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精选14篇)
1.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一
英语专业本科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贺州学院英语系70名本科新生为调查对象,旨在探究该校英语系本科新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状况.运用SPSS11.0对问卷所得的量化数据用描述性统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校英语本科新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普遍偏低.笔者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对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 者:石婕妤 Shi Jieyu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外语系,广西,贺州,542800;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刊 名:贺州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ZHOU UNIVERSITY年,卷(期):24(1)分类号:H319关键词:英语专业 本科新生 自主学习能力
2.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某医学院校二年级及以上不同专业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参考《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设计问卷, 结合医学院校特点进行修改, 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道德5个方面的内容。为使信息具有准确性, 采用匿名方式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 Data3.0双份录入数据, 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 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信息
共发放调查问卷1 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 069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7.2%。调查对象涉及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专业。考虑到学生要能够接触到图书馆, 且开设信息素养类课程, 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对专业信息的诉求, 故调查对象的范围选择二年级及以上的本科学生。因护理学专业女生较多, 故女生人数比例较高。学生的基本信息见表1。
2.2 信息意识
有信息需求时, 大多数学生首选手机, 这个比例高达44.3%;其次选互联网, 这个比例为36.5%;选择利用图书馆的学生仅占15.5%;还有3.7%的学生选择其他。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成熟,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移动通讯工具获取信息, 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 因此, 手机成为最常用的工具。在访谈中了解到, 大部分学生上网只查询一些公共信息, 对专业信息关注较少, 这也是学生较少利用图书馆的一个原因。我们要加强引导,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信息素养教育, 以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
2.3 信息知识
对信息素养了解的学生占39.3%, 其余被调查者不太清楚或没听说过信息素养。对网络基本知识可以非常熟练地掌握的学生占8.5%, 可以比较熟练地掌握的学生占33.1%, 58.2%的学生掌握程度一般, 掌握得不好的学生仅占0.2%。学生对网络基本知识掌握较好, 上网基本没问题, 侧面说明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有一定的效果, 但学生信息素养的其他方面, 诸如如何正确理解信息素养, 则是学校教育的侧重点。
2.4 信息技能
信息技能方面, 81.1%的学生首选百度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 使用其他如谷歌、雅虎和维基百科等的学生占18.9%, 这说明百度作为常用的搜索引擎被学生所钟爱。90.0%的学生很少使用或从未使用过数据库中的“高级检索”或“逻辑检索”, 说明学生对搜索工具的掌握仅停留在表面。学生对自己相关专业信息的了解情况也不容乐观, 34.0%的学生了解很少或不了解, 非常了解的仅占7.7%。部分学生对网络信息缺乏分辨能力, 40.5%的学生几乎不能判断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筛选能力不足, 故而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2.5 信息道德
48.1%的学生在引用他人文章时很少或从不注明出处, 只有13.8%的学生总是注明出处;52.2%的学生坦承总是或有时使用盗版软件;23.4%的学生经常或有时浏览黄色或暴力网站;高达76.6%的学生在搜索信息时, 对是否侵犯他人隐私权的问题了解很少或不了解。以上数据反映出医学生的信息道德有待加强。访谈中我们了解到, 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无意识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的各项权利, 如果知道自己的行为违反了相上数据反映出学校、社会缺乏对信息道德的宣传与教育。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意识方面, 大部分学生偏爱移动通讯工具, 为给学生提供方便的上网条件, 学校应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有条件的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免费Wifi。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使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移动网络, 避免网络的负面效应, 如网络沉迷、手机依赖、网络诈骗等。
3.2 加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
计算机课程对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3]。调查显示, 在信息知识方面, 为了提升医学生的互联网知识水平, 有针对性地加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教会学生提升整体信息素养的同时, 尤其要加强与专业素质提高有关的信息素养, 并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信息素养教育。
3.3 重视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
在信息时代, 文献检索课程已成为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方式和主要途径[4]。调查发现, 在信息技能方面, 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检索工具很少使用或不会使用, 而这些对其今后的专业发展意义更大, 因此, 有必要在文献检索课程方面加强教育。信息检索能力也是提升信息素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有必要改革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 该课程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检索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主动性, 增强对各类信息的预见性和判断能力。
3.4 提升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
虽然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许多学生却缺乏信息道德方面的意识, 自觉或不自觉地违背信息道德, 被有害信息干扰和侵蚀。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 尤其是学术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呼吁全社会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净化网络环境,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提高对信息的选择、判断和分析能力, 加强信息法律法规包括知识产权意识教育, 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各种信息法规, 自觉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
4 结语
本研究局限于一所学校, 调查问卷的设计也存在不足之处, 调查反映出的问题可能只是局部问题, 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现状, 可对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曹高芳, 韩春蕾, 李炯, 等.医学生信息素养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1 (2) :171-173.
[2]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试行) 》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moe_740/s3864/201001/t20100129_109606.html.
[3]胡珊, 刘燕.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21) :42-44.
3.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三
一、课程学分安排
本研究所选取的学校与地理科学专业的总学分和各模块的学分比例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在对各种不同类别的课程所占学分进行比较时,将各个学校的课程经过重新分类组合,主要有4类,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结果如表1。
[学分(比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总学分\&北京师范大学\&44(27%)\&81(49%)\&10(10%)\&15(14%)\&166\&华东师范大学\&44(28%)\&74(47%)\&24(15%)\&16(10%)\&158\&东北师范大学\&51(33%)\&75(48%)\&25(16%)\&14(9%)\&155\&四川师范大学\&55(32%)\&73(43%)\&30(18%)\&12(7%)\&170\&湖南师范大学\&55(33%)\&79(48%)\&20(12%)\&12(7%)\&166\&徐州师范大学\&54(32%)\&78(45%)\&18(10%)\&22(13%)\&172\&长春师范学院\&60(34%)\&61.5(35%)\&21.5(12%)\&33(19%)\&176\&宁波大学\&50.5(30%)\&66.5(41%)\&33(20%)\&14(9%)\&164\&安庆师范学院\&57.5(31%)\&69(37%)\&24(12%)\&37.5(20%)\&188\&][表1][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学分安排]
从表1可以看出,各学校的总学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教育部重点高校——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这三所学校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教育课程也占有一定比例,均在10%~20%。宁波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课程学分及其所占比例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所学校比较注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得较多。
二、专业特色课程
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中,各学校的公共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相同,而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都有特色课程。研究所选取的各学校公共课程基本相同,大致包括政治、历史、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而实践课程则几乎完全一致,包括部门地理野外实习、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课程可以概括为“大同小异”,“大同”指这些学校都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引入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引入性课程主要是《地理科学导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区域地理课程以及技术性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为物理、化学方面的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自然地理包括《地质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也包括环境方面的一些课程,如《环境科学导论》、《环境影响评价》等;人文地理包括《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主要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技术性课程分为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方面的课程,如《测量与地图学》、《GIS概论与应用》、《遥感概论》等。专业课程中的“小异”主要是各个学校的专业拓展课程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如表2所示,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特色课程最多,主要集中在遥感方向。在乡土地理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有《乡土地理》,但湖南师范大学和徐州师范大学则有较为具体的乡土地理课程,分别为《湖南地理》和《江苏地理》。华东师范大学较为明显的专业特色课程主要是《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笔者认为各所学校的专业特色课程一般与学校的优势专业方向以及该方向的教师有关。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李小文院士的研究方向为遥感;而华东师范大学有河口海岸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研究该方向的陈吉余院士。另外,其余学校也有相应的专业特色课程,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天体观测》和长春师范学院的《地球与宇宙》。
[学 校\&特 色 课 程\&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乡土地理》《GPS原理与应用》《地表水热平衡》《流域管理》《数字地面模型》《微波遥感》《遥感影像地学分析》《海洋遥感》《3S综合实习》\&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最新地理文献阅读》《软件工程与GIS设计》\&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四川师范大学\&《灾害学原理与减灾》\&湖南师范大学\&《天体观测》《城市气候学》《矿产资源学》《湖南地理》\&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地理》《海洋学》《工业地理学》\&长春师范学院\&《地球与宇宙》《可持续发展研究》\&宁波大学\&无\&安庆师范学院\&《地理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科学专业特色课程][表2]
三、教师教育类课程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的特色课程,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意识的主要途径。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学校均开设教育、心理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教育基础课程。与地理专业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学、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方面的课程,如《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分析》、《地理新课程研究》等。各学校都有教师教育类的特色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高中必修课程模块研究》、《高中选修课程模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管理学》、《国外地理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多,而且比较有特色,如《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地理直观教学》;长春师范学院的教育课程开设较为全面且独具特色,如《地理三板教学》、《中学地理活动设计》、《中学地理习题解答》、《中学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笔者认为这对培养大学毕业后的地理教师有很大帮助;而安庆师范学院的《中学地理科技活动》是其它学校都没有开设的,值得借鉴。
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性质与类型、课程学分安排、专业课程以及教育课程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不同级别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学校之间可以根据需要相互借鉴,从而达到对本科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4.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四
导师制是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必要组织保证,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南通大学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暂行规定》中有关导师资格、导师职责、导师聘任、管理与考核的规定,地理科学学院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习与发动
1.学院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教学工作的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各教研室主任、班主任、辅导员。领导小组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教务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学院做好宣传工作,召开师生大会、学生班会、教研室会议,介绍实施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及操作程序等,并组织学生选择导师。
二、确定教师名单
(一)受聘教师资格审查:
1.学历资格:受聘于任课教师岗位、具有讲师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本校教师,均有资格和义务承担本科生导师工作。
2.业务资格:(1)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2)熟悉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相关规定,理解学分制的运行机制,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
3.其他:(1)能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2)身心健康;(3)校外读博、读硕的教师在读期间一般不承担导师工作;(4)受过学校处分或上考核不合格者,当年不能选聘为本科生导师。
(二)受聘时间:
每每学年开学初,各班根据新生人数,为学生配备导师,学院完成导师聘任工作,导师聘期原则上为一年,并将导师及所指导的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备案。
(三)聘任方法:
导师聘任实行个人申请,院(系)审核批准,报教务处备案的方式进行。
(四)网上公布
学院根据教师申请情况,结合导师聘任资格与条件,确定导师名单(导师名单包括导师个人基本情况、研究方向等),并将导师名单上网予以公布。
三、师生互选
1.师生互选工作分阶段完成。
2.每一轮前一阶段为学生申报,后一阶段为导师选择。学生每轮申报一位导师,在学生申报基础上导师选择被指导学生。每位导师接受学生总数合计不超过8人。
3.互选结果经学院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确认后将不予更改。第一轮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落实导师的学生,及本轮中接收学生数累计未满规定人数的导师将进入第二轮互选。
4.师生互选结果在每轮结束后学院予以公布,正式结果通知将在全部导师互选工作完成后发布,最终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四、颁发聘书
师生互选一旦确定,学院即向受聘教师阿班颁发聘书。聘书见附件。
五、定期检查
(一)导师职责
1.关心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2.帮助学生熟悉本专业和相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籍管理条例,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修读计划,确定每学期的修读课程。
3.关心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4.建立导师与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渠道,安排相对固定的导师接待日和地点;5.及时向学院及教务处反馈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按时填写《南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活动记录表(教师用)》,表格从教务处下载区下载。
(二)学生职责
1.认真领会导师制的意义,了解《南通大学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暂行规定》。
2.主动与导师联系,汇报近阶段的学习、工作、思想状况等,每月至少一次。
3.服从导师的安排,积极参与科技活动。
4.每学期提交一份结对工作书面总结报告,并填写《南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活动记录表(学生用)》。
(三)检查
1.学院把导师工作作为本院(系)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导师工作的意见;
2.学院成立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
3.学院建立本科生导师档案,并依据《南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活动记录表(教师用)》、《南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活动记录表(学生用)》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导师进行评价及划拨工作量的参考。
5.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五
201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为落实好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有效提高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切实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个环节,现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和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综合考察过程,也是考核学生能否毕业和授予相应学位的重要依据。为此,(1)论文(设计)的选题范围和深度应该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题目难易适当,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2)确定选题后,必须填写开题报告书,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执行。(3)论文(设计)的选题必须一人一题,撰写要有科学性、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主题突出、概念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层次清楚、表达通顺、格式规范,并具有一定可读性,字数一般在8000字左右。
二、毕业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
毕业生必须进行论文(设计)答辩方能取得论文成绩。实行论文评阅人制度,但评阅人评分仅作为论文总评成绩参考。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指导教师评分占60%、答辩小组成员平均分占40%的方式构成。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9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由院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委员会由5名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组织若干答辩小组开展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以上的人员(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小组答辩和学院答辩都要做好答辩记录。
三、具体工作及时间安排
1.选题及开题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2月)
我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采用师生双向选择、学院综合平衡的办法。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向毕业生提供若干选题方向,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对应的指导老师,学院全面平衡后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方案。
之后,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收集资料,确定选题、研究计划和提纲、撰写开题报告。
2.论文撰写阶段(2013年2月24日—4月6日)
第八学期开学后的第1至第6周是学生做论文(设计)的时间。期间,一方面,指导教师在学生撰写论文的各个阶段都要给予具体详细的指导,发掘学生潜力,严把质量关,对质量不高的毕业论文要不断责其修改;另一方面,学生应增强创新意识和主动精神,努力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3.小组答辩阶段(2013年4月7日——4月15日)
院答辩委员会统一安排指导教师成立论文答辩小组,各答辩小组设组长1名。答辩小组长须安排教师撰写论文评阅人意见,组织答辩后写出答辩评语,并按成绩评定要求确定学位论文总评成绩。同时,按小组答辩学生人数15%比例推荐出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对质量较差、没有新意、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论文(设计),答辩小组可提交院答辩委员会最后审定。
4.院级优秀论文答辩阶段(2013年4月16日—4月30日)
在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下,进行院级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并按毕业生总人数5%比例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5.毕业论文工作总结阶段(2008年5月1日—5月30日)
6.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六
综合质量分析报告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2010届本科毕业生共2个班,49人。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严格按照《河南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要求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并逐步完成了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毕业论文中期进度考核及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评阅论文、论文答辩、成绩汇总等工作。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规范,做到了一人一题,指导教师认真指导,所有学生均完成了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文性质分析
2010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完成49篇论文。指导教师认真选择课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完成论文的全部工作。论文涉及领域有农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食品科学、食品安全、营养卫生、食品生物技术、食品保藏等7个方面。本届毕业论文选题涵盖了理论研究、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方法研究等多种类型。论文选题范围较宽,涉及领域较广,选题合理科学。毕业论文与指导教师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总数49篇,相关度基本为100%。毕业生论文选题总体都符合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在毕业生论文选题时,人才培养目标是选题的主要依据之一,注意加强毕业生应获得能力的训练,使毕业生融会贯通所学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实践设计经验和探索设计创新等方面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在该过程中的各项能力。因此论文选题与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应获得能力的符合程度较高。
二、毕业论文份量与难度分析
2010届毕业生论文工作量较重,难度较大,完成论文所需时间平均在5个月以上。为了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均在第7学期的16周至第8学期初按时完成了开题报告,在完成开题之前,已有80%的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了充分的预备实验,为完成开题后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49篇论文均是在完成实验工作或完成数据收集统计基础上撰写的,论文数据充实,资料完整、规范,试验数据翔实可靠。开发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及基础性研究论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性工作。49篇毕业论文,经过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小组评分,综合成绩按照《河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指导细则》的评分原则,论文最高分94.78分,最低82.3分。
论文格式符合《河南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平均7000-8000字,论文书写较流畅,行文规范,数据真实可靠,结论可信,论文的规范性、学术价值有了很大的提高。
指导教师能认真负责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及时通过现场指导、面谈、实验室会议、电子邮件等各种方式加强指导,从指导记录来看,每位老师对学生的现场指导达到12次以上,并按照学校要求及时通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上交有关的论文资料,保证论文按照开题报告中的进度完成任务。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对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在毕业论文相关工作进行期间,院系在经费上大力支持,相关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并开通校园网供学生查阅资料,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合理安排实验室的使用,为毕业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提供便利,此外,院系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将一部分中试实验在企业进行,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创造了有利条件。
指导教师均通过院系的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共有19位老师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学生均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开题并通过审核,按照进度进度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三、毕业论文综合训练分析
49篇论文涉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结构完善论文完成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参考数据及前人的观点,较全面地反映出了有关该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很明确地提出了研究中的不足或须改进之处,找到论文的立足点,做到立题合理有意义、目标明确,科学合理设计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学生认真试验,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试验数据,整个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专业思路,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7.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七
调查对象:2014——2017届学生
调查时间:2014年1月——2016年5月
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技能测试和访谈法
调查内容包括:科学基础知识、探究方法与实验技能、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习惯、教师及父母教育的因素等等。
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问卷采用了不署名、分批、抽样、实验班跟踪年级阶段多次测试、全部回收的方式进行。
二、调查数据及分析
从大量的调查数据入手,我们得到以下结果:入校新生拥有基本科学素养的不到0.9%,经过初一学年的学习达到了7.4%,增速明显提升,但提升速率最快的还在初二阶段,学生拥有基本科学素养比例上升到,17.9.8%,因为这一年开课最多,主课达到了9门,但到初三后反而停滞不前,最终毕业前测试数据微升到在19.8%,这是因为最后师生都在准备“中招考试”,知识性强化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重点。我们通过大量调查,与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查阅历年档案,现阶段初中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教学培养上基本为零,只有科学氛围浓厚的家庭教育较为重视,有突出个案;且整体理科教师对科学创新缺乏认识,本身创新意识不强,兼之国家政策上缺乏实际支撑,科学活动不少,故创新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三、研究对象的类型分析
通过测试和观察,我们必须要承认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象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我们把研究对象分成了以下6种类型:全面发展型: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智力很强,个性特征指标水平较高(包括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富有主观能动性和开拓性,非常有利于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能成为高层次领袖型、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好苗子,占整体的8%。整体均衡型: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智力一般水平较强,个性特征指标水平较一般(包括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属于提高科学创新实践能力研究的主要对象,占48%。能力困难型:10%学生在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智力方面不足,先天在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发展上不占优势。但坚持性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动力困难型:13%学生智力能力一般,甚至个别较强;但个性特征指标水平偏低(包括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由于环境或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对学习缺乏动力、缺乏自制力而导致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较差。整体困难型:6%思维、言语、数理能力差;动机、意志等水平低。暂时困难型:4%学生综合能力尚属一般,观察力中上水平;个性特征指标均在中上水平;但由于意外因素,诸如生病缺课、家庭变故或其它意外情况耽误了学业而造成科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困难。
四、思考与讨论
《义务教育法》已经颁布了29年,入学率达到了99%以上,但2011年2月23日,中国科协公示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才达到3.27%,才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根据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结构,并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笔者认为提高我国公民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最后三年———初中学校的科学教育,它是一个人一生中首次系统地接受科学教育,是形成科学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身心各项能力得到充分孕育的起始。我国目前的中学科学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理科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对学生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关注不够,为了应试的教育几乎成了科学教育的全部,理科教师知识面狭窄、缺乏探索精神和教改的主动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中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我国中学的科学教育急待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娟.关于中学生科学素养测评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4]吴梅.学生科技活动的策划与组织[J].学科教育,2004(11).
[5]吕军,李媛州,王子强,刘军辉,宋征.教学改革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6]施行.叛逆思维科学创新[J].大众科技,2004(6).
[7]朱广菁,刘东生.科学创新往往来源于科学探险[J].大众科技报,2006(9).
8.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八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韦平伟
摘要:调查毕业生的求职意向是了解毕业生求职取向与价值观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找出毕业生在求职
过程中的误区。有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分析
一、调研目的确切了解2007届毕业生求职意向.找出毕业生求职中的误区和错位.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年I,qE务.提升我校2007
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此次调查对象为2007届本科毕业生,样本涵盖了思想政
治教育、法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国际经
济与贸易、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
言文学等十个专业.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2份,回收率
为90.5%.回收问卷均为有效问卷。此次调查中.受访者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3.6%和46.4%.跟我校2007届毕业生性别
比例大体相当。因此.本次问卷调查达到了抽样调查的效果和
质量。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毕业前的计划
调查显示.我校2007届毕业生在毕业去向的计划上主要
集中在“直接就业”和“考研”两个方面.它们分别为53.07
%和44.13%.极少部分人选择出国、自己创业、暂不就业或
其它。选择考研的毕业生中,有54.4%的学生目的是为了”完
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34.4%的学生选择“就业压力
太大,考上研就不用再找工作”.另有近10%的学生接受家人、老师、或朋友的建议而选择考研。
这反映出:一是多数毕业生较为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和今
后一段时期内求职择业的严峻形势.因此希望较早地抓住机会
实现就业;二是毕业生在提高自身素质的选择渠道上主要集中
在国内,出国深造并不是主流;三是部分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社
会竞争心理承受能力不够,表现出回避即时就业、随波逐流等
心态。
更值得关注的是,考研失败后,选择“放弃求职,继续准
备复习考研”的毕业生达16.3%。由此看出,明确认知就业
形势,处理好求职与考研的关系应是毕业生认真思考的问题。
2、择业的考虑因素
从毕业生“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这一问题的回答来看,各因素所占比例依次为“收入与福利”29.83%,“社会需求与
自我发展”24.86%.个人兴趣爱好17.4%、就业城市与工作
环境12.15%、职位优越与晋升机会9.94%、与所学专业对口
4_7%,1.1%为其它。由此可见.我校近一半的毕业生在寻找
工作的过程中最先考虑到的是收入与福利,工作稳定、生活优
越。在另一种问法中,毕业生选择追求经济收入、实现自我价
值、追求社会地位、其它和奉献社会所占的比例依次递减,分
别为43%、39%、1 1%、5%和1%。由此看出.毕业生希望将
自身的发展与眼前的待遇兼顾,而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有所缺失。
从两题的回答结果上看.毕业生在择业时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和矛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
形势.生存压力较大,内心有所惧怵.急切希望拥有一份稳定
其收入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潜在的就业激情较高,实现自我发展的意愿迫切.但多数毕业生在两者的平衡中缺乏
理性认知。
3、就业地域选择
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首选北京的比例为69.36%.
选择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城市的比例为11.7%.选择沿海等
其他大中城市的比例为11.42%,2.23%的毕业生选择到西部
及边远贫困地区.1.1 1%的毕业生选择到小城镇或农村等基层
就业.另有4.18%的毕业生暂无考虑。这说明我校毕业生就
业地域选择单一.留京情结严重.主动投身西部、基层就业的人数较少。综合分析:一是近几年北京的发展突飞猛进,国际
化进程速度较快,就业机会较多,发展空间较大,这是毕业生
选择留京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我校地处北京,从毕业生心态
上而言,四年的大学生活使其对首都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感情,自然而然也就是希望能留在北京发展,同时向家人和朋友展示
自己的能力。但机会越多竞争越激烈,毕业生缺少对自我的认
真评估,缺少对各地区职场环境的分析,因此在地域选择上存
在盲从和想当然的心理。
4.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态度
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的看法”问题,有11.6%的毕业生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愿意到西部、基层工
作“,这说明国家关于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工作的相关
政策发挥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开始认识到西部和基层将是实
现自我发展和奉献社会的广阔舞台。56.35%的毕业生表示
“有意义.有很大的挑战性,在没有其他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可
以考虑”.这说明部分毕业生仍将西部、基层就业作为无可奈
何的选择。17.4%的毕业生认为”不想考虑,西部和基层没有
合适的工作和岗位”,14.64%的毕业生”不愿意去.条件太艰
苦.工作环境太差”。究其原因.一是国家关于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仍处于改革、调整和落实阶段,其不足以克
服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二是西部、基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
后.不规范的就业环境和岗位对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三
是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大城市、高收入、名企业仍
是很多大学生盲目追求的目标;四是毕业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
会舆论的压力较大,觉得到西部、到基层就是没能力、不光彩的事情.从而导致严重的心理不适应状态。
万方数据CUSCG 61
调查分析
目前.毕业生对国家到西部、基层工作的就业政策”基本
了懈”的只有32.6%,”知之甚少”的有51.8%。因此,加大
西部、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
锻炼自己、服务社会、实现自我发展应是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点。
5、求职途径选择
调查显示.75_7%的毕业生认为应该自己积极主动寻求机
会求职择业.13.69%的毕业生认为应该由学校帮助推荐,10.
61%的毕业生认为应该依靠家人、亲朋介绍。在最有效的求
职方式选择上,28.65%的毕业生选择亲朋好友介绍,25.56%的毕业生选择学校推荐,1 7.89%的毕业生选择现场招聘会.
13.76%的毕业生选择主动自荐.12.64%选择网络应聘,1.4%的毕业生选择其它途径。
分析可以得出:虽然大部分毕业生认识到求职是自己的事情,但更大程度上却表现出了懈怠和依赖的心理状态.”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真正依靠自己积极主动求职的毕业生较
少。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我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亟待转变,毕业生对国家政策导向、社会需求的认识
不到位。
6.就业单位选择
毕业生就业单位的选择比例依次为.国家党政机关31-4%、事业单位27.5%、国有企业14.4%、外资企业11.4%、高新
技术企业4.4%、民营企业3.9%、部队0.3%、基层机关企事
业单位1.1%、自由职业3.3%。这反映出.毕业生在择业过
程中把工作稳定性看作最重要的参考依据,“含金量高“、“铁
饭碗”的工作更受到大学生的青睐.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急剧
升温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但从毕业生择业考虑的因素来看,大
学生对自身价值的体现、兴趣爱好、发展空间同样非常重视。
由此看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两个层面:一是在理性层面
上,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以追求发展为核心,人生价值追求明
确;二是在感性层面上,受现实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偏
向物质化、现实化和功利性。这就造就了大学生在求职中矛
盾、焦虑、不知所从的外在心理表现。
7、就业信心
针对现实求职难度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认为难(47.65%)
或很难(29.64%)。57.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可以找到一份工
作。1 1.6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28.33%的毕业生不知道是否能找到工作.另有2.5%的毕业
生害怕求职。这表明大多数毕业生对就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态度不容乐观.参与社会竞争的积极性不高。
在毕业去向决定倾向的选择上,倾向自己决定的高达
56.55%,与家长商量确定的占35.1%,向老师咨询决定的占4.46%,与朋友商定的占3.9%。这说明我校毕业生的独立
自主意识较强,倾向于由自己来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化,但这与
毕业生消极的竞争意愿和行为相互矛盾。由此可见,毕业生自
身的主观认知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有所偏离.存在价值追求
与现实目标上的选择困惑,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和社会环
境带来的发展困惑。
8.求职困境与求助对象选择
62中国大学生就业
在“求职中面临的最大困难”的问题中.35.1 1%的毕业
生认为是”得不到有效的需求信息”.其次是”社会关系不足”
(14.33%).“缺乏求职技巧锻炼”(12.08%),“自身能力不足”(10.39%),“社会不公平竞争”(8.99%).“就业政策的限制”(8.71%).”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8.43%)。这表明.一是
提供有效的需求信息和加强就业能力训练对毕业生来说至关重
要.这也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二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
乏足够的自信心,容易造成焦虑、懈怠的求职心理.因此必须
加强毕业生的求职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三是毕业生求职遭遇
到社会现实的强烈冲击.狭窄的就业地域观和较弱的社会适应
能力使其求职难度增加:四是毕业生对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缺
乏认知和训练.容易造成就业的盲目性.职业生涯辅导训练有
待加强。
在求职中求助对象的问题上,把家长。老师、同学朋友作
为求助对象的比例依次为25.07%、24.51%、24.79%.求助
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为12.96%,而社会就业培训机构仅占
2.82%。由此看出.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充分重视
和发挥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学校就业指
导机构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功用,但这另一个层面上也
反映出毕业生的依赖心理过重.较为专业的学校和社会就业指
导机构还没有得到毕业生的广泛认同。
9.就业指导与服务
据调查,毕业生每天都浏览就业网站的比例为30%,每周浏览两三次的比例为33%,偶尔浏览一下的为32%,另有
5%的毕业生从不关注。7.3%的毕业生经常参与学校的就业指
导活动.40.7%的毕业生表示偶尔参加.52%的毕业生从来没
有参加过,而多数毕业生表示知道学校有就业沙龙、咨询、讲
座等就业指导活动。这反映出毕业生一方面知道就业指导的重
要性,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和参加的矛盾心理。学校的就业网站和各类就业指导活动是很好的信息平台.毕业生的不经常关注和不参与势必影响信息传达.使毕业生失去良好的就业机会。
在最希望的就业指导方式的选择上.32.2%的毕业生表
示需要“个别指导”,30.2%的毕业生希望进行“就业咨询”,19.2%的毕业生选择“就业指导讲座”.12.1%的毕业生选择
“就业沙龙”。这说明我校长期坚持的就业咨询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我们要加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逐步探索个别指导的方式方法。在最希望获得的就业服务的选择上,依次为“需求
信息”(29%)、“求职技巧”(17.6%)、“求职形象设计指导”
(10.1%)、”就业政策和程序”(9.6%)、“职前培训”(9.5%)、“职业生涯辅导”(9.3%)。
10、违约问题
毕业生对违约的态度都是十分慎重的,21.57%的毕业生
认为“违约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自己的诚信.不能违约”,27.17%的毕业生表示“违约浪费人力、财力和精力.要谨慎
对待”.43.14%的毕业生认为“如果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又在政
策导向范围内.可以考虑违约“,只有8.12%的毕业生表示“只
要更有利于自己.违约不重要”。这说明.大学生的诚信观念
还是比较强的,但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仍有必要。
万方数据
2007届本科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分析
作者: 韦平伟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刊名:
中国大学生就业
英文刊名: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
年,卷(期): 2007(10)
被引用次数: 2次
1.张东军福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求职意向调查分析与思考[期刊论文]-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9.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九
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是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的过渡阶段,而这一阶段的质量取决于实习的教学水平。本研究旨在调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水平,了解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数据及意见,以期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临床实习的积极性和实习教学满意度,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级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德阳市医院和宜宾市医院6个实习医院的2009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56份,实际收回249份,回收率97。27%,有效率100%。
2。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以下6个方面:
(1)教学条件、日常管理;
(2)轮转安排、学习计划;
(3)与带教老师的互动;
(4)能力提升情况;
(5)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6)实习表现和实习收获。
问卷共7个问题,每个问题的答案选项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为五个等级。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对调查表内容有详细、一致的了解。问卷在各实习医院统一发放,填写后及时回收。问卷回收后对于污损、30%及以上选项空白的问卷作为无效处理。
3。统计分析。回收的有效问卷由两名研究者录入Excel ,并对结果进行交叉对比。问卷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等级分别赋予1至5分的分值,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问卷总体情况、各条目的得分情况、不同医院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总体评价。对问卷按每个实习医院不同应答人数,根据五个等级分别赋予的分值计算总分后分别计算平均得分。调查表共7个条目,如果均为“非常满意”则总分为35分,实际平均得分23。54到28。92不等,得分最低的是宜宾市医院,最高的是德阳市医院,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结果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不同教学环节满意度调查结果。对249名实习学生的问卷结果按评价指标人数进行统计教学条件、日常管理方面:
(1)选择“满意”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48。39%,其次是“非常满意”占总人数的26。61%,“非常不满意”占1。61%;
(2)轮转安排、学习计划方面:“满意”占45。97%,其次是“非常满意”的占20。97%,“非常不满意”占3。63%;
(3)与带教老师互动方面:“满意”占39。27%,“非常满意”占24。7%,“非常不满意”占0。4%;
(4)能力提升情况:“满意”占47。37%,“一般”占31。17%,“非常不满意”占0。81%;
(5)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满意”占43。55%,其次是“一般”27。82%,“非常不满意”1。21%;
(6) 实习表现:“满意”45。34%,其次是“一般”26。72%,“非常不满意”为0;
(7)实习收获:“满意”占41。13%,其次为“一般”占31。05%,“非常不满意”1。61%。
3。不同医院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对6个实习医院的不同条目教学满意度进行统计,包括每个条目的均数(Mean)、标准差(SD),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test)对每个条目进行比较6个医院分数由高到低分为德阳市医院、市三医院、市二医院、市五医院、省医院和宜宾市医院。不同医院在教学条件、日常管理等7个条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教学条件和日常管理方面德阳市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学生满意度评价最高;在轮转安排和学习计划、与带教老师互动、能力提升、教学内容连贯性、实习表现和实习收获6个条目的学生满意度调查得分均为德阳市医院最高。
三、讨论
问卷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实习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从教学条件和日常管理、轮转安排和学习计划、与带教老师互动情况、能力提升情况、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实习表现和实习收获六个方面首次对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做了断面调查研究。总体而言,调查结果在6个医院的满意度评价分值偏低,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的满意情况有待改善。
学生对于不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总分最低为宜宾市医院,最高的为德阳市医院,不同医院实习学生对各个条目的满意度也存在差异。提示学生对不同实习医院的满意度存在差异,对不同医院实习中各环节的`满意情况也不一样,建议进一步调查不满意的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实习教学中改善。
在教学不同方面的调查中,对教学条件和日常管理满意度最高,实习收获、学校教学内容和临床实习内容的连续性方面满意度相对较差,轮转安排和学习计划的满意度最差,提示在学校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合理安排实习轮转科室,进一步修订和优化临床实习计划。
四、结论
10.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十
关键词:前沿科学研究,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
依托前沿科学研究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 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结合, 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生命科学的一些前沿课题, 对学生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大有益处。以科研项目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 目的是使学生将学过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相结合, 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阐述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 指导学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唇口目苔藓动物系统发育研究》, 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感受。
1. 文献的检索和查阅
何谓文献?我国1984年公布的《文献著录总则》中给文献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有的学者进一步描述为:“文献是人类的知识用文字、符号、声像等记录保存下来, 并可以交流传播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载体。”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文献较多地指代科研论文。
我们在开始科研工作之前, 往往先要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这就必须借助于文献的检索和查阅。就拿《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唇口目苔藓动物系统发育研究》来讲, 这其中蕴含几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包括线粒体、线粒体基因组、唇口目苔藓动物及系统发育等。我们借助于国内的数据库, 比如维普和万方等, 就可以用“线粒体”、“线粒体基因组”、“唇口目苔藓动物”及“系统发育”分别作为关键词检索这些数据库, 获得与本课题相关的中文文献, 而在进行全文或者摘要的下载之后就可以初步掌握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将其英文的翻译:mitochondrion, mitochondria genome, cheilostome bryozoans, phylogeny等作为关键词通过Pub Med, Google Scholar, 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进行搜索, 从而了解国际上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文献的检索和查阅虽提取和长PCR扩增, 二是线粒体基因组DNA的直接分离。通过分析比较, 我们认为在DNA提取的两种方法中, 线粒体基因组DNA的直接分离更为重要。以分离的线粒体基因组DNA为PCR的扩增模板, 不仅可以提高线粒体DNA的扩增效率, 还可以显著降低线粒体在核上的假基因的扩增概率。不仅如此, 由于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变异还是非常高的, 以已知的序列设计引物来扩增未知的线粒体基因组, 这个策略对于有些类群是难以实现的, 而直接分离、纯化的线粒体基因组DNA就可以直接用于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避免这一问题。当然, 提取线粒体基因组DNA所需要的样品量比直接提取全基因组要高很多倍, 在具体物种中需要权衡利弊。
3. 动手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创新性人才, 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就拿我们这个课题来讲, 实验中涉及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手段, 包括线粒体和基因组DNA的提取、引物设计、常规PCR和LA PCR扩增、DNA测序、文库构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如果没有过硬的动手能力, 就只是纸上谈兵, 没有办法将科研创新工作付诸实践。所以, 我在每个课题组成员正式进入实验室之前都会安排分子生物学基本技能的培训。通过两三个月的时间, 学生真正地动手做一做, 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如此, 他们还获得了基本的分子生物学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他们今后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4. 科技论文的写作
实验完成以后就进入科研论文的写作阶段。一项科学实验无论取得多么重大的研究成果, 在未发表之前都不能说它是完整的。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必须发表, 而成果的发表又是研究过程的精髓。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 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 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 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 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 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等内容。
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增进交流, 提高科研水平, 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及提高逻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 写作对于阅读、听力和口语等也有促进作用。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 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使他们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为今后的论文写作和发表提供保障。
5. 结语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目的。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则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当前, 知识经济高度发达, 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已经从注重传授知识、单纯强调教学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命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大力开展本科生科研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学生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 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因此, 依托前沿科学研究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性、实践性人才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杨冬, 刘磊, 郭德贵.面向科研实践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吉林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 2005, S2:152-154.
[2]童申家.依托科研课题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28-29.
[3]王志盈.用科学研究深化拓宽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指导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的几点认识[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5 (3) :37-39.
11.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十一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借鉴欧美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提出的,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想模式。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构建具有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尤为重要。
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偏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创新思维滞后等现象,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及成功案例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其重要原因就是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还未达到相应要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整合、与新岗位所需技能信息的融合不足,从特定行业、工作领域、事务范畴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都较欠缺。
西方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办学模式成为国家重振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助推器,这些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大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素养能力,能够极快适应各个岗位,极大地降低培训成本,加速技术创造,稳定社会秩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重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导向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无法回避且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础。长久以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不断探求适合自身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改革在教育理论界与实践改革界取得丰硕成果。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打通知识、实践、创新与创业的关键环节,大学是使学生真正具备终身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的重要教育模块,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多样性、动态性和复合性等内在特性,因此,构建适应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必须加大实践力度的`重要支撑载体。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拓宽与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成人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日益受到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在全国高等教育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已积累的诸多成功经验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改革发展进程。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改革必然成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有益补充。
1.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
12.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十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 通过实践获得相应的经验, 从而锻炼出来的工作能力, 是与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素质等相关联的综合能力 (张威, 2011) , 是使自己获得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丁伟, 2010) 。提高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在实际中, 我们不难发现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就业要容易多, 导致这种明显的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展开研究。本次调查以浙江省22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共回收341份有效问卷, 其中女性占57.48%, 男性占42.52%。
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首先调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价, 涉及的就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心理抗压能力、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F检验, 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就业能力有组织协调能力 (sig=0.005) 、临场应变能力 (sig=0.000) 、心理抗压能力 (sig=0.006) 、实践能力 (sig=0.000) 和综合素质 (sig=0.002) , 并且男生在每一个问项上的均值都比女生的大, 说明男生在这些能力上的满意度都比女生高。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调查男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差异的具体表现, 发现大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1. 学习成绩。
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奖学金的情况可以反映他们的学习成绩, 而通过对问卷中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奖学金这一问项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存在较大的差异, 女生获得奖学金比例远远高于男生, 54.5%的男生获得过奖学金, 女生的比例高达74.5%, 因此可以推断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优于男大学生的。这是因为目前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数都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 在评奖学金方面, 学习成绩占绝大部分, 内容侧重书上的理论知识, 女生普遍认真, 而且比男生更加勤奋踏实和细心, 因此女生的成绩普遍比男生好。
2. 语言学习。
通过对英语六级通过率的调查, 结果发现只有35.9%的男生通过了英语六级, 而女生则高达61.7%。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语言天赋和语言学习能力。造成男女生英语能力差异的原因除了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之外, 个人的语言天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另外, 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 尤其在听和说两方面。女生的英语六级通过率远远高于男生, 这一方面是由于女生天生就有优于男生的语言天赋, 但另一方面, 女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善于倾诉和表达, 她们更多地进行语言练习, 因此她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比男生强。
3.实践操作。
对大学生获得驾照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46.2%的男生已经获得了驾照, 而女生只有27.6%。由于目前考机动车驾驶证都分为三部分, 除了第一部分是理论考试之外, 其余两部分都是实际操作的考试, 需要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通过对比男女生的驾照获得率数据, 可以得出在实践操作方面, 男生明显强于女生的。
有关大学生兴趣爱好的调查结果显示, 45.5%的男生喜欢拆电器并复原, 而女生只有17.9%;喜欢制作模型的男生有37.2%女生则只有18.9%;喜欢拆电器并复原和制作模型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由于拆电器复原和制作模型都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调查结果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喜欢这样的活动, 因此男生的实践动手、空间思维、解决问题方面都会比女生更好一些。
4.创新探索。
关于“是否喜欢学习新知识和新学科”的调查, 60.7%的男生选择是, 而女生只有42.3%, 大多数女生表示对此情况感到不确定。一般来说, 男生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勇于探索和研究, 而女生则更多地倾向于循规蹈矩, 她们喜欢稳定和有条理有计划地做事, 在面对新事物时容易犹豫和摇摆不定, 也会尽量避免不确定情况的发生。因此, 可以推断男生在创新能力方面比女生强。
5.阅读写作。
在对兴趣爱好的调查中发现, 高达83.2%的女生喜欢看书写作, 男生则有62.1%。针对这项调查结果来看, 虽然男女生喜欢看书写作的比例都很高, 但是他们在书籍种类的选择上还是存在差异的。由于女生比较感性, 更加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想法, 喜欢阅读文学类的小说和散文, 经常写下自己的感悟或者读书笔记, 这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她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男生虽然也有较高的比例选择阅读写作, 但他们阅读的书籍通常是武侠、悬疑类的小说, 这类读物能够提高他们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但对写作能力来说帮助不大。因此, 可以推断出女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比男生好。
6.自信性。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一问项上, 超过一半的男生表示满意, 而女生则只有2%, 明显低于男生。女生虽然在实践操作、创新探索等方面比男生弱, 但是在语言沟通、文案写作等方面都比男生强, 而且在校期间, 女生的各方面表现和获得各种奖励的情况也比男生好。事实上, 男女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并没有像自我评价结果显示的差别那么大, 女生对自己的评价应该是偏低的, 由此可以推断出女生不如男生自信。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基于调查可以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男女大学生各自擅长的能力类型是不同的。具体来说, 男生比女生具有挑战和冒险精神, 他们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信度方面都比女生强;而女生则更加勤奋和细心, 具有更强的忍耐力, 她们在专业水平、语言学习和沟通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方面要强于男生。分析这些差异的成因,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生理构造
科学研究表明, 男孩和女孩大脑发育的差别早在胎儿时期就开始出现了, 当胎儿还在母亲子宫里时, 大脑的各部位就已经开始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不同的变化, 男孩和女孩的大脑都会有某些部位比对方相应的部位更发达、更忙碌, 性别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生理基础决定的。男生负责理性思维的大脑半球比较发达, 而女生主管感性思维的大脑半球比较发达。因此, 在生活中男性通常是理性和善于思考的, 他们更喜欢直接动手操作, 而女性则是体贴而敏感的, 她们更能理解别人的感受, 也具备更强的交际能力。所以, 男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上会比女大学生强, 而女大学生则比男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语言学习和沟通能力。
2. 兴趣爱好。
天生的性别差异将会对男孩女孩的兴趣爱好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 男孩更倾向于玩具汽车、球类以及其他的可以穿越空间的玩具, 他们的运动能力也强于女生, 他们更爱奔跑、跳跃, 做一些需要摸爬滚打的游戏, 同时, 男孩也更加偏爱制作各种模型。而女孩恰巧相反, 她们相对文静而细腻她们喜欢听童话故事, 也喜欢布娃娃, 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的身上, 关注人的情感。同时, 她们心灵手巧, 画画、缝衣服、写字都是她们的强项。另一方面, 不同的兴趣爱好本身也在改变着大脑的机能发育, 当孩子玩耍和学习的时候, 相对应的脑细胞就会更加活跃且随时更新, 而那些不经常使用的部分将会逐渐退化萎缩, 表现为男孩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越来越强, 女孩则在语言学习和沟通能力以及阅读写作能力上更强, 这进一步强化了男女在能力上的差异。
3. 家庭培养。
父母在对待男孩女孩的教养方式上的差别也强化了男女生能力的差异。男孩被鼓励多进行户外活动, 他们所受的限制比女孩少得多, 他们非常喜欢危险和高难度所带来的刺激, 这使得他们更具探索能力和冒险精神, 而女孩则更多地被要求呆在固定的地方玩耍, 从小到大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父母对女孩说话也更多、更轻柔, 从小的生长环境培养了男孩女孩不同的性格特征, 男孩一般好动, 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而女孩则非常细心和有忍耐力, 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性别歧视。
尽管现代社会早就提倡男女平等, 女性地位相对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总体来说, 当今社会事实上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 “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存在, 男性天生就有一种性别优越感, 因此他们往往更有支配欲, 也更加自信, 而女性由于这种性别歧视也更加容易自卑和退缩。女大学生在就业的各个时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尤其是在招聘和录用环节。另外, 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工资待遇也普遍低于男大学生。因此, “男尊女卑”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性别歧视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女大学生不如男大学生自信。
5. 性别的社会角色定位。
在长久以来的父系社会文化下慢慢形成了特定的性别角色观, 人们普遍认为男性应该是勇敢而具有开拓精神的, 而女性则是内向文静的;在社会分工方面男性主要专注于事业, 而女性则更多地被要求奉献于家庭。这种固有的社会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男性和女性本身也可能形成这样一种社会角色观, 他们尽最大的努力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去符合这样一种社会期望, 刻意向传统观念靠拢, 从而导致男女在性格和各方面能力上的差异愈加显著。
四.建议
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具体表现为男女大学生在不同的就业能力上各有优势和劣势。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应该针对这些性别差异, 根据男女大学生的特点差别对待, 并且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外, 也需要家庭、学校的配合。
1.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取长补短。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制订职业发展规划, 对于职业生涯中的必备能力有清楚的了解, 知道自身在哪些能力上存在不足, 并不一味强求男女大学生在每个方面都提高到一个完美的水平, 而且由于生理原因的存在, 这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建议男女大学生首先应该保持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去提高那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重要影响的能力。
对于女大学生来说, 要把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自己实际操作能力, 主动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 从而激发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多种兴趣, 这不仅可以开拓视野, 而且也能改善女生过于沉闷和内向的特质。对于男大学生来说, 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 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还应该主动去培养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细心和忍耐力。
2.弱化家庭培养的性别差异。由于从小的培养方式也是强化男女大学生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父母在对男孩女孩的培养方式上也要减少思维定势的影响, 对待女孩也要鼓励她们去探索去尝试新鲜事物, 当她们面对挑战的时候不要过度保护, 让她们自己去克服。而对于男孩, 则应该关注他们的情感, 鼓励他们多做语言的交流和练习。
3.建立灵活的教育培养机制, 提供必要的帮助。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主体, 应该从日常教学管理做起, 建立起一套全面而灵活的培养机制, 减少规定的课程量,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自主地选择课程, 同时加强就业指导, 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当他们制定职业规划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高校也应该与企业加强合作, 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平台,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摘要: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男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信度上强于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在专业水平、语言学习和沟通能力以及阅读写作能力上优于男大学生。导致这一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构造、兴趣爱好、家庭培养、性别的社会角色定位的不同和性别歧视的存在, 因此建议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父母要弱化家庭培养的性别差异, 而高校则应该建立灵活的教育机制, 通过各方的努力从而缓解由于就业能力差而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就业能力,社会角色定位,性别差异,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丁伟.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3) :72-75.
[2]张威.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探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 2011 (2) :43-47.
[3]冯绚, 孙岑, 高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J].管理学刊, 2010 (2) :96-98.
[4]舒服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中国建设教育, 2006 (4) :45-48.
[5]伍秋林.浅谈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J].管理研究, 2011 (6) :88-89.
[6]李野, 丽艳.危机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妇女, 2011 (2) :78-79.
13.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十三
各位同学好:
学生会来源于广大学生又服务于学生,学生会代表的、维护的是大多数同学的正当利益。为了更好地为同学服务,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学生会,现对我院学生会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恳求大家抽出一点时间,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偷偷告诉大家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把不满意的地方都写出来吧,这是你的调查表,包邮哦!)
一、注:只要你愿意,每一题都能成为多选所以请慎重啊!
1、你对学生会的了解多吗?()
A、多B、一般C、很少D、完全不了解
2、你参加过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吗?()
A、经常参加并且希望有更多的活动B、参加过但是有时候是被逼的C、没有参加过也没有兴趣D、想参加但是没有机会
3、总体来说,你对学生会的工作满意吗?()
A、满意,开展的工作几乎都是我的菜B、比较满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C、没有感觉啊,坐看浮云D、坑爹吧这是!
4、你认为学生会的成员们能否真正做到维护同学们的利益?()
A、我相信他们,毕竟他们也是我们当中的一员
B、求人不如求己啊
C、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会战斗在前线
5、你认为学生会在工作中哪些方面能得到认可?()
A、学生会成员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工作,自从有了学生会啊,我的动作都利索多啦!
B、学生会加强了老师与同学们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牙好胃口就好!
C、学生会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就不用一整天对着怪兽或者电视剧了!
D、太多了,此处略去n个字
E、这个话题伤感情,我能不能保持沉默
6、你是否了解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A、我是百事通,哈哈B、应该、可能、大概不是特别了解吧
C、一群神马飞驰而过
7、你比较倾向于下面那些活动呢?()(注:星火培训是针对一些公文写作,视频制作等的培训。信科之窗是一个对学生会吐槽的活动。英语之夜是为了英语四级)
A、科技文化节B、星火培训班C、信科之星D、信科之窗E、英语之夜
二、吐槽吧
1、有时候学院举办一些活动,需要的人数不够时,你对此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呢?(对此我们表示相当捉急啊,有没有速来围观的亲啊?!)
2、你认为学生会还能开展哪些活动来丰富大家的大学生活呢?(要不来拍一部理工人自己的电影?估计这是要逆天了吧)
3、(这一题一定要留下你浏览的痕迹啊!)你认为学生会存在的不足,以及你的宝贵意见?(如果前面两道亲们都无视了的话,那就……算了吧,不过这道题希望亲们积极踊跃地写上,说不定有神秘大礼啊)
14.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 篇十四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
(一)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定义
广义的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高校大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载体, 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的转化, 是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展示和现实运用, 是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
具体而言,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经营管理、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工作中,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动手、动脑综合能力。
(二)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生实践能力的内容
实践能力依赖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与其他专业一样, 信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分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 相互促进, 互为影响。这个体系中以一般实践能力为基础, 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体, 以综合实践能力为发展目标。具体来说, 信管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技能;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和评价的基本能力;运用现代信息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能力, 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 加强信管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 使得大学和经济、社会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大学教育培养的目标要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更应具备创造、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明显的信息化应用特色, 应用性非常强, 是一个动手能力要求高、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 纯理论课程的教学解决不了动手能力的问题, 也培养不出复合型高级应用专业人才, 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保证足够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时间, 以及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我校自信管专业开设近20年以来, 如何开辟更加生动有效的实践活动, 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目前, 信管专业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 并结合自身的特色开展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 信工学院先后与佛子岭水库管理处、广德县、风台县等13家单位签订《安徽财经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 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平台;
二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 在校领导和各级部门支持下, 信工学院先后建设和完善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等5个专业实验室, 为实验性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使有关课程的教学质量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是暑期“三下乡”是我校传统优势项目, 学校高度重视该项工作, 核拨专项经费作为支持和保障。近年来, 管工学院对这项活动更加重视, 把她作为一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每年精心组织学生,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 对社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 深入实际, 认真调研, 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连续四年受到安徽省有关部门的表彰。
四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开展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管工学院学生以“保护环境, 爱我龙湖”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等, 还有部分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 既检验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 又锻炼了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社会, 了解国情, 在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拓展了能力,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当前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虽然我校信管专业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做到相对较好, 但与国外高校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和制约了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 实习基地形式重于实际
信工学院虽然有13个实习基地, 但这些基地真正发挥平台作用的每年偶尔一、二次, 并且规模较小, 时间较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学校方面, 一是师资力量不够。由于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比较重, 大部分专业教师每学年有3-4门课、5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 平均每位教师有2个以上课题 (主持或参与) 的科研任务, 难以抽出精力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二是经费不足。基地实习需要资金支持, 我校的经费来源有限, 在维持正常教学尚勉强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其他经费来源 (如国家专项资金) , 无法支持大规模的基地实习;三是时间难以保证。现有的课程体系下, 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占整个学期 (年) 时间相当饱和, 再抽取基地实习时间必然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实习基地方面, 有学生去实习虽然对单位有促进, 但更多的是负担, 实习单位要专门做出安排, 必然影响到单位的正常工作。同时实习单位容量有限, 很难一次容纳一个专业?年级的学生实习。
(二) 实验性教学课时比例小, 且形式单一
我校在四学年、七学期的教学中, 按现行指导性教学计划安排, 有关课程实验总课时为284学时, 占总学时2620 (不含公共限选课和公共任选课) 的10.84% (1) , 且实习、实验均在机房。
这是因为:一是目前的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理论课开设的门类、课时的分配过多, 如在一年级开设的《就业指导》、《创业学原理》等课程, 是否开设以及什么形式开设, 我们认为确实有待商榷;二是由于学校与社会单位之间缺乏适时有效的沟通与联系, 一些认知性和技能性实践无法开展, 比如《信息管理概论》等。
(三)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缺乏整体协调
一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 没有设计成一个互2相0联11系年、互第相1协2调期的支中持旬体刊系, 如《程序设计语言》、《VB》、《系统分析 (与总设第计4》课65程期之) 间, 其实验内容有交叉重复;二是贯穿于T四im学e年s、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全盘的考虑。比如每学期安排哪些实践内容?这些实践内容如何得以实现?都没有统一协调和规划好。
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 院、系领导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达成高度的、统一的认识, 没有形成实践教学的导向;第二, 专业教师在专业实践教学中, 缺乏团队精神, 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没有形成整合力量, 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到实施, 专业教师尚未形成集体攻关意识, 而是各自为政。
(四) 专业实践教学的条件不够完善
各课程在专业实验中, 由于人才和资金原因, 使得实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跟不上, 造成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不高;同时由于院、系没有自主权, 所以在一些实验课程的支持软件方面相对不足, 比如, 到目前为止我院仍没有ERP软件、电子商务软件等。
(五) 社会实践环节效果不够理想
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不够, 专业学习无法与社会实践的内容联系起来;二是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范围有限, 很难达到普遍的效果;三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缺乏积极主动性, 学生都流于形式, 大多从网上下一篇实践报告来交差。
主要是因为:一是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的原因。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 造成实践与专业联系不密切;二是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清晰,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也就无从谈起;三是没有严格的社会实践监督考核和奖励机制, 假期社会实践任务布置后, 对其过程无法监控, 对其成果无法恰当评价, 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四是学校也缺乏这方面的激励机制, 对于真正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缺乏必要的鼓励, 对参与者的积极性是有很大影响。
(六) 毕业论文 (设计) 实践环节的作用在渐渐减弱
最近几年来,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出现了内容大量抄袭、拼凑现象, 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实践能力培养功能。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就业的冲击。由于就业压力大, 毕业生忙于找工作, 投入到论文 (设计) 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只能敷衍了事;二是学生论文 (设计) 选题与毕业实习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不一致, 缺少实践资料支撑, 只好粘粘贴;三是指导老师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 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进行全过程的指导。
四、加强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根据我校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和成因,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强化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对于高校而言, 人才是根本。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引进外部人才。
聘请兼职教师, 邀请部分在社会工作岗位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校的实践教学课堂中来。
2. 培养内部人才。
专职教师大都是从学校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 理论知识非常扎实, 适合课堂教学, 但是缺乏社会经历, 具体的实践经验不多,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因此, 信管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地跟踪技术的发展, 更新知识, 提高动手能力。我校近推出的中青年教师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政策, 将对教师动手能力的提高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 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实验教学课时明显不足的问题, 应该对目前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优化:
1. 对于一些内容枯燥、教与学乏味的公共基础课, 压缩课时并在教学中尽可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做一方面节省了课时, 另一方面又给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 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像《专业导论》、《创业学原理》这样的公共基础课, 应改变其教学方式, 直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比如《创业学原理》的教学直接与大学生创业大赛活动对接, 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得到锻炼;
3. 课程组之间加强沟通与协调, 在确保专业知识的衔接的前提下, 尽量避免有关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的重复, 以节省课时。
(三) 加强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是当前我校实验性教学的主阵地, 所以应加强管理, 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化。工作人员应对实验室的应用情况及时做好使用记录, 对于设备故障及时排除, 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改革实验室的资金投入管理。实验室的维护和软硬件的更新需要资金, 现行的资金管理制度是由实验室申报、经院、校有关部门逐级申批, 从申报到资金到位周期较长, 严重影响了设备使用率。因此, 对实验室的维护和更新费用支付权限, 应下放到学院;
3.对实验室使用的安排要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实验室肩负教学实验与开放实验两大任务,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和教学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密切联系, 科学规划安排, 以保证教学、开放两不误。
(四) 发挥实习基地作用, 努力提高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质量
一方面, 要吸引和聘请基地所在单位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 增强教学实习的指导和管理力量;另一方面, 学院应定期选派优良师资为基地所在单位信息管理方面专题理论讲座, 进行业务考核培训, 为基地所在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帮助科技开发等, 从而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路子,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分散实习, 提高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效果提供有利条件。
(五) 组织好课外实践活动
一是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学生社团组织具有学术性、艺术性、科技性, 组织她们有针对性地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可提高实践效果, 扩大课外实践活动的影响力, 从而不断扩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规模;
二是要组织专业老师参与课外实践活动。一些课外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咨询服务、设计大赛等, 有专业老师的参与, 可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是要把课外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中, 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这样才能增强课外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的实效性。
(六) 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管理, 着力提高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1. 应将产、学、研相结合贯穿于毕业论文 (设计) 全过程。
在选题阶段, 聘请校外社会单位的专家参与题目拟定与开题报告审核, 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毕业论文 (设计) 撰写中, 学生所在预就业单位的实习指导老师和校内指导老师共同负责, 及时检查、指导, 确保论文 (设计) 质量。
2. 做好毕业论文 (设计) 的答辩、评价和总结。
这是毕业论文 (设计) 的把关环节, 应规范答辩过程, 改革答辩内容与方式, 严格执行答辩评分标准, 对于不合格的毕业论文 (设计) 坚决不允许过关, 确保这一实践环节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旭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 2005 (2) .
[2]江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8 (4) .
[3]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卫星.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11)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能力调查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07-29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能力培养地理论文09-24
电子信息本科论文11-25
[信息技术论文]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11-18
信息分析与预测论文07-22
基于规范教学的新建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论文09-16
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6-29
医院BS结构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论文08-21
数字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途径分析论文11-27
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