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精选10篇)
1.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 篇一
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
大田庄乡中学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着“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初步做了一些工作,为了更好地将校本教研工作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取长补短。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加强完善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机构,提高全体教师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我们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机构,确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校本教研组织机构,学校建立了课题管理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校本教研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了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此基础上根据校本教研工作要求,结合我乡校本教研工作实际,制定了《大田庄乡中学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确立了“立足本乡实际,创建特色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
二、转变观念,增强教研意识。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校本教研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学校召开了校本教研工作动员会议。通过对上级校本教研工作精神的传达使教师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意义、目的及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工作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整体布局,形成规模。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明确主攻方向,全校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形成五大板块:七年级组、八年级组、九年级组、艺术组、体育组五大板块既有统一教研活动,又有单独活动,教研分散与统一相结合的方式组成。中学统一编印我乡特色校本教材,各校根据情况开展活动,进行实施。编纂了《大田庄乡中学学校本教材:美丽的家乡》。
四、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创建高效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常规的治理工作。在当前课改的理念下,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偏离常规教学。教导处认真的抓教师的教学评估细则,这样促使教师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改新理念。
3、加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常规管理,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展开。为了使我乡校本教研工作尽快走上常规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研究制定了“田庄中学校本教研考核及奖励制度”以及“校本教研听课、对话交流、集体备课、教师反思”等相应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较扎实地开展了校本教研工作,校领导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检查性、指导性听课活动。要求任课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活动进行较深刻的反思。为了使教研沿着有序有效的方向发展,本学期我校认真落实周
四教研日,实行教学常规管理月报制度,要求每个教师在本校推出一节公开课进行研讨外,还推出两堂教学研讨课进行研讨交流。今年面对远程教育普及工作,我们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并组织教师进行电脑的技能培训。教师能积极进行业务自修,勤记业务笔记。每位教师写教学论文一篇或写教学工作总结一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学校工作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各学科的课标,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说课、评课、教学设计等活动,并进行论坛,这样激发了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注重实效的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1)、开展了全员性的教师教研活动,并且对较好教研的材料进行了经验交流。(2)、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一次学习《市教学策略》活动。(3)、采取“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形式,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求各任课教师自学收集信息资料,新老教师结对子互学,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学习新教师的新观念、共同提高。(4)、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竞技活动,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本学期计划每位青年教师做到了“六个一”:每月写一个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设计一个具有新意的教案、上一节具有教改新意的公开课、写一篇板书或硬笔书法作品。进行一次听课交流、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5)、要求老师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各项活动,并把反馈情况记入教师考核业务档案。(6)、鼓励教师走出去,展示自我。每学
期为了督促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展了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教研室下发了《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首先各校在人人讲一节最佳课的基础上选拔出参加全乡的课堂教学比赛人员。教研室分学科组织评委进行认真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1)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为此项工作把关定向指导,做到心中有数,参与到教研活动组,共同进行研究。(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教研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时组织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和对新教材的研究,为新课程实施奠定基础。(3)建立评价体系与考核挂勾。学期末学校对上述工作进行了检查、反馈、总结,并记入了教师业务考核档案,评出了优秀教研组。
六、今后工作设想
1、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学校将设立检查督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各种计划、制度的执行情况。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发挥课题带动策略。本学期末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利用假期指定教研组及个人研究的子课题,要求每位教师将自己确立的研究专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探究,然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成绩及撰写论文中体现出课题实验的价值。
3、建立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档案,以便更好地记录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历程,战胜校本教研的成果。
4、着手不止校园文化,让墙壁说话,让楼梯说话,让校园说话;尽快将图书馆整理好对全体师生开放,并陆续购入师生急需的好书,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2本书,并写出有价值的读书笔记3000字,同时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使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倡教师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
5、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将自己最满足、最有价值的反思提交教导处。
6、建立共同愿景。鼓励教师个人的自我超越,建立个人愿景,指定个人发展规划;建立教师群体的共同愿景,既建立每一位教师都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总之,尽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加强与先进单位的沟通与交流,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2.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 篇二
一年来,特别是上学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的校本教研基本理念,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基本模式,以理论学习、教学反思、课例研究、结对帮扶、示范课、说课、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校间交流等基本形式,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搭建平台。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在校内形成了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校本教研效果明显。
这里汇报一下我们重点做的六项工作。
(一)领导重视,制订方案,明确任务,完善制度,校本教研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1、为了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梁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校本教研的督导。
2、制定了《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长远的目标,近期的任务,校本教研制度和措施等。保证校本教研扎扎实实、有条不紊的开展。
3、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校本教研运行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有效推进校本教研。
确立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以教导处为中心,逐级推进,层层落实,为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支撑和保证。
4、领导重视,率先垂范,保证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化、经常化。“打铁先要本身硬”,领导带头学习理论,深入备课组参加教研活动,深入课堂听评课。
(二)实践专业引领,重视学习,加强培训,组织考察,努力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认为,专业引领除了有形的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优秀教师外,还有无形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对教师起的作用也是有效的、长远的。
众所周知,我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把重视学习,加强培训,组织考察,抓教师理念转变、素质提高作为校本教研的第一个重点工作。
1、专业引领、更新观念。抓了三个引领:(1)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专业引领。
建立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
学习内容上,重点开展新课程理念、校本教研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先进的教学经验、现代学习和学法理论等的学习。
在学习形式分三种学习形式:一是集体学习,利用例会时间学校组织学习;二是小组学习:备课组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组织学习;三是分散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并撰写教学心得。学校每学期要进行一次业务理论测试,纳入期末考评。(2)学校领导的引领——组织教师培训 本学期开学前学校安排了教师业务培训。
教导处几位主任分别进行了《新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反思和课例研究撰写》、《教育科学研究》、《班主任工作》等培训。
(3)专家和教研人员的引领。
2009年11月份,我校邀请教育学院所有教研员来我校听课、评课。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们的教研意识、质量意识;激发了全体教职工 “提高素质,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
2、重视校际间学习交流活动。
基于我校教师整体素质不高这一现状,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学习外校优秀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除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听课研讨活动外,上学期组织七年教师到13中考察参观,学习,加强横向交流和教学研究。
外出听课、学习活动对教师触动较大,在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改意识方面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打破了一些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定势,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都开始了行动。外出学习,一石激起千重浪,使我校教研气氛更加活跃。
(三)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主阵地,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扎实抓好集体教研,开展专题和课题研究。
1、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教导处定期组织检查,计入期末备课组和教师工作考评。
2、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备课组为研究实体,以随堂课、研讨课为主要范例,结合本学校实际和学科教学实际,以教学中的问题研究为切入点,实施行动研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研究,让预设和生成都精彩。在组织形式上突出全员参与,在研究内容上突出新课改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和课型化、专题化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专题和课题研究。
3、抓好示范课引路作用,深入开展教师互听互评”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学期初学校安排各学科新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典型引路。主要是安排各学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每人上一节示范课,为其他教师引路。全体学科组教师参加听评课,并以此模式进行教学模式尝试与探索。
(四)开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总结经验,扩大校本教研的有形成果,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
1、深入开展自我反思,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自我提升教学水平。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才得以真正的落实。(1)要求教师对每节课做好课后反思(课后的自我评价和重新设计)。自觉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逐步形成反思习惯,提高专业水平。尤其把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后,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作为教学反思工作的重点.教案检查要重点检查这一内容。(2)开展教师课堂实录的教学自评活动。
为了让教师全面自我反思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认真准备一节课,学校给教师进行课堂实录,在教师、小组相互评课的基础上,开展自评活动。自已看录像,照镜子,找自己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
2、落实同伴互助,互学互动、共同成长。
(1)开展“帮带”活动,实现同伴互助,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在校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帮扶作用,开展“牵手”活动。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思想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从教学研究、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课题研究等方面耐心指导,给予悉心帮助,缩小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上的差距。实行责任制,学期末根据帮扶效果对帮者进行奖惩。指导教师在帮带过程中,也会从青年教师身上学到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因而结对拜师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共同成长。
(2)通过集体教研程序中的反思交流环节、相互听评课、对话式小教研等教研形式,进行同伴交流,互学互动、共同提高和进步。
3、开展阶段教学反思材料和教学案例征集活动。每位教师每月要写一篇专题型的教学反思,教师每期写两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作为个人校本教研的有形成果。
二、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一)在校本教研管理方面: 与兄弟学校相比,各方面工作都有差距。措施落实不全面,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二)在教研活动方面:
1、研究的形式不够丰富。个别备课组课例研究的深度不够,停留在听评的水平上。
2、我们深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较差,大部分教师功底较浅薄,教师素质相差较大。个别教师观念转变较慢,校本教研意识不强,教师理论学习意识薄弱,轻视理论学习,不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
3、部分教师的习惯和行为定势成为教研方式转变的阻力
三、我们的思考与对策
开展校本教研这项工作是一个涉及学校持续性限展的系统工程,只有牢牢把握“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这一基本理念,让“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校本教研才能扎扎实实地得以开展,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课改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以后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整改:
(一)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评价机制,通过评先表优,激励教研组、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二)继续抓好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1、重视专业引领。我们邀请教研员和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2、政治学习和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3、强化业务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三)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加强教学问题研究和课题研究工作,抓住校本教研的实质,把校本教研做实做细。
(四)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丰富教研活动形式。
1、要重视在对组长的培养、选拔和培训工作。
2、丰富校本教研形式,重视课例研究的目的性、计划性。开展以理论学习、专题研究、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结对帮扶、调查研究、说课、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教研活动,同时加强专业人员指导,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立足高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 篇三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强有力的校本教研为依托。通过集体备课,达成共识,形成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体现在高效课堂上;同时课堂上反馈的问题带到集体备课中交流,充实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与校本教研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关键词] 高效课堂集体备课核心引领
自2005年起,教研中心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了“集体备课,满分过关”校本教研活动。五年来,我们的教研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自去年规范办学行为以来,我们开展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大讨论,并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目前基本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过,前期的校本教研、高效课堂还是低层次、较肤浅的。集体备课程式化,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有限;课堂上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手段花哨,但不实用;课堂上学生反馈训练时间不足。时至今日,诸多问题困绕着校本教研的深层次推进。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使教研成果更好地体现在高效课堂中?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目前的高效课堂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如何做到校本教研与高效课堂联姻,并实现相互促进,有机结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平时校本教研的积累,总结经验,反思过程,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嫁接先进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而课堂能否高效,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对于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着想。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组织高效课堂时要把握两点:一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月初,我们到山东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高效课堂模式,感受颇深。他们的高效课堂主要按照“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来落实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课堂结构模式为:(1)师生交流;(2)解读目标;(3)交流准备;(4)展示质疑;(5)达标检测。课堂上教师单向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25分钟,当堂检测时间不少于5分钟,多媒体展示仅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课堂教学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倡导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鼓励学生动脑预习,动手展示,动口交流。实现课堂知识学会、会学、会用。课堂评价主要从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三大方面进行:(1)目标定位是否符合学情特点;(2)小组讨论是否任
务明确,全员参与;(3)能否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推进教学,能否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展示时间,是否留有合理的当堂检测时间。通过这样的课堂评价,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交流、展示,给学生活动的空间,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对照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模式,反思自己,我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有迫待解决的三大问题:(1)如何打破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让课堂动起来?(2)如何设计有争议性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组织合作学习、课堂辩论?(3)如何更新教师理念,引导教师自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驾驭灵动课堂?以上问题的解决除了要培养学生提前预习、学会预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升教师的集体备课质量,扎扎实实地搞好校本教研。具体改进措施有:(1)设计灵活的课堂结构模式,注重学生活动,注重反馈训练,为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提供依据;(2)强化教师集体备课,制订教案、学案、反馈案三案合一的导学案;(3)做实听课、评课活动,强化评课环节,实施专业引领,引导学法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立足高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强有力的校本教研为依托。通过集体备课,达成共识,形成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体现在高效课堂上;同时课堂上反馈的问题带到集体备课中交流,充实
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与校本教研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审视我们的校本教研,尽管踏踏实实搞了5年,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的集体备课方式还是低层次、较肤浅的。教研形式单一,教研过程程式化,没有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质中来。课堂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没有落到实处。集体备课没有很好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质问题。跳不出这个圈子,我们的校本教研就不能走向深入。
因此,在今后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应该重新定位和把握学科中心组的建设方向,实施专业引领,促进教师成长。专业的工作需要进入专业的研究状态。潜心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更多的体现在认真扎实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上。为此,我们应树立“磨课”理念,通过规范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法、学法,并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平时的说课要改变原来的“课前说课”为“课前课后说课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反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夯实校本教研。同时集体备课的核心——备课人应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在每个教研团队中应有一到两个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做核心引领。教研中讨论的问题应是课堂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出发点和立意应高屋建瓴,对实际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整合各种资源,服务校本教研。
彼此和乐,才有得力的同伴互助。教研中心各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彼此尊重,精诚团结,坦诚相见,集体备课畅所欲言,听课评课客观评价,个人心得能互相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同伴互助必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校本教研中,同事之间互相帮助,不再封闭自守,相互取长补短,大家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共同研究的氛围。
另外,学校创造条件给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汲取新课程改革中成功的做法为我所用,改进课堂教学。平时的教学中,有效利用互联网了解学科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深度;利用QQ群等网络工具实现在线教研,资源共享。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校本教研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作为校本教研第一要素的个人,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回顾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客观审视教研中的每一个得失,才能形成深入持久的反思能力,为校本教研的提升提供动力支撑。相信我们的校本教研会依托高效课堂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新教育》.朱永新.漓江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2、《在传统形式中寻求校本教研的突破》.蒋卫山
立足高效课堂,提升校本教研
逯鹏博
4.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四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教学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改课堂教学新模式为研究的主体,开展较为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学习、交流与协作,群策群力,共同研讨,总结推广教师们的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全校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本学期我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教研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树立校本研究的全新理念。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观念。实现以校为本,就必须树立校本研究思想,建立教学研究的各项机制,走科研兴校之路。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把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只有这样的校本教研才是切实有效的。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本学期,我校以冯仲玉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以主管教学的龙桂秀副校长、教科室、各科教研组长为具体教研的实施者和指导者。就学校的教师现状和教研现状进行评估,由全体教师集体讨论,制定了校本研究的工作计划,并把有关实施工作纳入了学校的行事议程。建立教研互动制度,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合力。形成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巩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职能建设。结合本学期的教学质量,组织了大量的听课评课活动,冯校长带头次次参与听课、评课、讲座和指导等。听了大量的“推门课”,对照新课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在评课的当中,克服了那种说套话、说好话对提高教研目的毫无帮助旧习惯。而是能够结合课改理念、新课标的要求,提出较有实效性的评课意见,为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我校的张红艳、张帆老师在县级数学比武课、说课中取得了好成绩。学校教研组的着力点,不仅仅是备课的职能,要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理论和安排教研活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和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分工合作,共同成长。结合教学质量年实际,安排了大量的校内公开课。人人上课,人人评课,扎扎实实地进行。充分地发挥教师个人的作用。我校提出要求,在教师参与集体学习之外,应挤出时间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不断增强研究的意识。每位教
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本教研课,听课不少于20节,校长及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等不少于30节。
三、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1、抓实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长全权负责,实行年级组写出集
体备课申请,在年级组长带领下,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教师积极认真地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各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整理和记录工作,主备稿交教导处,以备期末评定。加强集体备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每次活动备课组长都要让老师明确重点。做到坚持“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钻透“三维”,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优化“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精选“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定时、定内容开展集体备课,增进平时的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题,以新理念指导教学,采用每位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方式,活动时,中心发言人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介绍教学设想,然后,全体成员再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及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参与式讨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次进行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2、抓好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课活动。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学期教科室组织各教研组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讨课活动,以四、五年级为主各科进行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其他年级同样进行了相应的教学研讨公开课。通过专题研讨课的研究,加深了教师对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内涵的理解,了解并研究了一些适合我校顺利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3.开展名师示范课活动。我校拥有一批省、市、县、校学科带头人和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为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本学期教科室安排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三人向全校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五月份数学组举行了观摩课、六月份语文组进行两次教学观摩活动,这三次观摩课都上得十分成功,充分展示了新课改的特色。上课教师娴熟的教学艺术,扎实的教学功底,高效的教学效
果给全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广大教师较多的启迪。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三次以上,培养教师们新课程理念的素养;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研讨课活动,促进教学相长。为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本学期我校四、五年级举行了新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加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让家长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从而更好的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孩子使他们能健康活泼的成长;为搭建城乡教育联系的桥梁,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沟通,为农村地区教师送去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推动芷江教育均衡发展,本学期3月29日我校进行一次“送教下乡”活动,我校的尹爱华和屈青香老师到麻缨塘学校“送课”。4月21日学校又与同样进行课改的兄弟学校——罗旧中学开展了“手拉手”教研活动,两校教师相互交流解决了一些课改实践中的困惑,使新课程理念在两校的教学中得到更好地贯彻和执行。
5、重视教学反思,提高教研水平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
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教师教案每课时总结一句话,每学期写教学反思不少于5篇,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一份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等学习报告。
四、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我校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走出去”是河西小学更新教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法,我们除派出大量教师参加市、县各种教研活动外,还派出大量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新课堂教学改革。2011年3月冯校长亲自带领我校三十多名教师到岳阳许市参观学习,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理念,及我校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带来新思路。参观学习完毕回到学校后,由冯校长、龙副校长及教科室负责人两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
改培训,让学校所有的老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我校四、五年级各科教师立刻投入到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中,形成了具有河西特色的新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2、为促进年轻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努力营造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系统文化,激励不同层次教师的成长,逐渐形成一支基础扎实、专业精湛、素质优秀的教育教学人才队伍,推进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快速、和谐发展,学校坚持开展拜师结对活动。
3、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班主任工作培训。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本学期,我校安排了计算机教师对全体教师继续,有计划地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要求每位教师通过培训,必须学会编辑打印资料,学会上网搜寻教学资源,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电子表格。5月份组织教师进行网络应用能力、文字编辑和制作电子表格考核,使每位教师都能比较熟练运用网络,为教学提供便利,不断引导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五、做好课题申报,提升校本教研
激烈的市场竞争牵动着教育。引起教育竞争的今天,个性化学校的发展成为学校生存的生长点。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才能枝繁叶茂。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有一个统领的核心课题,才能更加明显地提高成效。我校4月份申报了省级课题《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廉洁观》,希望本课题能申报成功,为河西小学的校本教研得到一个新的提升。
校本教研真正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促进我校老师教学探索与科研的有效进行,使教师们找到了另一种价值。它已成为我们教师的自觉行动,我们在这其中获得的是欢乐、自信与成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不断完善,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拼搏,让校本教研服务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5.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汇报(精) 篇五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几年来,我们以“培养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为指导思想,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进行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学校教研气氛活跃,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一、加强组织建设,是提高校本教研质量的保障
1、为了让校本教研很快进入规范化、序列化的轨道,我们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有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参与的学校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在教研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制定了学校教研工作的总体目标,即:“以新的课程改革在学校的深入实施为中心,在实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的基础上,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同时,我们将课任教师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劳6个教研组,推选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我们对教研活动进行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和定重要发言人。
2、学校教研领导小组,在认真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教师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教师教研规章制度》、《教师教研学习与反思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教研制度,对教师教研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激励作用。同时,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学期至少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至少确定一个教改教研专题,至少讲一节优质课,至少写一篇有价值的教改教研论文,教导处负责检查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奖惩的主要依据。
二、强化学习培训,是保证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前提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把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和教研培训作为我们学校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
1、订阅教学杂志和有关课改的刊物、资料。这是获得课改理论和信息的首要来源。其中有关课改的理论文章是学科教研组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我校为提高教师理论知识,让教师们通过学习理论,获取信息,吸取经验,指导课改实践。我校先后多次购得教育理论书籍500多本,价值10000多元。
2、播放专家讲学录像和教学录像。我校购买了优秀教师的教学光碟,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师观看、座谈。教师们可以不出校门就能聆听专家的讲学,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和观摩,这是一种省时省力有效的培训方式,教师很感兴趣。
3、加强与先进学校的交流,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动向。教研要吸收、利用外地成功的先进经验。学校先后投资十多万元成立了电子备课室,鼓励教师在网络上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同时,学校又先后派人去洋思中学、吉大附中等省内外名校参观学习,学习名校的教研成功经验。名校的教研经验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应用到学校的教研当中,给我们以很大的帮助。
三、立足“三个层面”,是有效落实校本教研目标的关键 第一层面,学校层面
1、引领型教研
为了保证校本教研活动能在“正确轨道上顺利开展的前提下”提升层次,我们多次聘请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来我校听课、评课,做专题讲座,参加学校的活动。专家们与老师们共同研讨,进行交流与对话、释惑与解惑。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老师们接受了专家们的思想传播和业务指导,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解决了教学上的困惑和问题,促使我校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逐步体会、完善新的理念,从而获取专业上的快速成长。
2、科研型教研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教研的重要形式。为了让课题研究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一方 面通过学习让教师进一步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教育理念,在全校教师中掀起了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成效的浪潮。另一方面,我们引导教师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提炼课题,进而引发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让教师真正领悟“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是学校课题研究的本质内涵。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研组、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确立研究课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进行“小而深”的教学研究。
在全县中小学轰轰烈烈进行主体化教学法实施之初,我们学校便申报了课题《初中主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获得了省级立项。目前《初中主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及相关子课题,已经处于收尾论证阶段。“在教研中科研,通过科研促进教研”,教师的科研能力、教研能力、教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3、示范型教研
我校现有市级骨干教师2名,县级骨干教师15名,在校本教研中,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骨干教师的业务提高,另一方面我们鼓励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结对子,实行师徒制。通过骨干教师的传授、交流、示范、指导,其他老师也不断发展提高。我们还经常派骨干老师到省内外参加教研教改观摩活动,回来后落实“三个一”,即:作一 次专题报告,上一堂汇报课,指导青年教师上一节课。使赴外学习起到“派出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业务领导都要提供一节观摩或研讨课,并由市、县级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示范课,供全校教师学习,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4、汇报型教研
为了使年轻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在每学期期中之前,我们将进行至少两周时间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汇报。由年轻教师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最有商讨价值的课,拿出来供大家研讨,提倡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切入点,然后大家针对这节课进行交流,用集体的智慧去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提高。第二层面,教研组层面
1、“伙伴式”教研
教师互助合作是教研的灵魂。我们根据自身特点,由同年级,同学科的两至三名教师成立年级备课组,探讨“伙伴式”备课模式。
“伙伴式备课”,采取“个体—集体—个体”的方式,先由教师把上课内容、重点、难点及思路等进行个体备课;然后,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讨论,并整理成教案;再次,教师根据集体备课,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必要 的个性化修改,突出创新;最后,在下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上次的教学反思,以利于今后改进教学。这样,既有教师的个体备课,对不同教师有不同要求,体现教师的发展水平和个性风格,又有教师的集体备课,为教师同伴间的展示、互学、互助、对话、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
2、会诊式教研
为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学校定期就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开展教研组集体“会诊”活动。我们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分学科定期召开教师集体研究会,把问题摆出来,由全体教师共同“会诊”,找出解决办法。
3、攻关式教研
我们强调,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我们围绕课程改革的需要,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联合攻关。例如,新课程提倡合作式课堂教学,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数太多,程度参差不齐,教师操作很难,如何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师们在一起学习、交流,最后达到共识。第三层面,教师个人层面
1、反思型教研
校本教研的关键环节在于老师在反思中发现教学问题,为了强化老师的问题意识,我们指导老师采取反思型教研。要求老师们的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教后反思。为了督促教师的教学反思,我们把教学反思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示范;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写出教研文章。
2、检测型教研
为了保证教师能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能够关注每一名学生,我们实行了教师课堂教学检测制度。学校首先制定了《主体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成立了课堂教学检测小组。由课堂检测小组的成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采取随机检测。督促教 7 师把教研中学到的方法和经验尽快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四、明确“四个观念”,进行主体化教学研讨,为校本教研提供思想保证
实施主体化教学,探讨主体化教学法,是我县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式,在主体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帮助教师明确四个观念。
1、倡导“合作学习”
在主体化教学实施开始,我们就把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作为教研的主要问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倡导合作,积极地为学生的合作创造条件。XX年年8月我们尝试进行分组教学。我们将班级的学生按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操作能力等差异进行交错搭配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人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机会。通过分组教学尝试我们得出这样一条结论:“分组教学是解决学生全面参与的一个重要途径”。
2、注重“先学后教”
主体化教学实施初期,我们就强调,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解放学生,我们必须由过去的重知识传授、重教师的教,转变为现在注重知识获取,注重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的学。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结论,我们要求“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做学生能做的事。”在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同时,我们确立了“学——思——练”初中主体化教学模式。
3、开展“分层教学”
6.李河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篇六
本学期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本的各项教研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我校在校本研修中,突出一个中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二个转变:转变教学观点,转变教学行为;三个提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做到五个结合: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促进教师自我更新、综合发展与研究能力的提高,做有信念、有理论,自觉追求,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智慧型、发展型教师,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研究型团队。
1、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将任课教师分为语文、数学教研组,每月单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全体语文老师集中在冯河学区,每月单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全体数学、英语老师集中在冯河学区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学期初,各备课组认真讨论,共同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确定每周集体备课主备人,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主备人要围绕教参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意见。集体交流之后,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进行二次备课,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共案,然后主备人讲课、反思,集体评课、反思。
2、每月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校本教研活动。每次活动一个主题,由各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不懂的方面,提出由教研组共同商量解决,比如:我们就“作业布置层次性研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书写水平”等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研讨,在激烈的讨论中老师们的思维产生碰撞,教师们在这种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中展示个性,启迪智慧,积蓄能量,不断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3、还包括新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各学科的教材及教法,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开发研究。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等。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训、少先队工作培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等。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与研究。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努力创办“特色教育”。定位于课堂教学的活动与研究。课堂教学的活动与研究要充分发挥骨干群体的引领作用,实施领导干部随堂听课制度。发动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学。我校将全体教职工分为语文和数学两个教研驵,坚持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后针对具体课题进行教研,全体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进行交流学习。
二、教研成果
事实证明,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给广大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讨、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教师在研讨中进行更多的反思,在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领悟中学会了调整,在合作中获得成长。集体备课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加强了我校与其他学校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学习和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共同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从而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其次通过校外听课交流,特别是山阳区教育局开展的送课下乡活动,拓宽年轻教师特别是新任教师的视野,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帮助新任教师积累了经验。
三、困惑与不足
当然在校本教研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我校老教师较多缺少青年教师,教研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我校是单年级单班的教学现状,我们与外校特别是名校同年级教师交流的机会的还需要增加。此外如何更好的调节教育局和学区教研活动与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关系,使得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冲突,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措施
1、继续发挥校本教研活动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校本研修年活动的领导、规划和指导。
2、根据学校研修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计划,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组织教师制定研修活动计划及时检查指导。
3、建立课堂教学反思三级管理制度。每月各组进行一次个人、组内和校内研究课,形成以个人反思为基础,组内反思为桥梁,校内反思为导向的教学中反思机制,每学期末教师反思日记随笔集评比机制,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意识的加强。
4、拓宽教师的视野,扩大学校对外交流活动。通过校外听课交流,送课下乡,参加集体备课,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李河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7.2018年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七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范文一
校本教研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立足本校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这种情况,我校特制定如下:
集体备课是一项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一种极好的研修形式,就我校教师构成成分而言,青年教师占据多数,他们尽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教学经验、备课方法、授课形式上,还有许多欠缺和不足。因此,很有必要通过集体备课这种形式,让青年教师在老教师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得到培训,达到逐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之目的。
备课是基础,上课是关键,评课是提高的前提。不管你的教案写得再好,还必须通过上课这种形式来把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体现出来。而上每一节课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怎么改动这些缺陷,正像我们看病就医一样,只有通过医生的诊断才能确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而我们的教育教学上的“医生”就是其他听课的教师。所以,我们不但组织好听课活动,更要及时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活动,在评课活动当中相互切磋,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
集体教研也是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对集体教研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规定的集体教研安排时间内,无重大事故或原因,不得请假,更不得缺席。不管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必须按时参加,认真做好记录,及时落实。
业务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经验的一项重要形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到更好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式。为此,我们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业务学习理论的领导,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内,向教师提供一些必要的有关业务理论资料,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等不同的学习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全员提高。全体教师还必须写出必要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近两年来,我校接受了许多青年教师,他们刚刚走上讲台,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授课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和欠缺,为了帮助这些青年教师尽快地适应教学工作,我们要搞好教师之间传帮带活动,就是说让这些青年教师向身边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骨干教师拜师,让这些老教师、骨干教师等带徒,相互听评课,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已达到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的目的。
近几年来,新课改工作在全国各地、城乡之间先后全面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我们学校较之城镇晚走一步。因此,他们这些开展新课改的学校都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有许多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等可供我们学习。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有利条件,通过不同的渠道,借助不同的机会,尽可能多的派教师出外考察学习,同时,也可以请进名师名家到学校传授经验,以提高我校全体教师教学水平。
前几年以来,我们学校进来了许多青年教师,尽管他们热情高、干劲大、事业心强,但有许多教师所教学科与他们的所学学科不一致,因此,对这些教师很有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提高,以帮助他们尽管的提高他们自己的业务水平,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范文二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它不仅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教本教研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指导,以教育理论为指南,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创新为动力,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方法去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为此,马场垣金星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以本校校情为基本点,以推动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促师资、促质量、促校风、促声誉为根本点,向教研要质量,靠教研上水平。因此我校特制定校本教研计划。
1、大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校本教研理论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公开课为载体,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继续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备课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备课的校本教研功能。
(1)注重对跨学科、跨年级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使其真正发挥学科综合的校本教研作用。
(2)重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力争使我们的校本研训发挥长效作用。
1、以自我反思为依托,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
教师的自我反思包括课程实施前的反思,课程实施中的反思,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包括课程实施者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对自己的课程有较高的理论分析,这就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组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同时自己积极学习有关理论。
2、以同伴互助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
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的目的。
3、以专业引领为契机,提升教师校本理论研究与校本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水平。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的教师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校本教学实践经历,也都具有一定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但在如何将校本教研理论较好地运用于校本教学实践,在校本教学实践中如何总结概括出自己的校本教研理论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专业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健全业已存在的良好的学习机制,加强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学习,夯实教师的自我反思的理论基矗
坚持每周三下午的学习时间不动摇,平时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校本教研理论。着重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学通、学透,力争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2、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实践,提高校本教研实践能力。
(1)积极参加学校校本研讨。通过研讨,教师们交流校本教研心得体会,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也可以展现我校近年来的校本教研成果。
(2)大力推荐富有特色的新课程教学课和优秀远程教育资源课程,参与学校的新课程展示。形成展示课设计、案例、反思等多样形式的呈现。
(3)以示范公开课为载体,大力推进教学案例分析研究,教学反思撰写,教育叙事研究以及富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的撰写,同时注意保存研究资料,及时上交教导处,真正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发挥长效作用。
(4)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同伴互助效能。每次重大的校本教学活动(如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教学论文等)都应该以备课组为组织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至少本备课组的成员都应该参加,必要时可以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务必使每次集体备课都能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成员之间的思想相互交流,互相碰撞,产生集体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真正提高校本教研能力的效果。
(5)重视听课调研,进行阶段小结与反馈,促进校本教学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听课调研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校本教学过程中,对校本教学理念的领会贯彻情况,教学行为的转变情况以及师生角色的定位等情况。对好的、富有特色的课堂及时总结推广,对存在问题的课堂及时指出,及时改进。
(6)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将教校本教研实践中的问题理论化,通过理论研究,形成理论系统,再对校本教研进行理论指导。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及时形成研究成果,同时注意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3、依靠专业引领,提升校本教研整体水平。
1)真正发挥我校名师、新秀、骨干等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
2)发挥教研组的优势,经常性的进行教研组的交流,互通有无,通过向其他教研组学习,博采众长。
3)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向上级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取经,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请一些专家来讲座,来引领。
周次 主要活动及主要内容
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业务学习第一次课题组研讨
集体备课、公开课 优秀公开课听课、评课、议课
集体备课 新课程展示课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评析、研讨
第二次课题组研讨 听课调研总体反馈,理论学习
业务学习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新课程专题讲座
第三次课题组研讨 教学论坛活动
集体备课 收集整理各项材料
评选优秀公开课
期末复习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范文三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它不仅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也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不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本教研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指导,以教育理论为指南,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创新为动力,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方法去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为此,马场垣金星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以本校校情为基本点,以推动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促师资、促质量、促校风、促声誉为根本点,向教研要质量,靠教研上水平。因此我校特制定校本教研计划。
1、大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校本教研理论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
2、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公开课为载体,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继续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备课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备课的校本教研功能。
(1)注重对跨学科、跨年级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帮助,使其真正发挥学科综合的校本教研作用。
(2)重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力争使我们的校本研训发挥长效作用。
1、以自我反思为依托,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
教师的自我反思包括课程实施前的反思,课程实施中的反思,课程实施后的反思;包括课程实施者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认识水平,对自己的课程有较高的理论分析,这就促使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组内组织的校本培训,同时自己积极学习有关理论。
2、以同伴互助为载体,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
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的目的。
3、以专业引领为契机,提升教师校本理论研究与校本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水平。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的教师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校本教学实践经历,也都具有一定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但在如何将校本教研理论较好地运用于校本教学实践,在校本教学实践中如何总结概括出自己的校本教研理论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专业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健全业已存在的良好的学习机制,加强教师的校本教研理论学习,夯实教师的自我反思的理论基矗
坚持每周三下午的学习时间不动摇,平时加强自我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校本教研理论。着重把握、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学通、学透,力争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2、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实践,提高校本教研实践能力。
(1)积极参加学校校本研讨。通过研讨,教师们交流校本教研心得体会,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也可以展现我校近年来的校本教研成果。
(2)大力推荐富有特色的新课程教学课和优秀远程教育资源课程,参与学校的新课程展示。形成展示课设计、案例、反思等多样形式的呈现。
(3)以示范公开课为载体,大力推进教学案例分析研究,教学反思撰写,教育叙事研究以及富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的撰写,同时注意保存研究资料,及时上交教导处,真正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发挥长效作用。
(4)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同伴互助效能。每次重大的校本教学活动(如优质课、新课程展示课、教学论文等)都应该以备课组为组织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至少本备课组的成员都应该参加,必要时可以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务必使每次集体备课都能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成员之间的思想相互交流,互相碰撞,产生集体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真正提高校本教研能力的效果。
(5)重视听课调研,进行阶段小结与反馈,促进校本教学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听课调研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校本教学过程中,对校本教学理念的领会贯彻情况,教学行为的转变情况以及师生角色的定位等情况。对好的、富有特色的课堂及时总结推广,对存在问题的课堂及时指出,及时改进。
(6)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将教校本教研实践中的问题理论化,通过理论研究,形成理论系统,再对校本教研进行理论指导。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及时形成研究成果,同时注意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3、依靠专业引领,提升校本教研整体水平。
1)真正发挥我校名师、新秀、骨干等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
2)发挥教研组的优势,经常性的进行教研组的交流,互通有无,通过向其他教研组学习,博采众长。
3)通过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向上级领导、专家及兄弟学校取经,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请一些专家来讲座,来引领。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范文四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密切结合,强化教研组备课组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学初,系统地进行教材研究,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备课组一学期进行四次以上有效率的集体备课。认真完成备课组内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课+反思型说课+参与式议课+领导评课”的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继续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制定一个教学研究主题;围绕教学主题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一次以上有质量、有效率的公开课。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加强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能力。
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将先进的经验引入自己的教学之中。每学期教研组内组织两次专题学习讨论,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思、控制和调节。
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经历以下几个基本过程。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按照“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设计操作办法,并在实践中实施操作。同时加强教学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当与不当,进一步清理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以此构成了我校校本教学研究相对完整的一个体系,形成特色。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骨干教师为教研龙头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素质。
1、继续挖掘自身资源。
8.学校特色校本活动总结 篇八
1、磨课活动。
所谓磨课,就是围绕一节课,由某位老师执教,在教研组全体老师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老师多次重上,以期执教老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教研组全体老师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一课二磨”,在上公开课时,一课三磨,甚至更多,好课就在这样的磨练中产生了。
2、读书工程
学校在教师中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保障。
XX年,学校鼓励教师自愿订阅一种业务刊物,如《101条终生受益的老经验》《做最好的老师》《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窗边的小豆豆》、《红房子的故事》、《中小学整合式美育》等,并开展广泛了阅读评比、展示活动。
3、港风讲坛
9.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 篇九
——新城实验小学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欢迎各位到连云港市新城实验小学来指导工作。对能有这样一次与盐城建湖的各位同仁的交流机会,感到非常荣幸。下面就我校的基本情况及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向各位汇报如下:
一、学校的基本概况
我校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的新城区,是新城区内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地理位置处于赣榆区委、区政府南500米,与赣榆体育馆、运动场相对而邻,处于赣榆新城的文体核心地带。学校始建于1946年,前身是赣榆县城东乡中心小学,2011年迁建于现校址,并入赣榆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14年恢复建制,实行独立办学。新建的校区设计规模8轨48个班,占地面积约50亩,现有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在编专任教师109人,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9人,市级骨干教师27人,区级名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目前我校教师的年龄及学历结构相对合理,较好地保证学校的快速发展。
自2014年恢复独立办学以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学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的效益不断提升,办学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办学的成果不断呈现:学校先后先后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节约型校园建设典型案例特色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校、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连云港市绿色学校、连云港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连云港市优秀家长学校、连云港市合格校园警务室、连云港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赣榆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安全工作先进集体、计财工作先进集体、教师发展先进集体等。我校先后荣获江苏省第九届金钥匙“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活动总决赛团体一等奖、江苏省智力竞技比赛最佳创意奖、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江苏赛区优秀组织奖、省少儿门球比赛道德风尚奖,市2015“畅怀梦想新年心语”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奖、市少儿门球比赛第二名、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二名、市体育道德风尚奖、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四名、市中小学网站评比一等奖、市十佳网站、市教师教育博客群组评比优秀组织奖、区教育目标管理优秀奖、区阳光体育大课间评比一等奖、区“少年号角杯我最喜欢的少先队活动评选”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先后承办了江苏省2015年“泛沿江体育带”全民健身运动启动仪式,江苏省2016年青少年科技模型比赛赛区辅导员培训活动、连云港市教育博客十周年成果展、连云港市2015年优秀中小学校园网站评比活动、赣榆区“学法守法、崇德立德”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区中小学幼儿艺术系列比赛、2015、2016年赣榆“区长杯”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等近百场活动。
近两年,在学校建设过程中,我校逐步形成以“海涵地负 德诚行雅”为办学理念,以“建和谐幸福校园 育知书达礼新人”为教育发展目标,以校园礼仪文化教育为依托,逐步打造我校的博雅教育品牌,不断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推进学校的办学效益提升,建设具有礼文化韵味的博雅校园。
二、学校特色建设的主要举措
我校的特色建设围绕建设博雅教育和博雅校园做文章:“博雅文化”根植于深远的民族教育传统。“博雅”是中国人文思想所崇尚的完美理想,是中国古代智者、贤者所追求的最高人生目标。“雅”与“博”反映了人生境界的二重性。“雅”,即向内,以修身养心;“博”即向外,不断登高,广览博收。在此基础上,我校提出了构建“博雅”特色学校,打造“博雅”特色文化,营建“博学、雅行”的特色愿景,以礼仪文化和校园足球这两个特色项目为抓手,用诗书礼乐陶冶情操,以足球特色强健体魄,主要通过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主题教育、探索礼仪文化的课程建设等,来追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
(一)以环境育人为目标,做好校园文化 1.校园建设浸雅情。
学校一直注重环境优化与建设,发扬桃“梨”天下、教书育人的优良校风,努力打造环境美、学习氛围浓、师生关系融洽的和谐校园,让全体师生在花园式环境中工作学习,崇礼园、三友园、丹桂园、桃李园、孔子广场、礼文化长廊、礼仪大道等建设已初见成效,怀仁书院、国学馆、怀仁讲堂、攻玉轩已成为师生徜徉传统经典与现代阅读的教育场馆。
2.墙壁文化润心灵。
在我校“海涵地负,德诚行雅”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把“礼文化”教育特色和教学特色融入墙体文化的设计中,每一个楼层、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独具匠心、富含深意。
⑴加强了图书阅览室、图书角、阳光书吧建设,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所有的教室都成为阅览室。楼层设立开放式书吧,墙面投放礼仪图片。⑵礼仪规范、古诗、国学名句、儒家经典等匾额悬挂楼道间,让学生感受到校园中浓郁的文化气息,感染各种礼仪规范,知道礼仪文化的具体要求。
⑶学校安排一定的橱窗空间,定期展览学生关于“读书”“礼仪”的书法、绘画、手抄报、作文等作品,挂“校园礼仪之星”的照片,表彰在“知书达礼”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让墙壁说话,让橱窗育人。
3.标语醒目唤雅行。
精心设计的主题标语,是温馨的提示,也是谆谆的教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楼梯、走廊、操场的垃圾箱上、花坛里、厕所中、洗手池旁„„随处都有养成教育“温馨提示”,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在温馨提示下自觉检查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4.班级文化扬个性。
班级文化建设各具特色。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我校定期开展了主题教室文化评比活动,各班师生共同参与,自主设计,充分展现了和谐、民主的班级文化环境。
(二)以特色活动为依托,做实主题教育
1.常规活动促规范。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常规细化成不同教育内容和体验项目的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雅行小督察”和“安全小督察”两支学生服务队,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
2.主题活动重体验。月教育主题,使师生明确教育重点。我们以“博雅十品”内容为主题,分别开展节俭月、乐群月、诚信月、感恩月、责任月等10个主题教育,结合主题月,我校分别开展校园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礼仪节等主题活动。同时每月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活动围绕月主题开展,做到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内容系列化,活动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3.仪式教育悟成长。以仪式活动为抓手,形成系列化、常态化、特色化的年级主题仪式教育:一至六年级分别以“迈好入学第一步”入学教育、“今天我入队”入队教育、“我是学校小主人”爱校教育、“英雄激励我成长”理想信念教育、“体验•感悟•成长”学农体验教育、“感念师恩,感谢母校”感恩教育。庄严而神圣的仪式,规范、激励和塑造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4.岗位角色立雅行。引导学生在家庭中找“岗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学会为父母分忧;学校设置雅行示范岗、图书管理员等校园岗位,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服务他人,学会交流合作,学会理解尊重他人的劳动。
5.经典诵读养童心。“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学校坚持“一主两翼”的管理思路,即以“培养博雅学子”为主旨,以“候课诵读”和“诵读实践”为两翼,把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学生的道德培养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朗朗的诵读声中,感悟经典中蕴含的美德和道理,在不断积累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的言行,塑造学生心灵,把“博雅”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6.激励评价助成长。我们积极开展“博雅少年”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过程评价,关注细节,养成好习惯。
(三)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做活课程建设 为了促进博雅理念在常态课堂当中的落实,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对生命成长的全程关注上,把着力点放在对课堂教学的科学建设上,全力打造博雅“探学”课堂。课堂教学坚持以“博雅文化”为统领,努力构建“设疑自探、合作互探、展示促探、释疑延探”的“探学课堂”教学模式,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会学不教”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国家课程渗透“博雅”文化
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挖掘和拓展学科课程中的博雅教育元素,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博雅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途径,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博雅文化教育内容。通过教师优雅的仪表、精美凝练的语言、风趣的谈吐、赏心悦目的板书板画、课外知识的旁征博引等,适时培养学生博雅素养。
2.校本课程丰厚“博雅”内涵
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布设台阶,引领学生登高望远,步入广“博”境界,通过知识的“博”达到精神的“雅”。学校积极开展《知书达礼》校本课程编写工作,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去,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和行为养成教育。已编印的《知书达礼》被评为连云港市中小学优秀校本教材。
学校努力探索课程校本化、活动课程化课程改革思路,建立了语言类、艺术类、运动类、科技类、文学类、实践类等多个类别的32个社团,让学生自由选择。学校选派专业教师训练指导,确保整个活动“人人都参加,班班有特色”,每个星期四、五下午第三节课和活动课时间,所有社团按时开展活动,社团选课走班活动已基本实现了制度化、常规化、常态化。在2015年区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我校为参加会议的400多位领导、教师,提供观摩了32个学生社团选课走班和阳光体育大课间常态展示活动,与会同仁对我校的展示活动也给予了较高评价。
我们结合体育艺术“2+1”工程,创造性地设计开展了校园足球特色项目,学校教师自行创编了足球节律操,把足球普及到全校每一个学生,一千多名学生人手一个篮足球的壮观景象成为体育大课间一道亮丽的风景。2015年,我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足球队在区足球比赛中名列前茅。学校创编的千人足球操,受到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多次参与大型活动的演出,新华网、人民网、江苏教育新闻网、赣榆教育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足球的喜爱,使这一体育传统项目焕发了新的活力,并成为学校一种鲜明的体育特色。足球运动的扎实开展,培养了学生搏击进取的精神,磨练了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为学生的雅行奠定了基础。
三、学校特色发展建设的思考
我们学校特色发展建设的近期愿景是:成就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成功、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是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扎实的文化和体育基础,形成较为鲜明的个性特长,教师的发展是指教师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学科专业的持续成长,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学校的发展:扎实的办学基础,鲜明的办学特色,广泛的社会认可(市里一流、省里有名)。
10.立足校本实际走教研强校之路 篇十
——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校本教研经验材料
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座落在美丽的万泉河畔,它是与海南省一同诞生的市直小学,创办于1988年秋。新校园占地近80亩,是琼海市当前规模最大,全省师资设备一流的小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本着“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我校教研工作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教研作风,按照“规范教研管理、落实教研过程、夯实教研基础、突出教研实效”的教研思路,立足学校实际,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原则,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构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特色不断彰显。
一、树立校本教研理念,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内驱力,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进步的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呼唤一种立足于学科教学,扎根于教学一线,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为目的,融教学、教研为一体,使理论、实践紧密联系的新的研究机制。校本教研作为建立在先进课改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必须摆在首要位置上来。
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此,学校大兴学习之风,通过专题宣讲、观看录像、交流心得等方法,让全体教师明确校本教研是学校的常规工作,是教师的工作、生活方式,是落实“科研兴教,质量立校”战略的根本措施,是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内在动力。一个合格的教师,只有“把素质当追求,把教学当艺术,把教研当习惯”,实现由“教书匠”到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制度,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素质提升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为此我校通过完善的教研制度促使教师从“适应型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创新型学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为教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1、实行制度化管理。
学校制定有《校本教研活动个人与教研组职责》和《校本教研活动考评细则》等相关制度,对教师个人和教研组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做到“三有”:有职责任务,学期初就明确具体任务指标;有考评办法,活动过程有检查记载,期末有评比方案;有激励措施,教师个人活动情况与每月绩效工资挂钩,教研组在期末评比中获得先进的有物质奖励。
2、坚持“四个三,一个一”制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校本教研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校本教研的实施靠教师。因此,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我们在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培训上做了很多文章。
(1)“三读”即读中国古典教育名著、读外国教育名著、读中国现代教育家名著;(2)“三学”即学名师的教育理念、学名师的教学风格、学名师的成长事迹;(3)“三写”即写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4)“三字”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5)“一上”:“一上”即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内公开课。
3、新教师帮扶制度
每位新调入的教师在开学第二周,学校教研室都会组织骨干教师听两节课,一节是提前打招呼的有准备课,另一节是推门课。课后学校教研室综合评价,如果评价太差,教研员要跟踪指导,直到新教师 2
完全适应本校教学。学校还给每位新教师选择观念新、教法新、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作指导老师,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让新教师通过指导老师的言传身教,从“入格”到“合格”再到“出格”,逐步成才。
4、集体备课制度
(1)斥资打造集体备课办公环境。
新创建的校园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09至2010年学校硬是负债挤是30万元,对每一间教师办公室进行了全面打造,购买全新的办公桌椅,安装上电脑、空调、书架、音像设备等,今年又投资20多万元打造一间上档次的教师电子、书吧备课室。我校的教师办公室间间有空调,有电脑,硬件设备的改善,使老师们身在其中,身心放松,工作效率倍增。
(2)开展扎实的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了“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我们的做法是:
a、重塑教研制度,突出一个“研”字。
学校采取大组(科)和年级组教研的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组备课活动安排在双周,年级组在单周,小科组不分大小组。教研形式采取小组讨论和答辩方式与名师引领的方式进行,使参加每次集体备课的老师都有所获有所提升。
b、强化“两级”管理,明确自身职责,所谓“两级”指的是教研室、教导处——教研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
c、倡导个个参与,突出主备的形式。
为了改变“瓜分教材,分工备课,归并整合”的病弊,我们采取(1)、备课前人人写预案,主备提前一周将本组教学设计打印分发 3 的形式,让每位教师走进文本,走进教材,走进《课标》,提升自己;(2)、册繁就简,克服“贪多求全的”弊病。抓单元重点备课,按“主备——议备——调整——共识”的流程形式进行集体备课,共享教案。
d、备课与“磨课”相结合。每一个年级组每人必须在年级组里上一节有水平的公开课,这节课必须经过全组人员的“打磨”才能形成预案。
e、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诊断教学行为。
三、创新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聘请专家,传经送宝。为了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请省教育培训院的领导,省骨干教师,市教研室教研员等专家主讲,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
2、外派学习,取经学宝。为了提高教师参与新课程实验的基本素质,每年选派有关骨干教师参加省、市专题培训,或到兄弟学校考察,参加教研教学观摩活动。几年来,我校先后选派骨干教师到我省各市县及南京、上海、武汉、深圳、天津、南京、重庆培训学习。外派学习,回来后坚持落实“三个一”:即作一次专题报告,上一堂汇报课,指导青年教师上一节公开课。使赴外学习起到“派一个,带一片”的效果,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立足“业务”引领,启动研训为一体的机制。
内部挖潜,互学共进。我校现有特级教师2名,省骨干教师22名,省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教师10多名。在校本研训中,我们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作用,定期组织他们对教育教学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我校经过努力,已建立起了教师口语培训小组,教师板书培训小 4
组,备课培训小组,活动组织培训小组,信息技术培训小组等。这些小组各尽其能,为教师服务。
四、立足实际,丰富校本教研活动。
1、聚焦课堂,激发思考。
我们加大了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开展了“五课“活动:第一种推门课。就是不打招呼的课,这种听课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目的是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进行监督、监控、检查与指导,从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第二种课是示范课。主要是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献课,从而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亮一盏灯,映红一大片的目的。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其他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第三种评优课。在校内开展优质课竞赛,这种赛课我们每年都搞。老师们非常重视,想方设法备好课,总想获得好的名次。第四种精品课。在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的优秀课我们再做为精品课在全校教师中公开展示。第五种研究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都上研究课,人人参与互动,从而研究、探索出学科教学的新模式。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外举行的各项竞赛或对外展示课活动,努力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对于校外的一些竞赛活动,我们的原则是有赛必参,参加就一定要取得好成绩。凡外出参加竞赛的老师,务必认真准备,深入思考,科组还组织攻关人员,发挥骨干教师群体力量和同伴互助合作的精神,全力以赴,帮助做好参赛准备工作。注重参与前的组织,不仅锻炼了参赛教师,也开发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潜能,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之间互学互研的热情和工作凝聚力。
2、形式新颖的校内教研活动。(1)分组互动式
互动式校内研究课以“主讲老师备课→年级备课组通过→上课 5
→说课→评课→分组互动”形式开展。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是力求“打有准备的仗”,提前通知课题,使教师有备来听、听课时,明确要求“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做到带问题去听,听完每节研究课后,授课老师进行说课和反思,分组评课,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每个人都得到“洗礼”和提高,小组组长做好记录并整理,集中交流。每次评课后,老师要整理综合评价(或片段分析、听后感)上传至博客。
这样的教研每位老师都要发言,有了压力,老师们不但听课相当认真,做好详细笔记,中午还抓紧时间学习相关理论,很好地提高了所有老师听、评课的能力。
(2)答辨式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课堂诊断”模式教研,年级组长根据本年级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举行邀请课、开门课,学校教研室组织骨干老师通过教学现场观摩,课后互评、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由骨干教师再次举行答辨式校内研究课,研究并解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课后答辨”环节最为精彩,你问我答,激烈的争论,开放而又民主。这样,把大家的智慧集中一起,共享大家的成果,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答辨中迎刃而解。
3、网络教研拓宽校本教研空间。
老师们由压力产生动力,在教研活动中都能积极发言,评课能力普遍得以提高。现在每周两节课的互动时间已远远不够。很多老师在教研会上抢不到发言的机会。回到办公室还谈论不休。为了满足教师的教研需求,学校把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每次教研课都开通博客研讨平台,把教学预案和教学反思传至教研室博客,所有老师都能跟贴研讨。本学期还准备传上教学视频,吸引兄弟学校同行共研讨。
五、大力打造校本研究团队。
1、施行团队考量制度,促进校本研究团队的建设。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有完美的团队”,学校改变传统地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月度考核的方式,在团队中实行集体考量,把每位教师的荣辱捆绑在一起,让他们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团队,发展好自己的团队。为了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形成浓浓的“合作研究”的学习氛围,各项评优中有这样一条:教育教学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每组派代表参加活动,一人获奖,全组均获奖。
如:①学期的“希望杯”青年教师调教的评优传统教学擂台赛,已举行4届。
②“文明办公室”评选活动,每学期一次,以经费下入组的方式给予奖励。
由于致力于一个获奖全组光荣这种优化团队精神的打造,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出现了一个参与全组帮助,一人带学生比赛,全组辅导的局面,可以说,发挥评价导向作用,学校那种和谐向上的氛围越来越浓。名校的优质,核心表现为师资水平高,但是名校师资的高水平,就是个人水平的反映,更是集体氛围好的反映,单个体比赛,名校的不少教师未必是普通学校个别优秀教师的对手,但由于他身在一个优秀集体中,在这个优秀的集体氛围中,他就会被同化,于是他就变成一流氛围状态下的一流教师。期末每个年级组、科组,根据一学期集体备课的收获申请参加优秀备课组评比活动,评为优秀备课组后,学校将下拨经费奖励,并优先安排享受外出考察福利。
2、备课团队打造精品课
我校现有特级教师2名,省骨干教师22名,省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骨干教师10多名。在校本研训中,我们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 7 的作用,教研组成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研究团队,为了争取每次参赛都能磨出精品课,我们参赛课研究团队与学校教师素养培训小组相配合,经过长期摸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参赛课研究模式:“提素养——学理论——磨课(精选课,提高课堂调控能力)——集体备课——磨课(参赛课)”。
提素养——充分利用学校教师素养培训小组,提高教师语言、教态、书写、课件制作等基本技能。
学理论——学习与本次调赛主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拓宽教师知识面,这样教师才能从容地应对课堂生成。
磨课(精选课)——结合调赛主题由备课组精选一些相关的课型,让参赛教师磨课,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提高参赛教师自主备课能力。
集体备课——以参赛教师为主,集体研讨形成教学预案。磨课——备课团队明细分工,有的负责教学语言,有的负责教路,有的负责教学评价。精练细磨,直到参赛教师能自如调控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实验小学每位参加过大赛磨练的老师都有“蜕变”之感,自身的教学素养、备课能力、课堂调控能力都因磨课有了质的提升。也正因为实验小学有着强大的备课团队,每次教师外出参赛都取得很好的成绩。特别是数学科组,全省八届数学调教,我校数学教师代表琼海市参加了四届,并且在市教研室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均荣获全省一等奖,为琼海的小学数学教研作出了贡献。
六、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通过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连的方式,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也让学校工 8
作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几年来,学校课题组承担的国家级课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研究和实验》的两个子课题《小学数学合作学习评价研究》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口头评价研究》,《小学写字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等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让老师转变了角色,更新了理念,适应了课改教学要求。很多老师还因参加课题研究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小学写字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已提交结题报告并通过了省专家组的鉴定,均获得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奖。
七、开发校本课程,为教师发展服务,为学生成长奠基。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1、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1)《琼海文化》校本课程
琼海文化是指具有琼海特色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绿色文化”(生态文化)“蓝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这是琼海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繁衍生息、革命战争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汇。我校以开发“琼海文化”校本课程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文化知识,又能全面弘扬本土文化的优秀人才。
(2)《乐器》校本课程
我们积极探索艺术教育普及化,活动形式多样化,2007年,我校民乐队成立,几年来,民乐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取得好成绩,连续几年来在琼海市小学生艺术节中合唱、器乐、演舞蹈均获一等奖。在许多重大社会活动中频频露面,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3)《特色体育》校本课程
“让体艺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每天快乐活动一小时”成为我们实验小学的响亮口号。我们有一套《快乐体育》教材,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稳定的教师队伍、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明确的活动内容、有规定的授课时间,有一系列措施确保这一特色课程健康发展。
2、打造墨香校园。
结合《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实验小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爱好与兴趣。设有学生与教师的书法活动室,老师三笔字展台。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练好“三笔字”,做学生的表率。认真开设好写字课,要求同学们“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学校定期举办学生书法比赛,以此来激发大家练字的积极性。楼道内展示的学生字画作品,用学生自己的作品装饰校园,美化我们的学习环境。还两次请深圳著名的书法教学家胡一帆老师给全校的老师及学生作现场指导。《小学写字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已提交结题报告并通过了省专家组的鉴定,均获得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奖。
3、打造书香校园。
结合《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 》课题,我校的读书活动开展尤为扎实,每年10月是我校的读书节,在活动中举办了书市大集、读书征文比赛、弟子规诵读、小小朗诵家、故事大王、小演讲家等活动。让校园浸润书香,让孩子们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从小受到经典文化艺术的熏陶。
“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以地方性、校园性、趣味性、实践性为开发目标,经历漫长的探索,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研发课程的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八、校本教研结硕果,教学质量再提高。
校本教研为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架起一座立交桥,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意志力,我校的校本教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近三年先后获省校本培训工作示范学校、市校本课程开发先进单位;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等奖、市校本课程开发一等奖、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等奖、省百万学生阳光体育现场推进会优秀组织单位、全国第二届中小学和谐校园创建先进学校、省规范校、基础教育课改示范样本校、全国体育示范校称号;民乐队 “金苗苗”杯全国少儿才艺大展比赛中摘得金牌,并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录制。
2、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学校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更深入地去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老师们素质得到了提高,部分老师在教育科研中,逐渐实现由知识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创造型教师转变。近三年来,已有128位教师分别参加国家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涌现了一批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优秀教师,5年来有62人次分别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师德之星”、“优秀德育工作者”受到全国、省、市级的表彰。
2009年:符丽薇老师参加海南省小学英语科教学能手评比获一等奖,严飞老师参加海南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比获一等奖。
2010年:以全省最高分通过省规范学校;荣获省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省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省课改样本示范学校等殊荣。邓 11
雪巧参加海南省小学科学学科课堂教学评比获一等奖。
2011年:陈奕军获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海南省中小学有效教学课题实验”先进学校;马振儒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活动获一等奖。
【学校教研工作总结:立足校本 突出特色】推荐阅读:
学校校本教研方案06-16
萝北县教师进修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09-20
屈原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与学校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0-21
学校联片教研管理总结09-02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小学校本教研总结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0-03
学校实验教研工作计划07-14
学校教学教研总结美篇08-05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411-08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制度07-10
学校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