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2024-06-10

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精选7篇)

1.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一

为加强学校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区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让中小学生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保护视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省教厅、市教育局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健全我区各中小学学生手机管理制度,规范手机管理工作,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成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工作措施

(一)家校协同、正面引导。一是各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相关要求通过公众号、微信群、QQ群、LED大屏幕、《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家长会等渠道做好面向家长的宣传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在家庭中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要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沟通,培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课余爱好,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协作机制,共同做好手机管理工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二是各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朝(晨)会、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宣讲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做好校内宣传,教育学生科学理性看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各校要集中开展手机使用、管理专题教育,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一是各中小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厅、市教育局相关工作精神,制定手机管理工作制度(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结合实际完善校内学生手机管理具体办法,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二是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有限带入、家长同意、提前申请、统一保管”的要求,明确手机进入校园的程序和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三是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生在校期间学生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各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等沟通热线,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的.通话需求。

(三)细化措施、规范使用。各学校要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规范日常手机使用。一是要统一管理带入校园的手机,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确保教学秩序。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关注学生返校、午休、课后休息等重点时段,做到合理管控,平稳施策。二是要加大留守儿童少年、困境儿童少年等关爱力度,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三是要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禁上课期间接打电话,严禁用手机向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和要求家长批发作业等违规行为。

(四)强化督查、保障落实。一是区教育局把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加强对学校工作的指导,推动各中小学校尽快落实规范手机管理的各项要求。二是加强过程监管,建立通报整改制度。定期开展排查整顿,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维护良好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工作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3月)。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制定完善手机管理工作制度(方案),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形成良好教育氛围。(各学校将本校师生手机管理制度于4月3日前交教育股备案。)

(二)集中治理阶段(204至5月)。各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省教厅、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市区教育局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和学校手机管理制度(方案),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规定,加强治理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分析整改,全面规范中小学生手机使用,力求取得实效。(各学校要将宣传动员和集中治理阶段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工作总结,于5月20日前交教育股。)

(三)督导检查阶段(年6至7月)。区教育局将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组织开展各中小学全覆盖的手机管理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整改,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巩固提升阶段(长期)。各中小学校要认真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手机管理长效机制,将学生手机管理作为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长期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巩固管理成效。

2.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二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智能手机,电源管理

0 引 言

移动设备,特别是智能移动设备的大量出现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软硬件复杂性,不得不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而且对于系统的能耗也提出了挑战。对于智能手机来说,采用的处理器运行功能强大,不可避免地,处理器的功耗也较以往的移动设备处理器大。不仅如此,智能手机由于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功能,相应的需要较多的外部设备,例如高分辨率的LCD屏幕,USB接口,触摸屏等等。这就使得智能手机的能耗问题更加的突出了[1]。

本文针对课题《面向智能手机的嵌入式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电源管理部分进行了研究。本课题的智能手机采用的开发板是基于Intel XScale PXA272处理器的,外围设备包括LCD屏、触摸屏、USB接口、调试用串口和以太网接口等,因此必需有一种有效的电源管理方案。由于这款智能手机的图形界面是基于Qtopia开发的,因此电源管理必须能和图形环境融合。基于以上考虑,这款智能手机采用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电源管理方案。由Qtopia中的应用程序负责与用户交互,而由内核中的电源管理设备驱动操控处理器中的电源管理模块,动态地对智能手机的能耗进行管理。

1 系统结构与实现

1.1 系统的整体架构

智能手机的电源管理涉及到了软硬件的各个层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功能模块。从逻辑上,可以将其内部按照软硬件的层次分成如图1所示的三个层次。

图中,位于系统最底层的是电源管理硬件。通常,电源管理的硬件可以使用专用的电源管理芯片,也可以是集成在高性能处理器内部的电源管理模块。在本系统中,电源管理硬件指的是PXA272芯片内置的电源管理模块。

在电源管理硬件之上是Linux内核和bootloader对电源管理的支持。目前,Linux已经逐渐开始开发基于ACPI[5]的电源管理。但是,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ACPI的开销显得比较大,而且使用起来也并不比原有的基于APM的电源管理更方便。因此,这里还是利用了基于APM的方案。

在系统的最上层,是支持电源管理的应用程序。通常,这一工作由一个叫作apmd的用户空间进程来完成。但是在我们的智能手机系统中,这一工作必须与基于Qtopia的图形界面环境结合起来。因此,这一部分被设计成基于Qtopia内部通信机制的服务进程,监控手机的工作状况并及时与上层界面交互,作出及时的调整。

1.2 内核对电源管理的支持

硬件环境之上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本方案涉及了嵌入式Linux的许多方面。从纵向看,在内核中的实现主要分成硬件无关的部分和硬件相关的部分。硬件无关的部分搭起了电源管理的框架。硬件相关的代码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硬件相关的部分内部又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其一是整个系统在进入休眠状态时的操作流程。这个部分主要是修改和完善了ARM Linux中原有的三个函数(表1)。

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在pxa_pm_enter中添加了新的调试手段。基于串口的调试是嵌入式系统开发常用的,但是在系统睡眠之前和被唤醒之后的短时间内,汇编代码的调试不能用printk函数。并且,用汇编语言写UART寄存器的方式也是不可靠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每个需要休眠的设备创建了一个状态保存区。由于SDRAM中的内容在休眠过程中不会丢失,因此这些设备状态可以保持到机器被唤醒时。

与硬件紧密相关的另一个部分是设备的休眠。由于智能手机用到的外围设备较多,因此这一部分是工作量最大,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系统主要的设备有LCD屏、触摸屏、音频解码芯片、以太网。其中触摸屏要用于唤醒系统,因此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控制LCD屏的主要是两个函数:lcd_backlight_power,lcd_module_power。我们采用的是LG的LB064V02液晶显示屏。它的控制模块工作功耗为530mW,而背光功耗为1.78W。因此,我们设计了LCD节电模式, 将控制函数分为两个,原因就在于此。 在LCD节电模式下, 仅仅使用lcd_backlight_power关闭背光,而并不使LCD屏整个关闭。这样的好处是既节省了LCD能耗的77%,又丝毫不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而当系统需要休眠时,则需要调用两个函数来关闭整个LCD屏幕,达到最好的节电效果。

1.3 修改bootloader

通常,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可以完成所有的管理功能。但是,在我们的设计中,由于bootloader的存在和电源管理的特点,还要对bootloader作一些修改。当系统从休眠模式被唤醒的时候,系统处于resume reset状态。此时,PXA272的PC(Program Counter)指针指向物理地址0处,并从这里开始执行程序。而参照智能手机的内存分布图(如图2所示),位于这里的是flash,而bootloader正好从0地址开始存放。因此,要修改bootloader,使其能够分辨系统是冷启动(cold reset)还是从休眠中恢复。主要的代码简化如下(出错处理和注释被略去):

int volatile sleep_exit= RCSR & (1<<2);

if (sleep_exit)

asm volatile(″mov pc,%0″:: ″r″(PSPR));

其中,RCSR和PSPR是PXA272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当其中相应位被置位时代表系统是从休眠状态被唤醒。紧接着的一条内嵌汇编指令将PSPR中保存的地址装入PC寄存器中,实现程序的跳转。在我们的设计中,这个跳转地址指向了pxa_pm_resume函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系统在从休眠状态被唤醒时不能保证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是能正常工作的,因此在将pxa_pm_resume函数的地址保存起来的时候必须用virt_to_phys计算出pxa_pm_resume的物理地址。

1.4 电源管理应用程序

所有以上的功能模块都是在系统层次上为电源管理服务的。要将这些功能提供给用户使用,还必须有一个应用程序的接口。在我们的智能手机设计中,采用了Qtopia作为图形界面环境,因此,电源管理的应用程序接口必须集成在Qtopia环境中。电源管理功能在应用程序层面的体现主要依靠power_man进程。

如图3所示,power_man通过轮询设备文件/dev/apm_bios获知系统当前的电源状况,用户程序则直接通过写这个设备文件向操作系统发出电源管理指令。同时,power_man又是一个典型的Qtopia进程。它可以通过QCop(communication protocol)与其他的Qtopia进程通信。当用户界面程序的received信号(signal)被触发,意味着服务进程power_man向管道发送了消息。这时,界面程序的process_pm_mesg函数被调用,处理power_man进程发送来的消息,并且根据此消息通知用户。

2 电源管理的效果

应用电源管理的节电效果根据不同的上层电源管理策略会有所不同[3]。这里,为了使我们的结果在系统软件的层次具有可比性,我们对比一下在系统层次,当系统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的时候[4]系统的功耗。由于电源管理系统是智能手机系统的一部分,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不会长期大量烧写Flash),以下数据在室温状况下,并且系统没有频繁烧写Flash的情况下有意义。而当频繁烧写Flash时,系统功耗激增,并且发热量很大,不具可比性。系统功耗在一般使用状况下的比较,如表2所示(由于各模块在被关闭时电流处于uA的级别,因此近似认为是0)。

从表2中可以看出,虽然PXA272处理器在系统中功率较大,但是仍不及LCD背光灯功率的一半。因此,及时关闭背光能大大节约电能,而且不影响系统响应。另外,触摸屏控制器的功率也不小,但是由于将系统从休眠状态唤醒的中断是由触摸屏触发,因此触摸屏控制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图4表示的是各种状态下系统的总体功耗的比较。可以看出,关闭背光的状态下,系统的功耗为正常状态下的47.4%;在休眠状态下,系统的功耗更是只有正常状态下的7.4%。两种节能方式都可以有效地节约电池能源。

3 结束语

从设计原则上看,整个电源管理软件框架纵向贯穿了智能手机系统的各个层次,从底层的驱动一直到最上层的用户界面程序,都必须将电源管理考虑在内。从对硬件平台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电源管理的设计不仅仅属于系统软件的范围,甚至在硬件设计的时候就必须将电源管理考虑在内。

从设计框架上看,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源管理虽然有部分代码可供参考,但是,原有的基于桌面机APM(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规范的电源管理框架并不适合嵌入式系统,特别是智能手机。其主要问题是原有的软件框架定义复杂,实现代价较高;缺少系统的调试手段;与上层应用程序的接口不够完善。在我们的系统中,对原有框架进行了简化,添加了调试手段和与图形界面相关联的接口,解决了以上问题。

从实现技术来看,智能手机的电源管理在技术上实现起来难度较大。其中,由于要同许多外部设备交互,开发调试起来都比较困难。必须充分使用内核调试的各种技术,才能在缺乏硬件调试工具的情况下完成开发和调试的工作。

参考文献

[1]IBMand MontaVista Software.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for Embed-ded Systems.Version1.1Linux Symposium Proceedings,2002.

[2] David Gibson.Device discovery and power management in embedded systems.Linux Symposium Proceedings,2003.

[3]David C Snowdon,Stefan MPetters,Gernot Heiser.Power Measurement as the Basis for Power Management.In Proceedings of the2005Work-shop on Operating System Platforms for Embedded Real-Time Applica-tions,2005.

[4] Dushyanth Narayanan.Software Power Measurement.Microsoft Research,2005.

3.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三

一、学生要求使用手机的主要理由

1.方便与父母(或监护人)联系

在大城市有不少父母(或监护人)因为生意忙,把子女送到寄宿学校,或是偏远山区的父母(或监护人)外出打工,把子女留给爷爷奶奶照顾的情况。笔者也常借与学生聊天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有的学生在很小的时候由爷爷奶奶照顾,成为留守孩子中的一员,生活和学习都由爷爷奶奶来打理,如此只能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来与父母(或监护人)联系。因此,学生认为为了能方便与父母(或监护人)联系沟通,自己就非常有必要使用手机。这个原因也成为学生要求使用手机的最大理由了。

2.可以查找资料

遇到难题可以在网络资源上寻找答案。在生活上,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找资料得到解答,在学习上也是如此。

基于这两点,学生就要求父母(或监护人)给自己买手机。

二、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害处

1.上网

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上网只是其中之一。据发现,有些学生在晚上休息的时候会使用手机上网到深夜,第二天上课时就趴在课桌上睡觉。中学是长身体学知识的时候,若是该休息时不休息、该学习时不学习,身心怎么能健康发展呢?令人担心的现象是:学生终日与网络相伴,‘人机关系’密切,人际关系却疏离,看不到人的真实表情,体验不到真实态度,师生呈永久性分离状态……过度的视觉刺激最终将导致网络综合征,使学生的感觉麻木,理解困难,失去判断力,心理紊乱,词汇贫乏,极易产生好斗与反社会行为。

2.玩游戏

有些学生不分上课还是课余、不分白天还是晚上都拿手机来玩游戏。上课时教师所讲的内容没有记下来,晚上又没有把相应的作业做好,结果书没有读好,反而因过度玩游戏把身体搞垮了。适度玩游戏也是可以的,有利于智力发展;但过度玩游戏就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中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一旦玩起游戏来就不可收拾。

3.考试作弊

一些学生平时就不认真、不下工夫读书,到了考试的时候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考个高分就在考试过程中利用手机来作弊。如果通过手机作弊,来考 “好成绩”,对该生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以后高考(或中考)还能这样用手机作弊吗?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是极不公平的。如果一个班或一个学校作弊风气严重的话,可以预见该班或该校学生以后的成绩肯定是不好的。

4.看电影或与同学聊天

有些学生使用的手机有较强的储存能力,他们会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在家不上课的时候把电脑下载的电影传到手机上,回到学校就在上课或在宿舍时看电影。而且,下载的部分电影对学生的成长是有负面影响的。学生除与父母(或监护人)联系外,更多的时候都是同学之间的联系。

为了能满足学生方便联系父母(或监护人)的需要,又要管理好学生使用手机,笔者认为,有必要研制出中学生专用手机问题,并结合校讯通管理功能来管理学生手机的使用。

三、研制出中学生专用的手机

为了能利用手机来加强管理力度,需手机研发商研制出供中学生专用的手机。学生专用手机要与平常所用手机有较大的区别以方便教师辨认,如手机的颜色和形状;手机功能上也要校讯通管理功能相适应。此外,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来管理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如不准学生把平常所用的手机带进教室,买学生专用手机时最好采用实名制等。

四、校讯通的新增功能

校讯通的主要功能就是方便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等告诉家长。结合学生专用手机,校讯通新增加的主要功能应该如下。

1.只能储存个人信息和相应的通讯号码

学生专用手机由校讯通系统储存个人信息,如学生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父母(或监护人)姓名及工作单位、入学时间、所在班级、内宿还是外宿等。学生专用手机能储存主要和次要通讯号码,主要通讯号码有:父母(或监护人)和各科任教师的通讯号码;次要通讯号码有: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的通讯号码。其他未储存的号码既不能拨打,也不能接听。个人信息和通讯号码都只在开学时由学校统一输入,学生个人不能更改。

2.登记学生进出校园

在学校大门口应装有相应的感应装置,在上学、放学时,学生携带学生专用手机通过校门口时就能感应到,并把记录结果储存在校讯通系统和学生专用手机中,以防需要之时可作为依据。如果是外宿学生(或内宿学生外出)在上课之时还未到校,校讯通系统会及时把情况告诉学生父母(或监护人)和班主任;此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就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寻找子女的去向,班主任也要协助学生父母(或监护人)尽快找到学生;若学生在上课期间有事请假或逃课走出校园,系统还会第一时间把学生走出校园的情况发送给其父母(或监护人)和班主任。

3.系统定时控制开关机

学生专用手机开机、关机由校讯通系统控制,且该系统由学校根据实际作息时间来设置,学生本人不用私自更改。在晚上和中午的休息时间,学生专用手机处于无声状态,此时只能与父母(或监护人)和班主任手机通话,以防有特殊情况需要联系。次要通讯号码只在节假日才能进行通话。此外,在考试期间专用手机会处于关机状态。

4.其他

手机有指纹识别功能,只能由该学生才能使用。这样可以预防手机丢失时,被不法分子用来欺骗家长及亲朋好友。每学期都会有几次考试,家长或学生都可以通过学生专用手机来查询每次的考试成绩,接收学校的各项通知。

综上所述,学生使用手机害处较大,通过校讯通对学生使用手机加以管理,只是多了一层管理保障,并不是说,教师的日常管理就可以放松。

4.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四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如今,普遍使用手机加剧了中小学生的近视程度。虽说有一部分孩子用手机是为了查学习资料,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孩子把手机当作玩具,刷着刷着就不经意间过去一两个小时。手机连接的网络是个万花筒,对于心智不成熟自控力又不强的孩子,玩手机确实非常容易成瘾。

需要指出的是,出台有关规定后,并非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要知道,2018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规定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但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是要在执行上下工夫。

如何识别中小学生有无带手机入校?违反规定带手机入校的学生,该受到什么处罚?对这些方面都应制定措施。另外,住校生没了手机,如何和远方的家人联系?这就需要做好保障。

禁带手机进校,其他电子产品要不要禁?就笔者所知,允许学生带平板电脑的学校不在少数,但部分功能是锁死的,比如不能下载。那么,这样的电子产品是否允许带进校呢?

再比如,有些无良商家受利益驱动,将手机换个“马甲”,美其名曰“学习机”。学生堂而皇之带它进校园,该怎么处理?这些都需要有对策。

值得一提的是,禁带手机,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万一学校做好了手机管理工作,可有些家长却在拖后腿,放任小孩玩手机或偷带手机进校,那么,禁带手机入校园的实际效果就变得微乎其微。鉴于此,学校和家庭须通力合作,少了任何一方的配合,《通知》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网络游戏更是特别容易让人上瘾。对于自觉性和自制力尚很差的中小学生来讲,尤其容易着迷,因此必须集合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心读书、健康成长的环境。

1、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开展专题教育、规范学校管理、推动家长履责,是堵住上瘾漏洞的关键一环。要把预防的篱笆扎紧,就需要学校和家庭无缝衔接。如今,多地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时段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都是值得推广的好做法。

2、老师不埋怨家长疏于管教,家长不“甩锅”给老师,而是共同负起责任,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3、“堵”的同时如果缺乏“疏”的举措,难免会让孩子在好奇心和冒险意识的驱使下,钻空子、想歪点子去接触游戏,适得其反。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更多文体爱好,以充实美满的陪伴、健康积极向上的兴趣排挤“手机控”的时间和空间,降低沉迷的可能性。

4、大力度实施网络素养教育。当然,因为害怕沉迷网游而盲目排斥网络的做法也是要不得的。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调查发现,很多青少年学生对信息课堂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电脑课,玩电脑就是聊 QQ、打游戏;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也缺少明确计划、有效监控和管理,放任学生上网娱乐。长此以往,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就会狭隘和片面,对网络的使用也就容易限于游戏之类的娱乐。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实施网络素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创造价值,而不是被网络所牵制。

5、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和服务平台。防治沉迷手游还需要对游戏公司、工商个体等加强管理、加大整治力度——游戏本身的防沉迷举措是否严格到位、实名认证是否有空子可钻?学校周边小卖部等工商个体有没有在变着法地诱导学生玩游戏、帮助孩子绕过监管规定?……各游戏公司应自觉抵制淫秽色情、赌博、暴力、违背社会公德等禁止内容,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和服务平台。

6、加强监管。各市场主体也必须自觉承担呵护下一代的责任。若是

5.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五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河湖保护及涉水安全意识,维护良好水生态,保障我乡河湖健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作一次国旗下的河湖保护管理教育宣传讲话。充分利用学校晨会契机,作一次国旗下的河湖保护管理教育宣传讲话。

2.显示或悬挂一条宣传标语。利用校园电子显示屏或在校门口悬挂一条“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的宣传标语。

3.出一期主题黑板报。组织各班开展以“保护美丽河湖,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评比活动。

4.开展一次“珍爱河湖,保护生态”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河湖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5.组织一次“小手牵大手”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和河湖保护管理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校讯通或发放《致家长的一封倡议书》等形式,倡议学生和家长自觉保护美丽河湖,维护良好生态,建设美好家园,发挥学生在河湖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宣传员、示范员和监督员的作用,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将全市河湖保护管理教育推向深入。

6.学校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六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小学生文明使用网络的素养,让小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为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有效落实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并大力支持学校规范学生电子产品、手机使用管理工作。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培养学生文明使用网络的素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健康合理的上网观念,手机使用理念,形成自觉健康使用电子产品的意识,做手机的主人,筑牢思想的防火墙。

三、具体措施

学校建立健全了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申请制度、学生手机校园内统一保管制度,有明确保管人、保管装置;学校有公用电话、安置在教导处,有专人接听、传达信息,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特殊情况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校园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向班主任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办公柜统一保管,不许带入教室,影响班级上课。

(一)强化宣传教育,推动家校协同育人

把加强小学生手机管理当成事关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大事来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学生家长教育学生正确、理性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过度使用手机。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并大力支持学校规范学生电子产品、手机使用管理工作,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不健康的手机使用行为,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要加强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清使用手机的利弊,解决学生的思想症结,教育引导学生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合理使用手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小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教育引导工作。

(二)细化管理办法,完善健全制度机制

依据教育部《通知》精神和省、市、区相关规定和要求,把手机管理列入学校的制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细则,把它列入常规管理的重要部分,做到有章可循。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通讯,年级部、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通讯服务。特殊情况需要手机的学生将手机交班主任保管,放假期间领取并使用。

要加强日常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者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学生手机上网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

(三)优化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活动为载体,优化活动设计实施,让学生从做中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寓教育于活动。要通过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方式,开展科技、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文艺、体育活动,挖掘学生个人特长,锻炼学生的胆识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让孩子放下手机去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各个家庭也要细致规划环境布置,积极购置书画、音乐、体育器材、科学实验工具,引导孩子养成阅读、艺术、运动、实验、社交等多方面的兴趣,要利用户外运动、家务劳动、社交活动等分散其注意力,防止孩子形成手机依赖。

(四)深化日常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知

“常规管理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要讲清道理,让学生自觉遵守,而不是强迫学生执行”。处置学生违规使用手机,必须把握好尺度,应公开公正,让学生明明白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实现对手机的有效管理。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班主任、教师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不要简单粗暴的处理、极端激烈的训斥,在教育时要提高教育技巧,采取说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正确使用,以人性化管理的思维保证制度的坚决执行。

(五)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新规落实到位

要将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加强对教师岗位责任的落实,及时解决班级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把监督结果作为评价教师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确保学生手机管理落实到位。

手机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共同重视,视力下降、影响注意力、过度沉溺等弊端正威胁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

★ 保密工作管理实施方案

★ 学生管理实施方案

★ 犬类管理实施方案

★ 村级管理的实施方案

★ 返乡大学生管理实施方案

★ 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 小学学校管理实施方案

★ 车间6s管理实施方案

★ 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7.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篇七

摘 要:全球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MOOC(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不断涌现,使得借助智能手机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高质量学习资源进行移动学习的方式,成为当代大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但智能手机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它在满足通话、通信等需求的同时,既可以用来实施移动学习,也可以作为娱乐的工具。因此,只有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充分利用移动工具学习开放课程,才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开放课程;手机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相结合,将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MOOC(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出现,以及智能手机这一便携式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使得通过网络获取各种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依托教育信息化这一路径进行个性化学习,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方式(Mobile Learning)应运而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表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就占到5.57亿,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的上网比例已接近饱和。资料显示,在网民的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始终处于高位,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最高,达到了63.9%。有94.60%的大学生开通了手机上网功能,而且大部分学生每月使用手机上网的流量在300 M以上。可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充分利用移动方式学习开放课程,对于学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移动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观念中,学生总是与学校、校园相联系,而学习则是与教室或课堂相联系的;如今,当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终端联姻时,它为学习者开辟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而开放课程的出现,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的学习资源。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移动学习的方式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不仅使学习的环境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更主要的是它改变了学习者原先的被动状态,为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主宰者创造了条件。

1.智能手机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

随着网络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开放课程的制作与传播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而手机拥有率的提高(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可以说是人手一机乃至一人多机),又为学习者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就当今智能手机的主流产品面而言,计算能力已经不亚于一台普通台式计算机的水平,不仅能够流畅播放各类音乐、视频乃至3D动画,而且能够运行各种复杂的程序,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随身计算设备。另一方面,从软件技术的发展来看,大量的开发人员投身到手机程序的开发中,各类学习软件不断丰富,使得智能手机成为移动学习的工具,微课、MOOC等技术的兴起,满足了人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

2.移动学习让学习者摆脱了传统的羁绊

手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智能手机在移动学习方面的功能。

一是智能手机与开放课程的有机结合,使移动学习方式无处不在。这种学习时空的泛在化是基于网络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如今任何人(Anyone)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意地点(Anyplace)开始自己的学习——学者们称之为“3A 学习”方式。只要学习者拥有和携带智能手机,只要他们所在的空间具有无线上网的连接条件,学习者就可以成为移动的个体而随时随地学习,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习的方式也不再囿于在教室里听教师讲授,学习者可以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来进行学习。

二是智能手机与开放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个性化。开放课程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满足每一个学习者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并且根据自身的阅读习惯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学习者可以依据自身的学习需求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智能化的开放课程系统可以评估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从而为他们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记录和学习数据,帮助学习者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发展模型。

三是智能手机与开放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习活动的交互性。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运用智能手机来进行移动学习,能够实现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同时这种交互交流,不仅可以在现实世界之中,而且可以在虚拟世界之中,完全摆脱了传统学习模式的羁绊。

二、管理手机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智能手机功能的拓展,不仅激发了大学生对手机的拥有欲,而且对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浏览网页、发微信、玩游戏,等等,几乎机不离手。由于这些行为过多地占用了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加上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甚至因为沉湎于此而严重影响学习,一些学校为了保障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加强了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出台专项管理规定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但开放课程与课堂互动等学习形式是离不开手机的,这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手机管理提出了挑战。

1.智能手机已成为不可缺失的学习助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通过调研及数据统计得出结论:一是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终端,已经远远超过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二是大学生是所有网民群体中上网时间最长的,其显著标志是手机流量居高不下。有学者通过样本调查结果显示:28.8%的被调查者月流量在100 M以下,37.71%在100 M到300 M之间,还有33.49%是在300 M以上,可见大多数学生用于手机消费的支出远超出公众的平均水平。大学生对智能手机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无线通话、信息传递等功能,更主要的是它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无线接入,加上安装各种各样的第三方应用软件,从而实现使用功能的无限拓展,成为学习、娱乐、交友的好伙伴。从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大学生使用手机主要集中在语音通话、查阅资料、微信聊天、发布信息、分享教育资源与交流学习心得、上网冲浪和游戏娱乐。其中87.01%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乐意应用智能手机的功能进行移动学习,78.08%的大学生希望学校等教育机构充分利用手机发布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资源,82.18%的被调查者希望校方提供 SMS(手机短信)和WAP(手机上网)服务,78.64%的大学生希望应用智能手机学习微课程等开放课程。由此可见,目前在当代大学生中智能手机不仅是不可或缺的生活伙伴,而且已经成为不可离开的学习助手。endprint

2.智能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的负面影响

智能手机具有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它的用途的多样性,因而它在满足通话、通信等需求的同时,既可以用来实施移动学习,也可以作为聊天娱乐的工具。可以说智能手机的拥有率以及利用其上网的人群以大学生为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长是最长的,已经占到所有新媒体工具总和的50%以上。这其中,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上又略有区别。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分析,以大二年级学生上网时间为最长,平均每天可达到3.34小时以上,而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在1.7小时以上。即就是上网时间最短的大三年级学生,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也在2.72小时以上,而其中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在1.45小时以上。而从不同性别学生来分析,女生手机上网的时长明显超过男生。而事实在课堂上学生除了应用智能手机查阅资料、下载和使用开放课程与微课资源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利用手机编发短信、分享图片、发送微信、阅读小说、浏览新闻,甚至进行QQ 聊天、玩游戏等。从统计结果来看,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玩微信或QQ 聊天的占到57.4%,用于查阅教学资料和分享图片的仅为36.7%,浏览新闻的占到30%,玩游戏或阅读小说的占到36.5%,发送微博或短信的达到36%。而且即便是利用手机查阅教学资料,如果仅仅是针对教师的提问,简单地搜索答案来应对,而不是借助资料深入思考分析,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惰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由此可见,智能手机虽然能给大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帮助,但它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需要对其加强管理。

3.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导下,教师就是课堂的主角,这种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如果再加上枯燥的教学内容、单调的讲解方式,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感兴趣是不难想象的。以往学生是用逃课的方法消极抵抗,如今则用智能手机这一利器“积极应对”,还可以规避了因逃课带来的风险。因此,对于课堂上不想听课的学生而言,智能手机就成了“打发这段难熬时光的宝贝”。智能手机更新速度快,新品轻薄小巧、携带方便,学生可以很隐蔽在课桌下使用手机“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对于学生的这些“小动作”,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一般是发现不了的,于是一些学校干脆一禁了之,明文规定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有的学校则在教室墙上设置手机挂袋,让学生进入课堂时一人一袋、依次放入。这一方法虽然有效,但却导致智能手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功能也随之丧失。

国外的众多研究表明,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课堂教学过程的交互作用,让他们从消极的教育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创造者,从而获得的主动学习的乐趣和创造性学习的体验。同时,在课堂上引入开放课程等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也可以为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优化教学手段。因此在多媒体时代,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优势,引导学生安装和使用网易公开课等学习类APP,将开放课程等优秀的网络资源放到自己的QQ群、博客等空间或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将智能手机的多重功能在学习上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以避免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利用手机的其他功能上。

参考文献:

[1] 马蜂. 手机移动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 刘素娜. 手机上网后大学生课堂行为变化的现状及性别差异——以湖北省十堰市高校为例[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3(6).

[本文系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YZUJX2014-13B)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老鼠要结婚的故事下一篇:diy饰品店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