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国培总结

2024-07-20

西南大学国培总结(精选10篇)

1.西南大学国培总结 篇一

转变学习方式 提升教学效益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国培”第二阶段进行时 2014年10月20日,“重庆市义务教育片区校本研修与片区帮扶”国培项目第二阶段在西南大学附属小学拉开帷幕。本阶段国培项目为期10天,其中数学项目5天,语文项目5天。数学、语文将各自围绕5个主题,10节课,开展研讨。

10月23日,围绕“转变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效益”,学校邀请西南大学以陈时见校长领衔的参与式课题,走进国培项目,围绕两节课与国培学员进行了充分互动。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堂观摩,我校数学组张静老师和张文超老师分别执教了《圆的面积》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两堂课集中体现了我校数学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策略研究和学生“说数学”能力训练研究。

张静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运用翻转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重构学习流程。首先,借助“华师慕课平台”,将课程内容信息化,把“信息传递”放在课前进行,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在线辅导,理解学习内容;课堂上,教师利用大数据分析找准的学生知识学习的漏洞给予有效的个性化的辅导,在交流互动中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

张文超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则运用我校“说数学”的研究成果,通过问题创设,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边想边做,边做边想,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推导思路和探索结果,使数形结合思想得到充分体现。两堂课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给与会专家和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的课堂研讨环节,我校的罗建华老师和蒋世雷老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表达了积极的参与热情。巴蜀小学的老师代表也对两堂课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慕课”以及“翻转课堂”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谈了自己的认识。

随后,西南大学陈时见副校长和于波教授对这两堂观摩课进行了点评,并从参与式教学的角度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强调以下三点:一是参与式教学是一种理念、策略、方法;二是参与式教学核心是师生共学、师生互学,教师关注学困生的智慧;三是参与式教学注重问题的启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课堂研讨结束后,参与式教学专家组一行又与我校参与式教学核心组老师在绿藴展厅座谈,深入探讨了参与式教学的核心价值,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行动进行了部署与安排。

通过参与本次参与式教学课例研讨活动,老师们纷纷表示收益良多,并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参与式研究。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西南大学数学学科专家、巴蜀小学的老师和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国培班的学员300多人。大家一致表示,本次活动对今后教育教学的改革有良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报道:西大附小国培班)

2.西南大学国培总结 篇二

与山城重庆的美丽约会

第二学习小组

洛阳市第二届名师(优秀、特级)高级研修班第二学习小组,共有12名学员,分别来自偃师、汝阳、新安、宜阳和嵩县五个县的九所不同高中,在市教育局的组织下,与参加这次培训的教育同仁一道,带着斑斓的教育梦想,满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共赴魅力之城重庆,在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完成一个美丽的约会,歆享文化盛宴,启迪教育智慧,抒发浪漫情怀,践行师者之道。

九天的相会,十二位学员,满怀感恩之心,珍惜学习机会,遵守培训纪律,精神饱满,积极热情的参与了所有的安排,静心聆听,仔细察看,耐心询问,热烈研讨,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精彩汇报表演,顺利完成了所有培训学习任务,充分展现了九所县域高中教师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九天的相会,十二位同学,由相知甚少到亲密接触,花前流连,月下畅谈,同桌同饮,同醉同梦,情真意切,情深意浓,结下了十二段今生不解的情缘。魅力之都,轻轻的,我们来了,思想碰出了火花,情感在心头蔓延;美丽四月,轻轻的,我们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正所谓:寻经赴山城,悟道缙云山;半生勤付出,一心为梦圆;嘉陵江边走,真诚谒大仙;大师指迷津,开朗在心间!

一、专家讲座凝聚教育智慧:育人育心尽显教育哲学

特级教师尹祖琴老师的讲座《名师工作室,孵化成果,成就教师》,告诉我们:作为名师,要钟情教育,热爱学生,潜心学习,不懈探索,主动合作,真诚辐射,勤于笔耕,我们的研修要“紧贴大地行走”。特级教师龚雄飞的《新课程学本课堂的互学共建与展学优化——学本课堂与教学优质化》专题讲座,给我们以提示: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使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李大圣,从“幻觉与误解乃人生常态”、“文化土壤是教育的力量之源”、“学校文化的核心——育人目标的确立与达成”等三个方面,为我们解读《教师文化视野与教育哲学》。西南师大附中张万国老师的《班级管理的创新与跨越》班主

任工作艺术实践案例分享,其管理班级之思之行,让人叹服、敬仰!西南大学叶海燕教授《做幸福的自己——教师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维护》的贴心报告,关照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重庆市教科院钱金涛老师引领我们建构“有效教学和名师专业成长——浪漫情怀与高效课堂”,西南大学李达武教授温婉讲述的《快乐国学与教师修养——美在理解,美在知音》,赵小平所长所作的《坚守底线,追求卓越——基于教师专业标准下的校本研修》,徐猛所长所作的《以实践为基础的校本研修组织实施问题与策略》和《名师成长的思考与建议》,刘小红所长所作的《名师成长案例及启示》,都在告诉我们,名师专业化成长之路,务必内外兼修,理论是骨,实践是魂,参与的程度,决定收获的效度。

专家博闻强识,引经据典,纵横捭阖,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其人皆是一本本厚重的书,听来读来令人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在于“真”,有真知灼见,有真性情,渴求真理,上下求索,播撒真经。

二、学校考察汇集特色实践:文化人文彰显名校风采

理念文化与时俱进,创造性的提出“善为根,雅为骨,志为魂”,物质文化典雅庄重,文化风景育人殿堂,花园式的殿堂级巴蜀中学;创建八个平台体系,倡导“大阅读”,在自由中呼吸,担当中前行,精细化管理的典范重庆市第十一中学。这两所世纪名校,向我们全面展示了重庆中学教育的风采。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在于“真”,求真务实,回归教育本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周易》有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被赋予了名师的神圣称号,教育就是我们的终极信仰。这就要求我们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爱”做的事,“做”爱的事。立足课堂,以学生为本,接地气,解决真问题,外引内省形成专业优势,辐射带动发挥名师效应,真挚真诚,真心真意做真人。有人云:没有哪一滴水会认为是自己造成了洪灾。在广阔的教育天地里,怀抱梦想的我们,来过了,拼过了,痛过了,笑过了,也就足够了,你说呢?

3.西南林业大学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篇三

推动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西南林业大学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西南林业大学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的思路,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相结合、与提高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相结合、与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通过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促进学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校党委领导班子始终按照“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凝炼发展思路。通过召开西南林业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今后五年主要奋斗目标是建立多科性、有特色的林业大学。领导班子成员的目标更加明确,信念更加坚定。

(二)民主决策,加强监督

校党委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党政议事决策机制,坚持“三重一大”问题提交党委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坚持干部任免票决制度;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健全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尊重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健全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坚持定期向离退休干部和民主党派通报学校改革发展情况;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校领导每周轮流接访师生制度,帮助来访师生解决实际困难。

(三)加强学习,提升本领

校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自身的学习提高,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明确学习内容、固定学习时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共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8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 我批评,进一步消除思想局限和认识误区,提高了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

二、积极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增强实施跨越发展的能力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扎实做好干部选拔和干部培养工作。高质量完成第七届处级干部考核与第八届处级干部聘任工作,新提拔副处级领导干部30人、正处级领导干部12人,续聘或轮岗95人次;精心遴选一批思想作风过硬、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副处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备干部保障;顺利完成科级干部换届工作,共聘任科级干部238人,为全校各方面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严把党员“入口”关,开展创先活动以来,共发展党员3726人,其中发展学生党员3712人,教工党员14人;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党校优势,累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100余人次,坚持每月编印《西南林业大学组工通讯》,至今已编印76期,强化党员教育效果;严格党员教育和管理,制订《中共西南林业大学委员会关于规范和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的意见(试行)》,对党的组织生活形式、组织生活内容、组织生活时间、组织生活报备和检查、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调整基层党组织设臵,新成立17个基层党委、党总支,保留4个党总支,撤销15个党总支,指导20个党总支完成了换届选举;新成立24个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积极拓展创先争优活动载体,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林学院党委开展了以“节水节电从我做起、抗旱救灾齐心协力”为主题系列抗旱救灾活动,召开了“永葆党员先进性、我与母校共成长”为主题的毕业生党员座谈会;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开通学生意见网络邮箱,由专人负责邮箱管理;机械与交通学院党总支开展了学生党支部2个“1+1”活动,即“每名党员帮助一名学习困难学生、每名党员带动一间寝室的学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学生党员开展排查供水设施跑冒滴漏情况;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总支组织科技进社区活动;理学院党总支开展“以人为本、敬业爱生”主题师德师风活动;后勤管理处党总支开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活动”,共排查修复各种漏水点222处,召开学生恳谈会,设立学生监督岗,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离退休工作处坚持定期过组织生活和支委分工联系本支部党员制度,定期举办离退休教职工文体活动;研究生处党总支制订了《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手册》,在教工党员中开展“提高服务效能、争做育人标兵”活动,在研究生党员中开展“加强党性修养、争做成才表率”活动。

(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制定或修订了党委和行政议事规则、党务和校务公开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督查督办制度、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聘任办法、财务审批制度、基建工程招投标管理细则、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院部级党组织议事决策规则,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党员发展实施办法、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党建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等党内工作制度,逐步形成学校、基层党组织两级规章制度体系,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机制。

(五)树立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典型

圆满完成了学校庆祝建党90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工作,经过组织推荐、资格审查、党委研究、公开公示等环节,评选出林学院党委等5个先进基层党委(党总支)、机关第八党支部等11个基层党支部、和世钧等148名优秀共产党员、黄勇等2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特别是校党委从 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遴选确定了12名育人标兵、服务标兵、学习标兵,为全校党员树立了学习和赶超的榜样。遴选推荐了全省和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组织和先进个人,其中生态旅游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分别被评为全省和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学校,和润喜被为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郑志锋、任于滨被评为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刘永钦被评为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六)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按照上级要求,在全面动员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党支部分类定级和“回头看”工作。经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审定,全校112个党支部中,有39个党支部定为“好”,59个党支部定为“较好”,13个党支部定为“一般”,1个党支部定为“较差”。经过广泛调研,在认真分析我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共西南林业大学委员会基层组织建设年“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工作方案》,在“突出重点抓整改、着眼整体促提高、立足长效建机制”三方面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并于2012年7月全面启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工作。

(七)全面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

按省委、省委高校工委的工作部署,召开了全校“跨越发展行动”动员大会,下发了《中共西南林业大学委员会贯彻<关于在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的意见>实施方案》,从争先进位创发展先锋、执政为民创服务先锋、凝心聚力创和谐先锋、强基固本创云岭先锋四个方面对全校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把“跨越发展先锋行动”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全过程,贯穿于省第九届委员会的本届任期,贯穿于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整个实施阶段,作为今后几年内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奋斗的目标任务。

三、扎实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增强推动和谐发展的能力

(一)认真开展四群教育

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学校党委按照相关要求扎实推进四群工作。在校外认真落实“挂县包乡”、“住村联户”制度,学校在全力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已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以大力扶持羊街乡哈尼族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和甘庄街道办事处经济林产业培育为主线,以持续开展乡镇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民农业知识教育培训、优化当地教育办学条件、协助申报为民富民项目为支撑,有针对性地为当地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服务,努力为当地群众找准一条发展路子、制定一套脱贫计划、落实一笔项目资金、办一件急需的实事,让贫困户脱贫、让富裕户成为带头人,确保包乡住村联户工作取得实效”的工作目标,校级领导和相关处室、部门通过住村蹲点,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解难题、排忧患、帮致富。在校内扎实推进干部直接联系师生制度,校级领导干部在已联系教学院部的基础上,建立“三个3”直接联系点,即直接联系3位离退休老同志、3位专家、3位青年教师;教学单位的处级干部在教研室、教师、学生、学生党支部、班级、学生宿舍等范围内建立直接联系点。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干部直接联系师生制度,切实做到重心下移,虚心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在深入基层中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足,主动帮助基层单位和师生解决实际困难。

(二)不断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积极支持工会工作。健全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强化提案办理和监督,畅通教职工表达意见和合理诉求的渠道,充分发挥工会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共青团工作。加大对共青团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健全共青团组织机构,配备专兼结合的团学队伍,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多 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加强统战工作。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依规照章开展活动,坚持定期向民主党派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制度,为民主党派办公和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改进离退休工作。落实离退休教职工政治和生活待遇,每年定期向离退休老同志通报学校改革发展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坚持办好老年大学,让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断改善校园环境。做好新老校区整体规划,优化学校整体功能布局,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布局合理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职工安居乐业的校园环境;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升校园安全技防水平,强化基础工作,落实安全责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团结教育体系,以实施课外学分、开展“三生教育”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健全大学生助困和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有限的经费中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困难学生和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援助,千方百计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主要业绩 学校成功更名为西南林业大学;

学校被批准为国家立项博士授予权建设单位,并已通过中期验收; 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昆明理工大学的理解和支持下,成功购臵昆明理工大白龙校区,并已顺利搬迁入住,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相继在我校挂牌,标志着学校的科研平台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副校长、杜官本教授项目组主持的“防潮型刨花板研发及工业化生产技术”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技奖项零的突破;

学校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学校连续四年获云南省就业工作一等奖,其中2009年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获评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

学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考评先进单位,连续2年被评为科技文化卫生全国重点团队。

西南林业大学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代章)

4.西南大学国培总结 篇四

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这块土地上创造出来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四大文明之一,跟埃及、巴比伦、印度及希腊文明不同,是唯一延续到现代,且从未中缀过的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以研究“人际关系”、“怎样做人”为主旨的文化。因此,相对古代西方神本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下重要特点:

第一,人文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中国虽然也有神学,但沒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神学也没有取得像欧洲那样无上权威地位。中国没有教皇、没有宗教裁判所。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例如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虽然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和祠堂,但他们还是人而不是神。

第二,崇尚群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先公后私,对群体负责的精神在千百年文人墨客的文字中不可胜记。《礼记》中说:“天下为公”。

孔子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苏辙说:“不以私爱害公义。”

顾炎武也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三,注重平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所谓“平”是注重平衡、均衡,所谓“和”是注重和谐。

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孔子倡导:“过犹不及”。“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里的“均” 不是平均、均匀的意思,而是“均衡”的概念。均衡就是公平、衡定,让人信服。孔子特别反对士大夫“超标”享受的僭越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平和的精神渗透到各个方向,城市的规划,房屋的设计,室内的摆设,都讲究对称。

书法和绘制讲究结构的对称与力度的平衡,作诗讲究对偶,审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了,文采超过质朴就浮华了,两方面配合适当,“文质彬彬”,才称得上君子。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达到平衡和协调,就可祛病延年。

中国人早就懂得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理,强调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就含有这种光辉思想。

这些都是强调把握一个恰当的度,以求得均衡,均衡才能稳定,均衡才美。

第四,自强不息、开放兼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哲人早就看到大自然运行的一条重要规律,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准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天道是刚健的,君子效法天道,也应刚健立身,自强不息。刚健自强,奋发有为,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中华文化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靠的也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惟有不断地自强,才能永久自立。

然而,自强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公”(《道德经》第十六章),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易传》又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君子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以丰富自己。鲁迅称赞汉唐两代人“闳放”,也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人敢于、乐于吸收外来的文化,更善于消化外来的文化,吸收其中的营养,使它们变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佛学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1.孔子生平与事迹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 551年,卒于公元前 479年。他的祖先是殷人后代,宋国的贵族,因在上层政治斗争中失败,流亡于鲁国,父亲做过鲁国的小官。孔子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立了儒家学说

首先,它注重人的因素,主张“仁者,爱人”。第二,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社会问题。第三,希望实行“仁政”,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第四,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第五,提倡“中有”、“中和”,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

(2)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作为从贵族阶级没落而来的下层的“士”,他首先揭起私学的旗帜,招收弟子,推动了学术下移。孔子的思想初步形成以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和实践自己的学说而努力。

(3)整理了古代文化遗产

孔子整理古代文献的对象主要是所谓“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诗》、《书》、《礼》、《乐》,主要在于重新编订。孔子赞《易》,阐发其中的哲理,《易传》为孔子所作。至于《春秋》则为孔子所作。2.孔子的基本思想(1)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解释,仁者“爱人”,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这决定了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

第一,仁是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第二,仁在众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孝悌”是仁的开始和基础。第三,仁是最完全的人格内涵。第四,仁是人道之根本,是人应该毕生努力追求的理念。

孔子的“仁”所指的“爱人”是有等差的,不是一律平等的爱,讲求尊尊与亲亲。(2)孔子的礼制思想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臣杀君,子弑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糟得很的大乱局面。

孔子认为要制止各种“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用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切行动。他非常强调的“正名”,就是要使人人都明白自己在社会之网中的位置,控制自己的“欲”,不超出由“名份”规定的“度量”范围,从而消除争乱。孔子这种用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

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3)孔子的认识论思想

推崇学而知之。孔子强调以知(智)为认知手段,诱导社会成员知仁、循礼、行义。

孔子承认人的先天素质有差异,“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之;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非常重视耳目见闻,认为它是知识的可靠来源。

1.孟子生平及其事迹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人。孟子的祖先是鲁国公族“三桓”中的孟孙氏,到孟子时代,孟孙氏已经衰落下来。“孟母三迁”他的思想与孔子、子思一脉相承,以子思和孟子为代表,形成了“思孟学派”。孟子的一生与孔子相似。经过青年时期的刻苦学习和钻研,孟子在后来便开业授徒了。中年以后,他怀着政治抱负游历各国,但终不见用。孟子是继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由于孟子的宣扬,战国时的儒学才成为诸子之学中的“显学”。正因如此,后世的学者十分推崇孟子,南宋的朱熹把《孟子》一书列入《四书》。2.孟子的基本思想

A.性善论:仁学的心性学根据 恻隐之心

孟子从人的心灵深处探究“仁”的心性学根据。他并没有满足于一般地讲“爱人”,而是透过“爱人”的表层现象,深入到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进行探讨。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

“不忍人之心”孟子也叫做“恻隐之心”。除此以外,孟子认为人人生来都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或叫“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 “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B.“良知”说和“劳心者治人”的社会分工说

孟子认为,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

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这是说,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途径,而只要把他放弃(散失)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

“尽心”也就是 “思诚”。“诚”的中心内容是“善”,“思诚”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要“明乎善”。他说:“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所以“思诚”或“诚其身”,也就是“尽心”,也就是要恢复和保持“良知”、“良能”。

C、“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孟子主张用他自己设想的“仁政”措施,通过“井田制”的形式来推行封建制度。

孟子把他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是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政治上还主张采用“以德服人”的办法。

民本主义:孟子首先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其一,轻刑薄税,制民以产;其二,听政于国人; 其三,与民同乐。

1、老子的生平

根据《史记》等比较可靠的典籍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2、老子的宇宙观

老子创立的学派之所以称为道家,就在于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最高范畴的完整的思想体系,从“道”的眼光和高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道”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宇宙论,对后世哲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

世界上最大的有形之物莫过于天和地。但在老子看来,天和地也是可以感知的、有生有灭的,同样也不能作为万物的最后根源。只有永恒的、绝对的“道”才有资格作为包括天地在内的万物的最后根源,所以老子也称“道”为“万物之宗”和“天下母”。万物都是“道”创生的,“道”是万物之本源。可见,“道生万物”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但这里的“有生于无”中的 “无”并非“虚无”,而是“有”出现之前的孕育、萌生状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一”在这里是指具体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状态。但在老子体系中,他把这种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推崇为一种抽象的最高的“自然”原则,或“无为”原则,这样的“一”也就成为“道”的同义语。老子这里讲“道生一”,既有指具体万物形成前的统一状态的意思,又有道使万物获得统一原则的意思。有了这一统一的状态和原则,然后分化为天、地(阴、阳),通过阴阳变化又产生和气,阴、阳、和三气化合再产生出万物来。“道”既是万物之母,也是万物的最终归宿。

(2)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

人以地为法则,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则取法于“自然”。其实这里说的是,不仅“道”要效法“自然”,天、地、万物、人所要效法也是“自然”。

这就是说,“道”的作用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并不想有所“为”,然而却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这里面隐含着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深层观念,那就是:自然的便是最尊贵的,自然是最高的价值,也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道”创造和成就万物并不含有目的性,从不将万物据为己有而宰制之,也不试图得到回报,所以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里的“不有”、“不恃”、“不宰”都是说明“道”没有占有的意欲,“道”只是辅助万物的生长,即所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的这样一种品德,就是“玄德”,即最高的品德。

3、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统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辩证法最著名的命题就是“反者道之动”,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核心规律。

(1)“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

“反者道之动”这一命题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涵义。它揭示了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那就是“反”,即“阴”和“阳”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

(2)“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即事物无不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反者道之动”这一命题也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反”的总规律中蕴涵了两个重要的思想:

其一,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 其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

老子的辩证法是中国最古老而庞大的辩证法思想体系,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它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哲学思维的领域,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老子提出的以及由老子思想衍生出来的许多极富辩证意味的格言警句,如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欲取故与、欲擒故纵、祸福相依、大器晚成、大智若愚、功成身退、知足常乐、不争而善胜、无为而无不为等等,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智慧源泉。

4、老子的政治观:“无为而治”

老子讲“自然”与“无为”。老子所谓“无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一是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强作妄为。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老子提出采取“自然”与“无为”的手段治理国家,认为顺其自然不妄为才能治理好国家。第一,统治者要“少私寡欲”。第二,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小国寡民”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同他“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是一体两面。

5、老子的人生观:“见素抱朴”

“素”是未经染色的丝;“朴”是未经雕饰的木。

本是指事物的自然状态与本来面貌,老子这里借以比喻不加任何人为的巧饰、拘束与扭曲的人心的自然状态。“见素抱朴”表现了老子崇尚自然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修身原则。

因而,从价值观上看,自然的道德要高于人为的道德。第一,“少私寡欲”。第二,“绝圣弃智”、“绝伪弃诈”、“绝巧弃利”。

6、老子的处世方法:贵柔守雌

老子观察到,凡是柔弱的东西都是充满生机和具有发展前途的,凡是刚强的东西都是快要走下坡路的。他举例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老子由此得出结论:“柔弱胜刚强。”

1、庄子的生平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庄子》一书中的相关记载,庄子名周,是宋国蒙人,他生活于战国中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还曾拒绝过楚威王的礼聘。

2、庄子对“道”的阐释

庄子的“道”论是关于自然之道的理论,其思想的丰富深刻超过老子和其他道家诸子,可以说是先秦自然道论中一座理论高峰。简单而言,庄子认为道就是自然世界。但这个自然世界不同于日常语义所指的自然界,而是在一种“忘知”、“忘言”的经验方式中才能呈现。

3、庄子逍遥避世的人生观

(1)、追求“无己”、“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注意的不是道德规范能否维系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而是道德规范能否体现真正的善。

庄子把圣、勇、义、知、仁这几种品质与善本身区别开来。这些品质仅仅是工具性的善,或者说是形式的善,而不是目的性的善,实质的善。因此,庄子希望按人的自然本性生活,从仁义礼智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以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在自己构筑的精神王国去作“逍遥游”。

(2)“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

庄子把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称为“得道”和“体道”。

“道”的境界,需要通过特定的修养方法才能达到。“体道”的方法,庄子称之为“心斋”和“坐忘”。

“坐忘”庄子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坐忘”的结果,是形神两忘、物我两忘,忘掉了一切,使心灵达到绝对虚静的状态,毫无滞碍地“同于大通”,与“大道”自然相合。

(3)愤世嫉俗与安时处顺

同儒家强调救世的伦理哲学不同,庄子的哲学是一种寻求自我解脱和精神自救的哲学,是一种在乱世中如何做人的哲学。应当指出的是,庄子反对的并不是仁义本身,而是被统治者歪曲和盗用的仁义。因而在《庄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似乎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剽剥儒墨”,揭露仁义的虚伪和多余,另一方面又宣扬“大仁”、“大义”、“至仁”、“至义”。

庄子倡导的仁义同儒墨宣扬的仁义有两点不同:其一是其真实性,不加任何虚饰和扭曲;其二是其自然性,即无目的、无意识性,丝毫不勉强,“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

4、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

怀疑主义是庄子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开始,相对主义是庄子认识论的主要方法和特点。

在庄子看来,事物的存在是暂时的、变动不居的,它们的性质是相对的、不确定的,认识对象的不可捉摸性决定了它们是不可知的。就逻辑学方法而言,庄子将事物性质的相对性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和质的稳定性,从而否认了认识的可能性。

1、名教危机

所谓名教,亦即礼教,是儒学体系中至关紧要的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道德文化形态。它以儒家哲理化的道德学说为内涵,以承继西周宗法礼制的程式化的礼仪规则为形式,具有教化与制约相统一的特征。两汉时期,是名教体系定型时期,其标志便在“三纲五常”的提出。

名教的危机还表现在其制定的“君子风范”、“妇德、妇言”等封建礼教遭到全面冲击。

2、玄学的兴起

东汉代以来的仕进制度以察举、征辟为主要方式,以维护名教为宗旨。其中的举孝廉、茂才两科就是以乡里舆论为依据,以道德判断录取人才,全然不管“人才”是否有实际能力。这种仕进制度造成东汉后期“窃名伪服”、“纯盗虚声”的时代流弊。

3、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

玄学家们对名教虚伪礼仪的抨击在客观上也助长了当时社会风气纵情声色、放浪形骸。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便是那一时期风度飘然潇洒的人物。

佛教的基本教义

就根本宗旨而言,全部的佛教学说,就是论证人们如何 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问题。

谛:真理

苦谛:人生“一切皆苦,四大皆空”

八大苦:生 老 病 死

爱 离 别

怨 憎 会

求 不 得

五 阴 盛 1.四谛-佛教人生观

五阴盛(五蕴盛)阴(蕴):积聚

类别

色蕴:物质要素-地、水、风、火;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 受蕴:精神要素之一;想蕴:精神要素之二;行蕴:精神要素之三;识蕴:精神要素之四 集谛:造成痛苦的原因:贪 瞋 痴——三惑(烦恼)三毒。恶业:意业 口业 身业 灭谛:解脱痛苦的办法,涅槃——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道谛:到达涅槃境界的道路和方法

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认识),思(正确的思维),正语(修口业),正业(正确的行为)

正命(正确的生活),正勤(正精进),正念(正确的信念),正定

(正确的禅思)2.因缘论和十二因缘

(一)因缘论(缘起说、缘起法),原始佛教的哲学基础和世界观,相依(互相依存),相缘(互为因果),相资(互为前提,“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因缘合则生,因缘散则灭。”

因缘实际上是两字两个意思:因,引发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佛教认为,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产生万事万物的道理,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因缘和合。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没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的道理。如果以烦恼为因(内在原因),以业为缘(外部条件),能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因,以定为缘,则能招感悟界之果。

法:佛教教义,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特指某一事物和现象,“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

(二)十二因缘

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来世果 三世(前世、今世、来世)二重因果

无明(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耳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而生的苦乐等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六处(六入、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心、思考器官)醍醐灌顶

六境: 色、声、香、味、触、法

(一)诸行无常: 无常:生、住、异、灭——“四相”

(二)诸法无我

(三)涅槃寂静涅槃:原意为“消除”、“消灭”烦恼,引申意“宁静”、“快乐”。意译“灭度”、“圆寂”、“无为” 3.三法印

4、三昄依

一归依佛 佛陀秦言觉者。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归者以反还为义。反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凭心灵觉。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也。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天神也

二归依法 达磨秦言法。法云可轨。大圣所说。若教若理。可为心轨。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故名归。依者凭佛所说。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

三归依僧 僧伽秦言众。众名和合。出家三乘行者。心与佛所说事理法合。故名为僧。归者反九十五种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归。依者凭心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也

5、五戒一不杀生戒 二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

6、十善,身三种善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口四种善 一不妄语 二不两舌 三不恶口 四不绮语 意三种善 一不贪欲 二不嗔恚 三不邪见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哲学 :佛理的研讨促进了 中国人逻辑思维的发展。隋唐各派佛教学者多讲 心性之学,是佛教对中 国古代哲学的最大理论 贡献。禅宗强调自悟成 佛,把心性论和成佛论 结合起来,对宋明理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从魏晋的玄言诗到 南北朝的山水诗,从唐 诗到宋词,中国的文学 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艺 术的深刻影响。王维被 称为“诗佛”。小说的故 事来源、体裁和构思也 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蓝天下美丽的佛教寺庙是精美的艺术品

二、文学艺术:从魏晋的玄言诗到 南北朝的山水诗,从唐 诗到宋词,中国的文学 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艺 术的深刻影响。王维被 称为“诗佛”。小说的故 事来源、体裁和构思也 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三、语言学:我们平常使用的一些语言来源于佛教语言。如“自由、平等、绝对、相对、有限、无限”等。佛教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刹那、觉悟、境界、实际”等都是佛学词汇。成语更多。梵文语法和字母促进了音韵学的发展,我们的“四声”(平上去入)受佛教影响创立。

四、社会民俗 :民间对观音菩萨和弥勒佛的崇拜。人死要念经超度亡魂。依附佛教,民 间还定期举行很多盛大的节日和法会,如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节(浴佛节)、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农历十二 月初八成道节(腊八节)等。佛教的 许多思想和观念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五:中外文化交流:

道德价值观:群己关系的定位

一、修己以安人

按儒家的看法,每一个体都有自身的价值,所谓“人人有贵于己者”(《孟子·告子上》),便是对主体内在价值的肯定。儒家提出了“为己”和“成己”之说。“为己”与“为人”相对。所谓“为人”,是指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誉,其评价标准存在于他人,个体的行为完全以他人的取向为转移。“为己”则指自我的完善,其目标在于实现目我的内在价值,即“成己”。读书学习,提升自我素质,就是一种“为我” 自我不仅具有内在的价值,而且蕴含着完成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儒家所理解的“为己”和“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在儒家看来,无论是外在的道德实践,还是内在的德性涵养,自我都起着主导的作用。

二、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

道家将自我的认同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在群己关系上,道家的价值关怀着重指向作为主体的自我。

在道家那里,自我首先是一种剔除了各种社会化规定的个体。

个体之为贵并不在于其有完美的德性,而在于他是一独特生命主体。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主要就是保身全生。

道家特别注重养生长寿之道的研习在道家看来,仁义等规范所造就的是无差别的人格,而个性则以多样化为特点。道家对逍遥的追求,实际上已包含着崇尚个性的价值取向。在他们看来,逍遥主要是一种精神境界,其特点是摆脱了各种外在的束缚,使个体的自性得到了自由的伸张。过分强化群体认同,往往容易忽视个体原则,并导致自我的普泛化。相对于此,道家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和独特个性,无疑有助于抑制这种趋向。他们强调保身全生,固然肯定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但对个体承担的社会责任却不免有所忽视。这种价值趋向往往容易导向自我中心主义。

三、群体原则的强化

墨家提出了“兼爱”的原则。和儒家一样,墨家对群体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其基本的主张。正是由强调群体认同,墨家进而提出了“尚同”之说。“尚同”含有群体沟通之意,其核心则是下同于上。墨家虽然注意到个体的社会认同,但将社会认同理解为服从最高意志,则又弱化了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独立人格,在上同而不下比的原则下,个体的价值被淹没在统一的意志中。在法家那里,群体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强调君权至上,是法家的基本特点。君权的合理性,就在于它代表了整体的利益。这既是对君权的论证,又渗入了整体优先的原则。以君主为象征的所谓“公”、本质上是一种马克思所说的“虚幻的整体”。故宫太和殿,明清皇帝行使君权的场所理学并不否定个体完善的意义,理学往往又把自我主要理解为一种纯乎道心的主体。

泛道德性

以“德治”代 “政治”——政治道德化

以“礼治”代“刑法”——法律道德化

以“人治”代“法治”——泛道德主义对专制主义的影响

社会的清浊与政治的好坏取决于人君之德

人君之德的重要表现则在用人,用人得当,便是人君有德,用人不当,便是人君无德 取人的标准,重在修身,因此人君务在 “修己”,然后再以德取人

德本财末——经济道德化 文以载道——文学道德化

美善统一——艺术道德化

乡土性

乡土性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乡土情谊深受儒家的培植,中国文化中的 “乡里”观念,最初具有宗法血缘的意义,因此尊重宗族乡党即是尊重宗法血缘关系,地域关系代替了血缘关系,“乡党”演变为 “乡土”

从宗教的层面来看,中国文化也有亲土观念

乡土性的社会功能与表现 :在功能上起着巨大的凝聚作用,使中国人对家乡、对祖国、对民族、对文化都具有普遍的亲合感和认同感 宗谱与地方志 方言与会馆 地方戏曲与田园文学 乡土谚语与地方性的学术流派

乡土性的消极影响

(一)安土重迁,甚至老死不出乡。

(二)地方观念强烈,容易萌生集团意识,甚至为彼此利益引起怨怼与械斗。

(三)产生排斥外乡人的思想与行为,引出山头主义、地方主义及帮派观念。

(四)形成各种各样的地方性小圈子,甚至形成裙带之风。

(五)产生一种封闭性,表现出比较保守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

究其起源,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人合一”中“天”的含义是合自然之天与天命之天。“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时期萌芽,到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合一观” 基本形成。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就合一的。儒家的“天人合一”从一开始“便是讨论的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类的精神价值来源,正式提出“天人合一”概念的是北宋儒者张载,他提倡天人同气,万物一体,“佛”就是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人,佛与众生,原无差别,迷即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

贵和持中

“和”,是指和谐、和平、祥和,“和谐”是指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文明中诸多元素之间的理想关系状态。“中”,即中庸之道,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不走极端。孔子用“持中”的办法,来规定和谐的界限,并作为达到保持和谐的手段。孔子首倡“中庸”,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反对过与不及。“中”是天下的根本状态,“和”是天下最终的归宿,达到“中和”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本目的,天地各得其所,万物顺利成长。《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的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

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易传》将和谐思想具体化为阴阳相分、柔刚定位的原理,以此推演出社会政治关系方面的君臣、君民和家庭关系方面的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贵贱,严格规定了阳尊阴卑、刚上柔下的等级秩序。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每个人内心的和谐。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

偏重和谐、稳定,而忽视变易。压抑了人们的斗争精神,让这一传统流变为“折中调和”、“安分守己”等保守的、逃避现实的消极观念,缺乏竞争、进取精神。

忧患意识

5.西南大学国培总结 篇五

一、协会概况及工作宗旨

西南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的非盈利性学生组织,接受西南民族大学团委领导和成都市青年志愿协会的指导,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多年来凭借其自身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志愿服务项目的建设,获得了社会各界对协会工作的肯定和赞扬。曾多次荣获西南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10月,获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2011年1月,获大学生“支教项目成果奖”。协会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大量志愿者在此准则下,服务社会体现自身价值,贡献着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人民生活条件而服务,为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工作。志愿者的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在大学生中开展志愿者工作拥有良好的人力基础,高涨的服务热情。

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为学校公益、社区服务、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关注留守儿童、科技推广、无偿鲜血宣传服务、环境保护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支援,为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

二、志愿者活动的开展

1、志愿服务内容扩展,服务质量提升,增强了对大型志愿服务活动的筹备、组织能力

2010年9月至11月,我校志愿者为 “中国(成都)新能源峰会暨”、“中国(成都)国际物联网峰会”、“国际空港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峰会”提供志愿服务,志愿者承担了报到注册、发送资料、英语翻译、会场布置、随行参观考察等多项工作。我校青年志愿者在服务中充分发扬“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志愿者精神,为峰会送去了热情的服务。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流利的现场沟通能力,加之微笑礼貌待人,赢得了与会专家,代表的认同,更得到了此次峰会主办单位的赞扬。

2011年6月1日是我校60周年华诞,根据学校60周年庆典活动安排和迎接校庆期间的工作需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引导各族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让一批符合要求、综合素质高,充分反映民大学子积极向上精神面貌的志愿者脱颖而出,为六十周年校庆服务,协会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筹备及服务工作:

2010年12月,校庆志愿者招募、培训方案初定;2011年3月,方案完善定稿,招募、选拔工作圆满完成;2011年4月,校庆志愿者信息库建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通过QQ、飞信群等建立联络平台,对志愿者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编制《西南民族大学校庆志愿者培训手册》,开展一期培训;2011年5月,开展二期培训,三期专项培训,校庆志愿者口号征集及网络投票,分配联络、接待、签到等各类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联络、后勤保障、应急等方案;2011年5月25日——6月,志愿者上岗服务,通过新浪微博、人人小组即时发布志愿服务动态、服务照片、服务日记,让广大志愿者参与服务讨论、交流服务心得,进行后期总结、志愿者表彰工作。

2、注重志愿服务技能提升,依托部门职能,将志愿者培训发展为特色精品活动

2011年11月,协会以“创先争优带团建 星级服务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了志愿者精神宣讲、志愿者服务技能培训及志愿者素质拓展训练,旨在提高青年志愿者的思想水平、业务知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建立健全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培训机制,使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制度化、规范化,使志愿者活动得以长期健康有序发展。

三、评优、表彰工作的开展

志愿者评优表彰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发挥优秀志愿者、志愿者集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协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优秀志愿者集体、志愿者行动优秀项目、优秀志愿者进行评选,全面考察相关评比材料、项目的实施及影响力。

2011年4月,组织我校纪念“

五、四”争先创优暨“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优秀项目、十佳青年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者个人”的评选活动。评选出志愿者先进集体6个、志愿者行动优秀项目6个、十佳志愿者10人、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140人。

2011年6月,通过组内选举、服务考察等形式对我校1200余名校庆志愿者进行评选。评选出400名校庆优秀志愿者个人,为600余名志愿者发放了志愿服务证书。

在各项活动和工作中,协会干部并肩共进,密切配合,处处以身作则,充分展现了志愿者的风采。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携手前行,风雨同路,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足迹。

6.西南大学国培总结 篇六

【西南政法大学专业】西南政法大学招生网站-西南政法大学分数线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西南政法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保障考生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正常招生秩序,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第三条 学校遵循“德智体美全面衡量、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公正选才的原则”录取新生。第二章 学校概况第四条 学校全称:西南政法大学。第五条 院校代码:10652。第六条 办学性质和类型: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重点建设的高校,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颁发国家承认、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西南政法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西南政法大学相应学科的学士学位。学校办学条件良好,基本设施齐备。学校占地总面积3067.76 亩,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学校在校全日制学生24000余人。学校图书馆是重庆市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纸质资源19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4个。第七条 办学层次:普通本科、研究生。第八条 办学地点: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号。第九条 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具备招收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自主选拔录取、港澳台侨生、香港免试生、内地西藏班考生、内地新疆班考生、新疆民族预科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及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类别考生的资格。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十条 学校设立本科招生委员会,全面负责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执行学校党委和行政有关招生工作的决议,研究制定招生政策,审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工作的重大事宜。第十一条 学校本科招生委员会下设本科招生办公室。本科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第十二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招生工作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学校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部、重庆市教委阳光招生等相关要求,把切实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作为招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章 招生计划第十三条 学校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规模、办学条件、学科发展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招生计划。2014年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4500名(不含港澳台华侨考生计划)。第十四条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招生政策,本着教育公平的原则,根据各省人口基数,考虑生源质量、就业需求等因素编制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我校预留本科招生计划45名,主要用于调节生源地线上生源不平衡问题。第十五条 学校将经教育部备案的招生来源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及时向考生和社会公布。第五章 录取取时,学校可以根据报考的生源质量情况,对各考区生比、近第十六条 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一般控制在1:1.05以内,生源好的省份可适当扩大比例。其它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一般原则为1:1.2以内;具体情况由各省招办在投档前根据生源情况与学校商榷后确定。提前批公安武警类专业由于有身体条件及性别限制,调档比例控制在1:

1.5以内。第十七条 侦查学、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专业于本科提前批次录取,执行普通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余普通本科专业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应用技术本科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具体录取批次原则上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为准。第十八条 报考我校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的规定。同时,针对部分专业的特殊性,还应符合以下要求:报考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的公安武警类专业考生,我校不单独组织面试和体能测试,但考生原则上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关于印发〈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和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提前录取专业招生办法〉的通知》(教学司〔2003〕16号)中有关政治及身体条件的规定。第十九条 学校录取采取志愿清的方式,即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批准投档的考生,我校优先录取;在第一志愿录取未满的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前提下,不拒绝非第一志愿考生,但严格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投档原则及我校录取原则录取。不录取无志愿考生。第二十条 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取分数优先,同时参考相关科目成绩及特长的方式进行。即按投档成绩高低根据考生专业志愿逐个予以安排,如其第一专业志愿未满额,则将其安排在该专业,如已满额,则看其下一志愿,直至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专业志愿,再视其是否服从调剂进行处理。学校执行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加、降分政策。第二十一条 由于江苏省实行高考改革,我校对江苏省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为:选测科目最低成绩要求为B+B+以上,必测科目须达到4C1合格及以上等级,进档考生采取先分数后等级的排序办法。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一)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二)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特别是田径、排球、篮球项目);

(三)获得全国(高中)奥林匹克竞赛(单科)二等奖以上;

(四)参加北大、清华艺术冬令营获二级证书以上的艺术特长生。第二十三条 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我校本科提前批次的公安武警类专业女生录取比例控制在15%以内。第二十四条 录取时相关科目要求:本科第一批次所有专业原则上要求外语、语文单科成绩均及格;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统计学、会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劳动关系专业原则上要求数学单科成绩及格。我校英语(法律经贸方向)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专业不限制外语语种,但学生入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非英语语种考生请慎重填报。第二十五条 法学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法学专业学生由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共同培养,适用于同一培养方案。录取至法学专业的考生随机分到以上五个学院学习。第二十六条 2014年面向重庆市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面向农村学生开展专项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相关合格考生的录取按照教育部和重庆市相关规定进行(详情可上网查询)。第二十七条 录取结束后,我校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校园网上公布录取结果,考生可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网站查询。第二十八条 在学校收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提供的正式录取审批名册后,凡被我校录取的考生,由学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校寄发通知书给考生本人。对规定期限内没有报到又未向学校提出延期报到书面申请的学生,学校将视其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由学生自负。第六章 收费标准及其它第二十九条 收费标准:本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方式。学费由专业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构成。新生入学时按学年制的学费标准预收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2014级各专业学年制学费标准如下(供参考,2014年收费标准以重庆市物价局当年批复为准):

(一)英语专业每生每学年学费6800元;其他本科提前批次、第一批次录取专业每生每学年学费5600元;应用技术本科法学专业(律师方向)、法学专业(环境执法方向)每生每学年学费10000元;我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办法学专业收费标准目前正在审批中,最终执行标准以价格主管部门批复为准;

(二)住宿费每生每学年1200元。学生如因故提前结束学业,学费、住宿费的退还按物价等上级部门和校内相关规定执行。第三十条 奖助学金制度:为了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学校设立了新生奖学金(特等奖3万元、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三等奖5000元);为了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争优创先,学生除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外还设立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多种社会捐资奖学金。具体奖项详见我校学生工作部网站。第三十一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对新生进行全面复查,对不符合条件或有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行为者,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第三十二条 本科招生工作联系方式:学校网址:http://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西南政法大学重点专业:

西南政法大学全景地图:

西南政法大学历年分数线:

西南政法大学报考指南:

西南政法大学招生计划:

西南政法大学人气校友:

7.西南大学硕士复试 篇七

一、复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1.参加全国统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附件1: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各二级招生单位在不低于该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单位、本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划线并确定具体的复试要求。

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附件2:2014年西南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参加单独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附件3:2014年西南大学参加单独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二、复试生所需携带的材料

(一)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型、专业学位型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所需携带的材料

1.本人准考证;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学生证(在职人员带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大学学习成绩表;

5.《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一式两份,由考生单位填写)。附件4: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二)享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考生所需携带的材料

1.本人准考证;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学生证(在职人员带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大学学习成绩表;

5.《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一式两份,由考生单位填写); 附件4: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6.户籍原件及复印件;

7.享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须提供已签好的委托培养协议书,原件一式叁份。附件5:西南大学招收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合同

(三)其它优惠对象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名单已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网址为http://yz.chsi.cn或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未在研招网上公布的人员不享受该政策),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这类

考生在复试时须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三、复试学籍学历审核

近年来,教育部在对拟录取考生进行录取检查时,加强了对拟录考生学籍学历信息的审核。在教育部《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和《2014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明确提出,招生单位对考生的学籍学历信息有疑问的和考生学籍学历信息与全国学籍学历信息数据库信息不相匹配的,必须进行严格审查,并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学籍学历认证证明。在确认学籍学历真实性之后,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为此,各二级招生单位在复试时对考生的报考资格和学籍学历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对于学籍学历信息与全国学籍学历信息数据库信息不相匹配的(报考我校的考生在下载的准考证上“招生单位说明”栏里有提示)复试生,务必要求其在4月2日前提供学历验证或认证书(具体认证方法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说明)。否则,取消拟录取资格。

四、复试时间安排及程序

1.4月1日―4月2日,各二级招生单位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各二级招生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有研究生指导教师参加的复试小组,制定本单位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确定本单位的复试标准、复试方式、复试程序、时间地点,并于复试开始前进行公示,并至迟随复试通知告知考生。

2.4月3日前,各二级招生单位确定复试名单并按学校规定进行公示,并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

3.4月8-13日各二级招生单位组织考生复试。

复试期间考生自行到校医院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4月下旬,各二级招生单位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按学校规定进行公示。

5.5月上旬,重庆市教育考试院下发正式录取名单及录取库,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调剂须知

(一)从其他学校调到我校复试的程序

1.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2.各二级招生单位在研招网上审核申请材料,决定是否同意该生参加复试,若同意则在“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服务系统”回复调剂考生。

3.各二级招生单位安排调剂生复试,给出复试结果,并通知考生是否拟录取。对拟录取调剂生研招办将在研招网上将其置为待录取状态,然后考生再在研招网上确认待录取信息。随后,被拟录取的考生即向原报考单位递交调剂申请书。

(二)从我校调到其他学校调剂程序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和《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要求,学校不再提供调剂表及报考信息表。其调剂程序如下:

1.考生自行登录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无论通过何种形式联系调剂单位的考生均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填写调剂志愿)。

2.招生单位在中国研招网审核申请材料,通知考生参加复试。

3.若考生通过复试,被招生单位拟录取。则考生可向我校提交调出申请,填写《报考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考生调出申请表》。学校根据《调出申请表》和招生单位的接收调档函,办理调剂手续。

附件6:报考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考生调出申请表

六、信息公开

1.各二级招生单位在主页上公布复试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

2.各二级招生单位在主页上公示复试考生名单(含初试成绩)。

3.经复试后,各二级招生单位在主页上公示拟录取考生名单(含复试成绩及综合总成绩)。

4.学校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统一公示拟录取考生名单。

8.西南大学社团汇总 篇八

兴趣爱好类(20个)半夏社

电子竞技协会

服饰与化妆协会

花卉学会

七弦吉他社

军事爱好者协会

旅游协会

风翼动漫社

棋艺协会

摄影协会

手工艺协会

书法协会

涂鸦部落

演讲与辩论协会

影视协会

紫韵茶艺社

梦幻轮滑社

音舞艺和团

爱车俱乐部

华星书友会

文娱体育类(7个)

健身协会

求索剧团

武术协会

音乐艺术协会

羽毛球协会

足球协会

排球协会

社会实践类(9个)

创业协会

大学生兼职家教联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会

公共关系协会

管理协会

励志协会

素质拓展协会

社会交际交往协会

校园DM社

学术科技类(26个)

晨曦文学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

地理学会

电子商务协会

飞跃重洋

韩语协会 计算机协会

经济学会

普慧学社

日语协会

生物学会

桃园文学社

未来教育家联盟

心理协会

学生法律援助中心

学生陶行知研究会

医药学会

饮食文化协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

中外文化交流协会

作孚学社

国学研讨协会

外语协会

中华风韵社

三农学社

校马克思主义研讨会

志愿服务类(10个)

爱村?环联

红十字会学生志愿者分会

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大学生农村教育协会

青春爱心社

青年志愿者协会

灾区学生联盟

真情携手志愿者服务队

免费师范生爱心基金互助社

关注健康协会

9.讲话2西南大学 篇九

2009-12-03 21:40:35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025次 评论:0条

尊敬的志杰书记、卢波副书记、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举国欢庆神七飞天圆满成功,十七大胜利闭幕的喜庆日子里,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重庆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会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工作部署会这样一个全市大学生的盛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西南大学向志杰书记、卢波副书记,向所有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在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学校校园面积9600余亩,现有学生5万多人,教职工5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3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100多人。学校学术氛围浓郁,校园建设文明和谐。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遵循“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彰显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的特色,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教学理念培养人才,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西南大学具有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社会实践工作坚持“受教育、长知识、炼才干、作贡献”的原则,突出思想教育功能,全面实施才能锻炼,让学生体查社会,了解国情,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懂得如何用自己所学知识实实在在为基层服务,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建设出力。由于在社会实践方面成绩突出,学校自1987年以来连续21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今年七月,在全国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热潮的新形势下,为激励和带动全校青年学生全面深入的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我校以今年重庆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开展了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主要围绕“勇担强国使命,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根据“按需设项、按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开展了包括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宣讲十七大精神,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注四川特大地震、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弘扬奥运精神,共建和谐家园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校在开展此次为期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心策划,统一部署,组建了1支全国重点服务团,11支重庆市重点服务团,31支学院实践服务团和185支青年志愿者智力支乡小分队,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同时还有25000余名大学生在全国各地,分散独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整个系列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良好的教育意义,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例如,我校赴绵竹心理援助服务团和赴北川社工志愿者服务团,通过其踏实工作和无私奉献,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许和好评,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联还专门向学校发来感谢信,对我校对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大力支援表示由衷的感谢。此外,我校学子还积极参与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赛会志愿服务工作,其中青岛奥帆委还向学校发来感谢信,高度评价和肯定了我校学生在志愿服务奥运会中的出色表现。我校在今年的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事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此次大会在我校召开,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相信通过此次大会,一定会在西南大学广大的青年学生中进一步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并推动我们西南大学的社会实践工作再创佳绩,迈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10.西南大学国培总结 篇十

本人于****年***月至****年***月参加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专科学习。在学习期间,我就职于*****有限公司,从事车场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主要负责轨道交通综合基地里给排水、低压配电设施设备、立体自动化仓库、移车平台、污水处理设备等的管理和维修专业技术工作。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主动地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投入到实际操作中,坚持谦虚、踏实、勤奋的工作准则,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广大职工、单位领导的认可。

作为一个理论知识欠缺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在轨道交通行业中,知识的运用与经验积累至关重,而轨道交通又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而我负责维修的车辆段机电设备,覆盖400V以下配电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污水处理设备等等,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三年多的认真学习和辛勤工作,从广度和深度上很大地拓展了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了业务技能。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学习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作如下总结。一、一号线马家岩车辆段400V以下低压配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监测、低负荷试验、正常运行

公司马家岩车辆段400V低压配电设备众多,它包含从供电楼降压变电所引出的后端所有的配电箱、配电柜、照明设备、电缆等等。在安装过程中协助建工七建、四川汉舟电气厂、华东变电公司及其西门子接触器厂家等从供电楼安埋电缆专线、配电柜装设,断路器保护定值调试,抽屉柜空载运行调试监测、带负荷运行调试监测。段内布线、设备安装,功能测试,数据监测。

正是在这一阶段,我真正对电气安装调试工程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第一次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第一次结合。在运行监测期间,针对故障问题,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对断送电,故障处理等操作规程有了一定的接触。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我又锻炼了自己动手操作能力,参与整个低压配电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将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提升。二、一号线赖家桥车辆段400V以下低压配电设备通电、调试、监测、低负荷试验、正常运行

参与公司赖家桥车辆段400V以下低压配电设备通电调试工作。在整个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过程中,按照电力调度制度,负责与车辆段相关负责人联系,对送电过程中,保障了送电安全。在本次工作中,了解了电力调度相关规章制度,为以后独立负责公司内部送、停电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也了解到低压配电设备投运前检修制度,对常规断路器、接触器运行具有一定的掌握。在车间试送电验收期间,做到对配电设备监测,做好仪表参数记录,针对电压异常,立刻向领导汇报,保障段内生产用电稳定、安全运行。在这一阶段,通过多次对低压配电系统设备检测,了解设备性能,将教学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为维护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污水处理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改造

污水处理系统由集水池、调节池、污泥池,污水处理设备,污泥处理设备等设备和部件组成。配合重庆光华环保有限公司对设备进行安装,并负责对设备的各个节点,功能模块、系统功能等进行综合检测与调试。并结合所学的(**)课程里关于***的知识,对污水处理的运行工艺提出了改进方案和技术改造,如流量计前段增加闸阀,溶气泵前段增加电磁泄压阀等,改造后增强了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可操作性。

四、自动化立体仓库维修管理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在不直接进行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地存储和取出公司物资的系统。它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机电技术等为一体,在公司物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新兴设备,以前没有见过,现在只有硬着头皮,参与其中,按照操作说明书,一点点的学习结构原理。将所学知识融会到里面进行理解,原本的难点一下就变得简单多了。这为后期的近一步维护管理打下了基础。

五、污水处理系统维修规程(试运行)草拟、自动化立体仓库维修规程编写

因公司新线建设处于投产初期,机电设备管理薄弱,针对内部各污水处理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组织建立内部维修管理规程(试运行)草拟。就如何准备材料、利用工具、对堆垛机、运输机等仓库组成设备和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维修等工作步骤的规范。通过该规程的规范,既保证了生产质量,又保证了生产安全。

六、设备故障统计分析,便于申请备品备件

主持建立了公司设备故障率统计制度,针对不同设备故障情况,制定不同维保方案,对设备参数及时掌握,为申请备品备件提供措施依据。针对今年来公司运营成本不断攀升,为响应公司节能降耗号召,对车辆段各生产用房、办公设备使用情况、故障情况,进行汇总、安装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将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落到实处,对各生产用房高故障率的设备统一进行更换,按需申报,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对故障部件进行修复,减少维修成本,为节能降耗做出贡献。

以上是我学习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总之,在交大学习的这些理论知识确实是对我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一次非常好的补充。同时我也意识到“当好轨道螺丝钉”这句话的真正涵义。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争做领导好帮手,努力争当技术能手,努力争当班组好榜样,特此感谢各位辛勤的老师们,愿您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

上一篇:三年级写事作文公开课下一篇:小学生幸福周记:那天我与幸福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