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理雾霾措施

2024-12-05

北京治理雾霾措施(精选14篇)

1.北京治理雾霾措施 篇一

雾霾天气的治理措施

雾霾根源于于污染能源的使用,污染能源中的煤、石油为重,其中煤为最污染的能源。正所谓治病治根,治理雾霾须除根!必须大幅降低煤的使用率!煤的使用率一旦降低到一定程度,环境必会好起来。同时要发展要发达,必须要使用清洁能源。

世界上有发达又环保的国家。例如法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国应以海的包容心来汲取世界各国的正确的环保策略和清洁能源利用策略。鄙人分析我国特点和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特点后,提出如下三种主要策略。

一是大力利用核能。这些发达国家无一例外的全都较多的使用了核能。以法国为例,法国数十年利用核能而国家环保发达,巴黎为世界旅游人气最高的都市,法国人均寿命80岁以上,这就是大力利用核能给法国带来的真正的东西。核能安全利用技术的在不断进步,目前核安全利用技术早已成熟,法国21世纪后无一人因使用核能意外死亡。而我国每年矿难死亡至少1000多人,21世纪以来已死亡接近60000人。

二是发展利用生物能。美国的生物能利用技术为世界最好,我国可引进美国等国生物能技术,适当发展利用生物能。由于生物能能量较低,且我国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很难用生物能化工替代石油,不能达到像美国那样子的生物能利用率。

三是加大环境保护林木的覆盖面积。环保林木能有效净化空气中的尘埃、有毒气体等,是大自然的空气净化器。多一些环保林木,我国环境的自净化能力就会强大起来。随着煤等能源的使用率下降,我国必会早日步入环保发展阶段。

本文节选总结自润生的《如何解决雾霾问题,如何在环保的前提下富强文明》,欲知详文,请百度文库搜索。

2013年5月10日

2.北京治理雾霾措施 篇二

关键词:雾霾,治理,危害

2013年冬季, 一场罕见的气候现象席卷了我国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 一个词汇也因此在一夜之间“走红”, 因为它, 高速封路、工地和工厂停工、机场停飞、学校停课, 它彻底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是谁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人们在惊愕的同时, 都开始迫不及待的学习和了解它了, 它就是“雾霾”。

1 什么是雾霾

雾霾, 英文翻译为fog and haze, 是雾和霾的统称。是一种天气现象, 主要是由空气中的粉尘、酸类物质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粒子, 连同水汽凝结飘荡在空中形成的。那么, 雾霾天气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

2 雾霾的成因和危害

2.1 雾霾的成因

雾霾形成的原因一直是我国政府和专家研究的课题。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建筑扬尘、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等都会导致雾霾的生成, 这些因素已经成为专家们的共识。

笔者对石家庄市2013~2015年的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 可以看出PM10 (通常把粒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 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和PM2.5即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

2.2 雾霾的危害

雾霾形成中还可以裹挟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 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 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 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有研究者指出, 在雾霾天气中行走半小时, 比吸一盒烟的危害还要大!

雾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 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美国环保署早在2009年就发布了《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 指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 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等。此外, 严重的雾霾天气容易让人产生烦躁, 精神低迷, 甚至发生犯罪、自杀等暴力或自残。

3 如何防治雾霾

由上分析, 石家庄市区环境空气以PM10、PM2.5污染为主, 即“煤烟型”污染为主, 呈现出由“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化的趋势, 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众所周知, 发电需要燃烧煤, 而燃煤转化成电力的效率不到40%, 其余的都被排放了。汽车、轮船等机械需要石油, 同样的, 发动机也只是将不足30%的石油转化成了动力, 其余的也都被排放了。也就是说我们使用能源是“大手大脚”的, 有效利用的少, 浪费排放的多。而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 减少能源的使用又是不现实的, 而清洁能源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且价格昂贵。如果我们把现有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70%, 而排放30%的话, 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会同时得到解决, 人类社会也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道路扬尘也是雾霾天气的贡献者。减少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也是遏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我们经常看到水泥罐车、渣土运输车、建筑垃圾运输车即不遮盖、也不冲洗, 灰头土脸的在城区的道路上疾驰, 给刚刚清扫过的街道留下漫天飞舞的灰尘。

绿化也是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我们知道树木的新陈代谢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作用, 而且能抵挡风沙。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家园, 减轻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 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对于调节气候、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4 结束语———坚持治理不动摇

2013~2015年, 从《石家庄市空气质量公报》上我们已经欣喜的发现了我们的空气质量正在发生着变化, 已经有了向好的趋势。

优良天数 (含Ⅰ级、Ⅱ级天) 从2013年的43d上升到180d, 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由11.7%上升到49.3%, Ⅳ级以上的恶略天气从2013年的238d (85+77+76) 下降到85d (37+31+17) , 降幅达到了64.3%。

事实证明:上述治理雾霾的措施可行、有效。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坚持治理不动摇, 蓝天碧水的美好日子一定会来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 (2013) 37号.

3.城市雾霾治理政策措施探讨 篇三

关键词:城市雾霾;雾霾成因;治理措施政策

一、城市雾霾的成因分析

雾霾是我们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时的统称,这些颗粒物又被分为直径小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物以及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即人们常说的PM2.5。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PM2.5可以直接进入人体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雾霾治理的研究重点主要针对PM2.5。PM2.5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通过对多方研究的总结分析,文章发现造成PM2.5含量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社会生产造成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随着中国经济的飞快发展,社会生产对化石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耗总量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化石能源消耗总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年剧增,而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加重了环境空气的污染,加速了雾霾的出现。

第二,机动车数量的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了惊人的12.098亿量,基本上达到了每人一辆车的水平。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虽然昭示了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机动车尾气排放也加剧了大气污染,成为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第三,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在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我国城市建设的规模逐步扩大,各种城市建设工程纷纷上马。城市建设不但导致城市绿化水平逐年下降,并且建筑施工造成的扬尘污染问题严重,加剧了雾霾的产生。

第四,雾霾跨区的扩散。雾霾是由众多的悬浮颗粒组成的,因此在季风的作用下,雾霾会出现跨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雾霾污染面积的扩大,甚至会加剧某个城市的雾霾污染。

二、我国雾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气污染防治立法以及执法力度不足。当前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并且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执法力度不足,企业向大气违规排放污染物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第二,环境监管体制存在缺陷。当前,我国运行的环境监管机制普遍存在着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问题,并且法不责众、执法不严问题也比较突出。另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造成环境监管工作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大气环境标准以及污染排放标准不科学。我国目前使用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还是1996年颁布的标准,虽然近年来又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法规,但是却无法应对对雾霾、悬浮颗粒物等新型的大气污染情况,制约了雾霾治理工作的开展。

三、城市雾霾治理措施探讨

第一,加强对雾霾治理的立法以及执法。充分借鉴国外关于雾霾治理的立法经验,修改现行的相关法律,制定严格的雾霾排放标准。另外,相关监管部门还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从而提高雾霾治理法规的震慑力。同时,新法律要明确雾霾治理中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从而便于区分企业或者个人排放行为是否合法,并且还能够提高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地位,进而使雾霾治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第二,改变经济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导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是造成雾霾污染的首要原因,因此治理雾霾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减少能源消耗产生的污染物。减少化石能源燃烧造成的污染物就需要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以大量能源消耗带动经济发展的理念,利用新型生产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以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另外,树立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将环境保护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同等的地位上,从而遏制雾霾产生源头,减少雾霾污染。

第三,加强机动车管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全国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汽车尾气排放管理办法,从而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尾气会产生雾霾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汽车尾气与雾霾产生之间的关系,促使人们主动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以雾霾污染。这就要求各地政府为公共交通提供更好的硬件配套,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像苏州除了已建和在建地铁外,近两年政府覆盖全市建设了3000多个公共自行车网点,苏州城越来越多市民愿意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苏州的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改善。

第四,将雾霾治理当做一种常态化的机制。雾霾污染是一个持久性的问题,在某一时间段内采取的治理措施只能管一时而不能管一世,因此要建立长效的雾霾治理机制。

首先,环境执法部门要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对雾霾污染问题频发企业的监管一刻都不能放松,并且对监管过程中出现的违法问题要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从而有效的震慑违法企业,提升雾霾治理工作成效。其次,车辆限行、企业停产整顿等雾霾治理措施只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无法根治雾霾。因此政府要充分把握雾霾问题的产生根源,转变经济生产结构,改变居民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雾霾治理工作真正能够“长治久安”。

结语:

雾霾污染已经成为近年来城市发展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但降低了城市空气质量,而且还威胁着民众身体健康,因此进行城市雾霾治理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城市雾霾成因以及雾霾治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做好雾霾治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对策进行了探讨研究,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4.北京治理雾霾措施 篇四

德国鲁尔工业区治理雾霾的措施与启示

在德国战后创造经济奇迹的年代,以煤铁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工业区工业快速增长给当地带来了巨大发展,但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未经过滤的工业废气会对健康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鲁尔工业区的雾霾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被成功治理。

一、鲁尔工业区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

德国鲁尔工业区雾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和“逆温”天气。1961年,鲁尔工业区共有93做发电厂和82个炼钢高炉,每年向空气中排放150万吨烟灰和400万吨二氧化硫,这些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悬浮,并因为高空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的出现,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从而形成了雾霾。

二、德国雾霾的发生及人们对雾霾的认识变化

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总是与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德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也不例外。从19世纪的工业化开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持续了100多年几乎不加任何控制措施的废气排放过程。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也未引起德国重视,因为当时的德国正处于战后恢复期,发展经济才是第一要务。

1961年,德国政治家维利?勃兰特首先提出“鲁尔工业区的天空必须重新变蓝”的选举口号,他的提法在当时甚至遭到本党人士的嘲笑。真正引起人们重视的,是1962年12月导致156人死亡的鲁尔工业区雾霾事件。当时鲁尔工业区首次出现严重雾霾,部分地区空气SO2浓度高达5000微克/平方米,当地居民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和癌症等发病率明显上升。1964年鲁尔工业区空气中SO2浓度约206微克/立方米,其所在的北威州州政府颁布《雾霾法令》,但迫于经济利益和保障就业的压力,污染限值设定较宽松。当时最受企业界追捧的“环保措施”是“高烟囱”政策,即把烟囱加高到300米,降低低层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此举虽然有效降低了鲁尔工业区大气污染的数据,但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半个欧洲为此遭受酸雨之苦,导致农作物减产、鱼类死亡,危及饮用水安全。

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还没有任何一部关于限制排放的法律,也没有雾霾报警机制,民众对环境污染的威胁缺乏深刻认识。1971年,大气污染治理首次纳入联邦德国的政府环保计划。1973年,德国电视一台播放了沃尔夫冈?门格斯的电视片《雾霾》,播放后就在德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德国政府和民众就加强大气污染治理达成了共识。1974年,德国第一部联邦污染防治法正式生效,SO2、H2S和NO2开始执行更严格的污染限值。1979年1月17日上午,西德意志广播二台突然中断了正在播出的节目,分别用德语、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希腊语和南斯拉夫语紧急通知鲁尔工业区西部地区民众,空气中SO2含量严重超标,德国历史上首次雾霾一级警报就此拉响。

1985年1月18日,雾霾笼罩德国鲁尔工业区,空气中SO2浓度超过了1800微克/立方米,这次是最为严重的雾霾三级警报。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烟味,能见度极低。这次雾霾致使24000人死亡,19500人患病住院。德国绿党及大部分环保团体发表声明称“雾霾危机”是环境、能源和交通政策多年疏忽的结果。

自1991年柏林出现最后一次“雾霾”事件后至今,德国再也没有拉响“雾霾警报”。这是德国各方雾霾治理措施更加严格和完善,前期持续的治理行动取得了实质效果的结果。回顾德国和鲁尔工业区雾霾治理之路,德国人为“环保梦”付出了沉痛代价,但最终坚持了下来,如今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三、德国和鲁尔工业区为治理雾霾采取的行动

(一)持续出台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德国对于空气质量的管理首先是从法律层面把关。德国在制定空气净化法律法规方面主要有3个里程碑,分别是1974年的《联邦污染防治法》、1979年的《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和1999年的《哥德堡协议》。1962年鲁尔工业区发生雾灾之后,德国各州纷纷出台雾霾管制条例,规定出现雾霾天气时,政府可要求企业停产、车辆停驶。1964年北威州颁布了《雾霾法令》,设定了大气污染浓度的最高限值。1974年,德国出台了《联邦污染防治法》,针对大型工业企业进行法律约束,为其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该法律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主导缔结的《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强调通过各国科技合作与政策协调来控制污染物排放。此后每隔几年,在这一公约的基础上都会衍生出新的关于控制大气污染的协议条款。1999年,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共同签署《哥德堡协议》,为硫、氧化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氨等主要污染物设定了相关的排放上限。根据该协议,到2010年,德国要完成SO2排放减少90%、氮氧化物排放减少60%等目标。目前德国及各地已出台8000多部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到雾霾和大气污染治理。联邦环境部相关网站上可查询到各地区甚至某企业的排放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根据法律,一旦企业造成空气质量问题,公民有权要求相关机构对企业进行调查,要求他们根据法律更新完善装置,如果问题仍旧没得到解决,相关机构有权让企业停业。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调整产业结构是帮助德国鲁尔工业区摆脱雾霾的主要手段之一。鲁尔工业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依赖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发展,“偏重”的产业结构带来了雾霾等严重的大气污染。20世纪60年代,鲁尔工业区开始进行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并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的变革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制订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为此北威州政府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鲁尔发展纲要”。20世纪70年代,鲁尔工业区在继续加大第一阶段改善基础设施和推动矿冶工业现代化的同时,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重点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逐步发展新兴产业。为此,北威州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例如凡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到北威州落户,将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经济补贴。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联邦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鲁尔工业区内不同城市的优势,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例如德国政府1989年制订了“矿冶地区未来动议”,近年来又着手实施“欧盟与北威州联合计划”,其目标是发挥区域优势,例如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多特蒙德大力发展软件业,杜伊斯堡发挥其港口优势成为贸易中心等。

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强有力的科研基础支持,为此鲁尔工业区积极发展科研机构,已发展成为欧洲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除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外,每个大学都设有“技术转化中心”,形成了一个从技术到市场应用的体系。同时,政府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发挥“群体效应”,并对这种合作下进行开发的项目予以资金补助。

(三)联合周边国家制定统一的环境治理政策

鲁尔工业区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还得益于欧共体的统一环境政策。由于空气是流动的,人们意识到空气净化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防治大气污染需要国际合作。1979年,《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为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做出规定。上世纪80年代初,欧共体制定了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不再只针对周边大气的污染物浓度,而是直接针对废气本身。加高烟囱的做法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企业必须配备过滤装置或净化设施,才能有效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截至1988年,鲁尔工业区80%的发电厂安装了烟气净化设备,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发电厂在1993年之前全部关闭。1999年,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共同签署了《哥德堡协议》,要求共同减少排放规模。2005年1月1日起,德国实行统一的欧盟排放标准。例如,粒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应低于40微克/立方米,日平均值应低于50微克/立方米。如出现日平均值高于该值的情况,每年不得超过35天。2010年德国将欧盟关于PM2.5的规定引入本国,争取到2020年将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20微克/立方米以下。

(四)建立空气监测网络和预警响应机制

时刻监控雾霾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临时性措施,对于防治污染和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意义重大。为此,德国逐步建立了包括鲁尔工业区在内的全德空气质量检测站点,一旦某地区超标,当地州政府就与市、区政府合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对部分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限制城市内的建筑工地运作,注意避免燃烧木头、焚烧垃圾等行为,控制非生活必需工业产品生产。

截至目前,德国联邦和各州共设有643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这些监测站点各有分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其中,联邦环保局的监测站点有7个,选址远离城乡地区,主要负责按国际公约和欧盟法律来监测未受人类生活影响的空气质量状况,而各联邦州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则在城乡地段按层次进行布局。德国各地监控网点的监测数据在网上一目了然,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了解到当日和近日的空气质量,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臭氧等具体指标,并可预测未来几天的空气质量状况。

(五)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和环保教育

排放可吸入颗粒物几乎人人有份,减少排放自然人人有责。为此,德国非常注重采取一些“软措施”,如呼吁民众节能减排,使用节能家电,在家不要乱烧树叶和木头,选择节能减排的采暖方式如天然气集中供暖,出行多搭乘公共交通或骑车,主动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私家车尽量选择排量小、污染小的车辆等,尽量减少因为生活生活方式等原因造成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德国高度重视下一代的环保教育,向每个人宣传环保是生活习惯的理念,让肆意排污的行为没有生存的土壤。通过长期持续的宣传教育,德国民众的环保观念大为增强,德国联邦环境部公布的民调显示,92%的德国人认为环境保护很重要,87%的人表示由于担忧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必须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环保。

四、治理成效

长期有效的治理工作让鲁尔工业区的雾霾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据鲁尔工业区所在的北威州环境部门统计,1964年,莱茵和鲁尔工业区空气中SO2的浓度约为206微克/立方米,而在2007年下降到8微克/立方米,降幅达97%。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在1968年至2002年间也出现明显下降,2012年鲁尔工业区所有空气质量测量站中PM2.5年均含量最高只有21微克/立方米。

从整个德国的情况看,德国联邦环保局的报告显示,自1985年以来,德国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逐步减少,NO2超标地区面积不断缩小,SO2浓度已由警戒值明显降低并连续多年保持在正常范围,臭氧浓度也呈现逐步正常化趋势。德国政府还采取了多项长效措施巩固并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就。

五、德国及鲁尔工业区治理大气污染对中国的主要启示

(一)分阶段有重点持续推进

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痛定思痛后开始了治理雾霾的道路,但由于德国需要重点控制的大气污染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例如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烟尘和粗尘,70年代和80年代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90年代中期逐渐重视臭氧,近年来又新增了PM2.5,给雾霾治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因而,德国治理雾霾真正加以初步解决时在20世纪末,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反弹和出现各种新的情况而持续采取制定新举措。可见,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导致雾霾出现的不同污染源,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持之以恒地加以推动是必由之路。

(二)依托标准制定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

德国政府在依靠行政手段控制大气污染方面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制定空气质量标准、限制排放源的排放和建立总的排放限值。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行动计划,包括全面考虑各种污染因素如燃料质量和原料,根据现有技术的单源制定排放限值,而对于小源(乘用车)的型式试验如大型工厂和道路工程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制定跨境大气污染管制政策,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定符合各自地方实际情况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只有依据法律制定广覆盖、约束性强、符合地方实际的行动计划,才能保证其确实发挥实际效果。

(三)通过高投入帮助被治理地区实现转型

回过头看,德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要比人们想象的更为艰巨和复杂,不仅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鲁尔工业区为重现蓝天碧水,过去50年在环保和转型方面花费巨大。例如,针对鲁尔工业区的煤炭价格补贴,1996至1998年,联邦政府给予主营煤炭业的鲁尔集团的补贴分别为104亿、97亿和85亿马克;在关闭污染企业、解决失业问题、治理污水、集中整治土地等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其中仅旨在推动鲁尔工业区生态和经济改造的“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尔公园”(IBA)计划,从1991年至2000年的120个更新项目就耗资超过800亿欧元。

(四)注重追求大气污染治理的实效 大气污染治理重点是有针对地减少和避免大气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有害影响,故治理大气污染追求实效最重要,必须直接针对污染源本身来限制和采取措施,不能寄希望于转移污染排放地或片面追求个别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值达标。前者可以回顾过去数十年高污染企业一直在向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地区转移的事实,而后者则源自于鲁尔工业区加高烟囱,降低了当地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数值,却导致半个欧洲下酸雨的恶果。

5.雾霾治理方案 篇五

但是大气环境形式依然严峻,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又日益突出, 年年初,我国部分地区长时间、大范围、反复出现雾霾天气,由于雾霾主要以 PM25 为主,组成成分非常复杂,且含有有毒物质,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其中有害人体的主要是< 10μcm 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它能直接进入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可被人体呼吸道吸入,就会引起鼻炎,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等疾病、人们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会诱发肺癌。还会使城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威胁人们正常生活,另外大气污染还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看民生、纳民意,需要加快治理,具体如下。

1 治理 PM25 需大幅度削减源头污染物

由于 PM25 的来源既包括污染源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又包括由 SO2、NOX、VOC9、NH3等在大气中转化形成的二次颗粒物,因此,必须对一次性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的气态前体物进行持续减排。这就涉及到火电、工业锅炉、水泥、钢铁等工业源,机动车等移动源,还有扬尘等面源污染治理。数据显示由 SO2、NOX、VOC9、NH3等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物在我国 PM25 中的比例较高,部分区域甚至超过60%,通过长期的观测发现,在重污染时段中 PM25 二次颗粒物的比重比平时更高,这说明二次颗粒物是造成重污染的主要原因。火电、钢铁、水泥、有色行业是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重点行业,对区域性大气污染贡献大。石化、化工行业是排放的重点行业,而排放的活性强、危害大,是引发城市灰霾,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因素,烟煤工业锅炉属于低矮面源,对城市环境空气治理影响大,因此要通过实施特别排放限制,可以进一步控制污染新增量,优化产业和能源消费布局,为进一步发展挤出空间。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而言,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工艺技术,提高环保水平,满足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肯定也有一部分企业要选择退出,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作用,可以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可以淘汰落后,为技术先进,污染排放少的企业发展提供空间。

2 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管住高污染车

霾污染下,减排机动车污染更加紧迫,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氮氧化物总量的 1/4 以上。尾气排放已经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由于机动车大多行驶在人口密集区域,尾气排放直接威胁群众健康。因此科学的检测方法是关键,只有掌握能检测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技术,才能达到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总量的目的。

2013 年初《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正式印发,其中明确规定,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加快安装自动检测设备,地级以上城市全面使用简易工况法进行检测,到 年底,机动车环保检验率达到 80%。针对部分机动车不上线进行尾气检测的实际,各地环保部门应协调交警部门,在机动车安全检查线设置了环保检测前置程序,即所有机动车在进行安全检测时,必须进行尾气检测;尾气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不予安全检测,不发放环保合格标志,并责令限期整改。对烟尘排放全时监控。实现在线监控色重点烟尘排放污染源出现超标时,在线监控平台自动将超标信息传送至全时的巡查的监察人员,确保监察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检查并落实整改措施;对费在线监控的烟尘排放污染源,利用两部高空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全时监控,环保局自动监控平台安排人员全天侯值班,一旦发现烟尘排放异常,立即通知监察人员赶赴现场检查。实行错时执法监管。除 12369 环保热线全天接访外,信息中心还安排专人对监控平台 24h 值守;监察支队每天还要安排值班人员与车辆,实行错时监管。还要科学调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力淘汰黄标车,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步伐,深化机动车污染治理。

3 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环境应急预警

应建立雾霾天气环境应急工作方案、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建立、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和环境管理系统的开放、环境信息的发布等。抓紧完善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污染防治和减排措施。进一步强化大气重点污染源控制。加强城市污染防治,进一步控制城市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在雾霾天气期间,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水电、新能源开放,降低火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加快脱硫脱硝设施建设,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加大开展区域规划环评和城市环境规划;同时,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启动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登记证的核发及风险评估工作。组织开展生产化学品企业环境状况调查。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分别达到 85% 以上,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生态破坏行动,对重金属、危险废物及复合污染等产生企业和超标、违规排污企业的专项集中查处。

4 大气污染可治可控

如美国通过实施清洁空气法,一系列减排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源结构、加强排放标准等措施,还要找准突破口,才取对症下药的强有力措施。大气污染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密切相关。我国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工业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要在转变经济方式上下工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5 注重改革创新,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让保护环境者得到收益,获得补偿,污染环境者多负担,付出代价,这是维护环境公平主义,调动全社会保护环境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对能效、排污强度达到领跑者标准的先进企业给予鼓励、表扬,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向银行贷款和上市融资,引导银行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的信贷支持。完善价格税收体系,适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实施阶梯性电价,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抓紧修订法律法规,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着力解决责任不落实、公众环境权利保护力度不够、环境违法行为惩处不利等问题。强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主动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建设项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要明确责任,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的合力。

6 组织开展以 PM25 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引导公众合理适度消费和绿色低碳消费,鼓励购买能效标识产品和环保标志产品,倡导绿色出行,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各种方式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尽力量。

7 环保部门要抓重点、破难点、关注热点,严格环境管理,加强执法检查

具体做好5个方面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继续深入探索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好组织、统筹和协调作用,积极推动、倒逼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轨道;要全力保证完成年度减排任务,把污染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减少污染的“总阀门”,加快落实重点领域减排专项措施,深入推进减排五大任务;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把大气治理作为彰显政府执政能力、体现人本关系和发展方式的契机,要注意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落实责任;要加强环保宣传,普及环境教育。

6.北京雾霾的原因 篇六

研究显示,沙尘天气常对春季气溶胶有重要影响,而在秋冬季节,来自建设工地的浮尘和街道的再悬浮尘是土壤尘的主要来源。燃煤源在冬季贡献最大,生物质燃烧源贡献春、秋季较高,冬、夏季较低。工业污染源贡献在夏秋季节较高。硫酸盐、硝酸盐等组成的二次无机气溶胶在夏季和春季的贡献最高。

研究表明,对于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六类主要组分来说,北京的南部地区是来源可能性最高的区域。来自北京南部的气流常携带较高浓度的二次无机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西北向的气团则含有较多的土壤尘和含碳气溶胶。北京发生雾霾时,来自南向的气流会使二次无机气溶胶的浓度变得很大,这可能与高湿度的云雾中较强的非均相反应以及较强的光化学反应有关。

研咳嗽北硎荆绻济骸⒐ひ滴廴竞投挝藁芙喝隼丛春喜⑵鹄矗剂先忌张欧懦晌本㏄M2.5污染的主要来源。北京周边省份快速发展的工业生产会带来跨境传输的污染。治理北京本地空气污染,不仅需要改善能源结构,还需要区域联合防治。

7.今冬雾霾治理形势 篇七

环保部的监测数据表明,冬季一直是我国大气污染较为集中的时期。重点区域供暖季PM2.5 浓度均比全年平均浓度高20%左右。在北方,采暖季PM2.5 平均浓度贡献度约占全年三成。以2014 年监测数据为例,京津冀三地全年PM2.5 平均浓度为88微克/ 立方米, 供暖季平均浓度为111 微克/ 立方米, 是全年的1.27倍。而且,预计我国今年冬季气温偏高、降雨偏少,总体气象条件偏差,逆温、静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容易导致重污染天气频发。

因此,在今年冬季,紧闭门窗以防室内空气污染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据了解,紧闭门窗并不能杜绝室内空气污染。PM2.5 颗粒极小,不可能完全被门窗屏蔽。

实验表明,室外雾霾严重时,紧闭门窗并不能降低室内PM2.5 指数,雾霾仍会污染室内空气。而且,紧闭门窗反而使空气流通不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所以,空气净化器应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此前空气净化器行业因标准缺失,上百种品牌空气净化器因质量上层次不齐而让消费者对其实际作用产生了怀疑。而随着空气净化器产品新国标的发布,消费者选购空气净化器已经有规则可依。

新国标规定CADR即空气洁净量,指的是空气净化器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够净化的空气量,体现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CADR值越高代表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越好。 三星AX7000 的颗粒物C ADR值高达755m?/h,净化效能达到高效级别。而CCM即累计净化量,体现的是空气净化器的“持续净化能力”。三星AX7000的实测累计颗粒物净化量达到39435mg,高出新国家标准最高等级P4 等级3 倍以上。

三星AX7000 配备两套HEPApro滤网系统、以及两套油烟滤网,四重过滤,对空气中的PM2.5 以及0.1 μm颗粒物过滤效果可达99%以上。三星AX7000 的专利除菌技术———超净?离子群,对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冒病毒等具有高效清除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除SARS及H1N1 病毒。凭借其技术优势,在首届空净年会上,三星一举夺得“智享之选”2015 年空气净化器年会推荐产品以及消协五星推荐产品称号,并成功入选9 家首批通过空气净化器新国标测试的产品名单。

8.工业大国如何治理雾霾 篇八

工业大国的雾霾

素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每当春秋之交,就会经常被浓雾所笼罩。据统计,伦敦的雾天,每年可高达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个“雾日”。每当大雾降临,弥漫的大雾不仅影响交通,酿成事故,还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

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在这场空气污染事故中,短短5天里,伦敦的死亡人数比平时增加了4000人。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这就是著名的“伦敦大雾”事件。

事实上,在这场给英国人造成极大震动的空气污染事件之前,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经历着比伦敦大雾还要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住在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发现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洛杉矶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公里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对于这种现象,美国人着实迷惑了很长时间。一开始他们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罪魁祸首,但在减少各工业部门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后,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后来研究人员发现,石油挥发物(碳氢化合物)同二氧化氮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一起,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这就是著名的“洛杉矶烟雾”。

与洛杉矶的遭遇相似的是,1971年,日本东京也发生了较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造成一些学生中毒昏倒。而在同一天,日本的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此后,日本一些大城市连续不断出现光化学烟雾。日本环保部门对东京几个主要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调查后发现,汽车排放的CO、NOx、HC三种污染物约占总排放量的80%。这起被称为“东京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受害者达到近万人。

工业化是罪魁祸首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与破坏,最早可追溯到人类开始用火的上古时期。柴薪的燃烧、草地和森林火灾,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不过,那时的大气污染与现在的大气污染在性质上和程度上是完全不同的。

人类真正认识大气污染是在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与广泛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煤和石油逐渐上升为主要能源,燃料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也随之日益加剧,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接连发生。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详细地描述了当时英国工业发源地曼彻斯特市的污染状况“从烟囱里喷出的浓烟,弥漫于城市上空,使大气混浊”。英国的伦敦在手工业时期就曾出现过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1873年、1880年、1892年、1952年又先后多次发生由于燃煤造成的烟雾中毒事件。

二战结束之后,第三次产业革命拉开了序幕。主要工业国家为了尽快治疗战争创伤,振兴国家经济,上足发条,开足马力。轰鸣的机器和浓浓的烟尘,极大地拉动了许多国家的GDP的增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然而,伴随着战后繁荣的,还有无法估量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除了美国和日本的光化学污染,欧洲由于燃煤造成大气污染,使北欧许多国家降下酸雨,多次引起国际争端。

到上世纪50至6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日趋增长,空气中氮氧化物、有机污染物浓度也随之增长。光化学烟雾事件标志着发达国家的城市进入了机动车污染(或石油型污染)时代,人们对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机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大量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和低氮燃烧技术,然而直至今日,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引起的石油型污染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发达国家防治经验

去过日本的游客都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东京很干净。除了和东京湾所处的海洋气候,降水较多有关之外,这样的优质环境还和日本的环保治理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人口稠密的大都市,东京防治空气污染的压力非常之大。为了解决自明治维新时代遗留的空气污染问题,日本政府花费了一番大工夫。除了不断强化全国上下的环保意识,日本在空气污染防治立法方面别具创意。

随着经济发展,日本对于大气污染的标准越来越严格,同时对于大气污染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最初日本《排烟规制法》主要是防止排烟,因为制定时日本燃料还是以煤炭为主,之后随着燃料从煤炭转为石油,这样大气中硫磺酸化物排量就在增多,并且法律连汽车排出气体都没有涉及。为了全面防治大气污染,日本在1968年重新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但是这个法律颁布后并没有改变日本的大气污染情况,在民众压力下,这个法律在70年代被大幅修改,增加了各级政府对大气污染者的处罚权力,这样才对污染大气环境的活动有所限制。

而欧洲的做法,对跨区域合作环保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欧洲各国针对大气污染物的跨界输送问题,签署了一系列跨国协议,这些协议规定了一定期限内,各国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跨国输送的大气污染物的削减量。1979年,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支持下,欧洲诸国签署了远距离跨国界空气污染条约;1985年,在芬兰赫尔辛基,欧洲国家又对第一硫协议对硫的排放进行了限制;1994年签署的第二硫协议,第一次在生态系统的沉降方面制定方法以减少实际沉降和临界沉降量之间的差距。20年间欧洲空气污染控制的国际合作在减少排放和改进环境质量方面作用明显,1980年到1996年欧洲二氧化硫排放量从6000万吨减少到3000万吨。

美国大气污染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排污权交易。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环保局尝试将排污权交易用于大气污染源管理,逐步建立起以气泡、补偿、银行、容量节余为核心内容的排污权交易体系。这一时期,排污交易只在部分地区进行,涉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一氧化碳和消耗臭氧层物质等多种大气污染物,交易形式也是多样的,为后来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奠定了基础。1990年《清洁大气法修正案》通过后,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实施酸雨控制计划,排污交易主要集中于二氧化硫,在全国范围的电力行业实施,有可靠的法律依据和详细的实施方案,成为迄今为止最广泛的排污权交易实践。美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的实践表明,排污交易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果:二氧化硫排放削减量大大超过预定目标,排污许可的市场价格远远低于预期水平,充分体现了排污权交易能够保证环境质量和降低达标费用的两大优势。

发达国家的案例表明,空气污染的治理,必须是配套体系的多管齐下。除了技术上的保障,还要有立法、资金、人才的配合。而最为重要的还是观念的转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成员提供更为优质的生存环境。因此,在追求GDP的高速增长的同时,兼顾人居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今后思考的重要方向。

9.关于北京雾霾的作文 篇九

“今日(1月30日),日本各大媒体报到了关于中国雾霾的最新情况,并且呼吁日本人关好窗户不要出门,学校也不要举行户外活动以免遭受中国恶劣天气雾霾对身体的毒害。

我对雾霾并不关注,没刻意的去看这样的新闻,所以这条新闻还是从日本人哪里听来的。听后我很平淡的回复了一句最近中国没有风而已,没什么好奇怪的。回答完后日本人觉得我倒是挺奇怪的,嘲笑着说:那可是你的国家,不是我的国家。恩,那是我的国家,怎么了?中国永远没有风就好了,那么你们的沙尘也就随着风来到日本。说完日本人就走了。

我感觉到了我回答的语气不好,但是我又该如何去回答日本人的问题。不知道,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去为祖国去辩解。或者说是我已经习惯了那种很平常的天气,也就懒得和日本人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像雾霾这一类似的恶劣天气有很多,只是雾霾发生在了没风的中国,如果有了风也就不会有这么明显的危险让大家看到,没有了明显的威胁大家还是会不以为然的大口的呼吸,因为你看不见那潜在的威胁,或许还会赞叹一句,今天天气还真不错。”

这是一位在日华人在网易上发表的文章,看后我新生很多感概。日媒报道此事有什么意图或只是单纯的提醒群众,我不知晓,只是在看到“我已经习惯了那种很平常的天气”这句话时,很难过。这样的天气难道在北方,甚至是在中国的首都,已经让群众习惯,这多么可怕。环境问题至今未解决,如果从一月初,也就是雾霾发生的第一次开始中国相关部门就开始重视并把重视放到行动和治理上,而不是一句最近风比较弱的回答上也就不会出现这后续且持续的让雾霾卷土重来。不过还好,问题严重后,多地政府还是采取了些措施:提醒群众减少外出;学校停课;,维持交通正常进行,努力减少损失等等,多少还是让人感到欣慰的。

但是否想过造成雾霾天的根本原因呢?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秋天的果园作文)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说到底,还是因为发展不注意环境保护,看如今城市大楼林立,水泥遍地,不少地区还正想建造“中国第一高楼”,看,因为大楼,阻挡了风的畅通,尘埃便滞留,不就引发灰霾;看,工厂为减少成本,任意排放废气,废渣,污水,才致使如此多的尘埃……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只是表面的,中国的内里已被我们的发展伤害得千疮百孔,还有些人仍不知,继续为一己之利做着破坏环境的事情。

10.优秀征文:如何治理雾霾 篇十

而国外也有很多好的治理雾霾天气的方法,下面也来一起看看。

英国

自行车代替汽车

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主要立足点在减少煤炭用量。为此,英国政府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并在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将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往郊区。他们又颁布法令,要求工厂按更高标准建立烟囱。

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为治理汽车尾气。政府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针对私家车征收天价的进城费和停车费,控制私车流。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伦敦计划在前建立2。5万套电动车充电装置,电动汽车买主将享受高额返利,并免交汽车碳排放税,甚至免费停车。自行车交通也被政府作为支柱,计划建设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英国的高官们都以身作则,控制公务用车。的.一天,首相卡梅伦骑自行车上班,而副首相克莱格则在坐地铁。

绿化带是城市3倍

此外,加强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几乎是城市面积3倍。今日的伦敦,大雾天气已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

可用手机查污染

英国政府也重视将空气质量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官方网络不但发布大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还专门开发了google的地球图层,民众下载相关软件后,即可直观地看到英国本土所有监测点各污染物的数值和趋势。民众既可通过PC机浏览,也可通过手机应用软件随时查询。

美国

划区域管理

美国采取区域环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地理和社会经济,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理区域,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比如加州一带的环保机关,制定并推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借助排污许可、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式,促进减排,终于在八十年代降低了洛杉矶的臭氧浓度。

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通过,同时臭氧污染严重的各州联合建立了“臭氧传输协会”,制定相关减排标准并督促实施,覆盖美国20多个州和加拿大东部各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实时监测小颗粒

美国环保署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又设立了专门针对大气PM2。5含量的标准,以便更好检测过去被忽略的这类细小颗粒物。美国对PM2。5的管理重点是严密监控、实时公开、立法规范。

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数以千计的颗粒物检测站点。环保署的官方网站,面向公众告知测得的空气质量指数。其中PM2。5参数每小时更新一次。为了更直观,网站通常通过六种颜色表示空气污染情况。绿色表示“良好”,黄色、橙色、红色、紫色依次加重,酱红色则表示“危险”。民众还可要求环保署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指定地域的空气质量。

11.雾霾治理的法律对策研究 篇十一

1 雾霾的定义与危害

1.1 雾霾的定义

“雾霾”的叫法其实并不规范,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 雾和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 根据气象学上的定义[1],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这里的干尘粒指得是干气溶胶粒子。在有雾的天气里霾更加不容易散开和流动, 因此危害也较大, 所以才有雾霾的叫法。

1.2 雾霾的危害

首先, 雾霾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很大伤害。雾霾天气时, 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 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 停留在肺泡, 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 病情会加剧。[2]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 影响心理健康。[3]其次, 雾霾还会对交通还会产生恶劣影响, 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不便。此外, 雾霾对经济发展也产生负面作用, 雾霾出现使得航班被取消、高速路被迫关闭、工厂关闭, 医院患者人满为患, 市民也会选择尽量不外出, 因此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2 我国雾霾治理的现状

经济增长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但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 也应注重保护环境。雾霾治理面临的问题是防治雾霾与保证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过度的追求经济发展以及立法的滞后使得我国雾霾治理的现状面临许多问题。第一, 环境治理理念滞后。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仍然唯GDP至上, 只注重短期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第二, 环境立法空白与滞后。立法能够保障各项措施和制度得以执行和实施, 法律是雾霾治理的有力武器之一。目前来看, 我国大气污染立法尚不完善。1989年, 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 , 当时我国刚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现如今,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中许多规定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因此急需修改。《中国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 已经实施12年, 相关规定明显滞后, 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没有明确规定政府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 并且政府防治大气污染没有明确的指标。同时,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的处罚最高额也仅为十万元以下, 并不能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因此现行版本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治理大气污染和雾霾已不合时宜。第三, 环境保护部门的执行力较弱。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同时是环境执法部门, 环境执法是强有力的法制手段, 遏制污染环境的行为的重要保障。但我国《环境保护法》并没有赋予环保部门足够的权限, 环保部门受同级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的双重领导, 会较大程度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环保部门责任大职权弱, 执法过程中又缺乏协调机制, 缺乏相关部门的配合。因此, 我国环境保护部门执行力不强使其保护环境的能力受到限制。第四, 相关配套措施与制度不完善。正因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两部基本法律亟待修改, 也使得相关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颁布没能同步, 因此不能进一步细化保护环境的相关配套措施与制度。第五, 环境保护责任承担的缺失。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企业作为现代市场交易中的一类重要主体也并没有被赋予环境保护责任。很多工厂、企业是污染大气、水体的主要主体。第六, 雾霾治理缺乏国内多层次政府合作和缺乏国际合作。雾霾可以远距离传输, 是外来污染与本地污染共同作用形成的, 但是雾霾天气的流动性不受行政管辖的限制, 不同区域多级政府间缺乏联合的监控和管理使得雾霾治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在雾霾治理的国际合作层面, 各个国家考虑到主权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考虑到分配权利义务的不公问题等使得有些国家不愿意加入到国际合作中来。

3 国外治理雾霾的法律对策

雾霾并不仅仅是中国独自面临的问题, 雾霾天气对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来说并不陌生, 这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也曾频繁出现过雾霾现象。国外积累的雾霾治理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1 英国雾霾治理的经验

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英国首都伦敦以“雾都”著称于世。1952年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后, 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措施整治环境。其中包括在立法上确立监测标准、扩建绿地、发展公共交通和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排放。1954年伦敦颁布了《伦敦城法案》以控制烟雾排放。1956年英国颁布了世界首部《清洁空气法》, 该法案立足点在于减少煤炭使用量。1974年颁布的《控制公害法》规定了对空气、土地、水域保护条款。通过这些一系列措施的严格执行使得“雾都”获得新生, 成为生态之城。

3.2 美国雾霾治理的经验

美国曾经因为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引发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洛杉矶在1952年和1955年先后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惨剧促使了美国在1955年颁布《空气污染控制法》。美国在1963年颁布《清洁空气法》, 1967年颁布《空气质量控制法》, 1970年颁布《清洁空气法》。这些逐步完善起来的大气保护法律规范体系使得美国的空气污染控制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 美国采取区域环境管理框架制度以打破州的界限来进行统一管理。美国的环保机构拥有较大权限, 其不仅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 而且还能把强制执行和技术改进、监控相结合来开展工作。

3.3 日本雾霾治理的经验

日本二战后其优先发展经济, 忽视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非常严重。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 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的情况。因此, 日本在1967年颁布《公害对策基本法》, 但其强调的还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日本于1968年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 1970年11月到1971年5月的日本通过的有关公害的14项法案开始从制度上治理公害问题。1972和1973年, 日本政府又分别颁布了《无过失赔偿责任法》和《公害健康被害补偿法》, 明确了污染者责任负担原则。此外, 《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修正案中把立法目的删除了“与经济相协调”的条款, 并且规定了无过失损害赔偿责任等。其中规定的“直罚制度”强化了污染控制措施, 即只要违反废烟排放标准就可以直接适用罚则。日本不断补充修订大气污染立法以及严格执行是其成功治理好大气环境的主要因素。

4 我国雾霾治理的法律对策的建议

4.1 转变经济发展理念

地方政府应重视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污染问题。地方政府有责任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 但其亦是环境保护的主导者, 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只优先发展经济的理念。只有树立以保护公众健康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确保污染源头治理雾霾也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

4.2 完善相关立法并严格执行

纵观英国、美国、日本为了遏制空气的恶化, 均先后颁布和修改了数部法令, 并针对雾霾污染源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这些法令有效控制了雾霾的恶化趋势。因此, 强有力的立法和严格执行是必不可少的, 甚至可以说成功的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也是相关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应尽快修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并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清洁空气法》。

4.3 环保部门扩权以改善其在环境监管过程中的弱势地位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我国环保部门职权较小, 没有足够的权力处理违规企业。在环境监管过程中, 环保部门地位很尴尬, 环境执法部门只有拥有强制执行权, 对污染企业能够实施责令停产或关闭等强制执行措施并能对未及时纠正问题的污染企业进行无限惩处等强制执行措施才能从根源上治理雾霾。

4.4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与设施

雾霾的治理仅仅依靠环境保护基本法律的规定还是不够的。在诉讼法上应该进一步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使受害人尽快得到救济, 污染环境者承担法律责任, 让司法机关在保护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 应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监督制度、建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建立大气污染税收征收制度、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和环保科技投入。

4.5 强化政府、企业、个人的环保责任

政府应积极的推动环境保护, 各级政府应以其行政管辖区域的环境基本质量和国家生态安全作为重要公共服务职责。企业在追求自身目的过程中应承担环保责任, 严格遵守环境法规, 履行污染治理义务。对污染环境企业应严格处罚, 提高其污染环境成本。作为公民个人, 也应积极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 进行绿色消费, 对企业污染环境行为和政府环境政策进行监督。

4.6 加强国内多层次政府合作和国际合作

雾霾治理在一国之内应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 建构统一的区域联防联控制度能有效应对雾霾治理的区域化问题。雾霾治理没有国界。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 一个国家的环境变化可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他国家的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各国在雾霾治理层面应加强国际合作。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雾霾的定义并分析其危害, 其次通过介绍国外治理雾霾的法律对策对我国治理雾霾的现状进行分析, 从而梳理出我国雾霾治理的法律对策并对雾霾治理如何进行法律规制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期对雾霾治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雾霾,治理,法律对策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S].北京:气象出版社, 1979.

[2]权许锋.浅谈雾霾天气对体育锻炼的影响[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8 (10) :19.

12.北京雾霾的原因及危害 篇十二

一、在其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形成本次重污染的直接诱因。

近日,我市大气整体处于静稳状态,湿度接近饱和,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在空气中持续积累,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水平不断升高。

二、污染物排放大是空气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机动车、燃煤、工业污染和扬尘是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全市常住人口超过万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20万辆,汽柴油消费总量达到630万吨,全市建筑施工面积仍高达1.8亿平方米,这些使得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三、周边地区污染物传输影响本市。

近日,我国的华北、华中、华东、东北南部等地区普遍为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期间本市周边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也达到6级严重污染,其中石家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500最高上限。与本地排放的污染物叠加,进一步加重污染水平。

雾霾的危害

伤心脏。 很多人都知道,雾霾天气对呼吸道疾病影响很大,殊不知,雾霾天气更“伤心”。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证明,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太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0微克/立方米后,病人病死率会提高10%~27%。心脏病患者在雾霾天会加重病情,如心衰病人呼吸困难或短促时,心衰会更严重。因此,雾霾天气时,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出最好戴上棉质口罩,外出归来要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伤血管。 雾霾天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汗液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而且,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另外,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因此,遇到雾霾天气,年老体弱和心血管疾病的人应该减少在室外的时间,在饮食方面要少吃刺激性食物。

伤皮肤。 因为皮肤也有呼吸功能,在干净的空气里,皮肤会很舒适、滋润,但如果在一个很脏的环境里,皮肤会很不舒服。如果长期处在雾霾天气下,可以涂一些保护霜、隔离霜之类的东西,等下班之后再清洗掉。并且,勤洗脸也很有必要。

13.治理雾霾调查报告 篇十三

调查时间:2014年1月20号至2月10号 调查地点:天津市河西区

调查内容:天津雾霾现状

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如何将影响降到最低

调查目的:使我们更具体的认识雾霾 对此有所防范 进行治理 防止雾霾进一步严重

雾霾,污染的代名词。连日不散的雾霾犹如一块天幕,挪不动,躲不开。改善空气质量,治理大气污染,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

浓雾笼罩,航空、铁路、道路交通等严重受阻。“红绿灯也瞧不清楚,很危险”,“药店里的防PM2.5口罩都卖脱销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公交车迷路了”,这就是市民生活在重度雾霾中,街谈巷议最多的话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每个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农业区变成工业区,显示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色,但是在这片天空上却看到了与地面繁花似锦不相符的一片灰色,蓝色的天空已成为记忆。这也体现出我们在高速发展经济的时候,并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一 天津雾霾现状

2013年,本市共发布雾、霾预警59次,其中霾预警35次,这是从气象部门得到的最新数据。经历了多日的雾霾后再见蓝天,我们每个人在感叹可以畅快呼吸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可以为减少雾霾做些什么。

本市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冬季寒冷的日子,AQI容易出现高值,原因是供热燃煤使用量加大,加上机动车出行增多,烟气加上尾气,造成空气质量下降,推高了AQI的数值。

当畅快呼吸成为奢望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已经无处可逃。糟糕的天气,足可以毁掉你一天的好心情。连日的雾霾天,不仅让人的呼吸道感到憋闷,更让人的心情低沉。“早晨起床,看看天是蓝的,顿时觉得生活很美好。”雾霾来袭,口罩脱销,空气净化机热卖,人们都在向身边的亲友抱怨这糟糕的天气,在微博或微信中抱怨着自己的呼吸道有多难受。是啊,当“畅快呼吸”都成为奢望的时候,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已无处可逃。即便遇到好天气,人们的心也是悬着的:谁知道下一个雾霾天什么时候来,又会持续多久?

二 雾霾产生原因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霾产生比较复杂,工业排放,取暖和家庭以及饭店煮饭排放,建筑和汽车的扬尘、浮尘、烟雾,汽车尾气甚至沙尘暴的扬沙等等都会引起霾的产生。正因为霾形成的复杂,对人体是有危害的!但霾物质排放后随着霾物质的温度的降低,流动力跟着降低,霾自身的重力就会超过流动力而沉降于地面,或者随着大风而扩散在别处沉降。所以平时没有雾的时候,霾的沉降让我们会觉得霾没有那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只有在秋冬季产生雾的时候,雾霾才会让人觉得“危险”的程度!三 雾霾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雾霾除了对我们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变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 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四 从个人出发如何将雾霾影响降到最低

(1)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2)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

(3)雾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5)少出门: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

(6)少抽烟 :抽烟者近几日不论是外出还是呆在室内,应当尽量少抽烟。

(7)少开窗 :专家表示在灰霾天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8)选对口罩 :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五 如何治理雾霾

治理雾霾,需要政府完善法规标准、约束违法排污、组织污染治理。当前,相关部门应迅速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环保产业,倡导公共交通,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公众保护大气环境。当然,单靠政府之力治理雾霾,效果不会立竿见影。而作为排污大户的企业,应肩负环保责任,实施技改升级,杜绝偷排漏排,实现清洁生产。而每一位市民——既是雾霾受害者、更是雾霾制造者,要让雾霾散去、空气清新,不仅要关注大气环境,敢于揭发违法排污行为,更要身体力行加入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队伍中来。多种一棵树,少用一度电,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这一点一滴都会让雾霾尽早散去。

要协调推动建设施工扬尘、道路扬尘、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治理项目的落实,切实减少灰霾污染;加强点源治理,抓好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提标改造,推进区域集中供热替代工程;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推进机动车污染监管能力建设,努力促进黄标车淘汰;完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考核机制,促进总量减排工作推进;建立覆盖各县市区的空气自动监测网络,提高颗粒物源解析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污染防治对策。结语

我们习惯以城市为单位来衡量天气的变化,当天气伴随着灾害时,它的后果势必以个体为作用对象,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遭遇极端天气的民众都成了灾民。不同的是,每个人不同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将决定其“适者生存”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而“美丽中国”包含的概念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环境友好显然是最基础的条件之一。过去20年,我们一直在讲“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最近几年,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污染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业已形成,再也没办法期待它的不到来或者无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重视并治理环境问题,因为“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山清水秀的中国,而不是一个迷雾重重的中国。

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告别“从自身做起”的呼吁阶段,应该进入实质性的法治阶段。在法治的保证下,自己受益了,不用呼唤,人们也会“从自身做起”,出一把力。如果没有刚性措施,千万遍的“从自身做起”呼吁,也改变不了人们加入“破窗效应”的冲动。

2012级公管2班

1205034203

14.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危害及治理 篇十四

入秋以来, 北方大部分地区雾霾频发。雾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其形成主要有几种因素。第一, 冷空气势力弱易出现大雾, 近地面相对湿度比较大, 风力比较小, 夜间的辐射降温幅度也比较大, 容易使得空气达到饱和凝结。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 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第二,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 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其中汽车尾气、燃煤排放是主要污染源。特别是在北方冬季取暖期间更易出现雾霾天气。第三, 水平方向静风现象。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大楼越建越高, 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 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 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 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第四, 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 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从而导致污染物的停留, 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2 雾霾天气的危害

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 影响生态环境, 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颗粒物PM2.5和PM10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主要污染物。雾霾天气的主要控制指标为PM2.5微粒直径越小, 对健康危害越大。粒径2.5微米以下的粉尘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 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 引发包括哮喘, 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 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 对人体健康伤害极大。雾、霾天气时, 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 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 危害人体健康。冬季遇雾、霾天气时, 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 (雾) 或黑色烟雾等毒雾, 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3 雾霾天气的防护和治理

3.1 雾霾天气的防护措施

(1) 避免雾天晨练。晨练时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 随着呼吸的加深, 雾中的有害物质会被吸入呼吸道, 从而危害健康。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2) 尽量减少外出。当遇到浓雾天气, 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时, 最好戴上口罩。戴口罩对于过敏性哮喘的人来说更重要, 口罩可以防止一些尘螨等过敏源进入鼻腔, 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3) 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以免发病;并加强自我监察, 注意身体的感受和反应, 若有不适, 及时就医。

(4) 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家里会有厨房油烟污染、家具添加剂污染等, 如不通风换气, 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5) 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 污染物浓度最高。

3.2 雾霾天气的治理措施

3.2.1 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

(1) 强制要求所有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煤化工装置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在现有大部分独立火电厂已安装脱硫设施的基础上, 将进一步要求所有独立火电厂、自建火电厂、燃煤锅炉以及煤化工装置尽快安装脱硫设施。同时, 还将要求所有大型燃煤电厂、燃煤锅炉及煤化工装置安装脱硝和除尘设施。

(2) 加快出台火力发电、炼焦、建材、燃煤锅炉等燃煤设施污染物排放新标准, 增设污染物排放指标, 进一步严格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时, 通过在线监测大力加强污染物达标排放检查。

(3) 加强脱硫脱硝和除尘等环保设施运行检查, 确保相关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起到应有作用。

3.2.2 加机动车污染治理

(1) 是严格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 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车用油品的行为。

(2) 加快新车排放标机动车排放标准, 鼓励有条件地区提前实施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 大幅降低新入市汽车尾气排放。未达到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车辆不得生产、销售。2015年前全面淘汰黄标车。

(3)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降低城市道路拥挤, 降低尾气排放。

3.2.3 加强环境污染监管工作

(1) 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必须作为, 切实担负起严格的环保监管职能, 特别是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密切监管。

(2) 是修订环保法规相关处罚条款, 大幅提高惩罚力度, 彻底改变过去环保处罚无关痛痒的局面。对于敢于违反相关环保法规的行为, 果断加大惩罚力度, 大幅提高其违法成本, 使其不敢再犯, 直至取消经营资质或追究刑事责任。

(3) 是狠抓环保大案、要案、典型案例。深深刺激和触动违规超标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企业的神经, 促使其加快环保治理设施的建设, 努力实现达标排放。

(4) 是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场所扬尘。如, 施工现场必须全封闭设置围挡墙, 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进行地面硬化;市区施工工地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杜绝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等。

(5) 是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推行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 切实降低道路积尘负荷;减少道路开挖面积, 缩短裸露时间;加强道路两侧绿化, 减少裸露地面;所有城市渣土运输车辆实施密闭运输等。

综上, 减少或消除雾霾天气, 从根本上说, 就是要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

4 结论

据《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全国500个城市中, 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今年秋天雾霾天气尤其严重。在应对雾霾天气的过程中, 一方面, 是环保执法监管等方面工作力度加大, 重污染情况下的应急方案不断出台;另一方面, 是信息公开力度增强, 如实而及时地向公众公开了PM2.5等监测数据, 提醒公众空气污染的危害, 唤起全社会对污染治理的重视和行动, 带来了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新觉醒。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 使之成为制度创新、观念更新的重要推动力。

摘要: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 但是雾和霾有着不同的意思。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多出现于秋冬季节, 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 使空气浑浊, 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关键词:雾霾,环境危害,大气污染

参考文献

[1]成都气象学院.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0.

[2]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3]段再明.解析山西雾霾天气的成因[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1, 42.

上一篇:暑假乐园语文答案下一篇:印象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