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品

2024-10-19

李白作品(精选12篇)

1.李白作品 篇一

李白留给后世人千余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以下为名句精选: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另作“二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7、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

2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29、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2、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3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3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3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府将进酒》

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3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40、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I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

4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其三》

42、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

43、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山东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4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阅读李白,并说李白与王维 篇二

1、李长之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

这本书写于1939年,作者比较系统地探讨道家思想对李白思想的影响,这在谈李白的诸多著作中是不多见的。作者还发现,入世心很重的李白,心中有个当官为政的榜样鲁仲连;文学上,李白也有自己的榜样,比如谢朓。李长之将李白理解为“寂寞的超人”,也是独到的见地。这本书的文字优美,好读。

2、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10月版)

这是1971年中国大陆“书荒”时出现的一本文艺专著。像当时所有的书一样,前面印的是毛主席语录。那时候的书,印毛主席语录比印版权页要重要得多。

从书名看,《李白与杜甫》是比较李白与杜甫的。实际上,说它是《关于李白》与《关于杜甫》两篇论文的合集更确切一些。在《关于李白》中,郭沫若对李白的出生地、人生经历及追逐功名的考证,对李白许多诗篇的写作背景及内容的理解,对李白热衷于求仙炼丹的批评等,下了很大的工夫,许多考证、许多观点发人之所未发。至于《关于杜甫》,以阶级斗争为纲,上来就将杜甫定为地主阶级,以阶级分析入手,大讲“杜甫的阶级意识”、“杜甫的门阀观念”、“杜甫的功名欲望”、“杜甫的地主生活”等,作出了一些轻率、牵强的结论。杜甫被人称道的《三吏》、《三别》,被他否定得一塌糊涂。鉴赏文学的眼光被“阶级立场”所左右,文字就不足观了。

“文革”后,《李白与杜甫》不招人待见,一些人对郭在书中抬高李白、苛责杜甫进行批评,甚至说他是为投上所好而扬李抑杜的。这对郭是不公平的,毕竟在“李杜”之间,郭更喜欢的是李白。张炜的《也说李白与杜甫》认为:“这是一部才华横溢的书,其中的确有大量的假设、推理、判断,为一般人所不能也不敢做出……只有具备诗人和学者的双重身份,才有这样的气魄和行动能力。”“晚年的郭沫若与两位唐代大诗人做了一场漫长而持久的潜对话”,“这部书或许比通常认为的要复杂得多,费解得多。”

笔者以为,对《李白与杜甫》这本书,要掰开说,《关于李白》这部分,今天仍很好读,现在的学者也未必有郭当年的工夫。同时我猜想,《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论李白与论杜甫的两篇文章,可能不是同时写作的。或许,《关于李白》初稿于“文革”之前,《关于杜甫》写在“文革”之中,所以立意行文要符合当时政治的需要。无奈的是,这本书的写作时间,作者本人没有只言片语透露给我们。

3、张炜的《也说李白与杜甫》(中华书局2014年7月版)

张炜的《也说李白与杜甫》,它既包含着对唐朝以后历代对“李白与杜甫”话题的追溯,也可以看出三十多前年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对作者的影响——《也说李白与杜甫》中,有许多处在引用、赞同或反驳着《李白与杜甫》的观点。

《也说李白与杜甫》不像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那样长于考证。张炜运用历史视野,将“李杜”放在中国历史长河里,看中国文化在他们身上的影响,还原他们的悲喜人生。比如,李、杜求仕当官心重,爱他们的人都千方百计地替他们打掩护,张炜分析自战国到唐代浓烈的“干谒”之风对文人的侵蚀,分析千百年来知识分子与庙堂的关系,令人深思。张炜还将李白放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内看,对比中国文人成长环境与外国文人成长环境之差异,分析中外天才、异才与当时世俗的摩擦,也属于新的角度。作者试图通过分析“李、杜”自身的问题和当时社会的问题,让当代人看到自身和当代的问题、文人与官场的问题、文学与现实的问题。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过还原“李、杜”的生活轨迹,从他们某些“不堪”的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痛点”——“这是文化之疼,理性之疼,人性之疼”。作者期望今人接受“李白与杜甫”他们那一代的遗产,携带着传统前行,把我们“现代”的路走好。

《也说李白与杜甫》是处处对比着写“李白与杜甫”的。对比的结果是:李白在天上,杜甫在地上——李白从高空直接降临,杜甫从地面往上攀登——这不是论高低,而是说性格的差异、生命质地的差异;两人都是“大舞者”——以过人的才华,舞在天地之间;两人构成“双璧”——“双璧”须是具有同等地位和影响的,而且二者不能重复,不可代替。

張炜在《也说李白与杜甫》中说:“一个高超的文学人物,因为想象的世界太大了,这个生命体对他人来讲就会太神秘,简直是浩渺,像看海洋和天空一样。要写出这些人物的传记有多么困难。要写李白传、杜甫传,那又是难出十倍的工作。”他提醒说:“写屈原传、李白传这一类文字,一定要慎之又慎。”张炜如是说的时候,台湾的张大春正在做一项近似“李白传”的大工程:写一部一百多万字《大唐李白》。我已见到一、二卷。《大唐李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作者以巨大的想象和才华还原李白的历史,是李白诗史,亦是李白诗话、李白诗论。

李白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连着读了几本谈李白的书,我就看到——

一个好酒的李白。李白诗曰:“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醉中趣,勿使醉者传。”李白天生放纵与浪漫,喝酒多了更加放纵与浪漫。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谓贴切。嗜酒豪饮,酒神精神,文思泉涌,似鬼神所授。从前人说陶潜诗篇篇有酒,李白更当得起这句话。“一日须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酒后神游,回到生命的自由状态;这种自然自由的状态,正是产生创造力的好状态。因为好酒,民间还传说他酒后到水中摘月而溺亡……

一个好官的李白。李白汲汲于求仕,渴望入世用世、建功立业。一篇《与韩荆州书》,是文学上的千古名文,却是一个不成功的“求职信”,且有拍马过度和自吹自擂之嫌;他写的一些表和诗,也显得不那么自尊,这都为后代所诟病。“翰林待诏”的短暂官场岁月,是他一时的骄傲和一生的追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其实是被人家不失体面地打发走了),从此远离官场,面子上还算好看,里子却是无奈的痛。“长相思,在长安”,李白一生心系长安,并不是“天子呼来不上船”。求仕不顺而失意,才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的声音,是气话,是牢骚,也可能有些愤怒与反思在里面。这些,让我为一个伟大诗人感到难堪和疼痛(当然,许多伟者在权贵面前都是这样)。

nlc202309041012

一个好名川的李白。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有他的足迹。秦岭、巴山、嵩山、华山、泰山等,都有他漫游的诗篇。他在山东徂徕山,与一群朋友结成了“竹溪六逸”;他和杜甫同游齐鲁,这都传为佳话。名山大川里有神仙,有高人,这对李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一个好侠义的李白。个体生命面对偌大世界,容易胆怯。李白不怕,他身上有股天生的野性。李白从小练剑,经常背着一把宝剑游走四方。他的《侠客行》很有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年轻时家境不错,故轻财好施,在维扬(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他的朋友吴指南和他同游时死于洞庭湖畔,他“剔骨葬友”,将吴指南的尸骨背回到吴的老家。李白的侠客精神表现在诗词上,就是我们感受到的那种强大的冲决力。

一个好求仙访道的李白。李白思想中占主导作用的是道家思想。他好奇心强,喜欢结交一些奇人。他热衷于丹炉,求道的地方主要在岷山、嵩山、随州等。他去过众多道家地场,还正式接受“道箓”(郭沫若考证,道箓的仪式,形式十分繁琐,比佛教徒的受戒、耶酥教徒的受洗礼,要严苛得多)。这对他的身体健康不一定有多少好处,但对于他的诗文气象产生了重要影响。李白的《梦游天姥留别》,神仙列阵,神奇无比,与他有一个神仙情怀分不开。

一个好诗的李白。他有天才的文笔,“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王国维说他“太白纯以气象胜”。杜甫说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通过他创作(留存下来的)的千余首诗歌,在实验汉语的力度、强度、高度、宽度、柔韧度、模糊与清晰度……他在创造汉语新的句式、新的表达形式,总之他在探索汉语的最大的可能性,从而创造出汉语的奇迹:天马行空、上天入地,出神入化。

为什么老是让“李杜”争高低?

李白,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晚李白、杜甫六七十年的诗人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有“时人谓之李、杜”句。可见,李白杜甫去世一个甲子前后,就有“李杜”之说了。

李白与高适、孟浩然、贺知章等詩人的关系都不错。李白曾写“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说明他与孟浩然的深沉友谊。李白与诗人高适(他是唐朝诗人中官做得最大的一个)关系也不错,只是两个人没有走在一条“道”上,后来关系疏远了。李白与贺知章更是好朋友。李白第一次进长安街,遇见贺知章。这时,贺的诗歌已有大名,官是三品,无论哪个方面都算是顶尖人物。李白的一篇《蜀道难》使贺知章惊叹:“你真是个被下贬的太白金星啊!”从此李白有了“谪仙人”的雅号。李白第二次进长安,也有贺的功劳。但这一干人的诗歌光彩、家国情怀及个人魅力,显然和李白与杜甫不在一个级别,后人将“李白与杜甫”并列起来,称为“李杜”,那是反复掂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闻一多说:李、杜相遇,就是两颗星相遇,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里,除了孔子和老子会面,再没有比这两个人的会面更重大更可纪念的了。

李白与杜甫,无疑是两座耸立的高山,是两个艺术生命的标本,是支撑起中国文学、东方文明的其中的两根支柱。自唐以来,人们说到他们其中的一个人,一般地说都会联系到另一个人。其实,两人见面有据可查的纪录也就是三四次的样子。有人把他两人诗歌中的涉及对方的诗歌统计了一下,李说杜,三四首:杜说李,近二十来首,通过这个数字来说明杜甫更怀念和牵挂李白一些。

中唐之后的中国,逐渐形成“扬李抑杜”或“抑李扬杜”两大人群。

喜欢谁不喜欢谁,喜欢他的作品或不那么喜欢他的作品,本属于个人偏好,这也无可厚非。可是,中国一些人好分胜负,好排座位,喜欢戏剧效果,于是,将两人拉在一起,互相对比,寻找差异,比较着比较着,就将两人简单地对立起来了,褒一个贬一个,一个打倒另一个,非此拼出个高下不可。

喜欢他,则宽容他、包庇他;不喜欢他,则损他、骂他。或者为了一时的政治需求,来扭曲他。这是我们的毛病,要改呢。

我想说的是“李白与王维”

2015年初的一天黄昏,我在西安大雁塔南广场散步,忽然想到公元701年的大唐所发生了的大事,比如:一、神秀奉武则天诏进长安;二、武则天下令重修大雁塔;三、李白出生;四、王维出生……。当时,我发了一条微信。方英文老师回复说:“李白与王维同庚,并耀于同代,最有意味的是,在二人的那么多诗文里,从未提及过对方的名字——仿佛对方不存在似的。”

许多人都注意到这个有趣的问题。

我读唐、宋笔记,一直盯着这俩人,却没有发现蛛丝马迹。

那天晚上,我写了一首打油诗《李白与王维》:“一个诗佛,一个诗仙,同生于七零一年;都吟过太白山,都赞歌终南;都曾长安为官,都在内乱中受到牵连,还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孟浩然。想来两人熟悉,可在诗词中没有唱和宛若冰炭,连在野史中都不曾会面。大唐天空下的两颗巨星,动若参商不相见——呜呼!梅花荷花亦不见。”

王维,名维,字摩诘,十几岁即有诗名,二十一岁得中进士。他在诗歌、绘画、音乐等领域成就很大,为世人所敬仰。“辋川于诗,亦称一祖”(《昭昧詹言》)。他还精通佛学,他的名与字就是从《维摩诘经》中化来。王维官运不错,做过监察御史、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他与一生漂泊的李白不同,日子过得算是悠然自得,还买下初唐宫廷诗人宋之问在蓝田山峪中的别墅,过半官半隐的生活。

对于李白与王维,前人亦有比较。《岁寒堂诗话》曰:“世以王摩诘律诗配子美,古诗配太白,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诗至佳丽而老成……虽才气不若李、杜,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亚也。”《诗薮》曰:“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载酒园诗话又编》曰:“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昭昧詹言》曰:“摩诘七古,格整而气敛,虽纵横变化不及李、杜,然使事典雅,属对工稳,极可为后人学步。”

按说,李白与王维应该认识。同时代的人,都写诗,都有诗界的朋友,在一个长安城呆过,都曾在终南山隐居。对方在诗歌上的成就,满城传唱,不会不知道等等。即使不喜欢对方的性格及作派,见见面总可以吧;不愿见他,起码要承认人家的诗文,或在诗文中咏叹一下总可以吧;即使看不惯对方,总可以在对方落魄时寄以同情心总可以吧(李白曾被囚被流放);实在不行,互相掐几下、打嘴上官司也好嘛。这些,都没有发生。海明威与福克纳都获诺奖,都是大家,两人曾经对骂,把对方的文字说得狗屁不如。李白与王维,没有任何闹别扭的细节跟情节。相近的两大星球,竟然如此遥远。他们两个,本来也可以成为文学天空中的互耀“双星”,却形如参商。看看人家李白与杜甫之间的友谊被称为“李杜”,杜牧和李商隐则被人称为“小李杜”,弄出多少话题,我就为李白与王维两个人没有构成“李王”而深深叹息……

3.李白作品 篇三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不仅在诗创作方面才华横溢, 还尝试创作了许多词作, 著名词牌《菩萨蛮》与《忆秦娥》就由李白最早填词创作。王昆吾先生讲到:“唐代‘乐府’有三种性质:一是曲子辞, 二是谣歌辞, 三是准歌辞”[1]。可见, 唐代乐府诗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被收入到郭茂倩所著《乐府诗集》中的163首李白诗词作品也不例外。这些作品有些可合乐而唱, 有些则提供了丰富的唐代音乐史料。由此可见, 李白的许多诗词作品中含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 并将“诗心乐意”的审美精神融入到创作动机之中。借鉴文学与美学等多重理论对李白诗词进行分析与研究, 可以更为真切的感受到李白诗词作品深刻的思想。

一、前提:“诗心乐意”的传统美学理论基础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自先秦始, 诗与乐就相互依存, 并在发展变迁中保持着密切的关联。“诗心乐意”的理论内涵可以尝试总结为:诗与乐有着天然的密切关联, 在中国古代的创作、传播、应用等环节中, 诗与乐的交融具象的存在于创作与欣赏的审美心理之中。诗词创作充分考虑如何入乐搭配, 创作主题、内容、风格、韵脚可以搭配相应的曲牌、伴奏与人声, 从而形成文学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在古代文献的记载或名家的言论中, 将“诗心乐意”的审美格调拆解为三层关系逐一论述:

首先, 诗与乐相互关联, 密不可分。在《吕氏春秋古乐篇》的史料记载中, 从远古先民的创作起, 便有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构。《乐府》在《尚书尧典》“乐府者, 声依永, 律和声也。”[2]的史料支撑下, 提出了“夫一代有一代之音乐, 斯一代有一代之音乐文学。”[3]的理论观点。阐明了“诗为乐心, 声为乐体”[4]的核心论断。当代学者乐黛云曾在《诗歌绘画音乐》一文中将此句解释为:“诗是音乐的心灵, 声调旋律是音乐的形体”[5]。可见, 诗词的文本内容是音乐内涵的`援引, 音调在听觉层面的外化特征使诗词的表现力得到美化。当代学者萧涤非先生曾在书中写道:“盖乐以诗为本, 而诗以乐为用”[6]。这也佐证了诗与乐的缺一不可。“诗乐相伴”的思想深植于李白诗词创作中, 在收录于《乐府诗集》的163作品中, 根据曲牌类型分别划入“相和歌辞”、“横吹曲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汉郊歌辞”、“新乐府辞”、“杂曲歌辞”等11个分支部类。每种曲牌都具有独特的表演手法与应用场合。

其次, 诗与乐并不能混为一谈, 二者相互独立存在, 诗词与音乐既有联系, 也有区别和矛盾。这种“二律背反”的理论研究逻辑既保持了汉魏以来诗词研究的传统, 也开辟了唐代诗乐文化研究的全新模式。《文心雕龙》中有言:“乐辞曰诗, 诗声曰歌……诗与歌别, 故略具乐篇, 以标区界”[7]。诗与乐有各自的文化表述方式与功能, 在交融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独立的文化特征。一方面, 诗词在创作中有着独立的审美内涵与精神主旨, 是诸多文学题材中浓缩的精品;另一方面, 诗词在独立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背离音乐精神, 反而试图凭借文学语言的独立力量来获得一种近似于音乐的表达效果。诗词与音乐的共性特质, 使二者长久以来保持着近距离的交流, 但从艺术门类的基本结构来看, 二者在属性、特征、表现力、接受性等方面仍然有别, 不可混淆。

此外, 诗词与音乐存在着主次地位的差异性, 诗词处于主导地位, 音乐处于从属地位。根据古代学者们的思考与论述, “诗”与“乐”之间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的差别, 因此才有了“诗为乐心, 声为乐体”的说法。诗词表达的内涵韵味是相对稳定的, 音乐根据诗词的具体内容按照一定的章法进行表演。这种论断也与西方诗学观点中的“内容为主, 形式为辅”不谋而合。李白的诗词中不乏诸如《幽涧泉》、《雉朝飞操》、《剑歌行路难》这样在诗文中明确音乐情怀的名篇, 但也有许多优美的诗文描绘气象万千的大好河山, 被收录于《乐府诗集》之中后才进行谱曲表演。许多李白的诗词作品被转化为器乐合奏或歌咏等多种形式, 几经沧桑流转之后仅存文字记载, 这也从一个间接层面看出诗词的主导地位与稳定特质。

唐代社会稳定有序的大环境促使全社会对于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 诗词歌赋与音乐歌舞不仅在宫廷礼仪或酒宴活动中大展拳脚, 也在民间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李白生活在如此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中, 自然会影响其“诗心乐意”的创作审美倾向。统治阶层的喜好在客观上影响了李白的创作审美。唐初统治者曾言:“乐者, 太古圣人治情之具也……施之于邦国则朝廷序, 施之于天下则神袛格, 施之于宾宴则君臣和, 施之于战阵则士民勇”[8], 可看出音乐在国家事务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诗心乐意”的审美理论付诸于国家政治活动的实践中, 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当浪漫李白与“现实李白”相遇 篇四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一、设计思路

1.整堂课力图有一条清晰的线。从我们熟知的李白:诗仙李白即浪漫李白,其诗其人导入;(从文本离学生最近的地方导入)了解李白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政客李白即现实李白;(利用背景创设情境,意在一举两得)当浪漫李白与现实李白相遇,势必会出现行路难的李白。重点赏析行路难的李白,采用以读代讲,赏析语言两个层面来完成对文本的解读。最后还原一个真实李白。(把学生带到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

2.分析学情。七年级学生已知的李白诗歌,已经初步了解一些语言赏析点,但赏析能力较差,适当为其搭建梯子会为课堂助力。

3.力图做到有效评价,以真诚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领读。

二、课堂实录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提起李白,便想起人们赠予他的最美的称号――诗仙,他的诗豪放飘逸,积极浪漫,让我们一起走进他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出示PPT)。我们配合读,我读提示,你们读诗句。

在诗仙眼里,月亮是:《古朗月行》中“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在诗仙眼里,瀑布是:《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诗仙眼里,高楼是:《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在诗仙眼里,距离是:《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在诗仙眼里,友情是:《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在世人眼中李白就是这样一位仙人,天性率真洒脱、充满幻想,世间万物一经被他吟咏,便仙气四溢,令人感动。然而,李白却未想过让自己成为一名“诗仙”,他毕生的追求是做一名政客。(出示PPT)

理想:李白以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为理想。希望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即做宰相一类的重臣,济世安邦,为万民效一己之力。

遭遇:于是(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开始了求仕的生命旅程。历尽周折,终于在他41岁时被征召入京,受到皇帝重视,“降辇步迎”“驭手调羹”“龙巾拭吐”“力士脱靴”万千恩宠从天而降。李白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宏图。但是历史却在这里和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因为皇帝只是把他的旷世诗才当作寻欢作乐和歌舞升平的点缀而已,再加上小人的谗言排挤,他还没等到“功成”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理想很美丽,现实很残酷。

师:如果你是李白,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1:愤怒。

生2:悲痛。

生3:惊讶、悲愤。

师:对,悲愤,李白也是人呀,就在朋友为他送行的宴会上,他用满腔的悲愤写下了这首《行路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体会它的悲愤之情,读出他的悲愤之情。(出示PPT)

吟读――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读出抑扬,读出感情变化。(痛苦的感情应该抑,高昂的感情应该扬)

师:请你来读,要求很小,就是读准字音。

(一生读的字正腔圆且节奏感情皆到位)

师:本来想你若读得准给你一百分,可是你读得既节奏准,又感情准,我应该给你一百乘以十,你来领读吧!(该生领读,这一遍读得感情更浓烈)

师:谁能按大屏幕上的要求,再来读一遍。

(一生读,声情并茂,他的朗读赢得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师:你的朗读堪称范读标本,解决了我的大难题,你来示范性领读吧!(生领读)我注意到领读时你的抑扬处理得更明显了,俨然一个“小李白”。

(课堂朗读再上一个台阶)

师:行路难,乐府古题,常用来写世事艰辛,行路艰难。李白在诗中是如何描写其行路艰难的?

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想渡过黄河时,河水却结冰堵塞,想要登上太行山却大雪封山。意味着艰难险阻,寸步难行。

师:李白真的要渡黄河,登太行吗?

生:不是,这里暗指李白的从政之路,是指他被赶出朝廷的事,预示着李白的人生梦想就要破灭了。

师:我们应读出什么感情?

生1:读出痛苦与愤懑。

生2:读出悲痛与无奈。

师:请你读出这种感情,并领读。诗人的确是这种心情,诗中又是如何描写的?

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重读哪些词语才能把这种内心的悲苦表达出来?

生:停、投、不能、拔、顾。(生读)

师:一点小指导,“心茫然”要低沉、缓慢,读出无所适从的感觉。(生再读,读完后一片掌声)

师:如果遇到挫折李白只是苦闷抑郁,那他就不是李白了,李白是豪放的,是浪漫的,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这一点?

生:应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以姜太公和自己自比,觉得自己有朝一日一定会再次被重用。仿佛又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可以看出

诗人在苦闷之后仿佛又找到了方向。

师:对,这就是李白特色的思维。他总能在绝望之巅为自己点燃梦想的火花。这一句该怎样读?

生:(一生读)我用的是上扬的语气,想读出希望,读出梦想。

师:浪漫的李白游走在现实与理想的岔路口,一会儿“冰塞川”,一会儿“梦日边”,无法渡还是要渡,不能登却执意要登,这也许是最难的吧!面对如此纠结的状况,诗中又是如何表达的呢?

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读得比较急促,想读出李白的呐喊,这是最能表现李白痛苦感情的.句子。

生:我觉得李白太痛苦了!我感觉到他的壮志难酬。

师:那我们就以呐喊的方式来读。(齐读)入情入境。这一声发自肺腑的呐喊,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真的是壮志难酬啊!经过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最终李白是否拨开重重迷雾找到出路了呢?

生:找到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师:你能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吗?

生1:李白相信:总会有一天,“我”还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生2:海阔天空,意气风发,实现理想。

师:齐读这一句,读出豪情满怀。(出示PPT)

李白的感情在现实与理想中挣扎。

若有所失的茫然与彷徨。

壮志难酬的痛苦与愤懑。

迷茫心田的一线希望。

发自肺腑的挣扎与呐喊。

生命底蕴的昂扬与奋进。

齐读大屏幕上的文字,再次体会李白的思想感情。

师:根据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再来读诗,自己读也可,小组读也可,同位读也可。

生:六人小组读,(每一个都投入得让人感动)三人分层读。(迎来阵阵掌声)

师:李白叹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行。即使他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即使现实不认同他的理想。他却一直坚持做他自己,浪漫书写他的一生,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5.李白作品 篇五

有关李白的写人作文1000字:唯爱李白

千古风流人物数不胜数,我唯爱浪漫诗仙李白。

我喜欢他的诗篇,喜欢他诗篇里的豪言壮语,喜欢他诗篇里的浪漫主义。我喜欢他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气风采,庐山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似乎近在咫重新展现;我喜欢他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情怀,思念亲人的丝丝哀愁可谓淋漓尽致;我喜欢他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淡淡忧愁,三言两语却引发后人深深思考;我更喜欢那“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斩钉截铁,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令人折服。

他是唐朝诗歌领域的一代风流人物。他写的诗句如同气势磅礴的浪花,汹涌却不失美感;澎湃却不失层次。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散发弄扁舟”的消极让人为之心痛。如果把他的生命比作一首取,“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便是组成曲的一个个音符。铁杵磨成针的坚忍不拔是这首曲的开始,不屈服于现状,努力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是这首曲中的高潮,而逃避现实则是这首曲的结尾。

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也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无奈;有“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不屑权贵,也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踌躇满志。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限绝望,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满怀希望。

6.李白的酒意 篇六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他的诗歌充满了豪迈浪漫之激情,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思想性格非常独特,旷世少有。与一般盛唐士人相比,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诗人,他不愿走科举仕入之途,他想像古代策士那样“编干诸侯”,“历低卿相”,寄希望于风云际会,一鸣惊人;要么如豪侠之士平交王侯,建立功名后再隐江湖。所以他一方面接受了儒家“兼容天下”的思想,想要“济沧生”,“安黎民”;另一方面又接受了道家那种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的自由。但李白这种人生理想过于高傲自负,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浪漫与严峻的现实矛盾也常使他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

李白约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开元十八年抵达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因失意而归。天宝元年,因得贺知章引荐,李白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李白初时心情兴奋,很想有所作为,但因醉后让高力士脱靴而激怒杨贵妃,李白准备一展鸿图的初衷一度变为失望。他狂饮纵乐,傲睨权贵,因而谗毁交至,终于在天宝三载上疏自请放还。三年的长安生活,随着政治理想的破灭,使曾有过大抱负的李白,一段时间不禁陷入苦闷和失落。但同时也令他对现实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认识到现实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败,从而也加深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天宝十载至十二载间,李白游幽燕,看到安禄山的骄横跋扈,识破他滋事邀功,图谋不轨的野心。但他奔告无门,理想再度破灭的失望和对祸乱将至的深忧使他内心的痛苦更甚于前。由于理想屡遭挫折,失败打击接踵而至,所以李白这时期的诗歌交织着自信与绝望,追求与颓废,消极与怨恨,崇高与庸俗的复杂矛盾。《将进酒》就是在这种复杂矛盾交织的情绪下写成的。

《将进酒》一诗约作于天宝十载左右,恰逢李白失意苦闷之时,颓废消沉之际,故而《将进酒》一诗中他将自己的情绪描绘得淋漓尽致,挥洒自如。

李白强烈的自信虽然形成了个体理想的最高峰,但客观现实却义不容辞的取代了诗人的自我意识。一方面,李白对自我理想有过高的奢望,使他很难与现实政治相吻合,这无疑是他思绪苦闷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强烈的自信,使他对功名和政治前景抱有过于美好的幻想,这无疑是他消极的重要因素。诗人以饮酒而寄寓名留后世,不拘于事功,其实是解除这种苦闷的消极情绪的再现。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是每个封建仕子都有的一种心态,在仕途上一旦碰壁,便会产生一系列苦闷与消极情绪。李白在《将进酒》中抒发的便是这种矛盾所致的消极情绪。李白在出世与入世的苦闷中不能自救自拔,于是他只能到山林、醉乡仙境中寻找精神寄托,吟咏隐居学道和放情纵酒,酒既不能消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神道仙境也虚无缥缈:“每恩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所以他在诗中流露出一种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悲观虚无的消极思想。

7.李白与酒 篇七

内容摘要:究其“诗仙”李白的一生,可见酒之于李白的意义之大。一方面,酒使李白有仙姿逸态,也使其饮酒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光焰万丈;另一方面,酒在李白的笔下,直接变成一种情趣饱和、独立自主的文学意象,其饮酒诗更是从文化上赋予了酒深刻的内涵和非凡的精神内质。

关键字:酒

李白 饮酒诗

酒,之于曹操,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于杜甫,是“樽酒家贫只旧醅”;之于李清照,是“三杯两盏淡酒”;之于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对于他们,酒或许只是偶然拈来的。而之于“诗仙”李白,酒则是一种寄托,一种承载。酒,不仅是他生活的组成,更是生命的组成。

李白一生与酒结缘,少有酒癖,长而不衰,又至死不休。唐孟棨《本事诗》说:“(白)初自幼好酒,于兖州习业,平居多饮。又于任城构酒楼,日与同志荒宴其上,少有醒时。”[1]李白待召翰林之时,依然“嗜酒,日与酒徒醉于酒肆”[2],而到暮年“除诗歌之外,惟一的嗜好就是酒”[3]。另据李白自述,他不可一日无酒,有酒则开怀痛饮,“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赠内》)。这些诗句显然是夸张,但足以看出李白在生活中的好饮、豪饮。不过,人们对李白的景仰和热爱,关键还不在其豪饮,而在酒后超人的文思才智和非凡的气度品格。五代王仁裕《开元夭宝遗事》载:“李白嘴酒不拘小节,然沉醉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白所见,时人号为‘醉圣’。”从李白的饮酒诗中,我们最容易感受到其鲜明突出的个性,同时其所赋予酒的深厚文化内涵,形成了影响后世深远的“太白遗风”。

一、作诗千百首 只需酒一壶

怎样才能达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的状态呢?葛景春先生说道“最好的办法是饮酒。在酒精的作用下,诗人把自己从现实喧闹中隔离出来,进人一个相对虚静的环境中,此时才能进入创作状态。” [4]

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欲望和灵感。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盛赞李白“一斗诗百篇”,陆游说他“饮似长鲸快吸川,思如渴骥勇奔泉”,就连不喜李白的王安石也承认“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这些人在评价李白诗歌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诗人豪饮后的才思敏捷。而在他的创作中,酒作为诗中的意象常常刺激其创作冲动,触发其灵感。饮酒使诗人无所顾忌,只求将自己心灵中感受最强烈的东西一吐为快,使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酒能丰富诗人的奇思妙想和想象。李白在酩酊醉意中,他邀明月对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其一);他飘然若仙:“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拟古》),“蟹螯即金液,糟邱是蓬莱”(《月下独酌》其四)把自己的奇想、无边的自信和夸张的词句溶在一起,奇思妙想尽在诗中。

酒能鼓动诗人的豪情万丈和狂傲。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一醉累月轻王侯”,他曾经醉草吓蛮书,在宫中扶醉填词他貂裘换酒,将船买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游洞庭》其一)。“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未写杯中之物,未写酣饮之态, 一句“空对月”,却遍洒酒的豪情,将饮酒写得诗意而淋漓,放荡不羁而才华横溢。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李白这个人,酒入豪肠,有三分啸成剑气,余下七分酿成了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诗予酒之雅 诗予酒之名

从文化内涵来看,酒,是俗人纵情享乐的狂欢剂,是自我麻醉和逃避现实的良药。但在李白的饮酒诗里,酒的内涵主要是以酒解忧、以酒言志,着重肯定生命的精神层面: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月下独酌四首》其四)、“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但是在这种借酒以销“万古愁”的同时,虽然表面上李白说些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乃至于出世退隐的话,其实“这都是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政治热情无处寄托,特别是在遭受失败和打击之后,一种无可奈何的发泄。他的寻欢作乐、放浪形骸的诗篇背后,可以发现他充满痛苦和愤懑的心灵。”[5](代前言P13)但李白并没有由此滑入消极之中,而是抒写自己的豪壮胸怀和理想志向:“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三),从而把酒提升到了高雅的品位形象。

从精神实质来看,酒是一种狂欢和生命本能的迷醉,是生命欲望的展示和满足。但在李白的饮酒诗里,酒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实质起着引导诗人进入自由的审美境界的作用。在酒醉状态下,精神获得极度的自由,心灵得到极大的充盈,即心灵的一种自在遨游。这种心醉,与天地万物同醉,如同庄子的“与天地精神独往来,而不傲睨于物”[6](P1099)的精神,所达之境界是心灵的自适:“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月下独酌》其二)同时,酒和诗交融的快乐不是极端的狂欢,而是一种节制狂暴和纵欲的快乐,是一种天人互合的精神陶醉:“一樽齐生死,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月下独酌》其三),李白在醉中突破了感性个体狭小困窘的现实生活,而在精神上无限拓展空间,忘记了官场生死,忘记了世间纷扰,甚而忘记了自身存在,达到与天地万物无隔的独特精神体验。这是一种不同于本能和欲望展现的生命精神,从而赋予了酒崇高的精神实质和独特的文化性质。

可见,酒之于李白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诗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患难与共的知己,抒情寄意的桥梁。同时,通过李白的饮酒诗,酒成为一种肯定生命的精神、理性与欲望浑融一体的心醉,是心灵自在飞翔的一种审美体验。

“杯酒幽幽,如李白的性灵;酒韵绵绵,若李诗之余音。酒,铸就了李白的风骨,摆渡出李诗的灵魂。”[7] 醉倒在李白的酒中。

8.论文:李白与月 篇八

古往今来的诗人中,与月亮结下不解之缘而又经常吟咏月亮者,当推李白。在太白诗集中,咏月之多达三百余处,足见诗人平生对于月亮的酷爱,乃至死后还留下采石矶乘醉入江捉月的传说。在他潦倒寂寞的一生中,最可引为知己者,恐怕就是月亮。他说“屈平词赋悬日月”,其实,他的诗也正如同月亮之纯洁明亮,垂辉千古,所以唐诗人郑谷《读李白集》云;“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间伴月明。”有鉴于此,我曾为他写下这样一幅对联:“酒沃愁肠,愁结清霜寒一世;才添诗胆,诗悬明月亮千秋。”不管是李诗咏月,还是月比李诗,其间确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因此,要探索月与诗的关系,分析一下李白咏月艺术,便可悟出其中三昧。

月在诗中意趣横生,妙用无穷。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二引李仲蒙语:“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诗中之物皆为情而写,为了达情,一物可有多种用法,也可有多种写法。同样一轮明月,在诗中可以为兴,可以为比,也可以为赋,或者用现代的说法:可以作为起情的手段,可以作为修辞的手段,也可以作为描写时空的手段。李白正是采用这多种手段来写月,月亮也是以多种姿态活跃于李白诗中的。以赋法写月,值得一提的是表现时间和空间,“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是以月表现时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是以月表现空间。以月表现时空较为平常,也较易理解,这里不拟多谈。下面着重谈谈李白如何将月用于比兴。

以月起兴 兴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主要是以景物启发情思,景物成了触发读者感情的媒介。月亮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从各个角度“干预”人们的生活,所以成了一种能多方面催化人们情感的触媒,它是诗中作为起兴的一个活跃因素。月亮的起兴,虽然关联着人的主观情思,然而却保持着自身的客观形态。它能提供一种表现人们感情活动的气氛,它能牵动人们的某种思绪,它甚至能作为人们的朋侣而与之相随。在李白的诗中,月亮的起兴就发挥这多种作用。

暗夜,在人们的生活中常常带来恐惧和不安,所谓“月黑杀人夜,风高纵火天”,正是这种联想,月夜,却是迷人的,常常为人们增添了光明和欢乐的气氛,即所谓“良宵”。李白常常在月夜良宵饮酒、弹琴、起舞、行歌。在他的诗中,月夜提供了闲适欢乐的气氛。“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友人会宿》)这首诗就

/ 5

是写月夜在友人家中借酒浇愁偷得暂时欢娱的情景。诸如“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这类写月下饮酒、弹琴、起舞、行歌的诗句,在太白集中是很多的。不过,在李白的一生中,很少有真正的欢乐。所以,大凡李白所写月夜的种种闲适举止,归根到底只是反衬愁苦之情,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这哀情须深入一层才能体会得到。以月写乐,乐中寓哀,这种写法也确实收到“一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

李白写宫怨诗,往往借月夜良宵以写哀情。如他的《长门怨二首》说:“天迥北斗挂西搂,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写陈皇后失宠后,在良宵美景之中枨触增愁的情况。月光在诗中是牵动愁情的重要媒介。其他宫怨诗如“玲珑望秋月”,“深宫望秋月”,“月皎昭阳殿”之类,无不是借月来烘托孤寂无聊的情怀。月光不仅有表现气氛的作用,有时还能唤起两地相思的联想。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管走到什么地方,看的都是这轮月亮。在家乡看的是这月亮,在他乡看的也是这月亮,所以诗人经常借月光来表达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思乡曲。古来望月思乡的诗作成千累万,却无出其右者。探其奥妙,就是以月色表达了思乡之情。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同样是借月光表现乡情的佳作。这乡情是对故乡的留恋。他出川后有“西看明月忆峨眉”的诗句,则是对故乡的思念。月亮和乡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分离两地的夫妇、亲人、朋友,他们的思念之情似乎只有明月最了解,月亮也就成了两地相思的见证。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就表达了这一层意思。正因为如此,诗中也就有了以月写相思的手段。李白诗中这种写法屡见不鲜。写闺中思夫的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这是一首借月写闺情的出色诗篇。李白诸如此类的诗句多不胜举,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等等便是。写朋友相思的,用意多如《剑阁赋》所说:“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这类诗句如“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都是借月色表现朋友的相互思念,同时融进了谢庄《月赋》和王子猷雪中访戴的典故,因而更富于情味。“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愁心寄月,这在一般思念的基础上又递进一层,更为深刻。

/ 5

至如“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虽然仍是借月写友人相思,但写法上略有改变,体现了若干哲理意味。写亲人相思的如“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李白借月表现夫妇相思之情,写法较为平常,不如杜甫“今夜郎州月,闺中只独看”从对面写来那样宛转有致。然而他借月写乡情和闺思却是很成功的。

李白写月喜欢借人们感觉中月的自然动态,来表现一种情趣。这种表现不是月服从于人的意识,而是人的意识服从于月的自然形态。请看《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中的月,以及月影,都未改变自然形态。它成为诗人的朋友,只是诗人的假想,是诗人的意识外射于自然之月,借以表现诗人的孤独寂寞。他写月随人移的诗句,如“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都是写月随人的感觉和现象。这也可以称为拟人化,但不是一种意识的比附,而是借月逗引一种活泼的情趣,所以也属于“触物起情”一类。

以月作比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篇》云:“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月作为取比之物,无声可喻,却有貌可方。其所比方,也往往切于心,隶于事。按《文心雕龙》所说的“兴义”,是包括借物“托喻”的。这种所谓“兴”,是带有象征性的。这种象征近于隐喻,亦可视为比法李白以月为比,或以貌拟心,或因喻借代,或与他物互比,手法是多样的。月亮的皎洁之光,容易使人联想到高尚纯洁的人格。李白素以孤高自许,因此,常常借月亮来表现自己超尘拔俗的性格。“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这是《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中的几句。自比万里浮云之上的青天孤月,表达了诗人被谗离开长安后的激愤心情。这孤月又是照映着清如沧浪之水的银河,更显得高洁而清白。这云中之月正是处于浊世的诗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出长安后到处漂泊,辗转来到敬亭山下。他在《别韦少府》诗中说;“洗心句溪月,清耳敬亭猿。筑室在人境,闭关无世喧。”这里又以宣城句溪水中之月象征自己洁白的心境。水月仍然是诗人品格的化身。这是暗喻,是象征。

月亮的象征有时直接成了借代之物,用修辞学的术语也可叫“借喻”。在李白诗中这种借代是经常采用的。人君居高位,常以日为喻;月与日并耀于高天,所以也因连类而及,借以指代

/ 5

君主。诸如“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就是写唐肃宗登基收复长安后,与唐明皇(太上皇)并为日月,双双悬挂天空,照耀乾坤“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则是写宗璟的父亲宗楚客沐皇恩三度为相。在李白的笔下,月固然可以指代皇帝,更多的倒是依传统之例,用以指代美人。月亮洁白无瑕,容光焕发,多用以比喻美女的姿质和容貌,因而也多直接指代美人。如“衔杯映歌扇,似见云中月。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就是以月指代美人面容。美人衔杯欲饮,以歌扇遮掩,微露容颜,这容颜象云中之月。这样描写是十分工巧的。又如“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凝。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这里的花月就是指“花艳惊郎”的大堤女儿。李白多用花月形容女郎之貌,所谓“我妓今朝如花月”即是。后来演为“花容月貌”之类陈词滥调,但在古时以月指代美人,还是有一定艺术效果的。月代女子不足为奇,李白还把月用来指代男子。这种指代,既非取其地位之高如君主,也非取其容貌之美如女子。那么,其指代男子的相似点是什么呢?李白转了个弯儿;珠宝有光,如同明月,故有明月珠之称,李白以明月指代珠,并用以指代男子,实则是以珠宝指代才子,以其声价之高而为喻。如“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以明月(珠)代其从甥高五;“双珠出海底,俱足连城珍。明月两特达,余辉旁照人”,则是以明月(珠)指代崔文兄弟;“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又是以明月(珠)指代日本僧人晁衡。当时误传晁衡归日本国途中遇难溺死海中,故李白以珠沉碧海为喻。这种宛转指代,堪称妙喻。

月在李诗中,不只是用来比人,还用来与其他景物互为比喻。《古朗月行》中有广为传诵的这样几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拟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里以白玉盘、以瑶台镜比满月,以其形圆,质白、光亮;有时又用玉钩和弯弓比喻缺月,也是以其质与形取喻。如“昨玩西城月,青天垂玉钩”,“忆昨新月生,西檐若琼钩”,都是以玉钩喻新月。“月如钩”,后来成了诗人常用的比喻语。在李白表现缺月的诗中,最巧妙的还是弓与月互为比喻,这种比喻李白想必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多次采用。如“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这些比喻刁;同于“弯弓若转月”,只以月形写弓;也不同于“行歌明月弓”,只以弓形写月。其妙在于月和弓都是当时出征塞外所见之景和所携之物,于实在景物之间互为比喻,月似弓,弓如月,实而虚,虚而实,虚实之间,巧合无间。人们多称道白居易的“露似真珠月似弓”,似乎忘记了李白在弓与月之间早有如此巧妙的设喻。总之,借物写月,借月写物,在李白的笔下灵活多变,运用自如,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 5

李白托月起兴,借月为比,创造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后人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艺术传统。如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单以圆缺比离合,还以月的变化写人的关系的变化,比起前人就显得复杂些,丰富些。

9.『富二代』李白 篇九

读的书多了才知道,李白有个好爸爸。有人已经考证出来,李白他爹李客是个大老板,赚钱赚得海了去了。用现在的话说,李白属于“富二代”,有资本游手好闲满世界瞎逛。不过这种考证是根据李白诗文推想出来的,逻辑上讲得通,缺少强有力的文献作支持,类似胡适先生那种“内证”,仅供参考,不能当真。

但有一条可以当真:李白有个好媳妇。众所周知,李白27岁那年入赘到许圉师家里,这许圉师是前朝宰相,李白到他家当倒插门女婿,好处自然是大大的,至少四海遨游的时候,差旅费是不用愁的。

您别踢我,我可没说李白是个吃软饭的,事实上李白自己也能挣钱,他给文人写过序,也给商人写过碑,还到做官的朋友那里打过秋风,这些都是来钱的渠道。您知道唐朝文盲多,文化人属于稀缺中的稀缺,像李白那么有名气的文化人更是稀缺物种,他提起笔来刷刷点点,给人来一篇序文或者墓志铭,那报酬之高肯定惊人。比李白晚一个时代的诗人韩愈给某将军写过一篇很短的马屁文章《平淮西碑》,曾经换来500匹绢的巨额稿酬,折成铜钱约10万文,折成人民币约20万元,李白的名气比韩愈还大,稿酬标准自然更高。

另外李白还拿过国家奖励,就是唐玄宗召见他那回,召见完了“赐金还山”。皇帝“赐金”,肯定不是三块五块,出手就是百八十万,相当于给李白发了一笔特殊津贴。

总而言之,李白有经济来源,而且这经济来源还不少。但是热播电视剧《杨贵妃秘史》中说李白使酒骂座称自己买不起房,我看未必符合史实。

李白要是始终没有买房的话,应该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因为不想买或者不善于理财,没有留下买房的钱。

不善于理财是李白自己说的,他说自己去扬州玩一年,“散金30万”。铜钱30万啊,朋友们,折成人民币就是60万,这厮一年就花光了,仅瞧这花钱手段就像“富二代。”

10.李白诗集及解释 篇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文解释】

早晨告别彩云缭绕的白帝城,一天之间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两岸猿猴的啼鸣声回荡不已,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了千重山峦。

【词语解释】 【诗文赏析】

在被贬途中忽闻大赦,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惊喜万分的诗人立刻驾舟东还。沿长江顺流而下,一日千里,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并无一个「快」字,但时空之感却扑面而来。

全诗气势豪爽、笔锋峻利,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喜悦也在空灵飞动的诗句中一览无遗。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文解释】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词语解释】

远:远自。

江:长江。

下:移下。

海楼:海市蜃楼。

仍:频频。【诗文赏析】

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文解释】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白亮亮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分手,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拂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词语解释】

郭:外城。

兹:此。

萧萧:马嘶叫声。【诗文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景交融,声色具备。「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二句,以工整的对偶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尤耐人咀味。清人仇兆鳌评说:「太白诗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景怀人,意味深远。」(《杜诗详注》)事实上,李白这首诗虽是常见的送别诗,但意致缠绵,语近情遥,有弦外之音,读之令人神往。全诗语言自然朴素,不事夸饰,别具特色。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诗文解释】

我钟爱孟浩然,潇洒的风度,超人的才华天下人都知道。年轻的时候就抛弃了功名爵禄,晚年在青松白云间隐居。在月光下饮酒常常沉醉,迷恋景色不愿意侍奉国君。你的品格像高山一样怎么能够仰望得到?我只能在这里向你作揖崇仰你清香的德行。

【词语解释】

夫子:对男子的敬称。

红颜:少壮时。

卧松云:指退隐山林。

醉月:月下醉酒。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事君:为皇帝服务。

安:岂。

徒此:惟有在此。【诗文赏析】

诗人对孟浩然不图名利,淡泊清高的品格予以了赞颂,表现出诗人与孟浩然深厚的情意,同时抒发了诗人敬仰孟浩然,羡慕他的生活的情绪。

全诗自然豪放,工整流畅,意境深远。

----------------------

【诗文解释】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词语解释】

举头:抬头。【诗文赏析】

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11.李白诗歌浅析 篇十一

——《唐诗三百首》选读论文

唐朝时期,诗歌成为一代显赫文学,其诗人之多,可谓不胜枚举;其作品之盛,可谓洋洋大观。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研究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一、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的思想性格:

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但他既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又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他的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要不断遭致失败。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把盛唐士人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理想化了。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他仕途失意的时候,便进一步走向道教。道家和道教信仰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的能力,他的不少诗表现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其实是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内心深处深藏着对于人生自由的向往。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山水漫游、企慕神仙,终极目的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自于这样的思想基础。他的明朗、自信、奔放的感情,也基于这样的人生向往。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这是盛唐精神高度升华的产物。

从诗人一生来看,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屈居逆境,诗人的襟怀始终是豁达开朗,纵有忧愁,亦不是愁眉不展,哀痛欲绝,而是忧愁缠绕之中,能独立派遣、寻找欢乐,驱散愁云,这就显示出诗人乐观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积极的人生观和豁达的性格灌输到诗作中,就必须使自己作品的风格变得豪放雄迈、明朗潇洒、落拓不羁。

二、李白的艺术个性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发的火山。

李白受儒、道、侠思想和盛唐气象的熏染,又一生怀才不遇,这对其诗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白诗歌的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但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具体说来,又具有雄壮豪放、神奇瑰丽、飘逸洒脱、天真率直、清新自然等特点。

(一)豪放雄壮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司空图在《诗品》中用“吞吐大荒”、“处得以狂”来形容豪放的情状;以“天风浪浪”,“海山苍苍”来描绘豪放的气势。

就主体而言,李白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气度、骨力等内在的素质必然表现在作品中,显现在风格上,从而具有如下特点: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出格夸张;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放不羁。

就客体而言,李白描写对象,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美,或者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表现出如下的特点: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限。

李白的诗歌确实带有一种雄壮之气。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不可遏止地滔滔奔泻,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例如《蜀道难》感情就特别强烈,写到激情处,甚至当头棒喝蜀道上的行人:“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读起来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受。《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感情也十分强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种博大豪壮的情怀,可以说正是李白诗歌的基调。

(二)神奇瑰丽

李白诗歌的奇主要在于它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1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2李白还好写一些奇幻的境界。如《古风》第十九写他升天神游的美丽幻想:“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借写梦游天姥山,却引出了一个虎啸鸾鸣、仙人纷至的神奇境界:“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种境界可谓奇之又奇。

3李白也好写一些奇异的景物。如《蜀道难》写蜀道,它不仅写了神话传说,把人们带入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神话世界和“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神奇想象中;而且它把蜀道上的自然景物也写得非常奇异。写山势高危,行路艰难,就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上有突兀而立的高山,直插云霄,耸立天外,挡住了太阳的运行;下有深不可测的河川,冲波激浪,曲折回旋,展露骇人的声势。这两句融夸张和神话为一体,直写山高川险,突出蜀道艰险难行。接着又借黄鹤和猿猱来反衬山势高危,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三)飘逸洒脱

杜甫《春日忆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诗评)苏轼《东坡题跋〃书李太白诗》也说:“李白诗飘逸绝尘。”所谓飘逸,既是指李白浪漫洒脱的风采,也是指其诗歌超脱、潇洒的一种艺术风格。

李白是一个才情浪漫、飘逸不群的诗人, 杜甫《饮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一种多么飘逸的风采呀!他狂傲不羁、飘逸洒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这是何等的气魄呀!他可以潇洒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程度,他整日幻想着那“驾鸿凌紫冥”的神仙生活,以至于他的死也被后人传说成是“跳江捉月”、“骑鲸升天”,死也死得潇洒飘逸。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最具有飘逸潇洒的艺术风格。如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梁园吟》等作品,以自身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至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

李白个性飘逸不群,他蔑视礼法权贵,追求个性自由。他的这种人格精神在对月亮的描写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折光反映。李白现存诗900 余首,其诗作内容丰富,意象繁多。据前人统计,在李白诗中,明月意象共出现76 次,而提到月的诗句不下400 处。在李白的笔下,月亮是那样纯洁、那样光明、那样令人向往。它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理想的寄托。天上事与人间事相通,月亮也具有了人的生命和感情,可以与人进行情感的交流。明月与诗人的交流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质,又是诗人表达飘逸情趣的载体。或者说正是由于李白那特有的诗人气质及超凡的想象,才使他的诗带上了浓郁的潇洒飘逸的神韵。

(四)天真率直

李白《古风》其一云:“圣代复玄古,垂衣贵清真。”《古风》其三十四云:“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云:“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李白论诗主张“清真”,反对字雕句琢,认为那样便丧失了诗歌的“天真”之气,杜甫也称赞他“嗜酒见天真”,可见李白具有天真的个性。的确,李白性格天真,灵魂透明。他胸无城府,襟怀坦白,敢讲真话。他的大喜大悲,他的喜怒哀乐,总是表露得淋漓尽致。李白的诗歌,无论在语言上、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狂放不羁、傲岸率性的诗人形象,诗人不刻意追求什么语言和方法,在自由与放纵之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诗风,他的“天真”,是一种天然之真,是开朗与豁达,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是一种不受任何拘束的烂漫的心情。

(五)清新自然

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这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因此,李白诗的意象,便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李白诗歌的语言清新、明快,不拘于格律,不雕琢字句,一切统一于自然。他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称誉别人的作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好可用来说明诗人自己的语言风格。如“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襄阳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这些诗句无不清新秀美,自然天成。李白还有些诗句写得很豪壮,甚至用散文句式入诗,但也同样非常自然,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等。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

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以大鹏自喻,足见其气势不凡。

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意象亦极为阔大壮观。

李白在《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一诗中说:“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他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最感亲切的是月亮,其《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的形象在李白的诗中反复出现。他的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12.李白的后代 篇十二

李白是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才成婚的,时年约二十六岁。娶的是湖北安陆的许氏夫人,其祖父为唐高宗时的宰相。李白和她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达十年之久。许氏为李白生了一男一女,女儿平阳,幼时天真活泼,长大后聪慧知礼,可惜出嫁不久即死去。儿子伯禽聪明机敏,知书能文,但是一生都在自耕自读,始终没有进入仕途。

李白后来在山东又纳“鲁一妇人”为妾,生子名叫天然(小字颇黎),史书中关于他的行迹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李白有一个孙子,两个孙女,皆为伯禽子女。孙子早年效祖父浪游之举,离家出走,不知所终。

至于两个孙女的下落,史料记载,唐元和十五年(820),李白死后五十八年,李白生前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借职务之便,会同当涂县令经过三四年的访查,才终于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她们都在当涂嫁给了当地的农民,她们的丈夫一个叫陈云,一个叫刘劝。虽然都成了农妇,但她们的状貌举止“进退闲雅,应对详谛,且祖德如在,儒风宛然”。

这两姐妹嫁给当地农民后,没有田地、桑蚕谋生,生活非常窘困。虽然祖父李白享有盛誉,但是她们以目前的身份、地位、境况,实在羞于向当地官员求告,担心辱没了祖上声誉。

范传正见她们的穷苦之状实在可怜,又念及她们是李白之后,便极力劝二女改嫁有钱有势的士族。可是她们却丝毫不为所动,明白表示不愿贪图富贵,否则无颜去见九泉之下的祖父。她们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即按照李白生前的遗愿,为李白迁葬青山。

范传正听了以后很感动,于是同当涂县令一起将李白墓改迁至县东南郊十五里的青山西麓(即今天的当涂县谷村)。还为二女免除了一些徭役和杂役,减轻了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由此可见,李白的后代不乏坎坷潦倒的弱势群体和穷苦的劳动人民。但他们在艰难困厄之中“不屈己,不干人”,“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难道不也是一种“太白遗风”吗?

相关链接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上一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计划制定下一篇:感恩军训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