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原文(12篇)
1.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原文 篇一
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水平
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教育,是一个随着党的事业而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时代要求而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党在将近90年的历程中,不断对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面临着很多难题。要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就一定要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认真研究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教育的水平。
一、站在时代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把我们党做了一个拟人化的比较,说“像一个人一样,有他的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走过28年的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十几岁的年青小伙子,而是一个大人了。”
现在,又过去了60年,新中国已经60岁,我们党也已经88岁。这就自然提出了一个进入什么年代的问题。按自然人的年龄来说,60岁、80岁,都已经算是老年,甚至是耄耋之年了。但是,民族、政党、国家、人民等等,都属于历史性的事物和现象,因此,它们的生命周期,要比一个自然人长得多。与漫长的历史进程相比,与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相比,我们党、我们的新中国,还年轻得很。只能算是青年,顶多是壮年。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已经豪迈地展示和庆祝了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样的成就,全国人民无比自豪,世界也为之瞩目。但作为一个清醒的政党、清醒的政治家、清醒的领导干部,在庆典之后,更多地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问题和挑战,认真思考面向未来还应该解决点什么问题,采取点什么战略举措,决不能在现有的成绩面前飘飘然起来。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2.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原文 篇二
“理想信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新概念。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信念是指人坚信某种认识的正确性, 并经常用来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性。在论及理想信念时, 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 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的的体现, 更是支持人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 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 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 要存活, 只要一碗饭, 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 就要有精神, 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信念使贫困的人变成富翁, 使黑暗中的人看见光明, 使绝境中的人看到希望, 使梦想变成现实。若丧失了理想和信念, 一个人就形同行尸走肉。高职学生, 作为青年人中的一员, 不能没有理想和信念。
二、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看, 我院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 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有较高的认可度;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了解个体的发展与国家前途的内在联系;他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 对邓小平理论有了逐渐深刻的理解。因此, 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越来越多的学生党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朝气, 有热情, 思维活跃, 富于创新精神, 给学院的基层党组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 由于社会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学生的思想, 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他们的心灵。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 一部分学生, 对社会主义信心不够坚定, 对社会主义前途存在模糊认识, 某些消极、落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各种错误思潮在大学生中还有相当的影响力。目前高职生在个人理想信念所存在的问题归纳有:
1、政治信念迷茫, 理想信念模糊, 无集体观念, 组织纪律性差, 以自我为中心等。不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上课迟到早退等。
2、空虚、无聊且自私娇生惯养, 喜欢打耳孔、带戒指配件、打扮、化妆、穿名牌, 追求名利, 相互攀比等。
3、向往虚拟人生, 容易幻想, 沉迷于网络游戏、QQ、谈恋爱等。
4、学习不认真, 学习成绩无所谓, 诚信意识淡薄, 考试舞弊, 学习无动力等。
5、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等。
三、理想信念教育薄弱的原因分析
1.社会转型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造成冲击,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各级改革深入推进的转型时期, 处于这一时期的高职学生其思想政治领域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会更多。一是新旧社会价值目标的转变给高职学生带来不适, 引起他们理想信念认识和追求的无所适从和方向不明。使得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二是社会价值目标日趋多样, 引起高职学生目标选择上的困惑。三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图谋的加强, 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价值目标的偏离。诱发了图谋“金钱至上”“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四是部分高职学生对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 媒体、网罗的膨胀而感到手足无措可又新鲜好奇, 但由于缺乏对这些新鲜文化新奇知识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的能力, 更不可能通过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 形成自己的观念, 树立自己的理想, 确立自己的信念, 从而使自己偏离正途, 误入迷途。
2.特殊的生活环境及自身发展尚未成熟影响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这代高职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大, 有很强的优越感, 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炼。独特的生活环境使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约束感和现实的责任感减弱, 以自我成才为中心, 偏重于现实的个人发展, 偏重于对职业和生活理想追求, 缺乏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贡献的远大目标和应有的社会责任, 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有一定的反差, 言行不一的现象比较严重。正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时期的高职学生, 他们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未成熟, 他们的人生阅历还不十分丰富, 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不深刻, 但要背负学习、生活、就业三重压力, 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 缺乏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他们一旦工作不顺、爱情失意和人际关系紧张, 便出现沮丧、自卑、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 缺乏应有的自我心理疏导和调适能力。由于这些情况, 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信念”教育, 就不太适应对现实了解不深的这代高职学生了。
四、加强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一) 充分认识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1.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职学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群体,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某种专业知识, 而且拥有较系统的现代管理科学知识, 毕业后将成为各部门或单位的骨干。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2.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始终是我们实践发展的根本目标和精神支柱。目前, 我国社会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 既表现为进入“黄金发展期”, 也表现为进入“矛盾凸显期”。因此,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二) 积极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学校方面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及时引导学生。另外学校可以改善校院文化氛围, 以良好的校园精神影响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活动, 如通过学校团组织的各种活动, 主题班会等对他们进行引导, 学校设定心理咨询室, 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解开困惑, 重新拾回自己的信心。
3.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必要保证。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思想道德问题也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同志强调了理想信念不仅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 而且是实现崇高理想的必由之路。追求理想的过程, 就是确立和强化理想信念的过程。正是在追求理想而艰苦奋斗的过程中, 人的理想信念经受了考验, 得到了磨炼, 从而变得更加坚定了。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青年大学生, 面对社会现实中的困难、矛盾或者个人抱负的波折, 往往对理想信念产生困惑、失望甚至抛弃理想信念而随波逐流, 这充分说明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艰苦奋斗教育结合起来。我们要热情地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国情, 始终与党和人民同甘苦, 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坚定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4.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发挥高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导向方面的优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龙头,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党建工作要顺应大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 开辟多渠道, 探索新方法,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业余党校、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等有效阵地, 扩大教育覆盖面, 加大培训力度。引导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对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大学生要及时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 加强教育和管理, 引导他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摘要: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的的体现, 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高职学生的个人理想信念存在不少问题, 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以后成人和成才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鹤玫.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 (1) .
[2]刘建军, 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篇三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为了了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我们对本校的大学生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交谈等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理想信念状况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大学生已经接受了各类学校十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他们是公民中素质比较高的一部分。大部分有理想、有信念、有人生奋斗目标,这是应该肯定的。他们积极进取,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表现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他们也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如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深造、就业等问题。学习上不满足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求拓宽知识面,开辟第二专业,增强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组织的活动,以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他们进入大学的目的是创造更好的条件,实现自身的价值,奉献社会、奉献人民,这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是大学生中的主流。
(二)个人理想及人生追求
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个人前途为出发点,忽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他们的人生目标是选择一个理想的事业,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甚至把找一个情投意合的伴侣,建立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作为自己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市场经济给他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习上重专业知识轻基础知识,在处理政治与业务、德与才的关系上,明显地向后者倾斜。我们提倡每个人都确立个人的具体理想,但个人理想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共同理想。这部分大学生通过教育是完全可以确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
(三)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飘浮不定
他们在顺境中有理想信念,在逆境或遇到困难时,感到前途渺茫,甚至失去目标“跟着感觉走”。他们是非观念模糊,对思想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了解,也不想了解.考虑的是如何满足眼前的、暂时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与趋势是好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的双重性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的影响。
1.忽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倾向。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经济意识,经济意识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理想再好,没有钱就很难上大学,这是最现实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入学目的中经济成分增多,上学变成一种投资行为,毕业后当“白领”,拿高薪作为投资的回报,忽视了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的信念。
2.忽视思想品德的倾向。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优势在市场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的显现,大学生求知的欲望普遍高涨,学多专业、学多国语言、辅修其他专业课程蔚然成风,知识成为择业的资本,导致一部分学生把“人才”片面地理解为专业特长,忽略德才兼备、道德品质的修养。
3.“自我中心”的倾向。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竞争,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自我表现意识普遍增强。企盼在竞争中胜出,有的甚至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达到个人目的,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利己主义,把个人理想看成至高无上的境地。
4.追求物质享受,丢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地域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存在,在发财致富的观念的刺激下,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地区和农村,要求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超前消费意识比较强,做今天的事,花明天的钱,超前消费,透支人生。导致畸型消费和浪费现象。
二、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变化的分析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构成了他们理想信念形成的外部因素。社会是大学生生活的大环境。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形势、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都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直接影响。
1.市场经济在思想道德领域引起的双重效应是导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一方面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
2.现代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是大学生思想信念变化的催化剂。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入中国,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交流、思想文化交流,通过互联网带来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民情的西方文化一并传进来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对西方的文化潮流感到新鲜,好奇,往往不分好坏,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资产阶级腐朽世界观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3.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力是大学生产生模糊认识陷入迷惘的直接原因。党中央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经济建设,轻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发展变化着的形势,教育方法不能适应变化中的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埘性、有效性,因此,学生中的错误观念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模糊认识得不到及时的澄清。
4.大学生自身的弱点是理想信念变化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具有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富有想象力,敢于创新等优点;另一方面存在盲目性,自我中心,知行脱节,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等弱点。理想毕竟是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和设想,并不等于现实,必然要靠自己去逐步实现,而且并不是一帆风顺,往往在逆境中理想信念动摇不定,甚至困惑。
三、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要站在历史责任的高度。从现实出发,根据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和特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狠下功夫,真正收到实效。
1.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要的是理想问题,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保证无数革命先辈和志士仁人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伟大理想变为现实。保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需要经过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为之奋斗的崇高事业,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教育青年一代又一代具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有了它,就能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不致误入歧途;有了它,就能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有了它,就有了坚强的精神支柱,就有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邪恶的勇气和力量。使我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向大学生宣传我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一定要有一个坚定的清醒的认识,离开社会主义,就没有根基,没有方向,动摇了社会主义,就动摇了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就会被葬送。
3.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曲折。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和挫折。但是,社会主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因其经济、科技的发展有本质的改变。资本主义为了维护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作了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还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有一定程度的缓和。这说明资本主义在自身发展中是会出现变化的,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自我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本,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新经济,加速推动经济全球化,造成了西方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但这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原文 篇四
---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专题片 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通知》指出,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状况关系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大多数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道德品行是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干部队伍中,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品行不佳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干部在理想信念上遇到的纷扰是多重的,在道德品行上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必须把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和帮助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质,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我们党一贯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每个党员干部的个人成败,更关系到我们党的历史重任,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繁荣稳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我们策划了这套《从政之基——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宣传光盘,从十个方面,阐述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方法,为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片共十集,每集表头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理想信念
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都要努力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本集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党员干部为什么要坚守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如何坚守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忠诚老实
“忠”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21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做到忠诚老实。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天职,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忠于我们的党,忠于我们的国家,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集主要阐述忠诚老实的修养对党员干部的意义,如何做到忠诚老实等内容。
三、服务人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书于党章的郑重宣示,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本集主要阐述党员干部要努力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坚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内容。
四、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支队伍的每一个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要做到恪尽职守,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本集主要阐述要勇于进取、勤政敬业,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
五、深入群众
我们党始终提倡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总结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员干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集主要阐述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如何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汲取群众中的智慧,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以优良的作风赢得群众的拥护。
六、公正无私
孙中山先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概念,我们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更进一步地提出了“大公无私”的概念,最大程度地扩大了社会中“公”的范畴,这是我们党先进性的体现之一。本集主要阐述党员干部要做到公正无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戒除私心私利,为人民执好政,办好事。
七、诚信为政
古人说:“民无信而不立”。诚信是社会各阶层的道德准则,更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本集主要阐述党员干部如何修养诚信的品质,在工作中做到诚信为政,促进全社会的诚信之风。
八、遵纪守法
我们党又纪律,国家有法律。十八大报告强调,党员干部要“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论是党纪还是国法,都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准则。本集主要阐述党员干部必须模范地遵纪守法,形成全面党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
九、淡泊坦荡
淡泊名利、宽厚坦荡,是个人的修养,更是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当前,党员干部要淡泊名利,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诱惑;要为人宽厚、做事坦荡,才能抵御各种不良影响,树立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本集主要阐述党员干部要具有淡泊名利、宽厚坦荡的修养。
十、永葆本色
十八大报告提出,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对腐败,倡导廉洁,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的一贯鲜明立场,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品质。本集主要阐述党员干部永葆廉洁本色,坚决反对腐败。
全套DVD10盘 定价980元 货到付款 联系人:李彬秀
5.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篇五
闫家杨晓芳店中
学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 最近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颇有收获。这本书收录的是肖川近年来创作的教育随笔。读着他所写的一篇篇美文,我也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肖川说:“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现实生活中,机构的职能错位却有时发生。正如监狱可能成为一所学校一样,学校也完全可能成为一所监狱。”
“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
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多次提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他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等的传授和灌输。俄国人洛扎诺夫曾经说过:“理想的东西应当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然而。剖析我们当今的教育,似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的依从态度,而他们本该养成的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却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我们的教育过早过多地给予孩子们约束,不准干这,不准干那,课堂上只有举手才能站起来发言;为了避免作业出现错误,任何人不许做题,老师讲了后才做;不喜欢音乐,却硬是被家长拉去学乐器;
不喜欢美术,却硬是让家长按者在宣纸上泼洒笔墨;明明孩子喜欢摆弄些科技制作什么的,却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熟不知,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这样更宜于个性的自由的发展。人人都企盼被 欣赏,而不员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
“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们中国的教育被人称为“听话的教育”,我们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在他们身上却很难找到真情的流露,个性的释放。学生们没有了自己的主张,习惯于人云亦云了,随波逐流成了一种大趋势。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
由此看来,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解放者,并在伦理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创造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人们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还学生真正的自由,让他们每个人都个性张扬。
6.贾汪欢迎你 信念和理想的作文 篇六
万物复苏,山川秀丽,睡在贾汪怀里
景深木秀青年林,充满心的活力
大洞山上朝阳升起,希望伴它一起
茱萸寺旁钓鱼台上有太多乐趣
不牢河里荡涟漪,是我的笑意
马头山上芳草生,萦绕绿的惬意
二郎山的美丽浮现,在古老传说里
引龙河水清澈见底,阳光映这里
画舫荡漾南湖里,充满着欣怡
贾汪欢迎你,为理想去努力
让更多的高楼,耸立云端里
贾汪欢迎你,信念树立在我心里
用双手去铸造奇迹。
迎接二十一世纪,新的时代等你
明珠闪烁璀璨光芒,镶嵌东陇海里
改革开放万家欢喜,生活变富裕
经济建设不停息,努力争第一
贾汪欢迎你,为理想去努力
让更多的高楼,耸立云端里
贾汪欢迎你,信念树立在我心里
用双手去铸造奇迹。
贾汪欢迎你,为你敞开天地,
美丽中洋溢着百花的笑意,
贾汪欢迎你,依稀中萦绕的笑语,
是我们不变的心语,
贾汪欢迎你,为理想去努力
让更多的高楼,耸立云端里
贾汪欢迎你,信念树立在我心里
用双手去铸造奇迹。
景深木秀青年林,充满心的活力
大洞山上朝阳升起,希望伴它一起
茱萸寺旁钓鱼台上有太多乐趣
不牢河里荡涟漪,是我的笑意
贾汪欢迎你,为你敞开天地,
美丽中洋溢着百花的笑意,
贾汪欢迎你,依稀中萦绕的`笑语,
是我们不变的心语,
迎接二十一世纪,新的时代等你
明珠闪烁璀璨光芒,镶嵌东陇海里
改革开放万家欢喜,生活变富裕
经济建设不停息,努力争第一
贾汪欢迎你,为理想去努力
让更多的高楼,耸立云端里
贾汪欢迎你,信念树立在我心里
用双手去铸造奇迹。
贾汪欢迎你,为你敞开天地,
美丽中洋溢着百花的笑意,
贾汪欢迎你,依稀中萦绕的笑语,
是我们不变的心语,
贾汪欢迎你,为理想去努力
让更多的高楼,耸立云端里
贾汪欢迎你,信念树立在我心里
用双手去铸造奇迹。
贾汪欢迎你,信念树立在我心里
用双手去铸造奇迹
贾汪欢迎你,信念树立在我心里
用双手去铸造奇迹。
7.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原文 篇七
一、“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一) 孤独与脆弱。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 国家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因此, “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一方面, 他们在相对“独养”的封闭环境中成长, 成为“自己跟自己玩儿的一代”。除了对自己的父母外, 亲情观念相对比较淡薄, 因与外界接触甚少, 显得有些孤僻, 他们一般不愿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 在与人的交往中, 要求也比较高, 所以他们常常因感觉自己不被理解而封闭自己的内心, 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另一方面, 他们作为独子独女, 被父母百般呵护, 成长中的每一步都被安排好, 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几乎不会经历什么波折和风浪。所以, “90后”长大成人后往往对父母的依赖性强, 抗击挫折的能力低, 对未来会迷茫, 对失败也无法正确应对。此外, 由于“90后”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 经不起任何伤害, 较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 早熟与自信。
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在这一条件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 能够通过便捷的互联网接触到很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因为其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人们, 所以他们知道的更多, 成熟的也更早。“90后”大学生不仅早熟, 而且自信。由于其从小就普遍地接受了较好的教育, 参加了各类的才艺培训班、学习辅导班, 因此, 学习和才艺能力都比较强, 他们与以往的许多代人相比更加自信, 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
(三) 竞争与责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90后”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90后”大学生的父母为了使自己的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 能适应“优胜劣汰”的残酷社会法则, 在其子女很小时就敦促他们去学习才艺、培养爱好。竞争使“90后”失去了童年应有的许多快乐, 过早地承受心理压力, 然而这场依靠实力的竞争与较量是他们注定要经受的。“90后”不是颓废、堕落的一代, 他们也有自己的责任感。在百年不遇的汶川地震灾害及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影响重大的事件中, “90后”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 体现了他们高度的责任意识, 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2008年以来, 在校大学生中“90后”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在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果中显示,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仍继续保持着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2]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西方一些不良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及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潮水般地涌入国内, 冲击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 侵蚀着他们的心灵。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念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3]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结合“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进一步改进和强化对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一) 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家间人才的竞争,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的保障。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4]大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人才, 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人才才会为自己、为国家、为民族而不懈努力奋斗。所以, 要对“90后”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使其确立共同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使其更加热爱国家、热爱民族, 自觉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此推动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 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获得成就, 理想信念起着关键的作用。理想信念是人们奋斗的灯塔, 它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把握自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它一旦形成就会立即成为人们活动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拥有理想信念的人, 能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并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 理想信念就像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 帮助其走出困境、取得成功。因此, 对“90后”大学生的理性信念教育的意义在于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由上述部分可知, “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 “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存在许多问题。
三、“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问题
(一) 主体意识增强, 集体意识淡薄。
一方面, 由于“90后”多是独生子女, 成长环境优越, 家人也会尽力满足其各方面需求, 因此长大后他们倾向于索取和占有, 很少奉献和分享。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残酷生存法则也已深入“90后”的心中, 这使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与提升, 以自我为中心, 十分注重个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过于强调自我利益与价值, 而相对轻视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与价值。上述两个方面必然导致“90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过于强烈, 同时团结协作精神松懈, 集体意识淡薄。
(二) 多元化与脆弱化。
“90后”大学生成长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快速普及、获取信息渠道日益拓宽的时代, 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多样的知识获取来源、独特的个性特点都使他们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理想信念的多元化, 使得其在对理想信念的评价上没有客观正确的标准, 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迷茫与困惑。与此同时, 由于西方敌对势力近年来不断采取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渠道散播不实、不良信息, 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国内一些党内干部、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层出不穷。在这种形势下, “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极易受到冲击和侵蚀, 而变得十分脆弱并动摇不定。
(三) 务实化与功利化。
成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时期的“90后”大学生, 他们亲眼目睹了父辈们对财富和权力的合法的追求, 并且这一追求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在这一背景下, 他们的理想信念也变得务实化和功利化。“务实化”表现之一就在于他们对职业的追求和选择, 更倾向于那些可以为其带来物质财富、权力地位的职业;“功利化”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理想信念定位偏低、庸俗化、缺乏高层次的追求, 并过于强调自我。“90后”大学生的这种务实与功利是与对肩负有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大学生的要求相悖的, 并且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有钱就是幸福”、“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
如前文所言, “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确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只局限于去发现这些问题, 更应该深层次地挖掘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
四、“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国际因素。
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化的条件下, 随着国外各种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大量涌入, 以及中西文化和价值观间的差异与冲突, 极大地冲击着“90后”大学生的思维和观念, 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这使得他们的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弱化, 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代表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不断疏离和淡化, 价值观念多元化, 理想信念脆弱化和不坚定。
(二) 国内因素。
从经济方面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但同时贫富差距却不断拉大。社会贫富的不均让人们对财富更加向往, 形成了许多以追求财富为目标的不良价值导向。从政治方面说,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不少不正之风和官员干部的贪污腐败现象,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平等、合法利益受损害等一系列问题, 这让“90后”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感和迷茫感, 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上更加趋向务实化和功利化。
(三) 教育因素。
中国教育虽然几经改革, 希望走出应试教育的樊笼, 但是效果不佳。依然走不出“重视智育轻视德育, 重视技能轻视做人, 重视育才轻视育人”的怪圈。高校对“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目标定位过高, 过分地强调了社会主义最高理想的灌输, 使许多学生对最高理想认识渺茫、行动盲从, 而很少关注“90后”大学生的时代、个性特点和实际需要;二是教育方式单一、形式单调、针对性不强、没有吸引力, 使得对“90后”的理想信念教育流于形式。高校在对“90后”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没有扮演好教育“主力”这一重要角色。
(四)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同样也是不可低估的, 因为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的选择。“90后”大多来自“4+2+1”的家庭结构模式, 在家中深受长辈的呵护与溺爱, 容易导致主体意识过强、以自我为中心、与人的合作意识淡薄等问题, 所以他们的理想信念一般比较狭隘, 很难上升到会关注他人、集体、国家的高度之上。此外, “90后”他们因为受到家庭一直以来的精心呵护, 所以抗击失败和挫折的能力较低。因此, 家庭因素也是“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脆弱化趋势的根源之一。
(五) 个人因素。
“90后”大学生, 他们现阶段都处青少年时期, 心理和生理都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在面临的激烈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工作压力、生存压力下, 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并且极易受到家庭中、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的影响, 所以他们的理想信念的设定和追求是迷茫的、困惑的。基于此, 对“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需要社会成员、高校教师、家庭父母来正确引导、教育共同完成的。
“90后”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 民族的未来, 他们担负着振兴国家、复兴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 而理想信念是指引他们自身全面发展并自觉承担国家、民族使命的灯塔。因此来说, 对“90后”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以上五点论述全面归纳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那么该采取何种措施加以改正呢?
五、“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 要尊重个性, 以学生为本。
以往对大学生的教育, 往往着眼于“管理”。而对于“90后”, 他们是个性独特的一代, 需要从理念上和思路上开拓创新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以“尊重个性, 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为着眼点, “从权威过渡到平等中的首席”。[5]根据“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 满足其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以此来提高对“90后”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长效型。在当前的新形势下, 在与“90后”大学生平等地交流和互动中, 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 尊重他们的合理思想, 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让理想信念教育不知不觉渗透到他们的意识中。
(二) 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面对当今这个文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 要坚定“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就必须强化代表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可以团结和凝聚力量, 使人们为国家发展、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不懈的努力奋斗。理性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对“90后”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因此, 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 使之武装好大学生的头脑, 面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观念、价值的冲击和侵蚀, 坚定他们的崇高理想信念, 并不断地追求。
(三) 与时俱进, 创新高校的德育教学工作。
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 应该针对“90后”大学生的时代环境, 不断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在教学内容上, 要与时俱进, 结合“90后”最关心的问题, 结合他们的切身利益, 不断进行更新和丰富。在教学形式上, 不是机械灌输, 而是进行互动, 让他们独立思考, 启发式地引导、启迪、教育他们;同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思考和领悟, 自觉地坚定理想信念。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应该具有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理论水平,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采取一些学生喜欢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四) 建立全方位的有效引导机制。
面对社会的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 结合“90后”大学生实际情况, 加紧建立全方位的、有效的引导机制, 使得“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首先, 社会引导———在现今信息高度发展的网络社会, 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监督, 因为“90后”大学生心智不成熟、易冲动, 不能客观、正确、理性地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 不能合理应对网络中多元文化的冲突, 因此来说, 这就需要国家、社会有关部门来加强对网络监督, 引导网络舆论, 宣扬积极思想文化, 摒弃消极、腐朽文化。其次, 教师引导———大学生在校园中, 教师无疑是他们尊重和信任的角色之一, 所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担负着重大的社会使命, 他们不仅要“传道授业”, 更要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正确的理想信念。最后, 家庭引导———作为家长, 特别是“90后”学生的家长, 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 不仅使孩子“成才”, 还要使他们“成人”, 在家庭中给孩子做好榜样,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综上所述, “90后”大学生在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 “90后”逐渐成为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群体, 他们是国家的希望, 民族的未来。理想信念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指引“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 而且可以让他们增强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自觉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加强和改进它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荣建平.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学理论, 2011 (2) :244.
[2]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主流思想出现转折性变化[EB/OL].http://www.moe.edu.cn.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 2004 (8) .
[4]胡锦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R], 2004 (3) .
8.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原文 篇八
关键词: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为了实现党内和谐,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党的思想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作为党的思想建设重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一、新时期党员理想信念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想信念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党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党员丧失了理想信念,失去了精神支柱,对奋斗目标开始怀疑;部分党员理论素养较低,理想信念容易动摇,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迅速膨胀,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不断创新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二、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方式和创新途径
(一)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理论仍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严谨、最科学、最全面、最具活力,而且不断向前发展的完备的思想体系,有力地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这是被无数实践证实过的。所以,新时期,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要求党员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科学发展观认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2.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共产党员只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才会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加强对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用马克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大理想。
3.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和世界变得更为密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造成一些党员丧失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失去了精神支柱,有些甚至对奋斗目标开始怀疑,失去了对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因此,新时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增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增强党员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二)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创新途径
1.拓展方式方法,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拓展方式方法,如可以精心设计教育环节:设计一个活动,讲述或剖析具体的案例,或者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等方式,实现一次震撼或启迪,达到知情合一,情景交融的精神洗礼。党员学习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交流式、辩论式、讨论式、体验式、研究式、考察式等等,党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相互交流和探讨,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提高教育效果。
2.完善教育内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把握时代的脉搏,增强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党员理想信念的主要表现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保持清廉、务实的作风等等。所以,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信心方面的教育,丰富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成果。
3.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追求理论形态完美和尽善的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党员的具体思想状况和社会实际,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为党员提供详细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放到,进而有效地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一些社会矛盾,党员会产生一些疑问或困惑,这时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用事实检验理论,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4.优化教育制度,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为了达到预期的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优化教育制度,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的工作能力、思想觉悟,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同时,还要制定定期对党员思想进行分析的制度,随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结合党员的思想动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教育,提高理想教育的效果。
三、作为一名党群工作者新时期对党员教育的思考
理想信念是最高的价值追求,统摄和支配着其他价值观念,主宰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灵魂,对人们的思想和言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党群工作者,要对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带头坚定理想信念,时时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思想建设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同时,党群工作者还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确行驶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各项权力,清正廉洁,依法办事,树立新时期党员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陈龙彪,黎齐英.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茂名学院学报,2007,02:8-11.
[2]韩丽.新时期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06:15-17.
9.《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 篇九
在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要与经典为友;告诉我们教育带给了我们什么;告诉我们要审视我们的教育目标;告诉我们教师要“六个学会”即“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六个学会”。
一、学会等待
学会等待,我们要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失望,多一点信心;少一点冷漠,多一点亲切。学会等待,意味着我们要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我们要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正是新课程下的对学生评价机制的变化。我们要发展的看学生,我们要看学生的发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二、学会分享
教师要给学生以更多的展示、引领和平等的给予,就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学会与学生共同分享。教师学会了倾听,才能走进学生
的世界,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世界。这就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应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给予,而不是施舍。这也正是新课程下的教师的角色的转换和师生应该建立起来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体现。
三、学会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犯错误,而教师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定会取得悬崖提缰的良好的自我教育效果。宽容是爱的甘露,通过教师耐心地引导,犯错的学生会得到滋润和营养,必将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转化。教师要善于宽容,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教师要做“大智若愚”的人,通过自己的无为,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潜能。这样教师的心智就不会闭锁,头脑不会固执,思想不会僵化,眼界也不会狭隘。学会了宽容的教师,才能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多样化,珍视学生的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地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教师学会了宽容,自然就会用自己的率先垂范,成为学生模仿的楷模,自然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对自己所认同的事物常常也会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学生所信赖的事物也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从而避免了武断性。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宽容孩子的特性,才会看到了更多不同的笑容,才会欣赏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壮观。
四、要善于选择
教师要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以及选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例如,激励这一方式的选择。教师通过一个无意的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的语言,一个夸张的表情,都可以含蓄地、寓意深长地触动学生的心灵,达到使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目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又开发了潜能。激励的运用要源于尊重,源于信任。一个出乎意料的处理,往往能促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憾。所以说,教师要学会选择,只有教师具有不俗的选择能力,才能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五、学会合作
教师要善于合作,当然不仅仅是在与同事教育教学事业方面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有了合作的意识,教师就会尊重和接纳学生的不同、差异、另类,甚至异端;教师就会“求大同,存小异”,作必要的妥协、退让、隐忍和放弃。作为教师,在合作中,可以与学生和家长建立互信;在合作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合作和接纳学生的同时,让学生接纳教师传授的知识、方法;在合作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前进的动力。教师善于合作、善于沟通,而又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已及人的胸怀,学生自然会通过观察、体悟、分析等自觉行动,达到教育的目的。
六、学会创新
学会创新,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以改进自己的工作,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意味着我们要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新的见解……当前的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的社会也正提倡建设创新社会,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成为当务之急,培养我们教师自己的创新精神更是迫在眉睫。要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们就一定要具有开放的头脑、进取的精神和探究的兴趣。
10.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篇十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肖川教授用十年的时间撰写的一本书。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触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意蕴、教育的目标、教育与社会、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等。
读完这本书,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一是“教育是什么”,二是“我能为教育做些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正如书中所说“把所学的东西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可见,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没有过多的介入,在无形中形成的有价值意义的一项活动。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作为教师,我们无法决定孩子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们可以影响他们目睹到什么样的“老师”,身教往往重于言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些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它。”
如今的教育让人心生恐慌:一方面高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但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却一年比一年变本加厉。在考试制度的重大压力下,大家看重的除了分数还是分数,于是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家长陪得累。学生没有快乐,教师也没有从寓教中获取幸福,培养出来的大多是一些高分低能的“人才”。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学得再好,他们也只能用于一时。教师虽然只是教孩子一时,但要考虑孩子一生,所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职责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他们的终身负责。所以,“我能为教育做些什么”也就是“我能教给学生什么”。教是一种方式,而要教的内容却是值得深思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趋向于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成为“听话的教育”下的完美产品。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在我看来,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我们要注重教育知识,更要注意教育的本质,不可忽视学生作为孩子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出“你怎么现在还不知道好好学习”、“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可是我们有没有试着想一想他们又怎么会突然一下就懂事了呢。成长不是在讲道理和惩罚中实现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遇到困难并且克服困难中偶然有一天所发现的。
过多的重视“教”,往往会让我们陷入“我们是老师,我们说什么都是对的”的一种泥潭。我们不妨假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教的过程中,融合“育”,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一种体验。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来自于“教书育人”,“教”的是书,“育”的是人,一旦把顺序进行调整,我想也许就成了“自大狂的课堂”了吧!所以对于教师而言,要扎实自己的教书本领,也要学会驾驭自己的“育人”的引导能力。所以,我们不妨尝试着来一次“育”的情感交流。
肖川教授在书中这样写道:“现在人们普遍迷信所谓的‘新’――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于是对于‘新’的鼓噪充斥着我们生活的空间。我并不拒斥‘新’,但问题是,如果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新’没有旧的根基,缺乏对历史的接续,所谓的‘新’,恐怕只是障眼的烟云,而非货真价实的创新。”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在这个大肆宣扬“新”的社会,我们还要保持一份清醒。我个人非常认同作者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近年来,教师的幸福感指数不断下降。一方面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巨大视听效益的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对教师事业的一些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也许来自于现在“问题孩子”的日益见多,比如单亲家庭的普遍存在;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地位俨然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保姆化”,如果就此发展下去,我在想“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尊师形象是否还能存在。我们高唱“一切为了学生”的同时,可否也为教师多考虑一份,让教师心存一份教育的执爱,社会是否也可以给我们多一点宽容与阳光呢?如果连教师都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他又怎么能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又何尝不是一种“缺陷”呢。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是为了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那就是学校。
11.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原文 篇十一
关键词:青年干部 理想信念教育 可行性 问题
培养和教育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是为了更好的在青年干部中遏制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如何科学有效的加强对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我们目前面对的重大问题和时代课题,所以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在教育中不断改革和创新。
一、完善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为了更好的贯彻青年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我们在理想信念教育中一定要完善和改进教育的方式,让青年干部能够深刻领悟和认知马克思主义思想。
第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中,一定要结合鲜明通俗易懂的案例,让青年干部能够全面的领悟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的科学内涵、实践理论以及基本内容,为进一步的理想信念教育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二,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加强青年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科学解读和分析,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理,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所以科学的解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才可以使青年干部能够更深一层的了解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精神的本质和思想的精华,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广大青年干部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可以保持思想的清醒,头脑的清醒,坚定心中的信念。
第三,在对青年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要强化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指导发展的实践方法,更是在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基础上寻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有一些事实就是需要我们去考证的,所以必须加强对青年干部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把加强科学发展观作为对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和思想。
二、理念教育中强化党史、党的传统和作风教育
第一,在对青年干部实行理念教育中,要强化对青年干部现代史和党史的教育,这样才有利于青年干部更加深入的意识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改善人民生活,是不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从而通过加强青年干部理想教育来坚定青年干部的思想加强青年干部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第二,在理想教育中要开展党史教育,让青年干部了解和学习党史,加深青年干部对党的理论以及知识的了解,让青年干部能够吸取和借鉴我党的光辉历史和相关经验,让青年干部能够坚定政治思想和态度,为建设中国特色主义道路不断的拼搏和奋斗,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要多多开展我党优良传统和良好风气的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一要引导和倡导青年干部弘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好的党政风气,将我党的传统和风气与实际互相结合,将人民群众利益紧密连接起来,通过紧密的连接使我们反思和批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的改善多为人民群众服务和思考,通过党纪党风的学习要时时刻刻牢记我党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在工作中要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利益。
三、开展我国发展形势分析教育
在开展我国发展形势分析教育中,要求让青年干部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了解和分析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强调和灌输青年干部对于改革开放的认知程度,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和趋势上来看,我国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是共存的,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上面来看,经济虽然发展稳定,但是在改革方面已经是存在很大程度困难,很多社会矛盾逐渐凸现出来。所以一定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加强灌输对我国发展趋势的分析,在教育中要深化广大青年干部对我党的方针和所要走的路线进行认知,坚定党的方针和路线,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让青年干部在心里面树立为人民服务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心理,这样才会进一步有助于青年干部树立机遇观念和忧患观念。
四、加强理念教育的实质性
第一,要有实质性和针对性的开展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工作,让青年干部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对待工作中的困难和现实问题,加强青年干部树立正确思想和价值观念,增强理念信念的学习的自发性和自觉性。
第二,加强青年干部对于社会中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分析热点问题的正确分析能力,这样可以坚定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要及时的分辨出事件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经常做到自我反思,及时纠正改正自身的错误和做法,批判和看破某些人对于社会的丑化谬论。
第三,加强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在理念教育中一定要体现社会的时代性,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趋势而发展和演变,结合一些现实问题开展理想信念的灌输和教育,让广大青年干部能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五、不断探索党性的新模式
第一,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青年干部对于党的认识,只有好的意识才能够有好的执行能力,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培养和教育,引导党员以及干部加强对党的敏锐性和政治识别能力。
第二.加强青年干部对于群众观的教育,一切的发展和创新都是离不开群众的,所有的一切都要靠群众,所以在教育中一定要培养青年干部对于群众观的认知和认识,多听取群众的意见,从群众的利益角度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六、完善理念教育的方式
第一,结合实际教育方式,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多用一些前辈的案例对青年干部进行启发和教育,让青年干部能够站在多个角度和方位去思考问题,对于实际相结合,培养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
第二,完善教育方式,经常对青年干部进行讲座和思想教育,利用广播、电视、展览、互联网等等手段,构建青年干部教育方式,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七、结束语
培养和教育青年干部理想信念就是在为我们未来打下坚实的政治和思想基础,只要好的接班人和带头人我们的国家发展才会越来越好,从青年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抓起,及早的培养青年干部的能力,让青年干部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和创新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董茂生.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几个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
[2]徐红,王善明.“逆境”锻炼是培养青年干部有效的途径[J].人才开发. 2002.(07) .
[3]卢坤江.培养青年干部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J].理论观察. 2001.(06).
12.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原文 篇十二
当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国内社会思潮的挑战
在社会主义苏联解体之后, 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西化、分化政策越演越烈, 企图用和平演变的方式让中国青年自我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将中国变为下一个苏联。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支持下, 国内反党、反共的言论甚嚣尘上。国际国内的双重包围打击之下, 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 一) 西方和平演变政策侵蚀。自斯诺登曝光棱镜门之后, 美国窃听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早在五十年代, 美国 “十条诫令”就已形成, 美国将分化中国的 “期待”投放在中国第五代、第六代青年身上。而当代大学生正是我国第五代、第六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不受西方社会和平演变政策侵蚀, 乃是摆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
( 二) 国内反共、反党言行。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的噪音、杂音并不比国际社会有所收敛。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和指使, 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 “疆独”“藏独”等分化割裂中国领土完整的暴行, 台湾问题经习近平和马英九新加坡会谈之后有所改进、但依旧是悬而未决。不只是在行为上, 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 “反党反共”、 “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更是气焰嚣张。 “反马克思主义者”污蔑共产党、造谣马克思主义已过时等言论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 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都说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既带来了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 也带来了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随着西方电影、智能手机等文化产品的大量输入, 部分腐朽的西方价值取向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尚未最终成熟的价值观。反映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 就是两个冲击。即西方社会的享乐主义对艰苦奋斗传统美德的冲击和个人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集体主义的冲击。
( 一) 享乐主义冲击艰苦奋斗。古语有云: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前大学生多出生于90 年代之后, 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成果。然而, 习惯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 躺在安逸的温床上, 大学生极易被物欲横流的世界诱惑, 崇拜金钱万能、贪图享乐之风兴起。享乐主义的沉渣泛起, 动摇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正直奋斗阶段的大学生如果贪图安逸, 迷恋灯红酒绿的堕落生活, 那正是中了西方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圈套。
( 二) 个人主义冲击集体主义。除了享乐主义, 个人主义的歪风邪气也充斥着大学生生活。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制的畸形产物, 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提倡的集体主义完全背道而驰。以自我为中心, 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抛在脑后, 绝对不是我国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容。我国提倡要在奉献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三、教育合力不足
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场所, 其自身的教育成效和教育合力不足。目前国内高校一般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为主要教育途径, 对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学生党员和非学生党员即团员这两类人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有轻视、涣散的迹象。
( 一)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任务, 当前 “马工程”出版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更是将 “理想信念”作为第一课来重点讲解。然而,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成效却被人诟病。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合, “两张皮”现象严重; 缺乏实践教学, 学生对理论认同不深;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占领好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 反而宣扬反动言论等现象在不同高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 二) 入党教育、团日活动为辅。学生党员本应是大学生中思想先进、业务能力先进的优秀分子, 然而入党功利性思想却在高校学生党员中越演越盛。党组织原本的 “三会一课”制度应是塑造信仰、凝聚共识的党内制度, 如今形式化严重, 信仰教育更是缺失。大学生群体中, 学生党员是少数优秀分子, 绝大多数是学生团员。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团日活动才是除课堂教学之外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载体。在高校具体实施也是问题颇多: 娱乐性、形式化。
四、社会媒体舆论不当引导
网络化信息时代, 新闻媒体作为最大的社会舆论导向传播者而言, 肩上的责任重大。
( 一) 主流信息太少。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新闻媒体的责任不可少。庸俗化、娱乐化的信息时常充斥着各大新闻网站的头版头条, 对国家大事方针的关注似乎只是少数几家党政机关刊物的责任。对于大学生而言。
( 二) 负面信息太多。社会阴暗面的报道太多, 社会不公、道德缺失的报道给逝世不深的大学生一个错觉: 世界是灰暗的, 我要自己多为自己着想一点。此种价值观下, 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共同的理想似乎就虚无缥缈。
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生得担当主心骨。毋庸置疑, 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中协调统一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正处于增长才能的黄金时期, 面对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 大学生更应该头脑清醒, 严于律己, 用主流理想信念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奉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奉献给国家、人民、民族最需要的地方。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然而,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 面临着国际国内多种挑战:国际国内社会思潮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教育合力不足、社会媒体舆论不当引导。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原文】推荐阅读:
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11-07
学生理想信念教育06-12
理想信念教育活动08-01
理想信念教育是什么08-10
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专题党课——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10-25
质监局党支部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调研报告07-26
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