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学习的平台操作指南

2024-08-14

奥鹏学习的平台操作指南(精选7篇)

1.奥鹏学习的平台操作指南 篇一

奥鹏学员学习操作指南(V 0.3)图文版 2011.5.21

一、奥鹏学习的平台操作

1.登录学习的平台

打开”),两次输入密码→“立即注册”。

2.登录平台

信息网(学信网)”,进入“学信档案”栏目。

2-9

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登录界面

2-3

2-10 出现去邮箱打开确认邮件提示。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

2-4

在右侧“学籍信息”右上角点击“我还有学籍没显示出来”

2-11

3.图像校对

点击左侧“图像校对”栏目,进入图像校对界面。

2-15

输入学号、院校名称、入学年份、层次后点击“确定”即可绑定。

2-12

在右侧可以看到照片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或“错误”,如有错误,请及时和学习中心联系。

2-16

三、网考统考平台(本科学员适用)

1.打开网考统考平台

打开http://,进入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选择“网院考生入口”

图3-1 2-13

进入后,打开网院考生登录界面。可进行注册、密码找回、登录操作。

4.绑定前置学历(本科学员适用)

为确保顺利毕业,避免前置学历影响毕业,专升本学员请先绑定专科或本科学历。方法为:登录后在左侧点击“学籍信息”。

图3-2

2.学员注册

打开登录界面后,选择“注册”进入到注册界面。填写用2-14

户名、密码、密码提示问题、邮箱、检验码,并同意协议,点击注册。如有问题,请修改后重新提交。注意:请看清提示,为了防止忘记用户名和密码,建议与奥鹏登录平台相同,密码提示问题答案须6个字及以上,邮箱可用奥鹏邮箱,并用纸笔记录,以防忘记。

图3-7

4.网考报名

登录网考平台后,在左侧点击”考生个人报考”→进入报考信息添加

图3-3

成功后,进入关联基本信息界面,选择网院,填写学号、证件号、校验码,点击“确定”。注意:此处的学号为院校学号,而不是奥鹏卡号。院校学号可在个人信息→报名信息→查看→学生注册基本信息中查看。

图3-8

选择省市→选择考点报考

图3-4

图3-9

确定后,弹出确认窗口,校对名字正确后,点击确定。

如果考生选择考点省份与学习中心所在省份不一致,此时考生需要选择异地报考的原因。

图3-5

图3-10

关联成功后,提示重新登录,点击确定后,完成注册。

考生选择报考了约考考点后,点击“确认”进入报考科目界面。

图3-6

3.登录网考平台

打开网考平台→选择网院考生入口→进入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点击确定。即可登录网考平台。

图3-11

在此界面,考生可查看到当前的报考时间,以及考场某一科目可报考人数及全部报考人数,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考试显示时间内的某一时刻进行考试。点击“选择”进行对科目进行报考。选择报考后,下方“已选择的考试科目”会显示刚才已报考的科目,如发现科目不正确,可进行“删除”操作。

说明:请选择合适的时段进行报考,避开报考结束前一周的高峰期,以免报不进。

如想更改和取消科目,请在缴费前在考生报考→报考信息查看中修改和删除报考科目和时间。

图3-15

确认后,此界面中,系统自动生成了订单号,考生需记住此订单号,以方便进行查询。

图3-12

5.网考缴费

登录平台后,通过“考生网上缴费”菜单下的“报考科目确认”进入缴费界面。考生在进行缴费前,需要对进行缴费的科目进行确认,生成相应的缴费清单。

行。

图3-16

进入订单确认及银行选择界面,选择您所开通网银的银3-13

图3-17 进入缴费状态: 在科目确认完成后自动进入缴费主界面。考生再次登录系统时,可通过个人查询系统中 “考

确认网银提示信息,点击确定,进入各个银行的支付界话求助!)生网上缴费”菜单下的“个人网上缴费”进入缴费页面。面。(注意:后续的一切问题,请拨打各个银行的客服电图3-14

在确认所有缴费科目及费用后,点击“缴费”按钮,进入缴费协议须知页面,请在缴费前仔细阅读网上缴费使用协议。考生必须选择同意缴费协议,方可进行网上缴费。在输入网上银行密码后,等待缴费成功提示。

图3-18

完成付款。图3-19

缴费信息查询:考生缴费完成后,可通过个人查询系统中 “考生网上缴费”菜单下的“缴费信息查看”进入查看页面。或通过“报考信息查看”确认科目缴费完成情况。缴费状态显示为:“个人缴费完成”表示已完成缴费操作。

图3-23

图3-20

6.准考证打印

准考证打印需在考生报考和缴费后方可进行,准考证打印时间详见公告通知。

登录平台后,点击“考生考试信息”→打印准考证→下载。下载后用IE打开打印即可。

图3-21

7.成绩查询

可通过此功能查看到历次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状态显示为合格、不合格,其中缺考、作弊、违纪等情况也一并标识。

登录平台,考生通过“考生考试信息”中的“成绩查询”功能查看历次统考成绩情况。

图3-22

8.密码找回

进入“网院考生入口”,在登录界面点击“密码找回”,在弹出的页面中输入提示的相关信息。获取密码后,考生需重新登录。

2.奥鹏学习的平台操作指南 篇二

一、影响终端学习中心运营管理的关键要素

运营管理(OM)是指:“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和改进。”(理查德·蔡斯)终端学习中心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利用有限资源(人、财、物)投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是高效的运营管理。笔者认为,影响终端学习中心的运营管理有以下三个关键要素:

(一)运营战略

终端学习中心的运营战略是决定终端学习中心的运营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因为它决定了学习中心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如何发展实现的策略规划等。学习中心能否实现使命,关键就在于对运营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战略服务于使命是学习中心及全体员工的行动纲领。

(二)组织机构设置

终端学习中心的运营战略确立后,接下来要考虑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权责关系、内部制度和流程才能支持学习中心的运营战略,这是组织机构的内容,是学习中心实现有效运营和治理的基础。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完善及各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和有效率,直接关系着学习中心运营的效果。学习中心应该思考自身的运营战略,以确保效率和资源上的高效配置。

(三)人力资源

人是学习中心各项活动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如何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并分配到最合适的位置上,是使各项活动得以最佳完成的重要保证。终端学习中心的人力资源一方面包括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包括能力的配备,使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实现更完美的结合,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在企业进行快速膨胀规模和业务外拓时会无暇顾及人员的合理配置,终端学习中心同样存在这种情况,迅猛发展下的终端学习中心,经常是新员工匆匆上任,甚至来不及岗前培训,上岗后边工作边学习,或是边工作边自己摸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服务质量。

二、提高终端学习中心运营管理的思路分析

(一)运用SWOT法有效分析、确立学习中心运营战略

战略是终端学习中心的核心方向价值,因此如何分析并确立有效的运营战略成为关键的工作。分析制定学习中心运营战略可以采用“明确使命、对环境和自身进行SWOT分析、确立目标和决策内容”等三个步骤。

1. 明确使命:

通常终端学习中心在制定战略目标前首先要明确远程教育终端学习中心的使命,为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对环境和自身进行SWOT分析:

终端学习中心应在确立使命后,进行外部运营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对中心现有业务进行审计,运用SWOT法进行分析。

3. 确立目标和决策内容:

经过分析评价,针对学习中心进行战略业务的设计和财务类比,科学规划学习中心的未来发展,制定出适合本学习中心的战略目标,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的策略规划。

(二)立足服务、基于成本,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机构

目前,远程教育终端学习中心主要有直属学习中心、依托电大的学习中心和依托其他单位建立的学习中心,其中,以依托电大建的学习中心数量最多,分布最广,这类学习中心的组织机构最为复杂,但多为机构重叠,运营的效率、人员的配置、成本上往往存在各种问题。学习中心秉承着发展和业绩的使命,当学习中心的学员达到一定规模时,为保证教学服务的质量,应对竞争,满足客户需要,最好以目标、使命、绩效为核心,成立高效的组织机构。

(三)以能力为核心,准确匹配工作人员

学习中心需要加强对于人员招聘与配置的管理,应根据学习中心内部的运营战略、业务流程的情况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做到人岗匹配。同时建立和维护完善员工档案,详细记录和跟踪员工结构、经验、知识水平等,为进行人员调整和配置提供有力的依据。学习中心还应定期调查各部门对现有员工的满意度及岗位需求趋势,包括数量需求以及素质需求,充分做好员工的储备工作,培养和建设梯队。

三、中山电大奥鹏学习中心运营管理改革案例

中山电大奥鹏学习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山学习中心)为奥鹏公共服务体系的终端学习中心,于2007年正式开始招生,由于其地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近些年发展迅猛,但由于超常规发展,使得学习中心在表面欣欣向荣的景色下隐藏着一定的危机。

(一)中山电大奥鹏学习中心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山学习中心一直以来缺乏战略目标,工作人员对今后的发展没有长远的想法。在合作高校由2所增加到9所,学员人数从几十人增加到2000人时,工作人员却只有6名,需要包揽从招生到毕业全部的工作。同时,由于学习中心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流程,使得学习中心未把握好“质量与规模”之间的关系,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学员们的投诉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如何在现有情况下改革学习中心的体制运作,给学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在管理和制度上下工夫,以更加精细化的专业服务助力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是中山学习中心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中山奥鹏学习中心终端运营管理的改革策略

1. 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面向”的战略发展目标。

中山学习中心目前首要的任务是确立战略发展目标。而为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学习中心充分利用电大和奥鹏的优势互补应对来自国内外各个竞争对手和自身机制碰撞的挑战,充分发挥电大系统多年来举办远程教育的经验,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运行机制,努力让学员们方便快捷地享用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学习中心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使命,建立终端服务模式,并确立以一个中心(品牌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以质量和规模为基本点)、三个面向(面向企业、面向行业、面向社区)的战略发展目标。

2. 以战略目标为总纲,设置匹配的组织架构,进而调整岗位设置。

为了更好地实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面向的战略发展目标,中山学习中心根据具体情况,自2011年9月,对学习中心的结构和人员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针对学习中心质量和规模间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作岗位和人员,为改善学习中心学生服务上的弱项,新引进了一名高素质的硕士来加强学籍、学务的管理,并配备了多名兼职班主任,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做到学员规模大幅上升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

面向企业方面,针对团购的大企业,采用专职班主任管理,专门来协调团购单位大批量学员各方面问题,解决了学员们许多学习上的实际问题,获得了团购单位和学员们的欢迎,也为后续招生奠定了基础。

面向行业和社区方面,增加了一位渠道主管,专门对中山市有代表性的行业和社区进行研究和调查,根据各行业的学历学习需求、特点和各社区的成员结构状况,制定专门的学历教育方案。

3. 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支撑战略目标。

当机构、人员、场地到位之后,学习中心将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当做工作的重点来抓,目的是使学习中心形成较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学习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以《班主任工作制度》为例,班主任负责某所高校的某一个或几个批次的所有学生,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和学习困难分析入手,对导学、助学、促学、督学等四个环节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根据学习者个体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差异,在关注所有学员的同时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员给予特别关注,使其适应网络学习形式并主动参与小组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完成学业。

4. 配合组织结构的调整,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激活人员动力。

学习中心将绩效考核指标加以分解,形成中心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指标要求,再与学习中心所有员工共同讨论通过。为了使考核指标更加科学有效,充分利用了北京奥鹏每个月发布的《学习中心支持服务管理过程积分通报》,与全国1000多家学习中心进行比较,特别注重向先进的学习中心进行比较和学习,找到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提高各方面水平,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考核的公开性和公平性。

5. 针对岗位能力,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运营能力。

根据工作人员对制度和流程不熟悉的特点,学习中心内部定期每个月举办两次专项培训,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讲座式、边学边练式和行动学习法等,目的是帮助教师们尽快熟练掌握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业务流程。培训中注重共同分享各自在工作中的体会,鼓励新教师克服困难,积极工作;认真听取教师们的意见或建议,并积极改善工作方式和方法;主动咨询教师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帮助协调;有效地向学员或教师解释工作中的出现的问题,并帮助解决。

6. 培养创新意识,推动运营运转。

学习中心鼓励教师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探索如何通过改进工作使劳动量下降。有班主任提出,每次期末考试时,学员们都为找考试试室而忙碌并常常求助于教师,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如何方便学员们在期末考试时能方便快捷地知道考试的科目、时间和具体试室呢?班主任们自主研发了学习中心学员准考证系统,学员可直接在网上查询并可直接打印准考证。学习中心支持教师们的改革创新,针对教师们提出的改革建议,先进行小范围的改革试点,根据试点结果再对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所有的教师就不仅仅是制度的执行者,同时还是制度的制定者和修订者,工作起来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改革成效

通过半年的实践,中山学习中心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1. 战略目标成为行动纲领。

学习中心以学习者为使命,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面向的战略目标,使学习中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教师们心中都有了美好的愿景,以主人翁的精神来建设品牌,维护品牌。

学习中心还针对以往忽视统考,本科生统考自理的现象进行了改善,各本科班主任对本班需参加统考的所有学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通知,如班级Q群、飞信、手机短信、群发邮件、电话等,确保每一位学员得到准确信息,并协助学员办理统考报名的工作,获得了学员们的赞扬。

2. 机构、人员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保障。

由于组织机构设置科学,人员配置合理,大家普遍感觉原来混乱、疲于应付的中心工作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教师们现在分工明确,工作流程逐渐规范,工作制度日趋完善。如学员投诉和教师工作失误明显减少,中心虽然增加了不少新教师,但是大家上手很快,而且教师们非常注重运营管理的提升,走进办公室,最常见的就是针对工作上的问题,教师们在讨论如何更加方便、高效地完成工作,深刻体会到运用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后,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快捷工具,如学习图片批处理软件等,令学习中心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郭炯,黄荣怀,陈庚.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运行现状及质量保证措施——基于“在京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估”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1):40- 45.

[2]贺湖.远程教育学历培训存在的问题与保障对策——以校外学习中心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8):74-76.

3.微计算机办公系统的多平台操作 篇三

关键词:计算机办公系统 多平台操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科学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本文中,笔者就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微计算机办公系统的多平台操作

微计算机办公系统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配套和网络设施构成的,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目标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检索等有效处理的人机系统,也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办公系统的用途主要是把来源比较分散和宽泛的数据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整合成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有帮助的目标信息。

二、微计算机办公的数据处理流程

在了解计算机办公系统的数据流程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数据处理的概念。数据处理指的是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变换、检索和传输这样一个过程。数据的出现形式可以是自然界内的文字、数字、声音或者图像,它是对事实或者指令的一种有效表达,可以进行人工或者自动化的处理。数据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便成为信息。数据的来源具有广泛性,因此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把来源广泛的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之后整合成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有价值、有意思的信息。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计算机办公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通常用流程图来描述。流程图是描述系统信息的来龙去脉的有效图标,它能把抽象的数据信息更加直观形象地描述出来。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算机办公系统的有效数据处理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指挥官,企业发展的同时一直在进行着两种活动:生产活动和管理活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以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

针对数据处理设备的工作形式和结构形式以及所需处理的数据在空间、时间上分布形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数据处理办法。不同硬件和软件配置的设备可以处理不同的数据,所以要根据被处理数据的形式和所处的物理环境的特点来选取最直接有效的处理方式,以此来节省劳动强度和计算机的损耗。根据计算机数据的处理特点,主要可以分为四種处理方法:1.根据计算机处理器的工作形式区分,有单道作业处理方法、多道作业处理方式和交互式处理方法。2.根据处理设备的结构形式区分,有脱机处理方法和联机处理方法。3.根据数据处理空间的分布形式区分,有集中式处理方式和分布处理方法。4.根据数据处理时间的分配形式区分,有批量式方法、分时处理方法和实时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整合的技术过程。包括对各种原始数据的整理、编辑、计算、分析等的加工和处理。随着计算机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日益普及,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中,数值的计算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项有效的处理和分析应经成为主要的应用之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办公系统管理。近些年来,计算机办公系统数据处理应用的领域在不断增加,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智能化的生产管理改革,这种改革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更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机办公系统数据处理被应用到了诸如天气预报、工程制图、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交通秩序管理、自动化办公、农田监测、环境监测等很多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计算机办公系统数据处理中所处理的数据指的是符号、字母、数字或者各种文字的统称。计算机办公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比传统的算术计算复杂的多,但是也正是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把原本抽象的数据经过有效的加工处理,整合成了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有利的直观信息。计算机办公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包括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可以用一个流程图来进行更加直观的认识。

计算机首先要采集到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把信息转换成能够识别的形式,分别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编码和分组,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便于进一步处理,对这些数据进行各种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以获得进一步的有效信息,将原始数据和经过处理后的数据保存起来便于以后使用。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来检索这些信息,这就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流程。从更为简化的角度可以把数据处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数据的准备、数据的处理、数据的输出。在数据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脱机输入到穿孔卡片、穿孔纸带、磁带或者磁盘中。这个过程也是数据的录入过程。把数据收录完成之后,就要由计算机办公系统对数据进行更为细化的处理。因此需要操作者事先把编制好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按照该程序的指令对数据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最终经过上面所讲到的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得到得我们想要的结果。

新时期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普及推广, 与计算机相配套的技术也开始实现其利用价值。根据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要求, 企业要做好人员、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为办公系统应用创造优越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武可文.企业办公自动化改造趋势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2011,16(5):32-35.

[2]朱克昌.计算机办公系统具备的功能特点及应用[N].安徽大学学报,2011, 21(9):14-16.

[3]钱林彬,企业内部经营模式自动化改革的对策研究[N].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15(11):7-9.

4.奥鹏学习的平台操作指南 篇四

一、媒体资产管理与媒体音像档案管理不能简单等同

媒体资产管理的管理对象既包括音像档案资料, 也涉及大量的一般性音像资料, 如媒体购买的用于播放的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等。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依据资料的使用频率决定其在存储区域 (在线、近线和离线) 之间的迁移, 即将资料简单划分为三类。但是, 媒体音像档案管理则要求我们对音像资料进行更加细致的收集、采编和归档, 更加科学的分类、鉴定和编目。如从节目、片段、场景和镜头四个层次对音像档案资料进行划分编目, 建立检索以方便利用等等。总体来说, 媒体音像档案管理应该被视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实际工作中, 一些档案管理人员错误地将媒体资产管理直接等同于媒体音像档案管理, 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区别。这就导致一种后果:即不清楚媒体音像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到底有多大。很容易将一些留档价值不高的音像资料视为音像档案加以归档保存, 既降低了音像档案的归档质量, 又浪费了音像档案的存储空间。

二、编目的新要求

在采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之前, 媒体音像档案的编目是一件量大、枯燥而且很难满足检索需要的事。首先, 媒体采集到的音像资料通过磁带存储, 搬运磁带费时耗力, 还面临被损坏的风险。其次, 受到技术条件限制, 媒体无法在保证有效检索的前提下将音像档案的编目细化到每一个镜头。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编目能力非常强大。首先, 数字化的音像资料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迁移到工作区进行编目操作。其次, 音像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从节目、片段、场景和镜头四个层次对音像资料进行详细的编目操作。如:针对新闻档案资料进行编目, 要充分考虑到新闻档案的类型特点, 在分层结构上以节目层和片断层为主, 兼顾重要人物、事件中场景和镜头的切分, 重点著录正题名、内容描述、责任者、首播日期、节目形态、类型、格式等数据项。而在专题档案资料的编目中, 分层结构会根据内容考虑完整的四层结构, 对那些画面主题突出, 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场面 (如:重大事件现场, 领导人活动等画面) 则根据视频结构同时著录场景层和镜头层。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强大的编目能力对操作员和音像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鉴别能力和工作效率都提出新要求。这种新要求就是:记者、编辑及负责音像资料上载的操作人员必须在上载前按照要求对上载资料进行初始编目;音像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地将编目信息细化到每个单独的重要镜头;对于涉及本地区、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重要外事活动、重大事件事故、自然灾害情况、重点工程及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历史题材、重要历史面貌的音像资料等则要求重点收集、立案、归档, 单独编目管理, 永久保存。

三、亟需建立适应媒资平台运行的音像档案管理内部制度

我国档案法规体系是以《档案法》为核心, 由档案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统一体。各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遵照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因此, 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管理音像档案, 完善的档案管理内部制度对管理工作的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前一些媒体的档案资料采集工作效率较低, 导致大量有留档价值的音像资料长期滞留于记者手中, 而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不仅在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系统平台, 还因为缺乏有效的、配套的制度构建。良好的档案管理内部制度有助于规范档案采集、编目整理、存储、检索调用、安全维护等各个方面的运行。就档案采集而言, 拍摄完成的音像资料应该马上导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同时在线通知档案管理人员审核该资料是否具备留档价值。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出现改变了音像资料的送审形式, 方便了送审过程, 但是若档案管理内部制度不完善或者没有得到认真执行, 也会出现有价值的音像资料在导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后却没有人将其送交审查的情况, 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滞留。

媒资平台下音像档案管理内部制度主要应包括:建立媒资平台下与音像档案管理有关的各类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绘制与媒体资产操作规程相匹配的音像档案管理流程图;健全和完善媒资平台下媒体音像档案的收集、归档制度, 音像档案的在线、近线和离线库房管理制度, 音像档案的利用管理制度, 音像档案的网络安全防范制度等等。

四、突出音像档案资料的社会服务功能

从2010年开始, 安庆广播电视台对年代久远的新闻、专题等栏目近万小时的音像档案资料进行了数字化转换, 并在内部网络发布。电视台内部音像档案管理与收录网、新闻制作网、后期制作网、播出等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台内所有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权限范围内通过网络化操作平台可进行初级编目、存储和利用。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媒资平台下的采集子系统对经过初级编目的音像资料进行审查, 并对具有存档价值的资料进行专业的二次编目。二次编目更加细致, 能够提高检索利用档案资料的效率。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云计算”在媒体中的实际应用, 并构成了媒体的内部云网络。但是, 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要求媒体档案管理工作不应该只局限于档案资料的内部利用, 还应该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安庆市广播电视台注重音像档案资料的社会服务功能, 目前正在升级媒资系统, 计划通过控制用户访问权限, 把内部云网络同外界的公共网络 (安庆网络广播电视) 进行关联, 利用本台网站向社会发布可以公开披露的音像档案信息, 使普通人足不出户, 就能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在线检索、查阅、使用公开的媒体音像档案资料。

五、网络威胁对媒体音像档案的数据备份和存储提出更高要求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为音像档案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风险。传统的媒体音像档案资料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是火灾、环境温度变化、信号自然耗损。但是,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操作系统, 病毒感染、黑客攻击使得以数字信号存在的音像档案资料面临巨大的威胁。例如, 黑客一旦破解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内部设置的访问权限, 并以管理员身份来对非公开档案进行删改、拷贝等, 会对音像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保密性造成损害。在一些情况下, 在被黑客植入恶意程序后,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可能会充当帮凶, 受黑客控制。

5.奥鹏学习的平台操作指南 篇五

一、城市消费指南平台的内涵和发展现状

1、内涵。

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 消费指南平台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基于特定城市的生活消费指南网站。为市内各类商家提供成本低廉的“网络名片”、“促销信息发布平台”, 为广大市民提供获取消费资讯、优惠信息及分享购物体验的互动平台。网站的主要版块一般包括:优惠打折版块, 及时发布本市商家重大优惠促销信息;消费资讯版块, 发布最新热门消费资讯;电子优惠券版块, 配合传统商家促销活动向顾客发送电子优惠券;消费社区版块, 消费者分享消费经验、组织团购活动的人气社区;生活服务版块, 为市民提供实用生活服务信息。

2、现状。

我爱打折网于2004年在北京成立, 开始了对消费指南平台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该网目前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分站。作为一家生活消费信息类网站, 该网站涵盖了购物、美食、丽人、婚嫁、旅游等大部分跟生活消费有关的内容。此外, 2007年成立的上海打折网, 是上海最早的专门从事为白领上班一族提供商场促销信息的专业网站。上述两家网站的成功运营使得消费指南平台这一商业模式初步成型, 但目前两家网站服务地域仅限于北京、上海、广州, 全国其他城市基本处于空白, 其在网站功能设计和管理维护上也都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基于目前现状, 探索该商业模式中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商业规律显得尤为迫切。

二、城市消费指南平台的价值分析

城市消费指南平台解决了传统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可以为传统商家、消费者及网站运营者自身创造独特的价值。

1、商家价值。

消费指南平台是商家的低成本信息发布平台。传统商家经营的核心之一是将企业销售的各种信息, 包括推出新品、优惠打折、营业推广活动等传播给顾客。传统推广手段, 诸如派发宣传单、大众媒体广告等, 或者推广效果有限, 或者成本高昂。消费指南平台为传统商家提供了通过互联网连接顾客的手段和工具。消费指南平台对传统商家的价值是商家网站无法替代的。对于那些已经建立或计划建立网站的中小商家而言, 相对高昂的网站建设、推广、维护费用是一道难题。即使企业愿意支付这项费用, 其成本相对于网站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说可能又是不经济的。此外, 由于单个商家的网站信息内容单一且实践中消费者无法逐一造访, 再加上缺乏推广, 往往出现网站建成后访问者稀少而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情况。上述现象反映了中小商家在网站建设方面的尴尬境地, 而城市消费指南平台正好破解了这一难题。

2、消费者价值。

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价格优势和便利性。城市消费指南平台则可以帮助消费者在传统商家购物消费时获得价格优势和便利性。面对不断提高的城市生活成本, 城市消费指南平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新鲜的优惠促销信息, 帮助消费者货比多家, 选购物美价廉的商品以降低生活采购成本。城市消费指南平台也为消费者获得了实体商店消费时前所未有的便利性。面对城市商业中心日益拥堵的交通和停车困难问题, 在不同的商场之间穿梭比较, 收集商品信息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 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漏掉消费信息的情况。通过访问城市消费指南网站, 消费者足不出户, 便可以对本地各种优惠促销信息一览无余, 在外出购物之前就可以明确购物目的地, 省却奔波之苦。网站也能够帮助消费者全面动态监测各种消费资讯, 及时掌握所需商品的优惠促销信息。人类是以聚集而生存的动物。虚拟社会提供了具有相似经历的人们聚集的机会, 这种聚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并形成富有意义的个人关系。[2]消费指南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与兴趣相同的消费者彼此交流, 分享购物体验的场所, 满足其相互交流和交往的需要。消费者也可以借助平台提供的网络社区功能发起团购, 增加自己和商家讨价还价的实力, 降低购物成本。为了提升网站的消费者价值, 运营者可以在网站中添加各类便民服务信息, 诸如天气资讯、交通出行、电视节目等信息, 在提升网站客户价值的同时, 也将为网站增加访问量并聚集人气。

3、网站运营者价值。

网站运营者通过在特定城市运营消费指南网站, 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爱打折网的运营实践表明, 消费指南平台如果运营得当, 可以获得数量巨大的访问量从而为网站聚集人气, 最终使网站具备媒体价值并获得广告收入。网站的另一收入来源是加盟商家的会员费或服务费。由于平台服务的对象广泛, 涵盖为市民提供消费服务的各类组织和个人, 网站运营者可以从中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

三、城市消费指南平台的运营策略

1、推广策略。

为网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是网站推广的首要工作, 在此基础上合理的推广策略才可以发挥功效。网站运营者可以基于合作营销的思路来设计推广策略以降低推广成本。所谓合作营销,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达到资源的优势互补, 增强市场开拓、渗透与竞争能力, 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和利用市场机会的行为。[3]消费指南平台的成功运营, 将为传统商家提供通过互联网联系消费者的廉价平台, 网站运营者和传统商家基于此点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因此, 网站的推广可以充分借助传统商家的店面资源和传播渠道, 通过对商家减免服务费用、提供网站广告等手段, 在传统商家的卖场显著位置设置标识, 表明该商家已经加入城市消费指南平台, 消费者欲获知本店最新的优惠促销、新品推出、特卖商品展示等信息, 可以登陆消费指南网站。在传统商家派发DM广告等形式的传播活动中, 也可以通过合作使传统商家在DM上标明消费指南网站上含有本店的最新营销信息。吸引传统商家参与网站推广的动力, 一是传统商家要借助消费指南网站以低廉的成本发布营销信息, 对网站的推广也是对其自身营销信息的推广;二是传统商家不必专门为推广活动支付费用, 仅是利用其已有的营销传播资源, 而商家还可以从消费指南网站获得服务费用或广告费用的减免。平台还可以和建有网站的传统商家交换网站链接, 双方均得以在不支付费用的情况下获得网络推广机会, 共享双方已有的访问者资源。在上述主要推广措施之外, 网站运营者还可以借助本地论坛、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低成本推广。如果财务状况允许, 消费指南平台也可以借助在本地知名门户网站发布网络广告来进行推广。

2、管理和维护策略。

消费指南平台运营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为市民提供及时的消费信息服务, 提供获取消费信息的便利渠道和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机会。因此, 对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尤为重要。对于信息的发布和更新, 可以给传统商家提供两种选择:一是网站设置专职的信息管理员, 对自身缺乏信息发布管理条件的商家提供发布和更新信息的服务;二是在网站设计中赋予加盟商家管理账号和密码, 允许其进入专有的版块发布和更新信息。在网站设计和维护工作中, 要注意对特卖商品、人气商品、新品等进行多媒体形式的多维展示, 以使顾客真正做到足不出户, 便可获取目标商品的基本信息, 节约外出购物挑选商品的时间和精力。该措施可以在网站中形成类似卖场管理中的“磁石商品”效应, 强烈吸引顾客关注网站上的信息, 并形成对网站的黏性。

总之, 消费指南平台作为一种联系传统商家和消费者的手段, 其网站原理、功能设计、推广维护等问题,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在网络社会全面到来的时代, 该商业模式的逐步成熟和付诸实践, 具有较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 2010-7-15.

[2]孔伟成, 陈水芬.网络营销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奥鹏学习的平台操作指南 篇六

关键词:ERDAS IMAGINE9.2,分辨率融合,小波变换融合,改进IHS融合,高通滤波融合

0 引言

迅猛发展的遥感技术,让光学、微波、热红外、多光谱、高光谱等大量功能各异的遥感器不断更新换代,它们以不同的尺度空间、不同的时间周期、不同的光谱范围以及不同的扫描方向和极化方式等,能很好地反映地物的各种特征,可以得到同一区域的多源数据。与仅仅只能反映地物目标某一或几个方面的特征的单源遥感数据相比,多源遥感数据既具有非常重要的互补性,又存在冗余性。而通过数据融合,一方面能针对性地去除无用信息,消除冗余,大量减少需要处理数据的量,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又能将海量多源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捆绑起来,融合在一起,方便各种信息之间的特征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减少识别对象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从而为快速、精确地识别和提取信息奠定基础。

1 简介融合方法

遥感图像融合[1]的方法很多,ERDAS IMAG-INE9.2系统提供了分辨率融合、小波变换[2]的分辨率融合、改进IHS融合、高通滤波(HPF)融合。

1.1 分辨率融合

分辨率融合是将高低空间分辨率影像的空间特征与多光谱特征进行融合处理,使处理后的遥感图像包含两者的优点,既包含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又具有多光谱特征,从而达到增强图像的目的。图像分辨率融合的关键是融合之前对两幅图像的配准以及选择处理过程中的融合方法,只有精确地对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图像进行配准,才有可能达到人们满意的融合效果;而对于如何选择融合方法,则取决于被融合图像的特征以及融合后所要达到的目的。

1.2 小波变换融合

小波变换[4]具有很多优点,使得小波变换成为当今处理图像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小波变换的高低频分离特点,不会对原图像所包含的信息产生丢失。因而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图像数据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结构信息和光谱信息更加清晰,提高图像的解译能力和分类精度,为图像的预处理提供更加方便的条件。

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基本步骤如下:

(1)对配准后的多光谱和全色波段图像分别进行小波正变换,获得各自的低频图像和细节、纹理图像;

(2)全色波段图像的低频成分用小波变换后的多光谱图像的低频成分代替;

(3)用替换后的多光谱图像的低频成分与全色波段图像的高频成分进行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结果图像。

小波变换是应传统的傅立叶变换不能满足信号处理的要求而产生,它克服了传统傅立叶变换在将时域信号(不同时间不同频率)转换为频域信号后时域信息丢失的不足,提供了时域局部分析与细分的能力,可以显示其他信号分析方法所丢失的数据信息,还能在损失相当小的情况下对信号进行数据压缩和消除噪声。但它在图像融合中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产生较为突出的分块效应;二是用低分辨率图像的低频部分直接去替换高分辨率图像的低频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高分辨率图像的纹理信息。

1.3 改进IHS融合

在图像处理中常用的有两种彩色模型:一种是由红(R)、绿(G)和蓝(B)三原色构成的RGB彩色模型;另一种是由亮度(I)、色调(H)及饱和度(S)三个变量构成的IHS[3]彩色模型。IHS变换就是RGB模型到IHS模型之间的变换,反之则为IHS反变换。

从遥感的角度讲,由多光谱的三个波段构成的RGB分量经IHS变换后,可以将图像的I、H、S进行分离。变换后的I分量对应地物表面粗糙度,代表地物的空间几何特征;色调分量H代表地物的主要频谱特征;饱和度分量S代表色彩的纯度。在视觉定性描述色彩时,IHS变换使图像显得更加直观。

基于IHS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基本步骤如图一所示:

虽然融合后影像图清晰度提高了,但直接融合使得光谱信息大幅度丢失,即产生颜色失真。当融合结果图像被用来以光谱分析为主,则选择该方法就不太适合。

1.4 高通滤波融合

高通滤波法[5]实现遥感影像融合的概念比较简单,只对低于某一给定频率以下的频率成分有衰减作用,而允许这个截频以上的频率成分通过,并且没有相对位移的滤波过程。一幅图像通常是由不同频率的成分组成的,根据一般图像频谱的概念,高的空间频率对应影像中快速变化的部分,而低的频率代表灰度变化缓慢的部分。对于遥感图像来说,高频分量拥有影像的空间结构特征,而低频部分则包含了光谱信息。由于我们进行遥感影像融合的目的是:(1)尽量保留低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2)在(1)的基础上还要体现高分辨率全色图像的细节信息。因此,我们可以提取高分辨率图像的细节信息,通过高通滤波器算子,然后简单地采用像元相加的方法,将提取出的细节信息复加到低分辨率图像上,这样就实现了多光谱的低分辨率图像与高分辨率全色图像之间的数据融合。HPF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取全色影像细节信息,并把全色影像的细节信息直接复加到多光谱影像上,实际上是一种单纯代数运算。因此,增强多光谱图像的空间细节表现能力的同时也容易增加噪声,影响视觉效果。

2 实例

下面用图二和图三在ERDAS IMAGINE9.2进行各种图像融合,从图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各种融合的优缺点。

分析各种融合方法的优缺点如表一所示:

3 结束语

图像融合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得到的效果选择融合方法。遥感图像融合是遥感图像的一种重要分析工具。通过图像融合技术可以提高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增强目标的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和动态监测及信息互补的能力,以形成对目标的清晰、完整、准确的描述,为军事应用和非军事应用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随着遥感传感器的改进、计算机水平的发展、数学算法和高科技技术的不断更新,遥感图像融合将为医学、遥感、计算机视觉、气象预报、军事目标识别、地球环境监测、土地利用分类、地球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提供更多的新的途径。目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技术在国际上虽经多年研究,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标准和成熟完整的理论及方法,也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图像融合数学框架。建立图像融合的理论框架是目前亟待发展的一个方向。人们关心的问题一直是如何实现稳定的图像融合,提高可靠度。由于图像的特殊性,在探讨图像融合算法时一定要考虑计算速度和所需的空间。如何得到实时、可靠、稳定、实用的融合算法,将遥感影像与GIS数据结合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另外,建立客观的图像融合技术评价标准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洪泉,窦闻,易文斌.遥感图像融合的研究现状、困境及发展趋势探讨[J].遥感信息,2011,(01):104-108.

[2]徐宁,李圆圆.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综述[J].科技信息,2010,(15):34-36.

[3]牛凌宇.多源1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技术综述[J].空间电子技术,2005,(01):1-5.

[4]王颖丽.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09,(29):10-11.

7.奥鹏学习的平台操作指南 篇七

Linux操作系统是可裁剪的、模块化的操作系统,采用X86平台,通过OS所提供的一些基本命令,采取了一些办法,将一个Linux操作系统定制成了符合目标系统要求的操作平台。在保留基本的OS系统结构和必要网络功能的同时,将其大小控制在16M左右,使该操作系统能够安装运行在约64M的电子硬盘上,并最终稳定的运行于内存中。

2 采用X86作为嵌入式平台

说到嵌入式平台,就不能不先介绍嵌入式系统。所谓嵌入式系统:指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件可裁剪系统。

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受很多因素影响。由于嵌入式系统是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应用的。如果独立于应用自行发展,则会失去市场。而嵌入式处理器的功耗、体积、成本、可靠性、速度、处理能力、电磁兼容性等方面均受到应用要求的制约。另外,除了要满足嵌入式系统本身的特点外,还要考虑目标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个人偏见、过去产品的影响和其他一些因素。但费用往往是考虑的主要因素,而且价格也需从整个系统进行考虑。

依现在的情况来看,根据Intel公司制定的标准制造出来的兼容X86处理器,表现出了低廉的成本、良好的兼容性、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及优秀的性能,在很好满足了嵌入式系统性能要求的同时,也很好地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采用这一熟悉的平台,客户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另外也容易上手。

总体说来,基于成本、兼容性、通用性、可靠性4方面的考虑,决定采用X86平台作为Linux嵌入式系统的载体。

3 Linux系统启动过程

系统引导过程:指的是从系统通电工作,到控制台显示login:提示符或者显示图形化登录介面为止的这一段系统运行过程。每一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初始化程序,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Linux的初始化流程。

3.1 加电或复位

当计算机系统的电源开关或复位按钮被按下时,CPU进入复位状态,它将内存中的所有数据清零,指令由内存中地址FFFF:0000开始执行(这个地址一定在ROM BIOS中,ROM BIOS一般是在FEOOOh到FFFFFh中),此处的内容一般是一个jump指令,jump到另一个位于ROM BIOS中的位置,开始执行一系列的动作。系统就是通过这个方法进入BIOS启动过程的.

3.2 BIOS的启动

BIOS中启动程序的主要任务如下:首先是上电自检;然后对系统内的硬件设备进行监测和连接,并把测试所得的数据存放到BIOS数据区,以便操作系统在启动时或启动后使用。最后,BIOS将从软盘或硬盘上读入Boot loader。如果从硬盘启动,BIOS读入该盘的零柱面零磁道上的MBR,这个扇区上的代码用于从分区中读取内核映像并启动内核。但是硬盘上的内核是保存在文件系统中的,因此硬盘引导扇区中的代码需要提供定位内核映像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的功能,以便正常装载和运行内核。

3.3 Boot loader

Boot loader通常是一段汇编代码,存放在MBR中,其主要作用就是将系统启动代码读入内存。Linux环境下的Boot loader程序通常是LILO(LILO是Linux Loader的简称),其主要功能就是引导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它不但可以引导Linux,还可以引导其他操作系统,如DOS、Windows等等。LILO配置文件提供了以下信息:启动操作系统的设备名,各种操作系统的启动分区映像位置,启动运行状态,启动时所使用的显示模式。下面是所用的Linux系统中的lilo.conf文件的范例:

当系统启动时,BIOS程序运行完毕即运行LILO以引导操作系统,屏幕显示“LILO boot:”,此时用户可以等待系统时间过后自动启动默认的操作系统,如果没有设置delay项则系统将一直等待。按Tab键将显示系统中可引导映像的列表,选择合适的映象标识后,LILO将从指定的内核映像加载操作系统。此后,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的启动程序来完成余下的工作。

3.4 操作系统初始化

系统的启动顺序及相关文件就在核心源码目录下,依次看以下几个文件:

/arch/boot/bootsect.s,/arch/boot/setup.s,/arch/boot/head.s,/init/main.c

(1)bootsect.S是Linux kernel的第一个程序,包括了Linux自己的bootstrap程序。实际上,bootsect.S文件是一个实模式下的汇编语言程序,是一段长度为512字节的数据块,经过汇编后生成的二进制代码保存在引导区中。在此把大家所熟知的MSDOS与Linux的开机部份做个粗浅的比较:MSDOS由位于磁盘上bootsector的boot程序负责把IO.SYS载入内存中,而IO.SYS则负有把DOS的kernel--MSDOS.SYS载入内存的重责大任。而Linux则是由位于bootsector的bootsect.S程序负责把setup.S及Linux的kernel载入内存中,再将控制权交给setup.S。

(2)setup.S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16位启动程序,负责Linux系统的实模式下的初始化。首先,setup.S对已经调入内存的操作系统代码进行检查,然后通过BIOS中断获取内存容量信息,设置键盘的响应速度,设置显示器的基本模式,获取硬盘信息,检测是否有PS/2鼠标。之后,操作系统就准备让CPU进入保护模式,另外,在实模式下,还需对8259中断控制器进行编程,协处理器也需要重新复位。完成以上工作后,Setup.S设置保护模式的标志位,重新取指令后,就进入保护模式下的启动阶段,同时把控制权交给Head.S这段32位汇编代码。

(3)Head.S是保护模式下OS的启动代码。内核初始化模块将从地址0X100000开始执行,对于压缩内核,首先执行arch/i386/boot/compressed目录下的head.S,再转入执行arch/i386/kernel目录下的head.S。在此阶段,内核初始化模块主要负责初始化数据区、寄存器、idt表和页表,进行状态检查,最后执行start_kernel()模块。接下来系统设置内核启动参数gdt、idt、ldt 3个寄存器并准备启动内核,当3个寄存器设置完成后,系统调用start_kernel()函数以启动内核。

(4)main.c位于/init/main.c中,其中的start_kernel()函数是main.c甚至整个操作系统初始化最重要的函数,一旦执行完,整个操作系统的初始化也就完成了。start_kernel()程序要完成系统初始化需要调用一系列函数以初始化内核数据结构,主要函数包括:

setup_arch():该函数主要用于和处理器、内存等最基本的硬件相关部分的初始化,如初始化处理器的类型。

paging_init():该函数的具体作用是把线性地址中尚未映射到物理地址上的部分通过页机制进行映射。

trap_init():该函数用于设置各种入口地址,如异常事件处理程序入口、系统调用入口、调用门等。

init_IRQ():该函数用于设置基准时钟和中断门。

sched_init():该函数用于设置和启动第一个进程init_task。

time_init():该函数用于读取实时时间,重新设置时钟中断IRQ 0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等。

parse_options():这个函数把启动时得到的参数如debug、init等,从命令行的字符串中分离出来,并把这些参数赋给相应的变量。

console_init():此函数用于对终端的初始化,如控制台和显示器。

kmalloc_init():对内存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某块内存的长度超过了整个内存的长度,将其标志为非法。

inode_init():该函数用于初始化INODE结点。

name_cache_init():系统调用namei()函数根据文件名查找对应的索引节点。

buffer_init():这个函数用来对文件系统缓冲区初始化。

mem_init():用于初始化zero_page页,即虚拟地址从0开始的页面,并为管理页面空间的mem_map[]数据结构中已被占用的页面加上标记。

启动到目前状态,仅剩/etc目录下的启动配置文件。(其实,启动的每一个过程都有相应的程序在屏幕上反映与这些过程相应的信息。可以使用dmesg|more命令回顾此开机信息)这些文件一旦运行,启动的全过程就将结束而系统会进入用户态。也就是说:当Start_kernel()函数执行完毕后,内核的启动也将完成,然后由内核加载根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的位置则可以在编译内核时指定,也可以通过LILO或者rdev等引导程序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将由系统自动检测决定(一般加载为只读文件系统)。如果根文件系统加载失败,则内核将不能启动,整个系统也将终止运行。最后,系统将调用函数用以创建init进程。

3.5 init进程与inittab文件

init进程是内核引导结束后系统启动的第一个用户进程,该进程启动后将完成以下任务:设置主机名,检查安装磁盘和文件系统,清空临时文件目录/tmp,打开系统日志,启动各种后台服务进程,为每个终端和虚拟控制台启动一个getty进程,执行/etc/rc下的命令文件,此后,getty会在每个终端上显示login提示符,等待用户登录。init进程启动的服务是依据配置文件/etc/inittab进行的(inittab文件具体分析见附录2)。

当执行完rc.sysinit并返回inittab后,init进程会根据inittab所设定的运行级别去执行/etc/rc.d目录下的相应的rc文件。如运行级别为3,相应的rc文件即为rc3.d。这些文件将运行不同的启动程序去初始化各个运行级别下的系统环境,这部分启动程序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启动系统的守护进程。做完这一步,init进程将执行getty进程从而等待用户的登录,至此,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完毕。

4 Linux文件系统分析与定制

基于目标系统大小的考虑,对于Linux的内核的分析并未深入,而是更关心它的文件系统结构。Linux操作系统采用了一种整体式结构,因此其文件系统错综复杂。具体的文件系统目录结构及目录下列出的相关程序、命令部分不仅多而且大。对其主要功能尤其感兴趣,因为只要简单地通过删除它们,就可以很快缩小目标系统的大小。现将根目录下的各主要的子目录及其功能列举如下:

/bin目录通常是放置系统的一些基本命令文件的目录

/boot存放MBR的复制,非常重要,今后会用到它下面的Linux核心

/dev目录,系统设备文件目录

/etc目录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系统配置文件,和一些系统初始化文件

/etc/rc,/etc/rc.d,/etc/rc?.d存放系统启动或改变运行级别时执行到的程序文件

/etc/fstab列出系统启动时,将由mount-a命令自动安装的文件系统的描述信息

/etc/inittab守护进程init的配置文件,在每次系统初启或改变运行级别时读取

/etc/mtab系统当前已经安装的文件系统的列表,mount程序在每次执行后自动更新这个文件

/home用户文件的主目录,该目录下,一般只有子目录,其中每一个目录代表一个用户

/lib目录下放置了系统的一些库文件

/mnt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系统

/proc这个文件系统是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它不是建立在硬盘上,而是由系统核心在内存中建立。这个文件系统用于提供系统需要的信息,如有关进程的信息等

/root超级用户的根目录

/sbin目录下放置一些系统扩展命令

/tmp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其中存放以测试为目的的文件,或是有中间结果的文件

/usr目录下的文件,用户目录,目录下放置了一些用户经常需要使用的程序和一些配置数据。

/usr/bin目录存放增加的用户命令程序。

/usr/lib存放库文件及一些无需改变的数据文件,包括一些配置数据。

/usr/sbin目录下放置了用户需要使用的高级指令。

/usr/src存放程序的源代码。

/var目录,存放着系统运行期间所需改变的数据文件,这些文件是各个Linux系统独有的,不能在多个系统间共享,主要是一些系统参数和配置。

其他目录都为空目录,有:

/opt

/lost+found

大体结构就是这样。在此基础上,使用rm命令就可以删除许多目录或文件,如/sbin、/usr/bin下的高级命令、/lib下的多余的库文件、/bin下的某些命令等。其中,对于命令和一般文件的删改比较容易,只要弄清所删节内容的作用或含义即可,删除命令rm辅以相应的参数,就可轻松完成删除相应目录和命令的作用。同时,必须作好备份和记录,如果出现了意外的问题,也能够有个补救的措施。如果导致系统的彻底崩溃,只有重新安装系统。这时,此前记录下来的可删除的内容就起到大作用了。

5 裁剪后OS的目录与结构

(1)裁减后的系统体系结构如下:

bin boot dev etc home lib lost+found mnt opt root proc sbin tmp usr var

/bin目录中的内容有:

包括最基本的系统程序。

/sbin目录也放了一个系统程序,分别是:

/dev目录中包含了所有的设备文件,因为它们是特殊文件,基本不占用空间,所以全部拷贝。

/lib目录中包含了程序所需的库文件。有:

其中几个重要文件为:

libc.so.6:C语言的函数库,几乎每个程序都需要。

ld-linux.so.2:载入动态库所需的函数库。

libproc.so.2.0.0:与proc文件系统相关的库。

libcrypt.so.1:加密函数库。

libtermcap.so.2:与处理终端相关的库。

libpthread.so.0:处理线程相关的库。

其余的一些或者与处理网络有关系,或者是太小,我也没有真正弄清它到底是与什么有关,因此没有动。

/etc目录中包含了一些系统所需的配置文件,主要有:

ld.so.cache是动态载入库的缓存,记录了动态载入库所在的位置,读它便可以避免到每个目录盲目的搜索。

profiles文件存放了shell的一些环境变量。

hosts文件设定用户自己的IP与名字的对照表。

host.conf文件说明了如何查询节点名。

services和protocols分别说明了系统可用的服务和协议。

resov.conf设定系统的名字服务器。

termcap记录了系统可用的终端。

mtab、fstab、inittab文件前面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说了。

/boot目录完全拷贝,它下面是一些关于系统核心的东西。

System.map System.map-2.2.12-20 boot.0300 boot.b chain.b nitrd-2.2.12-20.img

kernel.h map module-info module-info-2.2.12-20 vmlinux-2.2.12-20 vmlinuz

/usr下面只保留以下6个目录:

bin etc lib sbin share tmp

/tmp留出来存放一些程序所需的临时文件.

/var留出来用来做系统日志:

cache db lib local lock log preserve run spool state tmp

/proc不是一个真正的文件系统,是内存的一部分的镜像,无需拷贝。只需在装载系统时,在电子盘中创建一个/proc目录即可。

/lost+found目录也仅需创建即可。

6 改进

6.1 系统装载

往60M的电子盘上安装已裁剪后的系统时,采取直接拷贝即可。先将裁剪后系统所在盘设为主盘,将电子盘设为从盘。从主盘进入系统后,就切换到根目录,然后挂上电子盘至/mnt目录.

#mount/dev/hdc1/mnt

格式化电子盘,然后拷贝。使用cp-apd R命令,直接将根目录下的各子目录分别完全拷贝到/mnt目录下(直接拷贝目录)。拷贝完成后,卸载/mnt,关闭系统,将电子盘设为主盘,重新启动系统。这时,看到系统不能正常引导!这是由于拷贝过去的系统的引导程序LILO的设置还保留了原主盘上的相应参数。只需在原主盘下使用:

#mkbootdisk-device/dev/fd0或者

#dd if=boot.img of=/dev/fd0 bs=1440k

命令制作一张Linux的引导盘。使用此引导盘从软驱引导,重新启动系统进入电子盘,login登录后,输入LILO命令执行一次,下次就可以直接从电子盘上启动了。

6.2 运行改进

上面讲到,裁剪后的系统已经完整地装入了64M的电子盘,但是,由于电子盘的寿命有限,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延长电子盘的使用寿命。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少读少写!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少在电子盘上进行操作,除了必须的数据备份之外,要让电子盘所干的工作全部由内存代替。

7 结语

Linux系统作为分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是由全世界范围的黑客高手共同发展起来的,在网络支持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光支持的协议就有:ftp、telnet、rlogin、slip、plip、X.25、ipx、Apple Talk和Samba、Apache、TCP/IP等。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多任务、多用户下的高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而最吸引人的一点是:Linux下的任何软件都是免费的,这也是本课题选用Linux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的重要原因。

摘要:根据目标系统要求,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如何对Linux操作系统进行定制,以及裁减后的系统的安装和运行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平台,嵌入式系统,内存

参考文献

[1]施威铭研究室.LINUX指令参考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2]陈莉群.LINUX操作系统内核分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3]徐严明.LINUX编程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高峰.LINUX系统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介绍定边下一篇: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