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

2024-07-09

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共17篇)(共17篇)

1.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 篇一

中医医院急诊科三基培训工作计划

参照《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对医务人员进行“三基”训练,具体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对象:

全科所有医护人员。

二、培训办法:

1、每月进行一次全科“三基”理论培训及考试,分医疗和护理,分别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实施。

2、定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理论知识培训,每年进行一次全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及考试,由科主任负责。

3、配合医院“三基培训”工作,对新进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及进修生及时进行岗前教育培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及“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我科特制定《“三基三严”考核制度》,训,包括合理用血、病历书写、处方书写、医疗法律、法规教育、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院内感染等知识进行讲座。

4、随机抽查全科各级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医疗工作主要规章制度》、《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口试,每年进行1次进行笔试。

5、对新进院工作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培训。

6、制定“发展中医药”的措施,定期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及考核。具体如下:

(1)围绕中西医结合及急救知识比赛,组织全科人员集中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并鼓励大家自学相关内容。

(2)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三基培训,学习中医基本操作技术,如针刺、灸法、拔罐、刮痧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3)临床工作中积极向针推科医师学习,尽可能亲自操作,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4)探讨中医药在急救方面的新经验、新技能。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7、对轮转至急诊医师及急诊科医师进行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培训。

2.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 篇二

1 培训对象

急诊科护理人员35名, 年龄19~40岁, 平均年龄23岁。工作年龄为1~15年, 1~2年共25例, 平均工龄3.8年。学历结构:中专20名, 大专11名, 本科4名。

2 影响护士护理思维的因素

在急诊护理时, 影响护士思维的因素有很多。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操作程度、良好的沟通能力等。除此之外, 丰富的经验、阅历、个性特性及个人综合素质等都对护理思维养成与判断上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在急诊护理时, 由于急诊护理的急, 快, 压力大, 工作量[3]多等特点, 使得护理人员容易出现紧张、混淆、反应慢等思维。

2.1 理论知识

在急诊中由于护士知识掌握不够牢固, 知识缺乏灵活运用导致在急诊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知识的缺乏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 还表现在法律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急诊护理中, 理论知识是一个人素质和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 急诊的机械设备、新型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展规律都在不断更新, 不断完善,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防患于未然或使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才能为不断提升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2 专业技能技巧

能力形成不是凭空的, 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还必须通过练习与操作形成初步技能和熟练技巧。在急诊科急诊的病人由于有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时间性强、随机性大、可控性小等特点, 使得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精湛娴熟的专业技术, 所以要不断的加强临床专业技能技巧练习和培训。

2.3 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是减少护患矛盾纠纷的最好方法。要逐步构建以人为本核心理念, 视患如亲, 对服务对象耐心解释和沟通, 把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沟通能力作为该阶段护士培训不可缺少的内容。

2.4 护理[4]经验欠缺

与高年资护士相比, 低龄护士看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往往是片面的, 遇事不够冷静, 护理经验欠缺。

3 培训方法

3.1 理论思维的培训

医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

(1) 参加医院的学术活动、讲座、培训班:医院可以组织医院其他科室对培训人员进行授课。如心内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创伤骨科及ICU[5]临床专家进行授课, 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

(2) 每年派2名护理人员去学习进修:护理人员去学习进修, 使护理人员及时吸收新知识与新技能, 给急诊科室注入新的知识。护理人员学成归来后进行授课, 传授先进的急救理论知识与抢救技能, 达到资源共享, 提高科内全体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 低年龄护士的培训:低年龄的人员除了及时参加学习活动之外, 本科室还采用“一带一”的方法, 让资深的护士担当起老师的责任, 对低年龄的护士时时刻刻进行护理指导, 并针对急诊科的工作特点详细讲解本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使年轻护士提高警惕。遇到突发事件能主动处理。

(4) 其他方面的学习:护理人员不止要学习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 还要懂的法律或跟其相关的学科方面的知识。

3.2 技能思维的培训

情景模拟训练[6]是培养护理人员技能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情景, 让护理人员按一定的工作要求, 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特别需要较好地模拟了现场的紧迫感, 使训练者感到紧张、急迫甚至忙乱。在每次的情景培训中, 由资深护理人员做指导老师扮演患者角色, 进行应急病情的描述。在培训时, 不仅要求培训对象要正确评估, 还要立刻应用预案程序采取相应措施, 结束后指导老师就评估、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行讲评。通过指导在进行反复的演练, 使的护理人员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 及动手能力。为以后急诊应急时, 打下良好基础。

3.3 沟通思维的培训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需要灵活的运用沟通技巧。在与患者沟通时, 要注意语气需适当, 并礼貌用语。还要意体态语言带来的重大作用, 如仪表、着装、姿态、情绪等都会影响到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还需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 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护理人员能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 真正做到改善服务态度, 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结果

经过4个月的培训, 35名护理人员经考核合格率100%, 优秀32名占91.43%, 良好3名占8.57%。全部都能单独的进行各种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 人人达到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业务素质。病人满意度、急诊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医生满意度与培训前作比较。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5 讨论

在培训中我们发现低年龄护士在急救时往往表现为慌张、不知所措、害怕等定期的情景演练和高年龄护士一对一的教导下使得护士在面临突如其来的急救能应变自如。而针对高年龄护士缺少最多的就是热情, 活力, 在与低年龄的一对一搭配中高年龄护士除了在教导中来更完善自己的护理知识, 还能感染到低年龄的活力、朝气。在护理培训中我们不仅仅要让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学习, 还要让护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演练。从而把“听到的知识”演变为“动手能力”, 运用到急救中来、加强其应变能力。护理思维的培训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能力, 是护理人员多种护理能力的完备结合的体现。而过硬的技能、应变能力、丰富的临床知识都是急救护理人员的必备条件, 所以我们须持之以恒地大力加强护理人员的思维培训。并且在护理人员急诊思维的培训中, 不仅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 还是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的保障, 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

摘要:目的加强急诊护理质量, 提高护理人员在急诊时的急救思维和应变思维能力。方法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使得护理人员更加系统的学习应急知识, 应急技能, 管理知识等。结果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与专科护理水平。综合技能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论专科急诊护理培训与其他考核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在急诊时的护理思维。

关键词:护理思维,护理人员,急诊,培训

参考文献

[1]王育珊.急救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秀华, 高敏, 郭敬霞, 等.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状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05, 10 (5) :8~12.

[3]冯先琼, 曾继红, 李晓玲.香港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与趋势[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3) :58.

[4]王东耀, 刘海滨, 高凌, 等.护生基础教育的缺陷与变革力向[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5 (4) :3~5.

[5]费国忠, 毛仁忠, 郭永饮.突发公共卫生事院前应急医疗救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 13 (6) :431.

3.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 篇三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灾害医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训练[1],应系统地进行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提高我国的灾害救援整体水平。

灾害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必需重视灾害医学的学术理念,本文就加强基层急诊急救人员对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提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加速灾害医学队伍的建立和培训做简要综述。

基层医疗机构灾害医学教育与救援技能现状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还很不健全,医学院校的课程开设主要是医学理论和技能在临床各专业方向的教育。基层医务人员也未能接受灾害医学的继续教育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对灾害医学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仍然是空白。大部分临床医师缺乏灾难医学知识和灾难救援技能训练。其次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涉及灾害医学救援方面的管理机制不畅,缺乏先进的救援装备,救援手段落后,缺少健全的法制体制,救援预案不完善和不配套,没有成立灾害应急救援医疗队。同时,社会性急救知识也未能够得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普及,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动员起来的社会上诸多方面救援力量,大多数都缺乏必要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使得现场的救援效益不高。而作为现场医疗救治主体医务人员所掌握的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非常有限,势必会影响救治效率,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多灾环境下对救援工作的需要,难以及时应对一些区域性的灾害伤亡事故的发生。也很难做到灾害现场高水平、高效能,大救援的急救特征。

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灾害医学是一门研究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及灾后医疗救护的新型学科。灾害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人员伤亡。灾害救援有它的特殊性:①灾害救援组织机构的临时性;②工作环境的危险性;③救援对象的复杂性;④救援工作的协同性;⑤灾害医学的社会性。其内容涵盖了医疗救治,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特殊的救援设备和技术,伤员分类输送,流动医院建设,疫情防控,公众心理危害等方面。医护人员工作性质是抢救生命,减少人员死亡和伤残,技术上要求熟練掌握输液、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抗休克、心肺复苏、气道管理、解毒等急救技术,他们的表现对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伤残率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急救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救援知识和过硬救援技能,方能胜任救援任务,必须加强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培训。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是防灾救灾降低损害的根本保证,掌握灾害医学知识和救援技能是急救人员的必备条件。“救人”-“治病”的一种专业思路与对策。面对灾害群体时,要采用专业的救援理念和救援技能,快速检伤分类,使现场救援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救治更多的人。目前在我国灾害医学无论从认识还是到实践都尚属起步阶段,为适应当前及今后应急救援形势的需要,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救援技能培训这一新课题,应尽快实施到实际工作上来,特别是在灾害多发的区域或基层的急诊急救人员显得尤为必要。

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及专业救援技能培训的建设与建议

加强灾害救援的法律法规建设;虽然,我国近年来颁布了许多突发事件应急法规和预案,但其系统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并不强。给予灾害医学立法,对我国灾害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有极重要意义,使得在紧急救援工作时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更好地协同社会化救援。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完善灾害救援的各种规章制度,建全监管体系,规范紧急救援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是灾害医学事业的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因素。

灾害救援队伍的建设;制定标准化、现代化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一套适宜本地区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高效的组织管理和统一可行的灾害救援运作机制,是能否实施有效救治的关键。平时也就需要有预见地制定相应的灾害急救计划。整合、优化区域性的卫生急救资源,加大资源配置,建立区域性灾害救援队伍,组建高效、现代的区域性应急救援医疗网络。高效的灾害医学救援组织管理需要整合资源,建立统一的灾害指挥体系。建议在灾害发生的区域由当地政府牵头,调动公安、武警、消防、急救医护人员及可组织的社会上的人员成立救援队,统一指挥调度;成立搜救队、营救队、医疗队、转运队和后勤保障队等,各队伍要分工明确,任务清晰,协同作战,快速机动,善于攻坚等特点,目标是灾害现场救人。建立平战结合,专兼结合,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精准高效的灾害救援医疗体系,才能适应医疗救援的需要。才能对本地区域内各种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进行紧急救援。

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急救医护人员对灾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现场医疗救援的水平,建议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尽早开设灾害医学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尽快培养出实用人才,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在职培训制度,并纳入继续医学教育计划,要重视和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灾害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医学院校进行短期的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级灾害医学专业知识的学术活动,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医学院校的教授或上级医疗救援机构的专家到当地医院进行灾害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术讲座,建立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机制。同时依托多媒体网络中心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建立地方灾害救援中心网络,实现信息源共享,开展灾害医学的远程网络教育[2]。组织人员到省级的专业救援中心进行短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模拟灾害现场实施对伤病员的救护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使急救人员更好地掌握预案的流程,使预案逐步完善,规范和科学,最终形成制度化。不去反复演练的预案那只是“纸上谈兵”。灾害救援工作需要全社会,多学科的参与,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当地消防、交警、森警、矿工、通讯等单位举行灾害救援合练,提高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依托当地医院急诊科为培训基地主体,承担区域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建议建立院前、院内紧急救援联动、预警模式:即院前急救小组在现场收集到的伤员信息:①主要伤情;②对伤情的评分;③预计送达医院的时间;④院内必须准备的急救措施等现场信息,立即报告给院内救治组值班医师,确保伤员到达医院后能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实施针对性的救治。还要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医学急救知识,提高民众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自救互救认识水平。“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急救”[3],只有经常强化灾害救援意识,长期不懈地进行灾害医学知识学习和救援技能的培训与演练,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桥梁,才可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使广大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综合应急救援水平得到不断更新,充实和提高,使救援队伍的工作效能达到灾前防灾,灾时救灾,灾后减灾的实际理想效果。

综合上述,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政府、社会、学校及工作单位对灾害医学教育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加强灾害医学继续教育与专业救援技能的培训,才能提高基层急诊急救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救援水平,有效地保护和救治生命,也是适合我国当前及今后灾害救援形势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绵宁,李华强.灾害对医疗救援人员的素质要求[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12-14.

2杨学东,郑伟,李红玉.构建灾害医学教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362-365.

4.2013急诊2月三基考试题库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结果提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9A.PaO2<8.0kPa(60mmHg)B.尿液中淀粉酶>256uC.血WBC15.0×10/L,N 0.78

D.血清脂肪酶>1.5康氏单位%E.血清淀粉酶高于500u

2.下列哪项是急性胰腺炎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

A.用杜冷丁B.神经源性C.心肌损害D.感染E.有效血容量不足

3.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升高的规律是()

A.发病后2小时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持续2-3天

B.发病后6-12小时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

C.发病后3-6小时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2-3天

D.发病后48小时升高,72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

E.以上都不对

4.急性胰腺炎患者,病程已一周,病情危重,哪项指标最能判定预后不良()

A.血淀粉酶持续>1000U

2+B.血总胆红素28.6umol/L,血Ca1.72mmol/L

C.血糖17-23mmol/L,血中正铁血清蛋白阳性

+D.血K6.5mmol/L,血Cr162umol/L,BUN17mmol/L

9E.24×10/L,中性95%有中毒颗粒

5.患右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出现比较早的症状是()

A.颈静脉怒张B.下肢水肿C.上腹部胀满D.呼吸困难E.咯血

6.以下哪项指标异常符合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A.左室射血分数(EF)降低B.左室射血前期(PEP)延长

C.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D.左室快速充盈期(RFP)延长

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与早期流速峰值之比值(A/E)增大

7.下列有关急性肺水肿典型X线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右下肺动脉增宽B.肺野模糊C.肺门呈蝴蝶状,肺野可见大片融合阴影

D.Kerley B线E.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强与下肺纹理密度相仿,甚至高于下肺

8.预激综合征最常伴发的心律失常是()

A.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B.心房扑动C.心房颤动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9.心房扑动时,心电图上锯齿样扑动波的频率为()

A.75-150次/分 B.150-200次/分 C.250-350次/分 D.200-250次/分E.350-600次/分

10.阿托品试验的阳性标准是注射阿托品后()

A.心率不超过90次/分B.心率超过90次/分C.心率不超过60次/分

D.心率不超过75次/分 E.心率超过60次/分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

1.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骨外膜包裹除关节以外的整个骨的外表面,骨内膜衬覆骨髓腔的内表面。()

2.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体量称为每分钟肺通气量。()

3.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微小,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能通过除菌滤器。()

4.卡介苗是人工培养的牛分枝杆菌的变异菌株,用于预防结核病。()

5.低钾血症时心电图最特征的改变是T波低平并出现U波,其次QRS波群变窄,P-R间期缩短。()

6.阴离子间隙(AG)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阳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阴离子(UC)量的差值。()

7.氨茶碱有直接兴奋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的作用,还有扩张冠状动脉、松弛支气管和利尿作用。()

8.用小剂量乙酰水杨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是抑制血小板PG合成酶,减少TXA2生成。()

9.一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0.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口角炎、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角膜炎、阴囊炎。()

三.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如何鉴别?

2.糖尿病昏迷的类型?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E3.B4.B5.C 6.E7.C8.D 9.C 10.A

二、判断题

1.+2.-3.-4.+5.-

6.-7.+8.+9.-10.+

三、简答:

1、答案:(1)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的病史和体征;(2)心源性哮喘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3)心源性哮喘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4)心源性哮喘胸部X线可见心脏扩大,肺淤血等。

2、答案:与糖尿病直接有关的昏迷:①酮症酸中毒;②非酮症高渗性昏迷;③乳酸性酸中毒;④低血糖昏迷。

5.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篇五

“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一、组织领导:

“三基三严”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的重要途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基三严”培训工作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医生组、护理部具体规划及督查,组织相关培训与考核。卫生技术人员“三基三严”考核成绩将与执业医师/护士注册挂钩,未能完成培训或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给予执业注册及复注。

二、指导思想:

“三基三严”培训要求全员参与,人人达标。要把“三严”的作风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管理工作地始终。按照“三基”训练与专科技术训练相结合,一般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以及分层次分级培训的原则,以业务学习、操作训练、派出进修、专科培养、自学等途径,对高、中、低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多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达到经济、社会、人才三大效益为目标,使各级人员提高理论与技能水平,保持和增进专业工作能力。

三、目标

1.医、技、护人员人人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由医生组、护理部联合统一培训考核;

2.各科卫技人员掌握专科基本技能操作,由科主任、护士长每季

度考核,医生组、护理部抽考。

3.初级专业技术“三基”、法律法规、传染病知识考试合格分要求为85分,合格率要求为100%以上,参与率达到95%以上。

4.中高级人员专业技术、法律法规、传染病知识考试合格分要求为70分,合格率要求为100%,参与率达到95%以上。

四、实施细则

1.各科室制定出本科室、本专业“三基”训练计划、内容和考核目标。要求各科每月至少有一次业务学习,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结合传染病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每季度组织一次专科操作技能的训练与考核。

2.全院性业务学习习近平均每月一次,以最新、急用、实用知识为主,结合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按具体内容全院卫技人员分片参加。

3.医生组、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全院性医疗业务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全院性护理疾病查房。每季度进行操作抽查。

4.新员工参加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院史介绍、医院文化、服务理念、医院规章制度、防保院感知识、“三基”训练,要求培训参加率为100%,培训后考试合格率100%,合格分为60分。

5.选送业务骨干外出学习进修。

临邑北大医院

6.医疗三基培训年度计划 篇六

培训分科级和院级两部分:

(一)科室合理安排培训计划,至少每月两次基础理论培训,每季度一次临床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根据科室临床需要自行安排各科室每月自行考核一次,有培训记录和考核试卷以及成绩记录。

(二)院级培训计划:

1.全院青年医师培训计划:

包括临床医(技)师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临床医(技)师的基本操作技能,每周在培训中心定期安排培训,具体培训日程及内容详见附表。

2.全院医生培训内容:

⑴.2月份举办麻醉、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和管理培训、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

⑵.3月份进行电子病历使用规范培训(分批次培训)

⑶.4月份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培训

⑷.7月份进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培训

⑸.8月举办基本药物合理应用培训

⑹.10月份举办输血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学习、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培训

7.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 篇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实习的医学院校、卫校护生共计73人, 其中男生7人、女生66人, 本科生29人、大专生28人、中专生16人。年龄17~23岁。

1.2 方法

按照美国管理学家爱德华提出的PDCA循环法, 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运转方式[2]进行带教。

2 应用

2.1 计划阶段

2.1.1 制定教学目标及实施方案

根据急诊工作特点及实习安排制定带教计划, 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由简单到复杂、基础到技术性强的操作。教师采取“学生预习—示范—护生观摩—护生实践”的方式带教。第一周重点为熟悉环境、制度及就诊流程, 掌握物品摆放的位置, 学习心电监护仪、静脉留置针的操作;第二周学习急诊常见疾病的理论知识, 了解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 微量泵、心电图机使用;第三周指导护生学习心肺复苏技术及简易呼吸囊、洗胃机等的使用;第四周在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基础上, 学习呼吸机、除颤仪的应用。

2.1.2 成立带教小组, 明确职责

设立带教组长, 成员为技术实力强、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具备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带教老师, 对学生实行一对一带教。每位成员承担1~2项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示范培训和考核。实行双向考核制, 即考评结果与护生实习成绩及带教老师的年终考核、带教资格任命挂钩。

2.2 实施阶段

2.2.1 教师准备

由小组成员根据教学计划、重点、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日程和操作考核的评分细则。发放到每位成员, 使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并且大家讨论总结交流个人带教方法及经验, 提高带教水平。

2.2.2 提高护生认识

护生入科后尽快熟悉急诊环境、制度及就诊流程, 了解物品摆放及仪器的性能。每周进行两项操作讲座。

2.2.3 教学方法

采用PBL教学模式, 让学生了解教学计划及目标, 要求提前预习, 找出问题, 在老师讲解示范中讨论、解决问题。在急诊科模拟训练是培养护生临床能力的重要方法, 根据急诊专科特点设定模拟情景, 采用护理示教假人, 进行各项急救护理技术的操作训练, 如心肺复苏、电除颤、简易呼吸囊辅助通气、洗胃等技术, 通过多次模拟训练, 让护生熟悉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 培养护生急救技术操作能力。然后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护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2.3 检查阶段

采用双向考核法, 即根据制定的目标, 由带教小组成员承担自己所分管操作的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按具体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随时查看各种常见操作, 实行现场控制, 及时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护士长或带教组长再抽查其中的两项操作作为出科考核成绩, 结果均在82分以上, 而以前未经PDCA循环法训练的学生平均成绩为76分。同时由学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解疑能力、操作能力及带教内容进行考评, 增强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2.4 总结处理阶段

2.4.1 现场点评

在每周操作培训考核中, 对参训护生存在的较突出问题现场进行点评, 必要时手把手示教, 使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4.2 召开带教会议

护士长及带教组长在护生出科时召开会议, 征求意见并通报考评结果。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提出下一轮带教时的注意事项。

2.4.3 调整带教计划及方法

及时反馈是测试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有效手段。通过双向考核方法, 发现带教中的不足, 及时修正带教计划,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个循环的动力和依据。

3 体会

护理技能操作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临床护理应用最多的部分, 是护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是评价护生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标准[3]。应用PDCA循环法对急诊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进行全程督导, 能使临床带教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使之熟悉急救程序, 提高急救技术。通过参与急救工作, 观察到急救全过程、了解和掌握了急救方法、体会到急救护理的重要性, 强化和锻炼了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对于提出的反馈意见及时讨论, 找到解决方案, 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与方法。这样护生、带教老师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努力学习急诊专科知识, 切实提高急诊操作技能, 使教与学互相带动, 形成合力、共同进步, 促进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护生急救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73名实习护生进行急救技能操作培训, 按照操作标准对护生的操作水平进行考核评价, 并实行双向考核。结果:实习护生急救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护生急救操作培训中, 明显提高了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并督促教师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带教水平, 保证了急诊科护理带教质量稳步提高。

关键词:PDCA循环法,护生,急救操作培训

参考文献

[1]潘凤.指导临床实习护生适应角色转变[J].护理研究, 2002, 16 (7) :430.

[2]姜小鹰, 李小妹, 李秀珍, 等.护理管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99-201.

8.油田企业加强三基工作的思考 篇八

1.加强三基工作,首先要解决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

三基工作是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石油的独特优势。加强三基工作是实现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加强三基工作是适应经营规模和管理幅度扩大的客观需要;加强三基工作是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加强三基工作是促进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加强三基工作是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本质要求。“发扬大庆精神,加强三基工作是固本强基的战略任务,是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新的重大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三基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带头深入学习,把握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主题、加深理解领会,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永不懈怠的创新勇气,为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加强三基工作,健全组织机构,理清管理界面,明确工作责任是基础和前提

机关各科(部)室都要按照三基工作内涵,对号入座找准定位,对分管业务负责,要形成目标相同,方法各异,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管理模式。要结合公司基层建设工作大检查情况,调整基层建设工作方案,坚持把工作的着眼点聚焦到基层,把工作的着力点下移到班站,形成“领导解难在一线、力量集结在一线、协调生产在一线、经验交流在一线、效果体现在一线、树立形象在一线”的良好组织秩序,不断夯实企业发展根基。活动领导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考评三基工作开展。

要把公司各项工作纳入三基工作之中,把三基工作贯穿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使基层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心、同向、同步。党群各部门,牵头负责基层建设工作(党建、队伍建设)。生产、安全、经营、工会等部门,牵头负责基础工作(质量、计量、标准化、制度、流程等)。党群系统、教育培训部门,牵头负责基本素质(政治素养、业务技能)。但在具体落实中,要辩证地工作,因为基层建设、基本素质、也存在基础工作。基层建设办公室,要在认真组织机关科室学习集团公司会议精神的基础上,丰富基层建设实施细则,使细则、办法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可操作性更强。让基层单位能够明白“应该怎样做,重点干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搞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使基层建设工作走向常态。

3.加强三基工作,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做文章

制度再好,载体再好,如果落实不下去,执行不到位,那也形同虚设。主体明确,责权清晰,奖罚分明,是加强三基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抓三基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是进一步细化、量化责任目标,按照明确、可衡量、可实现的要求,每项工作能定量的都要制定量化指标,确立工作标准和程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使工作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岗位职责更加简明清晰、工作标准更加科学规范,各项工作的推动更加规范有力,更便于执行和落实。

二是狠抓责任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明确责任主体,把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站队、岗位和员工,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过程受控制。

三是加强对责任落实的考核监督,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强化过程跟踪和督办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是切实增强岗位责任心和工作自觉性,教育引导广大员工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执行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必须做好“规定动作”,坚决杜绝“自选动作”,确保操作执行到位,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五是要注重三基工作考评结果的应用,要与干部晋升,先进评比,奖金发放挂上钩,调动全员参与三基工作的积极性。

4.加强三基工作,要注重典型引导,发挥机关作用,不断推进三基工作上水平

要按照集团公司、油田公司的要求,持续推进“五型五好”班组建设,培育一批示范班组、特色班组和优秀班组长队伍,逐步实现基层班组全面达标。要下大力气抓好“千队示范工程”,注重发现、培养三基工作典型,努力培育集团公司层面的“百面红旗”及“标杆集体”。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的示范、鼓舞和引领作用。

要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发挥好机关科(部)室在三基工作中的作用,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三基工作能不能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能不能取得预期成效,关键在领导、在机关。机关领导干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放到基层,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的要求,把三基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搞好安排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抓出成效。

要健全完善三基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机关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要按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建设“责任、效率、阳光、和谐”机关的要求,摆正位置,找准工作定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自觉践行“三个面向、五到现场”等优良传统,把基层工作中的难点作为机关工作的重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机关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横向的沟通协调,杜绝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形成推進基层工作的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基层单位和职工群众的意见,切实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树立领导干部勤勉、务实、清廉的形象,做基层满意、群众满意信赖的带头人。要开展基层评议机关活动,促进机关建设上水平。要把三基工作成效、基层满意度等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服务基层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

9.三基三严培训制度 篇九

1、采取业务讲座、远程教育、专项培训的形式加强对护理人员知识封信,提高技术水平医师的思想教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制定对各级各类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及目标,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考相结合使之达标。

3、定期组织专项技术操作练兵活动,保证人人过关。

4、将考核成绩计入技术档案,“三基”水平评价达标分数≥80分。未到标准分者,一次补考,补考不合格取消科室评选先进资格。

5、要求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培训目标和计划,完成当年的学分及“三基”考核合格成绩。

10.三基培训内容介绍 篇十

一、呼吸机使用

(一)呼吸机的指征

 1.由于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所致的急性决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障碍。

 2.肺内巨大分流所造成的严重低氧血症,外来供氧无法达到足够的吸入氧浓度。3.在重大外科手术后,(如心、胸或上腹部手术)为预防术后呼吸功能紊乱,需进行

预防性短暂呼吸机支持。

 4.某些情况下,可暂时人为过度通气,以降低颅内压,或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增加呼吸代偿。

 5.在某些神经,肌肉疾病中,由于肺活量受限,无法产生有效自发呼吸,可应用机械呼吸,增加通气,以避免肺不张和分泌物滞留。

(二)呼吸机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2.伴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

 4.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 5.重症肺结核

(三)每分钟通气量是什么概念:

通常是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所决定。

通常潮气量在10-12毫升/公斤,频率12-16次/分

(四)控制呼吸(C)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 适用于呼吸完全停止或呼吸极微的患者。

(五)何为辅助呼吸?何时采用?

呼吸频率由病人控制,吸气由病人吸气动作所产生的气道内负压所触发,但输入气量则由机器的预定值提供,采用压力或流量触发形式,适用于有自主呼吸,但通气不足。

(五)何为控制辅助呼吸(A/C);何时使用? 同时具有上两种模式功能。如病人自主呼吸能产生足够负压则可产生吸气触发,反之,则由机器预定频率送气,当病员呼吸增强,由控制呼吸过度到辅助呼吸时,可采用此种方式

(六)机械呼吸的并发症

1.气管插管、套管有关的并发症:

 气管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喉损伤,气管粘膜损伤,皮下气肿。 2.机械通气治疗引致的并发症:

通气不足,通气过度,低血压,气压伤,其它脏器的损害;肾、肝、肠道。3.氧中毒;4.呼吸道感染

现场心肺复苏术

(一)适应证

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及心搏极弱)或呼吸骤停(脑疝、脑干损伤引起)。

(二)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三)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2.证实 迅速用各种方法检查病人,快速判断有无损伤,是否有反应。确定病人意识丧失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3.体位 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如果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将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

4.畅通呼吸道 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有假牙托者应取出。采用仰头举颏法及托颌法使呼吸道畅通。操作方法是仰额托颌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托颌法: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5.人工呼吸 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方法:①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②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③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④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钟以上,确保呼吸时胸廓起伏;⑤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⑥吹气频率:10~12次/分,但应与心脏按压成15:2比例。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⑦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10ml/kg,约700-1000ml。

6.胸外心脏按压 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

(2)按压方法 ①近侧放示、中指在胸廓下缘,沿肋弓向中间滑移,摸到胸骨下切迹后,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肘关节固定,双臂垂直,双肩在双手正上方,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 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 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抢救,按压与呼吸比均为15:2,但气管插管成功者仍可用5:1。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60mmHg);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7.重新评价:行4个按压/通气周期后,再检查循环体征,如仍无循环体征,继续行心肺复苏术。

(四)注意事项

1.四早生存链(早启动急救系统,早CPR,早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

2.在CPR进行1分钟,重新评价时,尽早判断有无除颤指征,明白“四早”的关键环节是造除颤

3.尽早开通静脉通道(近心静脉),使用复苏药物。

气管插管术

(一)适应证 1.全身麻醉。2.心跳骤停。

3.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通气者。

(二)禁忌证

1.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及咽喉部脓肿。

2.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应百倍谨慎。

(三)准备工作

器具准备:麻醉喉镜、带充气套囊的气管导管、衔接管、导管管芯、牙垫、喷雾器、吸引装置、供给正压通气的麻醉机或呼吸器及氧气。

(四)操作方法

1.明视经口气管内插管法 患者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约10cm,使经口、经咽、经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2.术者位于患者头端(不宜于在床头操作者,可位于患者头部旁侧),用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如未张口,应用右手推下颌并用示指拨开下唇,避免喉镜置入时下唇被卷入挤伤。

3.置入喉镜 左手持麻醉喉镜自病人右侧口角置入,将舌体挡向左侧,再把镜片移至正中,见到腭垂。沿舌背弧度将镜片再稍向前置入咽部,即可见到会厌。

4.如用直喉镜片,将其置于会厌的喉面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如用弯喉镜片,只需将其远端伸入舌根与会厌咽面间的会厌谷,再上提喉镜,使会厌向上翘起,紧贴镜 片而显露声门。

5.以1%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喷雾喉头表面。

6.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拔出导管管芯。

7.压迫胸壁,查得导管口有出气气流,即可置牙垫于磨牙间,退出喉镜,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

8.导管接麻醉机或呼吸器,套囊内充气,同时听两侧呼吸音,再次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胸膜腔穿刺术

(一)适应证

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二)操作方法

1.患者面向椅背骑跨在坐椅上,前臂交叉置于椅背上,下颏置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45°仰卧位,患侧上肢上举抱于枕部。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通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中、小量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超检查定位。穿刺点可用蘸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3.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沿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进行浸润麻醉,直至胸膜壁层。

5.术者用血管钳夹闭穿刺针后的橡皮管,以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徐徐刺入,当针锋阻力突然消失时,表明已进入胸膜腔,接上50ml注射器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或令助手放开止血钳,并用止血钳沿皮肤固定穿刺针,以防止穿刺针位置移动。进行注射器抽液,抽满后助手再次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而后取下注射器,将胸水注入量杯中计量。

6.抽液毕,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拔出穿刺针,穿刺部位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胸膜腔感染。

2.进针不可太深,避免肺损伤,引起液气胸。

3.抽液过程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始终保持胸膜腔负压。

4.抽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持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痰等现象,或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胸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并进行急救术。

5.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立即送检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脱落细胞检查。治疗性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应尽量抽净,若脓液粘稠可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行抽液。6.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刺破膈肌损伤腹腔脏器。

腹膜腔穿刺术

(一)适应证

1.常用于检查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确定病因或腹腔给药。2.穿刺放液,减轻因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难或腹胀症状。

(二)操作方法

1.患者通常取半卧位或仰卧位,少量腹水可取向患侧侧卧位,并嘱患者排尿。2.穿刺点选择 ①通常选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少量腹水病人取侧卧位,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交点,此常用于诊断性穿刺;③包裹性分隔积液,需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3.自穿刺点自内向外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逐层向下浸润麻醉直到腹膜壁层。

4.术者以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作诊断性穿刺时,右手持带有适当针头的20ml或50ml消毒注射器,针头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进入腹膜腔,即可抽取腹水20~100ml送验。当大量腹水作治疗性放液时,通常用针座接有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在麻醉处刺入皮肤,在皮下组织横行0.5~1.0cm,再垂直刺入腹膜腔,用胶布固定针头,腹水即沿橡皮管进入容器中记量。橡皮管上可用输液夹调整腹水流出速度。5.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需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防止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三)注意事项

1.腹腔穿刺前须排空膀胱,以防穿刺时损伤充盈膀胱。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一次放液通常不超过4000ml。3.若腹水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4.术后嘱患者仰卧,使穿刺孔位于上方,可防止腹水渗漏。若大量腹水,腹腔压力太高,术后有腹水漏出,可用消毒火棉胶粘贴穿刺孔,并用蝶形胶布拉紧,再用多头腹带包裹腹部。

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观察病情变化。

6.作诊断性穿刺时,应立即送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和脱落细胞检查。

(四)禁忌证

1.肝性脑病先兆 放腹水可加速肝性脑病发作。2.结核性腹膜炎有粘连性包块者。

3.非腹水患者,包括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性囊性包块。

腰椎穿刺术

(一)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包括脑溢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3.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

(二)操作方法

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搂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宽度,便于进针。2.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通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作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以左手拇、示二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方向缓慢刺入,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此时将针蕊缓慢拔出,即可见无色透明脑脊液流出。

5.当见到脑脊液即将流出时,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准确读数,亦可计数脑脊液滴数估计压力(正常为70~180mmH2O或40~50滴/min)。若压力不高,可令助手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若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又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静脉后压力不升高,表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表示不完全阻塞。

6.撤除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验常规、生化及细菌培养等。

7.如作脑膜白血病治疗,通常以4ml生理盐水稀释氨甲喋呤(MTX)10mg,加地塞米松5mg,缓慢椎管内注射,边推边回抽,用脑脊液不断稀释药物浓度,通常在10min内注射完毕。

8.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9.术后去枕仰卧4~6h,可避免术后低颅压性头痛。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避免引起微血管损伤。

2.穿刺时如患者出现呼吸、脉搏、面色苍白等异常改变时,应立即停止操作。3.在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给予等量容积的药物注入,避免引起颅内压过高或过低性头痛。

(四)禁忌证

1.颅内压升高患者。

2.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

3.部皮肤(穿刺点附近)有炎症者。

骨髓穿刺术

(一)适应证

1.血液系统疾病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等的诊断及病情判断; 2.寄生虫学检查如黑热病、疟疾的病原检查;

3.细菌学检查:骨髓培养对伤寒及其他败血症较血培养更易获得阳性结果。

(二)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尤其是血友病患者,晚期妊娠的孕妇应慎重。

(三)常用穿刺点

1.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约2厘米处

2.髂后上棘穿刺点:患者侧卧位大腿向胸部弯曲,或俯卧位,相当于第5腰椎水平旁开3厘米处的圆钝形突起

3.胸骨穿刺点:患者仰卧位,肩背部垫枕,头尽量后仰,以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迹,选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一、二肋间隙的部位。

(四)操作方法 1.选择适宜体位;

2.术前作过敏试验,无过敏时,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在皮肤打一皮丘,然后针尖转垂直方向逐层麻醉至骨膜;、3.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胸骨穿刺1厘米,髂骨穿刺1.5厘米),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胸骨穿刺则应与骨面成30~40度角),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将穿刺针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阻力消失时,且穿刺针已能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若穿刺针不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

4.拔出针芯,接上干燥注射器,用适当的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髓腔内,当抽吸时病人感到一阵尖锐疼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液吸取量以 0.1-0.2毫升为宜,如作骨髓培养需在留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标本后再抽取1-2毫升;

5.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急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及涂片数张作形态学检查; 6.抽吸完毕,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于针孔上,按压1-2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块加压固定。

(五)注意事项

1.术前做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对血友病患者禁止做骨髓穿刺;晚期妊娠孕妇慎行骨穿检查;

2.注射器与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3.穿刺针头进入骨髓后避免摆动过度,以免折断;胸骨穿刺时用力不可过猛,以防穿透对侧骨板;

4.作形态学检查时抽吸液量不应过多,过多会导致骨髓稀释,影响增生判断及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作细菌培养可抽取1-2毫升;

5.骨髓液抽出后应迅速涂片,否则会很快发生凝固,使涂片失败。

(一)适应证

关节腔穿刺术

1.诊断穿刺:抽取关节内液体,进行化验检查、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试验; 2.治疗穿刺:抽出关节内液体或同时注入治疗药物以治疗关节疾病,如关节结核、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等;

3.特殊检查穿刺:穿刺注入造影剂或空气后,拍摄X片。

(二)禁忌症

1.病情危重,严重心、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脱水等; 2.关节附近有感染灶者忌用; 3.血友病性关节炎者忌用。

(三)操作方法

1.肩关节穿刺:紧依喙突尖部外侧进针,针的方向向后,同时向上并向外,也可紧依肩峰与肩胛间所成的角的外侧进针,向内并稍向上进入。

2.肘关节穿刺:屈肘90度,紧贴挠骨头近侧,于其后外方前下方进针。关节囊内如有积液膨起时,则宜经三头肌腱两侧凸起处进针。

3.腕关节穿刺:可经尺骨茎突或挠骨茎突侧面下方,垂下向内进针。因挠动脉行经挠骨茎突远方,故最好在尺侧穿刺。

4.髋关节穿刺:在髂前上棘下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腹股沟韧带下2厘米。股动脉外侧垂直刺入;也可取下肢内收位,从股骨大粗隆上缘平行,经股骨颈向内上方刺入。

5.膝关节穿刺: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外缘的垂直线的交点为穿刺点,经此点向内下方刺入关节腔;也可经髌韧带的任何一侧。紧贴髌骨下方向后进针,或可在髌骨上缘上方约3横指处,股四头肌外缘,向内下方刺入髌上囊。

6.踝关节穿刺:紧贴内踝或外踝尖部,向内上进针,经踝部与相邻的距骨之间进入关节囊。

(四)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关节腔感染。

2.边抽吸边进针,注意有无新鲜血液,如有说明刺入血管,应将穿刺针退出少许,改变方向继续进针。当抽得液体后,再稍稍将穿刺针刺入少许,尽量抽尽关节腔内的积液,但不可刺入过深,以免损伤关节软骨。

3.对抽出的液体除做镜下检查、细菌培养及抗生素药敏试验外,还要做认真的肉眼观察,初步判断其性状,给予及时治疗。

4.关节腔内有明显积液者,穿刺后应加压包扎,适当固定。根据积液的多少确定 再穿刺的时间,一般每周两次即可。

伤口换药

(一)操作方法

1.先换无菌之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

2.用75%酒精棉球由伤口边缘向外围拭擦,避免将伤口外细菌带入伤口内; 3.用扭干的盐水棉球吸去伤口之渗液,轻柔祛除沉着的纤维素、坏死组织或线头; 4.观察伤口深浅、大小、肉芽是否健康。若肉芽不健康,有坏死组织存在,需应用适当外用药物;

5.伤口有引流物时,应松动引流或拔除调换; 6.粘着于皮肤的胶布痕迹应用松节油擦净; 7.盖好消毒敷料,用胶布固定,并加以软绷带包扎; 8.换下的敷料及脓血物应放置在另一个专盛污物的容器内;

9.取得病人合作,解除思想顾虑,换下及脓血污物避免给病人看见,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10.换好敷料后,应将伤口情况、分泌物性质和多少等详细记录;

11.针对破伤风、气性坏疽、溶血性链球菌和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在换药时应穿隔离衣,器械应严格隔离,对污染的敷料必须焚毁,以免交叉感染。

(二)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口罩、帽子。2.每次换药前必须洗手。

3.取盛敷料之碗盘时,仅可托持,不允许手指接触到碗边盘口,或深入碗盘内。4.应有两把镊子,一把专为清洁伤口。另一把专为递取碗盘内之消毒敷料,两者 不能交替使用,以免污染。

5.估计伤口大小和渗出多少,准备足量的敷料和药品。

无菌操作

(一)操作方法

1.开包铺盘:查看名称、日期,开包取巾,按折巾法铺盘。2.夹取物品:打开无菌容器,按需要两夹取,用毕即盖严。

3.倒无菌溶液:核对检查,开铝盖→翻胶塞→消毒→瓶签向上,冲洗瓶口→ 倒液→塞回胶塞→消毒→盖回(如未用完注明开瓶时间)。复盖无菌巾。

4.戴无菌手套:查看号码、日期,取粉撒在手的两面,对准五指戴上,用毕清水洗净手套上的血迹、污物,翻转脱下。5.清理物品。

11.“三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篇十一

坚持思维创新,始终体现时代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明显加快。在这种形势的变化下,使大多企业把注意力放在利润、成本和效益上;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结构调整上;把企业发展放在技术进步上。而在固本强基的“三基”工作上,常常会遇到“雷声大、雨点小”“今天热,明天冷”“只刮风,不下雨”“只看物,不看人”“维持现状,无所作为”“老守田园”“固步自封”的不良倾向。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无论矛盾如何凸显,只要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点没有变,基层作为生产经营的基本单元没有变,“三基”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就不能变,“三基”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就不能变。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这就是:“三基”工作要从“管一阵子”向“管一辈子”定位;“三基”工作要从关注物的管理向关注人的管理定位;“三基”工作要从简单化、复杂化向规范化、体系化定位;“三基”工作要从常“换频道”向“锁定频道”定位。

为体现时代性,就必须坚持思维创新,深入研究新课题,结合创建“六好”车间和党支部、“五型”班组、争当优秀员工和“标准化”车间等活动,不断推进“三基”工作的新实践。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性,选取基础好的基层车间和班组,树标杆,抓样板,提炼新经验,培育新典型,推广新成果,努力把示范变规范、标杆变标准、经验变制度,让基层车间班组和广大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促进“三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内容创新,始终体现先进性

新时期赋予了“三基”工作的新内涵:基层建设是以党建、班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基础工作是以质量、计量、标准化、制度、流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管理,基本素质是以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员工素质与能力。

在过去的50多年里,大庆石化始终坚持“身在大庆学大庆,铁人身边学铁人”,靠抓基层、打基础,练内功、筑堡垒,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巨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员工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三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大庆石化实业公司作为一个人员安置再就业中心,集合了大庆石化素质最差的人员。面对一个老弱病残差的弱势群体,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人心”视为“三基”工作的“核心”,把“责任”视为“三基”工作的“灵魂”,抓住提升员工素质这个“总开关”和“牛鼻子”,坚持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互结合促进企业进步。在班子建设中,由于我们“既讲原则,更讲感情”“既讲权利,更讲责任”“既讲他人,更讲自己”,使“一班人”空前团结;在队伍建设上,我们通过开展“对待企业要忠心、对待事业要用心,对待岗位要热心,对待安全要细心,对待同志要真心”的“五心”活动,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责任心,形成了“企业给我一份爱,我还企业一片情”的良好氛围。

坚持方式创新,始终体现针对性

我们公司成立“三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三基”工作重要问题的研究、重大部署的决策和宏观指导。企业文化部(党委宣传部)作为牵头部门,组织制订“三基”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推进措施。公司机关各专业部门充分发挥专业管理优势,创新多种有效形式突出抓好制度建设、机制完善、工作组织和检查指导,坚持了方式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展“三基”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强“三基”、打基础这个主题,强化载体创新。一是实施文化再造,转变员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和由此产生的“懒、散、软”作风。二是坚持“四个延伸”,本着“人心”就是“核心”,“责任”就是“灵魂”的感悟,我们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由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延伸,由8小时之内向8小时之外延伸,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延伸,由正式员工向临时工延伸,由此极大地调动了全员的工作热忱。三是突出“四包四保”,针对企业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我们对重点区域、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包思想保稳定,包安全保生产,包标准保质量,包利润保目标”的“四包四保”活动,由于坚持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活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持机制创新,始终体现服务性

创新,是企业的一个有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定的机制来支持和推动,是很难实现自身价值和达到胜利“彼岸”的。

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性质和“三基”工作的本质出发,我们本着观念领航,机制先导,突出特点,根植实践的原则,进行了机制创新的探索。一是建立权责明确的工作机制,按着“谁主管谁负责,谁为主谁负责”的管理机制,我们明确了领导“8020”责任追究制,由此提升了领导干部的责任心。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每年初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时,我们都把“三基”工作纳入到承包指标中,通过月考核、季评比、年底奖惩兑现。三是建立干部动态管理机制,我们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的传统模式,实现了不唯前嫌重表现,不唯文凭重水平,不唯资历重素质的用人机制。四是建立了新的分配机制,遵循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的方针,我们实行基本工资、效益工资、奖励工资“三位”为一体,按照经营承包合同进行兑现。五是着力构建全员培训机制。以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为基础,明确培训工作标准和目标,通過全员培训,为员工搭建成长舞台;通过择优培养,让业务骨干成为创效尖兵;通过科学选拔,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机。

坚持制度创新,始终体现保障性

企业制度,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也是员工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而制度创新,则是思维创新、机制创新和内容创新的根本保证。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坚持做到“五同时、五结合”,即:坚持“三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同时部署、同时实施、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考核;“三基”工作在推进过程中,要与生产创效和解困扭亏紧密结合,与专业管理紧密结合,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与“爱岗敬业”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与提高执行力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三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把主要成果、特色做法、基本经验固化为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建立长效机制。

这些年来,我们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形成了以生产经营管理方案为“大法”,有干部管理办法、薪酬分配办法、精细化管理考核细则等20余个相关配套的支持性文件,日常管理怎么管,具体工作怎么干,出现问题怎么办,全部用制度加以固化。

由于我们实业公司在“三基”工作中,始终注重创新这个“魂”,摆正创新这个“道”,坚持创新这个“本”,立足创新这个“根”,使企业从一度濒临倒闭的困境,重新步入新的生机,从大庆石化最不稳定的企业成为了大庆石化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以及被大庆市委市政府授予了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作者单位:大庆石化公司实业公司)

(责任编辑:胡 正)

12.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4年1月—2014年7月的岗位培训生作为实施培训新模式即导师小组培训模式的研究对象;2009年7月—2013年12月的岗位培训生作为传统培训模式即跟班带教模式的研究对象。两组岗位培训生的年龄最大25岁, 最小20岁, 平均年龄22.6岁, 学历中专1人, 大专23人, 本科21人;带教导师护龄均≥10年, 学历均为本科, 职称均为主管护师。岗位培训生的年龄和学历与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等资料比较, 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传统培训模式

传统培训模式是实行跟班带教模式, 科室指定了带教导师, 但各自有不同的排班, 有可能会一起上班, 但大多数时间都不能对上。教学方法上的示范、讲解、操作练习等基本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完成。培训内容由护理部统一安排, 即《岗位培训生轮转手册》, 在操作、理论等大的方向上进行要求, 具体培训内容、频次、效果由岗位培训生自行填写。具体到我科, 岗位培训生在急诊科的培训时间为6个月, 科室有阶段性计划, 但计划执行的如何, 缺乏反馈;培训结束后岗位培训生进行一次操作、理论考核及自我评价, 最后由护士长及质控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1.2.2 新培训模式

新的培训模式是实行导师小组培训模式, 由科室安排有资历护士 (导师) 与岗位培训生一对一带教, 导师小组协同培训模式, 导师对岗位培训生的培训全程负责。具体方法如下。

1.2.2. 1 加强岗位培训生专科培训

(1) 制订岗位培训生培训手册:根据急诊护理专业特点, 经过大量的比较论证, 参考深圳市《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考核手册》、重症监护室 (ICU) 、神经内科等科室《护士培训手册》等, 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急诊科岗位培训生培训手册》 (试行) (以下简称《培训手册》) , 包括岗位培训生基本情况、岗位培训生入科首次评价、阶段培训菜单和培训评价。阶段培训菜单细化了每一项需掌握的知识、技能、综合能力, 分别罗列出第1周、第2周~第4周、第5周~第8周、第9周~第12周、第13周~第24周需完成的培训内容、目标, 要求记录培训时间、老师, 考核评价结果、时间、老师。 (2) 确定导师小组成员:一般由急诊科护士长、护理组长担任。 (3) 制订培训计划:将培训菜单上的内容一分为二, 第1部分为自学项目, 第2部分为需讲解、强调部分。以第二部分内容为基础, 圈定需集中培训内容, 经导师小组多次商议后确定培训课程。采取自动报名方式, 让各位导师从拟定培训课程中选定各自的讲课方向。结合临床实际, 安排课程先后顺序, 按照每2周集中培训1次的频次制定出培训课程表。 (4) 实施:利用网络、集中授课等时间, 对导师、岗位培训生进行《培训手册》填写培训;第一轮填写后, 检查填写效果, 将结果反馈给导师、岗位培训生;定期检查培训手册完成情况。将培训课程表提前发给导师、岗位培训生;开课前再次通知护士长、导师、岗位培训生, 确认好教学场地、课件、多媒体、教具等;上课时做好培训登记、课程安排。岗位培训生上班时由随机当班的导师负责答疑解惑、进行临床实践指导。 (5) 考核:由导师负责对岗位培训生进行培训期间的阶段评价, 6个月培训结束后由导师小组负责进行统一的理论、操作考核。

1.2.2. 2 加强导师与岗位培训生交流

(1) 岗位培训生到科室第1天, 安排1名导师介绍科室环境、科室培训要求、各自的导师安排及培训手册填写说明, 并要求在第1周主动找导师完成培训手册第1页 (即岗位培训生基本情况) 、第2页 (即岗位培训生入科首次评价) 的填写。急诊导师基本都在临床一线, 上班都是三班倒制, 很难组织统一见面会, 我们将岗位培训生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告知各位导师, 要求共同协调完成第1次师生见面。 (2) 第2周会要求导师、岗位培训生共同完成《培训手册》 (培训的第1周) 的评价、记录, 同样在每个阶段结束前的最后1周 (培训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24周) 要求完成《培训手册》的评价、记录。 (3) 导师小组定期安排岗位培训生集中培训, 不上班岗位培训生必须参加, 授课老师要求是导师小组成员, 护士长也参加授课。 (4) 培训期间的阶段评价、岗位培训生护理个案 (PPT) 的指导, 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联系。

1.2.3 效果评价

将岗位培训生对培训的满意度、出科考核成绩、相关不良事件及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作为调查指标, 进行评价。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岗位培训生人数/护士人数项目总人数 (人) %

人 (%)

3 讨论

据报道, 55.46%护士认为临床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与安全意识差有关[2]。吴芳兰等[3]指出, 护理安全是实现优质护理的关键, 是减少医疗事故的重要环节之一。新入职护士缺乏临床工作经验, 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又相对较弱, 是护理安全缺陷的高危人群。由于医疗改革, 医保制度的改善, 人民健康意识增加, 每年就诊的病人量非常大, 造成医护人员需求量也很大, 这在我们医院每年岗位培训生数量统计表上也可以体现。新入职护士的增加, 再加上近些年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 临床护理潜在风险也逐年加大。

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 我们制订了《急诊科岗位培训生培训手册》, 详细规定了培训内容和要求, 使培训制度更具体化;由科室安排有资历护士 (导师) 与岗位培训生一对一带教, 加强导师和岗位培训生间交流, 导师对岗位培训生的培训全程负责;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和监督体系, 保障该培训模式能顺利进行。通过在急诊岗位培训生培训中进行导师小组培训模式, 对急诊岗位培训生进行系统专业培训, 提高了岗位培训生的急救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导师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急诊科整体培训意识与能力;加强了科室对岗位培训生的管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了急诊临床护理潜在风险。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 岗位培训生和医护人员对导师小组培训模式满意度提升, 岗位培训生相关不良事件明显减少, 培训后考核优秀率明显增加, 这些差异二者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从这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培训模式实施以来确实带来成效。

在实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如个性化不足:导师培训不够, 使用《培训手册》缺乏灵活性, 会按时完成评价, 但不论评价结果好与坏, 会接着进行下一步培训与考核, 没有区别对待。建议进一步加强导师培训, 对基础较好的岗位培训生, 其考核评价科目可以超前;个别基础较差的岗位培训生, 其考核评价科目要实事求是, 可以加长培训时间, 加强关注, 多给予帮助。还有培训管理电子化不足:现行的《培训手册》是纸质表格填写, 培训项目前后调整不灵活, 建议将岗位培训生培训电子化, 以利导师能对岗位培训生进行更为个性化的培训, 使培训更加规范化, 岗位培训生管理更加科学化。这些今后都会加以改进, 使得导师小组培训模式更加完善, 更加人性化。

摘要:[目的]评价导师小组培训模式在急诊岗位培训生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导师小组培训模式与传统带教培训模式对比, 将岗位培训生对培训的满意度、出科考核成绩、相关不良事件率及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作为调查指标, 进行评价。[结果]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 岗位培训生和医护人员对导师小组培训模式满意度提升, 岗位培训生相关不良事件明显减少, 培训后考核优秀率明显增加, 这些差异二者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导师小组培训模式, 提高了岗位培训生的急救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 使导师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急诊科整体培训意识与能力, 加强了科室对岗位培训生的管理, 降低了急诊临床护理潜在风险。

关键词:导师小组培训模式,岗位培训生培训,急诊护理

参考文献

[1]许莉, 栾伟, 钱萍.新入职护士护理安全意识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13, 27 (2C) :408-409.

[2]马社君, 高彦, 张艳红, 等.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因素及管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 (16) :87-89.

13.三基培训总结 篇十三

一、健立了“三基、三严“考核组织,加强管理力度

我们非常十分重视医务人员培训工作,成立了院科两级培训考核组织,多层次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相关职能部门和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每次培训工作,从培训方案的制定到培训内容的选取,从培训过程的监督到培训结果的考核,都认真对待。并将“三基、三严”作为大事来抓,严格督促落实,考核成绩与个人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奖金及执业医师注册挂钩,有效地保证了“三基、三严”训练效果。加强了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力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三基、三严“培训覆盖率:100%,三基考核合格率在100%。

二、根据临床工作需要选择培训及考核内容,扎实开展三基培训工作,涵盖的内容包括:

(一)基础理论方面: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的基本理论,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等基础理论。

(二)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标本采集方法。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使用方法、及适应症等。

(三)基本技能:包括卫技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

(四)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处方书写规范》等

(五)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心肺复苏技术、留置针输液法、休克病人的急救、过敏反应的处理等。

三、选用了多种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培训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让医务人员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及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新知识,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一)全院培训由医疗组组织集中授课、临床技能培训等方式,一年来,医院共组织开展“三基”讲座3次,技能培训4次,全院医务人员均接受了规范的“三基、三严”培训考试。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临床岗位技能,夯实了基础医疗质量,整个培训考核过程计划周详,组织有序,考勤严格,保证了整个考核结果的客观、有效。

(二)加强对新入院职工的培训力度,从源头上抓好基处医疗质量建设。医院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及职工个人专业要求安排新职工科室轮转。各科室均由培训、考核小组负责新入科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了对新入岗人员的监督力度,定期组织考核,使新上岗人员能够扎实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保证了医疗安全。 (三)20xx年我院共派出多名医务人员分别到省、市等地参加各类短期学习班、研讨会,对学习回来的医务人员及时组织全员讲座,保证他们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能够及时传授给其他医务人员,保证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

通过行之有效的“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全院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服务作风更加扎实、严谨,病案书写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疾病确诊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医疗投诉明显减少,进一步夯实了医院的基础医疗质量,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玉门市妇幼保健站

20xx年11月25日

14.2012三基三严培训总结 篇十四

2012年三基培训年终总结

医疗质量是医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一年来的工作中,我们以“三基培训继续教育”为中心,狠抓医疗人员培训工作,制定了年初的工作计划,并以计划为中心,现总结如下:

一、严格三基考核,加强管理力度

我院高度重视医技人员培训工作,对全院卫技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每次培训工作,从培训方案的制定到培训内容的选取,从培训过程的监督到培训结果的考核,都认真对待。并将“三基三严”作为大事来抓,严格督促落实,有效地保证了“三基三严”训练效果。加强了对全体卫技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力度,提高了卫技人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考核合格率在100%以上。

二、根据临床工作需要选择培训及考核内容,扎实开展三基培训工作,涵盖的内容包括:

1、基础理论方面:主要以中医药知识为主,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基础知识,常见症候的辩证分析等基础理论。

2、专业技术,基本技能:包括卫技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

3、法律法规与医德医风:《执业医师法》等

4、传染病知识:注重传染病法与传染病相关制度,传染病的相关专业知识等的培训。

三、选用了多种培训方式方法

根据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全院培训,并考核。内容以中医药知识为主,学习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

务学习时间学习新知识,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

1、全院培训由医院集中授课、临床技能培训等方式,对全院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三基”、专业技术、法律法规、传染病知识。一年来,医院共组织开展“三基”、专业技术、法律法规、传染病知识共4次,全院医技人员均接受了规范的“三基三严”培训考试。进一步提高了卫技人员临床岗位技能,夯实了基础医疗质量,整个培训考核过程计划周详,组织有序,考勤严格,保证了整个考核结果的客观、有效。

2、加强对新入院职工的培训力度,从源头上抓好基处医疗质量建设。医院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及职工个人专业要求安排新职工学习。各科室均由培训、考核小组负责新入科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了对新入岗人员的监督力度,定期组织考核,使新上岗人员能够扎实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保证了医疗安全。3、2012年我院共派出1名医师到闽东医院进修学习儿科与新生儿科,进修期为7个月,于2013年6月进修束后回院将开展儿科相关业务,弥补了我院长期。

通过行之有效的“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卫技人员的“三基三严”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全院卫技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参与率为96%,完成了年初计划。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服务作风更加扎实、严谨,病案书写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疾病确诊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医疗投诉明显减少,进一步夯实了医院的基础医疗质量,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医务科

15.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 篇十五

1 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1.1 教育过程

美国对急诊医学教育主要有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2个阶段。医学生经过4年医学院本科教育毕业后,才能进入住院医师培养体系,这是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认证的[3]。在此之前,需要通过美国医师执照测验(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USMLE)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急诊医学在美国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学科,它是申请难度排名第三的专科,整个住院医师的培训时间大致为3~4年,如能完成住院医师培训后,就可获得专科执业医师协会认证,成为一名能独立执业的主治医师,可以选择教学医院或者社区医院进行执业。另外有一部分医师则可以继续选择专科医师的培训,专科医师的培训是住院医师培训后的亚专科教育,一般为1年或2年,在此期间还能通常同时获得额外的硕士学位(如公共卫生硕士)。

1.2 培训项目

为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师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4],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师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还需掌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模式。

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预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师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师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可以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

而全美急诊专科医师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 :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以下几类 :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

1.3 资金保障

专科医师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师相似,约为每年6万美金,而这部分的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师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师都会参与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

2 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

虽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形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service 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万人,其中80%~90% 为其他专科医师[5],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教育工作。

2.1 教育过程

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始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6]。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的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师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可以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师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医师还将通过自身努力获得额外的博士学位。

2.2 培训项目

与美国众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 :院外急救(包含灾害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类[7]。通过培训,希望达到掌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 ;掌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 ;熟悉和初步掌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 :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害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等,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快的合格急诊科医师做努力。

2.3 资金保障

与美国不同,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于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

另外,为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市多部委决定设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费支持,使急诊医师毕业后教育能顺利贯彻进行。

3 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

3.1 加强政策导向

虽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我们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 022人,医师占29.5%,其中医师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达到914.27万,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编制。工作强度高,人员配备不足,医护高学历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师。虽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过程中有些许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师、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提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而做出积极的作用。

3.2 加强培训监督

虽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 :急诊科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 ;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 ;医疗设备 ;医疗工作量 ;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达到的培训目标都做了一一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达到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过程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

3.3 加强急诊建设

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以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害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防治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5个创伤急救中心、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形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模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实施,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模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0.25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

3.4 加强人员保障

美国急诊医生学会认为[8]:急诊医师的健康是他们能够长期成功担任急诊工作的前提。他们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轮班制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累加效应,而且这也是急诊医师放弃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该学会建议轮班制度的安排应尽可能符合人的生物节律,推荐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专职上夜班和三班制的排班方式 ;避免在连续数天内上班时间过长,每一班的工作时间应小于12 h,并且在轮班的过程中应规律的安排24 h休息 ;将夜班医师的日间工作量降到最低 ;在排班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急诊科的工作量、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医师的人数情况。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模式是值得我们学习,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于一名医师的尊重和理解。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是能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之本。

参考文献

[1]张彤,付研.中外急诊医学比较与中国急诊医学发展初探[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3):1289-1292.

[2]范肃林,王庆丰,范维.急救医学的建设与发展[J].人民军医,2002,45(5):305-307.

[3]朱宗信.ACGME六大核心能力于一般医学教育与冲击[J].医疗品质杂志,2009,3(3):75-78.

[4]Debra E.The value of the out of hospital experience for emergency medicine residents[J].Ann Emerg Med,2000,36(4):391.

[5]李玉花.我国将实施急诊医学教育合作项目[N].健康报,2001-07-17(01).

[6]薛迪.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发展与改革[J].中国卫生改革政策研究,2011,4(12):21-23.

[7]沈洪.急诊医学发展概念的探讨[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1):1637-1638.

16.急诊科“三基”培训计划 篇十六

(2011年度)

为更好地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以医学临床“三基三严”培训为中心内容,认真抓好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尤其是加强住院医师的在职培训,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全院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制定2011年三基培训计划。

一、加强对医护人员“三基三严”的培训。

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的培训工作。经常利用晨会交班时间及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对全院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以及护理基础理论。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节、穿刺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脱手术衣、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打结、基本缝合方法等)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输血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电动洗胃机的使用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集中学习及科室培训相两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医学急诊急救基础知识及新技术、新理论知识。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月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四、集中培训计划:

二月份: 安排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流行病专题学习。三月份: 以“提高业务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主题 五月份: 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继续总结及部署医管年活动,举办急性左心衰专题学习。邀请中心医院专家指导“眩晕症”的诊治

七月份: 毒,麻,精神药品培训

八月份: 安排全院医护人员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讲座。九月份: 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17.医师三基培训考核考核计划 篇十七

XXXX年是医院三级医院申报的关键年,而医疗质量又是其重中之重。为更好地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加大临床“三基三严”(“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方法。)理论和操作考核力度,以考促学,狠练基本功。今年要以医学临床“三基三严”培训为中心内容,认真抓好医务人员分级培训工作,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全科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新上岗人员的逐年增加,更加凸显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三基三严”工作的深入开展,最终使我科培养出一支基本功扎实、操作规范的临床医师队伍,以形成医院发展的坚实基础。特制定2011年我科临床医师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

一、进一步提高我科临床医师三基三严强化培训的认识。

成立由XXX主任担任培训、考核小组长,具体负责培训考核工作。经常利用晨会交班时间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意义、目的、重要性的宣讲教育,提高对培训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性,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培训覆盖率达到100%,三基考核合格率≥90%。

二、培训及考核内容:

(1)基础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输液、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休克、感染、发热等病因及发病机理,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危重病人抢救处理等。

(2)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适应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

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射法、各种穿刺技术。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

临床思维能力: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

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

(4)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病历管理规定》、《侵权责任法》等。

(5)技能培训与考核内容: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

气管插管术

呼吸机的使用技术;

三、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职工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要求医务人员利用一切时间(公休、班余及空闲时间)学习医学和本专业、急救知识及技术和理论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记录在案。科室利用晨会交班及每月业务学习时进行新理论知识讲解讲座,并对基本技能及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

四、考核的人员范围及要求

1、医务人员人人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由科室统一组织培训考核;

2、科室每季度组织一次临床医师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内容为:本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基本技能考核为:医疗文件书写、体格检查、各种穿刺等。

五、奖惩措施

1、“三基三严”考试成绩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与执业医师注册、职称晋升、聘任等挂钩。

2、对无故不参加考试人员扣本人当月绩效考核分1分;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补考后再次不及格扣本人当月绩效考核分1分,考试情况在全科通报。

六、具体培训考核计划:

安排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医疗文书规范书写专题讲座。同时结合各科特点及医院要求,对各种申请单、知情同意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记录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进行强化学习。由高年资医师举办讲座一次。

学习急救知识,参加全科性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强化训练以及卫生法规法律学习。由科主任主持在晨会交班及医院职工学习会议上系统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

规,依法行医。

进行临床医师基本技能操作的理论辅导培训,组织全体临床医师查体训练,使所有医生过关,并进行考核记分。

上一篇:安监局党支部副书记2011年述职报告下一篇:入党上完党课心得体会例文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