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精选9篇)
1.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 篇一
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一)一、农业经营:重点在于确立“双轨并行”的制度——稳定自给性小农,发展商业性大农
(一)我国农业绩效总体很好,农业问题并不严重
农业是一个产业,所以,它只能承担起与其作为一个产业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根据经济学家的定义,农业的职能主要地表现在四种贡献上: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
贡献和外汇贡献。
这样看来,尽管我国农业发展曾经走过了许多弯路,但到目前为止的结果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全国城乡的食品供给常年基本有保障、丰年有余,粮食库存充裕;即使在农业份额已下降到仅占GDP总量14.5的今天,农业仍能为国家赚取一定量的外汇收入(2002年,我国农产品出口181.4亿美元,顺差57亿美元);劳动力和资金仍不断地从农业部门释放出来;农业发展也支撑起了我国已初具规模的化肥、农机、农药、农膜等工业产业。所以,总体看来,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如果仅仅从一个产业的角度来看,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国的农业发展应该说是健康的,并不存在大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很多人把我国目前农业中存在的问题人为地夸大了,把本来比较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弄得复杂化了。这很不利于我们对今后农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当然,也就难以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例如,不少人在谈到农业存在的问题时,会提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太多。显而易见,这不是农业的错。相反,这是农业进步的表现。至于如何为这些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不应该视为农业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问题或体制方面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农业完全没有问题了。但农业的问题多是发展中的问题、进步中的问题,并且都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问题。例如,经过艰难而漫长的谈判后,我国终于加入了WTO。这意味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已构成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一部分,其他国家的农产品可以在比过去更宽松的环境中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农产品也可以在比过去更有利的条件下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是国际竞争力。客观地讲,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这既表现在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很少的先天性资源不足上,也表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后天性劣势上。怎么办?出路仍然只有一条,那就是进一步追求农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在全球开放经济环境中、在开放市场条件下,这种创新更为艰难,它必须是一种能超越国际经验的创新。
(二)加入WTO后,我国应选择一条新的“双轨并行”的农业经营制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制度创新必须做到同时有效地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吸取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在充分照顾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实现以及保证农村社会基本稳定。
综观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农业经营无非就是走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指主要建立在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机械化基础上的规模型的大农(场)经济;另一条道路是指主要建立在生物化、技术化、保护型、密集型基础上的小农经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类型属于前者;欧洲不少国家和日本等的情况则属于后一类。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主要表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土地资源相对太少,比欧洲和日本的平均水平还要少得多,属于非常典型的小农经济;二是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很低,家庭生产的农产品主要地是供农民自我消费。这既与农户经营规模小直接相联系,也与我国农村地区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市场体系建设的软硬件条件较差有一定关系。
在充分考虑国际农业发展经验及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在农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应建立和创新一种将自给性的小农经济与商业性的大农经济紧密结合、并行发展的新的农业“双轨并”制度。
(三)保护、完善现行的家庭小农经济
家庭小农经济制度本身在中国具有许多优越性:
1.有利于农村稳定。土地是农民心目中永恒的有价资产,具有不动产性质。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或土地的使用权,使农民由无产者、雇工变成了有产者、自耕农,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秦汉以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2000多年间经常发生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土地的地主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土地的自由买卖与不断发生的土地兼并。因此,让农民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并严格限制其买卖行为发生,是保持中国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
2.有利于农民的社会保障。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弥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严重缺失所带来的种种不足,即土地具有社会保险的功能。尽管笔者仍然坚决主张在农村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用农地来保障农民的生老病死,但我们又必须面对现实。在广大农村基本没有社会保障而言的情况下,土地在这方面的功能是显而易
见、非常重要的。
3.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到2002年底的总人口为12.8亿,其中,有7.8亿人口、2.4亿个农户常年居住在农村地区。如果我们能通过土地的家庭经营制度稳定地保障占全国61的农村人口有充分的粮食供给,那么,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得到了基本保障。
4.有利于抵御外来农产品对中国的入侵。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制度下,即使中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全球化进程更加激烈地冲击中国农业,也很难对农村这一大块粮食市场构成威胁,因为从总体上讲,农民基本上是不会靠买粮食过日子的。
5.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在保持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小块土地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又能成功地将大量的农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及城镇地区,那么,这一小块土地又会变成加强城乡联系的一种纽带。
(四)小农家庭经济在中国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当然,要使小农家庭经营制度的这些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体现,不是没有条件的。以下三个前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端正对农业的认识。总的说来,目前我们对农业的认识是太“深刻”了,“深刻”到了沉重的地步。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应从三个方面“看淡”农业:
(1)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农业更多地只是起到一个基础性部门的作用,而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决定部门。因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小,其所占GDP的比重会越来越低。
(2)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既要吸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过分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农业的教训,但也千万不可以在这方面矫枉太过正。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非农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由于我国客观存在的非常紧张的人地关系,加上其大国特征,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家庭小农经济应该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政府应鼓励、提倡、支持目前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营结构,而不是简单地提倡把小农经济完全引导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美、加、澳是因为其土地面积多、人口少、它们必须用机械和土地来替代劳动力,通过机械化实现规模经营。因为实行规模经营,自产的农产品无法完全自我消费,会有大量的剩余,所以,这些农产品必须进入市场。而且,由于这些国家有条件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高,所以,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
在一些人地关系方面与我国相似的国家,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又是与美、加、澳不一样的。总体说来,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纯为保护与储备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以及营造自然景观而为之的环保型农业;另一种对于农民来说是有经济目的的,农产品通常也进入市场,但由于政治(选票)与社会公平的需要,政府对农业实行大量补贴,以至于从经济上讲远不如进口农产品更划算。这种农业发展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真正含义了。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决定了我国农村的小农经济既没有必要走美、加、澳式的大规模的农业市场经济之路,也没有必要走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依靠大量政府补贴的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根本上做不到:因为美国式道路需要其农产品有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欧洲式道路需要有很强的政府财力作后盾。
因此,中国应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小农经济确立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形式,并把自给自足而不是家庭农业经营的市场化作为其经营的主要目标。当然,这并不排除小规模的自由市场交易。我们千万不能照搬欧美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重要的是,即使搬来了,我们也执行不了。
2.调整一些方针政策,其中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的政策和一个体制:一是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二是农业税费政策;三是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1)对于国家粮食购销政策而言,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粮食流通体制应进一步做彻底改革。如果考虑到以上提出的有关我国农村小农经济模式的设想,长远来看,国家根本上就不需要在以家庭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地区定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地方性的自由市场或者个体、私人经营者完全可以在市场原则下自主决定其在这方面的购销经营行为。
(2)对于农业税费政策而言,尽管目前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被迫缴费的问题,但这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不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中国实际来看,对我国现存的十分脆弱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家庭经营制小农征收任何税和费都是没有道理的。如上所述,在欧美国家,农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大量直接、间接补贴。而我国这样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产业在国家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中期阶段的现在,不仅得不到反哺,还要继续被征收农业税,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
因此,考虑到以下三个具体原因,政府在设计进一步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时,应将农业税费全部取消,各级政府都不再从农民那里收取任何税费:第一,在我国加入WTO后,由于“黄箱”政策的应用今后会逐渐地受到一定的制约(尽管目前仍有一定的运作空间),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可以做到在不违反WTO规则的前提下通过“绿箱”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第二,尽管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只有500亿元左右,但由于我国农村的征税手段落后,收税的成本却很高,如果考虑到由于征管不严而产生的贪污和腐败现象,从农民那里收这点税实际上有些得不偿失;第三,被征农业税的对象多为真正的种田人,他们往往是农村中比较贫穷的人,收人很低,确实有些承受不了。
(3)要想真正做到从根于上把农民的负担减下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大刀阔斧地对现行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其中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要逐步地、分阶段地取消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的行政建制。这样做不仅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政府目前在农村里的冗员、减轻农民负担;而且可以从总体上改善与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效果,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
从历史上看,乡制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经历过三个主要的阶段,表现过两种不同的形式:在从秦朝到隋初的700多年间的乡亭制下,尽管乡是作为一级基层行政管理建制而存在的,乡官一般也是由上级官方任命的,但人数一般很少。一个在秦汉时代管辖1万多户的乡,通常只有3-5名乡官(分别管理治安、赋税、劳役、教化等事务)。在从隋开皇十年(公元595年)改乡亭制为乡里制到清朝的保甲制的1000多年间,乡都不是作为一级政府组织存在的,而是一个自治组织(乡官都是由村民选举产生的)。乡村里的事务都是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协调的,乡作为自治组织,只是起着协助县政府工作的职能。民国时期,乡作为一级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又被重新建立起来了,直到现在。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分两步对目前的乡制进行改革:第一步是大量精简乡级行政管理人员;第二步则可以取消乡作为一级政府的建制,通过精干的县政府派出人员协调政府在农村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建立起坚强的村级自治组织。
3.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在于:一个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小农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以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部门、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向城镇地区为首提的。这意味农村家庭必须主要地从农业、农村之外创造其收入来源,而不是靠其所拥有的小块土地。以上所阐述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家庭经济是解决不了农民的收入问题的。道理很简单,在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下,试图通过发展农业而使8亿农民致富根本上就是不可能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最终出路只能是在农业之外。那么,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与流出就成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重要途径了,同时,它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笔者所主张的家庭小农经济制度在我国未来发展的命运。
(五)发展、壮大我国的规模型农业经济
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我国现在已经是WTO成员国了,必须着力于培植一部分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因此,一定的规模经营是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尽管依靠小农经济可以大致解决全国60的人口的食品供给问题,但另外的40的城镇人口的食品供给则需要国家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例如通过进口的办法或者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种植方法来解决。
美国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主要是通过科学布局各优势农产品的专业化种植带而实现的。这方面的经验目前已开始逐渐地被我国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所接受。最近,农业部出台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就是一个明证。这种做法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说,由于人口与农业资源拥有量不对称,加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我国农业从总体上讲在国际上不具有竞争力,但这并不排除我国少数农产品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农业部公布的这一规划,我国将在未来5年内建成35个特色鲜明、品牌闻名、涉及11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的专业种植带。这11种农产品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和水产品。
从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组织形式来看,美国采取的基本上是家庭农场的组织方式。我国在现阶段则有多种方式,例如国营农场、集体农场、国家专业化种植基地、专业承包大户以及“公司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等。
要抓好专业化的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国家必须在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金融等各方面创造条件。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好范文”版权所有
2.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 篇二
新中国六十年,既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在社会实践中,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和民族品质之间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错位和矛盾,这使得这段寻求现代转型和民族复兴平衡点的历史实践交织着曲折和飞跃、迷茫和信心、教训与成就的复杂图景。新中国美术就是背负着这样的历史职责展开的,这使得新中国美术已超出了美术本身,而鲜明地体现着这段历史探索。今天,我们处在民族复兴之路的新起点上,同样要面对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回溯新中国美术六十年历程的目的,一方面为了明确民族复兴是这段历史所内含的总体目标,另一方面以此为基准对六十年美术的历史成就与误区、经验和教训进行揭示和判断,为今天的美术提供启示、经验和鉴戒。
[批评]
本期的一篇文章对“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的某些环节发表了看法,坦言它们“不当”。当然、未必所有的读者都赞同这一观点,但我们认为,只要以建设的心态发出质疑且有理有据,批评就有存在的理由。
[前沿报道]
3.中国环境与规划(一) 篇三
这是一个大胆的做法。但是,如果你是心的读者会了解我们的苦心。如果环境保护及规划上诸多问题再不引起中国官员的重视,我们相信在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的后代会为我们目前的一些建设付出沉重的代价。
——美国龙安集团行政总裁饶及人
中国历史上,旱涝意味着饥荒和痛苦,而治理良好的河流则是安定和繁荣的代名词。中国已经同滥伐森林的恶果抗争了2500年;历史学家们现在已经了解到,历代以来游牧民族屡屡入侵中原是草原生态条件变化的必然结果。理解、驾驭并与自然抗争是数千年来中国人生存的重心所在。
终于对可持续性概念做承诺
直到1949年,与河流和森林的相互作用与交替而来的旱涝的相互影响一直是中国与自然关系的主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运动。在最初的30年中,集中建立了许多大规模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推动工业城市成长的同时,还带来了突出的工业垃圾污染问题。但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集中设置也从整体上限制了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如果中国政府介入的话,它们的环境治理工作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农业也遇到了类似的环境问题,不过,农村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向着新的方向迈进。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致富之路,对经济行为和投资已经不再集中控制,各地区开始积极地追求经济增长。
25年后,这项政策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环境现状。中国人民在该阶段取得的经济进步,赢得了全世界的羡慕和关注。中国的经济增长了5倍,贫困人口的数量也大大减少,这些都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领跑者。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几乎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样进度的环境恶化问题。而这不能归咎于中国或中国领导人的环境意识落后。事实上,中国在其发展初期,就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这已经很不错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对可持续性概念做出了承诺,旨在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限制之间的矛盾,此举特别适合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
环境发展与破坏速度之比
近年来,从大城市的空气污染治理到建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等很多重要环境问题上,中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稳步增长,但国内外一些专家仍认为,中国的环境破坏速度比环境的发展速度要更快一点。
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中国有400多个城市正在面临着或即将面临缺水问题。由于缺水、滥用地下水、滥砍滥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加剧、对环境有害的农作方式和工业污染等一系列影响,黄河流域正面临着生态崩溃的危险。中国建造了过多的大坝,没有充分考证其长期经济影响或生态影响。今天,为了在汹涌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遗产及可持续性发展,中国所做的努力充满了矛盾。
大部分中国河流的水体为三类、四类或五类水质,其中五类水质就意味着该河流已不可用于灌溉,这都是由当地工厂向水体就近排放有毒化学污染物所致。一个工厂排污口就可以破坏几公里河水的生态环境,大部分河流上分布着数百个这样的排污口。中国已经在城市污水治理方面投入了数百亿美元。即便如此,不断加剧的工业水污染使中国的河流污染问题同其他国家一样突出。
4.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 篇四
面试时间:大家提前10min到就可以了,因为在短信通知时间的基础上还需要再等一个小时。不过大家一起聊聊天,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小伙伴们头天要查好路线,那个地方要走二环,比较堵,大家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楼主是运气比较好,碰到了一个nice的司机师傅,走的小路过去啦。面试形式:之前大家都有分享过,无领导+半结构。先说无领导,我们是进行活动策划,7min读题,20min自由讨论、分配任务,20min讨论具体措施,5min展示。整体感觉中规中矩,能够照顾到每一位参与的同学。半结构的时候,一位面试官针对无领导的表现提问,另一位是针对个人简历问问题。都是些常规问题,但是听同学讲有人碰到了专业问题或是时事问题。提问的主要是关于刚才方案中间的一些漏洞,问的比较深,挺不好答的。然后一个哥哥问开放性问题,比如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如何应对,这个大家应该都准备过了吧,最后问了一个男生,如果红楼梦十二钗选一个当你女朋友你选谁,然后大领导开始针对简历提问,主要就是专业不太对口,为什么报银行,还报了什么其它银行,让你评价其他人,评价自己的表现,问你有没有接触理财产品,有什么意见,家里是哪里的,觉得自己适合什么岗位等等。
面试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帮助大家突破自我,楼主经历过一些面试,感觉没有百分之百能保证你出彩的策略,只能说大家多积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了。尤其是你特别想去的单位,一定要为他的面试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一直觉得,努力的过程也是攒人品的过程!
总结经验:
1、得提前准备,提前看工商的一些产品介绍什么的,虽然可能不会用到,但是至少可以现场说;
2、该参与的就参与,别藏着掖着;
3、态度很重要,既然来了,就自信大胆,不要怕错,声音洪亮,观点清晰,最好还是有一定条理;
4、男女比例什么的不要看了就,每个组不一定,我们组就有3个妹子,隔壁就有1个汉子,关键还是表现;
第二部分:工商银行校招面试注意事项:
提醒广大考生在面试的时候需注意以下两大事项,这样才能在面试中取得胜利:
1、工商银行对专业知识要求并不高,除非你是学金融、经济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否则,一般银行面试不会给你提出高深的银行专业问题。
2、工行的面试要求你具备的能力:
(1)出色的个人素质
这一点上,要求你和他们交谈的时候,充分显示你的个人素质和良好的可塑性;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可信的人,这点很重要。
(2)较好的表达能力
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是很关键的。因为目前银行业招聘,大多偏重市场一线人员,他们的中标率也比会计、储蓄等柜台人员高很多,如果你的表达能力很好,会是你一项很大的资本。
中国工商银行面试中应试者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或建议顺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工行面试中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感染力、音质、音色、音量、音调等。
工行面试主要看应试者对主考官所提的问题理解是否准确,回答的迅速性、准确性等。工行面试对于突发问题的反应是否机智敏捷、回答是否恰当。对于意外事情的处理是否妥当等。
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面试时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
(3)提前大量的准备
建议备考之前看专业的辅导资料,面试还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准备,仅仅靠临场发货就完全处于劣势,辅导资料的包括中公的、华图的,以及口碑非常好的“工商银行面试宝典”,这个在某宝上能搜到的,店家叫anthony5299什么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答题的技巧和节奏,包括如何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脱颖而出。
(4)赏心悦目的外表
你可以不美丽,但是一定不能令人讨厌,一定要清爽整洁,正装出席。虽然大家都不承认这点,但是面试时这还是众多银行考虑的前几位因素之一。面试一定要着装合体,不要穿着太前卫,毕竟银行这个职位还是要讲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银行招聘面试时给人感觉气质非凡。
(5)专业
你的专业如果是经济,会计,金融三大主要专业,那么在同等条件下你是有一定优势的。其实,专业没有特别要求,关键看关系。有关系,什么专业都可以进银行。
(6)相关证书
5.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 篇五
(一)辛亥革命后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中国的产业工人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1912年全国产业工人有60余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工人阶级得到空前迅速的发展,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全国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
中国的无产阶级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最进步、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此外,产生和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产阶级,还具有不同于其它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第一、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因而具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的强烈要求和对于压迫者的反抗意识,具有最坚定的革命性。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少,但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多集中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大连等大城市中,便于组织和团结,易于形成强大的统一的政治力量。第三、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是破产农民出身,同广大的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易于结成同盟,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无产阶级的斗争也容易得到农民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特点和优点,使中国工人阶级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辛亥革命后,工人的斗争有了较大发展。从1912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有记载的工人罢工达到130多次,超过了辛亥革命以前数十年的总和。工人在斗争中逐渐意识到团结起来共同反抗的意义,开始出现带有政治性质的罢工和斗争。但是这个时期的工人斗争,从总体上来说,大多数还是自发性质的经济斗争。工人参加的某些政治斗争,还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口号下进行的,工人组织基本上也还处在秘密结社和封建帮会势力的影响之下。尽管这时的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年龄较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历史使命,仍然是一个自在的阶级,但是它终究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和领导力量,它的发展为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社会基础。中国的无产阶级是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并上升为一个自为的阶级。
(二)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之路,中国人民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旧的道路已被证明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寻求新的出路。于是,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开始思索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他们认定,辛亥革命的失败是由于没有经过彻底地反封建思想革命,要拯救中国,必须先进行思想启蒙,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出版,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飙。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要像西方国家那样强盛,就得走西方文明之路。他们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了全面挑战。他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这在当时封建主义占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性的思想解放运动,虽然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但是客观上为传播和接受适合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革命所需要的新思潮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场革命由于发生在与中国同样是封建压迫严重、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深受封建压迫和贫穷落后之苦的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质文明不高,不能阻止社会主义之进行”。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倾向于社会主义,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去认真了解和研究指导十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十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和所取得的成功,更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开始涌入中国。经过反复探求,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
(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程度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造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革命形势,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姿态,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新旧两个阶段的界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最初是爱国学生的游行示威运动,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一度转为低潮。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率先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运动,参加人数达六、七万。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星火燎原般蔓延全国20多个省区100多座城市。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突破了青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运动波及全国各地,波及各行各业,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军阀的利益。工人阶级充分显示了自己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中国民主革命从此有了新的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的觉醒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客观的社会基础。
五四运动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创办刊物,编辑书籍,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仅在五四运动后的一年中,就出现400多种刊物。在各种学说竞起争鸣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道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在社会主义思想潮流中,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也开始出版,《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中文译本也问世了。
在五四运动中,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重新认识了工人阶级,并把这种认识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五四运动之后他们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办学校、办工会,投身到工人运动中。马列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逐步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些人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北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进一步深入工人群众中间,为工人办事,创办劳动补习学校,组织工人联合会,出版各种以工人为对象的刊物,向工人进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指导工人群众的革命斗争。这些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并同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起来,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代表张国焘、刘仁静,武汉小组代表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代表陈公博,旅日小组代表周佛海,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出席了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7月30日晚,由于会场突遭租界巡捕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为8月初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6.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 篇六
一、如何在 InDesign CS 内使用复合字体?
答:所谓复合字体,是设置一个由特定的中文字体、标点、符号和特定的英文字体、数字组成的合成字体,当你选择几页或整个书籍的文本来应用你所设置的复合字体时,文本内的所有中文和英文文字将依照你所设置的字体分别显示。当你需要修改或再键入文字时,它仍按复合字体的设置进行显示。这样可使编辑者轻松地处理大量的中英文混排文本。
在以前的 InDesign 版本内,复合字体几乎是无法使用的。即使你设置了复合字体,它仍然无法正常显示。通过对 InDesign CS 的复合字体做了大量修改,目前已可以轻松地使用复合字体了。
要想正确地设置一个复合字体,请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在文字菜单内选择复合字体...选项,在复合字体选项对话框内,你可以在字体选框内看到中文、日文、标点、符号、英文和英文数字六个选项,而我们所需要设置的主要是中文、标点和符号(注意:这三项必须设定在统一的字体上),英文及英文数字可根据偏好自由设置。
一、自定复合字体
⑴ 选择“新建...”按钮,在名称字段内键入英文字符(因字体菜单还不支持中文名)
⑵ 首先选中字体框内的中文一栏,选择“自定字体...”按钮,
在自定字体编辑器内单击“新建...”按钮。
⑶ 在新建字体集对话框的名称字段内键入“中文”二字(注意:必须使用此名称来替换字体选框内的中文选项才可在字体表内另选中文字体)。
⑷ 在自定字体编辑器内,你可以选择一款方正或汉仪字体。在添加字符框内,你还可以键入若干文字以观看其字形。然后单击存储及好,这样中文字体一项便设置完成。
[next]
⑸ 中文字体设置完成后,你必须以同样的方法来设置标点和符号。同时标点和符号设置的字体必须与中文所设字体相同,另外在设置标点和符号时,你还需分别将自定字体集基于标点和符号选项上。这样才能在以后输入的文本中保持文字、标点及符号的统一。
二、更改复合字体
当你设置完成自定的复合字体后,你仍可重新设定所使用的中文字体。你只需选中要更改的项目,在下面的弹出字体菜单内另选其它中文字体即可。(注意:只有在新建的自定复合字体集内才可选择系统的其它字体,否则其弹出字体菜单内仅显示九款日文字体)
三、在字体菜单内选择复合字体
7.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纠结与隐忧 篇七
世界经济衰退反映了整个文明的衰变,同时反映了这个星球脆弱的环境承载力达到了一个生态极限,也说明了现代工业社会的不可持续性后果正在持续蔓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发出的经济危机信号无疑是一个噩耗,但是,现在看来,它们也却可能成为一次天赐的良机。这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可能带给我们一次极好的战略调整时期,整个世界不再可以在持续高增长阶段状态下运行,它将成为我们探索中国环境与发展新的世界背景。
尤其在全球气候变暖状态下,世界性环境遭遇更大危机可能还潜伏其后的情景中,中国经济必须从效率角度,在平衡其差异中重新思考这些年来粗放式经济带来环境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的后果,从而选择一种完全生态现代性道路发展自身。这可能意味着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漫长和艰难困苦的可持续发展历程的考验,通过调整自身发展状态与改变环境观念,在提升经济质量与环境保护中寻找到一种新平衡机制。在被迫放慢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在解决气候变暖的国际压力之下,对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和资源进行一次反省,对可持续性发展生产模式进行一次反思。通过对环境资源有限性和约束性认知,在低碳、循环、环保和生态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为探索提高环境资源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
因为在全球经济衰退危机面前,环境枯竭与自然生态灾难濒临绝望情绪正在弥漫于所有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环境约束性挑战,而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恰恰给予了我们千载难逢重新选择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最佳的机遇。在面对全球贸易衰退和金融危机面前,调整好我们发展速度,进入深层生态科技创新,就是为调整未来工业社会寻找到一个最佳地时机。当世界各国经济实体都面临着环境纠结的深层矛盾与问题时,从某种意义上可能为中国经济在过去增长中对环境破坏的严重局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复,中国经济可以采取较为缓慢速度去争取这样一个发展机遇,它既可以帮助解决我国自身工业结构偏差和诸多环境的纠结问题;也在世界自然资源全面紧张的前提下,通过被迫放慢经济增长的速度使其更好利用现有能源,寻找到新的替代能源,去解决世界资源枯竭和浪费问题,去解决因为粗放经济盲目的追求高耗能破坏环境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零排放之路,应该把经济发展的目光调整到低耗与高效利用能源和一切自然资源之上,从可再生资源上寻找出路,从循环经济着手,把经济增长转换成为经济提效,把生产品成本的控制与环境保护相合起来,并且作为未来经济考核的手段,在所有领域内把环境与生态的成本公开化,提倡环境资源效益的增长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基本模式,在保护环境与资源中完成经济生产方式快速与彻底的转型,这才可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有益的借鉴。在衰退中被迫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中,选择适当增长或低速运行的经济模式作为配合,改变以往那种高能耗,低效率以及出卖资源满足全球贸易需求的外在目的,才可能彻底放弃以GDP为导向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向环保与生态发展之路。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性
生态现代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社会学家约瑟夫·胡伯和马丁·耶尼克提出来的,它是指沿着更加有利于环境的路线重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由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提出来,它一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其主旨是既满足当代发展需求,也要同时兼顾后代经济发展需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环境与发展需求之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明显地存在着环境的不公正。发达国家由于先发的优势更加强调环境的持续性,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强烈需要更加注重现实的改造和环境的利用。上述具体情景决定了不同发展基础之上民族地域和国家采取完全不同发展路径。发展中国家应用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 以期解决环境与增长之间的矛盾;而发达国家却应用生态现代化科学技术道路, 通过解决减少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压力, 完成或实现社会发展与环境产生的诸多紧张与不和谐的问题。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上, 东西方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和工业基础发展的不同, 在现代化发展之中采取了不同发展路径, 在追求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凸显了发展的差异性。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现代化转型, 诞生在不同发展与环境背景下, 具有完全不同的环境话语表达和内涵差异。
为什么可持续发展只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为什么发展中国只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呢?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以环境保护的名义限定在可持续性发展之上,就是为了保证他们自身处于生态现代化转型中,在全球拥有一个环境良好性的发展空间,以及相应的生态安全保证自然资源。这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可以跨越进入生态现代化社会。西方国家在保证自身消费与享有物质财富可以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实现其向生态环保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这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既不改变现行资本主义制度,又可以解决环境危机,其实是通过限定发展中国家生态现代化而得到一种必然结果,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所需选择生态政治目标,既做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还可以保护好环境;这种把环境政策融入当下政治体制与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做法,符合西方世界在不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情景下,就可以保证现行经济运行机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然而,作为后发展的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前提就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首先保证世界环境资源受到相应保护的前提下,在保证发达国家物质需求与消费前提下,才可选择可持续发展方式渐进地去实现工业现代化,这决定了发展中国现代化必须服从可持续发展,选择了与环境资源保持可持续供给需求下,不可能实现生态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才可以逐渐地走向如同西方一样现代化,不可能一次性实现或完成向生态现代化历史的转变。用发展中国家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去保证他们生态现代化文明转型,并且在环境资源保障和全球生态平衡中赢得时间,正如他们自己生态政治学者所言,假如世界上穷国也跟踪生态现代化而至,肯定会在世界生态系统身上施加难以容忍的压力,对发展中国来说,可持续发展比生态现代化说得更清楚。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态现代化就是满足了物质财富翻番与资源消耗减半之间存在着兼容性,以期保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下的增长脱钩,使生态极限界限完全模糊了。但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却限定了自身的环境空间,这主要是原因国际社会对生态资源共享需求,西方生态现代化国家希望在全球化中抑制发展中国家走向生态现代化可能性,发展中国家能否跨越过可持续发展阶段选择生态现代化路径,就是要看我们能否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设定路线,从跨越式发展生态现代化中寻找到一个完全与西方不同的生态现代化发展之路。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现代化问题纠结
在西方社会全力进行生态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目前所推行的低碳经济模式,就是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提出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的做法。由于西方国家国内环境压力已有所舒缓,他们的环境忧虑主要在国际层面,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生存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加之在不平等的国际环境格局中处于弱势,因而更多关注自身贫困问题的解决。在欧美国际气候谈判的强大阵容中,使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
对于大多数传统现代工业国家来说,大多是高碳消耗的工业,如若响应全球对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就可能完全抛下现有的工业设备,向发达国家寻求低碳科技、环保技术和绿色有机设计寻求知识产权与技术支持,这显然暴露了西方国家在生态现代转型中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一种排斥,通过二氧化碳排量的限定而造成工业进步的停滞不前,紧接着就会出现经济增长的放慢和持续危机,他们为发展国家设置新排放标准的障碍,达到了把发展中国家仅仅限定在一个可持续发展阶段,而不是希望通过生态现代化的跨越完成绿色工业革命的目的。这些环境问题与生态平衡凸显出来深层的矛盾与问题,都属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纠结,它们起因于当代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体强大崛起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回应,同时也是对国内经济发展增长模式一种彻底否定,也是在可持续性发展阶段中对现有生产模式的一种质疑。因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社会环境压力之下,中国经济社会不论作出何种选择,都会影响着整个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够摆脱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限定,而直接选择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呢?因为在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现代化转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面对着双重环境衰退状态,既要承担世界加工厂的责任,又要面向国际社会负起生态责任。可见,纠结于可持续性和生态现代化状态的中国社会,在此生态背景下谈论中国的环境对策,谈论应对生态危机中生产方式转型,充满着难以辨别的纠葛,这就是当今中国必须面对世界生态责任作出担当一个郑重地承诺国际背景!中国必须在生态现代化中完成跨越式发展,才可打破西方可持续发展带给中国经济与环境的束缚。伴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强大凸显起来的力量,中国传统工业现代化中爆发生产能量释放性、扩张性带来的后果只能选择生态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否则,就不可能参与到世界经济转型变革之中。应对气候变化给中国经济体注入了活力,它可能爆发式集聚起创新的能量带给整个世界经济增长是显而易见的成果。
因中国制造而受益的地区与国家很多,但是由此而引发的环境衰退,必然由中国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系统来承担,如果中国可以借助西方生态现代化转型力量,完成生态现代化跨越,这样不仅会给中国本地经济带来更加鲜活力量,而且也可能给世界环境资源价格上涨和自然环境总体的衰退带去新的福音。
四、在全球环境语境中判断中国生态责任和义务
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引发新一轮关于国际生态责任与义务的博弈。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气候框架谈判以及不断推动的二氧化碳减排态势随后跟进,越来越凸显了这个环境话语空间在国际社会的强制流行, 并造成空前的压力影响着中国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型, 中国经济体必须对世界经济的未来作出减排二氧化碳承诺, 必须在超越了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之上, 承担起历史赋予重任!中国的环境与发展压力就是在可持续与生态现代化中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 同时还要在环境与经济成本上升情况下, 利用国际社会低碳经济、绿色环保和生态科技先进技术, 在承担国际社会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下, 在科技开发明显落后的情况下, 努力跟进国际社会新一轮产业创新的竞赛, 实现向生态现代化转型, 成功地实现生产方式转型。
国际环境语境带给中国压力是巨大的,一个要求发展自身经济而力求解决贫困问题国家,如若不能够承担起国际社会环境责任和义务,就可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因为发达国家在设定全球环境与生态责任和义务时,把发展对环境衰退视为根本原因,这决定了他们必然在国际范围内抑制发展中国家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因此,必须设置许多环境保护方面以节约资源政策引导世界经济未来,这恰恰是全球环境话语被推入到一个必须面对议题。
西方国家之前发展中造成环境和气候异常后果与情景,却在今天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凸显了出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必须以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其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对世界环境衰退承担责任和义务。不放弃发展就可能导致环境资源破坏,放弃发展就不可解决贫困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究竟如何可以满足发达国家对环境话语的预谋和参与性呢?!作为负责任的中国来说,一方面努力发展国家的经济;另一方面保护国内和国际环境,承担国际社会生态责任和义务。因此,在许多国际社会关于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异常策略中,中国承担国际生态责任和义务显得充满着难以判断的纠结与困扰。
五、中国环境容量与承载力面临的严峻局面
环境载承力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永恒地支撑一个物种的最大数量。客观地看,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空间已达到了一个不可能持续的极限,一个环境不可承载其巨大容量的危机就在眼前,这是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口巨大基数庞大,还因为近30年经济增长过快速度,它们带来环境容量不断地突破以及生态承载力不可持续下降, 这种环境危机的严峻态势引发了诸多的生态灾难和环境污染事件爆发。
在抑制世界气候变暖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之下, 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政策却因为自身被双重生态危机困在环境严峻局面中, 难以作出修复国内环境以及平衡世界生态策略, 这个困局显然属于所有发展中国家面临一种真实情景。作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迫使中国环境与发展模式发生转向时, 显然设置了许多困境阻挠中国经济的发展选择, 这个压力也表明了, 一个在世界资源紧缩和环境受到破坏境况下,中国经济必须要面对此种困厄,坚定不移地选择生态发展的社会模式,转变生产方式,才可能在如此重负下担当起修复自身环境,同时承担保护世界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走内涵式经济发展转变需求尤其迫切,也就是说,走生态现代化道路的需求十分强烈,在突破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困局中,调整先前高耗能与污染的工业结构,采取捷径的方式,由可持续性直接跨越式地向生态现代化发展,这是惟一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与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容量不足可选择途径。
六、中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与环境非正义状态日益严重
学者曾建平认为,环境正义或环境公正在广义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实施正义的可能性问题,即种际正义;狭义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所有主体都应拥有平等享用环境资源、清洁环境而不遭受限制和不利环境伤害的权利,二是指享用环境权利与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的统一性,即环境利益的社会公正。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物质财富分配的解决方案,都必须在资源占用多少的情景下作出相应的分配依据。
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社会而言,在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掠夺自然资源,强行分配社会共同财富的现象发生。这是因为中国社会改革,本着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做法,导致了社会财富占有者更多从占用自然资源上掠夺共同社会财富,他们获得了属于其他人共同拥有社会财富与自然资源。这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带来后果,伴随着越来越强烈地环境非正义状态的存在。那些没有在资源占用和物质财富上首先进入分配领域的人们,被人为的排挤在环境资源享用之外,自然就不可能分配到应有财富。因此,在中国社会面对环境资源日渐缺乏状态下,主要是少数人掠夺属于大多数人自然资源,而这种建立自然资源掠夺之上物质财富分配不公正,其实是环境非正义猖獗造成的直接原因。
目前,中国物质财富与自然资源有不少被利益集团垄断占有,这种由财富分配的不公正带来环境非正义情景非常地显著,存在于社会各个阶段之间。因此,环境衰退和自然资源枯竭,首先来自于国企行业资源垄断以及极少富裕阶层对中国环境造成危害,只有解决了中国环境非正义,才可能解决中国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什么时候环境的正义可以帮助贫穷的人们获得应得财富,什么时候我们通过平等对待人们环境权利,从而才能获得自然赋予我们真正平等。在面临环境问题责任的同时,我们可能会把眼光更多放在国内特殊利益集团在环境资源掠夺上带来问题,其次才会在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通过满足多数人关于财富分配要求,规划中国现有环境资源可持续性,阻止利益集团去进一步利用国际社会承担生态责任机会,变本加厉掠夺属于共同的资源与财富。解决中国环境正义与公正问题,同样也面临着两个战场,一方面是国内自然资源不平等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国际社会环境不公正与环境非正义现实困境。
七、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环境资源正面临着更大掠夺与缺乏有效地保护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整个世界经济面临衰退乃至崩溃危险局面。面对如此困局中国政府在国内进行大规模投资,强行拉动需求,刺激经济恢复,在放慢经济增长同时,适度调整先前发展速度。但是,这一切都可能加大了环境容量扩张与资源掠夺性危险的增加,导致整体环境载力的下降;可能继续导致环境非正义和环境不公正。因为这种以需求拉动投资,刺激市场消费方式,其实是延续着先前传统工业化发展的模式来救市,只能给中国环境带来新的灾难。
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政治需求决定了中国政府必须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循着生态现代化去寻找其更多保护环境和抑制自然资源枯竭的工业发展道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后工业发展环境选择,对粗放式投资拉动中国经济无疑带来新的启示。
伴随着西方国家生态现代化进程及时推动低碳科技发展,可能给中国新一轮投资带来新导向作用,把巨大投资拉动投向生态现代化建设中去,而不是传统工业社会那些破坏环境项目中去。满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需求,选择更加环保和生态科技创新投资发展,走生态现代化选择之路。
八、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中国应该逐步放弃GDP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适时的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稳步发展与调整传统工业社会的结构,这是建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放慢并不是放弃解决发展问题,也不是彻底放弃西方世界发展模式,而应寻找更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满足我们由贫困向富裕发展的社会文明选择。
迫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呼声,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中国经济增长可能遭遇放慢发展速度的逆境:一方面,传统现代工业一直是高碳排放产物,它们完全与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异常相背离;另一方面,也气候变化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开始进行低碳社会转型。它们是迫使中国经济必须放慢进行调整的根本原因。如何从全球经济衰退中把握住中国经济放缓的预期,也准确地预计了国内需求增长的多种可能性。
中国经济高速度增长是全球经济推动的一个结果,作为世界出口贸易大国,突然间失去了全球贸易市场基本面的支撑,依靠高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果,就可能直接带来中国经济衰落。如何刺激国内需求快速的增长,重新推助我们所谓GDP增长的神活,就显得有些荒诞无稽。殊不知,牺牲国内市场而创造的GDP增长假象,并不能确切反映我们经济发展基本面,许多依靠资源消耗和浪费的工业增长被GDP吸收了,但是,国内自身发展却被着实掩盖了起来。可见,GDP这种依靠国际贸易拉动增长,其实是缺少国内基本需求支撑,这种发展增长的需求更多是由全球贸易拉动的。当然,也包含少许国内巨大的需求在内。
迫于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异常方面需求,中国传统工业必须放弃目前的高碳化排放模式, 这是放慢经济发展的外界原因, 而发达国家工业化却因为历史原因及时地选择低碳化工业技术, 他们很早地就意识到气候变化与传统工业高碳排放的关系, 也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绿色环保技术, 创新低碳、循环和生态经济满足气候变化需要;对于中国企业与政府来说, 这几乎是一个完全崭新的课题:不能延续传统工业模式发展生产, 又要从完全没有科技创新准备状态下, 直接跨越式向低碳经济转型。
因此,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自然成为一次调整选择的逆转,它双重地担负起全球性责任,也同时承担起更新改造落后科技,寻找到发展低碳科技出路和途径。问题在于,这个结果并非是我们自愿选择,而是整个世界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应对之策。在向低碳化转型进行工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必然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在重新设定了低碳商品认证标准下,今后中国制造的商品,必须将在符合低碳标准下,才可准入欧美市场。在全球科技工艺的流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一个重要指标,成为衡量低碳科技发展新的市场标准,这意味着中国环境资源又一次面临着巨大考验,中国现行工业结构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节约资源,创新科技,环保低碳,承担国际责任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中国经济从快速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牺牲了速度可能带来更多机遇。
一个低碳科技创新的时代,其实就是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新兴产业转型阶段,需要一定时间作出新调整,才可能从根本上完成从过分依赖化石燃料走向新型能源替代和洁净能源的时代,实现对环境友好型发展人类发展需要。通过放慢经济增长多种可能性论证,使我们明确地看到,我们既可能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却又能够保持着与自己国情适应能力,而不再是走向出卖资源以及粗放经营支撑高速经济增长的道路。
九、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开拓循环、低碳、环保和生态发展之路
在变化了的世界贸易格局中,利用全球气候谈判获得低碳科技支持与环保领域技术交易机会, 大力发展环保和生态科技, 改造我们现有工业装备与技术, 提升应对环境气候变化能力, 走出经济危机困境, 不仅仅是加大内需拉动投资, 更是提升循环、低碳、环保和生态科技含量, 在总体上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低效、工业耗能过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中国在高增长中成就了自身发展需求, 达到了相当的经济规模, 也释放了巨大的经济能量, 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轨迹。但是, 物质财富巨量增长的同时, 我们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消耗掉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 这种生产方式已显出了不可持续, 一个不可持续性巨大增长持续的经济规模带来直接的生态后果就是, 我们陷入了发展与环境双重困境之中不可自拔。
迫于外界社会的压力以及国内生产对环境破坏状态程度,中国社会开始明白,只有寻求新的生产方式转型才可以保证财富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需求的平衡,基于这样转型期的生态思考,人们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寻求不同环境保护不同科技进步成果,引入到生产发展转型中来,实现对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环境主义者所推行的环保与低碳以及循环经济,可能为未来中国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推助力,为中国生态社会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因此,真正地生态主义者,并不拒绝与环境主义者合作,在多种多样的生态实践中,应用绿色环保技术,使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方法,尽管它们仍旧是在利用先前工业科技基础之上,但是在技术改造的条件下,努力减少现行工业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或做到零排放,以解决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从生态和环保目标出发建立起一个梯度式的生产方式转型模式,可以兼顾不同环境保护科技创造性,将其很好融入不同生产发展规划中,进行总体协调,才可以实现生态和环保双赢。
中国的低碳、循环、环保和生态经济实践,最终必然要走向生态主义整体的发展推进,只有在渐进的低碳、循环和环保技术目标中,时常包含着生态主义的理想在内才可以建设生态文明。问题在于,是否可以从这种合作的广泛联系中,保持与循环、低碳技术创新的社会活力,从中完成生态与环保终极目标。从低碳、循环和环保的经济中求索生态文明,探索一条更加符合生态伦理与道德,把众多目标合在一起生态平衡社会,去实现中国社会的生态现代化。
十、人文、科学生态视域融合对环境危机应对重要性
目前,世界环境危机与生态“非安全”状态,大多是经由科学与技术的观察研究得出,在全球范围内这种基于环境科学因果判断构成的要素,通常成为人们判断或者相信全球环境问题与生态话语作出的因果判断理由。然而,在人文领域关于环境灾难与生态危机却更多来自于环境想象与生态的忧患意识,缺少如同科学生态观察的客观性。但是,随着人类社会在环境危机方面感知力增强,它不断地浸透到人文学科中来,并且越来越多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的生态知识正在成为人们判断环境是否污染和生态是否安全的标准。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生态伦理、生态人类学、环境美学、建筑生态学以园林学来满足生态平衡认知上的需求,来教育人类开始利用生态科学与人文领域所共同产生视域融合,看待我们这个发生重大生态变异的社会。这些不同科学和人文领域中生态视域重合与融会贯通,开始形成为一个新的生态视域,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这种基于生态科学理念诉求和世界范围的绿色思潮,开启了人文领域里生态文化革命契机。当生态主义还在隐晦的表达着地球是一个整体观念,地球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盖娅时,环境保护主义者却相信,可以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方式保证人类继续更好的生存。因此,在面对世界范围内环境危机四伏时候,人们切不可忘记人文、科学领域中生态视域平衡、生态视域融合问题。因为解决全球性或地区生态危机问题,不可能单方面可以奏效,必须要有不同学科合力才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环境保护主义推动了生态平衡,推动了整体生态观的建构,也带来了宏观生态视域改变,把生态整体观置入到一个可以被广泛接受情景。未来的生态世界,可能更多面临交织学科和环境多元因素合力作用,跨学科研究生态危机和环境平衡的问题,必然要进行更加广泛共识。
中国生态危机面临复杂性,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环境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目前,世界应对地域性环境危机处置方案,时常是站在一个狭隘专业角度去认知,或是单一视域去透视。今后生态研究必然是跨学科式的对所有相关因素判断与分析,尤其对于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严峻局面来说,从人文和科学视域融合才可以寻找到最佳答案,这显现出世界生态研究文化的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编辑:王露)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环境与发展需求之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明显地存在着环境的不公正。
因中国制造而受益的地区与国家很多, 但是由此而引发的环境衰退, 必然由中国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系统来承担。
西方国家之前发展中造成环境和气候异常后果与情景, 却在今天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凸显了出来。
满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需求, 选择更加环保和生态科技创新投资发展, 走生态现代化选择之路。
中国在高增长中成就了自身发展需求, 达到了相当的经济规模, 也释放了巨大的经济能量, 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轨迹。
编辑后记
这是老耿(我亲切地称之为)的又一篇“长篇大作”,之前我们已经合作过一次,并且合作愉快。作为一名学者,老耿显然很高产,因为这距他上一次在我刊发表文章仅两月有余。而这高产之外,也绝不是粗制滥造。这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他带领他的学生生态团队们不辞辛苦、潜心实验研究的心血和他对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的一腔热情。
8.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 篇八
而味型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味的调味品(或叫单一味调味品)按一定比例,经科学调配而产生出一种具有各自本质特征的复合美味,故能使菜肴呈现出独特味道(或口味)的类型。利用多种味型调制出丰富多彩的美味佳肴。
由此可见,一种味型与另一种味型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一种味型里,因不同菜肴的风味需要,也是有差异的。正是因为这些味型之间的差异,从而反映了中国菜肴味型变化之精微。这就是形成我国不同地方风味和地方菜系的最根本原因。
本文将较详尽地分别叙述味型的调配与应用,解析对中国菜肴味型的本质探索,对中国菜肴的烹制起着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在种类繁多的调味品当中,根据其特有的味,按科学(实际组合归类法)分类,可分为以下十八种常见的味型。
1. 咸鲜味型由咸味和鲜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咸味和鲜味的味型。常见味有:咸味、咸鲜味(俗称盐水或白油咸鲜味型)、鲜咸味(俗称本味鲜咸味型)、五香咸鲜味(俗称五香味型)、烟香咸鲜味(俗称烟香味型)。通常用于冷菜和热菜当中。代表的菜例有:“腌咸菜”、“滑熘里脊丝”、“清蒸鲈鱼”、“五香牛肉”、“樟茶鸭子”等。
(1)咸味:是以食盐为代表的咸味调味品构成。咸味调味品种类繁多,大体上分为食盐、酱油、酱类、豆豉等四大类。
(2)咸鲜味(俗称盐水或白油咸鲜味型):是咸味调味品和以味精为代表的鲜味调味品构成。鲜味调味品的种类颇多,一般可分为动、植物性和复合鲜味调味品等三大类,包括:味精、笋粉、蘑菇粉、香菇粉、菌油、蘑菇浸膏、素汤、腐乳、蚝油、鱼露、鱼酱汁、虾油、虾酱、虾仔、蟹油、蛏油、鸡精、牛肉精、肉汤等。
咸鲜味在烹调中应用特别广泛,因菜品需要和烹饪原料的不同,咸鲜味又分为盐水咸鲜味和白油咸鲜味两类。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①咸鲜味(盐水咸鲜味):其风味特点是咸鲜宜人,清香可口。所用调料有:食盐、味精、绍酒、芝麻油、葱、姜、胡椒粉、花椒。
其原理在调配中,首先是以咸鲜为主,食盐的用量应达到“咸而不减”的要求,既突出适宜的咸度,又不压抑原料的鲜味为好;其次是味精起到一个提鲜的作用,以菜肴入口有感觉为度;最后是芝麻油、胡椒粉、绍酒、葱、姜、花椒在烹制过程中也起到一个提鲜、增香、除异味的作用,用量以不压鲜味以及不改变菜肴的特点为准。在烹制过程中(例如:“水盆鸡或鸭”),将葱挽结,姜拍松,与原料(鸡或鸭)一起投入水锅中,汆焯去腥味和血水,捞出趁热抹上绍酒、食盐,放入蒸钵,再加入胡椒粉、花椒、葱、姜、鲜汤,上笼用旺火蒸至八成熟,取出用湿纱布盖上晾凉,斩条装盘备用。然后将蒸钵内的原汁滗出,加味精、芝麻油调匀,食时淋于鸡块或鸭块上。此味极平和,具有和味、改味之作用,并不易被其他复合味抵消或压抑,夏令佐以下酒菜肴最佳,一般用于鸡、鸭等本味鲜美的原料。冬季不适宜应用。
但要注意的首先是咸鲜味虽然清淡,最重“咸中有鲜,鲜中有味”,如果失去此特点则风味全无;在烹制中,切忌感染异味,以免影响菜肴质地佳美;最后取原汁时,应将花椒、葱、姜等拣去,以保证菜肴美观。
②咸鲜味(白油咸鲜味):其风味特点是咸鲜可口,清香宜人。所用调料有食盐、味精、胡椒粉、熟猪油、姜、葱、蒜。
其原理是在调配时,除了应突出咸鲜主味外,余下各料之味均应以菜肴入口有其感觉为好。在烹制过程中,首先用适量的食盐在原料码味并上浆时入基本味,使其有一定的咸味基础;其次将食盐、味精、胡椒粉、葱、姜、蒜兑成滋汁;最后将猪油添入炒锅,烧至按菜肴需要的油温(熘:三至四成热;炒:五至六成热;爆:六至七成热),投入原料滑熟或炒散至断生,烹入滋汁,收汁亮油起锅。此味一般用于熘、炒、爆类菜肴(例如:“熘鸡丝”、“炒肉丝”、“生爆肉花”、“白油肉片”、“油爆双脆”等)的调料。此味平和清淡,有和味、改味之作用,与其他复合味均较相适,四季皆可,尤以夏季佐以酒饭、菜肴为宜。
但要注意的首先凡是用白油烹制的菜品,均属于白油咸鲜味的另一类型(例如:“白油肝片”、“白油腰花”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猪油的质量优劣,对味色影响也很大,使用时宜选用上品。
(3)鲜咸味(俗称本味鲜咸味型):是以鲜味和咸味调味品构成。一般鲜味重于咸味(例如复合咸鲜味当中的炝汁、豉油王、煎封汁等调味品)。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其风味特点是本味醇厚,鲜咸清淡。所用调料有味精、食盐、胡椒粉。
其原理是在调配中,一定要突出原料本味鲜美的基础上,要求鲜咸有味。味精、食盐、胡椒粉均应以菜肴入口就有感觉为好。在菜肴烹制过程中,应视具体原料烹制成菜要求,相应地加入以上调料并和匀。此味一般用于“贴、酿、汆等烹调技法的菜肴”以及制作“清汤、奶汤”还有“白汁鲜咸”等类菜肴的调味。此味和味、改味的作用也比较强,与其他复合味配合均不矛盾。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在烹制时,应选品质细嫩、本味鲜美的原料,调味品也应用上等,方能突出菜肴的特点。其次是操作中要十分注意清洁卫生,防止污染,保持此菜肴的成菜风味特点。
(4)五香咸鲜味(俗称五香味型):是以五香粉(八角、桂皮、花椒、小茴香、草果等)或多种香辛料(除以上五种外还有山柰、丁香、甘草、砂仁、老蔻、良姜、胡椒、荜茇、莳萝、芫荽、香叶等),配以咸味及鲜味调味品构成。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其风味特点是浓香咸鲜。此味通常广泛应用于冷热菜式。调配方法是以上述香辛料加入食盐、绍酒、生姜、大葱及水配制成卤水,再用卤水来卤制成菜。应用范围以动物肉类及家禽、家畜内脏为原料的菜品,和以豆类及其制品为原料的菜肴(例如:“五香牛肉”、“五香排骨”、“五香豆腐干”、“五香熏鱼”、“五香卤鸡”等)。
(5)烟香咸鲜味(俗称烟香味型):是以烟熏味、咸味和鲜味调味品构成。是特指以腌制或烧烤以肉类为原料的菜肴,分别使用稻草、柏枝、松叶、茶叶、竹叶、樟叶、花生壳、糠壳、锯木屑等熏制材料。在熏制过程中的熏料与涂抹了调料的动物性原料(如鸡、鸭、鹅、猪肉、牛肉等),结合而产生的烟熏味道。如用樟树叶与茶叶熏烤的“樟茶鸭子”、用青树枝与柏树枝熏烤的“烟熏鸭子”、用糠壳或锯木屑熏烤的“腊肉”、用柏树枝熏烤的“香肠”,“邦邦肉”等,都各具不同的烟香味道。这种味型的风味特点是咸鲜醇浓,独具芳香。
2. 咸甜味型由咸味和甜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咸味和甜味的味型。常见味有:咸甜味、咸鲜甜味、酱香咸鲜甜味(俗称酱香味型)、糟香咸鲜甜味(俗称香糟味型)。代表的菜例有:“糖酥桃仁”、“烧鱼枚”、“酱爆肉丁”、“糟鸭”等。
(1)咸甜味:是咸味调味品和以糖为代表的甜味调味品构成。甜味调味品种类繁多,调味时常用的有蔗糖、淀粉糖、果糖、蜂蜜、紫苏糖、甜菊糖、糖精等,烹饪中一般使用蔗糖、淀粉糖等。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此味风味特点是咸甜并重,兼有鲜香。多用于热菜。以食盐、白糖、胡椒粉、绍酒调配而成(因不同菜品的风味需要,可酌加姜、葱、花椒、冰糖、糖色、五香粉、醪糟汁、鸡油)。
调配时,咸甜二味可有所侧重,或咸略重于甜,或甜略重于咸。应用范围是以猪肉、鸡肉、鱼、蔬菜等为原料的菜肴。例如:“冰糖肘子”、“樱桃肉”、“板栗烧鸡”、“芝麻肘子”等。
(2)咸鲜甜味:是以咸味、鲜味和甜味调味品构成。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此味风味特点是咸甜鲜香,醇厚爽口,以咸味为主,甜味为辅。所用调料有食盐、冰糖、冰糖糖色、绍酒、五香粉、醪糟汁、花椒、味精、胡椒粉、葱(挽结)、姜(切块)。
其烹调原理是在配合中,食盐定味,用量以咸度恰当为好;冰糖和味、提鲜,用量以菜肴入口带甜为宜;冰糖色提色,不可太浓,以银红色为度;五香粉、花椒、葱、姜除异味、增香,如要求菜肴清淡适口或原料本味鲜美,则用量宜小。反之,宜大,酌情而定;绍酒除异味、渗透味,在烧类菜肴中地位尤其重要,用量应满足烹调需要;胡椒粉与味精提鲜,胡椒粉还能除异味,两者用量以菜肴食时有感觉为佳。
在烹制过程中,先将原料入锅,烧沸,掠净浮沫,放入冰糖色、绍酒、葱、姜、花椒、醪糟汁、五香粉和第一次加食盐,用量以微带咸味为度;原料烧至即将成熟时,加入冰糖和第二次加食盐,用量以咸甜味正确为准;收汁味浓即将起锅时,拣去葱、姜,加胡椒粉、味精搅拌均匀。此味清淡、浓厚兼有之,四季适宜。一般用于烧菜类菜肴,佐酒、下饭均可。例如:“红烧肉”、“锅烧河鳗”、“鱼羊烧鲜”、“南煎丸子”等。
但要注意的是原料一般应先经汆、焯后再烹制;若无绍酒,可用醪糟酒代替;若无冰糖可用白糖代替;若无冰糖糖色可用白糖代替;还有如:“酱肉丝”、“酱爆肉”、“粉蒸肉”等属于咸甜味的不同类型,应归属于酱香咸鲜甜味(俗称酱香味型)。
(3)酱香咸鲜甜味(俗称酱香味型):是以酱类(例如豆酱、面酱、复合酱)、咸味、鲜味和甜味调味品构成。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此味风味特点是酱香浓郁,甜咸兼鲜。多用于热菜。以酱类、食盐、酱油、味精、芝麻油调配而成(因不同菜品风味的需要,可酌加些白糖或胡椒面以及葱、姜等)。
在调配过程中,需视酱类的质地、色泽、味道,并根据菜肴风味的特殊要求,决定其他调料的使用量。如果酱类的酸度过重,则应适量加些白糖;如果酱类色泽过深,则可用芝麻油或汤汁加以稀释,使颜色稍淡一些。
应用范围是以鸭肉、猪肉、猪肘、鱼、豆腐、冬笋等为原料的菜肴。例如:“酱烧肘子”、“酱烧鸭子”、“酱烧豆腐”、“酱烧冬笋”、“荷叶蒸肉”、“酱汁鱼”、“京酱肉丝”、“酱爆肉丁”、“酱爆鱿鱼卷”等。
(4)糟香咸鲜甜味(俗称香糟味型):是以酒类、醪糟、香糟、咸味、鲜味和甜味调味品构成。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此味风味特点是醇香咸鲜而回甜。通常是热冷菜都可用的味型。以醪糟或香糟、食盐、味精、芝麻油调配而成(因不同菜式的风味需要,可以酌加胡椒粉或花椒、冰糖及葱、姜)。
在调配过程中,要突出醪糟或香糟汁味的醇香。应用范围是以鸡、鸭、猪肉、兔等家禽、家畜肉类为原料的菜肴,及冬笋、银杏、板栗等蔬果为原料的菜品,例如:“香糟鸡”、“香糟鱼”、“糟蛋”、“香糟兔”、“香糟肉”、“糟醉冬笋”、“糟醉银杏”等。
9.朝鲜问题与中国安全思考 篇九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环境纷繁复杂,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地区安全,为改革开放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当前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朝鲜半岛作为冷战的活化石,大国利益的交汇点以及博弈的平台,由于其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朝鲜半岛问题一直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一个危险因素,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一直是新闻报道和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半岛上的每件事情都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华盛顿”号航母重返黄海,朝鲜的每次核试验都引起全世界的瞩目,金正日逝世后的金正恩时代又将如何„„朝鲜半岛已不仅是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的问题,更关乎各方利益.回顾过去,其实朝鲜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朝核问题,一个是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二者相互交织,不可分割。朝鲜问题是冷战的产物,由于长期以来朝鲜南北社会制度的不同,长期对立再加上大国因素的影响,使朝鲜半岛在统一的路上布满了荆棘。而朝鲜核危机更使朝鲜半岛的统一希望降到冰点。朝核危机严重影响了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安全。究其实质可以概括为美国霸权和朝鲜生存权之间的矛盾。朝鲜为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核安全保障战略,与美国长期对朝施压并试图改变朝鲜现行体制的战略方针之间激烈冲撞的产物。朝鲜半岛问题重重迷雾背后更深层的凸显出大国的战略博弈。各大国争相把朝鲜半岛看作是手中的棋子,谋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最大化。美国把朝鲜半岛看做是其亚太战略中遏制中国和防范与压制俄罗斯崛起,助其维持世界霸权的重要战略据点。日本把扩大朝鲜半岛影响力当做其实现政治大国的阶梯;俄罗斯把参与朝鲜半岛问题看做其恢复昔日大国雄威的重要环节,中国把朝鲜问题看做制衡美国霸权主义的战略前沿。如今,美朝关系恶化,朝鲜宣布退出朝鲜战争停战协议,使本就紧张的局面更加的紧张。甚至朝鲜军方说,如果有人胆敢向朝鲜发起挑衅,必将受到朝鲜的“无情惩罚”。这些惩罚“将是超越想象的”。朝鲜的一系列举动都让我们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不过也有专家分析,朝鲜再次挑起核事件是想争取更多话语权,并不是真正的想打仗,雷声大雨点小罢了。前景如何?实现不了和平,难道就处于战争状态?那不一定,在和平与战争之间,还有相当宽阔的一条路,就是不战不和。朝鲜不同于伊拉克,国家贫穷落后,美国不希望通过一场战争再背上一个大包袱。朝鲜不同于伊朗,战争危险较大。朝鲜与中国和俄罗斯相邻,美日韩即便是酝酿对朝全面开战,也必须充分考量这两个大国的立场,所以开战的可能性不大。全世界不会爆发突然性的大规模战争。
朝鲜是中国的邻国,朝鲜半岛的局势,关乎着中国的切身利益。从地理位置看,朝鲜半岛非常重要,她扼守中国的东大门,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当今这种局势下,中国一定要牢牢坚持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切不可为任何一方所左右。朝鲜是中国东部的屏障,与中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朝鲜人民的独立自主,决不能让美国颠覆朝鲜,将其势力渗透到中国边境的阴谋得逞。当然,对于朝方提出的一些不尽合理的要求,我们也不能全部接受。其次,我国应做好和平谈判与军事斗争的两手准备。一方面调和各方的利益,缓和半岛局势,争取达到半岛无核化局面。另一方面,加强本国的经济,国防实力,这样在战时可以有效的保卫国家,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除了朝鲜问题,中国还面临着许多其他安全问题。奥巴马重返亚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外交方面,其次是军事方面,此次核危机后,在东北亚将会形成一种再平衡,会给中国安全形势带来长远的负面影响,因为美国从此会加大在东北亚的军事布局,将进一步加大对东北亚的掌控力。正当中国崛起之际,周边国家利益分化重组加快,地区国家间关系调整,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加速转向亚太,力争打造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军备呈现竞赛趋势,中国安全环境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具体表现为,海上问题矛盾激化,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压力降常态化。中越,中亚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国际社会对“核心利益说”的强烈反应,表现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中国崛起严重忧患。
当下冷静的分析中国周边国家的力量对比,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去没有,现在依然没有,短期内也不会出现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均势。尽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获得了持续的经济收益,但未来20年内权利的分配优势,还是在美国这边。中国外交依然要着眼于为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看待我国与周边的关系,需要足够长远的眼光。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是周边数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似乎出现了某种经济上依赖中国的局势,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如果把美国及其同盟体系算作一个整体,基本上所有的周边国家最大的贸易对象集团,还是西方世界开创的贸易体系。因此,对中国而言,要创造性的塑造稳定的周边战略环境,一方面,要增强与美国的战略互信与合作,管控双方的分歧,既要对没重视,但也不必处处围绕美国转。另一方面,要调整中国的亚洲战略,让周边国家更多的分享中国崛起的好处,减少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焦虑。
当前朝鲜问题局势变化莫测,相关各方面在进行相应活动,朝鲜半岛正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但可以肯定的是,朝鲜半岛以及周边地区对于中国是利益攸关的。朝鲜半岛的任何变化,都将对中国未来的国际地位,国内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中国在采取相关对策时,必须独立自主,始终坚持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一方面,我们既要继续与有关各方进行斡旋,缓和地区局势,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以应对朝鲜半岛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积极维护我国周边安全。
【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推荐阅读:
台湾问题与和平统一09-16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发展07-29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08-10
台湾问题专题复习06-16
台湾问题中学生08-08
台湾问题和国家统一10-06
形势政策论文-台湾问题09-06
台湾问题的现状和思考09-26
浅析祖国统一之台湾问题10-28
台湾问题和一国两制论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