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论文(精选10篇)
1.比较文学论文 篇一
《狂人日记》之比较
鲁迅的《狂人日记》 受果戈理同名小说及尼采的影响,一八三四年,俄国的果戈理就写了《狂人日记》,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超人的渺茫。”(《且介亭杂集》)下面分析比较两篇《狂人日记》。果戈理的《狂人日记》(1835)描写九等文官波普里希金妄想追求司长的女儿,得了精神病,被关进疯人院的故事。是一篇以精神病学为参照的“小人物”短篇小说。狂人是沙皇时代受压迫的最底层小官吏的形象,他咬牙切齿地喊出了一切小官吏的愤恨不平:“世上一切好东西全让将军们占去了。”这是对统治集团的抗议。作者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另外,作者也揭露了这些小官吏向上爬的欲望,统治集团的压迫和狂人渴望高攀的冲突以及冲突的无法解决,乃是狂人发狂的原因。果戈理的小说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狂人一方面是个真实的狂人,另一方面又是作者的传声筒。狂人骂“政治家”是狗;狂人对英法企图武装干涉1833年西班牙的宫廷政变表示不满,还骂英国政客;狂人还非议达官贵人,挖苦他们;狂人还评论俄国文坛,发表自己的见解。所有这些话,虽出自狂人之口,但显然是作者很有针对性的政治见解与文学观点的自白。现在,再将鲁迅的《狂人日记》作一比较。鲁迅小说受西方小说影响,他也说他之所以做起小说来,是因为看了百来篇外国小说所致。鲁迅特别重视果戈理,表现在哪里呢? 第一,书名相同。
第二,都是日记体。鲁迅小说的题目、体裁借鉴了果戈理,这是一目了然的。
第三,借“狂人”之口发表自己的议论。《狂人日记》中 国民的“吃人”性的深刻思想,怎样用短篇小说这种文艺形式表现出来呢?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显然给他以很大启发,就是借“狂人”之嘴讲自己的话。第四,结尾一句话。鲁迅小说结尾的名句“救救孩子”,这一灵感显然来自于果戈理小说将近结束的句子 “妈妈啊,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
第五,以精神病学为参照去塑造“狂人”。鲁迅学过医,对果戈理以精神病学为参照来塑造一个“妄想狂”的写法,领会比旁人要深。鲁迅塑造“狂人”,从果戈理写法中得益匪浅。果戈理把发表议论和“狂人”挂钩,只有用“狂人”去作传声筒,方显“疯话不疯”的特点,这也正是鲁迅的写法。所以,鲁迅对果戈理的借鉴确实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鲁迅的《狂人日记》的思想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大不相同,在这方面,鲁迅没有向果戈理借鉴什么东西。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小说,鲁迅所批判的,是全民族几千年来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但是在这里,鲁迅的批判主要地、而且是最深刻地是对准了人民群众头脑中的封建意识,是批判全民族的封建意识,而且是批判全民族封建意识中比奴隶性更为可怕的东西—吃人性。《狂人日记》思想的深刻性在于写不觉悟的人民群众会“食人”。《狂人日记》中,狂人昼夜害怕的事,不是怕哪个县太爷、绅士、衙役、债主把他“吃”了,而是怕群众,包括他的亲人把他吃了。当劳苦人民、被压迫者、被统治者不觉悟时,他们的“食人”性更为可怕。鲁迅指出国民性中的“食人”性代代相传的原因,不仅仅是统治者教化的结果,更主要的是“娘老子”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不觉悟的人民群众,也在向自己的下一代传播着这“食人”性!作为一个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家,鲁迅对“食人”性深入到全民族的骨髓、对人民群众头脑中的“食人”性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以及它危及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生存的可怕性有极为清醒的认识。鲁迅把全民族的“食人”意识放到几千年封建中国的历史的广阔背景中加以批判,在小说的结尾,狂人喊出了震撼民族灵魂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这“救救孩子”四个字,重如泰山,与果戈理小说中的“妈妈啊,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不可同日而语,真的是如鲁迅所说的,“后起的《狂人日记》……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
鲁迅的“忧愤深广”还有一个内容: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精神。狂人喊出了最严格、最无情的自我批判的最强音:“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这个“我”,既指几千年的全民族,也包括狂人自己。鲁迅在批判国民劣根性时,是把自己放进去的。他曾说过:“我从别国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他还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鲁迅的《狂人日记》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果戈理的迥然不同。鲁迅的《狂人日记》独特的艺术形式可概括为一句话:它是以精神病学为科学基础的象征主义与意识流相结合的箴言小说。关于象征主义,如“赵家的狗”,“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真的人”,“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都有象征暗示性。最大的象征性还在于小说的整个故事,作者深刻的思想,就通过这个象征的故事表现出来。
关于小说的“箴言”体,是一目了解的。“箴言”体就是规勉劝戒的文体,多用警句、格言的形式。例如小说中的下列句子,全是“箴言”:“凡事总须研究,才能明白。“从来如此,”便对么?”“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
关于小说的“象征”与“箴言”,果戈理小说中是没有的,鲁迅主要是借鉴了尼采的《察拉图斯忒拉如是说》。尼采的“箴言”语言艺术对鲁迅有极大影响,茅盾评《狂人日记》说:“这奇文中的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含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什么样的风格呢?就是尼采的风格。
《狂人日记》用“意识流”手法写成,这是果戈理和尼采所没有的,主要地是鲁迅所独创。“意识流”是美国心理学家W•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心理概念。文学上的“意识流”是对人的下意识心理流动更为注意描写。鲁迅的《狂人日记》的特点是通篇只写狂人的下意识(狂人白天的下意识及他做梦的下意识),构成《狂人日记》的框架不是情节结构(狂人的活动),而是意识流心理结构(狂人的心理)。
鲁迅在小说中十分成功地运用了自由联想的写法,集中描写狂人由视觉而产生的各种联想;狂人视觉的对象又集中在各种“眼光”上,狂人就从这许许多多的眼光联想到“吃人”。视觉对象的集中是为了表现主题,在《狂人日记》中就是表现“吃人”的主题。《狂人日记》的自由联想手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广阔的时空跨度。狂人由现实联想到历史,又从历史联想到将来(“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又从家庭联想到自己,从自己联想到全民族。这种自由联想的大跨度也是为了表现主题:自我批判与批判“国民劣根性”。鲁迅说过:“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又说:“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新艺术。”研究比较文学,就是要告诉人们,“拿来”不是“依傍和模仿”,只有在“拿来”的基础上去努力创新,才能产生“新文艺”。
为什么说鲁迅的借鉴不是模仿和依傍呢?首先,鲁迅的思想是自己的,“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的深刻思想,是没法向别国借鉴的。其次,在艺术形式方面,鲁迅采用的是综合借鉴法,鲁迅综合借鉴了果戈理和尼采两篇作品中有用的技巧,综合运用,融化在自己小说中,这就使鲁迅的《狂人日记》有别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及尼采的《察拉图斯忒拉如是说》。
将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及尼采的《察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加以比较,深刻的、富有个性的思想,成就了鲁迅《狂人日记》在中国文坛屹立不朽的地位。
2.比较文学论文 篇二
关键词:变异学,比较文学
一、变异学的理论背景及基本内涵
曹顺庆教授1995年提出中国文化与文论的“失语症”, 认为五四之后中国出现了文化断层, 继而在面对强势的西方思想时, 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论话语和言说系统, 也就丧失比较之可比性基础, 陷入以西释中、以中注西的中国思想西方化之路。在法国比较文学家于连看来:“这是一个要害问题, 我们正处在一个西方概念模式标准化的时代。这使得中国人无法读懂中国文化, 日本人无法读懂日本文化, 因为一切都被重新结构了。中国古代思想正在逐渐变成各种西方概念, 其实中国思想有它自身的逻辑。”所以, 比较文学不能盲目地用“比较”一词了否定文明之间的异质性, 要重新反思比较文学的学科史, 重新阐释“可比性”问题, 绕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把可比性建立在求“同”存异之上的研究模式, 去寻求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和无关性所在, 去主动求“异”, 通过“异”来还原文明自身的原生态存在样貌, 让这些独立性、自主性的文明用自己的话语规则来言说, 继而进行优势互补, 对话融通, 这就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思路。也是对比较文学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
那么, 什么是变异学?比较文学变异学是曹顺庆先生在2005年主编的《比较文学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该书第三章就命名为“文学变异学”, 分为译介学、形象学、主题学、文类学、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这六小节来展开论述。他认为:“从‘变异’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可以从以前比较文类学研究的‘求同’思维中走出来, 从而拓宽文类学的的研究视野, 为比较文类学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开拓一片新的园地”, 紧接着, 在2006年年初, 他就为变异学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比较文学变异学将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研究支点, 它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现象交流的变异状态, 以及研究没有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在同一个范畴上存在的文学表达上的异质性和变异性, 从而探究文学现象差异与变异的内在规律性所在”。从这个定义当中可以看出,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关键词在于“异”, 摆脱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对“同”之可比性的依赖, 转而求异, 用异质性来建构另一种形式的可比性。正如吴兴明教授所说:“‘变异学’所着力关注的不是旅行在地的理论与理论原本的‘同’, 而是‘异’。不是凸显它们之间的在理论观念‘同源’基础上的同一性, 而是在历史状态中的差异性。”进一步说, 如果说, 跨文明比较必然产生文本意义的变异, 那么, 对于这样一个变异的客观事实, 我们既不能像比较文学法国学派那样去忘却和忽略, 因为只要有语际转换, 只要有时空挪移, 只要涉及不同的文明, 变异是绝对存在的, 实证性的求同只是一种乌托邦, 一种学理上的梦幻;也不能像美国学派那样去逃避和拒绝, 因为从一种辩证哲学的角度来看, 异质性凭什么不能作为一种可比性论域而存在?比较不仅仅是从同的角度来画出一个圈, 然后在这个圈中带着镣铐跳舞。对“异”的分析和清理, 其实也是一种比较。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也是一种比较的价值。更不能像中国学派那样去“不知”, 不知意味着行为的盲目性。比较的出路不在于单纯求同, 而是要主动求异, 要研究文化过滤中的意义变迁问题, 当然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异”, 而是要追求“创造性叛逆”。
二、文明异质性与比较文学变异性
比较文学最初是跨文化研究, 后来, 曹顺庆教授把它变成跨文明研究, 其实不仅仅是术语上的变更, 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学科理论思想, 曹顺庆先生认为“文化”较之“文明”, 还缺乏一种对更宏观的异质性的考查, 如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就认为只有在同一个文明圈内才能比较, 曹先生认为他的局限就在于它的“跨文化”而不是“跨文明”, 他认为“跨文明”就是“强调对不同文明之间异质性的研究”。那么,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的比较文学研究是不是跨文明研究呢?在于连看来, 他的致命之要害也和刘若愚一样, 在于求“同”, 只不过, 刘若愚是更典型的以西释中的模式, 而钱钟书则是意义相似基础上的类比, 于连说“我很敬佩他, 他学识渊博, 对中国传统了如指掌, 而且具有高尚的人格。他的比较方法是一种近似法, 一种不断接近的方法:一句话的意思和另一句话的意思最终是相同的。我觉得这种比较收效不大。在这个问题上我提到过刘若愚, 在我的博士论文的前言里与他拉开了距离, 我认为他出发点错了, 他试图用一种典型的西方模式考察中国诗学, 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没有什么价值。”因此, 于连的比较研究策略就是, 完全回避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影响、关联和指涉, 比较不是在一个文明圈之内加以类比, 换言之, 两种文明, 如果所追求的意义之重叠性越大, 那么, 两者相加之总和就没有重叠性小的两者相加的总和大。这就意味着, 我们要展开异质文明之间的对话, 如果文明之间总是求同, 那么, 会逐渐缩小差异, 尽管我们可以“存异”, 但是这个存却是从理论上的一种放任的意识, 而没有意识到这个“异”对总价值的作用。所以, 于连的无关性的比较研究策略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比较研究并不是必须要建立在“同”和“异”的基础之上进行展开求同去异、求同存异等相关性比较, 真正的比较不是为比较而比较, 而是在“不比较”的过程中实现“比较”。曹顺庆教授指出:“可以说, 中国比较文学就是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之下催生出来的, 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所产生的结果。文明冲突中的异质性和变异性大于共同性, 而异质性与变异性是中国比较文学的表现形态, 也是跨文明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所以, 在‘求同’思维下从事跨文化研究, 是会面临诸多困难的, 而变异才是现今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应该着重研究的内容。”。
三、无关性、变异性与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疆域突破
无关性, 是对异质性和差异性的更彻底的一种思想还原工程, 因为异质性和差异性比较仍然存在“同”的影像, 只是说, 在比较的时候遮蔽了这些同质性而进入了差异性元素, 而无关性, 则是要找到在历史上、文化上完全是按照不同思路来发展的文明来进行对比观照, 例如中国与古希腊文明, 无关性的价值就在于, 他不提供某种事实上的参照性结论, 例如在某一个理论范畴上中西方的“同”和“异”, 而是提供启示和震惊。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同的可能性和思想之影响背景下的叠加效应, 而进入彻底无关, 这和“变异学”思想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无关性让西方思想继续是西方思想, 让中国思想继续是中国思想, 让事实面向事实本身, 让现象成为其现象, 而不是要找到同作为可比性然后来分析其异, 或者是找到“异”作为可比性来反观其同。无关性就是寻求完全的“异域”或“他者”, 萨特说“他者即地狱”, 而事实上, 异域之他者正是重构“我”的形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立足点和观照的视域参数。所以, 无关性的一个具体操作模式就是让中国思想中国化、让中国文论中国化, 还原中国的这种异质性所在, 而不是为比较而比较, 正如曹顺庆、吴兴明教授所说:“显然, 必须确认中国诗学为另一种知识, 必须以中国智慧的特质与西方对话, 而不是以化归的方式向西学认同。”当然, 在比较的背后, 存在的意识形态和知识谱系以及话语权利等因素, 而解构主义、符号学、后殖民主义等等已经内在地拆解了其中某些内在关联, 为这种无关性比较的可能提供了宏大的哲学背景。概言之, 无关性、变异性比较是当今比较文学的一个重大突破, 它构建了另一种特殊的可比性关联域, 这个关联域就是在各自拥有自己的文化思想规则模式的基础上, 用他者来反观与重构自身, 在比较中相互启示、补充、对话, 最终形成“和而不同”的思想格局。
参考文献
[1]、王超:《中国比较诗学三十年》, 《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
[2]、王超:《思想的未被思想之物》,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8年第11期
[3]、王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道路》, 《中州学刊》2008年第2期。
[4]、曹顺庆:《比较文学学》,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秦海鹰:《关于中西诗学的对话-于连访谈录》, 载《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2期。
[6]、曹顺庆、李卫涛:《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 载《复旦学报》2006年第1期。
[7]、吴兴明:《“理论旅行”与“变异学”》, 载《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3辑。
3.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 篇三
在国内比较文学开始发展的初期,除译介国外学者的论著之外,八十年代初最重要的也许就是介绍西方文学理论。当时社科院组织编写一部介绍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参考书,钱钟书先生推荐我撰写西方文学理论的部分。那时文革刚结束不久,就是北大图书馆也缺少国外新书。恰好我有机会在1982年春到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访问一个月,在那里读到不少英、美出版的新书,也购买了许多西方文论的重要著作带回北京。对于后来我撰写有关西方当代文论的文章,这是最好的准备。后来由钱先生介绍,三联书店的董秀玉女士到北大和我见面,约我为刚创办不久的《读书》杂志撰稿,于是从1983年4月起至1984年3月止,我在《读书》开了一个“现代西方文论略览”的专栏,每月一篇文章,介绍了从英美新批评和俄国形式主义到原型批评,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即解构、德国阐释学、接受美学以及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等西方文论的主要派别。这些文章虽然以介绍西方文论为主,但每篇都在结尾专辟一节,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也往往举出中国古典文论中相关或类似的看法与西方文论作比较。后来这些文章集为一本小书,题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作为“读书文丛”之一种,由三联书店在1986年出版。
在美国读研究生的阶段,我继续写论文在杂志上发表,但转以英文为主。1984年春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做一个重要讲座,即Eberhard L. Faber Class of 1915 Memorial Lecture,当时我正在读德里达《论文字学》(Of Grammatology)一书,即以“道与逻各斯:论德里达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为题,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讲稿后来经过整理,在1985年3月的《批评探索》(Critical Inquiry)上发表,这也是为我第一部英文书最先奠定的基础。在哈佛读书期间,好几篇上课写的期末论文经过修改,都发表在美国一些较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如为库格尔(James Kugel)教授讲授的圣经与文学批评专题课所写论文,比较《圣经·雅歌》与《诗经·国风》的评注传统和讽寓解释,就发表在美国《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1987年夏季一期。这篇文章为我很多年之后写《讽寓解释》(Allegoresis)一书,奠定了最早的基础。我为巴克利(Jerome Buckley)教授讲授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批评写的期末论文,专论王尔德的批评理论,就发表在《德克萨斯文学语言研究》(Texas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1988年春季号上。数年之后,斯坦福大学研究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专家伽格尼尔(Regenia Gagnier)教授编辑一部《王尔德评论文集》(Critical Essays on Oscar Wilde, New York: G. K. Hall, 1991),收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谓“最具代表性的王尔德批评”(“state-of-the-art Wilde criticism”, 见该书编者序第一页),把我那篇文章也收在文集里。又过了十年,另一位学者梅丽莎·诺克斯(Melissa Knox)出版了一部专著《王尔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创造者的批评家》(Oscar Wilde in the 1990s: The Critic as Creator,Rochester: Camden House, 2001),那本书就以讨论我那篇文章开始。诺克斯指出我的文章最初发表在1988年,而在那之前一年刚好出版了理查·艾尔曼(Richard Ellmann)里程碑式的王尔德传记,她认为“这两者都是最早认真看待王尔德的文学批评并发现其价值的论著”。近年来好几位研究王尔德的学者在他们的著作里,还引用或者提到过我那篇论文。
我的第一部英文著作《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的阐释学》1992年由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年获得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书奖的荣誉奖。此书1997年有韩国延世大学郑晋培教授主持翻译的韩文本,1998年出版了四川大学冯川教授的中译本,此中译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在2006年又重新排印。1998年我的第二部英文著作Mighty Opposites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集了涉及中西比较的六篇论文。我在同一年由美国到香港工作,我的老朋友陈万雄博士时任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编,在他敦促之下,2000年我在香港出版了《走出文化的封闭圈》,后来增加了两章,2004年由北京三联用简体字出了第二版。2005年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了我的第三部英文著作Allegoresis: Reading Canonical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此书讨论东西方经典的讽寓解释,这种解释总是在文本字面意义之外,认为还有另一层隐含的意义,往往是宗教或精神的意义,或者道德或政治的意义。我在此书中讨论了讽寓解释的起源、历史和作用,也指出超出字面、甚至不顾原文本来意义而强作解人的危险,如断章取义而转化为文字狱之类的政治解释,同时也探讨了作为讽寓的乌托邦文学。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西文化研究十论》,那是继《走出文化的封闭圈》之后我的第三部中文书。同年春天,我应邀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了亚历山大讲座,四次讲稿用中文写出来,题为《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2006年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则在一年之后,由多伦多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1998年到香港工作后,我用中文写作比以前稍多,也结集出版了几本书。除在台北网路与书出版社有《五色韵母》和《灵魂的史诗:失乐园》之外,复旦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了《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又在2011年出版了《一毂集》,后者是“三十年集”系列丛书之一,收集了历年来发表的三十篇论文。2011年年底,我在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以阐释学与人文研究为题,作了四次演讲,后来增加一章,汇成一本书稿,此书可望明年在三联书店出版。
nlc202309031550
近年来在文学研究界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世界文学概念的重新兴起。比较文学在美国和西方经过战后五六十年代的发展,到七十年代兴起了文学理论热,俄国形式主义以及捷克和法国的结构主义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式,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还有运用这种语言学理论在人类学中取得出色成果的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和民俗的研究,都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符号学和叙事学有特别重要的发展,但也有一种抽象的趋势,即为了注重叙述的深层结构而逐渐脱离文本的具体细节。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文学理论逐渐转为文化批评理论,文学研究也逐渐被文化研究所取代,而以性别、种族和阶级为核心的女权主义、少数族裔理论、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同性恋研究等等,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政治的意识形态色彩,也越来越脱离开文学和文本而趋于抽象的理论。对传统和经典的批判,尤其是所谓去经典化(decanonization)的倾向,割裂了传统,造成文化的断裂,甚至社会的碎片化。2006年出版的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最新的十年报告,就明确指出批评理论脱离文学而造成了比较文学的困境和危机,并且提出如何重新认识“文学性”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来,世界文学的兴起就是由过度抽象化的文学理论重新回到文学本身的趋势。这一趋势不是简单否定文学理论在前一阶段的发展,恰恰相反,世界文学正是在反对西方中心论和对当前世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才真正可能复兴。
虽然歌德不是第一个使用“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人,但他在1827年初与爱克曼谈话时,从读一部中国小说的经验说到诗的普世价值和世界文学,认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就是说,歌德是以超出欧洲之外的广阔视野来看待世界文学的。由于歌德在欧洲文学和文化界的地位和声望,他关于世界文学的谈话在当时和后来都很有影响。然而在西方,世界文学这个概念过去并非真正“世界”的文学,而是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文学。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西方学界对十九世纪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有深刻反省和批判,于是有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诉求和趋势。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歌德提倡的世界文学才真正能得到学界的重视而重新兴起。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我对当前在美国和欧洲都方兴未艾的世界文学研究,抱有很大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目前有来自世界各地区一个十多人的小组,组织编写一部四卷本的《文学的世界史》(Literature:AWorld History),这部书数年之内将由著名的Blackwell出版社出版,我参与其中,并负责第三卷的编辑工作。对世界文学的兴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丹姆洛什(David Damrosch)教授也许起了最大的推动作用。他和另外两位学界朋友卡迪尔(Djelal Kadir)和达恩(Theo D’haen)教授合编了《劳特里奇世界文学伴侣》(Routledge Companion to World Literature),今年年初刚刚出版,其中有两章由我撰稿。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说来,比较研究的吸引力就在于能超出单一文学传统的局限,以开阔的眼光看世界,了解不同语言文化传统中丰富多彩的文学,了解人类精神文明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世界文学的兴起就在我们这个新的时代环境中,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使我们能够重新去阅读和认识世界各国文学中有价值的作品。
回顾我这三十多年来的学术历程,可以说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都在中西比较研究的范围内耕耘。再从所发表文章专著的内容来看,则可以说是在比较广泛的背景上讨论文学和文化的问题,而不局限于狭义的文学。文学研究当然不能脱离开作品文字本身,但我从来认为文学研究不仅仅是理解文本,而需要在历史、宗教、哲学和社会政治更宽阔的背景上来深入探讨,揭示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在这个意义上说来,涉猎越多,越感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也越感到谦卑之重要,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自知之明是一种理性的判断,不是没有主见,所以在有人故意贬低你的时候,你知道自己不像那些流言蜚语所说那么不堪,更重要的是,当有人把你夸奖得过度,恭维得不合实际的时候,你知道自己不像那些过奖和讚誉所说那么了不起。但也许更重要的是,自知之明是在学问上对自己永远不满足,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这才有长进的可能。就像莎士比亚喜剧里所说:“傻瓜总自以为聪明,聪明人却知道自己是个傻瓜”(“The fool doth think he is wise, but the wise man knows himself a fool.” As You Like It, v.i.31)。
在选择自己的文章编为一集时,我一向主张出书不要有重复的内容,所以我在三联书店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的几本书,都没有重复的篇章。这次谢天振教授要我收集能代表自己研究成果的文字,加入这套“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我就颇感为难,因为我已经有好几本中文书出版,要再有一本新著,短时间内实在办不到。但天振兄强调说,这套书检讨中国比较文学近三十年发展的历史,注重有代表性,而不在是否新著。经他一再催促,我也只好勉为其难,选择自己在中西比较研究中写成的一些文字,集为一本,其中与已经出版的书难免有重复之处。这一点我必须先向读者诸君交待并致歉,但这本书里毕竟也有几篇是曾在刊物上刊载,但是第一次在此结集发表。如果此书能引起读者对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兴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比较文学试题 篇四
1、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家是(布吕纳介)
2、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的重要标志,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巨著(《管锥编》)
于1979年出版。
3、整体的放送者可以是一国文学的整体,也可以是一个时代的文学,还可以是一个文学流派和(某种思潮)。
4、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从法国比较文学家(卡雷)开始的。
5、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观点,诗学发达的一共有三个大的地区,一个是中国,一 个是(印度),还有一个就是今天欧洲的广大地区。
6、每一篇艺术作品都有(主题),但是不一定都能纳入某个母题。
7、影响研究又可分为三个类型,即誉舆学、渊源学、媒介学,这是把影响当作一个(输送过程)来进行分类的。
8、自发性质的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
9、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亦是中国近代一篇重要的比较文学论文。
10、个别的放送者可以是一个作家,也可以是一个作家的(某部作品)。
三、判断题
1、比较文学既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也研究其他人文学科和 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对)
2、中国元代的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流传的过程十分复杂,要弄清这一过程需 要收集大量的实证材料。(对)
3、作家接受影响往往都是有意识的。(错)
4、“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外国人的形象的学问。(错)
5、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所谓“气”的概念,其含意很复杂,它有时候指人的主观才 情,有时候指作品的风格,有时候指一种似乎先天存在的神秘的本体。(对)
6、文学翻译中的“归化”现象,就是尽量地用译语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将原作国的 文化和审美习惯“吞没”。(对)
7、作为美国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既要研究文学之内的相互 影响和关系,也要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和知识对文学的影响。(对)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形象保尔在中国家喻户晓,类似的情形属于内 容放送的一种。(对)
9、在欧洲文学中,不同时代的作家,有很多借用圣经中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 事来进行创作,而在中国则很少这样的情形。(对)
10、“套话”和“一般表述”总是反映了外国和外国人的客观实际。(错)
四、名词解释 1.“母题”
所谓“母题”指的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它好比是主题中的“基因”,能够从中生发出许多主题。
2.“缺类研究”
缺类研究是文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研究在其他民族、国家中有的一种或某几种文学体裁为什么在有的民族、国家的文学中没有或缺乏,从而找出背后隐藏的原因。
3.世界文学
所谓“世界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的文学打破了原来的各自封闭的状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各民族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能够共同享有。
4、“信达雅”
“信达雅”最早是严复提出来的一个翻译标准。所谓“信”即是要求翻译外国的作品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意。“达”是指要尽可能地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把外国原著的意思晓畅地表达出来。“雅”是指翻译的语言不仅要能把原意传达出来,而且要“美”。
5.“亲缘关系”
比较文学中的亲缘关系是指在两个民族或多个民族之间,它们的文学有过交往,并且对它们的文学产生了实际的影响。
6.阐释学 阐释学是中西比较诗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来对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进行阐释。
7.“套话”
“套话”是形象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习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或外国人。这种称呼往往表示了人们对外国的一般看法。
8、“期待视野”
所谓“期待视野”就是指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先就已存在的一种“意向”,这种预先就存在的意向会决定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判断和取舍。
9.节译
节译就是翻译者根据自己的意图,在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时加以删削。这种删削往往体现了译语国与原作国之间在审美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读者对译作的接受比对本国文学的接受具有更大的“叛逆性”?
答: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往往受到其主观的意向或者说其“期待视野”的影响,而其主观的意向和期待视野又受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读者在接受译作时,由于其主观意向和期待视野与原作产生更大的差异,因此,他接受译作会比接受本民族的文学作品产生更大的“叛逆”。
2、对外国的想象本身虽然往往荒诞不经,但为什么对形象学研究来说,它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答:这是因为形象学的研究并不关心一国民众的想象是不是准确地反映了外国的实际,而是主要研究在一国民众对外国的想象中所反映出来的他们的文化、心理、愿望等。因此,有些对外国的想象虽然荒诞不经,但它们仍然揭示了民众的心理和文化习俗、愿望等,所以它们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3、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有哪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答:中国当代比较文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领域,一是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关系的研究。
4、誉舆学与渊源学有什么区别?
答:影响研究中的誉舆学(流传学)是从影响的放送者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它主要研究放送者是谁、放送内容是什么?以及接受国对它们的反映。而渊源学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研究接受者接受了国外文学的哪些因素,对他的创作、作品产生了什么实际影响。
5、什么是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
答:誉舆学中的框范影响是指外国文学作品中一种整体的环境描写方法和整体的环境氛围对接受者的影响。在这方面,愈是奇异的环境对接受者的影响就愈大。
6、什么是“文体化”仿效?
所谓“文体化”仿效,指的是渊源学中作家接受外来影响的这样一种情形:即作家仿效他喜爱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调来进行创作。他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他接受的外国作品的整体风貌和情调,但不能具体判断他模仿了谁。
7、什么是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
答:所谓比较文学的“跨越”特性是指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必须是超越一个民族、国家的几个或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之间的关系。另外,学科的跨越也包括在“跨越性”之内。所谓学科“跨越”指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对文学的渗透和影响。
8、为什么“母题“具有很强的滋生主题的能力?
母题之所以具有很强的主题滋生力,是因为母题反映的都是人类的一些基本问题,基本人性。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我们的人性也不会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的往往只是形式,而本质则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通常说,母题是主题中的基因,是主题中的最小单位,就是说它是最基本的、最恒定的主题因素。从这些基本因素出发,往往能产生很多的互有差异的主题。
六、分析题
1、运用文学的“四要素”的理论,分析下面曹丕的《典论论文》的一段话中“气”的含意。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在上面曹丕的一段话中,在好几处运用了“气”这个概念,根据文学的“四要素”的理论,这些有关“气”的概念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第一处的“气”中,“气”是针对作品而言的,它指的是作品的一种整体的风格、气韵。而在第二处中,“气”指的则是作家的一种创作个性或者说作家的某种气质。而在“引气不齐”中,“引气”指的是作家运用这种天然的创作个性和才气的能力。它与第二处的“气”相近,但仍然有细微的差别。
2、运用“文类学”的理论,分析中西悲剧的主要区别。
中西悲剧由于受到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的影响,呈现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一,表现在悲剧的结局上。西方悲剧为了唤起一种崇高感,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悲剧的结局往往是以主人公的毁灭而告终;而中国的悲剧为了给人以心灵的安慰,则往往将悲剧的结局处理为“大团圆”式的结局。第二,表现在悲剧人物的处理上。西方悲剧的人物往往十分丰满,他们既有着美德、又有着个性与过失、还有着强烈的内心冲突;而中国悲剧的人物则相对显得单调,他们往往缺少个性和内心冲突,悲剧的产生往往只是由于善恶冲突的结果。第三,表现在悲剧的内心上。西方悲剧类型十分丰富,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伦理悲剧等。而中国的悲剧则差不多都可以纳入伦理悲剧的范畴中。
3、请分析《蕾米亚》和《白蛇传》在母题、主题、情节、人物几方面的相似和差异及其原因。
5.比较文学原理笔记 篇五
卡雷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 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的国家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性质:文学史的一支;
研究对象与范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与作品之间的事实联系; 研究方法: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梵·第根:“‘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含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 2.定义史之美国学派 雷马克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以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性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涵盖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研究对象与范围:跨国界的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跨国界的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研究,以及文学与其它学科的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大规模综合比较与审美批评的方法。3.定义史之俄罗斯学派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文学事实相同一方面可能出于社会和各民族文化发展相同,另一方面则可能出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学接触……通常两者相互作用,但不应将它们混为一谈。
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相同现象的解释:或者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或者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也即文学过程的类型学类似。
研究方法上:强调从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4.对比较文学的共识
(一)研究对象:四个跨越的三种文学关系。
(二)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
(三)学科特征:具有开放性、宏观性的特点。(跨越性、可比性、开放性)
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
民族文学:指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学的民族,其作家遵循相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书面和口头文学。
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其内涵是指为探求文学的普通规律,对所有文学现象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文学研究,与常义上的“文学理论”同义。也常被理解为比较文学最终达到的目的。世界文学:
1、歌德:各国文学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
2、获得了世界盛誉的作家和作品。
3、各国文学之和。
尝 试 性 的 定 义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可比性原则
(法)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
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可比性:即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
——跨越性、可比性与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三个本质特征。
1、事实联系的可比性
2、价值关系的可比性:相似性不等于可比性
3、交叉关系的可比性
思考题:
1.乐黛云认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文学促进文化沟通,坚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以至武装冲突。你认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什么?
2.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大势所趋
乐黛云:“和而不同”
要避免两种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来理解他种文化的思想方式。呈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西方人对于自身文化的扩张,二是其他民族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本土主义:一种与西方中心主义相对立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或称为文化保守主义。既是一种文化孤立主义,又是另一种文化中心主义。
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文化是本质;跨民族(国家)、跨语言是对跨文化的补充;跨学科本身也属于跨文化。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不是比较文学?
三个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文献学与考据学
美学价值关系------→理论与批评
学科交叉关系------→科际整合对“比较”的认识:
1、比较并非本学科的独特研究方法,也即,文学比较不是比较文学。
2、比较在比较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基本立场,自觉意识,贯穿始终。
卡雷:没有比较的观念,没有了比较的方法,比较文学也就终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始。
1、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
2、它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6.比较文学试卷整理 篇六
一、名词解释(5句话)
1.渊源学
梵〃第根把对作家和作品及其源泉的研究称之为“源泉学”,今人译为渊源学。从接受者的角度,即从作为“终点”的接受者出发,往往是在起点不明确或不清楚之时,由终点出发去探求作为“出发点”的放送者,细密地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所曾吸取和改造的外来因素。也就是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以实证性研究为根基,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思想、主题、风格和艺术形式来源,是一种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和研究。例:孙悟空、十四行诗。
从渊源学的研究分类来看,可分为游记、口传和笔述三种;从方法上来看,又可以分为空间与时间、个体与集体,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渊源学研究的系统。梵〃第根将渊源的方式分为五种:笔述渊源、口传渊源、印象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2.影响研究
在超越国家、语言、文化界限的基础上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学之间基于事实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比较文学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历史实证研究方法。它在一定历史中发生影响的作品、影响的接受者、影响的产生过程、传递的途径以及所产生的文化效应等。具体内容可以是一个运动、一代文学对接受者文艺创作思想方面的影响,也可以是一国文学在艺术形式与技巧方面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影响研究的主体涉及放送者、媒介者和接受者及其相互作用。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内容。3.文类学
又译为文体学、风格学和体裁学,是指从跨民族、跨文化、跨文类的角度对文类自身的特点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内容、形式和风格进行共时或历时两方面的研究探讨。文类学的总体研究包括了对文类的定义、特点、划分、起源、演变和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的具体探讨。具体研究形态有:
1、某一体裁的形式的跨国界演变,如对十四行诗、教育小说的演变进行研究。
2、同类体裁的跨文化对比,如中西诗歌的比较等。
3、中西文类观的单向或者双向阐发。
4、缺类研究。文学史上不少问题只有从文类学角度才能发现其独特意义;文类学研究的困难首先表现在文类划分的困难。4.套话
套话原指“铅板”,陈规旧套,最早由美国学者瓦尔特首先把它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定义为“我们头脑中现存的形象”,将套话和形象建立了联系,成为形象学中的一个术语。专指以一成不变的表现方法,把人物形象固定在某种生硬而呆板、经久不变的模式中的形象。一个单一形态或单一语义的具像一旦成为套话,就会固定成一个结论潜入民族的深层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族人民对异国异族的看法,它是文化的概括、文化标志的缩影。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习用的称呼来指代外国或外国人。这种称呼往往表示了人们对外国的一般看法。套话具有高度浓缩性、意义的相对稳定性、隐喻性和生命限度。研究套话是形象研究最基本、最有效的一部分。
二、简答题(15句话)
1.比较文学的目的和意义 ①通过比较来更深刻地认识自身文学的特质和文化个性、审美心理。
比较是判别事物、认识自我的手段、方法。
哈贝马斯:互为主观。
史诗问题、悲剧问题、中西悲剧的不同特点、中国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形象、中西爱情诗歌比较
②揭示共同文学现象的不同文化意蕴
如《变形记》对《促织》的新认识。
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自然诗歌的比较,可以发现他们诗歌背后的自然观和哲学观。③对文学共同规律的探讨提供参照系统
如中外文论史上对“什么是诗”的探讨 诗言志。——《尚书〃尧典》。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 ④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照现作品遮蔽的因素。
在异质文化语境中会对作品有新的解读,发现作品中被忽视或未能看出的因素。如美国学生对李白《赠王伦》、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鲁迅《故乡》的解读。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在文化系统之间,文学传统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有效的对话关系,为人类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不同体系的文化互识、互补、互鉴做出努力与贡献。2.影响的类型有几种
①正影响: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较为先进发达,其文化、文学有能力远播其他民族,并给予其影响;同时,它并未因自己的优势而拒绝接受和吸收其他国家在文化、文学方面的影响。如:中国汉唐文化、文学,朝鲜、日本: 文字、文论、留学生、木屐。
(外来文学有力地促进了本国文学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②反影响:一国文学希望从反面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外国的影响作用,借批判外国文学,从反面支持本国文学的某种趋势与意图。如对《红与黑》的批判。
(通过批判外国文学,从而支持本国文学固有的某种趋势,起着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作用)
③负影响:接受者以选择的态度,从影响者处吸取反传统的因素,以创作出与影响者完全不同倾向的新文学。如:鲁迅《摩罗诗力说》“恶魔诗体”。(外来文学被用来反对本国的固有传统,以开创本国文学的新局面。)
④超越影响: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大大超出在本国范围内的影响。如英国伏尼契的《牛虻》,美国作家杰克〃伦敦。
(一个作家在外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他在国内的地位。)⑤回返影响: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为某个外国作家所接受,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回返到放送者国家的现象。如:中国古代文学:意象—20世纪初英、美意象派诗人—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八事”—80年代意象派论争。
(一个国家内某作家的作品,在国外取得重大影响,然后反过来影响本国的文学发展。)
⑥虚假影响:有意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审美情趣。如:荷兰的高罗佩的侦探小说《狄公案》。
⑦单向影响: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如:古希腊文学-罗马文学,希伯来文学-西方文学。
⑧双向影响: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如:中日文学,中法文学。
⑨直接影响:一国文学影响到另一国文学,其间没有插入其他作家或作品等媒介者。如:果戈里《狂人日记》(1834)-鲁迅《狂人日记》(1918)。
⑩间接影响:一国文学影响另一国文学,其间经过了其他作家或作品以各种方式作为媒介。如:印度佛典文学-中国志怪小说、传奇小说-日本物语文学。⒒精神气质影响 ⒓框范影响
三、诗歌比较(2000字)
My Lost Youth 和蒋捷《虞美人》、辛弃疾的《丑奴儿》
B卷
一、名词解释
1.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是在世界文学的视域里,以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文学研究,是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即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视野的文学研究),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族际性、语际性、科际性、汇通性的特点。其研究宗旨是揭示民族文学特色,寻求人类文学共同规律。以“历史文化类型相似”为基础可分为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三大类(归根结底比较文学是影响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三种关系:历史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和学科交叉关系。2.主题学
主题学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领域,首先起源于19世纪德国学者,如施莱格尔、格林兄弟等对民俗学的研究。它是对于主题的比较研究,研究主题与题材、母题、人物、意象等的关系,并着重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具有抽象性、丰富性和矛盾性。主题学研究范围主要有:题材研究、母题研究、人物类型研究和意象研究等。3.形象
形象学中所指涉的形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形象,而是指各国文学中描写、塑造出来的“异国”形象,这种形象的产生与两个相关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关,体现了一种跨种族、跨文化的性质。除了来源于虚构的文学作品外,还可以来自游记、历史文献、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等,即“一切精神产品”。对这类形象的研究必须具备跨国界,超文化、超学科的研究视域。4.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是一种逻辑美学研究方法,对那些没有明确直接影响关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比较其异同,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平行研究摆脱了“事实联系”和限制,扩大了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不仅注意到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和相同,也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异。对不同体系中的文学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研究,可以清晰地认识自身民族文学的特点,也有利于不同文学体系间的对话与沟通。按照研究对象价值关系的性质来区分,平行研究至少有三种研究模式:类同式研究;互衬式研究;反比式研究。
二、简答题
1.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与文学具有不解之缘:都注意观察人的内在世界。心理学的进展给文学和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变化。在漫长的文学史上,无论是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都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心理学的渗透。
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的论述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理想国》关于诗人创作的“神灵附体”和“迷狂说”的解释是对诗人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最初关注。亚里士多德《诗学》已经涉及文学对读者心里的影响,在方法上带有心理分析的意味。从另一方面看,文学作品在表现内在心理甚至无意识的传统方面也是古已有之。
18、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进一步认识到自身无意识中的创造能力,开始探索创作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人的内在世界的关照和审视。(卢梭《忏悔录》,力图重建、检视自己早年的心态;歌德:虚构的作品必须描述人的内在思想;其后,巴尔扎克:《人间戏剧》“大脑和神经的种种现象证明存在这一个新的精神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佛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泛性论的心里分析学说和对梦的解析的问世,以及荣格关于种族记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的建立,把文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变得格外密切。随着弗洛伊德对梦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兴趣,文学研究者开始真正认识到文学与心理学具有的共同基础。
20世纪西方文学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革,传统的以表现客观外在世界为主的文学被表现主观内在世界的文学逐渐取代。作家寻求各种传达人的精神世界中那些隐秘的感受、情绪、经验的方法,力图把握自我的本质构筑一个庞大复杂,变幻不定的心理结构,导致了“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等手法的诞生。出现了文学“内倾化”现象。
比较学者对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对作家的个性和心理的研究(兰波、王小波,天才还是疯子?);对创作过程的研究(痛感、灵感、通灵);对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俄狄浦斯情结);对读者心理的研究。2.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①文学与宗教信仰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当然就不属于文学范畴,或者就成为非文学了。所以,宗教与文学应是在社会的文化过程中两种独立且平等的意识形态。
②文学与宗教存在着不少相似性。
它们都产生于上古时代;都诞生在膜拜仪式之中;都涵盖了彼岸世界的神秘性,人生价值的探讨和道德训诫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那个存在于美好意念中绝对真理统治的至善永恒的彼岸超验世界。神话文学在这点上很能说明问题。)诸多文学著作与宗教理念关于真善美的态度属这一情况。③文学与宗教相互影响着包括相互推动与相互限制。
宗教是文学的载体与背景,还是文学交流的先导和相当活跃的媒介。如:东方之佛教、西方之基督教。
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宗教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宗教与文学结合的基本模式主要有:宗教经典文学;宗教性文学;宗教影响下的文学。如:《圣经》作为一部基督教核心巨著,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剧中也多次引用《圣经》典故。在拜伦作品中,《圣经》典故也俯拾皆是。(弥尔顿称《约伯记》是一篇“短小的史诗”,从而借此为他《复乐园》中太多的对话形式辩护。外国当代文学中的神话结构原型意象等都受到宗教经典中神话、诗歌、传奇等形式的启示。)某些文学体裁的形成,与宗教更有着直接的联系。古代东方的诗歌,古希腊的戏剧,最初根源都与宗教仪式有关。
三、诗歌比较
7.比较文学论文 篇七
关键词:文学,传统文学,文化特性
我们要以宏观的视野看待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 其概括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传统文学作品对世界文学的眼光比较狭窄, 从其特性来看, 中国传统文学中国传统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相比, 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也为人们所研究。西方的文学主要是以写实为主, 再现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而中国传统文学主要是主张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学有了宏观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时期, 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特性做出了各种研究, 诗文是文学界的主流文体, 中国传统文学实际上是诗文并重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学的色调是悲观与乐观的结合, 与国外的文学特性相比, 希腊的作家更乐忠于乐观的文学色彩;而日本文学要比中国文学所表达的情感更加的含蓄, 宏观比较文学的方法, 能够让人们客观的认识到世界各国文学特性, 而中国传统文学特性一定要超出基础的层面, 才能进行宏观比较, 需要开阔的世界文学视野、宏观比较文学方法、深厚的知识积累、广泛的文学学科知识支撑。文学的民族特性是发展变化着的, 随着民族特性的发展变化, 其支配着该国的文学特性的发展, 从而形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学特性。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可以概括为三种:一是作家是非职业的作家, 受到中国传统官场风气的影响, 使得作家的写作风格更倾向于官吏化。据考证, 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家, 大多数都是走上了官路, 几乎各个朝代的官吏都能诗善文, 这就是说明传统文学作家的非职业性, 而与国外的作家相比, 国外的作家都将其作为一种职业, 作家本身也是一个独立职业的称谓, 其有着专业化的能力。而在中国古代, 惯例也这种社会体制下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有着较高的文化、文学修养, 在这种社会制度下, 其需要在官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才能发挥出其才能, 也是为了谋生的一种手段。中国古代作家在写诗文的时候,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年代缺乏各种娱乐活动, 而诗文可以达到自娱和消遣的目的, 例如在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屈原、大文人司马迁、后主李煜等都是古代官场人员和皇帝;在中国的唐代也出现了诸多身居官位的大诗人, 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而这些文人之所以处在官场, 也是由生活所迫, 例如, 曹雪芹就是由于当时的生活较为窘困, 他写作的作品能够帮助他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 他也由此创作了史上的名著《红楼梦》。中国古代作家官吏化是由古代的政策机制决定的, 中国古代采取的是科举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不断更替, 而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宫廷制度, 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从政, 就必须要采取科举考试。中国的科举考试的科目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诗文、诗赋的创作, 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的文学水平, 因此, 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吏大都是能诗善赋的诗人和作家。
二是中国的传统文学对现世的描述过多, 缺乏信仰以及对未来的情怀。现世主义态度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家受到现世的熏染, 古代人讲求的是脚踏实地、不假幻想、遵循习惯和信守常识的作风深深的植根于各代作家思想中, 中国人的这种现世主义态度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这种现世的态度使得中国古代作家对现实社会怀有高度兴趣, 导致古代作家对现世的社会描写过剩, 而对普泛人性的描写却都很薄弱。而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使得古代作家很少对未来抱有人生的情怀, 对灵魂和自我的表现难以深入。
三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作家更倾向于非个性主义, 缺乏自我的个性表现。文学艺术本身应该具备个性化的文化形态。文学作品的表达多是倾向于以个人的思想、观察、语言来表达。在西方文学中, 其大多是以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为主, 将个人主义表现在文学作品中, 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主要是描写现实的社会, 更多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这种非个性主义倾向与中国作家的复杂内心宇世界有着密切关系, 从总体上看, 中国古代文学更多的是描写人的社会性, 在对人性本身的刻画比较薄弱。
参考文献
[1]白长青, 程义伟.关东文化意识与辽宁现代文学的建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04) .
[2]孟伟.略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6 (01) .
[3]喻忠杰.《冤魂志》中鬼魂复仇故事的文化特性[J].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 .2010 (12) .
8.比较文学论文 篇八
关键词: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前景;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世界文学前景
在1997年时,世界文学发展了新的变化,我国颁布了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这是一个全新的目录,其中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两个学科第一次合并在一起,第一次出现两个科学合体,引来诸多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学术意识公众论证,在新目录正式出台之前,其实也有多激烈的谈论,是在集合了意见之后总结而出的。中国语言文学是在一个新的级别之下的学科,一般都需要标注出美观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世界学科就不再是单独的二级学科。这样一种新方案的调整,在我国引起了反响。不过很多高校都认为世界文学不能消失,最主要的理由是,第一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比较文学不能包含世界文学,更不能替代后者学科领域。第二,世界文学学位点是最为关键任务之一,这是进行培养外语系研究生之教学任务。在充分考虑之后,目录征求意见在初稿中开始讲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继续拧确认,世界文学被保留在二级学科中。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引起争议,很多的专业刊物和大学学报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根据学科之间的特点和性质进行讨论。进而比较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之间的特点,从发现的问题中开展谈论。这一时期很多学者的意见都是不一致。最近一段时间,学者谈论到两个学科之所以可以合二为一,在我国已经变成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从高校角度上看,教师教学任务发生改变,他们从教育者变成研究者,这是一个新的改变。针对该问题的疑问,可能陷入一个新的误区中,就是简单的将这两个学科合并在一起,错误的理解和定义。其实这两个学科是相互融合的,没有取而代之的说法。而且两个学科之间的合并并不是代表了比较文学就被世界文学包容和覆盖。其实这两个学科合并之后,学科的性质,学科培养的目标和研究的角度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不是一种覆盖行为,而是学科展现容量表现。我国一些学科研究人员,他们进行西方学科研究时,将欧洲国家学科教学理论作为真理。而且,在进行真理实践中,他们将是否符合欧洲学科理论作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在进行世界文化的借鉴时,时常出现不加以辨别就净学科理论融入其中,这样的选择显得非常盲目。世界各国、世界各民族学科的资源类型不一样,很多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资源都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学科不存在游离现象。进行学科研究时,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应该转变思想,树立起多元化学科教学理念。在思想上,应该站立在世界高度上,应该做好世界文化整体把握,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在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学科同时,正确的处理欧洲学科以及亚洲文化之间的关系。梳理了关系,可以使得学科吸收范围更加广阔,吸收外界学科的精华,从而为多元化学科教育注入新活力。当前世界是经济全球化世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在世界发展浪潮中,我们前进的步伐逐渐走向世界。我们的发展观念也开始发生改变,我们发展应该与时俱进。面对逐渐开阔的世界文化,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多样化基础上做好学科研究工作。
二、比较文学的前景
(一)跨越性和边缘性
比较文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边缘性和跨越性,这两个特性打破了传统的民族、国家、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界限。在进行研究过程中,一般都会将两个以上的民族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表现出科学的跨越性。长期以来,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艺术和文学,宗教和心理学等等,还对这些科学进行划分处理,将其定位为不同级别的科学关系。其实,比较文学它不论是文艺学还是我国当代文学,这些作品都是有着密切联系。最直接的联系一般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比较文学精神、意识研究的方法开始被引用到其他学科中,会使得这些学科研究人员会不自觉或者自觉的去借鉴。第二,比较文学会一直融合其他学科,它不能孤立的切断和这些科学的联系,尤其是和世界文学的联系,更不能独立存在。立足于当代我国本土文学可以看出,从事文艺学、外国文学以及我国当代文学等等研究工作者,他们会不同程度的涉足了比较文学领域。我国的文学研究人员,从辉煌的文学作品研究中总结出世界文学发展同我国文学之间的关系,这对世界优秀文化传统有重要影响。
(二)比较文学队伍
观看学术队伍,真正属于科班出身的研究人员并不多,很多都是从事文艺学或者外国文学研究工作的人员。在研究的道路中,很多人都是将精力放置在专业的领域中,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认识到专业领域重点应该所有偏移。应该在研究过程中,正确比较文学学科本身特点。随着一些边缘学科研究人员的加入,使得研究队伍有了新活力,使得比较文学研究工作更加顺畅开展。观看我国文学发展史,可以看出:从吴宓、朱光潜、宗白华、闻一多、梁宗岱到范存忠、陈铨、钱钟书、季羡林、戈宝权、杨周翰等,没有哪一位比较文学大家不首先是外国文学专家,不是至少精通中国以外的某一国别—语种文学。没有外国文学,没有世界文学,比较文学就将失去自己存在的基础。
(三)超越限制
不要错误的认为比较文学会受到知识背景限制,实际上它可以超越限制可以凌驾于中国文学和某一个具体的文学之上。正如世界文学,这是一个学科名称很大之学科,研究人员只要提升自我素质,深入研究和掌握所学的外语语种,这对研究有重要影响。而且,中國比较文学研究人员对中国文学和自身掌握的语种有着密切联系,从根本上看,掌握语种多和少对研究工作有影响。从当前比较文学发展历程上看,前景是乐观的。这主要是因为比较文学研究者开始重视比较文学研究方向,也开始寻找新的研究出路。人们在不断研究和思考中,逐渐抛弃了本学科面临危机困境,这个途径可以强化世界文学之间的联系。从以往的过于重视比较理论逐渐过渡到重视比较实践,这是一个宏大之转变过程,是空泛转向具体之表现。可以有这样的展望,那些空大、故弄玄虚的理论将会消失,将会被遗忘,遗留下来人们兢兢业业研究出的学术成果。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学科的研究力度越来越大,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不是独立存在的学科,这是两个融合之学科。在未来发展中学科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将学术活动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邹建军.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乐黛云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SCI PKU CSSCI -2008年1期
[2]朱利民.重新规范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研究范式--评曹顺庆的《比较文学学》[J].《外国文学研究》 SCI PKU CSSCI -2006年3期
[3]托马斯·比比.论世界文学的慰藉功能——兼谈尼采与世界文学问题[J].《探索与争鸣》 PKU CSSCI -2011年12期
[4]赵雯婧.1920-1937年世界文学研究在中国——以文学研究会活动为背景[J].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9.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试题 篇九
一。20分。AB任选
A。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是怎样将主人公的内在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外化”为舞台形象的?表现主义文学(如奥尼尔的《琼斯皇》)又是如何系统的运用这类“外化”手法的.?
B。以你熟悉的世界文学作品为例,谈谈你对用喜剧性情节表达悲剧性内涵这一艺术手法的见解。(说明:不限于戏剧,也可以举小说等为例。)
二。30分。在你所涉猎的世界文学作品中,你对哪一部印象最深?描述你阅读它事的初始感受,然后从理论上对你的这些感受进行反思,剖析和评价。
三。20分。CD任选
C。结合具体的作家和作品,论述中西诗歌的区别性基本特征。
D。从T。S。艾略特在《批评的功能》中所阐述的文学“总体论”出发,结合其他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论述民族文学,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的相互关系。
10.比较文学考试试题 篇十
1、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并非任何运用比较方法来进行的文学研究,都是比较文学。)P4
2、美,亨利·雷马克的《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领域的比较。P4
3、“比较”的真谛,在于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比较文学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跨(民族、国家、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P5
4、跨文化,不仅意味着超越民族文化,还超越文化体系。P6
5、比较文学“四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P7
6、比较文学“跨越性”这一本质特征:(1)“四跨”中,跨民族是最根本的,是判断一项研究、一篇文章是否属于比较文学的最基本标准。
(2)“四跨”含义广泛,既指比文的研究视野,也指比文研究对象的必备特性,也可指比文的特殊视角和特殊方式,甚至是评论者的心态。
(3)四跨中,除了跨学科外,其他三跨相互联系,内容重叠,各有所指。
(4)这里的“跨文化”指跨越文化体系。
(5)必须把握好“跨越”的限度,不然会学科边界模糊。P7
7、民族文学:在某个民族文化土壤里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本民族的政治、社会历史、心理等条件决定,反映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品格。
8、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实体和组织形式形成的文学。
9、世界文学:(1)指一系列文豪巨作的文学作品和文化遗产,如《神曲》等,经过时间考验并获得世界声誉和永久价值。(2)一种未来的理想哲学,在马克思和歌德心中,“世文”指人类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理想阶段,各民族文学成为人类共同财富。(3)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时代的文学创作的总和及对他的评价。
10、总体文学:又称一般文学,专门研究许多国家中共同发展的问题,如综合研究在理查生和卢梭影响下欧洲伤感小说的发展问题。
11、最早使用“比较文学”一词的是诺埃尔和拉普拉斯,编选文论为《比较文学教程》P15
12、比较文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比文杂志的出现。梅茨尔的《总体比较文学报》。马克斯·科赫的《比较文学杂志》1887、《比较文学史研究》1901。(2)比文理论著作问世。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是世上第一部比文理论专著,标志了比文时代的正式开始。(3)比文作为正式课程进入高等学府。(4)比文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戴克斯《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法国第一部科学的比文专著。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P15
13、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
梵第根明确地把比文的研究范围定为两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研究目的规定为发现作品之间的影响和假借及其“经过路线”,也就是“影响研究”。研究方法上,他强调“精细和准确”的考据而排斥审美批评和鉴赏在比文中的作用。
他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文的成绩和经验,建立了完整地比文理论体系。P17
14、卡雷和基亚是继梵第根之后法国比文发展的又一主要贡献者。P18 15、1958年教堂山会议,韦勒克的《比较文学的危机》(记作者和书名)对对法国学派进行怎样的批评?
(1)首先批评法国学者的影响研究的狭隘性。限定比文作品只研究来源和影响、原因和结果,沙文主义思想导致。(2)批评法国学者的实证主义。过度强调事实,讲考证,只求事实的研究方法。(3)将本意为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文学研究变成了记文化账,违背了比文的初衷而陷入民族主义和文化扩张主义的泥潭。(4)不赞成梵第根把比文和总体文学分开,把美学判断排除在比文之外的做法。P19
16、美国比较学者主张打破限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开展各国文学之间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P20
17、艾田伯的《比较不是理由》,提出“比文是人文主义”,主张“将历史方法与批评精神结合起来,将案卷研究和本文阐释结合起来,将社会学家的审慎和美学家的大胆结合起来。”P24
18、古添洪、陈慧桦主编台湾第一本比文论文集《比较文学的恳拓在台湾》P31
19、古添洪的《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中提出“阐发法”P31 20、李达三的《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后来古陈李三人提出“中国学派”设想P31
21、中国比文复兴开始的标志:1979钱钟书的《管锥编》
中国比文全面复兴的标志:1985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P33
22、比文对象的基本属性:跨越性(先决条件)、可比性(关键条件)、文学性(本质属性)。P47
23、“莎比在英国”和“李白与杜甫”属于两种民族文学间的比较研究,不具备跨越性,不是比文的研究对象。(判断)P43
24、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文的关键,也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关键。P43
25、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关系/进入比文研究领域的文学关系: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构成了比文的客观基础P44
26、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点并不等于可比性。P45
27、比较文学研究类型:影响研究(法国学派)-平行研究(美国学派)-历史类型学(苏俄学派)-阐发研究(中国学派)
28、影响研究:是比文最早的研究方法,奠定了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是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阐明相互影响联系的事实。
29、平行研究:对没有事实联系,却在二者之间发现了诸多类似因素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包括对文学的思潮、主题人物风格等的比较,重点是发现和辨析其间的异同,探讨其内在联系,研究文学的共同规律和民族特性。
30、由于比文内部的体系使其分为比文分文学范围内和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两大部分。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以及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文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P48
31、影响研究:主要指一个民族文学的演变过程,或一个作家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外来因素,这种因素从本民族的传统和作家本人过去的创作中无法解释;外来因素经过吸收消化进入民族文学之中,参与了民族文学和艺术创作发展的过程,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P48
32、影响研究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而分出三学问:
(1)流传学。站在“放送者”角度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映或影响,进行研究。(2)渊源学。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主题题材思路风格或艺术技巧的来源。(3)媒介学。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手段极其因果关系的研究。P49
33、误读是一种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有时甚至有意而为之。P50
34、平行研究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言论。
35、平行研究四方面P50:
(1)文类学。对于文学种类、文学体裁的比较研究。(2)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不同表现形态及其形成原因。(3)比较诗学。对各民族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4)形象学。当前欧洲国家比文的研究热点,专门研究一个民族文学中的他民族(异国)形象,文学作品如何构造他种文化现象,P51
36、苏联的“历史类型学”创始人: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
提出了比文研究的“历史类型学”研究的观点的是:日尔蒙斯基的《比较文艺学与文学影响问题》P52
37、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区别:
(1)研究的对象。影究关注不同国家文学之间有实际交往的影响联系事实,忽视无交往联系的各种文学现象关系研究,范围比较狭隘。行究涉及并无实际影响联系的各文学间、文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研究,范围广泛。(2)研究的目的。影究研究影响的“出发点”“终结点”和影响的“经过路线”,溯源求根,以求得“同源性”事实联系。行究强调在相似性中揭示文化上的差异,注重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功能性规律,上升为理论新识。
(3)研究的方法。影究崇尚实证,重视考据与资料的发掘与整理,更具有文学史研究的特点。行究注重美学分析与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像文学理论和文学批判的研究。
39、阐发研究是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可以使理论对作品的阐发,也可以是理论和理论之间的相互阐发,其他学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阐发。阐发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比较学者的创造。P53 40、阐发研究的核心是跨文化的文学理解,因而具有普遍意义。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的。P54
41、比文史上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实证的方法和审美批评的方法。即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P57
42、文学分类--三分法: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
四分法: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文学体裁分类新构想”(童庆炳):再现类、表情类、表意类。P72
43、文学体裁的“缺类”现象:一种文类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有而在他国或他民族文学中没有。如,中国没有史诗和悲剧。P73
44、一般的主题研究与主题学的区别:一般的主题研究探究的是某一作品或某一人物所表现的思想,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内涵;主题学研究探究讨论的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的不同处理,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外部-手段和形式。(判断)
45、母题和主题的区分:母题是最小的语义单元,多个母题组成主题。母题具有客观性,主题具有主观性。主题是抽象的,母题是具体的。主题的数目是无限的,母题的数目是有限的。P86
46、题材是主题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47、假如研究者把他的眼光仅仅局限于某个题材在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框架内的演变史,那么这种研究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题材史”研究,而不是比文主题学。
48、“创造性叛逆”的提出者:埃斯卡皮。P106
49、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的主体仅仅是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同样是创造性叛逆的主体。√P107 50、译者创造性叛逆主体的四情况:
(1)个性化翻译。“归化”表面现象是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语去表达原著内容,但深处却程度不等地存在一个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问题。“异化”译语文化“屈从”原著文化的现象。
(2)误译与漏译。绝大多数(不是全部)的误译与漏译都属于无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
(3)节译与编译。节译与编译都属于有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
(4)转译与改译。都属于特殊型创造性叛逆,共同点是使原著经受了“两度变形”。转译,又称重译,指借助一种语言去翻译另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P109
51、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P110
52、形象学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如“晚晴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战后日本文学中的美国人形象”P120
53、首先明确提出形象研究原则的是让-马丽·卡雷,被视为形象学的奠基人。
54、社会总体想象物的两极性:文学异构的异国形象都处于想象实践的这两极之间。凡按本社会模式,完全使用本社会话语重塑出的异国形象就是意识形态(美化本土文化,贬低异国文化)。凡用离心的、符合一个作者(群体)对相异性独特看法的话语塑造出的异国形象则是乌托邦形象。P127
【比较文学论文】推荐阅读:
比较文学书本解读论文11-2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简介11-13
自考比较文学试题07-19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08-04
比较文学原理笔记08-23
比较文学就业方向09-25
比较文学练习题库11-17
比较文学经典笔记01-12
《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12-20
比较政治论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