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千户农民家庭调查报告

2024-10-05

调查报告:千户农民家庭调查报告(精选8篇)

1.调查报告:千户农民家庭调查报告 篇一

一、调查源起

县农民收入多年来一直存在两个指标。一个是国家统计局调查队通过120户抽样调查的指标,截止2010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2017元;一个是由调查队提供,县统计局上报市统计局的农民收入指标,截止2010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1929元。两个指标长期并存,虽然差距只有几十元,但对外形成了很大的误导。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剩余劳动力转移较多,农民家庭收入情况到底怎样?根据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的指示,该局组织人员对农民家庭现金收入开展了调查。调查工作为期一周,于2010年7月26日至8月日进行。

二、调查经过

这次总共调查乡镇17个,它们是罗卜田、晓坪、禾梨坳、罗旧、岩桥、大洪山、杨公庙、土桥、洞下场、碧涌、大垅、板山、罗岩、麻缨塘、竹坪铺、木叶溪、五郎溪,包括21个村、84家农户、302口人。调查按照上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人员根据预先设计的表格所设计的问题提问。

根据统计口径,农民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具体内容附表)。根据这四项包含的具体内容,逐一向被调查农户提问,把农户的回答记入表格相应的栏目中,通过电脑录入汇总数据,得出调查结果。

三、调查显示的农民收入的特点

据调查统计汇总显示,今年1-7月份,被调查302户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总收入人均达5306元,比今年同期预计的全县农民现金收入2241元多3065元,增长了136.8%;比今年同期的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828元多848元,增长了17.6%;是今年同期预计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396元的36.9%。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为4193元,占现金总收入79%;家庭经营性收入人均为950元,占现金总收入17.9%;转移性收入人均为163元,占现金总收入3.1%。农民现金收入呈现的特点:

1、工资性收入中,打工收入为主,而打工收入又主要以外出打工(本乡以外)收入为主。乡内打零工人均收入614元,占工资性收入的14.6%;乡以外从业收入人均3548元,占工资性收入84.6%。

2、家庭经营收入中,主要以粮食蔬菜瓜果销售为主。粮食蔬菜瓜果销售收入人均660元,占家庭经营收入69.5%;畜牧家禽销售收入人均209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22%;渔业收入人均53元,占家庭经营收入5.6%;林业收入人均28元,占家庭经营收入2.9%。

3、转移性收入中,主要以各种政策性补贴为主。粮食补贴人均100元,占转移性收入的61.4%;报销医疗费补贴人均47元,占转移性收入28.8%;亲友赠送(人情往来)人均8元,占转移性收入4.9%;养老金收人均4元,占转移性收入2.5%。

从上述情况看,被调查农户的现金收入主要是工资性收入,这块收入占到了农民现金总收入的78.4%。家庭经营收入只占到总收入的12.5%,其他占9%左右。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主要以打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

四、调查数据的可信性及对全县农民现金收入推算结果

这次调查采取进村入户面对面提问的方式进行,数据来源是真实可靠的。所调查的17个乡镇中,一类乡镇4个,二类乡镇7个,三类乡镇6个,农民外出务工数和收入数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根据302人占全县32万农村人口的比重,除去城镇人口和贫困人口数进行推算,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大致在4477元左右。

五、合理建议

1、加速推进城市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本县打工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一方面为农民开辟更广泛的就业门路,另一方面方便农民工照料家庭。

2、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集约经济。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灵活有效的流转机制,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集约经济,培育粮食蔬菜瓜果、畜牧家禽、林业、渔业大户。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研发短平快项目,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短期完成农村原始资本积累。

4、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

5、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

一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速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正使农村弱势群体衣食无忧。二要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排查力度,力争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要保证县级配套资金的落实,确保低保对象足额领取保障金;三是加强监督,严格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确保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公平、公正。

总之,要理性的分析农民现金收入构成,从表面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真正原因,正确把握农民增收的渠道,充分认识外出打工的困难:一是今年打工的月收入已经明显下降;二是打工的门槛提高,对年龄、性别、学历有了新要求,相对限制了农村“40——50”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三是房地产行业进入低谷,农民工灵活就业者的门路变窄;四是资金缺乏,返乡农民工创业起步更加困难。

2.调查报告:千户农民家庭调查报告 篇二

基于上述背景,笔者选取北京市朝阳区的一所自办打工子弟学校———WL学校(1)及学校中两个学生家庭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人类学参与观察和访谈的方法,深入到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对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真实、细致的纪实描述。

1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背景

北京市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大多选择居住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郊村内,受经济、工作性质等条件的制约,他们只能远离繁华、便利的高楼大厦,租住在市郊脏、乱、差的低矮平房里。

1.1 家庭居住环境

笔者所开展田野调查的两个学生家庭租住的房屋均属于租金便宜、设施简陋、面积窄小(不足10平米)的低矮民房或地下室。对此小辉曾说过“外面白天,里面黑天。外面黑天,里面还是黑天。反正你想什么时候白天就能什么时候白天,只要你开灯就行呗。”(2)家庭周边的居住环境里除了以流动人口为主的人口聚集区外,还有网吧、游戏厅以及色情交易的“理发店”。村内曾发生过强奸、砍手、殴打致死等恶性事件。

1.2 父母职业等相关背景

开展田野调查的两个家庭中的父母来自河南、黑龙江省份,均已来京打工多年,靠回收废品、从事体力劳动为生,工作内容不稳定,家庭收入低薄。父母均为小学毕业,学历较低。小辉父母曾感叹:“没文化,干什么也不行,给咱别的咱也不会干啊,要不说学习得像你们一样,有出息,最起码给咱自己(工作)的时候咱能干。哎,没办法,只能干点出力的活。”(3)

2 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家庭教育的环境

农民工家庭多租住在环境较差的流动人口聚集区,除了自身家庭的生活条件无法为子女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外,还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学生常常要帮助家长做家务、料理生意,有时还要在“干活”过程中受到人身伤害,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吃完午饭休息时,小帅弟弟伸过手来让笔者看,手红肿着,上面还有一些血迹,原来放假后他们被爸妈叫去干活,干活的内容与机器有关,家长则忙别的。结果弟弟不小心把手指绞在了机器里,当时他们被吓坏了,赶紧跑去叫人,他妈过来后,先切断了闸,但是手已经卡在里面了,妈妈直接就把手从机器里硬拽了出来,听小帅弟弟说:“当时把我疼的啊,疼死我了。”流了很多血,但他妈妈没有送他去医院消毒、检查,只是用白酒给他洗了洗。“当时疼得我……”小帅弟弟又重复了一遍。笔者问:“那后来呢?”小帅弟弟说:“我妈就告诉我别沾水。”“已经几天了?现在还疼吗?”“疼啊,有几天了吧,就是上周末的时候弄得。”小帅说:“这下他弄伤手了,就剩我一个人干活了。”小帅弟弟说:“对,现在全让他干了。”他还有点庆幸自己的手被挤伤了,因祸得福,窃喜。(4)

2.2 家庭教育的方式

在笔者开展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在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家庭中,父母多采取的是暴力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多打”,打的越狠越管用,否则孩子就不会有出息。跟踪调查的两个家庭的子女均没有逃脱被打的教育经历,在笔者前往学生家庭开展田野调查期间曾亲眼目睹了小帅挨打的过程,让笔者触目惊心。

小帅妈妈无意中看到了小帅的作文本,说:“你这就是你的作业?写的字乱的能看?这么多错字……”小帅不理会。他妈急了:“你看看,还不让说。给我把电脑关了,开始学习。”(音调变高,表情开始严肃)说着就把他的作文本扔到了面前,说:“这就是你写的字?就这么乱……给我把电脑关了!赶紧学习,我说话你听到没?快点!写字写那么乱,成天还玩电脑,你就别学习,回来你爸问你还是什么都不会,到时候你就等着吧!哼……你爸走的时候跟你说了什么了?……”正说着,小帅关了电脑,起身撕掉了作文本,一页不剩,一脚踢开了凳子。这可气坏了本来就有点生气的妈妈,她抬头看到门上的铁晾衣架,直接拿下来,快步向小帅走过去,见妈妈气势汹汹的拿着“工具”过来了,直接躲到床上,缩到被子里。他妈根本不饶恕,直接“啪、啪……”一边敲一边说着:“我让你脾气大,脾气这么大,我抽不死你,抽不死你,你脾气怎这么大?撕吧!我敲死你,我让你脾气还大。让你爸回来把你吃了,我让你还脾气大不大。你下次还敢不敢了?我就说了你两句,你就把本子撕完?”小帅在挨打的过程中一直抱着头哭,蜷缩着身体,往被子里躲。他妈妈吼道:“全部撕完,数学书、语文书全部撕完,别上了。拿火烧了,你不是脾气大吗?你说他脾气大不大?我就说了他一句,你爸晚上回来看你写的,就全部撕了。你撕吧,你说你脾气是不是太大了?”说着嗓门就又吼起来了,开始喊:“你还是不起来是吧?快点!还作呐!”又喊了几遍见小帅没有反应,她的脾气又上来了,气势汹汹地拿起衣架向床那边走去,笔者下意识地拦了一下,希望她别打了,但她说:“你别管了,我让你学(习)跟死一样,我今个儿(今天)非得……抽不死你!我叫你厉害!”等小帅起身转过脸来,笔者看到他鼻子上全是血,他妈妈说:“他的鼻子爱(容易)流血,习惯性的。”事后了解得知,小帅的习惯性流鼻血是由于其爸爸的一次暴打留下的病根。(5)

2.3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

进入城市生活后,“赚钱”成为众多农民工家长们工作的第一目的。家长工作的忙碌让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关键期的子女们受了忽视。家长通常将子女交给学校后就不再过问,除非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家长接到学校老师的通知后才会抽时间到校。到校后除了告诉老师要严厉该打就打,就是让老师多给子女留点作业。这让出发点原本是好意的学校老师无奈,本想在家校之间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意外的是家长对此却并不理解。

小洁怂恿班级的男女生5人放学后前往小公园喝酒,此事被班主任得知后要求其家长来校。

…………

老师说:“女孩现在大了,进入到青春期开始变得敏感,对异性有好感,喜欢和异性待在一起,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家长必须重视,不能让孩子晚上那么晚了还不回家,和男生待在一起。她又是留级的学生,之前的同学都上初中了,那天就有一个初中的男生和他们待在一起,到时候,如果真出了什么事,吃亏的是女生啊。”家长说:“嗯,是,是……我也感觉到她这一年复读学习不是很扎实努力了,我还总觉得是不是让她复读错了。”老师说:“她在学校学习上还可以,但现在社会这么乱,诱惑这么多,不能一天只顾忙自己的生意,把孩子耽误了。”……老师说:“我今天叫你来就是让你知道,没别的意思,不是让你回去打她,你回去也别打她了,和孩子多沟通沟通,现在女孩子到了特殊的生理期了,妈妈就多和孩子聊聊,对孩子好。”家长说:“我感觉她一天上学,交给学校老师就行了,哪想过那么多啊。你们老师说的他们也听,她也不和我说什么事,她怕我,我们家孩子都怕我,都不敢怎么样。她还是闲工夫太多了,你就给她多布置点作业,让她没时间出去。”老师不好意思说:“多布置作业,那也不能就给她一个人多布置啊,那样她更反叛了。按理说做父母的就应该和孩子多沟通沟通,别一有事就打孩子,把孩子都打傻了。……没别的事,回去别再为这事打她了。”就这样家长离开了学校。(6)

3 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通过以上详实、具体的一手田野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亟需解决,本文试图从政府、社区与学校、农民工自身三个角度对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农民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性建议。

第一,政府积极推进和完善农民工相应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民工生存和居住环境,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农民工大多在没有劳动保障下频繁更换工作内容及场所,租住地随工作而变是农民工家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因而,建立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行流入地政府对农民工们给予社会保障专项补贴,同时企业也为农民工们缴纳部分社会保障款项,保证农民工们在城市的工作、生活有全方位的保障,以此成为流入地与企业吸引、稳定农民工的一项福利,减少流动。[4]

第二,充分发挥家庭所在社区的帮扶作用,通过与学校建立有效的连结,创设家长学校、举办家长课堂、家长经验交流会等,帮助农民工父母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家庭所在的社区建立相应的帮扶救助体系,并将体系与学校建立有效连结,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农民工家庭教育知识的辅导。

第三,农民工家长自身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为子女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农民工来说,注重自身素质提高,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是取得子女家庭教育成功的最明智选择。?所以,农民工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家长学校、课堂学习中来,多与学校、老师沟通。同时,注重与子女沟通,学会保持冷静的心态,用“嘴”和“心”与子女交流,认真倾听子女的心声,了解他们成长中的内心世界,避免教育过程中无节制的打骂现象,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单个人”外出发展到了“家庭化”流动。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转移过程中,父母往往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本文以对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家庭教育的环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三方面真实呈现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田野资料进行分析诠释,试图提出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行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OL].http://baike.so.com/doc/2224717.html.

[2]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网http://www.bjstats.gov.cn/rkpc_6/pcsj/201107/t20110704_205609.htm[O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OL]..http://w 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

[4]吕杏.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武汉市的调查[D].华中农业大学,2012,6.

3.西江千户苗寨考察报告 篇三

历史渊源

贵州苗族是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苗蛮族团演变而来的,三苗时代就形成了。苗族人到黔东南入住西江,包括民居建筑工艺在内的各种古老的苗族文化也随之带到了这里,并在此地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历史书上有“北人穴居,南人巢居”之说。中国建筑分为南北两大系。南方从巢居发展为干栏式建筑,已发现的最早遗存是距今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正是其先民传承下来的古老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经过逐步完善的重要体现。

基本内容

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一般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前檐柱吊脚,“吊脚楼”因此而得名。底层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等。第二层为全家人活动的中心。正中堂屋外侧安有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堂屋又是迎客厅,佳宾亲朋到来,常在此间摆上长桌,设宴款待。第三层一般用作存放粮食、杂物,大户人家也用1—2间作客房或女儿的卧室。有的还利用吊脚楼边搭架木板作晒楼,夜间可纳凉休息,观星赏月。

村头寨尾都种有树。石板小路四通八达。

苗家建房要选择吉日,至少要操办以下事宜:

1、择屋基。多选在寨内或紧靠寨子适宜于建房的空地上,不够宽的,则还要砍坡砌坪。

2、备料。一般在盛夏农闲备料。最重要的是选取中柱。砍中柱要带香、纸钱、酒、鱼、糯米饭等到树脚祭奠。主人先砍几斧,方由他人砍伐。

3、发墨。待材料晒干、刨好后,木匠开始发墨。发墨时,主人在柱墩一端捏线,木匠在柱上拉直,用力一弹,墨线毕直均匀,则示吉利,否则另发。

4、拆枋凿眼。按照木匠的着墨纹路,用锯子、凿子、斧头等拆卸穿枋,凿眼打榫,修锯横梁。

5、立房。立房架和上梁同天进行。全族人聚集相助,齐心协力把新房立起来。亲戚朋

友带着礼品前来庆贺。

6、立大门。杀公鸡一只祭祀。待盖房、装壁等等之后,乔迁要择吉日进行。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墨斗、墨线,斧头、凿子、锯子、刨子。

基本特征

西江千户苗寨千幢各异的吊脚楼,富于活力,天人合一。苗家人迁入这里后,为了留下平地作耕种用田,为了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为了自己的繁衍生息,在建造住居时,选在30—70度的斜坡陡坎上,在传承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创建了穿斗式木质结构吊脚楼。这种结构形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简单而稳固性强,它是以柱、枋为基本构件,通过穿斗形成完整空间。二是充分利用当地木材及其强度。由于采用的是穿斗结构,用小材可以盖大房。三是既节约了耕地,又适应于山地斜坡建屋,并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典型的天人合一。

房子框架全系榫卯衔接。一栋房子需要的柱子、屋梁、穿枋等等有上千个榫眼,木匠从来不用图纸,仅凭着墨斗、斧头、凿子、锯子和各种成竹在胸的方案,便能使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一栋栋3层木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上,足见苗族民居建筑工匠的工艺水平。

不识汉文的苗族木匠在建造民居中,运用高深的力学建筑原理和普通的几何图形。吊脚楼的造型从宏观上看,它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是稳定而庄重的普通几何图形,给人以一种既有典雅灵秀之美又有挺拔健劲之美的感觉。无论柱、枋、梁、檩,都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相互垂直的网络体系,从而奠定了长方形结构的基础,然后逐个延展组合而成整个屋体。屋面由于排水的需要,必须是两面或多面,这样就确定了它的三角形最稳定的结构。从横向观看,房屋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由一个三棱体和两个长方体组成。这样的建构,除了结构上的稳定得到保障之处,在艺术感觉上显得端庄稳重。

吊脚楼在虚实对比关系上,显现了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断面纤巧的木结构穿斗式构架已极轻灵,苗居半边吊脚楼突出“轻”的效果。“悬虚构屋”,架空而立,上实下虚,对比强烈。

建房习俗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宗教色彩,备料、发墨、上梁等都要祭祀而且有很多禁忌。

主要价值

西江苗族吊脚楼是苗族先民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辗转迁徙所带来的古老干栏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逐步完善的,是苗族建筑文化的载体。在民居建筑中,吊脚木楼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地位,它是苗族等少数民族安身立命、繁衍后代、延续民族历史的根基。西江千户苗寨规模之大,气势之恢宏,是自然环境、民族、历史、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综合体,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对苗族人民来说,它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一个民族的民居建筑是其经济、文化、艺术、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历史积淀的集中表现。它以传承的物质形态方式表达其文化内涵。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西江苗寨吊脚楼是深入研究苗族和南方兄弟民族民居建筑历史与文化的“活化

石”。

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各地的人们,从国家领导人到专家、学者,乃至平民百姓,千里迢迢,不辞辛劳,纷纷来到西江考察苗族吊脚楼,这是人类古建筑遗迹和南方少数民族在山区环境下继承和发展干栏建筑提供的实物见证,对于启迪人们充分应用现代科学建筑技术,用其他建筑材料替代木材,保护森林的同时,又要保持各民族传统建筑的风格,去发展现代建筑文明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濒危状况

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实物

保护与建筑文化的延续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1、由于吊脚楼建筑工艺以师传方式进行传承,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传承方

式相当脆弱。在西江千户苗寨,木匠师傅现在已为数不多。

2、地质易崩塌、滑坡,民居建于斜坡陡坎之上,加上建筑年代久远,干燥易燃,火灾

隐患大,生产生活用火,都是导致建筑实体毁损的危险因素。

3、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观念改变,缺乏民族认知感和认同感,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住陈旧的木房,认为居住木质结构的房屋是一种落后与倒退,喜欢上高大整洁的楼房,根

本不愿意去学习这种古朴建筑的技艺。

4、新式建筑的介入,造成西江千户苗寨的建筑风格的严重失调,文化内涵变得很不协调,特别是交通建设和办公楼、民居房的建设给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建筑艺术的保护带来很

4.调查报告:千户农民家庭调查报告 篇四

一、活动目的

紧紧围绕“提高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宣传教育政策,彰显教育成果,构建和谐校园”这一教育主题,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共同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办满意教育。

二、主要内容

1.汇报学生(幼儿)近期在校的进步;

2.学校近期取得成绩和规划;

3.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特别是好的表现;

4.和家长交流教育体会,提出家庭教育建议;

5.征求家长对学校及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6.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宣传工作。

三、活动措施

1.各校成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家访小组。班主任为组长并具体负责本组活动安排,任课教师参加的家访队伍。

2.家访前摸排工作:家庭住址、电话、家长姓名、学生思想动态,因人而异制定家访计划。

3.家访时间:

1月19日~1月29日

4.家访结束,学校、小组成员间进行交流,形成书面材料,以班级为单位交10份记录至办公室。

5.到户交流为主,个别无法到户交流的可用电话等其他形式访谈。

四、活动纪律

1.各小组要丰富家访内容,创新家访形式,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力戒形式主义,走访率100%。

2.强化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3.坚持实事求是,真诚沟通交流,严禁告状式家访。

5.调查报告:千户农民家庭调查报告 篇五

临沂市沂南县位于沂蒙山区,民风淳朴,虽属于发达的山东省,但由于地理位置闭塞,离大城市和繁华的中心集镇的距离较远,很少受到城市现代经济文化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且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民主文化环境较差,作为经济欠发达村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11年6月到9月,笔者先后到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一些贫困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范围涉及沂南县3个镇6个村,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有效收回469份,问卷有效收回率是94%。

二、欠发达村庄农民政治参与现状

(一)农民的政治素质和参与水平整体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所调查几个村的村民自治水平整体上较低,农民相应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文化水平也较差,34.7%的村民表示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村民自治;36.1%的村民表示村里的村民自治都是形式或者根本没有村民自治,都是村干部和上级领导说了算。当问到村民是否了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时,39%的村民表示听都没听说过;26.4%的村民表示听说过;2.7%的村民表示自己非常了解。

(二)政治参与方式以非制度化方式为主

根据此次调查,大多数村民的政治参与方式是非度化参与,例如,问卷中涉及这样一道问题,当村民认为村委会不公正时,会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47.2%的村民选择与村干部对着干并找机会报复,37.8%的村民选择不作为,即什么也不说,下次不选他就可以了,而只有15%的村民表示会写信向上一级反映情况或者到法院进行诉讼。制度化参与主要是参加投票和选举,但是村民对于投票和选举的参与也并不积极,在问到村民是否参加过村干部选举时,只有36.1%的村民表示参加过。

(三)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之间存在偏差

通过调查和对一些农民的访谈发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民政治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没有相关性,即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不一定有较高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反之成立。而农民受教育程度与与农民对政治民主知识的了解程度则是呈正相关的。如在那些表示自己了解什么是村民自治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村民中,有87.2%是高中及以上学历。这就反映出来一个问题,即受教育程度较高,并且掌握了一定基本政治民主知识的村民并不一定的具有较高的参与意识并积极进行政治参与,他们在政治生活中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可能会采取一种不作为的方式。

三、欠发达村庄农民政治参与影响因素

(一)农民缺乏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

这首先是由于我国农村整体上缺乏有利于发展民主意识的民主文化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实行“强国家、弱社会”的高压治理模式,农村干部几乎垄断所有的政治管理权力,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经济上的落后加上信息和所处地理位置的闭塞,使得他们很少或几乎没有什么民主意识。其次中国流传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给农民造成思想禁锢,一是顺民思想严重,认为政治是国家的事,是当官者的事,不是老百姓的事。二是中庸思想严重,怕出头,求平安,认为积极参与政治是好出头、好事、好逞能的表现。

(二)农村家族宗族势力盛行

在对有关影响该村村干部选举公平性以及妨碍村民自治的因素进行调查时,结果表明,家族宗族势力是最主要的因素,占53.8%,其次是物品和金钱交易,占29.2%,最后是农村黑社会势力,占17%。在一些落后农村,家族宗族势力仍然是影响基层民主生活和农民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为其一某个大姓家族控制了整个村的日常事务和管理,村干部也是从这个家族中产生,这对于农民政治参与的阻碍主要是对农民心理的影响以及限制参与渠道。其二,在矛盾纠纷问题的处理上,因为村干部往往是宗族的代表,处理问题往往带有宗族的偏袒,无宗族靠山的群众享受不到公正,受欺受压,怨气甚大。宗族势力在农村已妨害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扭曲、变更着农村基层组织的性质,削弱了乡镇政府的行政力度,成为对抗基层政权的重大隐患。

(三)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失职

通过调查发现几个村子的村委会很少或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也很少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共同商讨决定村里的重大事务,可以说是形同虚设。这也是造成村民对政治参与比较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当问到村民为什么不参加村委会的选举或者村里的村民自治状况如何时,大部分村民都表示,不管是选举还是村民自治,几乎都是形式,都是村干部和上级领导说了算,即使是参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一点不起作用,而且自己的利益要求也不能从中得到满足。这样农民个人就把政治参与看成是一种于己无关的事,形成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而且现在的大多数情况是村委会很少或几乎不履行职责,或者只为村干部谋利益,而农民自身的利益需求或者当农民利益受损时,又无法通过村委会来解决,导致在大多数农民的自身利益和村委会少数干部利益之间无法形成一个契合点。

四、提高欠发达村庄农民政治参与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农民的现代政治意识,优化农民的政治参与心理

要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就要大力普及基础文化教育,以及对农民进行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等现代政治意识、政治思想的教育和灌输,从而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即农民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冷静理性的精神。在培育现代政治知识的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在政策制订和实际执行中尊重和保护农民的人权和切身利益,以克服农民中普遍存在的以自我轻视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优化农民的政治参与心理,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二)建立村民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农民的参政能力

通过建立村民教育培训机制,不仅对村民进行农业科技知的宣传,而且要经常性地对村民开展不定期的政策报告会、讲解会,宣传讲解国家大政方针及与村民有切身利害关系的法律、法规,条例等内容,逐渐培养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其政治参与水平。同时,可以在村里建小型图书馆、阅览室,鼓励农民利用闲余时间自学,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培养农民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建微机室,使农民通过网络了解国家时事和最新动态。通过学习,农民的生活和认识便不仅仅局限在自己所在的村,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社会,而且也了解到了其他村的状况,对于那些与本村有着相似情况,并且治理的比较好的村子,村民和村干部也可以积极学习和借鉴。

(三)切实履行村委会职责,增强村民的认同感

村干部要切实履行好村委会职责,为村民谋福利,维护村民利益,以增强村民的认同感,调动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干部是村委会职能的的主要实施者,是农村最基层的“父母官”,直接与村民接触沟通,处理着村落管理最繁杂最细致的工作。村干部还直接影响着村委会宣传和贯彻政府管理政策的效果,起着调动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农民参与管理基层生活热情的重要作用。

(四)提高农民的现代组织化程度,削弱家族势力

农民单个人的利益表达和要求可能不被重视,在村民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村民容易表现出分散的、孤立的、自发的个体政治参与行为,并且经常采取过激的、报复性的行动。但是农民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加入一个组织,这个组织中的农民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他们整合力量,共同行动,使农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质量有了极大提高。在共同利益的推动下,农民大量的加入一个组织后,统一行动,整合力量,从而提高了农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质量。

摘要:本文在对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贫困村进行调查, 由于地理位置闭塞,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民主文化环境较差等原因, 分析欠发达村庄农民的政治参与状况以及研究影响当地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 并提出培养农民的现代政治意识, 优化农民的政治参与心理;建立村民教育培训机制, 提高农民的参政能力;切实履行村委会职责, 增强村民的认同感;提高农民的现代组织化程度, 削弱家族势力等这几点建议为如何提高当前欠发达村庄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欠发达村庄,政治参与,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2]朱光磊.政治学概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6.家庭养鸡户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篇六

1 养鸡户的基本情况

在农村养鸡, 因为规模不大, 饲养方式不先进, 管理水平一般, 认识不全面, 所以难免出现问题。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笔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结果是高收入养鸡户均年收入在10 万元, 中等收入户均在6 万元, 收入低的养鸡户为1 万元, 相差比较明显。通过调查发现收入高的养鸡户文化水平较高, 经营经验丰富, 资金比较充足, 综合素质较高, 多数养鸡户喜欢搞养鸡, 并希望以此而脱贫致富。此外收入高的养鸡户都能够充分考虑当地养鸡投资环境, 把资金主要用在发展生产上, 而与生产发展关系稍远的投入都很少, 甚至不投。而比较差的养鸡户脱贫致富愿望较差, 综合素质较低, 而且规模比较小, 挣钱急功近利, 看啥挣钱就想干啥, 不够专一。中等养鸡户经营方式和规模不够大, 收入处中等水平。

2 目前中低养鸡户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

就养鸡业本身来讲, 它是一个投资风险相应大、收益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行业, 其投资期短见效快。在掌握其技术要领后可以无形化解风险程度, 瞄准市场行情后收益也会相当可观。但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养鸡户存在规模不大、饲养方式不是很先进、管理水平一般等诸多问题, 这在中低收入养殖户中表现尤为突出,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些养鸡户的养鸡品种不对路,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没有饲养市场上最好品种, 且品种单一。有些农户市场信息不灵, 这批鸡养哪些品种心理没谱。

2.2 一些养鸡户鸡群饲养管理没有搞好, 没有培育优质的雏鸡, 没有在不同的生产阶段, 依据生产水平不同, 适时调整饲料配方。有些农户对鸡群重大疾病预防和治疗上没有好的方法和措施。

2.3有些养鸡户饲养规模不足, 影响整体效益, 收入虽逐年上升, 但还是不高。

2.4 一些养鸡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较低, 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养鸡户, 创业观念不强, 缺乏致富信心。有些养鸡户挣钱急功近利, 看啥挣钱就想干啥, 不够专一, 往往事与愿违, 加上市场信息不灵, 最终经济收入不好。

2.5 高收入养鸡户对低收入养鸡户没有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政府对低收入养鸡户扶持力度做得不够。

3 对中低养鸡户生存问题的几点解决建议

3.1 养鸡户要坚持饲养优良品种, 喂养优良的种鸡, 抓好养鸡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降低鸡群的培育费, 要提高公母鸡的鉴别率, 认真细致地搞好与鸡的生产性能有关的各项工作。

3.2 养鸡户要搞好管理, 精心配制饲料, 在平时生产劳动中尽量减少饲料损耗和浪费, 力求做到配料多样化, 营养全价化, 成本低廉化, 质量高效化, 因为蛋鸡生产成本主要是饲料成本占60% ~ 70%。同时还要尽量降低鸡群的培育费, 育雏鸡成本占15% ~ 20%。从总的情况看, 一只鸡养到产蛋需20 ~ 30 元。所以通过饲养规模和降低相关费用, 特别是饲料和育雏鸡的费用是养鸡成功的关键所在。

3.3 养鸡户要转变观念, 增强市场意识, 合理组织生产, 根据市场需要, 随时调整养鸡经营项目与格局。就养鸡业本身来讲, 它是一个投资风险比较大, 受市场行情变化很大的行业。所以必须提前掌握养鸡市场行情具体情况。

3.4 要对现有的养鸡户加强科技培训, 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 高收入户对低收入户的示范带头作用, 从而提高养鸡户的整体素质, 培养他们的创业愿望, 完成低收入户的原始资本积累。

3.5 各级畜牧行政管理部门要克服官僚主义, 加强对养鸡户增加收入的扶持力度, 加大对养鸡户创收工作的指导, 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和各级组织的作用, 从银行信贷、税收、职业教育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相应扶持。

3.6正确、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预防、治疗, 防止各种各样疾病的发生, 对养鸡户至关重要。日常管理工作做好鸡舍门口设有消毒槽, 出入鸡舍更衣、换鞋, 病死鸡深埋或烧掉。严格执行防疫卫生制度, 按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鸡舍及用具定期消毒, 特别是育雏期间的带鸡消毒尤为重要。这是养鸡户养鸡能否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7.平安县家庭牧场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篇七

1.1 草食畜发展现状

我县草食畜的发展, 已在全省形成了富有名气的洪水泉乡拉树岭----牛羊贩运育肥模式:“小群体、大规模、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户饲养”的洪水泉特色养殖示范基地村建设。截止目前, 我县草食畜存栏12.07万头只, 其中:牛存栏1.48万头, 羊存栏10.33万只, 马属家畜0.26万头。猪存栏4.99万头, 鸡存栏13.66万只。全县共繁殖草食畜12.66万头只, 育活仔畜10.89万头只, 成活率86%;繁殖仔猪7.84万头, 育活7.61万头, 成活率97%。牛、羊能繁母畜分别为0.81万头、5.22万只。

全县共出栏草食畜7.29万头只, 其中:牛出栏0.94万头, 羊出栏6.31万只。牛、羊出栏率分别为63%、98%。全县肉类总产量达0.66万t (其中:牛肉、羊肉、猪肉、禽肉分别达894 t、999 t、4 178 t、2 23 t) 、牛奶5 854 t, 禽蛋1 002 t, 羊毛112 t。通过省级认定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已达45家。它拉动了一部分养殖大户的养殖积极性, 夯实了我县小规模实地养殖的基础。

1.2 家庭牧场建设现状

家庭牧场是积极培育的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 是以家庭成员为投资经营者和主要劳动力, 从事畜禽养殖, 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 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用地、生产设施、设备,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目前, 通过实地调查、核实, 我县已筛选出了具有一定养殖基础和积极性较高的、从事肉羊、奶牛繁育户为项目户。项目户要求建设用地在1亩以上, 每户修建保温、通风、采光性能好的高标准畜棚1栋 (200 m2以上, 不含运动场) , 修建青贮池100 m3, 购置饲草料加工机1台, 种植燕麦或紫花苜蓿10亩并要求现存栏杂种能繁母羊50只以上, 奶牛户达到存栏10头黑白花生产母牛。项目户按要求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经验收合格后, 户均补助3万元。目前, 全县共建成肉羊繁育家庭牧场户95户, 奶牛家庭牧场户5户, 并已通过县、市级的检查验收。

2 我县家庭牧场发展的优势

2.1 富硒资源优势

2010年初,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首次在青海省平安、乐都地区发现840 km2的富硒土壤资源, 其中平安县富硒土壤面积达到500多km2, 小峡、洪水泉富硒地区的硒含量一般在0.23~1.5 mg/kg, 平均0.44 mg/kg, 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家庭牧场建设要求户均种植牧草10亩, 凭借富硒资源优势, 大力种植平安县富硒饲草料, 为我县草食畜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储备, 富硒资源优势为我县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2 富硒饲草料开发优势

2.2.1 我县加强与省牧科院的合作, 引进“燕荞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在洪水泉乡韭菜沟村完成1060亩燕麦标准化示范田种植任务。

2.2.2 加大牧草种植推广力度。全县共推广种植牧草10.55万亩 (其中:燕麦6.05万亩, 箭筈豌豆2.5万亩, 苜蓿1.43万亩, 披碱草0.57万亩) , 为富硒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2.3 以牧草良种补贴等项目为契机, 把硒草种植作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首要任务, 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燕麦、紫花苜蓿、饲用玉米、箭筈豌豆等饲草, 着力打造硒草品牌。以平安丰得利富硒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 加大饲草料种植面积, 完成牧草种植12.1万亩, 并逐步形成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销的种草经营模式。提高饲草料生产、收割、加工、贮藏等机械装备水平, 提升生产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同时, 以青海晨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 计划建设年产10万吨以上饲料加工企业1家, 开展富硒饲料生产, 为发展富硒畜产品提供充足的富硒饲料。

3 我县家庭牧场发展前景

3.1 实施项目经济效益预测

全县共建成肉羊繁育家庭牧场户95户, 奶牛家庭牧场户5户。通过项目建设, 肉羊、奶牛在原存栏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 肉羊家庭牧场农户户均存栏能繁母羊100只以上, 年出栏肉羊200只;奶牛家庭牧场户户均存栏奶牛20头。总体能繁母羊存栏达到9 500只, 年出栏肉羊19 000只, 黑白花生产母牛存栏达到100头的目标, 从而实现管理科学化, 生产标准化, 产品商品化, 户均实现年净利润40 000元。

3.2 项目实施达到的目的

通过家庭牧场的建设, 积极培育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 推动畜牧业经营主体职业化, 加大牛羊自繁自育的力度, 推动我县牛羊肉市场供给,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我县畜牧业向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摘要:为加快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 平安县遵循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大力发展家庭农牧场经济。通过推广“农畜联动, 草畜结合”的发展模式, 大力种植优质牧草, 加大牛羊自繁自育的力度, 推动了牛羊肉市场供给力度、增加了农民收入, 实现了管理科学化, 生产标准化, 产品商品化, 促进了我县畜牧业向生态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8.调查报告:千户农民家庭调查报告 篇八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独立学院被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不同年级、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共667人进行调查。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占76.3%、23.7%;文科生占33.3%, 理工科占60.1%, 术科学生占6.4%;23.7%的学生来自城市, 44.4%的学生来自农村;单亲家庭89.6%。在学费来源方面, 68.5%的学生是由父母支付学费, 20.7%的学生是靠助学贷款, 8.2%的学生是由亲友资助。调查数据显示, 50.4%的学生感到家庭经济困难带来心理上的困扰;而54.6%的学生会选择向亲友倾诉减缓心理压力, 40.7%的学生会独自忍受, 仅有3.9%的学生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所调查被试中86.9%的学生所在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 只有50%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对缓解心理压力有帮助, 且只有40.7%的学生会选择心理咨询服务。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作为测量工具, 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状况因子, 共90个题项, 采用五级评分。

2.结果分析

2.1不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不同年级被试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 在其他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2家庭经济困难是否带来心理困扰大学生的SCL-90得分差异检验

家庭经济困难带来心理困扰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困难未带来心理困扰的贫困大学生。

焦虑1.466 0.602 1.296 0.432 4.1702.敌3不对同家庭1构.44成9的家0.庭612经济困1.3难19学生0心.46理6健康3.1情02况差由此分析, 独立学院比普通本科院校学费偏贵, 但部分家长异检验恐怖1.375 0.566 1.254 0.427 3.112还是想方设法在儿女入学时拼凑齐第一学年的学费, 虽然来偏自执单亲家1庭.44的9贫困0.5学51生和1双.33亲0家庭0.学513生在2总.89分2、躯存在家庭经济上的压力, 但是怀揣对大学的美好憧憬, 大部体化精、强神病迫性、抑郁1、.焦468虑、敌0对.61、6恐怖1、.偏276执、精0神.41病1性及4.7其14他因分学生心态还是积极的。到了大四, 部分家庭甚至还在偿还子上差其异他显著, 单1.亲448家庭学0.6生06得分1高.36于0双亲0家.50庭9贫困2.0生22。借来的上一年学费, 学生家庭状况没有改变, 很多学生倍感表总2分不同家13庭2.构180成的48家.64庭5经1济18困.09难0学3生4.6心66理健4.1康79情况压力巨大。单亲家庭学生本来就因为父母离婚的问题带来差异检验不少心理问题, 再加上经济困扰的双重压力, 心理问题较突单亲 (n=593) 双亲 (n=44) 出。在独立学院求学, 身边不乏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 在这M SD M SD t种巨大的经济差距下, 很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很多大躯体化1.324 0.530 1.1572 0.214 7.914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方式, 又不会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强迫症状1.590 0.585 1.372 0.400 2.422帮助, 这部分学生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人际关系敏感1.485 0.573 1.308 0.373 2.013于去寻求专业帮助的学生。长此以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抑郁1.451 0.600 1.246 0.349 2.227“心理贫困”症状更严重, 如:自我认识上的自卑、情感上的焦焦虑1.390 0.547 1.243 0.299 1.763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敌对1.389 0.559 1.250 0.297 1.6303.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及对策恐怖1.327 0.518 1.159 0.319 2.115不可否认, 家庭经济是困扰贫困学生的主要问题, 也是偏执1.401 0.552 1.251 0.261 2.030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但不能将所有心理问题的精神病性1.382 0.547 1.251 0.306 1.556产生均归结于家境贫寒。高校中不乏家庭经济困难但是自其他1.413 0.573 1.253 0.306 1.830立自强、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积极型人格学生。可见经济问总分126.24 44.01 110.62 20.02 2.281题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不是内因。政府和学校2.4有心理困扰是否会选择去咨询室寻求帮助被试的制定了一系列资助政策,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 但这SCL-90得分差异检验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学校应该从关注学生心理发本研究调查对象均为被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展方向入手, 建构行之有效的心理扶助机制, 帮助学生认识改50.4%的学生感到家庭经济困难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困扰。然变心理贫困的重要性, 给予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和心灵上的援而只有3.9%的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困扰的时候会寻求专业心助,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激励学生理咨询服务。有心理困扰不会选择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奋发向上, 摆脱经济贫困, 远离“心理贫困”。的被试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不去心理中心寻求帮助的贫困大学生。参考文献:3.讨论[1]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教育3.1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现状发展研究, 2003 (8) :7-10.分析[2]徐浩凤, 唐平.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已有研究发现,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5) :382-384.于非贫困大学生[2,3]。本研究发现大四贫困学生抑郁、焦虑因[3]叶华松, 张璐, 赵卫川.欠发达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贫困生;来自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丽水学院为例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双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J].丽水学院学报, 2011, 33 (2) :108-122.困难带来心理困扰的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心理健康总本文是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困难未带来心理困扰的学生。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 立项编号:2013ZZ028。

摘要:本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作为测量工具, 对独立学院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共667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不同年级被试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 大四贫困学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贫困生。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双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带来心理困扰又不会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会去寻求专业帮助的学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心理贫困,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8) :7-10.

[2]徐浩凤, 唐平.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5) :382-384.

上一篇:“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作文下一篇:猪年新年祝福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