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16篇)
1.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篇一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安家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江姗姗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荣成市实验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综合训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生写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良好的文风,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却存在不少问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习作训练内容,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常规化训练,要求学生写好符合“规范”的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个性,教学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从而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习作之初就逐渐丧失了兴趣,有的连基本的要求都难以达到;有的叙述平淡,内容空洞、老套;而部分优秀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难以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的课题。由此,我们提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的课题,对于所有的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加以探索,并对初中四个年级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训练,力求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做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主要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学生中有的观察细致,有的粗略;有的能较好地集中注意,有的易分散注意;有的长于抽象思维,有的长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些直接影响到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差异。如果按统一标准去指导学生的作文,实际上很容易抹杀学生作文的潜质。关注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能在作文教学中彰显学生个性,使拥有不同天资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作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一味地注重作文的程式化和常规化训练,要求学生写好符合“规范”的作文,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墨守成规,千人一面。只有实行作文分层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他们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不被模式性的提纲牵着鼻子走,朝着立意新、结构新、语言新的方向发展。
二、相关研究综述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许多中学教师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把目光和精力都集中在中学作文教学上的形式,如教育大家杨再隋、李吉林、丁友宽、郑桂华等此方面都有独特深入的研究且颇有成就。他们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要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有的则认为现行教材中的习作训练有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呆板枯燥,有的与前册的内容大同小异,学生兴趣不浓,主张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进行大胆而富有创意的取舍,尽量让学生的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成为习作的素材,并进行分层指导。有的主张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辅以课外练笔的分层指导,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作文能力。
以上所述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但对于各个子目标的定位与相应的指导策略跟进方面却鲜有系统、明确的实践与论证,而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所在。
三、课题的界定 我们认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就是教师根据学生作文能力倾向的个别差异,分为不同层次的几个年级组,各有侧重,探索全面提高各层次学生作文能力而进行的差异性指导的策略,在具体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得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对各年级写作的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写作早已被广大语言老师重视,对写作的教学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相信通过我们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一定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是高度个别化的工作,因此不应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来教育所有的学生,教师应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育应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并鼓励学生负责任地计划并监控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帮助学生逐渐地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实施作文分层教学,对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写作教学,以促进差异学生写作水平多层次发展,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基本途径。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要求人们尊重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以予人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机会,人才能获得发展。作文分层教学以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代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追求方向。
4、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解决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思想、方法、策略等问题,是指针对学习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五、课题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我校初一至初四年级各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
3、研究目标: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根据因材施教原则,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作文分层教学的指导策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作文兴趣与能力。具体分解为:(1)培养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自信心,原来害怕作文的能够逐渐不再害怕,并慢慢喜欢作文,逐渐养成多观察、多分析、多写、多修改等写作的良好习惯。
(2)培养每个层次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之同步发展。尤其是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习作中先学会把话写清,再求写得好。
(3)使作文困难学生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第三学段的要求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4)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逐渐学习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使更多学生朝着立意新、结构新、语言新的方向发展。
4、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拟定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如何训练积累之功。通过经典名著、报刊杂志、影视作品等引导学生广采博收,吸纳精彩的各类语言,尤其是与时俱进的语言,为提高写作水平夯实基本功。
(2)如何训练写实之功。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网络途径,引导学生在空间写日志、建自己的博客、浏览别人的精彩博客,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写作心理障碍,激发写作自信,提高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老师通过下水文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主动感受生活,对生活做一些思考,并从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
(3)如何通过写作方法的指导提升写作水平。如观察能力,选材能力、组材能力等;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分不同文体从细处展开,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
(4)如何通过榜样引领全面提升学生写作水平。计划通过文学社团、校报校刊的学生优秀习作培养一支先进的队伍,敦促其他同学努力跟上。
六、课题实施原则
(一)继承性原则
要在认真学习有关作文教学先进理念的前提下,对传统作文教学进行充分的反思和研究,继承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优点,改革其所固有的缺点和弊端。
(二)渐进性原则
一种教学理念只有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淀,才能转化成好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学方式的改革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要积极稳妥地进行。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由浅及深,由点到面,进行渐进式的推广。
(三)实践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重视实践性的行为研究。要鼓励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依据先进的教学理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四)创新性原则
研究的目的就是创新,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要在充分研究、实践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要及时将规律性的东西向理论的高度提升,再依据它指导实践,通过实证再修正和丰富理论,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新突破。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一)认真开展无效作文教学现象研究
进行有效途径研究,首先要分析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无效现象与原因,通过分析与教学效益相关的主要元素和教学过程,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无效作文教学的问题,促进有效途径研究和实施。
(二)开展“一课三摩”的实践活动
“一课三摩”,就是抓住一堂或一类尝试课,至少进行三次研摩,其过程是备课上课一遍之后,通过集体评议、修改教学设计,再备再上再评再改,直至达到效果满意为止。通过该项活动和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做反思性实践者,形成反思习惯,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上升过程,不断提升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研究、实施的效果和水平。
(三)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通过校刊、校园网为展示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提供空间,为促进课题研究创造良好氛围。
八、研究步骤:
(1)2011年5月——6月(课题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组织理论学习,准备开题。
(2)2011年7月——2013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继续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及成果,培训实验老师。课题成员分四组分别从一个子课题入手,进行研究。
通过观察、问卷、课堂教学实验,找出作文高耗低效的成因,撰写相关论文。
通过学习实践、课堂教学实验、交流、研讨,找出解决作文高耗低效的对策,作好阶段性小结。
根据以上成果,形成提高写作水平有效途径实施策略。根据实施方案,开展训练,收集资料并进一步研究总结。(3)2013年5月——6月(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进行研究资料分析,撰写相关论文、案例,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并汇编成册 申报结题
交流、推广研究成果。
九、课题预期成果
1、研究方案、总结、结题报告等。
2、课题调查研究有关资料,搜集到的相关课题资料等。
3、课题案例研究——《教学案例集》(录象、教学设计、网络资源等)
4、撰写论文、反思、叙事研究——《课题论文集》。
5、学生优秀作文集。
6、学生作文发表或获奖资料汇编。
十、课题管理
课题主持人:侯燕妮
课题组成员:张淑娜、王芳、张玉霞、秦胜、苏彩红、董倩、吕红阳
2.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篇二
一、小学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孩子们对写作感到头痛是因为缺乏写作主动性。在作文教学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写作兴趣。要让学生主动进行写作学习或是主动积累写作素材,必须让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只有对写作学习感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才能主动克服写作中的为难情绪,积极进行作文构思、遣词造句。所以,我认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因为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是把学生“要我写”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写”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练习。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足够的努力。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难情绪。
二、采用激励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教学评价具有对学生的指导性作用。新课程指出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学生的起点不一样,以相同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很显然是不合适的。相同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作文教学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自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信心,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优秀作文宣读给学生听。这样做本身就是对小作者的肯定,是一种积极的教学评价。教师要对写作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好和表扬,对于写作有进步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鼓励是一种策略,目的是鼓励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所以,教师的鼓励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不能针对优等生,教师更要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的需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评价标准,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只有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指导小学生留心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很多事和很多人, 这些事和人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可是,学生很少积累这些素材,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观察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由于不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导致没有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写作任务中,就会表现出无话可说和无事可写的情况。所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足够多的素材成为作文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众多事物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对每一样东西都仔细、认真、透彻地观察。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师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结合实际选择观察目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目标的,这样可以有效抓住所要观察的事物开展针对性的观察锻炼。
其次,按顺序观察,注重条理性。学生的观察是为了写作需要,所以学生的观察活动必须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教师可以安排一下观察训练,教育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并有条理地进行描述。
再次,教育学生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特点。教师要教育学生观察事物要认真并抓住事物的特点。生活周围的事物千差万别,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
最后,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学生的观察要随时随地。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生活实际,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观察应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养成随时观察的好习惯。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素材积累,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质量如何, 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整体建设。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思索和不断创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摘要:写好作文就需要孩子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作文不空洞,是所有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需要从小学开始抓起。作为语文教学难点的小学作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容易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再加上他们缺乏对身边人事物的细心观察和思考,导致学生写作困难,无从下手,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必要的遣词造句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内容可以写。
3.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水平 写作技巧
【分类号】G633.41
英语是一门语言,英语写作是一项综合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英语写作过程既是应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也是语言输出的过程。学习语言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交流与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除了不敢开口说英语外,对英语作文也是望而生畏,无从下笔,写作内容贫乏,句式错误,语法不通,信息不全,结构紊乱,缺乏逻辑,用汉语思维造句,常常出现中文式英语。所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平时教学的开展与写作训练。
一、注重积累,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积累是英语写作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有了根基,上层建筑才能稳固.1、词汇积累。词汇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头脑中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且处于鲜活状态的词汇,就无法写出好文章。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善于从众多的词语中选择和运用最恰当的词语。因此,加强词汇教学、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应做好对常用词汇、习惯搭配集中教学,反复归纳、不断循环和强化。2、基本句型的积累。加强基本句型的训练,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同时,应该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弄清楚什么词性作什么成分。3、一些简单的格言、警句的积累。如母爱的:A mother's love never changes. 母爱永恒。A mother's love is like a circle. It has no beginning and no ending. 母爱永恒。又如健康的:The first wealth is health .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ealth. 健康胜过财富。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一天一个苹果远离医生。Health is happiness.健康即幸福。
二、加强朗读、背诵与默写,增强学生语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养成经常朗读的习惯,能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语感,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通过背诵重点句型及其优美原创文章,学生能更直接地掌握写作中常用的词汇短语、固定句型及搭配,同时随着背诵的进行,写作的疑难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可以树立信心,对学生写作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且,背诵能够增强语感,进行背诵切不可死记硬背,必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意群,展开联想,融会贯通,才能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为写作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默写,则进一步巩固强化了感性认识。对好的篇章,段落句子,要求学生默写。
三、勤于实践,循序渐进提高写作水平
俗语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从最简单的句型变换、连词成句、造句、翻译到复述课文、抄写和听写、仿写、缩写和扩写、改写和续写的训练,这样层层深入才有助于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以抄写和听写为例,抄写是一种模仿性的练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學的句子、语段、书写格式以及大小写、标点符号等。所以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字迹清晰美观,但一味的抄写又显得枯燥,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手、口、脑并用,联系课堂内容进行自由创作。学习科目单词和日常生活安排后,可以设计一个新颖的课程表及作息时间表,外观可大胆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可展示也可自用;如遇到节日等,指导学生制作贺卡,提供英语的节日祝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祝福。这些动手动脑的活动,不仅学生喜欢,能促使学生对词汇句子加深印象,在脑海中留下清晰的印记,还有助于记忆单词,句子和文章,而且也达到了书写训练的目的,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听写是一种检查和巩固所学的语言材料。要求学生能背记和复现单词、句型或语段等。同时在听写的过程中也使学生做到了“口到”,“眼到”,“心记”,然后“耳听”,“手写”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建立词汇、句子的声音与文字形象的联系,同时也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但听写练习必须坚持以意群为单位,进行整句和整段练习,切不可断章取义。
四、教师指导、传授英语写作技巧
在鼓励学生动手写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认真修改且要及时,在批改过程中,应采用简单的标记,让学生自己动手改错后,再交给老师审阅。学生通过动脑和动手后,印象会更深刻,同时也可学生互相批改,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同时老师可以总结些比较典型的句子在课上分析结构,还可以把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常出现的错误句子如:(1)汉式英语I very like bananas; (2)丢介词I live Beijing (3)习惯用语与固定搭配 Its bad for our eyes to read under the sun. (4) 英汉用法不同 The meeting has begun for half an hour.等等,针对这些错误,先集体纠正然后再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平时的多积累、多背诵、多写、多改、多阅读,同时,也需要教师平时及时的多指导、多点拨与鼓励和赏识,激发他们创作的积极性与创新性,这样才能逐渐克服学生英语写作的畏难心理,让他们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王萍 初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法探究《考试周刊》2011年76期
2.袁洪发 初中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策略《师道:教研》2012年3期
4.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篇四
初中阶段,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内容。如何使学生在短期内有兴趣学习作文和提高写作水平?如何使我们教师更好地在写作方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问题经常会使我们教师感到责任很重,因为往往会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为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接手课题以来,我们六位老师深入地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几类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优秀型。这样的学生在班里为数不多,但是我们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们经常找些优秀的文章给优秀学生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出有深意的作文,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坚持勤写日记。然后把他们写得好的作文及时推荐给其他班级学习,同时还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们来共同欣赏其写得精彩之处。这样,不但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使他们对写作过程的成功之处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另外,我们用的这种成功鼓励法并不集中在一个优秀生身上,这次鼓励了甲,下次则鼓励乙,再下次则鼓励丙……这样就把这些尖子引入了竞争之中,促使这些写作尖子的水平不断提高。上学期,我们举行了一次作文比赛,很多同学写出了优秀之作,让我们的许多老师惊讶不已。这些正是我们对优秀型学生采用了上面两种写作教学方 1
法的结果。
优良型。这类学生在班内稍多一些,由于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重视而未露头角。每逢新学年初,我们抓住学生们都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要求全班同学都写日记、写作文给老师批改,因而很快就发现这类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我们用培养优秀生的同样方法来培养他们,同时要求他们勤写日记、认真写好每次作文,指导他们去涉猎课外读物,有意识地组织他们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等,促进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得到同步提高。经过两年多的练习,这些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一事实说明,语文老师发现被埋没了的“千里马”是何等重要。我们认为对优良型学生的培养,关键是善于发现班内的写作人才,否则语文老师会像无知的“饲马者”那样,面对着有培养的人才而说没人才可培养。
中间型。这类学生怕写作文,一到作文时就往往拿作文书来转换。我们曾用现成的作文来引导学生写作,结果大多数人都依葫芦画瓢,不但照搬作文中的语言词汇和题材,还有许多句子出现语病。这与那些一、二类学生的作文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优秀生作文不但不模仿,而且句子流利、词汇丰富、语意连贯,还能写出真情实感。我们反复探讨琢磨制约这类中间型学生写作难以进步的原因,原来是这类学生平时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因而阅读能力低下,词汇积累少,视野狭窄。我们曾在一些学生中多次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结果有过半的学生不敢参加,这类学生阅读能力低下得真叫人不敢相信。针对这些问题,2我们一方面组织他们学写日记,一方面教导他们要主动去涉猎课外读物,并组织他们参加背诵诗歌比赛、查字典比赛、剪报比赛,平时的作文批改则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这类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我们深深体会到;这类学生的写作教学的收效期实在大长,老师们往往辛苦了半年、一年,还收效甚微,非有二年、三年的连续工作不能根除这类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这正是造成个别学生写作水平特别低下的原因之一。
后进型。这类学生占班内学生的20%左右,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群体。他们阅读能力较低,积累的词语很少,大多懒惰、自卑,平时连背一首诗、写一篇日记也不肯做。对这类学生,我便主动地亲近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从背诵、默写一首诗开始,使他们慢慢地从懒惰与自卑中解脱出来,从而对学习写作渐渐有了一些欲望。我们把他们的写作要求放到最低的起点上,教他们从每天学造句、写一篇日记或抄一首短诗开始,只要他们肯认真去做,有一点进步,我们就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使他们树立起写作的信心。经我们的努力,也曾转化了不少这类型学生。在转化这种低下型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又影响了班内写作水平中间的大多类同学,他们会感到既被优秀生所压抑,又被后进生所追赶的压力,因而产生一定要写好作文的强烈愿望。
初中作文教学的任务是极其艰难的,它绝不能靠一种、两种“特效“方法来解决大部分同学怕写作文的问题,只有运用分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们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实事求是的分析,用发展的而不
5.浅谈初中生活动与写作水平提高 篇五
在我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作文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挑战,我觉得让语文素养的提高最明显的标志是作文素养的提高。我把所有的作文写法都研究个遍,以及一些作文和课文的好的语言也分析了很多遍,以致烂熟于心,自以为跟学生条理清楚的讲,学生的作文就会提高。并且在讲课时我旁征博引,举例了又举例,但是结果下来,学生的作文还是不理想,没有什么样的提高。叫他们写周记时,学生的周记里写得好的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是敷衍了事,写的内容单调乏味,看都不想看,并且还有抄袭成风的不良习惯。一时,我很是疑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无意间听到学生的抱怨,他们根本就不喜欢写作文,觉得枯燥乏味,学生的话对我的震撼很大,为什么我精心设计,把难懂的浅显化,具体化的方法却不受欢迎呢?
必须得变了,我不可能在一条死胡同等死,我细细地分析原因后发现,我的这些方法离学生的实际很远,往往我认为浅显的东西,在他们那儿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这是由于我们的经历不同产生的结果,也就是“牛鱼”的故事吧。我觉得要想让学生在作文上提高,首先让他们喜欢上写作文,于是我开始设计使学生喜欢的活动:
一,我先布置同学回家做一顿饭给家人吃,首先,同学疑惑老师怎么布置这样的一个作业,但还是做了,在他们回来时,我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写关于给家人做饭的作文,题目自拟,结果同学们的作文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平时写作潦草、马虎的同学,这次大都既然写了八九百字以上,而且写得很详细,条理也清楚,有的同学还引申到劳动的意义,有的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等等。
得了上一次的经验,在以后的作文中,我都注重学生的实践,布置的作文作业要首先让学生去做一下实践,再让他们写。在一次的作文练习中,我布置同学写一个“我的家乡”为题的作文。再他们的练习中,很多同学认为家乡太平常了,没有什么好写的,写出来的同学的作文意义也不深刻,于是,我让他们先回家观察,思考,回来要说出家乡最美的地方或家乡的特产,结果,同学们回来时,积极的交流意见,在写作中,不再有那些没有什么可写的同学了,他们都抓住了家乡的特点,并能围绕这些特点来写,什么小石桥啊,风雨桥啊,小河啊等等,还有的同学写到家乡的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都体现在作文中。有一个同学,作文功底不好,这次他写的是家乡的小河,不仅抓住了主要特征,而且给文章增加了一段关于闹鬼的传说,给文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从以上的实践我得出经验。用孔子的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话,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写,并乐意去写。具体的依据和做法如下:
一、作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作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二、当然,作文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作文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必须使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作文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6.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篇六
一、教会学生选择,吸收素材。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作文困难的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1、持续实践体验——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积累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除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素材外,更应教师学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的素材并养成习惯,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是持续的实践体验。教师可根据生活实际组织学生持续某项力所能力的劳动,或公益劳动或自我服务劳动或饲养、手工艺劳动,这些劳动可以学生个体活动为主体,也可以小组形式出现,教师从旁坚持要求、督促鼓励,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坚持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如“帮妈妈拆毛线”、“改造旧衣服”等活动让学生在一针一线中体会父母的辛劳,“做个好邻居”、“楼道里的故事”等让学生体味生活之道。教师还可指导学生确定一个事物人(人、动植物或景物)目标进行定向观察,让学生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有意观察来发现其具体表现及显著特点,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如在“豆芽长出来了”、“秋菊”、“门房老大爷”等内容的训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持续观察,获取到了许多别人未能发现且富有特点的材料。
2、以阅读为本——阅读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曲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伊芙找海龟》的阅读片断中,有一段伊芙寻找小海龟的描写:“听了妈妈的话,伊芙双膝跪下,翻起厚厚的落叶,拨开密密的草丛……发现了小海龟……。”这段描写中“翻起”、“拨开”、“发现”词,学生经过阅读了解到其与后面名词搭配的准确性以及小伊芙是经过了仔细寻找的。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之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
二、作文指导由“扶”到“放”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能力。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1、问题导向明确——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如在中年级观察一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我组织了学生在学校“五园”中重点观察了“童话园”,要求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童话园”在学校什么地方?走进园里最显眼的是哪一处景点?是用什么做的?做得怎样?以这个景点为中心简要介绍其四周都有哪些景物?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问题是学生进行“看”的目标,目标的明确避免了学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边观察边思考,直到问题弄清为止。
2、示范结合实际——示范学习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方能使学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如在课堂中设计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练说、练写,并结合学生实践情况进行集体讨论;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准备表述的,并进行仿写训练;经常有计划地参观、访问;组织班队会等活动后及时练写;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等方法。
3、练笔循序渐进——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老师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评点。第五步:讲解“下水文”,学生将自己习作选择性修改。
三、增强学生写作成就感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所以,我首先是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其次,我认为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习作实践,教师写出“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同写,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同时让学生评改教师“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共评。我想:“下水文”水平可能是高于学生,但这可以给学生一次跳起来摘桃子的机会,“下水文”在某方面可能也不如学生的作文,这也给学生一种鼓励,一种自信,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只要努力是完全可以超过老师的,自己也有能力修改老师的作文。第三,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秀片段、优秀词句挑选出来,放入“作文园地”里,向广播站、电视台投稿或推荐向报刊发表。如习作《马虎爸爸》、《秋天的校园》等在报刊上发表后,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倍增,许多学生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认为自己也有能力写好,并经常主动交自己的习作请老师修改。[作文教学论文]探索作文教学新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文教学探索作文教学新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7.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篇七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 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写作。
第一, 让学生就地取材, 写熟悉的内容。作文命题应是开放性的, 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 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 就地取材, 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第二, 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树立写作信心。学生作文需要老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创新精神。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体验。而这种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可以把学生较好的作文选送到校园广播站广播或者登载在校报上;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 张贴优秀的篇、段, 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也可选出最优秀的学生习作向报纸杂志投稿。学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有了成就感, 心里便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中得到了力量, 因而会激起强大的创作动力。
第三, 开展作文比赛活动, 激发写作兴趣。形式多样的作文竞赛活动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在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开展竞赛活动, 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 这样不但可以调整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 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 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二增加阅读量, 读写结合
阅读得其法, 写作能力随之增强。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所以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要只局限于读课本或某一类课外读物, 要广泛阅读, 多方吸纳,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有利于学生从读中学写, 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三做好读书记载摘抄
读书记载摘抄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做的一些文字记录。读书记载摘抄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记载摘抄, 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 但这还远远不够, 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并做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 只有经过长期积累, 语言才会丰富, 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现。
四增加写作训练次数
中学语文教学, 每学期仅6~8次写作课。写作次数少, 学生作文时有“应官差”心理, 凑合写一篇作文, 以够字数为目的, 字数凑够, 就算大功告成。这种心理循环往复, 加之作文训练的重点不突出, 缺乏针对性, 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难以提高。所以, 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该增加写作训练次数, 字数可以要求少一些, 让学生多写多练, 以达到熟能生巧。克服写作心理障碍, 增强信心。
五多记日记, 提高写作水平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要求学生留心观察, 多记日记以及写心得体会之类的小练笔。如在人物描写方面, 采取动景、静景等多角度描写训练, 并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每天写一篇。平时勤写片段, 多记日记,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这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 而且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益处。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要求每位学生每天写一则日记, 大概800字, 可以对时事发表看法和见解, 小至遣词造句, 也可以是写一个有关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片断, 这样, 学生不但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笔后, 素材积累丰富了, 写作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六鼓励创作, 推荐发表
任何人要想学好一种东西, 兴趣至关重要。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动机, 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 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出优秀作文, 并推荐发表。
(下转第84页) (上接第82页)
为了能写出更多的优秀作文, 首先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记录新人新事, 从班内到校内, 从课内到课外, 从校园到社会, 然后进行合理的选材和组材, 学生的优秀作文, 要送学校广播室及学校报刊编辑小组, 让其优秀作文得以播出和刊出。这样, 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让他们感到作文的分量,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 作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激发其创造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因人施教。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 从点滴细微之处入手, 把工夫用在实处, 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总之, 只有尽可能地使学生想写、要写, 他们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写新,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高照]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考试中占有较大比例。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作文水平较差, 有些学生的作文中语句不通、立意不明、结构混乱、错别字满篇, 写出的作文单调无味, 作文写作成了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软肋。新课程提出了“关心生活,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 这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明了方向。
8.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策略 篇八
新的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写作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各类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
2.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二、写作教学策略
1.循序渐进,加强基本功的教学。第一,抓好词汇教学。在教学中采取分散—集中—分散—集中循环往复的词汇记忆方法,坚持听写、默写单词,提高单词的复现率,从而为造句打好基础,提高语用能力。第二,抓好造句和连词成句训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以下两个个方面加强训练:
第一,让学生牢记基本句型。因为几乎所有英语中的句子都是基本句型的扩张和延伸,要求学生使用所学动词或动词短语的注意正确时态和语态进行造句,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会大有好处。
第二,复习一些基本的连接词,“有效采用不同连接手段”“行文连贯”是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之一,恰当地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会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①表示递进:and(于是,而且),even,besides,moreover,in addition...②表示转折:but,yet,however,though,otherwise,in spite of...③表示比较: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④表示推理:therefore,as a result,because of,thanks to,due to...⑤表示并列:and,as well as,together with,also...⑥表示总结:in general,in a word,in short,after all...
第三,紧扣教材,多读多写。《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写”的能力要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经验也告诉我们课文教学与书面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理解问题,也可以提高表达能力,使教学双方紧密结合,知识與能力紧密结合,输入与输出紧密结合。如果学生能将熟悉的课文语言材料做依托,就会有榜可循,有话可说。
2.优化过程,加强指导。写的关键无非是写什么和如何写两个问题。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决定学生该干什么,指导学生如何干,纠正学生的错误。笔者认为,一节写作课应由准备、写作和修改三个阶段构成,而教师应特别加强准备阶段和修改阶段的指导。
第一,准备阶段:
1)教师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谈论或讨论,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和形成思路,然后在激活的想法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有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地思维;教师也可以根据阅读、听力材料和相关的图表信息提出若干问题,既消除学生的写作畏难情绪,又让学生感觉有话可写了。
2)教会学生审题:即审文体、审要求和审人称。教师应结合课本中各单元的体裁,引导学生掌握属于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分类指导,归纳行文特点,如应用文中书信的格式,通知的格式,说明文中主题句的写法等。
3)紧扣要点,列出写作提纲。
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后,通过模仿进行强化,最后进行自我创作,形成自己的能力。
第二,写作阶段:
学生在充分贮备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写作实践,即进入写作的实质性操作。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分解写作任务,提供必要的词汇或句子结构等方面的帮助;同时注意收集学生生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为修改阶段的集体纠错奠定基础。
第三,修改阶段:
1)自己纠错:检查体裁,看文章的格式布局、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检查要点是否齐全,字数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语法是否有错误,可建议学生写作时参考教科书或一些有关语法资料,或者向他人求教;检查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对于文章的评判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2)集体纠错:选择几篇错误比较典型的作文,由教师将它们组合成一篇文章,再将其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畅所欲言,动手参与评改。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纠正。通过多媒体教学,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达到了直观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相互纠错:学生之间相互评改,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讲究评阅策略,将效果落到实处。
1)自评与互评其实就是修改阶段的自我纠错和相互纠错。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他们通过批评性地阅读别人的作文,可以学到更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他们时刻留心语法及用词错误,写作时开始想到的是读者(而非教师);又有助于训练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2)教师评阅学生作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为学生进一步完善作文提供依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愿望。教师评阅完作文以后应给出激励性的评语,既能指出作文的优点,又能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9.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篇九
叶圣陶说,文章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心里有料才能写出东西。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那么你需要拥有充实的生活。
所谓的充实生活:是指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性情丰厚,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充实的生活也来自生活的训练,平时训练有两个目标: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
1)训练思想: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思想:思想起点于困难,因为要解决困难,所以要思想,思想的结果,疑难解决了。在思想的过程中,一般有4个过程:
1.是知道疑难的境地;
2.制定疑难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3.假定这种解决疑难的方法 ;
4.把每种假定所涵的结果想出来,看哪种假定能够解决这个困难;
5.证实这种解决使人信用,或证明这种解决的谬误使人不信用;
其中,“假设”是最重要的,没有它就得不到什么新的东西,4和5的评判和验证,使它成为生活的新的东西。
所以训练思想的内涵是指:要使人有真切的经验来做假设的来源,使人有批评和判断两种能力,使人能造出方法来证明假设的是非真假。真切的经验的根源是积累经验,要认清见闻接触的外物,看出它们的关系,使成为我们所有的东西。有个两种方法来积累经验:
1. 有意接触外物。
2. 持一种观察的态度,随时随地留意观察。
2)培养情感:有了真切的经验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只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于深厚的同情。
(二)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文章和说话要一致,平时说话和写文章是一致的。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所以平时就要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所谓的语言习惯,从两方面来可以训练:词汇和语法。
1)词汇:
1.了解它的意义及使用范围;
2. 词与词的关联;
3. 连词的应用;
2)语法:主谓宾分明,清晰表达一句话的意思。要养成这个习惯,从生活中就得着手:
1. 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够明白。
2. 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词语强凑在语言里。
3. 无论何时不乱用一连词,不多用或少用一个助词。
4. 说一句话,一定要在适当“然而”的地方才“然而”,应当“那么”的地方才“那么”,需要“吗”的地方不缺少“吗”,不需要“了”的地方不无谓的“了”。
(三)要在写文章前写提纲。
文章写得好,首先在写文章前要想清楚,想清楚了才能写,怎么才知道是否想清楚,问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要写?当然,还有诸如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写?哪些必要写?哪些不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是不是有什么缺漏?从读者方面想是不是够明白了?如何布局?材料如何剪裁,排次?所有这些问题都要进行梳理,而梳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写提纲。在写提纲的过程中,自己也把这文章的思路梳理一遍,那样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在写作之前,把提纲写出来,非常重要。
(四)修改文章
文章写好了之后,还要对文章进行修改,曹雪芹写《红楼梦》都要修改5遍,所以,我们要提高写作水平也要对文章不断进行修改。修改文章主要看几方面:
1. 用词是否准确,连接是否用得得当;
2. 句子是否通顺;
3. 文章排列是否有问题;
4. 是否需要增减内容;
10.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篇十
提高有效教学水平
—岳壁二中“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介绍
去年以来,我校紧紧信托课程改革全新理念,聚焦课堂积极探索“有效教学”,实践并创新运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促进了我校有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现将我校“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基本涵义、基本流程介绍如下:
一、“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依据是知识建构性教学理论。“知识建构型”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教学类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决不是教师片面灌输的被动的活动”,“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在适当情境下给予智慧型指导和帮助。那么,如何创建“知识建构型”有效教学?关键是把握两点:一是教师角色要发生本质性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研究者;二是在教与学行为方式上,教师要发生根本性转变,由“先教后学”走向“先学后导”,逐步建立“先学后导”教学思维,构建“先学后导”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具有反思型、智慧型的“懒”教师和善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勤学生,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最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是强调先学后导理念,实现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的有效教学。它可以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先学后导” 的“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先学后导” 的“导”是指对自主合作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而是生本、生生、师生充分对话基础上对学生困惑问题和学习方法的引导。“问题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展开,同时要在“问题生成、问题对话、问题应用、问题拓展”各个阶段都要嵌入评价,巩固学生思考、讨论、研究、解决的问题成果,增强学习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强化知识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具体分为真实性评价、启发式评价、激励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反思性评价。在有效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交往与对话的进程,学生角色也发生变化;随着从讨论到解决问题的曲线变化,学生的认知态度和情绪,因教师的问题评价而发生变化。所以,教师要尊重问题讨论的事实,要给予真实性的评价;当学生讨论问题遇到困惑时,要给予启发式评价;当学生情绪消极时,要给予激励性评价;当学生讨论问题出错或说错时,要给予赏识性评价;当学生问题讨论超过预设范围时,有了一定的拓展、引申,要给予反思性评价。
三、“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为:问题生成——问题对话——问题应用——问题拓展。
1、问题生成:让学生课前预习,或课上自学,或创设情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教师对其进行筛选、归纳、提炼,并结合自己预设的问题,整合为所要进一步解决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梯度合理、角度新颖,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注重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教师特别要注重生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和学生容易模糊的问题。
2、问题对话: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为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即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即学生对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同伴互助或小组讨论来解决。师生对话即问题指导,它是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与研究问题的发展态势给予因势利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体分为启发式指导、规范性指导、科学性指导、条理性指导、递进式指导。当学生在讨论问题“卡壳”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启发式指导;当学生交流问题偏向时,教师给与规范性指导;当学生讨论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要给予科学性指导;当学生讨论问题思路混乱时,教师要给与条理性指导;当学生讨论问题兴趣很浓,问题解决到新层次和高度时,为了把问题讨论引向深入,找准问题关键,教师要给予递进式指导。
3、问题应用: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重难点、易错点,教师精心设计典型、适度、适量的练习,分为必做题、选做题。让学生解答一些学科内新的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巩固对所学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问题应用以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和习惯为主旨,以帮助学生总结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规律为最佳目的。
4、问题拓展。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让学生解决课堂问题,还要在总结感悟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让学生不断挖掘问题。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要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1.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篇十一
关键词:读书 生活 思考
关于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谈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我们在惊叹文章美的同时,不由感到自己写的文章用词之干瘪,言语之枯燥。想了很久,才憋出几句话。毫无条理、中心,情感更无从谈起。
唐代诗人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问渠怎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广泛地阅读无疑是这神来之笔,源头的活水。阅读虽然不是写作的充要条件,但是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品质的成长。一个优秀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读者。要想写出好的东西,还需要从最基础的阅读做起。
一、用心读书
一个人只有喜欢读书,他才会去读书。我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名人传记、自然科普、抒情散文、武侠言情等等,我都乐意去读。特别人上高中的时候,老师管的严,只能偷偷躲在被窝里,在灰暗的小手电下读书。读书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还可以使自己的头脑变得睿智,使自己的心能在浮躁中平静下来。和书中的人物共同感受生活、品味人生是一件开心的事。
现在,我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在自己的枕边总少不了三样东西:书、笔、笔记本。有时工作累了,本想歪倒就睡。但是一看到枕边的书就来了精神,读到精彩处,总会不由自主的划下来,对其中有出入的地方,也少不了圈圈点点,特别是一些启人心智的句子,总要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你可以把这看作普普通通的摘抄,但你决不能简单的看作拾人牙慧,这些句子蕴涵着的是对人生的思考。摘抄就像人脑的“外存贮器”,它使人的记忆能力得以延伸。
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我们不但要知道它们写了什么,而且更应该知道它们中间所蕴涵的深层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好习惯。袁枚在“读书作文之法”上曾说过,教人读书,不但要“破其卷”,更要“取其神”。经过思考、深沉,才能变成自己的养分。不断地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二、融入生活
写作离不开素材,而生活就是一本最大的素材书。狄更斯是英国著名的作家,有一天上午,他家的女仆去厨房准备午餐,看见一个乞丐在门口徘徊。这个乞丐不时将破毡帽这边拉拉,那边拽拽,似乎想遮住自己的脸。“啊,会不会是窃贼!”女仆十分害怕,正要向门外马路上的人呼救。乞丐突然说话:“别嚷!伊丝唐,是我啊!”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好的诠释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融入生活,笔下才会流露出真情实感,讲述的故事才能感人至深。眼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电脑已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孩子们过多的时间放在玩网络游戏上,从孩子开始,好像就缺少了点什么……面对美丽的风景,只知道轻轻地按一下快门,但很少细致入微的观察。当然写不出“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这样的佳句。
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引擎、文库、博客等的到来,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同时也使这种抄的趋势愈演愈烈。每每写东西的时候,总想着到网上搜一搜,很少自己动脑去思考,时间长了,脑子再转就转不动了。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故事,我们每到一处,总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就是生活带给我们的财富。时常拿起笔来,把我们所看、所听、所悟写下来,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写作能力,同时还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三、积极思考
有人说,经常看电视、电影会使人变傻。因为在这个时候,人脑会停止思考。我是不主张孩子看电视的,但我却总是背着孩子看电影,与很多人不同的是:每当看过一部影片,我都会用最简炼的话写下它的故事梗概,体会它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还把一些细节用尽可能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有一次,我看《山林喋血》被孩子抓了个现形。孩子缠着让我给讲,我从环境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小狼的依依不舍、田大妥协、害怕……全方位的给孩子讲了一遍。孩子全神贯注的听着,好像被我精彩的表述所吸引,也就没再“追究”我看电影的事。不曾想,我看电影写梗概、抓细节的习惯,无形中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正常的人每天都是在思考中度过的,写作与思考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写作并不是文字的简单的罗列、堆砌。因为我们并没有达到信手拈来的地步,所以我们在动笔之前更要积极的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主题?用什么样的顺序来写作?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所有的种种都需要我们动笔之前打好腹稿。在动笔之前我们要养成列提纲的好习惯,把材料以树状图或网状图等形式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只有经过不断地酝酿,不断地思考,我们写的文章才耐人寻味,文章中才会有神来之笔。
12.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篇十二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 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逐渐从热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在的本质, 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那么,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让初中历史教学回归本色,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1) 实现教学方法的更新
初中历史教学要从“教法”的研究向“学法”的研究转移, 教学活动围绕着如何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是“主演”, 学生充当的是“观众”。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 引导学生去学,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动脑思考,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中的“活动课”就是以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 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动态教学形式。凡是学生能自己独立思考、操作、表达的, 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探索, 切不可一手包办,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 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内容时, 把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场景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 使学生进入历史情景, 接着用投影仪放映圆明园被烧的残迹的图片, 然后提问几个问题, 这样不仅可拓宽学生的视野, 而且可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采用多种方式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巩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练习, 练习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能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如问答题可练习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字归纳能力, 材料题能够练习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选择题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水平, 等等。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心得、课堂小结的方式来总结归纳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 对旧知识加工梳理, 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 清理知识间的联系, 找出内在的规律, 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清楚、完整和系统的印象。
(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得让学生听你的课, 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学会, 进而达到会学。因此, 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当然, 在讲到枯燥无味历史知识时, 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 也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 即老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 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从“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 从“舞台剧的主角转变为导演”。最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4) 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一, 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堂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既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参与, 发挥主体作用, 又将历史学习纳入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中, 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 而是放眼更为广阔的历史学习空间。第二, 采用“闭卷+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 力求以反映学生的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 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选择题目来完成相关任务。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式的题目, 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过论”等。第三, 学业成绩考核还要有实践活动。比如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课堂剧编演、手抄报编写、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撰写历史名著读后感、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专题历史问题探究小论文、历史名胜小游记, 等等。
(5) 利用身体语言的艺术
要想增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口头语言, 而且要有形象的身体语言。教师应充分利用眼神、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帮助教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无声言语, 若恰当利用眼神来帮助教学, 常常能收到出神入化的效果。当学生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时, 一个赞许的眼神会给学生以莫大的鼓舞;当学生思维开小差时, 一个严肃的注视会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迅速改正。在教学过程中, 一个恰当的眼神可胜过一次苦口婆心的长谈, 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演员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也可以用面部表情来增强教学效果。学习中, 常常有疑惑、受阻、进展、成功的过程出现, 教学时, 伴随这些过程, 教师应运用面部表情来烘托和渲染气氛。如发现问题时就满脸狐疑, 而学生为想知道究竟会积极思索;遇到困难时, 可紧皱眉头而引起学生低头沉思;遇到挫折时, 可显得乐观、坚毅, 给学生以战胜困难的信心;遇到成功时, 可眉梢一动, 露出舒心的一笑, 好像眼前真是一派“柳暗花明”, 学生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演绎教材内容的深层次上, 要具有艺术表演的风范, 善于应用丰富的表情来展示教材内容,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哑剧演员的动作胜过千言万语, 课堂上教师的手势动作也能使课堂生辉。教师应善于以手势助说话, 复杂难懂的知识优势可用简单的动作解释得明明白白, 难以言传的内容可通过形象的动作直接表达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示出相应的举动和手势, 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教学语言的作用。
3. 结语
总之, 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这是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 值得深入探讨。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让初中历史教学回归本色,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袁勇.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7, (1) :152-155.
[2]冯宝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2006, (3) :147-149.
[3]姜思敏.谈初中历史课堂的创新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4) :1116-119.
[4]于有兰.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科学教育, 2009, (6) :120-123.
13.提高干部写作水平的三个阶段 篇十三
一、起步阶段:“机械”模仿,学会“照葫芦画瓢”
人类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人类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提高岗位文书写作水平也是如此,模仿是不可逾越的基本阶段。一位知名教授在介绍他写文章的秘诀时说:“参考一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抄袭,参考三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模仿,参考十篇文章写一篇文章是创造。”其实,初学写作的过程就是“机械”模仿,“照葫芦画瓢”的过程。
部队岗位文书与其他写作相比较,更适合模仿。它不像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有法”而“无法”,“有体”而“无体”,但是表现出明显的模式特征:规定的格式、约定俗成的模式、语体的模式化,这些特点对于岗位文书入门者来说,是比较容易模仿的。这就需要初学者在起步阶段紧紧抓住五个基本环节:首先是熟悉概念,了解其基本知识及特点。其次是掌握该文体的基本模式,学会套用。接着要抓住写作要领,达到写什么像什么。第四步是在例文的引导下,进一步熟悉模式、把握要领,最后再通过分析点评,找出例文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更好地学习借鉴。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照葫芦画瓢”式的“机械”模仿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是巧用“填充法”。许多机关常用军用文书,其格式和要素是固定的,只要填写所要表达的可变内容就行,如干部的任免命令、会议通知等。在发会议通知时,只要在何名称、何议题,在何时、何地召开,何人参加、应做何准备,何机关、何时发出通知等位置上填上相应的内容,通知就制作完毕了。
二是熟悉“听录法”。它是由党委、支部或有关人员讨论,由执笔者记录整理成文,是军队文书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要求作者具备很强的快速吸收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快速准确的书写能力、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本单位实际工作的深入了解,并且要充分理解党委(支部)的基本工作思路以及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重点,以恰到好处地抓住要点,恰如其分地反映党委、支部的基本意图及主要决心。
三是明了“搬用法”。把以往材料中的有关内容搬过来使用,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提法相对稳定,在一个时期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句话”建军总要求、《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官法》等方面的内容,写作需要时完全可以搬用,不必苦费心思另写。
四是善用“临摹法”。“机械”模仿的重要环节就是通过学范文找窍门。在写作基层常用文书时,可以把上级、同级的同类文书找出来,从主题、结构、材料、风格、思路中去仿效,仔细看一看怎样开头,如何结尾,怎样选材,如何叙述。因为这类文书的指导思想、体裁结构和表达方法等都差不多,只要对现有的材料按照新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情况,突出自己的特点、重点和必须攻克的主要弱点,重新调整组合使用即可,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材料的运动,运动的材料”。善于模仿第一流的范文进行写作练习,找出窍门,既能节约上路时间,又能从中悟出写作真谛。但要真正学会模仿,脑子里必须记住一些东西,还要动手积累丰富的材料,否则模仿则无从下手。
二、发展阶段:创造性模仿,学会“照猫画虎”
如果说,“照葫芦画瓢”是初级模仿,那么“照猫画虎”就是高级模仿。如果一味“照葫芦画瓢”,离开“葫芦”连“瓢”都画不出来,是没有领悟到写作的真谛。小平同志说过:“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写文章也不是很困难,主要是要意思好。”这里所说的“意思好”,是告诉我们写作的本身是在介绍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真知灼见,将自己的思想反映出来,传播出去,而思想是“画”不出来的。
军事文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它的首要任务是用革命理论来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热情,增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因而必须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们在起步阶段,已经熟悉了内在格式后,就要尽快进入发展阶段,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创新,诸如结构、语言等,这种创新,出力不大,但收效明显。还要学会创造性模仿,可以在出观点、选材料、定结构、用语言上下功夫,学会对现有的材料按照新的要求,重新变造、调整、组合使用,更为重要的是在提炼和升华自己的思想上狠下功夫。
如何提高思想水平,写好部队岗位文书呢?
(一)边学理论边画“瓢”,在多念勤写中提高思想水平。要提高思想水平,首先就要学好理论。重要的是坚持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写作理论,研究写作理论。一是静态交流。多看多读别人的文章,学经验找得失,从中学习借鉴写作技能,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二是动态交流。坚持在写作实践中勤拜师、勤请教,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既要善于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更要善于在成功面前虚心求教,欢迎别人对自己的作品“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样可以及时解开疑团,加快写作的实践进程。
重视写作理论的学习,更要善于投入到写作实践中去。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同写作实践融为一体,边学边写,尽快掌握基层军队文书的写作技能。还要善于把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提高写作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一字一句练起,在讲中写,促进讲的精确化;在写中讲,推动写的通俗化;讲写结合,促进思维的全面优化。
(二)深刻领会领导意图,在高屋建瓴的思维中争取写作主动权。从写作过程来看,人类写作分为自主类和受命类两类,部队岗位文书就是受命类写作,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必须按组织的要求来写作。这就需要深刻领会领导意图,站得高、看得远,与首长同思维。
在受领写作任务时,一定要认真地听,详细地记,积极地思考,真正理解写作的动因和目的,及时地提出问题,如行文对象、行文主旨及原因、行文时间及地点、行文格调及文种等主要问题都要问得清清楚楚。时常当时清楚了,写时又有些模糊,这时还需重复发问。有时首长的写作意图还不是十分清晰,需要经历一个从萌发、成熟到完善的过程,要协助领导形成意图。这时我们要充分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性阐发,使领导意图系统化、具体化、完善化,执笔者需要列出清晰的写作提纲,所写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材料,再请领导定夺,确保写作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功夫在平时。部属平时要做有心人、细心人,留心首长的言行,写作时就容易与首长同思维。首长的意图大多体现在经常性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些讲话或批示中,我们在平时要敢于和善于同首长交流思想,用心捕捉首长在日常言谈中顺口冒出来的思想“火花”。尤其是在任务转换、重大决策出台、重大任务来临、重点工作转移等时机,都要早着手、早介入、早知情,及时主动地请示或询问首长,看一看领导有一些什么新的想法和打算。首长的意图大多是在他们的总体思路下确定的,因此,必须把领导一时一处的想法和说法,放到他们的总体思路中去考察和研究,联系起来分析、连贯起来思考,才能真正弄清领导意图的真正价值和实施时机。写作时就会高屋建瓴,避免返工,赢得主动。
三、超越阶段:丢弃模仿,做到“无虎画虎”,推陈出新
发展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人是要穷其一生的精力,努力而为之。但我们力求更上一层楼,就要跨入超越阶段,丢弃模仿,做到“无虎画虎”,积极推陈出新。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这是—种较高的写作境界。别人看不到的,你可以看到;别人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你能率先说出来。这种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和驾驭能力,就是悟性,进入了这一境界,写作就会收到心想事成的效果,就会写什么创造什么,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一)要推陈出新,就要养成不断总结的习惯。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是突破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的过程。因此,对自己的写作实践,要步步总结。一是从自己的成功之处总结。积极探寻自身的成功奥秘,积累宝贵的经验,指导今后写作向深层次展开。二是从自身的失败之处总结。失败是成功之母,聪明的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关键是自己要善于吸取失败教训,从而少走弯路。三是从别人的成败中总结。总结自己成败是主要方面,但仅局限于总结个人是不够的,还必须善于总结和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教训,开阔自己的视野,以便灵活自如地驾驭军队各种文书的写作。通过步步总结“悟”出真知,不断深化对基层常用文书写作的规律性认识,从而逐步推陈出新。
(二)要推陈出新,就应在增强工作能力中提高写作水平。丢弃模仿的重要方面是从增强工作能力中提高写作能力。部队岗位文书写作能力的提高,光*写是很难解决本质问题的,必须干中有写、写中有干,因为部队岗位文书与具体工作紧密相连。具体工作的中心在于做,做好具体工作是写好文书的前提,写好文书又是做好具体工作的反映。
一些工作能力强,平时善于研究问题的干部,一开始不会写,但却很快学会写,写的一般化的同志很快能写出高质量的文书来。相反,脱离工作实际,尽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想了很多点子,但写作水平还是提高不了。这是因为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能立即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剖,这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什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是部队岗位文书离不开的“三步曲”。所以我们要干中写,写中干,学会在干中把握大局、抓住问题、拿出对策,在写中深化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将军队实践成果转化为写作内容,使做工作与写文章融为一体,实现工作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从而得心应手地写出富有新意的基层岗位文书。
(三)要推陈出新,就要培养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岗位文书写作可以说是一种制作式写作,入门并不难,难就难在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如何立足部队岗位文书实践,推陈出新,写出一流的岗位文书呢?
1.突破思维定势,使创新成为一种写作习惯。部队岗位文书中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为:简单思维、惯性思维和经验思维。简单思维只一味地遵守条条框框,惯性思维是在写作中按照从己、从众和传统习惯方式进行,经验思维是只凭直接经验来决定写作活动。这些都很难形成鲜明特色和个性,它与军用文书特色和写作要求相差甚远。我们要突破思维定势,不仅要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重要的是把创新当作一种写作习惯,自加压力,要有“文章不新誓不休”的进取精神,大胆破除思维定势,多向求解。
2.寻求深刻感受,把创新与自己的真情实感联系起来。岗位文书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在军队一线“干”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军队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受,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深刻的理性思考。写作时,寻求这种独特的感受,进行阐发。正是由于这种深刻的感受才会“悟”出独特的“见解”,引发创新。
3.重在解决问题,使创新成为攻克部队实践中难题的重要手段。岗位文书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与军队实践紧密相连,旨在解决军队实践中的问题。写作时一定要以正在做的具体工作为中心,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要把创新的落脚点定在解决问题上。研究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长期困扰部队建设的老大难问题,优良传统如何赋予新内涵继续发扬光大的问题等,使创新的过程变成解决军队实践中疑难问题的过程。
14.关于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些方法 篇十四
都说得语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语文。但是有一定的学习技巧也很重要,下面小编推荐几种方法,教同学们在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这是“高考界”的共识。但是,现在开始距离高考不足20天了,作文还有什么办法提升吗? 还是有的。我这里给即将高考的考生赠送一粒“临时抱佛脚”的“高考作文速升法仙丹”,让你们在高考作文时,不会那么慌乱、盲目、抓瞎。敬请服用!药不能停! 上周在广东某市,晚上吃饭时,一位教育局领导问我,孩子在市重点上学,初中作文写得还不错,上了高中之后,作文写得越来越不好了。能不能抽出半个小时,跟她谈谈怎样写好作文? 写作文是个大难题,只谈半个小时就要有效果,就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也做不到啊。但老虎老师知难而上,略微思考了三秒钟说,好吧,我试试。 实际上谈得很融洽,四十多分钟,高中生很高兴地走了。教育局领导说,没想到,叶开老师竟然可以从阅读开始,这么讲写作文。 我说,这是我长期的实践经验,对于在小学初中阶段缺乏有效阅读积累的学生,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也非常有效。 前天,我在杭州讲课,与来杭州东站接我的省语文教研员章老师说到这件事情,我说,写作文还是有技巧的,但是中小学作文教学都比较盲目,教师自己擅长“下水”写作的很稀少,又没有好的写作课教材可以参考,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中小学作文的教与学,除了少数语文老师摸到窍门之外,大多数主要都处在“摸猫”状态,学生写作文很不稳定。我的办法是:“一本书,一名作家,一个时代······” 具体解释了我的“速成法”之后,章老师觉得非常有效,值得推广。 语文能力本应是一种综合的人文素养,但今天的应试教育体系下,语文也变成了没完没了的刷题,并且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没有刷出好的效果。尤其是高考作文,通常做法是猜题测题套题,滥用好词好句名人名言,而通篇内容空洞,虚情假意。这样的作文,即使“不离题”,也只能拿到中等的分数。高考一分只差就会痛失名校,这样的“中等”作文,在参加高考时完全不行。 语文的客观题,通常在学生们的三年高中学习中都刷题刷到头晕了,基本合格的学生,大多知道王维王摩诘李白李太白,丢分通常是课文以外的知识没法答出来。这些我们不讲。 而70分的作文,则是难以把握的重中之重。满分要靠命,不能乱追求。但是要保证能考到58-63分的优秀线,语文分数就很高了。 如果深入了解“一本书、一名作家、一个时代”的深阅读写作法,你真的很有可能写出满分高考作文。对于初中生、小学生来说,这个方法也非常有效,可以说更加有效。 丰富有效的阅读,是中小学生写出好作文的核心基础,丢开阅读谈写作的都是耍流氓。但如果在小学、初中里读书比较少,积累不够多,到了高中阶段怎么办?具体的做法是: 1、找一本你最喜欢的书,精读。读过了没关系,再读两遍。广东那个高中生是喜欢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我建议她再读两遍,然后找英文原版读一遍。并且要对法国大画家高更的人生有个了解,看看他的画和他的相关传记。 2、了解英国作家毛姆的人生和他的其他作品,有时间的话可以延伸阅读他的其他名作如《人性的枷锁》《刀锋》、以及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等。毛姆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四川成都拜见一个拖着大辫子的中国老头辜鸿铭。你要知道这些琐碎的事情。 3、了解毛姆所处的时代,对那个时代的其他作家也要有些了解,知道个大概。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毛姆在干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干什么。还有,他同时代的作家如英国的萧伯纳、德国的托马斯·曼、法国的安德烈·纪德等,他们都在干什么。那个时代的中国,还有怪人辜鸿铭等,凡是毛姆知道的、认识的,都可以略微了解,明白一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潮流,会知道毛姆对自然与人性的认识。 在深入阅读《月亮与六便士》之后,你在写作文时,就可以不断调用这部作品以及这位作家的资料来充实内容了。比如,某年广东的作文题目是“心灵中闪过微光”,题目不佳,很抽象,很难写好。但我们运用《月亮与六便士》的内容,可以这么说,“当法国画家高更离开繁华而喧嚣的巴黎,来到南太平洋深处的波利尼西亚群岛时,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沮丧。就在那里,他碰到了一个塔希提姑娘。在塔希提岛上,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丰富也是最珍贵的时期······” 如此类推,无论什么作文题,都可以套用。 对中国考生,通常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四大名著”,因为阅卷老师大多读过,没读过的也肯定知道(没读过四大名著的语文老师?哼哼!不配当语文老师),因此,你在高考作文时,恰当地引用“四大名著”的内容时,他们都会知道,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亲切感。 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余党绪说,他有个学生特别喜欢《水浒传》,了如指掌,说什么都知道,写作文时,无论什么题目都能绕到《水浒传》上。因此他的作文说理时很有逻辑,资料很有说服力。高考时,这位同学写出了满分作文。 如果你对《水浒传》如数家珍,在写作时能够恰当地引用,并逻辑合理,即使不能满分,也基本都是可以达到优的分数,确保语文的考试在优秀级别,就可以于考试中,立于不败了。 昨天下午两点钟,我在杭州江干区采荷中学讲《人工智能时代的创造性写作》,谈了一堆万物互联、纳米技术、大脑扫描、人机结合声明、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等内容,最后谈到了《西游记》, 我建议听课的六百多名初一同学,如果喜欢的话就精读《西游记》。什么叫做精读呢?就是除了吴承恩的《西游记》之外,你还知道朱鼎臣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的《西游记传》等相关作品,最好还知道丘处机等《长春真人西游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不直接有关但是可以拓展认识的作品。当代的影视改编版本,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早期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央视版《西游记》、如刘镇伟、周星驰版《大话西游》、如周星驰版《西游降魔篇》,还有新的动画片《西游记之大神归来》,新的改编版《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以及周润发等主演的新《大闹天宫》等。另外,现代人新解《西游记》,如今何在等《悟空传》等,也可以了解,还可以看看《孙悟空等师父是谁》等网文,知道一下人们为何用“猪一般的队友”等方式来活用《西游记》这部经典,这样,你写作文时,就言之有物,下笔如有神了。 我小时候是胡乱生长的,整天都是打家劫舍、捉鱼摸虾,没干什么好事。但是父亲比较关心我们的阅读,在七十年代末书籍缺乏年代,我们还是能读到“四大名著”连环画等小人书,后来看到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语文课本之外,知道了世界如此丰富。 这些武侠小说虽然算不上是经典名著,但也开拓了我们的知识,拓展了我们的思维。我少年时代读金庸的《天龙八部》,完全不明白什么叫做“天龙八部”,也完全不懂佛经佛法佛教,但知道了大理国、吐蕃、西夏、大辽,那个宋代四面受敌的时代,在武侠小说里写得比革命史精彩多了。 后来,我算是把金庸的武侠小说全都读透了,八十年代初进入大陆的香港电视连续剧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精神大餐。 为了深入理解新派武侠小说,我也曾有意识地了解了金庸先生的人生经历,后来顺藤摸瓜,又去读了旧式武侠小说如《三侠五义》等。这种延伸性阅读法,使我的阅读比同龄人丰富得多,在高考时,我几乎毫不费力地拿到了全县语文高考的最高分。 后来考研究生、考博士,我都是第一名,这个真是轻轻松松,势如破竹,完全可以大肆吹嘘的。 女儿说:“爸爸是考神!” 是因为,我有好办法,又能更早地运用这种方法。 好方法不常有,能把好方法运用好的更是不寻常。 除了上面的好方法,学科网小编再给大家推荐一个高考复习的好方法——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高考冲刺不足20天,如何省时高效的复习是每一个高三党最想知道。不过,捷径其实都是在走过了很多冤枉路之后才有的。但幸运的是,20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可以帮助大家少走冤枉路,如果你能抓住这一点,那么直接找到捷径也未可知。
15.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篇十五
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呢?多年的一线教学,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教学教法、学生学活是前提
刚接触英语的初一学生, 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这时, 教师教学生应多说句子, 可以多给学生几个例子, 让学生去模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 用简单的词组成句子, 再以句子的构成作为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起点, 引导学生从对单个句型的掌握, 逐渐过渡到多种句型的混用, 直到学生能连贯自如地表达思想。一句多译、句型转换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总的来说,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句子作为材料让学生训练, 使学生乐于接受, 轻松完成, 享受成功感。7A课本中有购物的对话, 我就帮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模仿比赛。哪怕学生说错, 哪怕只能说一句或几个词, 他们还是积极地去展示自己。这样简单的训练会引起初学英语者的极大兴趣,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为将来的英语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用好单元话题
新目标英语中的单元内容涉及的话题十分广泛, 每个单元一个话题 (复习单元除外) , 都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难易程度适中, 适合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例如, 我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故事进行改写、缩写与仿写训练, 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写作, 又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并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
三、学会用英语思维
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 最具代表性的错误就是汉语式的英语。这除了学生口语基础不过关,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由于母语习惯定势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负迁移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呢?
1.课堂上英语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 用英语来跟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
2.教师经常性地给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3.让学生有意识地记住一些固定用法, 经常性地做些汉译英的练习, 注重一句多译, 这对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帮助。
四、创设情境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 一切真实的交际活动都产生于一定语言环境之中, 而有效的语言获得又是以有效情景体验为前提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交际环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设某一语境而训练学生写作, 学生会感到自然, 容易产生写的欲望。
五、学生用英语写日记
要养成记英语日记勤练笔的习惯。经常用英语记日记等于天天在练笔, 这无疑是提高英语写作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记日记时, 不要总是用简单句, 要有意识地用一些好的词组、句型和复合句等, 使文章更优美生动。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 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 找出差距, 然后再去练习, 也可以让学生抄写优美句子、段落并加以背诵。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学习毅力,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通过多练习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对学生进行低起点、小步子、容量适中、快速反馈训练,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并增加其自信心和意志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16.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篇十六
一、仿写迁移,举一反三
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抓住文本的特色处,以此为依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安排、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模仿迁移,进行合理的随文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珍珠鸟》一文中,作者对小家伙儿的外形有这样一段描述:“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这一段外形描写,作者采用了由局部到整体的写作顺序,条理显得十分清晰。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写作方法之后,就可安排一个描写外形的写话训练。为了能让学生的写话有所依托,有具体可感的内容可写,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有学生就这样来描述画面中的小狗:黑宝石般的大眼睛,湿漉漉的小巧玲珑的鼻子,机警的耳朵,再加上又粗又壮的四肢,看上去就像一位威武帅气的警察在站岗值班。
二、文本补白,丰厚内涵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许多文章,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都或多或少采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这些空白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读者结合个体的实情进行艺术再创造,从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特效果。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目就是这样。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去诠释与填充空白。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的嘲笑而倍感委屈和自卑,后来随着妈妈的一次沙漠旅行,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在教学的尾声,教师紧紧抓住文章结尾处的留白,设计一个写话训练——难忘的沙漠之旅结束了,这一天,小骆驼又碰见了小红马,它的心情会如何,它会对小红马说些什么……由于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解读,感受到了小骆驼的情感变化历程,所以对这样的写话,都乐于接受。有学生这样写道:小红马妹妹,上次你对我说的话,让我倍感伤心。但现在我不难过了,我虽然长得不怎么好看,脚掌又大又厚,两层睫毛,背上还有肉疙瘩。但是,它们能为我在许多人都感到可怕的沙漠中提供很大的帮助。我现在为有它们而感到骄傲。小红马妹妹,你以后不要只看别人的外表,而要多看看他人的能耐。
三、古诗改写,体验美感
诗歌是中国文化史上璀璨的奇葩,历久弥香。其语言凝练生动,音律和谐动听,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大多数诗歌情景相融,意趣横生,极富美感。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充分感受体悟诗歌的音律美、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使其从小就受到诗歌文质兼美的感染与熏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对古诗的改写来加深对诗歌的解读及其意蕴的体味。
《池上》这首诗通过浅显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小娃的天真、调皮,整首诗充满着无穷的趣味。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后,要求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站在小娃的角度,去谈谈“偷采白莲回”时的微妙心理以及如何隐藏归来时的行踪。学生们兴趣浓厚,一个个都津津乐道。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想象河面的景色以及小娃的模样,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古诗的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这样的练习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清晰地解读了诗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童心飞扬,充分体验到童趣,收获了无上的快乐。
四、情感升华,谱写乐章
阅读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的情感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充分的体验。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常常让学生动容。伴随着文本的解读,他们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文中人物的爱与恨、尊敬与鄙视,这种情感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时,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情感的凝聚点,引导学生将蓄积的满腔情感转化为富有生命的文字。
如在《姥姥的剪纸》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充分感知作者与姥姥之间的浓浓深情后,引导他们解读作者外出求学时姥姥寄来的剪纸: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直活蹦乱跳的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那一刻,孩子们的内心是丰盈而感动的,他们的脑海浮现的,或许就是一位倚门而立、定定望着远方的姥姥的形象。在情感的波涛不断涌动之际,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里,谈一谈看到这幅剪纸时的感受,已是水到渠成。一句句蘸着浓浓祖孙情的文字犹如汩汩的泉水,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不断涌来,演绎着爱的乐章。光影黑白,年少时的顽皮与无知随着岁月的浸润,渐次退却,然而,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却成了不朽的音符,铭刻在心境与梦境之中。带有生命热度的文字,此刻飞满了整间教室。
随文练笔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式,它在弥补习作练习间隔时间长这一缺陷的同时,实现了写话练笔“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科学而有效的模式,为学生高效的阅读体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推荐阅读: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09-11
银行避免被投诉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11-09
如何有效提高外贸业务水平12-21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6-28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2-13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12-09
怎样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12-18
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12-17
拼音教学有效性的提高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