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1观后感

2024-12-30

舌尖上的中国1观后感(共19篇)(共19篇)

1.舌尖上的中国1观后感 篇一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央视推出的这一个系列的关于中华民族美食介绍的纪录片,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引起了了社会上及其强烈的反响。

之于这个纪录片,我们都知道它并不是在最黄金的时间最大的平台播出的,然而引起的反响却是其他的纪录片不可比的,很明显真正的艺术首先是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纪录片以吃为主,却给我们另外不同的体会。

首先关于吃的历史,片中不但介绍了美食的制作过程更是介绍了它的由来,不夸张的讲及其的提高了名族自豪感,一个民族的历史不单单是指她的历史事件,更多的是文化,而我们不能否定的是美食一样是一种文化,它有力的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悠久的文明。也不单单是给予我们一个关于吃的方法和认识,更是在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下的快餐文化以及有毒食物的现状下,给了现代人响亮的一记耳光,不少人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会反省到自己,一部纪录片的升华点能做到如此,不怪他有如此的受众。

其次,纪录片没有高投入,没有高科技,没有大场面,有的只是最朴素的场景,最真实的现场,抛去奢华,一份真实的画面,犹如把我们送到那个曾今都是美好的年代。无疑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时代,给予人安静平和的东西,往往会让人们乐于接受和喜欢。我想这也是人们必要反思的一点吧

最后,一个好的纪录片一定的离不开一个好的导演组。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刚开始播出的时候我是一点没看的,直到听说了这个纪录片,看了第一集就忍不住把他看完了。我个人是不怎么喜欢美食的,然而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纪录片,往往能抓住你心中所期待的东西。当然这也和自己本身的想法和如今烂片泛滥不无关系。可是舌尖上的中国所给人带来的震撼是不可忽略的,即使在所有我认为的有意义的纪录片中,它也一定占有一席之地。不怪我对它的评价如此之高,能把一个人们不骗不太感兴趣的话题,拍出不一样的内容,不但需要机遇,技巧,感情,更需要的是勇气。而纪录片的导演组,显然具有这

些能力和足够的感情以及勇气。作为观众我是幸福的,我相信他们也会因为这个纪录片的受众之多,评价之高而感到激动和欣慰。

我想当观众看到片中介绍自己的家乡菜的时候,那一份自豪还有另一份的乡愁恐怕才是更能抓住的情感,用一道菜承载着每个人的情感,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情啊。乡愁自古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种族情绪,所谓重土难离,多少文学作品传达的那种情绪,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特别是在这个高速的大背景下,多少人背井离乡,而此时有那么一档纪录片播放着故乡熟悉的气息,是多么令人想念啊,看着图片,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曾经的味道,种种的感情夹杂在一起,感动难免,而其他的呢?

然而不会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们也看到很多美食的制作过程是有着很多辛苦的人们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他们或许都吃不到出自自己手中的菜肴,他们也在为生活挣扎着。也有些被禁了的美食,是建立在肆虐自然和杀掠动物之上的,当然影片中并没有拍出这些食物,但是我想每个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因此我们在享受影片给我们带来的丰富情绪之外,也应该考虑到不一样的东西。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听说舌尖上的中国,应经有了第二季,实在说我是不愿意看的,怕第二季会使第一季的成就变低,对于我来说,舌尖上的中国只有一季。同样的东西,并不是能有同样的收获,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同一个导演组,同样的观众。

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个纪录片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带给人思念,给予人一种自豪,传承一种文化,使人反思。像一首诗,像一首歌。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它传递的东西。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挑动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一根心弦。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这根充满着情感的心弦已然布满灰尘,而社会和心理也被外来的压力不断地挤压变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的温情、平和、从容,悄然拨动了这根几乎被遗忘的心弦,那从心底涌起的,汹涌澎湃的感情,将美好于记忆和梦想中迸发出来。

2.舌尖上的中国1观后感 篇二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受众接受,心理认同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摄制, 跨越我国60多个地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和纪录频道播出以后, 获得了国内外广泛的赞誉和热烈的反响。据相关数据表明, 自《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以来, 在国内平均收视率达到0.5%, 几乎和BBC的纪录片持平。收视率的一路飙升代表了该纪录片得到了受众的接受和认可。

一、传统主题的意外走红

《舌尖上的中国》共分为7集, 分别从不同的主题讲述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虽然该纪录片的播放时间在深夜, 但是收视率却不断提高, 并且获得了海内外的一致好评。据“淘宝数据”有关数据显示, 自节目开播后的第五天, 已有584万人搜索相关的特产, 并成交729余万件商品。食物是传统民俗和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但随着工业社会代替农业社会以来, 我国传统获得食物的方式受居住空间的影响逐渐消失, 从而影响了食物原始的美味。先进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出现, 使传统食物的制作工艺不断被取代, 古老的工艺以及习俗渐渐被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逼退到边缘。《舌尖上的中国》将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食物重新展现出来, 从而勾起了中国社会民众对渐行渐远的传统家庭生活与传统民俗的抑或是对传统农耕文明的一次集体缅怀。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中国受众接受与认同

(一) 美食的平民化, 实现受众心绪转换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是以平民的视角来阐述平凡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有关美食的故事。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题, 从不同人物或者家庭的日常生活入手, 向观众展现了中华美食的民族特色以及风俗习惯。以“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旧寸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的内容架构出发, 传达出个体寄予食物的不同情感。通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饮食习惯以及特色美食的贯穿, 这使观众不仅从视觉上感受到食物所带来的满足感, 也从心理上获得了情感的共通与认同。

(二) 美食中的人和事, 实现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

《舌尖上的中国》中关于日常生活状态的展现, 使观众从生活中感受到闪现出来的情感。这种叙事风格的内容表达, 使故事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 从而增强了纪录片的感召力。通过纪录片中关于家庭、食物的展现, 勾起了观众内心中对于家的依赖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家乡, 选择更加现代化的生活。纪录片中对于家乡食物和环境的描写恰好触动了人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从而引发了集体思乡的情感。让很多观众开始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以及“家乡的味道”, 种种记忆中的味道都是与逝去时光中的故土、乡亲、念旧等情感紧密连在一起, 是在回忆中对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美食中的人和事, 展示人生百态, 实现了受众自我认同的需求。

三、《舌尖上的中国》的对外传播技巧

《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范围不局限于国内, 也受到了国外观众的广泛欢迎。该纪录片不仅向外界展现了我国传统的美食, 也对外传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国》所取得的成功, 取决于对外传播的技巧。

(一) 选题:民族特色、贴近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所选择的受众范围不局限于特定的民族和地域, 这使选题内容更具有民族特色、贴近生活。由于, 各民族间的风俗习惯以及语言文化不同。因此, 它的选题需要贴近生活, 使受众群体从简单的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性的特色文化。生活化的选题能够降低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难度, 使国内外受众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然, 特色文化也造成了不同民族间的交流障碍, 但是也吸引了其他民族对特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舌尖上的中国》以平民化的视角, 讲述了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以及特色美食, 并且也介绍了美食背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这种选题方式满足了受众通过纪录片获得知识的需要, 从而吸引了更多国内外的观众。

(二) 视角:小人物视野下展示人类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以小人物的视角, 展现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并以食物作为载体, 展示了人类情怀。这种视角的选择, 能够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的文化通过小人物的人生百态表达出来, 降低了国内外观众的理解难度。同时, 纪录片中对小人物的描写, 不仅包含了对劳动者的歌颂, 也传达了大自然对人类的赋予, 从而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当然, 小人物的生活更加贴近生活, 从他们的人生中可以发现自己影子, 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通。除此之外, 这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没有任何理解和认知障碍的世界语言, 是小人物和世界民众有共同的生活认知基础, 这些基础所带来的是国外受众对中国的理解, 不是普通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

(三) 语言:摒弃宣传话语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共7集, 约6个小时, 但是解说词的字数才11376, 其目的是降低不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理解障碍。为了避免纪录片输出国与输入国的文化差异, 《舌尖上的中国》以非批判性、非政治性以及表现全世界普遍的快乐为基本理念, 将语言进行处理。《舌尖上的中国》在语言表达上远离了官方表述, 对叙事语言 (解说词和画而等) 的处理采用了质朴无华的减法法则, 没有过多花哨的画面和镜头处理, 整个解说词没有华丽的词藻, 尽量朴素地娓娓道来, 让受众自己感知。这种感知更加真实, 叙事语言更加平民化和简洁化, 这种简洁质朴的语言给予了观众更多回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亚.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J].新闻爱好者, 2013 (10) :19-21.

[2]王志勇.从个性表现出发到传播共性回归——地域特色纪录片的传播学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4 (06) :80-83.

3.舌尖上的中国 篇三

谁想来感受一下“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中央电视台新推出的电视纪录片激起了很多饕餮客尝鲜的欲望。

关于中国美食的电视节目数不胜数,但很少有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节目。这部最新的七集高清纪录片,从地域、历史以及文化这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饮食。

《舌尖上的中国》由曾拿过大奖的纪录片制作人陈晓卿执导,从珍馐佳肴到地方小吃,用影像为观众呈现出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同时该纪录片也用镜头记录下各种菜肴精致悦目的制作过程,理所当然地会吸引美食家以及普通观众的关注。

陈晓卿表示,如今电视上充斥着各色美食,尤其是一些顶级大厨的推荐菜式和近距离观察高级菜肴复杂精细的烹饪过程。

“如今有许多令人食欲大增的美食节目,但如何做菜只是我们饮食文化中的一方面。”陈晓卿说。

“我们的节目则别出心裁,试图呈现出更多有关菜肴的文化元素,如饮食习惯和饮食道德。”

该片每集时长50分钟,主题涵盖了从食材到腌制品等各个方面。

举例来说,有一集就主要讲述了主食。

这一集通过追溯水稻种植的历史,解释了为何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而北方人则是面食。但所有主食又被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别,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馕和江苏省的黄桥烧饼都被归入面食类。

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额外惊喜是,它并不仅仅展现美食。每一集都聚焦于不同的人群,讲述着人们和食物的美食奇遇。

“俗话说,‘人如其食’。”陈晓卿说,“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这也是该片的独特元素之一。”

为了获取足够的优秀素材,制作团队于去年7月开始拍摄之前,花了3个月时间,走遍大约60座城市进行调查采访。拍摄过程长达9个月。

例如,在讲述腌制食品的一集中,故事围绕一位北京白领女性展开。女孩回到吉林老家,第一次为孤单的母亲腌制泡菜。

另一集则记录了子女们纷纷从各大城市返回浙江老家同父母一起过年、制作年糕的美好时刻。

《舌尖上的中国》在展现美食文化的同时,也捕捉到了社会的变革,例如大家庭中成员分散在各处,大家都在外工作,留下空巢老人在家乡生活。这种情况下,美食可以提醒人们去追忆美好时光,也成为家庭团聚时的餐桌佳品。

陈晓卿说,尽管故事情节发展自然流畅,而在录制烹饪过程时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了捕捉到生动的画面,摄像机必须放置在或炸、或蒸、或炖的食物旁边。

摄像师们则必须密切观察现场,多次调整摄像机的位置,以免溅到油。

陈晓卿说,仅仅七集的纪录片也许不足以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辉煌成就。他正在筹备拍摄第二、三部续集。

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四

七天假期,我们没有出去旅游,有较多时间。妈妈(她最爱美食)推荐我看《舌尖上的中国》。

从纪录片中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多样,景观丰富的国家。因为有森林、湖泊、高原、草原等各种景观,所以造就了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通过采集、捡拾、挖掘、捕捞,得到了这份自然的馈赠。

转眼到了夏天,凌晨三点,卓玛和妈妈到云南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里寻找松茸(只有在无污染的地方才有)。卓玛突然在松针下找到了一朵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卓玛说:“一般走一公里的路,才能采到一朵松茸。”松茸从土里挖出来了以后,必须要用松针盖好,以防止菌丝的损坏,便于让松茸更好地继续生长。如果要挑松茸,就要看你挖的时候松茸的伞盖有没有打开,如果打开了的话,就不珍贵了。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份碳烤松茸的价格能达到1600元。

到了冬天,吉林的查干湖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今天的天气很好,收获也很大,捕捞到了满满一网鱼,但是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网里都是大鱼,没有小鱼,那是因为网的口径控制在六寸左右,即使有小鱼被捕捉到,也可以逃出去。这样就可以保证来年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云南,人们用本地的矿盐腌制火腿;在两湖地区,人们在淤泥里采集莲藕;在海南,人们出海捕捞海鱼,这就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5.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五

一开始,我还以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些什么新的理论呢。可一看才明白都是讲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么螃蟹、鱼、虾、海参……反正大多数都是我的最爱。并且还有它们的生长以及制作过程。

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样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腌白菜;有浓香的糯稻;有喷香的烤鸭。异常是人家捉鱼捉虾的过程。那活蹦乱跳的鱼和那些生长充沛的糯稻,还有在浅海海底摸海参、海胆、鲍鱼的潜水员,仿佛就在我的眼镜面前动着,让我想跳起来抓住那些屏幕上的美食。

片子的场面很多都在厨房里,上头都是实际的声音。每当我听到那些油在锅里发出的“嗞嗞”声时,我就觉得肚子饿了。还有那些从地里刨出来的笋,炒的时候镜头直接对准锅,那些笋白白得像小孩儿一样可爱。还有那大厨们神奇的刀功煮功。他们能够把豆腐切成像头发丝那么细的长条,还能够半小时煮好一只大肥猪。十分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楼顶菜园了。夏天一到上头就是一个大凉篷,很壮观。秋天结的小瓜一个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饺。我的菜园子还是自愧不如啊!

6.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篇六

篇一: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一以贯之的解说词、熟悉的配乐、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画面,都让《舌尖2》维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观众直呼“触动灵魂”,口水和泪水齐飞。

如果说《舌尖1》开创了国产纪录片的历史,那么,《舌尖2》无疑仍在继续创造更多的第一。央视1套每周五晚九点的首播,央视多频道多时段的重复播出,每周只播一集的“追剧”范儿,大型综艺节目般的广告投放,不菲的国内国外版权收入,以及大型电商同步跟进的营销大战,都将国产纪录片的市场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开始意识到:好的纪录片,相比肥皂剧与娱乐秀,不仅收视率可以更高,经济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为“吃货”越来越多;而是因为,这是一部对美食充满了敬意的纪录片,它满溢着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对草根劳作的歌咏,和对中国饮食文明的礼赞。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更为鲜明地加强了对社会文化层面的挖掘:从人开始,叙事起兴,入眼观感,入心情感,美食成为背景,灵魂感受触动。虽然也会有人觉得,故事略显喧宾夺主,对食物描述太过匆忙,但是一部主题为“探讨人与食物关系”的纪录片,本来就不只是一场美食盛宴,它不是“天天饮食”的菜谱,更不是“美女私房菜”。

《舌尖》跃出屏幕之外的,有一种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就像第一集“脚步”中的养蜂人逐花而行,很多人都远离故土成为异乡之人,拥有几千个味蕾的舌头,却顽强保存着来自儿时、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舌尖》让人有种冲动,想要回家再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跟妈妈学做一道家乡菜,奔波路上永远带一点家乡美食,认真对待我们的一日三餐。

对家庭温情和血缘亲情的渲染,也是《舌尖》的动人之处。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却看不到酒店的名厨,只有民间的厨房。用一种平视而非俯拍的角度,讲述着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市井味与人文味的和谐混搭,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美食见人生,将美食寄托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当中,既是《舌尖》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最为成功之处。真正流连“舌尖”的美味,不是价格昂贵的“高大上”美食,而是藏在自然深处溢满草根味道的食材,以及那些亲近它的人,春夏秋冬的辛勤劳作,苦辣酸甜的生存故事。

篇二: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几经推迟的《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在18日晚21点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腾讯视频也将播出。这档大热纪录片引发的关注度早已呈现,开播前几天,网友们就自发的在微博、朋友圈中表达了期待之情。

风格延续的解说词、不变的配乐,《舌尖2》开篇的亲切感扑面而来。然而与第一季的不同在题面上就见分晓了:《脚步》、《心传》,这些分集名比第一季的《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时间的味道》在主题设置更加形而上,其笔触也更多用到了情感酝酿和编织上,美食部分反倒被压缩了许多。这令不少搬着小板凳、备着零食等待“深夜报社”的小伙伴们意外的流下了更多泪水,忍住了口水。

涉及人物更多 情感元素更为突出

《舌尖》在众多饮食节目中脱颖而出,靠的绝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进最平凡的乡野民间,一边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让观者不自觉的在舌尖上展现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性。

为了给弟弟上大学凑学费上山挖灵芝和天麻的藏族小伙白马,东奔西走从事辛苦的养蜂行业的老谭夫妇,以船为家、奔波在东海上讨生活的渔民、行走在秦岭北麓平原的职业麦客,山东农村制作煎饼的老夫妇……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为充沛的镜头,再度瞄准了这块土地上最可爱的劳动人民和食物间的质朴联系,让人们无法不仰视这些寻常人的身影。

节目播出中,网友不断表达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显得不是那么主要了,突出的是人们的一种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采集者、生产者、加工转化者都是由人来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为主的叙事习惯,让人看到更为丰沛的人文气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似乎更应该叫做《舌尖上的中国人》。

但也有观众认为《舌尖2》不及《舌尖1》的浑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几分刻意:“完全没了第一季淡然乡愁的感动滋味,刻意煽情纠结人情乡味,素材太多展开太广,有些凌乱。”还有观众更加直白的指出该片缺点:“编得像走基层,形在意无存,主题之外承受了太多强加的信息和主观设计,画面够好,剪辑节奏太快。”

关注时下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也许是中国最后一批麦客的马万全们,无法撼动机械化带来的职业末路,片中苍天、麦田、裤带面、吼秦腔的壮美画面,竟然让观者不自觉的将这些场景与《白鹿原》的语境联系起来,职业割麦人的绝唱让观众感动不已。麦客,是中国千百年传统文化的延续。

在广东打工的父母半年来年只能在收割玉米的集结回家小住半个月,而这半个月,恰好是雷山鱼酱发酵成熟的时间,在即将离别时,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顿用鱼酱入菜的团圆饭,独自留守家中的小女孩李建英却黯然落泪,因为她没办法不让父母离开,临走前,她和哥哥为父母装了一坛鱼酱。候鸟打工族,是近年来中国人的巨变。

在《舌尖1》走红后,有人采访到其制片人,其中一位表示在播出前,他们曾对节目中隐含着的,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揭示而感到担忧,而如今,《舌尖2》已无必要将借美食寓社会的野心隐藏,仅第一季中,就流露出对空巢老人问题、中国农村6100万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它在记录下美食的同时,更将中国和国人的巨变用饮食串联,透着无奈与心酸,正如结尾文案所述:“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首集美食均出自民间 拍摄技术手段有提升

首集《脚步》中尚未出现专业大厨制作的精致菜品,所有美食均为受访的普通人亲手制作。其中的鱼酱炖稻花鱼、福建泉州萝卜饭、山东煎饼卷大葱引发了各籍贯游子们的集体思乡情,人们以在节目中发现家乡美食为乐,又籍美食抒发思乡情。不过,片中对各地美食的呈现也意外引发了南北吃货的争论,例如在四川养蜂夫妇老谭的饮食中,“豆花”是用来蘸香辣料吃的,而南方网友则延续了此前网络经典话题“南北食物甜咸之争”,他们在网络中玩笑称:“不要豆花下毒手!”、“竟然有人吃豆花不是甜的!”这类吐槽同样惹人发笑。

《舌尖2》运用了现今流行的支持4K的F55摄像机进行拍摄,画面细节上更为出色,而大光圈的拍摄也延续了对食物色彩的出色呈现,捕捉跳跳鱼的一段高速回放让观众感叹《舌尖》团队在拍摄和剪辑上的用心和专业,但也有网友指出了细节上的不足,微博网友小柴胡君表示:“白马为弟弟采集野蜂蜜,一度让我以为它抄袭了BBC《人类星球》巴亚卡人Tete为妻子攀爬百米大树采蜜的场景,只是拍摄技巧,机位摆放差强人意,接近树冠后主人公采蜜过程也已略过不计。”但他也同时认可了《舌尖》的制作用心:“作为一个美食节目来说不能奢求更多。”

7.《舌尖上的中国Ⅰ》节目形态分析 篇七

一、选材纯朴自然, 散发浓郁人文气息

《舌尖》的选材源自生活, 取于民众。与大多数美食纪录片所呈现的饕餮盛宴不同, 《舌尖》选取的美食来自原生态生活, 是平常人家餐桌上的普通菜肴与人人都可以随时享受的地方小吃, 体现出一样食材百样做法的民间生活图景。《舌尖》的另一大亮点是以普通百姓作为主人公借他们质朴的语言来贯穿情节, 营造出质朴、自然的浓厚人文气息。

片中的美食大多都来自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如云南香格里拉的酥油煎松茸、浙江遂昌老包家餐桌上的油焖冬笋和腌笃鲜、大理诺邓的莴笋炒火腿以及火腿炒饭, 还有来自吉林查干湖石把头家的垮炖杂鱼、海南渔民餐桌上的马鲛鱼酸菜汤等, 无一不是接近平常人的美食。此外, 《舌尖》还用镜头记录了人们通过采摘、挖掘、熬制、捕捞等手段从大自然中获得馈赠。在“自然的馈赠”中镜头来到大理北部云龙县诺邓山区跟随老黄及其儿子树江一起用他们世代相传的方法制盐、选火腿、做火腿;接着镜头又跟着圣武、茂荣两兄弟来到湖北嘉鱼县拍摄职业挖藕人在藕田劳作的过程;之后镜头由南至北来到吉林查干湖, 记录当地人捕鱼以及传统祭鱼活动;捕完冰湖里的鱼之后镜头又转移到南方, 跟随林红旗的远洋捕捞船出海呈现他们捕鱼的点点滴滴。在“主食的故事”中记录了内陆省份山西丁村人对面食创造性的吃法以及寿星吃带有亲朋好友美好祝福的长寿面的乡俗;之后画面转到黄土高原的窑洞陕西绥德老黄家, 用生动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制作黄馍馍的全过程;当然到了陕西不得不提岐山县的臊子面, 臊子面的汤汁是用肉汤炒制的配料, 只吃面不喝汤是当地人约定俗成的规矩。在岐山县人们过寿有搭台唱戏, 一起吃臊子面的习俗。《舌尖》通过对家常菜肴与民生百态的捕捉、描摹反映出浓郁的人文生活气息。

二、亲切、流畅的故事化表达方式

《舌尖》所展现的每一种美食都有与之对应的人物, 节目用旁观式记录的方法将主人公的故事与美食自然的衔接在一起且以第一人称讲述与第三人称讲述 (旁白) 相结合的叙述方法来突出节目的真实性与亲切感。

(一) 一、三人称叙述方式完美结合

《舌尖》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旁白的叙述方式来链接情节, 既有真实主观的表达又有客观冷静的描述, 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与故事性。同时, 第一人称的讲述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节目效果亲切流畅。在“时间的味道”中节目先采用第三人称的讲述“比咸鱼更让大奥人骄傲的是虾膏和虾酱……”将虾膏、虾酱相关故事的主人公76岁的顾少芬引入观众的视线;接着用第一人称讲述“每年出海捕虾的季节是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借主人公来讲述美食的制作时间和食用方法;再通过第三人称来描述美食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随着“在当下……百年老铺还是踩着自己不变的步伐前进”的解说, 将观众的注意力再一次引到主人公的身上, 接着引入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讲述“以前我们也有制作共三种虾子产品……”;之后再用第三人称讲述百年老铺的经营情况, 又通过第一人称主人公讲述自己的家人。如此, 一、三人称相互转换、完美结合, 节目表达流畅、自然, 给观众呈现出具有真实情感与故事性的情节以及美味食物的制作等。

(二) 交叉式叙事, 增强了节目看点

交叉式叙事是指在叙述过程中将将多个内容分成许多部分进行穿插讲述以丰富节目内容, 形成跳跃式感观, 不断设置悬念, 推动情节的发展。《舌尖》的内容在地域上从南到北, 在季节上历经春夏秋冬, 在情节上多个故事交叉讲述, 信息含量大、悬念设置巧妙、过度自然灵活、趣味性强。如在第二集《主食的味道》中, 编导先是用“中国, 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的解说词将观众的视线引入山西襄汾县, 讲述丁村人对面食的百样制作;随着“当丁村的大妈们正忙着为一场寿宴精心做准备的时候, 黄土高原的窑洞里飘来了阵阵面香”的解说观众的视线又被拉到陕北绥德县, 在这里节目巧妙地过度为丁村人是如何过寿宴的设下悬念。观众跟着镜头在陕西观看了老黄加工、制作、出售黄馍馍的全过程;接着镜头从冬季的黄土高坡转向秋季小麦丰收的黑龙江, 再到新疆库丰县的烤馕……;之后镜头再次回归到山西丁村为人们呈现当地人准备寿宴的独特民风, 与节目开头交相呼应, 引人入胜。

三、食物的转化、储藏彰显人类无穷智慧

食物的转化是人们在漫长历史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尝试的伟大成果。转化的原材料最典型的当属大豆, 大豆在诞生之初由于无法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使肠胃大量胀气, 因而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为了找寻进食大豆的最佳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豆腐可以说是大豆的第一个变种, 虽然豆腐的产生属于偶然, 但自从豆腐诞生以后人们找到了进食大豆的最佳方式并在豆腐的基础上不断萌生转化的智慧, 制作出多种多样的食物。比如, 毛豆腐、臭豆腐、豆腐脑等。在内蒙古草原上转化的典型原材料是鲜牛奶, 奶制品是蒙古人的主食, 人们喝奶茶, 吃奶豆腐, 从这些奶制品中获取能量。奶豆腐是人们为了更长久的保存牛奶, 储存食物而进行的智慧型转化。与奶豆腐相类似的还有位于云南大理白族制作的乳扇, 它和奶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糯米在酒曲的催化下发酵后转化而成的糯米酒;绍兴的酱油;东北的大豆酱以及经过三十多天发酵后转化成酸菜的白菜。这些是食物转化的代表折射出人们食物转化的灵感与智慧。

在人类智慧长河中, 人们为了使食物储藏的时间长一点发明了用盐来腌制食物的方法。无论是东北的辣白菜、浙江金华的火腿、南方的腊味还是湘西苗族人的腌鱼都无外乎是用盐来保持食物的鲜美并使它们得以长久保存。无论是转化还是储藏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食文化。

《舌尖》中不时流露出中国人对家庭、家乡的热爱之情, 节目蕴涵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在“主食的故事”中结尾通过对白波 (生活在北京的山西人) 一家人团圆场景的记录, 通过对主人公的采访“从小吃惯什么东西, 你会一直留在你那个身体里面, 觉得这东西一吃就是那个味……食物的记忆。”借白波之口反映出中国人对家庭的浓厚感情。在“时间的味道”中主人公金顺姬讲述自己永远忘不了的家乡的味道—辣白菜来展示中国人那种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如今, 《舌尖》第二季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节目将继续传承美食与人文共存的特征, 为观众提供视觉、听觉、味觉以及情感的盛宴。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不落传统纪录片窠臼, 采用国际式的碎片化、快节奏、叙述式拍摄方法而打造的一档走向国际、宣扬中国传统美食、表现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纪录片节目。《舌尖上的中国》集视觉、味觉、听觉等为一体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强大的心灵震撼, 将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营造出一种物质与精神的盛宴。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

参考文献

8.《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 篇八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

【简明评析】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唯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9.《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 篇九

和妈妈一起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则可以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二则可以看看各地的特色美食,三则妈妈总要照着样子给我做一两道菜,那种感觉真的很温馨。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知道了什么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还有不可思议的发酵毛豆腐,神奇的糖葱,像小孩过家家般的用花汁浸染的五色米饭,凌晨探险而又难寻的松茸。再有就是我们熟悉的除夕饺子和花枣糕。

里面最有特色的是说旁白的那个解说员,声音又亲切又有磁性,介绍起一些家乡菜简直就像在念诗,仿佛一盘盘美味佳肴就在你的桌上,叫你馋延欲滴而又回味无穷。南方的米叫你魂牵梦绕,北方的面让你欲罢不能……难怪妈妈说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很高,确实有他的道理。

10.观《舌尖上的中国》后感 篇十

上周思修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集《舌尖上的中国》,感觉不错,回去后趁着兴趣又接着看了下去。看完后果然感觉片子不同凡响,它带给我的是更深的关于自然的和辛苦劳作人民的感触。

看到大家谈论更多的是这部片子给人们带来的味觉上的刺激和心头上的乡愁,我的感受想必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当看到那熟悉的家乡菜时,必然会欣然点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不禁内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来,让周围的人都过来和我感受同样的发现和惊喜;当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区的美味时,心中为这种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觉地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到这个地方去感受这种原汁原味的精彩。这是应该的,一部以食物为基础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欲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然而,我想说的却不仅仅是吃的方面的,还有更多。

几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想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材,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它不仅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而且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这些制作者们不单跑遍天南地北,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环境,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留守拍摄记录,支撑的动力已不单单是食物的力量了,这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

中国的劳动人民是中国社会的基石,十三亿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来养活。然而无论现今的工业科技如何进步,中国社会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离不开朴素的精神和愿望。小到个人来看,他的想法不过是努力劳作有个好收成,全家能够团圆幸福;大到国家来看,正是这亿万个普通的愿望撑起了中国社会的脊梁。

其实每看完一集后,我都会静心的回想一下内容,总会羞愧难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小就会背诵,但是不经历田头劳作的辛苦,怕是永远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影片最起码告诉了我们在今后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在你品尝鲍鱼等海味的时候,要知道潜水员的工作之危险,在吃藕的时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鱼的时候也要明白这可能是渔民苦苦等待数月的一次运气的成果。

每看到一个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接近的美食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妈妈,为了让我们小时候身体长得壮壮的,而总是设法为我们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小时候因为生活不是那么的富裕,地里的粮食不够吃,于是白面里总是掺杂一些玉米面。做发面饼子的时候,妈妈总是把做饼子的面做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或者是鱼或者是小兔子,以激发我们吃饭的兴趣。看到了在介绍用萝卜干配鱼炒菜的时候,马上想到了小时候妈妈给我们炒的萝卜干菜,那种味道似乎很遥远了……

我们这代人,或者有很少人都有过去田间地头劳作的经历,出生在高楼间,不知道邻里的热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协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舍的智慧。我们的下一代还能有父辈那种背朝黄天面朝土的质朴吗,还可以有收获的喜悦和感恩的心吗?

11.舌尖上的中国:匮乏的博大 篇十一

博大首先体现于自然条件。中国地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境内有高山、丘陵、平原、江河湖泊和海洋,因此食材类别极为多元。

第二个则在于中国人“物尽其用”的传统观念。国人不但对食材选择百无禁忌,并且对每个可食部分都会以专门的烹饪方式予以利用。以物尽其用为典型特征之一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如何发育出来的?

“吃掉所有动物的能力”

1980年代初,哑剧《吃鸡爪》夸张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利用动物蛋白上的勤劳和机智。同期,央视台某生活栏目曾介绍各地如何利用鸡爪,脱颖而出的当然是一位精致的上海人。这位鸡爪爱好者的绝活,是把鸡脚腕后那几根细小的骨头啃咬干净后制作成牙签。

在多数国家会遭歧视的鸡爪,在中国至少有制作成凤爪和煲汤两大烹饪类别。在中国肉类消费中占绝对比例的猪身上,猪耳、猪蹄、猪尾都能被送进肠胃。同样是爱吃猪肉的德国人,他们除了肘子之外(肘子基本也只有一种做法),就只能做成香肠——而且猪的所有部位都可以制成香肠。

相信不少人应该能判断出来,中国人对食材,尤其是对动物性食物的充分利用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长期食物相对匮乏导致的。也因此,这种智慧似乎并不为中国之外的世界所欣赏。有本叫《不足挂齿的烹调法》的书,以略带嘲讽的口气介绍中国人拥有“几乎将所有的动物当作食物来吃的能力”。

中国形成与其他文化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主要是在明清两代。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今日饮食文化的成型也是这个时期,对应起来,大致以工业革命为分界点,向前后各拓展两个世纪。中世纪后欧洲人营养的大幅改善,由英国开始,再是低地国家,然后是今天的德国、法国。工业革命后速度大大加快。十九世纪末已开始第二工业革命的国家,即使是温饱线上挣扎的穷人,也渐渐摆脱了土豆、玉米和薯类等高热量低营养的主食。而中国人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前,始终没有脱离靠高热量低营养食物果腹的生存境地。

人类社会自进入农业文明后,扩大了提供热量的食物来源,可以养活更多人口,但蛋白质的摄入量却始终不足,尤其是动物蛋白。

周期性地达到生产力水平允许的人口极限,迫使中国人不断从生存环境中扩大食物来源,甚至植物性食物亦是如此,某些被中国人纳入食谱的植物,甚至有害健康。人类从进化中获得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不可口者多有害。

人口密度决定怎么吃

今日欧洲饮食文化中,熏肉、香肠种类之庞杂,也许是在制冷技术发明前,肉类就占据相当比例而催生出来的。在今天看来,这种肉类加工烹饪方式与中国相比,可谓时间和人力效率上的极端:欧洲是朝着节省人力、时间和燃料耗费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则是朝着耗费更多人力、时间和燃料的方式发展。

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是我们熟悉的注重提高效率的工业化方向,而后者,通常称为“内卷化”。“内卷化”一词存在不同定义,这里的用法取自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的解读:

因为中国农业技术发展较早,人口很早就达到当时经济水平所能承受的上限,故宋代达到人口高峰后,技术和生产组织不再朝着节省人力方向发展,而是朝着可让更多人“糊口”的方向发展——劳动力相比可提高效率的机械要便宜得多。

自汉到宋以前,中国人口始终在7千万以下,宋代中国人口超过1亿,虽然蒙元入侵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但明代因为可提供高热量且易栽种的玉米、土豆等作物的引进,人口达到更高峰值,有专家甚至认为在满清入侵前曾达到2亿以上。

而欧洲在罗马帝国灭亡到工业革命前的历史上,人口密度从来不曾达到中国水准,在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减员前,欧洲人口密度较高的西南欧,其人口密度大约只有宋代中国南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三分之一。

人口密度会对人们吃什么、如何吃有决定性影响。在欧洲,不但农业耕作始终大量使用大型牲畜,而且留有大量土地保持半耕半牧,而中国除耕牛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其他大型牲畜,牛如此重要,使得中国长期禁止屠宰耕牛。

中国人对肉食的烹饪也带有内卷化的典型特征。对肉类食物每一部分都以不同方式精细加工,其基础便是对人力极大程度的使用。猪耳、猪蹄等不易剔除表皮粗毛的部分,必须施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并辅以较高的工时。

当然,为了吃到一口肉,对严重缺乏肉食的中国人来说,无论耗费多少人力都是值得的,人们对食物上愿意花费的人力、时间和精力,与其珍贵程度成正比。所以,只有食物尤其是肉类匮乏的人民,才会穷尽自己的才智,为了每一点点珍贵的肉食都变得可口,单独发明出更多的烹饪技术。

当食物丰富之后

由于肉食充分,欧洲的烹饪技术带有强烈的大口吃肉风格,即便是烹饪技术精湛的法国、意大利也是如此。而缺少肉食的中国人,自然会演化出小口吃肉的烹饪方式——只要是肉,都尽可能切分成小块,与各种配菜充分搭配,让有限的肉食提供更多的美味享受。相对而言,中国的烹饪较之肉类充足的饮食文化,油盐的口味都更重。

随着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的跨越式增长,传统中国式的耗费人力时间的烹饪方式正在逐渐消亡。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倾向于购买便于简单烹饪的肉,虽然内脏等部位依然被视为肉食,但家庭烹饪已越来越少选择它们作为食材。

虽然买个猪头回家,用松脂甚至沥青拔毛火烫,再反复侍弄的技术,依然留存于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中,但实际上这种情形已至为罕见。继承中国传统复杂而琐碎烹饪技术的任务,被交给了餐馆。

我们或许不免揣测,下一代中国人,将不会再视猪牛羊身上各个奇怪部分弄出来的菜为美食,而是变得像西方人一樣,只接受“正经部分”口感均质、稳定的肉食。在肉类变得极大丰富时,以“炒”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烹饪方式便不太合适了。

(转载自“大象公会”)

12.舌尖上的中国1观后感 篇十二

关键词:美食圣经,舌尖体,叙事化

所有的成功一定是必然因素加偶然因素。《舌尖上的中国》能够持续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两个因素必不可少。

首先,偶然因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因,我国老一辈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刘德源先生在1980年代曾经指出:“纪录片事业是一个社会良知系统。”美女人人爱看,美食人人爱吃,自然人的本性加上媒体的力量、经济发展、网络发达,一部美食圣经自然而然地出炉,也算是一个偶然成功的例子吧。

其次,必然因素。一是风格创新。这部片子多少还是有2007年BBC的《美丽中国》的影子,那部片子能把工业化的中国拍得充满了田园牧歌的芬芳,表达了美景正在中国慢慢消逝的忧伤,相当成功。舌尖的成片风格多少有点类同。在第一季中,剧组跟随藏族少女卓玛深入到原始森林采集松茸,并对食物制作流程的进行了细致地描写,令人仿佛置身于现场,这跟之前央视那种到一个地方,一个半懂不懂的主持人找一个老店尝两口,说好吃的俗套节目完全在风格上是一种创新。当然,你可以说央视纪录片频道资金雄厚、技术完善,有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等。但在笔者看来,风格决定了一切,只是平铺直叙的讲诉一个挖藕的工作过程,人们自然能被这种获取食物的不易触动,进而领悟到食物背后的人文情节,且容易被欢乐的捧着食物的人感动,被食物本身感动。二是制作精细。一个好节目一定要精益求精,以细节取胜。一批人带着一堆装备辗转大半个中国,成千上万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剪成十几个小时,这就是这种大型纪录片的工作流程。要做好,只有一个途径:精益求精,精中取胜。最后,作品在镜头的精细度、语言逻辑,声画配合这些方面都是高分。特别是很多荒僻的地方,如剧组晚上跟着东北大叔去到冰面上钓鱼,应该没有太多的人造灯光条件可以借用,而从成片的质量上看,摄影团队肯定下了相当之大的功夫才让画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真正的纪录片工作者对于自己通过画面和声音发现的东西怀有激情,对他们来说,发现比发明更有意义。他们可以当触媒者。《舌尖》能成功,靠的是精致的画面、精细的文字说明、精良的制作以及优美的镜头画面和配乐,以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载体,讲述着平凡的人生故事,让千千万万的人都能产生共鸣。三是叙事化风格。所有人都爱听故事,纪录片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提案,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要在短短几分钟内讲清楚你的故事BBC会请专门的机构做观众的心理分析,数据分析精确到哪个情节,多少分多少秒观众开始流失了,所以,BBC的叙事,都是按照观众的心理感受,有科学依据而制定出的标准,就算再好看的一段情节,也不可以超过8分钟,8分钟一过,必须要出新的内容。《舌尖》这部纪录片叙事,每一个主人公篇幅长度,怎么开篇,怎么设置悬念,如何结构,一集多少人,多少个故事都是按照BBC的标准制作,在镜头和声画方面也做得很贴近普通观众,很能打动人心。

《舌尖》,令人耳目一新,其声画衔接比较紧密,穿插之中不给观众太多的感情空当,用叙事来把握片中节奏和观众情感。这跟电影切快镜头一个道理,一部片看下来很流畅很充实,让观众投身其间。

第二季里面,明显导演的人文和家园情怀分量更重,煽情因素增多,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反而不如第一季好看,但播出后依然很火。第二季的分集名字是: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感觉第二季还是基本继承了第一季的优良。至于很多网友反映不好看,除了观众的期望值太高等原因,主要还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表现手法第二季比第一季落了下乘。第一季里从头到尾,都在讲中国人和食物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的厨房哲学,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并不像是专门被请来上电视的,而就是我们生活中身边的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人,但他们承载了同一种中国人对待食物的观念,传承了同一种美食文化。而看第二季整集看下来就是感觉,这些上电视的人怎么这么熟悉呢?山区的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开车货车奔波的夫妻,被现代化机械取代而找不到活的麦客,因为过度捕捞难以捞到鱼的渔民。切入点带了太多的媒体情绪,似乎急于博得观众对于其关注底层人民这种行为的认同。

其次,《舌尖》第一季之所以会火,就是因为好好地去寻找美食,研究美食,然后顺便讲了下美食相关的故事。就好像你遇到一厨师,先好好请教人家的拿手菜,好好研究怎么做,然后边吃边聊,厨师一开心,和你讲了点关于这菜的故事,权当下酒小料,口福有了,段子也有了。第二季之所以跑偏,就是因为先去找了个故事,然后请主人公顺便做了个菜。关注的不是美食,而是故事,有点刻意的感觉。

1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900字 篇十三

昨天终于看了期盼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边看边和妹妹聊天,但是看到面食,职业割麦人那里,不知为什么心里酸酸的,看到熟悉的割麦场景想起了以前我家也有这样的割麦人来的,他们大多从河南来,我们叫他们小河南,因为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那么多人干活,除了爸妈就我和姐姐能帮忙,那时最讨厌过麦秋和大秋,因为我也要下地割麦子,那时56月份,天气热,而且麦穗痒人,之后是捆麦、打麦这些会把我的假期全部用光,对于这些至今记忆犹新。割麦真的是个体力活,看到那些割麦人,再看到那些现在的收割机,我只能说社会进步终将把古老的东西湮没在历史之中,看到他们的脸我只看了无奈和哀伤,他们真的是最后的割麦人了,在现在除了可能偏远的山区,基本上平原地带的麦子从种到收全部是机械化了,他们真的是要被历史遗忘了,我只能说,现在人基本没见过和经历过以上我说的那些所以他们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看到小花菇那里,我感叹时间成就的美味,也只有那些最贴近他们的人才能品尝和体会,但是老人独自一人的晚餐,让我鼻子发酸,现在的人都太急躁,喜欢快速的生活,什么都要快速,连生病了都要立刻药到病除,其实根本不可能,时间真的是艺术家啊,他雕刻了不同的人生,但是又有谁能真正的了解他呢。

感觉这一集的编导不是在拍美食,而是在拍生活,独居老人、割麦人、留守儿童,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看到留守儿童那里,我真的很有感触,我上大学时去过支教,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真的是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父母去千里之外打工,他们需要翻几座山去上学,早上5点钟起床去上学,下午3点钟就下课,因为他们有好长的山路要走,回到家还要自己洗衣做饭写功课,他们的父母一年可能只能回家一次,其余时间也只是在电话里叮咛安慰了。这些社会问题没接触的人只会觉得这与我无关,别人的事我管不了,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感觉和心态,有时真的也是爱莫能助,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一点自省都没有,那么这个国家会怎样呢,在这里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编导的用心,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曾经有过璀璨的历史文化,但是现在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快要将这个国家席卷一空了,食物是个好的媒介,它承载着历史、传承、人情、文化、还有就是情感媒介,每个人看到食物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家乡味,希望我们的家乡味能够留下来继续传承下去,不要让她真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以食物的力量。

1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000字 篇十四

这本书由陈志田主编,精选近200道最具地方特色的菜肴与风味小吃,几乎囊阔中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共分为经久不衰的老字号、名士醉心的珍馐美馔、倾世名城的倾世菜、源远流长的传世佳肴、老祖宗流传的乡土味道、朝思暮想的儿时美味六个篇章。

这本书中的一道“松鼠鳜鱼”特别让我喜爱。你们可能会认为是用松鼠和鳜鱼炒在一起,其实并不是。这道名菜的原料是我们平时非常常见的:鲜活鳜鱼五百克、青豆十五克、松仁五克、柠檬三十克。其次是调料:生姜十克、葱七克、盐,料酒,番茄酱,白醋,淀粉,吉士粉,水淀粉各适量。第三步的食材处理:先把鳜鱼宰杀干净,切下鱼头,再剔去脊骨、腩骨,两片鱼肉相连于鱼尾处,切上麦穗花刀,(刀工要精巧)然后再把鳜鱼肉加少许盐、料酒、生姜、葱拌匀,腌制三至五分钟,最后将鳜鱼肉裹上淀粉、吉士粉。

最后最重要的一步做法:把松仁放入热油锅炸香捞出;鳜鱼放入热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接着起油锅,倒入适量番茄酱、白醋、白糖、青豆搅匀;再倒入少许清水、青豆、水淀粉、熟油拌匀,挤入柠檬汁制成稠汁;(调味汁既要酸甜适口,又要薄而稠浓,使鱼入味)最后将稠汁淋在鳜鱼上,撒上松仁即成。

15.舌尖上的中国1观后感 篇十五

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 国产纪录片在众多题材上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其中有宏大历史题材如《故宫》、《圆明园》, 也有《沙与海》、《最后的山神》等把镜头对准社会的, 还有人物纪录片如《梅兰芳》、《百年巨匠》系列等, 唯独缺乏用影像抒写中华饮食文化的纪录作品。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多民族人口的不断融合与变迁所带来的饮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广袤的地理环境所带来的饮食文化特色与沿袭更赋予了中华美食取之不尽的话题财富, 它牢牢抓住了上至社会精英下至平民百姓的兴趣点。

《舌尖上的中国》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 也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 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 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 它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新鲜的食材、精致的做工、诱人的菜肴, 直接从感官入手, 用堪称完美的镜头建构起这部纪录片独具特色的语言符号, 把每一道菜肴的色、香、味, 展现得淋漓尽致, 挑逗着观众的味蕾, 引起了观众的心理共鸣。

从凡人俗物入题,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听起来应该是介绍各地美食名吃的, 但是实际看下来却是在讲述一个个和食材相关的故事, 一个个食材背后, 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二、注重受众的情感体验

七集系列片展现的是诸多的美食以及由美食引发的故事, 它没有正面去宣扬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转而将中国千百年来所传承的饮食文化巧妙地通过产生过程和制作工艺变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把不同地区的普通百姓的日常饮食文化娓娓道来。解说词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松茸出土后, 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 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 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 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里的规矩。”通过这一细节, 可以看出创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关注。只是这些主题的揭示很含蓄, 因为在内容上已经有了很好的铺垫, 所以用简短的一两句话点题而没有像之前许多影片一样抒发大段的议论, 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升华, 让人感受到创作者传达到的的人文关怀和历史韵味。

曾经有一位海外华人称看完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后没有流口水, 却是莫名的一直鼻酸。可能是身处异国他乡, 每天见到的都是白皮肤高鼻梁各色眼睛各色头发的外国人, 在开篇看到那一个个朴实的黄色的面孔, 不自觉地就会觉得感动, 甚至流泪。将饮食文化用纪录片这样一种代入感很强的艺术形式来表达, 那些平时能够在菜市场经常见到的食材鲜活的用镜头细细展现, 勾起的不仅仅是观众对于食物的记忆, 更是隐藏在事物背后对于某些人, 某些过往的情感。

三、视听语言的艺术营造

在拍摄技巧上, 本片采用大量特写镜头, 大胆细致地刻画了各种美食的细节, 摄像用光将美食的松、软、酥、细、腻、肥、厚、油、滑、呈现得淋漓尽致。对人物的特写使用, 使观众清晰得看到这些人对美食的依恋, 对丰收的喜悦, 从而引起更多的人产生共鸣。

另外, 《舌尖上的中国》多次运用变速摄影来表现美感, 在表现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时, 巧妙地运用了降格摄影来传达一种快节奏美感, 在表现时间的推移时运用升格摄影营造一种沧海桑田的氛围。

在剪辑上, 传统纪录片节奏冗长, 画面变化节奏舒缓, 大多采用严肃而庄重的语气将观众带入到犹如时空穿越般的语境中, 《舌尖上的中国》采用活泼、张弛有度的剪辑节奏。每一集的开篇导语, 镜头节奏轻快、画面信息丰富, 剪辑富有动感, 迅速将观众带入情境。每一集都采用并列交叉剪辑手法, 并不以事情发展为主线, 与解说词相配合。例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讲的是腌制食品。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 火腿, 烧腊, 咸鱼 (腌鱼) , 腌菜, 泡菜, 渍菜, 以及盐渍, 糖渍, 油浸, 晾晒, 风干, 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 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地中国美食, 贯穿南北东西, 呈现着各地中国人的生活。

在声音上, 《舌尖上的中国》运用意味深长的解说词、抒情性强的音乐以及写意性强的音响, 抒发出了一定的艺术美和情怀美。此外, 制作过程中同期声的使用, 如油炸声, 切菜声, 这些真实的声音为美食镜头提高了丰富真切的表现力。

四、传播学理念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与其传播平台——中央电视台息息相关。作为中央级媒体中央电视台在权威性、覆盖率、影响力上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这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稳定的受众群体。此外, 微博和视频网站等网络媒体则为它提供了更加灵活且范围跟多元的传播渠道。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传播平台和营销渠道从单一化过渡到多元化, 受众的成分也呈现出越来越“融合”的趋势——他们中有报纸的读者、电视的观众、互联网的网民, 而更多的受众则身兼上述两种或三种身份。《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电视和网络的收视狂潮, 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网民们乐此不疲的“微互动”是密切相关的。

如今的中国纪录片创作呈现出“多元融合”的态势, 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舌尖上的中国》从主题立意到情感传达, 从美学追求到传播媒介, 都是一次探索和创新, 为国内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对象。无论如何变革, 我们应坚守文化中固有的精神气质, 也许这才是《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最大的启迪。

参考文献

[1]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出版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2]任远.《电视编辑学》.出版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1版

16.中国人舌尖上的世界滋味 篇十六

世界是平的。站在国内街头,只要举目四望,就可从市招中体会一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美式炸鸡、法式糕点,现在到处都有越南小吃、泰缅料理、韩国石锅拌饭,更不消说新疆大盘鸡、蒙古手抓肉了。

真要细数生活与饮食的变迁,大家不免惊讶,原来古人也时时都有新体验,并不稍逊现代。

汤饼其实是面条

一万年前,西亚地区居民首先驯化野生小麦,不但制成各种主食,也用来酿酒。西方啤酒的年岁,比起咱们的杜康还要久些。此后,小麦不断向各地传播,六千多年前,出现于欧洲。三千多年前,到达东亚地区。大概殷商时期,华北地区居民已经逐渐将麦子作为主食。

尽管都是麦子,各地食用的方式还不一样:西亚与埃及的居民用保温耐热的石材砌成炉子,柴火烧热后,把擀平的面团放入,一会儿就烤出一张张薄饼,统称为面包。中亚游牧民族经常迁徙,炉子搬运不易,就发展出变通之法:先在地上挖个窄口广腹的大洞,称为坦都尔(Tandoor),无论面团或是食材,都由横放改成直立烧烤,面饼则称之为馕(Naan)。最早波斯人这么称呼,至今仍广泛流通于西亚到南亚各地,印度、新疆,都称之为馕,也都以之为主食。

咱中国发展出来的烹饪技巧不同,打石器时代开始,国人便使用陶制的“甑”。陶土制成的两截锅具,下头烧水,上头有一口打了眼的土锅,所有食物都可以放入甑中蒸着吃,流行数千年而不衰。《西游记》中,各种妖怪想方设法诱捕唐僧,却不约而同都要把法师蒸了,就是这个道理。

国人还会拿一口大锅(鼎),将各种食材一块放入,煮成一大锅,统称为羹。肉多些,叫肉羹;菜多些,自然算是菜羹。当年项羽威胁刘邦,要把刘太公给煮了,刘邦还不忘调侃,咱们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麦子进入中国以后,也还是磨成粉,揉成面团。东汉刘熙写的《释名》中说:“饼,并也。溲麦面使合并也。”烹调时,一方面迁就既有的工具,也为了节省燃料,老祖宗就把面团放入甑里头蒸,是为蒸饼,要放到鼎汤中,就是汤饼,都是简单、省事而且经济的做法。

蒸饼,现在称为馒头;汤饼自然与面条关系匪浅。魏文帝曹丕要试试人称“敷粉何郎”的何晏是否真的擦脂抹粉,宣他大热天入宫,还赏吃汤饼。何晏汗流浃背,用袖子擦拭,不但没有“糊妆”,还“色转皎洁”,说明他没有敷粉。咱们也因此知道,何晏吃的应该是热汤面。

到了汉代,跟外国接触变得频繁,浸染不同文化,饮食的内容与方法也有些变异。馕也在此后大量进入中国,当时称为胡饼或炉饼,以别于汤饼、炊饼。制馕的方法也开始在中国推广,各地都有贴炉烧饼。坦都尔式烧烤其实不难,找口大缸,模拟窑的状态,炭火烧热后,面团贴到炉壁上,利用辐射热,一会儿就能香味四溢。这种窑烤坊方式自西而东,由北向南,走入群众。除了各地都有的烧饼油条、锅盔之外,还有些地方特色,陕西的泡馍、北京的芝麻烧饼、山东的杠子头,江苏的黄桥烧饼都是。南方烤饼来源较为复杂,可能是魏晋时期南迁的移民传入,也可能与宋代以后海上交通发达,阿拉伯人在华南聚居有关。

10世纪以后,泉州成了世界贸易中心之一,许多阿拉伯商人到此经商,也得吃饭。馕不仅便于保存,取用也方便,因此广受欢迎。明朝中叶,戚继光长期练兵抗倭,常以馕为军粮。往后,闽南地区就将烤小圆饼命名为继光饼,或者就称之为“光饼”,大清朝中,又随着闽南移民,进入台湾,可是鲜少有人知道光饼因何得名。

原本我国各地都有馅饼,无论猪、羊、牛肉皆可为馅,或油煎为馅饼;或干锅烙成烙饼、盒子;如果贴炉烘烤,则成了烤饼。上世纪60年代,有些渡海来台的居民还会烤饼手艺,弄一个大汽油桶,内层敷上水泥,加个上盖,就是座简便的坦都尔烤炉。把瘦肉切块调味,可得多放些糖、酱油,包入面皮中,洒上少许芝麻,进炉烧烤。一下子就肉香四溢,点心、正餐皆宜,吸引许多客人等着出炉。

这种贴炉烤饼大约最早是几位福州老乡经营,“福州饼”听在本地人耳中,竟成了“胡椒饼”。不少人还纳闷,为何胡椒饼中胡椒不多?现在台湾各地的胡椒饼,都应当正名为福州饼才是。

古人也有个思乡的胃

西方传入的胡食种类甚多,在本土化过程中也产生一些的适应问题。许多人习惯祖辈相传的味道,对洋食物还真有些排斥。《太平御览》记载,东汉灵帝好胡风,不仅喜欢中亚风情的装扮,还吃胡食、听胡乐。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洋玩意蔚然成风,京师中的达官贵人纷纷仿效,乐此不疲。南方人到了北方,就颇不以为然,晋朝的张翰,任官中央,没事总要想起故乡吴郡(苏州)的莼羹、鲈鱼。

4世纪以后,匈奴、羌等外族纷纷进入中国建立政权,他们的文化也成了主流,除了胡饼以外,其它各色食物也都能上桌。到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更有大批胡人进入京师,城中充满异国美食,热闹非凡,当时有个“四夷里”,就像是清朝末年的东交民巷,专门接待外族,市面上贩卖的也多为胡食。

魏孝文帝时的王肃是王导的后代,幼年时居住南方,饮食习惯不同于洛阳。初到洛阳之际,不惯胡式羊肉、酪浆,经常想念鲫鱼羹与茶。日子长了以后,虽然渐渐习惯,大家还是知道他的好恶。一回,王肃陪孝文帝吃饭,羊肉与酪粥当前,孝文帝不免好奇问:羊肉与鱼羹孰美?茗饮与酪浆又是哪一个好?王肃回答巧妙,两不得罪,史家特为书之。

不只是王肃,其它居住在洛阳的南方人也都思念家乡饮食。商人灵机一动,就在洛阳城边的伊水、洛河边上,捕捞贩卖鱼虾,称为“鱼鳖市”。洛阳本地人并不喜欢,且颇不值,每每称南方人为“吴儿”,甚至称为“鱼鳖之徒”。士族杨元慎批评这些吴人“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呷啜莼羹,唼嗍蟹黄。手把豆蔻,口嚼槟榔。”认为他们在都城中,各种美食都有,还这么怀念家乡食物,不如回去南方,继续“网鱼漉鳖”,没事还可以整些蛙羹、蚌臛,果腹充肠。

到了唐代,中国面对中亚地区,文化更为开阔,外国食物纷纷进入中国,甚至改变了贵族阶级的饮食习惯,《旧唐书》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其中还有些罕见食材,骆驼蹄子就相当著名。杜甫诗中提到过“驼蹄羹”,拿骆驼蹄子炖羹,想来不假。可另一道西域传入的“浑羊殁忽”,就有点玄。一般认为,这道菜做法类似“三套鸭”:将鹅洗净、调味,套入羊腹中,上火烧炙。不过真相如何,就没法细究。

除了新食材,还有新技法。中国原本有甘蔗,也知道利用甘蔗的甜味调理食物,周代御厨都使用柘(甘蔗)浆熬煮八珍,屈原在楚辞中也提到“胹鳖炮羔,有柘浆些”。但甘蔗汁制糖之法,却要到唐代,才自西域引入,从此,国人的甜食花样又多了许多。

辣椒传入之前,国人吃什么

16世纪以后,欧洲商人跟着阿拉伯人的脚步到了世界各地,将各地的物种到处搬移,人类历史进入“物种交换”时期。现在国人常吃的马铃薯、花生、玉米、蕃茄等,就在这个时候进入中国。这些作物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条件较差的地方生长,不妨碍庄稼。原本不能种稻的隙地、碛地,都可以长粮食,解决许多地方粮食不足的问题。但是光有主食,也得要有下饭的菜,辣椒便可派上用场。

《笑林广记》有这么个笑话:某人因家中贫穷,光有饭而无菜,只好置一木制咸鱼,进餐时看着咸鱼吃饭。一天,小儿子告状,哥哥多看了咸鱼一眼,此人甚为生气,怒道:咸死他。这个故事应当发生在辣椒成为食材之前,否则,备一碗辣椒油,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辣椒并不是灌木的椒科,应当与蕃茄、青椒一样,属茄科作物,我们应当称为辣茄才是。可是国人觉得辣椒和茄子没法联系到一起,叫成辣茄,恐不称头。唯一可以联想的,只有花椒一项,认为这种新植物本质属辛辣一路,与椒相似,因而称为辣椒。辣椒在16世纪进入中国,本不做为食材,到了18世纪,才渐渐进入西南地区居民的厨房,算是传入最晚,使用却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调料。

多年前到西安旅游,见识了辣椒的饮食意义。西安有“辣子一道菜”的说法,所有馆子都备有油泼辣子,可是本地人并不买现成,都喜欢自制。市面上有许多贩卖干辣椒的店家,将电动磨子一转,干辣椒立马磨成不同粗细的辣椒面。配上八角、花椒、桂皮、胡椒、茴香、肉寇、丁香等香料,拿油一过,就成了自制的油泼辣子。平时吃面下饭都可,一碗光面,淋上两匙油泼辣子,就是一餐。“辣子一道菜”并非浪得虚名。

不只是陕西,西南省份许多人都能吃辣。四川同胞三伏天吃麻辣烫,算是好样的,而湖南、湖北也不遑多让,有“辣不怕、不怕辣和怕不辣”的说法。这些地方吃辣椒都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东南省份的饮食就少了辣味。究其原因,应当是鱼米之乡,食物供应较为充裕,并无以辣、油等物下饭的必要。江浙、闽南地区的食物向来不使用辣椒,真要提味,顶多是葱姜两味。千字文中的“果珍李萘、菜重芥姜”,正是江南实情。

抽文

17.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00字 篇十七

作为一个正宗吃货,《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几乎让我所有的馋虫都被瞬间激活了。那些看起来质朴,但是美味的食物让我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美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第二季开播之前我就看过了预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朴实的劳动者带给我们的感动。

和第一季对比起来,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气了,展现了更加淳朴的劳动者们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中的一切,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感动。第一集中主要讲的是脚步,从追逐花期的养蜂夫妻,渐渐消失在这个时代的麦客们,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跋山涉水采集香菇的老汉,捕捉十几米开外仅五厘米长跳跳鱼的爸爸……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美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叫做“家”的东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玛占堆这个人让我对于那些质朴的美食多了几分感动。为了给家里带去一份蜂蜜,他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树上40米……那样一份简单美味的蜂蜜是白玛家里对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18.《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 篇十八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小型的电视连续剧“《舌尖上的中国》,当我看到这个醒目的题目时,我很惊呀!舌尖上怎么会有个国家呢?我接着往下看了介绍,哦!原来讲的全是美食啊!开来很适合让我们这些爱吃得人看啊!

接着,我单击一下,影片开始放了一道道美味佳肴从屏幕上一闪而过,还有各种菜的做法,其中,奶豆腐和奶茶,它们的原材料是鲜牛奶,可想得到鲜牛奶并非一件易事,得先过小牛这关,小牛正式哺乳期,需要喝妈妈的奶,等取完奶后,需等到他发酵后把最上面的带有去掉,再将剩下的倒入锅中,开大火,用粗筷子一直搅,直到奶清没有了为止,让后把剩下的放入器皿中,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食用了。

吃,是我的爱好,今天无学到了很多做菜的方法,回来自己做一做,有空,你们也来看一看吧!

19.舌尖上的中国1观后感 篇十九

《舌尖上的中国》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 其在展示中国美食的同时, 更深一步地挖掘了其更加深刻的内涵。纵观银幕, 展示中国美食的节目并不在少数。但是, 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如此的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探讨《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对于我国未来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都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网络电视台作为唯一被授权对其推广的新媒体平台, 在《舌尖上的中国》播放八天后, 于2012年5月21日17点22分, 在其网站上进行了对于《舌尖上的中国》的大调查。截至2012年5月28日14点54分, 共有28, 100人参与, 共有166, 330票。本文将借助一些调查数据,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之道进行分析。

一、内容表现方面

(一) 寓意深刻, 展现历史性

《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说是一部展现中国美食的纪录片, 但是从这部影片上, 我们看到的, 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美食。更多的是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 以及从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传统价值观、人和人之间的生存关系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依存关系。从上面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 喜欢它的原因, 是因为拥有食物绝美盛宴的仅仅占所有投票的19.53%, 占所有投票的第三位。由此可见,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收到观众的喜爱, 最主要的原因是观众从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了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 让观众既陌生又熟悉, 勾起人们心底的感情共鸣。就像网友评价的那样:“与传统的美食节目所不同的是, 这个节目省去了厨师炫耀的烹饪手法和主持人夸张的食后感, 反而放大了大自然的培育和成就美食的原料提供者们”, “《舌尖上的中国》, 吃的是五谷杂粮, 品的是酸甜苦辣, 感悟的是数千年的历史积淀。”[2]

注:数据引自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app1.vote.cntv.cn/view Result.jsp?vote Id=5946。

(二) 小中见大, 突出人本性

这部纪录片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 寻求一个更大的主题, 使作品更有“人情味”。它更着重表现朴实劳动者的艰辛以及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 主题表现切入的角度新颖, 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审视饮食全新的视角。观众所了解的不仅是使美食的文化, 更上升到了人生哲理的层次。我们看到, 每一集都是从一个平凡的人物, 从小的角度切入, 然后伴随着人物的活动和情感进入片子的主题。《自然的馈赠》一集中, 讲到职业挖藕人的时候, 故事锁定了圣武和茂荣两兄弟, 并附有这样的介绍:“作为职业挖藕人, 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 采藕的季节, 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 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 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 藕的价格就会涨。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 在嘉鱼县的珍湖上, 300个职业挖藕人, 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 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 这样场面年年上演。”看到他们辛勤的劳动场面, 不易的生活境况。此时, 让人想到的不再是那摆在餐桌上洁白的莲藕, 而是这些平凡的挖藕人, 激起了观众对于食物的感恩, 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敬意。这部纪录片, 把生活和情感相联系, 把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命运同整个社会相联系, 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出阳光, 一个人的命运, 一个家庭的命运, 同样可以表现一个个永恒的主题。要“小中见大”, 情感的力量最为有效。[3]

(三) 真实中的审美

真实, 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所谓无假定的真实, 是相对于艺术的真实而言的, 纪录片的真实就是它得以生存的根。[4]《舌尖上的中国》, 都是导演和拍摄人员深入到当地, 拍摄的是当地人真实的生活, 展示的是中国真实的饮食文化。没有美化, 没有修饰, 展现的就是逼真的现实境况, 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力量。在真实中, 我们更能挖掘事物的美, 而这种美, 更有深入人心的力量。在纪录片中, 我们看到了中国由南到北, 从东到西不同的饮食文化, 一道道美味佳肴的美;看到了那些为大众提供食料, 同时也为自己谋得生计的普通劳动人民的美;感受到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相互扶持的亲情美;对于自然感恩的敬意美。在影片中, 我们被挖藕人圣武和茂荣两兄弟所感动, 被藏民们保护自然, 采集完松茸后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 不破坏菌丝而动容。正如《人民日报》的时评所评论的, 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 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 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 却唯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 却唯独没有真诚。真实的基调, 真诚的美和情感, 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定位和角度方面

(一) 紧跟时代, 明确定位

1. 展现历史, 定位当代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 饮食文化渊源悠长。“民以食为天”, 可以说, 从古至今, 中国的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饮食。孔子形容《韶乐》之美就说:“三月而不知肉味”, 孟子把利益之辩比作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形容学风浮躁就用“浅尝辄止”, 比喻广为人知, 则用“脍炙人口”。在这部纪录片中, 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饮食历史的纵深感和厚重感, 它呈现出了一种历史的张力。饺子, 不仅仅体现了中国饮食的独特和智慧, 传承至今的丰富性, 更加展示出现代人对于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豆腐的制作和创新中, 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痕迹, 时间的脉络。而反观我们的现在, 作为饮食大国, 食品安全却一再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 让观众开始对于中国现实饮食的反思。有观众说, 看完纪录片感触最深的是“食品安全危机下对食物返璞归真的要求”。文化学者胡野秋也从这个角度这样评价其意义: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被前所未有受到重视的今天, 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非常契合当今人们的需求。[5]立足当下, 关注现实, 能够更好地吸引广大观众, 也应该是纪录片发展的一个方向。

2. 定位“中国窗口”

2012年“两会”, 文化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报告时提出, 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饮食文化,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分。《舌尖上的中国》, 跨越了种族、文化、地域的障碍, 让世界人们了解了中国的饮食, 更真切地触摸到了中国的文化。《舌尖上的中国》代表中国纪录片参加了刚刚结束不久的第65届戛纳电影节, 其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特意点名观看了其片花, 可见这部影片在海外的影响。下面是基于中国网络电视对于《舌尖上的中国》大调查, 通过其投票人数, 可以更直观看出海外对于此片的关注。

注:数据引自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app1.vote.cntv.cn/view Result.jsp?vote Id=5946。

通过投票可以看出, 海外的投票仅次于广东和北京, 以6.91%的票数居于第三位, 这在以前中国其他纪录片中是难能可贵的。国外网友史蒂芬留言说:“刚看了第一集, 我了解到了,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 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真是令人震撼。而“以美食作为窗口, 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 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对其产生亲近感, 形成一种文化认同, 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央视出品方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也介绍道:“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 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 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 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6]从国外的反应情况可以看到《舌尖上的中国》在对外宣传和推广上, 是十分成功的!

(二) 创新的叙事视角

1. 戏剧化、“平视”的表现手法

为增加纪录片的可观性, 必须穿插入故事的“矛盾性”特征, 因此, 只有层层解开矛盾、解决矛盾, 才能进一步推进故事情节。所以纪录片创作中可使用一些悬念设计、加快节奏、情绪式叙事等手法。[7]在《舌尖上的中国》里, 采用了大量设置悬念的叙述方式, 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持续的关注。比如说在写到远洋捕鱼的时候, 从林红旗船长妈祖庙祭祀切入, 进入了新的出海捕鱼旅程。在旅程的开始就介绍到, “不断减少的鱼群, 让船长林红旗担负着一无所获的风险”。开头设置悬念, 激起观众的好奇心。第一次夜晚下网捕捞, 船员们紧张的工作, 也把整个故事推到了高潮, 但是忙了两个小时, 渔网空空的, 只有一些水母。这时, 高潮结束, 看到船长失望、焦急的神情……大家在期待着下一次捕捞。然而, 镜头转换, 开始介绍南海西沙群岛富饶的丰源和船员们的生活, 使整个影片的节奏趋于和缓。但观众的心却一直在关心着船长的捕鱼, 直到影片的结尾:船长喜笑颜开, 渔船满载而归。在第一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 是电视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其次, 这部影片改变了以往中国纪录片的“仰视”视角, 而是从“平视”的角度去拍摄。它展现的人物不是“高、大、全”的, 他追求的画面不是宏大、唯美的, 它给观众呈现的不是一部精美的、完整的“烹饪教科书”, 而是从现实的角度, 展现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 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中国最平凡而最珍贵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智慧。

2. 修辞手法的创新和运用

《舌尖上的中国》可以说用生动、艺术化的画面, 以感性的、文学性的解说词为我们构造了一首赞美中国美食、歌颂劳动人民、感恩无私自然的一首让人既温馨、又感动的诗歌。在这部纪录片中, 修辞手法的创新和运用是十分成功的。在本体修辞方面, 作者充分运用画面和声音来展现主题, 揭示寓意。在镜头选择方面, 可以看到固体镜头的造型效果, 运动镜头的修辞效果。在影片中, 一幕幕远景让人感受到中国地大物博的丰饶, 辽阔的海洋, 金黄的麦田, 总给人一种博大的气势。一处处近景、特写、微距, 让我们感受到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更真切地感受到植物生存的原始状态。除了画面的丰富之外, 这部纪录片在声音细节方面, 做的非常的细致。《自然的馈赠》中, 现场同期声的保留使我们可以听到竹笋被挖出来的那种真切的声音, 也可以听到稻谷被镰刀收割的声音。而这些声音, 让众多远离农村和农田的观众既亲切又好奇, 增加了影片的现场感和逼真感。

三、制作、推广方面

(一) 制作、人员的投入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成功, 除了上述分析之外, 硬件上的投入和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舌尖上的中国》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 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方, 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8]其无论从投资还是在人员运用上都是一流的。

(二) 网络等新媒体的推广

注:数据引自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app1.vote.cntv.cn/view Result.jsp?vote Id=5946。

根据中国网络电视台上的调查可以看到, 通过网络点播观看影片还是占了绝大的部分。网络的发展以及电视节目的网络化, 对于影片的推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 微博、论坛对于《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有很大的推动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云泽博士认为,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 对于流行的话题有一个重要的催生要素, 就是要具有一定的“非严肃性”。这种“非严肃性”有时表现为“戏谑”, 有时表现为“娱乐”, 有时表现为“嘲讽”等等, 符合这样的特点对于多数的博主来说才更愿意传播。《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具备背后一些很深刻的东西, 而且因为是以谈“吃”为主的话题, 博主们很容易自诩为“吃货”, 这个话题也很容易调侃和生发, 具有较强的娱乐性。[9]

2012年5月24日, 美国《侨胞》发表社论指出, 《舌尖上的中国》仅7集, 却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案例。文化的传播由于地域、语言等客观限制本身就障碍重重, 意识形态不同的中西文明之间的双向传播尤然, 但并非是无法沟通的两堵墙。[10]《舌尖上的中国》给中国纪录片走出去做了很好的榜样, 可以说是中国纪录片上的一个标杆。

参考文献

[1]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 2012-05-21.

[2]中国网络电视[EB/OL].http://jishi.cntv.cn/program/sjsdzg/index.shtml.

[3]谭天.平中见奇, 小中见大——谈谈电视纪录片如何表现普通人[J].电视研究, 1996 (4) :12.

[4]李洁.试论文献纪录片的特质及创新之路[J].东南传播, 2011 (10) .

[5]杨媚《.舌尖上的中国》戛纳电影节海报:腊肉似中国山水[N].深圳特区报, 2012-05-18.

[6]牛梦笛, 李蕾.舌尖上的中国文化魅力的新开掘[N].光明日报, 2012-05-28.

[7]陈建忠.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创新研究[J].新闻传播, 2011 (4) .

[8]俟名.网友赞《舌尖上的中国》:心灵冲击让人落泪[N].广州日报, 2012-05-28.

[9]人民网社会频道《.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走红[EB/OL].人民网, (2012-05-28)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223265/18002876.html.

上一篇:安监部2010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求职柜台人员职位的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