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精选14篇)
1.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一
1 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 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 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4 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家长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
5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作文辅导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各种写作方法介绍: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2.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二
一、应坚持的原则
(一) 坚持正面鼓励的评价原则
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在评价作文时, 不能用一把尺子量长短, 而应该用多种尺度去衡量, 坚持正面地、鼓励性地去评价、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点燃学生希望的烛光。写作水平高的可考虑通篇进行评价;中等水平的作文, 可以从情感、认识、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择其突出点进行评价;低水平的作文可从开头、结尾、过渡、遣词造句、感情认识等局部做正面的评价。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进步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只知道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评价学生的作文, 有肯定的, 有否定的, 更有甚者还要做讽刺挖苦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看似公平、公正, 而实际上是不公平也不公正的。因为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差异和兴趣爱好, 其结果必然使一些学生产生失败感、挫折感, 甚至厌恶写作文。这就和我们评价作文的目的相悖, 当然我们正面评价学生作文也不能千篇一律, 而应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可以用眉批, 可以用总批, 可以点评, 也可以用启发、鼓励的批注。总之, 评价要为指导作文服务, 要有益于激发学生练习写作的兴趣。
(二) 坚持自主评价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练习写作文, 还要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习作。学生评价自己的作文, 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式。
1. 是自己评价自己的作文。
好作文都是在反复的修改中提炼成的。自我评价作文, 可以使学生养成斟字酌句、反复推敲修改的好习惯。自己修改一些错字、病句, 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客观地对自己的习作做出评价。
2. 是学习小组评价自己同学的习作。
一般的中学生鉴赏能力高于写作能力, 同学作文中的一般问题, 都可以找出来。同时同学的习作反映的生活、表达的情感认识都大致相近相同, 在评价的过程中便于互相取长补短。在学习小组轮读完习作、讨论交换意见后, 对每篇作文写出评价意见, 交老师批阅。
3. 是以班为单位评价同学的习作。
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后, 选择在思想内容、选择材料、组织结构及表达方面都比较成功但还存在本次练习中带普遍性毛病的学生习作, 打印分发给学生或抄写到黑板上, 让学生集体评价, 肯定成功的方面, 找出存在的毛病, 集体会诊、讨论确定修改的办法。在集体评价中, 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 发现同学习作中的瑕疵, 领悟怎样才能写出成功的作文。
二、写作方法
写作文若没有那么好的文采, 就只有写那些最为熟悉、感触最深的事物, 那些最熟悉的事物最容易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更不会犯一些知识性的错误。
第一, 抓住人的眼球。题目、开头、结尾一定要创新出彩, 可以运用设悬、比喻、排比等修辞。结尾乃点睛之笔, 尽量写得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第二, 在素材较散时, 可采用分小标题的形式写作, 标题要能代表语段内容。在立作文总标题时, 新颖是我们所追求的, 但有时题目能表达中心却不新颖, 这时就可以用精彩的语言写一段题记, 来补充说明题目。
第三, 写作教学与听说训练相结合。写作技能与听说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书面语言是从口语发展来的, 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在上课时, 我特别注重学生活动部分, 遇有小组活动调查时, 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 让学生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
第四, 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利用阅读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 扩大知识面, 增强语感, 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 为写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基于阅读的写作教学实践, 归纳出扩写、仿写、续写、改写及 (复述后) 缩写几种方式。
第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 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 因为“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以下几个习惯的培养特别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1) 仔细审题。写作时我就要求学生学会读题。如在平时练习时, 我甚至让学生大声读出来。这样学生慢慢就有了仔细读题的习惯。
(2) 粗列提纲。引导学生审题后, 可以指导学生围绕写作的主题和要点, 写出主题句、关键词, 为撰写初稿做好准备。
(3) 撰写初稿。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使用固定句式, 并注意使用关联词, 按时空或逻辑顺序连成一体, 形成语意基本连贯的初稿。
(4) 自我检查。让学生在检查中注意这几个要素:要点是否齐全, 布局是否合理, 格式是否正确, 内容是否连贯, 有无主谓不一致、人称、等方面的语法错误, 有无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
习惯培养犹如打持久战, 值得语文教师坚持, 再坚持。
另外,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当是以玲珑的语言作为基础的。而对于语言的雕饰方法真可谓千姿百态。例如:可在文首以气势恢弘的排比句引入自己的文题, 还可以在个别抽象性事物的描写上加以生动美丽的比喻句。不光如此, 比拟句的着重应用更能凸显文中的主人公或主要事物, 把它们写得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更加吸引老师的眼球, 让人倍感亲切。当然, 相关诗句或名言警句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离开了教师的指导评价, 学生就难以自由地、有目的地去选择材料表现思想情感和阐发思想认识。因此在中学作文评价和指导中, 坚持以上几个原则和掌握这些写作方法十分必要。
摘要: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许多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准确运用所学语言, 进而对此望而生畏, 同时写作也成了考试中失分较严重的部分, 可用多种评价原则和写作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三
一、志存高远———目标激趣
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为每个学生树立成长的目标,是激发他们写日记的积极性和培养稳定兴趣的首要工作。
1. 词语积累———知识目标。
小学生写日记和作文的共性困难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知识积累匮乏。因而,从简单的知识积累开始,实施知识和能力渐进性成长的日记写作方式,是培育小学生学习和写作兴趣的有益方式。教师可结合课文教学进度,按照小学生感兴趣的文本知识点或知识类型,布置日记写作任务。对低年级学生和中高年级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采取词语积累的抄写方式;对高年级学生与中年级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根据目标进行词语扩写的方式。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人与动物”单元时,教师可以针对每篇课文中描写动物“可爱、聪慧、善良”的新字词,组织学生开展近义词与反义词搜集活动,让学生在搜集和抄写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搜集的方法、过程、数量、结果和感受,以此把知识积累与日记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2. 语言积累———能力目标。
以正在学习的课文为语言蓝本,让小学生去寻找和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等,在对词语运用、修辞运用与句子结构巧妙构思的思考、欣赏和品鉴中,去体验和感悟语言的搭配之美、整体美与意象美。为确保积累目标的明确性和能力提升作用,教师要根据课文学习的能力要求目标与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去确定新的语言积累目标,如典型修辞运用语言、细腻心理活动描写语言等。如在学习《穷人》时,教师组织学生在课文中寻找描写桑娜和渔夫在收留西蒙两个孩子时的心理活动的语言,将其摘录在日记之中,并写下自己的认识、感受。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历,用日记去记下自己体验到的善良、关爱的语言和行动,例如在自己生病时爸爸、妈妈焦急的谈话和表情;在自己外出未准时回家,爸爸妈妈见到时的担心等。
二、水滴石穿———体验激趣
通过词语、相关语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学生会在语言美与个人表达的需要下,产生积极的创作欲望,实现能力的成长。
1. 多题材尝试,体验“量”的增长乐趣。
日记形式活泼,题材、体裁都不拘一格。但因为学生是日复一日的记录、写作,题材难免重复,体裁也多局限于记叙与描述。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记录多样性的题材,尤其要鼓励独特的选材,鼓励学生采用各种体裁,让日记更具个人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大观园”,这样做也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视野的扩大。
(1)读写结合日记。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针对《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等课文,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分别以朋友、雨、微小动物与自然风景为题材,去写作自己的经历和想象。例如写自己在一次雨中漫步的日记,有的学生可以写放学时自己被爸爸冒雨接回家的感动,有的学生则可以写把雨伞借给其他同学所带来的快乐,有的学生写清洁工雨中打扫卫生的事迹……只要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发现和准确地描述出内心的触动都可以。
(2)畅想日记。学习《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等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针对所看见的河水污染、动物被捕杀等现象,写一系列有关环保类的童话日记,如《笼中的小鸟》《河水的哭泣》等。
(3)采访日记。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描写人的文章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对家庭或社会的采访活动,让学生采访教师、清洁工等不同职业的人,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如采访清洁工后,要求学生写一写“清洁工的一天”;采访爸爸的童年生活后,写一篇“爸爸的童年”等,这样的日记形式新颖,学生乐在其中,更增进他们了解社会生活和不同人群交流的兴趣。
(4)随感日记。读了《狼牙山五壮士》《鲁滨孙漂流记》等课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看法,想法等。这种日记以议论为主,叙述是为了议论,有时整篇都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有什么想法,就写什么感受。
当然,在日记写作的实践中,教师要定期地组织学生去回顾自己所写的日记,例如按照每周或每两周的时间,去回顾总结自己日记写作的题材数量和体裁数量,让他们真正在日记的写作中,体验和创造更多成长的乐趣。
2. 多形式展示,体验“质”的提升乐趣。
按照学生喜欢的形式去展示小学生的优秀日记,是保护和提升小学生日记写作自信心和兴趣的重要工作。展示实效较好的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班级专栏展示。在经过小学生的同意下,教师可以定期选择优秀的日记作品,让他们重新抄写一遍张贴到班级的相关专栏,让大家共同欣赏和交流。在学校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全校的专栏或公共区域去张贴,为全校学生树立写作的榜样。
第二种,博客或微博展示。针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帮助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微博关注群或微信朋友圈,让小学生把不涉及个人隐私与家庭隐私的日记内容发布到上面,让大家通过点赞、发表评论的方式,去实现写作方法交流、个人感受交流与个人成长经历的交流等,并以获得的“赞”数、粉丝的数量和对个人成长有积极助力作用的评论数量,为优胜或优秀日记作品的标准。每天写日记的,每周奖励五颗星。每月写28篇日记的,还可以领取额外奖励的20颗星,这些举措会给学生增添日记的动力和激情。
第三种,自主投稿发表展示。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天利用一定时间播出学生的优秀日记;学校的校刊开辟“流水飘香专刊”,主要刊登学生的日记,每月一期,并发给每位学生及家长;而教师经常为小学生推荐一些教育类报纸、刊物等,鼓励他们踊跃投稿。这些形式对学生和家长,都是极具震撼和刺激性的,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写作日记的积极性。
三、长袖善舞———运用成长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高目标之一。教师要创设各种表达机会,引导学生运用日记,将日记写作与提高习作整体水平有机结合起来。
1. 创设口述机会,促口头表达能力成长。
说话的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生通过日记的写作,培养了积累词语、思考和组织语言的习惯。结合日记进行口述,有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实际需要去选择和组织语句,以全面、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结论。具体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个人日记内容的朗读。这是相对简单的表达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读音与语调的正确运用即可。二是个人日记内容的解读。即小学生对自己日记中记载的其他学生生疏的知识或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解的表达过程。如在学习《小苗与大叔的对话》时,家庭喜欢养花或父母对花草树木有研究的小学生,自然在日记中会较多地记录相关内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日记内容,去为其他学生解读更多关于花草的知识等。三是对其他同学日记内容的点评。针对各种形式公开的其他同学的日记或自己的日记,小学生可以在特定的形式下,开展写作方法、写作水平、词语运用与其他方面的点评,在这种见解的发表中,会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快速地语言组织能力、思辨能力。
2. 下笔如有神———促写作能力成长。
通过日记写作,小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与语言材料。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把日记与平时的习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在平常的日记写作中渗透作文的一些技法训练,如拟题技巧、开篇技巧、结尾技艺、结构及表达的方式等等,这样,让日记成为作文创作的实验田。另一方面,在学生进行写作之时,教师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日记中的“原料”取出来运用。如在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六”以“父母的爱”为题材的作文教学时,笔者就引导学生把之前最能体现父母爱的几篇日记通过小标题的形式串连起来,就构成一篇优秀的习作。一位学生以《多味的母爱》为题,精选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小日记,分别以“酸酸的母爱”“甜甜的母爱”“苦苦的母爱”“辣辣的母爱”为小标题,再配上“凤头”与“豹尾”,构成一篇好的佳作。这样把日记与平时的习作有机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学生从中体会到日记与作文的密切关系,懂得了它们都源于生活,都是表达我们真情实感的工具,也就会更加喜爱写日记了。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语言积累是个过程,它不能光靠抄抄写写,也不应引向死记硬背。低年段学生语言积累的关键,在于教师巧妙点拨,教给积累的方法。
1. 丰富词语的意象,在运用中积累。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月亮的心愿》写道:“……只见一个小女孩正在照顾生病的妈妈。”对于“照顾”一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话:妈妈平时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在学生说出,早上,妈妈给我准备衣服,帮我盛饭、洗衣服,晚上给我盖被子等生活景象后,教师让学生想想平时自己还看见谁照顾谁,照顾的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运用中,加深了对“照顾”一词的理解。这样的积累是生动的、形象的,是富有生命力的。
2. 串钥匙。让学生将一些生字词串成一段话,使词语与词语产生联系。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有这些生字:“喜、张、刚、贴、墙、替、拖、鞋、帮、等、变、情”等,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些字词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爸爸喜欢兰兰刚画的《胖乎乎的小手》,把它贴到墙上,因为胖乎乎的小手替爸爸拿过拖鞋,给妈妈洗过手绢,帮姥姥挠过痒痒。学生的说法是多样的,用上的词语或多或少,但说的话大多有情节,有趣。学生在串词说话中提高词语的排列组合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3. 同类拓展。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看电视》中有这样一句话:“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理解“足球迷”,再理解爸爸关掉播放球赛的电视的原因,有助于学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关爱家人。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怎样的人叫足球迷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说出:喜欢画画的叫 ;喜欢看书的叫 ;喜欢看戏的叫 ;喜欢看电影的叫?摇 。这样的拓展训练对于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帮助。
当然,积累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还可以指导学生在仿写、扩写等小练笔中运用学到的词句,在运用中丰富积累。
4.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 篇四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采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三、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知道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所想的写下来,可是一动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具体。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根据范文的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的模仿,习作起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具体。
首先,仿写文中的一段话或句群的表达方式。如教《有趣的作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展示作业的时间到了。嗬!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在说话写话时就指导他们用上“„„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学生写到“我家冰箱里存放的东西可丰富啦!有又嫩又绿的黄瓜;有鲜红的西红柿;还有白嫩的豆腐”。学生学会了仿写段,也就为写篇打下了基础。
其次,指导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篇的训练。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学生从读学写,由
仿照写到创写效果明显。学生读一篇好文章既可以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还可以学到表达方法,经过由仿照写到创写,走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如学习了《假如》这篇课文,让学生模仿这一课的写法写了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学生写出的作文用词恰当,表达清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充满了一片纯洁的爱心。这样就可以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了作文教学当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离不开有效的写作步骤指导
有效的写作步骤,我认为离不开想、说、写、读、改。
想:写作之前先想清楚要写什么内容,作文要求是什么。这时,教师对学生写作选材做及时地指导,引导他们打开记忆,选取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这样既可以紧扣作文要求,又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想好后,同桌先练习说一说,在互相说的过程中,指出对方用词不当之处,交代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等等,都可以进行再思考调整。这样做,既避免了写作时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觉得自己思路清楚,说得通顺连贯,比较满意了,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读:写完后,还要读一读,找出错别字及用得不当的词句等,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改:在认真读的基础上,修改自己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学会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然而许多小学生有这样的问题:若要他把自己写的东西进行修改,那他就找不出毛病来,但如果让他去修改同学的作文,去挑别人作文中的毛病,他倒真能找出许多不当的地方,有的甚至连老师也想不到。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因势利导地让他们通过作文的“互改”去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5.一年级小学生写作指导方法 篇五
1.对写话有兴趣
2.能够把句子写完整、通顺
二、小学一年级写作内容
1.通过看图、影视节目、周边环境等,写下几句完整、通畅的语句
2.能灵活运用生活中学过的词语造句,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
3.通过叙述自己的生活日常的形式,写出连贯通顺的语句
三、写作形式
观察写话、用词造句、仿句练习
了解了一年级学生的写作目的、内容和形式你以后,我们就能从中发现写作技巧:
审清题意、理解题目
要让孩子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首先可以让他自己将题目读出来,家长可以辅助他理解,如果他不能够理解其中意思,家长可以耐心讲给他听。
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这个技巧是需要孩子平时沟通方面,家长要正确引导他说一些连贯合理的句子,写作文时,可以让孩子先将自己想的语句念出来,家长帮助他判断正误,然后再写到卷子上。
端正态度、书写工整
6.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六
作文就像建楼房,必须要有图纸,有框架。作文没结构,就会写烂,楼房没结构,就会倒塌。万事开头难。小学生写作文,究竟是写多少字,写什么,写几段,怎么“搭架子”?在教学实践中,作文老师各有高招。很多老师注重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倡导学生们写日记。不过,学生写日记,往往具有随意性。很多孩子写作文,不是没材料,而是没有掌握写作文的框架和结构。“小学生作文五段法”的作文结构,在我教女儿写作文中,收到了奇效。这种方法的本意,就是让小学生在习作前,做到心中有框架可依;好比盖楼房要设计的图纸,做鞋子需要的鞋样儿,画人体素描,需要掌握的人体结构和比例一样。至于写谁?什么事、什么景物就因人而异了。我把它视为小学生在习作中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技巧。
首先,第一段,引起全文。学生抓住写作几个要素,交代清楚作文的时间、地点、人物、目的(原因)。也就是说,把你想写什么,把事情交代清楚。把你想写的事概括出来,以此引出故事内容,或者通过对比、排比、开门见山等方法,把你想写的话题牵引出来。
学生写作文,一个能让人“一见钟情”、引发别人无穷遐思的开头,往往能使文章增色不少。特别是在应试作文,“凤头”更能牵引阅卷老师的目光,得到一个高分数。值得说明一点的是,我在教学中屡次强调,不允许小学生出现“大头作文”即开头段七八行的作文。一般来说,作文开头三四行(70字以下)为宜。
其次,结尾段用来抒情或者归纳感悟。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景,末尾段,通常都是用来抒情的。写人,末尾段要写出你对该人有什么评价和感情。写事,你要写出故事的结尾,通过此事,你有什么感悟。写景,要借景生情,写出你对景色的感情。因此,第五自然段,是画龙点睛的关键部分,要“耀眼和醒目”才好。
1、自然式结尾。这样的结尾很容易,事情写完了,结果也就出来了。这种结尾,要注意在语言中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如写一次春游:太阳偏西了,我们也有点累了,便一起乘车,带着在青山绿水游玩的快乐,踏入归途。一路上,一阵歌声,一阵笑语,一阵欢呼„„
2、哲理加反问式结尾(也称“反问式”)。作文写完了,作者在总结了哲理以后,为了强调自己的明白的道理和启示,故意用反问句收尾。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又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如:《真正的友谊》的结尾:我们终于和好了,而且通过这件事,更让我们明白了以诚相待,宽容谅解才是友谊的基础。朋友,您说是不是这样啊?
3、用抒情式点题结尾。如“老师,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您的视野。感谢您的一路呵护,一路鼓励!”(《感谢恩师》)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梦幻式结尾。这种结尾属于想象、寄托型。也就是不直接写事情的结果,也不要直接抒情,而是用“做梦”的方式,来表现寄托意愿或结果。这种梦幻式很有意思,引人暇想。比如:《找妈妈》一文的结尾:这天晚上,男孩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小女孩找到了妈妈,正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呢!小鸟呀,也飞回自己的小巢,正和鸟妈妈一起快乐地歌唱呢。
5、篇末扣题式结尾(“这就是”法)。这类结尾同总结式结尾一样,是写人写事 作文中最常见、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所题目或有关题目中的“题眼”写进结尾里,然后第一句就是“这就是”。比如:《值得我学习的人》一文的结尾:这就是王小刚,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他的谦虚、他的诚实、他的热情待人,都为我树立了前进的榜样,让我佩服不已。
6、排比议论结尾法。用议论的语句来阐述自己对所写人物的看法、观点,强化文章的中心。比如:《无私奉献的人》一文结尾: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个无私奉献的人。难道她没有亲人儿女吗?难道她就不知道辛苦劳累吗?难道她就不需要享受点安逸生活吗?不,她都懂,都知道,然而,她把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做为自己的第一生命,把无私奉献当做最大的快乐。这样的老师,我们怎能不热爱、不敬佩呢?
我在日常教学中,让孩子把上述六个方法,挑出其中一个关键字,归纳出“自、哲、抒、梦、扣、排”,在动笔前,心中念叨一下这六个字,看看哪种结尾方法最为适合自己的作文。
第三,中间三段,学生把想写的事、像描述的人,分成三块内容去写即可。从前到后,依次写出来,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当然,中间未必就是三段,四段、五段也可以。但一般不要少于三段,否则在文中结构上显得不够协调。
小学生作文五段法,是学生习作过程中应掌握的最基本的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层次感和卷面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小学生作文多是“总分总”结构。既然已经教给学生开头和结尾的几个方法,那么,中间三段的处理,对学生来说,就相对容易些。无论写景还是写事、写人,学生把内容按不同性质,分成三部分,就可以了。
按时间延续的顺序分段。可按写作对象的不同时间的不同特征,把叙述分为三段。譬如写春游之类的作文,可以按上午的踏青、中午的野餐、下午的游戏三个段落来写。按地点变化的顺序分段。即把描述对象在不同地点的变化,写成三段。譬如写春游之类的作文,可按郊外的踏青、河边的野餐、森林公园的游戏耽搁段落来写。
按不同的特征分段来写。譬如,写人作文,描写的人物有三个特征,可分段用事例来说明此人的特征。
按同一特征的三个事例来写。譬如,写一件难忘的人,可以写人物的三件事,这三件事印证描写人物的一个特征。
此外,还可以根据作文要素的其他要求去分段。譬如,《我家的“战争”》可根据爸爸、妈妈、我三人的不同表现来分段。
小学生作文五段法要段落匀称协调。在适当的时候要分段,不准出现“大肚子”作文,如果一段10多行,令人读得很疲劳,就会影响阅读者的阅读情绪。作文段落就像人体的结构头胸腹腿脚一样匀称协调,又如建筑群一样错落有致才美观。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小学生作文五段法的要领,编成如下顺口溜:小学作文分五段,第一第五很关键;开始交代为什么,最后故事要圆满;中间三段是情节,内容分成一二三;假如五段还不够,根据需要再改变。
到六年级,尽量写600字的作文,让同学们为初中作文打下基础。此时,则要鼓励他们突破五段,学会怎么用过渡段。有些作文可达到七八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果他们作文资料不够丰富,我尽量要求同学们,哪怕一句话一段,也要争取写成五 段,使作文有个比较完整的结构。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 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二、怎样写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 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三、怎样写景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 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五、怎样状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六、怎样写游记
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 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作文指导:我们写这篇作文,至少要写五段。
1、结构总分总,开头交待暑假到来的心情,开门见山,写出你对暑假的期盼,引起下文即可。
2、你暑假想做哪些事呢?或者说,你暑假想给自己安排哪些方面的活动呢?一方面的事,就是一段。中间至少三段,不够,就写四段。在写作中,你要尽量把计划写得详细些。要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对想做的事的向往。
3、中间的几段,最好在类比上有特色。譬如,你的暑假计划可以是:吃喝、玩乐、学习、旅游。可以是:上网玩个够、作业认真做、海边看日出、乡下看老人。上面内 容中,吃喝可能是什么滋味呢?上网将会有什么精彩呢?海边会如何好玩呢?都要写出你的渴望。
4、最后一段,抒情,写出你的希望。或者,写出你的遗憾,因为不可能计划都能变成现实。
5、卷面就是你的脸,记住,必须卷面要干净,字迹要端正哦。
我的姥姥家养着一种活泼可爱小动物。它长着四条腿,一条不停摆动的长尾巴,叫起来——“汪汪汪”,还长着一身乌黑发亮的毛。说到这里,大家早已经知道它是谁了吧?!没错,它就是我最喜欢和疼爱的小黑狗,我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木黑”
木黑是个贪吃的家伙。那天,姥姥给我做了黄焖鸡,木黑见我手里有肉,就一直盯着我不放。它那双眼睛瞪得又大又圆,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没办法,我只好给他一块肉。谁知道它才嚼了两下,就囫囵吞枣地咽下了肚儿。我半天没再喂它,它摇着尾巴,晃着身子,好像在说:“主人,平时你是最疼我的了,怎么今天舍不得分给我了呢,太小气了吧!”真那它没办法,只好连骨头带肉一起给它了,说木黑真是一个贪吃的家伙,一点都不夸张。
木黑还是一个特别会安慰人的小狗。一天,我满脸的不高兴,木黑连忙摇头晃脑地跑过来,好像在说:“你怎么了主人,平时你总是最开心的人了,今天怎么不高兴了呢?”我于是摸了摸它的脑袋,它似乎明白了什么,好像在说,你别不高兴了,看我给你表演一个绝活。于是,它冲着我,前腿离地,高高抬起脑袋,我看了,立刻就笑了。
木黑还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年前,它顺利生下五个宝宝,其中一个宝宝生重病了,姥爷怕会传染上其他宝宝,就把生病的宝宝扔到了村东头。可是后来,却发现宝宝一个也没有少。原来,木黑发现自己少了一个孩子,就靠着嗅觉找回来了,并把宝宝养活了,木黑真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呀。
木黑它生性活泼可爱,总是能让我在疲惫时开心起来,孤独时安慰我。虽然它贪吃了点儿,但是我依然喜欢它。
有妈妈的地方就有唠叨,早晨起床,就听妈妈喊:“起来刷牙洗脸!”吃饭的时侯,妈妈总说“多吃一点!”——妈妈的唠叨就像复读机一样周而复始地播放着。
每次独自上学时,在我开门的一瞬间,妈妈总是瞪大双眼叮着我大声嘱咐:“在人行道上走,过公路要小心!”我说:“知道了”。嘭的一下关上了门。可仍然听见妈妈又大声喊:“路上小心!”我小心地走在路边,紧张地穿过路口。经过几次独自上学后,我发现世界没有妈妈说的那样恐怖。妈妈的叮嘱太唠叨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起交通事故,我怕了起来,妈妈真的能“未卜先知”。妈妈的唠叨在重要了!平安地把我送到了学校。
每当我写完作业时,妈妈就对着我说:“课堂上表现怎么样?”我说:“我课堂上积极发言,表现得很好。”妈妈说:“很好,再接再厉,以后我去你们老师办公室 问问你表现怎么样。”听了这句话,我很郁闷,上课一有小动作,“以后我去你们老师办公室问问你表现怎么样。”就会在我耳边响起,我就立刻专心起来了。妈妈的唠叨太关键了,督促我上课认真听讲。
妈妈经常对我说:“和朋友玩的时侯要谦让。”我说:“记住了!”可是觉得很委曲,为什么总是我让着她们呢?每当我和朋友不欢而散后,就想起了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和朋友玩儿的时侯要谦让。”不久我们又会和好如初。妈妈的唠叨多么有价值啊!
7.浅析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篇七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圣陶曾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讲奉献”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颂扬英雄的歌曲”,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英雄的歌曲,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学英雄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庭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大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乡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2、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位于市儿童公园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儿童公园,可一写有关儿童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于是,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儿童公园,并布置学生回来写游记。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
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的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学生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阅读积累。
学生的作文材料有的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的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要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越能得心应手。
5、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二、加强交流,让学生打好写作文的基础
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证明,从说到写是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文字是表达思想的符号,“说”是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桥梁,想得清楚,说得就清楚,写出来就明白。作文指导中,应安排课堂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和事搬到课堂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做,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克服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时,教师要注意抓住典型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评论,遇到不同的看法、不统一的意见,老师不要急于纠正、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去搜集资料,进行学习、观察和研究。在交流时,老师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做到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条理地具体讲述。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回忆生活、想像情境、再现情境,“常说口里顺,提笔手不笨”,写起作文来就能下笔如有神了。
三、灵活训练,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产生了写作的欲望,老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倾吐、表达的机会,为学生开辟用武之地。
8.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八
1、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2、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3、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4、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5、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6、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7、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学而思老师建议: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高考高分作文的写作方法指导 篇九
文面如人面,它是敲开阅卷老师心扉的第一块砖。高考阅卷时间紧,天气又热,评卷老师每天面对电脑屏幕,心态很微妙。字迹清楚、端正,字体美观大 方,无明显涂痕的试卷,能立即获得评卷老师的好感,这样一来印象分就高了。试想:一份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试卷出现在工作强度极大又十分疲累甚至有点焦 躁的你的面前,你岂愿卒读?太潦草的作文,往往只看了首尾,可能三类作文偏下的分数就出来了。当然,我们所写之字不一定是练过书法的(练过当然更好),而 只是要求所写之字大小一样,一笔一画认真书写,不潦草,不涂改(实在需要修改时也应用笔轻轻划去,切不可重重涂写,乱打叉),要让阅卷老师知道你所写的字 是什么字,以求一个整体效果。
这里所谈的高考作文七“要”,多少有一些“急功近利”、“离经叛道”的味道,但它确实是获取应试作文高分的有效策略。希望高三学子予以重视,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作文复习备考更具针对性,也更富有成效。
10.对农村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 篇十
[关键词]农村学生;写作;实施策略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叙述及表达能力,促进师生之间内心的沟通,也可以引导学生向更宽更广的路前进。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抓好习作教学是一项重点工程。
一、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自主选材,自由表达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定死题目,指导学生按照传统模式生搬硬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写作的兴趣。因此,在写作教学时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自主填空,自由想象,引导他们说出心里话,并使之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另外,对于有些写人、状物的作文,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不要按照传统的方法去指导,而是要由扶到放,带领学生细心地观察、讨论,抓住事物的特征。大到命题,小到遣词造句,由学生自己讨论交流。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快乐习作”走进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念一至两篇例文,强调写作的重点及步骤,学生下笔无语,只好生搬硬套,结果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毫无新意可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怕写作文、厌倦作文的情绪。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力改变教学模式单一化的状况,把作文教学引进生活,同时也可以把生活“请”进课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三、开展“巩固拓展式”教学,鼓励学生多写日记
首先,教师要强调日记不是作业,不是记流水账。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注意,日记的批改一定要和作文一样细致。每句话、每个字都要细心阅读,对于好词佳句要及时予以表扬,对于不流利、不通顺的句子要标注,并予以指正。
其次,教师应尽力鼓励学生对看似单调的生活去观察,去总结,去思考,去表达。这样,学生才能卸下思想包袱,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采用“多表扬,少批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写作过程很重要,教师的评价方式也很重要。评价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评价得不当,就会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教师在习作的评价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分寸,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价。
首先,评价要全面、科学、恰如其分。对于习作中的优点予以肯定,对于习作中的不足要直接指出,这样便于学生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评价时要以表扬为主,积极地找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断激发自身的写作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批改结束,及时讲评。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防止今后重蹈覆辙。详评班里的“代表作”,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以优带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11.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十一
如习作《蚂蚁》。作者在写蚂蚊的独特功能时,是这样写的:“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帮助蚂蚁辨别方向外,它们还有一个自身的‘法宝’,这就是在蚂蚁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就能确定方向。倘若用樟脑丸一类的怪气味弥散在蚂蚁走过的路径上,那么后来的蚂蚁就会因找不到那种特殊的气味而迷失方向。”这是作者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的积累相互融合的结果。
又如,习作《姥姥家的小黑狗》。作者在介绍小黑狗的外形特点时如是说:“(它)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样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俨如四朵梅花;那条翘着的小尾巴总是不停地摇摆着;特别是那对黑白分明的小眼睛,总是四处张望,充满着兴奋和好奇。”这里,作者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小黑狗皮毛的油亮和爪子的厚实;又用“不停地摇”写出了小黑狗对熟人的媚态;还用“四处张望”来写小黑狗的警觉与好奇。语言富有生活的情趣,突出了小黑狗的漂亮与可爱。
因此,语言的理趣是知识性的体现,情趣是情感性的体现。只有结合为一体,方能显示状物类作文语言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12.中考作文指导:散文的写作方法 篇十二
散文重在抒情,也贵在抒情。因此,如果是写人叙事,则要借事写出自己对某人的深深眷念或者对曾经岁月的悠悠情怀;如果是写景状物,则要托物抒发个人对生活或者人生的感悟。真情实感,散文之魂。
那么,散文中的“事”是如何呈现的呢?一般以两种形式呈现:1.不是牵动社会神经的大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丝丝小事,或曰琐事;2.即使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较为完整的一件事,也不是像写记叙文那样将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往往只撷取其中的一个或两个片段。但是,我们在写这些琐事或片段时,又一定要流泻一片真心、倾注一段真情:或尊师爱长,心绪奔腾;或恸亲伤逝,悲痛难抑;或遭逢困厄,郁愤难平;或怀乡思人,婉转缠绵。如果能将这些琐事或片段用情感的线索巧妙地组合起来的话,那就是韵味深长的散文,此之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如何让情感融入散文呢?首先,面对题目,我们要搜寻自己生活中有关的人物、事件乃至画面;接着,用心过滤出其中的情感因子,即曾经使你的心弦颤动过的某一个点;最后,把这样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用形象生动的文字表现出来,让字里行间溢满绵绵情意和幽幽诗意。
当然,在对琐事或片段的叙述中,为了增加散文的情感底蕴,也要适当运用一些写作技巧:
第一,画面神化。在写人叙事散文的写作中,为了增加抒情性、文学性,往往要适当地来一点写景状物,模山范水,这就有了画面描写;而散文的画面如果没有飘逸神韵诗意的话,那就是“死”画面。试想,杜甫如果不是孤独悲秋,笔下就不会出现“萧萧”的“无边落木”;李清照如果不是“凄凄惨惨戚戚”,就不会绘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图景。因此,“画面神化”就是美景丽物与神韵诗意的融合。其神韵,是感人的情趣;其诗意,是灵动的`文字。
那么,如何使画面神化呢?概言之,即绘声绘色,描情摹态。具体言之,除了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之外,还要运用“想象掘进”法。一般来说,在开始生成画面时,也需要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但那指的是生成现实之景;而作为写景状物的散文,还要在现实景物之上加一点想象之景,而且这个想象的层次还要尽可能逐步掘进,使散文的神韵诗意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体现出来。下面举一习作《生如葱兰》中的一段话为例:
葱兰的颜色是如此的洁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只是纯粹的白。白得无畏无惧、肆无忌惮,纯粹得叫人嫉妒。她的花瓣是如此舒展,毫无保留地露出她金黄色的花蕊——像是一颗炽热的心。那滚烫的金黄啊,我真怕会溅出来。而她的花柱高高地立起,卑而不微,纤而不弱。从侧面看去,她则呈现一种拥抱的姿态——张开双臂企图把蓝天拥在怀里。
这一段话写了葱兰的颜色、花瓣和花柱三个方面,这是现实之景的主线。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景物主线的感知上,而是借助想象不断延伸。例如作者写了葱兰的“金黄色的花蕊”,接着说“像是一颗炽热的心”,这就是展开的浅层想象;“那滚烫的金黄啊,我真怕会溅出来”,这是更深层次的想象,因为它完全是建立在一个想象“炽热”之上的。由于有了这两个层次的逐步掘进,作者对葱兰的礼赞向往的神韵就飘逸而出了。
13.小升初作文指导:写作的有效方法 篇十三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14.盘点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十四
古人过去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一个“书”,就包括了作文。作文对不少孩子而言,是一件相当头痛的事情;而在很多成人的世界里,遇到的最不愉快的一件事,也许就包括了写作。所以说,语言交流与文字表达,不仅关系到孩子短期到考试学分,更关系到----它也是成人一生中---学习、工作、生活都需要的基本技能。
之前,可能您的孩子在作文上遇到了问题。在此之前也许您已让孩子读了不少课外书,也许你打算或已经为孩子报了一个作文方面的提高班。但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
尽管作文有技巧有方法,但还是特别想说:最快捷有益的办法,就是您与孩子一起学习。您的这一小小改变,将给孩子带来一个巨大的提升。
想要解决孩子的作文问题,首先取决于您是否愿意做这点小的改变。如果您还跟过去一样做甩手家长,买来不少课外书后便让他独自吸收,或是把他一人扔到课外学习班里,自己埋单走人。那您找到的这些办法,都是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您连一个配角都不愿意扮演好,那对于主角——我们的孩子,他的戏也就不会演的精彩。亲子教育,是最负责任,最经济合算的教育。
当然,与孩子一起学习,并不意味着要求您亲自提笔、披挂上阵,来写一手的好文章。但要求您知道什么是好作文?要求你知道怎么评判孩子的作文?通俗的讲,不要求你吃过猪肉,但你一定要见过猪跑。“扶上马、送一程”,扶孩子上马的人,并不一定要学会骑马。我们家长的见识水平,就是孩子的作文水平。因为你的见识高了,要求高了,看作文、看问题的眼界高了,对孩子的帮助就大了。我们不能当甩手干部、甩手户主。
有妈妈说:我的孩子小学的时候作文很好,怎么到了初中就不行了;我见过一些小学生的作文,写的很好,很有章法,但入不了老师的“法眼”,而上了初中,转眼之间写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班里的范文。
这两种现象,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小学、初中,甚至到了高中,对作文的要求不一样,标准不一样。小学的好作文,主要的要求是好词、好句。初中的要求就高一点,要求结构合理、表达通顺。到了高中,对作文的要求才比较完整。如此来看,孩子学了近十年的语文,才略略看清作文的基本面目。在这期间,走了多少的弯路?迷了多少路途?
我们为了写好作文寻找到了很多的答案:多看书、多积累、多观察、多练习----我们走进任何一个诊所,“医生”都给我们开这种大同小异的“药方”。这个药不敢说包治百病,但也吃不死人。我们的孩子看的书多不多?作业多不多?功课紧不紧?看的很多!作业很多!功课很紧。但作文水平呢?这种浮在表面的方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那就要推翻、打破,寻找新的方法,重新来,重建系统。
亲子就是培养、引导。扔之不管,埋单走人;或是强行灌水,喂个水饱,都是不对的。
以前,我们的妈妈是强行灌水,自己累不说,孩子还没有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张开嘴就要奶喝,对家长依赖性太强。
我们讲一个例子。大家体会一下,怎么引导孩子。
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怎么教她读诗背诗的。这个感想,也是当年放在论坛上的。
今天,特意选了一首李峤的“风”来让悠宝学。“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只有“峤”字不认识,所在领读起来并不困难。几遍过后,我问:“悠宝,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
她想了一会,说:“虽然题目是写风的,但是一个风字都没有提到。”
一看这小家伙看出了点门道,于是我接着问:“那都写了什么呢?”
她看着小黑板,一个一个数着说:“写了秋天的落叶,春天的花,江面上的浪,恩----还有竹林。”
“那----你还看出什么规律呢?”
她又盯着小黑板看了一会,突然兴奋地说:“我知道了,诗里的第三个字全是数字。”
对,你真棒,我挥舞了一下手,做鼓励状:“第一行里是三秋的三,第二行是二月的.二,第三行是千尺浪的尺,第四行是万竿斜的万,对吗?”
她点了点头。
有心试试她的文思。我说:“你能用风来说几句话吗?就象写作文一样?”
“也和这首诗一样不让有风字吗?”她问。
“随便。”我说,因为这样的要求也许对她而说有些难度。
“北风卷地白草折”我话音刚落,她就迸出这句诗----前几个星期刚教的。她的回答多少让我觉得有点意外。
“还有别的诗句与风有关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还有呢?”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还有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能引用这句诗更出乎我的意料,但我还是故意问“这句诗里没有风字呀?”
“洗衣服的女人穿过竹林,莲花涌动着鱼舟,我有风的感觉了呀”
我们要重点理解一句话。“洗衣服的女人穿过竹林,莲花涌动着鱼舟,我有风的感觉了呀”我有风的感觉。有风的感觉,就有风。这才是想象,才是形象思维,才是作文的意识。
所以讲,方法上,不要强行灌水,要学会引导。怎么引导?学习有水平的导购员一样,一定是多问少说。有水平的导购员,重在问,客户重在说。先导后购。而很糟糕的导购员,恨不得上来就是一个产品发布会,灌上你一脑门子的产品知识。
【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教学大纲完整09-04
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心理描写方法06-21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之七单元A 教案教学设计11-08
小学毕业考试前作文方法指导01-02
小学生的半命题作文写作基础指导10-20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有哪些11-18
《完整的成长》读后感作文10-26
碎片化生活能否拼凑完整作文900字06-30
小学五年级写作指导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