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工程力学

2024-07-29

如何学好工程力学(共14篇)(共14篇)

1.如何学好工程力学 篇一

作为化学专业的我,觉得学化学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该背的还是要背的,但是做实验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化学的方法,在实验中理解化学的原理,现象,那才称之为真正的学习化学。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再摘一篇网上的文章,希望学习进步!

怎样学好化学~~~ 一些同学化学学习困难、成绩不好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些同学不重视化学课本的阅读,或者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他们既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全部的化学学习就靠上课听听老师讲,看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和随大家一起进实验室做做实验,老师布置了作业,这才打开课本,看看题目,不管正确与否,做了交差了事,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似乎课本只是提供作业题目的“习题集”,他们不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有准备地进行习题练习,而是遇到解答不出来的题目时,才不得已翻翻书,把课本当成解题的一种参考书。平时不读书,临时“抱拂脚”,考前课本苦苦地死记硬背一通,如此应考当然心中无数,缺乏功底,成绩自然不佳。同学们,学习化学应切实以课本为根本,熟悉它,研究它,把它读懂读会,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化学学习方法。搞好化学阅读,同样有个方法和技巧问题。一是应当采用默读的方式。这是因为默读比朗读速度快,默读比朗读更有利于理解阅读的内容。一般来说,朗读有助于背诵,而默读有助于理解。同学们所进行的化学阅读主要要求理解,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也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二是应当按一定的程序阅读。这个程序以“粗读-细读-精读”较有效。如预习时候读课文的初读,即粗浅的阅读。其目的有三:一是对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三是对新课有哪些疑难问题。自己边读、边想、边分析综合。又如课堂上老师安排学生自学,需要阅读。这种阅读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出示本节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深入阅读,要系统钻研教材,要做到细读以致精读。这种课堂阅读一般要注意做到“三要”:一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重点阅读的内容,使阅读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钻研关键词语,思考和理解问题的实质。三是手脑并用,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强化记忆及找出疑难和问题。

三、应当有选择的阅读。这一般用在复习中的阅读。复习阅读是建立在预习阅读和课堂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归纳、巩固性阅读。它不是前两种阅读的简单重复,而是带有一定分析和对比综合概括性质的更深层次的阅读,要紧扣课文中心和重点内容、结合课堂学习情况有选择的阅读。这种阅读可用在课后阅读、单元复习和总复习的阅读。

四、要写点阅读笔记,把所学重点内容系统梳理,或默写有关概括、原理和化学用语等,也可用图表形式表述,或动笔圈划评点等,对于熟悉课文,加深理解,强化记忆都是很有益的。

2.如何学好工程力学 篇二

关键词:矿床学,资源勘查工程,学生,授课教师,感悟

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来说, 《矿床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 也可以说是一门关系着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否理解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找到矿产资源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广大学生来说, 这又是一门较为抽象、难于掌握的课程, 要学好它, 确实不易。针对这门课程的上述特点, 笔者联系自己近三十年在高校从事《矿床学》课程教学工作经验, 谈谈学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床学》课程的一些感悟, 愿与同仁分享。

一、《矿床学》课程研究任务

矿床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 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矿床学的研究任务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讨论。 (1) 评定矿床质量:查明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并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及加工性质。 (2) 评定矿石数量:研究矿体形状、大小、产状、查明矿床规模及矿体的形成条件、开采条件。 (3) 研究矿床和控矿环境关系: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 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4) 研究矿床成因: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作用和演化过程, 阐明矿床的成因。 (5) 研究区域因素影响:研究矿床所在区域内的大地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对矿床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及它和地壳演化发展的关系。由此可见, 矿床学的研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它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地质学科。

二、《矿床学》课程教学思路

教师在讲授《矿床学》这门课程时, 要做到对每类矿床的标本兼治。每一类矿床的“标”是什么?“本”又是什么?“标”就是形成这类矿床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类型等;“本”就是这类矿床的形成地质背景、成矿元素迁移过程、成矿作用、成矿机理等。我们要通过对每类矿床“本”的剖析反推矿床“标”的特征, 达到对每类矿床形成特点和成因的有机统一的认知。

三、《矿床学》课程内容选择

根据矿床学的发展趋势, 《矿床学》这门课程大致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 绪论; (2) 矿床的基本概念; (3) 成矿作用总论; (4) 岩浆矿床; (5) 伟晶岩矿床; (6) 与岩浆有关热液矿床 (矽卡岩矿床、岩浆热液矿床、喷流热水沉积矿床、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 ; (7) 下水热液矿床 (或叫层控矿床) ; (8) 风化矿床; (9) 沉积矿床 (机械沉积矿床、盐类矿床、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能源矿床) ; (10) 变质矿床 (接触变质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混合岩化矿床) ; (11) 区域成矿研究。

四、《矿床学》课程讲授方法

《矿床学》是同学们学完所有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同学们已具备了矿物、岩石、地层、构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对于《矿床学》课程的讲授可以采取倒叙的方法, 即:先讲述某类矿床是在什么样的地质背景下, 通过什么样的成矿作用, 成矿元素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迁移富集, 在什么样的地质环境或构造环境下就位成矿;再讨论在这样的成矿过程中, 形成的这类矿床会有什么样的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体形态、矿体规模、矿体产状等特点。当然, 在讲授过程中, 要尽量形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表达, 运用形象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流畅的语言, 把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特点展现出来,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对《矿床学》授课教师要求

首先, 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无论是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史学等都有较深的功底, 不能有明显的缺位或短板;其次, 授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熟悉野外各种矿床的地质现象;再次, 授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找矿工作经历, 从事过矿床实例研究, 在讲授每类矿床成因类型过程中能用各种矿床实例佐证讲授内容 (学生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最后, 授课教师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必须把逻辑思维表达与艺术感染力表达有机结合。

六、对《矿床学》使用教材要求

许多学者都在编著《矿床学》教材, 其中不乏较好的教材;但是也有一些急功近利者, 没有吃透矿床学教材的编写精髓, 粗制滥造, 这本书抄一部分、那本书抄一部分, 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而有些编者为了突出自己的“新”, 不顾矿床学研究规律, 故意进行所谓的“标新立异”, 结果造成“邯郸学步”的局面。目前, 编写最好的教材是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三位老师编写的《矿床学》 (地质出版社, 1985年) , 但由于出版年代较长, 缺失许多新近发现的矿床实例或矿床类型;翟裕生、姚书良、蔡克勤三位老师继承《矿床学》教材 (地质出版社, 1985年) 以阐述矿床成因类型为主, 以成矿作用为矿床分类, 分析成矿规律的体系, 编写《矿床学》教材 (地质出版社, 2011年) 可视为精品, 为当前最为适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材料。但是对于授课教师来说, 必须进行二度创作, 必须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定位、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所选精品教材内容有所取舍, 增加一些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 同时还必须给学生指定一些参考文献, 才能满足本校本专业学生的需求。

七、对学好《矿床学》课程的学生要求

首先, 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 包括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史学等;其次, 通过认识实习、基础填图实习,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野外地质现象的认知能力;最后, 学生必须通过对各类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过程及成因机制的理论学习, 联系实际从身边熟悉的矿床实例出发, 解剖它的地质特征和整个形成过程, 使矿床成因理论知识与矿床实例情况紧密联系, 将矿床学的理论知识锻造成为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鲜活的、可运用的知识和能力。

八、教师讲授《矿床学》课程的完整过程

教师要上好一门课, 功夫在课外, 教师课堂的表现情况, 其实是教师课外付出的体现。要完整展现一门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课外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对于《矿床学》的授课, 也是如此;教师讲授《矿床学》课程的完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课前准备阶段。

熟悉课程:授课教师必须熟悉课程内容, 对课程的各个章节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 熟悉各章节的逻辑关系。要把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确定教材或参考资料:虽然学校订购的《矿床学》教材都是近年出版的优秀教材, 但是属于广谱类教材, 授课教师或教研室要尽量选择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用的教材, 同时还要尽量为学生寻找一些适合的参考文献或资料, 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编写教案和讲稿:编写教案和讲稿的过程就是任课教师的二度创作过程。根据课程内容、确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学校办学定位、学生特点, 编写适于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教案和讲稿并进行课程的多媒体制作, 让一些抽象、生涩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变得具体、形象、通俗。

2. 课堂讲授阶段。

课堂讲授阶段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讲授知识性:每位授课教师对《矿床学》课程讲授内容必须保证正确性, 对于一些前沿性内容或成因观点, 可向学生介绍, 并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性, 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前沿性内容或发展方向, 课程是开放式的、可发展的, 让学生懂得这与中学阶段的课程内涵和外延是不完全相同的。讲授艺术性:传统《矿床学》课程的教学给人的感觉是:严谨细致、逻辑性强、科学性强, 但是给人“冷冰冰”的感觉;其实《矿床学》课程的讲授在继承以上特点的同时, 更应该加入一些人文的、感性的、形象思维的色彩, 加入一些拟人化的语言, 增加《矿床学》课程的文化内涵, 而且讲授语言要风趣、幽默, 这样的《矿床学》课程讲授才变得立体、丰满, 才能让课程讲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 更传授学生文化;学生除了更容易记忆课程的知识点外, 更感到上课是一种听觉享受, 是在享受文化大餐。教师感染力:授课教师必须内外兼修, 做到既有知识又有文化。面对学生时必须注重自己的形象, 衣着得体, 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出现, 做到充满自信;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让学生尊敬你、崇拜你, 感到你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大学教师, 与传统的工科教师不同, 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给学生以正能量;这样, 学生自然爱听你所授的《矿床学》课程。

3. 课后调查阶段。

课后授课教师多与同学交流, 询问学生对《矿床学》这门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极强的主干课程的学习感受, 对其中各部分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多向学生传授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如何理解其中的重点与难点;询问学生对这门课程教学有什么要求, 解答学生的提问;向学生讲授自己的找矿实践, 不断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让学生努力听你讲授的课程、认可你, 达到学好《矿床学》课程的目的。

3.如何学好工程力学 篇三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程 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概念性、理论性、抽象性都比较强。由于自身基础较薄弱,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难以理解,更不用说活学活用、进行创新了。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运用学科优势,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包含教与学的两个方面,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因此,教师有责任调动、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安排好教学程序,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讲好绪论课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学生每接触一门新课时,总是带着新奇的心情和探究的愿望来上第一堂课。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引导他们主动了解课程,不失时机地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树立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各种力学现象,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求知的欲望和创新意识。笔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工厂技术员大胆创新改造,在仅有5吨载重量的起吊机的情况下,将主要受力的横梁由作用于一点的集中力,改造成两点分布力,进而成功起吊了8吨重的集装箱。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教学过程强调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规律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绪论课真正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召唤学生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动员课。

二、开展力学科学发展史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品质

创新品质是激励人们创新的内在因素。力学中一些重要规律的发现过程,无不闪耀着科学家们非凡巧妙的创造思维的光芒。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大师们的光辉思想历程,领略什么是创新的品质。

教师在上课时要巧妙地设计教案,把力学科学史、科学家传记和科学新成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他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又如工程力学中关于梁的弯曲正应力,最早由伽利略进行开创性研究,得出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均布的不正确结论,但这在四百多年前已经非常了不起。后来库仑将其纠正为线性的纯拉应力或纯压应力。直到1705年,圣维南、柏努利得出梁的弯曲应力的正确结论,正是我们今日所学的内容。再如桥梁学专家茅以升建造大桥、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的故事等等。通过这些介绍,可缩短学生和力学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力学的兴趣。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今天没有任何理由不掌握这些该掌握的知识,并且还应该有所发现和建树才对。”教师在介绍科学巨匠们总结的力学规律的同时,还要注意突出他们创新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勇敢性与挑战性,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及创新的

激情。

三、努力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力学的兴趣是非常有限和脆弱的,教师应倍加珍惜和保护它,还应充分、合理地运用它。如果教师一味讲解公式的推导和复杂的计算,只能把学生的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发现,如果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学生就会很乐意回答,而且注意力也会很快集中。其实老师也是一样的,如果问题总是难以回答,或者经常回答错误,次数多了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在阐述一个问题时,可以先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学生容易回答的简单问题或展示一些工程实例,不断地引导学生说出答案或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再逐步引出该理论或公式;将该理论或公式分析透彻后,再回到起点,理解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最后再提一些深层次的、后续的问题供学生思索。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相关问题,不断地表扬和鼓励学生,逐步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兴趣。譬如,在讲解轴向拉伸和压缩杆件强度条件之前,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两根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截面均为圆形的杆件,直径不同,一粗一细,如果两端用同样的力拉伸,当外力逐步增加时,两根杆的轴力分别等于多少?哪一根杆先断?若两根杆直径和长度相同,一根为钢杆,一根为木杆,当外力逐步增加时,哪一根先断?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说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教师再接着问:为什么两根杆轴力相同,但是不一起断呢?由此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出应力的概念和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思考这个强度条件有哪些用途,通过起重机的吊钩、汽车离合器踏板和电视塔等工程实例引出其三个方面的应用: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许可载荷的设计。最后,教师再结合一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使我们的设计既安全又经济,而且在遇到不满足强度条件的情况下该怎么办等等。这样使学生渐渐地感受到工程力学的魅力,并敢于去思考、探索,潜移默化地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注重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1.大量运用类比法

学生往往对身边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很有兴趣,如果将力学问题和身边事做一类比,学生就会较容易记住并理解。比如教师在讲授极限应力、许用应力及安全系数时,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家里共有10000元钱,需添置一批大件,身为一家之长,你只能安排7000元用于开销,其余3000元用于应付家庭成员生病或意外等情况。那么,这里的10000元就相当于极限花费,7000元则相当于允许花费,而3000元即为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越大,家庭成员就越有安全感。这样一类比,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再比如,在讲解绝对变形和相对变形时,可运用一个班的某科目合格人数和合格率的例子,合格人数不能反映一个班考试成绩的高低,要消除班总人数的影响,只有用合格人数除以班总人数得到的合格率才能度量不同班级间的考试好差程度。这跟绝对变形只表示了杆件变形的大小,但不能表示杆件变形的程度一样。为了消除杆件长度的影响,也是以绝对变形除以原长得到单位长度的变形量即相对变形,来度量杆件的变形程度。通过类比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概念了。

2.把一个复杂问题打碎

如果要骑自行车从德清乾元到杭州,大部分人会感到非常困难,也会知难而退。但如果教师把这个路程分解为乾元→武康→上柏→瓶窑→杭州北站→杭州武林门车站,杭州变得不那么远了。同样,如果一个较难的问题一下子摆在学生面前,学生会摸不着头脑,再加上有些学生前面的知识没有掌握透彻,势必会知难而退,兴趣会降低。而如果我们象对待路程一样,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回答,教学过程将会变得轻松得多。比如,在讲授绘制静定梁的弯矩图时,教师可以将之分解为求梁的支座反力、弯矩的正负号规定、截面法、用简便方法求指定截面弯矩以及基本函数的图像及绘制方法等,这些问题学生比较容易回答。等这些问题回答完了,教师再引出梁弯矩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这样比一股脑地讲解弯矩图的概念和绘制步骤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现在,多媒体教学很流行,但流行的就是最好的吗?其实,对任何一门课程,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对于工程力学这门课程来说,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也可以使用投影仪,还可以使用适当的教具,比如压杆、各种梁的模型等,甚至一张废纸也可以用来演示应力集中现象。平时教师还可以用数码相机或者摄像机随时捕捉身边的工程实例。凡是能够更好地阐述力学原理、促进教学效果的手段和资料,均可以大胆使用。这样的立体化课堂一定会使工程力学变得丰富多彩。但有一点要特别指出,教师千万不要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黑板和粉笔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它们在推导公式和讲评习题时特别有效。因此,教师应把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交替使用,合理安排,才能将一堂本很枯燥的工程力学课变得妙趣横生,使学生易于接受。

总之,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是教师、学生、学校以及社会应该共同关心、共同关注的大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当然,这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和生活阅历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思考,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专家型教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着重去进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把课讲得引人入胜,进行教学互动,把创新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使创新教育真正取得成效。

4.如何学好英语[定稿] 篇四

小学英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方面利用。做到手,脑、眼睛、耳朵 嘴巴一起学英语的好习惯。

孩子经常要复习单词,做到不离口。也就是平时都要说英语,不管是简单的单词还是对话。

另外,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完全可以看英语课外书。因为这样可以养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习惯,以后对于语感和词汇量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学习英文歌和看英文动画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不能当成主要学习英语的方式。

英语需要环境的,也就是做到每天都要和英语接触,这样的话,才能循序渐进,否则,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总是半途而废的。英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把英语当成和语文数学一样的科目,做到每天都要接触,持之以恒。不会没关系。万事开头难,慢慢就会变好的。不信,你每天都读一篇英语小文章或者是小故事,听几首英文歌曲,久而久之,你的听力就会提高,而且你的语感也很强。这样就为以后学好英语打好基础了。

英语还有很多谚语和有趣的故事,另外外国的节日,不如万圣节,圣诞节等。还有星期的来源,以及外国人为何和中国人有很多方面的差异,仅仅是地域和国家的差异吗?还包括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区别吧。对于现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国外的科学技术是否真的比中国先进很多?我们学习的计算机很多软件都是外国人开发的,那么我们学好英语对自己和社会有什么作用和贡献呢?带着这些问题,你也可以学习英美文化概况,看看英语是怎么来的?为何我们中国人不能统一世界语言。

学习方法简单的如下:

首先,每天早上读至少15分钟的英语。(同时锻炼了听和读)

其次,每天都要学习新单词,开始没记住没关系,要不断的重复复习,经常返回去复习。然后,争取每天都做篇阅读,这样不仅能复习单词,增加词汇量,增强语感,而且还能理解的记忆所学单词,另外词组和语法以及固定搭配在阅读中也显得轻而易举了。最后,自测。也就是自己或找老师要试题,自己检测一下,学习的效果。附加:自己有能力的话,背诵小篇文章,写英语日记。

学习注意事项:

音标 :国际音标 注意发音要正确

单词拼写:注意单词的规律(可根据音标记忆)

词汇的意思:熟能生巧,多看阅读资料,多多积累词组。

词组的搭配:注意词的搭配和固定搭配

词类:名词、冠词、介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叹词、代词等。语法:时态、语态、语气。

作文:固定句型。词汇量的积累。好词好句的积累和运用。

5.如何学好初三物理 篇五

(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再说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说研究中学问题是常采用的整体法和隔离法,就是一个典型的相辅形成的方法。最后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同一根绳上张力相等;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十)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6.如何学好材料专业 篇六

班级:姓名:学号:

材料专业主要分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三大方面,其中所学的知识包含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各个学科。想要学好材料专业就要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好材料专业的基础知识打下基础;

2.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和一些基本实验技能;

4.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注重实践,了解材料专业知识在材料的生产及制造中的应用;

6.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

7.学好英语,以便能更加畅通的查阅外文资料,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前沿信息,同时便于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8.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以方便查询和获取与自己专业息息相关的讯息;

9.要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善于与人交流,这对于撰写论文,发表文章,归纳整理实验结果,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等有很大的帮助;

相信如果能做到以上的九点,不但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会对我们以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收获只会给那些付出汗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7.如何学好工程力学 篇七

1 教学重点内容要揭示本质

工程力学教学重点、内容其科学内涵较深,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内在本质是突破重点教学的关键,揭示重点知识本质的途径很多,基本有如下几种:

1.1 正面深入

即从正面向纵深方面挖掘重点的内涵,为此,应遵循由表及里,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并将这三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由表及里,即沿文入义,循着语言文字的外部形态,诱导学生逐步深入到文学内面,正面挖掘其中的内在含义,充分揭示其内在本质,例如:静力学部分中的重点有力、刚体、平衡、约束、力矩……等。单就“力”教学重点来说必须使学生全面的从正面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如“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即说明了力的本质,而“这种力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或者使物体变形”这说明力的外效应和内效应。不仅如此还要提醒学生理解力的这样几点概念。

(1)力不能脱离物体存在,即有力存在,就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力总是成对出现,即有作用力就必有其反作用力;

(3)力有两种效应,即外效应和内效应,这两种效应通常是同时发生的,但要注意的是:第一、切不可过早将内在本质直接告诉学生,而要引导他们从文字表面入手逐步深入,以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去探寻知识的内在本质的思维能力;第二、需要咬文嚼字,尤其是要咬住关键性字词去剖析内涵,又切忌以词解词,把完整的内涵孤立和割裂开来将其撕成碎片,而要将有关词句连缀起来上下贯通进行综合性的科学概括和整体组合,使重点知识的内涵成为一个完整统一体。为了加深理解一般应精心挑选典型事例加以说明或证明。

1.2 反面强化

即从分析反面道理和反面事例得出的谬误中去证明和强调正面含义的正确性,以物证正,从逆反方向去强化学生,对正面内涵的认识。如:让学生来正确理解三力汇交定理的内涵时,除了正面深入之外,最好从逆反方向强化学生对定理的证明理解,让学生思考:同一平面内作用线交于一点的三个力一定平衡的说法对吗?当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汇交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一刚体受到三个力F1、F2、F3的作用,它们的大小都不等于零,其中F1、F2沿同一作用线,虽说三个力同处于同一平面,且汇交于一点,但刚体处于不平衡状态。

1.3 横向拓宽

为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深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推动学生的知识迁移和思维空间的扩展,还可以适当联系其他学科中的有关知识或事例,从横向包围知识重点,使其内在本质更加明确,基础更为坚实。就静力学知识来说,它与专门工艺知识有许多的联系,如工人可以用扳手(即力矩)转动螺母,但是不允许用扳手夹住丝锥的柄部进行攻丝,否则丝锥及易折断,或者将螺纹攻偏,攻螺纹时应该用双手握住攻丝专用手柄的两端用力,形成力耦,使丝锥不致受到横向力,这才是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样,钻头、铣刀、铰刀等刀刃对称的刀具,刀刃上都受到力耦作用,因力耦只能作用力耦平衡,所以刀杆上无横向力,即受扭转,又有较大弯矩。深孔镗刀极易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像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应用静力学和材料力学进行综合分析。

2 正确地、科学地处理好几个关系

2.1 正确处理好重点和非重点之间的关系

知识的重点作为知识的中心点,与其它知识都有直接、间接的联系,工程力学学科尤其如此,一般非重点知识都由重点知识派生而来,前者往往是源,后者往往是流,讲课时无疑应集中精力于源,讲清重点知识,非重点知识的掌握就顺理成章了。平均用力者应平均而减少了重点内容的深入,全面的挖掘而使重点不清,到头来非重点也不可能清,就造成面面不清的败局,这应是每一位教师的一忌。当然,忽视非重点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重点与非重点是至为前提的一对矛盾,重点知识不过是这对矛盾中的主要方面罢了,谓其主要,就因为有次要的存在,故无非重点就无重点,所以讲清了重点就大大有利于非重点又可以加深重点的理解。如:力的平移定理在本章中不算重点内容,但第四章平面向任一点简化就是运用了此定理,如力的平移定理没有搞懂,则第四章就没法学,所以在讲授中只有将重点和非重点结合起来,既突出重点,又照顾非重点,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才能使学生掌握好完整的知识和受到良好的思维训练。

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还应引导学生去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使两者联系的桥梁,是使两者成为统一的知识网络的关键。有志于突破重点,教师不能不在这点上下工夫。

2.2 正确处理好重点与难点的关系

课文中的难点与重点知识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重叠式,重点即难点,二是非重叠式,难点非重点部分,出现前一种情况时就只要抓住了重点,难点也就解决了,出现了后一种情形时,教师就要清楚地认识到难点知识即难点,同时又是非重点的两重性,既要努力攻破难点,但又不能与重点等量齐观。解决重点与这种难点的关系时要尽可能将重点与难点分开,确实无法分时,难点知识的讲授就要殚精竭虑地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以最少的时间争取最佳的效果,如教材中的第四章中的利用平衡方程求解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教学中,教师对平面任意力系的基本理论及解题的基本方法要讲透,平衡方程的应用要使学生达到熟练程度。因此,必须通过精选例题与习题的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精心安排课堂教学中,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好解题的方法步骤,要达到这种效果,对学生应严格按照解题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求解未知量。

2.3 正确处理好重点知识教学与启发学生智能教学的关系

启发教学是启发学生智能教学,其实质在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言如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记载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折,开而弗达”,以及苏格拉底提出的“问答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不要学生死记,而要学生思考,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等等都集中指向上述精神内核。其原理在于明确了教学这一认识的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过程,是学生这一教学中主体在教师主导下,去接受客体(知识与思维)的过程,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在教师的启发下,把学生的思维启动起来,作为客观知识和思想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思想。所以,启发对于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不可缺少的,而对重点知识的启发就更为重要了,更应加以强化。一课书、一节课的成败,主要在于对重点知识是否启发及其启发成功的程度。因此,抓好重点教学首先要在部分的启发上做文章,至于用什么具体方法进行启发则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对象及其其它因素来决定,决没有一个一应俱全的通灵妙方。

3 重点知识的巩固在于精心的讲练结合与合理的时间分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评价课的主要标准是该班所有学生的知识的巩固性”。这种知识的巩固性,除了教学内容和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外,主要有赖于课内与课外的练习和复习。所以,课堂上的讲练结合应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法,一堂最佳效应的讲练结合课,至少要把握好两点:一是练的重点必须放在重点知识上,切不可本末倒置;二是练习题必须精心挑选,精心设计最典型的题型,有的课堂上练习题还可跟讲课事例相结合,使之即是说明性的事例,又是巩固性的练习题,还能调节学生的身心,达到以少胜多、一石二鸟之功效。除此之外,还必须科学地分配好重点与非重点及其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间,保证练学重点时间不受冲击。那种“野马式”的教学是决达不到突出重点和提高教学效果,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的。

4 结束语

要抓好教学重点问题,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必须在课外认真研究教材,通览教学内容、鸟瞰教学全局,达到能灵活变通,得心应手地讲解和示范的程度,并抓住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考虑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让学生最佳地掌握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达到“懂”、“透”、“化”的程度,“懂”——就是让学生弄清授课的全部要点内容,达到无丝毫疑惑;“透”——就是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授课内容的结构、内在联系、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要领;“化”——就是师生都要把自己的认识与体验、思想与感情等与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人文性等融为一体[1],真正使教学过程的课内与课外得到有机的统一。

摘要:在工程力学课堂教学中,确定教学重点知识环节,并通过多种途径揭示重点知识的本质和其科学内涵,注重正确地、科学地处理好知识的中心点,与其它知识的直接、间接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关系,是突破重点知识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程,重点知识揭示,教学关系处理

参考文献

8.漫谈如何学好复数 篇八

通过对“复数”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方程x2+1=0不是无解的,只能说它在实数范围内是无解的,但它在复数范围中是有解的.

如何才能学好“复数”的相关内容呢?其实,学好复数的基础知识并不难,认真掌握好以下4点,你完全可以学好“复数”.

1. 记住:实数就是虚部为零的复数,虚数就是虚部不为零的复数,纯虚数就是实部为零的虚数.另外,别忘了:

复数z=a+bi(a,b∈R)对应的复平面上的点满足实部a为其横坐标,虚部b为其纵坐标.

例1 已知:m∈R,复数z=m(m-2)m-1+(m2+2m-3)i.当实数m为何值时,

(1) z为实数;

(2) z为纯虚数;

(3) z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第二象限;

(4) z对应的点在直线x+y+3=0上.

解 (1) 由m2+2m-3=0且m-1≠0,得m=-3.故当m=-3时,z为实数.

(2) 由m(m-2)m-1=0,m2+2m-3≠0,解得m=0或2.所以当m=0或2时,z为纯虚数.

(3) 由m(m-2)m-1<0,m2+2m-3>0,解得m<-3或1

(4) 由m(m-2)m-1+m2+2m-3+3=0,得m(m2+2m-4)m-1=0,解得m=0或-1±5.所以当m=0或-1±5时,z对应的点在直线x+y+3=0上.

2. 记住:进行复数的四则运算时,只要将i看作字母,其他数字就是i0或i1的系数,按照多项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就可以了;即该合并同类项的合并,该展开的展开,该分解的分解.另外,要通过i=i,i2=-1,i3=-i,i4=1;i5=i,i6=-1,i7=-i,i8=1;…这一规律,将计算结果化到最简,这是i不同于一般字母之处.

例2 已知方程x2-(tanθ+i)x-(i+2)=0.若该方程有实数根,求锐角θ及实数根.

解 设原方程有实数根a,则a2-(tanθ+i)a-(i+2)=0,对字母i进行合并同类项,则a2-atanθ-2-(a+1)i=0.

因为a,tanθ∈R,所以a2-atanθ-2=0,a+1=0,

所以a=-1且tanθ=1.

又0<θ<π2,所以θ=π4.

点评 复数相等就是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同时虚部也相等.联立方程组可解决有关问题.

例3 计算:(1) 2-i31-2i;(2) (2+2i)4(1-3i)5;

(3) (1+i)3(1-i)2+2+7i7-2i.

解 (1) 2-i31-2i=2+i1-2i=i(1-2i)1-2i=i.

(2) (2+2i)4(1-3i)5=16(1+i)4(1-3i)4(1-3i)=16(2i)2(-2-23i)2(1-3i)=-644(1+3i)2(1-3i)=-164(1+3i)=-41+3i=-1+3i.

(3) 原式=2i(1+i)-2i+i=-1.

点评

记住(1+i)2n=(2i)n,(1-i)2n=(-2i)n,a+bib-ai=i等小结论,可以提高运算速度.特别注意:进行复数的除法运算时,要将分子与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扼复数,即分母实数化,才能将结果化到最简.

3. 提高对复数及复数模的双重意义的理解.复数和其模有代数、几何双重意义,即一方面,复数z=a+bi,|z|=a2+b2(a,b∈R),另一方面,复数z对应复平面上的点(a,b),向量(a,b),|z|表示向量(a,b)的长度.特别注意:|z1-z2|也表示z1,z2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

例4 复数z=(1+i)2(a+bi)1-i满足:|z|=4且z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若|z|=|z-z|,求实数a,b的值.

解 对于|z|=4,试着从代数意义入手,可得|1+i|2|(a+bi)||1-i|=4,可得a2+b2=8.

对于比较复杂的代数式要先进行化简,即有

z=2i(1+i)(a+bi)2=-a-b+(a-b)i.

对于|z|=|z-z|,试着从几何意义入手,可知复数0,z,z对应的点是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z,z对应的点关于x轴对称,可得-a-b=3(a-b),

即a=(2-3)b.

解方程组a2+b2=8,a=(2-3)b,又-a-b>0,a-b>0,得a=1-3,b=-1-3.

例5 已知|z|=1,设复数u=z2-2,求|u|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法一(代数意义) 设z=x+yi(x,y∈R),则x2+y2=1,且

u=z2-2=(x+yi)2-2=x2-y2-2+2xyi.

所以|u|=(x2-y2-2)2+4x2y2

=(x2+y2)2-4x2+4y2+4

=9-8x2.

因为0≤x2≤1,

所以z=±1时,|u|min=1;z=±i时,|u|max=3.

解法二(由几何意义得到的不等式) 由||z1|-|z2||≤|z1-z2|≤|z1|+|z2|,得|z|2-2≤|z2-2|≤|z|2+2.

把|z|=1代入,得1≤|z2-2|≤3,故|u|max=3,|u|min=1.

点评 解法二中得到1≤|z2-2|≤3后,应当分别检验两个“=”是否能成立,这里因为有解法一的交代而省略了此步.

4. 对于一些复数综合问题,设出相应复数的代数形式是最基本的解题思路.

例6 设z是虚数,ω=z+1z是实数,且-1<ω<2.

(1) 求|z|的值及z的实部的取值范围;

(2) 设u=1-z1+z,求证:u为纯虚数;

(3) 求ω-u2的最小值.

解 设z=x+yi(x,y∈R,y≠0).

(1) ω=z+1z=x+yi+1x+yi=x+xx2+y2+(y-yx2+y2)i,

于是由-1<ω<2,得

y-yx2+y2=0,-1

又y≠0,所以x2+y2=1,-12

即|z|的值为1,z实部的取值范围是-12,1.

(2) u=1-z1+z=1-x-yi1+x+yi

=(1-x-yi)(1+x-yi)(1+x+yi)(1+x-yi)=-y1+xi,

又y≠0,所以u为纯虚数.

(3) 由(1)得ω=2x,

由(2)得u2=-y21+2x+x2.

所以ω-u2=2x+1-x21+2x+x2=2x+1-x1+x=2(x+1)+2x+1-3≥1,

当且仅当x=0时取等号.

所以ω-u2的最小值为1.

点评 先设出复数z的代数形式,再代入相关的关系式中进行运算(运算过程中,要始终分清所得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同时注意题设条件.这是最基础的方法,虽然运算量大,但思维量小,技巧性低.

小链接

神秘的-1

二二得四,三三见九,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因此,四的平方根为二,九的平方根为三,十六的平方根是四,二十五的平方根是五.

然而,负数的平方根是什么样呢?-5和-1之类的表达式有什么意义吗?

如果从有理数的角度来揣想这样的数,你一定会得出结论,这样的式子没有任何意义.

可是数学家的脾气倔强得很.如果有些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东西不断在数学公式中冒头,他们就会尽可能造出一些意义来.

第一个将负数的平方根这个“显然”没有意义的东西写到公式里的勇士,是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Cardan).在讨论是否有可能将10分成两部分,使两者的乘积等于40时,他指出,尽管这个问题没有有理解,然而,如果把答案写成5+-15和5--15这样两个怪模怪样的表达式,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尽管卡尔丹认为这两个表达式没有意义,是虚构的、想象的,但是,他毕竟还是把它们写下来了.

既然有人敢把负数的平方根写下来,并且,尽管这有点想入非非,却把10分成两个乘起来等于40的事办成了;这样,有人开了头,负数的平方根——卡尔丹给它起了个大号叫“虚数”——就越来越经常地被科学家们所使用了,虽则总是伴有很大保留,并且要提出种种借口.在著名瑞士科学家欧拉1770年发表的代数著作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虚数.然而,对这种数,他又加上了这样一个掣肘的评语:“一切如-1,-2的数学式,都是不可能有的、想像的数,因为它们所表示的是负数的平方根.对于这类数,我们只能断言,它们既不是什么都不是,也不比什么都不是多些什么,更不比什么都不是少些什么.它们纯属虚幻.”

但是,尽管有这些非难和遁词,虚数还是迅速成为负数的根式中无法避免的东西.没有它们,简直可以说寸步难行.

不妨说,虚数构成了实数在镜子里的幻象.而且,正像我们从基数1可以得到所有实数一样,我们可以把-1作为虚数的基数,从而得到所有的虚数.-1通常写作i.

不难看出

-9=9×-1=3i,

-7=7×-1=2.646…i,

等等.

这么一来,每一个实数都有自己的虚数搭档.此外,实数和虚数还能结合起来,形成单一的表达式,例如5+-15=5+15i.这种表示方法是卡尔丹发明的,而这种混成的表达式通常称做复数.

虚数闯进数学的领地之后,足足有两个世纪的时间,一直披着一张神秘的、不可思议的面纱。直到两个业余数学家给虚数作出了简单的几何解释后,这张面纱才被揭去.这两个人是:挪威测绘员威塞尔(Wessel)、法国会计师阿尔刚(Robert Argand).

按照他们的解释,一个复数,例如3+4i,可以像下图那样表示出来,其中3是水平方向的坐标,4是垂直方向的坐标.

所有的实数(正数和负数)都对应于横轴上的点,而纯虚数则对应于纵轴上的点.当我们把位于横轴上的实数3乘以虚数单位i时,就得到位于纵轴上的纯虚数3i.因此,一个数乘以i,在几何上相当于逆时针旋转90°(见上图).

如果把3i再乘以i,则又须再逆转90°,这一下又回到横轴上,不过却位于负数那一边了,因为3i×i=3i2=-3.

“i的平方等于-1”这个说法,比“两次旋转90°(都旋时针进行)便变成反向”更容易理解.这个规则同样适用于复数.把3+4i乘以i,得到

(3+4i)i=3i+4i2=3i-4=-4+3i.

从上图可立即看出,-4+3i正好相当于3+4i这个点绕原点逆时针旋转了90°.同样的道理,一个数乘上-i就是它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

(摘自《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美] G.伽莫夫著;暴永宁译.)

9.高中如何学好英语 篇九

学好高中英语其实很简单。

首先,你需要每天安排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读英语,切忌盲目地读,要有选择。你需要挑选一些有录音磁带的书,边听边读,听着录音,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练习语音语调。一篇文章要读到很熟,最好能背下来。这有助于锻炼语感。

第二,你需要做一些阅读理解的题目,不求每个单词都能看懂,一篇文章里总会有几个不认识的单词的,这很正常,只要不影响阅读就好。做题的时候,将支持自己作答的句子划出来,以便检查和分析,提高阅读能力。题目做完后,再利用字典查阅生词。

第三,最好能准备一本生词本,将每次做题目遇到的生词和你平时较难背下的单词记录下来,并写下释义.词性.音标,以便闲暇时候可以翻阅背诵,一天背几个单词,坚持下来就能积累好多词汇。

第四,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了以后,可以尝试着读一些名著的原著,当然最好是你曾经读过中文版的,这有助于加深单词的记忆,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并训练语感。另外,中国日报是一份不错的阅读材料,但阅读这份报纸需要一定的词汇量。

第五,可以收看收听一些英文台了解口语的用法和说法,或找一些外国知名人士的演讲,熟悉语法和口语用法。

第六,听英文歌可以训练听力。不看歌词,一边听,一边写下你所听到的歌词,反复听几遍以后,校对歌词,用这种方法可以轻松地使听力能力得到提升。

10.如何学好英语 篇十

---转自WILLIAM.P.COON

经验告诉我们,英语学习其实并无捷径和秘诀可寻。只有实践才能不断地提升口语水平。总有人会问道,学英语既没时间有没有合适的环境,感觉无从下手,工作中却有屡遭语言关的打击,这成为了不少职场精英发展的瓶颈。为此,城市英语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实用学习良方:

“五官”并用:英语既是一门外国语言,学习时便应“眼心手口耳”并用,也就是说用眼睛观察!用心去记!手要精写!嘴要开口!耳要倾听!

亲自查词典:遇到不认识的词,或是印象模糊不敢肯定的,必须要亲自去查词典。经过翻阅词典,其影响要比别人告诉你增加好几倍。如果再按照“眼心手口”的方法写几遍,念几遍那就更好了,也许很快就能把词记住。有些人一再要求把生词的发音和解释注明,认为这样可以免查词典,省去好多麻烦。殊不知,这种偷懒心理,不但不会给你帮助,反而害了你自己。

遇词需留心:学英语要无时无刻的学,随时随地的学,并不是完全靠书本上的课文来学,因为有许多词是课本上没有的。例如,商品上的商标,物品的说明书,报纸上的标题,电影的译名,机关的名称等都是可以随见随学,随学随记,无形之中就增加许多词汇。

口语随时练:就是遇到机会便去练习,因为“practice makes perfect”。你看到外国人到中国来,就是临时用拼音学了几个字或短语,他们也要找机会应用一番。你常会听到外国人用生硬的语调说:谢谢你好再见。然而你并没有去笑话他们那种怪发音,相反你还赞佩他们的勇气和好学精神,而我们中国人则不然。本来有机会可以练习,但是大多数人都非常羞口。记住:即使别人笑你爱表现也不要介意,因为进步勇气成就都是你的,别人无法夺取。

英语日记:不需长篇大论,只要每天能写50 到100 词的笔记,也是好的。但是每天写时,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每天要用些新的词,新的开头,新的思路来写。如果写日记的范围太小或是一些事情没有什么意思,也可以每天从报纸上或杂志上选几条标题或是小方块文章来试着翻译,也会使你词汇不断增加和扩大。

11.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篇十一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和课本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如课本中提出的问题、给出的图片、实验及教师的演示实验等。观察的主要方面有:物理现象或事实,产生的条件、表现的形式,如运动、变形、温度变化、结果等。

对学生观察素质的培养

1)要使学生能根据物理教学要求自行设计实验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掌握必备知识。例如在做平抛仪实验时,可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设想,有学生提出用摄像机先拍下两小球的录像,然后再放慢动作片,这样观察得更清楚。事实证明按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小球平抛运动过程,总结平抛运动规律。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物理实验观察素质。

2)要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实验观察时往往不是一下就能获得观察结果的,总会遇到一些偶然事故。例如,学生在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等电学实验时,常常会碰到电键合上后,电表的指针不动,电灯不亮等故障。这时指导教师不要马上去帮助检查线路,排除故障,应该鼓励学生自己检查原因,解决问题,一次不行,再来一次,毫不气馁,直到圆满完成观察任务为止。

3)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严谨的作风。在实验观察时要尊重事实,正确反映事实,严格按客观性原则,得出观察结论。一旦发现与事实不符的地方,应毫不犹豫地抛弃错误观点。绝不允许假造观察材料和实验数据。

4)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维的习惯。观察时尽量摆脱已有观念的束缚,使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自由度,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勤于思索,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的观察实践中探索,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对学生进行观察技巧的训练

1)按照实验观察的目的性原则,首先应做好实验观察设计,明确观察对象,观察步骤和方法。例如在测金属电阻率实验中,应先知道需要观察测量的有金属丝的电阻阻值,金属丝的长度、直径。观察步骤也可按以上顺序。这样可以使学生事先心中有数。

2)应要求学生熟悉观察仪器的性能、工作条件、准确性和精密度等。例如,要求学生知道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允许电流,伏特表、安培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天平的称量和感量等等。要求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较自由地、较大限度地使用这些观察仪器。对一些不易直接观察的实验信息可借助摄像机、计算机等新教学媒体把实验信息进行放大或减慢等技术处理,便于更清楚地进行观察。老师还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观察仪器如用罐头盒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用小镜子和硬纸制作潜望镜等,这样既能使学生通过自制仪器进行实验观察,又能培养学生自制观察仪器的意识和动手能力。

3)应要求做好观察记录及对记录进行认真的处理、分析。除了对观察结果应准确、客观地记录外,对观察日期、地点、仪器性能等都要有完整的记录;对观察记录应进行认真的数据计算或图像处理;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对本次实验观察给予较完整、确当的评价。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遵照实验观察原则,提高观察能力和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要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素质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教育和进行其他相应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及意志品德,得到进一步发展,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研究教材,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承上启下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物理知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怎样,本班学生的学习层次如何。高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物理,已经形成了许多关于物理的学前概念和定势思维。学生已有的知识,恰恰是各相应章节的衔接点。将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新内容成为学生已有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拓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

另外,弥补数学知识方面的缺漏也是很重要的。大部分高一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知识、斜率、二次函数、极限数学知识非常陌生,这对物理教学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而且还对数

学知识的应用作比较详细的讲解和板书,逐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渡过学习难关

降低起点,分散难点,放慢起始教学进度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学生来说,宜于降低起点,分散难点,放慢起始教学进度,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教与学的方法,排除他们的畏难心理,在教学中切忌有一步到位的思想。

加强直观教学,重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高中物理概念、模型很抽象,初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感到学习起来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掌握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加强基础训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分析、回答问题时逻辑性、条理性较差,习惯于初中的算术法解题,而不善于运用代数法解题,往往只会死记公式,对公式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去上当,由此训练学生多因素、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扭转他们的定向思维习惯,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在学习概念和规律时的方法意识

注重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适用条件、表达形式、与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能鉴别有关说法的正误。培养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和作图分析的习惯。在初中,许多学生把物理题当成算术题完成,解题过程极其简单化。但是到了高中后,因为解题过程的复杂化,这些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越学越糊涂。教师一定严格要求,在批改作业、试卷时要严格要求,因为解题过程规范化将会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物理解题方法。

重视学法指导,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和过渡

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顺利衔接和过渡。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可以采取强化课前预习和课堂指导阅读的方法。教师在课前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进行自学,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预习中的疑点提出问题,接着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问,然后教师再根据两次提问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已基本掌握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存在问题较多的内容,教师就详细讲解。

12.如何学好工程力学 篇十二

关键词:工程力学,艺术类专业,高等教育

工程力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和众多力学学科分支、具有较强理论性、并且紧密联系工程技术的工程类基础学科。这门课程中涉及的定理、定律和结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工业日趋个性化、艺术化,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给艺术类专业学生也开设了工程力学课程,以达到在培养未来的设计师时为他们打好工学方面基础的目的。

一般而言,相较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理科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工程知识的了解甚少。因此,在学习工程力学这样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工程学科时,他们会面临较大的学习困难,对于知识点不易理解和掌握。要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掌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要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首先必须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开课前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体系、知识结构,并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调整好整个教学过程的节奏。

工程力学是由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组成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对于简单构件或结构的平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将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的初步能力。具体而言,该课程的教学致力于使学生掌握以下基本能力:(1)能从简单的物体系中选取分离体,正确画出受力图;(2)能正确计算力的投影和力矩,正确进行平面力系的简化;(3)能熟练地使用宏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约束反力;(4)能分析简单构件在各种变形时的内力,绘出相应的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5)掌握简单构件在各种基本变形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并能确定危险点的位置;(6)能正确运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简单受力构件进行校核和截面设计;掌握常用工程材料机械性质的基础知识,等等。

通常,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这四个层次。根据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和实际需求,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1)如果只要求达到知道、了解这第一层次的知识点,可选用讲授、介绍、阅读等教学方法,比如重心的计算、摩擦的概念等内容。(2)而如果要求达到理解、领会这第二层次的知识点,则可以选用尝试、探究等教教学方法,比如刚体系统的静力学分析、梁弯曲的微分关系等内容。(3)若要求达到掌握这第三层次的知识点,可以选用习题课和讲评等教学方法,比如简单的拉伸、压缩、扭转和弯曲等基本变形的计算。而最后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能应用学习到的知识,则可以运用讲评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教学方法,内容着重在简单变形条件下的构件强度、刚度校核,截面尺寸设计,以及许用载荷设计等问题的理解和运用上。

2 灵活运用教具和模型

在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教具、模型和多媒体辅助设备,以达到更好的具象化效果。

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形成知识的最初阶段,都必须借助于感觉,先把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接触转化成与具体事务无关的感性认识,再把感性认识转化成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又恰恰是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所以,要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建立起力学概念,仅仅靠讲述是不够的;很多知识点概念点都要靠一些具体直观的教具把它们演示出来。因此,在工程力学的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具和模型来进行说明和演示操作,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尤其显得重要。

比如,在工程力学学习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研究对象是圆截面的长直杆。在课程讲解中,使用粉笔、教鞭等教具就可以非常生动地用来演示圆截面直杆,向这些工程零基础的学生形象地讲解拉伸、压缩、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的受力特征。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构件的变形特征,可以用硬卡纸分别制作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的直杆模型。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在模型上画出变形前后的参考线,有助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直观地理解直杆的几种基本变形。尤其是杆件弯曲这一章节中的中性层和中性轴概念,在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上的平面演示对艺术类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如果教师能够课前准备一个实体的模型,并且用记号笔将中性层和中性轴勾勒出来,学生就能直观并快速地能理解其涵义。

3 有效结合传统黑板讲解和现代多媒体演示

在课堂上还要尽可能地将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和传统的黑板教学结合起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进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而传统的黑板讲解似乎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更习惯使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演示手段来代替传统黑板,这看起来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然后,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完全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传统的黑板讲解和推导,都依旧在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使用多媒体手段的教学中,一定要明确主次关系。应用多媒体是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而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一技术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方便,但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效结合传统黑板讲解和多媒体演示,在这两种教学方式间恰当且灵活地切换,能非常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产生很好的师生互动效果。

如果出现没有黑板、只有多媒体设备的课堂条件,教师就应该对多媒体课件进行优化。对于每一个做图或解题步骤,都要进行逐条显示,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实现用多媒体代替黑板演算。

4 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

随着传统教学观念的进步和转变,师生互动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学会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并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然而,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讲得越细越好;并且以个别优秀学生的课堂表现,来代表大多数学生的课堂表现。当教师进行互动提问的时候,个别优秀的学生能够很快地做出反应,并且得到正确的答案;而大多数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机械地接受知识点。这样的互动模式违背了现代化教学的新概念,对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并无助益。

此外,还有一些老师则错误地理解了教学改革的理念,误认为师生互动越多越好,将大量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无关、无目标的师生互动上,没有起到对教学应有的促进作用。

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单纯的认知互动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互动和高层次的认知互动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等学生在新旧知识衔接时遇到新的问题,再适时进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5 巧妙联系生活

力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力学。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生活中处处会遇到力学问题,只是他们对其理论和术语都非常陌生,所以面对工程力学的课本会觉得无所适从。所以,在对他们讲解工程力学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前,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力学信息,积累力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则可以营造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的知识点很直观形象,而有的知识点则跟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显得很抽象,让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

比如,在讲解中间铰的时候,可以先告诉学生这个概念的定义,让学生自行想象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物品中有中间铰,如果他们犹豫或回答不出,再拿出一把剪刀来让他们指出中间铰的位置。又比如,在讲解力对轴的矩这一章节时,可以使用教室的门或窗做现场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当力平行于轴或通过轴的时候,力对轴的矩等于零。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讲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逐步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给艺术类学生讲解工程力学,应该有目的地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让他们的思维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拓展他们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巧妙地联系生活,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力学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6 结论

跨专业学习是现代高等教育的趋势,并有助于各个学科的有效融合和共同进步。对于理工科基础薄弱的艺术类专业学生,要提高他们对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掌握,可以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教具和模型、有效结合传统黑板讲解和现代多媒体演示、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以及巧妙联系生活等几个方面入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胡育佳.梁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推导的教学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4(3):282-282.

[2]张丽芳,翁国华.就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浅谈《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新任务.教育教学论坛,2014(16):41-42.

13.如何学好高三英语 篇十三

高三(8)班蒋秋月

英语学习需要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只要一心想学好,底子再薄,都不是问题。但同时也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最重要的是单词量,积累越多的单词越有利于做题,英语句子不就是由一个个单词构成的么?同时在做题中我们也可以积累许多单词,短语。说到记单词,这可能是大多数同学头疼的问题了,经常听见有同学抱怨说“单词难记,总是前记后忘”之类的,其实我认为如果只是单纯的读、拼,是不可能牢牢记住的,最好的办法是边读边写,还要把单词放在句子中记。就如同我们学汉语,一定要把单词放在句子中理解着去记。

其次,还要注意培养语感,语感的培养来自于很多方面,比如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大声朗读英语美文等等。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所以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语感。对于高三的同学们来说,短期内培养好语感是不大可能了,最实用的方式当然还是做题了。

第三点,我们一定要做好笔记,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十分重要,认真听,你会在做题中发现每一个老师讲过的知识点。英语没有什么思维性的东西,只是单纯地考查你的记忆能力,所以单词和语法记好了,什么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第四点,建立一个错题本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经常翻看错题本会让你生疏的那个知识点更加牢固。

接下来谈谈关于应试方面。英语考试的题型比较固定:单选、完型、阅读、七选

五、改错,还有作文。做英语题一定要讲究方法。从单选说,单选一般考察语法、短语,还有一些重要单词的词义。我们大多数头疼的大概是从句题了吧。这里讲一下我们英语老师的方法。第一步圈出标志词,第二步括出从句,第三步判断是什么从句,然后划分句子成分,看缺少什么,这种做法对我们来说很有用,而且还能提高最基本的语法能力。至于完型、阅读、七选五,一定要注意翻译,当然这也考察了我们的单词量。改错一般考察比较基本的语法知识,最容易考察的是连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转化,冠词等等。

14.数学如何才能学好 篇十四

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

想要学好数学必须重视基础概念,必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然后会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遇到问题自己学会反思及多维度的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但有很多初中学生不重视书本的概念,对某些概念一知半解,对知识点没有吃透,知识体系不完整,就会出现成绩飘忽不定的现象。

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只有基础扎实,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才会提高。

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你一定要备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如何学好数学

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

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概念、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概念、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学会归纳和总结。

题海无边,总也做不完。数学题目是无限的,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却是有限的。要想将题目越做越少,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对做过的习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

做了哪些习题?用到什么概念,定理或公式?用到什么解题方法?属于什么类型?哪些是自己能熟练解决的,哪些还有困难?会做的以后少做或不做,有困难的不会的要多做,重点做。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识体系

数学的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应用上相通等。选用练习时,不宜太难,以基础题训练为主,充分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建构。这要求课后必须认真回忆、琢磨和反思。回顾一些典型例题,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认知印象,日积月累,很快就能举一反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典型题我们应该采用滚动复习的方法,隔几天就把前几天的内容拿出来回顾一遍。在自己作题时有意识的找出最佳方法,尽量不要有较大的思维跳跃,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3数学学习技巧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器官总动员

学生在上课时必须全神贯注,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自己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眼到:上课既要看卷,又要看老师板书,二者必须有机兼顾,学习老师的板书布局,提高自己解题的规范化。

心到是指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解题思路,认真体会老师是如何抓住问题的重点,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方向的。

如何看例题、做习题?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看例题,多做习题。我们看例题、做习题,目的是体会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运用,是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每一道题,都是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都会反映出一定的思维方法,即解题的思想方法。每看或做一道题目,都应体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

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确的思维定势,这时再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有些同学老师讲过的题会做,其它的题就不会做,只会依样画葫芦,题目有些小的变化就干瞪眼,无从下手。原因就在于不明白数学知识是怎么应用的,解题时是怎么思考的。

口到就是积极思维,随时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并且要将老师讲课的重点,要点记录下来,记忆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课后复习之用,同时要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

课堂上最忌讳以听懂为目标,最好能摘抄老师的讲解步骤,必要时甚至可以背诵一部分关键步骤。

4学习数学方法

狠抓基础,循序渐进。

立足课本,把课本知识点吃透,辅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训练,先以基础题为主,培养运算能力,提升自信心。等基础知识熟悉了,再逐渐加深难度,能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思维。能灵活运用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及时预习书本知识,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总结相似的题型,收集自己的典型错题和不会做的题目。就不懂得问题,积极讨论、请教老师。自己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形成习惯。

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上一篇:《燕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石榴教案沪教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