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观后感(精选10篇)
1.逍遥游观后感 篇一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很多人喜欢老庄思想,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却觉得难以实现。几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这也一直提倡的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相比之下,老庄思想似乎更含消极成分。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们物欲横流,精神空虚,汲汲于功名,戚戚与利益。很少有人能够抵挡住这种诱惑。在这种情况下,适时读一读庄子的《逍遥游》会深受感触。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神人之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同时通过宋荣子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这类以自己才智汲汲于名利的人的嘲笑,表明自己观点--“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
很多人不能理解,积极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何不可,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接受的儒家思想中倡导入世精神。《论语〃子张》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自我修身完成,便能入仕,以自己的才智造福一方。相反,会被看成是荒废一生,碌碌无为。
但这些在庄子眼里则是汲汲于名利,求一己之浮名。而“无为”才是一种大智慧。
我觉得庄子和惠子间的辩论更能阐释这个道理。惠子先举例说,种一树,得五石之重的瓠,“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吾为其无用而捂之”。有如此大的瓠,却因其无用,将最终将它击碎。惠子以此来讥讽庄子的逍遥神人之说。庄子用使手不皲的药的例子来讽刺惠子不能善用其无用,嘲笑惠子一窍不通。
惠子不服,又将庄子比成橒树,大而无用。庄子反击道:“子独不见狸狌平,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以此来比喻小知之人,卑身谄媚以求功利,俟其机会如狸狌伏身以候敖。“今之者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此庄子自喻,虽然树大而无用,但你世人也不必用它,把它放任在无用之地,它也可以怡然自得,有何不可,圣人无求于世,所以不为世所伤。
也许你还会觉得庄子思想难以实践。但是,就拿做官来说,不同的人初衷也不尽相同。一部分人为了追名逐利,一部分人却是真正心忧天下,一心为民,看待功名利禄为身外之物,只求心安,这样的人算不得是祈求浮名。也就和庄子之说不相矛盾了。
我一直思考,在现在这样的社会,还能否实现“无己、无功、无名”。如果有会以什么样的姿态生存,我一直在想象他们过这一种自由自在、不问世事的生活,或生活在深山之中,或漫游于四海之内。某一日我恍然顿悟,这样的人就生活在我的身边。他们不必是游士,只要保持一颗“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之心,清楚地划定了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辨别荣辱与耻辱的界限,淡看功名利禄,心有所属,便不再沉浮。
2.逍遥游观后感 篇二
一、起点:终身役役
任何思想都产生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庄子也不例外。庄子哲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支点正是现实人生的种种困扰, 包括生死之患、名利之忧、是非之辨等。庄子置身一个战祸连绵、危机四伏、争名夺利的社会环境里, 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 可谓是“福轻乎羽”、“祸重乎地” (《人间世》) 。庄子内心极为沉痛, 却寄情于悠闲逍遥。陈鼓应先生说:“庄子之所以逍遥, 是为了避免‘中于机辟, 死于网罟’, 避免‘斤斧之害’”, “在逍遥的背后, 在庄子生命的底层, 未尝不奔腾着愤激与焦虑之情。” (1)
人的认识有其局限性, 或“拘于虚”、“笃于时”、“束于教” (《秋水》) , 或因认识能力有限, 不可能对事物都有一个正确的相同的认识。更加上人的主观“成心”的渗入, 于是有了是非之辨, 往往陷入认识误区不能自拔, 很难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价值是非标准。《逍遥游》中有“小大之辨”, 蓬草间的小雀对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高飞远游的壮举迷惑不解, 讥笑大鹏, 实在是孤陋寡闻, 自以为是, 荒唐至极。
现实的贵贱升降、富贫之别, 人们整日东奔西走, 苦心经营, 汲汲于功名利禄, 争名于朝, 争利于市, 使自身处于欲念的焦虑之中, 遭受“异化”的痛苦。庄子对此颇有感慨地说:“一受其成形, 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 而莫之能止, 不亦悲乎!终身役役, 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 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邪!” (《齐物论》) 《逍遥游》中那些所谓“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子, 而征一国者”, 何尝不是自鸣得意, 心系功名, 而为世所累。“这些人以自己的人性和自由为代价去换取功名利禄, 失去了人的主体性, 活着只有偶像意义。” (2)
在庄子眼里, 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生灭转化, 均不是由自己决定的, 而是道的运行产生出来的必然结果。“性命非汝有, 是天地之委顺也。” (《知北游》) 个人的存在始终处于别无选择的命运之中, 人是不自由的。这是人何以不自由的最深刻的本体层面。然而现实中生命它是那么的轻忽, 一切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一切是那么的残酷恐怖, 一个个被治者谋害, 一群群被权者屠杀, 生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于是人们有了生死之患。《逍遥游》中的狸狌, 东西跳梁, 结果“中于机群, 死于罔罟”。这何尝不是人间真实的写照, 现实的罗网, 要想“不夭斤斧”, 而保身全生也实在太难。更何况在那个动乱贫困的古代社会, 一切的灾难, 一切的不幸都有可能。“死生亦大矣” (《德充符》) 岂不痛哉!
凡此种种困扰, 都是不自由, 都是有待。无论是扶摇直上的大鹏, 还是决起而飞的小雀, 也不论是不知晦朔的朝菌, 还是春秋八千年的大椿, 它们虽有小大之辨, 但都是有所依赖、有所期待的, 都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至于人物, 汲汲功名者自不必说, 就是“定乎内外之分, 辨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犹有未树”, 列子“御风而行”也仍然“犹有所待”。
庄子是冷眼看世界, 更多看到的是人生的种种困扰、现实的种种丑恶, 却少发现美好幸福的东西, 这也就注定庄子的哲学只能是悲剧哲学。
二、方法:齐物无己
庄子针对人的不自由、有待的人生困境, 寻觅解脱困境的方法。此在的种种因缘牵挂, 庄子好像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只好在“心”上下功夫, 注重内在生命的修养, 一是齐物, 莫若以明, 照之于天;一是无己, 同于大道, 天人合一。这样从自我中心的局限中提升出来, 具有开放的心灵, 消解主体性的自我, 与万化冥合, 从而任物自然, 逍遥优游, 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冯友兰先生说:“庄学所用之方法, 乃在知识方面取消一切分别, 而至于‘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3)
庄子以为凡物皆无不好, 凡意见皆无不对, 主张齐物, 把物我、物物、是非、生死、荣辱、得失、美丑、高下、内外等均视为同一的, 从而宠辱不惊, 哀乐不入。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不因对待而形成的, 有“彼”就有“此”, 有“此”就有“彼”, “物无非彼, 物无非此”, “彼出于是, 是亦因彼” (《齐物论》) 。一切事物都在对待的关系中, 而一切事物又不断地流转, 对待关系也不断地变换。“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齐物论》) 。正因为如此, 庄子提出破除主观是非价值判断争论的方法, 就是要照之于天, 莫若以明, 这样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这样彼此两忘, 是非双遣, 以空灵明觉之心, 遍照存有的真相。所以《逍遥游》中说:“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尽管大鹏高飞九万里, 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成心, 苍苍也未必是天之正色。所谓“小大之辨”, 实则是如禅宗公案, 就是说明人类认识有其局限, 小年不及大年, 小智不及大智, 一切认识都是相对的, 并非对事物的终极认知。只有超越差等、平齐是非, 才能烛照真相, 达到真正的自由。
“庄子正是通过齐荣辱、齐得失、齐高下, 从而把围绕他们的纷争归结为毫无意义, 这样人的心灵便从荣辱、得失、高下之争中解脱出来, 喜怒哀乐也就不易施乎前, 精神由此超越了功名的限制向逍遥境界又迈进了一步。” (4) 庄子是打开了一个无穷的时空系统, 来打通个我与外界间的隔阂, 来提升个我的精神, 看到了事物相对互化的一面, 从而要求超功利、超社会、超生死, 达到物我齐一的最高境界。可是事物既有共性的一面, 又有个性的一面;既有变化的一面, 又有不变的一面;既离不开自然, 又离不开人事;既有精神的超拔, 又有现实的羁绊。我们的性命、根子永落在现实的土壤中, 诚如海德格尔所言, 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此在中与世沉浮, 牵肠挂肚, 沉沦烦忧, 尽管我们可以置至死地而后生。我们的幸福自由只有扎根于当下, 才能成长健壮硬实。
要想通于大道, 游于无穷, 无所期待, 达到纯粹的绝对自由, 那就还要做到“无己”。这样, 忘记自我, 任乎自然, 顺乎物理, 把自己的形体思想都看作虚幻的不存在之物, 物我同泯, 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每个人生活在一个人与人的关系网中, 这种束缚是客观存在的。“要摆脱这种束缚, 只有从主观上、自我上做功夫。把自我看得越重, 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大;把自我看得越轻, 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小;把自我视作不存在一般, 做到如佛家所说的‘去我执’, 就可以解脱了。‘至人无己’, 正是这个意思。既然‘无己’, 哪怕它个密网宏罗。” (5) 《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无功, 即功盖万世, 却不以功相见;无名, 即无为而为, 因为无名可指;无功无名, 最终归于忘情无己。所以宣颖《南华经解》评曰:“此三句一篇之主也。第一句又三句中之主也。”冯友兰先生也认为, 要达到逍遥无所待、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是“因其无己、无功、无名, 而尤因其无己。” (6)
要做到无己, 也要特别在心上下功夫, 要透过虚静, 使得心境澄澈。具体方法就是“心斋”、“坐忘”。庄子说:“耳止于听, 心止于符, 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 (《人间世》) 透过内省的工夫, 洗净贪欲与智巧, 求得空灵明觉之心, 这样听任万物往来, 不容纤尘烦杂, 心境虚静空寂。庄子又说:“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 (《大宗师》) 废弃肢体, 摈除视听, 离形去知, 从心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与大道浑同相通为一体, 从而物我两忘。具体过程就是“外天下”、“外物”、“外生”, 忘却天下万物, 忘却生死概念, 超越时空, 超越生死, 就能“朝彻见独” (《大宗师》) , 从而进入“无古无今, 不生不死”的真人境界。
这种无心无情, 忘我无己, 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 事实上也只能集中在精神领域, 而行为天地则是萎缩的, 只能做一个精神的巨人, 而成行动的侏儒。无己实则是鄙弃了人的感性欲求, 否弃了人的自我意识, 从而落入虚妄, 逍遥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离开了人的自身, 离开了生命欲求, 一切思想精神都将打烊关门。
三、境界:逍遥无待
庄子的热情凝聚为对社会人生作冷峻的哲学思考。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扰、种种痛苦, 庄子为人们开出一剂良方, 那就是要修心修性, 齐物无己, 进入任运大化、逍遥无待的境界。“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辨, 以游无穷, 恶乎待哉?”体道通化, 任物自然, 无系无累, 无挂无碍, 悠闲自得, 逍遥游放, 是为“逍遥游”。这个体道的自由精神活动, 要达无限时空领域, 以游无穷, 即后文所说的“无何有之乡, 广莫之野”, 谓之境界。这种逍遥无待的境界不仅是适心任性的精神自由, 也是理想人格的真实写照, 即“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逍遥无待的境界是通过理想人格的完成而达到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而达此境界的人就是至人、神人、圣人、真人。在这些至德之人身上, 寄托了庄子对现实人生的厌恶与鄙弃, 寄托着庄子对理想生命的热爱与神往。在《逍遥游》第二部分中, 庄子塑造了神人形象, 赋予他们最好的品质和最美的外表, 成为逍遥理想的完美体现者。“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至‘窅然丧其天下焉’, 主要是着力塑造神人形象, 以使逍遥的‘至人’形象具体化。” (7)
尧让天下给许由, 许由却不愿越俎代庖, 表明君不足贵、权不足惜。事实上, 庄子在此借许由来阐述自己的治国思想, 即无为而治, 任其自然, 故曰圣人无名。圣人圣爱, 泽披万物, 博大无私, 而不标榜自己, 不求名而名自至。“圣人并包天地, 泽及天下, 而不知其谁氏。” (《徐无鬼》) 藐姑射山的神人更是那样的精美绝伦, 阴柔与阳刚并济, 而且“之人也, 之德也, 将磅礴万物以为一”, 水不待它而不流, 火不待它而不燃, 一切的事物不待它都不成, 功盖万世, 却不肯以功相见, 无意于求功于人, 而自然为人类造福, 可谓“神人无功”。当尧治天下之民, 平海内之政时, 还是有心治民、有心为政, 等到藐姑射山、汾水之阳, 拜见了四位得道神人之后, 顿有所悟, 忘天下进而忘人世, 达到物我同泯的境界。故曰“圣人无名”。庄子说:“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 遗其耳目, 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逍遥乎无事之业, 是谓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圣人身心俱忘, 超然物外, 独立于世, 无所用心, 逍遥优游, 却能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三言, 庄子实则以重言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逍遥无待的审美境界。陈鼓应先生说:“《逍遥游》主旨, 便是至人乘天地、御六气以游无穷。写到这里, 是一篇的高峰。接着庄子又引出‘尧让天下于许由’、‘肩吾问于连叔’二段, 借重言引证‘无名’、‘无功’、‘无己’。” (8)
庄子的逍遥之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精神境界, 是心灵的无限开放, 从而与万化冥合, 博大无碍, 随遇而安, 自由自在。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理想, 不存于现实人生, 只能逍遥于“四海之外”或“尘垢之外”, “无何有之乡”或“广莫之野”。现实中是种种的烦忧、种种的困扰、种种的杀戮, 没有自由幸福可言, 只好退守到心灵空间、精神世界, 创造另一个自由自在、愉悦幸福、逍遥无待的精神天地。“天才浪漫的庄子, 在其自由的理想被黑暗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 几经挣扎, 身心衰竭后, 只好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去。” (9) 这种纯粹的精神境界固然可以维护人格的独立, 保身全性, 具有精神力量, 可以超越苦难, 随遇而安, 但这种意义实在是脆弱的、狭隘的, 只能局促于精神领域, 而且那么不堪一击。这于生命的基本欲求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甚至连自我确证也不能满足。庄子面对人生的苦难, “他以走向逍遥超越人生的痛苦, 当人超越了个体, 将小我融入宇宙大我, 当人从九万里的高度俯视人间, 人生的苦难不就如粒粒尘埃消解融化在茫茫宇宙之中。” (10) 逍遥就是忘情无己, 否定有限个体, 不为智累、不为情牵、不为物惑、不为利扰, 是非与我无干, 哀乐与我无缘, 对于任何事物都是冷漠闲适、不惊不乍。庄子实际上消解了我们的肉身, 也否定了我们的情思, 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偶像, 这实际上是对人本身、生命本身的一种反动。“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没有是非、没有情智、没有功利, 又哪里有我们这个异彩纷呈、生香活意的世界。
四、运用:无用之用
庄子倡导齐物无己、逍遥无待、与道为一, 实则是为了解决现世的困扰, 解脱人生的苦难, 最终落实到现实的层面上。庄子要求委心顺性, 得其所哉, 重估价值, 从而在痛苦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无用而有用, 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说:“安时而处顺, 哀乐而不能入, 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养生主》) 人生如同倒悬之苦, 只有安命顺天才能泰然自若, 求得新生。“由于庄子以精神自由为归宿和最高点, 因此反过来精神自由又审视行为、要求行为, 使行为成为一种自觉, 而不是盲目。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由于其有精神自由这一目的驱动和价值内核, 因此行为是有目的的委顺, 在委顺中有不流俗的追求, 这就是外圆内直、外化内不化的行为原则。”
五石之瓠, 惠子非常注重分析, 由葫芦分剖为瓢, 由瓢又击为碎片, 原在求其有用, 结果却归于完全无用。庄子则不然, 他顺同万物的本性, 委心顺性, 大瓠不能盛水, 又何必一定使它盛水呢?何不顺其本性作为腰舟而渡呢?万物各有其根, 各有其用, 不要人为地改变物性, 改变秩序, 损害大道的运行, 要心顺性, 就能各美其美、各用其用。这样于己无害, 于物有益, 就能获得自由幸福。
宋人有善制不龟手的药物的人家, 结果卖了药方, 不过得了百金。客人得到药方, 去游说吴王, 作为军需之用, 而得了封地之赏。“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 或不免于洴辟絖, 则所用之异也。”药方在宋人那里, 只能为一己之用, 最多是买了它换得百金, 药方根本没有发挥它的应有的作用, 达到它的极致, 得其所哉, 只能是暴殄天物, 明珠暗投。任何事物, 若能顺其天性, 得其所哉, 即是最大的幸福。
参天巨樗, 不中绳墨, 不中规矩, 匠人不顾, 惠子就认为大而无当, 没有用处。庄子则不然, 认为自有它的大用处, 可以“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广莫之野, 彷徨乎无为其侧, 逍遥乎寢卧其下”。不受刀斧的砍伐, 没有东西会来侵害, 保生全性, 以尽天命。心胸不同, 眼界不同, 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庄子认为应该重估价值, 应该摆脱那种实用的观点、功利的态度, 摆脱那种“有蓬之心”, 就会别有洞天, 另辟新境, 发现其中大用、无用之用。
然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们固然要委心顺性, 但也要化性成伪, 出于蓝而青于蓝;我们固然要求得其所哉, 但这大约只能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不如愿往往是十之八九;我们固然可以重估价值, 但价值以人为尺度, 本身就是莫衷一是、见仁见智, 有审美, 更有实用。
清人胡文英说:“庄子眼极冷, 心肠极热。眼冷, 故是非不管;心肠热, 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 而未能忘情, 到底是热肠挂肚;虽不能忘情, 而终不下手, 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独见·庄子论略》) 思想高蹈, 现实困扰, 尘外逍遥, 人生无奈, 只能徘徊两间, 这是庄子的“哲学困境”。
参考文献
①⑧陈鼓应著《老庄新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第225页、128页。
②⑨张晋著《庄子的智慧》,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33页、155页。
③⑥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小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37页、36页。
④李牧恒郭道荣著《自事其心———重读庄子》,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53页、59页。
⑤曹础基《逍遥游赏析》, 黄岳洲、茅宗祥主编《中华文学鉴赏宝库》,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⑦程千帆等著《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第19页。
3.《逍遥游》 篇三
里面没有幼稚的浪漫幻想、没有弱智地激情散发、没有盲目的讴歌 没有不负责任的宣言,却有着对现实的质问、对困闷和荒诞现实的颠覆。 该片通过几个大学生的几个交错的故事环环相扣的情节,深入探讨造成大学生目前精神基本状况的根源,每个人物的性格的形成都不是平白无故的,都有其心理历程。
内容简介:
《逍遥游》是一部描写当代大学生精神状况的片子。片子提出几个被大学生关注而且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生活是生活?”“梦想要怎么去追寻?”“梦想与现实的拉锯如何?”“电影是什么?”该片与大部分学生DV不同。本片的取材比较精细,将我们生活中很多耳熟能详的场景浓缩成一个画面、一句对白,有利于引起观众的认同感。在内容方面本片主要描绘的是大学生的精神现状和关于人本价值的探讨,对当今大学校园里的现实性问题,跳楼、逃课、精神困顿、情感疏离、信仰真空等问题进行了揭露和质问。
导演阐述:
一群性格各异的大学生游荡于校园和社会的故事,各自经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历练,面临着各自的精神困顿,更各自承受着由于心怀幻想与荒诞现实的不能平衡所带来的无奈。他们与整个社会一起承受着这一代人的悲哀,80年后一切怀疑成为可能,一切疏离与背叛判成为可能,执著者往往沦落苍凉。
他们中有满怀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也有最后屈服于现实机器的,更有在现实于梦想间纠缠不清的。
吧主:那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作者都开始关注自己。
张献民:这样的倾向可能也受到“新概念作文”的影响,很多人读安妮宝贝的书,或者电影里很多人喜欢看岩井俊二的影片,诸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自己想写小说的时候,直接把女主角的名字起成“花与爱丽丝”等等非常强烈的自我关照,甚至不去关注外部生活的东西。
除了阅读的东西之外,它的体验是不是应该做这个也不好说,因为他的现实空间的部分是一个偶像剧版本。全片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现实空间的版本做成了一个偶像剧的版本,另外一个是虚拟空间的他做成了武打片的版本,具体到是不是应该这样做,我也不太肯定。因为他选择的地方以及所能体现出来的思想性都太类似电视剧了。
从这一点上看,《逍遥游》这部影片又太有一种自我观照和自我满足,很想照着镜子的喃喃自语,但是,在这个《双擒记》里面体现出的一种类似电视的思想性上,《逍遥游》又完全不是这个问题,它不是一种类型化的东西。《逍遥游》非常特殊,且具有自己的面目。在思想上《逍遥游》是一种标新立异为主要目的,在叙事段落上则是体现出一种分割的叙事和非连续性的结构,间离的方式,体现出一种对自我思考满足的沾沾自喜,这些在作品中体现的太清楚了——“别觉得我年纪小,但是,我什么都思考清楚了。”然后把这些东西表现出来所采用的文本形式是特别的“不人道”,这个“不人道”指的是在做间离的时候作者和观众保持的距离非常远。现在大家在观赏大量的作品时还是有一种观赏习惯的,这种观赏习惯如果说需要破坏掉的话,是否应该需要这种极端的自我观照和自我满足的思想性来破坏,我不太好说,至于这种思想性能够与别人交流到什么程度,这个不能肯定,因为这个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思想性就我看来表现得比较浅白。一方面是观赏习惯,另外一方面是一种非常网络式的即刻吸引眼球的方式。
吧主:“即刻”?
张献民:就是类似一个人一出场就立刻要自杀,而另外一个人一出场就拿着一个大喇叭说话等等。这种所谓的比较“炫”的东西,包括作者想表达他对于空间的一种理解,这些东西都是在第一秒钟出现的,而往下再看就没了。
吧主:但是现在这种作品在我们杂志的投稿中占有很大一部分。
张献民:我想现在也有截然相反的一种状况——当一部分作者的片子越来越闷,这种“炫”和“闷”的两种趋势应该是并行的。
4.庄子逍遥游读后感 篇四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追逐一个梦想——自由。从个体来说,柏拉图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孔子追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精神境界;从民族来说,无数被压迫人民为争取自己民族的自由独立而奋起反抗不惜流血牺牲;从国家来说,人们为寻求不断发展提出自由新口号:经济要求发展“自由贸易”、“自由竞争”,一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要求“自由民主”以谋求更广泛人民利益,文化也也同样要求自由的空气、自由的呼吸、以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面貌……人们心中对自由的呼声从古一直绵延至今,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愈加洪亮,然而,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在哪里?怎么实现自由?我们心中久久的疑惑谁来解开?
那么不妨静下心来,漫步于幽静的树木或湖畔,来品读一番庄子的《逍遥游》,聆听那从远古而来的期盼,来体味自由的馨香,任心思自由徜徉于天际。
《逍遥游》是《庄子》书中的首篇,也是庄子本人的代表作。在上《庄子研究》课程的时候,我认真地听老师解读了《逍遥游》这篇文章,在深入阅读之后,我觉得庄子的确不愧是影响汉文化甚深且远的一代思想家,其中阐述的观念也在数千年以下不断的对后世产生影响。另外,庄子也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他更是一位重要的散文家,这篇《逍遥游》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却有中心思想贯串其中:他就是要人们不要一直被名韁利索牵绊住,更不要人云亦云的迷失在世俗的观念或是现实取向的功利价值观之中。
初见“逍遥游”三个字,很自然的联想到这样一幅悠然惬意的风景:一个学者立于竹筏之上,没有船桨,竹筏顺着水流漂游,两岸青山徐徐向身后远去。若问我庄子的自由该如何形容,很自然的想到那句“向诗人一样自由”。但读完并深入学习《逍遥游》一文后,才发现上面的两个“很自然”的反应与庄子以及他所崇尚的“逍遥”真是差里百万里。庄子逍遥,是近乎忘却凡世间的一切复杂,纤尘不染的精神与灵魂上得到自由。那些诗人学者,要么触景生情,要么因势感怀,都是为外在客观和内在主观所限,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逍遥游》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与我,则无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之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作品描写了一个哲学意识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秘密后倦极而返的心理经历。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的事物和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借鲲鹏和蜩鸠的对比,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破除一般人见小不见大的观念,并指出:唯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遥游。
庄子所讲的“逍遥”是一种绝对的自由,而不是相对的自由。庄子把人生之最高境界描绘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那是一种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没有功利目之、心中无我之崇高境界。只要如此,才能潜心学习,为人生之腾飞打下厚实之基础,才能不畏险阻,翱翔于九万里之蓝天,做才能战胜自我,不被荣誉所累,才能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以热爱作为奋斗之动力。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纲,是庄子对人生的理想的追求,对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从主观形体和客观现实环境中提炼。《逍遥游》的主旨是人应该摆脱一切功名利禄权势的束缚,在精神上达到一个超然物外、悠然无为、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借《逍遥游》为人们开辟了一个自由空灵、超脱时空的天地。
《逍遥游》中塑造的境界永远是没有边界的。天地大道,庄子于虚静中挥洒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狡黠,让我们用一生的体温去温暖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庄子去“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名利钩心斗角,整天生活的惶惶不安;或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质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越来越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在享受他的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舍不得花上一个小时看一本好书,更乐意做得是去泡网吧,或是去麻将桌前搓一小时。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社会的进步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明来支持和推进。所以,当我们有闲暇时,不妨捧起一本好书,全身心投入地去读他,去理解它,做一个现代的“至人、神人、圣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
5.庄子逍遥游读后感800字 篇五
《逍遥游》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时不我与,则无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大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
在《逍遥游》中,庄子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讨论有用与无用,大用与小用。似乎现代人自认为更切近的把握了什么是“有用”,即能使自己短平快的获得想要获得的一切,包括权势,利益等等就是有用,就是有利于自己。这在惠施看来是无可置疑的,而庄子则睿智的指出,有用无用的标准是主观的,大用小用的结果是事在人为的。同样的防治龟手的药在不一样的人手中就会发挥不一样的功效,发挥不一样的作用,有的作用大,有的作用小。物是否有用要看人是否会用,会用则物无可不用。惠子的问题:“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在庄子那里,“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可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自然,有用无用也就无需再争辩了。
《逍遥游》借鲲化为鹏徙南冥的寓言阐明作者蔑视人间一切功名利禄以求不受外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观,是庄子精神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思想史及文学史。其对当代人的启示,在于其超脱精神,提升自我的心灵境界。
《逍遥游》中出现了庄子理想中的神人,至人,圣人的具体形象,既“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藐姑射神人形象。她“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她“之人也,之德也,将旁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这个神人的形象寄予了庄子最高的人格理想,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种通达人生理想境界之美妙而有效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逍遥游不是指向迷失本性的醉生梦死,更不是指向丧失现实人生的邪教性寂灭,也不是看破红尘的消极出世,而是指向主体身心的审美体验,即人生的诗意化,审美化。这实际上是忘我境界的`一种引申性和自觉性追求。身陷物欲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的人只会对“藐姑射神人”是位神话而付之一笑,殊不知,这种对神人的向往与追求中恰恰蕴含着他们最最需要的超脱的,纯粹的智慧。
《逍遥游》中塑造的境界永远是没有边界的。天地大道,发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许狡黠,让我们用一生的体温去温暖这个智慧的名字,渐行渐远,随着庄子去“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6.逍遥游观后感 篇六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7.逍遥游观后感 篇七
《逍遥游》出自《庄子》,乃是全本三十三篇之第一篇。文章流传久远,妇孺皆知。也因其年代久远,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在欣赏它的同时,字里行间语言文字的理解,也颇多值得玩味之处,而文章里面实词虚词的用法也着实需要我们细细研读。其中“而”字作为高考18个文言虚词中的一个,在《逍遥游》中既有常见的连词用法也有不常见的动名词用法。而“而”字也有“高考18个文言虚词中最复杂的一个”的美誉,之所以显得复杂,主要是因为“而”字既可以连接词语又可以连接句子,而且所连接句子的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可能,这些可能性的判定往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最终确认。而《逍遥游》中“而”字也的确值得我们研究。
《说文》中解释,“而”为象形字。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像两腮的胡子,内层像生在嘴下的胡子。所以“而”字的本义是颊毛也。“而”也是汉字部首之一。用作连词有八种连词关系的用法,如:用的最多的是可以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又可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劝学》中的“知明而行无过”;也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成语“似是而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再可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劝学》中我们还学过表示修饰关系的,即连接状语“顺风而呼”;也有可以表示因果关系的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最后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除了连词“而”还可以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通“如”:好像,如同。也可以和其他字组成双音节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后”是才,方才。“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既而”是不久,一会儿。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结合课下注释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1.连词,表修饰/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枪榆枋而止/怒而飞。2.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三餐而反/旬有五日而后反”。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御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5.而后乃今将图南:“而后”,才,方才,然后。
但是有一个“而”字的用法,我觉得不在此例,那就是“而征一国者”中的“而”字。苏教版必修五教科书课下的注释5对“而征一国者”的解释是“而取得一国之人的信任的人”“而”字的用法显然是连词“而且”表示并列关系。可是近版的《古汉语辞典》却把“而”在这里解释为“才能,能力”,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和《古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首先,《逍遥游》作为东周战国中期的作品,许多字都属于生僻字,字音也可能和我们现在字的读音大不相同,如“未数数(shuò)然也”“而莫之夭阏(è)者”“泠(líng)然善也”,而字在“而征一国者”中的读音《古汉语辞典》中给出的读音是“征一国者”读而(nài),第二,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考虑,原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可以翻译为“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才能能够取得全国人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知,行,德,而”是并列关系的四种才能,而(nài)的词性应该是名词。
8.人生逍遥游 篇八
每座山每条河都有不同于其他山脉、其他河流的气质,每个城市每个乡村也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真正的旅行,应该是去找寻那些跟自己一样颜色一样气质的地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兼乐的人与其说爱好广泛,不如说他对山对水的感情都不够深切。
有一种误解,认为跟着旅游团走马观花就叫旅行了,回来时提着大包小包的特产便不虚此行。这种与出差无异的行为不应该被称为旅行,只是脑海里多了一个地名,只是味觉里多了一种点心,只是相册里多了几张照片。回来时,你还是你,一如既往地卷入繁忙的生活,就如旅游团的马不停蹄。为了取乐,为了得到这里得不到的东西而去那里所做的旅行,却脱离了生活的真谛。
人为了生存受困于相对固定的空间,旅行是对这种限制的逃离。所以,真正的旅行应该是一个人的旅行,或者是两个相互懂得的人的旅行。去陌生的地方,遇见陌生的人和事,没有人知道你的名字和与这名字有关的一切得与失,你便了解了这人间姓名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生动的自己。这个自己只有在卸下防备时才出现,旅行成为一个契机,因为在擦肩而过的人群中无需面具与表演。
真正的旅行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某座山让你感觉到了人的渺小,某片海让你瞥见了命运的无常,某个地方的星空让你领悟了彼岸的美好,某片沙漠淹没了你的欲望,某个城市的街灯柔软了你的心房……于是,你与这山、海、星空、沙漠、城市结缘的那天,就成了你生命中与众不同的日子,流进记忆,流入永恒。我们不过是会流泪会跌倒的个体,不过是地球上旋生旋灭的存在,却以这种方式与世界结缘,与永恒相连。
人喜欢旅行跟人喜欢自由是一个原因。凡俗的我辈需要一段旅行让自己体味自由,而真正自由之人无需刻意的旅行,所以“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所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子的一生就是一场“逍遥游”。在闹市中按世人的观点生活容易,隐居时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也不难,难的是在人群之中保持遗世独立的个性,难的是大隐于市,难的是把人生当成一场旅行。
人从降生的那天起,经过或长或短的生命,终究不舍却又不得不离开这人间。如果退得足够远,站得足够高,便可领悟漫长的一生光景也不过是宇宙的稍纵即逝的瞬间而已。我们路过这人间,人生也就成了一场旅行。旅行中的事不必太在意,旅行中遇见谁则随缘,旅行中的自己别弄丢了,旅行中的得失待到旅行不得不结束时再谈。
旅行久了会疲倦,会想家。家在哪里?于晚年先后失去女儿钱瑗与丈夫钱钟书的杨绛先生在《我们仨》的最后说道:“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旅行中,我们遇见一些人,遗忘一些人,即便是最亲密的人,也免不了相聚之后是相失,相失之后,也唯有相思。所以要感谢那些与我们并肩走过一段路的人,他们温暖了我们的孤单旅程,在我们人生之旅的冷峻、悲戚、寂寥的底色上,涂满爱的欢愉和希望。
路上的人们容易迷失,尤其是没有人能给你地图。我们能做的只是用全部身心去绘这张地图,并时刻用心灵的目光回望家的方向。
9.逍遥游 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庄子其人,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说理方法;总结文中的语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通过质疑、讨论理解文中“绝对自由”的思想,鉴赏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和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批判其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不合理因素。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说理方式。教学难点
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关系的整理。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过程
⑸结尾一节,读出对几种人的不屑以及结论的肯定。
四、师生质疑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提出难解语句,师生讨论解决。
2.教师以
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而且,庄子自己也很难达到他所主张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所以,他一方面强调大至鲲鹏小至尘埃都“有所待”因而不自由,另一方面又反复强调“小大之辩”。只有把庄子放到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中去审视,才能更好地认识庄子其人及其文。
五、鉴赏
1.借用寓言说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论庄子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篇中的鲲、鹏、蜩、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中。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第一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予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六、作业:搜集庄子有关资料,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逍遥游 庄子
1.世间万物有所待:(1)鲲鹏——形体的变化(描写)——有所待
——依赖巨风(六月息)(2)野马、尘埃 也有所待,善用比喻
(3)大舟、草芥,想象奇特(4)蜩与学鸠,也有所待 物
2.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辩:(自然界)(1)小知不及大知(2)小年不及大年 ——补充验证前文(3)汤之问棘(4)斥鷃之语
3.真正的逍遥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无所待(人世间)(1)知、行、德、征(耐)四种人
(2)宋荣子、列子——仍有未树,犹有所待者
(3)至人—神人—圣人——无己、无功、无名—逍遥者
10.逍遥游(3课时) 篇十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
4、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3、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评价庄子的思想。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风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逍遥游》,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1、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人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人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大宗师》))。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
2、《至乐》记载: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列御寇》记载:
庄子临死前,他的心情很平静。弟子们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
3、《庄子》
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亦称《南华经》),先秦道家学派的著作,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庄子》现存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的门人和后学之手。
《庄子》书中的许多文章大都是由寓言故事组成,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却通过这些故事和故事人物的对话方式表现出来。寓言故事中著名的很多,诸如朝三暮
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井力之蛙、越俎代庖、涸辙之鲋、匠石运斤、不龟手之药等,皆涵义深刻,脍炙人口。《庄子》的寓言故事取材广泛,设想奇诡,意境开阔,描写传神生动。文章语汇丰富,文辞华赡。挥洒自如,妙趣横生,加上它的大胆想像和对神话题材的运用,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4、庄子名言录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三、文题解释
《逍遥游》居《庄子·内篇》之首,是阐发庄子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观点的著名篇章。可以说《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纲领。就艺术特色来看,也可称为庄子的代表作。其文雄放、奇 幻,足以显示庄子的思想和文章所特有的风格。“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可见《逍遥游》在《庄子》一书中的重要性。
全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篇首到“圣人无名”,提出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无待”,从而达到逍遥的境界。第二部分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至“育然丧其天下焉”,进一步论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第三部分从“惠子谓庄子日”至篇末,归纳主题,指出“逍遥游”的最高境界。本篇课文节选的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即从篇首至“圣人无名”。
“逍遥游”的含义,“逍遥”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四、写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浊,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五、朗读感知
示范朗读
六、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的.《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海运时的六月大风,“野马”“尘埃”所待的是“以息相吹”,表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
3、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一来罢了。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的大船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就只能用小草做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风的积聚如果不大,那么它承载巨大的翅膀就没有力量。所以鹏飞上几万里的高空,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能乘风;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方飞。理解:为了强调鹏鸟“有所待”,作者连用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草芥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4、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如?
译文: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枋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到郊外的人,只须准备一天三餐,回来时肚子还是饱的;到百里外去的人,头天晚上就要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储积粮食。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理解:反驳蜩蝉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逍遥,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鹏鸟、蜩蝉、学鸠体形不一样,因而凭借的风力不一样。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异和自身的“所待”,反而嘲笑鹏鸟南飞,实在可笑。
5、归纳第一段段意: 分析:
选文一开篇就尽显壮阔、神奇,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并穷形尽相地进行夸张的描写。这种异想天开之辞造成先声夺人之势,似乎是对鲲鹏大加褒扬,但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鲲鹏还是“有所待”的。与鲲鹏的“大”相对应,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蜩和鸠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归纳: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二)第二段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根据什么知道它这样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月时间的变化,春生夏死的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的。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树木,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些都是长寿的。而彭祖(只活了八百岁)如今却以独特的长寿而闻名于世,一般人和他比,(羡慕他),不是很可悲吗?
理解:这里运用“小知”与“大知”、“大年”与“小年”的不同,进一步强调说明人在认识上的大小区别。在庄子看来,万物既然都有所待,要人为地以小比大,这本身就是可悲的。这里实际上是承接上段蜩蝉与学鸠嘲笑鹏鸟一事展开议论的。
2、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大小之辩也。译文:商汤询问大夫棘就是这样。在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的北方,有很深的大海,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做鹏,它的脊背像泰山那样高大,翅膀好像天边的云彩,它乘着旋风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计划往南飞,飞到南海去。斥鷃讥笑它说:“它要飞到哪儿去?我跳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飞舞,就已经到了飞翔的最高限度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啊。
理解:这里引用汤询问棘的一段话,是再次对前文谈到的“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区别的印证。在篇章上,与第一段照应。
3、归纳第二段段意:
分析:
这一段是对上述观点的扩展和深化。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所列举的事物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随后作者借商汤和夏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道春秋;
冥灵春秋五百岁,大椿春秋八千岁;
大小之辩
彭祖——众人
鹏鸟——斥鴳
归纳:本段是对第一段的归纳、补充、印证,说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大小之辩”的差异,但终归都是“有所待”。
(三)第三段
1、译文:
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能使全国人信任的人,他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和斥鷃一样所见甚小。而宋荣子嗤笑这几种人。世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责难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沮丧。他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他在世间,并没有追求什么。即便如此,他也还有尚未达到的境界。那列子驾风行走,飘飘然轻快满足,十五天之后才返回来。他对于招福的事,也没有拼命追求。列子这样乘风而行虽然免于步行,但他还是有所依靠的。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那他还依靠仰赖什么呢?品行修养最高的人能够达到“无我”的境界,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神明之人顺应自然而无所为、不求立功,圣哲的人不追求立名。
2、分析:
作者步步深人地对“无待”进行了论述。先以批判目光短浅的庸人引出“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但又随即指出,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作者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在列举了种种有所待的现象和事物之后,阐述了什么是逍遥之境,怎么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在庄子看来,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尤其是要做到“无己”。
能够“效、比、合、征”的四种人,有才智修养,当都被世俗所累; 宋荣子置世人的赞誉与诽谤于度外,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 列子御风而行,逍遥自在,但“犹有所待者”
这些有才有智有修养的人都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游”,更何况那些普通人呢? 归纳:
由对世间万物的“有所待”的论述进入到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点明全文的主题。
(四)小结课文结构:
作者采用了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作顺序。
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在有所依赖,有所期待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
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
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逍遥游了。
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
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
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
七、问题探究
1、本文是庄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请分析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明确:品味《逍遥游》所抒发的感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美丽的大鹏形象体现了作者无法施展抱负、无法实现理想的深深痛苦。
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志存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虽然能高飞万里,但在追求“逍遥游”上却失败了。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反映了庄子对智慧的肯定,对生命的热爱。
我们知道,庄子主张“绝圣弃知”,他崇尚、赞美的是“无己”之“至人”,“无功”之“神人”,“无名”之“圣人”。但是,我们仍然能体会到作者对智慧所持的肯定,对生命所抱的热爱。当蜩与学鸠讥笑大鹏时,作者发自肺腑地斥责道:“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又明确地指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作者紧接着作了一番议论之后指出,人世间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他们自满自足,自以为是,和蜩与学鸠的可笑程度是一样的,从而给予作者所厌恶、鄙弃的统治者以顺手一击。可见,一心要脱离人世而作“逍遥游”的庄子,要否定的并不是人世社会,而只是人世社会的愚蠢与腐朽。他把“至人”境界写得那样遥不可及,把那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神人写得那样飘逸动人,这其中不正燃烧着作者炽烈的理想之火吗?
2、本文在说理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在说明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借用寓言说理。本文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 的形象之中。例如本篇中的鲲、鹏、蜩、学鸠、斥鴳,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来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作者的寓言之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接受感染。
庄子散文中的寓言具有什么特色? 明确: 《庄子》一书善用寓言,《逍遥游》也充分显示了这个特点。《庄子》一书中明言“寓言十九”“以寓言为广”,司马迁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综观全书,确如司马迁所言,《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数量之多,运用频率之高使他人只能望其项背。
所谓寓言,即寄寓之言,“‘意在此而言寄于彼”(王先谦《庄子集解)))。庄子散文的寓言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暗喻性。庄子的寓言通常是和比喻结合在一起的,如在《逍遥游》中,鲲鹏等的寓言其实就是比喻。同时在这些寓言故事中又插人了大量精巧的比喻,如水与舟的比喻,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等,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二)是想象性、虚构性。先秦作家善用寓言者不只庄子,还有孟子、韩非等人,但庄子之寓言不同于孟子的民间传说和韩非的历史典故,而只是“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刘向语),“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大多是由自己想象虚构而成。如果说孟子、韩非等人的寓言重在“实”和“真”的话,那么庄子的寓言则偏于“虚”和“幻”。而这种想象虚构又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三)是多义性。对庄子寓言的解释,向来是丰富多义的,因为庄子寓言的寓意大多隐而不发,比较模糊,有的难以理解,有的可以有多种解读的方法,其意蕴无穷、内涵丰富,需要努力把握和领悟。
3、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像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谈谈你对文中的想像的理解。
明确:
从这篇文章看,庄子最主要的是想像了一个“逍遥”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其实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庄子却能过种种具体形象的想像和创造来使想像的“逍遥”的境界,庄子展开具体的想像,先通过对许多具体形象和事例的想像和创造来说明天地万物皆“有所待”,步步深入到“无待”的境界。而这些具体的想像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一)是在想像中夸张,如在想像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寿之长,曰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曰大椿:“以八千为春,八千岁为秋。”都极尽想像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像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对应的,明说斥鴳之小,暗指人的渺小。大如鲲鹏尚不能逍遥,何况渺小之人呢!
写冥灵、大椿之长寿,也暗喻了人生短暂,连长寿之人彭祖也只能算“小年”。这种“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对比都是在想象中完成的。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着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涵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作者否定争名夺利的世俗之人,追求逍遥,但自己也摆脱不掉人生的羁绊,在这种矛盾的情感之下,就借着这种大胆夸张的想象来寄寓自己的理想。
八、归纳艺术特色: 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本文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在想象和夸张中营造雄奇开阔的意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写馄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写树木寿命之长,曰其以五百岁、八千岁为春秋。将想象和夸张大量运用于哲理散文中,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使之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二是善于运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庄子·寓言》中提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危言日出”,《天下》篇又提出“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其实这也正是《庄子》一书的写作方法。如《逍遥游》一开篇就运用了鲲鹏的寓言来说明“有所待”,“以寓言为广”,将寓言用在说理当中,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使说理更透彻明了,也使文章具有了象征的意味。随着事理的推进,作者在寓言中加人了卮言的手法,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引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命题。为了说理的需要,作者又“以重言为真,虚构、假托或征引前人之语,通过“汤之问棘”深化其观点。第3段则运用“以卮言为曼衍”的方法,抽象论说,层层推进。从中可看出作者艺术技巧之高超。
三是夹叙夹议,借助比喻和历史故事阐发哲理,节节叙事,节节议论,或以具体形象感人,或直接摆出观点,议论方式灵活多变,增强说服力。
四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文章多次进行“小”与“大”的对比,如绸、学鸿与馄鹏的对比,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对比等,最后点出一直隐而不发的“有待”和“无待”的对比,使说理更充分有力。
或:
(1)善用比喻、夸张的特点。(2)想象奇特、意境开阔。(3)借用寓言说理。
九、课堂小结:
本文虚实相生、纵横跌宕、错落有致、开阖有度、挥洒自如,确如李白所赞:“开浩荡之奇言”。虽然庄子追求的绝对自由的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是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关于庄子的思想也是众说纷纭、有待鉴别,但从其艺术特色上来说,庄子之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一些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方法还是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十、拓展延伸
1、涸辙之鲋
原文: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
★注释
①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②贷粟(sù)——借粮。粟,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③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④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⑤贷——借给。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⑥忿(fèn)然——生气的样子。作色——变了脸色。⑦中道——道中,半路上。⑧顾——回头看。辙(zhé)——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鲋(fù)鱼——鲫鱼。⑨何为——做什么。邪(yé)—— 疑问语气词,相当干现代汉语的“吗”“呢”。⑩波臣——水族的臣隶。(11)岂有——有没有。
(12)且——将要。游——游说。吴——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越——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13)激——遏阻水势,使它急流。(14)常与——经常相处的,这里指水。(15)处——居住、存身的地方。(16)然——则,就。
(17)曾(céng)——还。索——寻找。枯鱼之肆——卖干鱼的铺子。肆,店铺。★翻译
庄周家贫,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监河候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地的税金,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忿然作色说:“我昨天来,路上听到呼喊的声音,四面张望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来,你是做什么的呢?回答说:‘我,东海的波臣。你能给一升半斗的水救我的命吗?’我说:‘可以,我要去南方劝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忿然作色说:‘我失去了我不能离开的水,困在这里,我得一升半斗的水就可以活,你却要我 等西江的水,还不如趁早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呢!”’
★解读:
作者用十分简练的文笔,描绘出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后以“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
2、庄周梦蝶:
原文《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必然是有分别的。这就叫做“物化”。
★解读:
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简单的一个故事,即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叫“齐物”。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附参考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鹏鸟啊,它在大海上运行,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海。《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向上飞,一直冲上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啊。”林泽之中浮动的雾气、空气中飞动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色深蓝,这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水积得不深,那么它浮载大船也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之处,那就只能拿芥草作舟,如果放上一个杯子,那杯子就不能在水中浮动了,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啊。如果风聚积得不够大,那么它负载巨大的翅膀便没有力量。所以大鹏要飞到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大鹏身下负载鹏翼了,然后大鹏才能乘风而行,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能计划着往南飞去。蝉与学鸠讥笑它说:“我从地面一下子起飞;碰着树枝就停下来,有时或许还飞不到树那么高而落到地上,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度再向南飞去呢?”到近郊野外去的人,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去百里之外,则需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出发前三个月就要准备粮食。蝉和学鸠这两个小鸟又知道什么呢?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根据什么知道它这样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月时间的变化,春生夏死的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的。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树木,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些都是长寿的。而彭祖(只活了八百岁)如今却以独特的长寿而闻名于世,一般人和他比,(羡慕他),不是很可悲吗?商汤询问大夫棘就是这样。在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的北方,有很深的大海,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做鹏,它的脊背像泰山那样高大,翅膀好像天边的云彩,它乘着旋风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计划往南飞,飞到南海去。斥鷃讥笑它说:“它要飞到哪儿去?我跳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在蓬篙丛中盘旋飞舞,就已经到了飞翔的最高限度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啊。
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品德可使一位君主满意,能力能使全国人信任的人,他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和斥鷃一样所见甚小。而宋荣子嗤笑这几种人。世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责难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沮丧。他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他在世间,并没有追求什么。即便如此,他也还有尚未达到的境界。那列子驾风行走,飘飘然轻快满足,十五天之后才返回来。他对于招福的事,也没有拼命追求。列子这样乘风而行虽然免于步行,但他还是有所依靠的。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那他还依靠仰赖什么呢?品行修养最高的人能够达到“无我”的境界,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神明之人顺应自然而无所为、不求立功,圣哲的人不追求立名。【附文言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动 今义:海洋上的运输(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古义:游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古义:很饱的样子 今义:果真如此(4)蟪蛄不知春秋
古义:指四季 今义:春天和秋天(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6)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古义:旋风 今义:羊的犄角(7)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8)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古义:无所为,无功利 今义:没有功劳(9)穷发之北
古义:毛,指草木 今义:头发 2、文言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①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即“于南冥徒”)
②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即“于坳堂之上覆杯水”)(2)宾语前置
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即“莫夭阏之”)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即“以奚”)③之二虫又保知(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即“知何”)④奚以知其然也(疑问中宾语前置,即“以奚”)⑤彼且奚适也(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即“适奚”)
⑥彼且恶乎待哉(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即“待恶乎哉”)3、名句名篇
(1)《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逍遥游观后感】推荐阅读:
浅析《庄子·逍遥游》09-18
读《庄子》逍遥游有感10-30
逍遥游高中二年级教案07-22
逍遥游学06-29
游长白山个人观后感400字作文07-20
游山西村读后感08-13
高三观后感: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06-24
观后感:秒速五厘米观后感07-25
电影《活着》观后感_观后感体会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