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主题活动策划

2024-09-02

劳动节主题活动策划(精选8篇)

1.劳动节主题活动策划 篇一

2015年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

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

二、活动背景: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本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活跃大学生的生活,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我创造,我幸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感谢每天在我们身边默默劳动的学校工作人员

2、让大学生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正确认识工作人员的付出,更加尊重他们。

3、提高大学生的劳动和服务的意识,树立大学生劳动光荣的观念。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1、活动时间:2014年5月1日

2、活动地点:烟台职业技术学院

3、活动形式:打扫食堂、校园街道等,送表演,抽奖送礼品

4、活动成员:烟台职业技术学院劳卫部人员

五、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

(1)书写策划书,上交审批;

(2)团学和雷锋班分配好各自工作;

(3)准备好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宣传单等用品。

2、活动流程:

宣传:在校园公报栏贴劳动节的宣传单;通过网络,如微博、微信等途径宣传本次活动

3、活动地点: 校园广场

4、表演节目及抽奖送礼

艺术团表演,劳卫部维持现场秩序

七、经费预算:

海报4张 40元

奖品(一等奖一个——超市购物卡300,二等奖两个——超市购物卡100,三等奖三个——超市购物卡50,幸运奖一个——电热水壶)

宣传板3个(2m X 2m)240元 矿泉水3箱 36元 总计:1116元

八、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

2、参与者需由负责人统一带队,统一安排,统一着装

3、注意文明礼貌及维护地区卫生。

4、如有特别情况,可到相关负责人处咨询

5、所有经费开销要有正规发票并在发票后面写上经手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2.劳动节主题活动策划 篇二

一、营造劳动教育的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建设合理的校园文化, 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其“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一) 要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

当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 比如杜威和陶行知所主张的烹饪、缝纫、家用电器维修、农作物种植与培管、小制作、小发明等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 学生的成长也就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他们的创造力被激活, 他们的生命力被唤醒。在这种良性的激发下, 学校朝着“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美好方向发展。

(二) 在校园的环境建设中, 学校需建立“学农基地”, 为学生参加劳动、学习新知提供平台

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在活动中逐渐形成。

二、整合劳动教育的资源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体现在知识上, 也要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劳动体验,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要让学生成为“只懂不会”的学习机器。所以, 为了让学生进入一个有效的劳动教育中, 可以整合学校及学校周边的劳动资源, 积极、科学、合理地开发实践内容, 引导、带领学生积极参与。

(一) 整合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学校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 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极其重要, 也是锻炼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和获得劳动体验的有效场所。所以, 可以将校园内的一些文化建设合理开发利用, 增加学生劳动实践的机会。例如, 教室、操场以及校园内的一些建筑、草地等, 可以进行合理的划分, 让学生对分到的区域进行清理、打扫、布置和管理等, 通过让学生在校园中进行清洁卫生工作、校园环境爱护、植物花卉管理,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校园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 以及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二) 整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促进学生获得劳动体验

校外也是学生获得劳动体验的重要场所, 由于中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对于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学生很难独自一人去完成。所以,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践体验。首先, 学校要与周边的一些基地建立合作关系, 开展有效的利于学生实践的劳动活动。例如, 对于周边有养殖基地的学校来说, 可以与农业养殖专业户合作, 利用这种丰富的场所, 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一些蔬菜、水果基地, 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种植过程, 告诉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因素。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蔬菜种植的不易, 有的学生只看见菜场上被洗得较为干净的蔬菜, 就认为蔬菜不是在泥土中成长的。通过这种让学生亲身体验的劳动实践活动,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三、开展劳动教育专题活动

培养、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劳动体验、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 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参加一些劳动活动, 而是通过劳动, 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在劳动实践中获得感触, 以及在接受劳动教育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创造力的增强。而劳动专题活动的开展,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比较善于模仿, 同时对活动类、动手类的教学活动都比较感兴趣, 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 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不同的劳技教育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思维创造力。例如, 可以建立个人小制作、个人绘画、小发明、黑板报、海报等专题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实验、观察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拓展学生的思维。当然, 学生在进行这些专题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适当地进行引导、帮助, 对学生制作的作品, 教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 也要让学生知道其不足。中小学生具有大胆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因此,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动手操作是很好的发散其思维的方式, 也是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 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 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 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 提高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创造劳动教育环境, 整合劳动教育资源, 开展劳动教育专题活动, 才能更好地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专题活动

参考文献

3.三年级阅读主题:辛勤劳动 篇三

秋,是个如诗如画、多姿多彩的季节。

金色的秋天,花最美,引人注目的是那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火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田野里,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不时地轻吻大地,农民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子割下来,忙得汗流浃背却乐得笑容满面。晒谷场上,堆积如山的谷子充满了你的眼帘。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啊!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读后实践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和____这三个对象连句成段的。

2.写出文中的四字成语。

3.根据原文填空

( )秋天 ( )菊花 ( )枫叶 ( )稻穗

4.“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啊!”“这”指的是什么?

捉青虫

一放学,我们种植小组的同学就来到菜园捉虫。

走进菜园,我蹲下身子,把菜叶一片一片翻过来,找了好一会儿,连一条小虫也没有找到。我又轻轻打开菜叶,仔细查看菜心,终于找到了一条小青虫。这个坏蛋可逃不了啦!我马上伸手去捉,手刚碰到它,小青虫就蜷缩起来,把我吓了一跳。它会咬人吗?我转念一想,就是这些坏家伙,偷吃我们亲手种的青菜,多可恶啊!于是,我就壮着胆子,捉住了它。我把青虫狠狠地往地上一摔,用脚一碾,立刻结束了它的生命。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劳动,我们把菜园里的青虫消灭了。

读后实践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 )个自然段是短文的重点段。

2.按下面的三个意思把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用“||”分开。再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对应的括号内画“√”

(1)找虫。( ) (2)捉虫。( ) (3)灭虫。( )

3.从短文的第二自然段中至少找出5个表示动作的词。(不重复)

4.劳动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四

1.以到__山捡垃圾和演讲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劳动,来体会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为我们毕业生将来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增强团的凝聚力。作为共青团优秀分子应该在各项活动中其带头作用,并引导大家向团组织靠拢,做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

四、活动方式

1.上山捡垃圾。

2.在山顶举行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五、活动时间20__年5月1号

六、活动对象

__学校__班全体学生

七、活动地点

__风景区

八、活动前期准备

1.首先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看法。

2.在网上发起投票活动,引导网友积极献言献策。

3.召开班委会,并指定负责人。

5.小学劳动节活动策划书 篇五

二、活动参与对象:学校1-6年级全体队员

三、活动主题:“我劳动 我光荣 我自理 我能干”

四、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培养队员爱劳动的意识,增长队员的劳动技能,促进广大队员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五、活动内容:

一年级:系鞋带 二年级:穿衣服

三年级:整书包 四年级:套椅罩

五年级:叠衬衣 六年级:钉纽扣

六、活动办法:

1、本次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由低到高进行,每活动点设裁判2名(共三个活动点),每年级组设裁判长一名,组委会设仲裁一名。活动时,每位裁判认真履行职责,扎实贯彻好比赛要求,每年级组裁判长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团队优胜奖一名,当评奖有争议时,可以向活动仲裁提出申请,最后由仲裁判定。

2、本次活动选手采用自荐与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活动前由裁判长按要求抽取相应名额的选手。

七、活动准备:

1、劳动背景音乐(《劳动最光荣》,《春天在哪里》……)

2、活动主题横幅

3、准备活动用课桌6张(每活动点两张)、彩旗六面(每张桌子旁固定一面)。

4、每班准备劳动口号2-3条,以备在活动时渲染气氛。

5、各班要考虑天气变化,准备太阳帽。

6、准备靠背椅子三把,椅子套三个。

八、活动分工:

九、竞赛规则:

一年级:系鞋带

每班6男6女(准备与随机抽取各半)排成一列,以接力形式进行比赛(活动前,鞋子与鞋带脱离,预放在活动点桌面上)。活动开始,三个班排头同时出发到活动场地,每位队员系一只,系完后跑回起点碰第二名选手的手,第二名选手出发跑到活动场地,系第二只鞋子,再跑回碰第三名选手的手,……依次进行。系鞋要求,带子均匀穿洞,最后系上蝴蝶结,裁判通过后方能离开。以活动速度年级组取优胜奖一名。

备注:各班自备8孔鞋6双。

二年级:穿衣服

每班6男6女(准备与随机抽取各半)排成一列,以接力形式进行比赛。活动开始,三个班排头同时出发到活动场地,穿好衣服(要求:所有纽扣全部扣全,挂好红领巾,翻好衣领),跑回碰到第二位选手的手,第二位选手出发开始穿衣,跑回碰第三位选手的手……依次进行。以活动速度年级组取优胜奖一名。

备注:每位参赛选手自备长袖校服衬衣1件(扣子完好)、红领巾一条。

三年级:整理书包

每班4男4女(准备与随机抽取各半)排成一列,以接力形式进行比赛。活动开始,三个班排头同时出发到活动场地,开始整理(每人整理一个书包。要求:书包内的书按照大小、类别、厚薄分类)完整地扣好盖子,待裁判通过后跑回起点,碰第二选手的手,第二选手出发……依次进行,直到最后选手跑回起点,宣布活动结束。以速度取年级组优胜奖一名。

备注:每班书包(内装杂乱书簿)10只由各班准备(到时错位活动用)。

四年级:套椅套

每班4男4女(准备与随机抽取各半)排成一列,以接力形式进行比赛。活动开始,三个班排头同时出发到活动场地,开始套椅套,待裁判通过后跑回起点,碰第二选手的手,第二选手出发……依次进行,直到最后选手跑回起点,宣布活动结束。以速度取年级组优胜奖一名。

五年级:叠衬衣

每班男女选手各2位(准备与随机抽取各半),先在活动场地外预备,令下,两位选手先叠衬衣,时间2分钟。第二轮再2分钟,最后看四件衬衣的总体质量取优胜奖一名。要求:扣好所有的纽扣,袖子反背斜折往下,衣服一次对折,翻好领子,正面整齐摆放为标准。

备注:每位选手自备校服长袖衬衣一件,钮扣、袖扣完整。

六年级:钉纽扣

每班2男2女(准备与随机抽取各半)排成一列,以接力形式进行比赛。活动开始,三个班排头同时出发到活动场地,开始穿针引线、钉纽扣(要求:每个扣子钉完后要打结),待裁判通过后跑回起点,碰第二选手的手,第二选手出发……依次进行,直到最后选手跑回起点,宣布活动结束。以速度取年级组优胜奖一名。

6.《五·一劳动节》活动策划案 篇六

派对时间:2013/05/01网址:派对地点: 定位热线:

一、派对目的:

1.五一黄金周夜场比平常人气.生意要好,借此我们也在舞美视觉上给予客人一

些新的视觉感受;

2.借助此次活动聚集更好的人气以及更多的新资源.进一步加深皇后在湖州的知名度;

3.在这次主题活动上,我们将添加很多工农元素,让皇后永远处于湖州夜场的时尚巅峰。

4·派对寓意:皇后带您体验矿工们的生活,矿工也有“疯狂”的时候。

A)企划部负责:派对策划、设计制作、活动执行、场地布置安排、广告宣传、媒体接待 B)营运部负责:场地布置配合、卫生、服务、节点气氛配合C)节目部负责:音乐、演艺流程编排、灯光音响调节及操控、音乐视频制作 D)市场部负责:客户维护联系、节点气氛配合、宣传炒作

7.劳动节主题活动策划 篇七

策划决定着活动的成败。那么, 策划是否有章可循呢?也就是说, 我们在策划一项活动的时候, 策划什么, 怎样策划, 才能比较出色地完成策划任务呢?

一、策划什么———从教研活动的关涉点看活动策划的内容

要回答“策划什么”这个问题, 首先要从活动的几个关涉点 (如图1所示) 谈起。

在这几个关涉点中, 活动的对象与目标常常是先于活动本身而存在的, 它们是活动产生的前提。活动的对象与目标是活动策划的已知条件。而活动的效果则是目标的另一种体现方式———目标是活动尚未开展时对活动效果的预设, 效果是目标在活动开展时的事实体现。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策划就是已知活动的对象与目标, 求证达成目标的主题、载体、形式与流程的过程 (如图2所示) 。由此, 也可以这么说:活动策划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活动的对象与目标设计活动的主题、载体、形式与流程。

二、怎样策划———从对通常做法的诊断与改进中看活动策划的方法

(一) 怎样确定活动的主题

1.通常的做法

通常, 活动的组织者会根据工作计划与活动对象的需求来确定活动的主题。一般来说, 工作计划来自于相关文件 (或例行工作) , 活动对象的需求靠组织者依据现状推测而得。如工作计划中安排了“新课程备课活动”, 小学语文教研员赵老师正在思考今年“新课程备课活动”的主题, 她先排除了前三年在这项活动中已经用过的主题———解读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落实、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接着想:那么今年弄个什么主题呢?她看了省教研室的工作计划, 今年省教研室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制定学科教学规范”, 于是初步决定今年备课活动的主题为“学科教学规范的预设与生成”。她打电话给几位学科骨干教师, 对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想法, 得到他们的支持后, 她决定将此主题上报相关领导, 待领导认可后, 主题就定下来了。

2.诊断与改进

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看出, 通常的做法更多关注的是教研活动的前后不重复 (排除已经做过的主题) 与上级机构 (或相关部门) 的意图。这里面包含着一些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 (因为上级机构制定工作计划时已对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做了考虑) , 所以不能不说这也是确定活动主题的一种思路。但这种思路较为明显的缺点是对活动对象现实需求的关注度不够, 且主题的形成与主题的落实是分离的, 主题确定后须重新寻找落实主题的支架。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博士在“嘉沪校本研修高级研修班”上作题为《教研活动的策划》的讲座时指出, 教研活动主题的确立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公开、集中、筛选。“公开”是指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将教师内心的需要公开出来。换言之, 就是将教师内隐的想法、观点等等显性出来;“集中”是指将教师内心的需求集中, 放在一个矩阵 (如图3) 之中进行梳理, 在不同的象限中评析并聚焦;“筛选”是指为每一个矩阵中的每个项试着打分之后, 在平衡的基础上, 确定研修的主题。

我们不妨试着用这个矩阵来筛选“新课程备课活动”的主题:假如了解到目前状态下备课的现实问题是“形式大于内容”, 即备课归备课, 上课归上课。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版块式备课。先进理念的支撑点是“三维目标”“生成与预设”。已有经验是“精彩的生成基于巧妙的预设”。那么, 这次活动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呢?好像一下子还看不出来, 但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来想, 主题是否就可以定为“三维目标引领下的版块式备课”呢?

同样不难看出, 用这样的矩阵确定主题的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突破现实问题, 引领教师将先进理念与发展趋势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去。这种思路还有一大优势在于:落实主题的支架———突破点、挂钩点、生长点, 先于主题产生, 这对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落实主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小结:确定活动主题的辅助手段———“矩阵”的变式及运用

根据实践可知, 运用以上矩阵确可帮助我们较为周到地考虑各种因素。这种方式看似机械, 但可提示我们寻找支撑活动的各种要素, 或将原本内蕴在活动中的各要素显性化, 使之从无到有, 从模糊状态逐步走向清晰, 从而提升活动的品质。由此,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矩阵”是一种可以牵制与主题关联度比较大的各种因素的一种工具, 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据此寻找并分析各种因素, 确定主题。

“矩阵”中的四个象限名称并非一定要如上图所示, 必要时完全可以更换其中的内容, 如可以把“先进理念”换成“相关要求”。当四个象限中的内容一下子无法找齐的时候, 也可减少象限, 运用能明确找得到的三个象限筛选主题;如考虑的因素不止这四个象限时, 也可增加象限进行筛选。

(二) 怎样选择活动载体与学习形式

1.目前较为常见的活动载体与学习形式

回顾我们的教研活动, 较为常见的有听课说课评课活动、请专家来作讲座、经验交流 (观点报告、读书活动) , 有时候这些活动是组合着进行的。这些活动形式虽然不能囊括目前所有的教研活动形式, 但我们也许能从中廓清教研活动中常用的载体与方法。

从表1中不难看出, 教研活动所用的载体大约有两种:他人的 (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同伴) 要求、观点、经验与自己的认识、经验。载体无论是文本的、言说的、图像的还是现场观察的, 似乎都跳不出这两者的范围。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外显的学习形式通常有看、听、写、说、做。仔细想想, 除了蕴藏在看、听、写、说、做这些外显的形式背后的思考外, 也很难再提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外显的其他学习形式。

2.诊断与改进

既然我们很难再提出新的活动载体与教师在活动中外显的学习形式, 那么这些载体与形式支撑下的教研活动效果有时令我们不满的原因就不是载体与形式缺乏的问题, 可能就是在这些载体与形式中如何作出选择与排列组合的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人们基于他们已知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 从而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 也就是说, 人的学习往往都是建立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 人们通过看、听、说、写、做等形式向上一级认知水平攀升, 载体的意义在于为看、听、说、写、做提供具体的内容。是否能有效地看、听、说、写、做与载体本身是否与学习者原有的及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有较大的关系 (如图4) 。由此, 可以这样认为:在活动中如何在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活动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搭建“桥梁”, 是活动策划时选择载体与方法的思考基点。

也就是说, 当我们在选择活动载体时,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个载体是否有连接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与活动期望达成水平的要素。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也会以此为依据来对载体进行查漏补缺。如:我们在策划以“三维目标引领下的版块式备课”为主题的活动时, 我们会从报刊上选择一些相关的文章或实例来作为载体。在策划时, 应该分析这些文章与实例与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关联度, 一旦发现关联度不够时, 我们可在活动开展之前请一位学习者试着用选择的实例来上一节课, 将其在实践中体会到的优势与困难具体记录下来, 供活动开展时讨论。这个环节的安排就能较好地搭建载体与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之间的“桥梁”, 以达到活动开展时解决学习者心目中“版块式备课到底行不行”的疑问的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作认知水平的推进———在实际操作中, “版块式备课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3.小结:选择活动载体与教师学习形式的思考基点———在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活动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搭建“桥梁”

在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活动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搭建“桥梁”, 意味着活动策划者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活动所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两个端点出发, 寻找载体。更意味着在载体初步选定以后, 以这两点为依据来分析载体, 确定相应的学习形式与活动流程。

需要指出的是, 目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学习形式以“看、听”居多, “说、写、做”的份额明显不足。从“缺乏亲身体验的经验都是伪经验”的角度来讲, “说、写、做”份额的明显不足必将影响教研活动的实效。因此, 提倡在教研活动中尽可能安排以“说、写、做”为外显形式的学习活动。

(三) 怎样安排活动的流程

1.教研活动流程的一般表现形式

目前教研活动中, 一般用表格的形式告知活动参与者活动的流程与时间安排。如一次主题为“以课例为载体推进校本研修”的教研活动中, 活动流程安排以这样的形式出现 (如表2) 。

2.诊断与改进

活动参与者从上表中获知了活动的大概内容与时间, 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学习任务, 所以在活动的进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这种状态直接影响了活动参与者在活动进程中的思考力与收获。由此, 在活动流程的安排中, 能否将每个环节中的学习任务较为明确地告知活动参与者呢?由此, 在嘉兴市教育研究院与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嘉沪校本研修高级研修班”的活动中试行了一种“导研稿” (如表3) 。在导研稿中, 将每个环节的学习任务明确告知活动参与者。

3.小结:安排活动流程时的重要工作是将各环节的学习任务明确告诉活动参与者———“导研稿”是有效方式之一

8.校外主题教育活动策划与实践 篇八

校外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 策划主题教育

一、主题教育活动的策划在于立意

构思主题,立意明确、主题鲜明,给活动定位,确立活动的方向和目的。校外教育活动,是社会主流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活动的立意就离不开主流教育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定》,为校外教育活动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共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时代创新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成为策划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必须把握的脉搏和主线。立意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主题题目中,好的主题其思想性、目的性一目了然。例如,《我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的“我做合格小公民”这个主题,就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从小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其“立意”很清楚。那么,围绕这个“立意”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彩的活动形式,达到教育活动的目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的是育人第一的原则,重视活动的思想性、审美性和示范性,强化“育人”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活动的品质和效果,是策划主题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

二、策划主题教育活动应当立足于实践,应以开展户外教育活动为主

开展户外教育活动,让儿童天真烂漫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释放,让他们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参与活动中得以展示和体验,从而加深理解,提高行为的自觉性。

教育实践活动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有主题实践活动和无主题的实践活动。有主题实践活动,如为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开展的“我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活动;迎奥运开展的“放飞梦想迎奥运”活动;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的“争做党的好孩子”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思想性、时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主要是根据重大事件和形势要求,选做主题设计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把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融入到一个或多个活动载体中,让孩子们在一个合适的实践过程中,经过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体验,把书本知识转化成为思想行为,并对社会或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灵得到升华,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无主题实践活动较为简单:如一般性的组织劳动、交流、娱乐等,目的在于完成某项任务。相同之处都有行为过程,不同的是一个有明确的思想主题,一个是无主题。校外教育主要是开展有主题思想内容的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是我们实现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主题教育活动的策划应当突出儿童为主体

主题教育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当重视开发和培养儿童的兴趣,就应当给儿童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多的自主性。校外主题教育活动区别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以传授知识为主。校外主题教育活动以儿童实践体验为主,他们的参与体验是活动的主体,参与的程度,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成败。因此,在设计主题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时候,要从儿童视角、儿童兴趣出发,把握儿童接受事物的规律和他们的意愿,启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学会跟着社会主流思想走,学会运用知识践行体验,自主做事,自我提升。受教育的效果是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中完成。因此,主题教育活动要避免成人化。

四、主题教育活动策划形式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设计教育活动的形式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使绝大多数少年儿童都有参加的机会。主题教育活动应当说是一项普及性活动,要减小参与活动的难度,一个主题可以多种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层面儿童的需求,如果活动形式单一,难度大标准高,就会让一些少年儿童参与受到限制,也就失去了组织教育活动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少年儿童参与到了活动中,其教育活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参与教育活动也是少年儿童的审美过程。活动的思想性要和趣味性结合,寓教于乐,不留教育痕迹,要给少年儿童以快乐感和美感。比如,2008年六一儿童节,正值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不久,我们组织山东的少年儿童,开展“手拉手献爱心 节日送礼物”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告诉孩子由于受灾房倒屋塌家园被毁,汶川灾区的小朋友上学遇到困难,希望山东的小朋友能给灾区的小朋友以帮助,启发孩子的道德情感。山东的小朋友除了为灾区小朋友赠送了书包、文具、图书等节日礼物,还写了一封信放在书包里。写这封信是引导他们学会在参与主题实践活动后去思考问题,审视自己的行为,表达思想感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感受大爱的美好和助人为乐的愉悦。引导他们通过参与活动,得到心理感受和亲身体验,逐步学会鉴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社会反对的,什么是社会提倡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完成自我教育和提升的过程。积极向上具有美感的思想教育活动,就是让少年儿童学会审美,积累思想和行为美德,从而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逐步完善个人品质健康成长。

五、策划主题教育活动要立足规范,突出示范性

上一篇:创建文明单位条件下一篇:2018秋军训动员大会议程及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