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精选10篇)
1.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一
数学科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高校招收新生而举行的选拔性考试.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
2.命题要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高考改革原则,确保公平、公正、科学、规范.
3.命题要结合我省数学教学实际,有利于新课程改革,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能力.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
4.坚持稳定为主,着力内容创新.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
5.试卷应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能力.
二、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为150分.湖北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仍不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结构
全卷共21道题,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空,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必须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各题型题量和赋分如下: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解答题共6小题,共75分.
四、难度控制
试题按难度系数(简称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4~0.7之间的题为中等题,难度在0.4以下的题为难题.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三种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五、题型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和试卷结构,特编制下列题型示例(题型示例基本由各地高考试题组成)供参考.所列样题仅用于体现各种题型的特点及难度,它与考试时试题的题序安排、考查内容、题目难度没有对应关系。
2.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二
江苏省高三语文复习一般都会研究《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 但是很多人可能会遗忘《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是“使广大语文教师正确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精神, 切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的课程目标要求, 有效进行教学活动”而特别制定的。可以看出它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的具体化。《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语文》制定的标准必然是符合《课程标准》的,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高三语文复习回归《教学要求》就是回归《课程标准》, 也是回归复习的常识。
二、具体细化
下面我选择《教学要求》中“阅读与鉴赏”这一部分与《考试说明》对照, 来说明“考试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一) 阅读与鉴赏的指向:“立人”
《考试说明》中具体落实《标准》中“感受与鉴赏”的要求是:“中外又学作品阅读鉴赏, 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要求学生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人格, 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在2009年江苏卷的《上善若水》和2011年的《这是你的战争》中有明显体现。《上善若水》借都江堰的建造科学, 功效持久以及治理都江堰人的功绩说明最高的善就如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竞高下”。这种“上善若水”的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底蕴。《这是你的战争》强调个人的追求在于国家大义、民族危亡之际的取舍, 体现了价值导向,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指向《标准》的。
(二) 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整体”
《标准》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应在《考试说明》中就是:“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 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 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几年高考题加重了对这类题目的考察, 其目的就是强化《标准》在日常教学中的指向作用。请看以下题目:
1.《麦天》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6分) (2007年) ;2.《侯银匠》:小说第二段 (“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 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分) (2008年) ;3.《都江堰》: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 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5分) (2009年) ;4.《谈静》:文章题为“谈静”, 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 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5分) (2010年)
这一块是近年高考中尤其注重强调的题型。从能力上来说, 这是要求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贯彻“整体阅读”, 即“整体”—“局部”—“局部”;“综合”—“分析”—“分析”的阅读过程。
(三) 阅读与鉴赏的重点:“内涵”
《标准》中提出“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能感受形象......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 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看《考试说明》中指向更明确:“‘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 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 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2010年的《溜索》最后一题是此类要求的典型体现: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 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
这道题目的参考答案是:
深刻意蕴: (1) 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 战胜艰险; (2) 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 相互信任, 关心爱护; (3) 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 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 “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 (1) 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 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 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 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人物、动物乃至峡谷在这里都需要学生能从形象的角度出发, 注意内涵的“多义性”和“象征性”。
三、尊重常识
3.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三
一、命题立意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
与其他省市的考试说明和江苏省前两年的考试说明相比,《2008考试说明》在内容、结构、题型、赋分等方面都有显著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掌握贯穿其中的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正确解析它的钥匙。
《2008考试说明》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2007考试说明》)的提法是“引导考生提高人文素养”,《2008考试说明》则提出“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它要求对学科主干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覆盖,并在具体内容和等级上有所强化和调整;它扩大了名句名篇、修辞手法、文言虚词等的考查范围,加试题中还有文言句读的考查。与《2007考试说明》相比,《2008考试说明》对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层级整体上提高了一级,从2007年的理解B级、分析综合C级、鉴赏评价E级,到2008年的分析综合C级、鉴赏评价D级、探究F级。写作的分值由2007年的60分增加到70分,而且基础能力层级也由D级提高到E级,这说明对作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2008考试说明》突出了对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对常用字字音的考查强调了应用性:“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把汉字与标点符号的考查放在作文的具体语境中,因为作文最能看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考查由2007年的6题24分改为2008年的5题18分,但相应的增加了现代文阅读和默写的分值,体现了课程改革强化阅读记诵和写作的基本趋向。尤其要注意的是,文科加试中的文本材料可能来自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是对应用能力直接而有效的考查。
《2008考试说明》特别强调对审美能力的考查。在鉴赏评价方面,《2007考试说明》的要求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注意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指向评价的准确、严密和深刻。《2008考试说明》则突出了审美要求:“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探究是新课程的重点,也是学习和考查的难点。《全国考试大纲》的探究题放在选考部分,让考生在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种。江苏则将探究题放在必考部分,而且明确规定放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文学类文本较之实用类文本要丰富复杂得多,更能使学生有所发现和创新,进行个性化探究,它可能是与审美结合在一起的更高级的探究。这当然增加了难度,但也成为《2008考试说明》的亮点。根据苏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的体例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就应开展探究活动,而且近两年江苏高考已对探究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8考试说明》加大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当是必然的。
二、内容结构凸显江苏高考特点
准确认识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才能深刻理解《2008考试说明》。与传统模式相较,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在考查、评价、选拔等方面的理念和方法都有较大改革和发展,具体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统考录取看语数外三门总分,突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选修科进行学业水平测试,采用ABCD四个等级,淡化分数,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但要上本科者选修科必须在B级以上;考生综合素质必须合格,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公民素质。《2008考试说明》就是在此方案的基础上产生的。
1.结构调整。(1)板块调整。语文考试为150分钟,满分160分;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另有加试题,延时30分钟。试卷内容有必考、选考和加试三块。必考有四大内容: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选考内容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加试内容为文言文阅读、名著名篇阅读、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2)必考、选考比例调整。《全国考试大纲》要求必考内容占80%~85%,选考内容占15%~20%。江苏则必考为142分,占88.7%,比例偏高;选考为18分,占11.3%,比例偏低。但选修历史的文科考生另有40分加试题,与选考相加为58分,占总分的29%,则又高于《全国考试大纲》的要求。文理科考生均加大了必考内容,选修历史的考生还另有加试,必考、选考两方面的增容,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
2.加试区分。根据高考方案学业水平的等级划分,选历史科的考生有50%能达B级,但江苏省选修历史的文科考生多而录取人数相对较少。据测算,这50%中仅有40%能上本科,所以必须加大区分度,选考历史科的考生另设加试题40分。选考历史的文科学生也应当具有更全面更良好的语文素质,加大区分度有利于选拔。
3.分值提高。《2008考试说明》比《全国考试大纲》多10分,这10分加在作文中。以往作文高考分数偏低,说明作文教学有待加强。高考增加作文权重,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作文加分后也提高了录取总分,也有利于对理科人才的选拔。
4.权重变化。《2007考试说明》鉴赏评价的层级为E,《2008考试说明》则降为D。鉴赏评价中有些题目可能与探究题交叉,鉴赏中有所发现、评价中观点有所创新,就是在探究。对鉴赏评价层级的调整有利于其与探究题相区别。变化最明显的是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全国卷、2007年国家课改四省区卷和江苏省前几年的试卷,第一部分都是字词注音,现代文阅读一般放在Ⅱ卷,而《2008考试说明》将它调至开头,开卷就是现代文阅读。同时还加大了现代文阅读的分值,江苏2007年现代文阅读已从2006年的7题31分提高到8题34分,《2008考试说明》则进一步提高到8题38分。现代文阅读权重的加大,增强了时代感,更具实用性。
5.体现苏教版语文教材特点。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上,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来有强调人文性的倾向。2006、2007年江苏高考就非常重视选文和命题的人文性、时代性和经典性。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鹭图》、2007年的《麦天》,均文质兼美,具有体现生命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丰富内涵。同时,这两道题也被公认为有探究性:《一幅烟雨牛鹭图》最后一问“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麦天》最后一问“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而作文方面,江苏高考题追求诗意和美感的倾向一向较为明显。
江苏新课程各科实行一纲多本,但语文基本上使用苏教版教材。苏教版语文教材秉承新课程理念,在内容、体例上有独到的呈现。教材呈现方式势必影响日常教学行为,日常教学又势必影响高考。新课程苏教版语文教材,不以知识能力为体系,而以学习专题统整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学习专题以探究为核心,在必修教科书中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着眼于学习过程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学习专题强调的人文性和探究性,一定会在2008年高考中有所体现。
三、守正出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包括高考在内的语文课程改革只能是一个守正出新的渐进过程。守正出新,是传承和扬弃,是提高和创新。《2008考试说明》在结构、内容、赋分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守正中的出新。
《2008考试说明》较《2007考试说明》还有多处精细调整和修正,或更具体,或更准确,或有所提高。在“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分析综合”部分,多了“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要求,并且具体明确为:“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在谈到鉴赏评价时,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中的“语言”独立出来,将原来对语言的要求“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改为“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并注明“‘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表现力’重在艺术性”。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要求改为“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技能”,并将表达应用的能力层级由D级调到E级。
《2008考试说明》具有刚性原则,但也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如在内容方面,对现代文阅读提出“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对鉴赏评价,提出“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在难度方面,提出难易比例为:易30%、中50%、难20%。具体试题的难度界定,不仅要根据课标要求,还要看具体学情。因为课标的要求很原则,没有也不可能细化,是难是易还是中,归根到底要以学生的掌握为尺度。
对选修历史科考生的加试很有创意,加试的三个题目从三方面立意:必考、选考部分侧重现代文,加试第一题则用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断句和问题回答可考查学生的功底,这一项侧重阅读的深度;第二题名著名篇阅读,可能涉及本已停考数年的文学常识,这一项侧重阅读的广度;第三题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是新题型,涉及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这一项着眼于阅读的创新性。这三题能够全面而深入地考查选考历史科的学生的水平。
4.2014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四
2014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虽文面上较往年有大变化,但考纲的主体内容,包括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则沿袭以往,呈现尊重规律、稳中求变的特色。“典型题示例”也做了调整,除保留部分历年江苏高考精题外,增加了部分外省高考精题,如实用文中有说明性小品文、两种类型的材料作文题,这些应该有很强的暗示性。
局部看,现代文阅读把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两大块考点合并,分列“理解”(重要词语、概念,重要句子含义)、“分析综合”(结构、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品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概括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探究”4个层次11条,成了一个符合规律的阅读能力系统,有效解决了命题实践过程中文体与能力考查点不匹配的问题;论述类文本体类上增添说理散文。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去掉“筛选文中信息”增加“辨析文句意义”,结合“典型题示例”《古弼传》的例子,有考文字表达理解的迹象;名句名篇默写初中名篇去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增加《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山坡羊·潼关怀古》达27篇,高中部分不变。语言文字运用去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增加“提炼语意”,更适应信息时代对学生提取与理解繁杂信息能力的要求。作文最大变化是“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终于给了抒情散文合法的地位。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飞鸟集》《子夜》,达11部。这些表面的变化背后,是对学科能力体系的更清晰认识,是对生活所需能力的反映,是对学生素养养成构成的尊重与更高要求,是对考试实践经验的总结。
5.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五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考试说明》已于出炉,今年湖北省高考考试继续实行“3+X”模式,语文、数学、英语为自主命题。与去年相比,语数外三科都有微调。
语文:不再考《水调歌头》
古诗词考查中,《鱼我所欲也》《使至塞上》《水调歌头》走了,《观沧海》《行路难》《破阵子》来了。此外,《孟子》列入今年考试范围,并增加《谈美》作为备选内容。水果湖高中语文教师辛世民说,《说明》在“考试范围与要求”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中,均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并提,二者不再像往年一样为隶属关系,说明加大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文言文阅读部分对常规虚词的考查达到18个,比往年有所增加;
●今年,首次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纳入考查内容;
●默写题部分,增加了“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上秋来风景异)”等初中经典篇目。
6.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六
——《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3月27日,《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在高三师生的千呼万唤中终于出炉了,它对于我们备战2008年高考无疑是个指挥棒。因此,加强对《考试说明》的学习,理清考试内容的变化,把握考试结构的调整,明晰考试题型的配置,对于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考试说明》三大新变化:复习时不可忘记的“新景观”
今年的《考试说明》,总体上保持了2007年《考试说明》的基本内容,但是“稳中求进”“稳中求变”是每一年《考试说明》调整的一个基本原则。今年的《考试说明》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与赋分调整较大,进一步强化主观题的地位。《考试说明》规定: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其中第I卷(选择题,共15分)包括: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文言文阅读(9分)。第II卷(共135分)包括:文化经典著作阅读(10分),古诗鉴赏(6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7分),表达应用(16分),写作(70分)。从赋分上看,第I卷的选择题由2007年的21分降到15分,而“表达应用”由2007年的10分提升到16分,其它部分的分值不变。这一降一升,意味着试卷将进一步加大主观题的分量,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强调“有用”语文的命题理念,同时符合新课标的“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要求。2.考试内容有所调整,进一步凸显整体阅读的能力。从《考试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基础知识将结合在阅读、语言应用与写作中检测,命题将注重语文积累、语文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而教师与学生一再关注的“名著阅读”,今年有所调整。进入考试范围的名著篇目有9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删减了2007年要求的《老人与海》、《匹克威克外传》这两部。其目的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集中时间去认真阅读有关的名著,能从名著中汲取文学的营养,而不至于“走花观花”,把名著阅读变成“快餐式”的浏览,这正是《考试说明》中强调的“文学名著必须通读原著,不能以读‘架子书’(导读、梗概等)来代替原著的阅读,更不能用识记‘作家作品’来敷衍名著阅读”的要求。
3.错字扣分上限3分,进一步规范常用字的书写要求。这一点与2007年有所不同,今年是每一个错字扣1分,封顶3分,但考生不必惊慌失措。去年我省高考作文就实行“每两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的规定。试卷不单独设置“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这一考点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对这一考点内容的放弃,而是把融入写作中一并考查。“错字扣分上限3分”,是对考生的一种人文关怀,但考生要牢记,卷面整洁、书写正确、字迹清晰是每一位阅卷老师所喜欢的。
二、“参考试卷”三种新题型:备考时不可不练的能力
今年《考试说明》还在“参考试卷”中设置了三种新的题型,对这三种新题型,我们在备考时要加以研究,从而训练学生所应掌握的基本能力。
1.名著阅读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意在表明名著阅读题可以有新的题型。而在2007年的“参考试卷”中却以四道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的。今年的 “参考试卷”的第9题,把名著的阅读、鉴赏化解成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赋分为5分。如第9题的A项:
A.克定身子挺直地跪在那里,两只手左右开弓地打自己的脸颊。他那张白皙的、清秀的长脸被打得通红。他还是不停地打着。
这段文字描写了克定被责罚的情景。由于克定的女儿向高老太爷告状,说他在三四个月里面结识了几个坏朋友,走上了邪路,租了小公馆,娶私娼做姨太太,骗了妻子的首饰拿去当卖。高老太爷气极而责罚他。(《家》)2.自然科学类文章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意味着要求学生掌握“阅读”与“表达”的能力更高了。往年,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是在第I卷以“选择题”方式进行考查,曾一度被人戏称为“文字游戏”。今年改在第II卷“表达应用”题中考查,题型为填空题和简答题,分值为6分。这不仅意味着今年语文第I卷选择题的分值进一步减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今后的语文学科教学应该彰显“阅读”与“表达”这两大功能。如“参考试卷”的第14题: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材料略),根据要求答题。(6分)(1)给这则材料提取三个关键词:、、。(2分)(2)这则材料介绍了对人大脑里存在生物电流a节律的研究结果,请分点加以概括。(4分)3.“补写”材料内容,意味着“时文评论”在“语用题”中的新地位。“语用题”是每一年高考语文命题改革的“试验田”。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稳步推进,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是“课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在今年的“参考试卷”中的第16题就渗透着新课程的理念。
示例:阳光社区准备推荐董劲松为市报“十大公德人物”候选人,拟写了下面的推荐材料,请在横线处用赞扬的语言概括董劲松的事迹,将这则推荐材料补充完整。(25字以内)(3分)董劲松,男,阳光社区保洁员。由于他的辛勤工作,我社区连续5年获得区级“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他主动帮助居民解决遇到的困难,长年义务照料3位孤寡老人。他还担任业余治安巡逻员,多次勇敢地与歹徒搏斗,5次负伤,为保护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董劲松同志。因此我们认为,“十大公德人物”这一称号,他应是当之无愧的。
三、备考新对策:关注变化、扎实基础、稳步提高
《考试说明》已摆在我们的面前,考试的内容已是一锤定音。面对兵临城下的高考,我们必须沉着应“考”、稳扎稳打,才能夺取高考的新胜利。1.关注变化,强化新内容。《考试说明》的变化,意味着今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题型赋分等方面的调整,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以“变”应“不变”,透过“变”的新面貌,找到“不变”的规律。如,名著阅读的考查,虽说减少了两部作品,但是其考查的核心内容是不变的,即《考试说明》所说的“读书,是读书人永恒的话题,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旨在促进中学生坚持开展有益的课外阅读,确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其中有一道题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只是题型的变化,它所要求学生了解原著中主要内容,或对相关内容作初步的分析、鉴赏是其实质所在。所以,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 引导学生掌握《考试说明》所规定的9部名著,切不可抱着“名著梗概”这类“压缩饼干”不放。而应该“化整为零”,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阅读有关的原著。这样,一方面可以化解学生焦急的心理,另一方面又可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2.扎实基础,强化新能力。在备考过程中,不管考试内容如何调整,关键是要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训练到位。随着考试时间的逼近,不少学生往往只顾在“题海”中学会如何攻破“难题”的本领,甚至还有“猜题”、“押题”的现象,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训练。尤其是“基本思维”的训练,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显得特别重要。如今年“参考试卷”中“补写”题,从表面上看,是要求学生对一个人物或事件内容的概括。但是,如果一个考生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因果推断能力,就无法顺利完成这道题。同时,这道题对语言的要求也作了明确的规定,题干中有“用赞扬的语言”,因此又涉及到“感情色彩”问题。而最后的一句话是对人物的“评论”,又有简单的“时文评论”的特点。类似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上,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3.稳步提高,强化备考意识。眼下,不少学校都已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要坚持“盯目标,明对象,分层次,力提高”的复习策略,通过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基本技能的掌握、探究能力的培养、基本方法的落实,切实提高复习效果。要充分考虑高三毕业年级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可能存在的“夹生饭”问题,加强针对性训练。要合理安排层次,精选重组训练题、测试题,做到训练有目的,能力有提高。要认真设计教学环节,精心打磨课堂细节,精选重组每一道试题,使每一堂课、每一道题、每一次训练都能保证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三学科复习备考效益。同时,新课程实验工作正在逐步深入,今年是大纲教材向课标教材过渡 的最后一年。因此,使用大纲教材复习时,应适当关注新课程的理念,使高考复习适应过渡阶段的考试要求。如,要加强思维的整体性、序列性、周密性的训练,要加强有效解读材料以发现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加强精要性信息和细节性信息的阅读处理能力,这些都是当前新课程十分关注的,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总之,只要我们领会《考试说明》的宗旨,明晰它的要求,就能在备考工作中做到宋词《酒泉子》中所说的“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高三语文备课组
7.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七
解读一: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
《2014考试说明》语言运用的要求中说到英语单词的含义并非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思, 其含义随不同的语境会有所不同。学生要能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变化的词义, 真正初步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我分析每一年福建高考英语卷, 发现出题人都在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如,
(2013福建高考英语试题C篇) 65.If you buy six 2012 U.S.Mint Silver Eagles by post, you should pay at least____.
A.$230.7 B.$233.7
C.$240.7 D.$243.7
而在文章中的最下方有这段内容:Your cost
学生看到这里, 大多就选了A, 实际上在图片下面有个Note:$10 s/h (shipping and handling) for each purchase。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 明确知道shipping和handling的词义。如果学生看不懂这两个词, 答案无法正确。
(2013福建高考英语试题D篇) ...It would remain the case, of course, that Mrs.Bennet would be one of very few women on the company board, ...—and might even have hobnobbed (攀谈) with influential figures.
如果学生只知道board是“板”, figure是“计算”的意思, 那这段内容会给他们带来干扰。
(2012福建高考英语试题完形填空) “Raddar?”he said, using my childhood nickname (绰号) .I was astonished at being so50addressed (称呼) .
address大家熟悉的意思是地址, 这里却是称呼。
(2010福建高考英语试题完形填空) Ifound the fish45surrounded in a sea of customers.“I’d like to buy some fresh fish, ”I shouted to the fishman.
45.A.farm B.stand C.pondD.market
这题在当年的得分率非常低。因为很少学生了解stand有“摊位”的意思。
(2014厦门高三质量检查阅读理解A 1) ...picking up speed once we hit the main road.
联系上下文, 这里的picking up是“加速”的意思, hit the main road是上了主干道的意思。
(阅读理解E) The linguist, whose work i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PLOS ONE, said, Once you’re outside of a certain range of familiarity, novel and exotic sounding voices might become more attractive.
这儿, “novel”不是小说的意思, 而是新颖、奇特的意思。
纵观这几年的试卷, 出现了stand, address, board, figure, handle, ship等类似这样的大量的词, 那今年又会出现哪些词, 我们应如何应对呢?
策略一:通过文本学习熟词 (生) 新意、一词多义、激发学生动脑思考, 提高词语猜测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比如, 1.Many of his friends backed his plan.
2.Mother cans fruit.
3.The UN has done a lot for the cause of world peace.
4.Here is$500;that should cover all your expenses.
5.His name escaped me for the moment.
6.It was in that express way that the traffic accident happened.
7.Are you game to climb the mountain?
8.He has strong grounds for more money.
策略二: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 我经常直接把单词的意思、用法告诉学生, 很少去培养他们根据语境猜词的能力, 顶多在讲评阅读理解中有遇到猜测词义的题目, 才讲解一下。而在高考中, 这项能力是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训练的, 要不断创造各种语境, 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解读二:构词法是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方法
在《附录:语法项目表》中要求学生掌握构词法、合成法、派生法、转化法、缩写和简写。
例如, (2013福建高考英语试题E篇) 72.
According to Alex Goldberg, it is difficult for schools to offer the mentoring due to_____.
A.the lack of support from firms
B.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C.the effect of unemployment
D.the shortage of money
原文提到:
At a time of funding cutbacks where schools are finding it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offer this kind of mentoring,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at these opportunities are available both to help youth with their school work and grades and to give them opportunities which may help shape their futures.
这题答案选项 (D) 是the shortage of money, 原文词cutbacks显然是答案中shortage的同义词表达, 而这两个词都是合成词。
(2013福建高考英语试题C篇) 66.The ad strongly encourages people to purchase the silver coins by____.
A.shopping online
B.making a phone call
C.lining up in front of the stores D.writing to the company
Note:$10 s/h (shipping and handling) for each purchase
For fastest service, call toll-free 24 hours a day
66题的原文:For fastest service, call tollfree 24 hours a day.
66题的答案选项 (B) 就是making a phone call, 是原文词call的同义词表达, 而toll-free带来干扰。
(2013福建高考英语试题C篇) Today, you can graduate to the front of that line.Buy now and you can own these brilliant uncirculated Silver Dollars for only$38.95!
64.What is stressed in the ad?
A.The coin is of high quality and worth collecting.
B.The coin can be circulated as a currency.
C.Limited supplies guarantee a stable price of the coin.
D.Demand for the coin is bound to break records.
在B选项中uncirculated是circulated的否定式, 这样, 很快可以排除B选项。
(2013福建高考英语试题B篇) …a technology already available 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平板电脑) that overlays information onto the screen about one’s surroundings.
这句话中smartphones和overlays都是合成词。
(2014厦门高三质量检查) Last week’s announcement marks the first time an endangered fish has recovered enough to be delisted.
Delisted词根是list, 前缀de, 后缀ed.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些基本的构成法, 在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中将举步维艰。
策略:掌握构词法知识, 扩大词汇量
1.掌握合成词, 如stand的合成词:
Four steps to succeed:Stand the loneliness, withstand the temptation, understand how to give up, learn to choose.成功人生四部曲:耐住寂寞, 抵住诱惑, 懂得放弃, 学会选择。
2.了解前缀后缀含义。比如词根pose, 掌握了ex-, im-, dis-, re-, de-, inter-, trans-, pro-的含义, 就可以明白expose, impose, dispose, repose, depose, interpose, transpose, propose。
解读三:词汇要求方面有变化
由《考试说明》解读可知, 词汇表II收入40个词频较高的常用词;词汇总计约3420个; (不含附录后的国家、月份、星期、数词等词汇) ;新增20个词。
2014新增20词:
1.capable (a.) , 2.career (n.) , 3.critical (a.) , 4.curiosity (n.) , 5.detail (n.) , 6.drama (n.) , 7.economy (n.) , 8.efficient (a.) , 9.emotional (a.) , 10.factor (n.) , 11.feature (n.) , 12.highlight (n.&v.) , 13.impact (n.) , 14.investigation (n.) , 15.issue (n&, v.) , 16.release (v.) , 17.resource (n.) , 18.significant (a.) , 19.transfer (n&V.) , 20.vary (v.)
那这些词汇会如何被检测呢?我们来看看2013新增词汇的考法。例如, 2013新增高频词involve, 在2013高考中以单选的形式考出来。
24.Michelle found a job as a high school teacher which____spending quite a lot of time with students.
A.enjoysB.involvesC.practices D.suggests
2013新增高频词opportunity在2013高考中以完形填空的形式考出来:
In 1972 David Smith had such an40.Smith, an adventurer, decided to spend a night41in St.Michael’s Cave as a test of42.In his book HUG THE MONSTER, he tells of hearing43sounds all around him as he lay there in the dark, damp, and deserted cave.
40.A.journeyB.dreamC.accident D.opportunity
2013新增高频词community在短文填词中的体现:
The Old saying starts, “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and distribute them to (80) ______ (社区) center and homeless shelters.
策略:全面掌握这二十个词汇的用法。
Noun
1.[C]an important topic that people are discussing or arguing about
重要议题;争论的问题:
a key/sensitive/controversial issue关键的╱敏感的╱有争议的问题
This is a big issue;we need more time to think about it.这是个重大问题, 我们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考虑。
Don’t confuse the issue.不要模糊焦点。
2.[C]a problem or worry that somebody has with something (有关某事的) 问题, 担忧:
Money is not an issue.钱不是问题。
If you have any issues, please call this number.?如有问题, 请拨打这个电话号码。
3.[C]one of a regular series of magazines or newspapers一期;期号:
The article appeared in issue 25.该文发表在第25期。
4.[C]a number or set of things that are supplied and made available at the same time一次发行额 (或一套) :
The company is planning a new share issue.公司正计划发行新股。
a special issue of stamps特别发行的一套邮票
Verb[VN]
1.~something (to somebody) to make something known formally宣布;公布;发出:
They issued a joint statement denying the charges.他们发表联合声明否认指控。
The police have issued an appeal for witnesses.警方发出了寻找目击证人的呼吁。
2.[often passive]~something (to somebody) ~somebody with something to give something to somebody, especially officially (正式) 发给, 供给:
to issue passports/visas/tickets发护照╱签证╱票
New members will be issued with a temporary identity card.新成员将配发临时身分卡。
2014厦门市高三质量检查中考查issue的用法:
23.The authorities______an orange warning and urged people to stay indoors due to the smog.
A.commandedB.struckC.cancelled D.issued
解读四:短文填词设题方式有变化
今年增加了词汇和短文填词的长度, 便于为提供考生更多的信息;设题方式也变了, 不是一行一个词;
2014短文填词设题特点:
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 本题以一篇约180词的短文为载体, 要求考生根据问题语境和提示, 在短文的空格内填入一个适当的单词, 使短文意思连贯通畅。考查以实词为主, 兼顾其他词类;
首字母和语境提示分别3-4个, 汉语提示2-3个。
策略:多加练习
1.选择一篇180词左右的文本, 根据你想要考查的词汇进行改编.
2.学生完成任务后还可成为一篇很好的文本诵读材料。
如2014厦门一中月考卷, 短文填词:
...Cycling is a safe, clean, healthy, inexpensive way to get around.It not only (77) reduces (减少) traffic congress and pollution, but also (78) contributes to public health.Bikefriendly (79) policies (政策) have also led to the phenomenon.
这篇短文不仅让学生掌握reduces, policies, 而且也可以收获a way to do, contribute to, lead to的用法, 非常值得背诵。
8.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八
语文 题型未作限定
语文限定用时150分钟。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与2008年不同的是,第Ⅱ卷题型数没作限定,去年则限定为4种题型。
必做题共132分,其中,语言文字运用27分,古代诗文阅读30分,名句名篇6分,现代文阅读9分,作文60分。选做题共18分,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所选文本后的题目。
数学 考试范围有调整
数学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共12题、6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主要考查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填空题共4题、16分。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共6题、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与2008年相比,数学(理工类)考试范围有调整,“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在2008年为指定选考,今年则没有指定选考。数学(文史类)中,选修系列4的内容,在2009年暂不列入数学科目的命题范围。2009年数学(理工类)说明中还去掉了: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英语 词汇量要求3300个左右
英语要求词汇量为3300个左右。英语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英语及相关专业考生增加口试。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50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05分;第Ⅱ卷为书面表达题,共45分。第I卷包括听力,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英语知识运用,测试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简单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阅读理解,测试考生阅读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第Ⅱ卷为书面表达,分为阅读表达和写作,测试考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文综 选做题“3选1”
文综满分为240分,限定用时150分钟。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共25道题,每道题4分,共10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必做题部分共4道题,110分;选做题部分,凡列入今年文综命题范围的每个选考模块内容均单独命制1道试题,要求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每题分值均为10分,共30分。选做题不跨学科、不跨选考模块命题。思想政治必做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地理、历史必做题的分值比重分别约占32%。
思想政治: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以及时事政治内容;
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两个模块的内容。历史: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3个模块的内容。地理:必考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另外,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3个模块的内容。
理综 选做题“8选4”
理科综合满分为240分,考试限定时间150分,第Ⅰ卷为必做题,都是选择题,全部为物理、化学、生物3个学科的必考内容。物理、化学各7道题,生物8道题,共22道题,每题4分,共计88分。其中,化学、生物题为单选题,物理题为不定项选择题。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全部为非选择题,必做题部分共120分;选做题部分针对3个学科共8个选考模块,对应命制了8道题,每题8分。考生须从中选2道物理、1道化学、1道生物试题作答,共计32分。
基本能力 考6个领域
9.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九
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乘载 乘凉 乘风破浪 B.传媒 传奇 不见经传 C.总括训诂沽名钓誉 D.法度度量 审时度势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际遇 辑录 风雨飘遥 B.蒙昧 迷惘 处之泰然 C.豁达 墨契 简明厄要 D.料俏 羁伴 似无忌惮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远方山边的牧民帐篷上,升起了青烟,一群群牛羊如星星般在翠绿的草原上。我想象中的长江源头“无人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 田园牧歌的景象.A.悠悠 点缀 一览 B.袅袅 连缀 一派 C.悠悠 连缀 一览 D.袅袅 点缀 一派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可西里这个昔日疮痍满目的盗猎场,如今动植物繁盛,已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B.近日,由于强降雨的作用,这个瀑布水量大涨,湍流直下,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C.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其智慧与经验颇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D.整个舞台空灵而富有诗意,充满时尚感,似行云流水,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里的樱花,远远望去,有娇羞地,也有,更多的则是,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 ②大片大片怒放的 ③开得格外灿烂 ④三三两两地散落着 ⑤相映成趣 A.①③②⑤④ B.②①③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②④①⑤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近些年,关于缅甸琥珀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如在琥珀中发现了样子古怪的陷阱蚂蚁,全新的昆虫类群——奇翅目,以及反鸟类的翅膀等。现在,琥珀里竟然出现了恐龙的身影——一小截恐龙尾巴。这块琥珀可以被小孩轻松地攥在手心里,琥珀里的这截尾巴很短,完全展开后只有约6厘米长,估计尾巴的主人身长也只有18厘米多,是一条非常迷你的幼体小恐龙。那么,仅凭短短的一小截尾巴,研究人员如何鉴定出它是属于恐龙的呢?为了获得可靠的数据,我们需要对样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但是通常不会为了取出琥珀里的样本而破开琥珀。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样本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损毁的风险很大。好在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微CT)和同步辐射等技术,可以对样本进行无损检测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获得样本的表面形态,而且能透过浓密的羽毛获取样本内部的结构特征,分辨率极高。经过无损扫描处理后,就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样本进行三维建模。
根据扫描重建的三维图像,研究团队发现,这条只有6厘米长的尾巴至少含有9节尾椎,尾椎骨形态与反鸟等古鸟类明显不同;其椎骨腹面存在明显的沟槽结构,与典型的非鸟恐龙类似。我们推测,尾巴的主人应该属于手盗龙类。人们对恐龙有着怎样的印象?在影视作品中,绝大部分恐龙以覆盖着粗糙皮肤的形象出场。如今,通过这截保存在琥珀里的恐龙尾巴,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生动的恐龙组织——羽毛,从而印证了之前古生物学家关于世界上存在过带羽毛的恐龙的推断。这些羽毛相当蓬松,扫描得到的三维图像非常清晰地显示出尾巴上羽毛的位置和排列方式。不仅如此,我们还能看到这些羽毛的细节:与现代鸟类羽轴两侧左右不对称的情况不同,原始的恐龙羽毛是左右对称的,而且与现代鸟类羽毛的分又方式也有所区别。
今天,我们已经能大致勾画出从恐龙到鸟的羽毛演化过程。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丝状毛,之后出现了丛生的毛。接下来,这些丛生的毛要么产生分叉,要么变成一根羽轴上的小枝。总之,演化的分歧产生了。之后,更复杂的结构出现了——羽轴两侧不仅对称地分出小枝,小枝也分出更小一级的羽小枝。这次发现的保存在琥珀里的恐龙尾巴就处于这个演化过程中。再往后,羽毛继续演化,各种不对称分支逐渐出现,直到现代鸟类的羽轴两侧的小枝不再等长对称,形成了左右不对称的羽毛。因此,保存在琥珀中的这截恐龙尾巴不仅体现了羽毛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印证了这些羽毛的古老性。
这截尾巴经历了约9900万年的时间,其中的DNA已经高度降解,无法提供有意义的DNA片段了,人们不可能借此复活恐龙。但是,研究团队采用同步辐射装置的X射线荧光成像法获得了尾椎化石断面的微量元素分布图,其中80%以上的铁元素为二价铁离子,这应该是血红蛋白的遗迹。也就是说,我们将来有可能对其残存的蛋白质进行分析。(据《大自然>>2017年第3期冉浩撰文)7.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琥珀的研究”,是指研究琥珀中的生物样本,如蚂蚁等。B.“非常迷你”,表明了尾巴主人的性格是非常温顺可爱的。C.研究人员不“破开琥珀”,是因为怕承担损毁样本的风险。D.“无损扫描”,样本的外部构造和内部成分都会显现出来。8.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尾椎骨的长短,决定了尾巴主人是一种古鸟还是一种非鸟恐龙。
B.影视作品中大多数恐龙“覆盖着粗糙皮肤的形象”是不正确的。
C.“如此生动的恐龙组织”,形象地揭示了恐龙羽毛的特殊功用。
D.羽轴两侧是否对称,是带羽毛恐龙和现代鸟类的区别之一。9.对第三段中描述的“羽毛演化过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初的羽毛是丛生的,之后产生分叉或小枝。B.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之后产生对称状丝毛。C.羽毛演化过程,表现为羽枝不断分化的过程。D.琥珀中的恐龙尾巴见证了羽毛演化的全过程。10.下列文中语句,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一小截恐龙尾巴 B.琥珀里的恐龙尾巴 C.带羽毛的恐龙 D.羽毛的古老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25分)村里没有人喊他们吹鼓佬。我就自作主张把他们称为吹鼓手。吹鼓手也是手艺人,位于
九佬十八匠的九佬之末,这是书面上的事,村人并不太理会,他们在乎的是在生活面前卖不卖力。无疑,吹鼓手从来不偷懒。从乐器跑出来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展示着他们的筋道。滥竽充数,那又是书上的故事。他们一共也只有五个人,谁充谁的数啊。
打我有记忆起,他们一直是这么一个组合,锣、鼓、唢呐、镲……一人负责一样乐器,像农民种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有时怀疑,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他们正值壮年,乐声特别结实,往上是抛,朝下是掼,向前是推。
他们人前是农民,人后还是农民。手中的乐器没有改变他们的身份,村人对他们的称谓同样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精心分配着身上的力气,知道棉花地里花多少力气,黄豆地里使多少劲,锣师傅、鼓师傅、镲师傅的称谓上花多大的力,这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伺候稼禾,才是他们真正的特长。开春点豆种瓜,入夏施肥除虫,什么节气干什么活,心里根本不用盘算。给村人当吹鼓手只是生计的一小部分,就像一块田的边角料上种了几棵菜秧。
他们跟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踩下的脚印比他们吹出的音符还多。他们的脚印只有大地记得住,可大地的回忆只躺在纸上。他们永远挤不进村庄外的记忆里。他们的乐器与农具并排挂在墙上,似乎提醒乐器也属于大地。他们用藏垢纳污的手指按下一个个乐孔,敲响声声鼓,穿针引线似的推送出一个个音符。他们像收割庄稼一样,把一个个音符撂倒,捧起,打结。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
敲锣的是他们的队长,走在最前面,锵锵锵,锵锵锵,似乎给后面的音符指路。鼓声往这边奔,唢呐朝那边跑,还有镲,顺着鼓声追。平时寂寞惯了的村庄突然变得拥挤,多出来了许多东西,谁也清点不过来。大家对村庄失去的东西并不在意,何况每天都有东西在丢失,包括记忆、往事。而对于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东西,大家很警惕,也很敏感:谁家有事? 有女出嫁,请他们过来吹。他们铿铿锵锵,敲出红轿子;他们哩哩啰啰,掀起了轿帘子;他们呜呜啊啊,抬起了新娘子。他们锣鼓喧天,他们吹吹打打,把出嫁的女儿吹得哭哭啼啼。家里有人出殡,也请他们吹一吹。他们给唢呐、锣、鼓系上一条白布儿,用乐声领着孝子孝女。他们吹得呜呜咽咽,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不住地把人引入悲伤。尤其是那唢呐,如泣如诉,似乎那是死者对生者的留恋。乐声飘荡,那是一个个标点符号,伤心处是感叹号,追忆时是省略号,引起亲人痛哭时是顿号,到了墓地时紧紧凑凑的便是句号。
吹鼓手是乡问的乐师,他们用自己的技艺赚着一份微薄的生计。与其他手艺者相比,他们的地位有些许卑微,替人助助兴而已。所以,很多人虽然喜欢听吹鼓手的乐曲,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学那玩意儿。慢慢地,吹鼓手们的乐声越来越老了,曲儿,腔儿,松松垮垮,他们再也 吹不出能满村飘的音符。
(节选自干亚群《他们给村庄打个结》)11.文章开头一段说“这是书面上的事”,又说“那又是书上的故事”。请结合具体语境,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思。(6分)答:
12.文中写道:“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意?(6分)答:
13.吹鼓手们是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的?对“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7分)答:
14.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如“清清楚楚”“哩哩哕哕”等。这些叠词主要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列举几个四字叠词加以说明。(6分)答:
四、古诗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
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日:“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至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灵公:齐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国:国都。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答:
5·晏子劝说齐灵公,用了一个什么比喻?这个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意思?(5分)答:
7.这篇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请简要分析。(6分)答: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l8~19题。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瑟瑟:一种碧玉。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18.诗的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江水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答:
19.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具有什么样的风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答:
五、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在他的《劝学》一文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你思考过这句话的含义吗? 请以“锲而不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
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一、(24分,每小题4分)1.【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现代汉语的字音。
【应试指导】A项中加点字都读“chéng”;不项中“传媒”“传奇”的“传”读“chuán”,“不见经传”的“传”读“zhuàn”;C项中“总括”的“括”读“kuò”,“训诂”的“诂”读“gǔ”,“沽名钓誉”的“沽”读“gū”;D项中“法度”“度量”的“度”读“dù”,“审时度势”的“度”读“duó”。
2.【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现代汉语的字形。
【应试指导】A项中“风雨飘遥”的“遥”应改为“摇”;B项中没有错别字;C项中“墨契”的“墨”应改为“默”,“简明厄要”的“厄”应改为“扼”;D项中“料俏”的“俏”应改为“峭”,“羁伴”的“伴”应改为“绊”,“似无忌惮”的“似”应改为“肆”。
3.【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正确选用词语的能力。
【应试指导】“悠悠”形容众多或从容不迫、自在等。“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这里用“袅袅”更恰当。“连缀”的意思是“联结”。“点缀”的意思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这里用“点缀”更恰当。“一览”作动词或名词,“一派”是数量词,这里
需要的是一个数量词,所以用“一派”。故答案选D。4.【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应试指导】8项中“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这个词多形容人,用来形容瀑布是不恰当的。
5.【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辨识病句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中“越来越高”和“流动”不搭配,可改为“越来越频繁的流动”。
6.【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结合语境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应试指导】③应排在最前面,对樱花的盛开做总述。由“娇羞”可知第二处横线处应选①,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根据排除法,可知答案应选C。
二、(16分,每小题4分)7.【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根据文意判断正误的能力。【应试指导】A项文章中并没有提及;B项中“非常迷你”的意思是“非常短,非常袖珍”,所以8项的表述错误;C项研究人员不“破开琥珀”是“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样本已经变得非常脆弱,损毁的风险很大”,所以C项的表述正确;原文中“无损扫描”
能够获得样本的表面形态和内部的结构特征,故D项的描述与原文不符。
8.【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根据原文分析并判断信息正误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中尾椎骨的长短并不能决定尾巴主人是一种古鸟还是一种非鸟恐龙。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尾椎骨的形态和椎骨腹面的结构。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C项“如此生动的恐龙组织”,说的不是恐龙羽毛的特殊功用,而是说其印证了之考古生物学家关于世界上存在过带羽毛恐龙的推段.羽轴两侧是否对称,是原始的恐龙羽毛与现代鸟类羽毛的区别之一,故D项的表述与原文不符.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理解段落主要内客的能力。【应试指导】文章中说“最初的羽毛是单根的兰状毛,之后出现了丛生的毛”,故A、B两项的表术是错误的。文章中说“保存在琥珀中的这截恐龙尾己不仅体现了羽毛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印证了这些羽毛的古老性”,故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1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总结文段中心意思的能力。【应试指导】A、c、D三项只是文章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B项较为恰当。
三、(25分)11.(6分)“这是书面上的事”表达出村里人并不太在意吹鼓手是手艺人的身份。(3分)“那又是书上的故事”表达出滥竽充数在吹鼓手那里根本不存在,吹鼓手从来不偷懒。(3分)(意思对即可)12.(6分)吹鼓手奏出的乐声感染了整个村庄,乐声的喜庆高昂或压抑悲痛感染着村民的情绪。乐声喜庆高昂,村民的情绪也变得喜悦起来;乐声压抑悲痛,村民的情绪也会变得悲伤起来。(意思对即可)13.(7分)从原文“他们人前是农民,人后还是农民”可以看出吹鼓手给自己定位的身份是农民。(3分)“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是说当吹鼓手是他们谋生的一部分,并且是除种地收入之外,最后一笔收入。(4分)(意思对即可)14.(6分)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3分)列举说明略。(3分)(意思对即可)
四、(25分)15.(5分)灵公喜欢妇女穿男人服饰,因此国都内的妇女都穿起男装。(意思对即可)16.(5分)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2分)这个比喻表达的意思是表里不一。(3分)(意思对即可)17.(6分)上行下效。(2分)灵公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晏子让他为君做人,都要表里一致。说明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领导的以身作则比规定更有效。(4分)(意思对即可)18.(4分)“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2分)残阳照射下江水受光多的部分,呈现出反射的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碧绿色。(2分)(意思对即可)19.(5分)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3分)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
五、作文(60分)20.作文评分说明
[说明] ①评分时依据上表分项分等给分。
②文不对题或文理不通的文章不分项给分,给l~6分的综合分。
③内容得分为四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一等的分数;内容得分为五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二等以上的分数。
④字数不足600的,每少30字扣l分;字迹潦草、有错别字、有标点错误的,酌情扣l~5分。
10.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十
综合科目命题变化大
综合科目仍然用山东卷。
文科综合2012年必做题部分的题目增加到6道题,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2道题,不过分值不变,仍为110分,这6道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和文科综合相比,理科综合试题结构调整更大。理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中,物理、化学都是 7道题,但是物理每道题的分值由去年的4分增加到5分,化学仍然是每题4分;生物由去年的8道题减为6道题,分值也仍为每题4分。
理科综合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和 2011年相比,必做题部分分值增加,而选做题部分分值减少。必做题部分分值由去年的120分增加到129分,其中物理3道题,46分;化学3道题,42分;生物4道题,41分。物理试题数量不变,分值较去年增加1分;化学不变;生物从去年的2道题增加到4道题,分值也增加8分。选做题部分,今年针对物理的3个选修模块、化学的3个选修模块、生物的2个选修模块,共8个选修模块,对应命制8道题,每题8分。考生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1道化学、1道生物试题作答,共24分。而2011年,考生则要选择2道物理、1道化学和1道生物题作答,共32分。
基本能力全考选择题
2012年山东省基本能力考试的形式和分值都与去年相同,试题设计和去年差别很大。
2012年的基本能力试卷,则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两部分均为选择题。第一部分约 70题,每题1分,约 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也就是说,第一部分这70分都是单选题。
第二部分约15题,每题2分,约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英语试卷仍为150分
不过,从山东省2012年高考说明中可以看出,高考各科目的分值仍然与往年相同,英语仍然是150分,而不是家长们传说中的12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都是240分,基本能力按60%计算为60分,“3+X+1”满分仍为750分,没有给体育成绩留下空儿。
语文
考试内容: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为必考内容,共132分,其中: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9分;作文共60分。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 1分,重复的不计。
选做题为选考内容,共18分,本题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所选文本后的题目。
数学
考试内容:文史类和理工农医类的必修内容都为: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文史类选修内容为: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系列4的内容,在2012年暂不列入数学科目的命题范围。
理工农医类选修内容为: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选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填空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填空题要求只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共6题,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英语
考试内容:在语言知识方面,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八级要求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300左右;在听力方面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
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阅读方面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写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英语及相关专业考生增加口试,办法另定)。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50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05分;第Ⅱ卷为书面表达题,共45分。
第Ⅰ卷第一部分为听力考查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二部分为英语知识运用,考查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简单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
第三部分为阅读理解。本部分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短文的内容,从每小题所给的 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Ⅱ卷也就是第四部分为书面表达。
本部分共两节,考查考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第一节为阅读表达,第二节为写作,写作满分30分,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和要求,用英语写一篇 120至150个单词的短文。
文科综合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以及时事政治。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和“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两个模块的内容。
2.历史,必考内容包括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三个模块的内容。
3.地理,必考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的内容。另外,由于高中与初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24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共25道题,每题4分,共10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140分。其中,必做题部分共6道题,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2道题,共11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选做题部分,凡列入山东省2012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内容的每个选考模块均单独命制1道试题,要求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每道试题的分值均为10分,共30分。选做题不跨学科、不跨选考模块命题。
必做题部分根据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的必考内容命题。其中,思想政治必做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地理、历史必做题的分值比重分别约占32%。
理科综合考试内容:1.物理,必考内容为物理
1、物理
2、物理选修3-
1、物理选修3-2,选考内容为物理选修3-
3、物理选修3-
4、物理选修3-5。2.化学,必考内容为化学
1、化学
2、化学反应原理,选考内容为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3.生物,必考内容为生物
1、生物
2、生物3,选考内容为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240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物理7道题,每题5分;化学7道题,每题4分;生物6道题,每题4分,共20道题,87分。其中化学、生物题为单项选择题,物理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推荐阅读:
202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与2023年对比变化情况12-04
高考语文全国卷08-18
成人高考全国统一考试12-20
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一08-17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全国卷12-26
全国成人高考考试大纲10-16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汇总08-08
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3(含答案)及分析07-14
202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满分作文09-26
浙江语文高考考试说明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