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4-07-05

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14篇)

1.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一

关于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做好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维权 干部素质 职工素质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各种关系的变化,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法、内容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当前的形势下,要真正做好维权工作,必须正确处理维护职工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必须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队伍的素质。

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适应加入WTO的要求,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政企职能的分开,国有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市场竞争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职工与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企业的发展与职工的命运息息相关。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与职工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企业的种种变化,工会只有及时调整思路、转变工作方法和思想观念,才能做好维权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做好维权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处理维护职工现实利益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职工与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如果企业经营管理得好,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企业得到了发展,职工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相反,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了亏损、甚至破产,职工的利益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工会组织应动员和教育广大职工以企业发展为重,在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利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组织结构、资产结构、劳动人事关系等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势必触及到部分职工的眼前利益,需要工会组织从维护企业和职工的长远利益出发,积极支持为推动企业发展而进行的改革,教育和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

二、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是做好维权工作的基础

全国总工会十二届二次执委会,根据改革开放中工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核心是以维护为基本职责,突出维护职能,加大维护力度。能否实现这一总体构思,主要取决于工会干部的素质。目前,工会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较好,能够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识大体顾大局,廉洁自律;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关心职工疾苦、积极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工会应培养一批具有广博知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会干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企业、职工利益高度一致,工会的维护职能体现的不明显。长期以来,工会工作主要是组织群众性生产和各种文体活动,它要求工会干部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但对工会干部掌握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够,造成了活动型的工会干部较多的现象。在新的形势下,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日益突出,在履行维护职能时,要求工会干部对劳动法规、劳动工资、劳动保护、社会保障体系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履行好维护职能。

现阶段工会要维护职工的利益,必须带领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从源头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如果工会干部不掌握专业知识,不提高自身素质是无法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的。

三、提高职工素质是维权的根本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具有高素质的职工。市场竞争的表现形式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竞争,各企业为了使自己生产的产品有良好的市场,不断变化自己的营销战略,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售后服务等等。而这一系列的工作,最终要靠人来完成。所以,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大批知识型人才。这就要求工会干部,从党的根本宗旨出发,从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呼吁企业重视提高职工素质,培养职工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市场竞争靠的是实力,只有提高职工素质,才能增强职工的岗位竞争能力;只有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才能真正维护职工的利益。

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工人,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整体技术素质较低。在企业中,有一批工人,只知怎样操作,不知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还有一批是经验型的工人。这些工人的技术素质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广大职工必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据美国劳卫部的资料表明, 80年代末,美国40岁以下,在制造业就业的劳动者中,大专以上的蓝领工人占一半,更不用说在工人中,比重不断上升的白领工人。从国家的角度看,职工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生产力水平。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本事。”劳动者必须具备适应市场变化和新的职业要求的能力,具有不断开发潜能,提

高劳动技能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在职职工岗位技能、业务知识和一专多能的培训已是当务之急。它不仅有助于避免职工因技能差而下岗、失业,而且有助于在下岗、失业后,能凭借一技之长,寻求再就业的机会。工会组织要根据职工的技术状况和业务水平,配合行政制定方案,拿出措施,切实加强职工技术教育和业务培训,并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多渠道地培养一支具有复合型人才的职工队伍,以适应岗位竞争和再就业的需要。职工技术素质提高了,业务技能增强了,将对企业改制后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实施再就业工程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2.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二

一、目前现有报刊发行模式及前景展望

(一)报刊发行在报业经济中的作用

发行是报业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报纸只有通过发行,其综合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在西方国家,报纸的发行者是报社的领导者,而在我国的报业当中发行只是一个附属部门。对许多报业人士而言,发行不过就是卖报纸而已。人们总是认为报业应该以采编为主、广告为辅。报纸不能没有信息,采编自然不可少;广告是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直接关系着报社员工的经济利益;而作为报社咽喉的发行却常常被忽视。随着报业经济的发展,这种旧的思想框架正在被时代改写。报纸要从内容上取得竞争优势是很困难的,因为同一件事情的发生会有上百家报纸进行报道,如何吸引读者的关注,发行策略的选择就成为致胜的关键。因此,报纸发行已成为报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也是报业竞争的主要着力点。

(二)现有报刊发行模式

当前,报刊的发行主要有征订(或订阅)和零售两种经营模式。征订(或订阅)模式能够对报刊发行打下较为稳定的基础,报纸没有一定的订阅量,发行量就不能稳定;而零售模式则可以使报刊发行更加灵活、便利,可以扩充读者群。两种销售方式同等重要,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报刊零售的经营方式主要有报刊亭(摊)销售、流动售报、自动售报机等几种。

(三)报刊发行前景

近两年,受金融危机等宏观经济影响,报刊发行出现低迷。但从宏观来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在70%~80%,中国第三产业占的比例较低。报刊发行属于第三产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报刊发行市场增长的空间将会很大。同时,中国报业改革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报业甚至被称为“最后一个暴利行业”。伴随着一些大的报业集团的成立,境外资本、民营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大举进军报业,一些传统的事业制报社也开始进行市场化的尝试,跨地域扩张也屡见不鲜……中国报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竞争时代,报刊发行也必将进入新的发展轨道。

(四)零售模式是报纸发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售在培养报纸的潜在读者群以及在扩大报纸影响力和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因为,零售是报刊发行渠道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发行结构中最活跃的环节,更是广告商考察媒体广告效果的主要途径。一般来说,越是零售比较好的报纸,也越有比较大的订阅量,有很多报纸甚至主要依靠零售发行。但由于零售读者具有游离性和不稳定因素多的特点,也为各大报社的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零售管理的五个突破口

(一)优选摊点,搭建有效销售平台

建立有效的零售平台必须寻找合适的零售地点。应根据周围人群与环境特点,确定其是否适合建立零售报摊(报亭),以避免资源浪费。对拟建立的零售报摊(报亭)要多作调查研究,要计算人群流量与经营成本,合理测定报摊(报亭)的发展前景。只有将零售地点选择好了,真正搭建起有效的零售平台,真正提高零售报摊(报亭)的整体竞争能力,才能在与竞争对手较量过程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从而切实提高自身整体经营效益。

(二)把握热点,做好预告宣传工作

要对区域新闻与人物新闻等内容及时把握,提前做好相关新闻的预告宣传工作,把当天报纸上所刊登的重要新闻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展现给广大读者,以此来激发广大读者的购买欲望。例如:可以通过有效的叫喊等传统方式,传递给过往及人口密集的人群;可以通过和各通信公司合作,把当天刊登的新闻信息采用短信的方式传播给读者;也可以在各大报摊上张贴重大新闻提示海报,使得广大读者能够在最快、最短的时间了解到该报当天所刊登的新闻信息,以实现全网络、全方位的触动营销。

(三)瞄准市场,探索灵活经营方式

必须树立全面的市场意识,坚决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在巩固、提高征订发行的基础上,要把着力点放在零售上,打好报刊零售突击战,重点激活报纸零售市场。在经营方式上,可以成立专门的零售团队,建立、完善密集的零售网络,组建多层次、全方位销售平台。积极拓宽零售渠道,通过委托经营、组织活动等多条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开拓零售市场。

(四)加强创新,拓展自办化销售渠道

报刊零售自办化是报刊零售业的最终发展趋势,谁起步越早,谁就越受益。报刊零售自办化的本质就是报刊零售的终端化,即直接把零售工作做到终端。零售有报摊(报亭)终端和读者终端,因此,报刊零售的终端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报摊终端直接配送方式(简称配送方式);一种是读者终端的直接销售方式(简称直销方式)。配送方式是指把报纸直接通过配送员送到所负责分管的报摊或报亭上。以前报摊和报亭的报纸是通过层层批发的方式到报摊手中的。报纸直接上摊是该方式的核心,其好处是可以通过配送员的优质服务与情感沟通,让摊主多销本报社的报纸。直销方式是指把报纸通过直销员(流动售报员)直接销售到读者的手中。流动性是这种方式的基本特点,这种方式是固定报摊(报亭)的一种补充,也是零售销售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例如,在城市重要公共场所实行流动直销,这些都是报纸零售直销的创造。展开直销大军的竞争,得终端者得天下,会成为报社零售发行的主要思路。

(五)品牌建设,打造优秀的销售团队

过去发行工作被看做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自办发行20年,发行队伍整体素质少有提高。随着发行工作重要性的凸显,发行工作被重新审视。目前,大部分报业都在着手加强业务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晋升机制,逐步有计划地引进销售策划人才,强化品牌建设,组建优秀发行管理团队,最大限度地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同时,还要建立品牌销售管理体系,强化品牌建设,统一形象,规范经营,文明服务,并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零售摊点所处位置、环境的不同及销售特点,将销售指标进行详细分解,并订出不同的考评权重。这样,才能科学评价每一零售摊点的销售业绩,从而真正激发零售人员的销售热情与营销积极性,打造一支热情洋溢、积极进取的销售团队。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纸之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报纸内容,而是将竞争上升到营销即报纸发行这样一个实现产品自身价值的层面。报纸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其传播对象是数以万计的读者,同时还要将广大的读者对其关注所产生的“注意力经济”即“眼球经济”销售给广告商。而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报纸发行业所面临的不仅是来自各种报刊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于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媒体之间的竞争。在中国报业正在面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在新的市场竞争中以完善发行管理做好报纸发行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报纸发行在报业经济中的作用。

关键词:报业经济,报刊发行,报刊零售

参考文献

[1]报纸零售发行自办化将成为主流趋势.http://www.taihainet.com,2007-08-07.

[2]简析都市报零售终端的促销活动运用.http://www.cjr.com.c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3]刘文平.新传媒时代报业发展的几个焦点话题[J].新闻战线,2009,(8).

3.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基层党建;台账;群众网络;思想工作

一、当前铁路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局党委落实运输一线党支部建设三年基础工程,可以说党建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从人员配备到工作程序的条块化到党员学习要求等等,基层党建工作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在我们党建工作者欣喜之余,也存在几点困惑。

1.基层车间日常党建资料繁多

基层车间党建工作的台帐主要为“二会一课”记录本、其余需留存的活动资料基本上都是电子台账。电子台账的使用本应是减少纸质台账,缩减繁冗的台账资料,但是,各个基层部门由于工作热情高,工作认真,因此对于上级工作都会逐级执行,这就造成了每一级部门都重复工作,同时还要有检查验收时的凭证,这种情况造成资料全面但是过于重复和繁多,反而增加了纸质的材料和数据。

2. 基层台帐、临时性活动考核标准问题

在铁路基层车间,安全运营和稳定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基层要首先对安全生产负责任。党建工作要有具体的检查标准,每项阶段性的、临时性的工作都要有专门的负责人,要存留大量的资料,以便在工作考核时可以予以认定。

二、当前基层铁路职工思想状况分析

深入了解基层党建工作状况可以使党建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掌握铁路基层职工思想动态,也有助于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助及于及时纠正基层职工在思想上的波动,防止问题累积,得不到解决,由小变大,防止基层矛盾的激化,有利于职工队伍稳定,有利于安全生产平稳有序。因此,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并进行全面的分析,正面积极的去解决职工的困难,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是铁路基层党建和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前影响铁路职工思想稳定的因素大致有三方面。

首先是基层职工的个人需求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们要先满足生存和安全的需要,才能更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达到自我实现,但目前在基层,部分职工认为自己的工作量过大,但工资待遇达不到其理想的状态,因而出现抱怨情绪,产生思想波动。其次是基层职工工作压力问题。基层职工每天要专注工作很长时间,工作结束后往往需要休息或从事个人活动,此时进行思想学习,部分基层职工会认为这与其休息时间相冲突,因此无法认真学习。第三是干群关系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个别干部本位思想严重,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在巡视和考核基层工作时,处理问题方法不得当,直接进行处罚,而不是思考如何完善标准和解决问题,导致个别职工不理解上级的管理方式,在进行具体工作是制作表面或是直接与工作规定对立。

因此作为基层党建工作人员,要随时深入但基层一线,了解基层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实际情况,积极的帮助基层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树立正确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使职工能够理解部门的规章制度,自愿遵循制度去积极认真的工作。

三、关于解决新时期党建工作问题的建议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适应铁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要与安全生产,转变经营战略,深化改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在铁路基层的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作为生产一线的党支部,是基层职工思想工作的首要引导者,要充分合理的运用自己接近基层的优势,科学的对规章制度提出意见和进行改革。具体工作建议如下:

1、解决党建基础台帐资料繁多的措施

首先要针对台账资料设立统一的标准。铁路基层党建基础工作是党中央精神落实到具体党务工作部门的体现,是党的领导作用发挥的一线。因此在进行党建工作时,要出台明确的具体的成文规定,明确台账检查的标准,内容和具体方向,不随便设立繁多的,超出统一标准规定之外的台账。这样有助于减轻一线职工的工作负担,使其能够钻研自己的业务,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同时也能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思想的认识和学习。其次是要明确台账的填报要求。铁路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有时会出现突发事件,使基层党组织必须要进一步强调工作,比如普及安全知识,从思想上提升职工安全意识等等,此时,可设立临时台账,进行相关事件的记录,待检查结束后,台账不再一直持续设立。

2.解决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的措施

首先要进行职工的思想动态分析,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到职工中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了解职工的实际困难,在思想上对职工予以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可以从意识上接受,主动积极的进行安全生产和科学工作,敢于提出合理的意见,有意愿同党组织主动谈心其次是要建立强大的群众网络。要建立健全车间、班组二级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网络,明确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是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的第一责任人。针对职工思想动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党委成员要集体商议,明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整理,及时帮助职工解决问题,让职工可以以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工作,让集体的有向心力,有凝聚力,齐心一致的进行改革,让铁路系统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第三是要让创新思想工作的媒介和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QQ、微信、微博等各种交流工具已经在职工当中普遍应用,由于没有面对面的紧张感,职工更有意愿利用这些通讯软件进行交流,党建工作人员要合理运用这些媒介,与职工进行网络交流,了解职工的情况和问题,以便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思想工作。

4.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四

当前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

当前环境污染呈现出了复杂性、持续性、潜伏性和广泛性的新特点,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能否监测出污染状况,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在新的形式下,针对环境污染呈现的新的`特点,不断探索环境监测管理的新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实现监测工作规范化、监测手段现代化、监测方法标准化、监测管理科学化、日常工作制度化,使环境监测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服务.

作 者:徐标 丁君 XU Biao DING Jun 作者单位: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济南,250013刊 名:内蒙古环境科学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年,卷(期):21(6)分类号:X83关键词:环境保护 监测 对策

5.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五

卞新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在农村原来的公社化体制集体劳动代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而且所有制和分配形式也由单一的形式变成了多样化的形式。由此农村中生产形式多样化,利益主体和思想观念多元化导致利益诉求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化解这些矛盾,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面临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一、新时期农村基层工作的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所有制成分复杂分配形式多样化,加之生产效率的提高,一些农民开始从事第一产业以外的劳动,并且数量越来越多,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很多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这客观上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增强了现代化的法律意识和协作精神。农村的土地在新时期也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转包转租等经营方式.另外,一些养殖行业不断壮大。这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农村群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些变种宗教积极在农村发展自己的信徒虽然影响有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思想。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生产力资源配臵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流动,促使了农村群众的流动性增大,随之出现由“村民”向“社会人”的转变趋势,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生活、生产的空间增大、时间增多。另一方面,新旧体制的转换引发的矛盾,西方价值观和一些不良甚至有害的历史文化的渗透对人们思想的侵蚀等决定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也决定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使用传统的灌输方式,而要用行之有效、有说服力的多种形式的工作方式,不仅要听的进去还要理解并且成为意识和行动的一部分。

在新型分配方式的作用下,农村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不断加大,这就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和需求呈现出层次化和类别化的特点。由于经济、文化层次、社会地位不同,差异明显,他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因人而异,更具有针对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分类进行。

二、新时期农村基层工作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给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

(一)、主体的利益诉求的多元性、差异性。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所有制实现形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使得新时期群众主体具有多元性、差异性的特点,现在既有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有常年外出打工或者就近在一些企业打工的农民工,他们虽然在身份上还是农民,但是经常居住地和工作场所在极具市场气息的企业工厂,在观念上已经基本接受市场模式的理念和城市的生活方式,已经不是完全的“村民”,在利益诉求和思想上既具有农村内容又具有一些具有城市、市场观念的需求。这就使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既有传统意义上的群众工作内容,也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生的新问题、新亮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贫富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各阶层的群众主体都相应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的对抗性。干部与群众之间本是鱼与水的关系,思想一致、感情融洽。但是一些干部工作作风粗暴、简单的一刀切的工作方式伤害了群众的朴实情感,引起了群众误解。尤其是一些困难群众因家庭负担过重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收益少而存在失衡心理,导致干群关系不是在交流中缩小距离,而是在实践中扩大分歧,久之,则产生对抗心理,给干部与群众之间增加了障碍和难度。

(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复杂性。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有了增强,但群众的道德素质却没有水涨船高,反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的道德滑坡现象。一些群众很懂得用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曲解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的含义。但是不习惯也不愿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无形中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阻力。

三、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多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确保中国在发展的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

做好新时期农村群众工作必须充分结合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特点,紧紧围绕农村群众最关注、反响最强烈的问题,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切实在工作中赢得民心、赢得支持,进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广阔而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

1、不断加强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

首先要破除“思想工作靠边论”、“思想工作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影响,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不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倾向,明确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灵魂是统帅”,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不断加大政府和各支部的自身建设力度,配齐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针对基层的特殊群体,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其次改进工作方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很多类,但往往思想政治工作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

笼统的宣传教育往往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无针对性所引发的时效性差。创新内容,强化针对性一是加强党的大政方针教育。要围绕实际,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让农民把握政策,吃透精神,支持并参与行动。二是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认真组织好科技下乡,多渠道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三是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利用宣传文化阵地,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四是加强民主法制教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普遍相结合的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

困难人群、特殊群体都需要对其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分别要侧重加强法制观念,转变思想再就业观念、自强自立精神、奉献精神等的思想教育。讲求虚实结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满足基层干部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爱戴,说出的话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落实党和政府对于三农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条件。

2、转变观念,创新载体,拓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各项工作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渗透到农村经济工作之中,抓住农民脱贫致富的热切愿望,深入做好调整农业结构、稳定经营体制、贯彻土地承包政策、税费改革等方针政策的宣传。根据农户家庭状况、年龄层次、文化修养等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

强化农村基层工作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落实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素质告、能力强、业务精的农村党组织能更充分地发挥广大党员在农村各项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又可以反过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进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当前,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突破口,着重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体恤群众疾苦上下工夫,为广大农民做出示范和榜样。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宣传事业结合起来。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重要因素。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开展,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影响越来越大。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势,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新闻宣传中把思想政治工作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政策路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各项教育内容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大力宣传党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

3、健全工作体制,强化建设队伍,建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内容多、个体或者群体差异大、弹性大、见效慢等特点。其工作实效性往往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出现,往往和其它工作结合在一起。因此,探索有效的管理体制,对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构建领导和管理机制。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相关各部门和全体责任人头上,千斤重担大家挑。明确各单位、责任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责任、内容和要求,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形成与各个层次、各级党组织相配套的管理和教育网络。二是要构建预警和防范机制。定期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和发展动向,及时预防和处理突显的问题。三是要构建有效的社会化参与机制。充分动员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群体参与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四是要建立有效的资金收支机制。设立农村思想政治专项经费,鼓励单位和个人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建设。同时建立资金运行机制,确保把每一分钱都用到该用的地方。

要充分依托党校轮训、专题讲座、互联网教育、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对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知识等的教育培训。不断充实干部队伍,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年轻干部及时补充到队伍中来,确保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后继有人。关心帮助基层干部,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使他们安心工作,发挥作用。

4、完善联系群众机制,在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用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衡量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政绩。首先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有真正的发言权,真实分析政绩的成分构成,防止弄虚作假。通过政务公开、接待来信来访、网络平台等途径,扩大群众对干部活动、发展状况、工作进展等方面的了解和参与。其次是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要从工作内容、民生建设、民主管理等方面,制订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认真分析评定,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第三、定期开展农村基层干部述职评议活动。采取群众评议、电视直播、网络参与等形式,尽可能正确评价干部思想、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将群众意见、群众满意度作为考评晋升指标,从而多方面为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药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一要充分结合干部包村等工作,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二要充分利用村庄、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培训。一方面要根据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沟通协调或聘请有关部门的技术骨干、专家为群众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发家致富的力能。另一方面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三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切实深入到群众中去,下力气解决难点问题,尤其是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走出困境。

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不懈努力,农村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一定取得新的成绩。

6.关于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六

通过学校开展的班主任论坛的活动以及年级总结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冷静思考,反省,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不够科学高效,所以,利用休假时间静心思考与反省;

作为班主任应首先确立班级整体规划与设计,从我个人来讲,我对班级的设想是:团结,高效,竞争,合作;努力让每一位班级成员都能够学有所获,能够感受到班级的存在与温暖;

首先,团结是一个班集体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前提,所以就必须及时地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通过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发现,学生中的矛盾主要是由于一些小事情而引起,加之处于青春期,心里特别敏感,想要获得朋友,知己,但是对他人要求较高,对朋友的定义没有完全理解,导致了经常出现朋友之间的“分分和合”所以带给他们的是心理上的苦恼,由于,这个阶段对家长和老师处于比较封闭的阶段,要求独立性的愿望很强烈所以,不愿意给老师和父母讲,从而使老师和父母比较盲目,不知道应该怎样加以教育和引导,所以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多走进学生群体,多观察,了解他们的喜好与苦恼,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个性,熟悉他们的择友标准,找到思想教育的突破口;发现矛盾,应该能静思考方式方法和策略,而不是直接批评或谈话,对于一些对班主任老师和父母排斥心理较强的学生,应该采用迂回战术,先了解他(她)的朋友圈的同学,然后再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所以在平时对同学群体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需要掌握好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语气,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交谈,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太喜欢和老师交流的学生,打破肃静的气氛是第一关,如何能让他(她)和老师父母敞开心扉交谈是一件困难但又必须去做的事情,为此,我将先关心学习,生活,谈及优点,询问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与疑惑,让他(她)们真实地感觉到老师和父母他(她)们人生道路上的朋友而非扮演者警察的角色,从而对老师和父母充满信任,方可进行下一步谈话;过好第一关之后,就可以很容易地进入主题,通过对学习上,生活上出现的苦恼或者不良现象,和学生本人一道分析,同时一定要注意聆听他们的语言,语气,了解他(她)们对事情的见解与看法,找出其在思维和行事中逻辑问题,从而化解心中的矛盾,清除内心中“淤泥”,使之能够走上较为顺利的学业轨道;

7.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七

一、档案培训目标

档案培训实行计划管理, 对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在岗年限、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 对分管不同档案具体工作的人员实行定向培训, 实现阶梯式管理, 保证本企业档案人员培训的全面性、重点性和渐进性, 从而实现对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管理, 切实起到提升和巩固企业档案工作成果的作用。

二、基层企业档案教育培训现状和潜在问题

目前, 大多企业的档案教育都列入单位教育培训计划, 实施率很高, 但是有很多档案培训在实施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控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 档案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习效果慢且不明显。

现在档案教育培训由多种性质机构承办, 包括大专院校、系统内培训中心以及其他一些带有公司性质的培训机构, 规模、设施、师资力量差别很大, 造成档案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 一些课程实用性差、缺乏针对性, 与工作实际不相适应。基层企业进行教育培训时在对培训机构的认定上和培训内容的选择上, 很多时候没有和企业档案工作的重点、难点、弱点结合起来, 对档案培训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不能以本单位阶段性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攻关, 对档案工作整体性提升力不强。

(二) 档案学习人员对教育培训的认识上的误差。

态度决定一切, 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 为所在企业服务的, 但是一些档案干部在选择培训时进入一些误区, 例如在内培外培、培训课题选择上的失误, 有可能造成缩小了培训人员范围, 增加了企业培训经费, 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 培训人员所在部门和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对档案培训效果未能进行追踪监督。

在结束培训后, 对培训人员不闻不问, 无法从制度上和流程上进行学习效果的监督, 从而让学习流于形式, 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针对以上问题, 广大档案管理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增强各级档案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企业要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规范化管理, 逐步建立自上而下、统筹规划、分类摸底、各司其职的人员培训机制。针对以上问题, 拟提出以下措施和方法。

(一) 扎实做好培训前的调研摸底工作,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档案工作培训是一个全面、渐进的过程, 它可以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是档案基础理论教育, 目的是增加档案专业知识, 提高档案意识;中级层次是各类型档案整理规则培训, 主要是针对各类型档案的收集、规范整理;最高层次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主要是各项编研和各类目录体系的建立。在日常培训中我们见到最多的是中级层次的培训。

2、要紧密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情况, 认真开展档案工作人员培训状况调研, 全面掌握本单位档案工作人员的人员知识结构、履职能力、受训经历以及培训需求等基本情况, 并进行深入分析, 在准确把握档案干部队伍现状和培训需求的基础上,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 认真研究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 统筹安排培训任务, 提高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 各司其职, 提高培训的协作性。

档案人员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 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指导检查评价本单位培训工作, 档案主管部门要组织实施档案业务技能培训, 确定人员和培训形式, 开展培训质量自查自评。防止重复的课程培训, 增加培训的计划性、紧凑型、连续性和系统性。

(三) 严格考核,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要努力做到学习与运用相统一, 力戒学用脱节;要严肃培训纪律, 加强学员管理和教学管理。建立档案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库;进一步强化和规范人员培训档案管理, 严格执行培训登记和培训总结记录管理;要严格考核培训效果, 将人员培训情况和考核成绩作为履职考核的重要依据。要逐步建立配套的切实可行的培训工作评价考核, 逐步建立培训质量评估长效机制, 加强对培训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总之, 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首先要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其次实现过程控制, 最终达到重在实效的目的, 各级档案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切实勇挑企业档案工作的重担, 不辱使命, 为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是企业加强档案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 是档案干部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的重要途径, 是提升企业档案工作水平的重要方法, 是激发档案工作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一种有效方式, 有利于充分发掘档案工作人员的潜能, 档案人员经过专业性持续培训过程, 将不断提升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水平。

关键词:档案教育,培训工作,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红:《转变观念, 拓展档案教育培训新平台》, 《中国档案》, 2007年第4期。

[2]张殿恒、姜乐华:《档案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山东档案》, 2000年第12期。

[3]张照余、张建华:《中国档案教育培训发展策略研究》, 《档案学研究》, 1999年第2期。

[4]陈瑞兰、陈美琼:《践行科学发展观, 推动档案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 《咸宁学校学报》, 2009年第8期。

8.关于做好退休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八

一、站在全局高度审视和谋划退休干部工作

退休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管干部工作的延伸。一是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来认识。以退休干部为主体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退休干部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骨干。目前,全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近20万个,占总数的5.2%,离退休干部1722万,其中党员969万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八分之一。退休干部党员大多经过党内政治生活的严格锻炼和现代化建设的长期磨练,党性观念强,对党感情深厚,尽管他们离开了工作岗位,仍然心系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因此,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重视做好退休干部工作。二是要从建设和谐社会来把握。广大退休干部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种特有的优势在和谐社会等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退休干部在调解民事纠纷、开展邻里互助、维持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等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自传帮带、教育青少年等方面德高望重,具有特殊优势。三是要从适应人口老龄化背景来谋划。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78亿,老龄人口比例达13.3%。社会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的自身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退休干部工作要走在整个老龄工作前列,就不能脱离人口老龄化这个背景,在制定涉老政策时,要统筹考虑退休干部与其他老年群体的整体利益,统筹考虑养老设施建设、社会保障、老年服务、学习活动阵地等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建和谐幸福社会。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退休干部工作定位

相对离休干部和其他社会老年群体,退休干部队伍有着他自身的特点,把握他们的群体特征,对于找准退休干部工作定位,协调处理好各个群体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非常重要。一是退休干部相对离休干部而言,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离退休干部都是党的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中央和各级对他们从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是,离休和退休虽然一字之差,他们是有重要区别的。在参加工作时间上,离休干部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而退休干部主要是在建国后参加革命工作。在队伍数量上,离休干部是历史产物,其数量在不断减少;退休干部则不同,它是一支队伍不断增加的群体。在社会价值认同上,离休干部是共和国的奠基者,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拓者,为全社会高看一眼,敬仰一分。二是退休干部相对其他社会老年人而言,既普通又特殊。应该说,退休干部首先是个老年人,他们晚年对物质、精神、文化、养老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都是一致的。但同时相对社会老年人,退休干部又是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是曾经的各级领导,在社会、在老年人群众影响很大,老年人也在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他们,用不一般的标准要求他们。因此,他们的形象如何,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三是退休干部工作不能等同于离休干部工作和老龄工作。中央和各级对离休干部和老龄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规定表明,退休干部工作和离休干部工作、老龄工作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

三、积极探索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新路

9.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九

黄海农场工会紧紧围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在健全维权机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配合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参与民主监督;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职工的凝聚力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工会组织做到了有牌子、有机构、有干部、有活动,工会工作有了良好的开局。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对工会工作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如何使工会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有所作为,对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把“三民主”理念作为工会组织的基本定位。

工会的地位、作用以及赋予工会具有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四项社会职能,使工会工作有了作为,工会的感召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

首先,强化“三民主”、疏通主渠道,不断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依法选举工会主席和工会委员,使工会的领导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我们农场坚持每年召开两次职代会。在会上,认真审议书记工作报告以及财务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职工福利费使用情况、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问题;同时,认真听取场领导班子的述职述廉报告;开展民主评议场领导干部活动;对职工代表提案认真进行解答和落实;参与各种管理中的重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听取职工的批评和建议,完善工作计划和考核管理办法,对职工关心的本单位基本建设、干部聘任、工资待遇等热点、难点以及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事前听取职工意见,事后接受职工监督,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与此同时,还坚持对一线职工代表定期开展培训,确保一线职工代表达到96%以上,不断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政水平,使其正确反映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实施民主监督和管理权力。职工代表大会、场务公开制度的坚持和完善,使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和管理权力得以充分实施和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进一步增强,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其次,建立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发挥职代会民主监督作用。近几年来,场工会制定下发了《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实施办法》,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建立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并建立民主评议档案,每年都要组织职工代表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评议,按照有述职、有评议、有公布、有表态、有效果等五有要求,提高了评议质量,增强了透明度,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使民主评议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再次,建立职代会提案制度。场工会每年都非常重视职代会提案征集工作,和行政紧密配合,狠抓职代会提案落实工作。去年共收集合理化建议140多条,收集提案、议案170多条。提案、建言等都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信息来源,场工会指定专人收集、整理、论证,由工会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加以落实、整改,提高了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使职代会提案落实率达到96%以上。

二、强化和谐意识,切实发挥工会职能。

工会活动的主体是人,一个和谐的企业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的自由发展空间,又有全员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实现了由工会一家推动向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三方联合推进的转变,使这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农场工会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责任感为动力,在全场非公企业成立工会组织达到全覆盖。在职权设定上,重点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实现形式上,因企制宜地建立二级职代会制度。同时,积极探索职代会、场务公开、集体协商和职工董监事等制度有机结合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拓展职工利益诉求渠道,保障职工知情参与、协商共决、评议监督等权利,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二是创新劳动争议调处模式,形成多元化调解格局。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频发的趋势,全场工会积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依法推进规范企业建立劳调组织机构,切实维护职工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节假日和劳保福利等合法权益,尽量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确保职工利益不损。

三是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为职工提供就业岗位。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着农场大局的和谐与稳定。2011年,农场工会与场劳动保障部,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活动,以落实劳动法律法规、建设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为重点,推动企业营造和谐发展的人文管理环境,建立稳定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同时,我们场工会还为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培训就业岗位,去年由场工会协办的“新春帮助职工就业招聘会”在响水县二中体育场举行。招聘会共邀请县内外企业102家,数百名农场职工及职工子弟进场应聘,150余名职工与用人单位达成用工意向。根统计,全场已转移劳动力3000多人在全国各地务工。其中,有40多名残疾人在常州时代包装箱厂等单位就业。使企业依法治企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明显增强,出现了企业与职工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满腔热忱抓维护,防止工会工作边缘化。

企业工会是企业政治生活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的组织载体。因此,企业工会要准确把握和发挥职能作用,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和善于进行工会工作的开拓创新,要防止企业工会只是摆设品,切实维护职工的健康,多角度、多领域探索维权的有效途径。

第一,维权工作浓墨重彩,联席会议形成制度。参与源头维护是最根本的维护。去年是黄海职工维权最多的时期。在农场党委的领导下,农场工会配合行政先后制定《黄海农场集体合同条例》、《 黄海农场安全生产条例》、《黄海农场民主管理条例》等文件,对劳动者权益全方位保护。同时,场工会与党委联席会议形成制度,成为源头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有效工作机制。今年来,场工会为做好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制定发放小额贴息贷款、职工职业病防治、企业工资协商、提升职工技能等制度,研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基层工会也普遍与本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了许多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性问题。

第二,全力推进工资协商,建立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开展工资协商,利在实现劳资双赢,功在促进农场和谐。场工会上下联动,在全场普遍推行工资协商,让广大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制定下发推进工资协商等专门文件。积极培育各类典型,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全场工资协商工作的蓬勃发展。

第三,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切实为职工办实事。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场工会始终把困难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积极协助党委制定完善帮扶计划,建立特困职工就业、生活、医疗、住房和子女就学帮扶机制,推动帮扶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的轨道。在场行政的帮助下,今年场工会拿出150万元,用于小额贴息扶贫贷款,先后有近160人次,获得了小额贷款援助,当年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部分困难职工走上了致富路。

四、主题教育激发新活力,探索工会工作新途径。

扩大覆盖面是工会立身之基,增强凝聚力是工会生存之本。场工会努力创新工作载体,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会活力,自觉接受农场党委的领导,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职工素质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会干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积极争取党委领导,工会开展活动面不断扩大。农场党委的坚强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政治保证。近年来,农场党委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始终做到在政治上把关定向、制度上健全完善、班子上配好配强。每年农场党委都定期召开全场工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制度建设,制定下发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场工会开展职工读书月征文、知识竞赛、专题报告会、座谈会、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全民创业的成果,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人物事迹;同时,还开展了 “三麦双增”(每亩麦田增产百斤、增效百元)即“百亩方、千亩片”粮食增产经竞赛活动,“优秀股东”、“优秀农机手”等劳动竞赛活动,不断凝聚职工,激发职工的热情。

二是创建“党工共建”机制,工会组建工作成绩斐然。“党工共建”工作是黄海的创举,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农场工会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完善“党工共建”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工作联动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形成了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喜人局面。在这一机制推动下,各基层工会积极探索多种建会形式,集中力量攻克企业建会难点,推动农场非公企业建会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是按照省总工会和集团公司工会提出的开展“争创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树新时期职工形象”主题教育。场工会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载体,把活动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班组,把活动的目标落实到一线职工,取得明显成效。“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在基层单位蔚然成风,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和技能素质明显提高,涌现了一批知识型职工典型。全场工会以敬业诚信为重点,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通过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户、文明职工、文明班组等形式,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向基层单位推进,向广大职工覆盖,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职业道德建设新实践。

五、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乐融融共创和谐。

黄海农场工会把职工文化建设与企业同步发展,比翼双飞,使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各方配合”的方针,脚踏实地,多办实事、好事。去年农场在文化建设上投入资金170多万元,建立职工读书室26个,职工休闲活动中心4个,配备彩电20余台,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1、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黄海农场工会十分注重职工文化生活,按照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突出亮点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情操,增进友谊,防微杜渐,使干部职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积极组织开展了农场内的系列文体活动,根据不同的节日先后在“元旦、春节”、“十一”开展门球、乒乓球、象棋、篮球比赛。场业余腰鼓队除正常开展活动外,还经常参与农场重大活动演出,受到良好的效果。全场各级工会积极组织引导职工开展“学、演、展、讲、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举办艺术节、重大节日开展活动、腰鼓队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等,努力满足广大职工群众“求乐、求新、求知、求美”的需要。

2、利用节假日,围绕不同主题,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农场在“三八节”、“五一节”期间,分别按排女职工和先进标兵、优秀工作者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开扩视野;在“七一”、“十一”开展评先创优活动,组织优秀党员事迹报告演讲。同时,农场还开展“小康之家”创建工作。在场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创建领导组织,农场党委紧紧抓住富民这一创建工作的牛鼻子,出台了多项支持创建工作的政策措施,各级基层工会全力以赴,加大创建的宣传力度,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目前全场已有近400户家庭申报了小康之家。

3、创建职工书屋,提高技能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农业、养殖业等专业知识的人越来越多,场工会认为这是建设学习型企业,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致富职工,建设新农场的必然要求。农场工会按照集团公司工会的部署,向全场广大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号召每人捐一本书,目前已经收到捐赠近万册。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切实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真正起到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0.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

关于供电企业做好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高新贤 刘懿明 申瑶

来源:《电子世界》2013年第06期

【摘要】信访维稳工作是企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人心稳定了,队伍才能稳定,工作才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氛围才能温暖和谐。如何抓好信访维稳工作,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企业信访的表现形式、信访主要成因、供电企业信访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加强供电企业信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提高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信访工作,对于保持企业的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发展;信访工作;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随之增多,信访总体形势较为严峻。尽管公司注重构建和谐稳定的工作局面,注重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但是职工群众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向企业反映,仍然存在部分可能直接导致大规模群体上访的隐患。因此,这个时期供电企业的信访工作是体察民情的“寒暑表”、检验政策的“调节器”和发扬民主的重要“窗口”。信访工作作为供电企业领导联系员工群众的重要渠道,直接关系企业的科学决策、直接关系企业领导在员工群众心目当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广大员工群众对企业工作的满意程度。企业要规避风险,化解矛盾,保持稳定,就必须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规范信访行为,妥善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

一、企业信访工作现状

(一)企业职工、群众信访的表现形式

企业职工、群众通过联名写信和集体上访表达意愿、反应要求已成为企业内、外部矛盾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群体性信访活动尤其是集体上访呈现出以下表现形式:

一是群体性上访,引起此类上访的原因大多涉及较多职工或群众,具有一定共性,如“原乡电管站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群体、“提前退休”群体、“企业改制职工身份归属”群体等。

二是个体性上访,引起此类上访的原因繁多,大致有涉电问题、土地占用问题、供用电纠纷问题等各式各样的问题。

三是信件上访。

(二)企业员工信访主要成因

一是政策问题。应该说,群众的信访热点实际上是对政策问题的综合反映。大多数职工群众对部分政策了解不清楚、不透彻、比较片面,或者是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社会脱节。此类问题经过接待领导和接待部门的详细解释后,大多较容易解决。

二是作风问题。有些部门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待群众敷衍塞责;有些部门工作不到位,对待群众简单粗暴,在工作中伤害了群众利益;有的干部自身不正,致使干群关系紧张,造成群众不信任等等。

三是群众认知。改革意味着利益关系的调整,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往往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一旦利益受到冲击或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有种种反应。多数群众是讲道理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滞后,还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主体意识,依然习惯于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企业身上,不懂得或者不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合法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供电企业信访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是在认识上,存在信访工作是权宜之计的观点,认为随着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信访工作将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二是在体制上,存在着责权不平衡现象,信访部门对于有关职能部门缺乏制约力。

三是在机制上,运作过程存在薄弱环节,大量的群众信访问题难免尤如石沉大海。四是在方法上,信访工作还基本停留在部门间转传的状态,协调解决方案的力度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要求。五是在思想上,部分管理人员对上访人员存在一种敌视或者轻视态度,造成了企业与职工、群众关系的紧张。

二、加强供电企业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企业信访工作要进行观念创新

1.信访工作重在报忧。信访工作面对的大都是一些群体性和社会性问题,需要从政策上、工作举措上加以调整。因此,专兼职信访人员要对员工和群众负责,甘当员工和群众的喉舌。

2.信访工作没有分内分外之分。信访人员要从关系企业形象的高度对待群众,把胡锦涛总书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3.信访工作要敢于宣传,要加强学习交流。大力宣传信访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信访工作知名度,引导群众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利益;要积极宣传各单位、各部门的新经验、新做法,树立典型,不断开拓信访工作新局面。

(二)要畅通企业信访工作的各种通道

1.改革信访协调方法

信访部门对员工群体性信访活动,应主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介入担当调解人角色。依据国家及企业有关政策做出是非判断,维护公正。

2.改革群众接待的方法

一是要优化接待场所,使其便于群众反映问题和休息;二要减少转办环节,受理人首先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形成处理意见后再直接转到责任部门办理,所以信访部门实施监督;三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及时深入酝酿集体上访的群众开肯谈会或协调上访代表进行座谈,及时化解矛盾。

3.改革矛盾化解方法

群体性信访活动都有一个酝酿、形成、发展的过程,要针对这三个阶段,发挥信访、排查调处两大工作系统的职能作用。排查调处工作以尚未形成群众信访活动的矛盾纠纷苗头和已形成的重大复杂群体性问题为主,信访工作以大量一般性信访问题为主,都各有侧重地开展工作,形成互为补充、互为配合的工作合力。

三、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理念是基础,构建和谐信访要始终做到“两个坚持”

信访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是完善政策措施的“调节器”,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供电企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做好信访工作既是维护企业形象的需要,也是促进企业工作提速提质提效的关键。企业始终坚持依法治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大大夯实了信访工作基础。

一是坚持依法接访。从根源上了解上访人的动机和成因。把群众的信访看成是一种正常的利益诉求,带着深厚感情做信访工作,善待每一位上访群众,重视每一个信访问题。把“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颗诚心接谈、一声吉言相送”作为信访接待的准则。

二是坚持“三个推定。”即对群众信访的问题首先做“有理推定”,不管合理成分有多大,都要热情接待、认真办理;对引发群众信访的原因首先作企业工作人员“有过推定”,即要从企业

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工作方法和对群众的态度等方面找原因;对处理群众信访问题首先做“有解推定”,坚信办法比困难多,群众反映的合情合理合法的问题,只要方法得当、措施有力,绝大多数能够解决在萌芽状态。

近年来,我公司上访群众对接访满意度不断上升,没有发生一起因信访接待而引发的升级恶化事件。

(二)机制是保障,构建和谐信访要不断加强“三个完善”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信访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企业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构建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1.不断完善信访综合协调机制

一是以信访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做好信访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是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协调、疏导、协商、听证等办法,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及时妥善地处理信访问题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三是健全完善相关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的综合协调作用,协调好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跨地区部门之间的信访问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工作机制。

2.不断完善信访排查化解机制

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建立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完善台账管理,构建“横到边、竖到底、层层有人负责”的组织网络,确保问题能够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二是完善定期排查制度。把办公室信访排查、部门信访排查和各基层单位信访排查结合起来,把经常性和集中性排查结合起来,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努力做到排查工作无死角、无缝隙,及时掌握可能影响稳定的动态、信息和苗头。三是落实矛盾纠纷化解责任制。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认真梳理,严格落实责任,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妥善解决,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不断完善信访督查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信访督查工作机制。把信访督查企业督查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实现信访案件“增量”不断减少,信访案件“存量”逐渐化解。对办理信访事项不认真、不得力的单位,及

时提出改进建议;对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及时予以通报,并纳入企业业绩指标考核。

二是建立健全领导信访批示跟踪制度。强化督办、汇总工作。对重要信访批示件,除电话催办外,还通过采取下达督办通知单、实地督办等形式,进一步加大督办力度。坚持按期汇总办理结果,确保每一份批示件都落到实处。

(三)方法是关键,构建和谐信访要力求坚持“四有原则”

办公室工作人员面对面接访,接访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接访的效果。为此,我们坚持“四有原则”,因人因案施策,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接访方法。

一是“有理”原则。就是先不要提法律是如何规定、如何界定的,先跟信访人从人之常情、人之伦理角度分析问题。这种谈话有一个成功的关键点,就是要始终站在信访人角度分析,始终从维护信访人声誉等方面谈起。

二是“有据”原则。就是在跟信访人谈话过程中,每一句话都尽可能做到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作支撑。这样既有说服力又可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而不至于让信访人抓住话柄。在这个基础上,拿出法律规定给信访人展示,用类似的语言和行动赢得信访人的信任,为下一步谈话奠定基础。

三是“有节”原则。在跟信访人谈话过程中,充分把握信访人的情绪变化,充分利用语言技巧撩拨、打压、控制信访人的情绪,让他们的情绪跟着你的感觉走。这样既能充分了解信访人信访的真正目的和动机,又能起到稳控的效果。

四是“有情”原则。就是带着感情去工作,学会换位思考。上访群众中绝大多数都是弱势群体。因此,要从体谅上访者的难处出发,真心实意地为其解决困难,用工作的热心抚慰群众的情绪。

11.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社保服务;对策建议

今年是人社系统参与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之年,也是我市社保中心正式在服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并对外开展业务的第六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几年来社保服务窗口,在本局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围绕“人人有保障”的工作目标,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规范业务经办行为,给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人社系统机构改革的深化,对窗口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人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问题做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以便进一步做好窗口服务工作。

1.要树立正确的窗口服务工作的理念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有正确的理念,其核心就是“服务”。

(1)宏观上要正确把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大意义。当前,为了健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强化以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责。通过强化服务价值理念,承担政府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2)微观上要努力培养“为民服务“的公共服务精神。“为人民服务”是我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宗旨,我们必须在窗口服务过程中,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新型服务文化,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祛除“人治”思想,树立“服务至上”观念,最大限度排除个人权利的恣意武断和主观随意性,把普通群众的角色由“被管理者”转变为“顾客”,以群众为中心,对群众负责。近年来,在这方面社保中心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实行首问负责,印发办事须知、公示服务承诺,做到不推诿、不拖拉、求及时、求完整、求准确;强化监督检查,坚持亮牌上岗,公开投诉电话,建立服务大厅日常巡查制度,设立服务评议卡投递箱,实行责任追究,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以上各种措施得到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2.要进一步强化窗口服务工作的能力

如果说理念是回答了“做什么“的问题,那么能力就是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强化窗口服务工作的能力,就是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探索形成科学的工作制度和方法,切实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业务经办专业队伍,这是强化窗口服务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

(1)要注重窗口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深化服务意识,队伍建设,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2)要加强日常业务学习,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自学和岗位练兵等方式,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政策法规,在热情服务的同时,始终做到标准化经办。

(3)要结合实践,开展工作交流,通过轮岗,AB岗制度,考察学习等方式,使每一位窗口工作同志成为业务上的多面手,胜任不同岗位的需要。

(4)要加强管理,严明纪律,用制度管人,确保在工作中不发生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违纪问题,树立文明窗口形象。

3.要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工作的质量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又好又快”的指导思想,“好”就是对发展的质量的要求,我们的窗口服务工作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工作方法的科学与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政府形象,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工作的质量。

(1)要加强窗口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到真诚服务,细微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窗口服务相关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规范服务用语、仪表形象、便民措施,让办事群众找到主人翁感觉,赢得办事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肯定。

(2)要加强窗口经办工作及整个办事流程的监督,切实做到廉洁服务。严格实行经办公开透明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全部经办工作按照规定的流程运作,防止业务经办权限相对集中后出现权力失控。

(3)要与办事群众换位思考,切实做到高效服务。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人员要以勤感人,以情暖人,努力做到窗口人员与办事群众心连心。

4.要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工作的效率

如前所述,“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不仅要求我们的窗口服务工作规范优质,同时也要求这项工作高效快捷。透明、高效的服务是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形象的内在要求。

(1)要充分落实内控制度建设。这是目前业务经办服务工作的大势所趋,是业务经办规范的具体要求。社保中心在这项工作上,目前已经基本到位,与此相配套的各项业务经办职能和所有办件环节也一并整理,内设科室均严格执行。但内控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扫清群众眼中的“盲点”:政府办事不公开,就会导致群众遇事不知“找谁办”,“怎么办”。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执行“六公开”(政策依据、办理条件、提供材料、办事流程、缴费标准、办结时限)制度;推行“阳光社保”,以展示牌、告知单、互联网和示范文本以及工作人员现场讲解等各种方式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起到良好的对外宣传、对外展示的作用。

(3)要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全面提高办事效率:通过采取压缩办件承诺时限、简化办事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实行“职能整合”、“一站式服务”等多种措施,全面方便群众办事。近几年社保中心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08年起至今,退工办理与参保人员减少同步操作、参保登记下放基层办理方便用人单位,服务不断下延、外延,通过合作经办、基层经办等新型经办服务手段,打造 “十五分钟公共服务圈”。

(4)要严格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在这一点上,社保中心不仅按照上级要求,在接受咨询过程中,将办理的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事流程、收费标准、办结时限一次性书面告知群众或用人单位;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即在现场办理时,一次性将不符合办理的问题予以告知,便于用人单位或群众补充完善到位,并承诺在用人单位或群众补充完成后,再次办理时,如果发现的问题在前次办理中工作人员未予提出,则不将责任归咎于用人单位和群众。这也是社保中心强化窗口服务工作,方便用人单位和群众办事的新举措。

(5)要围绕开创现代化社保经办模式的目标,加快社保经办转型升级步伐,提供“网上申报、网上转移、网上异地就医结算、网上资格认证、网上属地管理、网上待遇支付”六网业务。在此基础上,为百姓提供“门户网站、触摸屏查询系统、社保短信服务、12333声讯查询电话、LED大屏显示系统”等查询方式,主动将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5.要进一步完善窗口服务工作的监督机制

工作作风如何,服务质量好坏,交由服务对象来评议,督促工作人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服务窗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把承诺事项和便民措施与服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从制定措施到监督检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和规定,有效的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要强化社会监督和据实处理。成立工作监督小组,设立监督意见簿、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投诉及意见和建议,设立公开宣传栏,坚持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如群众投诉一经查实,必须严厉追究责任。三要组建效能监督员队伍,赋予权力,随时检查。定期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12.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文秘工作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充当着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领导的最终决策, 还是行政单位的办事效率, 都是受着文秘工作的质量所影响的, 而在文秘工作与档案工作中, 其起到决定作用的主体, 就是公文。作为档案形成之前的主要参考, 公文本身的质量决定着整个档案的质量, 只有公文的质量上去了, 整个档案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一个提升, 可以说, 文书是档案管理的基础, 文秘工作是整个档案管理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 文秘和档案工作从传统的纸质转变成电子, 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进入网络时代以来, 新时期也对文秘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网络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在档案界, 也有着相应的创新和改革, 尤其是“文档一体化”的新买咯是更是值得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者不断的研究和学习。

二、现如今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用纸方面

在公文用纸方面, 其实是有明确的规格规定的, 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很少有人真的注意按照规定进行用纸, 经常看着差不多就进行使用, 导致印刷出来的公文纸大小不一, 看起来十分草率。并且, 纸张的质量也不是十分考究, 纸张质量不好, 保存时间不久就开始泛黄、酥脆、易碎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用纸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公文本身的保存度和严肃度。同时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 已总结出一套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 如文件的立卷归档制度。然而纸质档案在查阅过程中必须要翻阅, 特别是涉及到内容检索时就存在极大的不便性。

2.装订方面

在公文印刷结束进行装订的时候, 经常会出现, 掉页漏页, 甚至错订漏订的现象, 这样的错误严重影响着公文发挥其本身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接下来的档案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3.版记不全

版记作为文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文书和档案管理进行对接的时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现如今的很多文秘在进行文书传达时经常忽视版记, 将单位、时间通通漏掉, 让接下来的档案工作难以进行。

4.附件混乱

虽然相关规定中对于附件的要求十分明确, 但是, 依然有很多单位在公文中将附近进行了错误的处理, 或是无法将正文中的序号与附件一一对上, 或是根本不将附件文件作出表示, 这就使档案工作的难度上了一个台阶。

5.文种混淆

实际上来说, 公文可以分为十三类, 但在实际应用中, 很多单位却将其中的很多概念进行了人为的混淆, 因此方便了自己, 却相对的削弱了文书本身的作用。比如说“请示”和“报告”就经常在各类文书中出现混淆的情况, 因为“请示”和“报告”不分的文书, 受理机关也承受着更大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压力。

6.态度缺失

在文书工作中, 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缺失也是文秘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遵守相关规定, 不按照正常的公文办理程序工作, 而是私自的越级或是省略一些工作步骤, 形成工作损失。

7.底稿缺失

在公文中, 实际上最有存档价值的, 是最初编写的公文底稿, 而在实际工作中, 公文底稿恰恰十分不受重视, 经常被人无视, 最终进行存档的往往是定稿, 更有甚者将传真过来的稿件不经复印就进行存档, 不过多久字迹就和难分辨, 这严重影响着整个公文的存档工作的质量。

8.用笔不当

为了保证档案的保存时间能够尽量延长, 在进行公文的书写式, 应该使用不易变色变形的碳素笔或者蓝墨墨水笔, 这样才能够得到长久的保存。而现如今的很多单位都随意用圆珠笔、铅笔等进行书写或者签字, 经过时间的侵蚀自己很容易变模糊、变形, 影响档案真实程度。

三、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衔接措施

1.树立起文档一体化的工作意识

在工作中, 一定要潜移默化的让文秘工作人员和文档工作人员树立起一体化的工作意识, 杜绝“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工作态度发生, 要在工作上互相考虑, 互相帮助, 把两个程序真正的做到有机的融合。只有真正的做到“文档一体化”, 才能更好的沙县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也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档案质量, 减少不必要的劳动量和工作失误的发生。

文秘人员一定要坚持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的工作原则, 旨在记录最真实的历史, 保存最原始的底稿, 让每一个文件都成为记录历史的羊皮卷, 让文书发回到它应有的价值。

2.建立起规范的管理流程

第一, 要明确好各个工作环节中相应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 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够有着正确的工作目标。

第二, 要坚定不移的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丝不苟的进行工作细节上的处理, 无论是纸张的选用、公文的装订还是附件的格式, 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书写, 确保公文的严肃性。

第三, 要保证工作人员本身的专业性, 相关单位要积极选用认真负责的专业型人才, 杜绝滥竽充数的人员出现, 拉低整个档案队伍的工作实力。

第四, 防止越级现象发生, 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公文的上报工作, 不出现任何纰漏。

最后, 要合理的利用科技社会带给我们的优势, 将更加优良的设备引进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 得到更加突出的工作成果。

3.做好文书和档案的衔接

作为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衔接点, 文书部门的立卷工作, 在整个档案工作中起到了一个基础的作用。所以说, 做好立卷工作是文书部门的重要责任。文书部门要及时将各类文件进行收集和整理, 更要积极的进行分类以便检查和查阅。做好立卷工作, 是实现“文档一体化”的前提, 更是档案工作整体实现大发展的重要基石。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关于文秘与档案工作的要求也会不断的变化, 我们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的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 展望未来的发展形势, 勤勤恳恳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强化自身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学习, 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困难, 迎接挑战, 将文秘和档案工作做好、做精、做强。

参考文献

[1]梁洁宜, 施建辉.如何有效的衔接文秘工作与档案管理[J].民营科技, 2008, (9) :129.

13.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三

【摘要】随着大学的大规模扩招,每年毕业生的数量迅速的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新时期下大学生就业所引发的一些新现象,如:零工资就业,宽口径统计就业率制造就业繁荣新泡沫,读书无用论等现象,并简单阐述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重点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就业难 大学生 原因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增加了几倍,随之,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也高速增长。从2004年的280万,到2008年的55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事关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发的新问题

1.“零工资”就业现象

所谓“零工资就业”,就是指大学生毕业时先到自己向往的用人单位去工作,不领取任何劳动报酬,等工作一段时间通过用人单位的考验后,双方再商谈报酬工资,签订用工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据统计,目前有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就业。有专家认为,“零工资”的出现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2.“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却引发了一些地区“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曾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一边是上大学高收费,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为了孩子上大学倾尽了所有人力、精力和财力,而另一边却是一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家庭付出的财力和学生付出的精力与“产出”不成比例,甚至反差很大。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不均

经济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出现的影响,用人单位提供职位数减少,与之相对比,高校扩招和应届毕业生却逐年增多,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均,出现了地区性就业矛盾。[2]

2.高校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

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社会需要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依然没有走出传统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专业设置单

一、类同,课程设置、教材与社会需要脱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这与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造成矛盾,加大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滞后于社会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起步晚,水平偏低,经验欠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改进,这主要表现在:对就业指导投入不够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毕业就业程序上,职业生涯规划没能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对职业道德教育还不够重视。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1]

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其自身原因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首先,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不成熟,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过高。其次,学生本身就业动机不强,目标缺失,没有职业规划。此外,缺乏社会信息;自卑等造成的成长性阻障等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5.用人单位的原因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或多或少的存在误区,过分注重文凭。只是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考评选拔人才重学历甚至唯学历,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

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校就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所向,变重成绩为重综合素质,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抓好专业教育;既要抓好理论教育又要抓好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会思考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各个教育环节都统一到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上来[3]。此外,专业知识是一个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适用范围。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市场未来的“动向”, 建立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率的收集与反馈、专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与数量的预测等,然后通过学科的进化、专业的调整和课程的整合来实现,平衡各类专业人才结构。

2.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学校特色

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因此,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参考别人,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所以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因校而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要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3.加强学风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高校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职业、人生、未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理想目标的缺失是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结合各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

4.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应届毕业生扩展到全体在校学生,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大学学习始终。同时,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还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而有所侧重,努力做到大众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上,采取多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功的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制订培训计划,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计指导程,有利于及早消除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误区;有利于使刚入校的新生及早转换角色,作出长远规划,使他们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今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高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做到[4]

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针对各专业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就业范围、职业发展趋势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了解就业环境,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2)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制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3)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用人单位择用人才的依据。

5.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而是能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很多用人组织的择才标准还显示,品格已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合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再强,如果品格不好,用人单位是不会录用的。良好品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

6.积极开发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

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四、总结

总之,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

报,2006,3:18-19.[2] 莫军成,陈默.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实现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

报,2008,2:32-35.[3] 金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科教文汇,2009,8:80-81.[4] 黄海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点及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7:7-9

14.关于做好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十四

殡葬改革是我们党和政府一贯倡导并积极实施的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既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贫困区(县)在认真贯彻国家殡改政策、落实殡改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由于根深蒂固丧葬习俗的影响,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丧事大操大办现象依然存在,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称,与国家殡改工作的要求不相符。民政部门面对新形势、新政策、新变化,为贯彻实施好《殡葬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履行殡葬改革工作职责,必须树立新观念,采取新措施,进行新思考、新探索,才能有效推动殡葬改革工作,开创新局面,为促进社会全面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做贡献。

一、目前贫困区(县)殡葬工作改革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殡葬改革政策法规的实施,各地着力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强化殡葬行业监管,加强殡仪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文明祭祀。贫困区(县)也是一样,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推出工作措施,落实《殡葬管理条例》。提高了人们对殡葬文化的认识,到指定的殡仪馆办理丧事的数量连续上升;加强了部分殡葬设施建设,固定投资逐年增加;加大了服务保障力度,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殡仪服务体系。但由于贫困区(县)的小农意识强、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多数人传统的入土为安意识还是很浓厚,县城区域经营性公墓入葬率不高,农村公益性公墓地还没有起步,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

(一)传统丧葬习俗盛行。一是乱埋滥葬,造成耕地惊人浪费。以慈利县为例,据统计,全县50多年来葬坟用地达到近30万亩。就是县城四周也能时不时见到坟丘墓碑。二是墓穴黑市交易成风。加重了群众的负担。每当城区居民死亡后,丧事承办人都要四面出击东求西拜找墓地,墓地黑市价已从几百元炒到几千元。三是大操大办之风滥行,与现代文明相悖。每当人死亡后,丧户肆意在居民区、办公区或街道边搭设灵棚,为死人做道场几日几夜,锣鼓响、鞭炮鸣、亲人哭等,弄得鸡犬不宁;出殡时又招摇过市,堵塞交通,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更有甚者送殡队伍绵延几百米,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浩浩荡荡,热闹非凡;冥纸、冥币已经从传统的纸人、纸马到现代的冥纸洋房、冥纸小轿车、冥纸家电随处可见;修高坟、立大碑。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慈利县财政每年对殡改工作的投资比例相对较少,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县城所在区域:公墓山墓区,扩容提质不到位,环境设施较差。殡仪服务单位建设起点低、规模小,可供选择的服务项目少,无法为死者提供穿衣、化妆、设道场、打斋、念经超度、运送尸体到火葬场火化、存放骨灰盒等“一条龙”殡葬服务。农村区域:上千年的山区丧葬习俗根深蒂固,入土为安是少数民族的根本丧葬观念,公益性公墓地无法规划,也无法设立,农村殡仪服务还是一片空白。

(三)火葬工作迟迟难以启动。因种种原因和多方条件制约,慈利县火葬工作难以启动,不仅如此,土葬规范工作也不尽如意。根据慈利县殡仪馆丧事办理情况统计,县城区域每年入葬公墓山的只有7%左右,其他大部分是自己在城区周围选择和购买坟地进行土葬。通过调查研究和日常掌握,一是在广大农村就是人死后土葬,二是部分逝者火化后进行土葬,三是新老城区开发,导致老坟迁移新建。四是受传统观念制约,城区部分人员悄悄买地建墓。

二、制约贫困区(县)殡葬改革发展的几个因素分析

(一)[:http://]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殡改工作是一项社会改革,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但是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部分领导干部对殡葬改革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不力,致使殡葬改革推行起来困难多,难度大。配合殡改工作的有关职能部门,认识不够到位,行动不够积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推一推,动一动的态度和做法,使殡葬执法工作举步维艰;有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对自己的村(居)民、职工非法买卖墓地,搞封建迷信活动不闻不问,不加制止,甚至帮助推脱责任。个别乡镇和村干部不重视殡葬管理工作,没有把殡葬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没人管也没人问。由于受传统的封建陋习影响,一些人对殡葬改革工作认识不够,丧事大操大办,看风水,出大殡,烧纸马,搞封建迷信活动,厚养薄葬、移风易俗还没有形成氛围。

(二)殡葬管理有序化进程还相对缓慢。殡葬改革是一项攻破千年陋习的社会改革,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一是殡葬管理法规可操作性不强。目前还没有一部殡葬管理法,立法的层次不够高。现有的法规可操作性不强,一些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制约措施少,起不到应有的强制性作用。如省、市《殡葬管理通告》规定对违规土葬的遗体可以强制执行,但具体如何操作,所承担的费用如何分摊等等都没有没有明文规定。现行的《殡葬条例》对一些具体的事情处理缺乏明确的界定,尤其对违法行为和事件的处置,缺乏强制性的明确规定。如对违法土葬如何纠正?个体和民间从事遗体收殓、殡仪等服务项目如何规范?对非法从事遗体冷冻、冷藏的单位和个人、非法从业者如何取缔都无法可依。二是执法管理力量薄弱。区(县)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机构规格提升难,增加人员编制难,解决充足办公经费难,因而在对违犯殡葬管理办法的人和事查处时,部门对等配合难,查处的力度到位也就难。三是殡葬市场管理无序。集市摊点、大街小巷,谁想经营就经营,殡葬管理部门基本上是管不了、管不好。主要表现在:城区小巷、舍区内存在搭棚闹丧现象;非殡葬单位和个人越权经营出租冰棺和灵棚;医院救护车和厢式货的非法接运遗体;花圈店和流动花圈摊点无证经营,出售纸钱、纸屋等封建迷信用品,影响社会风气等。

(三)殡葬保障亟待加强。从城区来看,多数公有制企业已基本改制,丧葬费又没有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很多家属丧葬费得不到补助。从农村来看,贫困区(县)大部分乡镇的地理位置离城区较远,丧户在丧事中花费不少,烟花、鞭炮、乐队、买烟酒设宴招待客人,另外还要买骨灰盒等等,这样下来,一般家庭要花去至少近万元,靠种田维持生活的农民和低收入的城市困难居民,面对如此高的丧葬费用难以承受,加之县财政每年在殡葬改革方面投入的经费比例较少,多数人认为火化不如土葬省钱,给火化政策的推行制造了障碍。

三、促进贫困区(县)殡葬工作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着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殡改工作的氛围。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一项改革工作,必须得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化被迫为主动。首先要结合相应法规,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规范性的文件,在群众中产生先入为主,政府强力推行思想意识。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分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国家殡葬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殡葬改革对保护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宣传乱葬对于生态环境乃至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危害性,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实行火葬是一种有利于节约土地、净化环境、节约开支、减轻农民负担的好事,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营造大家的事大家办,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好典型,正面引导。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存在“从众”的心理。大多数的人都不愿第一个“吃螃蟹”,做有违习俗传统的“出头人”,所以正面引导,树立典型非常重要。可以倡导离退休的老同志,特别离退休前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开展“百年之后丧事易俗”签名活动。或者抓住当地有一定声望的人去世后,革除旧习,丧事文明新办的典型,加以宣传,扩大影响,从而促使文明、节俭、环保办理丧事的新风俗形成。

三是科学合理规划殡葬服务设施。殡葬服务设施是文明丧葬行为的载体,规划好可以进一步推动殡改工作,否则会延缓殡改工作进程。要结合县域实际,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全县殡改工作发展规划,规划要富有超前性、可行性,要体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

(二)加大投入,着力夯实殡葬改革工作的基础。

一是加大业务部门投资补助力度。建立殡改投资年增长机制,让殡仪设施的改善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当地政府安排相关配套资金,逐步解决设施陈旧、规模过小的难题。

二要积极做好公益性投入工作。突出殡葬服务的公益性,除殡仪服务等中间环节可以推向市场外,火化和安葬环节建议由政府承担起来,实行免费服务。目前,从我县的具体情况来看,每一具遗体火化(含车辆接运,送至市殡仪馆火葬场)约需800元,按人口死亡率约年千分之五左右计算,全县每年仅遗体火化投入就要约272多万,加上建公益性墓地等其他公益性投入,县财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多数区(县)系国家、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目前县级可用财力少,“吃饭”财政的局面尚未改变,主要靠上级财政补助和转移支付,财政支出压力大。因此,当前最主要的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为殡葬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

三要实行服务收费减免政策。为促进殡葬工作的顺利开展,减轻弱势群体的丧葬负担,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对低保户、五保户、特难户、优抚户等弱势群体,实行丧葬收费减免的办法,免收火化费,运尸费减半收取,为顺利推进殡葬改革,减少工作阻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三)严格管理,着力构筑殡葬服务市场正常秩序。

一是健全组织。在县乡成立由政府领导、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殡葬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在民政部门分别设立专门殡葬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机构,备落实编制、配备人员和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建立一支殡葬管理和执法队伍;对纳入政府公共管理的遗体火化、公墓和公益性墓地建设规划,以及建墓、入墓情况提供公共服务,进行广泛监督。

二是齐抓共管。明确公安、工商、国土、卫生、城管、林业等相关的执法部门职责,搞好协作配合,进行依法管理。定期召开殡改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形成社会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作为主管的民政部门,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解决疑难问题,加强业务培训,适时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充分发挥殡葬协会的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殡葬协会,指导殡葬协会完善自律机制,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建立对协会灵活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体系,促使其独立健康发展。

三是督查到位。坚持严格执法,对私自土葬、大造阴宅、乱埋滥葬等顽疾,采取强制措施,依法严肃处理。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荒山和林地承包者利用所属的土地非法出售墓穴行为。坚决制止非法乱建公墓的行为,情节严重者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对“三证”不全、管理混乱、缺少投入的经营性公墓、殡仪服务单位,要采取提示警告,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社会公告等硬性措施。加强对殡葬用品店点的审查审批,对无证经营、销售封建迷信用品的,要坚决予以取缔,绝不姑息迁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通力配合。

(四)强化服务,着力提升群众对殡葬改革工作的认可度。

在抓好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和殡改工作管理的基础上,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升殡葬服务水平作为殡改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

一是坚持行业自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殡改政策的变化,殡葬管理部门要以创新的理念,下大力气改进社会殡葬事务管理,制定殡葬服务行业准入条件,依法加强殡葬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使包括遗体管理在内的社会殡葬事务管理规范有序。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打破殡仪服务属地管辖的束缚,引导和支持良性竞争,提高市场化运作程度,努力实现殡葬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殡仪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促进殡葬管理工作深入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规范服务行为。制定《殡仪馆管理规范》、《殡仪馆服务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规定,对殡仪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使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积极开展殡葬“阳光服务”活动,规范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公开收费标准和收费程序,提高了殡仪服务透明度。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宗旨明确,坚持“丧主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搞好优质服务满足群众和社会对文明、节俭办丧事的要求。服务项目自愿,不准向丧主强加服务项目和擅自提高档次标准,出售的各种丧葬用品一律明码标价,严格按物价审批标准收取,对丧户提出的合理要求实行无条件满足,对特殊要求实行协商满意制度,广开服务项目,满足在丧葬活动中不同的消费需求。服务礼仪周到,在为特殊对象提供特殊服务的环境中,服务礼仪的格调注重庄重、肃穆,服务人员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节制自己的言行,为丧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所有工作人员上班必须统一着装,在任何情况下不与丧主发生争执,实行24小时营业制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借工作之便刁难丧主和接受丧主礼品、红包、吃请。积极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吸引广大丧户在殡仪馆集中办丧,从而形成文明节俭办丧的良好风气。

上一篇:辞职批准文件下一篇:化学说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