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诗经作文

2024-07-24

我与诗经作文(精选10篇)

1.我与诗经作文 篇一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现象, 恕我直言, 我们的作文教学法, 多是在形而上的基础上作所谓的理论的俯瞰, 缺乏形而下的实际指导。换言之, 就是我们习惯在理论的层面上给学生套框框, 叫学生如何立意, 如何构思, 如何行文, 甚至教学生如何开头, 如何结尾。这样指点, 不能说没有一点收效, 但终究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下次遇到不同的作文题, 有的学生又是两眼一抹黑。于是老师又去指点, 他们的独立行文的能力始终提不高。有的学生甚至暗下嘀咕:老师呀, 你站着说话真是不嫌腰痛, 我掏心挖肺写出来的文字, 就怎么入不了你的法眼呢?有本事, 你来试试呀!

学生有此想法倒不奇怪, 我们曾经做过学生, 心里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老师的文章是什么模样, 若是老师写了一篇文章, 学生会特别感兴趣, 必想先睹为快。这不足为怪, 很符合青少年的心理, 孩子们还小, 好奇心强, 喜模仿就是他们的节目之一,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些学生特别模仿某些老师的动作、神态, 甚至模仿得惟妙惟肖, 可见老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影响多么深。我们如果能从写作角度给他们提供示范, 那么对学生的影响该是多么大, 青少年大多有自己的偶像, 如果语文老师能成为他们的偶像, 你拥有这么多可爱的“粉丝”, 做老师的, 这应该是莫大的幸福。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如果你能高抬贵手, 亲自写下水作文, 你就会以你的视觉重新审视学生作文该如何立意, 如何搜检素材, 如何行文。这样指导学生就会更有效, 更富有操作性, 再加上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学生看到你的作文以后, 自会评头论足一番。有的甚至会产生与老师一比高下的念头, 这样不就达到了写作目的吗?可能有些老师脸上有点挂不住, 觉得这样受指点有损老师的尊严, 有失老师的威信。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 从来一篇文章不可能没有瑕疵, 字字珠玑的文章, 天下是少见的。有哪篇经典文章不是修改来的?有的甚至是在批评中成熟的。何况《礼记》中也说:“教学相长”嘛!我看, 长期这么做, 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会大有长进, 你的文章也会越写越漂亮, 我担心不这么做, 倒是我们许多老师可能成为了“言语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学生的习作水平提不高, 自己的教学成绩也上不去。到那时, 还谈什么尊严、威信。

当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自己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 更要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我们虽不要求学生对你有“高山仰止”的感觉, 但至少要有让学生佩服的一两招。否则的话, 作语文老师是悲哀的。怎样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我在此不赘述, 我只想说, 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俯下身亲自来体验一下写作的甘辛, 亲自体验作文题的难易, 这比任何说教都有说服力, 也更能提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虽然我们的教学任务繁重, 精力有限, 不可能每篇作文都亲自“下水”, 但学生写作遇到困惑的时候, 亲自示范, 是有必要的。

古语云“师傅不高, 徒弟累弯腰”, 要想“名师出高徒”, 老师的标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 教学生作文单靠讲什么顺叙、倒叙、插叙、比喻、夸张、衬托和对比、开头和结尾等等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要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语文老师就是学生身边最近的、最有效的资源。阅读老师, 学生还倍感亲切, 我们何乐而不为。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以上可说只是我的一孔之见, 当否, 当请方家指正。

下面是我的示范作文, 题目是:著名学者于丹教授说“有什么样的眼光, 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自行立意, 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眼光与人生

上帝给予人类身上最不朽的器官便是眼睛。人们通过它了解世间万象, 观察世态人情。究其实, 地不分南北, 人不分种族, 此物大不会过于牛眼, 小不会细于蜂眼, 眼力再佳不会超过鹰眼, 视力不济 (只要不是瞎子) 也能看到自己的鼻端。但是它放出的光芒 (眼光) 却千差万别, 有的如炬, 有的似豆, 有的显现通红, 有的翻出青白, 有的充满爱心, 有的溢满仇恨, 有的善良, 有的阴冷, 有的透亮, 有的茫然, 有的热情洋溢, 有的冷若冰霜……眼睛无甚差别, 眼光却千奇百怪, 折射人的心态, 有什么样的眼光, 就会反映人的什么样的品格, 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风雨如磐的暗夜, 鲁迅先生孤身一人, 目光如炬, 在解读我们这个民族身上千年的痼疾。他用笔作手术刀, 灯光下, 无情的解剖我们这个民族业已千疮百孔的躯体。于是在我们引为自豪的五千年文化中, 先生看到了“吃人”的本质。虽然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然而先驱者的觉醒, 促使他要去唤醒那铁屋子即将被吃的熟睡的人们。他不惜粉身碎骨, 以飞蛾扑火的勇气, 向黑暗的社会作猛然一击。尽管这一击, 回声飘渺, 但在黑沉沉的天空, 能扯出几缕耀眼的光芒, 能给熟睡中的人们送去几许微弱的光亮, 这本是先生最大的心愿。然而先生的眼光太超前, 他周围的黑暗太强大了, 使他的生活常伴有孤独的悲哀, 在他的生活里, 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有的只是道路固然曲折, 前途未必光明的沉重。先生曾告诉他的学生:“我的作品太黑暗了, 因为我常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 乃是实有。”人们熟睡得太久了, 对于先驱者的启蒙之光, 不太习惯, 甚至反感。因为那几缕光芒, 打搅了人们千年沉睡的酣梦, 那几缕光太耀眼, 刺痛了人们的眼睛, 于是就有人向他纷纷叫嚷, 因此先生的命运注定被许多人误解。这也难怪, 先知大多在本城邦是不受欢迎的, 不然的话, 苏格拉底怎么会被他挚爱的雅典人当作疯子处死呢?

鲁迅先生从精神上关注国民的生活, 但国人沉睡既久, 大多体会不到先生的关怀。众生关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功名利禄, 荣辱得失。“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为了得到这些利益,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贪婪, 透出了阴冷, 网满了血丝, 挥之不去的是这些物质的诱惑。“叫我如何不想它, 这世间变得太快了。”有了这些, 于是生活中上演了一幕幕或喜或悲或闹的戏剧。“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的有之, “因嫌纱帽小, 致使锁枷杠”的有之, “金满箱, 银满箱, 转眼乞丐人皆谤”的有之, “眼看他起朱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的有之。红尘千丈繁华地, 众生如蚁般在这社会的搏击场中上演着千年不变的戏剧。“成则为王, 败则为寇”,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世事如烟, 到头来, 人们到底获得了什么?

人们重物质利益, 轻精神观照, 工业文明的进步, 让人们在物质的囹圄中难以自拔, 精神的家园荒废已久。有的人腰缠万贯, 有的人官位显赫, 有的人功成名就, 有的人甚至学富五车, 他们一辈子的奋斗, 赢得了人们的艳羡、尊重、仿效。他们自己也“欣欣然有得色”, 认为人生的意义莫过如此。可是, 他们有的人灵魂这本书却从来没有翻开过, 精神一辈子在荒原上流浪。这是“未经省察的人生, 没有价值” (苏格拉底) 。赫拉克利特对此深有感触, 他放弃了王位, 有一天他让自己的灵魂登上了奥林匹斯神山, 从那里俯视尘寰, 但见众生如畜般爬行, 他知道自己渺小的肉体也在其中, 于是他对自己说:“一切在地上爬行的东西, 都是被神的鞭子赶到牧场上去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听出了他对肉体的蔑视, 对灵魂无所归依的无奈。连圣哲尚且如此感慨, 那一辈子都没有和灵魂对过话的人, 是不是活得太卑琐了呢?一辈子只关心外在, 而忽略内心的人, 人生是不是有缺陷?

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省察自己的内心”, 让自己的精神变得富足, 使自己的眼光充满爱意, 使自己的眼光变得透亮, 这时候我们才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到那时, 我们就不会奇怪德蕾莎一文不名, 为何却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庄子穷愁潦倒, 为何还持竿垂钓濮水边;嵇康名满天下, 为何还在小镇上打铁;斯宾洛莎白天打磨镜片, 为何晚上还在写他的哲学著作。

2.《我与地坛》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篇二

启示一利用它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白在作文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

在作文中如何处理好写景和抒情的关系,是一个困扰不少学生的问题。不少学生在作文中喜爱单纯地描写景物,为写景而写景,其结果景倒真实但情却失真。他们不明白写景只是形式,目的是为了抒情,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的“为情而造文”。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确,写景往往是离不开抒情的。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即使再美也只能算是一具空洞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抒情往往也离不开写景。写景可以为抒情创设氛围,可以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更好地为抒情服务。我认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一个景情关系处理得很好的范例。选文第一节中作者的思想发展历程与景物的描写就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残疾之初,作者因感到被社会遗弃而心有死念,所以此时的景物就都蒙上了一层“冷落废弃”的色彩。在作者看来,原本浮夸的琉璃剥蚀了,原本朱红的门壁淡褪了,原本完好的高墙坍圮了……这里的所有景物无不和作者内心世界息息相通,它们都烙上了作者深深的心灵印记,真可以说景合情意。后来又是因为景物才撞开了作者心中的“死结”——上班的人们、斜切的阳光、停空飞舞的蜂儿、转身疾行的蚂蚁……正是这些充满活力的生命涌动启示作者完成了从对死的思考到生的确认之生命渐进历程的过渡。“剩下的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由此出发,作家再度把自己的心路体现在景物描写之中。写到了把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的落日、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的雨燕、引发人们无尽联想的孩子的脚印、让人联想到生命久远的古柏……这一切描写无不体现出作者战胜消极颓废想法后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至此,作者坚定地迈入了新的人生征程。

以上的一切描写都显得那么自然贴切,真是景合情意,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既做到了“以我之情观万物,万物皆着我色”,又做到了“以万物服务我情,我情皆因我景”。缘于斯可转而进行如何在作文中处理写景与抒情关系的教学。为加强并提高学生认识,教师可寻找相关文段来具体分析。我在教学时就搜集了这样两个文段:

(甲)坐在教室里的我,想起了生病的妈妈,早已心不在焉。我目光呆呆的注视着窗外的那棵大树。忽然,一阵微风吹来,只见树枝轻轻地摇晃,树叶在上下翻飞翩翩起舞,还不时从树上传来鸟儿悦耳的叫声……

(乙)今天又拿了个第一,我的心情格外的高兴。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边的树为我撑起了绿荫伞,树上的鸟儿在不停地呜叫,仿佛在对我说;“祝贺你、祝贺你”……

我让学生读过之后判断两个文段孰优孰劣并探讨原因。结果就有不少学生认识到(甲)文段中抒焦急担忧之情不该选用轻快明丽之景,景与情不谐调;(乙)文段中的“我”心情高兴,所写之景也显得轻快,景与情显得和谐。这时,我抓住时机进行总结,总结后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相关的作文训练。训练结果让我倍感欣慰,全部学生无一不合要求。

启示二利用它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白细节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众所周知,文章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文章是没有感染力的。可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抒不好情甚至不会抒情。要么编造杜撰,虚情假意,无病呻吟;要么举事过多面面俱到,不擅捕捉表达情感的细节。《我与地坛》从这个意义上讲亦堪称典范。文章第二节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已逝母亲的缅怀以及对自己没能及早懂得母爱的后悔。这一节尽管大量都是作者反思和忏悔的语言,直接刻画母亲的语言极少,但就在这寥寥数语中也可以寻到几处关于母亲的细节。这些细节刻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无尽的追思和深沉的歉疚。如母亲每次在“我”动身前无言的帮助、离去后久久的凝望、地坛中找“我”又怕被发觉、因找不到而担忧以及找时的吃力……这些细节无不彰显着母亲伟大无私的真挚爱意。这伟大的母爱不仅感染了史铁生,也感染了和感染着无数的读者。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细节描写才促成文章有了如此巨大的感染力。缘于此即可转而进行作文教学。这时,老师可利用事先搜集好的一些学生已学过的文段来提问,如可以问学生对小说《孔乙己》、《七根火柴》等还有哪些印象,为什么印象那样深刻。然后老师再结合学生的回答来仔细分析,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细节描写的妙处及对情感表达的作用。总之,要让学生认识到:情感真挚就必须善于捕捉细节,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它往往能产生“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

总之,教材中资源丰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努力从教材中挖掘各种信息,让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3.《诗经》中的爱情诗 篇三

少女怀春, 少男钟情, 他们大胆勇敢热情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摽有梅, 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 迨其吉兮。摽有梅, 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 迨其今兮。摽有梅, 顷筐暨之, 求我庶士, 迨其谓之。” (《诗经·召南·摽有梅》) 春天即将过去, 梅子渐渐黄熟。姑娘怎不着急?她说:梅子纷纷落地, 树上还七成, 追求我的小伙, 赶快抓紧这大好时光。树上的梅子只有三成了, 小伙子, 今天就是好机会!梅子已经全部落下, 要赶快用筐装起来, 追求我的小伙儿, 还不快快说出来!红颜易逝, 青春易老, 唐代杜秋娘说:“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而在千年前的这位望梅兴叹的女孩早就唱出了怀春女儿焦急心情。“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 面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 男子热情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恋和追求, 渴望与她相伴相随, 感情单纯而真挚, 悠悠的欣喜, 淡淡的哀伤, 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热恋是甜蜜的, 《诗经》中热恋的男女也是甜蜜的。“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诗歌表现了男女青年约会时的甜蜜情景, 那静女的调皮和活泼, 男青年的钟情和淳朴表现得生动形象。“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诗经·卫风·木瓜》) 青年男女自由相会, 自由恋爱, 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 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 以物定情, 终身相许。“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王风·采葛》中这位热恋中的男子度日如年, 渴望与恋人相见的情竟如此强烈。

“不见复关, 泣涕涟恋。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热恋中的女子, 面对心仪的男子是全身心的投入去爱, 她们为情哭, 为情笑, 是那样的真挚。

新婚是幸福美好的, 《诗经》中一首描写新婚的诗则有生动的表现, “绸缪束薪, 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诗经·唐风·绸缪》) 一对情人在新婚之夜的幸福时刻, 面对美丽的新娘, 幸福的男子激动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如此良人何”那种情感是多么的真实。读之如同亲睹男子手足无措的紧张神情。

江淹道:“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别离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击鼓》) 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曾经有情人花前月下“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誓言, 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 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愿言思伯, 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 使我心痗。” (《诗经·卫风·伯兮》) 这位女子自从夫君你踏上征途, 前往东方的战场, 无心梳洗, 头发便乱得如同飘摇的蓬草。不是没有洗发膏, 他不在家, 我哪有心情打扮自己, 打扮出来让谁看嘛!女子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 苦不堪言。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 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 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4.《诗经》序(节选) 篇四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节选自《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序》)

[注释]

①忐:内心,此指内在的思想感情。②中:内心。③永歌:引声长歌。④声成文谓之音:声音交织错杂而成为美妙的音乐。此处的“文”是广义的文,“音”可理解为诗。⑤政乖:政治暴戾。⑥哀以思:悲痛而忧伤。思,忧,愁。⑦困:窘迫,穷困。⑧莫近于诗:没有什么能超过诗了。莫近,莫过。⑨经夫妇:使夫妇之道归于正常。

[品读]

《诗经》是我国先秦时代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它对后世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里节选的《<诗经>序》,据《后汉书》载为汉代卫宏所作,它反映了汉代学者对《诗经》的理解。首段明确指出诗歌的内在特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且用顶真修辞句加以引申,议理缜密,逻辑性强。次段多用排比修辞,语足气盛,具体阐明了诗歌与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俗与政治面貌的密切关系,即:“政和”则“音安以乐”,“政乖”则“音怨以怒”,“民困”则“音哀以思”;结句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诗歌的多种社会教育功能,即“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内容虽简约,而其情其理莫不深挚而明朗,其文其彩莫小缤纷而鲜沾,值得玩味,更值得借鉴。

[译文]

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思想在心里叫做“志”,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内心萌动会表现为语言,语言不足以表现情感,就会发出感叹;感叹不足以表现情感,就要引声长歌;引声长歌仍不足以表现情感,那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啊。

情感要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声音交织成文就叫做音乐。太平盛世的音乐和乐而喜悦,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顺达:动乱年代的音乐怨愤而激怒,反映了当时政治的暴戾:亡国之时的音乐悲痛而忧伤,反映了当时百姓的窘困。因此,纠正政治的失误,进而惊动天地,感化鬼神,就没有什么能够超过诗了。先王正是用诗来使夫妇关系归于常道,使孝敬之道得以形成,使人伦之风趋于淳厚,使教化之礼走向美好,使社会习俗得以改变。

5.左手诗经右手扫帚 篇五

其实,他并不知道该怎样“打天下”,在陌生的城市里,他甚至有些胆怯和迷茫。他知道自己是个高中毕业生,没有高学历,所以,不管脏活累活他都不挑剔。很快,他找到一份为广告公司大楼清扫楼道的工作。

他还是很“讲究”,一头短发总是洗得干干净净,朴素的衣裤也总是挺拔而利落。他觉得手中握的不是一把扫帚,而是一只毛笔,自己在写一首首唐诗宋词呢。这一层他把李商隐的诗“写”了一遍,下一层该是杜牧吧。一层楼一层楼地扫,他一首诗一首诗地写,写完了唐诗,写宋词,就这样,一天下来,还真的收获了不少。

尽管连生活都很难保障,但他从不吝啬买书,如饥似渴地读书。差不多一年了,他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床上堆了一大堆书,从《诗经》到《近现代诗歌鉴赏》,他一本没落下。最重要的是,这些诗词、这些理论,现在都已经化作精灵,在他的脑海中跳跃。离家以后,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心溢满了欢乐,有着沉甸甸的满足。

他依旧一边扫地,一边轻轻朗诵“笔下”的诗词,沉浸在诗歌世界中的他没有注意到,雇用他的广告公司老板已经悄悄地关注他很久了。这位老板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富有“诗意”、能从《诗经》背诵到毛泽东诗词的清洁工。

有一天,他忽然被老板叫去。老板直截了当地说:有一家白酒公司想要做一个大广告,给新产品一个深入人心的定位,借以打开市场。但是,没有一个广告创意作品令人满意。老板想到了他,并给他两天时间。

没想到,他第二天就拿出了方案,不懂美术设计的他,用详尽的语言描写了广告的主题、创意来源、版面组合、视觉效果等;最重要的是,他用毛泽东的诗词,非常大气地诠释了酒的灵魂,完全符合白酒公司的定位要求,老板和白酒公司当即拍板。老板签字时,略含敬意地说:“我只知道你会‘诗意’地扫地,没想到,你竟然还会‘诗意’地赏酒。”

不久,他成了老板公司的正式员工。因为学历低,半路“空降”到公司的他,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排挤。他却只想到感恩,所以更加谦逊,也更加努力地学习。赚来的钱,除去寄回家的,余下的都用在各种培训和自考上。六年过去了,他不仅成功通过广告设计培训学校的考试,还顺利地拿到职业三级广告设计证书,经过他策划、制作的广告更是不计其数,他的名气在业内越来越大。

初见他时,他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赫然印着董事长的头衔。他笑着告诉我,还是扫楼梯的经历帮了他的大忙。他发现,楼道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广告载体。手里有点钱之后,他创建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开始经营楼道广告。由于投入少,收益大,他的事业风生水起,现在,已经把广告做到电视、互联网等更高端的领域去了。

看着他微笑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象着他在楼道里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背诵古诗词的样子。在浮华躁动的城市,左手《诗经》,右手扫帚的他,不僅扫去了内心的怯懦,而且也扫出一条走向成功的路来。

6.《诗经》中的人文关怀 篇六

具体地说, 《诗经》中的人文关怀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挖掘。

一、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同情和关注

《诗经》中有一部分诗歌是反映阶级剥削和压迫的, 这部分诗歌在揭露统治者野蛮和残酷的剥削行为的同时, 也反映了对被奴役人民的同情和关注。

如《小雅·大东》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小东大东, 杼柚其空。纠纠葛屦, 可以履霜?佻佻公子, 行彼周行。既往既来, 使我心疚。”东方远近诸小国, 织布机上空荡荡的, 因为织的布全被周征敛一空, 小民穿着破草鞋在寒霜上走来走去, 而统治者们却满载着大车, 在路上得意洋洋地走来走去, 这种情况叫我如何不伤心。这是从人民的衣食冷暖角度着手写处于饥寒交迫的人民在瑟瑟发抖中还在为统治者织布, 而织的布却被征敛一空, 这样的揭露相当深刻, 这种对于人民的生存状态的关爱也相当深刻。

又如《唐风·鸨羽》:“肃肃鸨羽, 集于苞栩。王事靡盬, 不能艺稷黍, 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写的是晋国政治黑暗, 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 根本无法乐业, 赡养父母妻子, 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抗议统治者的深重压迫, 表达对人民与亲人无法团聚的痛苦和焦灼之情。“父母何怙?”、“父母何食?”、“父母何尝?”这三句一方面关注的是家人的衣食问题, 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处于动乱中的人民被迫骨肉分离, 连尽孝道都成为奢侈的愿望的同情和关怀。读之, 充满了世间的人情味儿。

二、对个性张扬的歌颂

传统观点认为:《诗经》时代是一个重群体轻个体的时代, 因为那时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人们只有相互依靠组成群体, 靠群体的力量才能抵御强大自然力的冲击, 所以认为《诗经》中表现个性张扬的作品不明显, 并且认为这种作为“单个人”的意识的觉醒一直到汉魏时代才有发展。其实不然, 《诗经》中表现人的个性张扬的作品是相当多的, 也是相当明显的, 这主要表现在爱情诗当中, 有些人物形象还颇有鲁迅笔下子君“我是我自己的”的风采。

以《鄘风·柏舟》为例:“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髧彼两髦, 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 在彼河侧。髧彼两髦, 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是一首女子反抗父母之命, 争取婚姻自主的爱情诗。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看到河里漂浮不定的柏木舟, 联想到对自己理想对象的怀念, 转而对母亲的无理干涉满怀忧愁悲愤, 最后诉诸于苍天, 怨天恨母等一系列内心活动和感情的波澜起伏, 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爱情专一, 真挚坦率, 开始觉醒, 反对包办婚姻的光辉妇女形象,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其中“之死矢靡它”、“之死矢靡慝”二句表明了女子要为爱情奋斗到底的坚定决心, 同时也表现了女子为了坚守爱情而不惜反抗母命的勇敢行为。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感深入人的心灵世界, 关注人在情感上的成长与发展, 作者看到了人们除了衣食住行之外应予以关注的另一方面, 并且大胆予以表现和歌颂, 充满了人性人情。

又如《召南·行露》中这样写道:“厌浥行露, 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 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 亦不女从!”这是一首女子抗婚诗。这首诗写一个已有妻室的男子隐瞒真情, 又欲强娶一位女子成婚。当这位女子明白真相之后, 表示严辞拒绝, 这个强暴男子便以诉讼相威胁。女子毫不畏惧, 坚决抗争, 维护了人格和爱情的尊严。从诗歌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女性为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爱情尊严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这个女主人公是个大胆独立、勇敢坚强的形象。“虽速我狱, 室家不足!”正面表态, 斩钉截铁, 气概凛然。

这些诗所表现的人文关怀主要是对人个性成长的关注和歌颂, 是对人从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为一类有思想、有个性的社会中人的过程的深切关怀, 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精神成长史的伟大画卷。

三、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和关注

既然人已经成为社会中的人, 是国家和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 人对于国家前途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忧虑和关怀, 既是对处于这一集体中个人命运的关怀, 也是对处于这一群体中所有成员的人文关怀。这主要表现在一些政治诗和讽刺诗中。如《魏风·伐檀》, 这些诗的忧国忧民的价值取向, 是对人的关怀的最深切体现。它的深刻之处在于不仅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关怀, 同时也是对由个体的人所构成的团体——国家和社会的深沉的忧思!

如《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其实之殽。心之忧矣, 我歌且谣。不知我者, 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 其谁知之?其谁知之, 盖亦勿思!……”这是一位贤士忧时伤己的诗。朱熹《诗集传》云:“诗人忧其国小而无政, 故作诗。”诗两章的开头以园中之桃、枣尚可为人所食起兴, 反衬自己虽有才德却不得施展的悲愤之情, 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忧虑。每章前半部分均直抒胸怀, 反复吟唱他未遇知音的愁苦之情和耿耿于坏的无法排遣的忧愤!最后两句则属被逼无奈而作的激愤语, 强言“勿思”, 恰恰说明其内心并不能“勿思”, 反而更见其忧思之深对国家的关怀之切。

四、对人的物质生活的关怀

在农事诗和周人史诗中表现比较明显, 如《豳风·七月》, 全诗以季节、时令, 有层次地叙写了农奴们从春耕到秋收, 养蚕、纺织、染缯、打猎、修房、酿酒、凿冰、祭祀等一年间的劳动情况和生活情况。农奴们的这一系列活动, 无疑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吃饭和穿衣。可见, 在当时, 温饱问题并没有解决。农奴们一年四季流血流汗艰苦劳动的果实却一无所获, 过着吃野菜、住破草房、无衣无褐的悲惨生活。我们在这字里行间看到阶级对立的同时, 也应看到诗中所表现的对农奴们的初级的人文关怀。

五、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关怀

在《诗经》中的爱情诗中表现明显, 如《周南·关雎》就是一位青年炽烈地追求一位在河边采荇菜的姑娘, 竟至彻夜不眠, “辗转反侧”并在热切想象中把她娶过来, 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召南·摽有梅》这样写道:“摽有梅, 其实七兮。求我庶士, 迨其吉兮。摽有梅, 其实三兮。求我庶士, 迨其今兮。摽有梅, 顷筐墍之。求我庶士, 迨其谓之。”写一位妙龄姑娘恐怕青春易逝, 迫不及待地直率地向男子倾吐求爱的心情。如《邶风·静女》:“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把一位热恋中的小伙子等待得焦急惶惑、抓头挠耳的情态凸现在读者面前。如《郑风·女曰鸡鸣》写一对夫妻在凌晨时的一次精彩对话, 将这对夫妻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和谐融洽的生活以及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的恩爱表现得惟妙惟肖, 展示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操, 十分感人。

我们可以从《诗经》所写的各个方面体味出人文关怀:有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同情和关注;有对人的个性张扬的赞颂;也有对社会对国家的忧虑和关怀;有对最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关怀, 有对高层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情感世界的表现和抒写。这些归根到底都是对人的境况的关怀。

摘要:《诗经》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涉及了人们生存状态的各个方面, 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境况的关怀。

7.略论《诗经》的和谐精神 篇七

1. 祭祖诗体现了周人对人神和谐的追求。

祭祀诗本属于人神相接、上通天地以祈福祛灾的乐歌。而周人的祭祀诗虽也具有这一性质,但诗中并不存在超自然的神力对人的威慑和压迫,不存在人对神的恐惧和感恩。更多地却表现为一种对祖先神功德的歌颂,勉励后人敬德慎行,并通过祭祀过程来增强宗族凝聚力,亦即借沟通人、神的形式达到协和宗族社会的目的。祭祀先祖的诗在《周颂》的祭祀诗中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乐歌重在歌颂先祖的德业功勋,而不在崇拜其“神威”或超自然的神力,目的是证明其统治的合理性,或者通过怀念先祖之德,让后人知道先祖创业之艰难,从而兢兢业业,居安思危,确保家业永远安宁,并增强血缘宗族凝聚力。而这些最终都是为建立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服务的。如《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至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1]诗中歌颂文王德可配天,伟大而纯粹,作为后世,理应继承他的事业,发扬他的德行,并笃行不倦,全诗表现了一种告慰祖先之灵的虔诚。在《维清》中,更进一步说明文王的功业:“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眕,迄用有成,维周之祯。”如此清明光耀的德行是文王的典则。文王的功是肇兴于西土,终于获得成功,文王之德是周人获得天下的祥瑞。诗中声言天下之所以清明,是因为文王征伐有法。文王奏天命以征伐四方,眕祀上天,创造了祭天的“典则”,从而才“迄用有成”,取得灭商的胜利。《天作》是周人祀在岐山创业的先公先王之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诗中说上天先造了高大的岐山,古公亶父开始治理它,文王又在这里安居。自先王居住这里,在沮水侧,在岐山下,开始有了平坦的大道。可见岐山道由险阻变平坦是因为文王希望施惠,作为子孙后代,更应珍惜并继续保持这种作风。又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诗中认为上天将天命赐予了周人,文王和武王恭受天命,施德行业,不敢安逸放纵。成王继成文、武的事业,恭奉天命而不敢有丝毫懈怠,推行宽厚仁爱的政教而安抚天下,所以才能使周人的统治秩序安定而和顺。这其中蕴含着周人的尊德精神。《大雅·既醉》中云:“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里孝作为一种伦理准则,在祭祀仪式中体现出来,成为祭祀者和先祖神灵往来的纽带。从而,“这样一种仪式可以使同宗、同族的人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认同和亲近感,加强了他们之间情感上的联络,以有力地维护宗族的团结。”[2]由以上可见,周人即使祭祀祖先,其祷告歌颂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活着的人,为建立其统治的合法性服务,进而谋求社会统治秩序的和谐。

2. 农事诗体现了周人对天人和谐的追求。

周人以农业立国,《诗经》中的农事诗既有农事祭祀诗,也有纯粹的农事生活诗。这些诗表现了周人立足于脚下的热土,以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开发家园,创造财富与文明的精神。其中农事祭祀诗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周人为祈求丰收或答谢神灵的恩赐,但实际上更在于具体地表现周人农业生产方式、规模,以及丰收的一派喜悦景象。如《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瞗侯以。有觠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不洽百礼。有覧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诗中前半部分以写藉田劳动为主,表现了劳动人数之多和田亩的广阔;后半部分则写周天子代表族人向祖先献祭,实际还是歌颂祖先发明农业生产的伟大。诗中贯穿着周人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在祭坛上供奉粮食贡品以祭祀祖先和神灵,其本质是对农业劳动的自信和自豪,以及对土地的亲和感。再如《良耜》是秋后报赛社稷的蜡祭活动的写照,人们在秋后遍索与农事有关的土地、谷物,及帮助人们消灭害虫的猫虎、沟洫之神一并祭祀。在这些回报社稷、方神的诗中,既表现了周人仁义的善良秉性,也展示了在表面的宗教形式所暗含着的人与大自然众多生灵、事物所缔结的友善关系[3]50,这些自然生灵和土地方神在他们眼中,并不是令人恐惧的异己力量,而是与人类和睦相处的关系。

《诗经》农事生活诗最能体现天人和谐的当属《豳风·七月》。这首诗是典型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前半部分重在写“衣”,后半部分重在写“食”,在一年四季的时令推移中展示人为衣食所安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在这首诗中,没有对神灵的感恩,有的只是人们在与大自然生命节律合拍的生产活动中努力开辟生命的希望。在一系列农事活动的叙述中,固然也伴随着阶级压迫与剥削,但它的哲学特质更在于体现一种农事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农事稼穑中人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即人尊奉天时进行合规律性的劳作,天则赐予人衣食,使人得以生生不息。而它的本质正是农业文明国家中固有的一种天人之间的互动与和谐。

3. 宴饮诗体现了周人对人际和谐的追求。

周代是农业宗法社会,家族血缘关系是联系社会的重要纽带,血缘情感使周人习惯于在充溢着和谐亲切的家庭气氛中交流感情,解决纠纷[4]。而《诗经》中的周人宴饮诗就为此提供了典型的证据。宴饮诗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长老会食礼”。而周代宴饮诗的直接目的却是为了巩固周族的血缘宗法制度,在“亲亲”、“尊尊”中达到和谐。

如周天子宴饮群臣的飨礼,就是周王在太庙中举行的一种象征性的宴会。这种礼仪形式非常隆重,以太牢招待宾客,但并不是为了真正的吃喝。如《小雅·鹿鸣》就是通过宴饮歌颂君臣和谐之歌。《毛序》云:“《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诗的开头先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起兴,引出天子宴请群臣宾客之事,由于鹿本身被人们奉为神灵之物,吉祥的仁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威严的力量。所以这一起兴给宴会笼罩上一层庄重而神圣的气氛。“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反映了君臣之间上下和睦、融洽的欢乐景象。第二章写天子赞颂群臣勤政爱民的德行,表现出为君的礼贤下士。第三章写宴会进入高潮的情景,君臣们为治国安邦大事而庆祝,以“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作结,既表达了天子对众臣勤政爱民的答谢,同时又告诫和勉励大家要继续尽心竭力,和衷共济。在“和乐且湛”的气氛中奏出君臣融洽一体的主题。这正是周代贵族通过宴饮所达到的目的。这首诗作为列《小雅》首篇的宴饮诗,与其他宴饮诗相比,没有描绘歌舞行为和“既醉且饱”的现象,而是强化了一种“鼓瑟吹笙”的人文精神。在这种境界中,饮酒并非狂滥的放纵,礼规范酒、乐防范舞,在鼓瑟吹笙的音乐声中振奋人的精神,在适度的饮酒对神经的松缓中,与会者消除平日等级的隔阂,和谐地将个体融入群体。“宴饮诗‘鼓瑟吹笙’的奏乐,实际上象征着礼乐文化的诞生;宴饮仪式上礼乐的陶醉,实现的是将宴享由单纯的酒食享受,提高到对精神意义的领悟上来。因此在丰厚的酒食面前,每一次宴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与会者道德修养、精神境界的考验;而每一次符合礼节的宴飨,都是德性的增殖。唯有如此,‘宴以和好’的人伦之‘和’,才是有文明价值的。”[3]97

又如《小雅·棠棣》是通过宴饮以增进兄弟情谊。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兄弟之歌。”诗中反复言:“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畏), 兄弟孔怀”,“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申明人与人只有兄弟之间是最可亲密的,只有兄弟才会相救于急难,兄弟只在墙内相互争吵,一旦有外侮,就要共同抵御。所以“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为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这里是说,兄弟经过丧乱后,会更加相亲,陈列出笾豆食物,聚一处宴饮,兄弟都已来齐,和乐而相亲。与妻子相亲如琴瑟相和,兄弟之间更应和睦相处。可见,这首诗正是周人倡导兄弟血亲团结的诗歌。世袭制度的家天下,子辈对父辈的权力继承问题,既是一个容易造成兄弟不和的根由,又是一个导致政权不稳的症结。商有诸弟“争相代言”,周有因管叔、蔡叔疑忌周公而导致的武庚叛乱,兄弟关系总是贵族内部敏感的问题,周代嫡长子制的确立尽管相当有效地解决了兄弟间的继承权问题,但兄弟之间的权益分配总是容易出现不愉快,因此,兄弟间的天伦关系也最容易受到干扰破坏。而周人要维持其统治,宗族内部的团结稳固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棠棣》便是这种社会现实的产物[1]309。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各类诗作中所见之周人崇尚和谐精神的考察, 以求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为当今创建和谐社会挖掘有益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诗经》,周代礼乐文化,和谐精神

参考文献

[1]聂石樵.诗经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 2000.

[2]雒启坤.诗经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130.

[3]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7.

8.《诗经》的现代意义 篇八

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屯戍徭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都是《诗经》所要描写表现的对象。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诗经》具有写实和朴真特征,具有生活的亲切感,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批判社会中的一切不合理现象,激发人们对理想生活进行不懈追求,它本身就成为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力量。

可以说,《诗经》时代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只产生民间诗歌的时代。

总之,诗人在直面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可以在一首首短小的抒情诗中得到表现。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在2500年前就产生如此众多的抒情诗作,表现如此高度的文化修养。

他们已经不是以一二部史诗的方式,而是以全民族的抒情诗的方式来揭示生活的本质、来表现历史的内容的。他们正是以直面现实的抒情诗创作态度,不但描述了周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还通过自己的情感表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他们不但以抒情诗的方式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而且还表现了周民族的生活旨趣、观念以及其文化品格;他们不但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批直面现实的抒情诗作,而且还奠定了中国后世抒情诗歌直面现实的创作传统。同时,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说明,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是最有生命力、最伟大的艺术。

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有极大的冲击,也改变着人们的情感世界和伦理观念,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文化创新,而且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神,重铸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就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诗经》作为中华文化的“元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而《诗经》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源泉;《诗经》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浓郁的友爱亲情,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诗经》中表现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强自力的基石;《诗经》中呈现的“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亲和力的艺术升华。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表现出了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诗经》中人的意识在觉醒,并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主体的存在。

《诗经》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使诗成为表现自我、抒写自我、表达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举凡是他们的农事、燕飨、战争、徭役、恋爱、游乐等各种社会生活,都成为诗中的主要内容。

《诗经》比印度的《吠陀》与基督教《圣经》的要丰富得多。它的主题不是宗族性的,只表达一种虔诚的感情,它不像荷马的史诗只谈论战争与冒险,它歌唱人的生活,人的情感,既熟悉又亲切,使人看到人类自身的创造力,体会到人类自身在平凡中的伟大。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学像《诗经》那样,早在2500多年之前就对人本身进行这样的肯定和歌颂,从这一点讲,《诗经》无愧为凝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最伟大的艺术。

在我们今天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之时,尊重主体,以人为本,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展现个体的智慧和力量,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也弘扬了《诗经》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

《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诗的总结和艺术的升華,它生成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容。这使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诗的界域,关于它的文化意蕴的开掘也将是无限的。

其实,诗经所包含的文化精神远不止此。

《诗经》以其包蕴题材的广泛和文化内容的丰富,特别是其中蕴含的周文化精神,的确可以进行深刻的思想开掘。而《诗经》又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可以使人不是在枯燥的说教中,而是在审美的愉悦中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诗经》中美好的文字,铸造着中华名族的丰厚文化,孕育着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不绝的诗魂,从古至今,这类或美丽或风雅或缠绵悱恻或刚健血性的文字铸造着民族的脊梁和骨气,使民族在天崩地坼中奋勇前行,参与了中华文明百折不挠的生命力的创造。

9.《诗经·齐风·鸡鸣》主旨浅析 篇九

关键词:《诗经》,鸡鸣,主旨

《诗经·齐风·鸡鸣》(以下简称《鸡鸣》)是《诗经·齐风》的首篇,全篇三章,章四句,凡五十一字。是《诗经》中的佳作之一。原诗如下: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诗经·齐风·鸡鸣》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三章,但是鉴于时代的久远和文人解读的社会背景差异等原因,使其主旨呈现众说纷纭的现象,前代人解读《鸡鸣》这首诗时,往往着重“以史说诗”和伦理说教。和《诗经》众多篇章一样,《鸡鸣》也被扣上了一顶厚重的说教式的帽子。由于一是没有确凿的文献证据来支撑今人的率性解读,二是《诗经》产生的年代毕竟离我们十分久远,所以我们不敢说古代文人的这种解读方法是绝对的牵强附会、生拉硬扯,但这种解读确实给后人在阅读和理解《鸡鸣》制造了隔阂和困难。暂且先让我们从诗歌文本本身出发,探寻《鸡鸣》的主旨大意。

一、关注“鸡鸣”的含义

“鸡”这一意象在《诗经》中多次出现,就文化层面看,“鸡”的象征与寓意十分丰富多彩,许多少数民族以鸡为灵禽,用来辟邪,我国古代先民用鸡来占卜和祭祀。在《诗经》中,正面描写“鸡鸣”的只有三首,分别是《郑风·女曰鸡鸣》、《郑风·风雨》和本篇《齐风·鸡鸣》。纵观这几首正面描写“鸡鸣”的诗歌,结合前人的分析和注释,我们可以发现,“鸡鸣”在《诗经》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1古代记时方法,又称荒鸡。古人将一昼夜等分为十二个时辰,鸡鸣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记时法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1-3点。2象征男欢女爱的隐语。有学者认为《郑风·风雨》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的“风雨”和“鸡鸣”两个兴像解释为男欢女爱之隐语更为接近诗的本义。这也与“鸡”意象的象征内容有关。3喻君子身处乱世仍不改其节度的高尚品德。这是《毛序》《郑笺》对《郑风·风雨》的注解。这种言士人虽处“风雨如晦”之境,尤以“鸡鸣不已”自励的精神对后世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4与今之“金鸡报晓”同义。指凌晨3-5点这一时段,天似亮未亮,象征一天的开始。《郑风·女曰鸡鸣》和《齐风·鸡鸣》中的“鸡既鸣矣”、“女曰鸡鸣”应指这一含义。通篇来看,这两首诗里的“鸡鸣”是和上下文内容紧密相连的,既非“兴像”,也非古人十二时辰中的“鸡鸣”。

二、诗歌文本分析和解读

本文第一、第二两章,句法相同,但对每句说话者角色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先来分析“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二句,个人认为理解这句关键在“朝”字,而这个“朝”字,对全文主旨的把握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手头几种版本的《诗经》注、疏的对照和考察后发现,这些版本都将“朝”注音为cháo(潮),并解释为“朝廷”,将“朝既盈矣”解释为上朝的人都到齐了。笔者认为这一解释欠妥。《说文解字》解:“朝,旦也。”《尔雅·释诂》解:“朝,早也。”“朝”的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而据今之学者统计,全部《诗经》,“朝”字凡27见,其中24处作早晨解,当是常见义。如《卫风·河广》“曾不崇朝”;《小雅·雨无正》“莫肯朝夕”等,都是例证。而“盈”字,《说文》解为“满器也”。既可以指事物,又可以指时间,如《礼记·礼运》:“月生三五而盈”。疏:“谓月光圆满。”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等词义也是指光阴时间而言的。因此,“朝既盈矣”可以解释为,早晨已到,天已大亮。而这也正和“鸡既鸣矣”句意衔接连贯,意为鸡鸣报晓过后,天色紧接着就亮了。

同样,第二章的“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和上章首句运用了相同的句式和写作手法,“昌”字,《说文》解:“昌,美言也。从日从曰。一曰日光也。《诗》曰:‘东方昌矣。’”据此,“朝既昌矣”与“朝既盈矣”句意大致相同,都可解释为:早晨的时光已经过去大半或天色已大亮。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首两章上两句都是夫人以天色大亮而非以上朝的人已满为由催丈夫起床的话语。是夫妻间常见而趣味十足的生活场景。只不过,下句比上句语气更强烈一些,朱熹说“东方明矣,朝既昌矣”,此夫人再告也,即此意。

面对夫人的两次催促之语,丈夫分别给予了回应。一曰“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再曰“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在这里,关键是怎样理解“苍蝇之声”和“月出之光”的含义。宋人严粲《诗缉》认为:“旧说以为古之贤妃警其夫,欲令早起,误以蝇声为鸡声。蝇以天将明乃飞而有声,鸡未鸣之前无蝇声也。”明藏书家朱谋玮《诗故》又说:“天未亮而无蝇声,天既亮而无月光。”认为“月出之光”的“月”乃“旧”字之误。还有人认为,天未亮既无蝇声,“苍蝇之声”当是指“蚊子之声”。此外,毛亨解释说:“苍蝇之声,有似远鸡之鸣。”由此可见,古人理解这两句含义时,好咬文嚼字,并认真细致考察“苍蝇”到底为何物?“苍蝇之声”到底何时出现?即把“苍蝇”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意象来研究。对此,笔者比较赞同钱钟书在《管锥篇》里的一段话:“岂今蝇异于古蝇?抑古耳不同今耳?此等处加注,直是无聊多事。鸡、蝇皆非罕见之异物,使二物鸣声相肖,则夫人而知之,诗语本自然,不劳注者证明;二物声苟不类,诗语亦比于风鹤皆兵之旨,初无大碍,注者挺身矢口而助实焉,适成强词圆谎之伪见证尔。”笔者认为,这里的“苍蝇”、“月光”大可不必当作一个具体存在的意象来研究,这样容易陷入解诗的误区,影响审美效果。这两句当是丈夫对夫人催促起床的搪塞性回应,是恋床借口和托词。既然是借口,可以不用字斟句酌,加以考据,也不必切合实际。夫人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为据,意思是说鸡鸣了,天亮了,早晨的时光都快过完了,来催促丈夫起床,而丈夫却恋床不起,用“匪鸡则鸣,苍蝇之声”、“匪东方之明,月出之光”来敷衍应付夫人,是说不是鸡鸣的声音,是苍蝇在嚷嚷,不是东方明亮,而是月光之亮。虽敷衍的内容不切合实际情况,但却是紧接夫人之语回应。由此,丈夫幽默可爱又略带俏皮的形象跃然纸上。方玉润阐释说这正是诗意的情致所在,钱钟书则说的更加具体:“《笺》、《正义》皆以‘鸡既鸣矣’二句、‘东方明矣’二句为夫人警君之词,而以‘匪鸡则鸣’二句、‘匪东方则明’二句为诗人申说之词;谓‘贤妃贞女,心常警惧,恒恐伤晚’,故‘谬听’蝇声,‘谬见’月光。窃意作男女对答之词,更饶情致。女促男起,男则淹恋;女曰鸡鸣,男辟之曰蝇声,女曰东方明,男辟之曰月光。亦如《女曰鸡鸣》之士女对答耳;何必横梗第三人,作仲裁而报实况乎?”

末章:“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这一章歧解最多,仁者见仁。笔者认为,要弄懂这一章意思,关键在于“子”、“会”、“庶”、“予”这四字之意。

“子”在古代,一般是指对男性的通称。而在民间,夫妻关系较为活泼,不像王宫皇室那样等级森严,妻称丈夫为“子”,还有亲昵、爱的含义。

“会”:《说文》解:“会,合也。”《广雅·释诂三》:“会,聚也。”即集合、聚众之意。此处,“会”可以理解为小范围的团体聚会,不独指朝会或者会猎等活动。由于时代久远,我们没办法弄清这对夫妻到底为何而会,只能通过“会”的字义大体得知他们在这个早晨会有一场多人聚会,而夫人催丈夫早起的原因正是提醒丈夫不要迟到,去迟了,聚会都快散场了呢。

“无庶予子憎”这句最难理解。《说文》:“庶,屋下众也。”《尔雅·释言》:“庶,侈也。”郭璞注《尔雅》说:“众多为侈。”可见,“庶”的本义为“众多”、“大伙”的意思,古代把平民百姓叫“庶人”,即取此义。对于“予”,多数学者直接将它解释为第一人称“我”,把“予”、“子”看作两个人称代词,分别指代妻子和丈夫。《康熙字典》:“予,音与,赐也。郑玄注:余予古今字。因郑此说,学者遂皆读予为余。尔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则予之与余,但义训我,非同字也。《说文》:予,相推予也。余,词之舒也。各有意义,本非古今字别也。”且在《诗经》中,第一人称多以“我”而非“予”的形式出现的,这在《鸡鸣》接下来的几首诗歌中就能得到印证,如《齐风·还》“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齐风·东方之日》“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因此,本诗中的“予”不是夫人的自称,应当解释为它的本义“授予”、“给予”。“无庶予子憎”简单意译就是:不要让大伙憎恶你。这句话也正是夫人从丈夫的心理感受出发,催丈夫早起赴会。至此,全诗结束,活泼生动的夫妻对话也到此结束。

三、小结

10.思无邪 品诗经 篇十

翻开《诗经》,十五国风如同一部博物学百科全书,草木生发摇曳于字里行间,鸟兽飞鸣奔走于诗章之中,风雨声、水流声、鹿鸣声、鸟语声、车马声、琴瑟声,不绝于耳。细细聆听,还有风吹草叶的沙沙声,鱼击水面的嚯嚯声,林间草虫的喓喓声,甚至听得到庄稼抽穗草木拔节的细语,以及柳枝摇曳、飞蓬飘散、藤蔓蔓延的轻响。天何言哉,万物生焉,而寒来暑往来去匆匆,四季便在轮回中倏忽而过。

能够通识草木鸟兽之名,曾是毕生的梦想。遥想林奈或达尔文时代的那些欧洲作家们,能够用细致专业的表述,描绘大片草坡上的种种花木植被。在文字中偶尔炫耀动植物学或矿物学等的丰富知识,于他们是雕虫小技。《红楼梦》里的宝玉也是个并非等闲的闲人,十七回中有一段描述,宝玉道:“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青葛,那一种是金登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的定是青芷”指名道姓,如数家珍,令人心折,便听听这些名字就如此含情脉脉、溢彩流光。更佩服那些雅致的先人们,能在浩瀚的四季一一辨识、分类,赋予植物们美好的名字,把无声的草木世界渲染得如此声情并茂。《诗经》背后那些不具名的诗人,个个都是隐世的植物学家。

草木有本心,如果以温柔的目光注视,它们必回报以四季的美好,伴你朝生暮长,见证你的岁月,爱情,以及无数的欢喜和忧伤。胡兰成说:直见性命,所以无隔。那些邂逅相见的花花草草,最是通灵可爱,在静默间直抵人心。

平常花木,一旦相识,便不再熟视无睹,可以指名道姓,如遇故人。譬如小时候当恶作剧粘在友伴发间的小刺球,在诗经中竟有个可爱的名字叫“卷耳”,后来唤作“苍耳”。唐末的温庭筠曾以“白头翁”对“苍耳子”,可谓妙手偶得。还有踏踏实实长在田间地头,直立如小棒槌般开出碎花的,是车前子,《诗经》中称它“芣苡”,这名字更像是一名清灵的女子。更有那些摇曳在《诗经》里的蒹葭、荇菜、飞蓬、蓼蓝、艾蒿都有着梦一般的名字,似乎都是风中的姿态,又水雾漫漶。

曾在校园中寻到了薇草,触碰时柔嫩细软,如婴儿手指抚过,真是我见犹怜的模样。可惜大多数的时候,它会被园艺工人当作野草拔了去。还有宿舍楼边的木瓜,成熟后掉落地上,捧回家中清供,便满室飘香。那是蔷薇科的木瓜,有着香梨的味道,即《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木瓜,曾经就是作为爱之馈赠的。那时一见钟情的男女,一投以木瓜,一报以佩玉,当下定情。

在《诗经》时代,性情无拘的女子喜欢把芳香的水果如梅、李、桃、木瓜等等,投向自己的意中人。后来西晋的美男子潘岳出行,路见的妇人竟掷果盈车。虽每次能收获不少新鲜瓜果,却着实有些狼狈,还是手持花草相赠更为文雅和靠谱些。

于是,《诗经》中的那些有情人儿,持花弄草,约会在野有蔓草或蒹葭苍苍的所在,四野茫茫,而两情相悦,忘却今夕何夕。所谓“伐其条枚”“伐其条肄”,即以手折的嫩枝相赠,很有一种缱绻而蓬勃的情意。想起动画片里的灰姑娘,希望父亲长途回返时捎带的礼物,是第一枝擦过他肩头的树枝,那是心中有爱的人才想得出的。在漫长的思念中,风有时,人无涯,而枝叶长青。《郑风·溱洧》中,风和日丽的仲春之月,相邀同游的青年男女以手持兰草开始,以赠送芍药结束,东流千年的溱水洧水,不知倒影过多少次情爱绵绵的花草传情。

《诗经》中更有以鲜妍的花草来比喻姣好的女子。葱茏的乡野,遇见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抑或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即便相逢无一言,只要身边有她,便拥有了整个世界。舜华,即木槿花,那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暮谢,如惊鸿一瞥。因其短暂,更带有一种明媚的忧伤,直让人温柔地怜惜。

对于古代先民来说,比爱情更重要的,应该是食物。《诗经》中野菜的种类相对最多,大致有三十种, 现在仍奉为美味的有蕨菜、荠菜、冬葵、竹笋、水芹、莼菜等。

《世说新语》写到千里莼羹的故事,吴国的陆机到北方拜访王武子,王拿出数斛羊酪,自夸道如此美味,江南无有可比。陆机淡淡地说,我们千里湖的莼羹,味极鲜美,都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这一点,在《诗经》中就得到了证实,还想及那双薄采莼菜之手,定是轻盈而柔软。在《楚辞》里,莼菜又叫“屏风”,更有着生动舒展的姿态。

如今可见的大多数水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好奇的人们发现,他们像神农尝百草般,遍食桃、李、枣、棠梨、桑葚、甜瓜、猕猴桃、野葡萄等等。有的水果如梅子,因果味酸,还被用来做调味品。青铜时代,梅核与兽骨在同一件烹饪器具中出土的现象已十分普遍,且地域不拘南北。人们对食物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

《射雕英雄传》中,古灵精怪的黄蓉还用笋尖樱桃斑鸠煮出了“好逑汤”,即受到《诗经》的启发。只见碧绿的清汤中浮着数十颗殷红的樱桃,又飘着七八片粉红色的花瓣,底下衬着嫩笋丁子,红白绿三色辉映,且泛出荷叶的清香。洪七公当即夸赞比他当年在皇帝大内御厨吃到的樱桃汤还好吃。

《诗经》中还出现了各种药用植物,比如菟丝子、川贝母、益母草、艾、泽泻、枸杞、志远等,那字里行间也附着冷香丸一般的蕴藉清幽之气。也有些植物主要用来制衣或捣作染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息息相关。

诗经时代,一般老百姓的衣服主要取材于三种植物,即葛藤、大麻和苎麻,至今仍是高档手作衣物的材料,经纬之间,依旧柔韧缠绵。当时的染色植物也被爱美的人们发现并勤加实践,如荩草用以染黄、染绿,茜草用以染红,蓼蓝用以染靛、染蓝等等。《诗经》有“终朝采蓝”,扬之水用来作了书名,读到这四字,便觉得唇齿芬芳,天地间一片清淑静美。

大约二三月间榆荚落时宜于种蓝,待六七月间叶子转青,便可采集。采后随发新叶,隔三月又能收割,倒有一种生息不绝的意思。用蓝草浸染的丝麻衣物,著色沉着安宁,芳香淡淡,那是歲月静好的模样。我有一件靛蓝色的手织布旗袍,设计师朋友谭欣制作的,就是用蓝草染成。每次清洗都会掉色稍许而至微微泛白,似乎沉淀了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大美。便延请陆康先生治一方“思无邪”白文印,作为今后白描植物的画印。再填一阕《水调歌头·思无邪》,记下这有情岁月里的美人如诗,草木如织:“风雅颂三绝,草木最堪怜。虫鱼鸟兽频见,一笑是前缘。方念豳风七月,忽闻鹿鸣于野,之子在天边。相望不相见,野有蔓草连。逐飞蓬,招鸿雁,赏鸣泉。拟将尺素,寄予明月共愁眠。钟鼎山林畴昔,鼓瑟鼓琴此际,流水不计年。泛彼柏舟去,长醉落花前。”

上一篇:红灯、绿灯教案下一篇:我县举行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