要摸清底数,加大力度进行保护和继承,要进一步创新和发扬;六盘水市文体广电局汇报了我市民族文化传研讨大会现场
承创新及民族教育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其发展的主要目标、思路理念及措施和做好我省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及民族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梭戛生态博物馆汇报了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困难;特区教育局长邓仁委局长就我区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有关工作进行了汇报,且分析了我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的困难;为了有利于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六盘水市教育局建议应在各地州市县教育局设立相关民族教育的科室,以更好地推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发扬发展;由于受经济
省教育厅黎盛翔副厅长讲话话
发展的影响,面对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消亡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习俗,六枝特区文体广电局伍德斌副局长感到痛心和可惜……
对于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问题,很多单位感到质疑,认为困难太大,许多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的民间习俗,不是一首歌、一个舞蹈进校园就能实现的,且目前虽有少数一些学校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少数民族教师较少,很多地方也逐渐在汉化,要说传承与发展,实在难成气候。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扬发展倍感堪忧。
6.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六
一、民族文化处境堪忧
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由于我们一直有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明确目标, 所以无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引进, 还是制度文化的引进, 都体现了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的原则, 其主要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 引进积极东西的同时, 在某些方面也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特别是在少年儿童中, 崇拜西方文化, 轻视甚至看不起本民族文化的现象, 嘲弄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东西是老土, 瞧不起民族文化的氛围被不断扩大, 就令人忧心了。现在,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都有一种轻视民族文化的氛围。妈妈给孩子讲牛郎织女传说的越来越少, 讲欧美童话的越来越多;报纸、电视更是连篇累牍地造势宣传中国人如何欢度圣诞节, 其势头远远超过我国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对于西方的物质崇拜、生活方式崇拜的下一步则是精神崇拜。比如说, 在一些人那里,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如谦逊、忠厚、尊重师长被解读为无能、软弱、保守, 而为传统文化打压的傲慢、自吹自擂则被美化为自信自强。而我国的民间艺术是中国母体文化、大众文化, 具有原发性和广泛性, 是中国文化民族性最为传统与纯粹的载体, 它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 而成为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浓缩历史的记忆、质朴的民族信仰及情感, 与中国文化的血脉同根同源, 这个符号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中国大众的生活和艺术有了深度的认识。但是, 中国乡村缺乏特性的城镇化发展导致民间艺术的自然生态与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破坏, 众多的民间艺术图式随着老艺人生命的终结而消亡, 即使其中属于美术的物质性表述还依然存在, 但属于文化的那部分已缺少了原始生态的味道和神奇灵动的本性及生命力。诸如此类, 都不能不令人深思。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 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现代化步伐, 促进中国与世界密切联系、融合, 外来文化可能会对中国文化的走向发生更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种形式下如何看待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怎样保护民族文化, 是急需研究的问题。传承民族文化, 对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许多在海外侨居几十年的华人, 不管他们的政治态度如何, 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这构成了他们爱国的共同基础。民族文化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说:经济、科技落后就会亡国, 没有了民族文化, 就会灭种。“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这句我们经常说的话, 应该使我们懂得, 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对全世界所做的贡献。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也是保护全人类。
二、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民族文化保护任重而道远, 本文专谈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问题。应该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家始终对民族文化是重视和爱护的,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 民族文化成了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各地扶植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也在提高。但是, 尽管如此, 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仍然很突出, 文化土壤的变异和民族文化艺术在教育中的长期短缺, 已导致中国文化的生命内涵在年青一代的认知中悄悄地蒸发与淡化, 作为传承者的人在儿童时期对本土文化和民族艺术形式感到的是严重的生疏和隔膜, 取而代之的则是孩子审美趣味甚至食品口味的西化。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具有种族的生理特征、习惯性情、而不具备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和文化的基因气质, 加上当前成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对少儿教育的负面影响, 都对传承造成了极为严峻的现实困难。
当前, 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 还是民间艺术抢救工程, 归根到底是我们对中国文化根系的生死捍卫。然而, 最为根本的拯救是文化血脉的代代相传, 传承问题不该只是少数人的呼喊与大众的空洞盲然, 而是中国少年儿童美术事业能否分担文化传承的忧患?儿童美术在塑造部分童年经验的同时, 能否将民族文化镌刻在心灵?而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以及智慧的创造、这种融入了各种情感美元素的艺术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 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 无疑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之一, 因为它既促进了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还将有力地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众所周知, 儿童、少年时期喜欢接受的事物, 往往一辈子都喜欢。著名版画家古元, 童年时期从祠堂庙宇的壁画中受到启发爱上画画, 自小学到中学, 到当乡村教师, 都不忘这些爱好, 以至到抗日战争时期, 画起宣传抗日救国的宣传画、搞起木刻。成名的艺术家往往都离不开从小在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 普通的艺术爱好者也是如此。
从童年起, 文化与人共生、根深蒂固。仿佛土壤、气候对于植物, 儿童所身处环境中的一切, 如建筑、音乐、礼仪、审美取向、生活方式等等都作为文化要素在时刻地影响着他们并形成观念、态度与意识, 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而成为难以忘怀的童年经验。性格与本体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将文化和基因溶于生命的过程。如果传承从童年开始, 在儿童阶段就使未来的公民开始认知认同自己的母体文化, 不仅顺应儿童身心的自然塑造, 具有早期优势, 更符合进步社会的教育观念:社会越发达, 就越强调文化民族性的保持。日本西欧等国极其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本土文化教育, 来培养民族情感和文化鉴别能力, 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继承者, 儿童美术是童年经验的自由表达、儿童天性与文化环境互动的必然产物, 完全植根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针对儿童美术的这个重要特性, 教育者有极大的可能和自由将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注入其中, 如水墨画和民间美术, 使儿童美术在塑造孩子心灵的同时, 将文化镌刻于人格上, 从事一个童年所热爱的工作, 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可见, 搞好民族文化传承, 特别是搞好民族美术的传承, 更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中小学生在学期间是一个人、一代人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少年儿童的模仿能力、接受能力极强。对于其中技艺, 许多人一学即会。
或许有人会说, 本民族的人喜欢本民族的文化, 当今时代是个多元文化的时代, 各种文化都在争夺受传者, 又在争夺传播者。毋庸讳言, 在不少少年儿童中物质崇拜容易转化为文化崇拜。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 来自发达国家的各种文化很容易对广大少年儿童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这是自然的, 也不足为惧的。问题是,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越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扩大阵地, 赢得应有的市场。
由中国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 湖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湖南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承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组成部分, “儿童与民间美术”项目, 是我们配合国家基础教育策划的“蒲公英行动”课题的延伸。力求能让每个儿童获得在美术教育上的公平, 同时亦为能够探索一种既能促进和推动我国贫困和边远地区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又能使我们民族多样性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教学模式。在湖南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陕西省旬邑县逸夫小学等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谢丽芳研究员的主持下, “蒲公英行动”推进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专项课题项目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作开展得很好: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背景非常适合本地儿童美术的自然状态, 特有的民间艺术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培植了儿童美术的纯朴与率真。民间艺术中混沌的思维模式、架构天地时空与神灵的古老象征、物我合一的稚拙表述、原生态的符号图示等都与儿童美术在构型、隐喻和时空表达方式上有许多相似, 特别是民间艺术中类似游戏的本能文化表现与生命个体的童年艺术存在着天然的亲和力。同时, 民间习俗的延续和在生活中的频繁出现也潜意识地影响湘西儿童的认知和思维, 无形中为他们构建了本民族未受侵扰的原初心态和童年经验, 为该地区民间艺术从儿童期开始的本土传承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 加以想象, 用儿童语言表达新的形象。实际上, 这一过程包括了很多东西, 如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再现、语言的表达、个性的体现、学习兴趣、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民族感的增强等, 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该项目的子课题目前已经延伸至西藏、江西九江、陕西安康、浙江无锡等全国各地10多个民族, 50多所学校, 对此所进行的实验性探索有可能成为美术界和教育界对当今中国文化所能做出的积极之贡献。
三、对少年儿童美课程的建议
现在, 一代一代的青少年都能受正规教育, 然而仔细算来, 自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 接受民族的美术文化教育则很少。小学中学美术课中, 素描、写生、水彩分量很多, 国画反而讲得很少, 本地的民间美术项目课堂教学一般得不到安排。
众所周知, 中国学生为升学竞争, 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升学考试的科目上。即使现在提倡“减负”, 多了一些课余时间, 面对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媒介文化, 仍然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放在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练习上。
笔者认为, 美术课应该用一半的时间来教授国画和当地民间美术, 如泥塑、木雕、石雕、剪纸, 等等。
或许有人说, 现在中小学生的负担已经够重的了, 提出学习民族文化, 岂不是使负担更重。笔者正是担心会加重学生负担, 所以只主张主要使用美术课程的时间来学习, 课余的美术学习只作为补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大众传媒要拿出足够的版面、篇幅、时段、频道、栏目关注我国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 中小学美术课要抽出一定比例的时间, 来学习民族的美术文化, 特别是当地的民间美术文化。同时要组织一大批象谢丽芳研究员那样优秀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带领孩子们, 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儿童美术纯朴率真的自然状态为前提, 从儿童美术和教育为切入点来进行关于文化民族性传承的探索和努力实践, 为民族美术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热忱和力量, 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要:民族的灭绝首先是她的文化灭绝。新世纪的国际竞争所以从经济上升到文化, 就在于文化制胜带来民族荣耀和能够战胜一切的威力。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就失去了精神和灵魂。
关键词:民族文化,少年儿童,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孙旭培, 孙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中小学教育.
7.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七
關键词:学校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分析
民族音乐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经过总结而沉淀下来的各种音乐元素,是民族习惯、语言、观念、情感等等的集中体现。通过民族音乐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且可以从整体上去把握[1]。精神文化作为第一资源的信息时代,民族文化的特征、多元文化的概念成为了富有个性化创造力以及社会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为此,推进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关注自己的文化特点,从而实现需求本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人民谋求发展以及促进发展的基本目标。由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不同于自然界的遗传及进化,必须要实现其特质的审美化,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形式及价值观念的传播[2],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延续和更新。
二、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具体实现方式
(一)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
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首先需要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人类的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及交流的结果,因此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方式也需要通过艺术性的行为,也就是音乐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实现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学校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深入了解和体会民间音乐社团的活动情况。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课堂里,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丰富资源,从而身临其境的去体验存活在人民群众中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
(二)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
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是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手段[3]。考虑到当前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需要适当的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从而保障民族音乐能够更好的普及、弘扬以及发挥。在倡导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心理以及文化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格局。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仅保留其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色彩,同时还兼具时尚与流行的世界音乐风格,这样很好的填补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鸿沟,还进一步拉近了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之间的距离[4]。为此,在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学多媒体以及高科技的声、光、舞美等手段,诸如符合审美习惯的视觉化元素,从而使学生获得完美视听享受的同时,激发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5]。
(三)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
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也是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以往的心理状态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代形式多样化的音乐形态使得人们接触到了典型样式的“新潮流音乐”以及“流行音乐”[7],它与现代社会中虚无、浮躁的心理情绪有关,是人们失重心态以及生存状态的一种宣泄。“新潮流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大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8]。各媒体应该多播放、出版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音响及文字图书,从而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营造一种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生态环境。21世纪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必须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只有彻底改变以往学校音乐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深刻挖掘民族音乐的精神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求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与“统一”。
三、结语
音乐被视为人类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真真切切的记录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痛苦与欢乐,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作为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及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而学校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前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背景下寻求新的突破性发展。本文从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分析出发,然后就如何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具体实现方式从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为今年后关于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01):101-115
[2]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01):21-23
[3]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163-167
[4]许洪帅.论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与民族音乐文化主体教育的关系[J].音乐创作,2007(06):126-128
[5]黄威.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J].理论观察,2011(02):117-118
[6]蔡毅.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艺术教育,2008(07):62-64
[7]胡谦平,赵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4(18):79-80
8.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篇八
今天早上,我校举行了《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升旗仪式。中秋节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内涵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美
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节强
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内涵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过传统中秋节是非常有意义的。
七(1)中队的王心仪同学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八(2)中队的姚心悦同学
演讲了《中秋情思》,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他向全体学生倡议每人都做三件事:第一,孝敬
父母长辈,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谐做一件能力所及的小事,因为小家安定才是祖国繁荣的前
提!第二,为自己家里的亲人、长辈,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道一声:中秋节快乐!第三,为
祖国的繁荣,国力强盛,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立下壮志:明确学习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牢
牢记住:少年强则中国强。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
点,千百年来发挥了传承、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大家决心为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族
精神做贡献!
上海市民办青中中学
9.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征文 篇九
【例文一】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一个“知音”里,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这样,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长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一篇广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至深的爱。他给了我们一个典范,一个让年幼的孩子尚有这样的感恩之心,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大学毕业,到一个公司应聘。他走进大厅,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屑,来应聘的人很多,却都只顾着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捡起那张纸屑。于是,他走过去捡起纸屑,扔进垃圾桶里。就是这样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在这次应聘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那一个小小的举动。”这样微不足道的事,但它足已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行。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肩负起这个责任“传承文明,弘扬文化。”
【例文二】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10.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十
关键词: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问题
【分类号】G633.951
一、目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最近几年当中,我国课程在不断地改革,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地推进,音乐教育在学校的教学安排当中占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可是从我国目前的教学音乐实际情况来看的话与理想中想要达到的标准仍然相差甚远。其实这些问题在高中阶段就已经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了,一般情况下,学校只是一味注重文化课教学,从而造成音乐教学模式非常落后。音乐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更加的落后。通常情况下,高校的教育中只有选择音乐这门专业的学生才可以有机会接触到专业化的音乐教学,从中进行学习民族音乐文化。而选择其他专业的学生,学校基本上是不可能对其专门开设音乐课程的,这样就导致高校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就更不用讲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同时音乐文化在逐渐往全球化方向进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有利也有弊。文化全球化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发现世界不同地方的优秀因素并且进行吸收,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音乐实践与音乐理论。与此同时,我们还不可以把文化全球化给高校音乐教育带来的弊端所忽略,相关音乐教师逐渐运用西方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不利,而且还使得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受到了阻碍。
从音乐中可以使一个民族从古到今的一些发展进程得到体现,音乐作为一个民族美好而又特殊的一种文化,当然它也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所以说,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相当重要的。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都没有足够重视民族音乐,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假如具有5000多年优秀文化历史的中国把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丢失了,那将是非常的可怕,因此我国必须要在高校音乐教育工作方面进行加强与完善,注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学习,从而传承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
二、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是音乐教育。我国音乐界人士在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在一个民族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后,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这个问题十分重视,那么怎样才能够有效的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问题。当前我国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其实主要是依靠群众自发组织的音乐组织与音乐团体,它们代表着某种特殊的民族音乐文化,可是这个组织或者团体一旦解散了的话,某种民族音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因此消失。但是音乐教育能够使得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授通过给学生正确的音乐文化,代代传承,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音乐教育的基础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当前的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各个高校进行音乐教育的基础。从我国高校当前的音乐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如果高校施行了素质教育,那么音乐就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音乐教学案例都是具有历史性与民族性的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结果。除此之外,在当前时代下,要想在世界的舞台上给自己留下位置,那么不同的民族就应当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也就能够看出一个国家的自我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由于这些原因的出现,我国音乐教育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了基础。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加以重视。
三、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应当进一步推进改革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由于音乐教学作为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方法与基础,那么正确的音乐教育方法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促进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但是从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来看,是完全不能够适应我国音乐发展的需求,所以就应当对音乐教育施行长期的且连续性的课程改革,不应该与现在一样的表面功夫。做到这样,音乐教育才能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起到推进作用。
(二)需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使音乐教育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主要的音乐教育者,音乐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当前的音乐教师队伍的个人素质与能力相差非常大,那么要想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得以实现,首先需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使音乐教师的个人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起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三)还应当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是因循守旧,而是需要保留好的,丢弃坏的。当然文化的开放也不是把旧的完全抛弃去接受新的,而是具有选择性的进行吸收。因此,在音乐教育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應当树立正确的观念,民族文化的传承除了要学习优秀的成果与因素之外,还需要选择学习其他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以实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的象征与标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对于我国音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音乐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和基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才能有效搞好我国的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李云霞: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2]刘莉: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研究,课程教育研究.下,2015年04期
11.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十一
一、民族舞蹈的精髓——传统文化
我国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是截然不同的, 在经过长期的发展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 该艺术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稳定性和继承性, 能够直接的将民族的特点、精神反应出来。其中民族舞蹈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它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 很多动作都是来源于原始的劳作和生活习惯, 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以长期以往就形成了不同的舞蹈类型和文化体系, 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舞蹈, 都是不可否认的艺术和文化。所谓文化生态就是文化和生态的融合, 人同天地属于同构同律, 人性文化的追求是目前审美意识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
我国的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说过, 舞蹈需要的是爆发力, 并不是为了简单的炫耀技艺, 而是一种生命的需要, 即人的本能。杨丽萍独具特征的S型“三道弯”已经成为美学的重要范本, 如《月光》将水居民族温婉、柔美的特征真实的呈现出来, 而《雀之灵》则反映出了傣族人民对安宁的憧憬, 通过舞蹈来安抚人的灵魂, 呈现出人文和人性的共鸣。舞蹈表演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人们的有感而发, 通过表演来宣泄内心的情绪, 所以幼儿舞蹈教育除了引导学生模仿基本的舞蹈动作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使幼儿能够体会、感悟舞蹈中所包含的内涵和意义, 只有情感的体验才是最具有爆发力的, 也是由于情感的体验, 使得人们更易获得技能、得到真正的领悟。例如在《雀之灵》这一舞蹈作品中, 除了让幼儿模仿优美的舞姿以外, 更要体会傣族人民对孔雀的喜爱, 领悟当地的习俗和审美, 否则在学习的过程中, 只是借葫芦画瓢, 并没有真切体会其中意味, 着实显得空洞且不富有学习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的核心——民族舞蹈
我国民族舞蹈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种类多、风格多, 并且分布非常广, 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得民族文化更好的发展、传承下去, 因此在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能够直接反应民族特点的语汇, 以此来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全面的呈现出来, 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训练, 使其掌握不同类型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灵活的通过身体语言呈现出不同民族和不同韵味的舞蹈文化。
以朝鲜族为例, 鹤是朝鲜族人民中所最尊崇的要素, 具有幸福、长寿的重要象征, 不仅关系到民族的文化, 同时与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所以在朝鲜族民间舞蹈中, 鹤的理念也凸显的淋漓尽致, 所以在进行朝鲜族的幼儿舞蹈教学时, 要特别对鹤的舞姿、神态进行重点的讲解, 让幼儿找准要领、抓住民族舞蹈的个性特点, 例如“鹤步”就是朝鲜族民间舞蹈中最基本的步伐, 在教学中要强调呼吸和节奏的控制, 只有这样, 幼儿才能更好地领悟朝鲜族舞蹈的飘逸和典雅, 发挥的形象准确。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民族, 其舞蹈文化也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民族舞蹈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在我们用身体表现民族舞蹈的过程中, 也充分地呈现出了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在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渗透民族文化,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将舞蹈表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领悟舞蹈的灵魂和精髓。
三、民族舞蹈在幼儿文化教育中的应用与传承
民族舞蹈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同社会、政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不仅能够反映出社会、现实、文化, 同时还具有直指、教化人心的重要作用, 因此有意识的舞蹈教育更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价值, 实现了舞蹈艺术与世道人心的完美结合。舞蹈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性, 基本所有的民间舞蹈都具有生活中的原型, 通过观察、感受、模仿来分析舞蹈动作, 解释舞蹈现象, 并最终直接将精神、文化素质反映出来, 成为一种非常强烈的表现形式, 具有独特的美感和价值。
随着人们对精神建设、健康生活的不断重视, 幼儿民族舞蹈教育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人们已经足够的认识到舞蹈教育对精神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舞蹈通过将艺术和民族特色结合到一起, 一方面反映出了民族的智慧, 另一方面也将我国悠久的文明传承下去, 更重要的是民族舞蹈符合人们的需要, 能够起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重要作用, 为现代生活增添一抹活色生香。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 民族舞蹈将音乐和民族特点完美的结合到一起, 同时也紧密的联系着美术、书法等各种传统的艺术形式, 因此民族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也就更加显著, 只有做好了幼儿文化教育, 才能更好的将民族舞蹈传承、发扬下去。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 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民族舞蹈的光辉和本质是永远不会湮灭的,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变化, 在这种趋势之下幼儿舞蹈教育也必须要审时度势, 不断更新、调整幼儿教育的观念。在幼儿民族舞蹈的教育过程中, 一方面要使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 另一方还要使其掌握舞蹈的动态和特点, 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更好的将民族舞蹈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吴宣淼.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影响的研究[J].音乐时空, 2014 (09) .
[2]毛丽娟.关于幼儿民族舞蹈的教学[J].文教资料, 2005 (22) .
12.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征文 篇十二
从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从小我就听妈妈给我讲司马迁的故事,今天在这本书中,我再次看到了他。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继承父业,著述历史,用毕生的经历写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期,到汉武帝初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多字,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整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走出家门游历四方。他游历了大江南北,到过长城,渡过黄河,登过泰山,经过长江,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使他获得了大量史籍上没有的史料。
正在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几次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他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了心底,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筒,在上面了写下了一行有一行工整的文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人生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宫刑,遭受了冷落,但他却在史书中有权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在司马迁的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黄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
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看破名利的心。
13.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十三
开展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根据《张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我校决定全面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中小学德育大纲》为中心,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将学校德育工作虚功实做;通过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创新学校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标:
1、总目标:
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际,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积极倡导亲子共读,提高个人修养,提升家校文化品位为具体目标,在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
2、学生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水平。
2、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读书明理。
3、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
4、通过天天诵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回、勇于进取的坚强意志和心理品格。
5、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
6、通过学生,感染家长,带动全社会兴起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风尚。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快乐成长
四、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工作小组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组长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督,亲自评,深入参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全过程。要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以身示范,为人师表。
(2)构思并制订传统美德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3)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评价。(4)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做好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推广和应用。
五、实施原则:
1、人本性原则
根据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
2、整体性原则
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
3、发展性原则
通过实践体验,把口号变成行动,情感得以升华,行为得以内化,逐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受益终身。
4、时代性原则
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六、实施安排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时间:每天早晨8:00—8:20,中午2:30-2:50各20分钟时间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
形式:首先教师带读、优生领读、单个诵读、对诵、小组诵读、集体诵读、吟诵表演、自由诵读、也可以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抑扬顿挫,生动活泼,轻松愉悦。还可以开展接龙赛、擂台赛等形式的诵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14.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十四
一、民族音乐启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
民族音乐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 它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情表达, 通过此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和愿望, 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 由于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 所以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中华民族音乐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撑, 激励着国人在民族文化的指引下坚强前行, 已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在音乐教育中, 向中小学生讲解和传授民族音乐的过程实质就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宣扬的过程, 也是让小学生对它认知的过程。例如, 现在我们在音乐课中, 安排有“民族文化”主题, 向学生介绍中国各地的民歌, 为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平台。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效率, 学唱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社会背景、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相关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唱《茉莉花》时, 我就先向学生介绍其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中国正在阔步向前, 让学生在歌唱时更能体会此民歌的独特魅力。我国幅员辽阔, 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独特的绚丽文化, 通过不同的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各个地域丰富多彩的文化。
此外, 我国民族音乐中还包括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 如琵琶、唢呐、笛子、胡琴、笙等, 小学音乐课中, 加强对这些我国民族声乐知识的讲解和演奏, 对于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音乐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在我们的民族音乐中, 蕴藏着民族气魄、民族气概、民族感情等, 它凝结了各族人民的智慧。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小学生有着一系列积极意义, 它促使中小学生在坚韧顽强、自信向上的民族精神的指引下燃起爱国情怀, 在青少年时期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
当前在小学音乐教育中, 教师应将民族音乐和民族精神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民族精神的魅力, 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如在演唱《黄河大合唱》时, 可以通过讲解、观看视频等方式, 让学生如临其境般感受到船夫们与大风大浪搏斗的激烈场面, 感受到我国人民艰苦顽强的精神;在演奏《狼牙山五壮士》时, 先通过电影片段给学生还原一个当时的情景, 让学生在演奏时, 用自己的真情去演绎出五壮士英勇善战、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 从内心深处表达对先烈们的敬意。总之, 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 要让学生从内心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让学生从这其中深刻体会到一种无法抗拒的中华民族精神;理解歌曲中所包含的中国华夏儿女的民族感情, 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作品的内涵;在音乐作品的学习中, 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 学习我国中华儿女视死如归、前赴后继、英勇顽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将音乐作品与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 增强学生向先人学习的动力, 使之怀有拼搏向上、不怕困难、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 让他们具有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三、民族音乐树立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 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频繁, 在教育学生汲取他国优秀文化元素的时候, 也会被一些不良因素干扰, 让他们无法分辨“好”与“坏”, 不能积极有效地对待周围的事物, 缺乏正确的人生观。我国民族音乐以其丰富的内涵被认为可以“正身行”。因为高尚优美的音乐蕴含着一定的高尚情操和情怀, 它独特的声情并茂艺术形式对于塑造小学生的灵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能够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升华的作用, 对学生的心灵起到净化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还能够让他们具有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此外还能够提高他们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分辨能力,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此外, 高尚的音乐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陶冶高尚的情感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生《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时, 通过独唱、混声合唱、男生合唱、女声合唱等多种演唱方式, 去表达出气势磅礴、展现出我们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精神, 流露出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 给人一种向往真善美、战胜苦难的信心和力量。让民族音乐以其超强的正能量去感染学生, 让他们产生一种正义的、高尚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充满了对人生美好的向往, 对生活和整个世界充满了挚爱, 增强自己为之不懈奋斗的力量。
四、结语
如今, 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已经明确指出, 小学生需要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 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各大高校和美体已开始重视这一问题, 众多社会学者也呼吁社会要给民族音乐更大的支持和发展。但是普通基础音乐教育才是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石, 所以, 发展民族音乐,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应从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做起。
摘要: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小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教学, 这对于传播民族精神、弘扬名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文化,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1]罗仕艺, 沈秋鸿, 刘念.小学音乐教学是本土音乐教育的关键——以重庆接龙打击乐为例[J].电影评介, 2010, (04) .
15.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十五
一、增加少年儿童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无疑是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活动。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有这样的理论,他认为:儿童唱歌与说话都同样的自然,通过唱歌这一人人都能从事的活动,能够使孩子们的歌喉日臻完美。而在众多歌曲作品中只有美好的民族艺术才会让孩子们真正感到这里是家乡,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柯达伊的“要让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愿望”,要使传统民族音乐活在人民的生活之中,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而这一切又必须从小培养。儿童从幼年起,通过大量民间儿童歌曲,培养了兴趣,也熟悉、积累了民族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并逐步感受到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学生欣赏着、想象着、感染着、参与着、发现着少数民族的活力与魅力,向往着近距离了解这些民族的生活,更生发出对不同音乐的浓厚兴趣,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家乡拥有这样美好的民族音乐而自豪!
音乐的魅力正在于无需更多言语就能达到心灵相通、精神引领的效果。因此,如果说,音乐是“心灵鸡汤”一点不为过!
二、萌发少年儿童对“三少”民族民间音乐、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音乐是伟大的心灵艺术。通过“三少民族”民歌音乐乃至内蒙古草原、山林、渔猎等文化可以看到音乐的内涵与其艺术形式自是相互关联,这无疑对孩子们音乐欣赏趣味的形成确起到了熏陶默化的铸就作用。“三少”民歌内容多为讲究温厚、质朴、和谐的文化氛围,其民歌逐渐形成了一种豪放、宽容、朴实、诙谐的整体性格特征。
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的出现得到了公众及社会的认可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的。可以说,草原文明不仅具有传承性且极具开放性。孩子们的演唱不仅仅保留和延续了草原文化之传统,是没有年龄与经历、没有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的,是古老民族纯净生活的反映。孩子们给人们以艺术灵感的童谣,荡涤着世人的心灵,也给予了现今人们以青春的活力!
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授课前,我将三少民族的风俗习惯为学生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例如,三少民族的服饰、居住、饮食文化以及他们的歌曲风格、舞蹈特点等。并且观看了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的演出视频,聆听了《勇敢的鄂伦春》、《鄂呼兰,德呼兰》、《梦中的额吉》等歌曲,欣赏了达翰尔族舞蹈《鲁日格勒》,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美好。音乐是最易于为儿童所接受的语言。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通过音乐的感召,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近少数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音乐、喜欢少数民族音乐,从而消除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歧视,萌发儿童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意识。
三、丰富音乐认知、扩大少年儿童的想象空间
在艺术世界里,音乐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它可以消除紧张情绪,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学生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得丰富、充实。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通过音乐语言理解那些通過日常语言所不能理解的细节和微妙之处,使孩子的“感性和理性得以融洽、升华”。少儿阶段是各种感官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听力培养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学习是通过多种感官体验音乐的要素,通过体验形成经验。少儿阶段通过音乐的母语获得的音调积累,对继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音乐的创造性能力具有深远意义,使其获得音乐能力。
少数民族音乐认识对儿童的想象力拓展有着巨大的推动。我们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等同于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想象之门。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背后往往有着美丽神秘的传说故事,在故事铺垫下,学生对音乐的体会更加深入,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更加丰富。
黑格尔深刻的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灵魂的解放”,是“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有组织的声音“把观念内容从物质囚禁中解放出来了”,而“把这种自由推向最高峰的就是音乐。”民族音乐的音响形式(节奏、旋律、和声等)是民族审美情感的直接载体,它摆脱了人生语态和一切自然音响非组织的嘈杂散乱和粗糙的原始形态。音乐倾诉心灵的秘密最为直接,也最易听懂。音乐具有无可替代的民族特点,即只有这一种音乐才能最贴切最充分的表现这一民族的心理层次和感情曲线。
将家乡三少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该重视儿童的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的性情通过音乐的洗练,而达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乐的精神来塑造自己的生活。”音乐具有无可替代的感召作用,因此,用音乐构筑心灵之桥,是推动少年儿童热爱生命,以音乐所特有的包容之心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理想之选。
16.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十六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女)敬爱的老师们,(男)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晚上好!
(男)今天,我们欢聚在道德讲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合格公民”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品中华经典,做合格公民”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女)源远流长的美德故事,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女)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fù)郁的芳香。(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女)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男)弘扬美德,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女)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男)首先请陈正俊主任介绍评分标准:
(女)下面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今天的评委。他们分别 是陈正俊主任,王开念老师,李念新老师,唐昕老师,韩佳老师。(合)“弘扬民族文化,做合格公民”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比赛已经接近尾声,评委老师正在统计结果。
各位老师、同学们,经过评委老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各位选手的成绩已经排定,请
我们揭晓获奖名单并颁奖。
结束语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传承中华美德。(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美德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女)传承美德,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传承美德,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男)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女)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男)愿中华美德之花永远芬芳(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17.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中华文化 篇十七
——读《国学经典诵读》有感
书籍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卡迪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了《国学经典诵读》后,我仿佛穿越时空,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对话。
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警句、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非常适合我们学生阅读。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单元,因为在这一单元里有很多古代寓言和成语故事。它告诉我们不要虚度光阴,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让我们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人要有自信,失败了不能气馁,从哪儿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跟学,学人学语”,读了之后,对我的感触很深。我本身是一个胆小的人,晚上连上个厕所都不敢,当我读了这本书以后,书中人物的自信、勇敢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从一次次失败中找到自信,慢慢的不在害怕了。也让我认识到只有相信自己,才是最棒的。
《经典诵读》凝聚了古人们语言的精华,向后人展示了充满魅力的中国文化,还有许多名言警句:“刀不磨要生诱,人不学要落后”。使我明白了只有学习才可以取得进步。“铙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铙人”告诉我,当别人犯下错误时,要懂得宽容、理解……
茫茫书海,好书难求,这本书汇聚了一个个名言警句,汇聚了一个个道理,多去阅读它,爱到的益处也就更多;拓宽知识,丰富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好处多多,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找来读读看,这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会让你领悟出更多的道理,会让你成
为一个懂古语的“小神童”。大家都来看看吧!
18.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 篇十八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文化,传承,策略
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人的性格品质, 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 形成正确的艺术观。音乐历来被各民族视为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 尤其是民族音乐被誉为民族文化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一个民族的音乐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当前,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状怎样?如何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应该怎样发展?笔者在此以温州地区为例, 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反思与实践。
一、制约温州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因素
目前我国中学的音乐教育, 特别是民族音乐教育比较薄弱。课程改革之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专家都认识到,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对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 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从学校音乐教育目前的状况看, 一方面, 大量的民族音乐作品及作品欣赏进入了中小学音乐教科书, 体现出国家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视;另一方面, 大多数的学生依然喜欢现代音乐作品和西洋音乐作品。以温州地区为例, 温州地区的民族音乐包括:永嘉昆曲、温州鼓词、瓯剧、苍南木偶戏、和剧、龙湾撞歌、平阳东岳道教音乐等。尽管永嘉昆曲被收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受到政府的重视;尽管温州鼓词至今仍在流传、在温州地区的电视与广播中播放。但是我们又看到, 年轻的90后一代表现出对此的冷淡, 温州地区的民族音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呢?探求温州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策略, 必须首先了解制约它发展的原因。
1. 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之后, 温州地区经济以其惊人的速度发展, 一度处于浙江省乃至全国市场经济“领头羊”的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量的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开始涌入, 对传统文化包括音乐文化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 外来人口潮水般的到来, 也对温州地区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 温州地区民族音乐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被改变, 面临失传危机。
浙江瑞安教师进修学校陈国胜老师在2005年4月的一篇《保护民间艺术弘扬特色文化——关于温州鼓词艺术文化资源的调研与思考》博文中谈到:与温州地区经济发展的迅猛相比较, 温州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显得比较迟缓。仅以温州话为例, 越来越多的90后出生的当地学生只能听得懂温州话, 而不会或者不愿意说温州话, 这制约了以温州话为基础的温州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生不了解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艺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比较远, 加上温州地区独特的文化、历史、语言、风格, 使得学生在接受民族音乐时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大多数中小学生不喜欢、甚至排斥温州民族音乐。温州民间音乐的艺人为数不多, 青少年对其知之甚少, 更没有年轻人愿意把它作为职业或爱好, 民间艺术后继无人。
2. 音乐课程实际地位较低, 不受重视
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 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音乐课与其他各科在地位上实际是平等的, 均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任务。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音乐艺术欣赏, 提升个人文化素质。遗憾的是, 由于应试教育等原因,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音乐课与美术课、体育课一样地位很低, 甚至比体育课的地位还低。在温州地区, 许多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音乐艺术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 是人类的创造, 它不是进行具体事物的阐述, 而是侧重于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感应、体验的概括和升华”。[1]在他们看来, 音乐课就是让学生学会唱几首歌、放松一下, 音乐素养只是少数人的一种特长。在这种认识之下, 音乐课等同于唱歌课, 不仅美育的教学目标没有实现,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任务也成为梦幻泡影。
3. 教学目的不明确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美育是普通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音乐教育是一种极好的美育教育方式, 在教学中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丰富情感体验, 陶冶高尚情操。所以,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音乐的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来说, 由于民族音乐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一朵奇葩。通过一个民族的音乐教育, 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音乐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从温州地区各中小学校的教育现状来看, 音乐教育远未达到文化教育的层次, 许多人以为, 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可有可无, 致使民族音乐教育只是教师偶尔点缀课堂的一种形式。
4. 教师素质较低
民族音乐教育不是简单教学生唱几首民族歌曲, 也不是简单听几首民族乐曲。当前温州地区各学校的音乐教师普遍对现代、西洋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 而对于古典、传统的音乐比较陌生, 尤其是对温州地区的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偏差。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民族音乐专业的教师, 现有的教师大多是接受西方音乐教育成长起来的, 本身所具有的民族音乐素质不高。少数教师虽然受到民族音乐教育的熏陶, 但对于温州地区民族音乐的理解也缺乏应有的知识与认同, 谈不上指导学生怎样去理解与欣赏。
5. 缺乏相应的地方音乐教材
课程改革之后, 民族音乐教育受到重视, 民族音乐作品在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音乐课程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根据各地的实际, 编纂出能够反映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遗憾的是, 在温州地区, 由于多数教师缺乏必要的民族音乐教育的素养, 整个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出现了忽视民族音乐教育而偏重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教育的现象。个别学校的教师甚至迎合学生喜爱流行音乐与歌曲的心理, 故意删减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 增加一些流行歌曲的内容, 使学生缺乏对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的学习, 缺乏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当前温州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缺乏开发地方音乐课程的能力, 而且不愿从事地方民族音乐教育这种“下里巴人”的活动。由于缺乏相应的地方教材, 温州地方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少之又少。
6. 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温州地区各中小学学校民族音乐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尽管音乐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但民族音乐教育的缺位现象不同程度的广泛存在。有的学校音乐教师没有系统的民族音乐教育计划, 对于教科书上的民族音乐作品只能做到有选择的关注, 在整个教学内容体系中并未真正把温州地区的乡土音乐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音乐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调查发现, 教师侧重于利用西洋器乐来教唱民族歌曲、利用多媒体播放民族音乐作品, 多数教师不清楚如何分析作品的内涵与如何进行作品的欣赏, 灌输式教学方式很普遍。
二、探析温州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策略
面对上述难题, 音乐教师如何才能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 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呢?
1. 编写校本民族音乐教育教材
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就是乡土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离不开教材。开展地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需要编写一套系统的由浅入深的乡土音乐教材。教材是搞好地方民族音乐教学的前提, 也是新课程提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但教材建设工作绝非一蹴而就, 要有一定的计划性。教材编写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选材。温州地区的民族音乐包括永嘉昆曲、温州鼓词、瓯剧、苍南木偶戏、和剧、龙湾撞歌、平阳东岳道教音乐等。哪些内容适于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助于传承温州地区民族音乐文化?这需要教师仔细揣摩、分析。一般而言, 地方音乐教材内容, 可以是当地的乡土民歌, 也可以是地方剧种, 还可以是民间器乐。但不是所有的地方音乐素材都适合进行音乐教育。笔者以为, 永嘉昆曲、温州鼓词和瓯剧是温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音乐, 教材选材当以永嘉昆曲、温州鼓词和瓯剧形式的内容为主。第二步搜集资料, 学校音乐教师应该组成一个团队,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地方音乐资料的搜集。永嘉昆曲、温州鼓词和瓯剧在温州地区流传几百年, 留下了大量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作品, 这需要老师对其进行筛选, 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作品片段作为校本教材的选材内容。第三步聘请民间艺人进行原汁原味的演唱、演奏并实况录音储存, [2]作为配套的校本音乐教材素材。第四步对所选择的素材按照内容理解的难易程度、曲式变化的复杂程度进行编排、精选、审稿, 编写出系列音乐教材。这里需要老师们注意的是, 所选作品必须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 教材编写应体现民族音乐教学特色, 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出发点。
2. 加强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 提升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
从事民族音乐教育必须具有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 具有一定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 能准确地区分、诠释各类民歌, 熟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戏曲音乐和曲艺音乐;第二, 能演唱 (奏) 一定数量的民族音乐作品, 并能较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3]第三, 能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与诠释民族音乐作品。
民族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教育、文化教育, 不仅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 而且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文化素养, 能够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审视、欣赏民族音乐作品。民族音乐教育更多的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欣赏, 欣赏乐曲必然要对该乐曲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除对作者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简要的介绍外, 需要着重讲解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而诸如曲式结构、主题展开等理论问题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试举一例常识进行说明:对于《二泉映月》作品, 一般的解读是这首作品里有伤感的叹息, 有苦痛的倾诉, 有难以排解的愁绪, 也有抑制不住的激愤, 还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实际上, 瞎子阿炳从小寄住在道观, 对道教音乐与道教文化谙熟于心。道家文化是一种出世文化, 阿炳的作品也打上了浓重的道教音乐与道教文化的烙印。所以, 对《二泉映月》作品的理解一定要从道教音乐、道教文化的角度, 并结合阿炳的身世来分析, 不能仅依据阿炳后半生的身世。《二泉映月》实际上是阿炳对自我人生的思考, 作品悲而不愤、愤而不悲。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素养对民族音乐作品理解的重要性。民族音乐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呻吟、欢乐、挣扎与纷争, 也寄托了梦幻、期待与理想。可以说, 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情感血脉, 它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 音乐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3]
当前温州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欠缺历史文化素养, 制约了他们对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欣赏与教学。学校应该按计划选派音乐教师到戏曲学校等相关部门进修, 或者请精通传统音乐专家来校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使教师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推动是实施文化发展策略的重要手段, 音乐作为文化的存在方式, 有着独有的魅力。民族音乐的背景是民族音乐文化, 而民族音乐文化最终体现的又是民族的审美理想、文化价值、民族精神。只有提升音乐教师的文化素养, 才能为深入开展传统的音乐文化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3. 教师要正确认识音乐欣赏教育的目的
民族音乐教育更多的是一种音乐欣赏教育。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来看, 民族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决不是为了培养一个音乐家, 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音乐基础素质和得到一定的音乐审美陶冶。欣赏民族音乐, 是用民族音乐去熏陶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在音乐的情绪中受到感染, 产生共鸣, 丰富情感体验, 培养审美情趣, 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4]民族音乐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听听录音, 看看录像, 而是要透过一个民族的文化, 真正去体验这个民族的音乐并从整体上来认识它。一个地区民族音乐往往与本地区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思想、民族习惯、美学观点和价值观念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学生学习、欣赏温州地区民族音乐, 可以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 来吸收、感悟温州地区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精神,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4. 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支持
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方式基本是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为主。这种传承方法虽然保护了一些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性, 但也具有一定的缺陷。由于“口传心授”的方法没有一定的准确性, 它是根据传承者个人的标准口头传授给被传承者的, 因此, 传承具有局限性。当代社会既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又是一个非常功利的社会, 对于不能带来经济利益或者社会效益的事情, 往往人们不愿意接受。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对于国家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对于学生个人而言不具有经济利益, 也不具有考试的价值。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温州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 只有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 社会各界给予一定的关注, 才能有效加强学校中的民族音乐教育, 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5. 民族音乐教育要与其他人文学科教育相结合
对于民族音乐作品价值, 多数教师仅从音乐视角出发, 忽视了民族音乐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一般而言, 白话文对于学生理解祖国文学的美学性、提升写作能力不利, 而文言文、半文半白的白话文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中文特点。温州地区民族音乐作品多以传统戏剧与曲艺为主, 像永嘉昆曲、温州鼓词、瓯剧等作品剧本写作有着严格的规定。每一个曲牌有几个句子, 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要对仗还是顶真, 都有规定而且必须遵守规定;在一般的格律谱中, 都规定了曲牌正字的四声, 限制“平上去入”的运用;强调韵脚的运用, 板眼分明。这些繁复、严格的规定, 丝毫不比中国古代文学中其他韵文形式简单, 它是系统的、完整的韵文体系。欣赏温州地区民族音乐作品,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文表达的特点、艺术性。民族音乐不仅包括形态和技能层面上的东西, 还包括社会、历史背景及哲学、文学、艺术和意识、行为等各种层面的内容。落实民族音乐教育, 要注意在教学中将民族音乐作品与文学、美术、历史、哲学、宗教民俗等紧密联系, 有利于从文学、历史文化层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人文内涵。音乐教育要从音乐体验入手, 更要从文化传承出发, 这是对音乐教育价值的一种提升。在给学生上民族音乐欣赏课时, 教师要认识到, 作品内容讲解要深入浅出, 关注作品 (如昆曲、瓯剧) 语言的美感有助于学生体验到另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境界, 从而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6.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能力不同。音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水平, 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根据课程标准, 对于1、2年级学生,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 形象鲜明。对于7~9年级学生, 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 并能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评述。
音乐是听觉艺术, 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要让学生喜爱民族音乐,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师就要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 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民族音乐教育中要始终围绕各种音乐作品, 通过感受、鉴赏, 表现、创造和评价方式来进行,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 突出音乐艺术的表现性。[5]教师要把学生的亲身体验作为音乐教学最活跃的因素, 以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教师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传统课堂教学采取听、唱方式, 注重知识灌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民族音乐教育, 应该采取听、析、议的方法, 先让学生听, 进行初步欣赏, 再分析作品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然后再让学生听、讨论, 形成自我的认识。音乐教育是活的教育, 让学生直接参与对音乐作品的评价, 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产生心灵的激荡。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音乐审美的核心是情感体验。采取听、析、议的教学方式, 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 这种教学“以感情体验为联想的前提, 感情体验愈强烈, 联想愈活跃, 对感情内容的认识也愈深刻。”[6]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 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 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由于民族音乐教育在我国中小学中刚刚起步, 希冀上述管见能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啸虎.音乐教育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17.
[2]肖光明.弘华夏之乐魂, 扬民族之神韵[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8 (6) .
[3]满达、尹达.音乐教育的内涵是文化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2007 (6) .
[4]陈冰冰.关于现今中学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11) .
[5]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J].中国音乐教育.2002 (4) .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教育】推荐阅读:
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论文09-27
民族文化传承10-02
传承优秀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06-20
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08-21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文化精髓作文07-24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06-17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07-15
江苏卷高考作文真题:民族智慧 代代传承06-11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传承论文10-09
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