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仓库火灾事故分析

2024-08-23

物流仓库火灾事故分析(精选8篇)

1.物流仓库火灾事故分析 篇一

案例分析

22、火灾事故分析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基本原则

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1.2m的污水井进行有效的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窜入污水明沟,引发大火。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多元。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可燃液体的是()。

A.四氯化碳

B.三甲苯

C.环己烷

D.乙二醇

2.在焊割动火作业中,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动火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B.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报告班组长

C.动火前必须清除动火地点周围可燃物

D.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

二、多项选择题

3.危险化学品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A.引发职业中毒

B.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C.引发地质灾害

D.引发环境污染

4.以下选项中,属于可燃气的是()。

A.丁二烯

B.液氨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三、简答题

5.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B

3.ABD

4.ABD

5.(1)防止与限制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燃烧、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气体在空气中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

(2)消除各类点火源;

(3)预先采取措施,使得一旦发生燃烧爆炸危险,能够阻止和限制火灾遇爆炸的蔓延及扩展。

2.物流仓库火灾事故分析 篇二

2015年4月13日5时许,位于邢台市桥东区泉北东大街紫金泉汽配城西侧一汽车配件仓库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700m2,火灾造成华德汽保、新天地汽配、河南省宏远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小张汽配等4间仓库内物品不同程度烧损,无人员伤亡。

2 起火建筑基本情况

起火仓库坐西向东,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与单层彩钢板顶搭建而成,建筑高度约8 m,东、南、北侧均为仓库,西侧为空地。此次火灾涉及受灾户4户,其中3户损失较大,1户损失较小,造成汽车配件、吸尘器、空气压缩机、电机等大量商品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较大。

3 火灾扑救情况

2015年4月13日凌晨5时36分,邢台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位于平安路的紫金泉汽配城一仓库发生火灾,支队指挥中心先后调集了3个中队9辆消防车,34名官兵到场处置。在参战官兵的奋力拼搏下,火势于6时30分被控制,7时25分大火基本被扑灭,8时许主战中队撤离现场。火灾现场如图1所示。

4 火灾现场勘验情况

4.1 环境勘验

起火仓库是村民自建房,位于邢台市襄都北路与泉北东大街交口西北角紫金泉汽配城西侧院内西北侧,附近无烟囱等产生飞火的火源。

4.2 初步勘验

起火建筑由北向南依次为新天地汽配仓库、华德汽保仓库、河南省宏远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仓库、小张汽配,其中华德汽保仓库与河南省宏远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仓库直接采用单层彩钢板分隔,其余仓库直接采用高约2 m实体墙和单层彩钢板进行分隔。

在过火的4间仓库中,新天地汽配仓库和华德汽保仓库过火最为严重,河南省宏远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仓库过火相对较轻,小张汽配仓库轻微过火。

新天地汽配仓库上下共分隔为3层,每层之间采用竹板分隔,仓库内汽车保险杠、汽车消声器、汽车发动机、电动三轮车等物品完全过火,仓库内彩钢板房顶完全烧塌,房顶整个钢架结构由北向南侧中间位置倒塌;华德汽保仓库上下分隔为3层,每层之间采用竹板分隔,仓库内存放的洗车机、吸尘器、螺丝松动剂等物品烧损严重,仓库内部分房顶钢结构倒塌,倒塌方向由南向北中间位置;河南省宏远起重机械有限公司仓库内物品摆放为单层,仓库东南角为彩钢板搭建的办公室,仓库内大型电机部分过火,过火程度上部较下部重;小张汽配仓库内北侧隔离板被烧损,部分货物有烟熏痕迹。火灾现场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

4.3 细项勘验

(1)对新天地汽配仓库内进行细项勘验。仓库内房顶钢结构全部坍塌,房顶由北向南侧中间位置坍塌,中间工字钢房梁严重变形,南侧中间位置钢结构变形最为严重,四周墙壁墙皮严重脱落,仓库西北角处堆放的汽车消声器全部过火,仓库内二层堆放大量汽车保险杠全部烧损,在仓库中间位置发现上下分隔的竹板,竹板上附着塑料熔融物,熔融物成垂直状,熔融物附着一侧过火程度较下垂一侧重。

(2)对华德汽保仓库内进行细项勘验。仓库内房梁及周围彩钢板严重变形,房顶整体向北侧倒塌,周围墙壁墙皮严重脱落,北侧为2m高的半截墙和彩钢板构成的分隔墙,分隔墙的彩钢板已严重变形,半截墙墙皮及结构严重受损。过火程度上部较下部重,北侧较南侧重。

因此,认定该起火灾起火部位位于华德汽保和新天地汽配仓库之间相邻处。

4.4 专项勘验

(1)新天地汽配仓库内电气线路未发现熔痕,电动三轮车充电器插头与插线板未相连。

(2)华德汽保仓库内自西向东中间一条照明线路上未发现故障点。

(3)华德汽保仓库与新天地汽配仓库分隔墙上敷设一条电气线路,在实体墙上方距离东墙约4m处发现一铁罐与残留铜导线的电磁熔融物并提取(见图3),在此向西延伸发现部分带有明细熔珠绝缘皮严重脱落的铜导线并提取,将提取物送达物证鉴定中心,得出检测报告为一次短路电热熔痕。

5 火灾事故调查询问情况

凌晨5时20分左右,在店里睡觉的张某听见北边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起床出去看时发现周围有很多黑烟,北侧相邻的仓库起火了,马上打电话报警。火势燃烧情况从北数第一间(新天地汽配)和第二间(华德汽保仓库)火势最大。消防队到场后,华德汽保和新天地汽配的两个仓库火势很大,河南省宏远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的仓库都是烟,基本上没有明火。

6 起火部位的认定

起火部位位于华德汽保和新天地汽配仓库之间相邻处。理由为:

(1)第一发现人和火灾扑救人员证实,发现火灾时,华德汽保和新天地汽配仓库火势最为猛烈;

(2)新天地汽配仓库过火燃烧程度自南向北逐渐减轻;华德汽保仓库过火程度自北向南逐渐减轻;

(3)新天地汽配仓库二层竹排上部过火炭化,下部基本未过火,证明火灾属于高位火灾;

(4)华德汽保仓库上部过火程度较下部重。

7 起火原因的认定

(1)排除自燃引发火灾的可能。经询问和现场勘验,起火部位附近未发现自燃性物质,因此排除物质自燃引发火灾的可能。

(2)排除遗留火种引发火灾的可能。经询问,发生火灾的时间距离当事人离开时间较长,不满足遗留火种引发火灾的时间特征。故排除遗留火种引发火灾的可能。

(3)排除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的可能。经询问和现场勘验,仓库内无生活用火设施,故排除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的可能。

(4)排除人为放火引发火灾的可能。发生火灾时,起火建筑大门紧锁,起火部位较门口和窗户有一定距离;当事人与周围邻居无矛盾,未发现人为放火的痕迹。

(5)排除华德汽保仓库照明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经现场勘验,华德汽保仓库照明电气线路未发现故障点,且当时处于断电状态。故排除华德汽保仓库照明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

(6)排除新天地汽配仓库电动车充电或电瓶引发火灾的可能。经询问和现场勘验,新天地汽配仓库电动车未进行充电,且该起火灾属于高位火灾。故排除新天地汽配仓库电动车充电或电瓶引发火灾的可能。

(7)不能排除华德汽保仓库北侧隔墙上敷设的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一是经现场勘验,该电气线路处于通电状态;二是在该条电气线路附近的彩钢板过火变色程度较其他部位严重;三是将该电气线路上的熔痕物证送检,经检测为一次短路电热熔痕。

因此,综合认定该起火灾是新天地汽配和华德汽保仓库隔墙上部敷设的电气线路距东墙约4m处发生短路故障引发火灾。

8 经验教训

(1)在火灾事故调查中要排除惯性思维。在火灾调查初期,因为新天地汽配仓库过火程度最为严重,且仓库内停放2辆电动三轮车。处于惯性思维,电动三轮车一般应在夜间充电,且容易发生火灾。而且该起火灾起火部位与电动三轮车位置相符,调查重点放在电动三轮车充电上,造成迟迟未找到原因。因此,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应将所有可能引发火灾的原因全盘考虑。

(2)通过技术鉴定认定火灾原因。该起火灾涉及多名当事人,且都损失惨重,起火部位位于两个商户之间,如果没有科学的鉴定依据,当事人势必不服。该起火灾事故调查中,通过对电气线路的检验鉴定,明确了起火原因,使当事人心服口服,避免了因证据不足引发的上访。

(3)需加强对村民自建房屋的检查和约束。起火建筑为村民自建房,耐火等级低,防火分隔不符合要求,因为此类仓库价格便宜,出租率较高,但大量火灾隐患先天存在,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应在日常管理中进一步加强对此类建筑的管控措施,杜绝类似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A 839-2009,火灾现场勘验规则[S].

[3]公安部第121号令,火灾事故调查规定[S].

[4]刘东旗,刘艳芹,陈宁,等.电气火灾的分析和预防[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79-182.

[5]邸曼,厉剑,张明,等.电气火灾分析与防治策略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1):5-9.

[6]潘刚,高伟,赵长征,等.电气火灾综合鉴定技术[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24(4):495-497.

[7]胡君健,谈迅.电气火灾的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9):847-849.

[8]武巍,胡双启.电气火灾残留物的SEM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30(4):15-19.

[9]裴锴,黄子鹏.中气火灾现场勘验与技术鉴定的综合运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3):407-410.

3.一起露天堆场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 篇三

[关键词]露天堆场;火灾原因;现场勘查

2015年1月6日18点22分,秦皇岛市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公司露天堆场发生火灾。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先后调集4个执勤中队8辆消防车、42名官兵赶赴火场,支队全勤指挥部遂行作战。火灾于21时许被成功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1、起火原因认定

1.1现场勘验情况

1.1.1环境勘验。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建国路西侧185号,火灾现场为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东北侧的啤酒箱堆垛和燕港里5栋居民楼部分房间。过火啤酒箱堆垛东边缘距离建国路临建商业房5米;南边缘箱瓶区紧靠麦芽淀粉库,堆垛西边缘箱瓶区距离5.8米为厂区库房;堆垛北边缘空箱区紧邻啤酒厂北围墙,北墙距北侧燕港里小区五栋居民楼突出阳台南边缘0.7米,北侧距燕港里小区5栋居民楼南面墙体2.1米。燕港里5栋居民楼为地上五层,坐南朝北的二级耐火等级建筑。

1.1.2初步勘验。对过火现场进行勘验,啤酒箱堆垛东西最长处62.1米,最短处57.2米。南北最宽处30.2米,最短处26.5米,中间空箱区、箱瓶区高2.43米,周边托盘瓶区高2.3米。空箱区全部烧毁,3个空箱为一组两个侧立,一个平放于中间,依次往上堆放8层。周边箱瓶区、托盘瓶区与空箱区相连处部分过火,大部保存完好。烧毁空箱区地面粘着有0.15米厚、东西长38.2米、南北长14.1米的燃烧残留物。燕港里5栋1单元东室南面外墙及玻璃保存完好,1单元西室南面外墙无烟熏痕迹,1、2、4、5楼南面阳台玻璃有烧损。2单元东室南面外墙顶部有烟熏痕迹,1、4、5楼南面阳台玻璃烧毁严重,2、3楼南面阳台玻璃有少量炸裂。2单元西室南面外墙呈现从下至上逐渐加重的烟熏痕迹,3、5楼南面阳台全部烧毁,1、2、4楼阳台玻璃烧毁,残存骨架。3单元东室南面外墙烟熏痕迹明显,除1楼阳台防盗窗有部分残存外其他楼层阳台全部烧毁。3单元西室南面外墙烟熏痕迹明显,2、4、5楼南面阳台全部烧毁,1、3楼南面阳台玻璃烧毁,残存骨架。

1.1.3细项勘验。现场组织第一报警人和目击证人进行现场指认并利用监控视频确定起火部位,起火部位位于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空啤酒箱堆垛与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侧阳台之间。对空啤酒箱堆垛与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侧阳台之间围墙南侧进行细项勘验,烧毁空箱区地面粘着燃烧残留物距围墙0.24米。对空啤酒箱堆垛与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侧阳台之间围墙北侧进行细项勘验,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面西室外墙与围墙之间相距2.1米,1号南面西室窗户下方堆放水泥,水泥南侧有一颗香椿树全部过火,香椿树最高处至3楼窗户上沿。对空啤酒箱堆垛与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侧阳台之间围墙进行细项勘验,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侧阳台从西数第二块玻璃对应的墙垛(以下统称1号墙垛)西侧花墙有一长1米、高0.5米的缺口,墙垛南北侧均有不同程度烟熏痕迹,北侧重于南侧,分别提取该处墙体上烟尘。1号墙垛与其西侧墙垛上方的钢筋及二者之间的防盗铁丝表面均有烟熏痕迹。

1.2起火部位的认定

经3次现场勘验及调查访问,认定起火部位位于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厂区东北侧的空啤酒箱堆垛与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面阳台之间。认定依据如下:

1.2.1视频资料证实。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监控录像资料经秦皇岛市公安局技术防范管理支队工作人员处理显示起火部位为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厂区东北侧的空啤酒箱堆垛与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面阳台之间。

1.2.2調查询问证实。(1)第一报警人马琳,证实起火部位为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厂区东北侧的空啤酒箱堆垛与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面阳台附近物品。(2)现场目击证人程秀云,证实起火部位为鸿福酒楼员工宿舍(燕港里5栋4单元1号)附近。(3)燕港里5栋4单元9号居民于志兴,证实起火部位为他家阳台正下方大概3-4平米范围。

1.3火灾原因认定

1.3.1排除电气线路故障。现场勘验,起火的堆场上方及地面均未发现有电线穿过,因此排除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

1.3.2排除自燃起火。经调查和现场勘验,起火部位无自燃性物品,可排除物品自燃引发火灾的可能。

1.3.3经现场勘验、调查访问和技术鉴定,排除电气、自燃等起火因素,认定起火原因为外来火源引燃华润雪花啤酒(秦皇岛)有限公司厂区东北侧的空啤酒箱堆垛与燕港里5栋4单元1号南面阳台之间的杂物、杂草等。

2、灾害成因分析

2.1防火间距不足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1条规定,露天可燃材料堆场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米。该公司在存放空啤酒箱时,没有考虑到与周边的民用建筑保留一定的防火间距,堆垛北边缘空箱区紧邻啤酒厂北围墙,北墙距北侧燕港里小区五栋居民楼突出阳台南边缘0.7米,北侧距燕港里小区5栋居民楼南面墙体2.1米,致使“小火”酿成大灾。

2.2堆垛与堆垛之间摆放密集

通过现场勘验,啤酒箱堆垛周边箱瓶区、托盘瓶区与空箱区间距较小,摆放密集,只容一人侧身通过,致使火灾发生后蔓延迅速。

2.3消防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未能组织员工开展经常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发生火灾后没有及时、有效组织救援,致使火势扩大。由于堆场面积较大,塑料箱燃烧后迅速融化,致使证据消失,为事后的火灾调查增加了难度。

3、防范措施

一是应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根据企业生产类别、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来确定厂房(仓库)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按照耐火等级、防火间距要求建设厂房和仓库。对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决不允许投入使用。

二是堆垛之间的摆放要充分考虑满足扑救火灾需要,防止火势向临近建筑蔓延扩大。

三是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作为企业法人要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深刻吸取火灾事故教训,正确认识企业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主动依法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同时抓好企业负责人、消防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提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S].

[2]公安部121号令《火灾事故调查规定》[S].

4.上海静安区火灾事故分析 篇四

摘要:2010年11月15日,由于4名电焊工违规操作,上海市静安区发生一起特重大火灾事故,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本文重点分析了此次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根据此次火灾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对预防此类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火灾;事故分析

THE FIRE ACCIDENT ANALYSIS OF JING AN DISTRICT

IN SHANGHAI

Abstract:November 15, 2010, a special major fire accident occurred in Jing an District of Shanghai for four welders’ illegal operations, which lead to 58 people killed and 71 people injured.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asons for the fire accid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measures, which is meaningful to prevent the accident like this.Keyword:fire;accident analysis 1事故简述

2010年11月15日,中国上海市中心静安区发生一场延烧超过6个小时的大火灾。4名无证焊工在静安区胶州路728号余姚路口的一幢教师公寓10层电梯前室北窗外进行违章电焊作业,由于未采取保护措施电焊溅落的金属熔融物引燃下方9层位置脚手架防护平台上堆积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碎块,聚氨酯迅速燃烧形成密集火灾,由于未设现场消防措施,4人不能将初期火灾扑灭,并逃跑。燃烧的聚氨酯引燃了楼体9层附近表面覆盖的尼龙防护网和脚手架上的毛竹片。由于尼龙防护网是全楼相连的一个整体火势便由此开始以9层为中心蔓延,尼龙防护网的燃烧引燃了脚手架上的毛竹片,同时引燃了各层室内的窗帘,家具,煤气管道的残余气体等易燃物质,造成火势的急速扩大,并于15时45分火势达到最大。在消防队的救援下这种火势持续了55分钟,火势于16时40分开始减弱,火灾重点部位主要转移到了5层以下。中高层可燃物减少,火势急速减弱。在消防员的不懈努力下,火灾于18时30分被基本扑灭,随后消防员开始抢救人员。事故共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

图1 大楼浓烟四起

“11•15”火灾发生时,上海胶州路728号大楼正在实施今年的静安区政府节能综合整治项目。静安区建交委2010年9月通过招投标,确定工程总包方为上海市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分包方为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

工程部分作业分包情况:脚手架搭设作业分包给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施工,搭设方案经公司总部和监理单位审核,并得到批准;节能工程、保温工程和铝窗作业,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分别选择正捷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和中航铝门窗有限公司进行施工。

2事故分析

2.1直接原因

(1)焊接人员无证上岗,且违规操作,同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导致焊接熔化物溅到楼下不远处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上,聚氨酯硬泡迅速燃烧,引燃楼体表面可燃物大火迅速蔓延至整栋大楼。

2010年刚刚颁布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中第五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第四款都要求焊接等特种作业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焊接人员未向业主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出示特种作业焊接的操作资格证,同时业主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也未向焊接人员要求特种作业焊接的操作资格证,焊接时未能按照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采取防护或隔离措施,焊工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在工作中,不论是站立还是仰卧都在垫放绝缘体;严禁在易燃品或者易爆品周围焊接,必须焊接时,必须超过5米区域外方可操作。

(2)工程中所采用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不合格或部分不合格。

硬泡聚氨酯是新一代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是目前建筑保温材料中最低的,是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的理想保温材料。按照我国建筑外墙保温的相关标准要求,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求是不低于B2级。而按照标准,B2级别的燃烧性能要求应具有的性能之一就是不能被焊渣引燃。很明显,该被引燃的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硬泡不合格

2.2间接原因

(1)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导致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发生事故的大楼外墙节能保温改造由上海静安建设总公司总承包,总承包方又将全部工程分包给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又将工程进一步分包,脚手架搭设作业分包给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施工,节能工程、保温工程和铝窗作业,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分别选择正捷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和中航铝门窗有限公司进行施工。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将脚手架工程又分包给其他公司、施工队等;正捷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将保温材料又分包给三家其他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第二十九条规定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而这里的施工总承包单位上海静安建设总公司却将所有工程分包给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第二十九条同时规定,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而分包商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却又将工程层层分包给数家单位施工,使得安全责任层层减弱,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阻碍,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事故隐患。

(2)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的抢工期、抢进度、突击施工的行为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七条:建设单位不得对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第十条: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施工场所应设置完善的安全措施,包括消防设施,在建立了完善的施工计划确定工期后按计划进行施工。而本大楼未安设安全措施且是在有156名住户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更应该主意按制度执行

(3)事故现场安全措施不落实,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毛竹片等易燃材料,导致大火迅速蔓延

火灾能够蔓延并扩大至全楼的原因不是聚氨酯硬泡保温材料的不合格,而是事故大楼楼体表面上违规使用的易燃的尼龙防护网和脚手架上的毛竹片。施工地点必须使用防护网,脚手架上也必须放置踏板,但材料的选用必须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能够保证安全,不会发生燃烧才行。(4)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存在隶属或者利害关系

建设单位上海静安区建交委,直接管辖着工程总承包单位上海静安建设总公司,第一分包单位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及监理单位都是上海静安建设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因此,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存在明显的隶属及利害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第三十四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不得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这次事故中,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可能存在相互配合共同牟利的可能性。

监理公司没有认真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职责,未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施行工程监理,对无证施工行为未能采取有效促使加以制止,未认真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安全责任,在施工单位仍不停止违法施工的情况下,并没有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对事故发生负有监督不力的责任。(5)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导致以上四种情况“多次分包多家作业、现场管理混乱、事故现场违规选用材料、建设主体单位存在利害关系”的出现。

相关部门对建筑市场监管匮乏,未能对工程承包、分包起到监督作用,缺乏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对施工现场无证上岗等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置。有管部门对于业主单位上报备案的施工单位、监理未能进行检查,导致施工单位与监理存在“兄弟单位”关系。出现这种情况的应该很多,而发生事故的只有一小部分,使有关监管部门放纵与容忍各承包商、开发商的恶行,出了事故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3预防措施

上海11.15教师公寓特大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无证焊工的违章作业,二是贪图便宜而采用的易燃材料不能承受焊渣的温度而燃烧。但归根结底还是上层管理部门的问题。一是上层不监管,二是上层部门贪污,原料的采购为不合格产品,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

3.1施工总包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并落实

施工总承包企业要规范自己的分包行为,严格监督分包单位的工作情况,不分包给不具有资格或内部人员不具有操作资格的单位,对发现分包单位的违法分包等情况要及时制止,严重的直接加入黑名单,不能因为是“兄弟单位”就降低要求。施工总包企业对分包单位要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勒令其整改。施工单位要加加大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上岗要求,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进行培训,并要求具备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杜绝无证上岗的行为。培训时尤其要注意提高其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将事故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施工企业要落实安全责任制,项目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尤其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必须进行现场监督、指导,及时制止“三违”行为。

3.2监理单位切实落实履行监理职责

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工程监理单位应严格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工程总包单位、各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并提出审查建议,同时严格在施工阶段的日常管理,对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并下达整改通知,通知无效的,要立即上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不采纳的,要上报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当然,一个监理部门这样做,总包单位可能会终身不用它,但若全社会的监理机构均如此做,他便不得不用。所以要加强监理部门的职业道德,杜绝“走后门”情况。

3.3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职能

政府主管部门需进一步规范施工许可证的受理发放流程,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严格加强对复工、新开工工地的审核,严格执行自查、整改、复工申请、现场复核、监督抽查和审核批准等程序办理复工手续;对需申领施工许可证的新开工工程,严格按施工许可申请、现场核查和申领施工许可证等程序办理有关手续。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施工现在的检查力度,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查“三超”(超载、超员、超速)、禁“三赶”(赶工期、赶进度、赶速度),对违规行为进行重罚,加强人们警戒,落实监督的责任。

3.4高层逃生知识培训,让居民与工作人员了解逃生方法

(1)逃生勿入电梯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但是,千万不要轻易 乘坐普通电梯。(2)楼梯可以救急 逃生时应尽量利用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3)不可钻床底、衣橱、阁楼 钻到床底下、衣橱内,不易被消防人员发觉,难以获得 及时营救。(4)不可盲目跳楼可用房间内的床单、窗帘等织物连成绳索滑向楼下。(5)学会使用求救信号 除了拨打手机之外,也可从阳台或临街的窗户向外发出 呼救信号,帮助营救人员找到确切目标。(6)火灾来临时应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4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本次事故的发生施工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操作人员也应予以追究法律责任。本次事故清楚表明,在我国,很多施工场地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很多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都存在着侥幸的心里。这次事故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建筑单位应该加强管理,认真落实相关法规政策,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应认真履行监督职能,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0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5.物流仓库火灾事故分析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人机系统常见事故的原因不包括__。A.人的不安全行为 B.设备磨损或恶化 C.设备本身有缺陷

D.机械所处环境的变化

2、政府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__。A.安全报告 B.安全规章制度 C.安全技术 D.安全构想

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__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A.6 B.10 C.15 D.30

4、《矿山安全法》规定,发生一般矿山事故,由__负责调查和处理。A.政府 B.工会 C.矿山企业

D.矿山企业主管部门

5、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__m以外的回风侧。新鲜风流沿巷道流入,污风通过风筒由局部通风机抽出。A.8 B.9 C.10 D.12

6、[2009年考题]锅炉检修中应注意用电安全,在锅筒和潮湿的烟道内检验而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应超过V。A:24 B:36 C:48 D:110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7、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A.安全意识 B.自我保护意识

C.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D.事故救援能力

8、在有害物质发源地点不固定,或有害物质的扩散不能控制在车间内一定范围的工作场所,宜采用__的方法控制有害物质积累。A.自然通风 B.局部送风 C.局部排风 D.全面通风

9、某市安全监管部门对一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但仍组织生产的企业实施行政处罚,该企业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复议期间,该项行政处罚 A:暂停执行 B:不停止执行 C:延期执行 D:中止执行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__应报废。A.5% B.10% C.15% D.20%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B.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燃烧时,需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燃点以下

C.火灾防治途径有评估、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等

D.添加型阻燃剂具有赋予组成物或聚合物永久阻燃性的优点

12、__是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上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B.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C.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 D.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13、工人操作岗位的主要辐射源是__。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

14、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设有__的出口。A.安全报警器

B.标志明显、保持畅通 C.附带指示灯 D.安全围栏 15、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定义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事故”,并将重大事故划分的类型有__。A.由特种设备引起的事故 B.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 C.由职业危害引起的事故 D.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

E.由劳动组织与劳动条件引起的事故

16、一次死亡(遇险)3~9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__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A.6 B.12 C.18 D.24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五条规定,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__。A.员工集体宿舍 B.装气站 C.供气站 D.高压站

18、设计机械高处工作位置时,必须考虑配置宽度应不小于__mm安全通道。A.200 B.300 C.400 D.500

19、公路交通事故调查的总目标是__。A.改善道路安全状况 B.进行技术改造 C.追究事故责任人 D.进行安全评价

20、不属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的是__。

A.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B.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C.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D.负责安排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21、__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22、下列有关在用起重机械检验周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每年检验1次 B: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每2年检验1次 C: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每年检验1次 D:铁路起重机、旋臂起重机每半年检验一次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3、在典型化工过程安全技术中,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主要用于制备产品与中间产品,获得高纯度的纯净固体物料。A:蒸发 B:结晶 C:干燥 D:加热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4、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及强发光体等可成为__辐射源。A.射频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25、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要求的是__。

A.生产经营单位将一生产场所出租给了一个具备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个人 B.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在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约定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生产经营单位某场所内有3个承包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并签订了委托书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应急救援体系动作机制主要由机制组成。A:分级响应 B:按部就班 C:公众动员 D:统一指挥 E:属地为主

2、《安全生产法》规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

A:法定的其他行政机关 B:公安机关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3、《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是国务院于__发布的。A.1988年3月29日 B.1989年1月1日 C.1989年3月29日 D.1989年12月29日

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__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A.有权

B.特殊情况下可以 C.无权

D.经批准后可以

5、锅炉的分类中,按__分为层燃炉、沸腾炉、煤粉炉。A.燃烧方式 B.用途 C.热能来源 D.载热介质

6、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中小型机械主要包括。A:混凝土搅拌机 B:起重机械 C:机动翻斗车 D:铲土运输机械 E:钢筋加工机械

7、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一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起重伤害是其中一类,下列伤害中,属于起重伤害的是。A:起重机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

B:员工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造成的伤害 C:起重机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倾覆造成的伤害

E: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员工从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

8、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__,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司法机关 B.检察机关

C.安全管理部门 D.公安部门

9、安全生产的民事责任主要是侵权民事责任,包括财产损失赔偿责任和人身伤害民事责任。《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担连带赔偿责任。A:承租方 B:承包方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 E:设计单位

1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矿山生产安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的规定定罪处罚。下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情形的表述有误的是。A:对不符合矿山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B: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的

C:对于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矿山生产经营单位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不予查处的

D: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A:手提式 B:推车式 C:储气瓶式 D:悬挂式 E:储压式

12、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轮处于__时最易发生危险。A.开始啮合的位置 B.接近结束啮合的位置 C.完全啮合的位置

D.刚刚结束啮合的位置

13、乙炔瓶贮存间不能配置的灭火器是__。A.干粉 B.二氧化碳 C.四氯化碳 D.火星

14、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性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 A:噪声

B:金属性粉尘 C:振动 D:气流 E:气压

15、同一层级的法律文件在同一问题有不同规定时,在法律适用上应为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成文法优于判例法 C:单行法优于综合法 D:特殊法优于普通法 E:普通法优于特殊法

16、某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上生产安全费用有结余,公司可将结余结转本,作为__使用。

A.采掘设备购置费 B.电费

C.瓦斯监测仪器购置费 D.办公费 17、2007年7月15日,某亚麻厂正在生产的梳麻车间、前纺车间和准备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一瞬间,停电停水,当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亚麻粉尘。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器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事故造成死亡35人,重伤5人,轻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该起爆炸事故的起始原因可能有。A:粉尘浓度超标

B:布袋除尘器产生静电

C:厂房内作业人员和设备太多

D:金属管道输送粉尘过程中产生火花 E:车间连体面积过大

18、对于涉及剧毒物品作业的化工设备、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出现事故损失较大的设备,为显著提高其可靠性,应采用__设计。A.人机界面 B.强度 C.冗余

D.装配合理

19、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__来表示。A.人员伤亡 B.经济损失 C.停工损失 D.设备损害

20、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在办理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其受理、审查、许可、核准的程序必须.并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许可、核准或者不予许可、核准的决定。A:公平B:公正 C:诚信 D:公开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1、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__原理。A.系统 B.人本 C.强制 D.预防

22、下列职业中毒类型,属于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是。A:一氧化碳中毒 B:硫化氢中毒 C:二氧化碳中毒 D:苯中毒 E:铅中毒

23、[2011年考题]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针对这两种电击应采取不同的安全技术措施。下列技术措施中,对预防直接接触电击有效的有。A:应用安全电压的设备(Ⅲ类设备)B:应用加强绝缘的设备(Ⅱ类设备)C: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 D: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E:将带电体屏蔽起来

24、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的工艺过程主要有。

A:纸张与辊轴摩擦、传动皮带与皮带轮或辊轴摩擦 B: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

C: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流动且流速超过0.5 m/s D:在混合器中各种高电阻率物质的搅拌

E: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气在管道中流动和由管口喷出

25、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__。A.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B.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D.危险性预先分析

6.物流仓库火灾事故分析 篇六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黄岛油库老罐区,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 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

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 14人,负伤 85 人。

一、基本情况

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经东(营)黄(岛)长管输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二、事故经过

8月12日9时55分,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份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米、温度为150~300度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甫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象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立方米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l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黄岛油港烧去。大火殃及青岛化工进出口黄岛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黄岛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胶州湾。大约600吨油水在胶州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胶州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三、抢险救灾

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抢险灭火的战斗。在大火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给予了极大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先后三次打电话向青岛市人民政府询问灾情。李鹏总理于13日11时乘飞机赶赴青岛,亲临火灾现场视察指导救灾。李鹏总理指出:“要千方百计把火情控制住,一定要防止大火蔓延,确保整个油港的安全。”

山东省和青岛市的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火场进行了正确的指挥。青岛市全力投入灭火战斗,党政军民一万余人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山东省各地市、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公司的公安消防部门,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及部分企业消防队,共出动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车147辆。黄岛区组织了几千人的抢救突击队,出动各种船只10艘。

在国务院的统一组织下,全国各地紧急调运了lgn吨泡沫灭火液及干粉。北海舰队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运伤员。

经过s天5夜浴血奋战,13日11时火势得到控制,14日19时大火扑灭,16日18时油区内的残火、地沟暗火全部熄灭,黄岛灭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与火魔搏斗中,灭火人员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经受住浓烟烈火的考验,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满腔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四、事故原因及分析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

事故发生后,4号、5号两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烧塌,l号、2号、3号拱顶金属油罐烧塌,给现场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带来很大困难。在排除人为破坏、明火作业、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当时,青岛地区为雷雨天气),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事故原因的焦点集中在雷击的形式上。混凝土油罐遭受雷击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球雷雷击;二是直击避雷针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三是雷电直接燃爆油气;四是空中雷放电引起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五是绕击雷直击;六是罐区周围对地雷击感应电压产生火花。

经过对以上雷击形式的勘察取证、综合分析,5号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四种雷击形式;第5种雷击形成可能性极小,理由是:绕击雷绕击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绕击雷的特征是小雷绕去,避雷针越高绕击的可能性越大。当时青岛地区的雷电强度属中等强度,5号罐的避雷针高度为30米,属较低的,故绕击的可能性不大;经现场发掘和清查,罐体上未找到雷击痕迹。因此绕击雷也可以排除。

事故原因极大可能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根据是:(l)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时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104安培。(3)5号油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5号罐体中钢筋及金属部件的电气连接不可靠的地方颇多,均有因感应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4)根据电气原理,50~60米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应,可使电气设施100~200毫米的间隙放电。从5号油罐的金属间隙看,在周围几百米内有对地的雷击时,只要有几百伏的感应电压就可以产生火花放电。(5)5号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时起到9时55分起火时,一直在进油,共输入1.5万立方米原油。与此同时,必然向罐顶周围排放同等体积的油气,使罐外顶部形成一层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油气层。此外,根据油气分层原理,罐内大部分空间的油气虽处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气分布不均匀,通气孔及罐体裂缝处的油气浓度较低,仍处于爆炸极限范围。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外,要从更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1.黄岛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黄岛面积仅5.33平方公里,却有黄岛油库和青岛港务局油港两家油库区分布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早在1975年就形成了34.1万立方米的储油规模。但198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达指标和投资,使黄岛储油规模达到出事前的76万立方米,从而形成油库区相连、罐群密集的布局。黄岛油库老罐区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输油生产区建在近邻的山脚下。这种设计只考虑利用自然高度差输油节省电力,而忽视了消防安全要求,影响对油罐的观察巡视。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首先殃及生产区,必遭灭顶之灾。这不仅给黄岛油库区的自身安全留下长期隐患,还对胶州湾的安全构成了永久性的威胁。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黄岛油库4号、5号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物。这种混凝土油罐内部钢筋错综复杂,透光孔、油气呼吸孔、消防管线等金属部件布满罐顶。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在钢筋的捆绑处,间断处易受雷电感应,极易产生放电火花;如遇周围油气在

爆炸极限内,则会引起爆炸。混凝土油罐体极不严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罐顶预制拱板产生裂缝,形成纵横交错的油气外泄孔隙。混凝土油罐多为常压油罐,罐顶因受承压能力的限制,需设通气孔泄压,通气孔直通大气,在罐顶周围经常散发油气,形成油气层,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3.混凝土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1985年7月15日,黄岛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米高的避雷什,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格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这次勘察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56欧姆,远远大于0.03欧姆规定值。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黄岛油库是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式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消防车、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吨、压力8公斤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分钟,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干事。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坎坷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路,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旋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7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乡,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

5.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果。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而黄岛油库上级主管单位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黄岛油库。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油库1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立方米,而在施工阶段,仅凭胜利油田一位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1万立方米的罐。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3米,远远小于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米。青岛市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五、吸取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这场特大火灾事故,李鹏总理指示:“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要实事求是,举一反三,以这次事故作为改进油库区安全生产的可以借鉴的反面教材。”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2.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3.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4.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提高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7.物流仓库火灾事故分析 篇七

英国联合胶体化学公司爆炸事故

1992年7月21日14时20分, 英国西约克郡布拉德福德市联合胶体化学公司原材料仓库发生一系列爆炸, 引发火灾。

事发公司概况

英国联合胶体化学公司成立于1935年, 是一家从事特殊化学品生产的公司, 特别是生产用于处理污水, 生产纸、漆料和农药的化学品。1953年, 迁到此次事故发生地, 即布拉德福德市Low Moor地区。该公司仓库内储存有大量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 是一级重大危险场所。

联合胶体化学公司有1 900余名员工, 占地13万m2, 旁边即为占地5万m2的农药生产厂。紧邻公司东、北和西南方向的是居民区, 南方和西北方向为正在建设的工业区。

原材料仓库位于公司的西部, 1989年7月投入使用, 是此次事故的核心区域。其东面是2个外部化学品桶罐存放区域, 分别为X区和J区, 加工完毕的货物放在H区。仓库南面存放有桶装易燃液体, 此外, 距仓库150 m处有6个大型储罐, 里面是高度易燃的、有毒的丙烯腈。

事故中损坏的原材料仓库和X区, 原计划储存非易燃原材料和一些易燃的成品, 但随后仓库用途发生重大变化。事发时, 原材料仓库存有化学品936 t, X区有712 t, J区有1 050 t, 一共约450种。仓库内部东北角有2间防火货物间, 其中2号货物间存有偶氮二异丁腈1.9 t, 过硫酸铵12 t, 过硫酸钠5.2 t, 其他氧化物6 t (主要为硝酸物) 和其他少量化学品。

事故经过

7月21日9时, 公司接收到1份4桶偶氮二异丁腈, 7袋过硫酸钠的订单。10时, 员工从2号货物间备完货后, 关闭卷帘门。当天早上, 曾出现降雨, 叉车经过数次后, 仓库地面变得潮湿。于是, 电工打开加热鼓风机, 对仓库进行烘干。但他忽略了温度调节器, 只看了控制面板便离开了。2号货物间的加热系统开关和鼓风机同在一个面板上, 电工说他没有触碰过加热系统开关。13时30分, 仓库后面的叉车驾驶员发现2号储物间下部通风口出现烟雾, 随即激活警报。公司5位包括安全经理在内的高管和内部消防队出动。

首先到达的消防员稍微抬起房门, 发现2桶或3桶偶氮二异丁腈爆裂, 液体洒落到低处的货架和地面上, 并产生了尘云, 但并没出现火情。随后, 安全经理、值班化学工作者及其他人员把房门升到1 m, 又确认了这一信息。然后关闭了门。桶上方蛭石的隔离板也出现了损坏, 一片长为300 mm的板断裂, 坠落在地上。

内部消防员把消防车停在X区内最近的出口处。人们认为当时形势可控, 并且部分现场员工已经撤退。当时储物间的温度约为18℃~20℃。那些留在现场的人开始讨论如何清除这些洒落的液体。人们在查阅了供应商提供的偶氮二异丁腈相关信息后, 决定使用真空吸尘器清除有毒尘云。

约14时10分, 员工又在原材料仓库后面的通风机处发现了烟雾, 这预示着仓内又发生了泄漏。5 min后, 值班化学工作人员从门口观察2号储物间。这次他发现在刚才泄漏处下方的1袋过硫酸钠也发生了泄漏, 烟雾和蒸气云从袋中飘出, 还伴随有气体泄漏的嘶嘶声。他意识到情况严重, 但还没来得及进行喷水扑救, 蒸气云已经燃烧, 火苗大概有300 mm长, 火苗立即蔓延至整个2号储物间。

该值班人员开始撤退, 还没迈出4步, 便听到一声巨响, 随后摔倒在地。此时, 储物间附近的所有人正在撤退。正在装载货物的安全经理听到物体坠落的声响后, 跑进仓库寻找正在撤退的员工, 并通过储物间敞开的约1 m高的门, 看见从门口到后墙有2/3的地方都在燃烧。人们尝试灭火, 但随后发生了几次小爆炸, 所有员工撤退。

14时22分, 拨通火警电话。6 min后, 从当地消防站出发的救援人员首先到达现场。当时, 浓浓的黑烟从仓库中冒出, 火势蔓延到外部的X区后逐渐增大后, 烟雾也大量喷发。

X区域的化学桶罐变成了炮弹, 发生爆炸, 其中1枚将成品库屋顶砸坏, 坠落到仓库内。当时有西北风, 风速为25 km/h, 所以浓烟一直往东飘, 影响到了距公司3.2 km外的道路交通。最终从距离公司16 km的利兹市中心也能看见浓烟。

随后, 应急预案激活。所有员工都聚集到公司南面空地。随着火势的持续, 该区域有可能会受到烟雾的影响, 员工又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消防救援

在火势达到最高峰时, 现场已有36辆消防车, 173名消防员, 由副消防队长统一指挥。消防员在获取水时, 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因为当地供水管道不能提供足够的水。最终, 从距事发地点西面900 m和东北方向500 m处的地方获取水。

在火势影响到外部的桶罐存放区之前, 人们还在X区和J区用泡沫进行灭火, 用掉了公司所有的泡沫灭火器。然而, 泡沫不能冷却成品仓库和易燃液体。

14时45分, 大火产生的浓烟惊动了布拉德福德大都市政府环境健康官员。向群众讯问后, 把相关信息告知了市应急计划官员。在当地官员的协助下, 首先安排了将更大范围的居民疏散到附近的体育馆内。市长也到达了市政大厅的应急指挥中心。

消防员之前和公司事故负责人联系过, 强烈建议启动公司警报, 通知附近的民众和事发场所的员工, 但是公司一开始并没有听取建议。进一步的沟通和火势增大后, 最终在14时55分启动了警报。警报一直持续到15时40分, 直到大火影响到电力输送站, 电力组工作人员切断了电力输送。

停电导致公司的污水排污泵暂停, 不能及时排除的污水就从事故现场向外扩散。15时45分, 消防人员通知约克郡自来水厂和英国国家河流管理局 (Nationanl Rivers Authority, 简称NRA) , 告知他们大量含有化学污染物的水从事发地向外扩散。

8月8日, 大火最终得到了控制。事故发生后18天内, 消防员在清理事故现场时, 还会看见复燃现象。

伤亡和损害情况

尽管火势巨大, 但所幸公司员工无人伤亡。只有那名首先发现泄漏烟雾的叉车驾驶员感觉不舒服, 在经过公司医务人员检查后, 未再接受任何其他治疗。3名群众被送往布拉德福德皇家医院接受检查, 其中1位暂留医院过夜。当地1位残疾人士的肺部出现急性哮喘, 住院1周。这应该是警报提醒群众关闭门窗之前, 他吸入烟雾导致的。

救火结束后不久, 有33人被送往医院, 其中包括20名消防员。6名留院治疗1天。1名交通指挥员因病休假4个月, 而1年后仍没有完全恢复, 29警察上报有出现身体不适。

原材料仓库大部分被化为灰烬, 其他的部分建筑结构也严重损毁。X区和J区完全烧光。成品储存处也仓库也收到严重损坏。几部叉车和一辆装有16 t化学品的卡车被烧毁。

污染

污水从事发现场流出后, 大部分顺着水沟流向北布赖尔利污水处理厂 (North Bierley Sewage treament works) , 但小部分污水则直接流入斯宾河 (Spend Beck) 。化学污水和未处理的工业废水储存在处理厂的雨水罐中。17时30分, 雨水罐被注满, 而处理厂没有其他的储存设备, 只能让水流向河中。这个过程持续了24 h, 污水相继流到了斯宾河、考尔德河 (River Calder) 、亚耳河 (Rivers Aire) 、乌斯河 (River Ouse) 等。

NRA对斯宾河、考尔德河与亚耳河3条河流生物活动进行了超过3周的监测。火灾后的第3天, 人们发现考尔德河出现鱼类死亡;后来, 确定污水对50 km水域内水生物产生了严重影响。除监测死亡鱼类数量外, NRA还对有毒物对微生物的毒性进行了基因测试。

流入河内的水包含有悬浮沉积物, 它们的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非常高, 含有高浓度的清洁剂和溶剂。这意味着鱼类和无脊椎生物不仅仅是因为化学品而死亡, 还有工业污水的原因。NRA估计考尔德河下游与亚耳河共1万条鱼死亡。

事故原因

英国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局起初把注意力都集中于火灾的源头, 最终认为爆裂的偶氮二异丁腈遇到硫酸盐后, 可能被盖子掉落到地面时产生的能量引燃, 发生爆炸。

调查还发现, 2个货物间并非按照当初设计用途使用。1号储物间不仅存有4.4 t有机过氧化物, 还有0.8 t的偶氮二异戊腈。2号储物间有25.4 t的化学品, 其中21 t为过硫酸盐, 1.9 t为易燃的偶氮异丁二腈。而过硫酸盐和偶氮异丁二腈不可以储存在一起的。

X区本来用于储存非可燃性材料, 但实际却储存了大量的易燃性材料, 包括毒性材料和67 t高度易燃液体。J区储的材料虽然可燃性不强, 但其旁边停了一辆装有16 t乙酸正丁酯的运输卡车, 这导致了火势蔓延到J区。

公司物流部门125名员工, 没有化学专家或有具备安全资格的人。公司除对物流总监进行几个小时的SHE政策解读外, 其他人员均未接受相关安全管理培训。

吸取教训

此次火灾暴露出的严重错误就是化学品分类, 并把2种不相容的物品一起储存。尽管公司有书面隔离化学品的政策, 但还不完整。此外, 该公司还没有遵守1986年英国职业健康安全监察局出台的《有包装的危险物品储存标准》 (The storage of packed dangerous substances) 。仓库和其他储存化学品的地方, 应按照设定的用途进行使用。尤其注意隔离易燃的、不相容的物体。

公司提供健康和安全相关培训时, 不应该忽视非生产部门。风险评估时, 上述区域也应受到重视。定期检查仓库安全情况, 建立事故和伤病数据分析资料;仓库安全也应该视为公司安全计划的一部分。重视与安全相关的维护保养;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和化学品仓库操作员应该接受相应培训, 特别是化学品安置和隔离等方面的培训。对每位员工接受的培训做记录。

火灾初期, 公司没有提供烟雾的毒性信息, 这对消防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为他们必须立即决定是否需要封锁道路、疏散居民和穿戴防护衣物等事项。事后, 面对来自公众和媒体的问题, 消防员仍然缺乏烟雾毒性信息。公司应给应急人员和其他公众提供潜在毒性信息。

事故发生发生后若有升级趋势, 则应立即召集应急人员。这项要求应该包含在应急计划中。

除了公司安全管理、仓库使用、信息公布, 现场外部的应急计划应清楚表明如何采取必要措施控制环境污染。此处尤其要注意的是, 灭火需要千万升的水, 这些水会和泄漏的化学品混合。混合物再流入河道内, 会污染水源。事故报告发布时, 英国国内还不存在简单明了的处理事故污水的指南。污染水源与HSE部门、NRA和应急服务部门密切相关。公司指定应急计划时应考虑如何控制消防污水。建议HSE部门应与其他有关部门联合, 建立控制污水的指南文件。污水外泄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所以还应该考虑相关部门设施能储存多少污水或如何减轻污水外泄的影响, 考虑到此次事故的最严重后果即为环境污染和鱼类死亡, 这一点是重中之重。此外, 无论是正常作业还是紧急撤退时, 公司都应尤其注意避免出现拥堵。

美国宣伟公司火灾事故

1987年5月27日, 宣伟公司仓库发生火灾事故, 造成3 200万美元的损失, 1名公司员工受伤, 1名消防员把腿扭伤。美国俄亥俄州戴顿消防局因为没有尝试扑灭宣伟公司仓库大火, 而避免了双重灾难。

事发地点

宣伟漆料仓库建于1977年, 占地1.8万m2, 墙高10 m, 是大型的、配有办公区域的仓库。仓库位于蓄水层上方。蓄水层的水井为该区域十几万居民提供饮用水。如果消防用水和泄漏化学品混合物失控后, 会污染水源, 造成比火灾更大的损失, 就像1986年瑞典山度士化学品仓库 (Sandoz Chemical Warehouse) 火灾事故一样, 污染莱茵河水。

仓库内配有自动喷淋系统和消防泵。自动喷淋系统的流量为1.2 L/min, 覆盖区域为371.6 m2。消防泵进水由直径为30 cm的管线完成, 一侧连接着直径为25.4 cm的出水管, 出水管连接着自动喷淋系统。

该仓库储存有5 678 m3的漆料和大量的罐装气溶胶和其他易燃液体, 这些液体多数以19 L的容器装载。仓库内的货物都储存在4层高的货架上, 此外, 仓库内拖车上还储存有其他物品。

水系统

俄亥俄州戴顿及周围区域的公共用水都是从宣伟公司仓库下方的蓄水层内抽取的。仓库所在地及周围区域就有很多水井。

化学品可能从地表渗入地下水层, 污染水源。这种可能性在仓库建设之初便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尽管火灾之前人们就对此进行过激烈的讨论, 但消防部门没有采取任何具体措施来应对这种风险。

火势情况

1987年5月27日晚, 正在操作叉车的员工突然晕倒, 将几罐易燃液体洒在仓库东部区域。洒落的液体可能被叉车产生的火花引燃, 使该员工受到严重烧伤。在其他同时的帮助下, 人们把员工衣服上的火扑灭了。但其现场他部分的大火已很难控制, 于是撤离了现场, 期间没有其他人受伤。员工把这种行为归功于公司的培训, 所以他们知道如何应对。

大火触发了自动喷淋系统和警报, 戴顿消防局也不断接到来自周围居民和公司员工的报警电话。消防局启动了应急警报, 21时07分, 1名分区指挥官、1辆卡车和3辆机车出动。在出动过程中, 指挥官再次启动应急警报, 此后又出动了1名分区指挥官、2辆卡车和4辆机车。21时14分, 首先到达现场的指挥官要求第3次启动警报。最终现场有84名消防人员、10辆消防车、5辆卡车和12辆其他车辆。

第1批消防员达到现场时, 大火已烧毁屋顶, 仓库东部也完全被大火吞噬。气溶胶罐从仓库内飞出。人们首先想保护未着火的部分、办公区和消防员安全。分区指挥官立即决定不让消防员连接消防泵的喷水管, 因为其位置离仓库墙体很近, 很可能会让消防员受到高温的威胁, 墙体倒塌和飞出的气溶胶罐也很危险。随后, 大火穿过防火墙, 向西部蔓延。21时32分, 消防员被告知, 该建筑可能会被完全烧毁。

仓库的喷淋系统已被大火吞噬, 几乎对仓库中心大火扑救无任何效果, 但它的确拯救了仓库的办公区。人们还发现损坏的喷淋系统管道开始漏水。不久, 便手动关闭了系统。

格伦·亚历山大是火灾初期的指挥官。他下令不许在仓库灭火时使用水, 只有在消防用水能够控制和监测时才可使用, 因为他考虑到消防用水流出后会污染水源。

施救过程中人们还考虑了仓库的储存物、选择空气污染还是水污染及其他问题。事发当天, 除了当地供水部门外, 该州空气和水污染专家也到达了现场。人们达成一致, 决定不采用喷水救火, 避免增加风险。

道格拉斯·霍尔是戴顿水力部门的环境保护经理。他说, 没有采用喷水灭火这个决定很果断。这之所以很容易决定是因为人们了解到仓库中没有剧毒材料, 周围也没有居民。如果不是考虑到对地下水源的威胁, 或许就会采取喷水灭火, 并对消防用水进行控制。虽然没有采取这种措施, 但自动喷淋系统也运行了一段时间, 产生了废水, 流到了迈阿密河。事故第1天, 人们把河中的漆料溶剂等物质分离出去;事故第4天河道的大坝开始截水, 为最后的污染物处理做准备。事故还造成了轻微的土壤污染, 但污染程度显然可控, 所以没有影响到水源。

据报道, 大火在5月28日0时12分得到了遏制。但实际上, 直到大火发生的6天后, 即6月2日, 才被控制住。

合规情况

事发仓库遵守了《俄亥俄州建筑标准》。该标准规定, 只要仓库有完整的喷淋系统, 就可以有无限的存储区域, 但没有提及类似仓库的完整喷淋系统应包含什么。如何才能在遵守相关条例的同时, 采用成本较低的消防安全设计, 从而可以储存有大量易燃材料的仓库, 便成了人们的疑问。

第1种方法是将仓库再下分为不同的隔间, 每个隔间都要有高流量的喷淋系统。第2种方法是用几面防火墙和可以控制某些火灾的小流量的喷淋系统 (但这种火灾从未出现过) 建造更宽阔的空间。第3种方法就是在安全、偏远的地方建造轻便的一次性仓库, 但这个方法不符合多数规定。如果担心污染环境, 可以在仓库周围建造蓄水池, 拦截消防用水。

经验教训

风险管理从此事故中学到的最重要经验不仅是简单的“有些火灾应该允许任其燃烧”, 而是“所有救援行动的后果一定要从科学与知识角度出发, 深思熟虑”。亚历山大指挥官将消防队长描述为“风险管管理者”。这是风险管理的良好应用, 它延伸了消防队长的角色和职责。类似火灾事故的风险管理需要考虑如下因素:涉及物品和化学品的特性;空气污染还是水污染;风力、风向和天气状况;是否有能力控制火势, 将其扑灭, 或拦截消防废水的能力;选择短期影响还是长期影响;生命与财产安全以及疏散等问题。

水污染此次事故中决定不适用水灭火, 减少了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和财产损失。当地空气和水污染专家被调往现场提供咨询。瑞典山度士化学品仓库事故就向人们展示了如果不考虑水污染将导致的后果。然而, 如果有较高的风险或严重空气污染问题, 任其燃烧也不可取。危险物品火灾救援制定计划前和制定计划期间应该考虑到救援会造成的水污染。

保险和起诉亚历山大指挥官说, 仓库投保的保险公司将不会因其没有用水灭火而起诉消防局。主要原因是消防队长决定放弃用水时, 仓库已经完全烧毁。但如果仓库本来有拯救的可能, 事情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出于对保护环境的考虑, 消防部门决定让火继续燃烧之前, 应该与律师和财产主人进行沟通, 这是救援预案的一部分。

自动喷淋系统与防火墙自动喷淋系统和放火墙都在大火中失效了。显然, 喷淋系统很快被大火吞噬, 不能提供所需水量, 而该系统又符合俄亥俄州的标准。仓库的防火墙没能抵抗住大火, 烧出了缺口。所以亚历山大呼吁重新审核自动喷淋系统标准和防火墙标准。

消防员安全值得注意的是, 此事故中只有1名消防员受到轻伤, 这主要归功于指挥人员的决定——不让消防员连接消防泵, 远离墙体。

土地开发如果当初不允许仓库建在水井区, 事故就不会对地下水造成的威胁。环境影响应该是土地开发决策中的主要因素。然而, 火灾可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没有体现出。消防部门应尝试确保这些因素在土地开发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员工培训此事故是由员工意外引发的, 这种火灾是否可完全预防值得人们讨论, 但有些措施未必可行, 比如不允许会产生火花的机械在任何可能发生易燃液体泄漏的地方出现。

此次火灾因为员工培训达标, 所以他们才能很快撤离、集结, 扑灭叉车司机身上的火苗。然而, 员工们集结的地方受到了大火中崩出罐体的袭击, 导致员工不能集结在一起, 无法通过点名确定是否所有员工已撤离。

事故指挥此次火灾近乎为事故指挥系统的模范。随着警报不断启动, 高层领导顺利与前期指挥人员顺利交接, 期间也没有遇到重大沟通问题。接警人员也成功处理了公众及公司员工对此次事故的报警电话。事故指挥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美国Drill Chem化学工厂爆炸事故

事故描述

2015年8月14日16时30分左右, 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北部蒙哥马利县康罗市 (Conroe) Drill Chem石油工业供应公司发生爆炸, 引发三级大火, 将该公司2间用于储存化学品的仓库烧毁, 产生大量浓烟, 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发仓库于2008年建成, 占地1858 m2, 曾经为某绝缘材料公司所在地。事发公司前几年搬到现在的位置, 并且没有火灾或违反消防规定的历史。

距爆炸中心1 km左右的居民韦恩·帕特森说, 他大约听到3~4次爆炸声, 最后1次爆炸冲击到了房屋。他出门时, 发现了空中的浓烟。随后帕特森收到了当局发来的短信, 要求关闭空调。另外, 他表示自己眼睛有灼烧感, 虽然并不严重, 但可以感觉到很不舒服。

消防救援

当地消防局局长麦克·勒古德斯说, 当时消防局接到报警, 发生了爆炸, 其他信息一无所知。随后约50余名消防员出动, 并封锁了事发区域周围部分道路。还成立了移动指挥中心, 急救车也赶到现场准备救援, 但最终没有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消防员尝试确定仓库内危险化学品种类。尽管勒古德斯认为事故并不会立即对居民健康产生影响, 但还是派遣了1支危化品处理小组前往现场, 并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事故信息也上报到了美国环保署 (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还要求周围3.2 km内的居民在住所内避难。

蒙哥马利县消防局局长吉姆·威廉姆斯说, 由于不清楚化学品种类, 并考虑到用水灭火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最终决定采取让其自行燃烧 (burn down) 策略。期间尝试确定燃烧物为何种化学品, 应用何种阻燃剂进行灭火。18时左右, 消防员开始用泡沫灭火, 2 h后将火势控制住。傍晚时分, 事发地点0.8 km内的居民被要求避难, 其他地方的警报解除。

编后语

危化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8·12”天津港爆炸事件也属于此类。关于消防救援和“burn down”策略 (划出隔离带, 人员撤离, 里面烧完炸完再进去处理) 的争论, 从上述事故中可以看出, 国外的确有应用“burn down”救援策略的案例。这种策略的选择要根据火灾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比如燃烧物的种类、数量、特性, 事故周围情况, 燃烧是否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若喷水灭火是否会对水源造成污染等。

科学救援或救援策略的选择是消防人员素质的体现, 也是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及消防员自身生命安全的重要条件。事故为人们提供借鉴, 从事故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才能提高消防救援水平, 这就是案例分析的价值所在。

编译自英国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局和美国国土安全局官方材料及外媒新闻

8.物流仓库火灾事故分析 篇八

关键词:停车库;电动车;火灾事故;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X928.7,TU99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5-0143-02

电动车内部线路比较复杂,停放在停车库的过程中,有一些居民会使电动车处于充电状态,这种状态下有可能会引起电动车的火灾事故,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电动车本身的质量问题或者电动车经过长期的使用,一些内部的线路出现了老化的现象,但是没有及时更换。以上原因都可能会导致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电动车火灾[1]。因此,认真研究停车库电动车起火原因和现场情况对于预防火灾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火灾的基本状况阐述

在2015年X月X日X时X分,我部门接到公安局110调度指挥中心的传警,在我辖区范围内的一个停车库中出现了火灾。经过初步的估算,本次火灾过火的总面积达到了20 m2,总共导致了4辆电瓶车损失,导致两辆轿车在火灾中报废,还有其他一些物资,经过估算本次的火灾直接导致财产损伤共计100 343元,初步核查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

2 火灾发生的经过以及救援

在接到调度电话后,我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根据有关的治疗,现在将火灾的发现以及扑救的基本情况作一个阐述: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我们了解到在火灾发生时,该小区的巡逻保安发现某车库门口有浓烟冒出,走进查看时发现里面有火光在闪动,于是该小区保安立即打119火灾报警电话进行报警,接到报警通知后,我部门立即派出消防车3辆,24名消防官兵前往处理火灾。火灾救援队伍达到现场后,立即对火灾情况做出了基本的预测,火灾救援指挥员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将参与救援的人员分为三个救援小组,第一个小组负责深入车库内部进行水枪灭火处理,其余的两个小组分别救助被困的小区群众以及疏散现场聚集的人员。经过全体消防官兵的努力,在半个小时后有效的防止火灾的蔓延,确保了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3 火灾现象的勘验、调查

根据现场勘查的规定,我们首先对现场环境进行了勘查,起火的车库位于一楼,属于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面积达到了146 m2,停车库在居民楼内。车库门口的上面的墙体部门留下了火熏的痕迹。其次,我们进行了初步勘验。初步勘验发现,两辆轿车在火灾中损伤严重,整个车体有明显的过火痕迹,车内座椅已经完全被大火烧毁,车辆前方的大灯都已经脱落。四个轮胎的情况,如图1所示。

在停车库内部还有四两电动车,有三辆电动车中,第一辆电动车已经全部过火,前轮整体脱落,第二辆电瓶车的脚踏已经完全熔化,车把塑料已经完全烧毁,第三辆和第四辆的电动车情况稍微好一点。最后,我们对现场进行了专项的勘察,经过勘察后我们发现,在第一辆电瓶车停放位置的地面上,出现了充电器的残留物,和其他的残留物经过大火的烧毁后已经粘结在一起。墙体上的插座部位有明显的烧灼痕迹,铜线已经裸露在外,塑料外壳都已经脱落。

4 现场物证的鉴定

在完成对现场的勘查后,我们针对现场所残留的物质进行了取证,以便于后续的对物证进行检验和鉴定。在现场中我们提取了第一辆电瓶车的充电器残留物质,第一辆车墙体上的插排以及相关的连接线。我们同时也收集了其他几辆车附近的电源线。收集了以上的现场物证后,我们将物证送往了公安部门进行鉴定:经过鉴定后发现,第二辆电瓶车电源线有2条熔痕,可以判断出1条是二次短路所引起的,另一条是火烧而引起的;第三辆和第四辆电动车的基本情况同第二辆的电动车的基本情况一致;第一辆车均为二次短路引起,充电器内部的熔痕是电热作用而导致的。

5 火灾基本情况的认定

经过上面的鉴定结果和现场情况的分析,我们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基本的认定:首先,我们根据现场的基本状况,由于现场的车库门是紧锁的,所以我们排除了外部人员纵火的可能性,在调查中,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纵火的嫌疑人,所以基本上排除了认为纵火的可能性;经过技术鉴定后我们了解到,在火灾发生前,第一辆车是处于充电状态的,而且第一辆车均为二次短路引起,充电器内部的熔痕是电热作用而导致的。所以我们基本上认定,第一辆车所处的位置就是火灾的起火位置。其他三辆车都排除了最先起火的可能性。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小区的保安反映,火灾的火光跳动位置和第一辆车的位置吻合。

6 现场勘验的重点

首先,在勘查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电动车的烧损情况,观察电动车辆周围的墙体上的脱落痕迹,根据周边的情况首先认定嫌疑车辆[2];其次,在勘查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电动车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是否处于充电的状态,电动车的内部线路排放[3];再者,在分析的时候,要认真观察电动车本身由于火灾而导致的一些痕迹;另外,在勘查的过程中要以电动车为中心,采取圆圈式观察,认真收集电动车周围的相关火灾物证[4];最后,在现场勘查的过程总要重点勘查电动车充电器以及排插线路。在勘查的时候一定要采取顺藤摸瓜式的基本排查方案[5]。

7 危险性问题

在火灾发生后,我们针对车库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该车库存在着以下几个危险性因素,需要认真的解决:首先,在该车库内部,我们没有发现任何与消防有关的设施,我们发现该车库内部车辆的停放也比较杂乱,没有相关的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其次,该车库内部的输电线路非常的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插座,很多用户都是直接从自己家中私拉乱接输电线路,消防人员在现场勘查的时候发现,最多的一个窗口同时有五六根的输电电路,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其次,车库内部的没有进行划分,各种车辆都随便集中在一起导致火势蔓延的比较快;最后,小区的居民为了防止自己的车辆被盗,为出库安装了锁,导致火灾发生后不能及时的观察到,巡逻人员人数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8 结 语

电动车火灾在目前的火灾事故处理中并不是很少见,随着电动车的使用不断加快,由于电动车起火而导致的火灾事故的接警数量也在年年上升,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本次火灾救援中,我们看到,电动车起火的原因是比较单一的,往往是由于在充电的过程中电瓶车的线路老化所致。在现场的勘查过程中,要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则,比如说展开式勘查;全面性勘查等[6]。在事故结束后,消防人员要认真的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亓延军.电动自行车起火原因与预防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

(12).

[2] 张万民,韩建平,原小永.电动车火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消防科学 与技术,2011,(9).

[3] 黄奕贤,黄丰伟.电动车火灾频发的原因及其解决策略探索[J].中国高

新技术企业,2013,(23).

上一篇:老城区幼儿园拆卸方案下一篇:陕西冬至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