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秋水广场导游词

2024-08-07

南昌秋水广场导游词(精选4篇)

1.南昌秋水广场导游词 篇一

秋水广场南面是内容悠远丰富的“赣文化长廊”。这条沿江长廊长三千米,以雕塑、浮雕、石刻、壁画、小巧园林与建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将数千年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赣文化呈人们眼前。有许多历代江西名人雅士的塑像与文字介绍,最著名的是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黄庭坚,儒家理学先贤朱熹、周敦颐、陆九渊、王阳明,抗金民族英雄文天祥,古代杰出科学家宋应星,哲学家李觏,写意派国画大师朱耷(八大山人),山水画鼻祖谢灵运,与同时期的莎士比亚齐名的戏剧大师汤显祖,古音韵学家江永,以及佛、道等宗教界的大师鉴真、张道陵、许逊等。这些古代名人巨匠的塑像,或形帽张狂,或表情凝重,一个个栩栩如生,令人景仰。不同的人物在各自的时代与领域均有卓越的建树,成就辉煌,铸就了江西的骄傲,也铸就了中国的骄傲。

在赣文化长廊可以了解江西古代诗书文化、学院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等许多方面的故事和传说,如“白鹿尽义”、“鹅湖之辩”、“虎溪三友”、“鉴真东渡”、“滕阁妙文”、“真君锁蛟”等等。还有那古老而诡秘的傩文化,就是古老先民们一种用来祭祀、驱邪和歌舞的形式。戴上各式各样的“鬼脸”载歌载舞,成为一种别有风情与特色的文化艺术。在傩文化广场矗立着八根洁白的、雕凿有各种傩面具和脸谱的高大石制图腾,让艺术长廊大大地别开生面。有毛泽东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视察江西时为南昌写下的一首题为《洪都》的诗。在毛主席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经典诗词中,有不少是在江西写的和写江西的。

有趣味的雕塑感染着每一位游客,一组组地方风俗与市井风情铜雕,以真人的大小,再现了曾经在市民生活中广为出现和熟悉的匠人、职业及娱乐活动。有挑担剃头师傅正在给理完发的人扒耳朵掏耳屎,有打箍匠正在为别人的大小木盆紧铁箍,有一群孩子围着收杂旧废品的老人用鸡毛、牙膏皮等换糖吃,有在井边提水的老伯和用大木盆、搓衣板洗衣服的少妇,还有身着中山装用自行车推着新娘的一对新婚青年。还有一群正在打陀螺、踢毽子、推滚圈的的孩子们。这组组铜雕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2.秋水广场随笔 篇二

秋水广场坐落在红谷滩新区的赣江之濱,与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隔江相望。听爸爸说“秋水”这个名字取自唐代著名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还蛮有诗意的!

来到秋水广场,由于音乐喷泉还没开始,我便四处浏览着广场周边的美好景色。只见对岸矗立着一座精美的楼阁,那就是江南名楼滕王阁,在灯光的映衬下,十分壮观。八一大桥和南昌大桥在霓虹灯的照耀下,像两条蛟龙一样,一左一右地横跨在赣江之上。

广场的北侧是游乐场,还没走近,我就听见一阵阵不绝于耳的尖叫声。我和爸爸租了一辆电动观光车,我当司机,循着尖叫声一路前进,看见了许多好玩刺激的.游乐项目,有丛林飞鼠、海盗船、过山车……最有趣的还是碰碰车,互相撞击,防不胜防,十分刺激。

我开着车,一会儿走直线,一会儿绕着人群穿梭,一会儿在树与树之间走“S”线,很有趣,像爸爸开小汽车的感觉。

随后,我和爸爸向美食街走去,只见售卖各种风味美食的商铺沿着街道一字排开,十分诱人。每一间店铺前面都立着一把大伞,人们在伞下悠闲地享用着风味美食,各种美食的香味扑鼻而来,让我直流口水。

到了晚上八点,音乐喷泉开始了,广场上的人们纷纷向喷泉围拢。一道道喷泉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忽左忽右,时高时低,有时像花朵,有时像台阶,有时像彩帘。水柱随着歌声起舞,歌声越响,水柱越高,高高的喷泉形成不同的图形,十分漂亮,这壮观的情景让人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惊呼。当主喷泉喷到最高点时,人群中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阵阵欢呼……真是太漂亮了!

3.秋水广场作文300字 篇三

秋水广场在红谷滩,与滕王阁隔江相望。

走进秋水广场,我就听见了喷水声、音乐声、欢笑声,汇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那里人山人海、人头攒动,还有喷泉群,有桥式喷泉、彩色的喷泉和直式喷泉。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喷泉。桥式喷泉像一个五彩的彩虹,两排水柱互相交叉。

彩色喷泉的底下有一排五彩的灯,把彩色喷泉装扮得非常美丽,而且彩色随着音乐的激昂而变动,有时像王冠,有时像起伏的阶梯,有时候像波浪。

最后介绍的是直式喷泉,直式喷泉最高能喷到128米高,真叫人惊叹不已。人们有的拿起照相机赶紧“咔嚓咔嚓”地把这一幕给拍了下来,有的跑到喷泉底下,希望喷泉能更多地洒到自己身上,给自己带来幸运。

我爱秋水广场,我为南昌有这么好看的喷泉而自豪,为我自己是南昌人而自豪。

4.八一广场与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篇四

八一广场地处南昌八一大道核心地段,原称人民广场。八一广场是南昌的窗口,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这里也是南昌市民活动的中心,每年在这个广场上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政务和商务活动。

耸立在广场中心的纪念塔被誉为英雄城的城徽,1977年8月1日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在广场南端破土兴建八一起义纪念塔,1979年1月8日落成。原纪念塔占地1.7公顷,塔高45.5米,由台基、台座、塔身及塔顶组成;正面镌刻着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塔身基座有27个台阶,意指一九二七年。原纪念塔一九七七年八一起义五十周年时破土兴建,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落成。顶部是一只汉阳造步枪,一面迎风飘扬的八一军旗,正面有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它立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片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整个塔身庄严,肃穆,令人心中涌起仰慕之情。

为打造花园城市,提升城市品位,2002年初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八一广场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八一广场以突出“八一”历史文化为主题,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分两轴三区。两轴:一轴为南北向广场主轴线,以八一纪念塔为中心,穿过中央下沉式广场中心到音乐喷泉到水幕电影结束;沿主轴线为玻璃步道、国旗台、下沉式广场、演出台等。另一轴为东西向广场景观副轴线,以省展览馆恢复原貌为景观中心,自东向西为下沉式广场的外侧斜草坪,中央设置火炬、海陆空三军组合雕塑、省展览馆,形成一条完整的景观副轴线。

三区:南部纪念区、中部中央文化区、北部休闲区。

纪念区:以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中心,辐射周边小型纪念性广场。东西两侧为常绿乔木黑松,形成自然绿色屏障,把纪念区与周边闹市隔离开来,显示纪念区的庄严、肃穆氛围。纪念区北部一条金水河成为功能空间和景观空间的界定元素,其南岸中轴线上为滨水舞台,北岸为观演空间。横卧在金水河上的是造型别致的金水桥。改造后的纪念碑由原来的45.5米升高为53.58米。

中心文化区:以下沉式空间展示了以八一文化为题材的景观空间。围绕“八一恒辉”主题,在下沉式广场内排列8块军事题材浮雕,中心地面置放火炬、海陆空三军组合雕塑,点出八一起义主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块军事浮雕北面为体现地域文化的江西省国家级风景区山水浮雕(井冈山、庐山、三清山、三百山、龙虎山、仙女湖、梅岭、龟峰)。下沉式广场围合部分高台上向南扩大,形成国旗台,成为市民广场北面的界定元素。下沉式广场为椭圆形,其半径为32米和36米。

休闲区:以旱喷兼水幕电影和国旗台界定,水幕电影与市民活动区的中心扇形硬地形成观演系统。中央一条宽6米的玻璃步道直通国旗台,为举行升旗仪式时使用。步道下置放广场修建题记的文字碑刻。活动区两侧植树,并设置座椅供游人休息。

广场西侧是著名的“八一大道”,八一大道的路基解放前是南昌旧城墙,解放后拆毁城墙修建了这条号称南昌的长安街的大道,这是一条宽60米的十里长街,沿街两边有不少南昌的著名建筑;坐落在广场南面的南昌电信大楼初建于五十年代,是苏联援建的项目,广场正中的江西省展览馆始建于一九六九年,当时的名称叫“万岁馆”,取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之意,那个名字带有浓重的时代特征,现在已经改为举办各种展览的省展览馆。八一大道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南面有丽华购物广场、新大地电脑城,北面有万达购物广场、沃尔玛超市等商业中心。

上一篇:初二半期家长会下一篇:二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