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精选10篇)
1.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一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一.潜心积累显功底(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qǐtúqíqūchóuchú
()()()
dàn shēngzhān yǎngtǎ tè bù ān
()()()
2.比一比,组词(3分)
檐()躁()嫌()
瞻()噪()歉()
3.将词语补充完整。(4分)
毫不()()()()无恙()天()地
小心()()能()善()()灵()巧
一如()()()()大雨
4.选词(选句)填空。(2分)
囫囵吞枣牵肠挂肚悲欢离合如饥似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常常使我()。我开始()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
5、选句填空。(1分)
争争跟明明下棋连输三盘,明明想回家,争争求他再来一盘,①这盘我难道还会输吗?
②这盘我非赢了他不可!
③这盘我不会再输了!
6.订正下列成语中用错的字。(12分)
走头无路()再接再励()破斧沉舟()直接了当()
信口开合()明知固犯()轰堂大笑()不加思索()
别出新裁()迫不急待()情不自尽()发人深醒()
二、请给下面一句话添上一个标点,使意思与原来的相反。(2分)
图 书 不 借 给 小 明!
老 师 说 我 还 得 下 功 夫 学 语 文。
三.知识大搜索(38分,每空一分)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季羡林主张苗苗做到、当我们在外地过春节时,常用代的诗人王维说的“,”来表达对诗人的怀念。
3、圆明园于年月日被毁灭,它是我国的损失,也是的损失。以前,那里有,也有;
有,还有。
4、梅花跟别的花不同,愈是,愈是,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
魂、最有的。做人就要像梅花一样。
5、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和。
6、《窃读记》让我们懂得,我们是也是是啊,一本喜爱的书就像就像。
7、小明家喜迁新居,小明想在书房里挂一幅有关治学、修身方面的名言警句。请你帮他选择一句合适的:
8、根据提供的语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填序号)
④两行清泪为思亲
(1)、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_________。(2)、________,天地能知忠义心。
(3)、一寸丹心图报国,__________。
(4)、_________;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9、《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了长征的艰难。“万水”在文中指
“,“千山”在文中指“”。
10、“万古长青”、“千山一碧”、“翠色欲流”这三个词都有表示绿的含义:其中“”指绿的动态
美“”指绿的时间久,“”指绿的范围广。
11,“”的诗句来告诫我们年轻时不努力,老时将一事无成。
12、每当我们报答母恩时,会很自然的吟诵起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其中两句名句是
“”①圣人千虑,必有一失②江河不洗古今恨③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
四、匹配题。(6分)
1、人们往往赋予花木有某种象征:
竹子雍容华贵
梅花洁身自好
牡丹谦虚有节
荷花生命力强
2、同学们,你们一定对四大名著非常熟悉吧,你能完成下面的连线吗?
过五关,斩六将孙悟空《红楼梦》
刘姥姥进大观园贾宝玉《水浒传》
九九八十一难宋江《西游记》
逼上梁山关羽《三国演义》)
3、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等都是社会公德的五、句子加工厂。(9分)
1.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加倍地珍惜它。
改成果在前,因在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瓦尼亚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鸟儿飞翔。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不就是养花的乐趣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不能同情像狼一样的恶人。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师的脸上铺满了皱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突破(20分)
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让世
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
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
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盖
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
上的橡树。”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
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盖茨
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
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
读后,便迷上了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妇孺.皆知()秃.丘()奢.华()不解之缘.()
2.“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什么?(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的橡树。”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读了短文,你认为比尔·盖茨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2.5分)
七.习作(25分)
这是一场无人监考的考试。这次考试,班上的情形如何?你的心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你悟出了什么?
请快拿起笔写下你的真情实感吧。题目自拟,400字以上。
2.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二
duàn liàn fěi cuì suàn bàn dǎo 括o
( ) ( ) ( ) ( )
shèn dàn dǎ jiǎo chōu yē juān zèn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用横线标出。(4分)
不可估量(liàn lián) 瑰丽(uīuì)炊事员(chuīcuī)曲线(qū qǔ)
震(憾 撼) 书(籍 藉) 冻(僵 疆) 绸(缎 锻)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顾:①转过头看,看;②注意,照管;③拜访 奋不顾身( )三顾茅庐( )
盛:①兴旺;②炽烈;③热烈,规模大 鼎盛( ) 盛况( )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填空。(10.5分)
司空见( ) 群( )群力 独出心( ) 百炼成( ) 集思广( )标新立( )精益求( ) 迎( )而上 见( )知( )莫( )其妙
1、从上面的词语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 )――( ) ( )――(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王叔叔早已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但他从没有停止过钻研,总是( ),一次次,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学习和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有那些敢于( )、百折不挠的人,才有可能到达胜利的顶峰。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3分)
( )的氛围 ( )的回答 ( )的基业
( )困境 ( )文件 ( )树苗
六、在句后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1.5分)
1、老师( ) 的批评了我,我感到很惭愧。(严峻 严肃)
2、(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只要……就…… 虽然……但是……)
3、关于放射性元素的( ),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发明发现)
七、按要求写句子。(7分)
1、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改为反问句)(1分)
2、把句子的意思补充完整。(2分)
秋天到了,校园的树叶飘落下来,这不是落叶,而是 ,这不是落叶而是 .
3、用“一如既往”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内容,用上“美丽”一词,写两句以上通顺连贯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5分)
( )小姑娘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表演,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 )队长连忙跑上舞台想办法,一不小心把她的鞋子拉了下来。
( )全国杂技比赛正在洪山礼堂紧张地进行着。
( )小姑娘在没有穿鞋子的情况下,仍然认真地表演着每一个动作。
( )突然,表演《车技》的小姑娘,鞋子的扣子坏了。
九、根据课文原文或内容填空。(10分)
(一)日积月累填空 。
1、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课文填空。
1、在______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________罢了,只有__________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2、《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_______1944年9月8日在___________________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得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_______”,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一条条________________,她变成了科学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16分)
一碗牛肉面
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客人――父子俩。父亲是盲人:一张布满着重重皱纹的黝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着前方。他身边的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那男孩看上去才二十来岁,衣着朴素寒酸,身上却带着沉静的书卷气是个正求学的学生。男孩把老人搀扶到一张离我的收银台很近的桌子旁坐下。
“爸您先坐着,我去开票。”男孩放下手中的东西,来到我面前。
“两碗牛肉面。”他大声地说着。我正要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手。我诧异地看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着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要一碗牛肉面,另一碗要葱油面。我先是怔了一怔,接着就恍然大悟。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开出了票。他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
①厨房很快就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
老人却并不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片牛肉就连忙地把牛肉往儿子的碗里夹。
“快吃,你多吃点.”老人慈祥地说,一双眼睛虽然无神,但脸上的皱纹却布满温和的笑意。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____________地接受了父亲夹的肉片,然后再_______________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的碗中。
“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肉。”老人感叹着。一旁的我不由一阵汗颜,那只是几片______________又薄如蝉翼的肉片啊。
②做儿子的这时趁机接话:“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了。”
“好,好,你也快吃。”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片,放进嘴里慢慢嚼起来。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吞咽他碗里的面。
姨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的身边,静静地凝望着这对父子。这时厨房的小张端来了一盘干切牛肉,她用疑惑的眼看着姨妈,姨妈努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送到那对父子的桌子上。
男孩抬头环视了一下,见自己这一桌并无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放错了吧?我们没要牛肉。
③姨妈微笑着走了过去:“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我们赠送的。”
一听这话,我左顾右盼了一下,怕引起其他顾客的不满,更怕男孩疑心。好在大家似乎都没注意到这一幕。男孩也只是笑笑,不再提问。他又夹了几片牛肉放入父亲的碗中,然后把剩下的装入了一个塑料袋中。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他们吃完,然后再目送着他们出门。
小张去收碗时,忽然轻声地叫起来。原来那男孩的碗下,还压着几张纸币,一共是六块钱,正好是我们价目表上一盘干切牛肉的价钱。一时间,我和姨妈都说不出话来,只有无声的气息静静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1. 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准确地填在横线上(1.5分)
A.悄无声息 B.周而复始 C.默不作声
2.读句子,写出下列句中标点的作用。(2分)
“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客人――父子俩。”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时间,我和姨妈都说不出话来,只有无声的气息静静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几处写到男孩出乎意料的举动,请在原文上用横线画出两处。(2分)
4、联系上下文,推测一下文中画线句中“我”悟到了什么?(2分)
第①处儿子要对父亲说假话是因为
第②处中儿子又对父亲说假话是因为
第③处店主也要对顾客说假话是因为
十一、作文。(30分)
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三
一、我能看拼音写词语。20%
jǐngyán
( ) shēnshǒu
( ) nòngcuò
( ) zuòjǐngguāntiān
( )
yuànyì
( ) lánzhù
( ) fùjìn
( ) wúbiánwújì
( )
二、给多音字组词,我也会。6%
chā( )
差
chà( ) wéi( )
为
wèi( ) dāng( )
当
dàng( )
三、我能用字典查字,填空。8%
“掉”字有音序查字法,先查第一个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在字典的哪一页( )。“掉”的偏旁是( )。同偏旁的字有( )( )( )( )。
四、我会把上下两行的词语搭配起来。8%
披 接 种 扫 画 抬 捞 做
电话 落叶 雨衣 熊猫 月亮 木头 葫芦 红花
( ) ( ) ( ) ( )
( ) ( ) ( ) ( )
五、填上适当的.词,我也会。15%
一( )老马 一( )松鼠 一( )歌 一( )桥
高兴地( ) 吃惊地( ) 小心地( ) 飞快地( )
难忘的( ) 好听的( ) 漂亮的( )
( )作业 ( )月亮 ( )口水 ( )开水
六、按意思写词语,我也会。6%
1、小鸟说,天很大,没有边际。( )
2、一只青蛙坐在井底看天,目光狭小。( )
3、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吹牛皮的话。( )
七、选字填空,我最棒。8%
哪 那
1、你的( )个文具盒是( )里买的?
2、( )座学校是( )年办的?
做坐作纪记
1、小明在屋里认真地( )( )业。
2、我送他一本笔( )本作( )念。
八、补充句子,再加上标点。6%
1、 的电影吗
2、乌鸦特别爱听
3、 多可爱啊
九、读句子,学着写一写。8%
1、小猴子叫起来,老猴子也跟着叫起来。
也跟着
2、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一 就 。
十、用下面句子作开头,说几句话批评乌鸦。5%
乌鸦,你上当了。
4.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四
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栖(xī)息
嫌恶(wù)
头晕目眩(xuàn)...B、厄(è)运
滑稽(jī)
忍俊不禁(jìn)...C、湛(zhàn)蓝
静谧(bì)
更胜一筹(chóu)...D、伫(zhù)立
御聘(pìn)
苦心孤诣(yì)...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2分)A、海枯石烂 千姿百态 惊慌失措 历历在目 B、黯然缥缈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水波粼粼 C、骇人听闻 诲人不倦 随声附和 莽莽榛榛 D、踉踉跄跄 塞翁失马 爱慕虑荣 更胜一畴
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B、遥遥在望:指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C、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D、造物主:人们都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4、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6、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2分)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B、《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C、《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的一种解释。D、《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
7、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A、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B、沿途它穿越紧密的光波,或追逐于云的海岸。C、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2分)A、新时期的学生要学会关怀父母,这是一种美德。
B、你下班回家,顺便采购两条鱼回来。
C、你的心意我领了,礼轻情义重嘛,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D、今天是母校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我校,表示祝贺。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2分)
① 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② 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2分)A、与友期行(约定)B、去后乃至(离开)..C、相委而去(丢下)D、下车引之(引见)..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南宋彭城人。
B、《咏雪》中小女孩的回答令人叫绝,后用“咏絮”比喻女子才华过人。C、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
D、施耐庵先生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1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尊君在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是()(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突出强调了“信”是立世之本。
B、《陈太丘与友期》一文通过人物的鲜活对话来展示人物正直不阿的品质。C、《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精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世笔记体作品影响深远。
D、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杞人忧天》就出自此书。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分)
A、《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善讲动物故事。
B、《皇帝的新装》是希腊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他的作品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C、《天山的街市》寄予了诗人郭沫若美好的社会理想。D、《金色花》一课,写出了普通人之间互帮互助的真挚情感。
1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分)
(2)潮平两岸阔,_____ ______。_____ 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2分)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2分)(5)《论语》中阐明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都不可偏废的句子是。
17、古诗文阅读。
(1)阅读古诗,完成习题。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诗人想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曹操这个人的看法。
(2)阅读诗歌,完成习题。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_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__之作。
2.解释加点词语。
次北固山下
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路青山下
客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
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人名)。
2.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 情绪。3.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5.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五
班级姓名成绩
一、读 拼 音,写 词 语。(9分)
xiǎo niǎoxià yǔzì jǐ
()()()
dōnɡ xījīn tiānmáo jīn
()()()
二、读一 读,选 一选。(6分)
1.爸爸给我买(mǎimài)了一辆新自行车。
2.我家后面有一块空(kōnɡkònɡ)地,那儿有好几种(zhǒnɡzhònɡ)蔬菜。
3.我和妈妈在山上种(zhǒnɡzhònɡ)树,真希望它们早一点长(zhǎnɡchánɡ)大(dàidà)啊!
xuǎn zì zǔ cí
三、选字 组词。(12分)
()方()西拉()汽()
高()()来()上()现()地()间()国()花
zhǎo fǎn yì cí
四、找反 义词。(9分)
近下后无少进
有——()前——()出——()
多——()远——()上——()
kàn túxuǎn zì tián kònɡ
五、看 图,选字 填空。(8分)
朵条个棵只头
一()蜜蜂一()牛
一()鱼一()树
xuǎn yì xuǎn
六、选一 选,画。(8分)
(搭升听)积木(搭升听)国旗(搭升听)音乐(发现学会发生)秘密(发现学会保护)环境(发现学会保护)骑车(珍惜学会保护)时间lián cí chénɡ jù
七、连 词成句。(10分)
1.一块儿我们好吗回家?
2.奶奶家有一条门前小河。
3.飞来飞去在小鸟天上。
4.我国国旗五星红旗的是。
ɡēn jù kè wén nèi rónɡ tián kònɡ
八、根 据 课 文 内容填空。(10分)
1.()是我国的首都,()是我国的国旗。()爱北京。
2.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了,草更()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
3.妈妈说:“山那边()很美,()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了飞翔。
bǎ ɡǔ shī bǔ chōnɡ wán zhěnɡbìnɡ huí dá wèn tí
九、把 古 诗补充完整,并 回答 问 题。(共10分)
静夜思
床前明()光,疑是地()霜。
举()望明(),低()思故乡。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李白杜甫白居易)(2分)2.第一行和第三行都是写诗人到的,第二行和第四行都是写诗人到的。这首诗主要写出诗人的心情。(3分)(想思念家乡看)bǎ xià liè jù zi pái chénɡ yí duàn tōnɡ shùn de huàbìnɡ dú yì
十、把 下 列 句子 排 成一 段通顺的 话,并读 一 dú
读。(10分)
①他可喜欢石头啦。
②李四光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③常常忘了干别的事。
④为了给国家寻找矿藏,他整天忙着研究石头。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选词语。
下雨今天小鸟东西自己毛巾
xiǎo niǎoxià yǔzì jǐ
(小鸟)(下雨)(自己)
dōnɡ xījīn tiānmáo jīn
(东西)(今天)(毛巾)
二、读一读,选一选。
1.爸爸给我买(mǎi)了一辆新自行车。
2.我家后面有一块空(kònɡ)地,那儿有好几种(zhǒnɡ)蔬菜。
3.我和妈妈在山上种(zhònɡ)树,真希望它们早一点长(zhǎnɡ)大(dà)啊!
三、选字组词。
东车
(东)方(东)西拉(车)汽(车)山出
高(山)(出)来(山)上(出)现 中种
(种)地(中)间(中)国(种)花
四、找反义词。
近下后无少进
有——(无)前——(后)出——(进)
多——(少)远——(近)上——(下)
五、看图,选字填空。
朵条个棵只头
一(只)蜜蜂一(头)牛
一(条)鱼一(棵)树
六、选一选。
(搭)积木(升)国旗(听)音乐
(发现)秘密(保护)环境
(学会)骑车(珍惜)时间
七、连词成句。
1.一块儿我们好吗回家
我们一块儿回家好吗?
2.奶奶家有一条门前小河
奶奶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3.飞来飞去在小鸟天上
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
4.我国国旗五星红旗的是
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北京。
2.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3.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
九、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李白杜甫白居易)
2.第一行和第三行都是写诗人看到的,第二行和第四行都是写诗人想到的。这首诗主要写出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想思念家乡看)
十、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并读一读。
①他可喜欢石头啦。
②李四光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③常常忘了干别的事。
④为了给国家寻找矿藏,他整天忙着研究石头。
6.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六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基础训练营。
(31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金晖(huī)
徜徉(chánɡ)
B.炫耀(xuàn)
韩愈(yù)
C.曝晒(pù)
涂抹(mǒ)
D.晕车(yūn)
刘禹锡(yǔ)
2.用“____”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中改正。(6分)
(1)繁星
腾萝
膝上
波涛
墨绿
()
(2)整齐
交叉
指挥
朦眬
漫灭
()
(3)寂静
节拍
潇撒
花穗
朝霞
()
3.读拼音,写字词。(7分)
一棵bái
huà()树jì
mò()地挺立在雪原上,落日余晖给màn
tiān()的wǎn
xiá()xiù()上一道金边。树下duǒ
zhe
()一只máo
rónɡ
rónɡ()的小雪狐,真是惹人喜爱!
4.朗读诗句,判断下列诗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1)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
(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3)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屈原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被称为“诗圣”。
B.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东晋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D.龚自珍是清朝诗人,代表诗作有《己亥杂诗》等。
6.下列不属于现代诗的特点的一项是()(2分)
A.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C.语言独特,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D.有波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7.照样子,写句子。(6分)
(1)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仿写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
(5分)8.仿写诗句。
三、课本直通车。
(7分)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母爱在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里。在冰心的笔下,母爱在月明的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母爱是一把伞,遮蔽了人生的风雨,天上的风雨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的瑰宝,它传递着信息和勇气,正如艾青说的:“诗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给人类以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不仅有内容美,还有音韵美,因为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检阅台。
(27分)(一)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9分)材料一: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材料二:
五月的海仿佛特别地绿,特别地可爱。看一眼路边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是“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颜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10.用“____”画出材料二中和“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意思相近的句子。它们都体现出了绿色()的形态。
(2分)
A.广阔无边
B.聚集重叠
C.深浅浓淡
D.排列整齐
1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体现了作者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
(2)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是:材料一是诗歌,写的是大自然的景象;材料二是散文,写的是五月的海。
()
(3)两则材料的表达特点不同:材料一的语言优美,比较写实;材料二的语言充满韵律,体现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
12.联系上下文,说说“春深似海”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春的消息(节选)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13.读诗歌,完成练习。(12分)
(1)这首诗押“_________”韵,用“____”画出第三节诗的韵脚。(3分)
(2)把下图补充完整。(6分)
(3)这首诗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之情。
(3分)
14.给诗句选择合适的朗读语气。(2分)
A.惊喜
B.急切
C.渴望和欣喜
D.自豪、亲切
(1)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
(2)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
15.诗的最后用“……”结尾,说明还有很多春的消息没写。你眼中春的消息还有哪些呢?写一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
(30分)16.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对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首小诗吧。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D
2.(1)腾 藤
(2)眬 胧
(3)撒 洒
3.白桦 寂寞 漫天 晚霞 绣 躲着
毛茸茸
4.(1)反问
(2)拟人
(3)比喻
5.A
6.D
7.示例:(1)浓密的绿荫 给人以阴凉
盛开的花朵 给人以芳香
(2)那玫瑰的红,红得娇艳;那牡丹的粉,粉得诱人;而那百合的白,又是白得多么脱俗啊!
二、8.示例:秋天的田野,怎样的繁华呢!
火红的枫叶,饱满的麦穗,飞扬的神采。
三、9.(1)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2)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朝向理想的勇气 生命全在节奏
四、(一)10.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颜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B
11.(1)√(2)√(3)×
12.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二)13.(1)ɑo 脚 掉
(2)蝴蝶飞 雏菊开放 枝头吐绿苞,溪流唱歌
(3)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14.(1)C
(2)D
15.示例:桃花绽开笑脸,燕子衔泥筑巢,劳动者们翻地耕作,这些都是春的消息。
7.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七
家juàn()shù()守hé()家团聚qióng()楼玉宇
撺掇()佞臣()邪魔鬼祟()泅水()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划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我国有广阔的陆地国土,①还有大约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②要不要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人们在谈论蓝色国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
修改一:
修改二:
3、默写。(8分)
(1)但愿人长久。(2)四面湖山归眼底。
(3)青山有幸埋忠骨。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5),后天下之乐而乐。(6)青天有月来几时。
(7)《水调歌头》一诗中,作者积极处世态度战胜消极遁世态度诗句是:。
4、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的知识,删改下面句子,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2分)
待修改的句子: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步赢得自我。
下联:
5、古诗赏析(8分)《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十五夜:秋思:(2分)
(2)诗的前两句写出望月之景,有何作用?(3分)
8.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八
chǐ yǒu suǒ duǎn(),cùn yǒu suǒ cháng()。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3分)(1)爱国者宁(níng nìng)可牺牲生命,也绝不会为一时的安宁(níng nìng)而折腰。
(2)兽医们为这只受伤的小鹿包扎(zā zhā)的时候,它表现得很乖巧,完全没有挣扎(zā zhá)。
(3)那些从天而降(jiàng xiáng)的勇士们一下子就把敌人给降(jiàng xiáng)伏了。
3.把句子中的加点词换为另一个词语,意思不变。(3分)(1)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2)班主任把角色都派给了班上最机灵的几个小朋友。()(3)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4.用“ ”画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3分)(1)庄稼 描述 齐投并进 精疲力结()()(2)驾驶 铁琐 神机妙算 题心吊胆()()(3)搏斗 严励 腾云驾雾 斩钉节铁()()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细细的溪水流着野花的清香和灰白色的鹅卵石。
B.经过科学家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C.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D.女娲用神火冶炼五彩石,足足炼了差不多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6.补全诗句,并完成练习。(10分)①横看成岭侧成峰。(《题西林壁》)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梅》)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别董大》)④但使龙城飞将在。(《出塞》)⑤,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⑥,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1)第④句诗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名将 ;
第⑤句诗中的“嫦娥”传说是 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灵药,飞到了 上;
第⑥句诗中的“项羽”被 打败后逃到乌江边,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拒绝过江。(2分)(2)第 句写的是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像这样的离别诗我还知道:
。(1.5分)(3)第 句告诉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0.5分)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1)鲜花开满大地。(扩句,至少扩两处)(2分)(2)最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很悲痛。(改为反问句)(2分)(3)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横线上补全句子。(2分)走进公园,小径两边高高的塔松像。前不远的草坪就像。湖面平静得像,湖边的柳树像 在微风中轻轻起舞。
(4)根据加点的关联词,用恰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①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②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
③因为蟋蟀的挖掘工具很简单,所以。
④虽然天都峰很高,但是。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西门豹治邺》都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2)《陀螺》表现了作者在童年生活中收获的快乐和感悟。()(3)看到“精忠报国”,我们会想到岳飞;
看到“铁面无私”,我们会想到包拯;
看到“神机妙算”,我们会想到孙悟空。()(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意思是开始时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极大的错误。()9.综合实践。(2分)你听说过“人工智能”吧?有人预言:未来5—10年,社会将进入“人工智能”新时代。请大胆想象,如果你拥有一支智能型的笔,它会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呢? 二、阅读与理解。(共27分)(一)象(12分)象都有一条长长的鼻子,它和上唇生在一起,呈圆筒状。非洲象的长鼻上面皱纹又多又深,很像救火用的水龙带,鼻端有两个突出的指状物。印度象的长鼻比较光滑,略有皱纹,鼻端有一个突出的指状物。象鼻除了有嗅觉外,还是得力的工具,它能卷取树叶,拔起树木,搬运木材,驱除身体上的蚊蝇,还能吸水冲洗身体。吃东西时,大象用鼻子卷起食物送到嘴里,饮水时先用鼻子吸水再喷到口中。鼻端的指状物能够捡拾细叶,采摘果实。象鼻又是武器,能把野兽卷起掷到远处。
象的表皮光溜溜的,不保温,又怕晒。所以它既怕热,又怕冷,喜欢栖息在阴暗的森林里。象旱季栖息在近水的密林中,雨季生活在多植物的沼泽地带。酷热的时候,象就隐藏在森林深处,喜欢浸泡在河水中,把泥浆涂满身体,防止蚊蝇叮咬。
象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两三百斤食物,喜欢吃嫩枝、嫩叶、青草、无花果、甘蔗、香蕉,有时也吃农作物如稻谷、瓜类等。
1.本文是从、和 这三方面来介绍象的。其中详写的是。(4分)2.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区分非洲象与印度象?(2分)3.象鼻的作用不包括的一项是()。(2分)A.可以用来闻气味 B.是得力的工具 C.能吃东西 D.是武器,能把野兽卷起掷到远处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1)象饮水时先用鼻子吸水再喷到口中。()(2)象喜欢栖息在阴暗的森林里,因为它既怕热,又怕冷。()(4)象不是肉食动物。()5.从新闻中经常看到大象被猎杀的消息,请你运用本文所学到的知识去劝告这些猎杀大象的人。(2分)(二)大海和小雨滴(15分)清明时节,无数的小雨滴高高兴兴地跳到油菜花上、麦苗根部和紫云英叶上。有一颗小雨滴挂在了蜘蛛网上,他哭丧着脸说:“唉,我是这么渺小,到底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摇摇摆摆地从蜘蛛网上跌落下来,借着风力拜访大海:“海爷爷,您是多么大呀,真是无边无际,那航行的轮船,只不过像一叶浮萍似的在您怀里漂浮。请告诉我,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大海掀起(),用雷鸣一样的声音回答他:“噢,小雨滴,我的水呀,都是大江给我的。” 小雨滴去问大江:“大江伯伯,您日夜奔腾不息,永不枯竭。请告诉我,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大江卷起(),用虎啸一样的声音回答他:“噢,小雨滴,我的水呀,都是小河给我的。” 小河荡起(),柔声回答他:“噢,小雨滴,我的水呀,都是小溪给我的。” 小雨滴又去问小溪:“小溪哥哥,您像水晶一样清澈,又像飘动的丝绸一样活泼,永远能弹出悦耳动听的琴声。请告诉我,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唉,怎么搞的,小雨滴!”小溪觉得很奇怪,就用叮叮咚咚的声音反问他,“我的水,不全是你们小雨滴给我的吗?” “呵!”小雨滴若有所悟,从此,他不再懊恼自己的渺小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3分)A.雪一样的浪花 B.鱼鳞般的微波 C.山一样高的波涛 2.观察文中画“ ”的句子的特点,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3分)3.结合短文内容了解大海的水是怎么来的,再填空。(4分)()→()→()→()→大海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别看轻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C.团结起来力量大 D.不停奔流就能汇入大海 5.小雨滴认为自己很渺小,你想对他说什么?(3分)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题目:这件事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岁月像是一把无形却锋利的刀,将往事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请以“这件事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为题,写一写你最难忘的一件事,要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1.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2.(1)nìng níng(2)zā zhá(3)jiàng xiáng 3.示例:(1)究竟(2)机敏(3)挖苦 4.(1)投 结 头 竭(2)琐 题 锁 提(3)励 节 厉 截 5.C 6.①远近高低各不同 ②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天下谁人不识君 ④不教胡马度阴山 ⑤嫦娥应悔偷灵药 ⑥至今思项羽(1)李广 后羿 月亮 刘邦(2)③ 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3)① 7.(1)示例: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广阔的大地。
(2)最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怎能不悲痛呢?(3)示例:撑开的大伞 碧绿的地毯 一面镜子 穿着长裙的女子(4)示例:①眼睛 ②驮着斜阳回去 ③它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④我们还是要爬上去 8.(1)×(2)√(3)×(4)√ 9.示例:它能提示我按笔顺写字,把字写得更加漂亮;
写作文时它能给我提示,让我灵感不断;
它还能检查我的作业,提示我改正错题。
二、(一)1.象鼻的作用 象栖息的地方 象的食量 象鼻的作用 2.非洲象的长鼻上面皱纹又多又深,很像救火用的水龙带,鼻端有两个突出的指状物。印度象的长鼻比较光滑,略有皱纹,鼻端有一个突出的指状物。
3.C 4.(1)√(2)√(3)×(4)√ 5.示例:请停止对大象的猎杀!因为大象是素食动物,对人类威胁极小。它们也不招惹人类,总是住在阴暗的森林里,这么可爱的动物你们怎么下得了手?(二)1.C A B 2.示例:小雨滴去问小河:“小河阿姨,您蜿蜒曲折,既望不到头,也看不见尾。请告诉我,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3.小雨滴 小溪 小河 大江 4.B 5.示例:小雨滴,你并不渺小,你看,那广阔无垠的大海都是由你组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你不要看轻自己。
9.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九
(测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胳臂/振臂高呼
纰缪/未雨绸缪
混迹/混沌初开 ......
B.蹊跷/另辟蹊径
削弱/削足适履
吁请/长吁短叹 ......
C.属意/缀字属篇
倔强/强词夺理
碑帖/俯首帖耳 ......
D.累赘/危若累卵
解数/数见不鲜
门槛/直栏横槛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只有产权明晰,才能平等交易,互利双赢。
B.盖房子的关健是地基,即要打好基础。
C.没有鲜明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一时的辉隍,但要持续发展必须以一种文化观念为核心。
D.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有一套有效的激历机制。3.下列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无独有偶(独特)
一视同仁(仁爱)
跻身(登、上升)...
B.以暴易暴(改变)
名副其实(符合)
..
C.成王败寇(贼寇)
乌合之众(像乌鸦那样聚集)...
契约(凭证).
驯化(使顺服).
D.锱铢必较(重量单位)
长治久安(太平)
薪酬(报酬)....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要想发展,按图索骥是不行的,必须要大刀阔爷地进行创新、改革。....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
C.在自主招生的面试中他充分展示了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出众的音乐才艺,评委们对一名90后能如此附庸风雅赞赏不已。....
D.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南的索韦托曾是一座饱受贫穷、犯罪侵扰的小城镇,随着世界杯的举办,已成为南非最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生态自觉”,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庆祝建党91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6.下列各句中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________。美国管理学家柯林斯和波拉斯总结了18家保持长时期成功的公司的经验,写成《基业长青》一书。
(2)由五十五位实业家、银行家、农场主、债券投机者组成的委员会,拿出公司老板________谈生意的本事。(3)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带有自杀性质,所谓________,结果当然事与愿违。
A.无独有偶
锱铢必较
弄巧成拙
B.无独有偶
锱铢必较
多此一举
C.无独有偶
斤斤计较
弄巧成拙
D.无独有偶
斤斤计较
多此一举
7.选出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1)企业孕育着文化,文化推进着企业。
(2)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秉承的价值观,是员工们回肠的精气神,是团队中自华的凝聚力。
(3)公司的这些力量源自何处?公司的力量来自它背后的某种精神和规则。
A.比拟
排比
设问
B.顶真
比喻
反问
C.顶真
排比
设问
D.比拟
比喻
反问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9.下列各句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议论)
B.企业作为一个计划经济体系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管理体制的确对企业提高效率有用,但不是提高效率的惟一方式。(议论)
C.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描写)
D.工商文明需要的是平等、自由、契约、法治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专制社会里常见的强制、垄断和特权。(议论)10.下列对议论文文体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
B.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C.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情服人。
D.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行式标题由正题和副题组成,正题是全文主要事实或基本经验的概括与说明,副题是关于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的补充说明。
B.接待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涉及的礼仪活动和迎接招待来访者的一种口语交际形式。
C.当面接待一般包括迎客、交谈和送客三个环节。
D.调查报告的语言要华美、明白晓畅,用比喻、夸张、含蓄等修辞方式。12.下列关于课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企业文化与激励机制”中,作者认为,要使员工在企业内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工作,不仅要有合理的薪酬制度,而且要有一个使员工感到愉快的工作环境和气氛,要建设以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B.为证明“同样的制度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中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的观点,作者将美国企业中曾广泛采用分享制,日本企业也曾试图采用这种激励制度,但未成功作为例子加以证明,具体、真实、可信。
C.《工商文明的基因》本文通篇采用的是喻证法,将工商文明构成要素比作生物学中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
D.“商本位”中,工商从业者中间的矛盾是通过谈判和契约来解决的,而“官本位的社会”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以暴制暴。
二、阅读理解(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一)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创造一种气氛或环境,它还作为企业员工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引导整个企业不断前进。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并且企业的员工都认同和接受这种价值观,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导。沃尔玛的共同价值观是为客户服务,顾客至上。这种价值观体现在他们的一切工作中。如实行的批量进货,降低管理成本,减少自己的利润,为顾客提供低价的物品等。同时,沃尔玛还实行微笑时露出8颗牙的服务,使顾客享受到最好的服务。正是这种顾客至上的价值观引导着整个沃尔玛的经营。沃尔玛的员工接受这种价值观,并将之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中,保证了沃尔玛的成功。
企业文化之所以成为企业成功的基础,就在于它形成员工工作的环境和共同追求的价值。这是企业的精神力量,也是企业的凝聚力之所在。我们重视公司治理结构,重视激励机制与各种制度,但这一切如果没有一种文化传统,则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没有正确与错误之说,只有适用与不适用之分。企业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效率,只要对提高企业效率有用,就是好的。再好的企业文化,如果不能提高效率,也就无用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重要的不是去照搬别人成功的文化模式,而是去创造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模式。
从大的方面来说,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企业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大背景。东西方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从小的方面说,每个企业的历史、行业特征、成员文化水平都不尽相同,这可以说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小环境。一个企业在形成自己的文化时,必须要考虑到企业这些自身因素。在一个高科技企业中,员工的文化素质高,民主与学习精神也许就是企业文化中所需要的。在一个家族企业中,也许由血缘与亲属关系形成的文化传统更为重要。在一个服务企业中,服务水平高低至关重要,顾客至上应该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在其他类型企业中,也许员工利益至上更为重要。
企业文化要让每个员工接受并成为工作中自觉遵守的观念,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确立的,而是逐渐形成的。一个成熟企业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人不能把自己信仰的一种文化强加给一个企业,但他可以引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导人,无论是由于他在企业中的股份,他的领导能力,还是其他因素,都足以使员工佩服和信任。他的地位是在企业发展中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他不仅能引导企业成员,也能引导这个企业文化的形成。这正是企业领导人在企业文化形成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企业领导人的这种作用并不说明他的爱好是企业文化,仅仅在于他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地引导一种文化的形成。这就是说,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不仅要从事企业管理与经营等具体工作,还要有意识地倡导与培养一种文化传统。某一项产品的创新或一个市场的开拓,只是一时的成功,只有形成一种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才有常青的事业。
13.沃尔玛的共同价值观是()
A.降低管理成本
B.为顾客提供低价的物品
C.沃尔玛还实行微笑时露出8颗牙的服务
D.为客户服务,顾客至上
14.在一个高科技企业中,企业文化中所需要的也许是()
A.由血缘与亲属关系形成的文化传统
B.员工的文化素质高,民主与学习精神
C.服务水平高低
D.员工的利益
15.本段选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D.举例论证
16.下列对于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人的关系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企业领导人自己信仰的文化便是企业文化。
B.企业领导人要借鉴别的优秀企业的文化,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形成自己企业独特的文化。
C.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引导作用。
D.企业领导人的引导作用并不说明他的爱好是企业文化,仅仅在于他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地引导一种文化的形成。
(二)法治。商人的财产权以及与他人订立契约,最需要法律的保护。人类法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商人(包括零贩、运航贸易商、银行家、工业家等各种不同身份的商人)对法律体系的影响。现行法律体系源自十一世纪的城市生活,它导致了对罗马法及罗马法私法观念的重新发现。在北欧国家,商人(mercatores)是“市民”(burgenses)的同义词。在中世纪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基于商业扩张的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法律体系和商业法庭。中世纪市民社会的这种带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法律秩序成为法治文明的道德基础,也使市场化行为的负面现象如货币拜物教等得到了遏制,并在封建社会内部催生出新的生产关系并最终取代了旧的生产关系,形成了近代法治文明社会。而这里,恰恰是中国社会发展演变史上几乎完全缺失的内容。
现代社会,法律已通过代议制移由国家立法机构掌控,企业家的手里,没有法律,只有金钱、资本,但他们仍如以往一样,有本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奋,使资本增值和得到妥善管理,他们把维护遵从工商文明的各种法律规范作为自己的本职和责任,并带动其他社会成员也认同这些规则,并且始终如一。
合作。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处于分散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有反抗暴政的意识却极易被暴政所镇压。工商业的发展把大量人口聚集于城市中,人群由分散走向集中,合作的成本大大降低,竞争也变得更加高效。现代竞争意识应如此表达:商业竞争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社会互动,有着深邃的合作内涵,是市场社会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粗俗的竞争关系,不是单纯的谋利行为,也不是一个只关乎“游戏者”自身利益的封闭游戏。
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的职责是把不同的人组织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小群体,他从事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制度创新活动,相当于履行政治家的责任。所以,在诺斯的眼里,政治家与企业家的身份是有相通之处的。哈耶克则认为,凡是创造着“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人,就可以叫做“企业家”。17.第一段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A.普遍性
独立性
自治性
B.自治性
独立性
普遍性
C.独立性
自治性
普遍性
D.独立性
普遍性
自治性 18.“恰恰是中国社会发展演变史上几乎完全缺失的内容。”中“缺失的内容”是指()
A.法制文明
B.政治文明
C.经济文明
D.货币文明
19.下列选项不属于“现代竞争意识”范畴的是()
A.商业竞争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社会互动。
B.不是一种粗俗的竞争关系,不是单纯的谋利行为。
C.不是一个只关乎“游戏者”自身利益的封闭游戏。
D.分散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20.在诺斯的眼里,政治家与企业家的身份是有相通之处是()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C.推动了城市文明的进程。
D.把大量人口聚集于城市中,人群由分散走向集中。
(三)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众多文学大师的厚爱?
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天柱山自南北朝特别是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非常兴盛。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在此传经,至今三祖寺仍是全国著名的禅宗古刹;在道教那里,天柱山的地理位臵使它成为“地维”,是“九天司命真君”的居住地,很多道家大师都曾在这里学过道。这两大宗教在此交汇,使天柱山一度拥有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气象非凡。对于高品位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侧翼,因此这座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是能使那些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例如李白、苏东坡对它的思念,就与此有关。
也可能是它所蕴含的某种历史魅力。早在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封此山为南岳,这次祭山是连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跟随来了的。后来,天柱山地区出过让一切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历史人物,例如赫赫有名的三国周瑜,以及包括“小乔初嫁了”在内的二乔姐妹。这般风流倜傥,又与历史的大线条连结得这般紧密,本是历代艺术家恒久的着眼点,无疑也会增加这座山的诱惑力。王安石初到此地做官时,曾急切询问当地老百姓知不知道这里出过周瑜,百姓竟然都不知道,王安石深感寂寞,但这种寂寞可能更加增添诱惑。一般的文人至少会对乔氏姐妹的出生地发生兴趣:“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开芙蓉。只今冷落遗故址,令人千秋思余风。”(罗庄《潜山古风》)当然,还会有其他可能。
21.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解释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A.指可使人得到某种超凡脱俗的宗教启迪的山川风物。
B.指山川风物使宗教思想得到具体体现和形象展示。
C.指天柱山处处地方都弥漫了浓厚的宗教气氛。
D.指被虔诚的封建宗教意识所渗透的山水景物。
22.对“王安石深感寂寞”一句的意思,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安石因百姓对历史人物的无知感到非常失望。
B.曾建赫赫功业的周瑜尚且湮没无闻,初来此地做官的王安石增添了失落感。
C.王安石追思古人,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现象感慨万端。
D.王安石觉得自己功业无成,深感老来孤独。23.以下判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天柱山即古之南岳,它与后来称为南岳的衡山不是同一个地方。
B.天柱山自隋唐以后佛道两教非常兴盛,有可能成为高品位文人的精神皈依点。
C.天柱山那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一直是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D.游天柱山而对乔氏姐妹发生兴趣的,不过是一般文人。24.对上面的文字综合分析较为恰当的一项是()
A.汉武帝、司马迁、李白、苏东坡等看重天柱山,是因其宗教气氛和历史魅力。
B.天柱山确有使文学艺术家获得“解脱”、“受到吸引”的人文景观。
C.文学家们的悟性和追求,往往使他们并不重视自然景观的好坏。
D.文学家们对山水景观喜爱与否,原因各不相同,难以历数。
三、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展示了公司产生后影响人类社会的诸般“力量”,也潜在地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即公司的这些力量源自何处?公司的力量来自它背后的某种精神和规则,这就是我们至今仍不十分熟悉的工商文明。所以,与其说是“公司的力量”,不如说是“工商文明”的力量。
工商文明是一种与“官本位”完全对立的“商本位”文化。所谓商本位,是指按工商业的基本原则来管理社会事务,工商业者之间的竞争以契约 和计算为基础,比的是技术、创新、成本、质量、价格、服务,而不是比谁的权力最大、谁离权力中心最近。工商从业者中间的矛盾是通过谈判和契约来解决的,而不是“官本位社会”里常见的以暴制暴 解决问题。工商文明需要的是平等、自由、契约、法治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专制社会里常见的强制、垄断和特权。
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由工商精神促成的工业革命,竟具有改变一个传统国家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的巨大力量。它可以改变一个社会中的官、商关系。用工商文明的眼光看来,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不是由官来主导工商,而是要官适应和服务于工商,按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契约、法治的原则行事。
工商文明不是虚幻的和不可捉摸的,而是由一系列具体可见的工商文明“基因”组成的。
25.这一语段选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本文的主旨是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一语段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起什么作用?(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口语交际(5分)选择一位你仰慕的老师,他(她)来到你家,你写一段你接待他(她)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作文(5分)“那么,有思想光芒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读了以上文字,请归纳一中心并围绕此中心写一篇15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论点鲜明,至少采用两种以上论证方法(不必拟题目)。
六、作文(30分)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2.A 3.A 4.A 5.B 6.C 7.C 8.D 9.A 10.C 11.D 12.B
二、阅读理解
(一)13.D 14.B 15.C 16.A(二)17.B 18.A 19.D 20.B(三)21.A 22.D 23.D 24.B
三、简答题
25.《工商文明的基因》 李炜光通过透视工商文明的精神内核,告诉我们相对于“官本位”的“商本位”文化是相对进步的一种文明,工商精神促成的工业革命,竟具有改变一个传统国家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的巨大力量。
26.喻证法,将工商文明构成要素比作生物学中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这样的比喻不仅告诉了我们工商文明的构成要素,更重要的是便于把各要素与工商文明的关系阐述得十分形象、通俗、清楚。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对比,将“商本位”文化相对于“官本位”的进步性阐述得一目了然。
四、口语交际 提示:首先应对来访者做礼貌、热情的应答,并表示欢迎;其次交谈中要根据来访者的谈话目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送客时的用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五、小作文
提示:先提炼出中心论点:“磨练出人才”;事例论证(司马迁、屈原)和比喻(人才如梅花、人才如雄鹰、人才如宝剑)等论证方法。
六、作文
提示:1.可以先从什么是平庸入手,简单解释平庸含义,提出你的看法或者说你的观点“为什么要拒绝平庸”
2.从观点入手,写你的论据。从精神方面讲,平庸有什么缺点,如消极,不思进取。举例对现代学习工作的影响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如例举中庸思想对对外交涉、战争等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古代实例很多
10.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 篇十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褶皱(zhě)
归咎(jiù)
匀称(chèn)脚踝(huái)
....B. 蹒跚(shān)胆怯(qiè)
给予(jǐ)
逃窜(cuàn)....C. 狗吠(fèi)
戳穿(chuó)妒忌(dù jī)脊椎(jǐ).....D. 诧异(chà)
过瘾(yǐn)诘问(jié)
恍惚(huǎnɡ)....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歇斯底里
相题并论
与时具进
脍炙人口
永往直前
十拿九稳
众志成诚
销声匿迹
错误:
改正:
3.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 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每年的5月18日被定为国际博物馆日。
B.
7岁的小男孩宝儿(化名)因脑瘤离世后,其父母通过山西太原市红十字会,捐赠出眼角膜及遗体。C.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着大家。
D. 主题为“创新、共赢、责任”的2012年第3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于5月17日在北京开幕,本次展会面积接近11万平方米左右。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环保部组建“环保部直属机关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学雷锋为人民,促和谐当先锋”主题活动。B. 4月底以来,我国先后多次遭受降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同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我国多地不同程度遭受洪涝风雹灾害。
C.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D. 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春天,别处的草青了,树绿了,;夏天,烈日当空。此情此景,促使人产生了对色彩的强烈渴望,渴望郁郁葱葱的树、斑斓多姿的花。①那里,远远望去,红花绿叶比比皆是
②这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单调的砖瓦色
③砖铺的地面像火炉那样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
④院里的一块绿色兰绒,转眼间,变成了缤纷五彩的锦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名句填空。(6分)
○1 今夜偏知春色暖。《月夜》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3 莫道不消魂。《醉花阴》
○4 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7. 每年的6月25日定为中国的“土地日”,是告诉人们中国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资源不足的国情,以唤起全民的土地意识。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面对当前土地荒芜、耕地被占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呼吁:请珍惜土地!故而你班开展“脚踏一方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题。(6分)
(1)题写活动标语:请为活动的开展写一鲜明的主题标语。(1分)
(2)策划板报宣传:为了活动开展的深入,请办一期板报。请根据已设计的栏目,再补充两个。(2分)
栏目一:介绍土地改革;
栏目二:讲述土地故事;
栏目三:;
栏目四:。
(3)进行材料探究:阅读下列材料,请探究出一个深刻的结论。(2分)
材料一:日夜兼程、疲饿交加的重耳,向田间一位耕作的老农乞讨食物,老农捧起一把泥土递给他,一言不发。重耳正要发怒,却被随从劝阻,并耳语了几句。重耳突然跪倒在地,叩头感谢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一把土,放到车上,继续逃亡……
材料二: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4)提出主张建议:“每当看到荒芜的耕地,我心痛;每当看到耕地被蚕食,我心痛。”请根据耕地面临的危机,向政府官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我的叔叔于勒(节选)(14分)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伤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几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8.本段写于勒,“我”,“父亲”和“母亲”,各用了什么描写手法?(4分)
①写于勒用
描写手法。
○2写“我”主要用
描写手法。③写“父亲”用
描写手法。
④写“母亲”用
描写手法。
9.“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10.“我”默念的三句话,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3分)
11.“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一句属小说中的 描写。其作用是()(2分)
A.渲染了一种悲哀。阴冷的气氛。
B.衬托了“我们”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愉快。C.衬托了菲利普全家沮丧的心情。
D.衬托了菲利普夫妇沮丧、阴暗的心情。12.“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二)故乡(节选)(10分)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3.这是“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2分)
14.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3分)
①
②
③
15.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2分)
16.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三)一个老人的最后情感(14分)出乎意料地收到墨痕老师的一封信,信很短,正文仅一句话: 5月16日是我的七十寿辰,盼你们三个能来老朽的寒舍小聚。
墨痕是我小学时代的启蒙老师,我没有理由不回去看望他老人家,何况又恰逢他的七十大寿呢。墨痕老师信中提到“你们三个”指的是:我、麻秆和锅肚。当年我们三个是墨痕老师最器重的学生,也是到目前为止从那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最光宗耀祖的三个人尖尖。都上过大学,之后都分配在县里工作。如今我是一个暂时不太出名而将来必定大名鼎鼎的作家,麻秆成了一个整天忙着向学生收取各种材料费或辅导费的高中教师,锅肚运气最好,当上了一个以吃喝玩乐为己任的局长。
我把墨痕老师来信的事通知了锅肚。锅肚在电话里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我,老师为啥只给你写信呢?紧接着又莫名其妙地干笑了几声,提高了嗓门说:没问题,准时回去,给老师献一千块寿礼!我又给麻秆拔了电话,并向他转述了锅肚对我说过的话。麻秆对回去看望老师没有异议,只是一而再再而三追问我:非得给老师送一千块寿礼吗? 我们三个乘上一辆崭新的“奥迪”,那是锅肚的专车。也许是由于这个缘故,锅肚在我们赶往老家的一路上,总是牛气哄哄地大谈特谈他这几年工作如何出色,县里的大头头们对他又如何赏识之类的话题。麻秆则窝在一边不声不响,偶尔插两句嘴,也像放小屁似的,显得底气不足。
远远望见老家村落的时候,麻秆突然抖着手紧紧住锅肚的胳膊,颤着声儿说:锅、锅、锅肚长,咱们,咱们非要给老师送、送、送一千块寿礼吗? 锅肚凝眼瞅了麻秆一阵子,又歪头扫了我一眼,打着哈欠说:得啦,我看这么办吧,我再多拿一千,两千块,算咱们三个共同给老师的礼钱,这样行了吧? 麻秆乐得差一点拍了巴掌,连连点头:行啊行啊。停了一一一瞬,又柔情似水地说:“谢谢局长啦”。我沉默不语。说老实话,我有点瞧不起麻秆,也有点瞧不起锅肚。
眼前是我们当年就读的沟坎小学。我让司机停了车,走了下来。麻秆和锅肚不知我要搞什么名堂,先是坐着不动,过一会儿,也走了出来,各自面朝野地撒了一泡小尿。
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出发,我深深地懂得收集素材的重要性。事实上,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收集创作素材。这是我积极主张回来看望墨痕老师的内在原因。同样道理也驱使我兴冲冲地走进母校残破的大门。
一切都跟童年的记忆相距甚远,这种反差使我心里不太好受,但同时也有了些兴奋:学校的操场凸凹不平,零零落落地生了些杂草;挂着一截锈铁轨的歪脖树,不知何年何月枯死了,以一种别扭的姿势,静止在那里,看不见一个学生,更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苍灰的校舍像个久病的老人,随时有倒下去的可能;几只麻雀从教室已经没有了玻璃的窗户啾的一声弹出来,一直弹进蒙蒙的天际……所有这些都将在我以后创作的小说里再现。
满头白发而又非常瘦弱的墨痕老师,见到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去学校看过了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嗓音低沉地说了第二句话:校舍成了危房,学生已经停课两个多月了。我没说什么,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麻秆和锅肚也没说什么,都沉默着。墨痕老师目光缓慢地从我们三个的脸上扫过,轻轻叹了一口气。
墨痕老师招待我们的是大饼子小葱拌豆腐。我们都很吃惊,之后又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假装吃得很香,饭桌上的气氛很沉闷,也很压抑。
临别时,锅肚掏出了两千块钱,墨痕老师坚决不收。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外,他再也没说一句话,只是连续不断地轻轻叹气。
两个多月后,我又收到墨痕老师的一封信,信中的话犹如利刃穿透了我的灵魂,让我脊背一阵阵发凉: 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我早已病入膏肓……你们都是成年人了,我不能强迫一个成年人去关心他童年的摇篮……我只是为自己感到羞愧,我培养出了三个有出息的学生,却没有培养出一个好人啊……
17.为什么说我们三个是“最光宗耀祖的三个人尖尖”?(2分)
18.“我兴冲冲地走进母校残破的大门”是为了什么?(2分)
19.文中对校园景象的描写非常细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0.墨痕老师做寿,其本意是什么?(2分)
21.“有出息的人”和“好人”有什么区别?(3分)
22.“临别时,锅肚掏出了两千块钱”,墨痕老师为什么坚决不收?(3分)
三、作文。(40分)
23.一个人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生活中,你每天都有可能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请以“生活中的一朵花”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1.C(戳应读“chuō”)
2.错别字:题、具、永、诚
改正:提 俱 勇 城
3.C(A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A项事业后应加上“的健康发展”;B句子意思不明确,应在捐赠出后加上“孩子”;D项语意重复,去掉“左右”。)
4.C(A.“环保部直属机关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中的逗号打在引号外面;B.去掉省略号; D.表示约数时不要用顿号。)
5.B(由“别处”可以推知后文应该用“这里”,由“对色彩的强烈渴望”,表明上文的情景缺少色彩。)6.(1)虫声新透绿窗纱
(2)零落成泥碾作尘
(3)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4)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7.(1)示例:民以食为天,请惜土为金!土地,哺育了人类,续写着辉煌。(2)示例:抒写土地情丝;解说土地含义。(3)有故土(土地)才有“食”,有故土(故乡)才有“根”。(意思相同即可)(4)示例:出台优策吸引打工者回家大做“田”之文章;科学发展经济,不滥侵耕地。
二、(一)8.①外貌
②心理
③动作
④语言、神态
9.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10.反复
表现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和不满。
11.环境描写
D
12.是小说的结局,与开头形成对比,增强讽刺效果,突出主题。
(二)13.惘然、气闷、悲哀、希望。14.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挖空心思。15.自由平等幸福16.(言之有理,各抒己见)
(三)17.都上过大学又都分配在县里工作。18.收集创作素材
19.为下文写墨痕老师的愿望做铺垫。20.希望三个最有本事的学生能为母校做些什么。
21.就此篇小说而言,“有出息的人”指有事业、有成就;而“好人”则指善良、有爱心、不忘本。“有出息的人”却未必是个好人。
22.这钱是学生给老师做寿的,而学生却不肯为母校做贡献,这是老师所不能接受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生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08-29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三册09-11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11-07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得分12-04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02-02
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期中总结测试卷08-06
人教版初一语文测试卷12-1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01-22
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