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6篇)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合唱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当代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且重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合唱教学改革进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在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实施必要的教育新举措,改变传统教学单一死板的灌输、填充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众多的新型教学方式中,奥尔夫教学法凭借其科学、专业的优势脱颖而出。本文旨在推进奥尔夫教学法在合唱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关键词:合唱教学;教学模式;情境导学
目录
绪论......................................................................................................................................................3 1.1 研究的意义与背景........................................................................................................................3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3 2 核心概念界定..........................................................................................................................................4 2.1相关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奥尔夫教学..........................................................................................................................4 2.1.2合唱教学..............................................................................................................................4 2.2两者的结合..................................................................................................错误!未定义书签。3奥尔夫教学怎么在合唱中的运用............................................................................................................5 3.1奥尔夫教学法的实施策略.............................................................................................................5 3.1.1创设“问”的情境..............................................................................................................5 3.1.2从“问题解决”环节入手..................................................................................................5 3.1.3从“启发探究”环节入手..................................................................................................5 3.1.4从“评价方式”环节入手..................................................................................................5 3.2与合唱的结合.................................................................................................................................5 3.2.1培养欣赏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3.2.2熟悉各种地方的合唱风格................................................................错误!未定义书签。3.2.3引导学生感性、理性结合,体验情感............................................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6 致谢..............................................................................................................................................................8
引言
1.1 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竞争资源的转变,迫使社会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需求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也使得必须改
1革以前的基础教育以适应这种对人才的标准和培养方式的变革。奥尔夫教学法的落实在于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否符合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进行这项研究,通过分析固有教学的弊端和存在问题,有助于教师找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奥尔夫教育思想,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方案,使它们教有所依据,从而很快的熟悉教学,使教学质量得以必要的保障。由此可见,问题导学”
2模式的研究,也是教师逐步成长的一个过程。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模式的探索受到各方重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己成为新课改提倡的三种学习方法,研究本课题也使对三种教学方法在实践的中的落实提供一些案例支持。同时本研究课题中涉及的相关理念在一些教学模式中都有所体现,系统性的介绍这些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认识教学模式中理念的逐步完善历程。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听课等方式了解目前学生的问题意识状况以及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况;
(2)文献分析法:通过研读有关“奥尔夫教学法”在实际课堂中应用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文献,吸取其中的精华,发现回避的内容,争取在自己的论文中加以创造性的提高,有所创新;
(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小学合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实施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探讨奥尔夫教学法实际应用的效果。
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述评[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龚道学;体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本体目标的根本之举——试论我国中小学音乐现代课堂教学的时代特征与教科书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核心概念界定
2.1.奥尔夫教学法
第一,奥尔夫教学法
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关于“奥尔夫教学法”,相关学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问题为出发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生通过主体探讨,达到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注重“导”强调问题的重要性,问题可以由教师设定,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奥尔夫教学法”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下,学生一步步跟着教师的引导融入课堂,自主思考分析或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第二,奥尔夫教育思想的概念和特点
奥尔夫教育思想就是教师将教材的内容以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用奥尔夫教育思想来激发学生的探知渴望,从内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探索和解决过程,完成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奥尔夫教育思想教学使内容的展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们围绕着这个情境进行讨论和分析。能激发起学生不同的个性见解和展现出不同的结论才是讨论活动的追求,是设计奥尔夫教育思想价值的所在。这些效果的出现,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之上,洞察学生思维突破的瓶颈。需要教师时刻关注教学中表现的各种教学情况,注重反思和总结的研究。
2.2合唱艺术
合唱是一个群众性的,集体的的社会方式,合唱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合的艺术,就是众的艺术,一个一起的艺术,合唱教学,它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本身就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它能给人们以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等美感的熏陶。
合唱中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从事合唱实践活动的能力为合唱实践服务,而合唱情感是合唱实践活动的重要灵魂,与合唱中的的教学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唱综合能力,有的人会说:“先必须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够谈及合唱性”,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一切的技术训练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合唱,要表现合唱就要注重情感的培养。有的学生虽然有良好的基础,可是缺乏对合唱情感的反应,无法感受和体现合唱的美感,甚至对合唱中的节奏仅仅只能作出某种数字,数学式的机械反应,而感受不到节奏的律动感。由此可见,合唱情感的培养在合唱中有着非常的重要性。
2.3二者的共性与差异
合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人们日常生活审美情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合唱艺术都具有自身的积极性和优越性,在合唱学习的道理上都需要更加重视。对合唱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对研究合唱合唱历史演进、文化内涵、基本形态、功能价值、时代特质、美学思想等方面进行探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合唱与奥尔夫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合唱与奥尔夫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焦点。对于合唱的学习者和爱好者而言,在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了这个重点与核心就能帮助学习者和爱好者在了解合唱的基本特点后,根据现有的风格以及预备拍动作等都做出较好的学习,掌握
学习重点,提高预备拍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
对于合唱的发展而言,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各个细节都渗透了这种动作的精髓,从手到脚都存在着这种屈伸的律动性。正因为,这种律动在合唱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于合唱而言,这种动作的存在就具有显著的重要性。
3奥尔夫教学在合唱中的运用
音乐中的许多概念和前人总结出来的规律是从许多的问题事例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些实验现象和过程,必然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音乐概念和抽象的规律。如果教师在进行奥尔夫教育思想准备中,能够选择一个精挑细选、精心准备、丰富有趣、简易明了的实验呈现给学生就一定能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探索和获取音乐知识。
3.1奥尔夫教学法的一般实施策略
奥尔夫教学法的一般实施策略包括:节奏、旋律练习,包括: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包括:反应训练;体操练习;动作训练;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动作游戏;即兴练习。
第一创设“问”的情境
对奥尔夫教学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问题。但是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起不到积极的效果。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尤其是创设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进步,为其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第二从“问题解决”环节入手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对学生而言,最简单的是解决问题,从奥尔夫教学法的实施环节来讲,问题解决这个环节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从“启发探究”环节入手
也就是说学习和问题必不可分,能提出一些问题,尤其是高层次性的问题,可以促使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通过调查,很多学生能提出一定的问题,但提出的问题大部分还是最简单的,发现的或创造性的问题就相对较少。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鼓励学生多提问的前提下,让学生放宽思路,从不同角度思考,多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在奥尔夫教学法实施环节中,启发探究环节最能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提问能力。
第四从“评价方式”环节入手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质疑和创新意识不足,过分依赖教师,缺乏自己的思想。这主要是由于评价方式单一,重知识标准化轻思维创新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奥尔夫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都体现了“评价”这个环节,教师的过程性评价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3.2在合唱训练、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3.2.1活跃氛围导入情
人的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感受能力,但感受能力有敏锐和迟钝的区别。例如,我们对学生进行音阶、旋律训练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对音符、音阶、音高等基本要素的感知,认识和体会中,产生情绪上的反应和情感反应,有的学生能很快做出反应,有的则不能。如果以4/4拍来唱a小调音阶为例,需要认真地按照每一小节从弱到强、气息平稳来练习,体会唱音阶也要做到连贯、合理呼吸这些要求。这看似简单的练习,要想唱得恰到好处需要用心去练唱、用心去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从平淡、简单中体会涵义。有些同学忽视简单入门的知识,对于音阶和短小的旋律心不在焉,他们虽然也在唱、在看、在听,但是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当然就没有收获。从调式感的体验中去练唱音阶是为了唱好视唱打基础的,所以够唱音阶是重要的练习。
3.2.2.提升合唱训练效率
运用生动的语言深入分析视唱曲的思想内容、表情意义,如讲述旋律中歌词的含义,力度、速度的对比,旋律起伏的对比,调式调性的转换等,引导学生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这是做到有感情地、富于乐感地歌唱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视唱曲时,可以先讲述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乐谱及演唱技巧:(1)、这是一首四三拍乐曲,强弱弱是它的节拍规律,注意歌曲中弱起拍的呼吸;(2)八度大跳处运用气息支持,唱出纯净、柔和的声音效果。
结论
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音乐课堂实际的教学,并经过实验的检验,发现奥尔夫教学法可以在合唱教学中实施。(2)通过培养学生音乐问题意识的教学实验,发现奥尔夫教学法在提高学生问题意识方面是有效的、可行的。
(3)通过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意识、质疑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哪怕再好的模式,也不是“包治百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提出环境、有长处也存在不足。选择教学模式时,要权衡利弊。从实际出发,坚持一种模式为主,多种模式辅助的方针,也可以灵活的选用某种模式的一部分或组合多种模式的各个环节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同时,在实际中要坚持借鉴和创新相结合,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所选择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
[1]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编.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硕士论文集[M].中
[2](美)多纳德·霍杰斯(DonaldA.Hodges)主编,刘沛,任恺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3] 高天著.音乐治疗导论[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 [4] 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 [5] 王德峰著.艺术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6] 程亮,刘耀明,杨海燕编.对话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7] 马达著.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8] 刘铁芳著.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9] 廖乃雄著.音乐教学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10] 郑莉,金亚文编著.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1] 朱莉.国外音乐教育理念引入过程中的我国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 2007 [12] 曹青.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中国本土化进程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 2007 [13] 张雷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过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06 [14] 刘杜芳.课程视野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6 [15] 袁凤琴.教育理论本土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 2005 [16]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述评[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7]张馨,张文禄;奥尔夫乐器在智力落后儿童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2期
[18]龚道学;体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本体目标的根本之举——试论我国中小学音乐现代课堂教学的时代特征与教科书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9]马晔;“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略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0] 马达;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贾佳老师,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在奥尔夫音乐体系中, 节奏训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是唱歌、律动、声势、打击乐、音乐欣赏五个领域的基础, 奥尔夫抓住了“节奏”这一要素, 从语言中提取节奏基石, 用动作体现节奏型, 再配上旋律, 从而把动作舞蹈、语言、音乐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加之从律动入手的教学符合儿童最初用动作记忆知识的心理发展规律, 使音乐教学内容丰富而富有活力。奥尔夫音乐每节课都有让儿童即兴发挥的空间, 从自身的感受出发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在无形中促使儿童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1]。我们可以看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布鲁纳认知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分析孩子爱玩的天性, 在设计活动时一般考虑到以故事和游戏为背景, 故事和游戏的选择应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这是动机原则的体现。由于动作是表征系统的基础, 最初的教学可以动作为辅助引入, 设计成律动的方式。小班孩子应尽量多使用动作、直观教具, 中到大班加入图片图谱、符号进行授课。
仔细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可以发现它已经在借鉴知觉归类理论、智慧生长理论, 主张从感性和直觉出发, 认知结构主义提倡用螺旋式课程的方式表现课程体系, 二者相结合的探索方向就可以考虑把奥尔夫音乐课程设计成一个螺旋模式课程[2]。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螺旋课程”探索设计
第一, 根据ADDIE教学系统设计模型[3]。教师在设计课程时, 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Analysis:分析学习者情况 (主体性原则) , 年龄阶段, 心理特点, 需求, 找出发展的规律, 从而为螺旋线找出上升性突破方向。分析学科的知识结构, 根据学习者能力特点归纳总结知识教授的顺序及难易程度。
Design:设计教学目标 (结构性原则) , 为螺旋线找出上升性的目标, 目标分为音乐本身的目标和儿童其他能力素质上的培养目标。
Development:选择或设计相关活动支持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 (结构性原则) 。例如设计出一般模式的优秀的课例做支撑。
Implementation:1.依据程序原则, 安排合理的教学顺序, 最好动静结合, 前后铺垫符合认知规律。
2.依据动机原则, 结合后续教学内容的需要, 选择激发儿童兴趣点的导入环节。
3.始终鼓励儿童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及规律, 在听音乐及用动作表现音乐的过程中, 教师要作为背后的引导者,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并感悟到音乐的曲式结构和乐曲的规律特点。
4.设计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为孩子留出即兴表现的时间, 鼓励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Evaluation:结合学习者情况, 在难点重点或表现出色的地方设计反馈, 以强化学习效果, 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及儿童的表现也要作出评价。
第二, 生成螺旋课程的要素包括:
1.年龄与心智能力的平衡关系;
2.教学目标的设定, 音乐目标及能力素质目标;
3.对表征系统的理解及教学工具的选取方式。
第三, 奥尔夫音乐螺旋课程的模型初探。
1.课程要素分析
(1) 表征系统—教学目标与年龄发展的对照分析
(2) 奥尔夫学科结构与年龄发展的对照分析
(3) 认知结构主义教学原则与年龄发展的对照分析
2.螺旋模型的生成
以年龄及心智能力的平衡关系为Z轴, 以教学目标包括音乐目标和其他心智目标为作为螺旋线, 可以初步得出模型如下:
三、结语
布鲁纳的认识结构学习理论强调儿童学习的主体性探索, 依靠自身的直觉性和感情体验完成学习任务, 这与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对二者融合的方向进行探索后, 初步探索出奥尔夫儿童音乐课程的一种“螺旋课程”模型。该模型以年龄和心智能力的平衡为Z轴, 教学目标作为螺旋线, 螺旋线与Z轴连线围城的面积是该课程涉及的课程结构、教学原则和表征系统的使用策略等。目前该课程的开发已进入初步实施阶段, 相关的实践效果及数据将在后续讨论。
摘要:本文以布鲁纳提出的“螺旋课程”模式为依托, 将认知结构主义的教学原则及ADDIE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作为理论依据, 结合奥尔夫音乐自身的课程结构体系及教学目标, 初步探索出奥尔夫儿童音乐课程的一种“螺旋课程”模型。
关键词:认知结构主义,奥尔夫音乐,螺旋课程
参考文献
[1]布鲁纳.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6.
[2]古尼尔特.凯特曼.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初步[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 3.
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儿童声乐;教学;应用
0 前言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被称为是“世界三大优秀音乐教学体系之一”。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它对音乐的作用与突出表现。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的音乐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很渺小。而奥尔夫教学法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它有着一定的人文精神和关怀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音乐教学的发展。
1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
1.1 节奏特点
节奏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整个音乐框架中的灵魂所在,同时它也是奥尔夫教学法中所关注的一点。奥尔夫认为节奏和旋律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不能把二者看作是等同的一部分。这因为如此,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形成了这样的理论,一段音乐里可以缺少旋律,但却绝对不能没有节奏。音乐教育也是如此,节奏的培养要针对儿童的个体特征和动作语言来形成。这种节奏感需要从小就进行培养,比如:在音乐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儿童做一些针对性的节奏语感联系,从语言的基础上把握节奏,随后再将一系列动作加入进去,培养儿童对节奏的反应力与敏感度。
1.2 乐器特点
奥尔夫教学法不同于其他,它在乐器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它的乐器使用不是那种技术性非常强,要求技巧非常多的钢琴、吉他等等,它还是以节奏出发,全面调动儿童的兴趣与音乐适应度。它的主要乐器是击打类的,比如说架子鼓、三角架等等。这些乐器都有一个统一的特征,他们的音色都非常响亮,延伸空间也非常广阔,可以使儿童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给予儿童一定的创造力。
1.3 教材特点
它的教材也拥有一定的适应性,针对群体多为儿童。所以奥尔夫教学法的使用教材一般都是一些童谣、民谣等等。它的音节较为简单,在同一音型上进行多种方式的转变。这些曲目的制定也非常独特,主要是适合当前儿童的记忆与学习。
1.4 即兴特点
由于奥尔夫教学法中使用的乐器都没有特定技巧等规范,所以它的适用性与广泛性都非常的强。儿童在听到音乐的节奏时可以跟着乐曲的感觉走,另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一定的创新元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灵活多变,而且可接受度非常的高。[1]
1.5 主动性特点
主动性特点也是奥尔夫教学中最重要的特点。它要求儿童不是被动地去听教师的讲解与传授,而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儿童们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也可以将乐器与节奏结合到一起,进行发挥性演奏。具体来讲,这个过程体现的不只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实践的过程。[2]
2 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声乐中的应用
2.1 奥尔夫教学法的节奏特点在儿童声乐中的应用
我们以《伦敦桥》的这首童谣为例,对节奏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在这首歌曲中,它的传统音拍为四四拍,也就是一个小节有四个拍子,我们将这四个拍子拆分成了两个部分。但是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下,教师将四拍变为八拍,将声乐中的音节变长,要求学生在改进过后的音符中打拍子。而在唱的时候,同音连线的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是一样的,并不改变其唱法的基本规律。不同的是,学生在节奏回应的时候,可以每隔八个音符拍一下手。为了使节奏感增强并且不混乱,学生在八个音符之间只拍打一次,一共分为两步。那么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四分音符转化为自己更好熟悉的八分音符,附加的第二点在下一次唱出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适应自行的切换,他们跟着具体的节点实现断隔,每隔一次就唱一次Da。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唱法之后,就可以将音节切入到词语之中进行演唱。在这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一些字歌,将节奏中的一系列辅助曲调,直到学生可以完全掌握后,只留下歌词让学生们演练。下面我们以《天上一颗星》为例,来将一下它的具体实践措施。在第一轮时,教师可以将部分歌词音符的后面用数字备注上,使学生们对整体部分有一个基础的把控。在第二次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数字标注,使学生们尽快地进入状态。而在最后的部分,教师就只留下歌词,让学生们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以适当放慢播放速度的基础上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可以在大体上基本掌握节奏韵律,在歌词与节拍的双重进步下感受音乐的美感。[3]
2.2 从旋律角度,探究奥尔夫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
在《手指兄弟》的这首童谣中,旋律的跨度并不大,音节也相对简单。但是此音乐中,有两个小度半音,它比大度半音难校准,对于儿童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先练习比较难唱的部分,把相对困难的旋律引入后再整体贯穿。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从第二段音符的mi fa so上来练习,找到高音部分的分界点,可以在下行的do re mi后面加上一个do,直到学生们把不同的小段都演唱准确后,再进行连续性练习。首先,将do去掉,突出元音,实现整体引入。接着让学生们把分好的三个部分串联到一起,着重突出音域跨度比较大的地方,让学生们对此首歌有更好的理解。[4]
2.3 将游戏结合到奥尔夫教学法当中去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最能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部分,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可以令他们产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5]教师作为引导者、指路人,只需要把音符融入其中去,剩下的活动环节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规划。比如:教师将学生们分为两组,看哪组能够正确的掌握到《小小的船》真正的节拍。在游戏中,一组同学搭建船头,另一组同学根据步伐寻找节拍,以四分音符为主,每走一步代表四个拍子,这样依次循环。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回忆每走一步时的节奏与音律。在穿过桥体时,学生们会产生一种紧张而刺激的感觉,他们同时也会随着自己的感受而转换步伐。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创作的过程,学生们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并且收获到许多。
3 结语
奥尔夫教学法是适合当前儿童学习的教学方式,它使每一位儿童在回归到本质的前提下,更好地了解音乐,学习音乐,不管是对于乐感比较强还是比较差的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另外,奥尔夫教学法增强了儿童的创造力,使他们可以根据音乐的律动自己想象,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佳伟.奥尔夫、柯达伊、铃木教学法在我国儿童小提琴教学中的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邱金玉.柯达伊教学法在我国幼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郭瑜.探究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5(05):47.
[4]郭瑜.探究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5(04):244.
4.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1)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塑造。很多学生在学习钢琴时单纯重视听觉的感受,满意于无杂音、错音,旋律节奏正确,却忽视了思想的聚焦、情感的感知与动作的配合等等,这样就使得其钢琴演奏缺乏声势,甚至黯然失色,影响了钢琴教学质量,在奥尔夫综合能力培养观念的驱动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必然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2)激发创新才能。传统的钢琴教学学生地位相对被动,学生的潜能和灵感难以被激发出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也应该成为钢琴教育教学的启示,其中即兴创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它注重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特别是那些相对年幼的儿童,天生具有本能式的反应,心底有无限的灵感和创作激情,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特征与精神世界,尊重他们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挖掘人本性潜能。兴趣是人生成功的真谛,传统的钢琴教学方法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忽视了不同学生的特质,没能从兴趣角度培养学生。奥尔夫教学法则关注了这一点,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主动去弹奏、表演、动作、歌唱等等,尽情地陶醉其中抒发自我情感,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积极的人生情感,这些都应该为钢琴教学提供借鉴。
(4)打造原创经典之作。奥尔夫教学法的一大精髓就是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它鼓励学习者主动去思考、探索、创新,打造出属于自己原创的艺术作品,彰显出自身超凡脱俗的特色,这样的音乐教学法应该为钢琴教育提供启迪性的思考,钢琴教育教学要继承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带领学生自主去思考、创新,使学生创作出属于自身的钢琴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全面优化学生的音乐素质与才能,使钢琴教学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多的学习者创造灵感。
2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钢琴教学
(1)融入素质教育于钢琴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语言与动作应用、乐乐器演奏、听力培养等等。总的来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积极全面的教学法,试图培养一大批音乐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这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理念对现代音乐教学启发很大。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全面、力求广泛,参照所学曲目特点从多个角度、多个目标进行知识拓展。例如,美学、文学视角,艺术文化视角,历史赏析角度等等。通过旁征博引来让学生沐浴在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涵义,一旦学生掌握了足够的音乐之声,具备了深厚牢固的音乐基础,就具备了一定钢琴演奏功底,就能够演奏出更好的钢琴曲。所以,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下,钢琴教学也伴随着知识传授与文化熏陶,并非单纯的钢琴弹奏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而是需要钢琴教师的引导与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2)不断优化完善教学体系。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完备的教学系统,因此钢琴教育教学工作也应该擅长学习和借鉴这些方法,并巧妙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极其教学经验,不断优化完善现代钢琴教育教学体系。要想确保钢琴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发展,钢琴教师就要行车全面教学理念,也就是一方面要向学生讲授钢琴演奏技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另一方面也要善于针对音乐作品本身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曲目创作背景、内容特征以及演绎风格等等都应该是钢琴课程学习的对象,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曲目,利于学习,同时试着让学生对比学习不同时代的知名曲目,通过对比学习、深入探究,学习才能有所认知、有所鉴别、有所收获。试着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如新的演奏技巧产生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给予提示,让学生自行练习弹奏,然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示范,这样学生通过对比、鉴别分析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新的弹奏方法。
(3)寓即兴创作于钢琴音乐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本身就包含即兴创作思想,它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挥、情感的即兴宣泄已达到创作作品的自然呵成,这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它不仅能够增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激情,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才能的发挥。因此,钢琴教师也要善于利用这种教学思想,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思想空间,革除传统的全盘托出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提示、引导、激发等策略,让学生去自由创造、主动发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鉴赏才能。从演奏特点、曲目节奏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形态表演等都应该由学生去自行创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总结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经过教育工作者实际运用证明的科学的音乐教学法,应该被我国的钢琴教育教学所采纳,钢琴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吸收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科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参考文献:
[1]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姚艳秋.再谈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J].中国音乐教育,2010.
[3] 李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0.
[4] 石翠花.推动钢琴教学科学化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5.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呢、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的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的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因此通过学习奥尔夫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参与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才能提高音乐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不喜欢蹦跳,不喜欢课本上老的教材,因而采用综合教学的模式。如初中一年级《青春舞曲》,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新疆的画面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新疆,再通过新疆的歌舞让学生认识了王洛宾,引出哪里有驼铃声哪里就有王洛宾的歌声引出《青春舞曲》。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疆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达到了音乐与地理两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在本节课中有一个难点“鱼咬尾”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第一个“3”时第一个学生做一个动作,第二个同学在下一个“3”时要重复第一个同学的动作,到了“6”他要再编一个动作,第三个人重复做着第二个人的动作,以此类推。这一环节让学生很容易的学会歌曲的演唱,还了解“鱼咬尾”的特点。在学生掌握这一特点以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歌曲创编。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这一些都是我们传统教学中所不能给予学生的,许多学生喜欢这种类型的课堂,因为他们都感觉到了音乐课的快乐。
在本节课《七彩的管弦——卡门序曲》的教学里,学习基本主题时我采用了身体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律动的同时又熟悉了旋律,加深了对旋律的印象。在每段主题的学习中,都让学生观看相对应的歌剧《卡门》的视频,让学生把歌剧内容与音乐相联系起来,这样在后面动作编排时也有利于学生表现音乐场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倾听、表达,无论是音乐素养还是人格素质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6.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篇六
奥尔夫音乐教法的内容很多,这里简要说出了其中的要点,有兴趣的同行可以看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法、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而且逐渐得以发展、成熟和完善。其教育体系包括它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元素性音乐教育观点、音乐教学育人目的等。
一、节奏为先导
节奏本身能独立地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又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溶为一体。“节奏先导”不是一条原则或一个公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对于基础音乐教育,节奏训练显然占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节奏活动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节律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比较单纯,直感强,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器具,仅用“肢体活动”来表现,易于着手,易于被感受和领会。使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技术难度降至最低的限度。节奏为先导,具体在每节音乐课,常以节奏开始,其内容大都是儿歌(如:“小老鼠,上灯台……”、“小白兔,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梨……”等),或与该课主要内容相一致的节奏内容,作为其后教学的前引。一般先是进行朗读与拍手同节奏的类型,进一步发展为朗读与拍手,朗读与踏脚,拍手与踏脚节奏互补的二重声部节奏类型,最后可再发展为朗读、拍手与踏脚的三重声部节奏类型。节奏的训练,很少用谱,让学生直接随教师一起做声势动作,再配合接近人体的乐器(打击乐器)的使用,让学生在多次反复中记住它。同时为了培养合作协调等“非音乐”的素质,或是为了使教学气氛轻松活泼,也使用一些不是直接为本课的后续教学作引导的节奏内容。
二、边玩边学
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材中的内容不仅是简易的、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并且最好带游戏性,不能用成人性的,专业的尺度去要求和衡量。根据这一特点,结合现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奥尔夫体系中大量的与培养音乐素质有关的游戏,如:“我是 集体的一部分”(进行包括空间感、协调性和听觉的多项训练)、“声音的传递”(由最初的声音模仿到多声部和声的合唱训练,以及高度的思想专注、反应敏捷性和集体协作等多项训练)、“老子与儿子散步”(通过左右手拍击不同的节奏,进行双手平衡、相互协调和二重节奏的多项训练)等,(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方法可参看秦德祥所著的《元素性音乐教育》一书),使音乐教学不限于音乐学科本身,也不限于只是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于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反应能力、注意力的集中与合理分散能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特别明显的是由于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
三、课内器乐教学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的简单乐器的器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显著区别其它教学法的特点。
1、注重多声部的音乐:常以卡农,分组合奏,大合奏等形式,尽量不搞大齐奏,尤其要重视分组的练习和演奏。总体的演奏效果比较丰富和复杂,但其中每人的演奏都是比较简易的,这样去培养学生互相合作、配合协调的习惯,同时掌握了常用的歌曲伴奏形式以及较复杂的打击乐合奏形式。
2、简而不陋:简单的乐器,简便的演奏,简朴的乐曲,但是,乐曲的结构,演奏的表现力等诸因素都得到了十分鲜明的体现。
3、由浅入深,融合贯通:由于奥尔夫器乐课堂教学是从最简单的肢体活动开始,逐步引伸到接近人体的乐器,再发展为竖笛吹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开始器乐学习时,接触的是最易感受和领会的形式,完全消除了学生的各种学习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并且保证在其后所进行的每一项加深内容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完全熟练掌握前一项的基础上发展延续的,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之下,使学生的参与面达到百分之一百。目前,学生无论在校内或校外,音乐的学习都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乐趣之一。
四、创造能力的培养
7.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一、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1.奥尔夫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奥尔夫教学法的宗旨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新的知识, 并且发散思维, 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生对音乐课相比其他课程来说还是有浓厚的兴趣的, 但是随着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增多, 老师在课堂中难免会忽视学生的想法。 若在课堂中遵循奥尔夫教学法, 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将更明显, 学生的参与度将更高。 老师更多地照顾学生的想法, 学生的成就感增强, 在学习过程就会表现得更积极。
2.奥尔夫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讲授为主, 学生的参与度很低。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 学生很难在课堂中长期保持注意力集中, 课堂显得很枯燥。 即使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音乐课, 若是学生找不到归属感, 也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 将会把学生作为主体, 通过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这时候的教学内容会很快被吸收, 并且学生作为参与主体会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 因此, 奥尔夫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大的意义。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多媒体。
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少不了声音,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结合声音、图像、文字, 带给学生听觉、视觉的享受,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多媒体互动中找到乐趣, 享受音乐。 一种比较活跃、欢快的氛围,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 引导学生多思考,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碰撞火花, 培养创新性思维。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吸引学生。
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 很难在课堂上保持安静, 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课。 小学音乐课不应是死板的, 因此多组织一些活动、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很好的方法, 既不会耽误教学, 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学习。 例如在教授歌曲《友谊天长地久》时, 可以一改往日老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教学形式, 而是将歌曲教学分解成几部分, 先带领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 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掌握歌曲节奏。 随后带领大家领悟歌词的意思, 两两讨论然后再由老师引导。 当学生对歌曲已经熟悉时,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比赛或者自告奋勇表演, 鼓励学生认真学习,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因材施教。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 学生的天赋差异较大。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小学生的情感比较脆弱, 若是学生在课堂中总是跟不上进度而老师也总是忽略他, 就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健康。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快乐, 就要兼顾每一个学生。对那些天赋较好的学生, 可以给予表扬, 对于天资较差的学生, 可以多多鼓励, 在学唱时多多帮助这些学生, 多教几遍, 引导他们在一种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不管是对待哪一类学生, 老师都要从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快乐学习。
4.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是欢快的,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发散的, 可以有很多创造的可能性。 要遵循奥尔夫教学法, 就需要在这种氛围下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例如在《小精灵》、《小青蛙》等歌曲的教授课堂中, 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即兴演讲, 让学生自己编故事, 扩充内容,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 老师可以利用乐器进行伴奏, 鼓励学生即兴表演,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音乐创作, 从一个小节、一个节拍开始,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奥尔夫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目标,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此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案例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进来, 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亭亭.在奥尔夫教学法指导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音乐时空, 2015 (1) :129-130.
[2]阮婷洁.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5 (1) :91.
[3]李涛.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奥尔夫教学法[J].民风:科学教育, 2013 (2) .
8.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自然;节奏;创造
我国音乐教育仍长期使用着以歌唱、教学乐理知识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忽视对学生音乐情感的激发,忽视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体系,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八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和使用灵活自然的教学方法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2010年1月,笔者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音乐教师学校音乐新体系培训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从此走进了笔者的音乐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触碰自然,挖掘学生周围最贴近的音乐元素
奥尔夫强调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元素性”音乐教育入手,强调利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元素,通过人类最根本、最自然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唤起他们身上潜在的音乐本能,使音乐成为他们自发的要求。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中,笔者非常注重学生对音乐的自然体现,首先培养学生用灵敏的耳朵挖掘自己周围的音乐。例如:在新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课本中,第三课的活动“做做敲敲”,笔者和学生一起在课前准备了很多日常生活中能发出各种声响的物体,让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仔细听辨它们的音高、长短、音色等,聆听之后探索哪两种声音合在一起比较好听,哪两种声音和在一起不容易让人接受。从而让他们对这些物体按照音色感觉进行分类,再说说这些声音可以模仿大自然中的哪些声响。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做到了认真倾听,不仅培养了注意力、观察力,而且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体会情感,身体是学生表演的道具
音乐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感情的表达也是非常敏感的。在学习歌曲时,笔者让他们根据歌词内容找出歌曲中关键的情感词语,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表情或肢体动作解释这些感情词语,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笔者是这样做的: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根据学生表演引导学生将这些动作按照逻辑编排完整;用不同形式让全班每个学生都体验动作和感情的连接。在小组表演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表演得惟妙惟肖。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得到激励,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
三、节奏第一,从朗诵中寻找节奏
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个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但旋律却离不开节奏的“支撑”。因此,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通过节奏与语言和动作的结合对儿童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奥尔夫教学实践的一大特色。所谓节奏与语言的结合,即语言节奏朗诵。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实际教材,把节奏训练作为音乐课的重点教学内容,用朗诵语感作为节奏的切入点,让节奏自然流露在学生的唇齿之间。例如:二年级《音乐》下册中歌曲《老爷爷赶鹅》这一课中,朗诵是个很重要的环节。根据以前学过的节奏知识把节奏写下来,再运用柯达伊音阶手势,学生就完全可以将旋律准确地唱出来。
四、激发灵感,每个学生都是音乐的创造者
奥尔夫体系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创作法”,即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及范例帮助儿童集体创作、协助创作。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模仿—即兴—创造四步环节:探索是让学生通过动作发现产生音响的可能性;模仿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即兴是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记忆逐渐扩展,形成“雏形”;创造是将各个阶段所学的技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独创的“作品”。在四环节中,即兴和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在教学当中很注重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而表现的练习过程就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过程。
五、平等交流,师生共建和谐课堂
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组织教学的方式很注重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其中集体教学是指给儿童创设一个自由、宽松、便于交流和共享的音乐学习环境。想要创设这样的环境,教师首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角色,转变成为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的一员,将自己的肢体动作、语言方式、思维转换等各方面转换到学生的年龄范围之内,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共同学习、共同分享。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学生本能的表现力,而学生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相信通过广大音乐教师不断地学习、实践、创新,在不久的将来,音乐课堂将会呈现学生不断表演与创新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9.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篇九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黄狗(说白节奏)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
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
三、感受顽固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习,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如跺脚与拍手。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习。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狗,眼睛花天天都要去看花,
我爱花我看花就是不要去摘花
2、语词的呼应:
问:小黄狗怎样叫?答:汪汪汪汪汪汪汪叫
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
1)先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2)分组练习
一组:说白节奏型一组:顽固伴奏
四、乐器合奏
1、出示乐器
2、乐器练习
1)一起练习说白节奏型
2)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3、乐器合奏: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
1、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
10.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 篇十
因为教材、磁带等不到位的缘故,时隔数月,终于在12月的一天,我组织幼儿开展了《丰收》这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以故事《小松鼠采栗子》为线索,引出并贯穿整个活动:第一环节,我先向幼儿讲述故事,并在《小松鼠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带来幼儿进行采栗子、剥栗子、吃栗子等各种动作,大家在教师和音乐的带来下,轻松、愉悦地做动作,通过这一环节幼儿的兴趣充分地被调动起来了。第二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带领幼儿进行听音和节奏练习。首先,请幼儿听音乐,听出“叮叮”的声音,并在听到“叮叮”后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出示“十六宫格”,让幼儿认真听音乐,并在“十六宫格”中找出“叮叮”的位置,并进行节奏练习;最后,出示三角铁、小铃,先让幼儿自主探索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再让幼儿根据音乐中“叮叮”的位置和节奏进行演奏;第三环节,在《小松鼠进行曲》的音乐声中,进行小松鼠狂欢的自主表演,在动作、乐器的表演中结束了本次的活动。
整个活动,因为幼儿第一次接触奥尔夫音乐,而且活动中新颖的形式、有趣的音乐内容,紧紧抓住了幼儿学习兴趣。孩子们不时地被活动中听音找栗子、听音吃栗子等有趣情境所吸引,发出“真好玩”、“太有趣了”的感慨。但作为施教者的我,因为是第一次实践,所以在感受到孩子们喜欢玩的满足感后,更多地是活动带给我的困惑:
1、因为培训时间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只是表面化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自主实践中,只能根据自己在培训中看到的培训老师演示的内容进行,自己对教材的理性认识和分析不够,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比较模糊,导致活动比较形式化。
2、在活动中,也使我充分感受到自己音乐功底的薄弱,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使幼儿学到正确、科学的音乐知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困惑,如:幼儿园里乐器已经老化,种类短缺,如何满足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需求;从中班才开始奥尔夫音乐教学,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系统性的教学等等。我们班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才刚刚开始,不管是对幼儿还是教师,都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学习和创新,作为教师的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紧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理论的学习,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班的奥尔夫特色教学越来越绘声绘色!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2):
周五上午我们很荣幸听到台湾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胡瑛婷讲师的教学活动。这次奥尔夫活动授课的是《小鸡小鸭小鹅》,让我体验到了各种方式的音乐教学法,教法灵活、形式丰富,能充分利用肢体动作,包括耳朵、嘴巴、手、脚,甚至是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能成为乐章的音符。例如:同样的是一节有关动物的活动,我们传统的教学则是让幼儿了解图谱,然后根据图谱做几个简单的动作,在奥尔夫教学中则是先让幼儿观察故事的画面,从画面中去找图谱,再结合动物的特征来感受音乐,又可以利用夸张的肢体跟着不同的音乐来表示音乐的节奏。这个形式让我听了感到十分舒服。接下来,老师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乐器的探索,幼儿就在老师的手势指挥下根据动物的叫声,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在这个活动的开始和结束也采用了独特的形式,听音乐自己选择动作来做,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方法是非常贴近幼儿的,它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是一种大众式、体艺式的教训方法,集舞、音、美、语于一体用音乐这一主线来贯穿,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的模仿和创造来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即兴创作是该教学的核心和精髓。音乐、语言和舞蹈是人类最原本的表达。每一个人,包括幼儿、少年、成人的身上都存在着艺术地表达自我的能力和愿望。奥尔夫音乐强调互动教学活动,通过亲身感受、体验,去领悟、感悟奥尔夫音乐,体验奥尔夫教学带来的无穷乐趣。培训中,胡瑛婷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做互动练习,通过语言的节奏练习、分声部演唱,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活动气氛活跃,效果相当的自然、和谐。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3):,我有幸参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教师培训,在短短的两天学习里,使我从不懂、不了解,逐步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初步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及它的基本思想观念,学习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另一位老师过得非常的忙碌、充实,也在这忙碌中学习到了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来这里第一天我们主课教师就对我们说过奥尔夫的教学原理是:“一切从孩子出发”。带着这个道理,老师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各种音乐舞蹈,让我们慢慢了解奥尔夫音乐究竟为什么备受孩子们的喜爱。而我以前很单纯的认为奥尔夫音乐是一个课程,现在才渐渐恍然大悟,“哦,原来奥尔夫音乐是一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开心、放松、有创造性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这才是奥尔夫音乐最重要的精华”。
接下来就来总结一下我在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一些关于奥尔夫音乐的知识点:
一、乐器
奥尔夫乐器是根据奥乐夫音乐来设定的一些比较容易学的乐器:如鼓、双响筒、三角铁等乐器。这些乐器操作是非常容易的,一学就会,在第一堂课上,教师就设计了一堂课,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探索这些使我们非常好奇的乐器。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给我们介绍了这些乐器的名称以及用法。接下来都有设计打击乐器,同时还有进行乐器分组,主要是对乐器的音高进行分类如:铁质类的为乐器类音高最高的一组,鼓为音高最低的一组。
二、曲目分析
在进行音乐舞蹈的同时,教师会先让我们对曲目进行分析,如曲目的结构,乐句的特点、节奏的快慢、曲目的背景等。经过这些分析后,我们对曲目就能很全面的了解了,在表演的时候就能做得更完美了,能过这些环节让我受益非浅。
三、舞蹈创编
第二天教师让我们根据曲子的特点自由想象,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在创编的同时老师以及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如:
1、创编前要分析曲子的结构
2、想象一个适合曲子特点的主题
3、全神投入剧情中
4、表情、动作夸张。
舞蹈创编可以说我的强项,可也是奥尔夫音乐最难学的一个环节。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慢慢对舞蹈的创编有了更高的看法,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有让我们共同实践,由易到难,由短到长,让我们每个人收获都很大。
四、课堂内容设计
这次培训老师们重点培训我们在一节音乐中应当怎样设计一堂奥尔夫音乐课。
1、首先要在教学活动上注意动静结合。
2、在选音乐的同时也要注意音乐是否适合孩子们,针对小龄的孩子最好是选一些没有歌词的音乐。
3、上课时教师们要尊重孩子们的语言、行为。
4、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有价值、有成功感。
5、内容设计是其主要环节有:①热身律动;②乐器探索;③歌谣;④小儿歌;⑤音乐欣赏。
五、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一个很重的环节,在以前的音乐课中,我们都不怎么注重音乐欣赏课,认为很没有意义。通过这一次学习才发现,在奥尔夫音乐中音乐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有:可以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节奏的变化,让一些固定节奏在孩子们心中潜移默化,形成心中的一个节奏感。
1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一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乐理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60-02
乐理与视唱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这一课程能够更好地掌握乐理中的基础知识,从而为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础。然而,当前的学前音乐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劲头不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此,要求学前音乐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总结出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近年来在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普及,为一些音乐天赋良好的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新出路,学前音乐专业学生通常来自于高考失误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文化课程底子薄,学习动机不明确,本身就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在实际招生中也存在问题,招生主要依据高考分数,忽视了音乐专项基础等考查,使得一些原本不具备艺术天赋,没有音乐爱好的学生也前来报名,其中的一部分学生不具备最基础的音乐知识,实际学习过程中也倍感困难,自然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甚至丧失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部分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是在师长的参与和驱动下前来报考学习,自身却对该专业持抵触或厌烦态度,再加上缺少兴趣,过于严格的师长催促甚至会令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情绪。
(二)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动机不明确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同时,对音乐有天赋、有热爱之心,这是音乐专业教学的前提条件,然而,实际的调查与教学实践表明,抽取200个学前音乐专业学生样本,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到,将近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具备合格的音乐基础,出现了唱歌时掌握不好节奏,音乐识谱能力差,唱歌与伴奏无法融合统一。其中仅有34%的学生能够达到弹奏与演唱结合,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同时,也对学生的乐理知识进行了考核评估,结果发现仅有16%学生达到优秀,20%学生处于中游水平,14%学生处于一般水平,其他的50%学生则在乐理知识方面完全不合格。由此可见,薄弱的音乐乐理知识是影响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一大瓶颈。也正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学生无心配合课堂教学,自身无法投入到乐理专业知识学习中,学习动机不明确,缺少前进的学习动力,影响了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进行。
(三)教学模式简单枯燥,课堂沉闷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是一门以音乐教育为主的专业,其课堂教学本应生气勃勃、充满欢乐,然而,现实的学前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却简单枯燥、沉闷不堪,主要是因为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单一,一些学前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由于长年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或者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学术研究以及科研等工作中,忽视了对教学方法的思考,教学模式单一落后,缺少更新、缺乏创造力,过于简单枯燥的教学课堂沉闷凝重,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特别对于一些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学生,枯燥沉闷的教学课堂更令他们倍感无聊,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无故扰乱课堂,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前教育中音乐专业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创造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逐渐优化、改造、改良教学,改变目前这种困顿的教学状态,逐步引导学生更加乐于主动学习,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和意义
奥尔夫作为知名的音乐家、作曲家与教育家,经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等方式不自而然地表现出来。”在奥尔夫看来人类借助歌曲、舞蹈等来诠释内心情感、表达内心诉求是人类天生具备的能力,也是人类的本能性反应。奥尔夫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自成体系的教学法,那就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成为音乐教学的独创方法,该教学法体现出新鲜、活泼、生动等特点,也具有新颖独特的特征,是对传统音乐教学的创新与挑战,这种教学法目前已经得到了音乐教育行业的认可。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集学生听力、节奏、动作与互动等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它支持学习者深入走向乐理与视唱环节中,从感性、情感以及人性等方面去塑造音乐学习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使他们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能够自觉融入自身情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音乐乐理知识学习与视唱演练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体现为:更加关注学习者的内心诉求,关怀学习者的心理发育、发展情况,让学生带着一颗自然、淡定的心去自然熏陶接受音乐,带着平淡形态去学习,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让音乐学习不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性,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投入地学习学音乐,并能借助音乐来自由表达和诠释内心世界。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中的运用
(一)辩琴音,唱旋律,强化听功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听力也是对音乐学习者音乐整体能力评估的一大标准。特别是音乐中的视唱环节,奥尔夫教学法提倡通过辩琴音,唱旋律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第一,辩琴音。正式视唱前,让学生先说音名,例如:教师弹奏出若干音符,要求学生说出其名称,培养学生的音符熟练度,再逐渐过渡到音组,培养学生的辨音能力。
第二,听旋律辨乐器。通过让学生听旋律,来辨识出其演奏乐器,再要求学生哼唱其中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二)多融合,找感觉,优化动作
在奥尔夫教学理念下,主张音乐教育与动作教学的结合应用,最终达到一种综合平衡教育效果。结合肢体动作来学习音乐,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示范动作,根据某一节奏结合肢体的律动,让音乐、肢体动作与舞蹈等配合起来,让学生在活跃的动作下感受旋律、体会音乐节奏。学生所发出的每一个动作都要以音乐节奏为依据,肢体动作中又融入了游戏、形体表演等,一边听节奏旋律一边动作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生活,也增添了学习乐趣。
例如:在学习《幸福拍手歌》时,鼓励学生通过边唱边结合旋律中的节奏来拍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仿声音,借乐器,辨识节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看来,节奏是构建音乐的首要因素,失去了节奏的音乐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命,由此可见,音乐中节奏辨识的重要性。
第一,认知节奏,模仿声音。学生通常无法用于语言解释节奏的概念,但是能够感觉到音乐中节奏的快慢、长短、高低,节奏训练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可以单独对学生进行节奏的引导与认知,先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节奏。
例如:下小雨的声音是淅淅沥沥,小河流水声则是哗啦哗啦,时钟指针走动的声音则是滴答滴答,通过教师的教育、训练,使学生领悟生活中各种声音的节奏,并鼓励学生去模仿这些节奏,以此来激起学生的热情,为其音乐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感受节奏,辨别练习。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出个别相对基础的节奏引导学生来辨别,并需要学生精准地说出该节奏的名字及其构成等,再逐渐过渡到复杂音乐片段,由浅入深逐步引导。
第三,乐器辅助节奏图谱教学。图谱属于视觉材料,它可以帮助音乐教师把复杂的材料形象化、具体化,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乐器通过观看图谱来演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其中最关键是要选好歌曲,优选节奏感强、歌词简单顺畅、结构清晰且吸引学生的曲目,这样才能更容易配合乐器的演奏。
正式配乐训练前,应该先让学生复习已经掌握的节奏类型,例如:大小切分、浮点音符等,并随意结合各类节奏,逐步练习,学生也可以开创更丰富的学习形式,例如:自主结合节奏来制作卡片,展示图谱格式等,以此来更加清晰地展示出各种音乐旋律中的节拍、节奏等,是对学生音乐能力逐渐培养的过程。
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法,适合于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发育特点,有着先进的引导性与科学性,学生在这一方法的引导下能够更加乐于配合,勤于学习。在该教学方法下,学前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从中体会到了音乐学习的乐趣,将音乐作为一种自然的旋律来自然习得,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带来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菊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探究[J].音乐时空,2015(1)
[2]陈萱萱.奥尔夫音乐教育观念对学前教育专业《乐理 视唱 练耳》课程的启发[J].大众艺术,2013(3)
[3]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32)
1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二
上述两个观点,都是要求音乐教育要从儿童需求出发,尊重儿童主体,鼓励幼儿积极的表现自我和努力创造。因此,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了解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以及掌握幼儿的学习特点,深入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自身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根据学前教育环境,使奥尔夫音乐教学和教学环境进行相互融合,并且进一步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实施,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音乐教学特色。
一、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可行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一切从儿童出发”思想观点和教育原则,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教学中通过各种节奏、旋律以及基本形体动作的活动方式,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幼儿在自由快乐的状态下与音乐自然融合,愉悦身心,积极创造,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 一) 崇尚“原本性”音乐,重视元素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原本性,奥尔夫认为,“原本性音乐”是人类最本能的音乐,它是人类本能性自然、直接、即兴的流露。从音乐教学法角度来说明原本性音乐,就是最原始、最基础的音乐元素,而音乐最基础又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节奏,在整个音乐行进过程中,始终离不开节奏表现。节奏游戏是所有年龄段的幼儿都乐意接受活动方式,采用幼儿最易于接受和感兴趣的节奏训练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主体,它将音乐、舞蹈、语言融为一个艺术整体,通过拍手、跺脚、声势、简单的打击乐器等多形式的节奏训练,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节奏感,提高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并最终在这最基础的节奏训练的前提下,激起孩子们无限可能性的有效创新,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 二) 创设“即兴”环境,引导探索创造
音乐中的即兴发挥是最为原始和自然的表现形式,也是情感表达最为直接的方式。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的是一种快乐的学习体验,它对学习者能否快速学会歌唱、对歌曲音准是否正确、对乐器演奏技巧是否熟练等学习结果不做特别要求,它更侧重的是以幼儿为主体,通过唱奏等实践活动,以即兴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音乐和感受音乐,活动过程中教师仅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幼儿主动学习,鼓励幼儿进行音乐想象和音乐创造,即便孩子在即兴活动中的创造是稚嫩、粗糙和不完美的,但是这是最纯粹的音乐探索,可让孩子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幼儿对音乐思维的创作和音乐情感体验。因此,“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 三) 强调感性体验,倡导回归“人本”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感性体验,以人为本,鼓励幼儿对音乐内容依据自身的条件和方式参与其中,对音乐进行感性认知和自我发挥。由于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对音乐的理解各有不同,所以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教育者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幼儿音乐学习的过程,让孩子且“听”且“动”,使其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活动中我们更要善于激发孩子的自然性,充分调动孩子的视、听、触、嗅等感觉器官,让孩子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发掘孩子体内的音乐性,对孩子的自我发展进行全面提升。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 一)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幼儿综合审美体验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尤为重要。奥尔夫音乐教学在采用活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通过听说训练、乐器打击、唱唱跳跳、角色表演等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1. 听说训练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聆听音乐,感受曲中音乐形象或音乐情节,并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音乐感受说出来。聆听音乐之前,教师可以先用故事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后再听音乐,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
如音乐《野蜂飞舞》,可以让孩子说出音乐中野蜂飞舞的情形,也可以引导孩子想象并说出,曲中音乐除了可以是野蜂在飞舞外,还可以是什么在昆虫在飞舞?
又如,音乐《水底世界》( 陈泽铭曲) ,可以在聆听音乐后引导孩子说说水底世界有什么生物? 在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 音乐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2. 乐器打击
教具的使用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对完善音乐教学有极大贡献。奥尔夫音乐教具通常分为响板、串铃,铃鼓、三角铁等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和钢板琴、木琴、钟琴等有固定音高的音条类定音乐器。这些教具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音色优美,操作方便,活动中受深幼儿喜欢。
活动中让幼儿和着音乐节奏利用打击乐器按音乐本能作即兴性的演奏,利于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因而打击乐器在实施教学中广泛应用。
3. 唱唱跳跳
活动中让孩子在自由的状态下随乐而动,不仅可以提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学习特征。如歌曲《刷牙歌》《我的头和我的肩》等,在活动中可让孩子随着音乐节奏,边唱歌曲边做出相应的韵律动作,不仅提高学习乐趣,还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4. 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园分别扮演学习游戏中各角色的动作,也可以引导幼儿自由创编新的动作。
上述教学手段在音乐活动中不是单一割裂的,它可以是多种手段的组合,以取得最佳的活动效果。如音乐活动《七步进阶》,教师在活动设计上就可通过狼与羊的故事导入,让幼儿聆听音乐,引导幼儿对音乐中欢快的节奏和旋律想象羊在山水间嬉戏的情形、引导幼儿说出音乐中短强音和长音表现狼与羊的形象以及狼追羊逃的险象( 听说训练) ; 继而让幼儿用木鱼和串铃两种节奏乐器在短强音和长音出现之处进行打击和摇晃( 乐器打击) ; 随后让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狼与羊的角色,随乐而动( 角色表演、唱唱跳跳) 。这种将音乐与自然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幼儿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来进行音乐体验,非常符合儿童音乐教育观念。音乐是人们通过自己内心所感所想有感而发,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教师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幼儿聆听音乐、展现音乐,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他们对事物的综合审美能力。
( 二) 推崇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最突出的就是即兴发挥,通过即兴发挥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奥尔夫说过: “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各种唱奏实践和游戏活动中,教师都应增强幼儿和音乐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注重发挥幼儿的即兴能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在即兴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创造,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比如,学习歌曲《母鸭带小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从想象并模仿鸭子走路的体态动作入手学习节奏,再引导幼儿思考和模仿其他动物妈妈带宝宝出来玩的体态动作,最后鼓励幼儿对歌词进行创编。此时,孩子是活动的主角,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唱边玩边思考,学习热情高涨,并在活动中获得新的音乐知识,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还通过手脑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音乐创新能力。
( 三) 采取集体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幼儿教育不能单单是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它更需要的是社会性方面的综合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在更多时候,个人是无法独立进行的,它必须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集体教学是奥尔夫音乐的教学组织形式,旨在通过多人合作的方式,为幼儿提供分享、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孩子获取合作成功的喜悦,使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发展孩子个性和社会性。
三、结束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先进且非常合适学前教育,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及很高的有效性,教学体系比较开放,能够很好地把教学方法融入到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去,符合现代丰富且不断发展的教育体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领会和学习,通过幼儿的学习更好地使奥尔夫教学方法融入到学前音乐教学当中去,使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其先进的教育思想,旨在引领音乐教育者在实施学前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孩子个性、激发孩子兴趣。本文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核心思想的阐述,说明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并从多方面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具体应用,以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学前音乐教育,并在进行音乐活动时能很好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引入到教育活动当中。
13.快乐从教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总结 篇十三
—快乐从教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尝试在音乐舞蹈和表演中,以节奏为基础要素进行训练,通过节奏教育,使音乐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课堂中以“即兴和创作”为主要内容。在所欣赏的塘尾老师的课堂里,我感受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
“唧唧”“喵喵”“童谣”,一个歌唱的小活动,第一堂课开始就充满了热闹的气奋,让学生感受和领悟生活中的音乐声。接着又以《布谷鸟》这首歌曲来发挥音乐的和声效果,春雨的“沙沙”声,春雷的“轰隆隆”声,布谷鸟的“布谷”声融合在一起,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然后把歌曲和声响融进乐器中,用乐器来代替人声,让学生既识别了各种乐器,也能感受合奏的魅力。
第二堂课开始,老师带动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轻松幽默的动作,即兴的发挥让学生即紧张又开心。然后进入音符和乐器的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很好的用她的肢体语言区表达,如:左手代表竹木类,右脚代表金属类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肢体语言而进行乐器的合奏。
两位老师进行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一、将“语言”训练引入音乐课堂,语言,就是利用说话作为起步音乐教学,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因此在课堂中把诗词、童谣、儿歌和歌唱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能让学生容易的进入教学中,达到教学效果。
二、将“动作”训练引入音乐课堂,通过动作来发展对节奏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如:拍手、拍腿、跺脚等。
三、将“乐器”训练引入音乐课堂,一件小的敲击乐器,从最简单的节奏即兴表演开始,就能让学生进入充满神奇、幻想的创造天地。不同的节奏型可配上不同的乐器,如散响类的声响特点是比较急促,可用来代表十六分音符。运用各种乐器的特点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同时训练学生的群体合作能力。
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我觉得还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教师本身,教师快乐学生便会分享和体会到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我觉得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带着微笑进入课堂,当学生们看到老师的微笑,心中的紧张感便会少很多,同时心情会随之而欢快起来。
二、保持一颗“童心”,能在课堂上融入学生们的思想中去,和学生们玩他们的游戏,进行适合他们所在年龄阶段的教学。
三、课堂要大胆、放开。如果作为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将自己所释放,那么就无法带动学生们,课堂动作拘束、紧张、不灵活,只会让学生的模仿生硬,所以课堂间要大胆的进行发挥自己的身体动作和语言。
14.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四
今年暑期有幸接触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由得被他的自由、灵活、快乐所折服。虽然才短短的五天,却使我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目标上的差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具有相当的优势。
首先,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我们培训班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刚开始都有些拘束。老师在组织活动时,就采用了一些特有的方式。如做了这样两个游戏,老师先随意邀请一个同学和她一起跳一段很简单的舞蹈,然后两人分开,分别再去邀请其它的同学跳,这样几次重复,所有的同学就都一起跳舞了,气氛就一下子活跃起来。第二个游戏,先让我们围成一个大圆,老师把自己的名字用练声的方式对着掌心唱出来,唱完后(假装)把声音捧着,送给圈上的任意一个同学,同学接过老师给的声音,唱出老师的名字,然后再唱出自己的名字,捧着去送给另外的同学,如此重复-------不多久,我们就认识了不少的同学。刚开无法理解老师的用意,后来才慢慢领悟到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髓所在。在幼儿园,也同样可以组织小朋友开展这样的活动。
传统的音乐教育总把学习歌唱,学习相关的音乐能力作为活动目标,所以活动过程中很注重幼儿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这无疑给老师和孩子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谈何容易。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恰使这种奢望成为可能,他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老师不会要求孩子怎么做,更不会要求孩子跟着做,而只会不断地给一些语言暗示,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寻找感觉。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用担心“学不会”而徒增心理负担,只会在活动中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如奥尔夫音乐中用得很多的一种活动,跟老师的节奏随意走动。刚开始只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也就是平步走和快步走的区别,但慢慢会加入二分(慢步),或刮胡(拐弯)的声音,孩子们很乐衷于这样听节奏随意的走动,他们会开心地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他们会乐在其中,乐此不彼。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不仅能解脱心理的紧张压力,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真正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
二、有多种幼儿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1、动作
很多孩子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听到音乐响起来,就能转转手腕跺跺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想来,跟着音乐起舞,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身势动作,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这也是孩子天生的表现形式。
2、游戏
如游戏“布谷鸟”,准备:地上到处撒落着乒乓球。音乐:布谷鸟。老师不需要任何的语言,示范玩一次游戏,孩子们就能自己总结出游戏规则:听到布谷鸟叫的时候就从地上捡一个乒乓球。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聚精会神地从背景音乐中区分着时高时低,时快时缓的布谷鸟的叫声,轻松快乐地游戏着。在发展听力的同时,也在欣赏理解着音乐。
3、其它
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老师像变魔术一样变换着各种形式,带我们在音乐的圣殿中遨游,让人叹为观止。时而是跟随打击乐器有节奏地念歌词或儿歌,时而是自已即兴创编简单的音乐,跟随音乐做动作表演,有器乐、可唱歌,可舞蹈,也可情境表演。孩子们会很快被这些快速变化的新颖的活动所吸引。
三、注重合作,注重各尽其能。
15.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五
一、从语言入手进行节奏教学应用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 人们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把语言引进音乐教学中是奥尔夫音乐体系的巨大贡献。
比如利用字词、人名、地名等作节奏基石, 进行节奏练习。如初一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 因为大家彼此并不熟悉, 有的同学互相还不知道名字, 所以我从姓名入手进行节奏训练导入。首先请名字是两个字和三个字的同学分好组, 围成2圈, 两个字名字的同学用一种最简单的二拍子节奏型, 如曹阳|××|曹阳, 不断反复, 形成一个固定节奏型。一起有节奏地念, 当大家基本念齐后, 依次加入不同同学的名字, 在说到自己名字的同学向前一步。三个字名字的同学用张一凡|×××|张一凡这样的节奏型练习, 当两组都练习得整齐后, 可分成两个声部念, 加入力度、速度的变化, 形成一个二声部合说, 用自己的名字可以使学生们享受到的愉悦是难以形容的, 它又绝对是人人容易学的。这节音乐课的节奏训练既让学生相互间认识、合作了, 又对音乐产生了兴趣。
通过一样的方法, 利用诗句、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以组织更多样的节奏型甚至乐句的节奏乐句, 进行二声部甚至至多声部的大合说, 至于这些诗句、俗语、名人名言, 可以由学生自己找, 也可以老师从具有不同节奏可能的句子中选出几个与课题主题相关的句子, 由学生即兴创造节奏。
二、声势练习的应用
声势练习是用身体做乐器, 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发出声音来进行节奏练习。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声势, 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之一, 通过动作来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节奏感。
在欣赏《嘎达梅林》时, 乐曲节奏规整宽广, 我采用做声势动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听音乐:听音乐的节拍, 听乐曲的速度和它所表现的内容。加入了声势节奏练习后, 女生:××××|拍手拍腿捻指拍腿|, 男生:×—×—|拍手心、拍手背, 让学生感受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当这种最自然最简单的身体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的时候, 学生内心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分小组的声势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
在学习新的歌曲时, 还可以把较难的节奏型拿出来做声势即兴。如在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 前八后十六这种节奏型全曲用得较多, 就拿出来进行声势即兴。声势即兴一般是从模仿进入, 老师做一个四拍子气势××××××|××|后学生进行接龙。“接龙”有接尾和接头两种, 接尾要容易些, 就是教师拍四拍, 学生重复后两拍, 自己再创造两拍不同的节奏。接头是学生要摸仿老师前两拍节奏, 再创造两拍自己的节奏。这一活动形成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唱谱能力。
进行声势即兴的方式非常丰富, 由于简单易学, 又是身体动作, 不用任何工具即可进行教学, 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
16.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六
[关键词] 儿童 奥尔夫 音乐 教学法
自1984年,笔者首次接触到奥尔夫音乐教育以来,迄今已有20多个春秋,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它诠释了儿童音乐教育的真谛,它通过音乐打开了一扇知识能力共同提高、智商情商协调发展、体格人格全面进步的大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的理念是自然、有个性、有变化,倡导音乐、舞蹈、语言的融合,提倡人人参与并在音乐中通过感官体验理解音乐。那么,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呢?
一、抓住奥尔夫原本性的思想核心,使儿童音乐教育回归自然
奥尔夫说:“儿童阶段是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刻,我们应当把握机会予以启发,这对孩子未来有极大的影响。若在此阶段不去培养它,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奥尔夫原本性教育思想,探究的就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亲自参与的音乐,它探究的是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人的生命本身,它注重人对音乐最基本的感受和体验。这种体验和感受的获得,依靠的是人的自身参与,而不是外在知识的灌输。在奥尔夫教育中,儿童对音乐的认知,通过亲身体验,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而不是在困难和压力下获得的。因为它最接近大自然,所以它最适于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儿童可以亲自参与甚至自行设计和创作,即兴地进行表现全面的学习和掌握原本性音乐。这种表现的产生是儿童内心的需要,是从儿童的本能中诱发出来的。
每个儿童都要学说话,将语言赋予音乐的节奏,利用说话这一形式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从儿童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奥尔夫音乐教育在语言的发展上就有多种方式、方法。
1.用声音“唱”话。对儿童来说,年龄越小唱的兴趣就越浓厚,就越想把要说的话用自己熟悉的旋律唱出来。自由即兴的演唱,不受音高、节奏的限制,孩子们很喜欢。这也是孩子最初的作曲。这种教育方法,将复杂的创作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有利于孩子连贯性语言的发展,也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音乐创作的快乐。
2.用节奏讲话。在奥尔夫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材料,几百首歌不可能是同一种旋律,但完全可以是同一种节奏。人们说话有阴、阳、顿、挫,这里面有一种旋律。我们可以在说话时加上节奏。比如,用“ ”说一个字,如“花 ”、“我”等,用“ ”说两个字,如“春天”、“美丽”,等等,用“ ”说三个字,进而发展到让儿童用“”说一句话,如“我是一个好孩子”等,鼓励儿童将语言进行规范、押韵,这便是诗歌的最初形式。这种方法对孩子语言、乐感的发展十分有益。
3.儿歌创编。在语言活动中,我们可以对儿歌进行部分或全部创编。如“小鸭子,嘎嘎嘎,摇摇摆摆嘎嘎嘎”这句儿歌可以变换小动物及其叫声,或者改变成“小青蛙,呱呱呱,跳上跳下呱呱呱”等,请孩子创编许多不同的儿歌。再比如,儿歌《小蚂蚁》:小蚂蚁,搬大山,搬呀搬,搬呀搬,大山有多大, 一点小饼干。
由二拍子儿歌转换为三拍子儿歌。
4.听音乐讲故事。当孩子欣赏到一段音乐之后,他们会有与成人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时可以鼓励他们大胆想象音乐中会有谁?它在做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儿童通过自己的讲述,发展了语言,理解了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适于从0岁的婴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它将人的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音响,是人类宣泄、表现、交流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如拍手、拍腿、捻指等。这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方法,给人以一种全面、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即兴原则
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最突出、最核心的一个原则,它是指在活动中以即兴活动的形式发掘儿童的音乐潜能,培养孩子尝试创作音乐的能力。即兴的目的不是让儿童创作音乐作品,关键是要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的即兴创造随处可见。
1.利用身边信手拈来的一切作为打击乐器。儿童可将桌面、椅子、玩具等作为打击乐器使用,他们也可以让报纸发出不同的声音,用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做节奏击拍训练。
2.即兴创编节奏、声势。儿童在固定节拍的伴奏下即兴创编不同的节奏,为儿歌进行伴奏,将和声、卡侬、配器等融入游戏中,可以充分体验即兴创作的乐趣。
3.多种方法为音乐伴奏。奥尔夫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优美抒情的,高亢激昂的,欢快活泼的,不同的情绪激发不同的灵感。听音乐绘画也是一种重要的即兴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线条表现。跳跃的旋律,儿童会用表示;急促而坚定的声音用∵∷表示,而则表示延续不断的声音。另一种则是完整欣赏音乐后,勾勒出音乐的意境,成为想象画,这就给了孩子足够的创作空间。
儿童在即兴创造与全体合作中,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遵守社会秩序,这充分体现了奥尔夫“培养社会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
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儿童是通过自己的实际唱奏甚至伴曲来体验并理解音乐,而不是通过教师、成人的说、教、示范。奥尔夫音乐教育鼓励每一个创作的闪光点,让儿童在轻松、鼓舞的氛围中将深奥、枯燥的音乐元素以最原始、最简捷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合奏、合唱、歌舞表演、戏剧表演及其他领域的知识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在奥尔夫音乐学习过程中,儿童会惊讶的发现,原来音乐可以变成图画,图画也可以是一首美妙的音乐。在欣赏音乐《狮王进行曲》时,教师用故事分析音乐中的渐强渐弱的对比,儿童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活动中,大家自主分配狮王、王后、小狮子、各种小动物等角色,用旧的毛巾、丝巾、报纸、玩具互相为各种角色装扮,融入戏剧的成分,再分配台词,排练成童话剧的形式。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综合合唱、舞蹈、戏剧表演等诸多因素,培养了儿童参与的意识。
四、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民族性、本土性原则
奥尔夫不倡导使用统一的音乐课本和教材,而是鼓励大家根据本国、本民族的不同特色,以奥尔夫的观念为指导,去不断创编和改进。奥尔夫的教学中,多采用其本土的民歌与童谣。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文化是一笔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一些表面上形式简单、短小的音乐作品,往往朗朗上口,是雅俗共赏的经典作品,如《两只老虎》、《小老鼠上灯台》或经典古诗都是极优秀的创作题材。学习这些民歌、歌谣,可以让儿童通过节奏、旋律、乐器、动作创编,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这些学习活动,既提高了儿童的音乐素养,也可以让他们领略到祖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五、结语
我眼中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为了儿童的音乐,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和兴趣。它的教育方法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和原本性,符合儿童特点和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它推崇儿童主动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孩子的即兴创作,通过这种即兴性的创造开启了儿童想象力的闸门,让孩子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让孩子在探索中体验创作的乐趣,进而通过音乐培养健全人格,提升整体素质全面发展,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廖乃雄.儿童的音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钢琴教学中的运用】推荐阅读:
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8-15
奥尔夫音乐的教学心得10-02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新理念11-01
奥尔夫音乐节奏教案07-13
拍蚊子奥尔夫音乐教案08-25
小班奥尔夫音乐优质课10-16
奥尔夫音乐教案:鞋匠之舞08-02
奥尔夫音乐课程观后感10-13
《奥尔夫音乐“两只老虎”》课后反思08-04
中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动动小身体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