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10篇)
1.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篇一
试析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表现为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探讨这一理论对我们今天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潘P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合肥,230039 刊 名: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ELECTRIC POWER COLLEGE FOR STAFF 年,卷(期): 6(2) 分类号:A81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求 社会关系 人的能力 生产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素质教育
2.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篇二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不单纯是剖析发展, 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将自由作为人全面发展理论的前提, 认为自由才能使人全面发展, 而教育又是引导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纵观中国历史, 教育的发展历程久远, 从孔子的论语到大唐的开元, 教育随着封建王朝时期的巅峰迈入了明清时期的桎梏, 闭关锁国造成了教育的滞后, 也使封建社会油尽灯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但是单纯的物质基础发展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弱化, 形成了机械型模式教育, 使个体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模块, 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然而人的片面发展不可能单单地表现在社会生产上, 以人的片面发展为方向的教育体制反作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违背了人的自然发展, 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无视人的本性和权利, 也最终因个体失去劳动价值而被抛弃。良好的教育引导和激发人的创造性, 使人在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 反作用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 由于两千年的封建思想尚存, 加上国家经历了战火的洗劫, 教育更是无从谈起。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充分明确了我国已经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 这恰恰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这意味着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四书五经、吟诗诵读, 它正在变成引导个体全方位发展的更具科学性的实践行为, 从根本上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融入其中, 从人的本质出发, 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放在首位, 倡导自由的、科学的教育方式, 使人才从单一机械的技能表现变得系统化、多元化。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人”为基础, 尊重每个个体的发展,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断引领教育向更科学、更系统、更深入的方向发现发展, 打破传统教育的桎梏性, 使教育不断地向适应受教育者的方向发展, 不断地向迎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教育科学性的最好体现。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教育体系完善
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 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而教育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 落后的教育体系必将导致人的片面发展。教育通常被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个体的成长与这三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光靠任何一种单一的教育形式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只有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 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 才能促进教育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形成完善的体系, 使人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对特定群体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也决定了学校教育的特性, 主要以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传授为内容, 学习的目的大都是通过考试, 虽然提倡素质教育, 使受教育对象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由于学校教育的环境、教育模式等客观因素制约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衔接, 无法有效地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这就需要家庭教育的增补。家庭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动力, 原因在于个体在家庭教育中获得了将理论进行实践的更多机会, 这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性, 以将理论进行实践为主。家庭教育中的实践对个体有更深的影响和教化作用, 而这些影响又是全方位的, 所以予以人自由的发展隐性地促进了家庭教育结构的完善。社会教育相对表现的比较多元化和复杂化, 其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形态引导等方面,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大限度地促使了社会教育的发生, 社会教育多以社会适应性为表现形式, 片面发展的人是无法较好地发挥其社会适应性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使意识形态引导机制、自由发展、文化传播体系不断完善起来, 予以人们多视角的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 回归人的本质, 从根本上促进社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教育适应社会
教育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有什么样的社会建构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也就决定了教育的发展。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于社会, 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而人又主导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涉及人的道德修养、智力发展、强健体魄、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主要方面, 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需要全能型人才来参与社会建设实践, 这也推动了教育由以培养单一型人才的格局向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进行转化, 1999年6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要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 同时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是促进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 这是由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来的, 马克思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指出, “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完全的本质”, 也就是说, 人的发展不应受到教育、社会或外界条件的强制束缚, 仅发展这一方面而抛弃其他方面, 这不仅扭曲了人的本质更加违背了人性, 更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所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人”的角度出发不断促进教育向适应社会发展的方向迈进。
人的全面发展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而生产力又以人的劳动为体现, 现代生产力不仅需要简单的体力劳动, 更需要以科技研发创新为主的劳动、以把握市场宏观形式为主的劳动等等, 这就促使教育不能简单地以培养单一技能型劳动人才、大批量地向社会输送体力劳动力为目标, 更要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 使个体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 各项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使现代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既能从事技术性工作, 又能对科学研发和创新有独到的见解, 既能供职于管理层面, 又能从事产品研发……有效提高生产力发展, 推进社会提升步伐。反之, 以人的片面发展为主要形式的教育, 所培养的人只能满足短期内局部发展的需要, 无法适应社会变革。如同劳动技术型人才会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渐被机械工业所替代, 又由于片面发展禁锢了人的其他本质, 也最终导致了教育滞后性的突显。所以,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从人的角度促进了教育适应社会, 更从教育自身架构的方面以及社会发展的方面, 显现出其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这是任何理论和学说都无法做到也是无法取代的。
摘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将“人”放在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必须依靠教育这种特殊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使教育更加科学化、完善化的同时,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教育
参考文献
[1]袁贵仁, 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3.
[2]杨晓萌, 陈书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J].青春岁月, 2014 (02) .
3.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篇三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研究旨在追求和培养社会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是从主体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中引申和凸显出来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最崇高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研究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47-0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造就和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的丰富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同时人的本质也是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体力和智力能力多方面充分和谐、自由的发展。人应该是会做一切工作,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高度文明的人。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作用是巨大的。研究人的本质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有助于认识人的思想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根源,有助于科学地认识人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掌握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可见,从哲学来讲,人的本质是劳动,从现实性来讲,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并不矛盾,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是指人的本质受生产关系的制约。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原理出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的本质呈现出不同形态。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的思想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人们的政治、法律、道德、生产关系都呈现出鲜明的阶级色彩,因而人的本质也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同时,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人且有共同的自然属性。所以,我们不但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问题,也要克服片面性,综合考虑人的各种自然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极其丰富,人的本质的丰富性不仅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层次和方面,而且还表现为在每一个方面,人的本质都各有特点,人的本质是他的各种本质特征的综合。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结合每一个具体情况作针对性教育。人的本质是发展的。从宏观来看,人的本质可能会异化,也会克服异化,而且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或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历史时期.人的本质也互不相同。从微观来看,个人的本质出于所受教育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而向不同方向发展。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研究也是旨在追求和培养社会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是从主体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中引申和凸显出来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最崇高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研究的理论依据。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过程或者环节中始终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学说为依据和导向,充分张扬人的个性,重视人的能力的提高,关注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促进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与发展。
一、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尊重人的个性发展
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确立有个性的人。”[2]马克思说: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早期社会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很强,人们相互依存,每个个体呈现出来的个性并不明显,而在私有制社会形态中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社会有了一定发展,但人对物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人的个性还是难以形成,只有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的个性才可以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者是统一的。一方面,全面发展是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全面发展,个性自由发展难免走向极端和片面。另一方面,个性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条件,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也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展现人的个性,人才能在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中充分发挥主体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并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主体总是个性化的主体,其需求往往也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只有尊重主体的合理需求,才能培育既符合社会规范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健全品德和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主体性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弘扬人的个性,为个性的健康充分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与条件,努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重视增强人的能力
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既能使人和自然存在区别开来,也能使人和其类存在区别开来。人的自然存在以人自身的自然和人之外的自然为关系对象,而人的社会存在则以他人以及社会关系为对象。人的类存在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为对象,而人的社会存在则不仅基于此,更重要的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为对象,人的社会存在表明了社会关系角度的个人的存在,表明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表明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把人和社会联系起来的观点,意味着人不再是作为类存在的那种抽象的存在,是从事具有社会性质的具体的劳动的存在物。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性来说只是具有个性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能力,以帮助主体性可以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促使自身主体性得以不断发展。人的能力主要包括生产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精神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其中创造能力是最高形态。同时,这种能力是与时俱进的动态的能力。从过去强调以物为本,到当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变化,意味着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关注提升人的主体性
人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体,还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内涵和重要条件就是人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特别强调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关注提升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3]罗杰斯曾说:“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疑,同学生建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4]马克思的话表明,只有主体具备一定的角色意识,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具有实效性的教育结果。罗杰斯则从主体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角度谈到了主体素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的影响问题。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先是靠主体来运用和实施的,方法的实效性就首先受制于主体。如果主体具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和主体意识,他就会时常主动地去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结果的实效性问题,发现现行方法在发展着的实践中新出现的实效性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结果的实效性。反之,如果主体缺乏角色意识和主体意识,缺乏应具备的运用方法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方法的实效性就可能发挥不出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没有保障。方法的实效性正是依赖于主体才得以发挥出来。主体对方法的实效性具有影响作用,作为教育的对象—客体同样也存在着相似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
[4]卡尔·罗杰斯.促进学习中的人际关系[C]//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75.
4.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篇四
摘要: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这对于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
马克思一个影响人类历史的思想巨人,他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最终确立了社会发展理论,但它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随着实践的证明,它的价值和影响逐渐被人们发现与认同,它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个西方大国都在研究马克思主义,都在研究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其当代价值就在于能够分析和回答发展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了这一规律的普遍性与各民族、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其中他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又指出,经济状况不是唯一的决定性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指出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始终受客观规律的支配,但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现、认识、掌握从而自觉地利用规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具体的;社会历史进程要受共同规律的影响制约,但具体的发展道路却是多种多样的。马克思从来没有把它看做是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必须照此序列经历的社会发展的唯一进程和必经阶段,反而还明确指出不同国家、民族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演进,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走不同的道路。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在现代化进程中当然具有带普遍规律性的原则、任务和要求,需要人们自觉遵循。不发达国家要发展并不能完全摆脱西方国家,正确的态度和认识是,现代化进程有共同的规律性,而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化的。各国、各民族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在遵循现代化共同规律的前提下,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特点的现代化道路;而且还要重视和遵循现代化进程中带规律性的特征、原则和要求,切不可过分强调本国的特殊性而违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离开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大道。
马克思深切地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高度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指出“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人类历史发展趋
势的科学把握。到了共产主义阶段,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因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出现的异化现象,人类的共同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即每个人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全人类彻底解放。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思想,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的价值取向。它一方面突出了人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强调了实现人的价值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首先是体现在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正确揭示和把握上。它是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之上的,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 把握。正因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对历史长时段的揭示并是在长时段中发生影响的,所以它不仅为分析以往历史的发展,而且对分析当代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其次是体现在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发展问题时所具有的批判精神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是仅仅局限于解释世界,目的是要改变世界,所以它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诠释、理解,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批判性的考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而且具有高度的自我批判精神。
马克思在对社会发展宏观说明的同时,也并没有轻视对社会发展的微观分析。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这样的研究方法不仅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是适用的,而且对于研究任何社会都是有益的,如果只是孤立地进行,而不从更大的视野、不从它与其他问题的联系来考察,那么对于具体问题也无法获得真正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5.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篇五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转型鸿沟的衍生,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如何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在差异性的社会语境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开山之匙,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面对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我们必须重回马克思,挖掘并厘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生成脉络,从而为当代中国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撑。
摘要: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曲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自由”,是“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即人的一种生存状态。“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是同等的概念。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不能简单地把我们今天活动的目的说成就是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否则就会掩盖现实生活矛盾,或者否定市场经济的历史进步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发展问题置于重要位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价值目标。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者和反思者,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格局日益陷入片面化和物化的困境。在当代中国,人们把人的发展简单理解为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增长,而忽视财富增长给生态修复带来的压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后果,更不用畅谈如何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实践中日益突显出来。这既是对人的发展历史轨迹的考量,也是对当下中国人的发展模式和实现条件反思的必然。厘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史脉络,无论是深化和完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是探寻在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而发展理论中的“自由”概念,既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也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而是一种可称之为“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其对立的概念是“异化”。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自由和异化理论枢一点下文再讨论飞“自由全而发展”的概念总是相对于“异化”概念而言的。人不能获得自由全而发展,就是异化;消除异化,人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全而发展。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用“异化”和“自由全而发展”这两个术语来指称人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存状态。“异化”是指人们的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人们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由全而地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而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劳动不是第一需要、不是目的而是谋生的手段;人们的活动被限制在一定的领域;人们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而是受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控制。“自由全而发展”则是指人们的另一种生存状态:人们活动的最高目的是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劳动成为第一需要,人们的活动不再被限制在某种特殊的领域,没有社会分工,没有职业,人们不再受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控制,而是能够支配驾驭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人的能力由此得到全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存状态时指出:“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自由”是与“自愿”、“自主”同等的概念,自由发展也可以看成是自愿发展、自主发展,与人的“依赖性”、“被迫性”相对立。不过,这里的“自愿”、“自主”不能从法律的意义上来理解,而必须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来理解。雇佣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他们从事某种职业,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是完全自愿、自主的行为,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这样做。但从“生存论”意义上来说,这种行为是被迫的行为,是被自己的生活条件迫使的行为。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但是,“这种个人自由也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而使个性完全屈从于这样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采取物的权力的形式,而且是极其强大的物,离开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本身而独立的物。同样,资本家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看也是自愿、自主、自由的行为,但从“生存论”意义上看,他的行为并非如此,因为他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受资本的驱使,是资本的奴隶。从“生存论”意义来说,只有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需要而是出于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的内在需要的行为才是自愿、自主、自由的行为。“自由发展”和“全而发展”也是同等的概念,自由发展也就是全而发展,全面发展必定是自由发展。“自由发展”着重从人的活动目的、意愿来说明人的生存状态,而“全而发展”则着重从人的能力发展的结果来说明人的生存状态。在“生存论”的意义上,“全而发展”只能是“自由发展”的结果,没有自由发展就谈不上全而发展;自由发展必定表现为全而发展,没有全而发展也就谈不上自由发展。“全而发展”不能理解为什么都行、什么都会,而只能理解为自由发展的结果。
在“生存论”视域中,“异化”和“自由全而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状态,从前者到后者是人的生存状态的质的飞跃,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生存论”意义上的“必然王国”是人类生存的异化状态,“自由王国”是人类生存的高级状态,是自觉、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状态。马克思说:“自由王国只是在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的地方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必然王国的终结和自由王国的开始是人类告别“史前时期”而进入人类自觉地创造历史的时期。恩格斯也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自由全而发展”理论,就可以明白,把实现人的自由全而发展当成今天人们活动的目的并不合适。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理性出发解决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道路的问题。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路径。马克思在批判、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完善四个时期,逐步探寻并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萌芽时期:从中学时代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人的自由问题的初步探讨。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主要讨论了三大问题:即人为什么要选择职业?明确选择职业的态度后如何选择职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马克思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人心中有神性的火花、好善的热情、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望”,人们有追求美好生活、享有充分自由和民主的权利。文章中马克思对职业选择充满了无比的激情、浪漫主义情怀和理想主义色彩。马克思认为职业选择应遵循“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一旦拥有崇高的理想,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可以牺牲个人的幸福甚至生命,“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人是社会人,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社会关系必然对其职业的选择有制约性,人不能脱离所处的社会关系,凭空想象抽象、随意地选择自己的职业,但马克思在论文中把自己职业的选择同人类幸福紧密结合,散发出可贵的自由精神。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轮廓依稀形成。
马克思对封建神学和宗教制度的批判,同他对自由的追求和人的自由本性的思想紧密相连。在 1842 年 4 月至 1843 年 3月研究者称之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莱茵报》时期,针对普鲁士政府颁布书报检查令加大对书报检查及出版自由的控制,马克思先于1842年1月底至2月初写了关于《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并在 3 月至 4 月期间写了《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第一篇论文)。马克思在文中尖锐地批判书报检查所产生的恶果不应归咎于个别检察官的不法行为,而是书报检查制度固有的“客观的缺点”。马克思在文章中,把“理性”具体化为“人民精神”,指出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心声袒露,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在自己的出版物中表现自己精神的权利。“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因而也就是出版的类的本质。” 和政治解放的解读有本质区别,政治解放只能实现政治自由,而人类解放的前提是劳动自由的实现,在此意义上才真正实现人的自由。
1932年第一次发表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在继承、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劳动异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劳动异化理论。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基础,考察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畸形、片面发展。马克思看到工人劳动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同劳动行为的异化,劳动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异化劳动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丧失了人的类本质。因此,马克思强调只有消除私有制,扬弃异化劳动才能消除人的片面发展,使人的本质回归,从而使全体社会最终成员实现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飞跃。马克思基于人的类本质出发,对人的发展提出了理想目标:即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个性将获得全面的解放,一切对人的个性的压抑都将消除。“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③可见,尽管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完整概念尚未形成,但这些思想的火花推动着他深入探索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这一时期,马克思已经开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触角探讨人的异化、自由和解放等问题。虽然尚没有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完整概念,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轮廓已经依稀可见。
(二)形成时期:从《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1、实践为揭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崭新的理论前提。
在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中,马恩批判了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而对物质生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等问题的探讨已经接近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这恰恰表露出在《神圣家族》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思想及世界观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旗帜鲜明地折射出人的本质由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决定,而不再用“人本身”来说明人,开始抛弃“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费尔巴哈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出发,反对抽象哲学把人变成抽象的自我意识,看到人的主动性的一面,把人看成是纯粹的活动,证明人不可避免受自然界受动的一面。马克思非常赞同费尔巴哈这一观点,但是马克思并非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他对费尔巴哈感性的、受动的原则加以改造和超越。作为制约和决定着人的活动和需要的对象,不但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的性质,而且是劳动的产物,具有社会的性质,马克思把抽象的人拉入到社会生活中现实的人。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初步形成。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一部哲学巨著,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成。在文本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从“现实的人”的基础出发,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眼中“现实的人”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活动”和“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统一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体,人的生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虽然,当下的人不是完美的生命体,但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
(三)发展时期: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1、发挥人的能动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847年马克思为批判普鲁东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发表的《经济矛盾的体系,或哲学的贫困》一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缺陷,而撰写和出版了《哲学的贫困》。文章中马克思激烈地批判普鲁东的错误思想,并视:“普鲁东先生是另一个魁奈医生,他是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面的魁奈。”②进而反问道,现实的历史创造问题:“难道探讨这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①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看作从事社会活动的“现实的个人”,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一观点是对人是劳动的主体和产物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在劳动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中的人,人作为历史的“剧中人”,并非意味人可以自由地创造历史,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或自由选择某一生产方式,人自身的发展总是受制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人的活动只能在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而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历史时代。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巨著。从表层意义上看《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无产阶级政党创立和无产阶级政党实践斗争的需要,但《共产党宣言》深层的内涵是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是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也就是说奔流于《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深处的那股洪流是对一切人自由发展的终极关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发展与物资资料的生产紧密关联,生命个体的自由与解放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事件,绝非抽象的精神世界所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③因此只有澄清近代资本主义以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系列变革,才能找到并夯实人的全面发展道路。
(四)成熟时期:从三大手稿及《资本论》的问世到《哥达纲领批判》
1、人的发展三形态划分。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从社会形态发展的角度,提出“三形态”理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马克思概括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表现为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大形态的依次更替。基于对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基础深度审视,马克思认为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不同形态人的发展阶段,这一逻辑推理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寻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三大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人的发展可划分为三种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①这一论断成为学界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依据,也是马克思对于人的发展三个历史阶段的明确表述。简而概之,人的发展依次存在着“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首先,人的相互依赖发展阶段(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存在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前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在这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个人能力有限,为了生存人们只能通过原始的联合方式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从而形成相互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这种关系反过来限定了人的发展和交往,注定这一时期人的发展不可能得到自由与解放,个人的发展至多表现为“原始的丰富性”。其次,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形成了全面的社会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一时期的人开始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和部分的解放(如政治权利)。但是,由于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存在,工人被束缚在固定的生产环节之上,每天重复单一的、机械的工作模式,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物化世界的束缚和压抑。马克思曾说:“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②这也就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全面性而去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使人的发展愈来愈突显出片面性,人的全面发展终究无从谈起。最次,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物质财富极度丰富的基础之上,实行的是高度发达的产品经济。由于私有制的消灭以及旧式分工消除,人们实现了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社会产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们摆脱了对物的依赖以及以物作为交往的中介,人们不再是物的奴隶,而是物的主人。总而言之,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
三、马克思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关系的启示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制度的关系的思想,为我们今天探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互动以及如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从理论的角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制度、制度创新及其发展变化,马克思为我们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从制度和制度的创新、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要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结合起来研究,深入探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互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在地促成制度的产生,并促使制度处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变化中,使制度更趋于合理,制度体现和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通过其自身的制度创新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由抽象的可能变为现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能在这种互动中得到相互提升和超越。深入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将有利于深化对中国制度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保障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认识。其次,从现实的角度,以社会结构变迁为特征的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深刻的制度转型。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衡量制度是否推动了社会前进主要在于是否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水平本来就比较低,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相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要求相对滞后的问题却仍然比较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中国当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水平和发展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当前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的矛盾的关键所在,正确判断和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当前我国制度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制度创新的空间、途径和方向,并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制度的良性互动。
总之,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进行了考察,提出了重要思想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以长远的眼光审视了社会发展的动向,对人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探索,尤其深入探索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性。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仅仅具有个体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人类的历史活动中可以看出,人类开始自觉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一步步追求自身的解放,从而使人的全面自由全面发展变为现实。要想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王国”,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类拥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此社会形态能够使人们自由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致力于人类的解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研究,形成了充实的理论。
参考文献:
6.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篇六
(一)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新境界,是侧重于思想路线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丰富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指引我们党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实现了三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出现在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的发表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出现在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和市场的问题突出出来,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徘徊局面。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澄清了姓“社”姓“资”的是非,找到了“市场”这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解决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 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出现在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又日益显现出来,不突破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就无法进行下去。1997年以党的15大的召开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第三次思想大解放,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分配形式进行了大胆探索,在理论上实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解开了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思想扣子。
这样,三次思想大解放,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
新水平,是侧重于理论内容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在邓小平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的新内容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最具独创性的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明的是我国目前的社会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这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国情基础。强调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核心层次把社会主义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构建了邓小平理论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使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有了可靠保证。
这三大理论的提出及其深刻的阐明,都是前人所未曾作到的,体现了鲜明的独创性,充分说明了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
(三)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做出了新判断
新判断,是侧重于理论背景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正确分析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和策略的依据,也是从事现代化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基础。邓小平理论集中地阐明了从“革命与战争”到“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性跨越,论述了发展科学技
术与增强综合国力的关系、发展中国与面向世界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与利用资本主义的关系,从更大的参照系中,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进一步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28字外交战略指导方针。从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做出了新判断。
(四)邓小平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新体系,是侧重于理论框架上的新。它新就新在,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科学体系。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我们看来,社会科学的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应该具备五个基本要素:
一是前提要素,历史课题的重大性。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以来,国际共运中有两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一个是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它已经由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实践作出了回答;一个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正是对这个重大课题的回答;
二是核心要素,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邓小平理论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百年内外的种种历史条件和发展趋势,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三是形式要素,概念观点的系统性。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许多概念和思想观点,又创新了许多。如:先富、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和平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等等。这样一些新的概念和思想观点,既涉及生产力层次上的问题,又涉及生产关系层次上的问题,还涉及上层建筑层次上的问题。而且,这些概念和思想观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具有概念和思想观点的系统性。
四是时效要素,实践验证上的正确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各行业取得的全面发展,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五是价值要素,具有立场上的人民性。邓小平总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绘制蓝图。
这五个基本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衡量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客观标准。按照这样的客观标准来衡量,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成熟的科学体系,是不难获得共识的。
7.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篇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而是经过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后来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因此,要想准确的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就必须把它放到马克思思想的逻辑体系中,循序渐进地发掘其中的精髓所在。
(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考
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就开始了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初步思考,并明确提出人的生活应该是自由的。此后,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为标志,比较全面地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1]。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将人的最高本质确定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然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而实践对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着重考察了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出了基本的思路。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指出,“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著作中,具体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至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经基本确立。
通过研读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著述,可以看到他所关注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指个体而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该得到全面、自由广泛的发展; 所谓的发展也不仅仅局限于劳动能力的提高,还包括德育、智力、体能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4]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人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马克思始终强调,人的发展方向一定要面向世界、并且顺应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最终,人们将实现真正的解放和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丰富与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贯倡导并始终坚持的主导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继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这一重要的理论。
( 一) 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探索
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面临革命、建设、改革的关键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了这一思想体系,为推动人全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毛泽东明确指出人的全面发展要德、智、体三方面共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当代青年要灵活应变,全面适应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毛泽东十分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认为精神上进步同样重要。
( 二 ) 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续传承
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新人,提出人的发展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同时还强调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教育人才要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 三 )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的与时俱进
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刻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联系。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这是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概括。[5]江泽民还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6]
胡锦涛在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命题。胡锦涛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是否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每个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创造性、积极性,才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最终要消灭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支撑力量
当前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则体现为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全面发展的竞争。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发展的重要标准。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增强社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支撑力量。
( 一) 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育、智育精神层面的提升; 更是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满足。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推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当前我国大力倡导的中国梦,其发展目标就是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以及人民的幸福。但这一切需要强大的中国力量来支撑。只有每个人都恪尽职守、和谐发展,才能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 二 )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个人健康的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展示提供了丰富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中国梦的实现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
( 三 ) 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理想的生活状态,指的是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中国梦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带来了动力和活力,而实现中国梦又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实现中国梦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共进的历史进程。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观点,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也为人的发展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事实证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
8.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篇八
关键词: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演变历程;理论观念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63-02
一、理论观点的初步奠定
马克思在任《莱茵报》编辑期间发现:面对19世纪日益突显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仅仅依靠理论批判,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只有进行社会革命根本改造社会,才能达到改造国家、实现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目的。而面对日益严峻的阶级矛盾和无产阶级的无奈而无力的抗争,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不得不从无产阶级角度出发,为这个无助的阶级寻求可以解放自身并发展自身,最终实现“人”的权利的新道路——追求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
李鼎文在《马克思精神是人的自由解放》一文中提出:“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首先弄清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由于迥异的阶层出身,不同的人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是千差万别的,从这个客观事实出发,他否定了原来黑格尔所倡导的“国家是宇宙精神的体现”的那种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更加尤为可贵的是:在他看来,政治地位的解放与获得不再成为人的解放的衡量尺度,或者说,不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他已经为“人的自由与解放”注入了“人道主义”的强心针。只不过,相较以往而言,他的人道主义已经具有切实行动纲领和准则的现实性的新的人道主义,而不再是哲学家们流于口头和存在于理论构想之中的“建设性空想了”。
马克思借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经过批判和再创造,这个新的异化概念所引发的思考是:“人的自由解放”应当是人在社会历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对反对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的实践过程。或者说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在于人独有的“自由自觉”的特性。要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就必须使人回归“自由自觉的本质”。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人的本质的回归过程,这是人的发展道路上的合理要求,也是每个人天生的权利。
二、理论观念的完善与发展
目前学界普遍的看法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他的人的自由解放思想初步成熟标志。因为它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对关于人的自由解放的伟大意义、内容、途径都做了充分的论述。下面我们着重从“途径”这个方面来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人”,是“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同时在其最初的理论框架中不难发现“国家权力”是与“个人权力”对立而冲突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和国家权力的干预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马克思在其理论框架之中如何确保个人权益不受到国家权力的压迫与制约呢?
马克思在18世纪50年代末期对1831年《黑森宪法》做了高度评价。他首先从权利制衡的角度上肯定宪法的可执行性,其次从立法公正的角度上承认了宪法的公平性,从他的赞誉之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分权和监督的肯定,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为马恩后来继续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权构想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间接实践经验。马恩对这个新生的政权的惊世创举而呐喊高歌:“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他们在总结巴黎公社政权建设实践时,提出以分权制约绝对权力和监督公共权力的原则。恩格斯进一步总结和强调了巴黎公社在权力制衡和运作机制中的两个根本措施:第一,实施普选制,把涉及人民自由与发展的公共权力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由人民实施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被选举人的职位在同时并不固定而是可以随时罢免的,这防止了任何个人对公共权力的绝对垄断。第二,巴黎公社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他们的工资收入始终与工人一致。这可靠而有效地防止了公职担任者因个人私欲而干扰公共权力的公平性。恩格斯把这两条措施作为无产阶级国家区别于一切旧国家的根本点。它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实施民主监督,以此制衡绝对的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力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笔者在总结陈晏清、王新生《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一文时也发现其核心内容之一是:马克思已然发现国家其实并不能决定市民社会,相反的是市民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国家,民主制是人民的自决。在洞悉到这一实质的时候,他的人的自由与解放观念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理论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丰富与实践
依据陈锡喜所写的《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李高君所著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篇文章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马恩去世后,其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观念的发展并未就此止步,相反,它仍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是和马恩当年的构想所不同的是:其后社会主义国家对其观念的发展采取了实践的形式,以下我们将以表格方式总结两人文章中和相关文献资料中所提及的观点: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国家,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观念被实践并丰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与发展”的观念不再是纸上的伟大构想,而已经成为一种可能的人类关系和发展模式。
四、当代国内学界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研究趋势及其意义的总结
国内学界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总的来说历经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国内学界主要从教育学的角度对人的自由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将问题探讨的重点立足于“发展”,在该阶段,“人的自由与发展”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核心和根本原理,并一度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制定工作路线的重要依据。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当代,随着思想解放的逐步深入,国内学界逐渐开始从多个角度研究“人的自由与发展”问题,并逐步从教育学层面向哲学层面转变与过渡,而问题研究的中心也逐渐从“发展”转移到“自由”,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而学界认为研究就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意义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从政治角度来看,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任何时期,马克思主义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而“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对个人权力的最终关怀,必然是要作为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源泉而引导我们“回归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实践活动的,始终铭记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人道主义思想,将极高地提升国民素质和精神境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怀信心,抵制腐蚀性思想侵蚀,保持“人之为人”的尊严,最大限度地在现有条件下满足和实现自身发展权利。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是我们必将长期面对的国情现实,但在加速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因小失大,而是要把“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精神作为指导精神,“以人为本”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减少负面影响,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使国民共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减少恶意竞争,杜绝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从社会角度来看,有利于我们在发展经济,促进国家正常运转的同时,更加关注我们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发挥我们每个人的潜能,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得社会和个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鼎文.马克思精神是人的自由解放[J].东岳论丛,2003,(5).
[2]周永坤.一切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恩格斯权力配置思想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6).
[3]曾宇辉.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核心命题: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6,(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1,121,140,125,190,1311.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73,127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78,377,336,4161.
[7]周建超.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C]//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2006.
[8]陈锡喜.马克思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5):1-6.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832,8291.
9.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 篇九
[论文摘要]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不仅是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新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证明,社会和谐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发展才能进步和繁荣。和谐是生产力,和谐是财富源。不和谐不稳定只能带来灾难和内乱。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理论和国外社会建设思想理论的研究中也总是把“和谐”作为其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睹社会与以往的研究不同,它是同社会主义及其科学发展观相对应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科学地预测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曾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在19世纪40年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消除阶级之问、城乡之问、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到那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运动的基础上的,又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推论基础上的,具有令人折服的巨大逻辑力量。它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但也要看到,这一设想不可能为历史的具体演进提供先验的模式、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的细节,人们只能在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来证实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伟大真理。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美好理想的鼓舞和指引下,取得执政地位的各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起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而这一理论探索始终是把社会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
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初步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凋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应该说,这是将社会发展融入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初步战略构想。毛泽东的这些重要论断至今仍然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要保持社会的稳定,稳定是大局,没有全社会的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了。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着眼于新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提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把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相互协调和统一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协凋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在我国对内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对外勇敢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出现四个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以胡锦涛同志勾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胡锦涛同志在最近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高度,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与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明确提出构建这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明了努力方向。
总之,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10.马克思,等小平理论 篇十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之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
近代,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精神批判,产生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开端;马恩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其次,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顺乎世界潮流,反映时代变化,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大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十二大以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二者的共同要求是:人的主观认识要符合客观实际,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首先,我国已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其次,我国尚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第三,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首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其次,就我国来说,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最后,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判断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共同特征:企业的自主经营,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
(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1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
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了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十五届四中全会同时指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3)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推动企业科技进步;(6)全面加强企业管理;(7)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8)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10)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12、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1)产权清晰
主要是由法律明确界定出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权利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利,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2)权责明晰
指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有各自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据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3)政企分开
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4)管理科学
指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除了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上四条基本特征外,还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继续推进政企分开;②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③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④面向市场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13、市场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要使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发挥,必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14、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1)商品市场
狭义的商品市场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交换场所,其主要功能有:为商品交换的实现提供条件;评价商品;影响供求。商品市场主要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分散性、流动性。
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以中间产品的交换为主;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变化小但需求量大;需求相对稳定,决定了生产资料市场有可能相对集中和相对独立,有利于发展期货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功能:制约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结构;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2)金融市场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货款的吸收和提取,货款的发放和收回,投资资金的筹集等一切与货币流通有关的活动。
金融市场的主要作用:引导资金合理配置资源;聚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影响利率实现宏观调控;提供竞争改善经营管理。(3)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进行流通和交流的场所。其作用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上流动的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供求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在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具有流动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双向选择性。(4)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的市场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
A.土地的一级市场。由国家采取公开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出售或划拨土地使用权。B.房地产开发市场。主要包括资金筹措和建筑施工两大环节的活动。
C.房地产交易市场。指有组织、有领导建立的有形房地产交易市场。包括所有与房地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如集资建房、房屋互换、房地产信托代办、新房出售和预售、旧房的买卖和租赁。
D.商品销售市场。有两种形式:房屋产权出售;房屋使用权的转让。E.房地产金融市场。F.涉外房地产市场。(5)技术和信息市场
广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技术商品的开发、应用和流通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交换的场所。(6)期货市场
狭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期货交易的场所,即期货交易所;广义的期货市场是指构成期货交易的全部要素,包括交易所、经纪公司、结算所、期货交易者等。
15、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7、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
(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
(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1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完善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健全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深入、扎实、持久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互质问题。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斗私批修”、“大批判”的错误作法。
2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我国外交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
22、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时表示:“只要台湾和大陆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生活方式和现行制度。”首次表达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对关于恢复香港主权问题,明确提出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法解决。
【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推荐阅读:
青年马克思理论培训班总结11-30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06-12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演变11-29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08-0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09-06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6-27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09-19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