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2024-06-18

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13篇)

1.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一

两会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政

策热点解读

是最新发布的《两会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政策热点解读》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两会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提案,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政策热点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李秋:智慧城市建设应当避免各自为政 截至去年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遍布全国各地,达到409个。其中,住建部智慧城市试点两批202个,科技部智慧

城市试点20个,工信部信息消费试点68个,国家发改委信息惠民试点80个,工信部和国家发展委“宽带中国”示范城市39个。但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就提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虽然已遍布各地,但不少地方出现了不顾条件是否允许,盲目上马建设等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现象相当普遍,地区之内,区域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区县与区县之间、区县与部门之间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规划进行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分别建设自己的信息系统,很多系统互不兼容,接入受阻,导致信息孤岛出现。在机房、硬件设施、软件、数据以及运行维护方面没有统一规范,存在大量的重复投资。另外,随着市政、城管、网上行政审批等政府智能平台的上线,热门思想汇报黑客攻击或者网络问题也出现,很多领域将有发生混乱和信息安全的风险,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亟须改进。

为此,她建议,首先,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标准、系统接口协议。订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为各级政府部门横向之间和同一部门纵向之间各系统互联互通做好准备,尤其是系统接口协议必须统一。只有这样,方能为地方各级政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引,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尽快编制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使智慧城市建设有章可循,科学规范。其次,强化共享体系建设,避免系统分散建设,打破信息孤岛。中央政府应协调各部委和地方城市,进行统筹规划和宏观的引导,从而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为加强信息集约化建设,应由政府投资预算管理部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推进跨部门业务梳理,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建设和统一投资,形成技术服务、资源服务、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以便形成统一的城市数据资源中心。

再其次,夯实信息安全基础,确保智慧城市的建设安全总体自主可控。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过渡依赖国外厂商信息技术和产品,无疑会对国家信息安全造成威胁,应对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统筹考虑,建立健全从系统到设备、数据、信息资源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最后,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严重的财政资金浪费。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必须由专门机构进行统筹管理、个人简历运营,整体事业的推进需要协调各个部门配合、落实。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一件首要的工作就是成立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来负责城市政务大数据的采集、管理与共享发布,进而推动大数据的研究、挖掘、应用与产业发展。要利用市场化手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借助市场力量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如通过采购来支持第三方平台机构的大发展,杜绝政府包办的传统建设管理模式。

2.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二

一、陕西农村小城镇零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业态单一,层次低下

在乡镇一级,不少零售业以集贸市场为主,通常以棚为市、以路为市,摆摊设点,时间一般集中在上午。在村屯一级,基本上只有几家“家庭小店”,落后地区的农村还定期“逢集”。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大多数农村个体、私营小商人聚合起来,构成小商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大部分消费者买不起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消费观念仍是重数量而非质量。提供无品牌、仿名牌、低质低价商品正是集贸市场、小商品市场这一业态的优势所在,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消费利益。

2.农村消费力薄弱, 购买力不强

2007年陕西省有3748万人,其中城镇1522万人,占40.62%,农村2226万人,占59.38%。虽然农村人口多,但消费潜力却很弱。农民收入虽连年增长,绝对额增量很大,但相对城市居民还不是很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644.69元,恩格尔系数为43.1%。在购买力上,一方面农民消费速度加快,消费价格上涨,结构特征明显。2008年以来,以猪肉为主的食品类价格上涨和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类价格变化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5月份之后,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逐步高于全国水平,并于11月达到10年来的新高。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还不高,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发生改变,在生活必需消费支出上明显有所增加,而生活耐用消费及其他非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则有所降低。

3.流通手段落后,发展后劲不足

大多数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小城镇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地方财政实力不足,致使包括道路在内的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完善。陕西农村小城镇的零售业缺乏畅通的进货和售货运输,更谈不上包装、流通、加工、仓储等要求更高的物流活动,这是其一;其二是农村金融系统的不完善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小城镇零售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零售业主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一旦资金周转困难,将限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其三是农村绝大多数零售业主没有信息化概念,与供应商和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不了解市场行情和商业动态,更无法进一步进行商品推销活动。

4.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

农村零售业从业人员多数为当地城镇居民和农民,缺乏经商所必备的一些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销售服务技能,对顾客心理、顾客需求、顾客价值一概不知,习惯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拿货,不可能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零售商业的社会功能和精神文明建设功能无法实现。

5.零售商品档次偏低,无法满足消费者

受零售商经营条件限制和农民购物廉价偏好,农村小城镇经营的商品虽然品种多样,但多属低档日用消费品,且各家经营的品种雷同,中、高档商品极少。兴平市赵村镇、武功镇的白酒市场上很难找到茅台、五粮液等高档白酒,中档白酒也不多,鞋帽服装等商品也是如此,家用电器更不用说了。实际上,尽管农民消费水平总体比较低,但部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办实业挣了不少钱回家过年,他们受城市消费潮流影响,希望购买中、高档消费品,但其消费需求在农村零售市场上得不到满足。

二、发展农村小城镇零售业的对策

1.提高认识

发展农村零售业必须解决农村各级干部的重工轻商观念,充分认识农村零售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吸纳就业、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形式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零售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举措,从而把零售业作为先导产业,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促进零售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多种经营形式

由于农村小城镇零售业总体效益不是很好,吸引不了太多的资金投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堪忧,使业主没有保障后盾,风险压力很大,不敢贸然扩大经营规模,与城市优越的投资环境相比,农村小城镇零售业更难吸纳大量外资和城市资金的投入。为改变这种状况,各地农村乡镇政府应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并健全当地金融系统以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商业零售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利用农村市场开发程度低、地价低、劳动力平均工资水平低、农村特定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分化较少等优势,降低经营成本,占领农村小城镇消费市场,还可以强化特色经营,协调各种业态均衡发展。要根据业态特征进行顾客、经营品种、价格、运作方式及服务等定位,实行错位经营策略,做到人弃我取、人无我有,突出经营特色,以特色经营赢得顾客和市场。此外,对业态结构、地区分布也要进行科学规划,一个地区某种零售业态的发展规模应与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水平确保协调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总之,要让农村小城镇零售业从单一的“夫妻店”经营形式中解脱出来,发展综合小型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仓储店、折扣店等全方位多业态的经营模式,提高盈利能力。

3.以连锁经营扩大特色销售,提高购买力

农民收入与购买力不断增加,表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但农民创收水平还不高。在开拓农村零售市场的过程中应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其购买力。应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农产品大流通的环境,并建设相应的基础物流存储设施,以支持连锁企业经营低毛利、高损耗的生鲜农副特色产品,更好推动农产品大流通。

4.改善农村零售业发展的消费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水、电和交通的建设,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新的增长点。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搞好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强大推动力,积极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要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比重,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加大投入力度,将流通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给予支持,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

5.调整供给结构,提供农村需求的商品

农村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任何时候都存在市场机会。农村小城镇零售企业要根据不同需求的特点,调整产品结构,提供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消费层次的产品。在生产资料方面,可以向农民提供改善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水平和抗灾能力的农机具,以及优良种子、化肥、农药等;在生活耐用品方面,可提供功能实用、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耐用消费品。此外,加强销售服务和技术服务,真正解决农村大件耐用消费品购买难,维修更难的问题;在部分生活日用品方面,可以在多种零售业态店中经营一些高、中档次的生活日用消费品,满足部分农民的需求,从而提高其消费质量。

6.完善监管制度,促进农村零售业健康发展

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促进陕西农村零售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首先应强化监管责任意识,加强普法教育,特别是深入开展商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教育,让法律走进千家万户,力求使农村消费者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其次应改革完善农村市场监管体系。要完善工商监管、经营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农村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政原则,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重塑农村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对农村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督,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立一支既懂法又具有专业知识,高效、廉洁的行政执法队伍。

摘要:陕西小城镇零售业因经营业态单一、层次低下、农村购买力弱而缺乏竞争力。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的措施是:提高认识;拓宽融资渠道;改造传统商业运作现状;发展连锁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农村,零售业,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董洁.农村零售业连锁经营的阻碍因素与发展对策[J].企业活力,2008(11):12-14.

[2]方光罗.我国农村零售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2008(13):21-22.

[3]刘永贵.我国四川农村零售业发展研究[J].中国商界,2008(5):9-11.

3.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营口市;推进;城镇化建设;思考

目前,营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3.9%,高于全国城镇化率,但是在新常态下,如何更好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营口市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营口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推进城镇化建设。

1.规划先行

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紧密结合实际高水平、高标准地编好城镇规划,并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保证城镇化科学有序地推进。营口沿海和山区并存,发展基础差异较大,针对这一实际,采取了重点突破战略,请新加坡裕廊公司做了开发区总体规划,请上海交通大学做了沿海产业基地、营东新城规划,去年又由上海交通大学完成了全营口地区的总体规划,在全市形成了一带三轴的城镇空间布局,建立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点、重点乡镇为骨干、偏远乡镇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城镇体系。

2.产业支撑

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没有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就无法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建起来的城镇也只会是一座“空城”。因此,始终坚持产业发展摆在城镇化的突出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八大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升产业规模和水平,形成“458”产业集群,使全市经济增幅连续6年位居辽宁省第一位,有力地推动了营口市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

3.综合保障

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保障,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决定着城镇的规模和质量,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努力提高交通、能源、供排水、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的运行保障能力。着力加强教育、文化、医疗、休闲等城镇功能设施的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建设创建活动,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城镇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4.以人为核心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营口市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统筹解决其就业、教育、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三维转换,让农民逐步融入城镇,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能在城镇安居乐业。

5.可持续发展

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有效实施“青山工程”、“蓝天工程”、“碧水工程”,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做到布局集中、用地集约。构建智能化城镇体系,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推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营口市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营口市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这些问题不解决,会阻碍营口城镇化的发展。

1.政府财力不足

营口市政府财力不足,而在城镇化建设中,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社会事业发展、城镇功能提升等诸多问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只有靠负债搞建设,为此市县两级政府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

2.公共服务投入不到位

由于财力不足,政府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首先只能以较高的标准建设好道路、供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而需要同步配套建设到位的城镇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只能后期建设,又因为财力紧张导致建设的标准不高。同时,由于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城镇学校教育补贴、农村未参保的老人、低保人员、残疾人员的社會保障和社会管理只能由政府“埋单”,政府财力负担过重,对这些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只能是保证基本需求的较低标准投入。

3.社会保障能力弱

一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政府在社保上的投入逐年增多,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较大,2015年,营口市城乡社会养老保险总收入为35.25亿元(其中省级补助11.4亿元),支出39.22亿元,政府财政补贴4亿元;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对等,投保比例和报销比例也不同步,需要加快农村与城镇医疗保险的对接;三是大多数农村居民由于其文化程度偏低、无在城镇就业的技能,就业压力大,需要政府加大培训力度。

4.解决土地问题困难

由于国家没有指定出台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政策法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及土地利用缺乏政策依据。在城中村改造中,土地性质转换是目前面临的难点问题。土地流转的方向和方式缺乏政策指导,扩充用地比较困难。

5.不转户籍问题难以解决

由于担心城市就业、住房困难,子女上学和生活压力大,同时,不愿意放弃拥有农村土地的既得利益,部分农民长期在城市工作但不转户籍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推进营口市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目前,全国正掀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潮,根据营口市城镇化进程的实践,结合存在的问题,建议能够从国家层面出台一些政策措施,保障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1.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1)适当增加地方的税收分享比例

如:以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辆购置税为基数,统一按照中央与地方7∶3的比例分享;或是仍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作为共享税收,将地方分享比例各提高10個百分点。

(2)调整上划中央税收增量返还政策

建议改变原来的环比增量分成的方式,采取以某一年度上划中央消费两税为固定基数,以后年度增量部分按照中央与地方6∶4的比例定比分成。

2.调整金融政策导向

一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制定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切实把城镇化建设列入信贷政策和信贷资金支持的重点,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要求银行支持地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银行部门应增加贷款,延长还贷期限,适时调整贷款的结构,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减少短期、临时性贷款,以避免城建资金周转困难;三是拓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证券、直投和信托等多种融资方式。

3.推进建立失地农民“以土地换社保”的社会保障模式

一种是在政府实施土地征收补偿的同时,农民缴纳社会保障的各项费用;另一种是通过政府与用地企业协调,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工作问题。

4.确定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向

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的“土地家庭经营+农民合作社+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模式;二是制定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政策;三是坚持土地集中流转,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及区域经济形成,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5.制定关于集体土地及房屋的征收与补贴的政策法规

一是要明确补偿的范围和标准依据;二是要明确征收管理的办法;三是要明确农村集体资产征收补偿资金的用途。建议借鉴新加坡房屋和土地征收的方式,成立居民代表委员会,法定机构评估与委员会评估相结合,80%以上居民同意就可征收,征收严格按照法律进行,对干扰征收的人员依法判刑,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征收中的问题。

6.建立社保资金补偿与统筹机制

应当把各市的社保资金纳入中央和省的统筹保障范畴,实行定期定量补助和转移支付政策,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参考文献:

[1]黄锟,楚瑞.新型城镇化的人本诉求和保障措施[J]. 经济研究参考.2015(22)

[2]王兰英,杨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9)

作者简介:

4.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四

摘要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这与耕地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矛盾。因此,我国农村耕地现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村耕地的状况,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在城镇化建设中,保护耕地的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耕地

1.宏观上的耕地现状

1.1 我国拥有的可用耕地

我国虽然拥有辽阔的版图,但其实是一个不具有耕地优势的国家。我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山地和丘陵占土地的2/3,只有1/8可以用作耕地。我国的耕地后备资源少,并集中分布在西北和青藏的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地带。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其中有9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1亩,3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5亩。在全世界26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量仅比孟加拉国和日本略胜一点,排在倒数第三位。

1.2 城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

3.8亿,城镇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镇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镇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8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43.6万亩、217.6万亩、208.1万亩、387.8万亩、282.43万亩和287.4万亩。而“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1998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45亿亩,2008年仅为18.257亿亩(人均仅1.37亩),呈现出持续减少的势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1300多万亩。所以国家提出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

1.3 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2.河北省一个普通农村耕地的具体现状

2.1 选定一个典型农村进行调查

河北省某市某村是河北省一个典型的农村,人口近3000口,原有耕地约3400亩,人均耕地为1.13亩,低于国家平均水平1.38亩,村内没有企业,村民收入主要来自外出打工和个体经营,种地收入只占村民收入的一小部分,在本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2.2 城镇化建设对该村耕地的影响

2000年以前,该村基本是一户人家拥有一处房宅,即两代人住在一起。2000以后,流行要娶新娘,先盖新房,即儿辈结婚后不与长辈住在一起,这样以来,自2000年开始就出现了抢购房基地热,争相在道路比较方便的耕地处购买房基地,现今村里几条较宽阔的道路两侧几乎已经盖满了房子,而这些位置在2000年前几乎都是耕地。在2010年,有两条公路的建设要征用该村土地,一条是省级的高速路,一条是市级公路,公路两侧还要有排水沟和绿化带,省级高速路在村南,大约征用了180亩耕地,市级高速路在村北,大约征用了100亩耕地。耕地的征用款大部分归耕地所有人所有,一小部分归政府所有。2011年,邢台市的一家物流公司计划在该村村东修建一个农贸批发厂,面积为1000亩,截止2012年2月,村东的1000亩耕地的所有权已经转让给了该公司。截至目前,该村拥有耕地2000亩多一点,人均0.67亩。

2.3耕地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影响

由于耕地少,种地的收入在总收入中只占较小的一部分,所以村民种地的热情并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人将自家的地租给别家种植。城镇化建设对耕地的征用使得一部分农民已经没有了耕地,成为了不种地的农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争相在城市中淘金。土地征用款对于农民来讲是一笔较大的收入,就从眼前利益来看,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种地是一个辛苦的过程,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很少有会种地的,他们大都在外打工,所以在农村年轻一代人的思想里,他们对于耕地的征用很乐意接受,因为家里的一块地有时也会成为他们外出打工的一个包袱。

3.耕地被征用带来的问题

3.1 自给自足问题难于解决

城镇化建设中房地产开发、城区改造和各类园区建设占用着大量耕地,中国人口高峰还未到来,粮食总量的需求将继续扩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俗话讲: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一个国家战略物资,必须保证自给自足,且要有一定的战略储备。耕地的急剧减少使得我国粮食的自给问题很艰难解决,每年国家都要花重金进口成千上万吨的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如果国家遭遇大的灾难或大的战争,我们很有可能会将受制于人,所以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守住国家的耕地红线,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3.2农民利益受损

农民对法律了解不足,维权意识淡薄,有些地方官商勾结,诱骗、逼迫农民以低价让出土地,2009年底以来,国土资源部共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的土地违法案件80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2人次,移送司法机关20人。这些土地违法事件中大多是官商为了私欲,侵害农民的利益。

3.3 群体事件频发,环境压力加大

中国80%的土地违法由地方政府主导,因非法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占全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2008年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4.应对措施

4.1 实行耕地总量适度保护前提下的城镇化建设。

从粮食安全、生态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出发,依据城镇化建设需要,科学确定各地区的长期耕地保有量,将其纳入基本农田范畴进行最严格的管制和保护,实行耕地总量适度保护前提下的城镇化建设,这是我们协调城镇化建设和耕地保护矛盾的出发点。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需要推进耕地分级制度,将耕地保护从单纯数量保护转为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并重。

4.2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优化区域城镇布局。

我国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方向,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按照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要求,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

4.3城镇化建设要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

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要通过挖掘土地潜力,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荒坡、荒滩、荒沙和废弃地,少占用或不占用耕地;在对耕地的占用上,应先占用低产田,在低产田占用有困难或不适当时才准许占用中产田,原则上禁止占用高产田,并对占用程序进行严格规定,从而妥善解决城镇化建设用地问题。

其次,应指导和推广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技术、新材料,向空间要土地。国

际上许多现实的经验表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节约土地资源、人车立体分流、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此外,还可以适当提高城市土地容积率,通过提高容积率,在有限的用地面积上增加更多的城市活动空间,来提高土地的相对供给能力。

4.4 积极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力。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并且其中2/3以上的为中低产田,耕地总体质量不高;而且,占耕地总面积41%的低产农田,其产量只有总产量的18%。

根据测算,低产田中即便只有10%面积的耕地,其单产增加10%,将相当于使耕地面积增加0.44%,即803万亩。因此,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短期内无法开发更多耕地的条件下,提高农业单产是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继续抓好高产稳产农田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积极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4.5 加大对违法征地的处罚力度

对于非法征地给被征地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可以考虑按照侵犯财产罪来认定,追究相应刑事责任并要求赔偿损失,从而形成更直接有效的法律威慑。

5.结论

一个国家的农业产出与实现国民的粮食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可持续的粮食系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镇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镇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5.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篇五

《小城镇建设》考核说明

(审定稿)

《小城镇建设》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课内学时90,学分5。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小城镇建设》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小城镇建设》(朱启臻、叶齐茂主编,2005年6月第一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试命题均依据本考核说明。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作业成绩(占20%)、实习(调查)报告(占20%)成绩,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占10%)情况等。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50%再加上终结性考试成绩的50%,为课程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的,方可获得本课程的学分。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记分作业和4次实习(调查)报告(其中2次报告在形成性考核册中,另2次为写一个读书报告、一次专家访谈记录)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情况等。

(六)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理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划、管理方法,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说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涉及小城镇建设的一般问题。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试题类型

形成性考核:问答题、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访谈记录等。

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

3.终结性考试形式

终结性考试的形式为开卷考试。

5.考试时间

终结性考试时间为第17、18周(19周前完成)。

6.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试(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听有关专家报告、实地参观、调查访谈,深入了解有关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并撰写课程论文。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参观、访谈、调查等工作可以是集体进行,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小城镇建设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定稿的调查报告一律用统一的稿纸撰写,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3)时间安排:第17周前,结合形成性考核要求确定课程论文题目、完成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取得数据,17、18周完成课程论文。

(4)评定:教师从课程论文的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文献丰富,逻辑清晰)情况及其实用价值、是否独立完成等、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论文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等几方面来评价调查报告。

7.课程论文题目举例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小城镇建设评述

××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论述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

论述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

结合城镇发展动力理论,分析目前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论述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教训和经验

分析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述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考核内容:

第一节 小城镇的含义、分类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功能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广义和狭义的含义;城镇化的含义;

理解:小城镇建设作为城镇化战略重点的意义;小城镇建设的分类与功能。

第二章城镇发展理论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第三节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建设理论;

“广义小城镇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城市社会学的相应理论。

应用:费孝通小城镇建设理论。

第三章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考核内容:

第一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

考核要求:

理解: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类型;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应用:结合当地城镇布局,分析其特点和存在问题;小城镇建设的几种典型模式。

第四章中国小城镇成长机制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发展模型分析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成长的动力与阻力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

应用:结合实际分析具体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和阻力,根据所学理论提出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章 小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

考核内容:

第一节 小城镇建设规划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

第三节 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管理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含义、原则;

理解: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相关法律法规。

第六章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考核内容:

第一节战后发达国家关于小城镇建设历史教训的探讨

第二节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第三节二十一世纪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价值取向

考核要求:

应用:用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分析小城镇建设现状的基本方法。

第七章 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政策选择

考核内容:

第一节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性缺陷

第三节 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考核要求:

理解:规划管理、城镇规模、产业布局及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论证;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产业优势不明显等)。小城镇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同步实现、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应用: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第八章 小城镇建设与中国城市化

考核内容:

第二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考核要求:

6.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篇六

近几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的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期。也就是说,面向未来的五年,我县的城镇化率可以达到55%以上,是一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时期。在这一发展时期中,如何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一个至关重大的问题。下面,就如何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问题,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现实重要性

“十一五”期间的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会不断加快,尤其是我们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且小城镇建设又是这“三化”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现实重要性。

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载体。面向未来五年,我县正是一个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期,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支撑体,是在于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县域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标志。看一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怎么样,关键要看他的县城区和小城镇建设是否得到科学 1

统筹,互动推进,协调建设。否则,就体现不了一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水平。

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建设现代农村先进生产力体系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发展,而小城镇建设又是承担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是建设现代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要素集聚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龙头”所在。因此,只有加快小城镇建设,才能全面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二、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

当前的小城镇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等问题上,普遍存在很多缺位。主要原因是上级政府缺乏指导和扶持,本级政府缺乏自我建设管理条件和能力,造成上不管、下无奈的局面。因此,对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要予以加强统筹建设和规范管理,尤其要突出中心镇、重点镇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加强规划统筹。小城镇的建设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战术性龙头。县级的发展建设规划,要包括乡镇级小城镇发展建设规划,把各乡镇特别是中心镇和重点镇的规划建成区作为县域城市化组团来规划建设,明确其建设定位和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县、镇2级城市化规划体系的统筹、互动和协调。

其二加强设施统筹。就我县城区的本身规模和功能来说,已具备辐射乡镇发展建设的功能。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乡镇级小城镇本身缺乏对接县城辐射的基本功能,脱节了拉动县域城市化进程的互动功能。因此,对乡镇重点设施要加强统筹、互动和协调,尤其对道路、给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地下管网、环境保护和公交、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市场等社会公共设施和生产要素,要加强统筹规划,互动建设,协调发展。

其三加强管理统筹。当前小城镇建设的依法管理,是一个最薄弱环节,严重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品位,要加强统筹小城镇建设的依法管理,延伸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实施依法管理,提高小城镇的建设质量和品位。

三、加强统筹小城镇建设的保障机制

在当前小城镇建设机制中的主要问题,是在于领导、体制、政策、资金、考核等保障方面有缺位,今后要加强统筹和保障。

1、加强领导保障。现在对小城镇建设各级政府没有明确提出时期性的建设目标和性的工作要求;年年只有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大会和工业经济发展大会,而没有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由于各级政府领导重视不够,出现发展、建设不对称,欠协调。重视新农村建设,首先要突出小城镇建设,要以小城镇的规模化集聚建设来吸引和带动新农村建设,才会有效、持久推进和整体提高。因此,建议在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

中,首先要突出乡镇所在地小城镇的规模化集聚建设,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作来抓。因为它是长远集聚广大农村人口和改善提高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本载体。今后对小城镇建设要加强明确近、远期目标和要求,切实加强各 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领导保障。

2、加强体制保障。由于体制原因,一方面乡镇政府无法承担当前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县以上政府又没有延伸职能去指导和扶持。当前的小城镇建设,在很多方面是处于无序状态。建议对州、县、镇三级城镇建设管理体制,要作一些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完善。一是对县级政府城镇建设管理部门,要驳离组建独立的水务局(或水务集团公司)、城市管理执法局、建筑和房地产业局、城市拆迁管理办公室等,合并规划、建设局,实行“主业合一”,支业分离。这样,有利于现有庞大杂乱的相关建设职能理顺关系,重点突出,专业系统,管理深化。否则,管不专、管不深、管不透、管不到底和到边,事半功倍。二是对乡镇建设管理职能要加强和完善,重点要加大对乡镇村镇职能建设管理设置和考核,使其适应现代的村镇建设管理的客观要求。具体完善深化乡镇对村镇的规划管理、建设管理、镇容管理、环保管理、公交管理等的职能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当前乡镇职能体制的严重滞后性,就在于此)。三是对特别发达乡镇,可考虑组建镇级副县级,完善其建设管理体制,赋予其建设职能,提高其建设管理能力。

3、加强政策保障。现在是民主、依法时代,但小城镇建设缺乏依法管理。按制定法规性政策权限,是在地州级以上政府,要求对城镇建设管理的重大刚性法规政策,加强延伸覆盖,完善细化和制订出台,由县级以下政府可操作执行。

4、加强资金保障。当前对新农村建设,都有一定扶持资金安排,但对小城镇建设扶持资金安排很少,而只限于少数的中心镇。应当说,乡镇所在地的小城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载体,尤其是中心镇和重点镇。但是,当前乡镇一级政府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难以独立承担和实施,尤其是在建设资金上缺乏保障,需要上级政府予以扶持。建议把扶持新农村建设资金集中起来,或者再加大增加专项扶持资金,先重点扶持建设小城镇,实施先镇后村,以镇带村,镇村统筹,增强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实际效果。

7.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七

城镇体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镇所组成,并具有一定的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的有机整体。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功能在于合理布局社会生产力,科学安排人口和城镇布局,充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并进行国家或地域经济战略部署等,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部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始着手进行区域规划的研究,并推进各类空间尺度的区域规划工作。城镇体系规划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类型之一。福建省至今为止开展了两轮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引导全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极具挑战和富有生机活力的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全新的时期,全球化的发展使以地理为单元的地域空间范围变得越来越模糊,经济和产业为要素的区域分工正逐步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省域城镇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本文旨在探讨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和空间布局等若干问题。

2 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现状

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自改革开发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九五”、“十五”期间,沿海城镇密集带逐步显现,三大省域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趋增强,推动了城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1)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以闽江口、厦门湾和泉州湾为代表的三大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并构筑成一个发达的沿海城市带和经济带雏形。

(2)在城市等级上,形成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代表的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和以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龙岩为代表的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以及若干重点县市和一批重点中心镇,形成了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3)在城镇化水平上,全省城镇人口从2000年的144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66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增加217万人,全省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41.6%提高到2005年达47%,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4)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上,“十五”全省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入达380亿元,是“九五”期间200亿元的1.9倍,并且在反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8项指标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5)在政策体制上,促使长期困扰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体制、机制障碍取得了根本性突破,如户籍、土地、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为城镇人口集聚和城镇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但是不可否认,由于长期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与沿海其他发达地区尤其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较,我省城镇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如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城镇职能分工不够明晰,行政区划和空间结构不尽合理,城镇规模相对偏小,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足,产业支撑能力不强等。这种状况已经制约了我省城镇体系结构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优化,阻碍了全省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优化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完善城镇网络体系,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3 基本构想

3.1 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构建任何区域的城镇体系,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并要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趋势。目前我省城镇化发展正由初级阶段向中期阶段迈进,面临着加速发展的局面。因此,今后我省城镇体系的建设应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导下,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和我省列为全国沿海重点发展区域的历史机遇,依托全省综合交通条件改善的有利条件,优化调整区域发展布局,加强对沿海城市带和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地区的整合引导,从而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3.2 发展目标要求

城镇体系建设:根据全省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城镇聚集能力、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的差异,利用已形成的城镇网络和城镇分布的现实基础条件,继续完善形成大小有序的城镇规模结构。同时,在城镇产业竞争力、带动力、辐射力方面,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全省和区域发展中的经济、金融、信息、贸易、科教和文化中心地位。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方便居民生活、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营造城市特色、拓展城市空间为目标,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城镇市政公共设施体系,实现城镇基础设施从“基本适应”转向“适度超前”,从为城镇发展服务转向引导促进城镇发展转变,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城镇环境建设: 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部署,按照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在城镇建设中加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市容市貌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初步建设成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海峡西岸城市群。

3.3 发展布局

根据福建现有的地理和区域特点,考虑空间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承载条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我省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构想符合我省实际,即福建省城镇体系发展布局应着力于“一带、四轴、双极、多核”的空间结构。“一带”指沿海城镇密集带;“四轴”指“西部山区发展轴”、“北部福武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和“南部厦龙发展轴”;“双极”指依托一北、一南两大中心职能地区形成的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多核”指多个区域次中心。

4 发展对策

4.1 强化沿海城市带发展

沿海城市带的发展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区域协作关系为首要目标,要通过不断淡化行政区划限制,整合城市带各城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文优势,增强城市带的整体竞争能力。重点在于构建产业功能带、快速交通带、滨海旅游带和基础设施走廊,逐渐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连绵带。并且城市带城镇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也要积极开展合作,实现产业互动,市场联动,从而使沿海城市带成为全国沿海城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经济发展的脊梁。

4.2 培育城镇密集地区

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的发展互为依托,目前仍以闽江口、厦门湾和泉州湾这三大城镇密集地区形态呈现,其共生性在于沿海快速交通体系的建设,并可以此不断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县、市、乡镇的行政区划调整,促进沿海中心城区环湾向海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闽江口城镇密集地区要以福州为中心,沿江向海拓展,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工业集中地和产业基地,以产业集聚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升城镇密集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厦门湾城镇密集地区要从海湾型城市整体布局出发,立足海岛、跳出海岛,将不适宜岛内发展的产业移至岛外和周边地区,构建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协作机制,推动城市发展由海岛型向海湾型迈进;泉州湾城镇密集地区发展要淡化行政区划界限,加快泉州市行政中心外迁,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同时带动周边组团式城镇与中心城区融合,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4.3 壮大中心城市

首先,要做大做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重点调整优化城市结构,协调好中心城市与周边卫星城镇及各类开发区的建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适当疏解中心城市功能,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强化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的支撑。如福州市要加快实施“一城两翼双轴线”城市群发展战略,推动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跨越式、组团式发展,进一步强化省会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带动和示范功能;厦门市要完善岛内基础设施,加快岛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尽快实现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泉州市要加快实施大泉州湾城市发展战略,整合城市资源,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突出集聚、提升、拓展三大功能,充分发挥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等。

其次,要发展壮大漳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等六大区域中心城市。重点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为主,沿海城市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海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内陆城市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使之成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再次,要注重协调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如县域中心城市可以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在支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经济较发达的县市率先发展的同时,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不同措施,推进县市差别性发展。小城镇可以按照因地制宜、择优发展、突出特色、完善功能的要求,在综合评价各乡镇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人口规模、人文特色、发展潜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各县市择优确定1-2个有条件的建制镇予以重点发展,促进农村人口与产业向中心集镇集聚,为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 保障措施

5.1 高起点搞好区域规划和城镇规划

在省域层次,我们先后开展了两轮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新一轮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正在启动之中,本次规划修编将通过强化规划评估和监督机制,在指导我省城镇化进程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保护和利用各类自然和人文资源、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等方面将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而在相邻经济区协作层次,福建省曾先后开展了厦泉漳龙地区发展走廊规划、闽江口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三明-永安-沙县一体化战略规划、海沧-龙海、南安-翔安城市空间协调规划等一系列高水平、高标准的规划,在解决相邻经济区域的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最后就是要推进各级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用地布局,促进城镇空间结构完善,充分发挥各类规划和土地等政策手段对城市发展的调控作用。

5.2 加强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和管理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空间功能区划要求,四类区域的建设已经成为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福建作为生态大省,城镇体系建设尤其要强化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和管理。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5.3 统筹推进城镇户籍、就业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各项社会制度的优化配套是城镇体系建设的根本,尤其是在城镇户籍流动、就业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要以居住地、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现行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实行“无障碍、无歧视”的人口流动政策,创造更加公平、顺畅、规范的社会行政管理体制,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5.4 拓宽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多元化融资相结合的投资体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以市场为手段避免城市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建立经营性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政府出资制度,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建立特许经营制度,运用价格、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投资经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6 结语

城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发展是依托城镇与外界发生的物质和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流关系,即呈现开放状态。因此,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大规模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要大力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各级小城镇的合理分布,共同发展,彼此形成密切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才能达到区域发展与城乡融合的目的。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21世纪背景下,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的要求和空间布局构想,并从强化沿海城市带、培育城镇密集地区和壮大中心城市等三大对策入手,提出开展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城镇体系,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1]尼尔,布伦纳著,徐江译,全球化与再地域化:欧盟城市管治的尺度重组,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第1期

[2]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8.关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反思

一、我国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文化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农村地区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行文化扶贫,但是,农村地区文化的建设仍然不能尽如人意:

1.传统思想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落后观念根深蒂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一些落后思想难以根除,同时长期的小农思想积累,使得人民群众容易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墨守陈规,小农意识强烈。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较为封闭,人们思想观念较为落后;(2)缺乏商品经济和社会竞争意识;(3)对新生事物和先进科技技术难以接受。

2.文化基础设施较差。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就是对于促进文化传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它是文化的载体和通道,是人们接受和理解文化知识的重要道具。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在文化构建方面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往往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人民大众文化知识的更新,导致人民整体素质较差,反过来又拖累了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文化建设资金投入较少,使得一般的公益性、教育性基础设施建设稀少,质量较差并且更新频率低等。

3.农村地区文化建设过于笼统,且并未考虑实际情况。一些地方在构建文化体系时,往往实行拿来主义,将别处成功的经验事例直接照搬到本地区,而并未考虑地区实际风俗民情以及人民的思想状况,从而导致地区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缓慢。

4.地方封建思想抬头。一些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过程缓慢、成效较差,使得地区落后封建思想以及腐败享乐等不良思想泛滥抬头,严重影响文化扶贫过程的开展。

5.文化建设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国落后地区较多,文化建设的相关人员素质往往较低,并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个任务,他们在工作中存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思想态度。另外他们通常身兼数职,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文化建设事业之中,使得文化建设时断时续,难以取得成效。

二、文化扶贫战略在农村基层文化构建中的意义及作用

文化扶贫过程是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及社会主义目标、促进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对地方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文化扶贫有助于启迪地区人民的思想,形成地区文化启蒙和文化归属感。国家所实施的文化扶贫工程将通过地方政府进行文化知识的宣讲和普及,它并不仅仅是将外来文化直接拿来使用,而是在地方政府的筛选协调下,使其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群众的人文观和民族特性,从而点亮人民的思想之火,启迪人们,使之开始注意地区文化的存在,并形成文化归属感,为构建农村地区文化体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文化扶贫将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促进地区摆脱落后的局面,为构建地区文化体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文化扶贫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是整个扶贫项目工程的重要一环,地区经济的落后,归根结底在于人们思想文化水平的落后,国家积极实行文化扶贫战略,扫清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思想观念制约因素,将推动地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将为地区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修建和完善文化基础设置,更好地促进文化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至2012年,福建对省内农村地区已开展多项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在宁德福鼎,实现全市乡镇街道、管委会综合文化站、村居文化室覆盖率达100%,建设农村宣传文化墙100多个,大力开展文化三下乡、送戏下乡等惠民活动,积极宣扬农作物及畜牧养殖知识,给农村人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3.文化扶贫将开拓人们的眼界和思想境界,使其有能力、有愿望去构建农村地区文化,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接受文化的熏陶。通过文化扶贫战略,农村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将发生巨大转化,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紧紧局限于眼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是紧跟社会主流文化知识,从而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和思想境界。同时又使得人们有能力去深度挖掘地区文化,并努力传播和发扬地区文化,使更多人能够了解自己区域的文化,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真正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

4.文化扶贫将为构建农村地区文化人才体系开拓一条适合自己的培养途径。文化扶贫将推动地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如学校、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娱乐项目场地等等,同时也将宣传基本的科技知识,使人们不再蒙昧,为今后地区文化人才的培养扫清道路,并开拓出一条适合农村地区文化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它对社会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扶贫工程则是构建农村基层文化体系的有力措施,它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能否走上现代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我们相信,只要扎实推进文化扶贫工程的稳步实施,就必将改善农村地区文化知识落后的局面,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体系,促使农民摆脱文化落后的现状,而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生活。

参考文献:

[1]杨立英.福建省山区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3).

[2]辛秋水.文化扶贫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价值[J].福建论坛,2010.

9.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九

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鉴于我国为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现状,各地农村小城镇周边土地急剧减少,土地资源宝贵,但利用率不高现象普遍存在。鉴此,在今后小城镇建设中,对土地如何有效、合理的规划、利用,是本文研探的课题。2.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农村发展中,小城镇的建设占据了主要地位,在促进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建设等问题,发展小城镇具有推动的积极意义。但在土地利用方面,存有以下几个问题。2.1我国大部分的乡镇企业,是靠原来的自然村落发展起来的,这些乡镇企业零散分布在农村,有着比较明显的地域属性。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条件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的剧增,耕地越来越少。小城镇地少人多土地供应紧张的情况日趋严重。2.2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日趋加快,而一些历史久远的城镇因居民迁移别处,导致旧城镇的荒芜,当然,人产弃旧宅、迁新居的做法,表现一种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带来的问题的是,第一,新的小城镇不断扩建,占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有的小城镇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复垦利用而荒废,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问题还在于即便这些旧的小城镇要重新开垦使用,还需要资金、时间和投资人,这都致使复垦迟缓导致耕地面积直接或间接的减少。2.3每一次小城镇的扩建,必然殃及到周边的良田。由于历史沿革和人类择居习惯,小城镇的旧址,一般多地处平川,交通方便,土地肥沃而相对平坦。故旧城扩建被占用的土地多是好地、水地、菜地,复种指数为一年二收或多收,单产水平很高。因此,小城镇的建设用地不单单是数量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质量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全国各地耕地质量水平总体下降的因素之一。2.4 小城镇的居民点小而且比较散乱,要缩减或者迁并比较困难。我国的城镇特别是一些自然村落,大部分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存在着规模小、数量多、零乱分散的特点,受当地经济水平以及农民恋土情节、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低诸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缩减或迁并多年进展缓慢,举步维艰。2.5建设与粮食难以保持平衡。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各地都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10.关于山区如何建设新农村的思考 篇十

如何突破山区新农村建设?是省市新农村建设排头兵——千阳县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任务。笔者通过对千阳深山区——高崖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就山区如何建设新农村形成了一些粗略的认识和思考。

高崖乡地处陕甘两省交界的北部深山区,东与麟游县毗邻,北与甘肃省灵台县接壤,全乡辖10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28人,耕地总面积3.01万亩。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高崖的奶肉畜、玉米粮、山核桃、土鸡、土鸡蛋、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壮大,产品畅销省内外,成为大幅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结合扶贫搬迁、农民安居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通水、通电视、通电话。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山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治安环境良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从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高崖山区新农村建设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就高崖而言,农民收入紧紧依靠家庭种养业和外出打工两种途径,渠道狭窄。家庭种养业由于受农资价格等生产资料不断上涨的影响,增产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山区群众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不多,外出打工缺乏优势竞争力,只能从事体力型工种,收入偏低,依靠打工增收难度很大。二是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全乡10个行政村全部地处深山区,旱坡地比重大,坡陡土薄,广种薄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辖区内基本没有水利设施,靠天吃饭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山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三是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山区群众观念保守,小农意识顽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信息闭塞,发展产业普遍存有盲从、随大流的倾向。部分群众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难以实施。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山区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高崖10个村基本都没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场所。全乡仅有2所小学,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仅有1所乡级卫生院和4所村级卫生室,医疗设备、药品种类不齐全,山区群众看病难,农村社会化公共保障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五是农村合作组织薄弱。高崖全乡只组建了3个核桃专业合作社,基本都处于半瘫痪状态,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现有的专业合作社均由村级干部担任理事,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合作组织薄弱仍是阻碍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和“软肋”。

结合高崖实际,笔者认为山区要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必须抓住以下六个重点:

1、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是关键,要探索建立适应于山区实际的融资模式,构建多元化投入体制。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机遇,不等不靠,主动出击,跑项目、争资金,以项目资金支撑山区新农村建设。组建包抓工作组,进驻山区各村,发挥包抓单位自身优势,争取项目、协调资金,支持包抓村建设新农村。结合山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奖补激励政策,鼓励扶持辖区各村加快建设步伐。引导受益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搞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凝聚合力建设新农村。

2、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依托山区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搞好产业布局规划,建立区域产业带,做大做强特

色产业,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迎合城市消费者的口味喜好,强势发展野猪、梅花鹿、肉牛羊、土鸡等特种养殖。扩大新优粮食种植面积,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产业,形成优势产业带,以规模和品质吸引客商。积极培育珍贵中药材、林纸加工等后续产业,在有条件的村开发休闲度假生态旅游项目等新兴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订单式生产,逐步解决因经营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加大对特种养殖、山区土特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创建优势品牌,提高山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改善山区生产条件。一要突出抓好机电井、集雨水窖、田间渠系配套等山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增收。二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和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因村施策,分类推进,避免“一刀切”,尽可能的保持山区山清水秀的原生态面貌。对居住偏远、人口稀少的村组,依托移民搬迁、农民安居工程的实施,实行整村搬迁,建设居民新村。三要着力抓好水、电、路、渠、“一池三改”及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四要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合理划定和设置垃圾台点、“三堆”堆放点、吊牛点和垃圾填埋点,落实卫生保洁员,构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山区农村环境整洁卫生。

4、强化农民素质教育。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围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入户工程等活动,组织山区群众积极开展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农村政策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活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实用技能、劳动就业等农民培训

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5、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村级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山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山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强村级卫生室(所)建设,解决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做好山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人员集中供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农村信访,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山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1.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0094-03

十七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山西作为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设情况,不仅关乎农业产业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关乎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村实用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困绕,已成为推动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山两省农村改革的关键。

1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1.1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今后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收人与全国平均收入的比较中可以看出,2007年1~3季度山西省农村居民每人来自农业、林业、牧业的收入分别是495.5元、10.7元、252.8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9%、25.7%、45.4%;2006年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的2%,畜产品仅占全国的1.6%;粮食单产只有200多千克,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农产品转化率只有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些差距的形成是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不高所致,农民未能从土地上获得预期的效果,是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表现。因此,山西发展现代农业迫在眉睫。

发展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推进,与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密切相关。当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中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他们优先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在安置农业劳动力就业、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因此,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发展山西省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

1.2提高农民素质。壮大农村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统计显示,山西省每万名乡村人口中有农村实用人才84.3人,每万名乡村劳动力资源中有农村实用人才173人。人才密度低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周边兄弟省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托高科技含量、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客观需要一大批文化素质高、技术本领大、适应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然而据调查,山西省目前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73%,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0.15%,低于国家2.7%的水平。近年来,虽然农村技术人员队伍增长很快,但与我省农村总人口相比,数量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据专家们测定。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目前山西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省2300万农业人口中的1100万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拥有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队伍,才能加速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加速少数落后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才能加快广大农村走上可持续地发展之路。

1.3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近年来,山西省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差距仍在持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起,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6年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4342.6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972.6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0比1;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8913.9元,农民为2890.6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08比1,城乡差距再一次进入一个持续扩大期。由此可见,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传统农民的收入。只有通过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为农民收入保持持续、较快速度增长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加快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思考

2.1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2.1.1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思想认识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关键需要解决认识问题,增强广大农民的人才意识。首先,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运用村镇宣传栏、标语、广播、电视和各级农村信息网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最终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可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可以实现先进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视,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其次,应组织广大基层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实用人力是带领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最终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力度。

2.1.2完善领导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完善领导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各县、区要真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组织、人事、计划、劳动、农业、财政、科技、畜牧、林业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职责,建立各部门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职责,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从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局出发,群策群力,共同为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供各项组织制度保障。

2.2优化政策、健全制度

2.2.1健全激励机制,优化政策环境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关键。首先,应将基层组织建设与人才建设相结合。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培养技术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农村实用型人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技术含量高、适合本地特色的项目。可通过发放配套贷款,解决他们的资金困忧。最后,要制定政策,给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一定的荣誉和待遇。要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2.2.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落实

再好的政策,关键还要看落实。首先,应制定工作计划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都要结合山西省“三大优势”、“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优势农产品”的建设规划,继续围绕省内“十一五”期间农村开展的各项国家、省支农项目,实施“项目带动人才”的创新工程;继续围绕农村科技示范户,实施“科技示范户”人才培训创新工程,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精神奖励;继续实施调动农村妇女积极性的“巾帼实用人才”创新工程。创建妇女技能培训基地。其次,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对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列入组织人事部门、相关涉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并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标准,对各地工作成效进行比较。最后,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对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不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要进行批评。鼓励和吸引相关职能部门、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等投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去。

2.3深化改革、加大投入

2.3.1建立专项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支持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资金是保障。各级政府应设立农村人才开发和农民培训资金,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经费。省级财政应先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以后县乡政府每年应按一定比例提取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资金,省财政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办法,逐年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经费。同时,省内重点农业项目工程及地、县安排的农业发展项目,也应分出一部分预算资金,用于实用人才的开发,从而使项目和资金以及农村人才开发实现有机结合。

2.3.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盘活农村实用人才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事业。试行财政提供再保险或直接补助的农业保险制度。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加强农业银行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投融资服务力度。研究并建立适合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特点的借款条件、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通过各项金融措施,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各种实用人才。

2.4完善体系。加强培训

2.4.1完善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是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础。首先,应针对山西省各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扩大招生范围,教学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增开与本地区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导向。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为普通农民、乡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等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班。其次,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兴村等项目、星火科技培训,发挥农校、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的作用,注重依托各类新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岗位培训、技术指导和成果展示,着力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善于创业、乐于奉献的复合型人才。

2.4.2优化整合各种农业教育培训资源。

农村、农业的教育资源目前比较分散,今后应通过优化和整合现有资源更好地服务“三农”。首先。应明确不同层次培训主题的功能。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大园艺学院等本科院校和山西农业专科学校培养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培养初级农村实用人才,并成为向农村实用人才传播技术、传播技能的培训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国家涉农项目要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其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科技平台,继续抓好和整合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最后,重点做好山西省“十一五”期间优势产业带建设及农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等,各类培训。通过整合农业教育资源,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

2.4.3创新培训方式。务求实效

12.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十二

一、加快推进川东北地区小城镇建设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川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革命老区, 也是典型的丘陵地带, 人口密度大, 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村富余劳动力多, 工业基础薄, 城市化水平低, 是急需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区域。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是加快推进川东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 对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川东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711美元, 非农比重为41.2%, 城镇化率为27.4%, 在全省五大经济区中均处于较低水平, 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十一五”期间, 在省委跨越式发展战略和工业强省战略指引下,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是川东北地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经验表明, 小城镇能够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营造较好环境、集聚必须的资源和生产要素, 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和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重要环节。从省内相对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来看, 软硬环境较好、规模较大的小城镇已经成为我省主动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对外招商引资的生力军, 是与大中型城市配套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因此, 对于川东北地区来说, 通过加快建设小城镇实现工业化, 通过工业化促进城镇化, 进而向城市化演进, 是遵从客观规律, 着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必由之路。

二、川东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现状和问题

川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革命老区, 总的情况是土地贫瘠, 资源匮乏, 人多地少;工业基础薄, 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 小城镇建设虽然发展较快, 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基本现状:一是城市化整体水平较低。全市目前城市化水平不足30%, 分别在全国、全省低8和5个百分点。二是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及发展速度和经济实力的差别, 镇与镇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存在明显差异。三是建筑无特色。各镇不用同程度地变存在平面布局不和理, 使用功能较差, 造型呆板单调, 缺乏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四是尚无支柱产业, 大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超前, 经济发展滞后, 很难找到富民兴镇的支柱产业, 因而导致小城镇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五是环卫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不够协调, 各项环卫设施尚不适应小城建设的快速发展, 加之有关部门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突出, 故而脏、乱、的问题尤为严重。六是建设资金匮乏, 有些小城镇地处偏僻, 资源优势较差, 招商引资难度大, 加之土地综合开发效益偏低, 其建设资金拮据, 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推进川东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一) 科学定位, 修编总体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 是发展的蓝图, 是管理的依据。小城镇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规划, 要加快小城镇建设, 首先对小城镇的发展要科学定位, 立足镇情编制总体规划。一要坚持科学性: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方便生活、有利发展”的原则,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使小城镇规划既要具有超前性, 做到高起点, 高标准, 高品位;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充分发挥本地优势, 力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二要做到可行性:要正确处理好布局与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确保小城镇规划科学合理, 操作可行;同时, 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小城镇建设的突出位置, 力求建设与绿化同步, 开发与环保并举, 着力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有机结合。三要突出特色性:要立足本镇实际, 充分考虑本地的经济特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地缘位置和风土人情, 以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 规划出一批科技工业型、商贸企业性、园林观光型、文化娱乐性和风景旅游型等各具特色的新兴小城镇。四是维护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 必须严格执行;小城镇的一切建设活动必须服从总体规划, 要形成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放线一把尺、建设一盘棋, 切实维护小城镇规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 确保小城镇规划顺利实施。

(二) 突出特色, 培育产业支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小城镇不仅是一个镇域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 它更是一个经济“龙头”和精神文明的折射中心。而小城镇建设, 不仅是一个改善人居环境的发展空间, 也更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摇篮。要加快小城镇建设, 就必须坚持“突出特色、以企兴镇、商贸活镇、产业强镇”的发展思路, 形成以“特色产业为主导, 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格局, 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幅射功能, 有效增强小城镇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一要抓好支柱产业的培育,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在我们川东北的小城镇, 要特别培育和发展丝绸、机械、化工等“龙头”企业,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引进高新技术, 培养实用人才, 强化内部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竞争能力, 形成富民兴镇的支柱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的经济支撑, 实现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二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强势发展民营企业。要坚持“多轮驱动、择优扶强、增大总量”的原则, 把发展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民营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要扶持一批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 上规模、上档次, 创品牌、增效益;二是引导一批民营业为主, 以流通型转变为加工型;鼓励一批民营企业 (如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养殖业) 由分散型、低效型向规模型、高效型转变;三是帮助一些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增加科技含量, 扩大经营范围, 增强经济实力,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实现以企兴镇, 产业强镇。三要构筑农产品集散中心, 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小城镇建设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了就业渠道, 为外来人员提供了经商办实体的发展平台。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同时, 要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查, 加速市场体系建设, 如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市场以及商业小区, 商业市场元区的建设;发展产供销一体化、农工商一条龙的产业服务组织, 促进城乡商品流通, 活跃农村经济, 繁荣第三产业, 形成多品种、多产业、多门类的工业、商业体系, 拉动镇城经济增长,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 创新体制, 破译发展难题

川东北地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财力拮据, 资金紧缺是制约川东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瓶颈”, 是困扰小城镇发展的难题。要加快川东北地区的小城镇建设, 仅靠政府投入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必须要以开放的思路和创新的举措, 运用市场机制, 坚持多元投入, 把小城镇当作资源来开发, 当作资本来经营, 当作产业来建设, 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资金来源市场化。一要创新机制, 增加投入活力。按照“谁投资、谁所有”和“谁开发、谁经营”的原则, 将基础设施的经营权实行有偿转让, 把公益事业推向社会, 引入市场机制, 激活民间资本, 挖掘资金潜力;实行企业化管理、资本化经营, 充分吸收社会力量, 广泛参与小城镇建设, 多方注入小城镇的建设资金, 有效增强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力。二要采取“政府搭台、业主开发”的新举措, 推行多种投资方式, 形成政府投资、社会集资、业主筹资和招商引资等多渠道投资开发的新格局, 全方位投入小城镇建设, 成为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动力。三要实行“筑巢引凤、综合开发、突击重点、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 在实施小城镇的配套建设上, 务必坚持“基础优先”的原则, 首先搞好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再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用优越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来吸引项目、吸收人才、吸引投资, 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构建发展平台。如南充市的顺庆区云溪镇, 总共引进外资企业200多家。四要提高土地综合开发效益, 切实争取“以地生财、滚动发展”的办法, 最大限度盘活土地存量, 拍卖闲置土地, 用好土地资源, 积累小城镇建设资本, 促进小城镇建设的稳步发展。

推荐川东北地区小城镇建设, 造就城区和乡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是推进新时期城镇化进程, 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周天勇.未来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 1999—6—11

[2]吴同瑞.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中华文明[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3]周伯华.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县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 1999—12—91

[4]何精华.促进乡镇政府转型构建惠农型政府[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1)

13.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篇十三

张家界市永定区教育局 李娟

(2018年7月16日)

农村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队伍的补充、管理、教育、培养、使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队伍结构日趋完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与城镇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农村师资力量总体薄弱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村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矛盾仍然突出。这些问题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将严重阻碍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2018年6月5日至6月15日,教育卫生组的政协委员一行对沅古坪中心学校、三中、双溪桥九年制学校、王家坪中心学校、谢家垭中心完小、湖田垭九年制学校等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资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对我区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有了一些思考。

一、我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

1.师资结构严重失衡。一是年龄结构失衡。中青年骨干教师少。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是“两头大,中间小”,如沅古坪中心学校共有教师48人,其中50岁以上的23人,占47.9%;30岁以下的14人,占29.2%;30至50岁的骨干教师只有11人。二是学科结构失衡。学科紧缺现象依然存在。目 1 前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以语文、数学等传统主学科为多,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师缺口仍然很多,而受过专业训练的计算机、劳动技术、音体美老师更是奇缺,“教非所学”现象普遍。计算机、劳动技术、音体美这些课在农村学校很难开起来,即使开起来也是教其他课的教师兼任,多数流于形式。如三中教师任教专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率达到23.4%,由于部分学科师资严重缺编,其它专业教师不得不兼任他们力不从心的授课任务,一方面教师教得吃力,另一方面,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农村教师从教条件艰苦。一是交通条件艰苦。多数农村学校地处偏僻,出行、购物等都不方便。如王家坪镇湖田垭九年制学校,每天只有上午或中午

一、两班客运车可供出行,老师进出极为不便。因此这样的地方公办教师根本分配不进去,湖田垭九年制学校九个班级,公办教师只有8人,聘请代课教师12名。二是生活条件艰苦。农村小学教师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有住房没有厨房,有厨房没有卫生间。虽然近几年建设了的教师周转宿舍,解决了一部分教师住房问题,但这些都是建在乡镇中小学或相对集中的村小,边远的村小和教学点教师没有住房,加上有的学校又较偏僻,一个教师特别是女教师住在学校安全隐患大。2016年双溪桥中心学校通过特岗招聘两名教师,报道第二天就不辞而别。三是生活质量低。教师的工作阵地是三尺讲台,面对的是一群学生、一堆书籍、几摞作业,与外界交往少,思想闭塞,生活比较单调。相当一部分农 2 村教师系“半边户”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大,日常生活常常是捉襟见肘,买房购物心有余而力不足。

3.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一是农村中小学留不住教师。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参加调研问卷对象选择不乐意在农村任教的比例达到77.1%,基本乐意的13.8%,乐意的仅有区区的9.1%。究其原因,他们普遍认为是经济收入低、生活条件差、找对象困难、课业负担重。二是农村留不住学生。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城区中小学的生源多了,规模扩大了,城乡学生严重失衡,如谢家垭中心校只有56名学校,三岔中心校只有90多名学生。三是城区学校不断增加,农村骨干教师进城。近三年城区新建了北门小学、民族小学,扩建了崇文小学、大庸桥小学、天门小学,净增学位达到将近5000个,需要大量师资补充主要是从农村选拔,农村骨干教师相继调走,这就使农村的师资越发薄弱,使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了低质量徘徊的怪圈。在和校长座谈时,一位校长感慨的说:按照政策,特岗教师在农村工作5年就可以调到城区学校,我们学校花5年时间,刚培养好这位教师,他就想办法调到城区学校。四是年轻教师成长问题令人担忧。新入职的特岗教师及新招得年轻教师进入农村任教,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青年教师是学校中坚力量,担任教学任务重,根本不可能外出学习培训,由于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本校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无法落实。

4.农村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一是校长送教师培训的意识不强。近年来,农村学校学生数量逐年减少,学校数和班级数越来越少。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教师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一个萝卜几个坑,一个人身兼数职,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现象在农村学校比比皆是,一个教师缺课会让学校乱成一锅粥。无论哪个层面的教师培训,或多或少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校长不愿意让教师在工作时间离岗培训。二是农村学校资金短缺。教师离岗培训,需要代课金、差旅费,培训对象的各种津贴、补助照发,或多或少会给学校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力带来压力。三是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教师思想认识上不去,没有认为培训是一种福利,普遍认为培训不会涨工资,不能提拔,不能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立竿见影的效应,加之农村学校规模小,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少,工作基本无可比性,竞争意识不强,因此,思想观念更新慢,教学方法与手段相对比较落后。

1.合理核定教师编制,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尽管中央编委办[2009]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改进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中已将农村编制参照县镇标准核定,但城乡编制“倒挂”现象仍然严重。当前我们可从四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出台《永定区在职在编教师工作量核定办法》。教育局根据国家、省标准,制定《永定区在职在编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引导学校行政及教师满负荷工作,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4 鼓励教师多上课,按劳分配,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二是根据农村教师编制较少而导致的补充乏力和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且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增设一定比例的机动编制或者附加编制,优先配齐农村合格专任教师。三是建立教师补充长期机制。人事、教育、编办等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年轻教师的选聘和培养,制定教师补充办法,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形成良性的教师补充机制。四是建立师范院校学生定向培养制度。每年从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门给农村中小学定向培养教师,毕业后直接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五是利用国家“特岗计划”大好时机,及时补充师源。

2.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带动师资优化组合。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规模太小的农村学校,使农村中小学逐步向乡镇集中,形成农村教育城镇化的格局,能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带动师资优化组合。调整学校布局后,学校班容量大了,教师集中了,我们根据每个教师的年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实际进行合理调配,既节约了教师又优化了师资结构,还能提高整体师资水平。二是合理利用城镇优质师资,运用“三通一平”建设的信息化手段,城乡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尤其是化学、物理、英语、音乐、美术、舞蹈机等专业教师奇缺的学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城镇共享,解决农村学校规模小、师资奇缺、学科教师配置不齐的矛盾。三是有效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并与学校年终考核,教师职务晋级挂钩。

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稳定。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重要的一部分。当前,仅仅完善农村教师基本工资制度还不够,还必须采取措施逐步统一各校福利待遇标准,并建立起收入平衡机制。在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时,要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同地区的其他行业。对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还可以根据其任教年限和工作业绩实现梯度工资,对在农村工作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上的教师分别设立山区教师特殊津贴,使那些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扎根农村中小学,长期服务农村中小学。对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评选、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以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

4.完善农村教师培训机制,提升农村教师业务素质。一是创新农村教师培训方式。区级培训机构整合区内优势教师资源,建立骨干教师库。根据基层学校和教师申请的培训内容及要求,组织开展送课下乡活动。这样,以需求导向,把教师的需求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大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落实农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教师培训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落实教师培训的经费,规范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在经费的使用上,应更偏重于农村教师的培训,这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健全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机制。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积极鼓励全体教师继续学习、继续教育,使学习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6 四是建立农村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为促进农村教师成长,建立农村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农村教师的点滴成长,为永定教育发展培养人才。

上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下一篇:宁夏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说课设计:《口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